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字化管理的好处范文

数字化管理的好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字化管理的好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字化管理的好处

第1篇

(一)在档案管理中没有处理好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双轨制管理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档案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总体规模在逐渐扩大,其数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纸质档案,为了对两种档案加以区别,并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对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实行双轨制的管理。但从目前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情况来看,双轨制管理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阻力,双轨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和实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面临着一定的安全威胁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发挥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互联网调取所需的数字化档案。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提高其利用率,但是确定是对于有些机密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使得网络黑客可以侵入档案管理系统,窃取机密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所以,对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面临的安全威胁,必须着力解决。

二、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考虑到当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目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取得预期目的,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最佳效益。随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规模的扩大,在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其实际运行情况,做到优化管理措施,创新管理手段,有效堵塞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漏洞。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有足够的重视

在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对其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应该采取概念宣贯和理念灌输的方式,从根本上明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从目前的档案管理中可以看出,只有观念上重视了,才能保证管理工作得到很好的开展。所以,必须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采取足够的重视态度,从档案管理理念上推动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有效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双轨制管理的难题

对待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做法是实行档案双轨制管理,逐步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对于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双轨制管理推进速度慢,推进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我们要制定具体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并创新档案管理手段,实现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与纸质档案的双轨制管理,保证档案双轨制管理有效推进。

(三)对关键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实行加密处理,保证数字档案的安全性

在目前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中,为了预防关键档案信息泄密,要采取信息加密措施,并升级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从根本上保证数字档案的安全性。为了有效应对网络黑客对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窃取,我们要完善并加强硬件网络设施,同时采取先进的数学算法和加密手段,保证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加密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三、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效益的具体措施分析

上文分析了目前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必须采取可靠的手段不断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益,满足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实践证明,要想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益,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纸质档案管理一起,纳入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来

实践证明,在档案管理中,要想提高管理效益,就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发挥管理效益。对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而言,要和纸质档案一起,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档案管理双轨制。

(二)建立并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开展

由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规模逐渐扩大,涉及种类多数据庞杂,为了实现有效管理,建立数据库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要建立并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有效开展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

(三)统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格式,便于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使用

为了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效率,节省存储空间,便于用户实际调用,我们应该统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格式,保证在数据库中以同一种格式出现,便于存储和利用。

(四)加强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建设,保证信息安全

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中包含一些机密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设,要提高安全管理登记,保证关键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保证这些机密信息不发生泄漏。

(五)培养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专项人才,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第2篇

1 市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首先,采取多种途径,引起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企业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和支持,决定了企业在单位档案管理上的投入,也决定了企业档案数字化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发挥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想方设法让企业领导看到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管理机构进行推介,也可通过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单位领导认识、接受、进而支持企业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

另外,要从电子计算机硬件的配备上入手,提高企业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这也是采集档案信息,实现资源数字化的关键一步。在深化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简化传统的档案整理方法,对永久性保存的纸质档案仍可采用传统方式立卷,其余则一律通过计算机建立“虚拟卷”。这样,可以将工作中心转向档案信息的开发上,同时,也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的特点,有利于档案工作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

2 档案数字化采集与输入

档案数据的采集应先易后难,从一般性档案入手,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搜索引擎,为档案管理提供搜索服务。利用市政系统开发的档案管理平台软件进行数据输入,从而形成数字化档案管理资源。然后,建立一个可以实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把每次采集的数据进行主要信息提取,建立可以通过不同主题词都能够搜索的档案信息。进行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形成具有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档案目录数据库。

旧有的市政企业关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产品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传统分类方案将被打破,取而代之以市政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各个管理模块、流程的设置。一份完整的档案信息分散在几个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依照规定指令根据工作目标随时设立和调整类目。

3 解决档案数字化人才问题

引进和培养掌握档案管理与数字化技术的人才是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关键。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企业往往把档案室当成“闲差”,对其应有的专业能力不重视,也有一些年轻人,不愿意“闷”在大量的案卷、图纸、资料的梳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进程。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之又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电脑盲”现象。有些企业档案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可见,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解除其“后顾之忧”,以形成最佳的人才结构。“行行出状元”,只要潜心研究,把问题吃透,就可发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规律,快速推动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进程,在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中实现人生价值。

4 在数字应用中提高档案室的地位

实践证明,市政企业信息资源一旦进入数字状态,其利用开发和作用的发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编制同一项目部两个不同项目,或不同项目部的同一类项目的材料消耗分析,编制市场劳动力成本走势的分析状况网络图,或编制不同区域项目效益图、进度图,可以从中发现市场巩固和丢失的情况及走势,找出原因,及时调整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市政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信息技术与市政业务和管理的融合问题,是涉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业务管理、生产流程以及与外部政府、机构、供应商、客户等多环节的系统化工程。

市政企业要从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转换思维,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手段,舍得增加投入,添置先进设备,以改善和强化档案资源开发条件和手段;同时,市政企业档案工作者更要钻研业务、勤奋学习,更好地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通过“以档辅企”,提高自身地位,为市政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郑州第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来稿日期:2012-04-12)

档案数字化是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形成可利用数据的管理手段。作为市政企业,无论在档案保存的空间和安全管理上,还是在市政档案社会化功能信息的再开发利用上,抑或在档案数字化硬件条件及功能上,都对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提出迫切要求。

1 市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首先,采取多种途径,引起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企业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和支持,决定了企业在单位档案管理上的投入,也决定了企业档案数字化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发挥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想方设法让企业领导看到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管理机构进行推介,也可通过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单位领导认识、接受、进而支持企业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

另外,要从电子计算机硬件的配备上入手,提高企业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这也是采集档案信息,实现资源数字化的关键一步。在深化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简化传统的档案整理方法,对永久性保存的纸质档案仍可采用传统方式立卷,其余则一律通过计算机建立“虚拟卷”。这样,可以将工作中心转向档案信息的开发上,同时,也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的特点,有利于档案工作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

2 档案数字化采集与输入

档案数据的采集应先易后难,从一般性档案入手,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搜索引擎,为档案管理提供搜索服务。利用市政系统开发的档案管理平台软件进行数据输入,从而形成数字化档案管理资源。然后,建立一个可以实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把每次采集的数据进行主要信息提取,建立可以通过不同主题词都能够搜索的档案信息。进行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形成具有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档案目录数据库。

旧有的市政企业关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产品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传统分类方案将被打破,取而代之以市政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各个管理模块、流程的设置。一份完整的档案信息分散在几个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依照规定指令根据工作目标随时设立和调整类目。

3 解决档案数字化人才问题

引进和培养掌握档案管理与数字化技术的人才是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关键。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企业往往把档案室当成“闲差”,对其应有的专业能力不重视,也有一些年轻人,不愿意“闷”在大量的案卷、图纸、资料的梳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进程。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之又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电脑盲”现象。有些企业档案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可见,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解除其“后顾之忧”,以形成最佳的人才结构。“行行出状元”,只要潜心研究,把问题吃透,就可发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规律,快速推动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进程,在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中实现人生价值。

4 在数字应用中提高档案室的地位

实践证明,市政企业信息资源一旦进入数字状态,其利用开发和作用的发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编制同一项目部两个不同项目,或不同项目部的同一类项目的材料消耗分析,编制市场劳动力成本走势的分析状况网络图,或编制不同区域项目效益图、进度图,可以从中发现市场巩固和丢失的情况及走势,找出原因,及时调整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市政企业档案数字化工作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信息技术与市政业务和管理的融合问题,是涉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业务管理、生产流程以及与外部政府、机构、供应商、客户等多环节的系统化工程。

市政企业要从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转换思维,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手段,舍得增加投入,添置先进设备,以改善和强化档案资源开发条件和手段;同时,市政企业档案工作者更要钻研业务、勤奋学习,更好地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通过“以档辅企”,提高自身地位,为市政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第3篇

何为数字化?数字化就是将很多多变、冗杂复杂、难以分析的数据转变为可度量、方便理解分析的数据、数字,再运用这些数字、数据来建立适当的数字化模型,然后引入计算机当中,形成一定的管理系统,这便是数字化的基本形式。

那么,石油企业的数字化当然就是把油田企业中很多复杂难以分析的数据转变为可度量的数字、数据,把这些数据输入电脑中形成油田企业数字化有关的专门系统,进一步促进油田的开发、石油的开采与油田企业数字化的管理,从而,使油田企业跟上科技发展的潮流进行良好有序的发展。

