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放射医学技术重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

第1篇

一、放射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医学

放射医学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较多。各方面材料应该统筹安排。相互衔接。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其主要内容有。

(一)放射物理与辐射剂量学基础包括原子结构与核反应,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种类和规律,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辐射剂量学的基本物理和单位,外照射剂量学和内照射计量计算,射线探测。

(二)放射化学基础包括放射化学实验基础及应用,核燃料化学,天然放射性核素化学,人工放射性核素化学。

(三)放射损伤基础包括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基本规律,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机理,电离辐射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电离辐射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电离辐射传染和免疫的影响。

(四)放射毒理学包括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代谢规律,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损伤与反应,放射性核素中毒的急救与措施。核燃料毒理学,裂变产物毒理学。常用放射性核素毒理学。

(五)放射卫生防护包括作用于人体的放射源,从事封闭源工作的防护,从事开放源的防护,消除放射性污染和处理。放射性监测和保健措施,放射性核寨和放射在国民经济和医学应用中的防护,厂矿生产中放射粉尘和防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六)放射损伤临床包括急性放射病,核爆炸复合伤,慢性放射病,皮肤放射损伤,电离辐射对机体作用的远期后果。

二、影视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目前我国的电视机的绝对数量已居世界首位,看电视也成为我国广大民众最广泛最直接的新闻载体,在科学研究事业中更需要影视技术来反映科学研究工作过程、实验变化情况,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它显示的主要特点。

(一)由于电离辐射的不可见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就需要一种声、情、景并存的传播方式,而影视无疑是这方面最好的工具。为此。我们为放射医学安全知识普及拍摄了大量的记录片、纪实片。如:《放射源的自白》、《广东天然高本底辐射调查》、《急性放射病》、《内蒙白云稀土铁矿调查》和《医用×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控制》等等。我们不断运用影视技术为放射医学研究。放射防护管理,放射法规宣传,放射事故调查,放射科技专业知识宣传教育服务。

(二)影视传播的及时性

影视传播的时效性非常强,不论事件是刚刚发生的还是正在发生的,都可以在电视等影视媒体上出现。摄录以后。经过简单的制作就可以播出,周期极短,可以做到“随时”拍摄。随着直播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影视节目可以做到实时转播。大大地缩短了现场与观众的距离,有利于传播的时效性和先入为主的传播规律发生作用。

(三)影视传播科研专题报道的重点

影视传播放射医学科研报道是通过多角度、多侧面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影视片。是放射医学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放射医学影视片一般要经历以放射医学题材为内容的专题片的拍摄、编辑制作阶段。影视片栏目的合作、研究和完成放射医学影视片的播放、宣传、发行三个阶段。

(四)影视片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是放射医学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使用VOD影视点播系统,制作上载放射医学影视片及科研资料片80余部。以点对点的形式播出,科研人员随时需要观看。随时点播。快结、方便,收到很好效果。

(五)随着核能事业的高速发展,放射医学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影视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作用和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如何更好的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为新的放射医学研究作贡献将是我们应该注意和研究的新课题。

三、影视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中主要应用

根据放射医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影视的制作技术,在研究课题的进程中拍摄编制了几十部影视片,现就不同领域从多个研究项目中,以代表性的选择几部介绍如F:

(一)“放射源的自白”电视片,它是一部科研、宣传教育、认识使用封闭放射源的资料片。因为封闭放射源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方面已广泛的应用。如工业探伤、地质勘探、石油探井、食品保鲜及医学诊断治疗都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使用的大小源型,品种很多。使用过程和方法又非常复杂,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为了保护居民健康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组织编制了安全使用和防护措施及意外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及科普宣传教育。这对正确使用保管封闭放射源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此,该录片于1992年获得全国第二届卫生电影电视“白鹤杯”二等奖。

(二)影视片“白云鄂博稀土铁矿调查”

我国是个稀土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稀土元素与放射性钍共生。它对人体是否会造成危害和如何预防是个极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包钢白云稀土铁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我们就派出专门研究小组到该地区进行深入的研究,经过近30余年艰苦奋斗,使研究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对进行放射性研究保护人体健康,有了一套较完整可靠的措施。为此,该研究课题获得国家2004年科学技术二等奖。在现场调查工作过程中进行了较完整的拍摄和录象。编制成电视片“白云稀土铁矿调查”对推广防护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及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是很有价值的资料片。

(三)影视片“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的研究”

由于核能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大量人群经常接触比一般本底稍高的小剂量电离辐射,会不会产生有害影响。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和人群调查,其中对世代居住在高本底地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尤受人们的重视。

