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融资最好的方法范文

融资最好的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融资最好的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融资最好的方法

第1篇

为了选拔高级会计人才、更新高级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2003年人事部、财政部开始选取了部分省进行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与评审相结合试点;2006年度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目前,考试部分只考《高级会计实务》一个科目,考试合格后,在成绩有效期内参加各省市评审;通过评审后最终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

二、2010年考试内容和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根据新形势对高级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2010年考试思路发生重大变化,由主要考核“核算”转向主要考核“管理”。2010年考试大纲由2009年的12章变更为8章,减少了会计核算的许多内容,删除了会计、财经、税收法规内容,增加了许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内容,考试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财务战略(独立成章):财务战略目标、财务战略规划、财务战略实施;第二章企业并购(独立成章):企业并购的动因与作用、企业并购的类型、企业并购的流程、并购融资与支付对价、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企业并购会计;第三章股权激励(新增):股权激励方式与条件、股权激励计划的拟定、股权激励计划的审批与实施、股权激励会计;第四章套期保值(新增):套期保值的本质与作用、套期保值的原则与方式、套期保值的实际运作、套期保值会计;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独立成章):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与作用、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金融资产转移会计;第六章业绩评价(新增):业绩评价的作用与策略、业绩评价的方法;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补充完善):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与要素、企业层面控制、业务层面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第八章预算管理与政府会计(补充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与政府采购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改革。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2010年是考试改革之年,考试内容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财政部通过考试的形式引导高级会计人才改善知识结构的重要举措。

三、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高级会计实务》采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考试题型: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高级会计实务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内控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因此,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是最好的选择。合格标准:高级会计实务总分100分,合格标准有全国线和省线之分。全国线合格分数为60分;部分省市保留的省级合格线,一般为50分。参加考试并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人员,由全国会考办核发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该证在全国范围3年内有效。达到省定合格标准的,由省会考办核发考试成绩合格证,该证明只在本年度本地区评审工作中有效。考试时间:2010年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在2010年9月5日(周日)上午8:30-12:00进行。

四、复习方法

第2篇

每个初创的互联网公司都需要融资。不需要融资的公司,往往都没啥前途,甚至增长越快的公司,越需要融笔大钱。很多高成长的公司,CEO都“不务正业”,不是在融资就是在准备融资。

无论是买用户、抢市场、吸引人才、提升技术,还是建立系统、形成壁垒、获得竞争力,这些都需要时间去用心经营。给你足虺な奔洌你会有很多用户,很多利润。但是如果等不到最后,因为你没那么多时间,有太多对手,一切都是白搭。

而融资就是加速这个进程,融资就是获得成长加速度,融资的本质就是融时间。

今天我想用洪荒之力来谈谈融资。从2004年e都市,到2007年房途网,到2012年51信用卡,这一路十三年时间,我累计约谈的VC投资人超过400人次,独立VC机构有300多家,最后成交的也就30多家。各种酸甜苦辣不谈,只谈干货。

自然流量的 VC 转化率最高

我仔细分析我历史上成交的30多个股东中,一半以上是自己找上门的,或者是朋友顺便介绍的。

这种投资人流量质量最高,而你自己主动敲门,或者FA(财务顾问)生拉硬扯见的投资人,大部分转化率都很低,差不多都在个位数(小于10%)。有些FA像拉皮条一样,帮你约了一堆投资人,每见一个就会有一堆没有诚意的挑战,使创始人的信心受到冲击,到最后连这个FA都对你失去信心。

而自己根据市场或者口碑来问询的投资人,本来就是抱着开放的心态,或者欣喜的心态,成交率当然大幅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创业公司PR很重要,他可以在投资圈形成话题,并形成高质量的流量,对你的模式有兴趣的投资人自然会联系你。

当然这招用过头的公司比比皆是,也挺恶心的。也有投机取巧阶段性融资成功的,但大潮退后,裸者自现。

任何机构投资决策都极度主观

这也是投资经理的悲剧。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都挺完美和民主的,然而决策都是极度个人和主观的。那些靠投票决策的公司没有几家是成功的,关键决策者对你和业务的判断是核心。

投资经理负责前期接触,帮投资机构决策者筛选推荐项目,很多好的项目在这个漏斗环节被筛选出局很正常。好的创业者一定会找到捷径直接跟投资决策者谈。

理论上,对两个独立思考的决策者来说,一个人从逻辑上说服另一个人基本是不可能的。你所能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商业感知,唤醒对方的生活商业感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似乎这样的决定都是早就有了。对方没有,你怎么说服都是无用功。

所以跟一个老大谈15分钟,你就应该面对结果了,剩下的沟通都是效率问题。当然有很多平庸的机构决策者不具备独立思考精神,他们喜欢跟风抱团,这里需要使用技巧,也不是我的擅长。

产品是最好的PPT

前8年创业最爱写PPT,创作的时候很开心,因为在写的时候你以为市场会按照你希望的模式发展,容易自我催眠。投资人也见多了PPT,写得再好都没有用,甚至决策者是不会看你的PPT的,都是投资经理们开会时候用。所以那些让你先发PPT的机构,99%都不会跟你成交。

从做51开始我就有个雄心壮志,我不想写PPT了。一开始见到很多投资人当面问我有没有PPT,我说没有PPT,我只有APP。于是我掏出手机,一遍遍演示我的产品,讲我对用户的理解,噼里啪啦说了一通,很有激情,后来发现这招最有用。

无论男女老少,中国的美国的,落后的先进的,投资人大佬都能理解我的意思。而且我把一个大逻辑讲了100遍,我都没吐,因为没有PPT,每次讲都可以随机应变,也是我喜欢讲的产品,很有激情,所以转化率很高。后来我们的PPT都是FA写的。

临门一脚的方法就是创造竞争

我发现每次融资加速成交的时候都是有几家在竞争。

因为投融资是很个性化的事情,大部分意向投资机构都希望花足够长的时间去了解你,因为一个创业公司信息不对称性程度比一台二手车要严重得多。只有他感觉到有人要先下手了,他才能慌忙下单。而大部分的成交都是在这种慌忙的局势下完成的。

所以融资谈判中,找准最早要跟你下单的机构很重要,也是融资催化剂。因为越多的机构参与,很多决策者进入狐疑状态,有羊群效应。也有人创造虚假竞争,很容易因被识破而失败。就跟打牌Bluff(德扑中“偷鸡”)被rasie一样,因为通过创业者的精气神和投资行业的小道信息就能很快识破你。

打钱快的投资人不会差

每轮融资,都要消耗CEO大量的精力和信心,因为一旦失败,信心受挫,团队士气也下去了。所以融资的谈判过程,最重要的是确定性。

最早下决心投的投资人最重要,最早给TS,最早完成尽职调查,最早给过桥,最早签SPA文件的投资人都不会差,他会给CEO最大的精神鼓舞。越是早期项目越是PK打钱速度,这是核心竞争力。

51融的第一笔钱是我见了薛蛮子的第三天,他打过来50万元。第四天红衫周逵给我电话,我说晚了。

当心傲慢的巨头投资人

巨头会很土豪,往往给出很多霸气条款。创业者要当心,那些被巨头看过、摸过最后不给钱的公司应该很多,51的故事就不多说了。这年头还是BAT的天下,我们创业者日子不好过,要谨慎。

每个投资人共同的谎言

我见了300个投资人,至少有250个投资人都会说:我们跟其他投资人不一样,我们除了给你钱以外,还有更多的资源,人脉关系,Blablabla……我有时候觉得台词如此标准化都想笑。就如每个投资人问我未来盈利模式时,我也在Blablabla一样。

好的投资人就是最好的风水

其实在企业经营和重大决策时,不给你添乱的投资人就是好的投资人。

好的股东就是最好的风水,他们懂业务、懂战略、懂CEO的困境,人杰地灵,他们的站台就能吸引更好的投资人。如果有投资人能在关键的融资环节借款,在关键业务上面能搭把手,就已经是极品投资人了。这里不得不表扬天图资本和京东金融。

差的投资人,逼迫你让他退出,否定你最重要的决定,关键环节扣一些小利益。

估值肯定不是越高越好

估值很高肯定可以吹NB。但肯定不是越高越好,一个合理的估值会让新的投资人很支持你,甚至能支持你做个好的ESOP,让下轮融资估值谈判空间变大,容易成交,给自己留条后路。

大部分创业者融资的时候自己也不方便套现,所以追求高估值没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我们这个体量的公司来说,我可能是最穷的CEO。

融资721黄金分配定律

分享个NB规则,我们2015年引入泰和资本时宋良静教我的。

融资的环节,介绍公司要分碗里、锅里和田里(碗里:当前主营业务。锅里:即将发生的业务。田里:未来要干的业务)三个板块。三个板块无论表达的时间和表达的内容都要按7:2:1来分配。

这个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很多CEO对未来预期过高,对现在谈得少,对即将开展和未来开展业务做了大量的表达,会让投资人觉得你很不靠谱。就如菜鸟创业者讲不清楚自己的业务模式,老是在鼓吹行业多大,国外的这种模式多么成功。这些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原来是按照2:1:7在谈融资。难怪转化率很低,浪费了很多投资人资源。因为投资人大佬都很主观,有了这次不靠谱的业务印象,很难再给你第二次改变故事的机会。

是个体力活也是运气活

正是因为投资是个很主观的决策活动,所以我们需要谈很多家,才能有成交。

第3篇

关键词:京东商城;IPO

一、京东商城这次融资的潜在原因

(一)资金压力

目前,由于中国在线购物市场的规模非常的大,这已经吸引了日益激烈的竞争,京东商城是中国交易量最大的独立B2C电子商务网站,但是其市场空间正在受到中国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C平台淘宝商城等竞争对手的双重挤压。在应对这么激烈的竞争的时候,京东将采取什么措施呢? Red Tech董事总经理迈克・克伦德宁指出。“这是一场消耗战,最输得起的、资金最雄厚的企业将会获胜。”[1]京东商城的IPO招股说明书里面提到在未来会进一步增加对于线下基础设施的投资[2]。

(二)原投资人的投资套现压力

京东商城的发展是靠着一轮一轮的私募基金的投资而展开的。京东商城自2007年接受第一笔融资到现在已从各方融资22亿美元,而由于京东商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原始投资人也无法获得收益。所以,在京东商城发展势头良好的现在,投资人想要将其投资套现的需求也是京东商城进行此次IPO的潜在原因之一。

(三)行业压力

从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来看,从2003年至2011年,中国在线零售业规模每年以平均120%的速度递增。2015年将达到3950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的3倍多[5]。今年是电商上市的最佳时机,京东的上市也是为了借助行业迅速发展之力以取得最大融资。而作为京东商城国内电子商务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准备在2014年上市,这为京东商城带来了压力。

二、可供京东商城使用的长期融资方法

可供京东商城使用的长期融资方法具体主要有:非公开发行、首次公开募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企业债券、长期借款融资。

(一)非公开发行

京东商城可以采取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特定的对象发行股票以获取长期融资。京东此前已经私募过三轮资金,由于京东没有盈利,投资人的投资尚未得以收回,以期京东能够上市从而实现套现。京东难以通过私募获得新一轮融资。

(二)首次公开募股即IPO

京东商城可以运用IPO将其股票向公众公开出售。因其运营模式的不同,导致几乎是全部的互联网企业在成立前期甚至至中期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6]。由于对互联网企业的限制,京东利润水平达不到国内的上市要求,所以在进行IPO上市时应选择在美国进行。

(三)发行可转换债券1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比发行债券的成本低,可转换债券在未被转换为股票的情况下,无异于一般纯债券,可以避免发行股权融资经常遇到摊薄股权问题,所以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四)发行企业债券

京东商城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长期筹资,首要考虑因素应当是需要支付的利息。融资成本比长期借款为高,但债券融资期限一般比较长,并且单次融资规模较大,所以京东商城通过企业债券融资筹集的资金通常较借贷更加稳定。

(五)长期借款融资

京东商城的银行借贷率非常低,运用长期借款进行长期融资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资金,并且采用长期借款融资的融资费用较低,所融得资金弹性也比较大。

三、京东商城的资本结构状况和股利政策对其长期融资策略所产生的影响

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对公司资本中债务构成进行调整。从京东在IPO前的财务数据可看出,京东商城在IPO上市前的资产负债率较高,201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65%,累计亏损42.63亿元[7]。京东商城IPO前这样的资本结构是不适合债务性融资的。因为:①京东商城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亏损比较严重,很难得到债务融资。②如果在这样的资本结构下进行债务融资,其资产结构会更加糟糕,支付给债券人巨额利息会使京东商城的亏损更加严重。

所以对京东商城来说,进行股权融资是最好的选择。进行IPO上市可以让这些风险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京东商城在IPO之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没有向股东分配过股利。所以京东商城的股东能够获利的方法就是让京东商城进行IPO上市,以获得股票溢价。所以从股利政策来说,京东进行股权融资是最好的。

四、京东商城选择在美国IPO的方法是否为最合适它的融资方法?

