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区别范文

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区别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区别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区别

第1篇

关键词:建筑物;维修加固;原因;原则;方法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要求不断增强,对已有建筑物的维修与加固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重视。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建筑物的维修与加固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一、 维修、加固的原因和目的

建筑物,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一般都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项基本功能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部分已从要求适用到讲究美观。甚至设计新的工业建筑时,也开始注意型式以及适当装饰,以创造环境美的生产条件。因此现代建筑物不仅都要满足上述三项基本功能要求,对不同的建筑类型有时还应有不同程度的艺术性要求。应该说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艺术性是建筑物的四项基本功能要求,只是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要求的功能的侧面有所不同而已。

建筑物在正确设计、精心施工、正常使用与维护的情况下,在其设计的预期使用年限内,应该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但无论是旧建筑物还是新建筑物,都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建筑物不满足上述某项或几项功能的要求。这些原因主要是在下述三个阶段形成:

1.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可能由于勘察、设计资料不全或不准,建筑、结构的方案不合理,造型不妥,设计计算有误,或构造不合理等原因,致使建筑物不能满足预定功能要求。

2.施工阶段

建筑物在施工阶段,可能由于施工管理不善,或施工技术水平低下,或人为非法的偷工减料及不按施工规范操作等原因造成隐患,工程交工后,建筑物不能满足原设计功能要求。

3.使用阶段

(1) 建筑物使用年久老化,建筑物在正常使用与维护情况下已经达到或超

过了设计使用年限,已完成其功能要求的使命。

(2) 建筑物使用年久失修,建筑物正常使用,但维修不好或没有维修,在尚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已丧失某项或几项功能要求。

(3)建筑物使用不合理,包括建筑物用途变更,超载使用,使用条件或环境恶化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

(4)自然灾害及偶然事故,如地震、风灾、水灾、滑坡、坍塌、爆炸、撞击及其他各种事故。

由于这些在不同阶段形成的种种原因,导致建筑物不能满足或丧失某项或

几项功能要求。为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功能或一定的功能,就应及时进行维修或加固,因为建筑物的缺陷和损坏的严重程度不同,要求维修或加固的深度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维修主要是解决建筑的耐久性问题,当然有时也能改善或改变建筑物的适用性,甚至是为了改善或提高建筑物的艺术性要求,而进行特殊的维修。加固一般是为恢复或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另外有一些建筑物的维修或加固,并非由于缺损而要恢复其功能,而是为了变更使用功能,也就是改变建筑物原设计功能,满足新的适用性要求,如把民用建筑改为小型工业建筑,或将民用建筑改为低档公共建筑,或者上述两种情况相反的改变。总之,维修加固的目的要求不同,进行维修加固的深度、方式方法和技术都有区别,甚至有的差别很大。

二、维修、加固的原则与要求

建筑物的维修加固工作,主要包括设计与施工两部分,在设计之前对某些重要的建筑物,尚应作检查监定工作。因此维修加固的设计和施工与新建工程相比要复杂的多。主要应注意一下几个原则。

1.维修加固的设计应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合理经济。

2.维修加固施工要求在不停产或尽量少停产,不影响或少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条件下进行。

3.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物,减少拆除工作量,保留部分应有足够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具有利用价值。

4.维修加固时,施工场地狭小,在维修加固的建筑物内一般都有生产设备或工作和生活设施,各种管线纵横交叉;建筑物外有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或道路等设施。因而对施工组织、工艺布置、施工方法和技术等应有特殊的安排。

5.因进行维修加固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这种比较包括使用价值、维修加固方案等扩大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三、维修、加固方法的选择

在选择维修加固方法之前,应该先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在经过多种方案比较后确定维修加固方案。根据方案的目标与要求,选择具体的维修加固方法和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常用的维修加固方法和技术很多,特别是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维修方法和技术更多。

1.建筑物表面维修

建筑物的结构构件表层或深层存在破损、腐蚀、蜂窝、孔洞、裂缝、锈蚀等老化缺损问题。一般方法是彻底清除老化缺损层,按需要补做新的表层。如是局部维修,作与原表层相同(包括型式、材料、颜色等)的新表层。如是全面维修,则按方案要求作可能与原表层完全不同的新表层。表面维修的方法比较多,维修深度差别大。

2.压浆及灌浆技术

压浆及灌浆技术主要用于建筑物的结构构件内部缺陷(表层或深层的蜂窝、孔洞)和裂缝处理。这种方法简便,经济效果好,能恢复建筑结构原来功能,但不能提高承载能力。

3.喷浆及喷射混凝土技术

喷浆常作建筑结构构件表层维修及补强,喷射混凝土可以是喷射素混凝土和配筋喷射混凝土,可用于各种类型结构构件的补强加固。它的特点是:新旧结构结合力高,补强加固效果好,施工不用模板,工艺简单,技术经济效果好。

