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范文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

第1篇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农村生态系统 环境影响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更趋合理,尤其是引世人瞩目的乡镇企业的崛起,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农村的经济面貌。但也对农村生态系统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发展过程表明,乡镇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开始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清洁水短缺,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影响了生活和生产用水;对环境造成的物理性破坏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景观,如厂房、道路的建设,使的耕地的减少。另外,区域建设项目一般位于农村地带,如油田、煤矿、水库等建设项目的开发,也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状调查包括农村生态系统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或监测、样品分析及数据汇总整理。二是生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三是环境质量预测及对农村生态系统的影响。四是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和建议。其详细工作程序见图1所示。

1 现状调查

1.1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1.1 自然环境

调查内容包括地理位置、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地貌、动植物等基本自然环境要素。

1.1.2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包括居民村数量、分布人口数量与密度,农村经济结构及构成,资源、能源利用,耕地及主要农作物产量,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文物、人群健康状况等。

1.2 农村生态系统

1.2.1 土地资源

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土地利用构成及分布(农、林、牧、副、渔土地面积及其生产状况,主要农作物、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单产及耕作制度,城镇、村庄、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土壤类型、数量及分布;成土因素及成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土壤性状,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源(工业与农业),土壤污染物(有机毒物――有机氯,有机磷农药,酚,石油类,苯并芘等;重金属――Cd、Hg、Cr、Pb、Cu、Zn等;非金属毒物――砷、氟、硒、硼等;放射性元素――铯、锶、铀等;有害微生物――肠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菌等)。

1.2.2 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四季特点,年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降水量及时间分布,日照天数,日照时数,有效辐射总量,积温,主次导风向及频率,风向风速时间分布,大风天数,无霜期天数,灾害天气(如台风、旱、涝等)。

1.2.3 生物资源

(1) 陆生生物

A、植被。调查内容包括植物数量、种类、分布及受害情况,植物分野生的与人工的,木本的与草本的。

B、动物。调查内容包括动物数量及种类、分布。

C、农作物、果树及家禽。调查内容包括农作物、果树数量及种类、分布;家禽数量及种类。

D、微生物。调查内容包括微生物数量及种类、分布。

(2) 水生生物

A、浮游植物。调查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初级生产力。

B、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四大类所组成。调查内容包括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

C、底栖动物。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泥中的动物。调查内容包括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D、鱼类。调查内容包括鱼类种类、数量及分布。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包括水环境、气环境、噪声及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若本项工作与上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同时进行,或有近期的这方面资料,就可以不做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只要收集有关资料即可。有关这方面调查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参见有关文献、规范。

2 生物质量现状评价

2.1 植物评价方法

(1) 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即长势)对照本地植物地带特点或历史进程进行环境的综合评价。

(2) 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物种多样性”就是利用物种种类和每个物种的个体量来反映某地区的植物繁茂程度。通常天然森林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受人力干扰或环境污染地区的多样性指数往往较低。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常用公式有两种:

式中符号同①式。

(3) 根据植物内污染物含量进行生物环境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单因子评价与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同其它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的方法一致,只是植物体内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因无统一标准,常采用清洁区内同种植物叶中某种污染物的实测含量。

2.2 动物评价方法

(1) 根据普查数据评价,即利用一定距离内某种动物出现的个数来表示。通常根据敏感种类的普查数据评价环境数量,普查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普查指数=N/M

式中:M――计数的距离;

N――看到的某一个动物种的个体总数

(2) 也可以用多样性指数评价。

(3) 根据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评价。

2.3 微生物评价方法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评价,如利用菌落数可以评价大气清洁度。

3 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及影响研究

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是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环境与生物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研究的内容很多,侧重点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建设项目进行研究。如(1)道路建设对道路两侧的生物影响;(2)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3)噪声对禽畜的影响;(4)污水灌溉对农作物的影响;(5)污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6)大气污染对果树的影响;(7)大面积基础建设造成植被与景观破坏对环境的影响;(8)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与效果;(9)植物对噪声的减缓作用;(10)污染灌溉对土壤的影响;(11)生态环境改变对动物活动及分布影响等等。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类比法;二是计算机模拟法;三是经验法。类比法就是通过现有项目与已建成的类似项目或同样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后,分析现有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计算机模拟法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建立排放污染物数量、种类与生物数量、种类之间的计算机模型,进一步预测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验法就是根据现状调查资料及有关生物抗御干扰,或对干扰产生反应的能力,由有经验的生态学专家应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估计项目建成对生物环境的潜在影响。

4 防治措施、对策及建议

对建设项目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及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使用先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加强管理,实现清洁生产。

(2) 对未能达标排放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加以治理,使其达标排放或对生态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 合理配置人工植物群落。在大型建设项目和新城镇开发中,人工植物是对自然植物破坏的一种恢复手段,同时种植适当的植被,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鸟类和其他野生栖息地的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在缓冲、过滤、减轻噪声和空气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4) 提高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根据计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性质、种类、选择相应的抗性强、吸污力强的树种,起到固定(吸收),转化的作用,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如,每公顷刺槐可吸收有害物质氟化物3.4kg,吸收氯为4.2kg,每公顷核桃树叶可吸收320.8mg的Pb;6.44mg的Cd。

(5) 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布局。如建设农田防护林带,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和果树;加强耕作,恢复土壤中生物群落,提高生物降解能力,提高土壤增产潜力。

参考文献

[1] 史宝忠编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国家环保局监督管理司编.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培训教材(试用)内部资料[M]. 1994.6.

[3]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编著. 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 1988.

第2篇

关键词:公路立交;景观设计;线形;桥跨结构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与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明显。所以,只有科学评价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公路交通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公路交通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1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运营与养护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土中,污染地下水,导致饮用水和农业用水质量下降;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遭到污染,可能使农作物减产,使用消冰雪的盐对水、土壤和农作物都有不良影响;汽车尾气和盐类有害物质影响公路沿线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公路附近的动物容易被汽车撞伤、压死;公路选线不当,会破坏地貌、休息场所、风景名胜、文化古迹和自然保护区等。

公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山区公路建设难度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比平原地区大。而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对人工生态系统影响明显。选线不当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态失调,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公路建成营运后,沿线经济带开发引起人类活动的增加,也将成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调的新的诱发因素。

1.1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占用耕地,拆迁房屋和其它附属设施,影响沿线生物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高速公路延伸长达数十到数百公里,穿越不同的省、市、县,路线对现有的行政区划、城镇布局、农业用地及其排灌系统、林场及水产养殖区等,会造成分割从而影响路线两侧的生物交往及人际交往、信息传递、原料及成品的交流等社会活动。还有的会给一些文物、古迹地的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会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种群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区迁移。另外,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领地被重新划分,导致种群变小和种群间的交流减少。

2)水土流失

修建公路需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山丘形成路堑,必将破坏原有植被,干扰动物栖息环境,破坏土体的自然平衡,引起边坡失稳、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弃土场及暴露的工作面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山区坡面弃土可带来长时间的水土流失,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路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其工程特别是高速公路路基较高,土方量较大,施工期间路堑的开挖、路基的填方对地表的扰动较大,路线两侧局部范围已有的植被易遭到破坏,土壤疏松,这种微地貌的改变,对降雨集中季节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另外,路基的取土、弃土,施工前临时占地,使路线所经过地区耕地及植被面积减少,路线两侧

20~30m

范围天然植被破坏,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不利影响。施工期临时用地由于施工机械的碾压、人员的踩踏,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耕地复耕后一定时期内肥沃度难以恢复,影响作物生长,非耕地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减弱。

