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等教育的本质范文

初等教育的本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等教育的本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等教育的本质

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财政拨款;学费;融资

作者简介:薛敏(1986-),女,山西长治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003-02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格局,然而,相比发达国家的机构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本文旨在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筹谋献策,能够使得各高校依据自己的特点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新路子。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概念界定

1.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概念的提出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息息相关的,国内关于教育成本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如王善迈认为,教育成本是通过货币来体现的,是由社会和受教育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用于培养学生的全部费用。①靳希斌认为,教育成本指培养一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指在校学生上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②范先佐认为,所谓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③综上所述,这几种观点本质是一致的,都认为教育成本是一种培养学生所消耗的资源综合,不仅包括实际成本,也包括机会成本。

2.高等教育成本

顾名思义,高等教育成本即是指人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既包括高等教育的社会成本,也包括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其社会成本主要表现为社会捐赠,个人成本是指为接受高等教育而承担的在学期间的所有费用。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支撑与历史演变

美国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之所以如此成功,也是因为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为依据的。充分理解人力资本理论与成本分担理论有利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1.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及,人力资本是对人力的投资,表现为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具体可以通过人工作的智力和技能来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人力资本投资得到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可以说,投资人力资本是有生产性意义的,以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为前提。因此,教育投资同样是一种生产性投资。高等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佳途径,生产出大批具有生产能力的人力产品。而且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开发科技成果、转让知识产权等渠道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成为了高等教育成本多元化中的“一元”。

高等教育是具有收益性的,而这种收益性主要体现在个体身上,基本上是接受教育年限越多的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也会相应地提高。因此,个人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必然要占据一定的比例,主要以收缴学生的学费为手段。

2.成本分担理论

高等教育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然而其中得利的不仅是国家和社会,更直接的是个人受益。根据市场机制中的“谁受益谁承担”理念的基本原则,受益方都要承担相应的高等教育成本。④高等教育不属于纯公共产品,受益方不仅有政府也有个人,其作为准公共产品,就应当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其成本,政府主要是对高等教育进行财政拨款,个人表现为向高校缴纳学费。高校学生从业之后,受益的就有社会和企业,因此它们也应该为高等教育成本进行分担,可以以社会捐赠的形式体现。

约翰斯通认为,无论什么体制的国家,高等教育的成本都必须由以下四方来分担:国家、家长和学生、社会(雇主和纳税人)和高等院校。

3.美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形成的历史演变

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开创了私人与政府共同投资办学的局面,州立大学逐渐兴起;二战后,1945-1974年,美国为了提升经济与军事实力而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的经济衰退,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资助力度的下调,使得其成本走向多元化。

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症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与效益方面也有明显的进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也形成了多渠道筹措的模式。多元化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教育附加费、学杂费、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个人和社会组织的捐赠、教育基金、承接科研课题或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所取得的收入、学校贷款和从资本市场上取得的利息收入等。④

1.财政拨款机制现有的缺陷

政府的财政性拨款严重不足已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影响,然而在经费使用分配时又出现了分配不科学的现象。各高校获得的拨款数额主要是依据该校的在校生数与生均拨款的乘积进行计算的,学生多的学校得到的拨款数额就多,这样的财政拨款只是单一地为学校输送资金,对高校之间的竞争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2.高校内部经费使用不合理

高校的经费不仅要用于教学与科研上,还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保证行政与后勤的正常运作,大批退休工作人员的养老金也是较大的一笔费用,单靠政府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高校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失衡,重行政轻学术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多数经费使用上都出现了寻租的现象。

第2篇

现以“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的教学为例,说明自组织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怎样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一、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了使教学的秩序得到保证,以封闭式的教学系统引导学生学习,这使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学生即使有想法、有意见、有思路也无法表示.自视域教学理论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以开放型的教学系统,教师除了给学生一个学习目标以外,不再干涉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学习,学生的自体性得到发挥,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有生机.

比如,引导理解什么是函数的概念,先让学生观察:y=1(x∈R),y=x,y=x2x,这三个解析式有什么特征?它们满足什么条件?有些学生转化能力强,用画图象的方式得到答案;有的学生逻辑性强,以列表找异同的方式得到答案;有些学生直觉性强,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学生能照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就会愿意自主的学习.

二、让学生各展所长

传统的学习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对象的权力,即使自己面对该学习对象内心很烦燥,却依然得被迫学习.自视域教学理论则是将学生视为不同个体的人,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生命的个体,将课堂视为不可复制的一段生命旅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喜欢的方式学习,我们的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数学课堂要给学生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让学习过程成为数学体验与数学享受的过程.比如,指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值域概念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1)习题一

如果函数f(x)=12x2-x+a的定义域与值域为[1,b](b>1),那么请求出a、b的数值.

2)习题二

已知函数f(x)=x2-4ax+2a+6(x∈R)的值域是[0,+∞),求a的数值.

3)习题三

以题二的函数为例,如果函数的数值均不为负数,求f(a)=2-a|a+3|的值域.

三道题,给学生选择性学习,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习题上有选择性,还可以鼓励他们课外寻找非课本的资源研究,让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去学习.

三、让学生共同交流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数学新课程,要求学生之间互动,学会交流,形成知识磁力场,比如学生学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知识时,貌似把教师说的内容都听明白了,实际上却可能没有听明白.如果学生能多点交流,学生的视野会得到开拓,学生可能发现自己貌似理解的知识在同学的追问与反驳的情形下原来掌握得非常肤浅.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活动.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函数与初等函数的知识:

以下左图为马铃薯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右图为马铃薯成本与上市时间,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共同讨论,马铃薯什么时候上市,所得到的综合利润最高?

这一题既涉及到函数的知识,也涉及到函数的计算,学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函数计算的思路、找到最简的计算方法、找到计算的规律.学生在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智慧相互碰撞,知识相互生成,相互激发灵感,可以起到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

四、激发学习能量

从以上自组织视域的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的教学中可以看到,数学思维能力强、思路宽广、领悟力强的学生能在这样的课堂中迅速掌握各种数学知识,他们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有一些学生则仅仅能掌握课堂中的基本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会认为这种教学成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然而,自组织视域下的数学教学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思考.虽然目前学生在一、两节课堂中看不到学习的成果,然而长期以往,学生会慢慢释放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我的学习风格,未来,他们会形成学习的飞跃.

第3篇

关键词:初等教育学;养育;逻辑起点

1998年,小学教育专业呱呱坠地。从此,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本科教育范畴。然而,小学教育专业就像一个先天缺陷与后天营养不良的“婴儿”,在学科建设层面几乎处于“失语”和“空场”状态。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境地,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小学教育专业踏上了艰辛而漫长的学科诉求之旅。经过18年的探索与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构建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并将其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搭建初等教育学这栋“学科大厦”,首先必须厘清其逻辑起点,这是构建学科大厦的基石,也是初等教育学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

一、肇始: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

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它的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然而,自从1986年瞿葆奎先生首次提出关于探讨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命题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学界已持续讨论了30年。梳理30年间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寻历程,其中有分歧,也有共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当前,教育学界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教育学逻辑起点蕴含在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之中,并且必须遵循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当然,要探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必须明确两个前提性问题:一是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的标准有哪些?二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关于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一般以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和瞿葆奎先生提出的两条补充规定为标准。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具体内容是: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1]。而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则是:第一,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即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应受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限制——既不可抽象不足,也不应抽象过度);第二,逻辑起点应当以“直接存在”形态承担一定的社会关系[2]。因此,有关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都应该以这五个方面的质性规定作为考量的依据。

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主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教育活动观”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范畴就是“教育”活动[3]。这种观点主要以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标志,认为“教育学的对象是青年一代的教育”[4]。巴班斯基则认为,“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科学”[5]。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也认为,“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6]。在这里,他们所说的“教育”其实指的都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教育现象观”将教育学界定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7]。教育现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二是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三是教育现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教育问题观”则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种观点主要以日本大河内一男等学者为代表,他们提出,“我们没有把教育学的对象称作现象,而是特地采用‘教育问题’一词来表示,并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11]。这种观点对我国教育理论界的影响颇深,以至于有学者直接断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已成为我国和日本、英国等教育学界的共识。”[12]

我们认为,无论是教育现象,还是教育问题,其本质都是教育活动。首先,从“教育现象观”来看,在教育现象的三种类型中,无论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抑或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还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究其实质,它们都是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次,从“教育问题观”来看,教育问题的本质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亦即教育活动问题。由此可见,教育活动才是教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既然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那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就应该从“教育活动”范畴之中寻求。“教育活动”是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基石。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活动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13]。由此可见,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培养人”。鉴于逻辑起点应该是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中的关键概念,因此,我们可以从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培养人”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培养”作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徐东[14]对“培养”是教育学逻辑起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证,颇具说服力。

