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宏观环境的含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现有绿色设计的含义和内容
1.1绿色设计的含义
绿色的含义有很多,例如象征生命、和平、春天、大自然、安全、天然、环保、理想等等。我们所说的绿色食品,是引申天然、安全(无毒害)的意义。那么绿色产品中的绿色,含义又包括什么呢?当前绿色产品中的绿色大多是指环保、节能,这也是对绿色产品的普遍理解。但是这种绿色的理解是不全面、不完善的。绿色的含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我们产品设计中绿色思维应用的原则。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绿色设计产生的历史以及绿色设计的含义。
绿色设计思想最早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在他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当时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类意识到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可利用的资源日趋枯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繁衍,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掀起了“绿色消费”浪潮,继而席卷了全世界。绿色冰箱、环保彩电、绿色电脑等绿色产品不断涌现,广大消费者也越来越崇尚绿色产品。绿色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现代设计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绿色设计的定义有很多,这里我们引用《绿色设计》中的定义:绿色设计(Green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ConsciousDesign)。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1]。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1.2绿色设计中的内容:
绿色设计的内容包括很多,在产品的设计、经济分析、生产、管理等阶段都有不同的应用,这里我们着重将设计阶段的内容作以分析。
1)绿色材料选择与管理
所谓绿色材料指可再生、可回收,并且对环境污染小,低能耗的材料。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应首选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辐射特性的材料。所用材料应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还要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以便减少产品废弃后的回收成本。
2)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可回收性设计就是在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该产品报废后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即它不仅应便于零部件的折卸和分离,而且应使可重复利用的零件和材料在所设计的产品中得到充分的重视。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是回收设计的主要目标,其途径一般有两种,即原材料的再循环和零部件的再利用。鉴于材料再循环的困难和高昂的成本,目前较为合理的资源回收方式是零部件的再利用。
3)产品的装配与拆卸性设计
为了降低产品得装配和拆卸成本,我们在满足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和外形,组成产品的零部件材料种类尽可能少。并且采用易于拆卸得连结方法,拆卸部位的紧固件数量尽量少。
4)产品的包装设计
产品的绿色包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1)材料最省,即绿色包装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提供信息的功能条件下,应是使用材料最少而又文明的适度包装。(2)尽量采用可回收或易于降解、对人体无毒害的包装材料。例如纸包装易于回收再利用,在大自然中也易自然分解,不会污染环境。因而从总体上看,纸包装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包装。(3)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环。采用可回收,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的包装,提高包装物的生命周期,从而减少包装废弃物。
2绿色设计思维的延伸
从前面4点原有绿色设计的内容可以看出,绿色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这是“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反映,也体现了现代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但是,绿色设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设计的思维和原则上。绿色设计是在设计观念上的一次变革,要求设计师以一种更负责的方法去设计更加简洁、长久、完美的产品。例如1994年,philipstarck为法国一家公司设计的“绿色电视”,除了在技术上选用了一种可回收性材料,在造型和风格上,也体现了简约、持久、安全的“绿色”感觉。
在绿色设计的定义中也提到了“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这主要是针对在产品设计中体现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因此绿色设计可以说是人性化设计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在设计中以人为轴心进行设计思考。“以人为本”不单单是指个体的人,更包括整体的人,即社会的人、环境的人、宏观的人类。从这一点出发,“自然为本”实际上和“以人为本”是异曲同工。在以往的产品设计中,由于过分强调了个体的人、小范围的人,忽略了宏观的人类乃至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从而导致了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等种种问题的出现。但是现在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即只强调宏观的人,从而忽略的个体的人。绿色产品在环保、节能的同时,还要能更好的满足产品的使用者(个体的人)的要求,包括功能要求、安全要求、舒适性、经济性、美观等等。强调宏观的人,忽略个体的人,这也许正是目前许多绿色产品的一个误区。比方说现在有很多种绿色产品,虽然做到环保了,但是其价格比同类产品要高出很多,而且在功能性、美学性上还不如同类产品,我们怎么能说这种产品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
绿色设计的含义是“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体现,绿色思维也是人性思维的反映。因此,我们在产品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内容除了前面提到的4点外,还要加入一点,就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即注重产品能更好的满足个人的需要,包括功能更加完善,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舒适,外观更加美观等。产品设计中的绿色思维还应该包括安全、自然、人性的含义,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
3结束语
绿色设计被称为是“工业生产的又一次效率革命”,而且已经成为目前产品设计中的一个主流方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和注重的设计原则。但是,到目前为止,绿色产品大都是在某一个技术方面可以做到“绿色”,而并非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绿色”。绿色设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应该上升到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的高度。因此,我们要明确产品设计中绿色思维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应用绿色的思维进行设计,这样才会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绿色产品,体现出绿色的含义。希望我们的未来可以生活在更多的绿色当中,我们身边可以有更多真正意义的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J]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涵义