(2)桥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由于桥梁的修建,使河床过水断面受到压缩形成桥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减缓,泥沙下沉。桥下水流速度加快,造成局部冲刷。此外,施工期间基坑开挖、筑岛钻孔、打桩,使河床受到扰动,泥沙上浮以及泥浆废碴排放,致使下游局部河段水质变差。

隧道的修建虽对洞身所处地段扰动不大,但隧道进出口两端,仰坡面的开挖使天然的植被破坏,对局部山体的稳定不利,另外,隧道废碴若处置不当,碴土可能随汛期暴雨流失,淤塞沟渠、河道,破坏良田等。

4)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必将污染大气、土壤、水体及周围环境。特别是一些穿越居民稠密区和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的路段,施工中由于大型施工机械的作业,每日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气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所产生的扬尘,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所散发出来的气味等,尤其是碎石加工厂石料的破碎过程,粉尘很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同时,沥青混合料拌和场的拌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粉尘也较大,近年来采用除尘设备,达到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根本解决。

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机械如打桩机、钻孔机、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稳定土拌和机、路面材料拌和机、压路机及各种运输车辆等所产生。这些机械的噪声源强,一般为

80~100dB(A)。对施工人员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直接操作人员,另外对500m以内的区域有一定的影响。

1.2社会生态环境问题

公路改善的目的,一般是通过较低的运输费,能较方便地到达市场、工作地点、购物处及诸如健康和教育设施而给周围社会带来效益。在一些主干公路和高速公路项目中,利益者往往主要是长途运输,而当地的效益可能极小。然后,公路建设与公路改建项目总会改变一些公路周围社区或社会环境、影响生活方式、行程方式、社会和经济活动等多个方面。

当公路或其它基础设施截断已有的公路时,就产生了社区隔离现象。在新建的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设计车速较快,又进行了出入口控制和隔离措施,当地出行的路线加长,直接影响企业业务、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连接线的修建可解决公路与社区之间的冲突,减少交通对社区的影响,有时也会给当

地商业业务带来繁荣,同时社区也会担心由于交通分流而损失业务,有时社区活动就会朝连接线迁移,潜在地改变了现有土地的使用方式。公路建设项目也可能引起地方公路网络上车流量的变化,如果地方交通增加会产生公害。当农田被一条新建公路而分割时,农业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干扰现有的耕种方式以及田块之间的连接。同时旅游业也会因公路建设受到影响,公路交通改善,交通方便与快速会对旅游业有利;而如果管理不当,旅游点商业活动增加,会影响旅游的吸引力。

当比较孤立的社区与外部世界的接触联系日益增加时,会产生“文化振荡”,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公路建设,加强了当地与外界的联系,开放程度加大,当地让其它人来开发与居住,从而扰乱了人类与土地之间的脆弱的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人口迁移与当地人口的减少。对于大部分当地居民来说,土地是其本身、其生活方式和其生计中一个珍贵和不可摆脱的部分;确实植物与动物都基本上被认为是受尊重的生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公路建设太容易破坏这种平衡了;新建公路使得当地与外界联系加强,外界人员有的会占有土地种田,有的开发诸如矿藏、森林或野生生物等其它资源;对现有资源的日益增加的竞争,尤其是当居住者引进一种生态上不合适而又未被证实的生产系统时,将可使当地人口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新居民以及公路施工人员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健康与社会问题,包括疾病、生活习性、就业压力等,这些将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并易使其受到伤害;当地公路交通改善而提高了其土地价值,将赶走一些低收的租户和住户,公路建设会损害当地一些人的利益。

公路建设必然造成住宅、地产、企业及其它生产资源的被征用,必将引起社会干扰及使受影响的居民遭受损失。征地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而且还是社会和心理方面的;经济影响包括房屋或一个企业的损失、业务收入的暂时或永久性损失,这些都是可以估计和作价的,但是,对这些损失的具体计价却往往是一个相当困难和持久的过程;社会和心理费用更加复杂,有时更加具有破坏性,社区或村庄被分割和破坏,居民之间的交往也因公路的分割而减少,甚至失去联系,商业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往往在居民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上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中表现出来。

公路建设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主体工程占用和分隔土地,移民拆迁;路堑的开挖,路堤的填筑对地形、地貌的植被的破坏,以及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和水系的影响等。

2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所称的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等。

公路应绕避生态环境中所列的保护对象。公路对生态环境中的保护对象产生干扰时,应结合受保护对象的特性提出保护方案,将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有条件时,宜进行环境补偿。

2.1生物及其栖境的保护

公路中心线距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边缘宜不小于100m

。当公路必须进入自然保护区时,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路通过林地时,应严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数量,严禁砍伐公路用地范围之外不影响视线的林木。公路用地范围内,应按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栽植。有条件时,填方边坡的植被覆盖率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应达到

70以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应达到50以上。

公路经过草原时,应注意保护草原植被。取、弃土场地应选择在牧草生长差的地方。公路进入法定保护的湿地时,工程方案应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施工废料应弃于湿地之外。

在有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路段,应设置预告、禁止鸣笛等标志,并为动物横向过路设置兽道。

2.2、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

应调查和搜集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范围内的地表水资源分布、容量以及水体的主要功能。路面径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不得占用居民集中地区的饮用水体;当路基边缘距饮用水体小于

100m、距养殖水体小于20m

时,应采取绿化带或者其它隔离防护措施。公路在湖泊、水库等地表径流汇水区通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公路对地表径流的阻隔。公路经过瀑布上游、温泉区等特殊水体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确定避让距离。在作饮用水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区设置的排、渗水构造物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时,应采取措施隔离地表污水。应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工程隐患。跨越溪、河、沟的桥涵的过水断面,应保证泄洪能力。公路跨越山谷时,应根据山谷宽、深及汇水面积等选择通过方式,有条件时宜优先采用桥梁跨越。工程废方弃置应作出设计,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土流失。

2.3水土保持

应充分调查沿线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种类及覆盖率、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采用生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山区公路地质病害地段,当采取生物防护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时,应考虑当地区文秘站 域水土保持规划。山区、丘陵区公路应尽可能与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减少开挖面、开挖量,注意填挖平衡。弃土场应做好排水防护设计,以避免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取土点宜选择荒山、荒地。暴雨强度较大、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石质挖方边坡或松散碎

(砾)

石土填挖方边坡地段,宜采用植物与工程综合防护措施。做好公路综合排水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将路界范围内地表径流引入自然沟中。各种排水沟渠的水流不应直接排放到水源、农田、园林等地。应注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花草、灌木、乔木等植物,对路堤边坡、弃土等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3公路交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外,还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体讲,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遗传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般有三种方式,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3.1公路交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公路建设和营运对地区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永久性的。路基、路面、采石取土区、工程施工区以及永久性建筑等,可能在不同路段对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公路建设和营运还会干扰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有可能对某些珍稀濒危动植物产生一定的伤害。另外,不合理的公路布局,有可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路建设和营运必须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3.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公路建设和营运,必须遵守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规。

1)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野生动物保护法》指出,“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明确保护措施,并经

主管部门审批。2)保护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条例》还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合理选线

公路选线,通常应避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集中分布区、重要自然遗迹分布区、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地区。

4)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公路必须通过上述特殊区域时,应建有效的保护设施,如保护网栏、兽类通道及桥涵等。严格管理措施,如限制车辆运行速度,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必要时,可以对某些受直接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

4结语

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不论是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生物资源破坏将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从而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污染将通过降低生物的生存环境质量而使生态系统遭受冲击。公路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破坏也必将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行业标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行业标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刘朝晖,秦仁杰.公路环境与景观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__.

