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人文教育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文教育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文教育的概念

第1篇

1993年8月,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生既要精通医学技术,又要具有仁爱精神。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也明确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2009年11月,在我国召开的“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上,医学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成为达成共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医学已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阶段的今天,医学人文精神已成为医学教育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智商高、专业强的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刻不容缓,因为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成就不了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为了加强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除了对其进行医学人文学科诸如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等的教育外,属于人文学科的英语教育在施行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本文旨从医学人文精神的视角出发,探讨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先生认为:“医学按其使命来说,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把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付诸于行动。这是医学人文精神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我们的意思是说,不仅要治病,而且要关爱和尊重病人;不仅要关爱和尊重病人,而且要关爱和尊重作为病人的人;不仅要关爱和尊重作为个体的人,而且要关爱和尊重作为人类存在的人即人类本身。”从刘德培先生对医学使命和医学人文精神的诠释中我们可以知道: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核心即是关爱和尊重。这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以及西方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患者的幸福着想”所包含的是同样的内涵。如何在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教学中教育学生懂得关爱和尊重人以及怎样去实现这种关爱和尊重是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三、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医学人文精神视角下的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应该致力于发展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因此,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必须富有人文性。为改变传统倾向于技能训练的“精读+听力”的工具性课程设置模式,满足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需要,根据七年制医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好的特点,医学七年制一、二年级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可以借鉴一些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改革为“综合英语+人文修养类课程”的模式,即每个学期均开设《综合英语》和一门人文修养类课程。笔者认为,起点高、文理科基础宽厚的七年制医学生比五年制医学生和研究生更有可能接受这些专业化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激发七年制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让学生感到“英语教学或是流于形式、行同虚设或是陷于停顿、放任自流”,更可以把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融入英语教学中,培养其医学人文精神。《综合英语》已得到教师和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不再展开论述。本文的课程设置改革重点分析侧重文学文化内容的“人文修养类课程”。这类课程是公共英语教学回归大学教育之道,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实现“高层次”目标的最好途径。根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文修养类课程”可依次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英语影视赏析》和《英语文学作品赏析》。

第一学期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该课程介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让七年制医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力、辨别力和批判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二学期开设《英语影视赏析》。影视作品因其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刺激性以及明星效应而成为众多大学生喜欢而且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材料。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人文精神,展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歌颂人性本善,批判人性丑恶,不失为对七年制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绝佳材料。

第三、第四学期开设《英语文学作品赏析》。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人生百味和跌宕起伏;叩问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折射人生哲学;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通过创造不同的艺术形象颂扬美、善、爱,批判丑、恶、冷漠。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某种程度的教育价值,即对人精神上的某种启示。笔者认为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包括生活教育价值,即丰富、充实、改进学生生活的经验,并激发其生活向上的勇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教育价值,即使学生在作品中体验到各种社会行为;情感教育价值,即增进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正是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所需要的。因此,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中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有利于启迪七年制医学生的心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锻造健全的心理素质、塑造完美人格,让自我感觉非常好的他们学会放下身段,正视自我,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由于文学作品对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教益优势明显,故《英语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开设两个学期。

四、结语

医学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须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尊重、懂得关爱的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七年制医学生更应该是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典范。外语作为人文学科,具备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条件和内涵。因此,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角度改革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第一,可以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英语语言综合技能得到更快、更高层次的提升;第二,可以使他们获得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和思想疆域,这样他们日后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第三,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完美的人文人格,使他们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能具备关爱和尊重人的人文精神,成为真正的医学大家。

参考文献:

[1]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3):5.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91-01

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对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具有很重要的奠基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地在新的教育环境中转变观念,将新课程改革思想与素质教育的观念融合到教学工作中。

1.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问题分析

1.1 文化素养与理论水平落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工作模式均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多数班主任的育人观念均是源自示范教育的阶段,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他们既需要负责教学工作,也需开展管理工作,也要应对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教育指标,导致班主任疲劳不堪,鲜有时间去主动学习,这就导致他们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思想狭窄,文化素养与理论水平落后,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受到较大的制约。

1.2 教育观念有待更新。虽然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千年来传统机械式教育的思想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未得到全面落实[1]。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在现阶段,小学班主任最为关注的问题还是学生学习成绩,甚至有少部分班主任偏激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际上,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不仅是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在应试教育观念下产生的考核体系依然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发挥着导向性的功能,学生评奖学金、评优秀干部,教师评职称、奖金的发放等均由学生的考试成来决定。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情况十分严重,想考上名校,必须要通过考试,虽然近年来大学不断的扩招,但是在学生毕业之后依然需要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在家长的心目中,学生考试成绩也是衡量自己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班主任的教育观念难以得到更新。

2.基于新课程理念解决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好完善的培训机制。要帮助小学班主任尽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部门与学校必须要予以足够支持,将班主任的培养与教育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中,循序渐进地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鼓励班主任到其他学校与单位进行考察,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业务能力、研究能力与政治素养[2]。

2.2 提升班主任转变角色的自觉性。

(1)班主任要主动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班主任的工作成效与其育人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班主任必须要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以学生为本,树立好正确的人才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地看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走入学生群体中,与他们成为朋友,了解他们学习与生活中的困惑,这样方可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2)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很少,仅有的联系也主要以找问题、汇报成绩为主要内容,这就导致学生一听说要"请家长"就胆战心惊,而家长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老师。实际上,要真正地推行素质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必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3)加强与社会教育的联系。人的教育与社会有着重要的联系,社会也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类型的环境。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主动地加强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释放自我,走入课外,将课堂教育工作延伸到课堂外。为此,班主任应该深入地挖掘社会中蕴含的教育资源,联系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2.3 发挥好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在学生的观念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因此,教师的道德水平、责任意识等都会给学生造成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就一定要发挥出为人师表的作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就必须要诚实守信,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自己就一定要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只有通过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才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教育工作也才能达到积极成效。为此,班主任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不断完善自我,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第3篇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随处可见村庄房子墙壁上刷着“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字样,这些八十年代留下的历史痕迹表明了政府加强教育,普及文化知识的决心。待我们上初中,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文盲少了,文化人多了,那些墙壁上的字样也渐渐被遗忘了。

如果说小学是充满幻想的年代,那么初中开始便有了人生的选择。当大学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初中是梦想开启的年龄,有的人向往大学选择了高中,也有很多人选择中专。那时的中专虽不能与大学媲美,但因为包分配,报考的人很多。从小就梦想着当一名教师的我也准备为中专师范奋力一搏,然而老师一席远见卓识的话改变了我的选择,也改变了我的人生。三年后,99届中专毕业生已取消了分配,中专学历渐渐淡出了社会,大学成了一种趋势。

20__年我踏上了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在这里,没有初中时的约束、高中时的紧张,全凭自觉性学习、生活。有的人怀揣着求知的欲望,在大学里刻苦用功着,有的人为了考研奋力拼搏着,有的人则因为进入了大学放松了学习,不管怎样的学习、生活态度,大学四年在不经意间溜走。转眼就要毕业了,就在那一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全国大学生扩招人数275万人,毕业人数飙升,大学的门槛低了,就业的门槛却高了,考研、考博成了一种需要,也成了一种时尚。

第4篇

关键词:语文 泛人文化 为人文而工具

纵观中国语文的百年发展史,如果用线性思维描述各种思潮的嬗变,大致可以表述为:文以交际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百年之中,百家争鸣,语文这块“奶酪”始终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大量的探讨语文教育教学“人文性”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人文性”似乎成了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前卫而时髦的词语,它在教材编辑、课程研讨、课堂教学评价、中文核心期刊中频频出现,不断地凸显、放大,于是,在人文性的空前张扬下,工具性日渐萎缩,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综合素质日趋下降,“泡沫化”的语文课比比皆是,语文这块“奶酪”在新一轮课改中正逐渐变味。让人担心的是,许多人,甚至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圈内人”,在课改之风的劲吹下,奉“人文性”为圭臬,认为这种“人文味”才是语文这块“奶酪”的真味、至味!这种新时期“泛人文化”状况,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泛人文化”倾向?

