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发展的模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发展的模式

第1篇

一、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模式

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 。

二、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和目标

1.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

我国目前共有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依靠农业。同时,农业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战略产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对农业发展产生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加强技术变革,进行机制改革,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维护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完全改变原来的粮食安全状况,协调各相关行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收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根据当前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的,完全符合我国发展特点的现代化农业。从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来看,它具有以下特点:

2.1综合性特点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生态系统基础之上,协调发展系统整体功能的现代农业,是将大农业发展作为出发点,进行全面规划,协调优化农业结构,确保各相关行业的综合发展的现代农业。

2.2多样性特点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的吸收力度,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过创建多种生态模式与生态工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确保各个地区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区位优势,协调各产业都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协调发展。

2.3可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农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相结合,不但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不断促进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

1.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

所谓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地域范围内,认真分析该空间和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严格按照农产品的生长特征,将农林牧副渔等各类生产项目,在一定的平面或者立体范围内完成科学的搭配,并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确保土地资源在使用方向上达到最大化,并保证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农作物生产的载体,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按照种植、养殖等发展目标,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又可以分为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养殖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种养殖模式等,其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互利共生关系,建立多层次空间、多序列时间的产业结构,并通过这种产业结构获取远高于种养殖模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

生物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特征。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就是按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按照生物的季节性特征,使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恰当利用自然因素中的时间和季节变化,从而在时间上对生物进行合理搭配,从而确保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时间结合模式。该模式是将不同的生物或者不同的生物品种,按照各自不同的生长发育时间进行合理搭配,确保前后茬紧密结合,从而保证多季度多次数地生产产品,从而充分发挥土地的效能。时间轮换模式。该模式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生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多次轮换种植多种生物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土壤快速获得休养生息,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人工环境调控模式。该模式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人工调控生物的生长环境,创造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从而满足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或者时期对生物的不同需求。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在自然条件无法满足生物生长的条件下保证生物的生长,并且能够增加生物的产出量,保证市场的需求。

3.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是根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原理设计的,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系统内外的各种物质与能量转化,保证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主要包括种植业的生物链循环、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和种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等三种模式。其中种植业的生物链循环是指在农作物和食用菌在整个循环体系中的物质和能量往复循环流动;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是利用一些动物养殖中的废弃物(包括粪便),作为另外一些动物养殖的饲料,这样可以形成废物利用的良性循环。种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是发生在种植和养殖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实现废物利用循环。

4.生态农业发展的要素集约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要素集约模式主要是在综合考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等各要素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发展能力,促进生态的高效发展,努力提高生态农业的多元化水平。

5.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农业的生产、生态以及生活功能之上的一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产品经营的多样化,农产品市场日益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即要求扩大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维护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农业生产的功能不断拓展。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最主要的方式是依托原来就存在的现代化的农业园区以及高效生态生产基地等优美的自然空间,增设旅游、观光等休闲娱乐设施,开发各种游乐活动,在满足人们兴趣的基础上,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服务。

尽管我们划分出来那么多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但模式的划分并不是有绝对的标准,而是人们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按照研究的方向和目标而设置的标准,同时,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固定而单一的,它是以每一种或者几种模式为主要组成,其他模式相辅助的多种模式,并且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农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群生 卞有生.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信息报.2008.01.18.

[2]程渭山.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推进机制.政策隙望2006.03.

[3]李传华 王宜强 黄跃东.福建省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以建阳市为例.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09.

第2篇

(一)新模式的内涵

所谓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休闲行为”与“非休闲行为”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同模式,即定位于风景名胜区中的休闲产品服务与非休闲产品服务(即休闲产品生产、加工及其流通)协同于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之中,其中,非休闲产品服务行为完全服务和服从于休闲产品服务需要,相互支撑,形成有机联系。一般来说,风景名胜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宜人,文化深厚,自然独特,特色农产品生存环境优良;既适合传统意义上的休闲如度假行为,又适合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如乐活行为;休闲消费旺季人们可以从事休闲产品服务,休闲消费淡季人们可以从事非休闲产品服务即休闲产品生产、加工及其流通,为休闲消费旺季需求作好充分的准备和储备。这种新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既具有国际休闲农场的行为方式即融农场休闲服务与农场农产品生产于一体,但又优于国际休闲农场的行为方式即协同区域休闲产品服务与休闲产品生产于一体,形成区域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并具有区域差异的典型特征,休闲消费者可以在休闲协同区域做出更多的最优消费选择,休闲供给者可以在休闲协同区域做出更多的最优生产选择。这种运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力量,通过新型休闲企业的示范行为,协同“休闲行为”与“非休闲行为”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这种运作模式更有利于政府有效行为的发挥,例如,通过公共设施投入、新型休闲企业培植、区域休闲行为规范、区域休闲品牌建设、区域休闲产业规划、区域休闲产业协调等方式引导既具有国际化休闲农业特征,又具有本土化现代农业特色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休闲”与“非休闲”间的矛盾问题,真正实现我国休闲农业的加速发展和全面提质。

(二)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既然定位为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理所当然既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公共休闲产业建设,更需要市场引致的非公共休闲产业发展。公共休闲产业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休闲项目建设和名胜风景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公共支持保障体系建设,非公共休闲产业包括风景名胜区休闲企业、农庄和农家乐的休闲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系列产品及其服务。公共休闲产业和非公共即市场型休闲产业的协同运行构成了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创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二、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分析———以江西武功山为例

(一)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武功山休闲发展的现状概述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内现已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景点200余处,整个风景区分为金顶观光休闲区、羊狮幕观光游览区、九龙山宗教文化区、发云界游憩娱乐区、大王庙原始生态区五个核心景区。近年来为了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投资达3亿元的芦万武旅游公路即将全线通车,投资6亿元的武功山西海温泉度假村一期(含五星级酒店)也即将投入运营,高标准的客运索道、文化园、摄影观景平台、地质博物馆、寺庙、宾馆、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也正在改造建设之中;加强资源保护与挖掘力度,并新发现了高山瀑布、原始次森林和巨型活体灵芝等宝贵资源;组建并实质运作了江西武功山实业有限公司;先后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和称号。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休闲农家乐以自然家庭为组织,以传统经营为模式,主要服务于旅游客群,基本上以提供食宿服务为内容。旅游旺季消费需求旺盛,旅游淡季消费供给过剩,总体功能能满足旅游顾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2.武功山休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从现实来看,武功山的休闲农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历史来看,武功山休闲农业的功能主要还是被动服务于资源禀赋型的旅游业,没有从现代农业的内涵理解认识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观念,认为休闲农业仅仅只是吃喝玩乐;也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农业产业的延伸,是集聚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单纯认为休闲农业就是乡村旅游业;更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小康社会的福利事业,需要政府行为的观念。

(2)土地流转问题目前,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尚未建立休闲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农业必然需要一定规模的区域空间,这就需要将目前分散承包经营的土地实行特定模式的流转与集中,因此,土地流转模式问题、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土地纠纷法律问题等将成为现实难以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业主在租用大片土地发展休闲农业后,建设加工、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需要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这就意味着一定的农业用地将转为建设用地,因而又存在如何进行相关支持政策的设计问题。

(3)人力资源问题加快推进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必须改变目前传统的经营方式,走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道路,因此,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具有现代休闲农业理念和行为能力的专门人才或企业家。“大力引进”主要是根据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和公共投资建设等因素激励吸引海内外先进的休闲农业经营者或投资者从事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发展的现代休闲农业项目;“大力培养”主要是根据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动员包括政府的、社会的、企业的等力量培养具有现代休闲农业技术的专业工作者或企业家。

(4)公共投资问题现代休闲农业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现代公共休闲农业即非盈利性休闲农业,二是现代非公共休闲农业即市场型休闲农业。市场型休闲农业投资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加以解决,现代公共休闲农业投资问题主要通过公共财政投资解决。武功山风景区作为以对接旅游、实现“山上山下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休闲农业区域更应重视休闲农业的公共投资建设问题。从现实来看,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公共休闲农业项目投资需求大,如公共休闲实施、公共休闲公园等,这都需要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仅仅依靠现有的财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二)武功山休闲农业的创新理念和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转型为契机,以国际休闲农业发展经验为借鉴,以区域自然条件为基础,以及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创新机制、市场运作的发展方针,以对接和服务旅游业为导向,以大力引进和培养现代休闲产业企业为抓手,大胆探索新型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区域休闲产业,通过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武功山原生态的传统农业到现代的休闲农业和服务协同发展的转型和山上山下互动,来实现建设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总目标。

1.创新理念

充分认识现代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新型业态,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发展武功山休闲农业必须以景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掘农业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必须以禀赋资源的特色开发和高效利用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具有武功山特色的原始性、生态性、开放性、多元性、先进性的休闲农业及其体系,实现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提出的“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的慢生活休闲养生乐园”建设目标。