第3篇

关键词 福州;填海;海洋;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156-02

1 福州市海洋环境现状

福州市是省会城市,也是海洋大市。福州与台湾一水之隔,海域面积10573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6.91%。滩涂面积582.76 km2,占全省的28.1%。海岸线长920km,占全省的1/3。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是深水良港。海岸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构成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海洋能和风力能资源丰富。2013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4%,占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的3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6.7%。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13年福州市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海水水质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面积达60.8%,符合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的面积达74.1%。闽江、龙江和敖江入海污染物总量基本达到削减目标,但仍有部分指标超标。

2 近年来福州市填海情况

为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近几年福州市用海项目增加较快,2012年全市确权用海项目7宗60多公顷;2013年确权用海项目17宗400多公顷;截止至2014年5月,全市确权用海项目13宗,总填海面积160多公顷。填海工程主要分布在罗源湾、福清江阴和长乐,与《福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相适应。建成临港生态工业区、港口物流集聚区和综合服务区,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海洋生态保护带来一定影响。

3 填海对福州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填海项目的建设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缓解了土地供应压力,却造成了所在海域经济鱼虾贝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的大量衰减,改变了区域海洋动力学环境条件,而且还给海洋、海湾、河口等区域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3.1 滨海湿地

填海工程会造成滨海湿地的功能退化,影响湿地生态功能和时空动态。湿地生物的栖息地丧失之后,鸟类和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复存在,给这些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以填海造陆工程为例工程实施之后湿地生物的种类和平均数量都明显减少,但某些生物则大量的滋生,如多毛类种类获得了生存的优势,过量的磷、氮无法被原有的环境消化,导致大量的藻类滋生,引发了诸如赤潮等海洋灾害。海洋工程项目数量在逐年增加,湿地面积不断下降, 1992年10月,结合长乐海蚌资源保护区和长乐国际机场建设的实际情况,福建省七届三十次会议重新审议通过了《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管理规定》,将海蚌资源保护区的中部划出一片海域作为机场的排污区。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的面积调至13000公顷。因而,填海项目之于湿地生态影响的研究和保护必须进一步深入。虽然福州填海湿地影响研究已经得到开展,但其研究只是局限于消极结果发生之后的研究,如湿地功能退化、湿地面积缩减、湿地生物种群的统计等工作,并不能阻止湿地生态系统的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且许多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提供充分的支持[2]。

3.2 海洋渔业生态资源

填海项目的实施会挤压鱼类的生存空间,鱼类的产卵、发育、捕食的区域都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减,填海甚至还会导致鱼类资源的消失。由于填海工程的增加,导致鱼虾类的栖息地减少,并且受到人类的污染,影响了其繁殖的能力,导致该地区的鱼虾类的养殖业和捕捞业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3]。福州是渔业大市,水产养殖业主要集中在连江县、罗源县和福清市,渔民沿用传统投放鲜活饵料养殖,过多的饵料累积在鲍鱼和鱼类等网箱底部,导致海水水质恶化,海洋赤潮频发。2010年赤潮灾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频率达7次,主要发生在连江定海湾及黄岐半岛、罗源湾和长乐至平潭海域,累计面积达896平方公里;2012年全市发生大面积有毒赤潮,造成鲍鱼死亡8.3亿粒,损失金额11.7亿元,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3海漂垃圾

由于建设项目填海在实际运作中环境影响论证和保护等方面工作尚不够充分,在填海过程中,施工作业区域的拓展和工程建设废料未能得到很好的收集、转运处置,并且随着生产营运期人类活动扩大和加密,产生的大量垃圾以各种方式进入海洋,形成海漂垃圾。沿岸个别工业企业的各种固体废弃物随意倾倒、堆放,随大雨冲刷入海;水产养殖使用的塑料泡沫等影响海岸带美观,堵塞渔港,侵占滩涂,影响了海水水质。随着海流与潮汐等海洋水文动力的作用,海漂垃圾扩散到更远的海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海漂垃圾的污染种类繁多,其中以塑料所占的比重为最多,塑料在海水中还会缓慢的降解,降解后的垃圾被海洋生物吞食之后,通过海洋食品进入人类的餐饮行业,从而危害人类健康[4]。

3.4非法倾废

由于大量的海洋工程上马,福州周边海域成为海洋疏浚倾废活动最频繁、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倾废发生的主要区域为罗源湾及福清江阴附近海域,倾泻的废弃物主要是挖深港池、航道工程和建设码头、海洋工程所产生的泥土、沙砾和其他物质。非法海洋倾废污染损害海洋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及海洋渔业资源,给海洋倾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近三年,福州市海监支队就查处非法倾废的“碧海”案件12起,共收缴罚款83.5万元。

4 对策及建议

1)建立填海项目的海洋环境保护机制。填海项目总体规划应符合《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是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鼓励类、保护类等项目。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机制,将填海项目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海洋环境保护的机制中来,确保福州海洋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

2)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理顺各部门管理职责,海陆统筹,联合执法,明确责任。加快出台地方海洋环境保护实施细则。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填海环境污染的责任,将海洋环境保护落实到位。

3)公众参与,依法听证。将填海生态污染问题公开化,在制作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时,通过公众参与工作,了解公众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和最为关心的环保保护目标,比便采取相应措施,使环境和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围填海工程必须举行听证会,依法组织利害关系人参加听证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4)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治理。用海项目将引起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失,应依法缴纳生态补偿金,生态补偿金可用于改善沿海水域的生态环境,为鱼、虾类聚集、栖息、生长和繁殖创造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苗种进行增殖放流;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5 结论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填海作为拓展发展空间的一种选择手段,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研究、分析其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填海项目的研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开展,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涛,赵新生,张彦彦.围填海造地工程施工对海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连云港连云新城围填海项目为例.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5:26-30,73.

[2]谢挺,胡益峰,郭鹏军.舟山海域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与对策.海洋环境科学,2009,28(s1):105-108。

第4篇

第一条为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土保持生态生态环境工作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对全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实施监测,为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制订有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与交流,全国水土保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管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县级以上水行政方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设立的水土保持机构、以及授权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对辖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

第五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第六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行修订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同意。

第七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心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报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资质管理

第八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指导下,按基本建设程序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其运行实行分级负责制。

第九条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三级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

省组重点防护区监测分站,根据全国及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设立相应监测点。具体布设应结合目前水土保持科研所(站、点)及水文站点的布设情况建设,避免重复,部分监测项目可委托相关站进行监测。

国家负责一、二级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三、四级及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的监测站点不得随意变更,确需调整的须经规划批准机关的审查同意。

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

第十一条下级监测机构应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二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须由具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单位承担。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从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章监测机构职责

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承担并完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开展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及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负责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成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除本款规定的职责外,各级监测机构还有以下职责: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具体管理。负责拟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组织对全国性、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认证,承担对申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单位的考核、验证工作。

大江大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和开展跨省际区域、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

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管理,承担国家及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

第十五条省组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主要职责:按国家、流域及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对列入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的水土保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点的主要职责:按有关技术规程对监测区域进行长期定位观测,整编监测数据,编报监测报告。

第十六条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成果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年报制度,上报时间为次年元月底前。

下级监测机构向上级监测机构报告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其整编成果。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向当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报告。

年报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第十九条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实行定期公告制度,监测公告分别由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省级监测公告前经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审查。

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流失危害及发展趋势,水土保持情况及效益等。

国家水土保持公告每五年一次,重点省、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成果根据实际需要。

第二十条各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外提供监测数据须经同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同意。

第二十一条对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无故不上报监测数据,不按规定开展监测工作,在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未经同意擅自对外提供监测数据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5篇