首先,是因为近百年来人文性被压抑太久,一旦得到过分张扬,就走向了泛化的极端。

“五四”时期,在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并举”的思想。其中的军国民主义教育(相当于现在的体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都得到了认可,而关于世界观的教育被否定掉,“美育”经争论后缩小为今天的音乐、美术。实际上,如果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从五四时期的教育到本世纪初的教育,都是钱理群教授所说的“半截子教育”。应该说先生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兼顾了现实需要和长远目标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即便以今天新课程的理念看,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的理念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中是得到平衡与兼顾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五四”以来直到建国,“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一直处于被腰斩的状态,人文主义在中国近百年的教育中一直处于式微的状态。从一九八七年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申小龙先生在第八期《读书》杂志上发表了《汉语的人文性与中国文化语言学》一文中首先提出汉语人文性问题开始,到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份《北京文学》《中国青年报》等报刊进行的激烈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工具性、应试性极强的语文成了众矢之的。至此,“人文性”以不可阻挡的姿态,闯入语文教育教学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压抑太久的“人文性”终于以不可遏止的力量破土而出,并且在新课改语文性质的定位中,与工具性平起平坐。应该说,持工具性、人文性的二元论,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这种理论是科学的。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新生事物往往会得到不应有的“放大”,许多人的思维容易走极端,因为压抑太久,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扬光大,人文性一旦被热捧到一定程度,反而淹没了工具性,以至形成时下讲语文必首谈人文性,工具性似乎沦为人文性的附庸和奴婢了,这种普遍性的群体偏激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泛人文化倾向的产生。

其次,是因为不少人片面理解了语文这一概念的外延。

语文界有一句经典的话:“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如果从形而上的角度看语文这一概念对生活的审视范围,这句话是对的。但如果简单地把语文与生活两个概念的外延划等号、互相调换,就会犯逻辑性的错误。在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打着“大语文”的旗号,把语文当作一个无所不包的“容器”,把生活中许多貌似与语文有关实则根本不属于语文范畴,甚至谬以千里的事物统统往这一“容器”中放,结果必然导致语文教育教学的“泛生活化”(泛人文化的又一具体表现形式)。这一现象在新课改中处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尤为突出,不少教师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逻辑关系,把随意走入生活的学生活动都理解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把简单的人际关系、社区实践归入语文素质培养的范畴,结果必然导致教育教学行为的方向性偏差,由此产生一种“生活即语文”的简单而肤浅的语文教育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语文校本课程也应时而生,这种“伪语文校本课程”常常在学校的校本教学中以新课改的名义“名正言顺”地误人子弟。

第三,是对语文、文学、历史、哲学、人文等概念没有完全厘清。

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来看,我们首先承认语文、文学、历史、哲学、人文等概念的交叉性,但它们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钱梦龙老师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一文中曾引了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的内涵表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为语文。如果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泛学科化(泛人文化的另一具体表现形式),那么语文稍有不慎就会“变形”为文学欣赏课、社会文化课、政治课、哲学课、历史课等,有时还会形成“联欢会”式的“四不像”。当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文学、文化、历史、哲学等因素从语文中剥离出去,但是,“语文味”绝不是靠这些非语文因素的渗入而浓郁!相反,这些非语文因素的过分渗入会淡化语文味,形成语文教育教学的“异味”,甚至结成语文教育教学的“怪胎”!如果留心时下的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不难发现诸如完全文学欣赏化了的朱自清的《春》《背影》,历史化了的《渔父》《屈原列传》,影视化的唐诗宋词教学,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沉浸在这种泛学科化的语文课堂中,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这种表面的浮华、热闹会形成语文教学的“黑洞”,这种“黑洞”每天都在悄然吞噬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形成新的“少、慢、差、费”!此外,多媒体的使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们在肯定多媒体在激发兴趣、增大容量、直观形象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应该清楚地看到声、光、电、图等手段对语言文字的隐性伤害,对学生语言思维、形象思维的弱化。实际上,许多“语文多媒体课”已经很难称为真正的语文课了。

针对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种种泛人文化倾向,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首先,要正本清源,真正认清语文的实质。

近百年来,对“语文”这一概念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你方唱罢我登场,“语文”一词愈辩愈糊涂(其中有“语言和文字”说、“语言和文章”说、“语言和文学”说、“语言和文化”说等),这也从客观上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语文”这一概念的内涵设置了障碍。我们认为,各种观点当然有一家之言的合理性,但耽于争论之中,眼花缭乱,莫衷一是,肯定不行。应该,择善而从,不管是从“语言文字”的层面去理解,还是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层面去理解,应该到了朴素化理解语文这一概念的时候了!如果我们能真正透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中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内容,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层面辩证地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我们就能正本清源,还语文的本真面目,从源头、理念上防止语文教育教学的泛人文化倾向。

其次,要从不同的圈层审视语文学科的位置。

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历史、政治、哲学等学科是处于同一层面的有交叉的学科,文学当然是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文学不是语文的全部,它属于更宽泛的文化的范畴。厘清了这些关系,我们在处理教材的重、难点,设计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在课堂充分展开真正的“对话”时,心中就会有“谱”,操作就会有“度”,就会“万变不离语文之宗”。语文相对于其它边缘交叉学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辐射、涉猎;相对于生活来说,语文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观照和精神的审视,它应该有一种形而上的高度。语文学科既不应该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沦为政治的附庸、传声筒,也不应该膨胀为能载“大道”的“道德巨轮”,它只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及人文性的人文学科而已。

第三,要始终坚持“工具性”、“人文性”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语文新课改并不排斥、拒绝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反,学生要真正抵达“人文”的彼岸,必须借助“双基”之舟。因此,我们应以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课改深入过程中基础知识的讲解、基本技能的训练,丝毫不能放松,无论外界刮什么风,我们一线的老师都应该光明正大抓“双基”,有一种咬定“双基”不放松的精神。这种双基训练是基于人文高度的双基训练,它是在讨论、启发中,通过“对话”达成的知识获得和能力形成,它的最终指向是“人文”,这与从前的“为工具而工具”是有本质区别的,可以这么说,这是“为人文而工具”。

第5篇

关键词:物理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50-02

一、引言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互相依存,共同发端,才构建了今天的文明社会体系。梁启超就说过,西方现代科学肇端于文艺复兴时代,而文艺复兴的主要任务和最大的贡献却是美术。从表面看,美术是情感的产物,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互不相容,何以“这位暖和和的阿特先生,会养出一位冷冰冰的赛因士儿子”来呢?究其原因,在于二者有共同的母亲,就是“自然夫人”,即源于“观察自然”。由此可见先贤们早就认识到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1]。所以有了本文的思考。

一、物理科学中人文资源教育的现状.

1.现代物理等科学教育中人文意义的失落,使得我国的科技水平始终无法有大的突破,现代社会已是科学教育普及的时代,人类社会也变得更先进和文明[2]。但现代社会尤其是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好像并没有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起增长发展,更不用说顾及十提出的生态文明了。

2.现代教育以一个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注重科学与理性的发展时就已经是从本质上违背了科学。这样只注重所谓理性而完全忽视人的感受的做法却广泛存在与现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不会对物理对科学有着真正兴趣和实实在在基础物理和高端物理的研究,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内涵也无法把握住。

3.在教育内容上,以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理论为主,只是注重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说这种有所偏废的教育即使增加了科学的长度和广度也一样会丧失它最根本的“深度”,即对人生的关怀、对人性的提升。所以类比于西方世界由文艺复兴而兴盛的科学,以及和现实社会中人文与科学的联系,在中学教学中将物理中人文价值发掘出来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

二、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深入

1.物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物理科学与人文本非泾渭分明的,物理科学精神提倡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束缚,对更接近自然本身的真理的不断求索和探寻,以及基于对事物或者对某一项目标的好奇和努力而作出的开发设计[3]。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本身就极大的包涵融合了人文主义精神.物理学科的定理都是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的,很多看起来绝对正确的理论,其实都只能适合我们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在这个时间段正确,在将来社会的发展下必然有新的突破或者较大的修改甚至颠覆。所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融合与发展物理科学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

物理科学不但是人类对自然之密的执着解读,科学也需要追求人文的和谐之美.自然也是科学与人文共同追求的探索的来源。

2.开展利于渗透人文教育的学习方式

一个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其个人与整个学科关系甚至社会关系世界观的转变,意味着其思维方法态度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当下中学的许多学生学生整天处于疲惫机械应付、简单机械重复的操作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就不可避免囫囵吞枣、一无所知,死记硬背他也就不科能具有深入理解融合贯通学科知识的能力,更不可能有什么突破创新的能力。同时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一句空话。同样这种太过细化的教育,将本来知识有机的具有丰富人文价值意蕴和美感破坏殆尽,只能让学生觉得枯燥和无趣。这样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和目标。

3.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现代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兼备的人才,而知识的核心要素是知识要为人服务。在科学上,大量的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使得知识经济要求的人才必须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人才[4]。因此,它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然而科学和人文本来就是互相融合的互相渗透,互相深入地,要使两者走向融合也并非困难。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应立足于重视科学精神,又不偏废人文精神,使两者结合,使两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使两者处于合理的状态。