我认为京东商城选择在美国IPO的方法是最合适它的融资方法,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地点最佳

京东商城作为一家新型的互联网企业,在我国进行IPO上市,有一个很大的限制条件,即是企业最近三年必须连续盈利。所以京东不能在中国本土上市。选择在美国IPO上市无疑是它的最佳选择。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在美国进行IPO可以让京东商城获得尽可能多的融资,也极大的提高了其企业知名度。京东此次在美国上市共获得17.8亿美元的融资,其市值达260亿美元,京东商城成为了继腾讯、百度之后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8]。

(二)长期融资方式选择IPO最佳

京东商城的资产负债率很高,因为京东商城的下游是一般网购消费者,采取线上支付的为即时到帐,货到付款则在24小时左右。在上游向供应商或者贸易商采购,收到现金之后,有一段时间的结账周期。所以其存在着大规模的应付账款这导致了其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不适宜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进行长期融资,而应选择股权融资方式。IPO是最适合它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的,即可以改善京东商城的资本结构还可以提高其知名度。

五、京东商城的长期融资策略建议

在IPO后,京东商城进行长期筹资可以优先选择公开增发股票以及配股。对于京东商城来说,这两种筹资方式可以优先选择公开增发股票。此外公开增发股票的股价要比配股的股价有保障。

在IPO后保存对公司控制权的优势。京东商城进行IPO后,刘强东将持有21%的股份,但凭借每股等同于20股普通股表决权的特殊股份,他将拥有83.7%的投票权[9]。这为公司创始人提供了谋划企业长远发展的空间,提供了能够实施自己的设想的机会,而不会在经营策略上受到来自维权股东或其他股东的压力。

京东商城要保持对企业供应商的控制,以获取更大规模的资金运用控制权。规模庞大的押款是京东商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其他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京东商城带来了巨大的金融收入[10]。所以京东应该继续保持对供应商的控制权,保持其押款所获得的优势。(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京东商城IPO计划引发关注,开利综合报道,2011.9.

[2] 京东商城IPO招股说明书

[3] 京东加速扩张被指资金紧张 陷资本赌局腹背受敌[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5.

[4] 京东2013年财务报表,新浪财经.

[5] 京东下半年或赴美IPO,广州日报,2014.1.17.

[6] 何祥.京东经营模式的对策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3.3.

[7] 京东2013年财务报表,新浪财经.

[8] 京东商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敲钟.2014.5.22.

第4篇

客户细分

汇丰集团的经营活动主要针对四大客户群展开。一是个人金融服务,2005年客户达11亿个,占集团总利润的47.2%。二是工商企业银行,2005年客户达250万个,利润占比23.7%。三是公司、投资银行及金融市场,2005年客户达3800个,利润占比24.6%。四是私人银行,2005年客户达9万个,利润占比4.4%。

小企业金融服务包含在上述工商企业银行之内。据统计,2005年英国所有的企业客户为436万家,它们被细分为:创始户,通常没有雇员,平均营业额为6万英镑;微型企业,雇员在1~9人,平均营业额为30万英镑;小企业,雇员在10~49人,平均营业额为200万英镑;中小企业,雇员在50~99人,平均营业额为780万英镑;中型企业,雇员在100~199人,平均营业额为1800万英镑;中大型企业,雇员在200~249人,平均营业额为2700万英镑;大型企业,雇员在250人以上,平均营业额超过1.57亿英镑。汇丰工商企业银行的客户对象为年营业额2500万英镑以下的工商企业及创始户,小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银行的客户对象即年营业额800万英镑以下的工商企业及创始户,其数量占比为99.8%,营业额占比10.16%。

“客户细分的意义在于,通过细分了解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确定相应的客户联系战略、架构及操作模式,不同的方法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以最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最大化银行利润。”工商企业银行核心产品部门的负责人威银莱特先生曾这样说。

小企业银行,大业务利益

在汇丰看来,没有满足的客户需求就是市场机会,就有潜在利润,就有钱可赚。而只要有钱可赚,就势在必得,也势在必争。而小企业客户正是英国各主要银行激烈争夺的重要对象。目前,汇丰在英国小企业客户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0%。在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要说扩大其市场地位,就是要巩固市场地位,都必须做得更好。所以,汇丰要做最好的小企业银行,既有内在的动力,更有外在的压力。

汇丰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四阶段战略目标。第一阶段:满足小企业客户的基本需求,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世界性银行。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包括对小企业提供功能齐全的电话咨询,对小企业实行开放政策,找恰当的人交谈,等等。第二阶段:理解小企业的不同之处,使自己成为快速运转的小企业银行。包括加快现金与支票处理,改进所有交易周转,在支行实行分类排队,等等。第三阶段:理解小企业客户的行业特征和经营活动,与小企业建立业务交流。包括在不同层次建立形式和实质上的联系,客户经理花时间了解客户的经营活动,建立网络,加强沟通交流。第四阶段:与小企业客户一起赚钱,使自己成为最好的小企业银行。在汇丰看来,所谓最好的小企业银行,就是让小企业客户赚钱,银行自己也从中赚钱,就是银行与小企业共生共荣,就是所谓“小企业银行,大业务利益”。

全方位多样化金融服务

作为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全能银行,汇丰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也是全面的。

几乎每个部门的业务都呈现为一个放射性圆饼图:客户居中心,第二圈是各种客户需求,第三圈是针对各种客户需求的多种金融产品或服务,第四圈是提供多种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相应部门或机构。以小企业融资为例,中心是小企业客户,第二圈是日常现金流融资需求、获得商业资产融资需求、购买或改善商业房产融资需求及特殊融资需求,第三圈是透支、企业银行卡、发票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小企业贷款、灵活企业贷款、商业抵押融资、设备融资等产品,或者叫针对小企业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支行前台,摆放有印制精美的宣传上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宣传册。例如:

透支:如果你需要在现金流方面获得一些灵活性,尽量减少小额购买对日常现金流的影响,该产品就正适合你。符合条件的个体及合伙经营者可以通过企业网络银行在线申请最多5000英镑的额度。你可在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任何时间收到我行立即做出的决定。该产品的重要特点和好处是易于安排――你只要告诉我们你的企业需要多少,你要用多少;只需按你实际所用支付利率,利率以日计;可根据你的需要选择单月或12个月透支期限,每年更新一次。

发票融资:你向客户提品或服务,开出发票后将发票详情通过电子或普通邮件传送给我们,我行在第二个工作日可垫支发票的85%给你。如果你只是用发票贴现,你自己的信用控制员负责收债;如果你用保理,汇丰负责人为你收债。当你的客户付清发票欠债时,你就收到减去所有费用的余额。发票融资的主要特点和好处是:适合赊销项目,让你无须等待几周或几个月就能收到现金;由于汇丰能在第二个工作日垫付合格发票的85%,你可以完全控制你的现金流;当你的营业额增长时,你无须增加透支额度;你的销售账户增长越多,我行就越能帮助你将发票转化为现金,有利于你集中经营自己的业务;现金流的改善有利于你从供应商处得到更优惠的供应;灵活的流动资金来源有利于你迅速扩大规模抓住市场机会;你还可以避免与客户信用扩张相联系的潜在成本。

小企业贷款:如果你要投资一个长期项目,比如购买新设备,你要匹配一项资产的生命周期而偿还贷款,你要尽量减少大宗购买对日常现金流的影响,该产品就正适合你。该产品的主要特点和好处是:借1000~25000英镑,可分12个月或10年偿还;其安排快捷便利;你自己可决定贷款的用途;贷款周期确定后利息和本金偿还是一定的,你可以准确知道每月该偿付多少。

灵活企业贷款:如果你是一家需以可变利率借贷10000英镑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欲以固定或可变利率借贷25001英镑以上的个体经营者、合伙经营者或有限责任公司,如果你要一笔适合你经营项目的贷款,该产品就适合你。该产品的主要特点和好处是灵活――你自己解决贷款的用途,可选择固定或可变利率,利息支付可按月或按季,偿还周期可从12个月到15年。

商业抵押贷款:如果你正欲购买房地产,扩大或开发你自己的经营场所,该产品就最适合你。其主要特点和好处是:根据你的需求量体裁衣;偿还周期可在2~30年之间选择;相对借贷额度可达所购房产价格或专业评估价值的80%,之下随便选择;绝对借贷额度最低25001英镑,没有最高限额;可由你自己选择固定或可变利率,按月或按季支付利息。

关键是控制成本与风险

良好的金融产品不仅应是客户所需要的,而且要价格低廉、风险可控。否则,即使客户很需要,也会因价格过高而不敢问津,或者因风险过高而让银行难以持续经营。这就需要银行一方面要不断开发客户多种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另一方面要控制成本与风险。

第5篇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就成为影响到赣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小企业的融资对策主要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赣州市中小企业信用体制以及相应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推动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家开设风险投资公司,充分有效利用民间资本。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一、赣州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截至2007年6月,已有15万多家中小企业,仅工业企业就有2.65万家,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1.3%。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赣州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根据优序增长理论,成长期企业的资金往往靠内源性融资难以完成,通过实际调查我们也证实了这一点。目前流通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困扰赣州市企业进一步迅速发展的“瓶颈”,因此能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就成为影响到赣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定义、常用方法和途径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动进行的资金筹集行为。其常用方法和途径有: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自筹资金和证券融资等。其中,证券融资是企业最有效的融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板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截至8月18日,深圳中小板的总貌如下: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板规模较小,我市中小企业要上市融资短期还很难实现,但作为未来中长期融资途径,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赣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分析与对策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赣州市中小企业信用体制以及相应的风险评估体系。我市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从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但是由于赣州民间的私有资金有限,多数企业的资金都是从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的发放主要看企业的信用,因此建立赣州市中小企业信用体制以及相应的风险评估体系,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银行信贷对企业融资的支撑作用,在短期内解决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为此市政府去年就发文,在三年内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赣州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调研时发现银行在进行放贷时,企业家本人的信用是影响贷款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为此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必须包含企业家本人的个人信用档案,同时还可以推行打分制,分数越高,信用越高,企业贷款数额就越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信用系统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建立完善信用数据库之后,企业贷款融资的难易最终取决于企业的信誉,信誉越高,贷款就越容易。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提高企业的信誉了,我们认为其最关键的就是提高违约的成本,让违约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这些政府可以利用税收等行政手段来做到。政府也可借鉴台州经验,设立“打击逃债办公室”,专门追缴恶意逃债。总之企业信誉的好坏,决定了企业融资的难易,进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构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构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补充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分散金融机构的风险,是目前突破赣州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截止2008年1月,全市已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5家,担保资本1.46亿元,累计为621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服务,但总担保贷款金额仅为1.66亿元。由此可见我市担保业的规模仍然较小,政府需加大扶持力度。建议构建四个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构建并完善政策性担保公司,建立风险损失补偿机制。(2)大力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通过对现有担保公司的重组、兼并、增资扩股等形式做大规模,做强实力。也可采用由行业协会和政府共同担保的方式,但政府最好不要直接参股商业性担保机构。(3)引导小企业成立合作制担保组织。鼓励一些相互间信任的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合作制担保机构。比如江苏省沭阳县推广“自助担保”,到2007年底已有自助担保公司25家,有1241家会员企业在农合行贷款12696万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我市经济欠发达县市如石城县(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1.05亿元),企业规模小,无力提供有效的担保,要在短期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成立合作制担保组织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之一。(4)组建信用再担保公司,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分散担保公司风险。再担保公司可由大型民间商团出资,但最好要有政府的参与,这样政府就可以用经济手段间接地规范担保机构行为和完善担保体系。

3.推动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针对赣州企业发展现状,建议建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对主业突出、产品上档次、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及时列入上市后备资源进行重点培育,在项目建设、收购、兼并、转让、资产重组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实施信贷支持等。

第6篇

光源资本刚刚帮王思聪的熊猫TV融到10亿人民币。

这是光源资本2017年上半年最重要的项目之一。10亿人民币的高额度,市面上大部分VC的基金规模已经很难承担,为此光源资本接触了券商、实业等略显陌生的中后期资本。 光源资本创始人郑@乐

随着这一轮结束,光源资本的创始人郑@乐与崔婧可以放心了。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在自己的强势I域,比如泛娱乐行业里面,“不允许失手”。光源资本上半年另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威马汽车”,一个有车厂背景的智能车创业公司,它对光源资本来说战略意义更大,是这家FA在智能车上的第一单。