规范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第一条为加强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坚持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工作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对全国水土流失和水土坚持状况实施监测,第三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为国家制定水土坚持生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继续发展服务。

分级负责的原则。第四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负责制订有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组织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与交流,全国水土坚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管理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对辖区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县级以上水行政方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设立的水土坚持机构、以及授权的水土坚持监督管理机构。

第五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作为水土坚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第六条省级以上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对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行修订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同意。

由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报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七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心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资质管理

按基本建设顺序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第八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指导下。其运行实行分级负责制。

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九条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三级为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

根据全国及省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省组重点防护区监测分站。设立相应监测点。具体布设应结合目前水土坚持科研所(站、点)及水文站点的布设情况建设,防止重复,局部监测项目可委托相关站进行监测。

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三、四级及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按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的监测站点不得随意变卦,国家负责一、二级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确需调整的须经规划批准机关的审查同意。

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演讲监测效果。

第十一条下级监测机构应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须由具有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单位承担。第十二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方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考试合格,第十三条从事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章监测机构职责

建立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承担并完成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开展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及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负责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效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演讲。除本款规定的职责外,各级监测机构还有以下职责:

组织对全国性、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坚持监测,水利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具体管理。负责拟定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范。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认证,承担对申报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单位的考核、验证工作。

负责组织和开展跨省际区域、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大江大河流域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国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协调工作。

承担国家及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坚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管理。

对列入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维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的水土坚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第十五条省组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主要职责:按国家、流域及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演讲。

整编监测数据,监测点的主要职责:按有关技术规程对监测区域进行临时定位观测。编报监测报告。

依据批准的水土坚持方案,第十六条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受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效果由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上报时间为次年元月底前。第十八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年报制度。

向当地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演讲。下级监测机构向上级监测机构演讲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其整编效果。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

年报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监测公告分别由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省级监测公告前经国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审查。第十九条国家和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效果实行定期公告制度。

水土流失危害及发展趋势,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坚持情况及效益等。

重点省、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效果根据实际需要。国家水土坚持公告每五年一次。

第二十条各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外提供监测数据须经同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同意。

不按规定开展监测工作,第二十一条对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无故不上报监测数据。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未经同意擅自对外提供监测数据的按有关规定处置。

第五章附则

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 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34-01

我国水利工程的兴建,势必将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想要正确有效地处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地科学地对水利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生态制约的关键。同时运用科学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和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确保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事业能持续平稳地发展。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开发或是将要进行开发的水资源可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利工程的建设很可能导致水体环境的恶化,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可能会对周围区域的工业、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二,尽管兴建水利工程可以在水治理、流域规划等方面发挥着很积极的作用,但是却容易改变环境,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一般的生态环境监测有很大的不同。水利环境监测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某一特定的环境状况与某一段特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也较为明确,对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同的工程进度,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1]。

2 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2.1 对气候的影响

通常来说,大气环流的情况控制着地域的气候状况,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则很可能导致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地表空气变得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2]。

2.1.1 对降雨量的影响

(1)降雨量有所增加:由于水利工程可能形成大量的人工蓄水,大面积的蓄水在阳光辐射下,水的蒸发量增加从而增加了降雨量。

(2)降雨地区发生改变:水库低温效应是改变降雨分布的因素之一,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根据气象部门的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在兴建了水利工程之后,该区域附近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距该区域之外的部分区域降雨比以往有所增加。

(3)降雨时间发生改变:在南方的大型水利工程区域,夏季的水面温度往往要低于气温,这就导致气层变得较为稳定,减弱了大气对流,使得降雨量减少;但如果在冬季,蓄水面气温高于气温,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2.1.2 对气温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工程区域内的部分地方由陆面变为水面,改变了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

2.2 对地质条件的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会引起工程区域内土地淹没、沼泽化、盐碱化。

(1)土地浸没:由于有土地被水浸没,则会使得土壤的通气条件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少,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2)沼泽化:水利工程的蓄水功能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使得土壤出现沼泽化。

(3)盐碱化:由库岸渗漏补给地下水经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再经蒸发作用之后,水中的盐分集于地表,引起土壤的盐碱化。

3 解决对策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不在不宜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地区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例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区、地质公园等需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地区,并在这些区域划定一定的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严格禁止大型水利工程以及其他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政府部门应当把这些加强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根本点和切入点,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水电建设项目,应该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查[3]。

3.2 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水利工程建设

在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时候,设计人员以及建设施工人员可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融入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之中。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期间,建设党委应当将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技术优先纳入考量的范围,尤其是要采用不会影响动植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项目建成之后,还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地对工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对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技术手段进行推广,若发现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因素则应当及时改进,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损失。

3.3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在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很大地影响该区域的经济情况,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而且当地很难依靠自身的能力使生态得到平衡,从而发展经济的时候。因此,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应当施行并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赔偿责任人、生态补偿的主体以及补偿的范围。在建设水利工程项目时,应在项目资金中提留一部分的资金,以便对当地的经济进行一定的补偿,来帮助当地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4]。

4 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的经济发展甚至是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水利工程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仅仅握住“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两根指挥棒,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国光.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影响的刍议[J].国土经济,2010(1):42-45.

[2] 刘昌明.调水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人民长江.2011,27(12):17-18,48.

第7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 经济建设 关系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日益提高,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生态环境质量逐步下降。在去年党的十上,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四大举措,以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将消耗资源的多少、损害环境的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列为经济社会是否合理发展的评价标准。这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才会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环境受到了破坏和污染,这主要是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不了解而导致的恶果。只有了解了二者的关系,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由此,本文着重探讨的就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

1、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概述

1.1、生态建设

1.1.1、生态建设概述

生态建设是通过植树种林,治理水旱灾害,预防水土流失,减轻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程度,科学合理地建立生态农业体系等措施,来建设和保护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2、生态建设的原则目标

生态环境的建设应该遵循统筹规划原则,一定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分清主次问题;依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有步骤、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发展;从社会、环境、技术等实际情况着手,运用科学、合理、生态的技术手段谋求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发展。

1.2、经济建设

1.2.1、经济建设概说

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将经济建设作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中心,党的十报告也指出:我国的兴国之要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寻求社会发展始终是解决我们国家所有事情的重中之重。

1.2.2、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发展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以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经济建设是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解决国家大小问题的重中之重,更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和平生活的根本要求。

2、城市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但与之伴随而来的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要使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统一起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对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笔者认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二者应该唇齿相依,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1、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以经济建设为前提条件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无法离开经济的发展,并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条件。因为经济的进步发展所创造的出来的物质、技术财富,可以用来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不扰乱固有的生态体系的前提条件下,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对自然坏境加以一定的改造,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能靠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经济的发展为它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2.2、生态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中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原料产地,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在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和保护自然的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经济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大自然的各类资源,也就是无法离开对生态环境的利用。虽然说我国的“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但如果撇开生态环境,经济也无从发展。就好比离开了树木,木头制品的东西也都消失了,也就没有了以此为依托的一切产物。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依托、唇齿相依、辩证统一的关系。离开了生态环境的经济建设就像是无本之木;离开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只是空谈。在谋求社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共荣共存的关系。

2.3、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

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各类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受到污染后的环境的恢复能力也是一定的,在发展的同时应践行可持续发展观,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只有生态环境能够永久持续的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资源,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只有正确的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才会达到共存共赢的目的。如果以经济建设为重,而忽视环境保护,只会造成对资源的滥用,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为了保护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过多限制对各类资源的使用,这也只能遏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阻碍。

3、结语

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城市形象的载体,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应该共荣共存,相互协调,促进共同发展,切勿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在生态环境得到良好建设、自然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的同时,促进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