自1972年起。在广东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开展了环境辐射剂量与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工作在广东三个县阳江、恩平、台山进行,就调查现象与研究工作进行情况。获得的主要结果拍摄制作成科研录象片进行了分析研究。

高本底地区调查是一项调查地区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多种专业协作的课题。

高本底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辐射测量与剂量(2)居民健康检查与调查(3)高本底对照地区对比条件的研究等等。影视片“广东高本底地区的研究”无论在辐射防护的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此项科研项目获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四)“警钟长鸣”是一部因丢失一颗小型放射源被人拣带回家中,造成家庭人员引起急性放射病的电视片,影视片描述了放射源丢失的过程及对病人诊断治疗的方法。介绍了放射源从丢失到找回入库的全过程。该片给人深刻的经验教训。影视片“警钟长鸣”它对如何保管放射源,丢失后如何寻找放射源,受害人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断、救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它对今后辐射源的防护、损伤诊断、治疗及剂量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应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影视片

X线包括X线机和CT机等,在医疗卫生行业广泛应用。受照人群很大。为了达到×线的诊断和治疗目的。降低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按照国际标准我们开展了医用×线诊断质量保障的研究,使我国放射技术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大迈进。经过研究,改善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保证了×线机良好运行,为临床提供了最佳的诊断信息。完成录制“应用×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影视片,它对推广应用培训及进一步改进×射线诊断设备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六)吸附型水采样器的研制和使用影视片

在环境放射性监测中,水源监测时,需要采集大量的水,工作非常费时费力,为此。科研人员经过反复多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吸附型水采样器,它的特点是采集的水量大。时间快。科研人员用它完成了我国江、河、湖、海的大面积水取样和监测,促进了我国环境水源的放射监测工作。

第2篇

0引言

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 CBD)结石约占胆系结石的11%左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 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或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其中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效果好、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人群广泛. 而经十二指肠镜CBD取石以往多在X线透视下进行,我院于200501/200511采用经十二指肠镜联合B超进行CBD取石,效果明显.

1对象和方法

①对象:患者30(男18,女12)例,平均年龄51.6(29~75)岁. 其中曾患胆囊结石已行胆囊切除16例;出现发热18例;黄疸20例. 30例均出现腹痛. 均经腹部B超检查证实有CBD结石和CBD扩张,其中单发结石21例;多发结石9例;结石大小约9~19 mm,CBD扩张14~20 mm. ②器械:SSD210DXⅡ型手提式B超,Olympus TJF240十二指肠镜,造影导管、切开刀、导丝、球囊导管、鼻胆引流管及高频电发生器等配件. ③方法: 按ERCP常规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后, 经十二指肠镜选择性插管用注射器从造影管回抽发现黄色胆汁证实在CBD后行括约肌切开术(EST),然后用取石网蓝和球囊导管取石,术中、术后运用B超了解结石情况.④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P

2结果

①手术情况:所有患者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均获成功,17例见旁憩室,30例均行EST切开,切口直径10~20 mm,在B超定位下用取石网蓝及/或球囊导管取结石,术后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影,行后下鼻胆引流管引流,50 g/L甲硝唑液每日冲洗2次,临床症状完全改善后拔管,拔管前行鼻胆管胆道造影未发现有结石残留. ②疗效:术后当日,患者腹痛明显好转,次日发热明显好转,1~2 wk后复查腹部B超及肝功能,见CBD平均直径、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明显好转(表1). ③并发症: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例,经保守治疗2~3 d后治愈. ④随访结果:4 wk后复查腹部B超未发现CBD残余结石.  表1治疗前后腹部B超及肝功能变化(略)

3讨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CBD结石的治疗基本上采用外科开腹探查取石.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开展以来,随着内镜器械及附件的发展、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CBD结石的内镜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外科治疗. 内镜下治疗CBD结石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目前,经内镜切开术(endoscopic papillotomy,EPT)治疗CBD结石的适应证明显扩大. 经十二指肠镜CBD取石绝大多数是在X线透视下进行的,如果病情复杂或者技术不熟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这样较长时间的X线照射势必会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 为趋利避害,同时促进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医用辐射)更好地发展,切实加强医疗照射防护是21世纪初放射防护领域的重点课题[2]. X射线照射可引起受照者眼晶状体混浊,混浊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增大而加重[3]. 另外,由于放射线可损伤口腔黏膜及腺体,影响其功能而导致口腔溃疡及口干[4]. 所以如果能在B超下完成此项工作,将会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体免受这方面的损害,也可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但该治疗方法只适合于在B超下可以诊断CBD结石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岳树强,李开宗,窦科峰,等.胆总管结石阴性探查原因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599-600.