很显然,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应该从“培养”中去探寻。

二、辨析: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厘定

关于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目前只有刘慧教授对其作过简单的描述和分析。她提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初等教育,小学儿童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15]。虽然她同时也指出逻辑起点必须具备四个要件: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6]。但她并未对该观点进行详细和具体的论证。我们认为,刘慧教授将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初等教育,继而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从研究对象层面看,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其母学科研究对象系统中的某个要素或者特定的部分。按教育层次维度划分,教育一般可分为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中学教育(或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或高等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活动分别为幼儿教育活动(或学前教育活动)、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中学教育活动(或中等教育活动)和大学教育活动(或高等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肇始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界定为初等教育,而应该确定为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

其次,从逻辑起点层面看,将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界定为“小学儿童”,我们姑且不论其是否合适,单就“小学儿童”本身而言,也既存在“抽象过度”又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初等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小学儿童,也要研究小学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它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这种观点明显存在“抽象过度”的问题。同时,小学儿童不仅是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范畴,也是儿童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因此,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又明显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此外,这种观点也有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等同的倾向,混淆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的区别。我们认为,分支学科的逻辑起点肇始于母学科,但又区别于母学科,是母学科逻辑起点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它既有母学科的共性,也有子学科的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合金”。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共同逻辑起点是“培养”,但具体到各个二级学科,它们的逻辑起点又各有侧重。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其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源于教育学但又有其特殊性。

最后,从本质属性层面看,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小学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它既有一切教育活动所共有的属性,也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与规律。具体来说,小学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培养”小学儿童知识和能力的属性,还具有“抚育”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属性。前者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固有属性,后者则是小学教育活动的独特属性。两者的整合,即构成了“养育小学儿童生命”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可以从“养育小学儿童生命”这个本质属性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养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三、论证:养育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养育”是否可以担当起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重任”呢?下面就以黑格尔提出的逻辑起点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及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加以考量。

首先,从黑格尔第一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1]来看,“养育”是“培养”和“抚育”,是养成教育。具体来说,“养育”就是培养小学儿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抚育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全面丰富,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但其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的养成教育。“养育”是小学教育的主线。“养育”可以说明“小学生”——小学生是接受养育的儿童;可以说明“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是实施养育的教师;可以说明“小学校”——小学校是实施养育的场所;可以说明“课程”——课程是实施养育的内容和载体;可以说明“教学”——教学是小学教师和小学儿童共同参与的养育活动;可以说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养育的预期结果,等等。“养育”本身是不需要说明的,如果要对它进行解释,就必须引入比“养育”更繁琐的概念。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一条质的规定性。

其次,从黑格尔第二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1]来看,“养育”是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细胞”,是初等教育学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全部蕴含在“养育”这个胚芽中。我们可由“养育”推演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养育原理,包括小学生生理学、小学生营养学、小学生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社会学、小学教师学等课程;第二大模块是养育内容,包括小学生德育、小学生智育、小学生体育、小学生美育、小学生劳动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三大模块是养育方法,包括小学生学习论、小学生教授论、小学各科教学论等;第四大模块是养育评价,包括小学生学业评价、小学生品行评价、小学教师评价、小学课程评价等;第五大模块是养育管理,包括小学生管理、小学生班级管理、小学生活动管理、小学课程管理、小学教师管理等。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二条质的规定性。

第三,从黑格尔第三条规定“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同”[1]来看,“养育”与小学教育活动的历史起点相同。从小学教育萌芽伊始,就出现了“养育”活动。当时的养育活动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儿童的生活时间就是养育时间,儿童的生活空间就是养育空间。养育成为人类最早认识的小学教育现象。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三条质的规定性。

第四,从瞿葆奎先生补充的第一条规定“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2]来看,“养育”本身就是从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养育小学儿童生命”中抽象出来的关键概念。在这里,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养育”符合瞿葆奎先生补充的第一条规定。

第4篇

(一)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内涵和特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就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而言,直接面向基础教育的小学层面,主要在课程目标、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展示其主要内涵和特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包括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也涵盖了深厚的人文教育,充分体现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可见,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现代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面向基础教育、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

(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相互协调是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一方面,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体现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的,体现的是科学教育,实质是成才教育。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主要注重促进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和人性教育,在根本上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实质就是成人教育。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体现了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关系。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即具有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科学取向。人文教育则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等,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三)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中融合人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长期以来在教育观念上忽视了人文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尊重学生,但都忽视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如: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有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潜能,在教学中过于忽略了自我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得不到尊重。此外,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互助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分组活动的时间较少,而实际上互助学习能给予学生在尊重别人、宽容他人、与人交流、配合及自信等诸多方面的锻炼,互助、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2.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中缺乏人文理念。概括而言,目前我国的初等教育教师的培养中,忽视人文理念的主要表现为: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陶冶,缺乏文化熏陶,造成了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理念及师范教育理念,过于注重某一领域的专研忽略了其他知识,导致学生学术视野狭隘学术起点过低;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及大学阶段过重的专业课程学习负担影响下,学生对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这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育理论脱离了教学实践。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课程文化建设上着手,从根本上转变课程文化观念,调整教育理念,选择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加强人文教育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注重专业技能忽略人文教育。我国关于初等教育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从50年代起,一直沿用旧的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在课程文化观上强调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门性、对口性。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为单一化、缺少灵活性等。期间虽经历了一些改革尝试,但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模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大多数学生在中学的精力主要用于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应对各种考试,无暇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而当前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主要是数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专业性课程,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较少,在如何引导学生在课余参加人文讲座、文化活动或者有计划地选读一些人文方面的典籍等方面没有合理计划,也造成初等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薄弱。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课堂中有许多教师自身就不关注教育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完全是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习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把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科当成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学了哪些知识,而在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多数老师在平常教学中还只能是一如既往地“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呆板的知识”,多数教师仍然是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关注的不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而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忽略了。

初等教育本科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围绕核心人文理念,注重人文精神传播知识是无限的,但是受教育者受教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对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中应该注意避免旧有的知识导向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对专业术语的推介以及知识识记的考察,而忽略了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传播人文理念,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相冲突时,应当取“解惑”而弃“句读”。因此,初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核心人文理念进行调整,改变原有的“知识本位”模式,在“能力本位”模式的基础上,实行“人格本位”模式的转变。具体目标是: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与人文素养、艺术素质,又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多媒体开发制作与网络应用能力以及现代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的初等教育教师或管理人员。

(二)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课程结构改革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2)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文化观;(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4>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2.课程结构的设置改革。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应改变以往重文轻理的偏向,注重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体现文理平衡。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不同于普通的文科学生,因而我们不主张把通常的文科教材删减、压缩一下就作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人文社科课程的关注主要不是表现在对学术流派、人文课题等的研讨上,更重要的在于从人文教育中获得对于生活、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深刻启示,进而成为教师自身的人文积淀。在具体课程的选取上可以参考国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安排,注重课程安排的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和综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循序渐进中走向规范和深入。

(三)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倡导学生实现从能力到奉献精神的跨越初等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全面、优秀的小学教师。因此,专业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渗透人文教育,通过课程目标、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来拓宽学生的视野,用他们所学知识去发现规律,形成价值观,热爱教师这份神圣职业。具体来说:1.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倡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奉献等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专业课程的内容整合,注重从教师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和渗透人文教育;2.应改革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人文教育实质是人性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必须避免人文教育中的压抑人性因素的灌输性、说教性和训导性等呆滞的教学方法,而大力开展综合教学方法如运用实验法、调查法、行为引导法和探究法等。具体来说,一是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如多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等教育方式的教学;二是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三是正确引导学生课外人文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开设人文主题讲座,邀请各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讲学、互动,以培养学生人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总之,应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氛围,让他们在4年的本科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有敬业、奉献的精神;看待问题的视觉不仅着眼国内,还能放眼全球;在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地球以及自行检验自己在伦理道德上的选择,所形成自己的信念等观点上有着清晰的认识。

第5篇

关键词:适应性教育;因材施教;适应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5-0310-05

1引言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教育是一项与国家命脉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受教育者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个体倾向,教育不能够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增强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也是小学未来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适应性”一词最初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生物体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适应性运用于教育学领域是指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或学校)根据未来的需求,适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需要。“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是“个性化教育”,是“人本教育”,其思想核心主要体现为: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性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质的教育或学习行为,从教育学来说,就是要求教育行为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点、特长、爱好等来因材施教,适应性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或学习动机(需求)的产生,内容的选择、行为的实施每个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刚要,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初等教育专业音乐适应性教育概念

2.1适应性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教育的适应性呢?在回答教育适应性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究竟是满足于谁服务于谁。教育的本质,古今中外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持的观点也不一样。综合起来可以分为3种。

(1)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首先要服从于人,教育的目的要根据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强调了人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却轻视了其他的教育因素。

(2)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而不应该从个人本位出发。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没有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常常造成对人的发展的束缚和压抑。