宏观环境分析着眼于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和政治/法律(Politics)等五方面,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往往被认为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直接影响范畴。
分析家通常把环境划分成三个层面:大环境、经营环境和内部环境。图1展示的是每个层面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本分析方法能让你理解在所有层面上发生的事情。
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这些环境层面,懂得它们所包含的因素,尽量理解每个因素以及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组织的业绩。大环境范围广泛,对组织及其战略的意义深远。通常认为,这些含义超出组织的直接影响范畴,比如说,政府的作用以及政府对某一行业的立法。
大环境可以划分为几大部分。一种有效的划分就是STEEP分类方案,此类方案还有PEST、PESTLE、SEP-Tember、STEEPLES等。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个方案,而是意识到你作全面分析时不能忽视的一些主要方面。
表1显示的是几个关键变量,它们都出现在图2确定的每个STEEP要素下面。STEEP各部分并不相互排斥,各部分之间的界线是可以改变的。问题、事件或利益相关者实际上一次可以经历几个阶段。
环境条件影响整个决策管理过程。组织不是在真空中经营,而有效决策管理的关键是能让做出的决定使所采取的行动与环境协调。在某种程度上,组织的内部条件尤其是它的优劣势、资源和实力将决定行动的成败。同时,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受制于外部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可以改变环境,使之有利于自己,或者采取措施使自己受到的损害小于竞争者。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优点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明确提出了管理高层面临的任务,其思维超出了当前的活动和短期的范畴,但依然与目前的短期活动保持联系。STEEP方法能够让决策过程认识到外部发展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如何准确解读宏观环境、如何作出回应。因此,管理者必须谨慎考虑由谁来收集信息,如何组织和运用信息流―组织内部的专家组成的跨功能小组往往能够有效地进行宏观环境分析。得到管理高层的支持与鼓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建立合适的支持体系也对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组织的决策者必须在STEEP的条件下制定结构化方法来识别和分析相关的趋势、事件和股东的期望。这包括对企业的业务及行动规划所涉及的环境变化进行系统性评估,在组织的决策水平上可以做到这一点,也可以通过突出功能的方式实现这个目标(例如营销经理的新产品,政府关系部门经理的游说战略)。
为了实现宏观环境分析的目的,分析必须“符合”组织的战略、文化、规划流程以及决策者的独特风格。此外,成功的宏观环境分析也需要符合决策者的信息需求。当然,这些信息需求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你要根据这些变化对宏观环境分析作出调整。如果行动和评估都做得恰到好处,有效的宏观环境分析对竞争力是有积极影响的。长期来看,适时的行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缺陷
几个实证研究表明,宏观环境分析的STEEP法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很难有效地操作。不同的宏观环境背景也会对分析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宏观环境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分成以下几种:
解读。组织的决策者常常难于界定他们的宏观环境是什么,难于解读宏观环境变量所产生的具体类型的影响,对组织选择作出的有效反应的本质也难于解读。在解读宏观环境要素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不能组织有意义的研究,不能显现经济影响,不能综合长短期的启示,缺乏管理高层参与分析,难于把潜在的机遇转化成行动规划以及挪用精确分析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
缺乏准确性和不确定性。这类问题包括分析结果不精确、对结果的不信任,原因是存在太多的含糊与不确定之处。这可能是因为很难对宏观环境事件及其趋势进行描述,难以用恰当的语言来恰当地描述不确定的内容。此外,对STEEP的影响力、社会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也很难作出准确预测。
短期性。很多决策者不喜欢现在把“真”钱花在明天的投资上,他们主要关注短期的事情。STEEP的很多变量需要很多年才能发生变化,常常比组织中的分析师和决策者的任职期限长。
不被接受。宏观环境分析的价值不被接受,这可能是由于管理层对该分析的价值缺乏理解,难于鼓励部门管理者运用该分析结果,加之他们抵制改变预测的方法。此外,在管理者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即,他们已经是这个过程执行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没有把STEEP的分析与竞争的含义联系起来。使用这个方法的主要目标应该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认清其对组织的竞争意义。
感知错误。管理层的视野有限,或者对宏观环境的感知有偏差,比如,从国家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从全球角度看。
多样化的企业。人类的弱点、已有经验和偏见都能对宏观环境分析产生影响,特别在跨国环境下更是如此。因为母国的偏见和态度往往让组织把自己的经历、观点和理解加在变量上,而变量发挥作用的方式不被STEEP因素所理解或支持。
如何操作
你所界定的宏观环境范围包括分析的宽度、深度和预测广度。宽度指的是所收集的宏观环境资料的主题范围;深度决定了所收集和分析的STEEP数据详细的程度;预测广度通常跨越短、中、长期,并受相关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的制约。
为了确立宏观环境范围,要从以下各方面来核查组织的战略规划:地理范围(竞争的区域和不竞争的区域),产品或服务范围(细分市场、种类),承诺固定资源回报的时限、技术与创新,资源的来源(人力资源、资本以及其他财务资料与原材料),管理问题及弹性。请注意,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执行任务,但同时受到现有资源的制约。
一旦确定了宏观环境范围,STEEP的五个部分可以用下面的五步法来进行分析。
步骤一:了解正在分析的细分环境
细分环境中的主要事件及趋势是什么?在不同的STEEP范畴里,事件是很重要的。趋势是事件发生的总走势及过程。比如说,在社会细分环境里,你要注意掌握工作与娱乐、消费与储蓄、教育、旅行、宗教活动以及家务的发展趋势。
支持这些趋势存在的证据是什么?掌握支持趋势存在的数据或证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些趋势的发展方向及变化情况进行不断的监控和预测。
历史上,这些趋势是如何演变的?如同产业、产品和组织一样,趋势也有明确的生命周期―起步、发展、和衰退。你需要认清趋势位于其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了解趋势的周期对于认清它们以后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趋势出现的变化和骚动的性质及程度是什么?趋势是根据变化率、大小和分级来波动的。趋势的变化率要求你集中精力注意趋势在生命周期中是加速的、减速的,还是保持静止不变的。趋势的大小看的是趋势展开的程度,以及它是否在或大或小地影响着或多或少的群体。趋势的分级看的是趋势与其他趋势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了解焦点趋势是否在影响其他趋势,或者被其他趋势所影响。
趋势对组织的影响属于哪一类?从概念上讲,趋势对组织的影响有三类:
消极影响。这与影响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有关。此外,这些影响也妨碍组织执行当前的战略,加大执行现有战略所产生的风险,提高执行这些战略所需要的资源水平,或者认为这个战略不再适合。
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与组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相关。这类趋势会支持或强化现有的战略,增加组织实施可执行战略的可能性,或者在组织现有的任务框架内,一个或多个战略发生变化的时候,提出可利用的新契机。
