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健康教育核心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问题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分析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造成这些问题学生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是家长与老师给小学生的要求高,达不到要求时,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从而使得他们的焦虑情绪较重,成为问题学生。并且由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脆弱,生活阅历的浅显,抗挫能力较低,因而更易产生心理障碍。
2.深入了解每个学生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哪些是班上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中哪些是性格有问题,哪些是行为习惯有问题,哪些是学习上有严重问题等,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法。
二、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1.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
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和谐的人才,家长及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生,一天中的学习生活就是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举一动都有很大的感染力。可我们农村学校的家长,年轻的都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留在家里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不识几个字,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学校的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2.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当全面深入地学习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咨询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理论梳理好自己的情绪情感,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
3.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不管是心理问题学生还是行为问题学生,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这些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呈现出心理障碍。作为老师要多关心他们,对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我校设立心理咨询室,我是心理咨询组长,设立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掌握了我校哪些学生是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学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个别与集体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矫治。召开问题学生的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专题心理教育,让家长掌握一些心理教育知识、技能,再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庭成员关系
1.协调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教师的认知偏差会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出现攻击行为。少年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榜样之一,是公正的代表,遭遇问题时,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与爱。如果教师缺乏包容心和耐心,不能以平和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易叛逆。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学生的心理遭受严重的创伤。
2.协调亲子关系
民主宽松的家庭可以给学生一个温馨的港湾,专制严苛的家庭会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易养成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必须以家庭为起始点,以全体家庭成员的优良品质及和睦的关系为依托,同心协力为每一个生命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3.协调同学、朋友间的关系
学生除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被同学、朋友接纳,渴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尤其是小学生,若同学、朋友关系不融洽,就会呈现孤独、苦闷、郁郁寡欢的情绪状态。我们要鼓励学生去交朋友,在日常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
中职学生由于处于学习和就业的临界点,由初中教育升入中职,直接面对就是就业,对未来大多很迷茫。怎样让学生在三年中职教育中学到技术,各方面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就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中职生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如下:
1.自卑心理严重,自信心低下。他们一部分来自城市的贫困阶层,一部分来自农村。目睹城市的繁华耀眼,他们倍感自身的渺小。同时,学习成绩的低下和生活条件的较大差距也使得他们更加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否定自已存在的价值,感觉前途无望,对自己的将来失去信心。
2.厌学心理。可以说职校生是义务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对学习早已失去了信心,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他们之所以来到职校学习,一方面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就业的考虑。虽然他们中不乏聪明的学生,但要想重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却有非常大的困难。
3.对未来麻木。由于对未来迷茫,所以得过且过,不去想未来,每天日子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走一步算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没有远大的目标,抱着不费什么力气,一夜暴富的幻想。
4.无所顾忌的放纵心理。由于中职生绝大多数是初中教育的失败者,在初中就是处于差班的学生。对学校对社会存在不满情绪,加上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具有冲动倾向,对周围事物有一定的破坏力。表现在对学校公共设施进行破坏,发泄自己的不满。似乎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遇事时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一切听天由命。而且他们尤其注重观察社会的阴暗面,似乎看破了红尘,对一切都无所谓,所以不但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了信心,而且做起事来还会没有自己的原则和主见,放任自流。
虽然学生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懒惰,不能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接受自己,接受现实,努力改变现状,并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家庭,由此产生过多的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健康的心理教育。
1.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职校学生的心理障碍与他们在学习以及活动中缺少成功体验存在密切关系。心理学研究证明,教育者期待和热爱的情感,能唤起受教育者的幸福愉悦的感情,从而乐于接受教育,产生自强不息的强大的内驱力。教师要矫正学生不良心理,要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在课堂提问、操作实践、理论考试时,可以有意适当降低难度,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成功进取意识;也可在日常行为规范、思想品德、文体活动、技能训练上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还可以利用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过硬的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创业活动,使学生施展一技之长,并及时做出有意义的评价,让学生在品味成功中重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让社会改变对职业教育的看法,重新认识职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自始至终贯彻一条爱的总原则,加强感情投资,保护学生自尊心,爱护学生的羞耻心,用师爱的力量激发学生内心奋发进取的火花。
2.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容,为学生营造健康、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心理发展,心理尚在发育过程中的中学生如果长期生活在紧张、是非纷争的氛围中,就会导致其孤僻封闭、冷漠,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作为教师要给同学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采用愉快的教学方法,正确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从容不迫应试的心态。而作为学校,要经常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赛、卡拉OK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增加相互交往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加深学生间的相互了解,消除学生的孤独感和自卑感,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办事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克服依赖心理。
3.帮助学生学会疏导情绪,提高抗挫能力,逐步形成健康心理。引导学生唱歌、打球、跳舞和“情绪转移”等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心理矛盾。另外要有受挫心理,面对挫折,要能积极面对,接受现实。出现问题应该冷静解决,不能急躁,不能意气用事,不顾后果,完全任由情绪控制。
“他们吵架,我想学也学不下去,没有这个环境。还不如到网吧里待会儿清静。”
“妈妈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我也知道他们不容易,可我还是非常希望像别人家那样,有爸爸妈妈在我身边多好!”