(3)个人与社会结合论。即教育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這种观点把教育中的人和社会都考虑到了,结合了二者的积极因素。

笔者认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论相结合的教育观,更为科学、合理。教育的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根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教育观,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两大要素人和社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教育是对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过程,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

适应性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的特点实施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代表思想,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基础,是适应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个体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保证,教育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去实施教育。

适应性教育理论把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子系统。教育适应性自产生之时起,它在促进人的发展和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一直起着重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的适应性教育,主要是指以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适应性的原理来构建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理论,并指导具体的实践教学。具体来讲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指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方针、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教育教学方式必须符合教育对象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不断完善自身并向前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适应性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和教学上,就是音乐教育专业要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的观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目标,适应人的发展,尊重人的天性,做到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只注重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适应,而忽略教育对教育者适应的问题,“尊重人的天性,因材施教”,在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实施“适应性教育”,是初等教育专业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2.2初等教育专业音乐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适应性教育是初等教育永恒的追求。

正如教育适应论认为:人类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的适应性使然,适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的适应包括作为对生存的“再生”“复制”的适应“维持性适应”,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动态性适应”,作为对自己和环境的调整、修正的适应“改造性适应”,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前瞻性适应”。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同样也要遵循着教育适应性的原理,积极的适应一切变化和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飞速更新,随之而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多元化的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当今小学倡导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大融合,倡导“1+X”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音乐素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以前那种仅仅是为了培养“教书匠”“孩子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与当今的社会相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教师。

目前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成效都不大,笔者认为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目前需要通过自身的调整,使自身更加完善,而最终适应外界的改变。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解决“需要”与“适应”之间的关系,使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更好的适应由于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脚步,“适应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从学生的个体来讲,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但是由于性格、爱好、家庭环境等特点和情况的不同,他们的音乐能力发展是具有差异的。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找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适应性教学手段、方法、策略,尊重音乐教学的规律,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每位师范生提供“适合”的音乐教学,为小学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初等教育专业是基础教育的母机,承担着培养小学全科教育人才的任务,只有在初等教育专业实施适应性音乐教育,睫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生存的能力,才能为小学教育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

3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妻公平,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我国的教育太注意统一性,普遍存在忽略差异性的特点,当教育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时候,教育就成为了”禁锢”,禁锢了学生发宸的自由和成长的可能。初等教育音乐教学中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制内容单一

很长+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技能技术的训练,忽视了它对于培养具有全面性高素質人才具有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它的美育功能,音乐课程在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并不受到重视,这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时间短,课时数不足。

初等教育专业所有音乐课程都在一年之内完成,科学方向、数学等方向的音乐课程只开设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只有简单的“歌唱”,对小学教学需要的“歌曲演唱”、“合唱指挥”、“班级文艺活动编排”等课程无法开设,这就严重影响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艺术基本技能,更不用说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意识了,每周几课时的音乐教学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教学效果及学生今后的任职需要。

3.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努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是教和学的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和任务完成,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音乐教育方式有其特殊性,要根据每个学习个体的音乐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学习条件不同等,它的教学教学方式要产生变化,或是针对每个个体的教学方式不同。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有教学方法以点盖面,以集体课的形式为主,采用统一授课,集体练习的方式,这样的授课形式学生进行个别练习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性”的教学了。在对待不向艺术基础学生进行的教学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初等教育专业主要是面向全国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招生,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在城乡、地域上的差别等都照成了学生艺术基础的差异;更不用说学生中还有一些是来自高考的艺术特长生,艺术类的一些课程早在高中备考时就已经学过,相对于其他高中升人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优势,然而,在音乐集体课程的组织教学,教师也很少能顾及、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同一内容的学习中,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就歌唱课程而言,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教材和要求,学习之初要求的是气息流畅、支撑好,接下去是咬字准确、发声优美,再接下来是速度、强弱、感情、流畅度等。由于每个学生的模仿能力,领悟能力,练习强度不同,所体现出的问题就不同,学习进度不同,那么教师就不能以点盖面,学。以集体课形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学习内容单一、枯燥、学兴趣降低,学习进步不大,最终对音乐课程的学习踌躇不前。

3.3教育评价单一

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指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教育评价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粗略地加以区分,就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如果按劳教育层次加以区分以可以分为基础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职业技术教育评价及成人教育评价等方面。按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类,可以分为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评价存在比较单一的问题。

3.3.1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初等教育音乐艺术课程的评价的主体只是教师,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的自我参与,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2课程评价内容单一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所学的艺术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没有把这门艺术课程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给学生带来了审美体验等作为评价的内容。

3.3.3课程评价手段单一

初等专业音乐艺术课程评价的手段单一,一般采用的是目标评价模式,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样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单一评价体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当下小学对小学教师音乐素质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己经从纯粹的技能要求提高到艺术修养层面,而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用“适合性“的教育,为小学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适应性教学”探索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要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走适应性教育的发展道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适应性“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4.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到音乐教育的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受教育者一学生的发展情况如何,能够反映出教育成功与否。注重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把受教育者放在教育的中心,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应该是教育的根本。从这种角度出发,必须把教育的终极关怀定位于人在不断变化的时空秩序中的适应性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及家教学评价上,都应该以学自身的情况为依据,以学生未来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为依据、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依据,就当今教育发展趋势而言,学科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音乐教育要必须在教学中实施“适应性”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运用音乐的能力与水平。

4.2改革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依照教育学理论,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系,实施“适应性”教学,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因人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有效的手段为小学教育培养出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小学教师。具体实施方法是:

(1)依据差异化教育理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新生人校的时候,就通过迎新文艺演出、艺术团招募及学生的才艺展示观察学生的各项差异,包括他们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多元化智能水平,并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发展。

具体做法是:分层归类、课外提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新生入学的各项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活动等观察学生对声势、动作、嗓音的模仿与探索的情况,初步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各项情况,为之后的分层教学及因材施教打下基础。找到具有较突出音乐表现的同学,将他们吸纳进校艺术团,针对性的为其制定教学与培养方案。

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教学中打破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在音乐基础教学的同时,以差异化教学理论为指导,开设以“动”为主的音乐活动课,这样的课程,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完成,但是完成的情况是和每个同学的音乐素养密切相关的,例如根据问候舞《你好,你好!》中,音乐基础好的同学不仅可以学会舞蹈、歌唱,还能根据需要进行歌唱、动作、甚至是旋律上的创编,这样的课程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和培养每位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2)按照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的目标分类学,思维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知识”是最低水平的思维,是记忆层面的能力,而”综合“是把各种事物用新的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的能力,是思维层次中的较高阶段。六个层次的思维水平是教师进行差异教学的基础,在“适应性”教学中,教师将同一知识、技能点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不同难度的挑战。这六层次更是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评估的基础。

根据分层教学的理论,采用了班内“分层目标”教学、课堂“分组互动”、课外在线“个别化”学习、课后“差异化”“区别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集中讲述与分组实练习的教学模式,在小组中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对每位小组长提出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要求,要求小组长不仅要掌握课堂技能技巧,还要求她能组织自己小组其他同学完成节目的创编与排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小组长以更多的指导与帮助,经过这样的学习与训练,那些学习基础好的同学不仅学会了需要掌握的音乐知识,更加在实践中获得了将音乐知识用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具有更強的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加能适应未来小学教学的需求。

在音乐教学中还应用分层的教育理念,采用了“个别化”的学习模式。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课程的丰富,运用网络来实施“个别化”学习成为了可能。网络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成为了单一教学方式的补充。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用技术资源将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分板块制作成教学资源库,学生可按照自己的音乐基础、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在线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板块进行学习,遇到问题可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也可以在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相互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实现个别化学习,得到“适应性”的音乐教育。。

(3)依据“多元化”的理论,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主要做法是: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评价时,改原有教师一人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最后评价的做法,将学生评价引入教学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模式,教师通过学生评价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不足,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高。②评价内容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课堂学习完成情况,还通过对学生在“课前三分钟”等音乐教学活动、各类文艺演出的音乐表演活动,班级文艺活动的参与与编排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多元化的评价初等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与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③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用观察、谈话、音乐作品与成果分析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将这些考核结果量化作为平时成绩,与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同,形成对学生的音乐技巧与音乐实践能力的综合、全面的评价。

4.3培养适应性教学的小学教师

“教育适应性”理论告诉人们,初等教育专业首先是在培养目标上走适应性的发展道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不论在什么时期,都应该坚定不移地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为重点,坚持师范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知识全面、热爱教育事业的新时代的小学教师。

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大融合、STEAM教学、“1+x”课程体系等已成为未来小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音乐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需要努力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生存的能力。

未来的小学要求教师素质更高、更全面,除了需要承担文化课的授课任务以外,还有很多课外的文艺活动需要教师指导,如舞蹈编排、班级文艺活动指导、器乐配奏、合唱指挥等能力就是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创新素质也是未来是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的素质,有很多艺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创新能力,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欣赏、小学音乐游戏,演唱、演奏活动,来挖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涉猎各门学科领域,同时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所擅长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也不是任何学科、任何知识均等的发展,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突出重点,显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小学教师,来充分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未来小学教师的需要。