二、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基本内容

1.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数字化的管理主要是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电子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管理技术,油田信息化管理实质上也就是一个连接油田井下和地面信息,双向传输信息和处理各种信息的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让在地面上的人员了解井下石油项目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实施计划管理,勘探石油情况,评估石油质量,与井下人员更好的协调工作,完善配合,从而研究怎样开发油田,开采石油,对整个油气资源数据的了解和数字化的管理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加上数字化管理有遥测、虚拟现实、智能完井和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油田开发石油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是由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并且,石油企业数字化的管理其实也是分成了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针对单个油井项目的开发,单独的采集信息以及进行简单的数字化管理。第二个层次是中段石油开采与油田开发的数字化管理,其中数字化管理是双向的,让地面人员和井底工作人员互通信息,比上各层次更有深度一些。第三个层次针对的是后续石油的储存管理以及如何营销等决策管理。

2.推进油田企业数字化管理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想切实推进油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油田企业应该具备了解油田数字化管理的人才,组成一个优秀并且专业的团队。其团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他们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选择出来合理的检测点,从而也可以确定出监测点的数据。检测点数据对于油田的开采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资料,在油田数字化建设中需要将检测点进行统一优化分析。

其次,其数字化管理的平台要不断升级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如果一直停留在最初的阶段,一定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与科学的进步,然而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油田的开发、管理、储存环保工作息息相关,根据油田开发的工艺路线、安全环保要求上来看,管理平台的升级优化是必然的行为。然而油田应该采用效率更高、反应更快、成本更低的实用性数字化管理平台,不要盲目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此种行为无异于舍本逐末。数据采集工作需要实施二十四个小时的储存、探究、分析,及时完成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数字化管理的效率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一直停留在最初的科技水平,那么此家石油企业发展定会停驻不前,甚至倒闭。因此,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逐步优化是很重要的数据管理平台升级的正常化,其应用系统的使用就会更加的正常化。数据化管理系统的优化逐步统一了各大系统的部署情况,提升了系统的优越性,同时也缩小了储存空间,使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推进油田企业数据化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

最后,油田企业数字化管理流程要时常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创新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创造更方便的工作流程,也可以打造更舒适、更活跃的工作氛围。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只有时常创新数据化管理,才能保证石油项目有效率的开采,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水准,保障项目的协调性,以便于用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油田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基本内容

1.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收集技术

不同于早期的人工收集信息有很多缺点与弊端,现在的数据处理主要是有专业的电脑的系统,具有专业性、准确性、时效性的特点。油田生产时的关键数据主要利用温度变送器传达,可以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器等设备进行收集数据,如此便可以更准确的了解油井和油田项目的情况,不像人工采集时那么费时费力,油田数据化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所以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采集技术更好的进行了油田数字化的管理。

2.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识别技术

此类技术就像是数学学科的验算,因为,石油产业就必须像数学一样,其数据必须要精准无误,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将数据采集完成后必须要进行数据的识别,在数据化管理中也有一套识别数据的第三方软件系统,通过此系统来验证之前采集的数据是否精准无误,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控制生产项目,采集项目的安全。其中一项数据识别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看到数据的状态,在计算机数据对应上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或者饼状图的形态展现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把作业做到稳定安全与无误,这也就是数据识别的示功图智能识别的特别设计。然后,还可以更深度的把示功图与标准图对比来深入分析,最终得出比较准确的工程情况,这样可以提高相关工作者的注意程度,让他们认真负责的进行施工,保证油田项目的顺利开展。

3.油田数据管理远程控制技术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 高校财务管理 一卡通

1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高校数字化建设日益完善,尤其是校园网络的高速发展,为财务数字化管理创造了稳定的信息平台。而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高校已经较为普遍。通过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校园一卡通、实现对于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所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指利用IC卡实现数据采集而建成的校园个人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它集身份认证、校内金融服务、收费管理、证件管理、教务管理、师生考勤、食堂管理、机房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将学校各个系统连成一体,动态掌握每一持卡人情况,满足了学校不同管理层次的需要,为校园数字化建设、学校财务管理提供了一个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已经成为校园管理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1 促进了与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的规范化,加大了学校财务的监管力度。高校由于涉及财务部门比较多,学校在处理财务信息时主要依靠各部门上报的数据,这样就不可避免出现数据上报信息质量出现问题,不能保证学校的财务报表符合学生财务管理的真实性。而通过校园一卡通可以统一学校的财务信息,减少财务信息输入次数,避免出现人为失误导致的财务信息漏输入或者各种原因的财务信息数据不准确。

2.2 加强学校的收费管理,规范学校的经济秩序。在实行校园一卡通之后,校内的相关部门在提供与财务有关的活动时不再收取现金,而是通过校园卡实现资金的划拨,避免有关部门的现金收费现象,通过一卡通收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利于高职院校对于有经营活动或者学校的科研经费项目的收支情况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避免一些财务部门或者系校出现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2.3 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财务管理手段,增强了学校对资金的调控能力。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对促进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以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校园一卡通可查询个人的消费支出情况、个人的收入情况、学生收费情况等。并利用校园一卡通为学生交纳电费、水费、杂费等,提高了财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由于校园一卡通的卡部管理中心挂靠学校财务部门,所有校内有偿服务的部门单位的消费资金的往来均在卡部管理中心设立资金结算账户。因此,对这部分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学校统一调度,增强了学校对资金的监控能力。

3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1 财务管理者意识到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但重视程度仍存在不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数字化财务管理发展的基础,但是在数字化建设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高校的数字化财务管理工作进展不顺利,分析原因主要就是财务管理者缺乏对于数字化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管理意识还停留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阶段,不太愿意花大力气加强财务信息数字化建设,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校园一卡通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同时财务管理者也害怕依托数字化进行财务管理会造成财务信息的不安全等。

3.1.2 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数字化财务管理依靠的就是校园的网络实现财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对于高校来说就有好处也有坏处,实现财务信息化就可能会为高校的财务信息带来网络的不安全影响,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网络控制高校的财务信息,擅自篡改高校的财务信息,结果给高校的财务造成巨大的损失。

3.1.3 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校园数字化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具备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但是高校现在的现状就是相关人才的短缺,他们不是没有相关的计算机能力就是没有较强的财务能力,同时高校把数字化财务管理仅仅看做计算机管理系统,因此高职院校在培训数字化财务人员更多的集中在计算机使用能力方面,而忽视财务管理与计算机的整合知识培训。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高校财务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大大降低,影响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发展。

3.2 完善校园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对策。针对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校园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入手,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①提前高校管理者的信息化建设意识,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拓展校园一卡通的应用范围,以及一卡通与校外银行等金融系统的融合程度。②要加强高校的信息专业技术力量,保证网络安全与稳定。构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依托校园网络,因此需要保证网络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做到校园数字化建设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对待网络安全方面要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提高高校的网络防御能力,避免黑客、病毒等侵犯高校网络。③加强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建立健全数字化体系下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财务专网,结合财务系统的通用功能与现代信息化财务需求,不断开发新软件,实现财务系统整体化,推动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工作的制度、理念、技术和管理的全面创新。

参考文献:

[1]毛良玉.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浅析[J].科技信息,2010.3.