[3]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

[4]薛一梅.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经济学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绿色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7月12日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多是强调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多数措施治标不治本,仅依靠增加专门性治污成本投入的方式进行环境的改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坚持标本兼治,既对已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的绿色保护机制,使生产系统本身具备环境保护能力,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新型生产发展模式。

影响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的首要因素当属环境。首先,重视保护自身生态环境,将其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和居住的地区。资源型城市一般生活设施配套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在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要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接续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其次,鼓励低碳发展、技术创新等相关政策是实现城市转型的前提保障。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过程中,政府需发挥主导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期目标,制定相关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公民广泛参与。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和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延续打好基础。生态环境是全球性问题,发达国家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资源型城市又是城市中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是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种类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复杂、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这也是提出绿色发展的意义所在。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问题都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焦点、重点和难点。

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不同有很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区位条件、劳动力状况、环境保护压力、产业情况等都有所差异,所以适合一个地方的转型经验也许会在另外的资源型城市中水土不服。要探寻适合本地的经济转型路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一项根本性、长期性战略任务。它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转型的方向是否正确,转型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自然各个领域,涉及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投入及产出等各个方面,而且又是在城市经济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展开实施的。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内部及其与经济转型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促进生态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具体说,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包括以下五个关系: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诸如主导产业转换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等等,无数迫切的转型发展问题亟须解决。面对艰难复杂的转型发展任务,资源型城市绝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先开采、后治理”、“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经济增长之路,再不能忽视和淡化生态环境问题,重犯历史性的战略错误。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经济转型中应有之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实施物质资源、经济资源、生态资源三个资源同时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并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个文明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把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摆在关系经济转型整体和全局、关系经济转型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才能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有可能选择和走上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道路。

(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同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任务,其中任何一项任务都不容忽视,不能偏废。既不能重修复、治理,轻建设;也不能重建设,轻修复、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建设的关系是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也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危害巨大。因此,转型的起步之年、转型初期,就必须一刻也不耽搁地立即着手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并把这项工作贯穿于经济转型的全过程。但是,同时必须认识到,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事后的修复、治理,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它虽然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但还不是这一矛盾的彻底解决的办法。彻底解决这一矛盾,不致发生旧的生态环境问题刚刚解决,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接踵产生的尴尬,就必须治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和根本办法。

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途径,是要建设生态经济。什么是生态经济呢?生态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用形象化语言说,生态经济即绿色经济,它是区别于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生态经济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协调的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推广和实行绿色技术、绿色投资,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使经济的增长不再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是一种更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也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理想,一个更加令人向往的人类与自然“大同”的世界。只有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不致发生修复、治理了旧的生态环境破坏,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又再度产生的悲剧,打破“生态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三)重点生态环境项目与一般生态环境项目的关系。经济转型的每一个投资项目都与生态环境有关,很难说哪一个投资项目与生态环境无关,只不过相关的程度有强弱,相关的性质有正负之别而已。投资项目中有一批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显著,其建设和实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建设意义极其重大的项目,它们成为重点生态环境项目。而另外一些项目,从生态意义上说只是一般性项目。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要区分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和一般生态环境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首先在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借以带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全局。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也要搞好大量的一般性生态环境项目,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全面性、综合性和整体效果。无论是重点项目还是一般项目,在实施建设过程中都要从生态环境项目的特点出发,坚持如下两条原则:一是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对于资源开发过程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气体、液体排放物进行科学化、生态化处理,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二是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和城市设施建设滞后交织在一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城市的住宅、道路、通讯、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反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加重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从而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设施建设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从全局、长远、根本上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统一的。但是,在一定时期、一些具体问题上,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生态效益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一个投资项目或一个企业,投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钱多了,会加大建设和生产成本,相应减少投资收益和生产效益。一个城市投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钱多了,就会相应减少投在经济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的资金。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兼顾各个方面,尽可能实现三者的统一,既不能不顾生态效益只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不能只顾经济、社会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而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严重冲突,经济、社会效益的取得需要生态环境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时,则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宁可损失甚至牺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因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期根本利益所在。用损害生态利益的方法谋取经济、社会效益,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到头来,也会最终损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中实施政府调控与运用市场机制的关系。生态环境是社会公共品,并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这一情况导致某些人认为生态环境不具有价值,从经济利益上减弱了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按照一般经济规律,社会公共产品及某些外部性极强的领域,只能由国家承担起管理责任,或者国家管理比任由市场自发力量支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其外部性又是如此之强,所以由国家实行有效的管理,以法律的手段、行政强制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或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疑比单纯市场调节更为有效。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统一管理虽然重要而且有效,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国家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生态环境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即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企业、单位、个人获得利益,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企业、个人为此付出成本,受到应有的经济惩罚。只有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并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和实施政府调控的水平,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环境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同时绿色发展以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为重要目标,能促进环境因素的改善和治理。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发展要求区别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树立标本兼治、同步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原则,既对以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可支撑人口、经济规模和容纳污染物承载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绿色保护机制,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运行和互动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远.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关键要素识别与推进策略选择[J].东南学术,2011.5.

第9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人和自然

一、绪论

踏入新时代以来,经济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坚定不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而为了确保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更进一步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深入实行绿化发展是亟需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定程度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了特色经济以及优势产业等,同时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项目明显得到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呈现出绿化成绩的缺乏。因此,新时代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建设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建设发展备受关注。而本文将会围绕着林业生态环境的完善以及园林建设的发展这一主题,重点阐述青海地区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提供理论性参考建议。本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为以青海地区为主的生态园林设施建设提供建议,为日后的城市转型提供参考性思路,促进生态城市最终形态的形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进一步发展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与实践意义。另外,本文将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文献研究作初步总结,为日后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二、文献综述

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研究应从生态园林开始,并由生态园林的含义功能等进一步延展到生态园林在我国的发展研究以及建设进展研究。因此,本节将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的阐述。关于生态园林的含义以及功能,王浩指出,生态园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而衍生出的园林绿地系统,即是基于科学的配置,美化的景观以及群落的源生循环调节功能而形成的林业生态环境。生态园林的功能是丰富多样的,例如“自觉”调节气候、改善空气、改善环境等功能,而学术界对生态园林功能的总结,主要是能够促进人们更完善的、更有质量的经济生活的实现[1]。关于我国对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研究,王浩提出,应该在科学明确的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形成基础理论模型将有利于林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园林绿化的进一步实现。侯碧清基于具体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深入研究并提出绿地的生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总结与归纳林业生态环境的理论与方案。骆天庆系统地介绍了当代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与经验以及发展的未来态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形成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做法,为构筑林业生态环境奠定系统理论基础。而翁奕城进一步指出园林与城市之间的相处模式,并强调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难点[2]。基于以上系统的理论基础,更多学者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园林绿化改善,并提出了不少建议。如,牛然提出循环经济与生态建设的结合,指出当代高消耗的生态经济建设模式的致命缺点,尊重其自然规律,尊重其内在循环规律,应是当代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除此之外[3],刘杰,经过比较分析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指出其内在发展机制;韩云龙提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及方法等等[4]。以上文献从林业生态的内在规律出发,主要指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与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关于目前我国生态建设的进展,主要围绕以下几座城市的模式展开研究。一是天津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注重城市内在特色,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建设,提高林地的占有率,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适地适树”原则为基础,在盐碱地上实现绿化建设,造就特色生态建设模式[5]。二是以宁波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以系统论为基础,重点衡量区域治理与整体治理的协调性,以系统的观念为林业生态建设与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实现方案的理论基础,其目的是培育一个绿化系统模式———花园城市[6]。三是以深圳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从新的角度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整体的思维看待周边城市,与周边城市抱团绿化治理,进行组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建设,科学利用整体思维合理规划资源,以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力量进行生态建设[7]。四是以苏州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型,其依托于自身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建设“小多匀精”模式为主要目的,是基于城市本身的基础内核,可以以较高的标准以及起点来规划生态环境建设[8]。基于以上文献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建设,本质上是人们从新的角度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而生态建设并不能设计一套统一的模式,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建设。与大部分城市相比,青海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如何运用科学的配置方法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是当前许多学者都在致力研究的一个问题,解决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将是解决西部大开发重要难题的起点之一。