中性影响或零影响。这可能是起稳定作用的因素或是不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可以让决策者对自己的战略更加充满信心。
步骤二:了解趋势间的内在关系
趋势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想要了解内在关系,你要认清STEEP的不同部分和子部分的影响。看看在哪些领域里,趋势暗示着要对预期的演变路线进行重新界定或更改,它们在哪些领域里相互补充。
趋势间的矛盾是什么?趋势往往此消彼长,相互抵制。例如,人们在更加勤奋工作的同时,也在寻求工作之外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步骤三:把趋势与议题联系起来
对一个组织或产业来说,不是所有的趋势都是同等重要的。有些趋势会直接影响组织,而另外一些趋势对组织的影响微乎其微,这要取决于它们与组织的战略和执行情况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机敏的分析家会认清那些对组织的目标影响最大的趋势以及各种趋势的组合。最重要的趋势被界定为组织的“议题”。
步骤四:预测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评估基本要素。要想预测“议题”里的一个趋势或一系列趋势的未来变化动向,需要对议题后面的推动因素进行分析。你必须具备分清表征与原因的能力。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推动因素往往相互抵消,而且同时朝多个方向发展变化。一旦准确地识别了原因,就能作出议题演变的多种预测。
对议题作出多种预测。为了避免单一预测带来的局限性,制订多个预测方案或预测情景是很有用的。每个情景都代表着围绕已被认清的趋势所形成的对未来的不同看法。比如说,为议题发展确定一个最佳的、最差的和中性的案例情景。然后,针对情景提出一系列问题,来测试它的准确性,如:推动趋势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继续推动的可能性有多大?
步骤五:推导启示
关键词:利率调整;宏观经济背景;政策含义
现代经济中利率是联系金融领域与实际经济活动的纽带,是货币传递过程中的枢纽,因而历来被各国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利率逐渐成为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参数,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率政策也日益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发展的10年中我国利率基于不同时期宏观经济背景进行了特点鲜明的两轮利率大调整。1996-2002年,通过连续八次降息,以及随后新的加息通道的形成,其背后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含义值得研究。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代表,两轮波动如图1所示:
一、1996年至2002年八次利率下调及其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从1996年5月1日至2002年2月21日,人民币利率连续8次下调,平均约每8个月即下调一次,幅度之大,史无前例。通过连续降息,利率水平从高位一直调至低位,达到建国五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一年期存款从年息10.98%降至1.98%,降幅达82%;一年期贷款从12.24%降至5.31%,降幅为57%。存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5.98个百分比,贷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6.92个百分点。且总体来看,期限越长降幅越大。五年期存款比一年期存款降低多2.07个百分比,贷款多2.43个百分比。这八次降息幅度大、密度高,分析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政策含义,进行逐次观察。
(一)1996年两次降息:反通货膨胀的尾声
1993年,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动向,中央银行1993年5月和7月连续两次调高利率,并且决定从7月开始再次开办保值储蓄业务,以保护广大储户的利益。为了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和经济,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调高了存款利率。经过三年的努力,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金融运行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就总体宏观经济状况来看良好,但微观层面上却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一年的宏观调控依然定位在反通货膨胀和实现“软着陆”上。然而,此时历时三年的适度从紧的大环境使我国经济出现新变化,物价涨幅已经出现大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缓,银行存款增量出现了大于贷款增量的现象,这种情况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并不多见。据统计,1995年的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各项存款已大于贷款达4000亿元以上。这就为中央银行5月1日下调存贷款利率创造了条件和空间。第一次利率下调十分有限,利率总水平仍然偏高。从物价变动情况来看,1996年上半年全国物价上涨幅度已低于7%,并呈现继续回落的势头。而相当多的企业不仅未能摆脱亏损的局面,有些企业的效益还在不断的滑落。鉴于此,在上次利率下调之后仅三个月,再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
1996年的这两次利率下调仍然是前期反通货膨胀的延续与微调,主要目的在于适当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秩序健康发展。它是我国利率调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二)1997-2002年的连续降息:稳健货币政策的逐步推进
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1997年继续呈现“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国家经济形势继续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二是虽然经过96年利率的两次调整,物价的跌势有所趋缓,但仍以下跌的惯性不断回落;三是企业经济效益虽有所好转,但仍未走出困境;四是国内需求出现不振的迹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缓。因此,央行决定在10月23日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1998年时,我国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周边国家货币不断贬值,给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和扩大国外需求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国内需求回升力不够大,消费品市场依然维持买方市场格局,商品零售物价涨幅从1997年9月开始,逐月都是负增长。此外,自1998年9月9日日本率先降低利率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欧元区国家及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紧随其后,使全球利率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在这种国际国内环境下,1998年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的三次高频降息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一部分。三次下调使得人民币存款利率平均累计降低1.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累计降低2.22个百分点,存贷款利差同时缩小。
到1999年,尽管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到8.3%,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加快,但前期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些因素仍未能获得根本解决,还不能断定经济是否已整体步入回升。主要依据是:第一,我国出口仍继续下降。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其货币贬值使它们在出口方面具有的价格优势,对我国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出来。第二,在居民消费仍然不振的同时,居民储蓄仍进一步增强。1999年第一季度居民储蓄存款新增4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51亿元。第三,在投资方面,一季度的投资增长无法形成持续之势,其原因是上年财政政策的效力逐月递减,企业的盈利能力还继续保持在低水平。为此,又发生了1999年6月10日的降息。