2.突出特色

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结合区域自然与人文特点,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为手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强化产业基础,改善休闲农业发展条件,积极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园、动物养殖观赏园、名山药材养生园、红豆度假浪漫园、商务休闲农场农庄、农耕文化乐活园、沿路风光欣赏带等休闲农业产业形态,在诗画山水、古风民俗、产业风情、运动休闲、生态养生、认识学习、文化创意中不断丰富武功山现代休闲农业的内涵,满足消费者休闲乐活和猎奇体验的需要。

3.促进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以政府为推力,构建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式。不断创新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以第一产业为发展基础,不断促进休闲产业的内外联合与协同,大力发展综合型休闲农业,鼓励发展规模型休闲农业,加快推进休闲产业体系中的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促进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武功山区域特色的现代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市的转型发展。

4.提升品牌

加大对武功山特色农业科研的投入,特别是武功山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构建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纽带,以现代综合农业企业为龙头的休闲农业体系。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武功山休闲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基础好、素质高、规模大、效益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农户、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提升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层次和水平,创建海内外知名的武功山休闲农业品牌。

三、促进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建设的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由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进行战略转型之际,我国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破解“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休闲农业是很好的新模式。

(一)完善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综合

风景名胜区的休闲农业其获利来源不止是农产品销售,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提供各种餐旅、住宿、参观等服务业的收入。这一新模式是由旅游业、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以及各种休闲产业的中介性组织所组成的一个大系统。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光要保持发展旅游业,还要注重关联产业的综合性发展。要保障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村道路、水电、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建设。

(二)丰富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多样性内涵

风景名胜区发展休闲农业的目的在于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增加重游率,提高旅游区的经济效益。休闲农业区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观光休闲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心理需求的游客的需要。因此,在突出观光旅游主题特色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出一系列动态和静态的项目,使旅游者能在同一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地除单纯的风景欣赏之外还能接二连三看到多种观光休闲农业景观,体验和参与多种观光休闲农业项目,以达到给旅游者以最多最美的享受,使其高兴而来,满载而归的目的。

(三)提高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整体性效能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风景名胜区,需要在保护原生环境的基础上整体布局。需把邻近村镇的休闲农业连成片,开发为一条旅游专线或一片旅游专带,将邻近村镇的休闲农业项目纳入到区域旅游发展布局的系统工程中去,使各地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休闲农业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休闲农业系统。

(四)培植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示范性典型

对于景区范围内以及周边具有发展潜力和区域比较优势的地区,应当培养休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其他不同类型地域建立观光农业开发示范基地,对周围地区产生形成扩散和带动作用。如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休闲农业行业协会,进而促进这一新型休闲农业模式的发展。

(五)强化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公共性职能

休闲农业是一个跨农业、旅游业的交叉产业,风景名胜区的休闲农业在其固有的旅游功能上更是强调了对周边“三农”发展的关注。它的发展涉及农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乡镇企业和环保等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政府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政策扶持及宏观指导和调控。同时,政府还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为风景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政策环境,增加对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鼓励不同的利益群体投资休闲农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加入。同时,风景名胜区新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面临着诸如信息需求服务、技术推广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品牌宣传服务、消费者投诉服务等诸多问题或业务发展需求,需要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区域专门组织或机构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必须以公共财政支撑的运作方式建立区域统一、行为规范、品质优良、效率高上的综合服务机构及其体系。一是为行业发展提供最前沿的信息,二是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三是满足消费者消费投诉需要,四是代表园区整体形象提供其他公共服务。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第3篇

[关键词] 现代山地 农业发展 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39-01

前言:当今时期,很多山地农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耕地农业方式,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各省级政府加强开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研讨,要求高原山地农业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加强立体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对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以及新型农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1 山地农业的功能及其拓展

对于农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其对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以此将农业划分为平原农业、山地农业、以及水域农业三部分。根据地质学知识分析,山地指的是,海拔在500m之上,相对高差在200m之上的区域,同时呈脉状分布的地表形态,由丘陵、高山、或者山谷交错相连[1]。山地也可以说是山间谷地、山间盆地、以及山岭的总称。如果以山地农业的角度分析,过往的山地农业,主要起到解决人民温饱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地农业的作用也逐渐放大延伸,具体扩展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地农业需要对粮食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第二、山地农业需要促使山区农村摆脱贫穷的局面,逐渐奔向生活小康,与全国平均生活水平相持平,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三、山地农业作为农耕文化较为关键的组成,承载着人类传统农业文化的作用;第四、山地农业对于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维护作用,山地农业的发展阶段,必须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保证生态平衡;第五、山地农业对于一些林木、药材、以及反季节蔬菜起到一定的保护责任。

2 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

2.1 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发挥气候和资源优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长期工作内容,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现阶段,山地农业不断开展各项改革,国家也加大力度扶持山地农业,希望能够推动山地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山地农业在发展建设中,需要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重新认识,充分考虑,积极利用当地环境,扩展山地农业发展的渠道。此外,山地农业的发展之路,务必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因素,同时需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开辟一条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高效发展之路。比如说,某些山区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具有较为独特的、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逐渐拉小同其他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部分山地农业发展可以充分与本地区乡土风情、自然景观、以及农耕文化充分结合,以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或者乡村旅游业,展示山地高效农业的特色,建设新型的多业态山地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的增收。

2.2 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善于引进先进的技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山地高校农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社会中各个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2]。当前时期的山地农业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创新,以及农业产品的生产方式、等内容。比如说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可以采取网络贸易,开展电子平台交易模式,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全面实现山区农业的点对点销售方式,直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成。利用网络销售方式,能够实现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往来,将山区特色农产品很好的宣扬出去,逐渐打通销售渠道,进而促进山区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此外,可以针对部分山区,建设产业研究基地、或者工业发展园,整体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2.3 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有效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及时转变农业发展观念,能够为发展山地农业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所以现阶段的山地农业发展,需要梳理正确的发展理念,使山地农业发展不仅仅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业、市场理念,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念。可以利用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的形式,以此逐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而使山地农业的科学技术能力、机械农业覆盖范围得到提升;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量、以及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市场理念,才能满足山地农业高效发展的需求,发挥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产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力,使山地农业更加具有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以及组织化[3]。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也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小康社会建设重新认识,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政策,严守天上、地下、山中、水里四条基线,保证山地环境空气常新,大地常绿,碧水长流,以此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总结:总而言之,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秉持高效、安全、优质、生态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业、以及新型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婧,史琼,欧国武,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275-279.

第4篇

The Jiusan Society has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that concluded problems of large resource consumption, serious wasting and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xist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most parts of China. First, the wasting of fresh water is severe. As for the deficient irrigation equipment, the coefficient of the usage of irrigation water is merely 0.46, far below the standard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is 0.7 to 0.8. Second,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The larg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hat have exceeded the age of scrapping account for 30% and small machinery account for 50%. Third,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According to recent years’ typical survey and positioning and monitoring work b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he national cultivated lands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 are more than 16% and the situation is severe in big cities and surrounding areas of industrial and mining regions.

So we must alter the extensive model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resolve these issues.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projects such as soil testing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increase the use of organic fertilizers, strengthen the purchase of 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s, subsidize farmers for buying degradable plastic films, vigorously promote water-saving projects and use policies to support water-saving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今年,九三学社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成为两会“一号提案”。该提案中指出,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粗放,污染日趋严重,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大城市、工矿区周边污染情况更为糟糕。提案同时强调,中国耕地面积仅占全世界的7%,却施用了全世界40%左右的化肥与农药。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已刻不容缓,以确保农业生产和餐桌安全。

第5篇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宜春市

[中图分类号]17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008-03

一、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下宜春市特色农产品的现状分析

所谓产业链及农业产业链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依次,人们将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具有关联关系的产业群所组成的网络结构。这些产业群依其顺序包括为农业生产作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等中间产业部

由图1可以看出,农产品各级加工部门即核心企业与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向前联结农产品生产、养殖部门,即广大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后发展,联结众多销售商。从理论上看,农业产业链还可以进一步向上游延伸至特色农产品种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或者简单地说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部门。

(一)特色农业产业链内涵分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是指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所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特色农产品生产前的科研、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加工后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等功能环节。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是农业产业链的具体形式,它既包含农业产业链的共性,又具有特色农产品的特性。如图1所示。子(幼仔)的培育,农药(兽药)、原料(饲料)、收割(屠宰)等生产用原料的生产等;而且产业链可以进一步向下游延伸至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开发及其发展战略的内容涉及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以及众多行业的关联关系,需要从整体产业链上进行系统的经济分析。

(二)宜春市特色农业产业链功能环节和功能

1.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业。特色农产品主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多样性和各行业生产上对差异性原料供应要求的农产品。特色农产品需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生产的区域性。由于特色农产品对特定的自然资源条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特征。(2)产量的规模性。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益与产品的产量规模紧密相关,只有在一定的产量条件下才能形成商品优势,因此必须以规模为依托。(3)品质的优良性。如果没有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作为保障,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不可能带来较高的和持续的经济效益。一部分经多年打造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及龙头企业已成一定规模和气候,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给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受益。