三、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

1.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的进展

一个国家林业的发展、林业的富裕是其社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非协调性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保护国家生态环境与整治国土环境的首要任务。因此,进行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毋须置疑。而作为荒漠化极其严重,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青海地区,应该是林业建设和园林建设的重要考察对象。为此,我国有一套具体的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方案。一是在源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园林建设。自开始治理青海生态以来,国家不断投入各种资源保护改善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是青海地区的环境仍然持续恶劣,甚至出现了更多生物难以生存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保护观念的滞后性,保护的措施并不能适应当前破坏源环境的速度。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出现了为了速度而放弃详细的考略与衡量的情况,致使保护工作没有做到位,结果不尽如意。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青海地区源生生态系统的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园林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二是改善黄河长江中上游环境,为林业园林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天然林是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天然林天生对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使极大部分干旱的青海地区缺少天然林。人工造林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有可能无法达到真正森林的标准。因此,创造建设天然林源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改善长江黄河中上游的环境,使江河断流现象逐渐消失,是保护天然林的重要举措。在天然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林业园林环境的生态规划,从而使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林业园林建设工程相联结,为林业园林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三是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进一步进行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生态规划。退耕还林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开荒种粮而出现的森林退化问题。农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计生行业,长期以来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曾一度剧烈开展开荒种粮行动。然而,虽投入了大量物资,但是农产品产量不大,森林资源也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实践证明开荒种粮并不能解决西部大开发问题。因此,退耕还林,以更大的土地进行林业园林建设是当前西部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完善与园林绿化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退耕还林,增加森林的面积,从根源上保持水土平衡,从而改善西部地区土壤以及环境问题,这也是西部地区进行林业园林建设的重要目的。四是围绕防护林建设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实现飞跃式林业园林建设工程的重要标志。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青海、东北以及华北三个地区建设风沙带防护林建设,以构筑起“绿色长城”,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作为三北之一,青海地区的防护林建设为青海地区减少了恶劣的环境侵害。以上四点是当前我国在青海地区进行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基于保护以及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林业园林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我国青海地区的林业生态系统,改善西部大开发的自然环境条件。

2.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的困境

多年来,缺水是人们对青海地区的基本印象,也是贫困以及难以生存的重要原因,解决缺水的根源问题,是青海地区林业生态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完善林业生态系统,使西部地区有水可用,进而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本节将围绕当前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难点出发,系统概述当前的困难之处。一是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林业园林建设。森林是林业产品的主要资源来源,兼顾调节气候和保持水土的功能,也是林业与园林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青海地区森林的覆盖率较低,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青海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与当地气候干燥、降水不足息息相关。青海地区环境系统十分脆弱,而脆弱的生态系统难以维持林业与园林建设。青海地区荒漠化严重,为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带来威胁,生物的单一系统导致生物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阻碍林业与园林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青海地区并没有充足的江水河水或者湖泊,且江河断流现象日益严重,而水是林业与园林建设的重要条件,水资源的缺乏更是阻碍了青海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除了上述原因,青海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冬春季冷雪伤害十分严重,极端的低温使林业生态建设受阻。二是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创新思想,阻碍了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在市场机制的带领下,焕发起了新的生机,青海地区改革缓慢,市场机制在青海地区发挥的作用无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青海地区依靠行政管理的色彩比较浓重。青海地区森林大部分属于国有,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长期处于低收益低公开的状态,因此效率较低,不利于林业园林建设的发展。同时,青海地区仍然处于贫困地区,缺少优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整体创新意识不足。

第10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究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只是单纯的追求增加耕地的数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导致土地被开发整理后质量较差,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甚至会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才能真正把土地整理的目标实现。

一、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1、利于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提高

在土地整理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对提高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非常有利。历史表明,如果不重视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因为土地整理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产生的社会后果会很严重。

2、利于保持区域的生态平衡

在土地整理中,要建设大量的工程,就会使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栖息地减少,会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影响,进而打破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因此,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就能有效的改变这一局面。

3、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土地整理的开展,目的就是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积极开展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

二、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道路、沟渠的建设中,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不仅所占比例较小,而且仅是用于防护林的建设,对区域内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等方面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会严重阻碍生态环境的建设。

2、土地整理对植被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人们只追求耕地数量、质量的提高,因此不断地对荒地进行开发,大面积的进行土地平整行为,表面看起来使土地的垦殖率快速上升,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对生态环境的不重视,忽略了在这一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使得理论研究滞后,缺少具体的实施措施,造成在土地整理的实际工作中,区域内的各种原生、次生的自然植被不断退化,数量急剧下降,甚至一些人工的植被面积也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的农作物。因为改变了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占据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不利于他们的生殖繁衍,使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进而影响了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另外,在土地整理中过分强调道路、沟渠的顺直、硬化,不仅降低了景观的观赏性,也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日益简化,生物种群越来越单调,致使病虫害的发生的频率加快,强度增加。理论落后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效益的评价比较粗略、不具体,特别是一些大型项目建设,也缺乏可行性分析。

3、水土流失严重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平整,使土地原有的生态条件得到改变,虽然新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起来,但是耕地面积的不合理扩大,干扰并打破了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生态平衡,使得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缓冲性,使原有的生态系统不堪一击,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所以,在土地整理中,对土地资源应该进行严格的评价,选择适宜的对象用以开发,采取妥善的措施,尽最大的可能使水土流失的面积减少。

三、改善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的对策

1、加大投资力度,为环境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土地整理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而利润回收的周期又很长,所以现阶段,要想方设法拓展资金渠道,保证资金来源多元化,比如调动社会资金参加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的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土地整理良性的投融资机制,走出一条稳定多元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土地整理融资道路。

2、采取多种措施保持生态环境

为了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取得良性循环,应该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保护生态环境。首先从全局的角度制定好规划,区域内原来有的湿地、水坑池塘等尽可保留;尽可能保持沟渠原来多变的断面形状;减少硬化,为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同时加强农田防护措施,形成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其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如在道路、河流的周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另外,开展好土壤改良工作。在土地平整的过程中,采用局部平整方案,能够对耕作层减少破坏;表土剥离后及时回填,使熟土在上,生土在下,使农田出产能力不会降低;采取物理、化学等措施,使新增耕地的土壤得到改良,提高土地质量。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重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研究,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模型,分阶段评价,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做到土地整理的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同步建设,保证土地整理项目向生态友好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目的

3、合理制定土地整理的对象,加强土地整理后续管理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应对土地整理的对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包括利用率较低的耕地和其中各类废弃地等等。在土地整理中,对每一个对象都应有针对性。如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所以不能大规模的开发湿地,既保护了湿地,也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把对山坡荒地的整理作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在土地整理的后续管理中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推广节水灌溉,提高水、肥利用的效率;推广新品种,控制污染,建立起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耕作制度,大力推广绿色农业。

四、结束语

在土地整理中,不能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忽视生态环境的效益;也不能只局限于局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忽视整个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整理应当保证土地整理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

作者:吴萌 单位: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

参考文献:

[1]李岩,欧名豪,赵庚星.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02).