4.人文精神与中学物理的联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物理教育的双翼

现代物理教育重理论不重实验现象,作业题目也是重解答而不重现实价值的思考。其结果是开发了人的理性潜力,而放弃了非理性潜力。而我国当前现代教育由于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这样的物理教学很容易对学生只作了片面的引导和规划,导致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被荒废和教育人文意义的价值的失落[5]。因此,要求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的回归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突破点。所以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

当前物理基础理论的最高层次的研究已越来越与哲学和美学等人文艺术层次的研究相关联,而实用性物理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更是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息息相关,说到底还是需要人文的方面来开发这些新的技术和工具。因为最终我们的科学还是人文都是以人作为最终的目的。

三、整理使用物理概念理论、规律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

1.中学物理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

高中物理教学中蕴涵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教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物理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加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与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思想包含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物理学面对的是自然规律,其人文教育内容不像人文学科那样直露,而是潜藏在各种物理概念、定理以及物理学发展历程之中。

隐含在这些定律、公式背后的人文精神.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充分揭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获得物理学知识的同时.知道这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即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领会人们在获取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这样才能使中学物理教育更加全面、完善。

2.加强物理概念、规律和哲学的联系

物理学是一门探寻自然普遍规律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中也要求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有意识地、系统地把这些具有普遍规律的物理概念渗透到哲学思想的高度中去,使学生自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

3.激发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中蕴含的美感

美是人类文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高层次的思维感受,也是育人的工具,物理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近代大物理学家海森堡曾指出:“科学的探索者们最初往往是在美的光辉照耀下,去认识和发现真理。”

物理学家们对物理的自然地和谐的大美执着追求甚至就是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力量之源,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就是看到了宇宙的这种大美甚至付出生命来将它的美展示给世人。很多的学生所谓的对物理学的“兴趣”,其实就是对物理学的美的欣赏、理解与追求。因此,研究挖掘物理学中的科学自然规律的大美,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也使得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必需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地应用。

四、STS教学在物理教学人文教育的应用

1.STS是科学,技术,社会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现代教育的理念。其中把科学与技术社会互相有机融合达到教育的动态平衡理念恰好契合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思想。STS教育在当今世界各国物理科学教育改革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STS教育是在现代当前相匹配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实施的科学的教育活动。它的根本思路就是把学生对于自然的理解感悟科学与现代社会工具世界(技术)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经验(社会)结合起来。

2.在物理教学中用STS教育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需要达到下列几方面:满足个人的追求,物理学科计划必须为学生个人准备去利用科学以改进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解决现实中的社会公共问题,物理教育必须培养担当研究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有卓越才识的公民;为未来学习和终生学习做准备,物理学科教育应该给有各种专业能力倾向和兴趣的学生提供足够开放广泛的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相关职业的准备知识。这就又需要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和阅历了。

3.物理学科本身就是和自然现象探索、科学技术创造、社会发展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大大小小的细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理课讲授是物理教学进行STS教育的最传统和基本的形式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应用STS的渗透到人文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动向和新的发展成果和研究方向,这样的物理课才不会脱节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物理学科教学中应用STS教育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中本身的STS教育因素,通过设计相关相适应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把STS教育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要求有机的动态的联系起来。

4.实施STS教育深化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在课堂渗透外还要注重STS活动课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活动课;进行利于深入人文教育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也需要一个以学生自我探究学习为主的理念,这三种学习方式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关系。深化素质教育,营造人文教育的积极氛围人文精神包含道德价值,但人文精神不等于道德价值,人文教育也不是德育。人文教育解决做人的问题,解决心灵、情感和价值的问题。

五、总结

通过本文对学校物理教育对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在过去的教学中物理教育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而人文教育则是教会只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当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更是一个突破学生困难学科,加深学生的科学素养一个极为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高中物理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希望反映出物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趋势。从哲学和理论方面论述了在物理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引入人文素养的途径。本文具体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重体现人文教育;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利用物理概念、规律中蕴含的入文素材;重视STS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认识;开展利于渗透人文教育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文科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应担负的责任,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加大素质教育推行力度的同时,贯彻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同心协力营造人文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把学生的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引入一个更深更广阔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蔡铁权.论物理教育的人文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5):81-86.

[2]王全,母小勇.物理文化与物理教育[J].学科教育,2002,(3):33-37.

[3]朱铁成.物理学人文价值及人文化物理教育的构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3):251-256.

第6篇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大语文教育

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有充分根据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这就告诉我们,不但外部语言是交际工具,而且内部语言还是思维工具。语文学科既然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那么工具性当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了。

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语文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属性讨论是语文学科理论重建必过的关隘,概念理清又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语文学科理论重建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文是各科教学的基础”(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这些话无疑都很正确,但都不是语文工具性丰富内涵的全面表述。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学习与小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修养的发展,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从这几句话中很难得出理想的答案,而这正是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最为重要的。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机械,与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过分狭隘大有关系。只有真正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语文学科本来声名显赫的“工具性”这一性质,沦落到如今谈其色变之式呢?究其根源,标准化考试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一)标准化考试历史已久,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时至今日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语文学科是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惟其模糊和多义,才更有韵味。可笑的是语文课居然有了统一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内涵丰富,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何来标准可言。“齐心协力”与“同心协力”何别之有?把“齐心协力”判错的那个小学语文老师大概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文盲”吧?我真为他感到悲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感到悲哀。由此可见,标准化考试中的诸多试题非但不见“人文性”的踪迹,反而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引入歧途,完全偏离了其本来的航向。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文的工具性,而工具性本身就意味着灵活的,多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计算机阅卷和所谓的标准化考试早已抹煞了“灵活、多变”,取而代之的只是僵化的所谓“唯一”的答案,可笑之至。有很多字、词、句,只要明白它们是什么意思,会用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将它弄得支离破碎,还企图弄清个“所以然”。除了语法,语文更注重的是语感、感觉,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语文,就没有感觉可言,整个教学自然是死气沉沉。语文不是数学、物理,不能用唯理性思维模式。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标准,应该多渠道,多思维,多方向的,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焕发生机。

那所坚持和强调的真正的工具性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二)按照叶老先生的说法: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是一种工具,这在语文界已达成了共识。但对语文工具的特殊性,未必有多少人理解。这种特殊性至少是: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的基本训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训练,而要联系人们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联系生活进行语文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那么何谓“大语文教育”呢?

(三)“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质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学就会因为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性就犹如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对错如何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两者各有优缺利弊,不论过于侧重于哪一方都是不科学的,在语文教学中,要相互调剂,互相弥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 对“人文”内涵的本真追问

“人文”一词是一个古老而内涵极为丰富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代会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在我国古代侧重于道德价值方面。《周易》中这样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测天文可以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观察人文,可以用文明手段进行教化,把天下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强调道德教化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社会往往用“人文”指称君权、神权、父权,即“忠孝信悌,礼义廉耻”。近代西方的“人文”则是与“神性”、“物性”相对的概念,侧重于人的解放,以人为中心,重在恢复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对人性的一种复归。在神权统治的中世纪欧洲,十五世纪前,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人文”概念,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人文主义”的提法最早源于拉丁文“humanism”,最初的意义是“人文学科”。十五世纪时,人们用它来指以希腊文和拉丁文为基础的那些学科,尤指修辞学、逻辑学、伦理学、哲学、历史、宗教这样一些科目。这些科目都是与阅读和翻译拉丁文、希腊文联系在一起的,是非基督教的,带有世俗的性质。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的黑暗之后,欧洲社会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大批人文主义学者,把人抬到中心地位,强调人的尊严、地位和命运,反对对神的屈从,重视对人进行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把追求现世人生的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可见,中西方有关“人文”的概念,虽然其共同点都是以人为核心,是指与人和人性的完善有关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指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但二者又有着不同的侧重。中国的人文概念是一种礼教文化,是伦理中心和经世倾向,是“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而西方,特别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概念,以独立人格为基础,要求个性解放,发展个人的自由意志,科学和人文趋向越来越大的分化和割裂。当代语境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都是与“工具理性”相对应,是针对“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所带来的“物质崇拜”、“功利主义”、“信仰危机”、“人性沦落”、重“物”轻“人”的时代弊病而言的。当代的“人文”侧重在反对人的异化,希望恢复人的完整性与多样化。

从对“人文”的认识梳理中,笔者认为,“人文”,从感性层面来讲,就是对人的尊严的尊重与体贴,就是对人性的理解与接纳,就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唤醒与发挥,就是对生命的关注与呵护;从理性的层面来讲,就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以及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观照与守望。“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隐性的。