第5篇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单位内部的档案资料也随之增多,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与保管工作就变得越发重要起来,怎样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字化被广泛用在各行各业,当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是对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进行简单的介绍,提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管理的一些措施,希望本文能够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

事业单位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发展、财务状况以及单位内部的人员变动情况等这些资料的保管。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为单位的发展规划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是目前最重要的一项内容,随着计算机数字化逐渐被应用在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模式朝着数字化模式发展,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使得档案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1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

不只是事业单位,每个单位都有档案管理。一般来说从事档案管理人员都是由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的,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发展中还有许多问题,事业单位不怎么重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因为档案数字化管理才刚刚引入事业单位,单位的领导还没有体会到数字化档案管理带来的好处,因此常常出现管理不够严谨的现场发生。有些事业单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人才选拔机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也没有学习的热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想向数据化发展,那么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就要认真的学习并掌握数字化的知识。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发展

2.1档案的形式

传统的档案一般是纸质,单单员工个人资料就会用很大的空间,而且查找起来非常困难,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我国档案管理的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用计算机数字网络系统档案资料就可以通过数字信息存入到电脑的数据库中,可以随时查找,非常便捷方便,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档案也可以录视频或者音频来保存。

2.2档案管理的模式

现如今事业单位的档案不再仅仅是用来记录单位的发展历史了,已经成为资料库了,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提供一手资料。所以,档案管理的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不单单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功能,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3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数字化档案管理就是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来对事业单位的档案进行管理,就是说要把以前的档案资料用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到数据库中、新档案经过收集整理也保存到计算机内,所有的档案分类保存。用计算机来管理档案资源在调取的时候非常方便、快捷。事业单位在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本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设备与系统。建立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说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建立一个局域网,一个联网性质的档案存储数据库,把所有的档案资料都储存到数据库中统一管理。

3.2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划分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现如今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并且事业单位中的每项工作都在不停的进行,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档案的划分也越来越明细。按照传统的工作形式,由档案管理人员来收取档案的数据信息并且整理保存,其工作量会非常大。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一定要合理分配,档案管理人员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要由工作人员快速的完成,并且能够及时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事业单位可以由一到二个人来专职干这项工作,该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对档案资料的类型进行编辑、分类,还可以协助单位中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整理档案资料,使得上交的档案资料规范整齐便于管理。

3.3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扫描事业单位现有的档案资料,并且还要制作出各种表格,会计部门的档案也要记录在案,单位员工的档案资料,单位的会议记录与发展规划等等,这些都需要输入数据库进行归档保存。还要根据事业单位的情况,对档案的类型进行划分,档案格式都要有一定的规范。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规范一定要完善,也就是说要按照档案资料的类型、来源等等,来制定档案资料的范本,并且把范本分发到事业单位的每个部门,所有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范本的格式来提交档案资料。档案资料的调取也要有一定的程序,比如:员工的档案资料设置账号与密码。

3.4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

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不仅仅只是在档案资料存储形式上与传统的方式不一样,在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上也不相同。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是数字化档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事业单位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的生产厂家与供应商,对设备的选择一定要严格把关,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来挑选适合的计算机设备,并且还要为以后功能升级做好准备。还要按照档案资料的重要程度来选择级别不同的保护设施,使得档案的使用者的处理效果最佳。

3.5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注意事项

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快速的发展起来,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要不断的提升,事业单位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并且进行业务竞赛,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进而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健康的发展下去。

(2)及时更新添置数字化档案管理硬件设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我们要更新添置档案管理部门的硬件设施,为档案管理工作顺利的发展下去。

4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是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提高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事业单位重视这项工作,一定要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事业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部门人才培训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不断进步,使得事业单位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孙文兴.浅析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档案管理,2014,23(02):216~218.

[2]赵小曼.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武汉建筑,2014,17(11):138~139.

第6篇

[关键词]档案信息 管理办法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327-01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普及到各行各业,我国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也由传统的方法逐渐过渡到数字化的新型档案管理形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不同载体、不同形态的信息资源用数字化形式存储,利用网络相互连接,方便随时提取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1 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优点

档案信息管理采用数字化存储,可以提升通用性、提高安全性、增强可视性,便于计算机联网查询和实时浏览。资源管理实现网络虚拟,满足用户档案信息即时搜索、即时提取,实现全方位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管理智能化,可以方便利用者智能搜索,检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查阅档案信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管理具有保存时间长,保真性高,内容全面、完整、真实等特点,方便用户随时访问。

档案信息数字化较传统方法先进,将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还节省占地空间,方便迅速查阅,避免反复印刷造成资源浪费。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及时归档,尽快为用户提供,通过网络计算机随时查阅,提供便利的信息控制服务。

2 实现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

2.1 推进规章制度规范化

为了实现数字化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使其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职责。把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分解到位,落实到人,实现专人保管,专人负责。制定了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统计鉴定制度、档案移交制度、档案管理奖惩制度等等,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按章办事,使数字化档案管理步入正轨。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对于保密档案妥善保管,绝密档案单独保管。

2.2 努力实现信息化管理

实现信息化管理,建设系统工程,实现信息共享。档案电子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总体设计、设备选型、软件开发、档案整理、扫描录入、系统管理、光盘备份、查询管理、安全措施等,一套硬件加软件的系统。由于各企业日常工作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文字档案,需要进行录人、保管,因此该系统应采用双服务器、磁盘陈列存储、高速扫描仪集中扫描、光盘和磁带双备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了提高利用率,还应设置适当的档案查询系统,通过触摸屏查询及文档网络上传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此外,还应将电子档案管理类别细分为操作目管理、系统环境管理、档案密级管理、卷内目录管理、企业分类管理等,从而从机制上提高企业信息共享能力。

(1)建立数据查询制度

采用科技档案管理软件,运用光学扫描复制、文字图像压缩、计算机高智能检索、通信网络、远程信息传输等先进技术,建立科技档案数据库和查询系统。计算机对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辅助管理,可以使科技档案信息更准确及时地为科研事业服务。

(2)建立备份管理制度

一次输入多次输出、科技档案检索快速、信息存储量大都是信息时代带来的好处,信息时代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存在不稳定性和可变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备份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按照制度定期对电子文档复制,防止科技档案信息丢失而造成损失。

(3))完善网络管理手段

档案信息对于探索和掌握生产规律,确定发展方向,实现合理布局有重要作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科技档案建立了文献信息采集体系、数据库生产体系和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宽带信息网络,因此要采用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识别技术、信息确认技术对网络加强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2.3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且爆炸式地增长,档案管理也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为现在的以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为依托的知识密集型工作。这一方面要求管理者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对一些专业性强的档案要做到精确把握;另一方面,要根据利用者要求提供大且的数据档案信息。这些都要求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员才能胜任,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学习电子文件管理知识,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尽快做好传统档案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型的工作,努力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水平。

信息时代,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对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无论是在政治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式的发展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就要不断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选拔复合人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全面系统地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新知识,使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得心应手。

2.4 强化服务意识

强化科技档案服务意识是现代数字化档案工作不容忽视的课题,特别是对于科技档案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言,科技档案服务意识的强化显得尤其重要。所以需要不断强化服务观念,加大服务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 结论

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步的必经之路,档案信息管理部门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做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在创新的大环境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德美,和英.浅议数字化档案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1.

第7篇

关键词:深圳;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工业、文化教育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城市的面貌和规模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物质生活明显提高、文化生活亟待发展的时期,城市的园林绿化应运而生。

1 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及推行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为总目标,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把美化人居环境和市容作为重要功能,以求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此外,园林绿化还兼有防灾避灾、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等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城市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点建设项目。

当前,园林绿化工作已大力推行,面对如此大面积的城市绿化来讲,园林管理水平必需与之适应,所以必需建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系统。在这个以“数字化”、“互联网”为标志的新时代,且不说传统人力管理存在的粗放管理、经验管理、被动管理等不足,仅从效率来看,数字化管理就具有不可比拟、难以取代的优势,这已成为当前园林绿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园林绿化的数字化管理,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节约资源等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2.1 便于园林部门的管理,使园林绿化管理更为精细、规范、科学

通过建立园林绿化设施的现状、位置、管养情况等方面的详细数字化档案,将散乱的档案资料整理成便捷化、完整化、系统化的数据库,从而避免设施情况不清、监管不到位的弊端;通过数字系统建设,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行电子化审批,从办理条件、审批程序到办理期限等都在电脑流程上作了规范,减少了人为因素和主观随意性;按照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原本依赖手工和经验的管理模式、方法和流程进行整合与创新,各项业务由人工管理变成计算机程序化的智能管理,通过建立的数字化档案进行考核评审,也更为科学。

园林部门通过数字化的园林景象,即它的虚拟表现形式,更容易探究和管理园林绿化的大量信息,研究与建立所管辖区内的风景名胜区、动物园、游乐园、公园等信息资料的管理系统,扩大了园林部门的管理范围,节省了管理使用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对园林绿化管理的效率,也形成了管理的统一性。

2.2 便于居民对园林实景的欣赏

将园林绿化实景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制成网页,建立网址,链接到各个相关网站,用户只需点击网址,便可全方位、多层面地在线游览城内各景点,让整个景观尽收眼底,从而为公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访问平台。同时,该种方式还“无意”中对城市的美进行了有效宣传。

2.3 便于对重要文化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借鉴和资源共享

将园林绿化所用的植物信息数字化,建立生物多样性研究信息中心,可实现当地物种资源的数字化管理;通过把已建设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专用绿地、主题公园、植物园、小游园、城市道路广场绿化等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上传至网络,可以使园林系统的各部门及园林专业的学生从一些优秀的设计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从而创造出更富有特色、更具创新魅力的园林规划作品。