5结语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应该在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走适应性的发展道路,对教育的众多问题进行改革,以推动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开展“适应性”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只有以小学对未来小学教师的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充分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具有潜能的个体,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可能性来促使他們发展;充分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的现实,在尊重这个现实的前提下去发现、去引导,从而实现每位学生的适性发展。

第6篇

一、教师口语对初等教育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口语方式,可以使教师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

1.可以使教学具体、浅显、明晰。教师的口语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加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浅显化,让教学内容生动而明晰。

2.可以增强语言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语言说明事理,阐明观点,可以增强教学表达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3.可以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用于说理,令人信服;用于叙事,情节生动;用于抒情,扣人心弦。

二、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基本原则

1.在口语表达的“度”上。初等教育教师口语应以表达流畅为基础,“语清意自明”。因此,初等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备的口语能力就是清晰、简洁、不卡壳,才能促进师生间表达与接受信息的准确及时,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2.在口语词汇的选择上。应该时刻以汉语普通话为基本口语准则,并能呈现出“儿童化”的特征。避免出现晦涩书面语、文言词汇,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逐渐熟悉和把握小学生这个接受群体的语言接受特征,尽量避难就易;

3.在口语句子的组织上。尽量多使用短句和常见句式,并能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变换,最终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

4.在口语表达的形式上。应尽量避免教师说、学生听的单线表达教学模式,要努力营造表达与接受双向互动的课堂氛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或多或少展开口语的交际,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5.语言表达要有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逻辑,如果教师语言无法遵循学科规律,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语言必须具备严格的逻辑思维,做到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三、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表达方式

目前,初等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升自己语言水平的标准,往往以普通话等级考试为目标,这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易停留在语音的层面上。事实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口语中的修辞方式远比这些丰富得多。结合初等教育的教学实际,根据小学生的语言接受需求,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

1.简洁。即准确清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用直截了当的肯定句式清晰地传递的知识信息,这不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即使接受信息,而且会对课堂思路保持明晰完整的印象,同时凝炼的表达也能够及时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令课堂保持积极的氛围。

2.互动。初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必须时时穿插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问”的形式来调节课堂的互动,例如设问、反问、追问、商问(用“是不是”的方式商量式询问)、在讲述中设置悬疑的“问”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多样地把丰富的“问”作为表达者和接受者沟通的桥梁,以增强互动效果,促进沟通和交流,把学生引向活跃且正确的思维轨道。

3.具象。初等教育教师在讲述中尤其需要显示、再现某个景象或物象,突出色彩性和形象性。可以将简笔勾勒与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融汇穿插于教学中,以便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4.补充。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对即时信息作出补充说明或引证。主要有连续性补充和间隔性补充,选择性补充和整体归并性补充。恰当的补充可以突出重难点,调节教学的节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使表达得到更周密、更完善的调整。

5.启示。在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就事论事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和叛逆心理,常常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或是批评教育时,先言他物,绕个弯子,接着再引出所言之辞,并对语音、语态、语意、语势等作变通处理,这样往往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对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愿意进行自我反思,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核心是暗示”,教师用口语技巧启示学生,就是一种教育“暗示”。

6.灵活。在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时、多样的课堂情况时,采取应变性的语言策略。当学生理解发生障碍时,教师应及时转换语言角度,换一种方式把意思说得更明白易懂,避免停留在同一逻辑形式的语言重复。

7.突显。教学照本宣科,该讲的都讲了,其结果往往是平淡如水,过眼云烟。因此,教师在讲述中必须要有所侧重,要突显“面”的倾斜和“点”的着重,在这些地方倾注足够的表达,并保证其足够的“语量”。

第7篇

 

高师初等教育的学生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有本质的不同,这使得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适应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更不适应他们未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及时调整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路,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宄的重要课题。

 

1高师初等教育的钢琴教学体系

 

目前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虽然普遍实行“分级制”,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并没有材,甚至同一所院校不同的专业教师使用的教材也不一样。从初等教育专业所要求的专业条件角度出发,钢琴教材必须具有师范性、实用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钢琴教材要按照单元来编写,所有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开始学习钢琴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建立钢琴学习的基本框架;同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的钢琴应用更多的是体现在伴奏上,教材内容安排上应偏重设置一些伴奏曲目,这也是目前教材中所缺少的。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材还应该适当增加曲目的浏览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还可以增强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2高师初等教育的钢琴教学内容

 

高师初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要展开和深入,如果仅仅凭借一门钢琴教学课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钢琴的发展历程、弹奏技巧等是远远不够的,要将钢琴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理论知识为支撑,才能真正掌握钢琴的演奏技法。相应的扩展教学内容可涉及钢琴的理论知识等。钢琴教学内容的各个分支,如基本功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中外各类中小型乐曲都应让学生有所涉猎并掌握。但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具有其固有的特点,应在内容上适当取舍与调整。

 

以下对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的教学内容提出几点设想和建议:

 

首先,钢琴技法中的基础部分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相关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要予以合理的安排,使之成为贯穿钢琴演奏学习全过程的主线。适当安排的钢琴练习曲是技巧训练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难易度一致的演奏曲目。

 

其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该将重点放在难度较大、耗时较多的复调作品上,只可适当涉及。相反,中小型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各个流派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手法和风格,还可以作为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再者,难度适中的大型作品练习对于学生加强钢琴技巧运用的帮助也是不小的,可听性较强的作品对于培养学生对于乐曲的整体把握和乐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专业教师在选择练习曲目时,可适当侧重训练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除专门开设伴奏课程外,还要在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分析讲解各种伴奏类型与手法,为日后工作中的机型伴奏储备知识能量。

 

最后,要重视钢琴弹奏理论与钢琴教学法的学习。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早就配套开设了《钢琴艺术史》课程,通过史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对钢琴艺术史上各个流派的特征和风格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意识。再以开设的《少儿钢琴教学》为例,通过本门课程,能够使这些未来的教师深入、系统地研宄少儿钢琴教育中的各项专门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从而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系统而正规地进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这些理论可以使学生将来在音乐教学与业余钢琴基础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研宄要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方能找出一条适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实用之路,要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

 

3高师初等教育的钢琴教学方法

 

传统的钢琴教学法以示范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等,经济条件许可的学校还可邀请钢琴演奏名家进行讲座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大师的风采,激发他们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讲授法在具体应用时要结合本门课程的性质进行,教师授课语言要准确、简练、清晰、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注重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和想象力,抵制填鸭式的比较呆板、效率低下的教学。

 

高师院校的学生在学习钢琴时,早已是成年人,按照钢琴教学来说,已经错失了开发钢琴早期技能的最好时机,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成年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和肯钻研、能够进行对比学习研宄的优势,通过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让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采用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行钢琴理论和实贱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以下三方面要引起相关专业教师的注意:

 

首先,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通过教学互动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与学生的广泛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未知知识、培养乐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为学生预留“自我空间”,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查阅音乐历史文献来了解钢琴发展历史等知识,从更广泛的范围来感受钢琴教学,还可以通过参加音乐会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形成对作品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进行探讨。教师在这种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摈弃一味追求“高难度”、“高技术”的教学方法,钢琴教学不只是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从而激发演奏欲望。应该从高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着手,通过技术训练和思训练,发挥成年学生的学习优势。高师学生因为年龄较大,弹奏能力自然不能跟从小就表示一种紧迫的要求,或者要求立即实现的命令。这种用法是把尚未实现的动作主观上当做已经实现,同时命令对方去做,并带有劝诱的语感。所以语气委婉,易于接受。这里要注意区别「退^七与「退(动词的命令形)在语感上的差别。「退表示单纯的命令,说话人主观的发号施令,语气粗鲁、感觉生硬。

 

2.5表示感受、感情(惊奇、悲痛、高兴、叹息等)

 

2.6确认对方时的一种礼节性表示

 

确认对方时的一种礼节性表示,也可以理解为对模糊学习钢琴的音乐学院科班学生相提并论,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与分析能力。最后,在艺术类课程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材施教,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技术的学生的差异性,选取适当的教学实施方案。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在练习曲目的选择上还要采取精弹和浏览相结合的原则,松弛有度。因材施教使教学难度增加,同时对专业教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高师初等教育的钢琴教学形式

 

目前高师初等教育钢琴教学实贱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观摩课(又称公开课、研究课。

 

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观摩课(又称公开课)是几乎每个学校都会应用到的教学形式,但对研究课却很少涉及。研究课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研究目标或课题,根据需要采用几位教师对一位学生授课的形式。在钢琴教学中采用哪种教学原则、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加以选择。