二、 拷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指

那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此种表述不够准确,从这句话的理解来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笼统定格在人类文化,其依据是《辞海》中“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以学者们几乎一致认为,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人类)文化性,然后大家把人文性简单理解成人类文化(即文化性),就顺理成章了,并且成为当下的主流论调。可是我们细细玩味,倘若抛开学科教育的语境,这样说还是能说得过去,其问题的关键是学科教育中的人文,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人类文化,道理很简单,因为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既要强调“人”,又要强调“文”,更要强调“化”,更何况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说清道明的概念。众所周知,文化一词非常宽泛,在今天的学术界,似乎谁都在研究文化,好像谁都能研究文化,以研究文化而自豪,又以研究文化而自卑,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应该包含人本性、文化性、思想性,而不是笼而统之单一的文化性。

1.人本性:语文学科人文性要立足以人为本,呵护生命

语文学科的人本性既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语文教育的归宿。人本性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对人格主体的充分肯定,它既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又是人类的最高理想目标,同时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人为本从广义上讲是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利益和幸福。以人为本提出了对人主体性的肯定,强调的是对人本身的尊重。人是社会的中心,也是教育的中心。以人为本是衡量一切语文教育活动的标准。我们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语文教育的过程,不应是对生命的漠视与压制,而应是对生命的尊严、价值的关切和呵护。语文教学应关注生命个体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发展,个体生命往往皆因兴趣、需要、动机、信念、气质、性格、能力等而不同。

2.文化性:语文学科人文性要体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人文性要体现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当然,这里的人类优秀文化主要指母语文化,即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语文学科人文性主要体现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学就是要利用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思想、民族文化与民族感情等独特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所蕴涵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使学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主要体现为相对于理性的非理性,不是以“物”为尺度,而是以人为中心;不是推崇工具理性,而是推崇价值理性;不是过分追求客观真实,而是追求美与善的价值取向。

3.思想性:语文学科人文性要体现人文情愫中的育人本位

教书育人,乃教师之天职。语文教师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育人”应是语文教育的本位。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育人,不仅仅指语文学科教育中的育人,往往停留在形而上层面上的说教,要知道,我们的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所医院,其医治的主要不是生理的疾病,而是心灵的疾病。每年教师节送给教师的颂语中,最得体的应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把教师定性为专业技术人才是很值得我们商榷的,灵魂的工程师,依常识而言,是不能与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划上等号的。因此,我们也就可以这样说,只有对人的心灵产生震撼的育人教育,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永恒的。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愫中的育人,所积极倡导的就是此种教育。一般来说,语文教育中思想性包含情感体验、道德意识、价值信念、审美取向四层面内容。情感体验,就是指语文教学要充分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的丰富情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道德意识,是人文的重要内容,包括社会价值标准(如合作、正直、社会责任等)、个人价值标准(如诚实、宽容等)、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如爱国主义、人类友爱等)以及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如追求真理等);价值信念,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主要回答怎样看待世界,怎么对待人生、度过人生和实现人生的价值问题,是对人类彼岸世界的遥望,是对人类终极意义的追问;审美取向,是语文人文性的核心目标,它要求用超越现实,摆脱功利的眼光来观照、审视现实生活,以便拥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人文性中的“三性”,人本性主要体现的是人文关怀,文化性主要体现的是人文思想,思想性主要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三者相辅相成,人文关怀是基点也是归宿,人文思想是载体,人文精神是意义、价值;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需要人文关怀的反省,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离不开人文思想来传承,人文思想与人文关怀也同样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明辨。

三、 新课标语境下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践偏差

时下,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里,不妨回顾对照一下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常常会出现的两种主要的实践偏差。

1.简单地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同于“文化性”

这种观点基本被广泛认同,许多语文界的学者大多持此种观点,在专家们的解读中,加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就被理解为加强文化教育色彩,以增进学生的背景知识。“新课标”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就是指语文教材要有文化含量,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等等。持这种观点很容易认为,语文学科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掌握些人类特有的人文知识,往往容易将语文学科人文教育当作文化知识的传授,往往容易忽略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客观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结果,使人文教育变成了人文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非人文问题的自觉观照。人文教育的内核在于教育应以价值“成长”为目的而非以知识“增长”为目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通过价值的链接去重新审视,复活其意义。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如果我们把人文知识仅只当成客观知识来教学,无视人文知识的价值本质,就势必使人文教育的性质迷失,这样做的结果,将使教育大批量地“生产”出有知识没文化的学历人,必然与用人文精神去教化人、培养人背道而驰。

2.在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片面夸大人文性

语文教育中的一切问题的争论,往往归根结底要上升到有关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上来,而有关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在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新课标给语文学科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大家都能接受,也很容易接受,而人文性则是最近这些年人们认识到的语文学科的一大基本性质。教育界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对其可谓情有独钟,在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自觉地片面夸大人文性,其结果往往让我们的学生表现为:讲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不时错字、病句连篇;个性过于张扬,缺少起码的规则意识;只愿听表扬,不愿接受意见等等。在此,笔者不否定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只是我们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工具性是一切基础的基础,其中也包括是开展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相对工具性来说,应是过程的航向与升华。可以这样说,工具性才是语文这座大厦的基石,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非此莫属。因此,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在积极倡导人文性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双基教学”,否则,留给我们的恐怕是惨痛的代价和无谓的思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弛.语文教育人文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语文

在全国语文教改大讨论中,在对语文教学弊端的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有人把它归咎于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说是工具论导致人文性的丧失。多数人则持公允之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论”做过了头;导致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改,要改的是做过头的部分。其实,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语文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属性讨论是语文学科理论重建必过的关隘,概念理清又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语文学科理论重建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学习与小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修养的发展,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从这几句话中很难得出理想的答案,而这正是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最为重要的。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机械,与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过分狭隘大有关系。只有真正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语文学科本来声名显赫的“工具性”这一性质,沦落到如今谈其色变之式呢?究其根源,标准化考试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1.语文学科是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惟其模糊和多义,才更有韵味。可笑的是语文课居然有了统一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内涵丰富,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何来标准可言。“齐心协力”与“同心协力”何别之有?把“齐心协力”判错的那个小学语文老师大概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文盲”吧?我真为他感到悲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感到悲哀。由此可见,标准化考试中的诸多试题非但不见“人文性”的踪迹,反而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引入歧途,完全偏离了其本来的航向。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文的工具性,而工具性本身就意味着灵活的,多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除了语法,语文更注重的是语感、感觉,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语文,就没有感觉可言,整个教学自然是死气沉沉。语文不是数学、物理,不能用唯理性思维模式。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标准,应该多渠道,多思维,多方向的,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焕发生机。

那所坚持和强调的真正的工具性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2.按照叶老先生的说法: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是一种工具,这在语文界已达成了共识。但对语文工具的特殊性,未必有多少人理解。这种特殊性至少是: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的基本训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训练,而要联系人们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

3.“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

总之,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掌握工具要与实践结合。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1)对工具性的强调要有所侧重

语文教学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的基本规律。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时,也要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对工具性的强调不能是笼统的,一概的,而是要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的。不同年级的要求不同,不同教学单元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例如:小学中低年级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时期,是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工具性”的比重要适当加大。在掌握工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贯彻“人文性。”

(2)工具性要与人文性相结合、相渗透

第9篇

【关键词】教学策略 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88-01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传统教学观点认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不相干的,人文教育只能在人文学科中得到体现。然而,对科学学科许多内容和方法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文学科范畴内。科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本身发生的进步和变化。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对自我的理解和认识,使之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最终让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1 利用概念,规律渗透人文教育

化学中的概念、规律都是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长期研究的结晶。每一个要领都是非常严谨的,如上教版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讲到“氧化反应”的概念时,对于“物质跟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和“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完全不同,从中就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概念的严密性。化学规律除了严密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感受到一种规律之美。如学习元素的周期表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发现一张小小元素周期表竟然包含了自然界中的所有元素,并且各元素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固定的位置中,使之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体会到学习中的一种化学之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美育。

2 利用教材的内容渗透人文教育

在新教材上教版《化学》中,能找到许多人文素材,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如前言处写给同学们的话和每一章的首语,好像是学生的一位好朋友在向他们介绍本册和本章的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一种人性的关怀。在内容安排上,从大的方面来说,教材按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化学与人的关系的思路设计了五大块内容:“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提出不同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小的方面来说,对每章、节的学习,都先学习知识,最后归纳到对人的影响和人类对知识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如在上册第五章《金属与矿物》的学习中,和学生一起探讨学校的铁质自行车棚为什么采用喷漆方法防锈,得出不锈钢防锈的效果虽然好,但是其造价较高;采用抹油,价格虽低,但使用期限较短,且给使用者带来极大不便,喷漆经济实惠、物美价廉,因此对于铁质自行车棚喷漆具有现实的意义。还有教材中的《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身边的物质》、《化石燃料的利用》等章节的安排,都在向学生清楚地表明,学习知识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发展服务。