其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自2001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持续放缓。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较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外贸增幅下滑,致使外贸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国内经济增长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投资需求虽有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拉动,但民间和社会投资需求没有充分的激活;消费需求增长尚不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还需要下大力气。2001年我国GDP增长呈现逐季下降的趋势,消费物价指数也是连续数月下降。在分析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央行在2002年初进行了自1996年以来的第八次降息。
总的来说,这一轮大幅的降息是针对我国在国内经济发展微观结构尚有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等状况,及时采取扩大内需的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举措。
二、2004年至2007年的四次利率上调及其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连续8次利率下调之后我国经济在低利率环境中稳定发展,然而也出现了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等新的问题,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利率调整。
(一)2002-2005利率首次微调:加息通道的形成
“非典”过后,200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情况:物价水平结束低迷状态,在粮食和食品价格的带动下开始上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能源、电力等供应开始紧张;实际利率连续达9个月为负,造成居民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房地产业虚假繁荣、大量资金脱离银行体系“体外循环”等诸多问题。同时,国际市场美元利率不断上调。从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随着国家一系列降低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出台,而在央行采取的诸多货币政策操作中,调整法定存贷款这一传统的工具却迟迟不用,使人们对加息的预期逐渐形成。
2004年10月29日,央行终于决定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体现了利率杠杆作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政策意图。这一次的调整幅度虽然不大,但却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信号。也是自1995年以来的首次升息。
(二)2006-2007利率小幅上升:流动性管理时代
首次加息以后,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的重工业化特征明显,并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负面影响;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得到了暂时的遏制;三是消费市场走出“非典”的影响,恢复性增长,结构也趋于合理。在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的目的下,2006年利率进行了两次适当的微调。分别在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和8月19日同时上调存贷款利率。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强劲的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加剧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部分,信贷增长过快、资本市场价格井喷等流动性泛滥造成的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矛盾,从而流动性管理成为央行最重要的目标。2006年至今已经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且每个月以高利率定向发行票据来收紧市场上过剩的货币流动。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专家估计,市场上仍有将近6千亿的资金在寻找出口。在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空间逐渐缩小的被动局面下,权衡加息可能带来的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在2007年3月18日仍选择了加息这一手段以促进内部平衡。小幅度的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不大,主要起着警示的作用。流动性过剩仍然是央行面对的首要问题。
三、驱动我国两轮利率大调整的基本因素综述
通过上文对我国近两轮利率大调整的经济背景和政策含义分析,不可否认利率是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利率调整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里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矛盾。利率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正在不断加强。
理论上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银行成本、平均利润率、借贷期限和借贷风险,而经验表明,借贷资金市场上的利率水平是在一定的水平基础上波动的,影响其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借贷资金供求状况、社会经济运行周期、预期价格变动率、税率、历史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汇率、国家经济政策等。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高低,由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来决定的,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从这两轮利率调整来看,驱动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1、利率政策随着宏观经济状况和目标的调整而变化着,宏观调控的重心决定利率调整的方向。其中,低利率政策为刺激经济增长,市场恢复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高利率政策旨在抑制经济过热,治理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中国的利率调整正努力与市场相适应,自由化市场化是引导利率政策特点的趋势。3、利率政策与其他货币政策相协调,政策组合决定利率的微调特点。4、经济环境的外在冲击需要利率调整以熨平其影响。5、宏观调控部门借利率调整来表明决心与调控意向,向社会传递“宣誓效应”。
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抓住利率政策的动因为分析利率变动趋势提供了依据。从现阶段特点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标示着流动性管理新时代的加息通道。
参考文献:
1、江其务.中国宏观调控转变中的利率政策[J].财贸经济,1999(10).
2、胡维熊.利率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边维刚.当前利率政策特点、效应和存在问题分析[J].南方金融,2002(10).
4、柳松.央行九年首次加息:调控效应与政策含义[J].南方经济,2005(2).
5、陆前进,卢庆杰.我国利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J].新金融,2006(10).