第8篇

摘要:文章从高校教育体制、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初等教育状况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进行了论述,高校教育体制导致教师素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教育利益化,教育责任感淡漠;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控能力差,重文凭轻知识;初等教育全能型培养方式,以及教育资源匮乏、不均衡和填鸭式教学现状对高等教育质量起到本质上的影响。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体制 教育质量

目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很多研究人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自身的运营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松懈等因素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1}。笔者作为高等教育者,从事普通高等教育一线教学工作已经18年,从自己走过的求学之路、目前初等教育改革以及在教学中接触到的历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认为以上因素不尽然,也许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更能体现其本质。

一、高校教育体制导致教师素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目前,一些高校教师的薪资与教学水平和质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教好教坏都一样,用心不用心一个样,高校没有任何实际有效的评价和奖惩制度,教育只是一种工作,没有了责任心,变成了良心活。大家更看重经济了,而忽略了教育责任,以教学带科研和以科研促教学的教学理念本来无可厚非,但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科研水平高,教学水平却不一定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部分教师很难做到二者兼顾。现在高校教师都在忙于搞科研、拿项目、套经费,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还是为了名和利,科研搞得好,项目大、资金多,在高校的地位就高,因为高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重点集中在学术科研上,过分强调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特别是在教师晋职称、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通常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放在首位,而将教学水平和能力以及教书育人的目标放到了后面{2}{3}。只要科研搞得好,一切好处和利益都来了,人际关系广,领导也看重,没有人会看你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因为他是科研能人,身上的光环太多,没人敢质疑。而对于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却得不到任何肯定和评价,因为教学质量没有评价指标,也没有奖励制度,即便有奖励,考核的还是项目、论文、获奖和教材。

所有的教师都在搞科研、编书立著,还有多少精力去研究教法、去备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所以,一些高校的知名人士都不是纯粹的教育者,教学质量是不可能靠他们来提高的,但他们又是高等教育一线的明星,大家都会向他们学习,因此十几年下来,在一些学校教育已经变了味,高校教师的素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变成了某些人发家致富的途径和工具,失去了其原本的面目{4}。

十几年前,一名青年教师要想走上讲台,必须给两名老教师助课一年以上,经过多次试讲才可以走上讲台,而且第一轮只能讲授一门课程。现在青年教师已经没有这个经历了,刚毕业就能上讲台了,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怎么能提高教学水平,这样下去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提高。

二、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心态的变化才是导致其素质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

目前,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一直都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全面监管下学习,可以说起早贪黑,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上大学后,失去了监管,时间自由了,大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生变化,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了,该放松、该玩了,于是天天玩电脑、玩手机、处朋友,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没在学习上。在这种环境下,真正能抵挡住诱惑的学生太少了。大学生的这些状态让高等教育质量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我国,文凭还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最佳跳板,文凭比知识更重要{1}。上大学不是为了学知识、学技能,而变成了混学历和文凭,在课堂上用心学习听课的同学少了,看电子小说、打游戏的多了,虽然不是绝对的,但这种现象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教师、学生,甚至教学督导、学校领导都默许了。这也导致一线教师对教育失去了信心,学生认真听课的越来越少,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少,向教师问问题的也越来越少了,学生的注意力没在课堂上,教师慢慢地也不会去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讲授技巧了。有的学生以考研为目标,也是为了考研而学习,只学考研的科目,正常学习的课程也不学,甚至课都不上,天天去图书馆学外语和高数了。先不说这样的学生能否考上研究生,他们的专业知识是匮乏的,专业技能也是欠缺的。这样下去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

三、初等教育现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开放的初等教育,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我国的初等教育就是一种填鸭式教育,教育改革多年也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还有越演越烈之势。教育改革措施的制定,如果没有从事教育一线的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无法深切体会到初等教育的现状和困惑,改革措施就可能事与愿违,虽然改革的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有的措施不切合实际,执行起来却很难或者执行的效果和初衷不一致了,目前家长和学生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上花费越来越大,就目前高考来说,如果到2017年不分文理,家长和学生将来在教育上的投资会更大,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力上,感觉现在的教育理念变成培养孩子文理兼通全能型学生了。初中生现阶段的学习科目已经达到10多科,总计几十本书,几乎不分主次,每科在中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连会考结业的科目都占有50分以上,所以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天天补课,学生的减负也只能是形式上的,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这种现象如果不从教育本质上来改变,将会导致教育体制越改学生越累,越改效果越差,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教师补课收费现象,原因是现在家长求着老师补课了,不补不行,课程太多,孩子在学校消化不了,不补就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学,说来还是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资源不平均。现在的初、高中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而且是接收器,只会学习,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越来越差,真正成了高分低能,到大学再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就太难了,思维已成定式,创新思想受限,中小学开发创新思维的最好时期已经过去了,这样的学生又能有多少的创造力。而且,这样承受12年压迫的学生一到大学对外面的新环境,自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问题和事务的能力都很弱,又出现了部分家长在大学陪读的现象。

四、总结

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想改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的体制和初等教育现状。尊师重教,提高一线教师待遇,改变教师晋职条件,促进初升高、高升大的教育制度,逐步培养具有特、专等一技之长的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创新思想,鼓励中、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从小就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阳,张忠华.对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再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2] 郑景云.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

第9篇

关键词: 普遍联系 廉价报 教育法

哲学思辨的方法是我国新闻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传统方法。在我国出版的外国新闻传播历史类教科书,现已经过全盘照搬外国新闻历史书籍的阶段,发展到本土化阶段。但外国新闻历史史实浩如烟海,目前我国任何一本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都不能将所有重要新闻史实都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除讲授基本史实和发展规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基本哲学原理,分析新闻历史史实的能力,让学生探讨感兴趣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教师善加引导,以达到提高研究水平的目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外国新闻历史教学和研究中,适用性强,并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哲学工具。

一、普遍联系基本原理

联系是哲学范畴,通常指事物或现象之间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联系不是个别事物之间暂时的、特殊的关系,而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世界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体现普遍的联系。

二、普遍联系的宏观应用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重新审视外国新闻史教材,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如以往的外国新闻史教材体例,要么是以时间为经线,以新闻媒介形式为纬线,进行历时研究的国别体;要么是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为经线,以国别为纬线,进行共时研究的断代史。两种外国新闻史体例各有所长,比如国别史便于让学习者抓住一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符合认知心理规律,易学好记;而断代史便于让学习者对同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国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和不平衡性,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两种体例之所长恰恰是对方之缩短,而且一般不能互相补充,只能通过教师引导,尽力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如果将普遍联系的观点渗透到外国新闻史教学和研究中去,可在历时研究中兼顾共时研究,或者在共时研究中兼顾历时研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规律。

三、普遍联系的微观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此相一致,也包含丰富的特殊性的普遍联系。而区别在本质上也是联系的一种方式,即以对立的方式发生的联系。一切事物都同其他事物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具体史实,既能找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能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真正在认知领域“同化”此知识点,达到“掌握”的程度,而且不“遗忘”。比如以往的外国新闻史教科书通常使用共时研究的方法,分析廉价报的产生原因,并将原因归结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还往往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城市化和商业化等方面详细分析。这或可解释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廉价报产生的总体原因,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其廉价报的产生和早期发展状况不仅落后于其殖民地――美国,而且落后于隔海相望的法国。因此,应该使用普遍联系的观点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引入历时研究的方法具体分析各国国情。比如就受众素养而言,欧洲各国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特点。英国虽然1861年的《教育法典》明文规定了“小学教育的‘阅读’‘书写’‘算术’的教学内容和要求”[1],但并未使英国的初等教育有长足进展。直到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才真正改变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该法案主要涉及小学的数量和质量、入学的年限和开办小学的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内容。此后,英国几次修订和补充该法案,使其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大大提高,有的地区甚至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至此,英国才拥有了大量能够读懂新闻的潜在受众。而法国1833年颁布《基佐教育法》,主要内容是:国家有权征收特别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在全国普遍设立小学;在各省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初等学校师资;设立小学教育鉴定委员会,规定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才能任教该法案的实施是法国初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步骤,推动了法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而1881年颁布的《费里法案》其要旨是宣布实施普及、义务、免费和世俗的初等教育;规定儿童6岁入学,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小学和学前教育是免费的;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和公民教育。该法案为近百年间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大洋彼岸的美国于19世纪20年代后致力于公立初等学校的建立与发展,并形成公立学校运动,实施普遍的国民初等教育。主要是设立州教育委员会;建立地方税收制度,筹集办学经费:兴办公立小学;制定义务教育法,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等。由此可见,美国的免费初等教育普及明显早于英法,更早地为廉价报兴起提供合格受众并培养潜在受众群的阅读习惯。