3 深圳园林绿化及数字化管理的现状

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方面也起到排头兵的作用,曾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2000年国际“花园城市”(NationsinBloom)100万以上人口城市第一名、“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等奖项。自2004年9月签署《深圳宣言》,呼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美好家园以来,深圳就一直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努力着。截止2010年年底,深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04%,绿地率为39.15%,人均绿地面积16.4m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为81.2%,全市建成各类公园824个,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达20462.99hm2,生态保护区总面积达348.03km2。已初步形成“绿树环绕、绿色成茵、城在绿中”的绿色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深圳市园林绿化的数字化管理已卓有成效,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优良成果。①在整理归档方面,通过航测、遥感、GPS卫星定位等技术,为每棵树木测定坐标并编号,建立资料档案,免去人工登记造成的误差,提高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②在园林绿化养护方面,由摄像监控设备收集的信息及时传达给管理人员,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且全程都有电脑记录,可以作为复核和评价工作人员的依据,有效减少各管理环节,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③在公众信息获悉方面,以数字地图为背景,利用数据库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信息实现GIS管理系统的功能,通过该模块从地图上实现道路、公园、居住绿化数据的动态查询,方便、快捷且高效。

4 对深圳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的建议

尽管数字化管理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仍存在推行不彻底、管理不到位等漏洞,因管理面积大而存在投入资金不到位等问题。笔者以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为依托,认真思考提出了对深圳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4.1 利用数字化城管系统建立园林基础数据库

在数字化城管系统中,对城市地理进行了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园林绿化管理可以依此将城市所有道路绿地、公共绿地、风景林地等的位置、面积、树种和管理规范等建立在数据库内。将修剪树枝、除杂草、定期整修草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进行科学化安排,同时也可为园林绿化设计、规划、施工、应急抢险等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在此基础上,运用网格化和部件化的管理方式,建立园林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行业信息管理、养护管理、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等等的数字化,提供养护管理、在线监测、预警分析、辅助决策等一系列功能模块。

4.2 建立公众监督平台,推行投诉评价系统

结合数据库和电子报批技术,以建立数字化园林绿化管理为契机,建立一个面向广大市民的网站平台,增加同市民交流与互动的渠道,可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公共服务水平。该平台可作为市民全天候咨询、建议、投诉的交流平台,形成市民与政府共同管理城市的良性互动格局。评价系统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自己的工作,从公众中收集利弊信息以完善相关机制。

4.3 提升管理人员知识与素质,升级数字化管理的软件资料

数字化管理依赖高端的IT技术,摄像监控又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程度的电脑技术知识,并能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工作,还可以引入人员竞争机制,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若能得以顺利实施,此举可有效解决管理不到位及资金欠缺的问题,加快数字化管理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程。

5 结语

深圳数字化管理走在全国的前列,是首批数字化管理城市的试点之一。在人类重整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类与自然共生和谐发展的新纪元,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其发展状况关系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持续稳定发展,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采用数字化管理方式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与质量,使其高效、通畅、和谐,更有力地支持城市系统的有效运转。

(收稿:2012-04-16)

参考文献:

[1]王志云.集安市强化园林绿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09,(3):44-45.

[2]李云平.基于ArcGIS的园林绿化管理——以晋煤集团寺河矿为例[J].山西林业科技,2008,(4):18-20.

[3]王丽.对园林绿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91.

第8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 信息化 数字化

传统的档案信息存储通常是以纸质文档进行分类、存储,再经过人工进行检索和进行维护。且进行档案备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人工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进行必要的纠错。档案信息化通过对传统纸质文档进行扫描再录入到计算机存储系统中,使得人事档案管理更容易进行实时的同步备份,使得人事档案管理的存储空间更小,维护更加快捷、方便和安全[1]。

一、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致使弃档、死档等现象已成为档案管理中普遍的一个难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才流动壁垒的减少。我国人事档案实施社会化管理成为最终的必然方向。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人档分离”[2]、“死档弃档、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出现一些“自持档案”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本身的严肃性、准确性以及唯一性,逐渐已经被很多人视同为“鸡肋”。

(一)“人档分离”。由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弊端丛生。随着人才流动的特征,“人档分离”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事档案,已经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当事人的状态,久而久之,人事档案就会随着其分离的状态从根本上达不到其应承担的固有使命,从一定程度而言。这样的人事档案已经丧失了其应有的“档案”的价值。人事档案应能够首先反映出当事人客观真实的历史记录,而当前我国的“人档分离”状态本身也成为了我国当前人事档案中的一种真实状况的描述和反映。

(二)“弃档死档”。在我国各类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单位网络上,已经长期开始定期公示 “长期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名单”。每年我国在各类社会保障网及人力资源网站将很多这样失去联系超过5年且被公示又无人认领的档案最后都被入库封存,成为“死档”。当前我国面临的该类弃档现象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人才档案管理部门的普遍遭遇。2002年我国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就做过一项不完全统计,当年在全国范围内就至少有超过60万的“弃档族”[3]。我国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新的用工制度建立,加剧了我国人员流动性,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也逐渐开始与企业分离,很多曾经的“单位公职人员”随着档案管理逐渐与原单位的分离。逐渐显现出其向“社会人”角色的一种转变。加之,我国自九七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办理退休以及养老保险也逐渐开始与人事档案脱钩。

随着我国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的托管档案的增多,每年和档案主人长期失去联系的“死档”数量不断增加。交费率低且持续不缴费致使成为的“死档”令人才中介机构头痛不已,因为谁都不敢随便销毁或者故意丢弃这些人事档案,就算这些当事人不来办理相关手续,其档案也不能随意丢弃。各地的档案部门将人事档案视为“弃档” 封存起来。而在封存期内,由于无任何当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下,这些原本已经丧失“价值”的人事档案,其余威仍在,由于我国特殊的人事制度背景下,特别是在国企、事业单位以及想进入国企或事业单位的人员而言,人事档案将成为其入职前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之一。

二、我国人事档案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展望

(一)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方向。由于现有人事档案中的很多当事人的个人经历的记录方式仍是纸张的保存,其档案案卷具有唯一性,一旦遗失和损毁都将难以弥补,另外进行查询和流转效率低下已成为共识的普遍问题。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职能的相关机构几乎在每年的统筹和总结大会中都会提及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进程,然而我国在人事档案利用和服务方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方面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较为明显的进展。但要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绝非易事,尽管由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档案人员管理的问题以及人事档案信息化软件发展的制约不足,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实施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已初现成效,并在全国各地逐步开展各类“社会人才人事档案电子化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将分类整理的纸质档案进行电子扫描等信息化处理,形成与实物档案内容相对应和一致的“人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轻易通过进入到“数字档案库”中查询当事人的档案,并显著提升了日常的办公效率,如可以及时为当事人或查询单位开设证明。

(二)我国人事档案进行电子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成为必然方向。随着我国全国开展得一轮信息化档案工作使得我国很多地区人事档案已经实现了电子化,但与档案研究领域的学者们的设想仍有一段显著地差距,随着我国人才流动的特征,当前很多单位和企业的人才其实际上过去的历史行为以及个人信用记录很难真正被现单位了解,而构建起一个“数字化”的人事档案将有助与每一个用人单位都能够及时客观的了解到当事人的公共行为以及诚信记录。“数字化”管理也已经成为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总结

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好处使得用户进行档案检索更加快捷和方便,在当今信息化网络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高效的人事档案目录公布、开放,同时让用户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交互应用已成为档案管理人员所关心的最核心的问题。而传统人事档案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日常管理以及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和质量已成为了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王露露.浅议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J].才智,2012,(21):350.