所谓结构性宏观调控,是体现在整个宏观调控中的结构性概念,它体现于宏观调控与其他方面的战略关系中,体现于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系中,体现于宏观调控手段的选择和政策设计中。从操作层面看,它主要包含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性关系;结构性的宏观调控目标;结构性的调控手段,包括结构性从紧的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整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扩张的就业政策。
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构成的“三位一体”关系,强调宏观调控不仅应当注意短期政策效应,而且应当注意与长期战略和发展机制的衔接。宏观调控对总量的调控措施必须与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结合起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同时也必须与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起来。所谓结构性的宏观调控目标,首先,在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上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形成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其次,这一调控目标强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注重目标体系的协调性,重点指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双重目标;第三,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突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协调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系;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结构性的宏观调控手段具有特殊重要性。本文所说的结构性调控手段有特殊的含义,主要指结构性从紧的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整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扩张的就业政策:
结构性从紧的货币政策。从总的情况看,提“结构性从紧的货币政策”更为适宜。这一提法是说,在总量从紧的前提下,对不同的调控领域给予不同的调控力度,显示不同的松紧度,使得调控的力度呈现出结构。对于不符合“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要求的项目,严格从紧把握;对于有利于实施创新战略、有利于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应适度从松。要使新农村建设得到相应的货币资本,以满足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需求。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应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不断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方式。
1.1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狭义的财务风险:由于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而导致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
(2)广义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1.2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是以客观的形式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与消除它,企业只能通过一些合理的途径避免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2)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在资金的多种财务活动中产生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
(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一定的条件和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使得企业具有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4)激励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会使得企业采取防范措施,规避财务风险,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关系,风险越大,收益就越高,财务风险的存在会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也可以说,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
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2.1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
目前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获利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权衡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最重要、最可靠的指标之一。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具体体现为产品的成本费用较高,毛利率较低,资产的收益水平较差,投资回报率较低。企业清偿债务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后所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如果企业投资以后获得的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就无力偿还到期负债,也就是说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
2.2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的投资主要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企业的对内投资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上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也没有办法按期收回,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对外投资主要包括有价证券投资和联营投资等。由于很多企业的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地进行投资,导致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从而产生了财务风险。
2.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为了增加销售量,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大量地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导致企业的大量应收账款,但是,对于客户的信用等级不够了解,盲目地赊销,由此造成了应收账款的失控,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成为坏账,从而产生了财务风险。
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3.1筹资风险
筹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可以通过筹资来扩大生产的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筹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因宏观环境的变化和资金的市场,筹集资金给财务带来的不确性。资金的不同来源和筹集方式,会有不同的风险。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应该权衡成本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负债与权益之间的比率反映财务杠杆程度。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本收益率就越高,但财务风险就越大。筹资结构和资金结构的不当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企业在进行决策时,筹资环境的变化、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3.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投资后,因市场的需求变化使得最终收益和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投资,投资风险主要是由项目的报酬率确定的,如果项目的利润率大于负债率,那么风险就较小。对于资产投资的过多,虽然可以增加资金,由此增加公司的变现能力和偿还能力,但是这会使公司的获利能力降低,影响资金的周转。
3.3资金运营风险
资金运营风险指的是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供、产、销各个环节管理不善造成的企业损失的风险。目前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的比例较大,甚至有许多的积压存货。存货的流动性差会导致企业的费用上升,而使利润下降。长期的积压存货,企业还需要承担存货跌价损失以及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从而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可以通过财务风险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进行财务分析,提高风险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
3.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指的是由于管理者制订不合理的方案而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的风险。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环节,包括留存收益和股息分配。上市公司可以自主安排股利的发放和资本的保留盈余,这就形成了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不同的收益分配政策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在管理收益分配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加强财务的风险监测。
4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4.1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改变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自然环境。对于经济环境来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国际收支、汇率的变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这些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对于政治环境的多变性,各种政治的力量以及观点和政府权力的变更等引起了政府的变动,由此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对于自然环境的多变性,自然环境的改变给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企业不能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生产。
(2)目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建立的财务系统管理的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从而产生了财务风险。