“很小时候我妈妈就走了,尽管爸爸什么都给我最好的,我还是觉得不如别人……”
“他们总嫌我成绩上不去,可是他们除了训斥唠叨打骂,再也没有什么办法帮助我。我也没有什么话跟他们说的。”
“我是被放养的。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是一个经常被罚站的人,罚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试卷没有签字,因为我的父亲从不屑于在非满分的试卷上签名,二是放学接得晚。――我的父母在处理他们之间情感以及自身心理状态这些问题上,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精力和耐心。”
“老师,我去找妈妈去了,不回来了。”
……
这是笔者的一项调查里部分初一孩子们倾吐的心声。调查表明,现在就读初中的学生中,因家庭父母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不当的教育方法,有半数之多的学生有的在性格上变得内向、孤僻,脾气善变易怒;有的在心理上压力过大,过度自卑,甚至产生怨恨、仇视、恶作剧报复的畸形心理,心理素质不能健康发展;有的在行为上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成绩逐渐下降, 厌学逃学、打架斗殴、出走、沉溺网游、辍学等情况,逐渐蜕变成问题学生。
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普通中学出现的问题学生更多一些。诸多专家的研究论断:“问题学生后面总有一个或者几个问题家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致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揭示了问题学生的问题之根本所在。作为一线教师,当我们的能力难以影响和改变问题家长时,以我们教师之力来教育问题家教环境中的问题学生就特别需要讲究策略方法了。
教师该如何做才能消除学生精神上的过重压力,矫正其畸形心理,使他们身心朝健康方向发展呢?
一、尊重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
因为家庭里少了和睦和温暖,多了唠叨训斥打骂,或少了爸爸妈妈,多了孤独无助,常使孩子感到自卑,致使其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封闭自己,甚至有的学生以故意捣乱的不当方式来寻求一种被关注被需要的心理平衡。面对如此学生如此状况,马卡连柯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尊重一个人”告诉了我们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想提出要求转变问题学生,首先应当更多地尊重学生,接纳学生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待这些学生的情况尽可能的多关注多了解,加强沟通。面对他们的错误言行进行教育时,应特别注意坚持正面教育,不用贬低性的语言,更不当众嘲讽、羞辱、打骂学生,教育管理学生须以保护学生的脆弱易伤的自尊心为出发点,以最大的耐心宽容他们,减少消除问题学生对老师的抵触甚至敌对,来赢得这些问题家教环境中的孩子们的信任以及进一步教育的机会。正如56号教室里那样,当我们教师营造的教室环境里缺少了“害怕”多了“尊重”时,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心灵才有了舒展的地方。
二、戴有色眼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多数成长于问题家教环境中的孩子,心理压力过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于无心学习,成绩较差。“真正的教育不是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优劣的。”分数的高低自然也不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戴上有色眼镜”,及时发现和表扬问题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多发现值得他们自豪的地方,多创设能够令其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其特长或能力,“哪壶先开提哪壶”,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笔者邻班一个学生,父母离异,爷爷奶奶以娇惯弥补孩子,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孩子整天太累了”,以至该生经常上课睡觉,下课买零食吃,吃了再睡。“咦,这是谁画的画?这么漂亮!”偶然的机会让我抓住了。他很不好意思的说:“我,我画的……”“你太有画画的天分了!你看,你这画比例合理,线条生动,明暗色调你都画得很准,要是您能够再学习学习,估计更厉害了。”从此,这个学生在课堂上再也没有睡过觉,而是努力跟别的孩子一起读一起写。――用心发现学生的亮点,抓住偶然的机会,就可以点亮学生生命的灯火。
三、教育学生正视家庭中的不良因素,培养自身的抗压的心理素质
父母离异或一方亡故的单亲家庭,使孩子总会在心理上或多或少不平衡,家长的训斥打骂或家庭的不睦不安也总是让十几岁的孩子们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似懂非懂欲说还休。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则常常会造成孩子们在情感上的自我封闭、抵触对抗或行为上的反抗对立,甚至会是孩子身心俱伤。前些时间,一女生到校后痛哭不止,后来头晕、胸闷,突然休克,教师及时拨打“120”送医院急救。抢救结果,学生身体没病,只是心理过度紧张,精神压力太大所致。其他学生反映的情况是这位学生的家长经常吵架令其闷闷不乐,而这次出现如此状况则是因为这天早晨家长又吵架了。这一事例不能不警醒我们教师应该及时以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中的不良因素――对于以自身力量无法改变的事实,以自身力量不能承受的压力应该及时向周围可信的人(教师、朋友、亲戚、同学)倾诉并请求帮助,或请教处理问题的方法,或与人谈心排解压力,积极调整自己悲观心理。再者,教师应教育学生认识父母身届壮年也正是生活负担最重的时期,作为懂事的孩子,应该多体谅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能只是抱怨苦恼不已。教师正确的引导教育,会让学生以正确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健康的成长。
四、坚持教育方式多样化,润物细雨应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