3 在学习方法上渗透人文教育

在化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小的数字,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主义,比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当老师告诉他们空气中如果没有0.03%的CO大气循环就无法进行时,一切生命都将不复存在,学生觉得0.03%的CO,对人类作用很大;学到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钢铁的量是年产量的十分之一时,对此学生首先是嗤之以鼻,当老师让他们以2002年我国的钢产量是18224.89万吨,按每吨的成本价2000元计算该年度因锈蚀而损失的钢材折合多少钱时,学生得到的是一个惊人的数字:364.4978亿元,然后老师告诉同学们:这只是计算这一年我国的钢损失量,如果计算全世界钢铁的损失,再加上产品的价格,应该是这个数字的几百倍及至数千倍。此时,学生都露出惊人的感叹;生活中自来水龙头滴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学习水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计算:中等城市徐州,30万户,每户一个水龙头滴漏,每秒滴一滴,一天整个徐州因水龙头滴漏造成的水损失是多少?学生得到的结果是1200m。老师告诉他们,按这个速度,徐州最大的湖一一云龙湖也只需要十多天就会漏干。今后再遇到类似的数字时,学生就会首先算一算总量,想一想后果。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环保意识,这种学习中穿插着人文教育远比班会课中单纯的说教来得高效。

4 在实验,活动,探究中渗透人文教育

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实验、活动和探究等内容,小到物质颜色的观察,大到一个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试验过程、记录报告等。这反映的是一种课程理念的转变一一“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科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对此忽视,相反,应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条件,使之能广泛的参与活动中。如探究“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水的污染”时,学生出去调查需要时间,走访不容易联系等,老师都要尽可能的给予帮忙,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化学本身的认为,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和自然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10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和谐发展;策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S)-0056-3

新课程基本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终身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这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召唤,更是教育本质特征的要求。课堂教学作为贯彻落实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主阵地,应当在传授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恰当地渗透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1 人文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2]

人文教育的通俗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融入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培养未来意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标准化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人文教育成了“纸上谈兵”,特别是以实验操作为基础,以抽象推理为关键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陷入知识传授模式化、试题解答标准化、思维方式机械化的误区,欲使学生全面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

2 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普遍的观点认为,物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其实,脱离了人文教育的科学精神培养是难有成效的。“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评述促进发展的文明价值性、开发科学史的情感育人性、增加面向全体的教育选择性是处理‘科学’与‘人文’关系必须注意的问题”,[3]那么究竟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呢?

2.1 回归现实世界,挖掘人文情境,渗透关爱生命意识

“情境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有着与传统的仅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即通过创设一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审美和情感体验”[4]。人文情境是指以人为本,与现实的人的生命生活等有关的情感体验。物理教师应竭力发掘人文情境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之处,达到情感育人的目的。

例如 讲授‘动量定理’时,可创设情境:一见义勇为者用双臂接住从高楼坠下的小孩,挽救了小孩的生命而自身受了重伤。可先教育学生德才兼备,关爱生命,学习见义勇为者的可贵品质,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接高空坠下的小孩时好心人会受伤?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物理本质是由于接小孩时双臂受到了极大冲量。

2.2 引用古典诗词,进行概念教学,提升高雅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殿堂的瑰宝,更是物理学概念教学的素材来源。浙江余姚市第二中学的教师姚平峰老师曾撰写《古典诗词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作用》,列举分析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可简单明了、生动形象地阐释抽象的物理概念,还可以提高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例如:“讲授相对运动及参考系时可引用陈与义的《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晚虹,万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山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5]

2.3 列举热点案例,探究问题本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时政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相对欠缺,然而许多时事热点却是物理课堂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讲授高一第五章‘平抛运动’时,可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联系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以高超的射击技艺(联系点:子弹做平抛运动)摘取了首枚金牌,使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讲授‘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时可由“神五”、“神六”成功发射的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2.4 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激发责任使命情感

物理学习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建议强调:“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6]例如: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影片,鼓励学生从物理学角度探索思考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5 讲述伟人事迹,展现探究过程,学习坚韧勤奋品质

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许多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退却回避。此时物理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讲述伟大科学家的成功历程,以此激励学生振奋精神,逾越挫折。例如:陈景润在遭受打击与迫害的险恶环境下,勇摘数坛明珠为国争光;法拉第在豆油灯下自学成才,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都是励志教育的典范,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勤奋探索的意志品质。

2.6 设计恰当论题,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高度自主的前题下主动的、独立的学习思考,而合作学习则要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动交流,积极互赖,各负其责。物理教学中若能设计出恰当的研究题目,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则可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并逐步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优良的团队协作精神。

2.7 开展科普活动,围绕学科知识,训练表达沟通能力

开展物理科普活动是巩固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够训练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例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举办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以演讲的方式交流心得,相互评价;举办小论文、小制作比赛,让学生自主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如沸水游鱼、纸锅烧水、筷子提米、气旋乒乓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锻炼表达沟通的能力,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2.8 揭示自然之美,感悟生态和谐,陶冶健康高尚情操

物理是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自然界中的动与静、声与光、寒与暑等现象,自然之美好、世界之奇妙,如果能够通过生动的展现、实地的参观,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和谐与生机,进而使学生由衷地热爱自然、主动地融入自然、积极地探究自然,那将会激发学生不竭的学习动力,陶冶健康高尚的情操,达到育人最高的境界!

3 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物理教学旨在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更为重要的通过优化过程、传授方法培养学生高尚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人文教育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1 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Howard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针对智能差异开发个体潜能。人文教育正是弥补了物理科学教育对智能开发有所偏废的不足,从语言文字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多方面进行开发引导,可以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寻找到自身智能优势的契合点,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

3.2 多元整合,确保三维目标实现

《课标》明确提出了整合三维目标的要求,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为突破口,通过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强大的陶冶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过程、掌握方法、强化技能,最终达到全面育人整合三维目标的目的。

3.3 激活思维,引导创新高效学习

毋容置疑,学生个体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如果物理教师仅运用数理逻辑思维方式去教育学生,难免许多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能与教师的思维方式达到“共振”。渗透人文教育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启发思考、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4 科学评价,推进素质全面提升

《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内容力求多元化,要为学生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评价方式倡导多样化。”[7]试想,若不能在物理教学中有效的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充分地展现其个性特征,那么对学生的发展评价将会落入“唯分是求”的俗规,或者陷入“无据可凭”的尴尬,提升学生素质也就只能成为空话。

可见,物理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外,渗透人文教育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确立崇高的教育信仰,建构和谐的精神家园!以高尚的人格力量达到“春风化雨”的育人目的,凭高超的教学艺术实现“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学院物理系刘诚杰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诚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刘诚杰.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西安:西安出版社,2005.

[2]朱国文.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

[3]张协成.论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渗透.物理教师,2005(12):1-3.

[4]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1.

第11篇

人性主要表现为人的精神的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的获得就其实质而言,是他人不可替代而须自己作为主体去独自完成的,外在的人和事仅仅可以起影响、引导的作用。众所周知,在科学领域,可以只有少数杰出的科学家能发现和理解宇宙的奥秘,普通人可以不必理解其内容而享受其结果。比如,老百姓不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不会对他的生活幸福和工作成就产生多少影响。这种情况在技术领域更为普遍:我们可以不知道计算机的深奥原理和内部构造,只需学会如何在键盘上操作就行;可以不清楚这些药物的成分,只管按医嘱用药就是了,等等。总之,就科学、技术等方面来说,他人可以替代我们去想、去做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事情,我们只要享受其结果。不“懂”科学奥秘并不意味着不能掌握和使用相应的技术,况且,许多物质性和技术性的东西,还可以用某种交换方式而直接拥有。或许科学、技术、经济等诸多事业的发展可以由一部分人替代另一部分人去完成,而唯独人文精神是所有人、每代人、每个人“份内”的,不可能靠少数几位人文精英的辉煌成就而替代普通大众的人文精神。在科学技术领域,少数精英可以替代我们发明创造,机器可以购得,但精神却是购买不来的,即便买了一本人文巨著,但不等于就有了书中的人文思想。思想家可以引导我们思想,但代替不了我们思想,思想的财富只能通过思想的方式去继承和受用。可见,人文教育不可能是少数人的专利,这是由它内在地具有社会性、大众性、广泛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当然需要人文泰斗、人文大师,就像我们需要科学巨匠、科学大家一样。然而,如果仅仅拥有人文精英(在“象牙塔”里)而没有人文大众(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就绝不可能耕耘出肥沃的人文土地,也就没有真正的人文进步。人文精神的建构是每个人不可推卸、必须自己亲自介入其中去完成的“份内”事。因此,人文教育本质上是“普及教育”、“义务教育”从这一侧面我们已可感受到为什么人文精神进步比物质文明进步更为艰难的原因了。