4.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1)上市公司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上市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在资金使用和利润分配方面管理的不到位,使得企业资金利用率很低,资产的流失非常严重,无法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与完整,由此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2)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缺乏认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就不会有财务风险,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导致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3)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指导引发的失误也会产生财务风险,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中,企业在分析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不能科学判断投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对未来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由此造成了投资的失误,无法达到预期收益,从而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
5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5.1加强财务管理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虽然宏观环境变化多端,上市公司无法控制其影响,但是上市公司应该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掌握不断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制定应变办法,充分研究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降低财务风险的各种环境因素水平。
5.2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
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存在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对此,企业应当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并向一些财务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学习经验,总结本企业在此方面的不足,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还应该加强动态分析,对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5.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的管理工作,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会大大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为了防止因财务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相关人员应当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对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每一种方案都要进行认真分析,从中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这样可以降低产生失误的可能性,由此避免因决策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5.4建立财务风险基金
风险发生之后,应该有一种方法来弥补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可以通过建立财务风险基金来达到这个目的。财务风险基金指的是在风险损失发生之前建立的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资金。上市公司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提取基金,在风险发生之后,从已经建立的基金中列支,尽量地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损失的干扰。上市公司还应该理顺财务内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权力,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6结论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房地产财务风险的含义及特点
(一)房地产财务风险含义
房地产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使房地产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并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房地产投资具有周期性长、投资额大及追求高收益的特点,因此需要融资贷款,通过财务杠杆融资,这就无法避免的面临高风险,如果房地产市场销售价格发生较大变动,开发建设成本或是市场吸纳能力发生变化时,都会影响到对房地产企业的预期收益。
(二)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特点
1.投资期限长。因为房地产投资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投资,少也需要几个月,多则几年的时间。从最初的土地获得、市场调研、投资决策到中期的建设施工,以及后期的销售推广、物业管理等需要进过一个很长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账款无法及时收回,造成坏账,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从而造成财务风险。
2.投资额庞大。房地产企业投资不仅投资周期长,并且投资额很庞大,使企业短时间内耗用大量资金,加上资金收回期长,容易引起企业资金短缺,导致无法企业运转,造成财务危机,形成财务风险。
3.投资追求高效益。高投资、高报酬是房地产企业追求的,这必然也伴随着高风险。因为房地产的投资追求高收益,所以只要通货膨胀的因素存在,企业必将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
二、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房地产企业决策失误导致财务风险
决策失误是房地产企业产生投资风险的关键原因。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旨在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宏观控制,它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当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因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的分析和研究不够,以及经济信息的不真实、不全面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达不到预期的收益,使得投资无法按期收回。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主要形成于企业项目开发两个阶段:一是可行性研究阶段。二是投资估算阶段。
(二) 宏观环境变化导致的财务风险
经济环境、资源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是房地产企业所处的主要宏观环境。房地产其产业关联性致使该行业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机率随着其关联产业遭遇的经济危机而增大。市场环境风险则是由于房地产商品入市以后可能会面临的一种风险,它的风险大小主要由房地产市场整体状况以及企业的销售策略。土地是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风险。由于土地是房地产开发中不可缺少的非再生资源,国家如何制定土地政策和土地价格,以及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土地本身的位置,都会使房地产企业受到很大影响。政府机构为确保国民经济的协调的持续发展,针对房地产行业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其形成政策环境风险。这些宏观调控政策通常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得房地产企业的收益受到巨大影响。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监督不到位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监督不到位是造成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房地产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经常忽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管理要求,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盲目地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使其缺乏系统性,只停留在制度层面做文章,缺乏配套的具体操作流程,从而失去可操作性、实用性。此外,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工作也关系到企业内控风险控制的好与坏。在现实中,如果企业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在也实施了内控程序,但会由于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从而形成了财务风险。再者,房地产企业没有将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开,也会使企业的内部得审计工作由于各方利益而受到牵制,财务流程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影响审计的独立性,无法正常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优化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
虽然房地产企业会利用负债经营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流入。但是,负债大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但不会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企业负债超出一定的范围,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风险成正比。因此,房地产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衡量企业自身的负债承受能力来分析自身的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和获利能力,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房地产企业应增强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
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投资是一项具有极高的风险性的综合性经济活动,由于自身行业特殊性的影响,对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反映非常灵敏。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对每个投资项目都要做好分析和综合测评,对选定的决策方案应该进行多方面的验证,全盘考虑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使投资实施方案制定得详尽、可行,并且要求对每个投资项目做好投资风险的控制与规避策略。
(三)对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量加强控制和管理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土地储备作为竞争资本现状逐渐向以现金流量、筹融资渠道做为竞争资本转变,这就逼迫房地产企业必须调整原有的战略方案。当前,现金流已是房地产企业追求长远规划因首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四)在企业内部建立强有力的风险预警机制