第11篇

关键词: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S718.51

文献标识码:A

联合国在《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中指出: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并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以此可见森林的生态系统所处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一、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可以用“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系统脆弱”来表示。

(一)森林生态功能减弱。从1964年开发建设以来,大兴安岭林区已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1.1亿立方米,上缴利税40多亿元。然而到2004年末,活立木蓄积量已由开发初期的7.3亿立方米减少到5.4亿立方米,减少了26%;成过熟林蓄积量由4.6亿立方米减少到1.6亿立方米,减少了65.2%。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的生态功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二)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自1992年以来,对大兴安岭林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是触目惊心,成百上千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被猎杀,越来越多的常见物种变为珍稀、濒危物种。

(三)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在大兴安岭林区,素有开采黄金的历史,多年来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恶劣的成因分析

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恶劣的成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下文主要从哲学的内外因角度分析说明。

(一)外因层面:

1.政府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严重不足。目前大兴安岭林区的大部分装备和仪器设备还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产品。推进林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不明确。林业科技工作与林业建设,生态建设结合也不够紧密。整个林区现有林业技术配套性差,重大科技成果少,转化率不高,林业科技进步对林业生态保护,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极低。

2.政府资金的支持不到位。大兴安岭林区的企业经营从1993年开始出现滑坡,1997年当年亏损1.2亿元,最好的林业局也只开10个月工资,累计欠发工资高达3.9亿元。很多林区的工作者对于日益脆弱的林区生态环境,只能是有心无力;此外,林区政府自身以及林区的广大居民靠天吃饭的意识上没有太多的改变,面对林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似乎没有一些积极求变的想法。这种意识上的“滞后”可能是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丝毫不见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内因层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生态环境建设自身具有许多不为人们所共识的特性,因此当人们只是盲目的一味索取时,就必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劣。

1.林区生态环境建设在产品属性上有其很强的公共性。由于公共物品具有的产品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特征,这就造成了它的需求与供给无法自动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因此在现实中公共物品很难通过个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来提供。

2.林区生态环境建设在资金的投人上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个体或企业的效用函数不仅依存于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依存于其他人所控制的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又不受市场交易的影响。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具有极强的正的外部效应的存在,即它的社会收益或成本大大高于行为者的个体收益或成本。

3.林区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具有极强的社会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本身的目的就是要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局部来看,保护建设林区的生态环境仅仅只是促进该林区的各方面发展,但从长远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性还体现在生态本身是没有任何地域的界限的,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就是造福社会和广大人民。

三、政府在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责任建设

基于目前大兴安岭林区的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自身所具有的极强的产品的公共性。投资上的外部性和产品消费上广泛社会性的特点,就决定了必须由我们的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担负林区生态建设的重任。

(一)充分运用经济职能手段,政府应发挥生态环境建设中投资主体的作用。政府在林区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上要加大预算,同时也要积极通过转让租赁林区的某些土地,发行林区生态建设债券等经济,金融方式筹措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来支持林区生态建设。另一方面,政府的投资不应仅仅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更应该加强对国有林区进行人才的投人,设备的投入以及科技的投入。

(二)充分应用政治职能手段,政府应发挥生态环境建设中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的作用。政府应努力进行政策的创新,用政策的杠杆来引导各企业和广大人民加入到保护林区生态环境中来。一方面大力倡导林业的分类经营,另一方面明晰林业产权,重塑经营主体,从而有利于广大林农可以放手发展林业产业,这对于保护和建设林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力。

(三)充分运用法律职能手段,政府应发挥生态环境建设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作用。法律是实现国家基本职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国家本身又是法律存在与发展的政治基础与有力保障。加强国有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今天,我们虽然已经从许多方面都制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制度以及地方条例,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结合我国林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纳入林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生活轨道,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当成是一项事业而达成一种国民的共识。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前方还有很多艰难的路要走,但为了天空更加湛蓝,为了河水更加清澈,为了森林更加茂密和繁盛,我们的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为了广大人民的福祉,应该把保护和建设林区的生态环境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深深的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叶。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川西北;生态问题;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410-01

一、当前川西北生态惨遭破坏

(一)不适当的工程项目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大型料场的开山取石、弃渣的堆放等,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二)动植物生存环境遭破坏。大规模工程建设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配套的新建城镇和道路系统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割侵占,水库蓄水淹没原始森林,这些都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野生生物物种的生存,加剧生物物种的灭绝。

(三)旅游景观资源遭毁损。为节省投资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工程效果,现在许多水电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都把目标瞄向了众多风光优美的天然高山湖泊,在湖泊前端加筑水坝提高水位并开凿引水隧道,使天然湖泊变成调节水库。

(四)侵占耕地、形成移民压力。受自然条件约束,主要河流的河谷地带都是西部地区尤其是横断山区的村镇、人口、耕地的集中区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工程项目建设中大量高水坝的兴建,将造成大量的村镇、耕地淹没和移民。

二、川西北生态破坏的原因

(一)缺乏生态修复配套工程

以水电项目为主的大型工程项目,频繁入驻川西北直接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经统计,在岷江已规划的15级梯级水电开发中,分布的大小电站已有100多座。同时随电站溯流而上者,还有一个个污染日重的化工厂、磷矿厂。

不可否认,工程项目的推进能够在短时期内加速经济发展步伐,能够增加当地牧民收入,然而工程项目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上,我们一定要有所评估,有所选择。对于一些生态影响较小,环境破坏较低的项目,我们可以有一定的选择。然而,我们的政府或者说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投资时,一定要考虑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贯穿整个项目始终,甚至在工程完工以后,我们的生态修复工程还将持续下去。我们大型工程项目的预算也应该将生态修复成本算在里面。例如,修建―个新的水电站需投资3个亿,而生态环境的直接损失需要2个亿才能修复,后续每年都要投入上千万进行生态维护,那么总的项目投入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3亿,而要将所有环境修复成本加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项目的推进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经济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一味的追求速度,总会带来诸多其他问题。以川西北经济发展为例,为追求工程项目尽早完工,早日带来经济利益,众多工程项目同时开工,大规模土建工程入驻川西北地区,而不考虑当地生态的承载能力。国外的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大多在10年以上,而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都在6年以内。很多企业都加班加点的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追求经济效益。

(三)一刀切式的移民搬迁影响生态环境。

川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散居生活,这样的生活习惯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然而为方便工程项目施工。不少大型工程项目的入驻都导致居民的集体搬迁,而人的集中将会加重生态承载负担违背自然规律,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影响生态环境。

三、针对川西北生态破坏的思考

我们想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终止对自然的破坏行为,并进行深刻反思。我们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来武装自己,要深刻认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长远影响,要让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自觉的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对严重破坏和影响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工程建设项目,我们一定要加以遏制,要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大于工程项目建设。在对部分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上,我们一定要配套相应的生态修复工程,将生态破坏降至最低,同时要放慢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循序渐进。

对于工程项目的选择,应当在充分考虑川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四、结束语

川西北地区的生态极为脆弱,我们应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川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本课题组的观点是“不发展(工业产值方面)就是最好的发展”,川西北高山地区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大力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价值如果一定要发展经济,也必须改善发展思路,不追求经济的过快发展,始终坚持生态第一,环境第一。大型工程项目的入驻短期内虽然能够极大提高川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川西北生态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川西北投放大型工程项目,特别是水电、交通、矿产项目时,一定要慎重,要进行生态影响预评估,在项目建设中配套相应的生态修复工程。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先行,把生态环境永远放在第一位。川西北地区唯一的目标就是保护生态。

参考文献

[1]于代松.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4~8.

[2]于代松.水电的过度开发对川西生态环境的威胁[J].当代中国研究,2007,4.