4.粘贴钢板加固技术

用建筑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到设计的补强加固部位。粘钢板的施工工法已被业内广为熟悉,其实质相当于对结构构件加大配筋量,可用于各种材料的结构构件粘贴钢板补强加固。这种方法粘结力高,基本不减小建筑物的使用净空,施工用场地小,工艺简单,工期短,施工时对生产、工作、生活影响小。

5.增设支点(支柱、支座)加固技术

这主要用于梁式结构构件的加固。这种方法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施工简单,但会减小原来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6.钢拉杆及钢围箍加固技术

这种钢拉杆和钢围箍主要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梁、柱等杆件加固。这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速度快,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净空小,但外观不整齐,耗钢量大。

7.外包加固技术

在建筑结构原构件外边,外包一层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加固。这种方法技术简单,用的较多,但施工麻烦,工期较长,施工时对生产、工作、生活影响较大。

建筑物的维修加固情况复杂,问题繁多,按建筑物的类型有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按建筑结构种类有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按维修加固的原因有老化缺损的,有自然灾害及偶然事故的,有改变原设计使用功能的等等,因此建筑维修加固的方法和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维修方法及加固技术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较多些,但有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也可用于砌体结构等其他结构建筑物的维修与加固。(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抚顺;113006)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建筑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是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汇,但是深思之余,发现不同文献和报道对其理解有所差异,还有些报道似乎混淆了两者的区别。本文拟抛砖引玉,探讨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之间的辨证关系,以求形成科学合理的认识,更好的为落实我国节能规划服务。

1.1 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的定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在使用过程中能显著降低能耗的建筑。节能建筑在我国一般是指按照国家出台的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

1.2 我国建筑节能面对的形势

能源与环境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两大难题,快速发展的中国问题尤其突出。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产业园区、大型建筑群和小城镇不断涌现,每年新增建筑近16~20亿平米,以这样的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总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加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3%,每年平均有接近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人口能源消耗远高于农村人口。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舒适性的提高,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呈刚性上升的趋势。建筑能耗作为为满足建筑功能和建筑舒适所必需的能耗,目前在我国总能耗中已占到19~20%,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建筑能耗对能耗总量的相对值和建筑能耗的绝对值都面临持续增长的压力。我国的建筑节能势在必行,但任务艰巨。

1.3 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

我国从1998年至今颁布了多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制定了相对1980年建筑用能水平节能30%、50%到65%三步走的计划。计划到2010年新建建筑分步骤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建筑照明节能标准》。为加强终端能耗管理,正在研究建立我国节能建筑评定体系,即将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及《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近年来随着国家宣传力度的加大,节能建筑已经为广大人民所了解,节能建筑发展迅速。

2、我国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近几年的发展在促进建筑节能的大众认识、推动建筑节能市场化等方面较为成功,但同时也暴漏出一些问题:我国的建筑节能日益得到重视,但收效不尽理想;对节能建筑的本质认识不够,对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的关系不清;地方节能标准从节能50%到65%不断攀升但落实不够,一些新建商业项目中滥用零能耗、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名称进行不实宣传等。

2.1建筑节能数字化

节能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不能仅仅是一种口号或装饰,建筑节能需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节能设计是前提、落实施工是基础、用户使用是关键,做好建筑节能需要政府、设计院、施工单位、建设方和用户协同努力。目前我国的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强制性标准,但落实的情况尚未完全解决。2005年建设部对16个省市3000多个在建工程进行调查发现,施工过程中按节能设计标准施工的建筑中,北方地区的比例为50%,夏热冬冷地区的比例不足20%,夏热冬暖地区的比例不足10%。但同时各个地区尽相提高节能设计标准,按照建设部要求,在2006年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基础上,北京、天津将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可见如果只重制定标准而忽视了具体的落实监控,建筑节能有可能变成数字化的空中楼阁。

2.2节能建筑标签化

节能建筑也出现了一些将部分技术标签化的趋势,具体体现在把一些技术当作节能建筑的标签来贴。特别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为追求宣传效果而炒做技术,建筑节能体系应是一个整体集成,不可分割开来,采用某一两项技术来代替系统优化是不可取的。比如寒冷地区的外维护结构可以多增加投资做厚,但夏热冬冷地区过厚的维护结构冬天固然可以保暖,但夏天却可能增加空调系统能耗。太阳能在西部地区资源远比东部丰富,但太阳能光伏发电却主要建设在东部。地源热泵在南方无须冬天供暖的条件下无法发挥热泵冷暖两用的优势且容易造成冬夏土壤热不平衡而造成运行困难。节能建筑应该优化选择,发展成套技术。比如适用不同气候条件的保温结构、在当地经济性高的空调冷热源、高输送效率的输送系统、舒适性高能耗低的空调送风方式和末端等等,地域之间根据气候应当有所差别。