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企业的不正常的经营状况控制在初级阶段,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带来损失的概率。借助全面预算建立强有力的预算预警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企业可以通过预算和实际之间差异的比较、分析,为企业的整体经济活动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制定出调整企业行为的有效措施,使得可以科学的预测未来面临的各种风险。由此可见,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及时发现潜伏在房地产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能提前做好风险的分析和防范,达到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本轮中国经济总量复苏几近“完美”, 但是结构性问题愈发严重。实体方面,虽然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却持续快速下滑。地产、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而占大头的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下行。金融层面,信贷大幅扩张的同时,信用债券违约案例却在不断增加。
一谈到结构性问题,大家通常只考虑诸如人口等实体因素的影响,而忽视金融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信贷扩张短期会影响总需求,但中长期只影响价格,不影响实体经济。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后,人们重新审视金融的作用,“发现”货币中长期也不是中性的,对实体经济的总量有长期影响,而这主要是通过结构变化来实现的。比如,信贷大幅扩张会导致人力资源向某些生产率较低但获得信贷多的行业转移,导致其他行业的发展受到挤压,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潜在增长。
各部门获得信用的能力不同,有抵押品优势的房地产行业占尽先机,和信贷相互促进形成的“顺周期”性对经济结构有重大影响。容易获得信贷的行业或部门在货币宽松后可以大幅扩张业务,招揽更优秀的人才,实现更快发展,而难以得到信贷的部门受到挤压。信贷分配也影响收入分配,较易获得信贷的行业的员工收入增长相对其他部门较快。
根据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的估计,中国几个大银行发放的贷款中30%-40%用房产或土地为抵押。上市公司的数据表明,地产、建筑以及与这些行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如钢铁,获得的信贷较多。比如,2015年四季度,这三个行业占上市公司总体债务的比重分别高达15%、12%和6%,而与地产关系不紧密的轻工行业,债务所占比重不到2%。
信贷与地产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导致信贷错配,结构恶化,使得货币放松对总量的刺激越来越吃力,最终不可持续。房地产价格上升提高了其他行业的租金成本,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下也带来人工成本上行压力,房地产作为信贷抵押品的优势增加了其他行业的融资成本,房地产泡沫往往和汇率过度升值联系在一起,这才是制造业等民间投资持续放缓的根本原因。一些限制民间投资的制度性因素已经存在多年,不能解释近几年的民间投资不振。同理,近几年金融和地产服务业占比GDP重上升也不完全是结构优化的体现。
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应该回归“逆周期”,回归“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组合。“紧信用”有利于打破信贷与房地产相互促进的顺周期,同时通过“松货币、宽财政”来防止经济大幅下滑,这样的组合将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调整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在观察经济的运行态势时,区分货币和信用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欢迎在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信用放缓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放松,为去杠杆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支持财政扩张。
地产与基建投资继续支撑下半年的总需求,加上连带的服务增长,短期增长无虞。但房地产泡沫风险上升,其对总需求的拉动效应难以为继,经济自主增长动能在 2017年面临下行压力。
经济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层面,对经济的调整通常从这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是国家、政府在国家经济政策、产业、地区经济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是企业微观层面的各类经济活动。中央政府制定和调整全国性的经济政策,地方政府制定和调整本地区的经济政策,各企业制定各自的经营规划,并服从宏观调控。与经济活动的这种宏观微观结构相对应,笔者认为,在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环境保护执法,也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这也是《环保法》第4条所要求的“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实质性含义,以及在现实工作中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宏观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自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通常被视为国家财富及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提出来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社会资源及经济结构和发展应当完全由市场及价格因素来决定。到后来,凯恩斯提出宏观经济调控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应当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才能充分发挥优势,实现资源更优化配置,减少社会由于“看不见的手”的滞后作用或者失灵而带来的社会财富浪费。在前人的基础上,大部分当今的经济理论都趋向于采用双重机制来配置资源,“看不见的手”主要体现于微观企业的资源获取和利用机制上,而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则主要有政府经济政策来实施。
也就是说,政府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大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主体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利益的大小,进而影响市场主体的生产营销活动,价格和竞争机制推动着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然而,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和消极方面,存在滞后性和某些“失灵”的领域。当这些滞后和“失灵”出现时或出现前,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经济法规等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调整产业政策、制止垄断、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实施税收,调节收入以及保护环境资源等,是得整个国民经济高效、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早在199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体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21世纪议程》,内容涵盖了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等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框架。
然而,尽管国家上层建筑一方面重视环境问题、加强环境立法,提倡可持续发展,但这种传统及经济发展根源上的问题却从另一方面继续甚至更加加剧了环境问题的恶化。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者不改善,要么表明我国的宏观调控对于环境保护的不重视,要么反映了宏观调控政策有提倡环境保护,却无法起到良好作用。从现实状况来看,后者应当是主要问题。
第一,中央与地方对经济的调控目的不同,权限不同;中央的经济政策往往是一些全国范围或者经济总量方面的调控,中央的决策也往往只会直接针对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大项目。而地方则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决策者和过滤器,尤其一些地方政府对大部分企业投资有着自主审批权。而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通常具有短期性和局部性,缺乏长期观和大局观,如果地方与中央在经济决策和调控方面的价值取向不同,就可能削弱中央关于环境方面宏观政策的真正落实,甚至还会影响《环保法》在当地的有效执行。
第二,经济发展决策与环境保护要求的差异。从我国有关法律如《土地法》、《环保法》的规定,我国现有的自然和环境资源的所有者为国家,而这一规定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国家”这一概念在地方通常由各地政府来体现,直接后果就是,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来利用这些资源,大部分甚至是无偿利用。鉴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往往变成次于经济发展指标的“二线”工作,甚至作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另一方面,由于能够代表环境的资格主体往往只能是当地政府,这就事实上使得《环保法》的执法形同虚设,因为地方政府不可能将自己列为被告来处理这些由于自己经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三,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考核制度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在十一五规划前,国家通常将环保和资源利用指标作为参考指标,不作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强制性指标。但可喜的是,从今年的十一五开始,环境和能源已被列为经济发展的强制性指标。
因此,对于环保政策的有力实施,《环保法》的实质性执行,从宏观层面来讲,政府既要作为主体来切实贯彻有关政策和执行有关法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同时政府由要作用有关政策和法律的实施对象或客体,来接受政策和法规的约束。着重要做好以下工作:
1.信息供给和教育。政府应当建立起一套既针对政府也针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告系统,可以定期有关各地环境问题的信息,或者公布企业的有关排放的情况,甚至可以要求企业对其环境和排放方面的数据进行公布,以给予各级政府和企业明确的压力和监督,形成一种良好的环保监督和教育体系。
2.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布局方面,既包括对整个国家生产力的合理分布与组合,也包括某一特定区域的功能区、企业、事业单位和交通路线的合理配置。全面规划,主要是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流域规划等,应当对工业、农业、城市、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进行科学预测、统筹兼顾、综合规划。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要考虑环境效益,以便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也是我国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3.法律体系的完善,主要是环境问题诉权的明确归置,以及政府、国有企业作为环境保护法律实施主体和对象,接受多种环境主体的监督和约束。
4.地区和地区的政策协调。现代经济是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产业与产业之间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链,地区与地区也是相互影响的关联方形成整个国家的环保整体。为达到地区的协调一致,需要统一有效的宏观政策与监督。
二、微观方面
微观经济主要指的是经济整体重各个个体,主要是经济单位的经济学。单个企业在社会中摄入资源,销毁能源,产出产品,其投入产出决定了自身的经济性。大量的企业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就构成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而政府的经济引导,法律的执行很大程度上也作用于这些微观经济主体。