光源资本的身份是FA, FA的全写为Financial Advisor,中文含义为“财务顾问”,涵盖了与财务有关的各种服务。然而在天朝热到已不能更热的创业投资氛围之下,大多数活跃在这个领域的FA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卖方”也就是创业公司促成融资,用俗话讲便是“找钱”,用最高的效率找最优化的钱。FA可从融资金额当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来自清科集团私募通的数据显示,2016年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完成9124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7449.10亿人民币。如果谁能就这其中有多少笔交易与正规FA有关系算出一本明白账,会发现这些FA才是繁荣背后的现金赢家:如果将做FA视作一种创业,它的盈利情况堪称一流,毛利极高,两三个人就能开干,谈成一笔就赚到一笔。

但我们要讲的是光源资本的故事。它从2014年10月成立到现在,不到三年时间服务了30多家客户,帮快手、bilibili(简称B站)、APUS、乐视TV、闪送、懂球帝、易酒批这些客户总共融资了30多亿美元。王思聪在为熊猫TV寻求FA的时候,他的第一个电话打给了B站的CEO陈睿,第二个电话打给了韩寒,两人都推荐了光源资本。

同时,这也是一个在“最好的时代”当中,两个分别具备FA与投资背景的年轻人,在各自入行三年与六年后离职创业,第一个半年就拿下4亿美元的励志故事。

关键时刻能搞定事的人

敢离职创办FA的人,一般都不是冷启动。FA是个典型需要双边启动的平台,一边得有项目,另一边要认识一批投资机构。

与其他人相比,光源资本拥有一个梦幻开局,创业前半年一鼓作气拿下了APUS、快手与B站,总计为这三家融资接近4亿美元。

郑@乐离开老东家清科资本是在2014年9月30号,同年10月17日他见到了APUS创始人李涛。李涛拿到过来自北极光与红点的1亿人民币天使投资,创业满四个月的时候,他要融1亿美金的A轮。

四个月,无收入,要1亿美金,快要破世界纪录了。“我判断一般有‘变态’融资需求的创业者都是超强的选手。”郑@乐说。

李涛曾任360副总裁,一年多时间将“360手机卫士”用户量从几千万做到4亿,后来主管360海外业务。他急切找钱的理由是认为经济形势不好,可能转年(2015年)会有金融危机,想先融到钱快速发展。几个月后,事实正如他所预料。

“变态”创业者不仅挑投资机构,也挑FA。李涛行事霸气凶悍,他竟然办了一场“FA选拔会”,让业内另外两家知名FA与光源资本三家竞标。

PK的第一回合是“讲故事”,提炼公司和产品在资本市场呈现的故事和愿景。APUS当时是一个覆盖于Android系统上的桌面应用程序,两家竞争FA分别形容它为“下一个猎豹”“下一个360海外助手”――猎豹与360都是成功的出海工具,前者当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后者是李涛本人深度参与过的产品。

轮到郑@乐,他说APUS将会是“下一个iOS”:它能收集所有的用户使用数据,有机会主宰亚非拉等国家地区的用户在智能手机上面的所有选择。“这是一个系统级概念。”说完这句话时,他感觉当场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第二回合,1亿美金从哪里找。两家竞争FA各拉出来一个名单,里面是一系列海外PE基金,毕竟这么高的额度,规模大一些的后期基金看起来最合适。郑@乐把这个计划直接否掉:这几家的身份是PE,风格相对谨慎,对出海领域缺乏认知,在零收入的前提下会考察很长时间,没准会使这一轮融资拖延很久。他告诉李涛,不如去找那些基金规模最大、最有钱、对出海投资有经验的VC,它们对风险的承担力更强。

郑@乐还对李涛说,不管这个项目谈得怎么样,他都愿意把前几年在清科打工赚到的几百万也投进APUS。

他在PK中获胜了。三周后,他帮APUS拿到了三家VC的Term Sheet(投资意向书)。最终投进来的是成为资本、SIG创投基金与启明创投,1亿美元。如今APUS是2014年创办的那一拨出海企业里估值最高的一家。

回顾每一年整个市场的融资讯息,能够算得上是“金字塔尖”的项目是有一定比例的,大多数创业公司都面临着融了这轮没下轮的处境。

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FA公司都像是掮客,无意也无需对项目的质量太过较真。它们的工作主要是买进(项目)再针对投资人卖出(项目)。知乎问题“中国风投圈目前有多少FA?他们的生存状况是怎么样的?”下有一句回答是这么说的:让不靠谱的项目找到不靠谱的基金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匹配。

郑@乐是另一种路数。他要的是爬上金字塔尖的机会,这种机会大多要靠竞争、靠PK。为APUS谈Term Sheet的那三周,郑@乐每天凌晨三四点睡觉,早上7点就爬起来继续干活。“我的压力(动力)在于,如果我把这个事情敲定,我就有希望做起来了,有了创业后第一个项目就融到1亿美金的高起点。”

FA是一件项目制的工作。《三体》火过后,科幻小说迷郑@乐把自己比喻为“降维攻击”,从光源资本的客户名单里就能看出他有多少PK经验。 光源资本创始人崔婧

首先,在大多数FA跟创业者聊买卖的时候,他愿意聊产品。第一次见快手创始人宿华时,在研究了一个通宵之后,他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基于社交产品介质的“维度论”:文字是一维;图片是二维;从动图GIF开始,由于加入了时间这个维度,这便是三维;有了声音的短视频那就是四维了。二维的Instagram当时的市值超^350亿美金,对标来看,快手有希望长到更高的估值。这套理论让他与宿华的第一次会面极其投缘。宿华说,郑@乐是第一个与他光聊产品就聊了两个半小时的FA。

当然,最懂产品的肯定是创始人自己。“我只是更了解产品在资本市场上的样子。”郑@乐自认为,只要肯花时间去研究一个行业,“三天时间,排除干扰,我就能琢磨透。”

其次是足够的狼性。他的行事风格是把每个项目当成破釜沉舟的机会来操作。做过快手之后,B站的CEO陈睿约见郑@乐,起初只是想取取经,询问快手为何发展那么快。但是郑@乐有备而来,打听到陈睿对时任的另一家FA的服务并不满意,一顿饭吃了四个小时,把陈睿发展成了自己的客户。

这种狼性不弱于那些创业者本人。快看漫画CEO陈安妮上一轮选择的是另一家FA,出于对快看漫画的强烈看好,郑@乐从上海飞到北京游说陈安妮,未果后飞回上海。落地虹桥机场后,看到陈安妮犹豫的消息,他竟然立刻买票飞回了北京。这吓了陈安妮一大跳,她没想到一家FA会如此看重自己的项目。郑@乐就是那种一旦意识到哪些项目“是自己的菜”,想清楚了就一定要将其拿下的人。“我不会遇到冲突就往后退。”

2015年上半年,郑@乐与光源资本的另一位合伙人崔婧带着从清科资本出来的FA新兵徐向荣完成了三连胜,APUS、快手与B站这三个项目在适当的时点又互为背书,促使光源资本敢于做大额、B轮后的明星项目。

而这种敢做且只做大额、B轮后的定位,也是B站CEO陈睿所赞赏的。在他看来,光源资本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首先是因为郑@乐是行业里少有的技术型选手,本来就适合做FA这份工作。

“郑@乐离职创业时把自己的路线就想得很清楚了,这一点我认为很牛。”陈睿说。他口中的“想清楚”,关键不在于“怎样搞定”,而是“搞定谁”。

搞定金字塔尖那特别的1%

“我很难忘记,在辞职之前我去见一个创始人,他问我做过哪些项目,我说不上来。我觉得很恐惧――手上完全没有好项目,我怎么打动最好的企业家?”

创业之前的2014年上半年,郑@乐做到了清科FA业务业绩最高的一个。但他能拿出来讲的也只有im2.0、ZAKER、人脉通这几个项目。

彼时,崔婧还在360任投资总监,郑@乐为她的项目担任过FA。但是那三年郑@乐没怎么接触过到潜在的“独角兽”。

崔婧不是FA出身,但是她自认“命好”,对FA的工作方式非常了解。首先她在2009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就成了盛大管培生,算是很早就入了行,赶上了包凡、王冉这些FA界大牛亲自在一线督战的时间点,并且与华兴、易凯、汉能这些FA均有合作。第二是她在360做投资那两年总共参与了40多个项目――“老周(周鸿t)太爱投了,通常投资部要告诉他为什么不投某个项目的理由,而不是要投某个项目的理由”――这40多个项目整天都在找接盘手,所以她能高密度地接触FA。

干FA的第二年,有一次他与崔婧聊天,崔婧问他怎样看FA这件事,他回答:“这一行大多是碰运气,而我想要把它变成一个可以归纳出方法论与战术并且提炼出模型的生意。”

这句话让崔婧印象深刻。

对崔婧讲过那句话之后,郑@乐迷惘了好一段时间,直到他遇见宿华。他和宿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五道口华清嘉园。小小的破破的民宿里,宿华拔掉空调插头,插上幻灯片,两个人一起聊产品。他发现宿华敢于用全部算法、无人工干涉的方式去做内容分发。是的,在团队只有10个人的情况下,宿华竟然在尝试一套有着硅谷风格的“天下大同”的理论。

郑@乐觉得很震撼,他对朋友讲自己当时“顿悟”了:宿华这样的创业者才是真牛,如果光源资本能持续服务这些人,那么项目数量的多寡就不是问题了。

“互联网行业是高度集中化的,1%的企业家制造99%的市值,其他人只创造1%(的市值)。这1%的企业家有望成为10亿美金估值独角兽,再成长到30亿美金、100亿美金。他们的需求包括融资、并购、IPO、私有化,需要的时候还有投资。我要成为这群人在资本上的长期伙伴。”

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郑@乐甚至否定了很多人口中“FA的生意比较Low”的固有概念。“最好的企业家不会选择劣质的服务,而FA这个行业最大的利润都出自最好的企业家身上。由于好的企业家高度集中性,我相信这会是成为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

郑@乐把光源资本的使命定义为“服务最好的创业者”,也就是有能力创造估值30亿美金企业的创业者。截至今天,宿华是第一位触线者。

在B站CEO陈睿眼中,这个路数肯定是对的。“不仅是FA,金融行业的玩家都一样,在金融市场里面是绝对不能追求均匀回报的。如果想获取一级市场头部公司的红利,就一定要把那家能带来100倍回报的公司找出来。包老板(包凡)能跟刘强东他们谈笑风生,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所以光源资本的重要任务就是筛项目了,这个工作跟投资人是一样的,要跟这些最好的创业者建立信任关系。这种关系不经过穷困时期是不容易建立的。”

为了“筛项目”,郑@乐与崔婧形成了一个“以金字塔尖为己任”的组合。在光源资本FA业务开始的同时,他们设立了一只基金,由崔婧负责投资。一旦找到宿华这样的创业者,对方需要服务就提供服务,需要钱就给钱。

这种创业者怎么找?

首先这样的创业者一定是“特殊的”。打个比方,那时候其他网络社区都是强运营属性,一大帮运营人员,只有快手,坚持不设置任何运营岗和编辑岗;还有一个案例是闪送,其他众包物流企业都在依靠补贴时,闪送第一个放弃补贴,愣是靠刚需长到了后来的体量。

这样的创业者通常也不会藏在那些投来的商业计划书里面。所幸崔婧与郑@乐不仅性格互补,朋友圈子也很互补。

清科资本是清科集团的FA业务部。刚加入这里的时候,郑@乐的同事大多在关注线下消费、医疗健康,他也“差点被忽悠去看清洁技术”。但是郑@乐认为互联网是一次结构性机会,他从一开始就只关注互联网,他甚至是包括北京、深圳办公室在内整个部门当中唯一一个只关注互联网的人。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了研究各种App上,买了很多智能硬件――谷歌眼镜刚上市他就买了一副。

他在骨子里是有理想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菜鸟阶段就经常把“对标华兴”挂在嘴边。他是温州“创二代”,老爸在他这个年龄也创业办起了工厂。他大学时候学的是会计,很早就把CPA全都考过了。他把工作这几年的钱都投进了光源资本,并且把公司英文名定为Lighthouse Capital,直译为“灯塔资本”,希望成为一座在黑暗中指引其他人前行的灯塔。在他创业之后很久才想起来,老爸的工厂叫“雷特”,英文名也叫“Light”,意为“光”。

崔婧是东北姑娘,开朗健谈,还有教师资格证,人称“崔老师”,是一个社交节点型人物。她从2009年一毕业就进了盛大做投资,三年后跳槽到360投资部做产业投资。在汇集了行业里大多数年轻一线投资人的微信群“TMT投资论坛”里,崔老师是各种红包接力的主持人。