2.3限制用能一刀切

建筑节能是否应该设置上限和分段价格这是最近节能法规制订中出现的一个有争论问题。诚然我国的建筑节能必须设置量化指标,但建筑能耗首先是一种满足舒适性的消耗,必须以不降低合理的舒适性为前提。居住建筑的能源消耗是一种消费,代表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已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但没有理由限制使用。对于公共建筑尤其是政府建筑应该首先制订严格的能耗使用限制。从实际范围内看,建筑节能又详细用能指标的都是政府建筑而不是居住建筑。因此对于限制用能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合理区分合理消费和不合理消耗,尊重人的使用习惯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2.4混淆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是以节省建筑能源消耗为目的的系统工程,是节能措施落实得到的能源相对节约量,其单位用KWh/m2。节能建筑是以降低建筑物能耗指标为目的的设计和建造方式,其衡量指标是建筑物的能耗指标,单位用W/m2。前者的单位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而后者是设计值,而节能设计规范中的各项指标是从设计角度提出的,只是对应设计工况的具体指标,和实际的使用是有差异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以上两者关系的混淆造成了一些错误的说法,比如说我国建筑的建筑能耗达到全国总能耗的30%,其实只是我国的建筑设计总负荷达到了全国总能耗的30%,实际的建筑负荷在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另外一种错误的说法是我国的建筑负荷相当于几个三峡的发电量,其实也只能说是我国的建筑设计总负荷相当于几个三峡发电量。

2.5节能建筑贵族化

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营造了许多所谓高端技术路线的节能建筑,依靠堆积的先进技术炒做卖点,将节能建筑所需要增加的成本抬高到数千元人民币。其实同等规模的建筑完全可以在成本投入相同或差幅不大的情况下实现节能,这已为国内外许多节能建筑的实践所证明。关键是开发商如何有效集成各种价廉物美的技术与产品。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只有国外的才能达到技术要求,国内的诸多技术与产品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完全可以做出低价和平价的节能建筑。如此,建筑节能才有生命力。

3、对我国发展建筑节能的建议

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耗能大国,近年来能源短缺、电力峰谷差增大、天然气提价、空调和供暖能耗上升导致的、部分省市电力、天然气供应不足,形势不容乐观,建筑节能。基于以上对建筑节能和节能建筑的辩证认识,我国的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供我们借鉴。

(1)注重节能建筑的落实: 我国虽已颁布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等一系列节能设计标准,但监督管理措施滞后,实施的比例并不高,节能建筑在总建筑中的比例仍然很低。笔者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急于不断提高节能设计标准,而是要保证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全面落实和达标,既有建筑改造分步落实。应该完善节能设计标准和既有建筑改造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及经济性奖励政策,要完善节能建筑的责任追诉制。只有将随着节能建筑比例的提升,建筑节能才能有稳步发展的基础。

(2)区分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分别以限制和激励引导为主加强建筑节能:对政府建筑和用财政拨款建设的建筑,实行更加严格的能源管理措施,以政府建筑节能来带动建筑节能。

(3)对于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需要分析其对于我国气候、使用习惯、经济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适用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盲目克隆国外的技术到国内。

(4)建立和完善建筑能耗的检测、统计、审计和披露制度:目前我国应该尤其重视建立建筑能耗的后期跟踪和披露制度,将建筑寿命周期内的能耗统计和披露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应该尽快制定一套公正规范的建筑节能检测手段,实现对建筑的节能现场检测,将建筑能耗变成国家和老百姓都能看得见、算得清的明白账。这对推动建筑节能落实、政策制定和提高老百姓的认知程度都有积极意义。

第3篇

该系统的采光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光导照明的概述太阳能利用三大方式:1、太阳能光热利用。通过收集和利用太阳的光能来进行的日常供热等,比如:太阳能热水器;2、太阳能光电利用。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比如:太阳能电池;3、太阳光反射利用。或者称太阳光直接利用,将太阳光直接引入室内达到照明效果,比如:导光管采光系统。

导光管日光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光导管作为一种无电照明系统,采用这种系统的建筑物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光进行室内照明。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光罩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管传输后由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的照射到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从黎明到黄昏,甚至阴天,导光管日光照明系统导入室内的光线仍然很充足。该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采光装置、导光装置、漫射装置。

采光装置:又称采光罩,是导光管采光系统暴露在室外的部件,收集阳光。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采光罩多为半球形,其收集光线的效果比传统天窗和采光天窗强,主要材质多为PMMA(亚克力)材质或PC吹塑制成,pc材质抗冲击能力优于亚克力材质,但亚克力材质透光率好于pc材质;二者各有优劣。

导光装置:又称导光管,是传输光线的关键部件,其内表面反射比对于系统效率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系统整体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应采用反射比较高的管壁材料。