第9篇

1.数字化医院的相关概念解读

数字化医院,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多项数字化技术引入医疗卫生领域,以实现医疗信息的科学管理、医疗设备的创新研发、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可以使医治过程中的各项采集、处理、保存等各项工作得到最优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确的医疗服务。医疗设备的数字化,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医院诊疗能力的重要标志,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发展和推广,将会为医疗卫生领域带来更多的福祉。

2.数字化医院的现状

2.1 数字化医院的国外现状

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数字化医院早已推行多时,数字化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信息管理模式,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

医疗设备产业作为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融合了各项高科技技术,近几十年来在国际范围内发展十分迅猛。随着B超、核磁共振设备、CT扫描仪器等仪器的研发及投入市场使用,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发展为美国、西欧、日本等地区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医疗界的疑难杂症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检查、处理方法。

2.2 数字化医院的国内现状

我国的数字化医院建设才刚刚起步,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准,我国与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已经有了十分可观的改善和发展。我国的医疗设备产业自20世纪末开始逐步发展,中国人口众多,拥有的医院数量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可观。近几十年来,国内的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随着医疗设备研发的不断突破,国内的医疗水平也逐渐提高,再加上智能化的医手段不断发展,数字化的医疗信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的数字化医院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3.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

3.1 医疗设备档案数字化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数字化管理,对于系统的管理医疗设备档案、最大限度的发挥医疗设备档案资源共享有着重要意义。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医疗设备发展的需求,国内各地大型医院相继引进新型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诊疗服务。为了使医疗设备档案更加易于管理和检索共享,可以将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相比于纸质档案,数字化的电子档案可以更加充分的得到利用。实现医疗设备档案数字化的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作,不仅要为新引进的医疗设备做好记录与管理,还要为以往的医疗设备做好系统的分类和补充记录。

3.2 医疗设备质量数字化管理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数字化的研发进展也在不停地推进,数字化的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也变得日趋频繁。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数字化归档的同时,也应该督促医疗设备质量的数字化管理。对于某一医疗设备的更替、换新,理应做好准确的记录与处理,管理人员也应对医疗设备进行严格管理。

3.3 医疗设备维护数字化管理

保持医疗设备的时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减少医疗设备的损耗和故障发生频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是合理使用医疗设备并使其最大化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医疗设备的维护,既需要操作人员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也需要护理人员拥有负责的后期维护管理态度。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医疗设备的维护需要进行数字化的管理。通过日常维护、按时检修、定期更换易损耗的零件等方法,对医疗设备进行严格的、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并将进行各项维护时,设备前后期的使用状态、设备维护处理的各项详细指标进行数字化归档,通过定期检查维修档案即可知道当前的医疗设备使用情况。

3.4 患者看病流程数字化管理

由于各项社会原因,导致我国目前看病流程出现“挂号排队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现状,这种看病流程不仅耗时长、效率慢,甚至还会导致病患无法及时就医等现象。通过结合各项通讯与网络技术,建立数字化的预约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缩短各项就医流程所占用的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医院拥堵现象和私人预约的不公平现象。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为病患节省无谓的时间浪费和精力消耗,另一方面也为院方和医生减少了不必要的争端和医院管理的人力资源开支。

4.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

4.1 无纸化信息管理模式逐渐成熟

无纸化的信息管理模式是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最显著的特征。电子档案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既可以有效避免档案的丢失、记录失误等管理问题,也能促进医疗信息档案的共享、提高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大量减少为建立档案而耗费的纸质材料,更加低碳环保、节省开支。

4.2 医疗平台的集成化

数字化的医疗平台将会趋于高度集成化。随着数字化医疗的逐步推进和发展,医疗平台数字化将会更加有利于民众的使用。极度简化就医流程,患者可以通过医院的数字仪器、甚至通过网络平台来预约挂号、取药等;建立一个透明的医疗平台,不让恶意抢占挂号的黄牛党、票贩子有机可乘,力求为真正需要的患者服务;合理分配患者的就医时间和医生的就诊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经历耗费。医疗平台的集成化,能够使就医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减少患者就诊过程中的不平等待遇等问题。

4.3 电子病历的发展和普及

电子病历是指将病患的就医记录记录于电子档案之中,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和管理。病例作为病患在就医过程中的重要记录,记录了病患的病程、就医记录、就医结果、医嘱、用药情况、复诊情况等等,理应保证其正确性并正当保存。病患在就医后期的任何结果、反应,都应该有证可循,确保就诊医生对病患的身体状况和诊疗方案负责。另外,电子化的档案方便资源共享,病患在不同医院、不同地区的医院就诊也可以依据电子病例来查询病患的就诊经历。电子病历为病患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相信电子病历会逐渐发展普及。

数字化医疗建设作为未来医院建设发展的新趋势,融合了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多项高科技技术,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未来的医疗建设发展,将会更加的人性化、智能化,为医患带来更多的福祉。

参考文献

[1]李劲松,张小光.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0,(02):5-7.

[2]傅征.数字化医院建设与数字医学的发展[J].中国数字医学,2009,(01):11-14.

第10篇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是世界可以发展的最前沿。近几年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的不断兴起,使信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发展更离不开信息产业支持,将信息产业引入到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建设中,是最近几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探讨了数字化建设在高校馆藏图书档案的原则分析,期望此文可以使信息技术能够引入高校馆藏图书馆的建设当中,为我国的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1图书馆建设数字化的基本原则

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便捷、高效是人们对于信息的要求,当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信息查询更是要便捷,高效,方便读者查询。在大数据时代,将图书馆的资料电子化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电子化的资源人们可以快速的利用。但是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对于数据我们要坚持以下原则:

1.1效益的原则

将所有的图书和档案运用信息化的技术保存起来就是要将这些资料扫描后保存在电脑当中,利用电脑的系统将这些资料归档后方便查阅,这样会使信息从收藏、整理、存储、查阅等各个方面都更加的便捷。但是在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当中,效益是放在第一位的,利用最少的资金建设最为完善、合理资料库,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运用,确保可以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建成一个合理的数字图书馆,让老师和同学都能够使用。

1.2 一致性原则

我国有众多的高效,将这些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所有学科、所有门类,要将这些资源众多,形式多样,内容庞杂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这些资源涉及到了所有学科、所有门类的技术人员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员,若要实现所有这些数据的数字化,则所有的这些人员必须统一起来,联合起来,根据相关的标准,所有人联合起来进行数字化建设。从上层的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到乡镇的村上的图书室、档案室,彻底将这些所有的资源全部共享起来,并且所有的共享资源要与高校图书馆的数据保持一致。因此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当中必须建立起统一的领导机构进行协调,领导机构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和具体的建设步骤,由该领导机构进行规范化建设。

1.3 安全性原则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持久的,基础性建设工程,而且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并没有以前的建设经验可以应该,在建设时只有靠大家的摸索,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好。但是在建设时,由于建设人员的不小心,就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的数据丢失、甚至泄密,这将对于?底只?图书馆的建设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是没有办法估算的。因此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在建设的过程当中,(1)要考虑资料的保密,确保任何资料不能外泄。(2)需要考虑数字化图书档案的安全,这就包括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全,其中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安全包括计算机存储设备,服务器,网络系统终端,移动终端等安全,软件系统安全则包括服务软件,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在整个档案数字化管理后,要注意所有档案的安全。

2高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思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档案保存,借还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档案的管理要求,图书馆、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是当今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发展形态,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档案即实现了档案的管理的效率的提升,也实现了管理的责任更加明确,因此,档案馆和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单位,为使这些单位能够更加发挥出自身的服务作用,建设数字化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就非常有必要,在建设时我们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1)建立健全相关的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的风险控制制度。在建设时首先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国家政策、资金的调整、人员的调整等各类因素当中都会出现相应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人员的变化可能造成软件项目突然中止。 上级拨付的资金不到位,或者由于资金问题造成了设备保障不到位,在一些专业设备的购置上造成了一定延迟。 图书馆内部一些机密级资料泄露,这就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将资料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知识产权的纠纷等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确保资源的安全。

(2)加快转变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理念上的转变,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在数字化图书馆和档案馆建成以后,学校内任何一名师生,都可以通过任何一个无限终端轻松的访问到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迅速、方便将是数字化图书馆今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因此转变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在数字馆建成以后,管理人员应根据读者需求,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根据需求定制服务,这样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才能彻底的发挥。

(3)合理的对于图书馆的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进行规划,全面推动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建设,数字化馆的建设可以彻底发挥出对于学校师生的服务功能,且真正的让学校的师生体验到数字馆的好处。图书馆还必须要根据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对图书馆的未来的发展合理的部署。 对于濒危的,具有很强收藏价值的图书进行数字化转移工作 对于永久性档案及处于长期保存的秘密档案进行数字化。 使用频率较高的档案和书籍加紧进行数字化。 对于一些有特色的资料要加快数字化。

第11篇

数字校园网络

一、“数字校园”指导思想

“数字校园”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形成校园的数字环境,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凭借信息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的观点来规划和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内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让师生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并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环境,同时也可以让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地出去为师生服务。