当1985年左右出生的一批创投人才进入当打之年,郑@乐和崔婧的人脉价值终于发酵了。有些项目是奔着郑@乐,有些是奔着崔婧,更多则是出于投资人朋友的推荐。

创业没多久,项目就开始频繁供大于求,拒绝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两个反而开始去主动寻找项目。他们通常会花大量精力和整个行业里的每个人都聊一遍,再找到自认为最好的那一家。他们自豪于这些客户如今的发展都不错,因为这些客户在当时大多也是很有争议的。比如快手最初团队是宿华团队与快手创始人程一笑团队结合起来的。“当时很多人都判断不出这个‘Pineapple’组合到底行不行。”

2014年―2015年,光源资本抓住了“泛娱乐”这个结构性机会。大量资本和人才涌进来,一批批年轻人踩在这个点上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郑@乐与崔婧把这次机会吃透了,从“点”穿到“线”,最后形成了“面”。与王思聪的熊猫TV建立合作的时候,郑@乐看中的是“校长(王思聪)在我所见过的创业者之中,他也是最优秀的”。papi酱的母公司“春雨听雷”也是光源资本投资的项目。基于对行业的了解,他们在尝试真正的合纵连横,B站与上海大鲨鱼的合作就基于光源资本的引荐,郑@乐还帮陈睿做过拟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

但光源资本没有赶上共享单车这一波。这是一次罕见的资本狂热,赶上的FA同行在一年之内主持了五次融资。

“为什么我们没有搞一把?”每次看到共享单车领域又有什么大动静,郑@乐就在公司群里反问大家。好在今年他赶上了共享充电宝、电动汽车这些风口。

只要在这个圈子里,风口就是值得关注的,它们有时候会是“结构性机会”的代名词。FA借助风口迅速完成交易,投资者则是先把资本投入进去,接着等待市场的判定。“投资这件事情,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才能意识到当初所作的投资决策本身的对错。但是FA这个行业,你可能当天就会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崔婧说。投资出身的她与郑@乐创办光源资本,一边做FA一边做投资,宗旨是寻找最好的企业家,但是说到底,VC已经是超级红海,有几万家基金在其中征战,FA却是蓝海,“大家都有肉吃”。

无论如何,郑@乐与崔婧都挑对了一个大市场――繁荣的创投市场就是他们人生中的结构性机会。

好生意?苦生意?

郑@乐给了光源资本又一个意气风发的愿景。“顶级基金每年能投出3?5个独角兽就不错了。假如我能每年服务超过10家独角兽,就有希望经营一个光源资本的圈子,这个圈子里面都是陈睿、宿华、王思聪。”在创业一年多之后的一次饭局上,郑@乐总结了他的FA历程。想了一会他继续说:“上一代精品投行抓住了过去十年的机会,我要抓这十年的机会。”

这是一个长远的梦想。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把FA变成一个有方法与战术的事情。

这个目标早就实现了。“其实完成APUS那个项目时,我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了。”

然而FA是一桩手艺人的生意,专注于金字塔尖的“精品投行”尤其如此。

这首先带来的是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光源资本对每个项目的处理比较个性化,会针对每个项目准备不同的材料,梳理完全不同的资本故事和投资逻辑。好处是会让创业者感受到他们比较用心,劣势是产能很受限制。

它的同行渐渐形成了更模式化的方法论。这些同行的客户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从帮助创业者准备材料到路演,再到形成交易,里面有很多细节已经有一点工业化的意味了,比如BP按照模板去写,路演也大体有几个套路,如同转盘,把一个新项目放在传送带上运转,最后就能促成不错的交易。这些FA随着自身人数规模的增长会显示出对一些项目的忽视,通常是要丢掉的时候,或者说被光源资本抢到的时候,才开始着急。

这其中释放的信号是,这些FA正在突破“人”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这反而是商业上正确的打法。

郑@乐对于跟顶尖FA去PK一直很有信心,但是在本质上,这种PK并不是光源资本与某一家FA的PK,而是郑@乐本人与那家FA的“田忌赛马”。

@样的行事风格对他个人精力的消耗不小。一般情况下,郑@乐将项目拿到手进行整体把关,由其他一线员工担任项目经理。但是在陈睿等重要客户口中,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听到的回答是:有事都直接找郑@乐。

这个生意让他像个陀螺一样旋转,虽然住在上海,但几乎每周都要去北京,早上赶最早的班机飞过去,再搭晚间或者夜间班机飞回上海。

崔婧特别感慨。这两年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培养团队,而培养就注定要双倍付出。2015年上半年3个人与2015年下半年7个人做到的融资总额是相等的,到2017年开始才逐渐体现出团队成长的规模效应。

不仅要培养人才,还得留住人才。郑@乐给团队的分账比例是行业里较高的。“我在清科还是赚到了一些的。”郑@乐说,“我有一套看创业者的理论:如果一个创业者首次创业时最想追求的是收入,那么他就不会把太多利益分给大家;如果一个创业者最想要的是证明自己,那么他第一次创业的核心目标就是证明自己。而我个人在创业的现阶段,最想要的并不是收入。”

第7篇

该书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的法律与监管”,在这部分介绍了美国的证券法,美国的国际银行法,银行与证券领域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欧洲单一金融市场,欧洲货币体系和汇率体系,欧洲货币联盟和日本银行与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等问题。

第二部分介绍了“国际金融工具和离岸市场业务”。在这一部分介绍了欧元存款和银行存款,国际支付系统,跨国的资产冻结,欧洲债券和全球债券,国际资产证券化,国际股票市场的竞争,国际清算结算系统,国际期货与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国际掉期和离岸互助基金等内容。

第三部分介绍“国际新兴金融市场”。这部分着重介绍了亚洲一些国家的项目融资、新兴市场国家的民营化与机构投资者、亚洲货币危机。

从内容来看,书中收录了两位教授的有关论文,选摘了其他著名教授的有关论文和著名著作中的片断,还引用了一些法律和国际条约的原文,严格说来,本书是作者“半写半编”而成的。由于本书的领域涉及广泛,内容复杂,每部分都请最好的专家来写,请最有名的权威来支持。这种既突出重点,又体现合作的方法,使本书内容的每个部分都是最好的,全书也是最好的。

这两位法学教授在分析国际金融法的时候,不是就有关法律条文或判例进行介绍,而是从经济学与统计学的方法出发,用统计数字和图表向读者展现国际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然后进行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分析,再转入各国的国际金融政策分析、国际机构的政策分析,最后才落实到各国的有关法律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条约。这种风格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同美国法学院着重案例教学和司法技术研究不同,在曾经创立了案例教学法的美国哈佛法学院里,这两位教授居然不用案例分析,却用经济统计的数字来分析,以引起读者对国际金融宏观的兴趣。

维仑斯教授进入法学院之前,是经济学教授,而斯卡特教授则是欧美“30人小组”的专家之一。这个小组的主要成员几乎都是著名的经济专家,斯卡特教授作为法学专家参加这个小组可见他的经济学功底之深厚。

第8篇

所谓玩钱,就是从找钱到挣钱,再到分钱,花钱,你要无所不能。只有这样,你才算是一个合格的CEO型的创业者,不然的话,在投资人眼里,你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CEO,还是找机会当个甩手掌柜更合适。

现在,请大家回到原点,追问自己以下7个问题,来完善一个创业者必须搞定的7个关于钱的那点儿事。

融资的江湖从来都不缺乏传说。你也许听说过很多5分钟搞定2000万元、洗手间搞定投资人等神乎其神的传说,甚至连你决定要创业也是受了这些传说的刺激。但我想说的是,传说永远只是传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只看到了他的光鲜一面,没看到他在幕后的辛苦劳作。

创业开始后,你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去融资,而是确立自己的商业模式,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这个事又能解决人们的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件事必须得想清楚,先说服自己,再去拜访投资人,去讲你的美妙故事吧。

融资绝对是个技术活,但这个技术并不复杂。投资人关注的无非就那么几个核心要素:1.商业模式,就是你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赚钱;2.市场规模,就是你这件事的市场想象空间;3.核心团队,就是什么样的牛人在跟你做这件伟大的事。

这三件事解决了,也许5分钟搞定2000万元的事,明天就会发生在你身上。

从VC口袋里掏钱,只能让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要想快乐地持续下去,你必须得学会从用户口袋里掏钱。这个问题解决了,你就永远不会被资本踢出局,你就永远主宰自己与公司的命运。

用户是上帝,也是支撑你实现梦想的衣食父母。但要想从他们口袋里掏钱,让他们真金白银地支持你,你就必须得有真本事。

真本事的要诀,就是你的产品。这是决定你能否从用户口袋里掏钱的砝码。现在就请你问自己两个问题:1.你的产品能不能让用户尖叫?2.你的用户有没有向朋友推荐过你的产品?

好的产品会说话。只要你的产品真的能够让用户尖叫甚至跳起来,而且还非常开心地向他的朋友推荐,那你一定会成功,一定会顺利地从用户口袋里大把大把地掏钱。像乔帮主的苹果,毫无疑问,是这个星球上用户体验最好的产品之一,所以才会出现彻夜排队欲抢先的疯狂场面。

你也许会说,再坏的产品,只要营销推广做得好,也一样可以大卖。但我想说的是,那只是开始,强推只会带来最初的表象繁荣。一旦用户使用过这样的产品,有了更直接的不好的体验后,那么你的厄运就该降临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如今这个社交媒体风行的时代,传千里只是分分钟的事。

除非你只想不顾后果地捞一笔钱就撤,否则你就安心地尊重用户,做好研发,不断地升级你的产品与服务,然后才有机会大把大把地从用户口袋里掏钱,并得到用户真诚的微笑。

这个问题,咱们就用怎么回答投资人询问的方式来解答吧。

有些创业者的回答是这样的:先融第一轮,花完了再融第二轮,直到公司盈利或IPO。至于融资规模,尽可能地融多一点吧,这样更踏实。

嘴上这样子瞎掰几句还行,如果你真的是这样想的,那我只能说,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你需要修炼的内容还很多。

有的创业者会这样说:我们是一个专注于技术研发的团队,我们的融资有专业的财务顾问公司来负责,具体情况您可以跟他们沟通。

这个嘛。我还是给你一个建议吧。融资是一个创业公司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它关乎公司今天的生存,也关乎公司明天的发展,怎么可能交给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顾问公司来负责呢?如果你心虚,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欠缺,找个专业人士或公司咨询是没问题的,但完全甩手掌柜式的做法,绝对不可取。

最容易让VC们心动的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说法:您也看出来了,我们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很靠谱,市场空间也非常大,团队的技术与营销能力都很强,也有很多VC在跟我们接洽,但我们并不想融太多钱。我们有信心在10个月后开始实现收支持平,现在每月的运营成本是138.5万元,所以我们只需要融1385万元就够了。这笔融资到位后,我们主要做以下几件事:ABCDE等。

这样的回答,显然会给人一种专业、靠谱、有规划、有掌控力的形象,这样的创始人,必然会让投资人更放心地掏钱。

这个更是一个技术活。你的产品有没有经过试销,这个预测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史玉柱先生说过,最好的营销大师不是专家,不是教授,而是消费者。只有实实在在地研究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才会不断地完善你的产品,才能成功地把产品卖给他们。

所以,做销售预测前,最好先做一下试销。根据试销结果,再做出保守的、现实的和乐观的销售预测,并且要诚实地将三种结果讲给投资人,让他们明白,做得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让人心动的收获,做得不好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糟糕结果。

如果你能在这三种实际的预测中,再加入一些所谓的数据模型,那就会让你的回答更加精彩,因为至少这样看起来会更专业。大多是名校MBA出身的投资人,也许更适应这种语境。

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必须明白,最坏的结果,不是你把最坏的预测告诉了投资人,而是你给他们的是一个愿景式的答案。比如“只要投资一到位,我们就可以大规模地投放广告,销售业绩很快就能做上来”。

这样的回答只会让投资人在心里嘀咕:合着你小子想拿我的钱砸市场啊,砸不开的话,我就跟着你玩完了。

对于这个问题,投资人关注的除了真实运营成本外,还有你对运营成本的管控能力。

如果你只是事无巨细地大到工资、房租,小到物业、水电,都像流水账一样报给投资人,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清醒的创业者,你很操心,也很细心。但也从另一个层面上透露出你只是一个出纳的水准,你还没有完全理解运营成本的含义。

如果你不服,你可以再看看下面这个创业者的回答。

他是这样说的:从创业第一天起,我们就非常注重对运营成本的控制。现在每个月的成本都能控制在10万元以内,但这只是日常运营成本,由于我们的业务发展很快,产品的生产成本每个月以40%的幅度在增加,发货的物流快递费,每个月的增速也在20%左右,下个月还会再增加5名运营人员,工资也会再增加3万元左右。

这个回答涵盖了日常开支、人工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多个品类,还考虑到了动态因素,对未来的业务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增速等,都考虑得非常充分。这样的创业者,当然对投资人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分钱就是怎样做好公司的分配,比如,薪酬待遇,期权股份等,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分配。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分钱是必须的,这是一个公司能够持续发展的必要元素。不患寡而患不均,科学合理的分配,更是必须的,不然的话,这个团队就会1+1

有的创业者是这样的:我投资,我承担风险,我承受压力,我白天吃不下饭,我晚上睡不着觉,当然赚的钱都是我的。

这样的创业者只能算是一个生意人,只能招到比自己弱的人,只能做成一个可以改善家庭生活的小生意。

有的创业者是这样的:虽然是我投资,但没有团队来具体执行做事,累死我自己,也成不了大事,所以收益一定是大家的。只要大家好好干,除了给大家加薪外,还可以给大家分红,还要建立期权制度,给大家分股份。咱们齐心协力,早晚把公司做上市,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能分享创业成功的果子。

这样的创业者,只要他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商业模式清晰,市场空间巨大,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就大业。即使商业模式遇到问题,即使市场风云变幻,也没有问题,他也可以及时调整方向,继续前行,因为他拥有一个愿意追随自己的向心力很强的团队。

明白了这个简单直白的道理,你就成功了一半。至于分钱的具体操作方法,那一定是见仁见智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有最合适的。只要你愿意分享利益,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这个花钱,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融到钱的怎么花;二是创业成功赚到的钱怎么花。

关于第一个方面,融到的钱怎么花,这里不再多说了,详情参照怎样做融资规划。需要融多少钱,具体都用到什么地方,融资前你就必须考虑清楚了。在这个第7宗问里,咱们只做一件事,畅想一下美好的明天,创业成功后,赚的这么多钱,我怎么花出去?