除受众教育水平因素之外,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受经济基础制约,另一方面还受本国政策影响。比如英国的“知识税”在1712年到1861年的150年中,钳制了报业的发展,廉价的逃税报纸虽然在民间发行,但面临随时被当局取缔的危险,广告商也不可能信任可能会被查禁的报刊,广告额较少,使得英国的廉价报举步维艰。而美国殖民地政府1765年颁布印花税法案,比英国本土推迟50年,该法案只实施1年,英国政府就因殖民地各界的抗议、指责而被迫撤销。同年制定的汤森法案,规定征收的税种中包含纸张税,仍有三分之二的报刊抵制这一法案。此后1776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英国殖民当局的纸张税自然不了了之。美国独立后,1791年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国会将不制定任何法律――剥夺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因此,美国报业在1791年之后,就获得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在相似经济条件下,美国的廉价报发展自然比英国更有优势。

综上所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外国新闻史史实进行教学和研究,普适性强,可操作性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哲学工具。

参考文献:

第10篇

素描在我国美术学院教学中属于必修课之一,在全国美术类院校艺考时也通常会作为一门必考科目。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与世界的接轨,教师对于素描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同时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对于素描教学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从广义上来讲,素描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主要是指使用单一颜色进行作画的绘画方式,其中最常用到的颜色是黑色和白色。在此定义下,如果只用蓝色或者红色等单色进行作画同样也可以归类为素描,甚至还包括了使用黑、白、灰为主的中国水墨绘画等。在当代素描教学中主要应用铅笔或炭笔等材料工具作画,尤其是铅笔素描,材料工具的准备十分简单和经济,可以画出深入细腻的画面效果,而且修改起来也十分方便。但素描教学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单色的画面和材料工具,从本质上来讲,素描既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艺术思维与观察习惯的一种训练[1]。在我们日常专业教学中最常提到的素描主要是指在学院中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的素描教学,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学院派”素描。

二、我国各阶段素描教育概况

对于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素描教学作为必修科目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在学生的其他学习阶段如学前、小、初、高的教学中学院素描教学却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状态。在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是不会或者极少运用到学院素描教学中,因为注重传统的学院素描十分强调绘画中的科学与理性成分,作画者需要做到客观整体地观察事物。与此同时,学院素描还十分注重技巧方面的长期训练。而初等教育以下、尤其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因为自身的年龄阶段特性观察事物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其理性思维能力并未能达到可以客观科学地观察事物的阶段,并且大量重复性的素描训练十分枯燥,限制了儿童的作画自由与想象力,这样会严重破坏儿童对于绘画的兴趣培养。因此,在学前和初等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更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素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等。美术教学在中等教育阶段基本继承了学前和初等教育的美术教学模式,但是很多立志从事美术专业和计划考取美术类高校的学生已经开始接受专业的学院派美术教学了,如中央美院附中、工艺美院附中,以及清华附中初中和高中部的艺术类特长班等。而非美术类高中和非美术班的学生如果想考取美术类高校,则需要在课业之余到校外报专业美术高考的补习班。如此一来同样是美术课,美术专业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与大多数非美术专业学生相比差异很大,或者可以说是相互隔离开的,但这种教学模式却与美术类高校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十分相近,或仅在难易程度上有所区别,这样起到了高中和美术高校之间教育衔接的作用。

三、素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那么素描是否有必要运用到学前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呢?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学院素描教学的特点,将其直接套用到学前美术教学中必定会出现问题。不过在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活动里常常会涉及一些包含素描因素的重要内容,比如运用线条作画和辨识、描绘几何图形等,这些内容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与所谓学院模式的素描教学关系不大,但在其中却涉及了素描教学的本质,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绘画造型的角度而言,幼儿美术活动会涉及简单的人物或物品辨识以及图画活动等,但是与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相比,其内容简化了不少,并且技巧训练的难度也会大幅度降低。幼儿对于人、事、物等进行描绘时主要涉及到素描因素包括简单的线条组合与平面的形体色块等。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首先需要考虑幼儿认知阶段特性,降低绘画难度,主要运用素描当中的线造型因素,也就是要求幼儿掌握以线为主的绘画方式。线条是一切绘画的最基本要素,因为线条可以圈成“面”,而“面”则可以组成“体”,运用不同的线条就可以画出十分丰富的形体。需要注意的是,在学前教育阶段不应苛求幼儿在平面纸张表现立体块面的能力,因为要实现这种画面效果需要作画者具备相对专业的造型思维和绘画技术能力,这对于大部分低龄段的幼儿来说作画要求难度过高。幼儿应当具备的是最基本的平面作画能力,不需要做到学院派素描那样画出逼真和立体的效果,仅仅能够画出二位空间的人或物品就足够了。比如在人物画中,幼儿可以使用铅笔或水彩笔等对人物进行类似铁线描的线条勾勒,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和肯定地使用线条,不要怕画错,可以让幼儿突出所画人物形象的特点或幼儿最感兴趣的地方,如鼻子或眼睛等,这样就可以画出充满童趣以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二,从幼儿对形体的抽象概括思维训练角度而言,几何形教学是素描教学的初级阶段,通过简单的几何形概括和叠加可以产生一切复杂的形体,所以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从画几何形静物开始学习素描的。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是平面几何的概念,如对简单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图形的辨识。同时幼儿还要具备将现实生活中各个物品简单归纳成几何形的能力,比如在画海洋类题材作品时,将小鱼概括成三角形或菱形,贝壳概括成扇形,水草概括成波浪形等。用几何形归纳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幼儿用整体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不同形体进行概括和提炼,快速辨识出不同物象中大的形体特征。同时这也在视觉上为幼儿提供了一种科学理性的观察方法,锻炼幼儿在观看世界时的总结和归纳能力。第三,素描可以通过绘画技术训练提高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在素描教学中技术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进行素描学习时一方面要训练客观整体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要训练手和眼相互之间高度的配合能力。幼儿在画简单的几何线条时就可以充分锻炼到他们的动手协调能力,比如通过对直线、曲线、方形和圆形等描绘可以使幼儿具体了解到不同线条与形体中的规范和标准。因为幼儿刚开始画时很难一次性画准,所以需要反复地修正以画出相对准确的线条和形体。在此过程中幼儿手的握笔动作会进行细微的调整,同时眼睛也要不断观察和进行对比,这样幼儿就能在作画中逐步地训练手和眼之间的协调性。幼儿在基本掌握线条和几何形的作画技巧后,对于其他不规则形物体的描绘能力也会加强,如此可以提高幼儿在画面表达中的控制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画出内容更为丰富的绘画作品。

综上所述,学院派素描在我国美术类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十分传统和严谨的美术学科,也几乎是所有美术专业学生学习绘画的必经阶段。而在学前美术教育阶段却不必要求幼儿完全遵循这种学习模式,美术活动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在审美素养以及丰富、健康的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和培养。但素描教学中所具有的一些能够促进运动协调和视觉观察训练等重要内容,如果将其运用到日常的美术活动中则是十分有价值的。我们应当抛开素描教学中表面模式化的成分,认识到素描的本质,从而使素描能够更好地在学前美术教育当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瀚川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第11篇

高等数学是大学很多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科目。在专业要求不高、学时不多的情况下,教师应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尤其作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虽然他们的专业是初等教育(理科)方向,但大多数同学的数学基础还很薄弱,本文尝试探讨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

 

1.学习数学的目的及作用

 

1.1初等教育理科大专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学生如果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就会丧失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动力,就会淡化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数学思想的教育无论是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数学思想教育是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中的最基本的部分。加强数学思想教育有助于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应该说,通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数学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本质目的。

 

1.2初等教育理科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提到高等数学,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公式、复杂的推理、大量的计算,因而望而却步。其实通过学习数学,不但可以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建模,再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或者模拟来得到问题的解答。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最优化思想等。学习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数学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理、题目等)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在教学中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第二方面的东西,初等教育理科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对小学生的学习也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可以影响小学生的一生。

 

2. 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的做法

 

2.1.要建立一个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希望老师通过启迪他们的智慧来达到获取知识的学习目的。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摆脱学生学习抽象性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师生的沟通。比如可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面谈等途径与学生交流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把新鲜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概念史、定理发现史以及数学趣味题等,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穿插一点小故事、小笑话、新闻消息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要进行详细讲授,而对学生能够看书理解的内容尽量在课堂上不予讲授。

 

2.2.要善于启发引导和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由厚到薄再到厚。即先将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再将知识拓展开来。

 

3.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习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有老师指导的系统学习阶段。因此,学生们争相学习与教师技能有关的各项技能,为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高等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却看似与此无关,因此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疑问。这种疑问是隐藏在部分学生心中的疙瘩,授课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做个解铃人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

 

3.1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授课教师在高等数学开篇可以把握学生“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心状介绍一些内容,争取在源头上打消学生的疑问,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高等数学。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当以后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因此把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联系起来非常必要。在开学前几节课,教师可以通过例子讲明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

 