2009年,宜春市已发展无公害农产品61个,绿色食品51个,有机农产品71个;创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农产品28个。其中樟树四特酒、万载夏布、铜鼓红豆杉茶、明月山润田矿泉水和奉新飞宇竹制品,人选2010年世博会江西馆第一批名优产品。南坪村成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农业部和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围绕果品、蔬菜、食用菌、粮食等优势产业,规划建立了11个农业标准化国家级示范区、4个省级示范区,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158.5万亩。宜春市的特色农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持续加快,大大小小的龙头企业纷纷涌现,起步虽晚,但主体分析。根据宜春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青况,作出宜春市特色农业产业链图(图2)。发展速度较快。

2.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禀承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区位优势。2009年,宜春市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成效明显,全市有1家龙头企业列入“双十”,21家企业列入“双百”,13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列入“双千”。如万载县金源农业食品工业园,由出口加工企业带动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有茭湖、高村、仙源等9个乡镇。引导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增加终端产品比重。但综观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宜春市农产品加工业结榭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粗加工和低档次产品多,精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少。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较少,品牌知名度不高。对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难以起到明显的龙头带动作用。由于大多数企业缺少固定的原料基地,农民分散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模等方面远不能适应食品加工化大生产的需要,致使大量的农副产品得不到合理地开发利用。因此要想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要积极投资于产品的研发,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才能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品牌知名度,成长为龙头加工企业。

3.特色农产品销售业。要发展特色农业,仅在生产技术环节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分散的农户在市场上难以形成声势;小批量的生产也难以做大品牌。所以必须经过强有力的市场运作,特色农产品才能走向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以蔬菜、果品批发市场为核心,宜春市建设了230多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同时,由商贸、涉农部门以及各乡、镇牵头,与国内多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销售关系,与日本、韩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联系。随着宜春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功能的不断增强,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以及商贸业发展和商务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宜春市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餐饮业从单一的饮食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等为一体的新型消费方式,成为餐饮市场的一大亮点,使餐饮业市场异常红火,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效应。

二、基于产业链视角下宜春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联结机制。为了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链合作企业的共同战略利益,使加盟产业链的企业都能收益,必须形成一种长期合作博弈的机制来加强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使成员企业间能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种机制就是混合纵向一体化连接方式,即以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主进行产业链设计,将某种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经营,而又不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一功能环节以合同契约进行联结。特色农产品有着明显地域性特征,能反映一定的地方性的文化内涵,当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而健康发展后,就能使产品形成品牌至名牌,还能提高本区域的知名度和社会效益。目前,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区域的整体产业链及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这种选择和

运用纵向的前向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成功,可以归纳为在农业产业链中走以“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衔接道路。其启示是:今后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农民依靠政府的惠农政策,以及财政支持“以工业反哺农业”的行为,完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形成;也可以在市场主导下,农业依靠产业关联的内在规律来自然接受“以工业促进农业”所形成的产业链。这样的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以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达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二)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农户组织程度不高造成交易成本巨大,而且各方违约严重影响了小农户的利益。农业园区的建设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因而具有先进性。在“公司+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中,公司是主导:确保园区的统一设计,生产标准的制定,投入物资的供应,技术指导,回收、加工、销售,品牌宣传推广,贷款担保公司的组织。园区是关键:公司有园区才能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有权对进园区的人进行筛选,进园区人员必须服从公司管理,可以对投入品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实施较容易,确保完全收购。农户是生产主体:农户投资,全额投资或投入流动资金或承包生产;农户生产,投资人自己当种植者,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农户是独立的经营者,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内部考核方法、内部分配等。

(三)建立“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链成功与否决定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取决于“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其中品牌是终端产品实现价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没有终端产品的品牌溢价就没有整个链条价值的提升,风险就无法避免。传统农业产业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链条的行情风险无法因为品牌溢价而避免。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正是由于标准的严格执行,品牌才有溢价的空间。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取得规模效应。

第6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运用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105-02

近年来,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在很多国家的用地面积已成规模,生态农业产品产值不断增加。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等概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1.1 时间与空间结构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时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生长发育周期的不同和季节性差异,在时间上满足不同物种对资源的需求,协调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空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特性的差异,实现空间位置和相互配比的合理搭配,获得更大的生态优势。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调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物种的高效运营,最终达到有效利用环境条件、组合增值的目的。

1.2 食物链物种和养分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不同的物种构成了不同的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的逐步演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绿色植物需要的养分有"相互回避"的特性,所以通过改进食物链实现生态农业模式内的资源利用成为必然。通过把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并延长食物链,实现养分的补给,提高生态农业的单位产品数量和生产率。

1.3 地域性和多样性较强

生态农业是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运行法则开展的农业模式,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季节性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在不同的区域不能照搬同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在该模式中还要注重物种的搭配,提高抗灾能力,这就决定了要实现物种的多层次和多样性搭配,使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依存关系,实现共生互利、趋利避害和相生相养,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

2 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

2.1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中,多种生物之间通过良性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联系起来,形成上一个环节的产出是下一个环节的投人的形式,使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可以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通过建设沼气池治理农业废弃物以及农村粪便、污水乱排问题,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条,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清洁化和能源化利用,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畜-沼气-作物循环、作物-畜-废弃物-作物/食用菌循环等。

2.2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

目前,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中以立体农业的研究最为广泛。在这种模式中,遵循生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时空布局特点,合理的配置资源,构建新一级的高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三维立体结构,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能够互惠互利,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现在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有果林地立体套种、湿地立体养殖、山地立体种植模式等。

2.3 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的精准控制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空间内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的转化率和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如果违背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一味过度开发,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资源,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来调节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生产目标总量,从终端系统得到相应的施肥方案。通过这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方式,实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3 生态农业模式运用对策

3.1 注重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让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了解生态农业,接收生态农业,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推广,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便于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的推广开展。

3.2 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技术人员支撑和农技服务网络支撑,培训并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另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3 完善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农业必须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信息中心,实现生态农业信息自动获取与远程综合管理;建立生态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技术评价体系,使群众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所需信息,为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3.4 拓宽渠道提高运营效率

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和建设农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终目的,这决定了生态农业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创造市场需求、发掘发展潜力,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在具体运作中,要注意在经营管理中解决好深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等问题,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生态农业快速有序发展。

第7篇

石林县常年种植菜用玉米3335hm2,利用菜用玉米采收后青秆这一特性,把玉米秸秆青储变成优质的饲料,规模化饲养牛羊;牛羊产生的粪便集中发酵处理形成沼液和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变废为宝,农民和养殖者都增加了收入,既解决了农民燃烧秸秆污染大气的问题,又解决了养殖场环境污染的问题,走出了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好路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耕种逐步由机械代替了大牲畜,导致农村各家各户用于养殖大牲畜的秸秆变成了农业废物,每到收获季节,大量秸秆燃烧污染了大气环境,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禁止仍然无济于事。为保护蓝天白云下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从1999年开始研究菜用玉米加畜牧养殖的发展模式,初步构建出鲜秸秆粉碎青储形成优质畜牧饲料,畜牧粪便经发酵形成优质有机肥、畜牧尿液发酵成沼液作肥料供给作物种植的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菜用玉米

全县常年种植菜用玉米3335hm2,生产鲜玉米棒7.5万t,其中5万t鲜玉米棒销往全国各地,2万t经加工形成速冻产品销售,鲜秸秆8万~10万t经粉碎青储后饲养牲畜。

1.1栽培模式

菜用玉米—菜用玉米—萝卜(大白菜)。第1茬菜用玉米667m2产玉米棒(带包叶)1.5t,单价2.5元/kg,产值3750元,产鲜秸秆2t,单价0.2元/kg,产值400元;第2茬667m2产玉米棒1.5t,单价1.5元/kg,产值2250元,产鲜秸秆2t,单价0.2元/kg,产值400元;第3茬萝卜667m2产5t,单价0.7元/kg,产值3500元;白菜667m2产5t,单价0.8元/kg,产值4000元。667m2年产值10000元以上。

1.2茬口安排

第1茬菜用玉米1~3月分批播种,4~7月上市;第2茬5~6月播种,8~9月上市;第3茬萝卜、白菜9~10月播种、移栽,11~12月上市。

1.3栽培技术

①品种选择甜玉米选择台珍、新珍、金卡311、金卡668等品种,糯玉米选择石糯一号。②播种育苗采用育苗栽培的1月中旬开始穴盘育苗,用50℃温水浸种搅拌30min后,再浸8~10h,催芽后播种,15~20天即可移栽。移栽前结合整地667m2施有机肥2000~2500kg、复合肥25kg作底肥。采用直播栽培的于1月底2月初开始播种,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穴播种1~2粒。甜玉米种子破土能力较弱,应先浇透水后再播种,覆细土1~2cm后覆膜。③田间管理直播的1叶1心时破膜,引苗后用土将膜口封好压实,4~5叶时定苗,667m2留苗4000株左右为宜(最低不少于3500株,最高不超过4500株)。拔节期667m2用15kg尿素追肥,大喇叭口时667m2施15~20kg复合肥作穗肥。④病虫害防治菜用玉米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玉米螟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5000倍液防治;蚜虫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大、小叶斑病选用40%异稻瘟净乳油1000倍液防治。