[2] 郑钧正. 加强医疗照射防护的重点工作[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2):105-106.

第3篇

4期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对10台介入放射设备手术者位和助手位按头部、胸部、腹部、下肢和足部位置进行透视区辐射水平检测。结果:131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男性66.4%(87/131),女性33.6%(44/131)。个人年累积剂量均

10台介入放射设备,透视防护区工作人员位置辐射剂量大于400 μGy/h占19.0%(19/100),其中手术者位20.0%(10/50),助手位18.0%(9/50),两者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字2=0.07,P=0.80)。手术者下肢位辐射剂量最高为459.40 μGy/h,其次为腹位215.80 μGy/h,手术者位不同部位辐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1.05,P=0.03);助手腹位辐射剂量最高为303.95 μGy/h,其次为下肢位257.25 μGy/h,助手位不同部位辐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3.54,P=0.01)。手术者与助手的不同部位辐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5,P=0.66)。结论:某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较低,透视防护区工作人员腹位、下肢位存在漏射线,应加强辐射防护。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受照剂量; 辐射防护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xposure dose and the radiation level of th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staff for protected the health of them.Method:6 hospital with th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were selected in 2015,the exposure dose of 131 staff with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were monitored 4 times in 1 year.The levels of radiation in the area of head, chest,abdomen,legs and feet were measured in 10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devices.Result:The 131 staff with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had male 66.4%(87/131),female 33.6%(44/131).Individual integral doses were

【Key words】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Exposure dose; Radiation prote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guan Hengli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 52346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4.038

近年恚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放射技术应用突飞猛进,已在医疗卫生、工业、环境和材料改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其在疾病诊疗中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且定位准确、疗效好、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放射技术的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2-3]。但由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长时间、近距离、高剂量接触X射线,致使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接受较大剂量的射线辐射[3]。为了解某市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状况,保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现对其辐射水平进行了调查。

介入放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医务人员理论和实践水平、操作熟练程度要求都较为严格,长时间近距离的照射造成该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检测值偏高[12]。由于介入放射学具有曝光剂量大、时间长、床旁操作的特点,使介入成为放射防护工作的难点和重点[13]。对江苏省、四川省、太原市、武汉市等地放射工作人员的监测结果显示,以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14-17],提示医疗职业性放射防护的重点防护对象应是从事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应针对该人群采取重点措施。

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是落实国家放射防护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对放射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反映放射工作人员暴露剂量及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状况[18-19]。

医疗单位必须重视做好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认真开展对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以保证剂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暴露剂量较高的职业人群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工作培训,严格要求介入工作人员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和技术水平,减少辐射危害。各医疗机构要承担起放射防护主体责任,完成操作规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改善防护条件和设备,将放射性损害降到最低[20-21]。

参考文献

[1]范淑玉,林洁清,周少霞,等.基层医院放射护理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85-87.

[2]王媛媛,曹晶杰,蒋潮涌.华蟾素胶囊联合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骨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5):56-59.

[3]武大鹏,万玲,娄云,等.脑血管造影术中X射线机房内辐射剂量分布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31(4):387-390.

[4]赵琰.邢台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9,25(7):693-694.

[5]韦宏旷,唐孟俭,覃志英,等.2013-2014 年广西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17):2438-2440.

[6]徐福良,安岩.2010-2012年莱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3,22(3):311-313.

[7]张小乐,布敬双,李舟贵,等.贵州省2010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1):96-97.

[8]高美丽,刘晓玲,刘铁,等.2010-2014年房山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31(3):142-144.

[9]杨彦文,殷强,牛庆国,等.河北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89-1590.

[10]宣志强,郦依华,赵尧贤,等.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6):1332-1333.

[11]郁鹏,程玉玺,刘澜涛,等.介入诊疗中重要站立区域辐射剂量的测定与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6):573-575.

[12]刘博莹,苑秀军.2009-2013年沈阳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31(12):964-966.

[13]崔志伟,俞太念,卢海萍,等.2005-2012年嘉定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11):618-619.

[14]严俊.2009-2011年四川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11):909-913.

[15]秦永春.江苏省2009-2011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3,22(5):570-573.

[16]石梦蝶,王虹,沈勇君.武汉市2009-2013 年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2):54-57.

[17]李小莉,周芸竹,于德娥.2010-2013年我国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现状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16):2193-2196.

[18]叶倩鸥,郭璇.2005-2008年大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9,36(5):406.

[19]石瑞芬,陈松根,董雪梅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增高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6,43(1):118-120.

[20]李明芳,张素芬,Z育新,等.2003-2012年广东省放射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4,41(5):52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