大部分的人也许都会说,花钱是我最擅长的事,给我多少钱,我都能花出去。当然,你肯定能花出去,但花到什么地方,也是一门学问,它一下子就将你的品位,你的价值观等,呈现在人们面前。

有了钱,你可以让自己的很多想法变成现实。你可以买一辆豪车,也可以置一个洋房,你可去环球旅行,也可以像王石那样去探险,冲击挑战人类极限的“7+2”计划。

你也可以在老家建一所豪华的学校,让老家的小朋友们接受最好的教育。或者做一个创业基金,帮助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创业。相信,从被人帮助实现梦想,到帮助别人实现梦想,这个变化你一定会很喜欢。

第9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控制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2009年7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一个重要并广受关注的方面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活动

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盈利性组织,面临风险是常有的事,而如何做好风险的防范控制则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何谓企业财务风险?它是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财务结果与预期结果发生偏离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资金收益分配风险四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认为,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程度之内。

二、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控制与方式

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原则有企业所筹资金量应与需求量相结合、资金的筹集与投放相结合以及资产结构与筹资结构相匹配等。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方式有:

⑴选择最好的筹资结构,能够降低筹资成本和减少财务风险,能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偿债信誉;

⑵建立合理的的筹资规模。企业筹资过多易导致资金闲置或企业负债过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若筹资不足将对企业投融资计划等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建立合理的筹资规模能减少一定的企业财务风险;

⑶选择最佳的筹资时机。利率变动能产生相应的筹资风险,企业应明白资金市场供求的基本情况,随着利率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筹资决策;

⑷确定合适的筹资期限。企业融资按期限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两种,企业应根据融资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筹资期限与方法。例如,融资用于企业流动资产适宜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

⑸制定适宜的筹资方案。企业在建立合理的筹资规模、选择最好的筹资结构、确定合适的筹资期限、选择最佳的筹资时机后,就可以指定行之有效的筹资方案;

⑹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企业筹集资金大多数都是用来投资,企业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测项目的报酬率等都是为了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因此,只有加强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率,才能有效的降低风险。

三、投资风险的形成原因与控制原则

1、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

⑴投资过程的不科学,导致产业结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投资执行风险、投资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等。例如,投资过于分散化,许多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大量产品就积压起来。研究投资项目时,缺乏缜密系统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分析,造成资本的浪费;

⑵金融投资组合的不分散。依据有效市场假设、证券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企业投资风险和报酬相匹配关系的存在是以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完全分散化为前提条件,其中的期望报酬率仅与对应的系统性风险相关,假如投资者不能使其投资组合完全分散化,那么他就要承担额外的风险;

⑶金融投资与实业投资的相互作用。金融投资的利润来源是实业投资,金融投资的效率、效果由实业投资的效率、效果直接决定。

2、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原则

⑴审慎原则。这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第二十四条是相对应的,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⑵创新原则。随着金融投资环境的日益复杂,影响企业投资风险的因素和作用都在发生改变。所以,投资风险的度量方法、风险控制手段和风险预警系统等应适应环境的变化,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开创与更新;

⑶分类控制原则。企业将投资风险按资产项目分割使之成为独立的风险主体,把与该资产项目有关的投资风险予以捆绑和锁定,把风险转嫁给不同的投资主体。《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第二十八条为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⑷有效原则。它是指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风险控制策略,可操作性较强,使企业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四、资金回收的风险防范控制与方法

企业控制资金回收风险的要点有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品种齐全适销对路的产品,降低产品成本和加大广告宣传四个方面。企业为了使产品顺利出手避免积压,出现资金回收的风险,一般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对方的资信度、合理利用折扣手段来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和加强销售货款的回收。

五、资金收益分配的风险防范控制

收益分配风险的避免,主要在于企业制定的分配政策是否合理,在不侵犯企业的利益、投资者的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三方面利益的基础上,控制资金成本和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资金收益分配的风险控制关键在于:合理制定利润分配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确定收益分配额度需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作用,企业应每年向投资者进行一次收益分配等。

总而言之,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工作,是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的条件,是企业进行有效防范风险的防火墙,是实现资金价值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纪连贵.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构成与成因[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

[2]向德伟.论财务风险[j].会计研究,1994.04

第10篇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应对措施

一、经济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困难

经济危机已经对沿海地区的制造企业受到致命冲突,许多的企业防备不足,经受不住其冲击,纷纷倒闭。我们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更是唇亡齿寒,美元的贬值,出口进一步受限;原材料的大幅上涨,居民的消费信心受挫,产品的消费进一步困难;国家银根的收紧,企业融资难进一步困难。企业站在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二、 企业的应对措施

危中有机,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大企业受到的冲击同样比较大,一般难以快速恢复,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确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因为船小好掉头。冬天确实到来了,但是寒冷的冬天之后紧跟的就是明媚的春天。尽量设法熬过吧,可以在如下方面努力:

1.寻求支持,练好内功图谋更大发展。国家出台大量的政策以拉动国内投资建设和需求。这对西部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眼下全球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想办法拯救市场,投入已经超出了历史上历次危机的规模。避免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政府支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中小企业大多是资源型、内向型企业,政府的政策也是切合西部地区的实际而制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应按政府支持的方向发展,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练好“内功”。但也不要简单找政府,而是自己立足于市场,去迎接这个竞争。

2.改善管理,改变生产方式。许多中小企业以前的起家是以一时的机会和资源型的企业,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其软肋,在经济比较景气的环境下,压力感还不是很足,改进的动力也就不强。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企业在危机中的生存之道,首先是‘活’下去,其次是趁低换盘、换资产。找准定位,寻找机会。中小企业需要从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式的转变,要高效率、高产出、高效益、强创新。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在管理方法和方式上下功夫,而最重要的是以核心价值和品牌理念为灵魂,铸造企业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进行由粗放式向集约式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发现并实施新的商业模式。

3.加强品牌建设,保持企业营销通畅。品牌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软件资源中的重要一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品牌美誉度与知名度等相应提升,消费群体就会减淡了对企业背后硬件资源的深入考虑和探究,而是关注企业与消费者内心的沟通。危机的情况下,更应该在坚持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的情况下,加强品牌基础建设和品牌推广,增强品牌的凝聚力和对产品销售的拉力。

4.加强渠道管理。应对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应加强渠道管理,保障渠道通畅。目前渠道中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本身应对金融危机的实力不足,能否过冬还是个问题。市场无疑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建设渠道,固然依赖渠道将产品卖出去,这只是利益层面的交换,不是一流厂商的做法。有更高利益时,这种简单的关系链条便不存在了。学习一流厂商的做法则是提倡共赢。在这个时候,要做是中小企业,供应商和通路商一道面对危机,度过难关,赢得市场,也赢得长久的支持和信任。危机的今天,中小企业目前亦在逐步融进互联网中,依然绕不开渠道建设这个核心。由于网络的发展,渠道建设的情况越发复杂,过去讲竞争,现在是讲竞合。但无论哪种情况,渠道都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中国国内市场而言,众多出口企业贸易额受到严重影响,无疑会将方向掉转,开发内需。在此情况下,国内市场的渠道之战只会更加激烈。中小企业在保持原有市场的份额的同时下一步多针对国内市场特别是尚未到达的市场进行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的开发才是我们西部中小企业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战略发展的指导思想。

5.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人才战略。合理调整企业人才结构,节约用工成本,加大人才储备,节减非关键岗位人员需求,加大和力保核心人才的人心稳定,并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培训。企业要走出危机,获得生存,人才是关键。尤其是那些核心人才,更应该保留,甚至可以在市场上去网络和优选高级人才。阿里巴巴的马云说:“在平时在忙的时候不注重团队建设,文化建设,而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时候”。加强内部管理,发现新的商业模式。承载不了用工成本之重,裁员,将使公司更具反应能力、更加敏捷,给公司一个新的机会,对增长领域进行再投资。

6.财务融资渠道多样化。外部融资渠道尽量的丰富,竟可能的利用企业的政策优惠,争取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自己。内部的融资亦是相当重要。当没有现金的时候,可以利用股权融资,让新的股东进来分担一部分风险和未来的争取把企业做大做强。其次,民间金融的市场化一定要推进,这不仅意味着现有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要被放开,更意味着政府应将民间金融合法化,并加以合理引导,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当然,这种做法会遇到商业银行等利益集团的阻力。

7.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规划的能力。合理预测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顾客和生产规以及中间竞争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和需求的情况,做到生产适应消费需求。强调产业的集中化,应对经济危机不是单兵作战,只有西部的地区企业联手,降低相互的交易成本,提高其信息化和交互沟通,由竞争变成竟合,把饼做大,棉衣做厚。21世纪,供应链管理是热点,是经济增长的三大利润源泉,与其在目前这片模式的红海下,不如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开辟一片红海,以度危机。

史玉柱认为,在当自己最困难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行业,最熟悉的产品,然后再带领团队全力以赴。这个时候你自己的行业是你最了解的,你的核心竞争力是最容易形成的,在最困难的时候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坚守自己的行业。在危机的情况下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做该做的事情

第11篇

中国宏观经济近3年的紧缩,导致现在的固定收益产品很多被迫打球融资的新渠道和方式方法。这些固定收益产品从表面上看越发保险,而实际上风险越发复杂:

纯贷款型理财产品

房地产信托

城市投资信托

矿产投资信托

委托贷款信托

股票质押信托

上述产品的特色是,他们都等于是在银行外的贷款,都有担保或质押品,而且收益很高(客户收益率在10%以上,但是融资者的总成本在20%左右,其间的收益都被各个中介所瓜分(信托,第三方理财,银行等)。而从风险角度而言,这些产品的融资者几乎都属于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借不到钱,不得不发信托来融资。

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需要考虑自己所得到的收益是不是足够补偿自己所冒的风险。考虑两点:1. 融资者(借钱的人)还款的能力如何?2.如果融资者不还钱了,投资者是否拥有足够可以顺利得到的质押品作为补偿。

从第一点考虑,融资者还钱无外乎是再融资或未来现金流。通过上述可知,信托融资的融资者一般都没有什么再融资能力。而其缺乏这些再融资能力现象本身就体现出它自身未来经营性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否则,为什么它从银行融不来钱呢?从第二点入手,在中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和执法力度条件下,谁又敢说欠债的房地产商、煤老板或浙江厂长一定还钱呢?他们谁有第三方的信用评级呢?所以,这类固定收益产品应该讲是不太适合非职业的广大投资者。

市场证券类固定收益产品

债券基金

市场利率产品

这一类产品的投资标的物非常明确,它们都是标准化的市场流通证券,且尤为稳健,因为他们所投资的债券或SHIBOR一类的利率产品的信用评级是独立且标准的。这些可以成为标准化债券的借款者都是中国现有最好的贷款人,从很多角度而言比银行贷款还要优质。这些债券本身也较为复杂,他们是信用风险评级、期限、久期等多个量化因素的集合体。

但是,它们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而且其中中央政府信誉、地方政府信誉、上市公式信誉、承销的银行或券商的信誉、信用评级公司的信用和投资载体的信用(例如基金或银行理财机构)也都在其中。