1.4采收

鲜销菜用玉米授粉后25天,花丝变成黑褐色,籽粒乳熟时即可采收上市;加工速冻用玉米可适当延迟采收;由于石糯一号乳熟期较短,采收期只有5~7天,作鲜棒销售时应考虑分批少量播种。玉米棒采收后应及时收割鲜秸秆交售给养殖场。

2牲畜养殖

圭山黑山羊是石林县受国家保护的一个地方品种,石林彝族人养殖规模上千只的山羊养殖场有1家,石林县现有上千头奶牛养殖场2家,上千头肉牛养殖场1家。仅这4家养殖场每年需要青玉米秸秆达11万t。

2.1秸秆青储

①青储窖的准备养殖场或养殖户根据养殖规模建好大、中、小型青储罐、青储窖。石林本地圭山黑山羊成年羊按每年每只1.8t青玉米秆,成年肉牛、奶牛按每年每头8t进行青储。每1m3青储窖可青储粉碎的玉米秸秆450kg。青玉米秸秆用粉碎机粉碎后放入青储窖中层层压实,装满密封。②青储原理青储原理是利用自然界的乳酸菌、醋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乳酸、醋酸,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使青储料不发生腐败而得以贮存。青储初期由于空气存在,醋酸菌大量繁殖产生醋酸,随着氧气的减少,厌氧性乳酸菌快速繁殖,大量产生乳酸,酸度急剧升高,高酸、缺氧条件下有效抑制和杀死腐败细菌等有害微生物。鲜秸秆通过青储后营养物质被破坏较少,更适宜保存且保存时间较长。③青储的技术要求a.水分。秸秆含水量65%~75%(判断方法:将原料捣碎,用手握紧,指缝有水珠而不滴下为宜)。水分过少,青储料难以压实,料中空气过多,造成好氧菌大量繁殖,饲料易发生霉变;水分过多,饲料易结块腐臭变质。b.粉碎。青玉米秸秆必须经过粉碎,长度以1~2cm为宜,过细易炭化,过粗乳化程度差。c.压实。粉碎料放置于青储窖过程中边放边压实,堆一层料压实一层,尽量排出料中的空气,降低窖中的空气含量。d.密封。青储窖装满料压实后应及时封闭,青储过程中做到不漏气、不漏水。

2.2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①扶持规模以上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大型沼气池每座补助180万元,中型沼气池每座补助160万元,全县已建成大、中型沼气池5座。牛羊粪便、污水经发酵形成沼液用于蔬菜、花卉、果树的追肥。②牛粪、羊粪集中到有机肥生产厂,添加烟末、锯末用机械搅拌发酵后制成生物有机肥还田。全县已建成生物有机肥生产厂3个,年生产有机肥4.4万t,其中粗制有机肥4万t、精制有机肥0.4万t。

3循环机制

4几点思考

第8篇

1.以色列农业的先进之处

1.1市场化的节约理念

以色列农业之所以发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从总理到普通农民都具有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早在建国初,第一任总理就提出要系统改造南部沙漠的设想。在以色列,无论是农场主,还是集体农庄的普通农民,他们的产品或品种的标准全部盯着世界市场,符合市场要求是所有农产品的惟一指标。所有的国民生产都是以耗水量为主要的衡量指标。

1.2集约化的生产组织方式

以色列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体农庄,另一种是私有农场。集体农庄实行集体所有制,内部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管理规则,每个社员都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私有农场的主人一般是懂技术的科学家或专家,由雇佣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管理。这两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让土地形成规模,便于集约化经营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以色列农业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点:农业科技适度规模化;生产水平高度专业化;资源达到精细化利用,农业与环境和谐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信息技术充分介入管理。在以色列,农业生产中的品种、规模、花色、种类等各个环节的关键因素均由市场需求决定。政府在全国建立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各地都设有市场信息分析与培训机构,由首席专家和下属团队专门负责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与农民培训。

1.3领先全球的生产技术

以色列农业之所以先进,关键在于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首先是滴灌技术,以Netafim 公司为代表的滴灌设备制造企业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压滴灌和山地补偿式滴灌等技术,实现了农业水肥高效利用的技术飞跃,滴灌技术对于世界上的沙漠和盐碱地治理意义非凡。其次是光热网膜技术,该技术的研发成功让夏季炎热干旱的地中海气候不再成为以色列农业的障碍,使农业生产在夏季也能正常进行。光热网膜主要有铝箔网膜和彩色网膜,铝箔网膜在夏季可以反射太阳光而起到遮阴降温作用,冬季在地表可以反射和漫射太阳光而增加温室温度和作物光合作用;彩色网膜的不同颜色可以吸收部分太阳可见光而满足不同作物对不同光谱的需求。第三是高产种养技术,包括动植物育种技术、高产栽培和养殖技术、基质利用技术等。第四是精准农业技术,主要是各种光合传感器,利用它们可以对作物生长实现全程监控,随时获得植物生长的相关数据,从宏观生长情况到微观的物质交换都可以达到精准掌握,能为农场的田间微观控制系统和全国作物生长信息系统数据库提供最准确的数据。

2.以色列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以色列和中国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资源分布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色列人均淡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3,中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以色列人均耕地面积0.7 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以色列耕地淡水和资源分布不平衡,只有中北部约20%的土地适宜耕种,南部约60%国土面积是沙漠;最大的淡水源是北部的加利利湖,中南部极度缺水。而中国的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北部和西部广袤的土地生态十分脆弱,不适宜过度开发;水资源分布集中在西南部,人口和耕地密集的中东部水资源缺乏。因此以色列农业的成功模式中,一定有许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2.1节约理念,高效农业

以色列议会于1959 年颁布了《水法》,对全国的水资源开发和管理进行统一管理,并设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水政策、发展规划、用水计划、供水配额、水土保护、污染防治、废水净化、海水淡化等工作,力求使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在淡水资源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各种节水技术不断被研发出来,农业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目前已经达到90%以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从以色列建国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灌溉用水从每公顷8000吨下降到5000吨,在耕地面积增加了15 万公顷的情况下,农业用水量跟60年前基本持平。

以色列的土地利用效率也很高,由于只有20%的国土面积属于宜耕地,所以他们一方面研发新的生产技术,不断地提高单产和效益;另一方面利用水利设施、滴灌、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改造沙漠,积极地扩展耕地面积,用智慧让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之乡。从20 世纪中后期实施“沙漠绿洲”计划以来,以色列在沙漠地区开发的耕地已经超过了15 万公顷,随着技术的进步,沙漠绿洲面积将会越来越大。

以色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有15.84万,其中50%以上都是希伯来大学农学院或培训班的毕业生,很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管理者都是著名科学家或资深专家。以色列农业部每年都组织20次以上的高新技术培训班,便于农民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高度发达的农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体系,从源头保障了农业技术人才的高效利用。在以色列,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他们不仅懂技术、会操作各种机械,懂电脑和网络,甚至可能担任着政府农业技术部门的顾问或推广人员,也有的农民从事作物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改良等科研工作,往往身兼数职,使人力资源和人才得到了充分利用。

2.2高效的研发机制,务实的科研精神

以色列很多农业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良好的教育、积极求实的治学精神、优越的科研条件,使得以色列农业科学家很多都是世界一流的。另外有好多教授担任行业协会的理事、政府决策部门的首席科学家或著名企业的决策领导,在这样参与性很强的科研环境下,科学家对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熟悉,科研方向明确而实用性很强。以色列大部分农业科研项目是由生产一线的经营者、企业和协会出资或建议政府出资立项,有很少一部分基础性很强的研究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垂直立项。因此,项目本身就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目的就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色列的农业科研单位不仅开展自我研发,同时注重多方位的合作研发,以色列科学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团体开展合作研究,他们同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在生物技术、水资源利用、沙漠化治理等领域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

2.3科学开发农业资源,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以色列在20 世纪50~80 年代之间开发戈兰高地的时候,由于一味开垦而没有注意环境保护,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首先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大量泥沙进入约旦河和加利利湖,对惟一的生命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次是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土壤结构退化,农产品产量品质下降。第三是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耕地不增加反而减少,同时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加重。以色列政府在问题出现后及时调整思路,迅速改变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推行免耕制度,发展节水灌溉,采用了土壤覆盖保护,使得这一地区的植被很快恢复,生态条件得到迅速改善,目前已经成了以色列最主要的高品质水果出口基地。从戈兰高地的开发过程中,以色列人充分认识到了资源科学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他们之后的南部沙漠科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3.对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3.1充分发挥科技的创造力

以色列利用50年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中发展出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他们所依靠的除了科学而先进的理念外,主要是充分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色列人没有充足的淡水资源,就创造了喷灌和滴灌技术;没有优良的土壤,就创造了无土栽培技术;没有适宜作物生长的夏季,就研发出了光热网膜技术等。科技让以色列实现了农业技术的飞跃,但他们还在不断地更新着技术,以堪称完美的技术不断地延续着神话。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重视科技的力量,注重培养现代化的农业科研人才,让科技切实服务生产。