“数字化校园”以“师生为本”的建设指导思想,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系统,构建学校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目的。

二“数字校园”实现的具体目标

具体来讲,学院“数字校园”需要实现以下目标:网络覆盖无盲点;管理覆盖无盲区;服务对象标识化;教育教学网络化;统—门户平台、一站式服务;生活消费一卡通;信息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运行支撑环境。

三、功能完善、强大的硬件设施,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建立了高速校园内网

1.建立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数据中心。

2.校园内网主干采用单模光纤设计,保证了学院各建筑物之间的高速连接。

3.采用万兆双核心设计,有效保证内网数据交换的需求。

4.实现了信息点全覆盖,并以无线网络作为补充,以满足移动网络的需要。

5.多方式、多途径接入校园外网,使校园网络总出口带宽530M(包括巴南校区)。

6.采用服务器集群、多机热备的方式实现了强大的数据运算。

7.采用大容量的存储阵列,有效保证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的需要。

8.合理规划并配置网络安全设备,为数字校园的全面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实现信息化在地理上、业务上全覆盖,有效营造了信息化的氛围

1.足够数量微型计算机满足教师、职员、学生的使用需要。

2.学院的计算机采用公司化、承包制的管理方式,有效保证了计算机的完好率与可用性。

3.建立了大屏幕系统,扩大了信息的渠道。

4.充足的多媒体教室满足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5.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三)数据库的集中与分散管理机制为学院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1建立了数字校园软件系统的数据中心和代码集,使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更为高效与方便,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2.建立了各业务系统自有的数据库系统,保证了业务系统的有效与安全性。

(四)充足的网络资源,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1.建立数字图书馆,并配备了相应的数字资源。

2.建立了学院的精品课程系统。

3.建立了学院自有的素材库共享平台。

4.建立了学院自有的数据加工中心,以期形成学院特色的资源库与资料库。

四、信息化应用水平逐年提高,数字校园已成为职工、教师、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一)学校和各部门的信息门户网站已成为信息传达和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

1.建立了学校的信息门户网站,并制度一系列制度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

2.建立了部门门户网站,以利于院内各部门业务的公开与透明。

3.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现交流与互动。

(二)建立了一卡通系统,实现了校内教职员工、学生管理的电子化

(三)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理念深入人心

1.通过信息化课程培养学生信息化应用的基本能力。

2.各专业根据本专业情况均开设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提高了学生计算机在专业方面的应用能力。

3.部份学校活动必须通过计算机进行,以此促进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4.网络“教”“学”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一部份。

5.通过信息化应用能力比赛促进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交流。

五、成熟的管理应用系统,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与效益

(一)科学化的系统架构设计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保障

1.采用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的管理应用系统模式提高了数字校园的可用性。

2.严格应用软件采购流程,杜绝信息孤岛。

(二)完善的应用系统和MIS系统,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

1.成熟的OA系统促进了办公效率的提高,规范了管理。

2.各业务子系统的充分应用提高了管理的服务水平。

六、知不足,明差距,保发展数字

数字校园的软件建设主要包括网上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即“车”与“货”的问题。“有车无货”是目前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对于教育领域的应用来说,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指建立基于Internet的教育资源库,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网上辅助教学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懿心,曹育南,殷革兰.数字化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4,(9).

[2]徐少亚.南京化工大学建成数字化校园[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

第12篇

关键词:数字化;长庆油田;管理应用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外的石油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与国外的油田相比,我国的油田产业发展较晚,数字信息化建设程度较浅。我国石油产业要想快速发展,就要发挥“数字油田”的建设优势,以此来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获得油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数字油田”是未来油田的发展趋势,将对油田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与生产经营相关联。本文主要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以下简称长庆油田)的发展现状出发,从已经获得的成就中吸取经验,讲述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以石油企业的管理和对长庆油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切入点,研究“数字油田”对长庆油田建设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进一步提出石油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方面的措施。

一、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现状

1.数字化建设的初步成果

长庆油田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属于国有大中型油气采掘企业,生产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省区。2011年生产石油、天然气达4000万当量,2013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5000万吨,每年参加参加油气探看开发、生产建设人员达到20万人,正以高涨的热情建设西部大庆。

现阶段的长庆油田在生产指挥、现场作业以及油藏开发三方面实施了数字化管理,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长庆油田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听数字指挥、让数字说话”,以此来带动油田产业的建设。根据数字化管理的要求,长庆油田应用了数字化抽油机、自动投球等基本装置,开展了多想技术研发,建立了油田的远程管理。到目前为止,已取得的成就有,完成数字化改造作业区共32个,施工的进度为74.5%,基本实现了油气田的数字化管理。长庆油田构建了全方位一体化的数字化指挥系统,并创新了全新的生产运行管理手段,让数字化成为现实。长庆油田主要使用的经营管理系统是油气藏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它以前中端为基础,集数据交流、工作为一体的工作环境,实现了数据收集自动化系统。将ERP系统与长庆油田相互结合,共同开通了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实现资金结算、设备更行等多方位功能。

面对新的形势,长庆油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行内部改革,强化企业的管理,使管控能力和运行效率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面对油田产业的快速发展,长庆油田也加大了数字化建设的力度,按照国家总体规划需求,创建统一平台,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让长庆油田的石油勘探数量直线上升。

2.长庆油田员工对数字化管理的反应情况分析

由于数字化管理技术在长庆油田的推广使用,对其基层的劳动者提出了很大的要求。经过了十几年的革命性变革,如今的长庆油田,已经焕然一新,率先走进数字化管理所带来的广阔天地。面对好的发展前景,员工成为长庆油田最有益的获利群体,他们对数字化管理自己的感悟。虽然在数字化创建初期,员工对于数字化技术不是很了解,而且对于数字化管理政策抱有抵触的情节。但是随着长庆油田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员工对数字化的认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之前可能在手写员工资料时,难免在报表中会出现一两个错误,并由此给油井的判断带来了很大的误区,但是由于数字化管理,生产数据都是自动采取并录取的,不用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强度不说,还增加了正确率。对于长庆油田的技术人员来说,数字化管理技术给他们也带来了一些改变,工作方向和研究目标都在改变,有施工技术和设备的更新转化为主攻数字化建设,设置平台报警等工作。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现在的成产一流化操作体系已经成为长庆油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长庆油田除在岗员工对数字化管理的反应情况

由于长庆油田的数字化管理技术的推广,一线采油工的工作环境也因此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需要天天呆在油矿中,现在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回家倒休,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数字化管理的成果。对于长庆油田周围的农民来说,数字化管理也为他们带来了许多改变。长庆油田的工作人员将他们的命根子“土路”修成了40多口井,但本需要几十名的看井人员,现只需要几名维护人员。之前总是脏兮兮的油田场地,现在周围的环境已经是茂密的树种了,也没有汽油味道。这些都是由于数字化管理所带来的好处,石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确实长庆油田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石油企业发展中采用数字油田的必要性

实施数字化油田,对于长庆油田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管理模式的改变也必定会带来一些机遇,所以说采用数字油田是有必要的。

1.推广新技术与改革劳动构架结合,激活人力资本

对于长庆油田而言,由于数字化管理,现如今的值夜班、巡井、开关井等10多年的常规工作已经被“电脑、电子眼、机器手”等设备所替代。在新型劳动组织模式的探索和实验方面,由于数字化的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对人员的“优化”,将多个运行队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定将数字化调控作为生产组织的核心,将油田的管理链条进行压缩,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员工的工作也由数字化管理进行了改变,人数的减少、安排班次的增多,这样就减少了用工人数和员工的劳动强度。在长庆油田的内部业务流程方面也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数据采集也更加地规范化管理。而在拓展油田业务的同时,涉及到一些技术、知识和产品的综合利用,这就为技术创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数字油田可以提高石油企业管理效率

油田数字化的价值在于能够不断创造新能量,只要用好就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在油田的数字化管理推进会上,了解到数字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生产要素的构建与技术、资金的优化,要加大长庆油田的基本工作整合,提升管理水平。在公司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时,数字化也被列为重点内容,需要对新型能源进行考核。长庆油田采用的是传统管理和技术相恰接的系统,这样就体现出创作管理团队的胆识,能够展现深层次的管理文化。在石油产业方面有着全新的优势,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每个环节都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力效率低下两个问题。数字油田建设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比以往复杂的操作体系更加简单易行,可以保证数据的自动获取和更新,能够及时记录数据的来源和去向,方便之后的继续查询,具有很高的认知度。