所以这种产品的收益是真正的非常稳定。而且,由于这种产品的风险低,其销售费用很低。低费用代表的是投资者得到的收益与实际发行人付出的成本较为接近,从而提高效率。

股票质押贷款

最后一种比较有趣,它既是贷款又是标准化的证券。但是几乎无法肯定它预计收益的具体来源。很多类似的项目是为二级市场股票投机的机构提供杠杆效应的工具。

第12篇

一、新能源企业融资现状

1.新能源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传统的化石能源量在不断的减少,为了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求,人们都在寻找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的能源。由于新能源有着资源丰富,而且还可以普遍再生,让人们可以长期的使用,甚至可以说是永久的使用。而且新能源其多数都是低碳环保的,对环境的污染更少,可以说是现在人们使用的最好的选择。现在地球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非常的多,但是要想将这些新能源都开发利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很多的企业就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研制中。不过要想开发利用新能源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的简单,很多企业在进行新能源开发的时候都要进行融资,下面是笔者了解到的新能源企业在进行融资方面的现状。

2.新能源企业的界定

新能源是指除了传统的能源以外的其他各种形式的能源,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还包括现在一些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等都属于新能源。而且其还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而这种新的产业其主要是在新能源的发现和使用上,因此就出现了很多从事新能源开发和应用工作的企业,这些企业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新能源企业。

由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开发应用,其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这其中包括新能源零件的制造、整体机制造,而由于新的能源其是一种以前没有应用,或者是没有大面积使用的能源,因此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其对零件等的要求也就非常的高,而且没有可以作为依据的标准,所以现在国内进行新能源企业都要进行融资来进行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对新能源的使用的研究。本文就是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

3.新能源企业的重要性

对于新能源企业其是一个新的产业,对于其发展来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不过其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下面是一个新能源的应用情况,是2008年国内新增的风电装机所占的市场份额,以此说明新能源的重要性。

表1 2008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市场份额

品牌 占当年内资与合资制造商比例 占当年新增总装机比例

华锐 29.71% 22.45%

金风 23.98% 18.12%

东汽 22.31% 16.86%

运达 4.94% 3.73%

湘电 2.54% 1.92%

北重 1.27% 0.96%

二、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中出现的问题

1.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的特点分析

新能源产业其是一种不论是在资本还是在技术上都属于非常密集型的产业,新能源的开发建设是需要巨额的资金的。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就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并不是所有的研发都会成功,如果研发以后没能得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个风险我们是要承担的。而除了这个风险以外,其带给我们的回报也是非常的高的。但是由于新能源产业的特殊性,因此大家在进行开发新技术的时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甚至是可以说对于新能源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与资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就采取了融资的方式来进行,其在融资方面现在有着如下的特点。

产业风险,这是由于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所造成的,还没有一定的规模,要是在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技术的研发上投入过高的话,未必能够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这样的话就有高投入的风险;而且其现在还多数的依赖于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而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支持还非常的有限,这就更让我们的融资变得困难了;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现在我国的技术水平还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而且在对新能源的开发的规模和水平上也是与其他地区都无法相比的,自主的技术还非常的不成熟,有些地方还要靠其他的国家的技术来支持,这样一种技术上的落后,使融资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让大家的融资更加的困难;还有一点就是市场的风险,现在虽然新能源是大家都在寻找和开发的,不过要是盲目的进行投资的话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再加上现在这个行业其还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并不是像我们大家想的那样的简单,所以市场风险也是影响融资效果的一个方面。

2.新能源企业融资的方式

现在企业融资的方式一般按照资金的来源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的区别就是指其融资的对象不同,外源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外部进行资金的融入,而内源是指靠内部的资金积累来进行融资。其每一种融资方式又包括很多不同的融资方式,下面分别简单的向大家进行介绍。

(1)内源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是最小的,其是企业自身通过对自己的资源优势以及抓住良好的市场机会来进行融资的。这种融资方式可以让企业获得少量的资金,满足企业第一阶段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过这种方式虽然简单,而且风险还低,不过其不能满足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对于刚刚发展起来的新能源企业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来融资,但是要是以后的发展的话,这种方式进行融资就不能满足需求了。

(2)风险投资。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风险投资,这也是我国现在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简单的说其就是一个职业将资金投入到新能源企业中的权益资本,其具有专业性,而且其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不是盲目的来进行的。不过风险投资其对于一个刚刚开始的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那些处于发展的瓶颈时期的企业来说要是能够得到一个风司的投资的话,企业就会有更好的发展,也是一个企业走出困境的最好的方法,不过风险投资其对于这类新能源项目的要求非常的高,而且审核还非常的严格,要是想得到风司对于新能源企业的投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企业一旦取得了这方面的投资以后,企业就很可能在它的帮助下走出困境的。

(3)上市融资。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融资,不单单是新能源企业可以选择的一种融资的方式,很多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收益的一个出口。其根据上市的地点不同也有很多的不同,要是在国内上市的话对于小的企业来说是很难获得上市的资格的。

(4)选择商业银行。通过商业银行来进行抵押贷款或者是信用贷款等也是一个融资的好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进行融资会比较的简单,也是企业融资一个比较方便快捷的方式。不过这种融资方式对于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而言,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这种新能源企业其都是新办的企业,而且其规模还都不是很大,提供的抵押也有限,企业的信用记录还没有建立等等,其想要获得贷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种方式也是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随着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进行贷款也就会越来越容易的。

(5)民间资本。民间借贷大家并不陌生,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当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的时候,这种借贷方式是必然会出现的一种。不过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方式有着非常特殊的优势,其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搜集和加工的成本来说就会大大的降低。而且其手续还方便快捷,可以很灵活的方式就进行借贷,针对不同的借贷人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交易起来的成本也就相对的较低。除了这些以外,其还有特殊的风险控制机制和灵活的贷款催收方式。这种融资方式对于中小型的新能源企业来说,这都是其引进的第一笔外部资金,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融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看,而且这种融资方式其存在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应该受到政府的正确的引导。

(6)项目融资。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会有不同的项目,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项目来进行融资。这种融资的方式其是向一个经济实体提供贷款的时候,提供贷款的一方去考察其进行投资的这个经济实体的情况以及收益,也就是说提供一个偿还贷款的方式和资金来源。而且在这种融资的过程中,这种项目是被大家视为一种抵押物的。这种融资方式是解决新能源企业在进行贷款的时候没有抵押物的一种方式,其可以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是其也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其应当权衡其中的利弊来进行贷款,不要盲目的进行,以免使企业受到损失。

三、新能源企业融资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1.企业融资中的政策支持不足

我国虽然对于新能源企业也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想让其有更好的发展,甚至是在政策上都为其开起了绿灯。不过对于我国的现状来说,其在这方面的政策支持上还缺乏稳定性,财政的补贴额度还不固定。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依靠企业补贴来进行生产的得不到保证,会出现让企业财政突然陷入瘫痪的问题。

2.缺乏风险投资客户

风险投资也是现在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不过风司对于这类企业的要求是非常之高,想要获得投资并不容易。而且有的公司在获得了风投以后由于前期与风司的合同或者其他方面有问题,导致风司突然将投资撤出,这就会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3.借贷缺乏保障

企业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也是一种融资的方法,但是这种融资的方式没有保障而且其资金的金额非常的有限,专业化的程度也不高,投资的经验不足,所以说企业选择这种借贷方式进行融资的时候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大。而且这种投资的利息高,让企业的成本也就大大的增加了。

4.理财者意识淡薄

有的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理财者的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的管理者会认为自己企业的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或者是其对项目抱有太高的期望了,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其就会措手不及。企业不能正确的认识自身,在选择投资的公司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见,不去考虑选择其投资以后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的财务风险加大。

四、如何控制新能源企业融资中的财务风险

前面提到了新能源企业在融资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这其中有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带来的风险,也有是由于融资的方式不对而带来的,下面我就简单的根本现在我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一些减少这些风险的方法,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1.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权衡每一种融资方式的利弊

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得到的融资效果以及其存在的风险也都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要是选择那些利息非常高的融资方式就会增大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要是选择的融资方式没有良好的保障的话,如果对方突然撤出资金就会让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所以在进行融资的时候,企业要考虑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融资方式,还要保证选择的融资方式不会出现突然撤出资金的现象。在融资之前就做足对我们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控制,将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2.政府加强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

现在我国在政策上对新能源企业虽然也有支持,不过这种支持都不稳定,政府应该拿出政府的姿态,为新能源企业在融资以及发展上都有政府的支持,这样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保障。就像现在很多的新能源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选择民间借贷,这种方式政府在政策上就不完善,很容易就出现企业受到损失的现象,使企业的财务出现问题。

3.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的意识不高,有的新能源企业的管理者认为自己活得了足够的融资资金,这样的话就可以放心的来进行研发了。不过在取得融资以后自身也要有风险意识,如果说对方突然撤出资金你怎么办?在进行融资资金的偿还上你怎么进行?要有这方面的一个风险意识,也可以说我们把事情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万一出现不好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不至于说出现问题的时候措手不及。

第13篇

据国内某知名媒体披露,当今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离婚率高达30%以上。曾经的爱人一旦面对离婚往往还会因为财产纷争而对簿公堂。

当然,社会上还存在一些结婚就是图对方财富的人。如果真的遇上这种人,就会出现结婚不久而离婚的现象。特别是女孩子,倘若遇上这样的事情,陪嫁的嫁妆和彩礼婚后都成了夫妻共同财产,一旦离婚,声誉受影响不说,所赠送的财物还得分一部分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送保单就不一样了,因为在法律上保险金任何时候都是投保人的个人财产,领取的时候必须投保人本人签名。这无形中就保护了投保人的个人利益。这样即便离婚,个人和家庭的财产损失也可以降至最低。有效保障了个人的经济利益。

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一些中高端家庭为子女办大额度理财保险的现象。对于他们的独生子女和巨额家庭财富来说,安全转移也是一种挑战,自然需要未雨绸缪,及早安排。

关于保单当彩礼,笔者曾在新浪博客做过投票调查。最终有80%的网友选择支持;有8%的网友认为会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只有不到10%的人持反对意见。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保险作为家庭的主要理财方法。

其实购买保单当彩礼仅仅是购买保险送礼的一种表达方式。相信在未来的家庭和生活中,送礼送保单也将是亲人之间的送礼的一种趋势。

购买保单当礼品的诸多好处:

送健康和保障

亲人之间赠送保单是送健康的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也为当代人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频繁的意外风险和物质富裕带来的富贵病。所以,健康已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最为关注话题。如果为自己的亲人赠送一些意外保险和健康保险,万一他们遭遇了疾病或者意外风险时候,人寿保险必将成为保障他们身体健康坚强后盾。不仅保障了亲人,也减轻了自己的经济压力。

送财富和理念

保险是强制储蓄,是当代家庭理财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资连接保险等,这类保险不仅仅能提供相应的人身保障,长期持有也是保证家庭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方法。可以用作个人的养老规划,也是一种安全、稳健、长期有效的家庭投资理财工具。

毕竟世界上最好的事物也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保险也一样。通过赠送亲人一些人寿保险,潜移默化中已经传递了健康的财富理念。正确的财富理念也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

送未来和幸福生活

人寿保险是财务安排,是对未来经济生活的前瞻规划。保险就是通过一种方法使我们不确定的未来确定有一笔可用的财富。特别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实际也就是在经营风险。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往往使未来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那么通过人寿保险的一些特殊保全资金的功能,可以很好的规避未来的创业风险和万一发生的债务纠纷。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

传递爱和责任

第14篇

在我国数不胜数的企业当中,大中型企业数量只占到所有企业总数的很小一个部分,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恰恰正是这些对我国经济建设功不可没的中小型企业在资金筹资、资金融资方面面临着比大中型企业更多的困难与压力,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然未能达到真正的完善,同时也因为中小型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善,无法提升中小型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的困难处境,那么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将极大的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序建设。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面临严重困难在我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首先,中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融资渠道方面显得非常狭窄,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都是自给自足,经过多年努力的辛苦积累来实现企业的缓慢发展,从融资模式上来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属于内部融资,虽然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及外部风险,但是数额毕竟十分有限,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其次,除了内部融资以外,由于许多中小型企业都是企业法人自己单干或者小型家族企业,因此在融资方面也容易采用亲友借贷以及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但是这种借贷方式同样存在着资金额度较小、分散、还款周期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企业无法对资金进行长远及大规模的使用计划制定,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再次,中小企业也会借助商业银行贷款来扩充自己的资金来源,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自身的资金实力也不够雄厚,因往往无法获得商业银行的长期大额贷款,小额贷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谓杯水车薪。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前文提到了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遭遇的诸多困境和难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就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化人才,前文我们提到中小企业大多是独立法人以及小型的家族企业,这些企业分工不够明确、职工数量也非常有限,一般来说都没有能力和意识引进融资方面的优秀人才,遇到融资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企业法人从个人意识出发进行简单判断,让企业无法在融资过程中获取更多运转资金。