3.2扬长避短,变劣为优

第9篇

关键词:模型;联合融资;技术传递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3-0066-0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然而,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诸多问题:粮食收购资金存在巨大的隐性流失;资产与负债难以达到均衡与稳定;省以下分机构缺位等。这些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阿亚恩(Beatriz Armendaiz de Aghion)建立的有关发展银行的模型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德阿亚恩认为,在自由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对企业的长期融资不足,并且对于长期投资的专门技术相互之间的传递不够。由政府支持的发展银行可以减轻这些问题,但是完全依靠政府支持是不够的。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政府发起的效率才会提高。其中关键的是发展银行经济干预的目标确定、联合融资安排和(或者)与私人金融机构的合资。政府不干预发展银行具体的运作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是通过发展银行提供的定向贴息贷款实现的。而健全的银行体系和发展银行本身完善的治理结构,对保证发展生存、发展和活力是必须和有效的,也才能够保证专门技术的有效及时传递。[1]

其实,他的思想来源于迪瓦士庞德和马士金。[2]在迪瓦士庞德和马士金看来,自由银行制度下对于长期项目的银行投资是不足的,因为长期项目投资具有很大的沉淀成本,需要数家银行的联合融资。但是,联合融资会导致对项目监管的搭便车问题。他们的分析框架建议,成立一个机构担当监督的职能,从而克服搭便车问题和防止可能的短视行为。但是,这种机构并不是发展银行。因此,到了德阿亚恩那里,机构就被政策性银行所取代。

二、德阿亚恩模型的构建

假定有2个银行,其经理必须对是否在新部门投资做出决策。假定在新部门的任何投资可分为两期:在t=1期间,必须首先得到专门技术,在融资/监督的t=2期间末,投资的收益为R∈[0,R]。

对专门技术的投资需要非货币性的努力:为了取得概率为e的专门技术,银行经理就会产生一个私人成本g(e)并且,g′(e)>0 g″(e)>0。

对于经理来讲,我们假定:新项目得到投资的概率为e=1-(1-e1)(1-e2),这里的ei表示银行经理i取得专门技术的密度;项目的完成需要2个银行的共同监督。更加正规地讲,新项目成功完成的概率为:

四、对德阿亚恩模型的评价

从上述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在自由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对企业的长期融资不足,并且对于长期投资的专门技术相互之间的传递不够。由政府支持的发展银行可以减轻这些问题,但是完全依靠政府支持是不够的。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政府发起的效率才会提高。其中关键的条件是发展银行经济干预的目标确定、联合融资安排和(或者)与私人金融机构的合资等。二是社会计划者对发展银行的干预,是通过把补贴建立在限定范围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是通过发展银行提供的定向贴息贷款实现的。因此,政府对发展银行具体的运作是不加干预的。三是健全的银行体系是保证发展银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3]作为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自由商业银行体系的存在是发展银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没有健全的商业银行体系作为后盾,政策性银行的功效就发挥不出来;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定位在于商业银行不愿意从事的中介业务,而不是取而代之。四是发展银行本身的治理结构必须是完善的,对发展银行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十分有效,才能够保证专门技术的有效及时传递。五是联合融资安排和与私人金融机构的合资是保证专门技术得到有效传递和扩散的先决条件。另外,通过联合融资安排和与私人金融机构的合资,还可以达到提高政策性金融中介融资效率的目的。

还可以看出该模型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德阿亚恩模型是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政策性银行的效率问题的,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具体特征。因此,在接受其政策建议方面应该十分注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不能够盲目全盘照收。二是德阿亚恩模型中,技术的传递完全依赖于发展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主体之间的双重博弈关系。社会计划者的引入,只不过说明了在自由银行体制下专门技术的传递不足问题,而不是新的博弈者。当然,现实中农业发展银行在贷款的发放和监督方面,相关的利益主体绝不是如此简单。比如,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企业贷款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关系,粮食企业、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之间的交叉多重博弈就是必然的结局。所以,在应用该模型的结论时,必须注意博弈主体的变化。三是在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中如何实现联合融资安排和私人金融机构的合资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国有银行占垄断地位的非竞争体系。按照德阿亚恩模型的逻辑,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私人金融机构)的联合融资安排和合资是改进政策性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如何通过联合融资历和合资来解决政策性银行的效率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五、德阿亚恩模型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借鉴意义

德阿亚恩模型尽管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来讲,还是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从农业发展银行的机构设置矛盾来看。农业发展银行省以下分支机构的缺位,使得它的资金运营意图难以得到自下而上的贯彻,不得不将大量的业务委托农业银行。[4]其结果是,一方面,农业银行的商业性经营特征必然导致其在业务中大量挤占政策性信贷资金,用于自身的商业性经营;另一方面,两行关系的模糊、责权的不清,又使得这种委托关系从一开始就十分混乱,委托方无法有效地监督方,从而影响了农业发展银行政策目标的实现。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联合融资,则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监督问题以及挤占挪用问题。另外,农业发展银行基层管理人员少,管理范围大,客观上限制了“收支两条线”原则的真正落实,而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遍及乡村,队伍十分强大,是农业发展银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封闭运行的重要补充力量。实行行、社合并,统一管理,分别核算,是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发展的现实取向。[5]也就是说,通过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联合融资,不仅可以克服其分支机构不足的缺陷,而且还可以利用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的独特优势,引导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方向,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为“三农”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第二,从农业发展银行的负债方面来看。公开发行上市流通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从社会投资者手中筹集中长期信贷资金,减轻由商业银行行政性摊派认购金融债券的压力,增强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化解“长”资产与“短”负债的期限结构矛盾。债券的可流通性是债券本身作为金融工具及发达的金融市场的本质要求。政策性银行公开向社会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是现实可行的。此外,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合资,特别是与农业银行的合资,也可以部分地缓解农业发展银行的“短”负债和“长”资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发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而农副产品收购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封闭运营的条件下,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的需求流量很不均匀。国家为了确保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的需求,农业发展银行从农业银行脱离、独立运营后,原先的“政策性银行投放资金、国有商业银行回笼资金”的良性循环被打破。通过与农业银行的合资经营,可以恢复这样的良性循环。

第三,从资产构成方面来看。财政对政策性银行的基本义务应该承担,即一方面,国家财政核拨给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应该足额和及时到位;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的大量优惠利率贷款中,需由财政提供的贴息资金必须落实。国务院曾在“国发[1994]22号文”等文件中明文规定,贴息资金应由财政贴给政策性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一部分,由政策性银行依据贷款项目所处的行业、区域特征统筹安排使用,以解决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与效益性对立统一的矛盾。当前,应努力落实财政对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拨付义务,为处于初创时期的政策性银行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

此外,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应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做出变化,贷款对象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农副产品的收购。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6]仅仅依靠商业性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是不能够满足需求的,因此,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应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前提下,扩大自身的资产构成范围。与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的合资和联合融资则是达到该目的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Beatriz Armendaiz de Aghion,1999,Development Banking,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es,Vol.581999,pp.83-100.

[2] Dewatripont,M,Maskin,E,1995,Credit and Efficiency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conom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2,pp.541-555.

[3] 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 白钦先,郭刚.关于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再探索[J].财贸经济,2000,(2).

[5] 熊建国,陶进.我国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发展的取向[J].农村发展论丛,2000,(16).

[6] 陈文汉,牛勇.以土地证券化促进农业发展[J].农村经济,2003,(9).

Study about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based on Beatriz Armendaiz de Aghion Model

CHEN Wen-han,XIAO Chun-rong

(Guangdong Ocen V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from its developmen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agricultural finan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he new Socialism Country. This paper tries to bring up new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自然规律;创新模式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理论,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核心,因此统称为生态农业。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既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是克服传统农业的弊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思路,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有利于“三农”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发展生态农业必要性

生态农业所蕴涵的理论和科技内涵,不仅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解决农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发展生态农业可以确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将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对生态系统要素进行高效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农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组、优化,施行无公害的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和环境优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一)建设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生态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是生态农业的根本所在,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丰衣足食,更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活宽裕所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增加,更要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所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动力。

(二)建设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人们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以现有的资源为代价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大气和水污染,建设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当前盘锦市不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有效与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因此,它也是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生态农业提高生活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产地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实行清洁的生产方式迫在眉睫。

三、搞好生态农业建设

因地制宜在推广立体结构型、共生互惠型、资源多层利用型和种-养-加结合型等多种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全力打造发展模式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建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重点推广试验了新技术:一是推广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栽培技术;三是推广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四是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及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养猪、棚菜、厕所);五是推广增施农肥技术;六是推广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七是推广林粮、林菌、林药栽培技术;八是推广庭院工厂化育苗技术。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对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生态农业建设虽然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资源短缺、能源浪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以及化肥和农药的长期或过量使用,加剧了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并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一)理清思路: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农业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益。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树品牌,上质量,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资金扶持使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政府要高度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事业。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宣传国家建设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宣传“榜样”抓好建设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典型。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性。在广大农村,形成领导重视、农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加速生态农业的推广实施。财政部门应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吸引企业等其他团体的资金,并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农民自身投入。通过拓宽投资渠道不仅能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上的难题,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开展相关的规划、技术培训、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进而提高农民施行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三)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推进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生态农业的实践中,既要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又要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在提高技术效益外,要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应用现代科技推动生态农业建设。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发挥典型农户的带动作用,搞试点推广普及生态农业。