二、人文精神财富的不可转让性

精神财富的不可转让性决定了精神建构(过程)的不可替代性。精神财富是不可转让的,不可能像父亲通过一纸遗嘱便即刻将自己辛苦一辈子留下的物质财富转让给自己的后代(不管他们是否参与这个财富的积累过程),而将“精神遗产”即刻之间“转让”给他人。物质财富一经转让给某人,某人就有法律权力直接支配(包括享受)这些财富,而精神财富却不可能像“继承”物质财富那样可轻易完成。精神财富的“继承”是在价值认同中,自觉地不断学习、不断理解、不断体认、不断发扬的“精神劳动”过程。没有这样一个过程,就不可能去“支配、享用”这笔精神遗产。可见,它的艰难性恰与物质财富继承之轻易性构成鲜明对比。这两种“继承”的“合法性”条件完全不同——物质财富的继承靠一种“法律资格”,而精神财富的继承则靠一种“能力、价值资格”。比如,物质遗产可以在法律上明确指定由谁来继承——继承者是被动的,而精神遗产则无法由大师亲定哪位高足来继承——继承者是主动的。精神性继承的权力完全由继承者自己根据其价值观和能力来决定,思想的发明者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确定他的继承人。思想不是自然遗传下来的,在精神领域不存在“父是英雄儿好汉”的定律。在思想、精神的发展史上,常常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形。如果说物质财富可以直接转让并即刻完成继承的话,那么精神财富则只能逐步“继承”,逐步“转让”——另一种意义的“继承”和“转让”。在这里我们把“继承”视为一个精神过程来看。严格地说,精神性的东西是超越经济学意义的价值论的,思想的本质是无价、无私、开放的,我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去计算出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在市场交换中能值多少钱,人文思想更不可能如某种新技术一样去申请“专利”,从而让使用者补偿一定的费用。由于思想不可经济学意义地转让,不可市场性地为某人独占,它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显在和潜在的资源。精神财富的不可转让性,意味着人文精神很容易在时间上丢失,在空间上阻隔。因此人文精神的弘扬,需要向人们凸现人文精神的价值魅力,激发人们产生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形传统、人文风气、人文风俗。虽然精神资源不具有经济学和法学意义的转让性,但它却有教育学意义的引导性,可由他人和某事物加以引导,加以激发。

三、人文精神养育的不可停歇性

人文精神的不可替代性、不可转让性,逻辑地导出了人文教育的不可停歇性。停歇即停止人文养育、无视人文积累,这必将导致人文精神的倒退、放弃、堕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进步史,表现出逻辑地、历史递进性地发展过程,因此,停止未见得就是倒退。但是,人类人文精神的历史则未必像科学的历史发展那样总是表现出这种递进性地发展进步。我们确信现代科学一定比古代科学更加进步,但未必有自信说现代的人文精神必定比过去更为进步。在人文领域,经验的力量远比逻辑的力量强大。比如十年“”,不仅中断了科学发展也中断了人文的进步。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快得到恢复,而人文的进步则由于“”的影响,以及新的现实因素的影响而举步维艰。在人文领域,经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人文养育不仅在于不停地进行理论教育,更在于不停地进行经验解释和给予良好经验的唤醒。科学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头脑”的认识问题,而人文教育的问题则主要是“心灵”的体认问题,体认自然是不可停息的。人文养育的不可停歇性,好比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命运。由于触犯天条,西西弗斯被罚每天从山谷向山顶推一块巨石,巨石一旦推上山顶,又会滚落到山谷,然后,西西弗斯又需从新开始推石的工作……周而复始,永无完结。人文精神性的东西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永在建设之中。西西弗斯手中的巨石象征着人类追求生活意义的永恒主题,每一代人以及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不停地面对这个主题。人文教育、人文修养正是一项永远不可松懈的工作,它不是那种一旦“完成”就自动处于完成状态而不再改变的事物。曾经的辉煌并不必然意味着现在的高峰。在人类历史上,在一个伟大的人文时代之后,往往会骤然进入一个践踏人性的黑暗时代。人文进步并不存在必然的历史递进性。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文精神的时代高度更多地不是取决于历史而是取决于“当代”的人民。如果说现代人一定比古代人更有科学头脑,那么,现代人则未必比古代人更具人文精神。就个人人生而言,人文精神的进步也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进步。人文精神必须表现在自觉地守护、探索、反思之中。人文教育就是一种自觉的精神守护和精神阐释,放弃守护和阐释,人文精神就要堕落。所以说,人文教育的命运恰似西西弗斯的命运,也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命运。我们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只能在“永劳”之中求得“逸”的喜悦。

四、人文理论的隐喻性

人文语言与科学语言相比,一个重要的不同是人文语言的隐喻性、混沌性和科学语言的精确性、清晰性,这就导致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重要区别。自然科学大多可以应用数学的、纯粹符号性的精确的直接陈述,不容易引起理解的歧义。而形而上学性的人文学科则植根于语言的各种隐喻用法之中,于是表达的隐喻性、间接性、混沌性就成为所有人文学科的共同特点。比如哲学中的许多用语往往没有清晰的所指物,名词并不代表某一真实的客体,诸如“本源”、“自我”、“理念”、“神”、“无”、“道”、“自由”、“存在”、“自然”、“灵魂”、“意识”,等等。这些概念除了指向另一些概念之外,并不指向任何实在的东西,语言的隐喻指向隐喻的语言。类似的情况存在于其他所有人文学科之中,这些模糊的词汇就是隐喻。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的比喻用法渗透到所有伦理学和宗教的表达之中[1]。人文学科本身乃是深深植根于隐喻的学科。但是,人文学科的研究者、著作者和教育者大多对此并没有高度自觉,而是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要求人文理论的表达,神思梦想欲找到一套不言自明,不需要再作解释的词汇。然而这一苦苦追求的结果是,把人文教科书变成了概念的“木乃伊”,把人文教育变成了干巴巴的鹦鹉学舌,毫无想象力和创造性。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曾引用一位作家的一段话来质疑这种状况:当形而上学家们为自己制造一种语言时,是多么像磨刀人。只是他们磨的不是刀剪,而是将徽章和钱币置于磨刀石上,磨去它们的标记、价值和头像。当他们把这些硬币磨得溜平,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们就说:“这些硬币,现在同英国、德国和法国完全没有关系了,我们已将它们从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了,它们不再是等值5个先令,而有了无以估量的价值了,它们的交换价值是无限扩大了。”他们是说对了。通过这些穷竭心计的“磨刀人”的活动,语词从物理义转向了形而上学义。显而易见它们却在这一过程中迷失了[2]。哲学家胡塞尔也曾讲过一个故事:小时候嫌一把小刀不够锋利,于是磨呀磨,最后磨没了;后来搞哲学,也想把哲学磨成最纯粹的思想,结果也磨没有了。显然,当我们把人文语言变成了实证主义所谓的“科学语言”时,我们的工作就变成了“磨刀人”的工作,在我们的教育话语中,充斥着“磨刀人”磨得溜光的“白色的神话”。承认和充分重视人文学科的隐喻性,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研究和改革的理论前提。这意味着人文教育在本质上即是揭示隐喻的过程——重现硬币上被磨去的图文。它规定了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的特点——那就是人文教育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唯一真正要做的是给出一个语境,给出使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所,从而使思维不至于束缚于个别之物、特定之处境,而进入本质性的、语境性的意义领域,进入思想的状态。教育就是给出一个语境,以使学生生成意境。要达到隐喻的底蕴,人文教育往往需要通过明喻作为理解的“摆渡”和“指引”。事物的相似性是比喻的基础,要理解抽象的人文道理,就必需寻找到能通向理解的好比喻,所以人文大师往往就是比喻大师。比喻在人文教育中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不懂比喻就不懂人文教育的方法。大学的人文教育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上的,在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我们要学会如何通过比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比喻使学生找到人文道理的“感觉”。人文教育就是培养这种感觉,而不仅是告诉人文知识,更不在于背诵人文教条。许多人以为人文学科及其教育主要是告诉学生一些人文知识让他们“记住”而已,不像科学教育需要创造性的培养,其实,成功的人文教育必须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