一般人认为小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相差甚远,但它们之间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思维形式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站在高等数学的高度来理解小学数学,会使人感到小学数学的博大和精深;但如果能把小学数学的内容放在高等数学这一背景中理解,那将会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起到非常积极的意义。小学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在思维形式和内容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1.1内容的互补性

 

内容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别和一般。比如小学数学中有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在高等数学中就是数学期望值的特例。如果站在数学期望的高度来讲解平均数,教师就会着重强调平均数和各个数之间的差异,学生就会知道全班数学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虽然都是分数,但是它们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反之,如果学生只会计算平均分数,而没有把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加以区别,那么学生只是多做了一些四则运算的习题。这样不仅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有限和无限。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无限循环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问题,这一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级数概念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0.9”、“0.99…9”和“1”之间关系的解释,就会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极限的概念。

 

3.1.2思维形式的互补

 

思维形式的互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曹冲称象”这则故事正是分析和综合方法应用的实例。七岁的小曹冲以“称石头代称象”,运用的就是一种把整体分成若干较小而简单的问题,逐个地加以解决,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二、比较和分类。在高等数学中可以利用同态、同构的方法把整数与多项式、矩阵与线性变换、多面体和平面图等建立联系。这就是比较、分类的方法。而小学数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上,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的。三、系统的方法。高等数学中的集合、向量空间、群等都是系统方法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如果利用这一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在解题时,可以化繁为简。

 

3.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适当增加练习和思考时间

 

高等数学内容多,逻辑性强、课时相对较少,教学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应以重、难点为主,其它内容不能很详尽讲解,这样便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当然,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指导学生钻研教材和阅读参考书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意安排一部分内容和时间让学生自学,继而对自学内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答以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并与学生共同讨论,经过多次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授课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选择一些教师讲解过的、自己认为已经理解的例题的解题过程再熟悉一遍。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弄明白出问题的环节从而想办法解决,而且还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是因为教学中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看懂了例题,不一定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指导练习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以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3.3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

 

对于初等教育理科专业的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和数学系的学生一样,在知识深度上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在不放松基础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于性质、定理较难的证明应放弃,只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题太多,本身又难以学会,学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第12篇

 

高等数学是大学很多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科目。在专业要求不高、学时不多的情况下,教师应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尤其作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虽然他们的专业是初等教育(理科)方向,但大多数同学的数学基础还很薄弱,本文尝试探讨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

 

1.学习数学的目的及作用

 

1.1初等教育理科大专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学生如果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就会丧失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动力,就会淡化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数学思想的教育无论是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数学思想教育是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中的最基本的部分。加强数学思想教育有助于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应该说,通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数学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本质目的。

 

1.2初等教育理科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提到高等数学,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公式、复杂的推理、大量的计算,因而望而却步。其实通过学习数学,不但可以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建模,再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或者模拟来得到问题的解答。

 

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最优化思想等。学习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数学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理、题目等)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在教学中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第二方面的东西,初等教育理科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对小学生的学习也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可以影响小学生的一生。

 

2. 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的做法

 

2.1.要建立一个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希望老师通过启迪他们的智慧来达到获取知识的学习目的。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摆脱学生学习抽象性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师生的沟通。比如可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面谈等途径与学生交流学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把新鲜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概念史、定理发现史以及数学趣味题等,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穿插一点小故事、小笑话、新闻消息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要进行详细讲授,而对学生能够看书理解的内容尽量在课堂上不予讲授。

 

2.2.要善于启发引导和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由厚到薄再到厚。即先将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再将知识拓展开来。

 

3.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习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有老师指导的系统学习阶段。因此,学生们争相学习与教师技能有关的各项技能,为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高等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却看似与此无关,因此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疑问。这种疑问是隐藏在部分学生心中的疙瘩,授课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做个解铃人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

 

3.1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授课教师在高等数学开篇可以把握学生“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心状介绍一些内容,争取在源头上打消学生的疑问,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高等数学。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当以后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因此把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联系起来非常必要。在开学前几节课,教师可以通过例子讲明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

 

一般人认为小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相差甚远,但它们之间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思维形式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站在高等数学的高度来理解小学数学,会使人感到小学数学的博大和精深;但如果能把小学数学的内容放在高等数学这一背景中理解,那将会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起到非常积极的意义。小学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在思维形式和内容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1.1内容的互补性

 

内容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别和一般。比如小学数学中有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在高等数学中就是数学期望值的特例。如果站在数学期望的高度来讲解平均数,教师就会着重强调平均数和各个数之间的差异,学生就会知道全班数学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虽然都是分数,但是它们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反之,如果学生只会计算平均分数,而没有把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加以区别,那么学生只是多做了一些四则运算的习题。这样不仅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有限和无限。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无限循环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问题,这一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级数概念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0.9”、“0.99…9”和“1”之间关系的解释,就会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极限的概念。

 

3.1.2思维形式的互补

 

思维形式的互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曹冲称象”这则故事正是分析和综合方法应用的实例。七岁的小曹冲以“称石头代称象”,运用的就是一种把整体分成若干较小而简单的问题,逐个地加以解决,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二、比较和分类。在高等数学中可以利用同态、同构的方法把整数与多项式、矩阵与线性变换、多面体和平面图等建立联系。这就是比较、分类的方法。

 

而小学数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上,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的。三、系统的方法。高等数学中的集合、向量空间、群等都是系统方法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如果利用这一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在解题时,可以化繁为简。

 

3.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适当增加练习和思考时间

 

高等数学内容多,逻辑性强、课时相对较少,教学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应以重、难点为主,其它内容不能很详尽讲解,这样便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当然,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指导学生钻研教材和阅读参考书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意安排一部分内容和时间让学生自学,继而对自学内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答以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并与学生共同讨论,经过多次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

 

授课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选择一些教师讲解过的、自己认为已经理解的例题的解题过程再熟悉一遍。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弄明白出问题的环节从而想办法解决,而且还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是因为教学中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看懂了例题,不一定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指导练习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以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3.3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

 

对于初等教育理科专业的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和数学系的学生一样,在知识深度上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在不放松基础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于性质、定理较难的证明应放弃,只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题太多,本身又难以学会,学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第13篇

关键词: 数学教师 数学素养 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 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63-01

一、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内涵

小学教师主要应有四个方面的数学素养,即数学技能、主要的数学概念、数学课程因素、数学情境。其中,数学课程因素和主要的数学概念为主要内容,数学技能和数学情境则是次要内容。

1.数学课程因素。主要来源于职前所学的系统的数学课程,这部分内容包含有数字、测量、估计、代数学、函数、几何学、概率、统计学、离散数学等。

2.主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的数学概念应是包含有足够多的类型和深度来揭示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学会慎重选择机会、变化和增长、空间和形式、数量推理、不定性、从属性关系等概念作为其需要的主要数学概念。

3.数学技能。数学技能是指数学的综合能力,它是评定小学教师所有数学素养的第一个主要方面,它包括各种不按等级顺序排列的数学综合能力。当然,这种技能与各级的教育相关。具体而言,包含这样几个方面:①数学的思考能力;②进行数学论证的能力;③建立模型的技能;④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⑤表示的能力;⑥使用符号、形式和技术的能力;⑦交流观点的能力;⑧使用各种工具、辅助物的能力。

4..数学情境。要求小学教师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解答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现状分析

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除了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更新的力度较大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被激活了。在传统教学中,是教师忠实执行教材,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相对狭窄,课前预设方案比较周到,通常足以应付。现在,新课改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加上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更为丰富多样。于是,学生质疑问难、节外生枝的频率与教师素养缺失的显露同步增长。

2. 在小学数学教师参与的各级各类在职培训中,往往对数学教育关注得多,对数学本身关注得少。很少有小学数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课程设置中会有专门的数学课程。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数学素养的不尽如人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有所反映。

3. 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偏低,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的推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技能部分(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基本很好,但数学课程因素、主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情境这三部分问题,回答的普遍不好,说明教师们掌握的不够好。在今后的职后培训中应该补充包含有足够多的类型和深度来揭示数学的本质的内容及新增加的数学内容。

三、提升策略

1. 重视小学数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要解决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学科知识与数学思维能力方面不强的局面,就必须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在小学教育专业(初等教育专业)设置数学方向,开设相关数学课来提高数学水平。

2. 在数学课程设置中要注意基础性和拓展性相结合,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学思维方法训练等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增加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知识的传授中出现的“极限思想”等教学内容,如图形的变换(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的位置、不确定现象、可能性等,小学数学教师在概率统计、图形变换、几何证明、数论初步方面的知识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问题答对率不足40%,甚至有的题目答对率只有23.8%。

3. 进行高等数学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本项目从2013年3月开始着手准备、酝酿,根据我院教学工作任务和要求制定了小学教育系初等教育数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方案,于2013年9月开始在我院小学教育系初等教育数学专业试验。①修订教学大纲及完善课程体系;②编写统一的数学各科教学电子教案;③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逐步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完成配套的教学课件;④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初见成效。

4. 加强师范生数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数学技能是指数学的综合能力,它是评定小学教师所有数学素养的第一个主要方面,它包括各种不按等级顺序排列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技能的培养,要在三年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突出各个侧面的具体要求,分阶段、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侧重的进行。

大一结合《空间解析几何》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各种几何模型、几何教具和学具,创造并制作几何体构成的工艺品。大三可结合《数学思维方法训练》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多动脑思考,主动去研究,去探索解题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大三的教学设计验收中进行小学课堂数学教学技能考核。

5.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

由于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实际情况,没有大量时间进行高等数学知识学习,只能设置广而浅的课程帮助在职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数学修养。可以开设高等数学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代数、几何、方程、概率统计等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使在职小学教师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数学修养。比如,近几年来,我校每年都组织的小学在职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在专业知识水平。此外,在职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学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通过职前职后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较低现状的改变,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向科学化、精深化方向发展,从而适应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06)

[2]范文贵. 论小学数学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的方向[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3]章建跃.论数学素质及其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1999.(3).