第11篇

1 基本概念及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1.1 农业产业化及规模化概念及其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是主要依靠市场的导向,重点开发主导产业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等一体化经营体系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由于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而实行农业的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的合作经济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和问题。

1.2 国外典型案例

日本模式:日本是温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人多地少,跟我国在农业经济客观条件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在此经济条件基础上,通过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建立农业产业区,并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为主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形成一条小农背景下的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之路。

俄罗斯模式:普京所推动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尝试,在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方面,有显著成效。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主要依据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制度只有与农业发展相匹配才能有效的释放劳动力、激活生产力。农业技术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支撑,政府的引导和调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外援保障。

2 单纯的农业规模化不适合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

2.1 从经济学角度看

我国的农户经营规模不应该迅速扩大。我国耕地资源稀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并且在耕地方面融资不足,加上充足的劳动力,人均收入少,不适合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由于农业活动的非标准性,使得农业雇工的监督成本很高,从管理成本这个角度来讲,就不能大规模的雇工,所以得用自己的劳动力,所以农业规模不可能很大。

土地流转难。目前土地大都集中在众多分散的农户手中,难以有效地流转。建设用地紧张。国家土地政策严格,农业企业很难取得建设用地。

2.2 从技术角度看

我国科技水平尚低,以目前的农业技术设备,实行单纯的农业规模化是不太可能的,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仍无法避免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甚至有可能把风险也一并“规模化”了。因此,单纯的农业规模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受到了人多地少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要切实发展适度的规模化。

3 农业产业化必须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

3.1 单纯的产业化存在的弊端

单纯的产业化将使得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乡镇企业与农业生产无法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高但自身效益却低,这就影响了农业稳定发展。

3.2 适度推进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适度规模经营是开放式中国的大趋势和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农地规模太小,和现有技术水平、机械化使用根本不配套,农民经营收入很有限,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适度规模经营非常重要。

农业产业化中会遇到小农制分散经营等问题。无论是单纯的适度规模化还是单纯的产业化都无法走出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困境, 只有把农业适度规模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 走农业产业规模之路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根本之路。

4 如何把农业产业化与适度规模化结合起来

4.1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也能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合格的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4.2 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扶持政策,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

农业产业化源头是农户、终端是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及时传导市场信息,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4.3 通过分工、专业化生产等手段来增加专业化组织的收益

第12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产业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是绿色农业。目前,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

青海是资源大省,也是生态大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以绿色理念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双赢”选择。而科学选择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将青海农业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形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和有效途径,更是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

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适时,世界各地掀起了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荷兰的设施农业、日本的农业公园、美国的生物农场、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等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些模式中,各国更是从自身农业资源出发,将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例如,在德国,其农业的战略定位是除了提供食物外,更赋予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德国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积极实施“绿色生态”农业计划,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及杂草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在我国,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示范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其模式可以从生产要素、区域化、产业化三个角度加以分类:按生产要素分,有特色产品、景观农业、区位农业、工程农业、示范农业、循环农业6种发展模式;按区域化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型、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型、技术带动型5种发展模式;按产业化分类,可分为带动模式、主导模式、协会支撑模式、结合模式4种。

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挥产业效应,实现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青海的特色农业不可能复制任何一种典型的、完全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像美国那样一些农业经济发达、金融资本雄厚、科技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一样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机械化农业和畜牧业。青海地广人稀,农村人口众多,但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低,农产品经营分散,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市场发育、经济效益都很低,特色农产品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材料、加工初级产品为主,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拿着金子当铜卖”。同时,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特色农产品不可能只注重规模开发或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而应结合实际,各取其优,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以青海为例

1.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特色农业给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青海,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气候等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也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据统计,可利用的草地面积3162.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8%,草质优良,为特色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仅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植物蔬菜就有700多种,且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农业生物资源具有贮藏丰富、种类多、用途广、绿色、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此外,青海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著名的青海湖,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独特旅游区。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为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物种资源、人文环境和基础条件。

依据特有的自然和生物优势,青海立足特色,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克服耕地面积小,质量差,草地退化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9年,青海在确保薯类、油料、豆类等传统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扩大了优势作物种植,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比上年增加7.1万亩,蔬菜总产达到122万吨,新增17万吨,果品面积达到13.4万亩,比上年增加3.36万亩,果品总产达到2500万公斤,新增200万公斤;花卉面积达到7500亩,比上年增加50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比上年增加9.15万亩。经济作物的发展,使农牧民新增收入25700万元,人均增收70元。

为发挥优势农产品效益,青海初步建成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百万亩优质油菜、百万亩优质马铃薯和12个国家级粮油高产示范县,建立优质蚕豆出口基地35万亩,新建沙棘基地4.5万亩、枸杞基地2万亩。另有中藏药生产基地、特色果品、花卉等生产基地,正逐步成为青海省部分地区特色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形成648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其中,从事种植业的448个村、养殖业的106个村、非农产业94个村,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6.6%。

2.主要模式

青海深居内陆,地广人稀,日照时间长,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加之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地域特征,使青海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无污染特性及有效养分含量高等优良品质。同时,高海拔、强紫外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又使青海成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使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了很强的优势。根据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综合青海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从发展结构的角度将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产业带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基地为基础,绿色生产为手段,加工转化为龙头,效益农业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

青海蜂产品生产企业和青海文元养殖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门源县三福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该模式较为广泛的被认同和使用,是因为这一经营模式不但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通过合同的方式实现了分工合作:公司帮助农户收集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向公司提供农产品 ,公司又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将农产品原料或加工后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订单农业,减少了农民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的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种植基地,生产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形成之前只有少数农户开始选择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因其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周边扩散使其他农户逐渐接受,从而使种植规模扩大,形成基地,产品交由相关公司加工销售;或由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建成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了公司的带动,农户不再为生产出的农产品愁销路,而且公司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既保证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也促进了公司和农民收益的增加。青海61家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这其中的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来带动农户和企业的“双赢”。这一模式成为当前青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目前,青海除了利用这一模式发展青稞、油菜、马铃薯、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外,还利用东部地区、西部柴达木盆地优良的光、热、土资源发展特色沙棘、枸杞产业,已形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5年以来,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青海省林业部门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清华博众、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康普德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沙棘基地、枸杞基地,至2009年建成沙棘基地26.8万亩、枸杞基地14万亩,对改善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生态效益明显。

该模式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也能减低农户的市场风险,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牧民收入。但由于双方协作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所以公司和农户存在市场、诚信、劳动成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农民通过以实物、土地使用权、专业技术、产品等折股入会,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农民自愿组建、自愿加入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

随着青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服务、土地流转集中耕作等领域。截止2009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90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36.3 %;从事畜牧业的占48.9%;从事花卉、苗木等林业的占3.6%;从事技术、销售、农机、土地流转等服务类的占5.5 %;从事渔业、手工业等其他的占5.7%。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协会会员达到11.8万人,参与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农牧户34万户,占全省农牧户的4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涌现出了一批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村为背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乐都县雨润、高店两镇,以大蒜种植基地为主的富民大蒜专业合作社;碾伯、高庙两镇,以辣椒、黄瓜种植基地为主的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八眉猪养殖、化隆和循化县的牛羊育肥等都采用了“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

这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青海应用比较广泛,成本较低,形式灵活,管理更直接,容易激发农户积极性,方便形成“农超对接”等低成本运行方式。但目前青海这类模式中存在融资困难、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设计松散、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需在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

第三、“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这类模式是以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观光体闲等为依托,农户产地生产紧随市场需求,并以市场为核心逐渐向周边辐射,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专业市场的参与者有生产专业户,运销专业户等。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或与各购销专业户的协议安排生产,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对市场的适应问题。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在便于集散流通的城乡结合部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直接沟通,使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通过产品这一纽带形成一种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互为发展、互惠互利的产业化组织关系,广泛带动周边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形成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如青海实施的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使海东和西宁周边蔬菜、肉蛋奶、花卉、药材等种养植产业与市场直接对接,建立起了专业市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再如: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开展农产品订单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和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业务,在县内建立了84个基层购销服务点,与北京华联、西宁大百、宁食集团、华润万家超市等多家超市实现“农超对接”,使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应供应的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这一模式中专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的互惠互利机制的形成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②旅游文化型模式

旅游文化型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利用区域内特有的自然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规划和建设,集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于一体,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教育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7]。