其次,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方面显得非常单一和固定,大多数企业由于缺乏社会影响力,因此无法通过有效方法进行大量的社会集资,因此往往把融资的重点放在商业银行这条途径上,但是企业本身由因为缺乏雄厚的资金偿还能力,商业银行也就不愿意为企业提供长期大额资金。

再次,融资困难虽然有国家政策及商业银行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中小企业由于内部制度及体制改革、创新力度不足,无法实现有效的能力提升造成的。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又无法及时实现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从而加剧了企业的财务信息闭塞问题,加重了商业银行及社会投资者对企业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制约企业的顺利融资。

最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一直处于单打独干的状态,企业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也缺少强有力的外部支持与协调,而大中型企业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往往会借助众多融资贷款等担保中介的力量,从而更好更快的实现资金获取。

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局面的措施研究

(一)树立正确融资意识

企业融资、筹资是企业寻求更好发展的必然道路,因为不管经济实力如何雄厚的企业,想要完全凭借自己的资金积累来实现企业的不断扩展与提升都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中小企业的众多经营者与管理者而言,对待融资的态度一般有两种,要么是一味的想要借助融资扩大自己,要么一味的回避融资,怕增加负债让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所以宁愿自己缓慢积累,慢慢发展。这两种意识都存在不足和错误的地方。一味寻求外部融资虽然能够为企业在短时间内带来资金上的增加,但是如果不从内部管理及体制改革入手来真正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实力的提升,那么债务越多,压力越大。但是如果一味回避融资问题,害怕给自己增加负担与压力,也会让企业延误发展时机,等到企业资金积累足够的时候,其他同行业企业却又已经迈上新的台阶,那么自己的企业将永远处于落后,甚至面临市场和消费者的淘汰。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融资意识,同时还要具有科学有效的资金使用意识,有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让外部融资为自己所用的意识。只有加强融资积极性与内部制度改革及工作方法改革积极性两个方面,才能够为融资渠道开辟、融资新方法研究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提升人员队伍素质

为了提升企业融资实力,也为了提升自己的市场综合竞争实力,我们应该努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企业如果想要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都离不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所以首先应该对现有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这对于众多小型家族企业来说可谓关系着生死存亡,尤其是家族成员众多、把持着关键部门的企业,更加需要公私分明,严肃对待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相关素质是否达标等问题。其次还要加强专业人才,针对企业融资问题加强对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并且针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行业特点,加强兼具企业管理、行业专门知识、资金使用及管理知识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为企业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第15篇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地产行业亦是如此——这是最坏的时代,调控政策之下,房价继续上涨的空间已不大,但地价却在持续攀升,“面粉贵过面包”成为普遍现象,行业平均营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至少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因为,当行业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低于资金成本时,行业必将进入一个整合的时代,而在未来1-2年内将出现较严重资金缺口的企业将成为第一轮整合的对象。

在此背景下,北京贝塔咨询中心与《证券市场周刊》继续联合推出2013年度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在综合考虑了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性、运营效率、成长潜力、战略理性、规模效应五个方面的因素后(各指标计算方法详见本刊2009年第22期《经营效率制胜》和第23期《金融理性王者》),对124家A+H地产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实力排名。

其中,财务安全性和战略理性两个指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反映了地产企业的财务安全状况,而运营效率和成长潜力指标则反映了调控背景下地产企业进行商业模式转型与多元金融工具应用的空间,最后,规模效应反映了商业和金融模式跨区域复制的能力。

这五项指标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调控的背景下,均衡的实力显得更加重要,也因此,我们对五项指标进行综合加权,分别赋予20%的权重,以计算综合实力评分。

在2013年度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中国海外(0688.HK)、龙湖地产(0960.HK)、万科A(000002.SZ)、碧桂园(2007.HK)、保利地产(600048.SH)、金地集团(600383.SH)、融创中国(1918.HK)、恒大地产(3333.HK)、雅居乐地产(3383.HK)、建业地产(0832.HK)排名前十(表1)。

下:排名启示

房价去泡沫化反复

2012年,31个省及直辖市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了12.9%,36个大中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12.1%;而截至2012年末,36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指数(同比)为99.94,即,平均的价格涨幅为-0.06%,其中,北京同比上涨2%,上海同比零增长,而杭州房价则同比下降了7.6%。

以此计算,2012年末,北京、上海的月供收入比分别从2011年末的140%以上降至134%和136%,深圳从104%降至96%,广州从63%降至60%,杭州则从75%降至64%。一线城市加权平均的月供收入比从2011年末的115%降至108%,较刚需可承受房价平均高出26%,但较2011年末32%的泡沫幅度已缩减了19%。

二线城市方面,2012年新建商品住宅的同比价格涨幅普遍不到2%,其中温州的房价更出现11.4%的下降,青岛的价格降幅也达到3.6%,结果二线城市平均的月供收入比从上年末的54%降至50%,较刚需可承受房价平均高出7%,较2011年末11%的泡沫幅度也缩减了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的地产调控政策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房价的停涨和收入的上升使一线城市的泡沫幅度有所缩减。

然而,2013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一轮房价上涨已追回了2012年的收入涨幅。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普遍在10%左右。2013年4月,一线城市加权平均的月供收入比已从2012年末的108%上升到117%,相应的,当前房价较刚需可承受的房价平均高出32%,即使考虑预期的收入上升空间,当前房价较刚需可承受房价仍高出27%。

二线城市方面,2013年以来的房价涨幅略低于一线城市,但36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涨幅也达到了4.7%。结果,2013年4月二线城市加权平均的月供收入比从上年末的50%上升到52%,当前房价较刚需可承受房价平均高出9%。其中,福州、温州、天津、兰州的当前房价较刚需可承受房价高出30%以上。

至于三、四线城市,当前的主要压力并不来自于房价,而是人口外流所造成的空心化问题,未来城镇化能否真正激活这部分城市的潜力还有待考察。

地价攀升,行业营业利润率下降

与波动的房价相比,自2009年以来,地价呈持续上涨趋势。2012年,36个大中城市居住用地的平均价格上涨了3.0%,商业用地的平均价格上涨了4.0%;2013年一季度,土地价格加速攀升,36个大中城市居住用地的同比价格涨幅已扩大到5.1%,商业用地的同比价格涨幅扩大到5.3%。

其中,北京居住用地的平均价格达到13838元/平方米,上海居住用地的平均价格达到24507元/平方米,深圳更是高达28438元/平方米,只有杭州地价在调控以后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目前维持在15000元/平方米的水平。

“面粉贵过面包”已呈普遍现象,但在经济增速减缓、调控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地产企业消化高地价的能力在减弱,也因此,整个2012年和2013年一季度土地招拍挂市场的成交价款同比增幅均为负数,2012年全年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减少17%。为了保持利润水平,地产企业更多转向了协议收购等市场,全年住宅开发投资的同比增速从2011年的30.2%降至11.4%。

2013年随着楼市的复苏,住宅投资的同比增速也恢复到20%的水平,1-4月的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长了11%,并推动多处“新楼王”的诞生。但高地价下,地产企业的利润率下降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124家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营业利润率仅为20%,较2011年下降两个百分点,而过去5年中,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营业利润率已下降了4个百分点。

利润率在下降,周转速度依然在低位徘徊。

高地价消耗资金,周转速度低

2012年下半年,地产市场开始复苏,到2013年3月增幅达到峰值:2012年一季度,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8%,到二季度末,同比降幅缩小到6%,三季度实现了3%的正增长,全年销售额的同比增幅达到10%,而2013年一季度销售额的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到69%;40个大中城市销售增长更为迅猛,2012年一季度,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0%,到二季度末已同比实现了1%的正增长,全年销售额同比增幅达到16%,2013年一季度销售额的同比增幅则高达81%。

其中,北京2012年全年销售额增长了53%,2013年一季度同比增幅达到146%;上海2012年全年销售额增长11%,2013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04%。二线城市中,2013年一季度销售额增幅最大的是温州,同比增长了408%,其次是厦门,同比增长了205%……

成交套数方面,受二手房交易所得税政策的影响,北京、厦门、青岛等城市2013年3月成交量大幅增长;其他月份剔除春节影响,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青岛等城市当前成交量处于2010年以来月度成交量的较高水平,而杭州、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则处于近三年的最好成交水平,温州、广州、厦门的成交量甚至高于2009年。

虽然销售有了明显复苏,但越来越高的土地成本和持续上升的投资物业占比增加了地产企业的资产重负,并导致行业平均的资产周转速度仍处于低谷水平。

2012年,124家地产上市公司的存货总额从2.33万亿元上升到2.72万亿元,增幅达到17%;表外的承诺资本支出从5380亿元上升到6000亿元,增长11%;再加上投资物业的重负,124家地产上市公司2012年末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了4.5万亿元,平均增长22%。

与此同时,这124家地产上市公司的合同销售总额从2011年的1.09万亿元上升到1.38万亿元;但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只是从2011年的0.29倍微增到0.31倍,略高于2008年低谷期0.28倍的存量资产周转率,但仍处于低谷水平。

未来,随着投资物业占比的上升,我们预期低谷中行业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可能降至0.21倍水平,较2008年的周转速度还慢25%。而销售额在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由于投资物业的增幅更大,所以,2012年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非但没有上升,还从2011年的0.45倍降至0.43倍水平,预期低谷中可能进一步减慢至0.32倍,虽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2-3年的投资回收期显示大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也不容乐观。

回报低于资金成本,集中度必然提高

利润率的降低和周转效率的持续低迷冲击了行业整体的回报率水平。在当前的效率水平下,行业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在财务安全底线范围内,考虑周期波动后,企业长期中可持续的净资产回报率,它体现了正常杠杆水平下,企业靠效率水平所能创造的回报率。)只有6.2%;而2012年四季度,一般企业的平均贷款利率就达到7.07%,2013年一季度进一步上升到7.22%,信托融资成本更高,普遍在两位数水平(2013年4月平均收益率为10.03%),考虑渠道费用后实际融资成本更高。

以上数据显示,如果不考虑以财务安全为代价的过度杠杆和以资产泡沫为代价的超额土地红利,行业当前效率水平所能创造的回报率是不足以覆盖资金成本的。实际中,即使不考虑周期波动,2012年124家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投入资本回报率(=(营业利润+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地产主业之外的投资收益)/(带息负债+权益资本))也只有8.3%,这意味着当利息成本更高时,股东的回报率将更低,长期中,这种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尽管行业整体的回报率空间已低于资金成本,但2012年销售额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率可以达到12.1%,而综合实力排名前二十位的企业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率达到15.6%,其中,中海、龙湖的效率隐含回报更是高达30%以上,恒大地产、融创中国、雅居乐地产的效率隐含回报率也在20%以上。

因此,在行业整体回报率面临下降压力且不足以覆盖资金成本的情况下,行业整合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将土地资源和金融资源集中配置于更高效的企业手中,将使整个行业的回报率提升、资金成本降低。

20%-30%的企业将成为首轮整合目标

2011年以来,地产行业的并购交易已大幅增加,SOHO中国(0410.HK)、融创中国、保利地产、恒大地产等均加入到并购市场中,未来,这场并购的盛宴还将延续多久?