3.软件与硬件融合,让科技迸发最大能量

长庆油田在最近几年进行统一部署,对一些自营区块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领导高层在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的第一步时,就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工艺技术,将其与数字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加深自动化水平。例如在长庆油田的技术攻关进程中,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水源井远程控制、集气站管线进行推广应用。采用电脑进行技术分析,随之产生许多新型应用软件。通过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能够简化工作,让科技迸发出最大的能量。

三、进一步规划实施石油数字化管理的建议

1.转变机制,创新管理

根据长庆油田所面临的现有形式,在未来要能够规划建设“数字油田”,做到机制转变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加快现代管理理念,在增大油田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创建数字化管理思想和理念。在建设“数字油田”的过程中,要能够引进新的技术,加大方式方法的创新,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可以让长庆油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最新生产方式的动力。长庆油田要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运用全新的网络化平台,在数字化的环境下创建新的软件系统,提高长庆油田的整体管理水平。

2.创建新型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对于长庆油田来说,要通过建立全新的数据管理中心来强化“数字油田”的建设,对于其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以数字信息化的水平进行管理。做到让“数字油田”有标准可以参考,严格遵循指标完成业务。在产业中,要有统一化的语言,能够对“数字油田”进行编码统一化。主要包含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等。通过强力执行和监督对长庆油田进行规划,要不断修正现有标准,制定新的标准以此来适应长庆油田的新发展。

3.规避和化解“数字油田”建设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关风险

在规划建设长庆油田的规模开发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开发,注重“数字油田”的建设,以此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由于现在的数字油田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所以就要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在新的发展趋势下,进行“数字油田”建设的开发和管理。因为油田企业在建设“数字油田”的过程中会投入过大的资金,导致实施周期长,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着较大的难点和风险。在“数字油田”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对油田效益产生一些直接或间接影响。那么如果条件允许,就要将“数字油田”建设成为信息化油田,将数字和信息相结合,发挥出最大优势,增长庆油田的综合竞争力。

4.调整长庆油田公司架构

面对着新的形势,长庆油田面临着公司组织架构的完善,要进一步优化油田公司的数字化建设,解决业务模块的信息合成问题。对于公司的新有组织构架,能够经营管理,对于工作流程可以集中管理。全面改进公司的战略问题,对于信息的传递和执行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改进。长庆油田在新的战略管理模式下,要以战略管控型为主,运用新的管理经营模式,对于每个业务都独立经营管理。根据不同的业务和生产经营特点,完善所属地域的管控模式。对于新型管控模式,可以合理定位,积极调动,每个部门强化分工,具体数据系统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各个油田新公司能够运用新型业务,合理调整战略化发展,以实际的业务需求,面向公司的各个层次,开展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进一步梳理优化资源,对于业务进行优化操作,完善经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管理,促进制度化和规划化管理,完善管理效益。

图 数据中心管理系统流程

5.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

在长庆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中,能够建立资金投入和监控机制,确保“数字油田”有充足的费用投入,虽然有较长的时间周期,面对投资风险,要做到统一标准,确保“数字油田”按照目标进行规模管理。面对国际性的能源要求,将数字化建设转化为全球的经营标准。能够从长远的目标出发,加到监管力度,促进油田产业的转型。

长庆油田在数字化管理方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在全新的平台上,收集数据和信息,为油田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子煜 陈秀万: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及其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05).

[2]梁 政 邓 雄 钟功祥:油田地面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11(03).

[3]胡 阁: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0(02).

第13篇

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方式

(一)目录管理

档案目录管理是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发展早且比较成熟的技术,在进行档案的管理时,系统的目录可以快速的找出信息资源,具有快速搜索的功能。并且针对目录的管理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的开放性很强,可以存贮大量的信息记录,并且把信息进行编录整理,方便快捷的登录和使用。

(二)档案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就是把档案统一起来进行数据的管理,把包括全文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以目录数据为检索入口,实现档案图文信息的全文检索。这种管理档案的好处在于管理方便,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及时的进行查找,方便日常工作。

(三)档案管理的网络化

计算机来对档案进行管理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计算机的管理不用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需要用几部计算机就可以,而且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时还能够有效的分类,避免出现差错的频率。

计算机用于档案管理的主要困境

(一)电子性文件归档和电子性档案的长期保存

电子性文件的存贮也随着多媒体计算的发展有了一个结构性的存贮环境,但是对于文字信息的存贮不能满足办公的需求,尤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进行档案的管理时,我们更愿意听到档案中可以有声音出现,实现档案的人性化管理。由于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存贮也是一个问题,档案要存贮在哪里,存贮多久,是否可以借助于其他工具不仅仅是电脑来进行读取数据等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电子性档案的长期保存。

(二)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挑战

由于各行各业的管理方式不同,因此在进行档案的管理时很难做到有效的统一,难以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在具体的管理上,由于各级政府和政府机构没有进行必要的协调管理,这也为档案的管理带来了不便,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的不断升级,增加了管理和建设的难度。

(三)安全问题

网络化虽然给管理带来了便利,但是档案信息安全也成了让人们担心的问题。黑客的入侵和档案的网络化都会给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带来威胁,档案的不慎外露可能会造成信息的泄露,对档案持有者本身的信息安全也是不利的在进行资料的归档管理中,在资料逐渐数字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做好保密工作,以防资料的外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计算机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信息系统资源,是现代信息的主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为档案信息管理的数字化缩减了很多纸质档案繁琐的流程,便于查找和翻阅。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更是可以缩减档案的翻阅时间,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减少了档案不必要的磨损。

(二)档案储存的海量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每天都应该进行档案的记录和整理,文案信息配合影像资料进行整理,档案的入库也让数据量不断增大。而一张普通的光盘就可以存贮上万的文字信息,在进行档案的存贮时还可以把文字跟图片配合处理,减少档案存贮的成本投入,还可以节省空间。

(三)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计算机对于信息处理,能够快速的进行信息的输入和存贮,并对信息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在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对档案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然后按照管理和使用的不同要求将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自动编制。在进行信息的检索时,可以根据关键词和文档标识特征实现检索的网络化管理,可以进行全网搜索。在进行网络管理的时候可以实现地址资源的共享,形成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实现全网搜索,把多种文件进行原样还原。

(四)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对于进行档案管理的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数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的使用计算机语言,讲计算机应用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

当前地质档案管理计算机化应采取的措施

(一)实现地质文档一体化

在实际工作中,当务之急是解决文档分离的问题,克服工作中的各种不足,完成地质文件的系统化管理。在单位中也要推行文档一体化,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保证档案的质量。作为档案的管理者来说,应该把信息的来龙去脉都掌握住,实现电子时代的文档管理一体化。鼓励文档一体化软件的研究和开发,使文档工作在文件正式形成前就建立起来,形成对虚拟文件的有效管理,保证档案的连续性和文档一体化的管理。

(二)着眼地质文件资料特点,实现文件的长期保存

由于地质类的电子性文件的来源各种各样,对于数据的录入和信息的形成也十分广泛,对于档案整理人员来说,将信息进行综合整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将不同渠道来源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用制度对归档人员进行规范处理,并列入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中。同时,由于电子文件极易损坏也很容易被病毒入侵,归档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将文件进行拷贝进行备份,以防不时之需。

(三)把握档案管理网络化特点,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计算机的网络化给档案工作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管理更加便捷,我们要重视起网络安全问题,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对于地质档案的管理,我国的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在科研阶段,会不断出台系列技术措施和标准。在进行档案管理时要注重网络安全等级的测评,档案信息的密级控制,为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提供规范化的要求。

结语

第14篇

目前,整个世界正在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信息时代 ,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书馆的信息载体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数字化信息网络传输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因此,如何快速、便捷、高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便成为一个图书馆办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如何建立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更是成为各个图书馆要研究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简介

百度百科定义: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数字化图书馆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第一,把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内容经过处理变成计算机适用的数据,通过语音、数据、图形、文字等方式进行的数字化资源共享,让其阅读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内;

第一,数字化图书馆就是读者所需获取的一切图文信息不用面对书籍,而是面对计算机;

第二,图书馆数字化之后也意味着管理的数字化,管理的数字化就是指信息库资源的更新、访问人数的统计、图书及读者类型的分类、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比较分析都可以经过计算机进行;

第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数字化图书馆所开放的信息进行访问,而不局限于某一个学校或事业单位的团体,做到了信息网络化,资源的共享化;