青海旅游文化型模式既融合了当地独特、自然的农业资源,还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内容。青海是藏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奇特的山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众多的人文景观,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文化内涵。青海通过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业,既吸引游客,又增加了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如贵德县的“梨花节”、民和县的“桃花节”、门源县的“油菜花节”,还有各地特色“农家乐”等,就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青海各地还建设了集科研、展示、示范、推广、培训、农产品加工、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以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型模式。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结合,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缺点是,就目前而言,投资主体有限,难以深化综合优势,缺乏将农业项目、娱乐活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达到优势组合的最佳效应,且发展规模较小,品牌特色不鲜明,模仿度高,难以彰显核心竞争力。

③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人为地创造出相对可控制的动、植物生长环境,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促进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

近几年,青海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为主,由西宁周边地区向州县,由川水地区向浅脑山,由农区向牧区的温室产业带。甚至在海拔4200米的玉树州曲麻莱县种植温室细菜,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设施农业建设的先河。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市场蔬菜的供给,也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该模式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缺点是需要的资金量大,技术性要求高,投资主体有限,对目前青海大多数地区而言,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三、以绿色农业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特色农业必然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依据青海特有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青海特色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将朝着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以绿色理念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实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所说的“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我国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更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小康农村同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双赢”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因此,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特色农业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

国内外和省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这一产业的高效运转。而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促成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中实施绿色发展的联结机制,使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层面上,由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生产服务方面,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绿色技术和信息推广为主导;在产业运作方面,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为系统,将产品开发、信息沟通等结为一体,设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组成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因此,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种、养、加”平面结合和“产、供、销”垂直结合的绿色生态经济系统, 有利于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联合, 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以达到资源有效与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施对策

1.系统化建设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标准化建设、组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做起,把生态建设、农村小康建设纳入这一系统建设工程中进行整体化运作,以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为途径,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监督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系统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中端、有机食品为高端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2.市场化运营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适应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省际化、国际化。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引导、支持相结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大做强农业资源型企业,使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转化成经济优势,造福农牧民,造福消费者。特别是在农产品的开发方向上,应以产品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手段,明确目标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的认知度,要注重以品牌建设促市场效益,实现“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牧业产业群和产品品牌。

3.区域化布局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区域特色,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信息、资本交流平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

4.产业化经营

目前,农业经济已进入后农业产业化时代,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更注重产业链条的严谨性和价值的创造性。要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手段,形成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特别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紧紧依托和围绕优势资源及其特色产业,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允许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多种形式发展,鼓励开展技术、劳动和资本的合作,以创办服务实体为主,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服务链条。

参考文献:

[1]李晓俐. 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北京:世界农业,2009(6):41-43

[2]金莲,王永平,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6070-6072

[3]邹晓娟.“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2):34

[4]孙国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J].上海农村经济,2008(12):22

[5]刘宁侠,张云玲.我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壮大[N].青海日报,2010-2-24(6)

[6]曹建勋,吴晓杰,张理廷.海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劲与模式探析[J].青海金融,2010(3):17-21

[7]彭新宇,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06(5):65-66

第13篇

关键词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策;福建尤溪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52-02

循环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尤溪县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探索出了一批可行的模式和典型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尤溪县启动了生态县建设工程。为引导和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积极扶持以安全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推广清洁生产和节水农业,大力倡导农村能源多样化利用,将生物质能、太阳能、水电作为推广重点,有效减少薪柴、秸秆、煤等传统能源的用量[1]。现阶段已逐步形成6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1 生态能源型

近年来,尤溪县积极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等三位一体种养结合模式,可促进生物质能的良性循环,永续利用,变废为宝,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三大效益,是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模式。如八字桥乡后曲村牛坑山金柑果园,采用“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300 m2生猪养殖场、60 m3沼气工程、40 m3储液池和400 m3蓄水池,日处理猪粪尿1.8 t,年减少排污650 t;同时年产沼气5 475 m3,可供全场职工生活燃料之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沼液,通过铺设管道进行浇灌,将沼液作为4.5 hm2金柑果园的优质有机肥,实现“猪—沼—果”生态小循环。又如西城镇解建村,发展“猪—沼—菜”模式,该村发展户用沼气33户,每户沼气池8 m3,日处理人畜粪便2 t,年减排污水700 t,年产沼气19 800 m3,可供建沼气户139人的常年生活用能,同时产生700 t沼液、沼渣作为15 hm2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通过沼气工程建设,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供了生活能源,实现了农民减支增收。

1.2 生态环保型

按照低能耗、高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取生态处理办法,使再生产各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保持合理转换,有效回收各类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削减污染,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消费过程中污染的产生与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和污染最小化[2]。如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洋中镇洋边村建设沼气工程1 800 m3,采用干清粪方式、固液分离、厌氧发酵以及后处理工艺系统,多层次进行物质转化,实施“猪—沼—林”生态循环模式消纳部分沼液,促进养种结合向深层次发展,养殖污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县农业局为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推广“稻—菇—肥”循环模式,2010年在西滨镇华兰村种植再生稻40 hm2,利用稻草地栽蘑菇4 hm2、菇土肥田12 hm2,实现稻草种蘑菇、肥田又增收的效果,有效地减轻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其中,稻田种植蘑菇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而且通过蘑菇残渣肥田又增加了有机肥料,增强土壤肥力,有效改善土壤土质,水旱轮作也保持了土壤的结构良好,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水稻增产增收具有明显的成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1.3 生态庭园型

以庭园资源为基础,利用生态学和统筹学原理,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个性化”的原则,建立“六个一”的生态庭园模式,即一个综合经济园、一口沼气池、一个卫生池(或自来水源)、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条入户路、一套生态农居。如西城填团结村英边洋小区,建有一排三层小洋房,每户房前建有一个小花园,地下建沼气池,屋顶安装太阳能,结合改院、改水、改禽舍畜圈及厕所,周边空闲地种一片经济作物园,进出住户通道建一条水泥路,有一口卫生池,沼气池采用人畜粪便、秸秆、菜叶作为发酵原料,所产沼气用于做饭烧水,沼液沼渣作为门前生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3]。通过生态庭园建设,实现家庭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目前,此模式已陆续在许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推广应用,成为农村生态庭院建设的新亮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模式。

1.4 立体农业型

采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如中仙乡稻鱼共生技术,结合“猪—沼—鱼”模式,可产鱼750~900 kg/hm2,同时可减少稻飞虱13.6%、螟虫枯心率13%、纹枯病发病率91.4%,可提高粮食产量5%~7%,达到了稻、鱼、生态“三赢”效应。又如城关镇后山果场实施果树套种西瓜和花生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在幼林果树中套种西瓜和花生,用沼液浇灌,一方面可以使裸地重新构建生物循环系统,恢复绿色、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通过种养空间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产出率,实现技术、劳力、物质、资金等方面的综合效益[4]。

1.5 循环产业型

近年来,尤溪县以农业区域发展为前提,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积极发展“种—养—加”一体化物质循环模式,提高绿色、无公害的安全、营养、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如尤溪县西滨镇龙华综合农场,采取“公司+农户+基地”产业化模式,发动农户种植黄豆,企业收购农户黄豆加工成腐竹产品,下脚料豆腐渣全部用于农场养猪,经干湿分离的干猪粪用于种植黄豆作基肥,固液分离后的污水经1 200 m3沼气工程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企业职工的生活燃料和沼气发电,沼液、沼渣用于周边的果园、蔬菜作追肥,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农业环境,实现了种养加物质循环利用,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企业发展。

1.6 休闲农业型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实现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业互促互补发展的一种高效农业模式。其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融为一体,在生产农艺上,注重现代高科技和传统的精耕细作相结合,并按绿色标准规范生产过程,在模式上注重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形成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环境优美的休闲观光农业体系。如尤溪县莲花山休闲农业观光园,依山盘水,“山顶披绿装,山腰果品香,水边任鱼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2011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又如枕头山休闲农业观光园,园内设有园林区、垂钩区、餐饮服务区、水产养殖区、水果采摘区、蔬菜种植区,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垂钓、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2011年被授予首批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该示范点2011年接待游客4.6万人次,年产值逾520万元。

2 进一步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一方面,要树立和强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针对目前许多农民对循环农业概念不太了解,对发展循环农业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的状况,加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网络,分层次、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试点经验和实际效果,组织开展典型经验交流和表彰先进活动。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良好氛围,倡导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让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发展循环经济活动,逐步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2.2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健全市场推进机制

一是在政策措施上实行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把发展循环农业列入各级政府的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确定循环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分段实施重点建设项目与任务。二是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指数)体系,将农业环境成本和农业环境效益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5]。三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机制,以政策性投资项目为引导,积极吸引社会、企业和农民投资农业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政策补偿机制,保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3 选择有效载体,加大循环农业培植力度

一是搞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基础平台,通过实施政策支持和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培育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到加工园区,形成若干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的集中产区,逐步构筑循环农业的主导产业集群,形成绿色企业群,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闭路循环。二是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组织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农业,将农业园区的自然生态、人工生态联结成一个互动、互优的联动整体,实现土地、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三是加快规模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养殖模式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

2.4 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循环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营造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通过积极协调,对进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工商企业,在信贷、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更为优惠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和农民投资发展循环农业项目。二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组织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6]。三是通过适当的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种植业的保险制度,降低经营风险,逐步提高循环农业的比较效益,提升投资主体对循环农业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2.5 强化科技服务,提供循环农业技术支撑

一是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结构,充分优化整合信息平台、师资力量,实现县乡联动、密切配合,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依靠集约性、综合性、多样性的相关配套生态技术支持,有效推广符合循环农业发展的主体生产技术,注重研究体现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新形势下的循环农业模式,加强对企业、农民主体的技术培训,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 参考文献

[1] 朝克图,关勇,王崴,等.兴安盟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110-111.