五、人文道理的体认性

自然科学的理论能在实验室里重复验证,而人文科学的实验场就只能是我们的历史、社会生活、现实人生。因此要真切把握住人文道理,就不能停留于一般意义的逻辑理解,而要特殊的心灵体认。人文性的体认就是一个“视界融合”、“心灵还原”、“潜入文本”的过程,即将人文的概念与理论转换为心灵中事件过程的重演与感情的体味,我们甚至可以将这种体认称为“心灵的实验”。这种潜入生命深处的实验是人文学习和思想创造的基础,也是塑造自我的基础。人文体认性对人文理论的学习和创造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体认过的知识构成个体人文知识的基本积累。学术化了的人文知识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概念化了的表达式,对这些东西的把握不仅仅在于理解文字的意义,而在于通过体认,通过内心思想的重演,通过设身处地的“回想”,尽可能领会把握一种内在的“蕴涵”。只有在体认层面上的深入才能使知识的积累变成融入身心的真实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认甚至是人文学习和创造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次,体认是打通学科间限制的重要方式。从体认出发能摧毁专业设置的樊篱,深刻把握住被研究的对象,融会贯通、自由驰骋于思想的畛域,选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最佳地体现自己的思想,最终成为专业的拓疆者。再次,体认才能提出人文领域的创造性问题。在人文学科领域,只有通过体认才可能发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学习者和研究者的体认越是潜入生命的深处,提出与解决问题就越具有原创性。最后,体认能消除学习的僵化、概念化倾向。体认是对于理论或现象的心灵把握,是人心对于人生的直接贴近,它能够击破思维的惯性与惰性。理论、概念在被教条主义地搬用、重复、扩张与滥用之后,它本来包容蕴涵的体验与深层含义便渐渐地溶化、分解、退色,变得无力。最后便成为空洞的抽象,随处可贴的标签。抽象之中的具体性、丰富性及心灵的体验不断被磨蚀后,理论与概念便有可能反过来制约人的思维,满足思想的惰性,消除人的体验。而从个人体认出发进行深入理解,却能使思维脱离惯性的轨道,获得真正原创性的思想。从以上体认的作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认”既是人文教育的条件又是人文教育的结果。如果教师没有深刻的人文体认,教育过程缺乏对体认的引导和唤醒,不把体认作为人文教育效果的考察指标,人文教育在方法上就必然陷入根本的失误之中。

第12篇

一、概念解读

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以人性教育为实质,以涵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以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实现其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使其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注重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由外而内的文化素养培育。人文教育注重对人的精神的养成,其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如通过传统方式传授广博的文化知识,运用高雅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氛围进行熏陶教育,以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熏染教育,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人生阅历来进行自我养成等等。

语文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语言、文字和文学等文化事项的学科,它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的表现,它是物化的人文情怀,它就是一种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的传统教育方式,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人类文化。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孩子进一步地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文字基础,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才能为我们进一步地学习其他知识创下条件和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充分发挥其学科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科学性以及人文性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作为文化教育最基础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色彩鲜明,其人文特征明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教育所追求和基本目标,是开展语文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对文化素养追求的自主性,培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的根本所在。因而,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要把一个个的汉子和词汇教给孩子,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概念、文明现象和文化精神输送到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在进行字句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吸收和人文价值的获取。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具体表现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它具有实用性和文化性双重特质,小学语文最为基础性的教育,它更多的地是教会孩子如何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这一获取所有其他知识的基本工具,帮助孩子更好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来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自我情感的表达。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涵盖了汉语言文字的精髓,是最主要的人文教育方式。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化,语文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语文的这种形式和精神都深深地体现出了人文教育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遣词造句等基本语法知识的灌输,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精神的培养就是人文教育的最佳体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的主要表现。

其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关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还体现在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的关怀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人文内涵的最显性的事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教授者,同时也是学生价值观的“指引人”,情感的“依附体”和人格模范的范本。特别是小学教师,孩子正处于思维启蒙,观念构建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态度,情感表现和人格形态对孩子的影响尤其重要。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学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从人文关怀和人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情感关怀,给学生树立良好地人格范本对于学生的成长更加重要。可见,将情感关怀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能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学习生涯中,在经历了牙牙学语的阶段后,孩子就已经开始接触语文了,小学语文作为整个教育阶段中连接“说”与“识”、“识”与“写”、“写”与“用”的关键阶段,连接“能说”与“会用”的关键阶段,其无论是在教学的要求还是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都有着自身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灵动和全面的培养,要求做到教方式方法灵活,教学内容除了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和知识点的深入,同时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文教育,在知识传授中加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情怀的养成,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在纵深方面的扩展和在人格形成和人文精神层面的灌输。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文化敏感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和吸收汉语言文字的内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未来的人生态度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语文的文化性特征使得语文被冠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不言而喻,作为浓缩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语文,其教学中所蕴涵和体现出的人文色彩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所包含的中华传统语言文字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人格塑造、情感养成等方面……这些无疑都充分地将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所要凸显的对人的精神品格的教育这一主题做了最好的解读。总之,人文教育将贯穿小学语文教育的所有教学活动中,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也是要求。

第1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4年4-5月随机抽取该校护理系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学生共7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40人,女生660人,年龄19~23岁。其中2010级和2011级各200人,2012级300人。

1.2 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尔后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发放问卷展开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4份,有效率为93.4%。

1.3 问卷调查内容

问卷的主要内容有:①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②本科护生人文素质认知能力;③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看法。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调查资料经过核实与纠错后输入计算机,建立Foxpro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中认为很有必要者占28.9%,有必要者占52.9%;明确表示不需要人文素质教育者占13.8%,有4.4%的学生不知道要不要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不清楚。表1显示,绝大多数学生(80.9%)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有54.4%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增强其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技能,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部分学生(32.7%)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护理职业素养;极少部分学生(3.4%)认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无任何作用。调查发现,本科护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公共选修课和图书资源,有少部分学生(33.9%)认为参加校内各种活动也能获得所需人文知识,有17.1%的学生认为医院见习和社区护理实践等途径也能获得人文知识,只有17.7%的学生认为能通过人文课程学习获得所需人文知识,这反映了学校的人文课程教育不理想。

2.2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认知能力

本科护生人文素质认知能力调查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在提及“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等概念时,21.5%的护生表示“听说过,且清楚这些概念”,绝大部分(占76.8%)护生表示“听说过,但不清楚这些概念”,有1.7%的护生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些概念”。对人文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显示,护生对于历史、文学、哲学知识的掌握分别为69.7%、49.5%和42.3%,可能与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涉及大量的历史文学和哲学知识以及中学阶段所学有关;而法律和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分别只占23.4%和12.6%,说明学校对护生伦理法规和心理相关知识的教育有待加强。

2.3 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看法

针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不理想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人文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合理,缺乏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专业课教师人文素养不高,学生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人文课程数目太少、设置不合理;另外有47.7%的护生认为学校“缺乏优秀的人文教师和学者”,导致已有的人文课程授课质量差,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见表3)。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②人文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完善,尤其是人文课程设置面比较窄、内容单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滞后、手段陈旧,人文课程不固定且随意性较强;③护理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薄弱;④缺乏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对人文教育的监管不够;⑤缺乏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从2014级本科护生开始,契合学校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大力改革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改革措施概述如下。

3.1 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我们重新提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向师生大力宣传提高人文素质的意义,尤其是要让护生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护生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护生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发展。在教学改革中,我们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专业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人文讲座、新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社区志愿护理服务等多种途径,创造有特色的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多管齐下达到提高护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3.2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以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以“精简基础、突出护理、增加人文、强化实践、注重素质、凸显能力”作为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文课程体系建设上,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的规律,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贯穿于本科护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我们在现有的课程结构上,整合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增加护理专业性人文学科如《护患沟通与交流》,增加原有的护理专业性人文学科的学时,强化护理学与人文学科的相互渗透。同时,精简和压缩医学基础课程,打破原有的医学基础课、护理基础课、护理专业课这种老三段式课程结构设置,实施模块式课程结构,把学生从繁重的医学和护理学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也为人文教育腾出更多的时间。

3.3 改革教学模式,创建人文学科特色教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学生普遍反映人文课程教育的方法基本上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教学手段非常陈旧,学生学习的兴趣极低。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护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改革后,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导入法、翻转课堂、反思性教学、幕课和微课教学等,重视专业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3.4 加强护理人文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质量的保障。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护生未来的护士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2]。本次调查发现,该校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医学和护理学知识缺乏,护理专业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又严重不足。因此,根据该校师资及人文课程特点,在加强护理人文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①由人文学科专业教师在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如《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等护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②护理专业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后,进行《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礼仪》等护理人文类课程的教学。③由相关专业教师在进行护理知识的简单学习和培训后,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如形体训练课和健美操由体育教师承担。