第四,数字化图书馆的图书利用率高效化,比如同一种文献资料可以有成千上万个读者共同阅览,和以往的几个人同时看一种书的利用率高了很多;

第五,图书馆数字化同时也让某一专业领域的人员素质不再局限于本专业,以往由于资料获取不易,所以大多数读者获取的信息只有自己专业相关的,但是图书馆数字化之后,人们便可以轻易获取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博学多闻。

二、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现状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过程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80年~1985年,此阶段开始注重书籍的数据库建设。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开始应用于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开始起步。1986年~1993年,上一阶段的数字化建设比较分散,而且是小型的,但此阶段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集成化,数据库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1994年~2010年左右,我国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进入网络化,发展进一步加快。2010年至今,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高速发展的阶段。此阶段的数据库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数字化图书馆。

现在数字化图书馆由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及有线电视网五大骨干网提供传输通道。目前由“全国地区高校图书馆”构成的教育部重点项目,通过共享资源与共享平台的建设让全国各高校的图书信息融为多种资源的整体。

迄今为止,虽然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已经过了好多年,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仍处于较低级的阶段。近年众多高校加强了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促使了数字化图书馆的飞速发展。

三、图书馆服务平台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发展中肯定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发展的必经阶段。我国在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由于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发展刚起步,所以国家对此的相关法律尚不完善,而且政府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没有完美的规划,导致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的严重重复。具体表现在,在各自利益驱使下各单位的意见难以统一,有的太急功近利,从而导致各高校及单位之间沟通合作难以进行。有的单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图书馆现状而盲目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平台。以上这些现象导致在检索或管理等方面,各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意见难以达到一致,各自为政、各自建设,以致于其建设的人力、物力浪费非常严重。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人们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网络高手也大大存在。人们很轻易的就能从网络上面下载或复制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内容,而不会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这种现象严重的侵犯了别人的著作权。

(3)在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当中,除了“211工程”的学校有国家的专项拨款,普通学校的建设经费只能由学校出,但是学校的资金毕竟有限。而且近年的物价上涨飞速,学校甚至都难以进行科研与购买纸质书籍资料去扩充图书馆,又怎么会有多余的资金去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呢?

在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中,人力资源也是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普通高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的教职人员和专职教师的待遇相差较大,从而让很多与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毕业生都不会选择以其作为工作。从而专业技术欠缺、工作热情不够、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对新技术不能很好适应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它的发展。

四、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

为了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能够建设的更加合理,能把资源浪费减到很小,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各高校在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一些技术可以适当共享,以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重复及浪费。可以成立一个机构,来协调平衡各方的利益,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2)在建设资金方面,不能只依靠国家或学校所给的项目拨款,这些拨款根本就难以支撑这庞大冗杂的项目。所以得自己想办法。比如,可以在资料下载时,有的资料比较机密,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筹集资金。

(3)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应该是有属于自己学校整体特色的平台,不能人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那么读者凭什么要选择你的服务平台呢?所以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突出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在深度上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4)关注数字化图书馆技术及理念的最新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知识发现技术、普适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无所不在” 理念的提出,信息社会逐渐由信息时代、数字时展到“泛在环境” 时代。这些新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数字图书馆,使图书馆能利用丰富、异构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移动的、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成为可能。

(5)资源建设方面,既要突出自己特色,还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害。还得提高版权意识。并预先设定好处理方案。

(6)人力资源方面,馆方可以对馆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并组织馆员多参与馆际之间的交流,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来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第15篇

关键词 博物馆;数字化;优点,策略

一、博物馆数字化的含义

博物馆数字化是指博物馆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把博物馆的各类收藏、研究、展示、娱乐及教育等用数字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服务于人类社会。

博物馆数字化是以博物馆物理实体为基础的,通过数字技术再现和补充。具体地讲,就是采用互联网技术与机构内部的信息,将传统的博物馆的日常活动和管理内容等与计算机网络紧密的结合,构筑博物馆大环境,创建博物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新形象。

二、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博物馆数字化包括藏品陈列、考古挖掘活动、文物保护及管理、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人事和物流等。例如文物的整理盘点、出入库记录、色彩的修复及分析、文物碎片的拼接和演示、陈列品的安全措施等。

1、博物馆数字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及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互联网普及和应用,博物馆顺应科技潮流,摆脱传统的束缚,进行数字化革命,使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一步交叉融合,使文化传播结合高科技创造出崭新的领域,从博物馆功能和组织管理上实现再定位,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需求。随着国际机构对文化遗产概念的近一步探讨,除了对文物实体的静态结果的研究之外,人们开始关注文物研究的动态过程,研究文物的技术和形成过程,可见,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也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必然结果。

2、博物馆数字化是组织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博物馆使用网络化办公,办公人员通过网络处理电子邮件、异地事件、展品信息网络化传输、简约的数据存储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网络进行文化交流、社会调查、方案征集研讨等,扩大了交流面积,带动了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网络实现了高速、高效的办公业态,节省了物力、人力、时间和空间,不仅节省成本还大大优化了工作组织系统,促进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3、博物馆数字化在对外信息展示上的优点

博物馆数字化在对外信息展示方面的优点包含两方面,一是互联网的信息展示优点,另一方面是现场参观群众的信息展示优点。

(1)、博物馆数字化通过互联网信息形式的展示优点

博物馆数字化使物理空间减小,手续简化,且方便群众参阅。博物馆数字化是虚拟和现实的结合,大量的数据信息存储在磁盘的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形成一个联机系统,节省了物理空间;利用博物馆的数字虚拟化,参观人员可以不用直接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见面,通过网络在线咨询,网络办理相关手续,便可以参观浏览博物馆的各种藏品和其相关介绍,提前得知博物馆最近展览活动等节省了时间,实现了文化与休闲,技术与研究的双相结合。

(2)博物馆数字化对现场观众的信息展示优点。根据现场观众的喜好等因素,运用多媒体现场导读和视频点播介绍,以便现场观众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展览区块,方便快捷的到展室选看自己喜欢的展品。

4、博物馆数字化的各种形式信息的运用,提高了文物的展出率和展出效果。数字化的展览客服了现实文物与藏品的陈列受资金和展室的限制,藏品展出的比例较小,而通过数字化,可以利用虚拟的空间、图像及声音等多媒体技术进行网上陈列和精品介绍,满足了参观者的多种需求。

5、博物馆数字化有利于文化的快速传播和信息交流,也是保持和延续文化遗产的最佳手段。

一方面,通过网络可以查阅各件藏品的数据、图片、描述、视频影像、三维模拟展示等详细信息,比较直观,通过3D动态过程强化了感性体验,弥补了传统展览形式的单调。另一方面,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收藏地,博物馆数字化对藏品的管理,建立数字档案和无形资产的收藏,减少藏品实物的流通次数,降低损耗,减少丢失窃风险,同时借助数字化的加工和资源共享,使学术研究更深入和广泛。

6、博物馆数字化,业内人士把其优势总括为三个基本方面

(1)、博物馆的数字化使其管理更加智能化。以自动化技术为主,楼宇自动化及消防系统等建立起的文物环境监控系统,以及为文物保护而专门研制的装置系统等科学而简约的完成了文物的智能化管理。

(2)、博物馆数字化使信息化优势增强。由信息的快速交流而实施伴随的博物馆工作体系结构的调整和相关制度的提高,办公系统自动化、文物藏品数据库的科学化和文物修复工作的专业化等均是其体现。

(3)、博物馆数字化使文物知识工程更加标准化。使分类、定名、术语、方法、标记、环境、鉴定、语言处理等更加完善和贴切。

三、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新策略

1、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技术是其关键

采用高科技支持系统,诸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技术等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各种数字资源整合,不仅对展品的科学管理,又给博物馆的参观者创造了逼真的境界。高科技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基础和保证,数字技术的资源整合则是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2、人才引进与培养是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能动因素

提高现有博物馆工作人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定期培训科学技术和管理内容,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博物馆数字化的顺利进行,同时引进行业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借助社会公共资源的专业力量,做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促进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可见,“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始终贯穿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全过程。

四、结论

总之,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博物馆数字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程。无论是博物馆在组织机构办公上,还是参观者对文物的文化交流上,亦或者是文物考古研究上博物馆数字化的应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好处,我们坚信,随着博物馆数字化的建设,会有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李静华.数字化博物馆与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