截至2012年12月31日,124家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现金持有比例(算术平均)为13%,略高于2011年12%的现金比例,但低于2009年末18%的现金持有比例,也低于2010年末16%的现金持有比例;124家公司平均的净负债率(算术平均)为63%,低于2011年末65%的净负债率,但高于2009年末31%的净负债率,也高于2010年末50%的净负债率;124家公司的总负债率则从2011年末的70%进一步上升到72%,高于2009年末的65%和2010年末的69%。

结果,124家公司未来1年需要支付的短期债务总额(流动负债-预收账款+表外已订约的承诺资本支出)达到1813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146亿元,较2011年末上升了15%。当前财务状况较2011年有所改善,但仍逊色于2009年和2010年水平。行业平均的财务安全性得分为4.09分,高于2011年末的3.74分,但显著低于2009年的6.43分和2010年的5.78分。

根据我们的测算,未来1年行业平均有4%的短期资金缺口,略低于2011年末7%的资金缺口,但高于2010年末行业平均3%的资金富余。其中,有23家公司面临相当于总资产20%以上的短期资金缺口,占总数的19%,较2011年减少了5家。

在中期资金缺口方面,当前上市公司实际的净负债率均值已从2009年末的31%上升到63%,显著突破了行业平均44%的财务安全底线,行业整体面临相当于总资产10%的资金缺口,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有57家公司未来两年的资金缺口达到总资产的10%以上,较2011年末减少1家,较2010年末新增了15家,占地产上市公司总数的46%;有34家公司未来两年的资金缺口达到总资产的20%以上,较2011年末减少6家,较2010年末新增6家,占地产上市公司总数的28%。

综上,2012年的销售复苏使行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略有改善,平均的现金比例从2011年末的12%上升到13%,平均的净负债率从2011年末的65%下降到63%,平均的短期资金缺口从总资产的7%减小到4%,平均的中期资金缺口维持在总资产的10%水平,短期中有19%的企业面临较严峻的资金缺口威胁,中期则有28%的企业面临较严峻的资金缺口威胁,而这20%-30%的企业就构成了近期的产业整合空间——根据我们的测算,上述企业的总资产规模约8000亿元,净资产规模约2300亿元,相当于上市公司总资产的20%,这20%就是地产行业的首轮整合空间。

整合方也将面临长期资金缺口

截至2012年末,上市地产公司中约20%具有低谷套利能力,但随着这些企业投资物业占比的上升,他们也面临着长期中的期限结构缺口和再融资风险。由于投资物业的投资回收周期普遍在10年以上,所以,随着投资物业占比的提升,地产企业正常情况下的投资回收周期也将从纯开发模式下的1-2年延长到租售并举模式下的3-5年。

但过去几年,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资金来源期限一直稳定在2.0-2.2年之间,2012年平均为2.15年,结果,就出现了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期限不匹配。为此,我们在战略理性指标中引入了“期限结构缺口”指标,它体现了企业产品线结构、租售比例与融资结构的匹配性——几乎所有的关于资金链断裂的故事,根源都在于资金占用的期限长于资金来源的期限,以至于当负债到期时,投入资金还没能收回,此时,如果再遭遇信贷紧缩而无法及时完成再融资,企业就将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012年末124家地产上市公司资金来源的平均期限为2.15年,资金运用的平均期限(投资回收期)为2.24年,基本上实现了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匹配;但随着投资物业占比的上升,预期未来低谷中行业平均的投资回收期将延长到4.73年,85%的企业都将面临1年以上的期限结构缺口,行业平均的期限结构匹配性得分仅为3.10分,当前的资本结构无力支撑地产行业的租售转型。

商业地产“堰塞湖”

2009年以来,商业地产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施工中的办公楼面积累计达到1.94亿平方米,而2012年全年的销售面积只有2254万平方米,施工面积相当于8.6年的销售面积;在零售物业方面,截至2012年末累计施工中的商业营业用房面积6.58亿平方米,而2012年全年的销售面积为7759万平方米,施工面积相当于8.5年的销售面积。

在存货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商业地产的销售增速却在减缓,2009年全国办公楼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9%,2010年同比增幅下降到33%,2011年为16%,2012年进一步降低为11%,其中北京地区办公楼销售金额的同比增幅为12%,而上海地区办公楼销售金额同比非但没有上涨,还下降了37%;零售物业方面,2009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58%,2010年同比增幅下降到49%,2011年为25%,2012年进一步降低为4%,其中,北京地区的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14%,而上海地区的销售金额同比也只微增了7%。

2013年1-4月商业地产的销售增速有所回升,但剔除季节性因素后环比的销售面积较2012年四季度有所降低,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供需矛盾更大,商业地产庞大的存量压力将逐步成为地产行业最大的困扰。

2012年末,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有21%的资金来自预收款,22%来自各项应付款,10%来自短期借款,15%来自长期借款,4%来自债券发行,28%来自权益资本;剔除预收款后,负债的平均期限只有1.7年;而权益部分,虽然理论上是没有到期期限,但实际中,地产企业在每个项目上的股权资本投入通常不超过3年,否则,公司整体的资金周转速度和扩张速度都将大幅减慢,以此计算,行业平均的资金来源期限只有2.15年。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销售的周期波动,行业平均的持有物业比例也不应超过总投资额的7%。

而2012年末,全国累计施工中的商品住宅面积为42.9亿平方米,累计施工中的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面积合计为8.5亿平方米,商业地产(办公楼及商业营业用房)的施工面积在商品房总施工面积中的占比已从2006年的6.5%上升到17%,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则达到18%。

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地产企业已经持有的投资物业部分,8.5亿平方米的商业物业,地产企业自己最多持有3.5亿平方米,剩余的5亿平方米该由谁来持有呢?2013年1-4月又新开工了180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和6400万平方米的商业营业用房,这8200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又该由谁来持有呢?

实际上,随着地产企业持有物业的增加,以自有资金消化商业地产的边际能力在递减,商业地产的“堰塞湖”正在形成,要化解存量和新增物业的风险只能依赖于长期融资工具的发展和金融投资人的力量。

呼唤新的投融资体系

过去5年,中国社会的融资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银行贷款的占比已经从2006年的80%以上下降到2012年末的52%,信托融资的占比则从1%-2%上升到2012年末的8%,企业债的占比也从5%左右上升到14%,其他各类社会融资的占比达到24%。

2012年四季度,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一系列新规的出台,进一步放宽了银行之外的多元融资渠道,如:公募的基金公司可以成立子公司发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债权、财产权等实物资产;而证券公司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门槛也进一步降低;保险资金则可以投资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金融产品。

2013年1-4月,社会融资总额中贷款占比进一步降低至45%,信托占比上升到13%,企业债12%,股票1%,其他融资渠道29%。

对地产行业来说,融资结构的变化更为明显。自2010年以来,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贷款的增速就一直呈下降趋势,201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只净增了3860亿元。与之相对,2012年新增的房地产信托和基础产业信托合计达到1.5万亿元。债券融资方面,2012年末124家地产上市公司的债券融资总额1980亿元,虽然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只有4%,但增长很快,2012年的债券融资总额已相当于2009年的3倍。

不过,由于信托贷款以及偏债型地产基金贷款的期限只有1-2年,债券融资的期限虽然较长,但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较低,所以,地产行业整体的资金期限仍然只有两年左右,无法满足投资物业的发展需求。

但是,2012年以来一系列金融工具的放开为地产企业带来了新机遇——不是融资总额扩大的机遇,而是融资渠道从传统的银行贷款向更多元的市场化融资工具转移的机遇,它将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结构更加灵活,金融资源的分布也将从平均化向优势企业集中。

多元金融时代,行业整合加速

2010年以来,行业内部已经出现了效率的分化,标杆企业的周转效率一直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50%以上,从而赋予了这些企业更大的成长空间;除了效率水平,金融理性的作用也在周期波动中得以彰显,稳健的企业在“低调”中实现了规模的超越。

今天,在我们重点关注的50家地产上市公司中,2012年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为0.38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31倍);这些企业低谷中效率水平与效率边界的差距平均为36%,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率为9.8%,也高于行业均值(6.2%)。

其中,综合实力排名前20位的公司,2012年存量资产周转率为0.48倍,较行业均值高出56%,平均的营业利润率达到28%,较行业均值高出8个百分点,结果,这20家公司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率达到15.6%,是行业均值的2.5倍。而在金融市场化的时代,这种回报率的优势也将吸引投资人的注意——毕竟对于那些潜在回报已低于资金成本的企业,更高的利率成本只意味着更高的道德风险,而不会给投资人带来真实的回报。

除了效率优势,金融理性也决定着企业的潜在融资空间。排名前20位的公司平均的实际净负债率为51%,低于行业平均的净负债率(63%);另一方面,排名前20位的公司由于效率水平更高,所以承债能力更强,平均的净负债率上限(财务安全底线)为77%,是行业平均水平(44%)的1.75倍;结果,这些公司大多具有更安全的负债空间。

测算结果显示,20家公司中有6家的净负债空间(即,进一步提升净负债额的空间)大于总资产的20%,有5家公司在10%-20%之间,有4家公司在0-10%之间,只有5家公司的净负债空间为负数(即,需要降低净负债额),只有1家公司突破财务安全底线的幅度超过了总资产的10%。

与之相对,124家地产上市公司中,46%的企业突破财务安全底线的幅度已超过了总资产的10%,28%的企业超过了20%,这些企业未来不仅没有进一步的债务融资空间,还需压缩整体的借贷规模才能恢复财务安全,而金融创新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意味着更高的资金成本和更大的财务风险。

总之,地产企业的整体融资空间是由效率水平决定的,资金的回笼速度越快、财务风险越低、投资回报率越高,融资能力就越强,而金融创新并不会扩大整体的融资空间;但它能够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使企业可以更灵活的匹配融资期限,并使稳健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而高风险企业的资金成本会进一步上升,此外,高效率企业的融资潜力也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此,更多元的金融工具并不是对整个地产行业的“救赎”,反而会拉大企业间的差距,加速行业的整合。

重塑金融战略,把效率和理性转化为生产力

效率和理性为企业金融工具的选择和优化奠定了基础,但要想充分发挥融资潜力、降低资金成本、延长期限结构、提高投资回报,还需要更精细化的金融战略。

以往在金融工具单一、金融资源高度约束的情况下,地产企业并不需要金融战略,大多是有什么金融工具就使什么金融工具,最多也只是在几种可行工具之间的融资成本比较。但随着证券化融资工具的出现以及保险投资人的加入,对于有效率优势的企业来说,潜在的金融工具大大增加,而这些金融工具间的差异也更为复杂,表现在资金成本、期限结构、评级门槛、担保要求等各个方面。以往粗犷的融资方式不仅会导致创新工具的滥用或浪费,还可能导致期限结构与资金成本的错配,甚至可能会带来财务风险的失控。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对自身的金融战略进行重塑,它包括对公司层面金融战略的勾画,和对项目层面金融策略的梳理。前者涉及到企业轻资产战略与重资产战略的抉择、公司整体的财务安全底线确定,以及总部与分公司之间的金融资源分配;而后者则涉及到项目层面的资产负债管理,即,如何使投资的平均期限与融资的平均期限相匹配,以及当期限结构无法完全匹配时该用多大比例的股权资本来吸收缺口风险。

总之,金融战略的重塑就是要使效率优势和金融理性转化为现实的低成本资金和高投资回报,使优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管理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张。它意味着在一个多元金融的时代,地产行业将不再是 “勇者为王”的游戏。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2013年以及未来的2-3年,对于地产行业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说它是最坏的时代,是因为2013年以来的新一轮房价上涨已经追回了此前的收入涨幅、抵消了调控政策的效力,北京、上海的月供收入比已重回140%以上,一线城市当前房价较刚需可承受房价平均高出32%;二线城市当前房价较刚需可承受房价平均高出9%,但福州、温州、天津、大连、青岛、昆明等城市的泡沫化幅度均在20%以上;三四线城市则面临城镇空心化所带来的需求不足问题,在全国总销售额中的占比也从2011年的50%下降到47%。

高房价下有效需求受到抑制,再加上限价政策的作用,房价继续上涨的空间已不大,但地价却在持续攀升。2012年上海地价同比涨幅达到9.9%,2013年一季度环比继续上涨2.9%,达到24500元/平方米,而深圳地价在2012年的同比涨幅高达34%,2013年一季度环比继续上涨5.7%,达到28400元/平方米。

“面粉贵过面包”已呈普遍现象,过去5年地产行业平均的营业利润率已下降了4个百分点。在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地产企业还要承受租售并举转型过程中投资物业占比上升的压力,在销售复苏的市场环境下,行业平均周转速度仍处于低谷水平,预期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减慢20%-30%。结果,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率仅为6.2%,已低于资金成本。

不仅如此,在当前的资本结构下,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债务期限只有1.7年,总的资金期限也只有两年多,以此计算,在最理想的市场条件下,行业平均的持有物业比例也不能超过总投资的7%,这意味着2012年在建的商业地产中至少有5亿平方米待售。未来,随着投资物业比例的上升,企业以自有资金消化商业地产的边际能力递减,商业地产的“堰塞湖”正在形成。

不过,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至少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当行业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低于资金成本时,行业必将进入一个整合的时代。

根据我们的测算,尽管行业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只有6.2%,但销售额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可以达到12.1%,而综合实力排名前二十位的企业平均的效率隐含回报率可以达到15.6%,龙湖地产、中国海外、恒大地产、雅居乐地产、融创中国等公司的效率隐含回报更可以达到20%以上,所以,通过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重新分布是可以提高整体回报率的。

实际中,也确实有20%-30%的企业在未来1-2年内将出现较严重的资金缺口,这些企业将成为第一轮整合的对象。在长期资金方面,尽管所有的企业都面临期限结构的缺口,但2012年四季度,证监会、保监会推出的一系列监管新规把中国企业推向了多元融资时代,地产行业也由此进入一个真正的证券化时代。

不过,金融创新并不意味着行业整体的融资规模将扩大,因为,整体的融资规模是由效率水平决定的,对于低回报、高风险的企业来说,金融市场化时代,融资规模非但不会上升,还会进一步萎缩。但对于具有效率优势的企业来说,通过金融战略的重塑,不仅可以更灵活地匹配资金来源的期限结构、降低资金成本,还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融资潜力,扩大管理规模和市场份额,推动行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