漫射器:主要作用是将采集的室外天然光尽量多且均匀地分布到室内,除保证合理的光分布外,还应具有较高的透射比,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调光器:是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附加装置,用于调节光输出的部件。

日光照明系统适合安装的场所把您的日光创意添加到任何您需要的场所,可为以下场所提供日间照明:公共建筑:商场、超市、体育场馆、展览馆、动物园、博物馆;工业建筑:大型厂房、库房、地铁维修厂;军事设施:飞机库、维修库、器材库、坑道等;民用建筑:候机大厅、地下通道、地铁、轻轨等候车厅、学校、医院、政府办公楼、监狱、高级会所、酒店、旅馆、流动房间、家庭住宅、别墅等。

光导照明的优势节能:无需电力,利用自然光照明,同时系统中空密封,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按光源类型分类,可将其归入“冷光源”,不会给室内带来热负荷效应。

环保:组成光导照明系统的各部分材料均属于绿色产品。

健康:室内为漫射自然光,无频闪,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普通日光灯的供电频率为 50 赫兹,表示发光时每秒亮暗 100 次,属于低频率的频闪光,会导致人眼视觉疲劳,从而加速眼睛近视),同时表面带有 UV 涂层的采光装置会隔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少量的紫外线进入室内,可以清除室内霉气,抑制微生物生长,促进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和吸收,改善居住环境。

安全:不存在电力隐患光效好:光导照明系统所传输的光为自然光,其波长范围为 380nm ~ 780nm ,显色性Ra为 100(白炽灯所发出的光最接近自然光,其显色性Ra为 95~ 97),且经过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进入室内的为光为漫射光,光线柔和,照度分布均匀。

使用年限:光导照明系统使用年限≥ 25 年(电力照明灯具的使用年限 最大10 年左右,LED照明)。

光导照明系统与采光天窗的区别采光面积:光导照明系统采光面积仅为普通天窗的 1/6 、但照射面积却更广(普通天窗采光面积大,照明面积有限)。

采光效果:光导照明系统采光,室内为漫射光,照度均匀,无眩光、直射光(普通天窗采光进入室内的光为直线光、有眩光,且照度不均匀)。

自洁性:光导照明系统采光装置设计为半球形,且表面特殊处理,具有良好的自洁性,不需要定时清洁(普通天窗自身维护性差,需要定时清洁和维护)。

调光性:光导照明系统可装光量调节器,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光量调节(普通天窗调光困难)。

灵活性:光导照明系统可为建筑更里面的房间提供采光照明、穿层采光、钢结构建筑采光等等,无限制(普通天窗有限制)。

隔热保温性:光导照明系统是中空密封的,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热传导系数约为 4.2w/ ㎡ k (普通天窗隔热保温性极差)。

隔音性:光导照明系统可达到 RW37db 的隔音效果。

防火性:光导照明系统防火性能为 B 级。

安全性:光导照明系统骤冷骤热不炸裂,适应温度为 零下 40 摄氏度 到零上 100 摄氏度 ,且燃烧时无融滴,离火自熄(普通天窗玻璃易炸裂)。

防盗性:光导照明系统内置防盗安全棒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使用年限:光导照明系统使用年限≥ 25 年(普通天窗玻璃需更换),理论上可以与建筑同寿命。

光导照明系统的组成1.采光罩 | 2.防雨帽 | 3.导光管 | 4.漫射器光导照明的安装过程安装前准备1.勘察现场2.工具准备安装过程1、预留孔洞2、检查洞口及洞壁是否规则 , 然后对其进行整理使其规整3、天花板孔洞定位 ( 也可预留 )

4 、清理天花板孔洞 .

5 、安装防水帽6 、安装采光罩7 、安装导光管8 、安装漫射器施工完毕1 、检查系统安装是否合格,如不合格重新安装。

2 、清理施工现场。

光导照明发展历程在光导照明出现前,天窗采光的方式被广泛用于大型厂房,但天窗采光有容易产生局部聚光现象等缺陷 ;而自然光光导照明的照明效果不会因光线入射角的变化而改变,且照射面积大、出射光线均匀、无眩光、不会产生局部聚光现象。采光天窗受室内吊顶结构及传输距离的限制,采光面积相对较大,导致安装难度较大、防水不易处理,而自然光光导照明针对不同的屋面有不同的安装方法及防水措施,不受室内吊顶结构等的影响。在光线传输方面,250mm小孔径自然光光导照明传输距离可达 6m 左右,530mm、740mm的大孔径自然光光导照明传输距离可达 15m 以上,并且还可以使用弯管,这使得系统的安装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就导光管日光照明系统而言,并不是孔径越大越好,还要评估其屋顶开孔面积占比,光通量、传输效率等多方面因素考虑。

近年来,由于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首先发明了光导系统,在九十年代应用于民用住宅,因为光照效果明显,使用成本低,故被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