3.5 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护理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是评价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按照“三位一体”(即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理本科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不断完善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标准,形成了多层次、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的单一评价模式,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逐渐建立综合性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不再侧重考查知识的记忆力,注重考查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逐步建立健全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3.6 创建校园人文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第14篇

【关键词】 护理;人文教育;标准;课程;SHEEP

近几年来大多数护理专业都对人文教育予以关注,注意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活动。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教育标准和评价体系,但是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不够全面、深入,有些研究在理论上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实践性不强,不便于操作[1]。我们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标准和评价体系。

1 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标准

对于把人作为工作对象的医务工作者,护士职业的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同样重要,是做好护士工作的基本条件。这就是护理专业开展人文教育的依据。那么护理专业的人文教育标准就应该以护士的人文素质为基础制定。对于护士的人文素质,也缺乏专门的研究和规定,各个卫生组织对于护士的行为规范各有不同的规定。下面我们以中华护理学会和国际护士协会两大权威机构制定的相关文件中有关护士人文素质的规定作为主要依据来研究护士的人文素质。

1.1 中华护理学会制定的《护士守则》中的相关规定

第一条,护士应当奉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专业职责。第二条,护士应当对患者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第三条,护士应当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完成诊疗计划,开展健康指导,提供心理支持。第四条,护士应当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严谨、慎独,对个人的护理判断及执业行为负责。第五条,护士应当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第六条,护士发现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积极采取保护措施。第七条,护士应当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活动,参与突发事件时的医疗救护。第十条,护士应当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关系,密切配合、团结协作。

1.2 国际护士协会制定的护士职业道德准则中的相关规定

(1)护理的本质就是尊重人权,包括生存权、享受个人尊严及受尊重的权利。(2)护士在提供护理时,要推动建立一个尊重个人、家庭及社会人权、价值观、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护理环境。(3)护士确保个人获得作出同意护理及相关治疗决定时所需的足够信息。(4)护士应对个人资料保密,并判断可否分享资料。(5)护士与社会共同承担责任,采取并支持行动,满足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健康及社会需要。(6)护士分担责任,维持和保护自然环境,使其不致枯竭、免受污染、退化或破坏。护士时刻保持良好的专业形象,增强公众信任。(7)护士在护理时确保先进科技的应用符合民众的安全、尊严和权利需要。(8)护士与护理及其他领域的合作者保持合作关系。当护理受到合作者或其他人危害时,护士要采取适当行动保护护理对象。

1.3 护士应有的人文素质

根据以上规定,结合护士工作实际,我们把护士应有的人文素质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3.1 技术方面

机智,及时、正确、灵活处理问题,操作科学规范。

1.3.2 心理方面

温柔,自身保持健康的心理,言语和动作温柔,并给予病人心理护理。

1.3.3 合作方面

和谐,与病人保持和谐的关系,并协调病人与其他各方面的关系。

1.3.4 道德方面

善良,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主动解决病人的问题。

1.3.5 形象方面

美观,维护个人形象和护理环境的优美。

1.4 护理专业的人文教育标准

但是护士的人文素质并不完全等同于护理专业的人文教育标准,因为护士的实践工作与学生的学校学习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根据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实际,把护士的人文素质改造为护理专业的人文教育标准,包含以下内容:(1)机智,对护理问题和护理技术有灵活的理解,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2)温柔,自身心理健康,言语、动作温柔,并能够理解和调适他人的心理。(3)和谐,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有较深入的认识,并能够协调相关社会关系,保持人际关系和谐。(4)善良,明了自己的道德责任,遵守纪律,履行义务,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5)美丽,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衣着、举止得体、美观,并保持环境卫生、美观。以上五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五个字:智、温、和、善、美。

2 “五星级护生”的塑造

据此,我们参照“五星级医生”(世界卫生组织Boelen博士,1992年)[2]的概念提出了护士人文素质方面的“五星级护士”的概念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五星级护生”概念。为了推动护理专业人文教育,与SHEEP课程结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行为规范和评选制度,开展了“五星级护生”评选活动。“五星级护生”评选指标体系,见表1。表1 “五星级护生”评选指标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综合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等方面内容,并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考试、观察等多种评价方式[3]。既便于操作又全面客观,得到师生的认可,获得了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没有像大多数院校一样制定《护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其中充满禁止性、教条性规定,而是编写了《五星级护生形象塑造手册》,从护生自身发展出发,提出了他们应该追求的崇高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自觉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进步,提高素质。

我们根据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需要,建设了SHEEP课程,包括护理社会学(Sociology of Nurse)、护理史(History of Nurse)、护理伦理学(Ethics of Nurse)、护理美学(Esthetics of Nurse)、护理心理学(Psychology of Nurse)等五门课程[4],从“智、温、和、善、美”五个方面全方位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

我们开展了护理专业特色的“羊文化”建设活动,把中国和西方传统文化中适合护理专业的精华提炼出来,与现代社会实际和表现形式相结合,引导护生追求具有崇高精神内涵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活。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演讲、辩论、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文艺表演等,与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这些努力,塑造“五星级护生”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护生的人文素质获得了明显提高,并有力地促进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工作。我们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 王小丽.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南方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张大庆.中国医学人文评论(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

第15篇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医学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甚至“生态模式”转换,中国的医学教育面临多重挑战,医学人文教育逐渐成了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医学人文教育可促使医学生对医学的人性化倾向保持警惕、对医疗保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本文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结合知识图谱来分析我国近十几年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2资料与方法

    2.1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时间跨度为1994-2011年,按主题词“医学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到770篇文献,文献年代分布,见图1。从检索结果看,按学科划分绝大多数属于“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共有546篇,占总数的70%;刊登论文最多的期刊是《医学与哲学》(人文版)(124篇)和《中国医学伦理学》(77篇);关键词最多的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就作者单位而论,南京医科大学所发表的论文最多。

2.2 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MappingKnowledgeDomain)是一种新近兴起的,将科学计量学、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等综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它把科学文献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然后以可视化的图形直观地反映出来,对于发现和解释科学文献中潜在和隐藏的规律或学科演化路径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引文次数和下载次数比较分析。一般说来,引文次数最多的论文以及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二者并不尽相同。由“科学共同体”引申出“研究主题”。科学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学科领域内共同的信念、方法和概念。“科学共同体”采用的是分析共作者的方法,而“研究主题”分析的是关键词,主要思路是“符号意义”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共同体”和“研究主题”本质上是相统一的。根据科学共同体理论,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作者会集中到一起,聚集成一个知识群,然后根据这些作者的研究内容,确定知识群的研究主题。

3.研究结果

    3.1论文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比较分析

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是“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发表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2年第12期,引用次数为81次,平均每年引用次数为9次。而引用次数排名在前几名的,一般年引用次数在5〜8次之间。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交融一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发表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下载次数为707次。然后是“现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思考”和“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下载次数为404,排第8位。“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是引用次数和下载次数都比较多的论文。这说明医学人文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的注意并且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需要参阅国外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经验。

3.2科学共同体的知识图谱

从与医学人文相关的论文中,选取引用次数為7的论文,共有112篇,作者203位。通过Pajack软件绘制出知识图谱,并通过人工调整,得出作者共引分析图谱,见图2。共分为4个知识群:医学人文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其他。

科学共同体一:医学人文研究。医学人文研究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医学人文精神的观念层;二是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实践层⑴。医学人文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关注W。医学中的人文回归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有杜治政、张大庆、赵明杰、刘虹、赵美娟、陈维进、王德彦、刁宗广等。

科学共同体二: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人文的研究基础上,我国医学院校引入了医学人文教育。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和借鉴国外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20世纪60年代,医学人文教育在西方国家兴起;20世纪70年代,部分美国医学院校将人文教育引人到医学教育中来;20世纪80年代,把医学看作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些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以及其他经验可供借鉴m。同时,北美大部分高校已将叙事医学纳人医学院的核心课程,践行“医学乃人学”的理念w。二是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教育首先是从国外开始的,后来逐渐引入到中国医学院校,最先引人的是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但许多医学院校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某些方面还不尽人意。医学人文教育主要研究者有殷小平、聂素滨、余仙菊、唐文、郭永松、王茜、孟国祥、何亚平等。

科学共同体三: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单指医学中的人文精神,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话题,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修养,可能与医学相关,也可能与医学不相关,是一种通用的可以适用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研究人员有崔新萍、袁毓玲、杨耀防、王志杰等。

其他包括医务工作者的伦理、社区卫生服务与加强伦理教育以及导向型学习中的医学人文知识。主要研究人员有印爱平、李孟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