第13篇

[关键词] 林业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19-01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1.1 建设意义

所谓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是指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土全面整治的角度出发,以维护和再造为主要手段,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林业本身便是自然生态环境的载体,它不但为各类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之地,而且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用资源,鉴于此,有必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在现实方面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类自然资源日渐匮乏,林业资源在此之列,虽然林业本身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超过了建设速度,故此,为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森林作为林业的主要资源之一,林业的生态建设也是针对这一资源而言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1.2在经济方面的意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还是林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并使其达到完整与平衡的状态,由此不但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能支撑复合经济体系的稳定、持续发展。

1.2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对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把控不严、管理松懈,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局面,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建设资金无法到位、技术准备不够充分,不仅使国家资源大量浪费,而且还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此外,国内很多城市在进行林业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缺乏对当地水文地质环境的了解,致使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部分地区过于追求成林效果,不惜花费大笔资金购买成活率低的树种,不但破坏了原本的林业生态体系,而且还造成了维护管理成本增大。上述种种,都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将其作为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科学经营、养山增效、增绿造林的原则对林地进行规划设计,达到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优化林分结构、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其次,创新管理理念。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推动以传统造林为主向“造管并重”的方向转变,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林木养护管理、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抚育培训等工作,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再次,加强森林资源多重效益管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重视森林景观建设,通过建设和开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景区,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是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为了保障资金供给充足,应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首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下拨的财政资金,还要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让社会组织机构、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其次,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林的补偿力度,引导林区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再次,以林业产业发展带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区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果品产业、苗木产业、优质树种产业等,用林业产业发展取得的经济效益反哺林业生态建设。

2.3 健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多层面入手健全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具体如下:政府机构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引导林业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林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建设;完善营林造林招投标体制,在建设项目中引入监理制,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积极研究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建设成效;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数据中心,为建设管理提供支持平台,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效率;建立科技推广体系,成立技术指导小组,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到林区进行实地指导,促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2.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园林人才队伍,所以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优化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有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将其运用到建设实践中。同时,还要经常组织专业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不断丰富人员的知识体系,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第1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65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保障。目前,社会中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的扩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概述

1.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效应的含义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是指水利工程的实施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内涵的确定,是进行环境效应评价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合理的选取指标,确定内容的覆盖范围,并建成一定的指标体系等,对最终的可靠性有着比较大的影响。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在具体的工程建设完成后,才能逐步的体现出来,一些学者认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需要在生态基础上进行分析,但是并没有对社会和经济作出分析。

1.2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现状分析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提出,我国制定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方案,相应的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地完善和发展,但是针对具体的案例研究做的还不到位。在当前的研究中,对研究方案的选择没有具体的标准,所以,对工作的进度和效率影响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需要针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案。研究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问题,注意细节性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评价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2 生态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生态水利工程,就是指实现水利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当前水利工程的层次基本包括以下5个方面,提供饮水保障、防洪、经济发展、农业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这5个层次的实现,最终都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不断的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传统的发展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既定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方面内容。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气候的异常变化等。比如东北地区近年来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资源严重减少,导致粮食减产严重,给人们发出了一定的警告。只有将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效应和谐发展的措施

3.1 建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

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就是指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价,并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是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科学的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评价,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项目的选址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科学的预测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2 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到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周围地区的动植物生长,避免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对鱼类的产卵和鸟类的栖居,所以需要优先考虑使用比较环保的技术措施。在建设的选材是,注重考虑对环保材料的使用,要有利于促进动植物的生长;水利工程的施工完成阶段,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对发现有不良的影响产生时,要及时的采取改进措施,将产生的破坏尽可能的降低。

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就要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补偿机制,促进水利工程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比较大的破坏,因此,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专项的资金,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15篇

1.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该工程建设将破坏土壤结构,堆放渣土,如不及时清理或运输,不采取任何隐蔽措施,极易造成沙尘和环境污染;在雨季,将导致土壤侵蚀。项目规划绿地面积38182.5m2,植被覆盖率达58.6%,该项目建成后,随着绿化工程措施的实施,生态植被的项目将恢复的一部分,该项目占地面积的生态影响有一定的补偿[1-2]。

2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2.1 生态环境功能影响分析

随着该项目的建设,人工培植大面积的绿地将弥补和改善该项目被占领区的生态功能,改善其自然生态恢复功能。土地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经济价值得到提高[3]。

综上所述,总之,该项目的建设将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功能。

2.2 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

(1)生态环境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生态环境满意指标一般由7个组成,具体见表2.1。

本生态环境满意的指标简要说明。

①停车位数(Q1)

项目设计施工建设必须给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汽车数量的增长留有一定空间,“最令人满意”的标准定为50/10000平方米。

②交通是否便利(Q2)

根据相关建筑法规的要求,一定规模的建筑群至少设一面临街,设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进出口; “较满意”的标准是建筑物两面以上临街,“最满意”的标准是有3个以上进出口 [4-5]。

③绿化占有率(Q3)

根据不同市区规划对绿化的要求,项目绿化率要达30%以上,故其“最满意”的标准应为30%[6]。

④环境质量(P4)

环境质量状况包含水体、大气、废渣、噪声污染等[4]。

⑤市政化程度(P5)

根据各地的要求,有天然气、供水、供电、供热、电信、雨水、污水等不同7种类型管网,应全部配套、安全、有效[5]。

⑥建筑容积率(Q)

这个指标在建筑中很重要,在生态系统分析中很重要。如果容积率太高,它会显得臃肿复杂,建筑也将在密度相应增加,清除率降低,使人们不会感到拥挤松散;如果其太低,反映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在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资源不足的现代。

⑦观感

从景观和美学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与周围环境、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可以使人们享受到美。

(2)生态满意度分析

根据该项目的总体情况,总结了不同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数据,如表2.3。

由上述评价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建设项目所在地外部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完备。

(2)工程所在地交通网络设计较为合理,设计多个停车位,配置多个交通进出口,可保证出入人流、车流畅通。

(3)绿化率较高,可保证景观及降噪防尘需要。

(4)项目周围环境质量较好。

(5)项目周围市政设施齐全。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满意度从总体上说达到了良好以上水平,建设合适。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西安春季干旱少雨,近年风沙频发,为保护生态系统,应在项目占有地加强绿化,以高低多种灌木、乔木搭配种植。

具体几点建议如下:

(1)施工规范化;管线沟槽开挖、临时堆放条件应规范化,以尽量减少对储存、周围土壤和植被的破坏;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绿色植物,并且与市容市貌协调。

(2) 临时占用区的开挖应分层堆放,所有表土应分别堆放并标明。至少0.3m的地面应视为表土。施工结束时及时恢复、绿化。

(3)雨季施工时,应备有工程布覆盖,临时堆放场要设置围墙,以防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4)任何时候保持排水系统畅通。

(5)项目本身必须有更多的绿化措施。项目建成后,应当定期维护和维护水土保持工程和绿化设施。

4 结论

项目在规划中重视绿地景观系统的建设,对原有植被进行整修、改建,并且建设一定规模的绿地,提高绿化占有率,建成后可使总体绿化率达到58.6%,改善该区域原有的自然景观环境,使景观生态环境更加有序、美观。将改善区域目前生态景观面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西安市城市建设。因此本项目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郑铭. 环境影响评价导论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 卞耀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 [M]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3] 彭应登, 王华东. 累积影响及其意义 [J] . 环境科学, 1997, ( 1) .

[4] Therivel Riki, Rosrio Maria.The Practice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 .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 Ltd.1996.

[5] 陆书玉. 环境影响评价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 朱坦. 战略环境评价 [M] .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