[2] 刘敏,陈卫彬.利用标准化加快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J].质量与标准化,2011(2):32-35.

[3] 李风琦,曹建华,朱再昱,等.江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27-130.

[4] 郑水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J].浙江现代农业,2010(5):24-25.

第14篇

关键词:海南;热带;农业;发展;模式

引言:随着近年来观光农业的兴起,我国海南热带观光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渐形成规模,传统的旅游形式,面对海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很多的游客,已经不再具有那么强烈的吸引力。由于现代的人们长期居住在城市,面对城市越来越多的喧嚣的环境,已经开始产生了厌倦。在城市里居住的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很深的向往,这种憧憬田园生活的心情,可以通过观光农业而得到满足。①而海南岛在我国旅游岛建设中,发展的多种模式的旅游方式,正适合了人们心里的需求,成为了我国观光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海南热带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还需要一定的发展和完善,在这里进一步地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海南农业热带观光旅游的发展前景。

1、农业热带观光旅游潜力很大

海南观光旅游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并以品牌的方式在全国打响,但是海南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旅游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基本上停留在“蓝色旅游”的发展上,仍然停留在以“大海、沙滩、阳光”作为旅游产业的基础,而对于丰富而独特的“绿色旅游”资源,在大幅度上还非常有待系统地开发和利用。

仅就目前海南建设的的情况来看,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大幕已经开始拉开,将海南的旅游业建设成为一座在政治上深化改革、在经济上扩大开放、在自然生态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成为海南旅游建设中的切入点和制高点。②

2、热带观光旅游,为农业发展提供机遇。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加快对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发展热带旅游观光农业是一个理想选择,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破解海南旅游产业,在长期建设中出现的不均衡现象,更有利于海南农业在分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中,为海南农业的增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③要为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的观光农业,建设起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开辟出一条农民新的增收渠道,这是充分切合海南省的具体情况,为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这种农业与旅游结全的发展模式,使海南的旅游产业更增加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热带观光旅游,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调节作用。

海南发展热带旅游观光农业的资源丰富,可以不受海滨以及地域的诸多限制,以特色发展的农业,可以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发展壮大,发展不同的旅游观光农业,对旅游业本身而言,将会拉长海南现有的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热带旅游观光农业新项目,延长游客在海南旅游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增加旅游消费金额,能够适当地改变海南的不同的旅游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把海南岛旅游业发展向新的台阶推进,避免海南地区的旅游项目过度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对弥补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减少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二、海南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模式

1、 农村休闲型的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依托海南农村,良好的自然田园风光,这里有着十分淳朴的乡土人情,诱人的风味特餐,面向着城市或者城镇的居民,从吃、游等方面,都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周末休闲的需求,这种观光旅游,以提供特色餐饮和简单娱乐服务为主要目的,主要分布在适合具有良好交通条件的城市,以及一些城镇周边的农村,能够以小型的“农家乐”为代表,形成一家一户的经营主体,这种观光旅游模式的客源回头率较高,但是旅客停留时间不长,市场比较稳定。④

2、农村度假型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依托自然的优美的山水风光,建造起一系列的乡间别墅,或者提供档次较高的度假设施,能够面向城市收入较高人群,进行一些综合性质的服务。这种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分布在三亚、海口等大城市,旅游的市场稳定。⑤

3、农业观光型旅游模式

农业观光型旅游模式,一般主要适用于海南农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依托这些农业产业化所规划的项目,形成自己的经营体系,依托农业发展的景观,为游客提供以观光旅游为主要服务,兼带一些吃、购、住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主要是面向本地,以及各个层面的游客群体,这些游客一般回头率比较高,所以这种观光旅游的市场相对于比较稳定。

4、农业民俗型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分布在,海南的一些民俗气息比较浓郁的乡村,在这里以海南的黎村苗寨为代表,在这里可以依靠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以及人文风情,还有民俗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观光的依托,为游客提供具有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这种农业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以娱乐服务为主,招待的大都是外来的一次性游客,停留的时间没有固定性, 游客的范围比较广,有着一定的市场回头率,但是市场不是很大。

5、农业景区配套的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围绕在大型景区周边的农村地区,以固有的景观资源为依托,为景区的游客的需要,提供着吃、住、娱等配套功能服务,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更多的特色的服务,主要招待的是景区的一次性游客,范围比较广范,游客的回头率高,一般停留的时间比较短,观光旅游的市场随景区的季节和游客的多少而定。

总之,海南农村观光旅游的发展,仍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无论观光旅游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都需要兼顾合理,能够很好地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突出可以提供的产品特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在农村观光旅游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四者利益的最大化,为建设海南省国际旅游岛,为实现热带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特色发展、为实现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建设思路。⑥

参考文献:

[1] 杜明娥. 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生态经济, 2010, (09) .

[2] 龙翊岚. 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1).

[3] 任文文,张友棠. 浅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方式[J]. 特区经济, 2010, (07) .

[4] 邹伟,符国基. 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自然环境现状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9) .

第15篇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农产品

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具有发展导向的差异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产业间的融合性等特点,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必然向二、三产延伸,二、三产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的内涵不断拓宽。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种苗业。充分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良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农业高端产品,积极发展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培育基地和现代化包装业。

(三)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逐步在城市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较强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四)观光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出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

(五)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集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种功能为一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企业。它以企业化的方式独立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转化科技成果为中心,以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示范、推广为手段,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企业利润增长和农民富裕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六)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现代农业增长方式。

(七)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并无太大改观,而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实践表明,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制约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都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影响都市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二)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对农产品在市场运行中还存在较多的行政干预。农副产品的产销信息相对闭塞,其生产经营组织、营销手段和方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

(三)资金、科技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都市农业是依靠大城市提供的高科技来发展的,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1%,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2%,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科技投入不足。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表现为开发项目没有重点,融资渠道不畅。另外,目前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不够,主要表现在科技原创及突破性创新少,技术集成不够,新型资源整合平台缺乏,科技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

(四)政府规范和扶持力度不够。伴随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政府以新的经济活动规则来规范和扶持。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个权威的主管部门来统管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地方政府也不大重视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更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使都市农业发展艰难。

三、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

未来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应呈现“五个化”:一是功能发展多元化;二是产业发展集中化;三是手段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四是经营国际化;五是农民高素质化。基于此,发展都市农业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变农业单一生产功能的局面,迅速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都市农业的多种功能包括:一是产品功能为市民提供优质鲜活的农产品。即使都市农业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副食品的需求,也可起到补充调控作用,特别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保证城市供给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生态功能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屏障。如,水稻田既是耕地又是湿地,能有效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三是服务功能通过完善科技、认证、物流、会展、信息等服务平台,构架起大中城市服务全国农业的桥梁。四是就业功能使农产品供应链连接起各行各业,这不仅可为未来的都市农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也将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围绕农业的多功能性进行农业经营模式的转换。

(二)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都市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县功能定位,结合本地区自然禀赋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利用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和区域内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出品质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特色现代农业以“特”、“优”、“名”、“精”、“新”等为基本特点,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性。都市近郊地区发展以科技、精品、观光为特色的都市农业,其建设模式以市民农园、农业公园、景观绿地、花卉公园等为市民体验农耕和休闲娱乐提供场所的观光型农业为主。远郊地区是农产品的主产地,以“优质、高产、高效”都市农业为重点,建设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垂钓乐园、少儿农庄等。

(三)创新都市农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投资多元化。都市型现代农业是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业,单纯依靠农民很难完成资本积累的过程,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体系,都市型现代农业才能形成可靠的资金支撑。应加大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投资。政府支农资金在增加总量的同时,改进投入方式,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财政资金对投保农户予以保费补贴,提高农民抗御风险能力。

(四)培育都市农业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借助城市发展起来的快速道路体系,农业物流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运输时间,延伸农产品的可达性和科技性,利用农业物流为农产品开拓市场。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如,荷兰农业的高价值得益于其强大的物流系统。在荷兰,近25%的物流属于农业物流。荷兰的冷冻行业非常发达,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居世界第一。荷兰的航空货运也非常发达,据统计,全世界65%的花卉贸易就是通过荷兰进行交易的。在强大的物流体系支撑下,荷兰农产品加工体系得到大力发展,而且精深加工的水平比较高。而农业物流在我国却是最为欠缺的环节。我国在发展农业物流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连接城乡道路体系和网络系统,从外部环境上给予保障。二是借助农业协会组织,把物流系统延伸到乡村。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提升产销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四是开发先进的采摘、运输、储存技术,减少农业物流中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