第14篇

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在教育课程中,要将音乐教育工作做好,尤其是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职业音乐专业教育的学生在培养上与一般的音乐教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初等音乐教师,初等音乐教师在需要加强对小学知识的和教育的培养,在音乐上也要适应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是对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教学培养实践能力进行探究,为职业教育中音乐专业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教学;时间能力培养

就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新的要求,国家对教育是极其重视的,一定要全面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应用到职业音乐教育中,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创新能力的认识,这样对职业音乐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在这些方面加强音乐素养的培养,记性课程教育上的变革,本文就是对这一变革进行初步的探索,促进职业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

1明确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明确目标是教学的关键,如果在教学的中没有目标作为支撑,那么是无法将实践教学做好的,在职业音乐专业教学的培养中,人们对学生的培养并不是要成为音乐家和舞台的表演者,俄日会初等教育的教师,这是与其他的教学中出现的主要差别,在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如果没有将教学工作做好,就会出现教育上的问题,要针对理论性教学进行辅导,将实践性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重视弹跳唱等方面的能力,职业音乐教育应该结合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进行职业上的培养,重点掌握小学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主要学习小学音乐方面的知识,例如《嘀哩嘀哩》等小学生喜爱的音乐学习,加强培养的实践能力。

2结合社会的现实,培养实践能力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上也在不断的进步,尤其是在职业教学中,想要做好职业音乐专业教育工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2.1声乐教学上与小学歌唱结合在一起

职业音乐专业教学主要针对的初等音乐教师的培养,在小学歌唱上,需要掌握的是唱歌的方法,将声乐、共鸣、吐字等唱歌的基本技巧结合在一起,例如在《金孔雀轻轻跳》这一小学音乐内容的教学中们可以教导学生掌握音乐技巧,只有将音乐技巧掌握好,才能教导学生将小学音乐学好,还要中外的名曲,陶冶情操,学习有价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曲目,在时代特征上、民歌上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这样才能将职业音乐专业教学做好,让职业音乐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2.2钢琴教学与歌曲的伴奏结合在一起

伴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伴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职业培养中的一个弱项,很多的学生仅仅会极其简单的曲调,有的能够加上八度或者是三度的音程,在使用上会出现极大的错误,仅仅是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弹奏中,存在着气氛不协调,效果不佳的现象,因此,在对职业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候,需要将钢琴与歌曲伴奏结合。按照教学目标,对钢琴的教学要重视伴奏曲和基本功的学习,还要将小学教材结合在音乐教学中,主要的之间内容是小学教学。如果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起点非常低,那么在钢琴伴奏曲方面的学习就较为艰难,面对这样的学生,可以结合小学音乐学习的特点进行基础性教育,从简单的儿歌入手,让学生可以结成对子,这样相互之间伴唱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又可以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这种互教互学互帮的方法更贴近学生实际。

3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小学教材为着眼点

在音乐教学中,应当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教的学生主要为小学生这一特点,因此在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应当结合小学音乐教材,在此基础上学习音乐欣赏,让学生能够逐渐把对音乐欣赏的理解渗透到小学教学中,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是有极大帮助的。当然,在教学时每学期侧重的教学重点应有所不同,相互交织配合,才能形成最优的音乐欣赏系统。其次,音乐欣赏课要注重精讲多听,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使学生通过音乐视听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形象,达到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知比较敏感、准确,培养和提高其独立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发挥音乐欣赏全方位的功能四、器乐选修课应转为必修课随着音乐教学的改革,器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之一。目前职业学院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只掌握一种键盘乐器,除此之外,即便是非常简单易学的口琴、竖笛、打击乐等也一窍不通。可见,音乐专业开设器乐必修课已势在必行。器乐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增强识谱能力及和声感觉,使思维逐渐变得活跃、敏捷。

4加强选修课,减少理论课

(1)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尤其增加一些与小学教学相关的选修课,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现如今,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被教学大纲的必修课捆绑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涉猎别的科目。

(2)减少理论课,加强实践与操作课,如加强合唱实践与教学、指挥实践与教学、多媒体辅助技能课教学、管弦乐配器等课程。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3)开设跨学科课程,加强文化素养课。除传统的专业选修课外,应开设反映当代音乐发展新领域、新方向的跨学科的边沿科目。

5授课形式及教学方法要恰当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灌输或塑造的过程。当前,职业学院音乐专业的声乐与钢琴教学,多数学校仍在沿用音乐院校“一对一”的小课形式,并以此作为这两门主干课惟一的授课方式。须知,职业学院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等学校的音乐师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讲台,而不是舞台。对于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十分重要。应把自弹自唱基本能力的训练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6结论

职业学院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既不是音乐家,也不是舞台表演者,而是初等教育的教师。因此要加强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音乐专业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洁.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4(24).

第15篇

【关键词】聚类分析;相关系数;高等教育;区域经济

一、综述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的观点,现代经济的增长包括了四个增长要素: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积累、技术变革与创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具有溢出效应,因而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从而保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我国也有大量经济学者也研究着经济与教育的联系在王怀生提出了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观点,着重分析良好的职业教育对经济有极大推动作用,而经济的腾飞有对职业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而双方的互动对我国的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全面发展创造着价值。而王俊华在文中也谈到了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更提出了大量建议与对策。而本文通过对我国各地区三维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从而来证明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规模的密切关系。

二、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现状

(一)教育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最近几十年获得了较快发展,教育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的全面普及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我国教育机构从总体结构上分主要可以分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并且年度最高最低的增幅仅差1.1%,CPI年平均上涨2.1%(除2007),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0332.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2853.4亿元,是2002年的2.5倍,跃居世界第四位。

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对不同教育结构的学校数、在校学生数为指标,作为对教育水平指标的度量。本文将从校图书馆中,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选取相应指标,对经济与教育的相关关系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

1.模型建立

基本步骤是:提出原假设,即两总体无显著的线性关系,再选择统计量,计算t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和对应的概率p-值,如果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应拒绝原假设,认为两总体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数学定义是:

(1)

式(1)中,n为样本数,和是两变量的变量值,由上式可进一步得知简单相关系数:

(2)

式(2)说明简单相关系数是n个和分别标准化后的积的平均数。

尝试进行建模:

2.结果及其分析

对所取得的数据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表1、表2中是对高等教育学校数与人均GDP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即在α为0.05时,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562,说明拟合优度较好,且模型的T检验通过,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所以得出高等教育学校数与人均GDP之间相关关系为:

(3)

表1

表2

3.经济意义

由结果可知,从总体研究知,高等教育对人均GDP的影响较大,初等教育对人均GDP的影响作用较小,即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且高等教育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对策建议

由以上数据分析中可得知,经济与教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且教育的发展促进着经济的发展,不同结构的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时不一样的,其中高等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最明显。而在聚类分析中可知,我国经济发展是有一定区域性的,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同而且也可以体现在教育水平的差异上,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经济水平也相对落后,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经济水平也发展较好。所以,教育对经济是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的,二者表现为相互促进。为了加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注重几方面的问题:

1.要从教育方面加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加大各方面的投资的同时,注重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包括学校的数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或其他投资,而对初等教育的投资则要注重实际情况,不要盲目扩大对学校数量的投资。

2.要从西部的经济抓起,在实现经济进步的同时,也注重教育的发展,使能在新一轮的循环中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3.用责任相同但不同担当的政策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投资和整顿力度,逐步缩小中东西部的教育水平差异,进而影响经济水平,使全国实现均衡增长,避免经济与教育的不均衡和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王怀生.浅谈我国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6(04).

[2]王培青,延军平.教育水准与中国地域经济差距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7).

[3]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J].教育与经济年报(教育与经济调查),2004(06).

[4]European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sixteen quality indicators[EB/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policies/educ/indic/rapinen.polf[2007-03-15].

[5]Martin Trow,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Paris 26th-29th June,197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