通常来说,企业间的资源调配是一种微观经济主体活动,最有效的方式是“看不见的手”,即通过市场价格、竞争机制来完成。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公共性”,使得市场微观主体在决定自身的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时,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而对经济活动中所需的环境要素(如空气、水、环境的纳污能力等)的投入和产出,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后果,不能或没有完全折合成与该市场主体有关的成本和收益,因而不能很好地影响其决策。而且,在竞争的压力下,市场主体即使意识到了其活动给社会造成的环境成本代价,只要其行为不受社会的严厉惩罚,也往往置之不理,而是将该环境成本转嫁给他人和未来。为什么有些行业、企业对《环保法》的要求视而不见,对许多造成环境问题的运作行为屡禁不止,尤其微观经济方面的根本原因,因为企业的经营目的永远都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在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不能完全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来自发约制,在对环境和资源进行经济定量交易的同时,还必需依赖法律和各项环保制度的有效实施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制和引导。
对微观主体的环保要求和执法,主要应当着重于两方面:
一、各种环保制度的切实有效推行于微观经济主体,如环评、许可证制度、各项收费、治理制度。从纵向上来讲,应当使这些制度切实实施到位,不能流于形式,横向上在实施这些制度时,应当力求公平,对所有的微观经济主体一视同仁,不论企业性质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也不论该经济主体规模大小;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只有当每个经济主体都将环境资源作为其经营范畴里的一项有成本的必须投入时,而且这些必须投入直接关乎经济主体的利益甚至生存问题时,经济主体才会真正关注环境,真正以一种主动投入的态度来参加国家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
二、严肃和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法,树立环境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起微观经济主体的守法观念。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依法行使环境监管权的部门贯彻实施环境法的国家执法活动。然而,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环境执法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弊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使不少人丧失了对环境法的信心。环境法律缺乏权威信,这也是造成微观经济主体对于环境保护漠视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一方面有我国环境执法体制方面的原因,环境执法主体与地方政府相重合的体制使得环境执法容易受到地方政府和某些领导的干预,充满了利益冲突色彩;另一方面也有环境执法人员素质原因,由于传统原因,环保机构一度被视为二线执法机构,人员编制、人事安排方面问题多多,执法能力和技术令人堪忧。
关键词:多功能;微观功能;宏观功能;纯理功能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工具,对于语言的功能语言学家们各抒己见,其中语言的多功能论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语言多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心理学家Buhler、美国语言学家Jakobson、英国文学评论家Richards、语言学家Lyons和Halliday.与其他多功能论者不同的是,Halliday不仅对语言功能进行了总结分类,更重要的是他对语言功能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将对此进行论述。
二、一般意义上的功能
一般意思上的功能是指人们使用语言过程中显而易见的功能,如,批评、劝说、安慰、祝福、警告等。这些功能是语言的具体应用,它不仅出现在成人的语言中,在儿童语言中也有应用。这些处在“自然”状态中的语言正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自然”语言学”(朱永生&严世清,2001)
一般意义上的功能多种多样,但是它满足不了语言研究的要求。随着语言使用范围的变化,语言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微观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其所承担的功能,而人类的语言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Halliday在对自己儿子早期语言习得进行记录分析后,总结出了儿童语言的七种功能,即工具功能、控制功能、交流功能、个人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告知功能。
工具功能是儿童通过语言索取物品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功能。控制功能是儿童使用语言控制他人的功能,通常指其母亲。交流功能是使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具体表现为儿童会使用“我和你”或“我和妈妈”的功能。个人功能是幼儿使用语言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看法。启发功能是使用语言探索周围环境。想象功能是使用语言创作某种环境。告知功能是将某事告诉对对方的功能。
Halliday指出幼儿语言主要具备以上7种功能,并以前6种为主。之后儿童语言开始向成人语言转变。
四、宏观功能
宏观功能是儿童从原型语言向成人语言过度时出现的语言功能。Halliday(1978)将宏观功能分为理和实用功能。理是儿童视语言为自己学习知识、探索周边环境、观察事物的工具。它源于儿童语言中的个人功能和启发功能,并在成人语言阶段发展为三大纯理功能中的概念功能。实用功能是幼儿使用语言来做某事,它是由儿童语言中的工具功能、控制功能和交流功能演变而来,并发展成为成人语言中的人际功能。
由儿童语言中的7种微观功能到过度期的2种宏观功能,语言功能发生了简化。虽然功能数目减少了,但每种功能表达的意思却增加了,如,儿童通过升调和降调来标示实用和理(Halliday,1978),这在微观功能中几乎没有。
五、纯理功能
所谓纯理功能是对语功能的高度抽象概括,其中包括由理演变而来的概念功能,由实用功能演变而来的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根据halliday的观点,概念功能是人们使用语言表达在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人际功能是指讲话者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试图对听话者施加影响的功能。语篇功能是指把语言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
六、语法功能
正如上文所述,纯理功能是对语言功能的抽象总结,所以它需要通过具体化的过程将抽象转变为具体。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种纯理功能的实现形式分别为及物系统、语气和情态系统、主位和衔接系统。而不同的实现形式又要通过不同的语义系统来呈现,如及物系统由心理、物质、关系过程等来体现,语气系统由主语、谓语动词、疑问成分来呈现,主位系统则通过主位和述位来体现。
因此语法功能是纯理功能在语义系统的具体体现,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最具体的一种功能。
摘要: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动态运行过程,分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为加强我国宏观旅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只有搞项目建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整个社会来说,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或精神需求,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必须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不断进行工程建设。就单个企业来说,为了壮大企业的实力,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赢得更多的利润,也必须追加更多的固定资产投资,寻求新的发展项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和发展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到处都是建设中的工地,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标志。
人类社会离不开工程建设,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工程建设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工程建设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因为要进行工程建设,耕地被占用,森林被砍伐,空气、水源被污染,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水土流失,湖泊缩小。人类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后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影响到全球的气温和气象。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寿命。
由此可见,工程建设是一柄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危害人类。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是工程管理的基本问题,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问题。为了造福人类,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宏观管理的层面,必须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在微观管理的层面,除了进行科学的管理外,还必须增加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
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对地球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五千年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也就是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如何将本职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联系起来呢?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要求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和谐。
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直接的关系。项目建设的地区选择,会影响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都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平衡,起到缩小地区经济差别的作用。有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的和谐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于的经济发展,对于加强与祖国其他地区的联系,加强国家的统一,有着巨大的作用。再比如西气东输项目、南水北调项目等,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这就说明,工程建设的正确实施,会直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正如笔者在前面所提出的,工程建设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工程建设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必然影响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影响人和自然的和谐,进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出发,我们必须在工程建设中采取一切可能和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源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种资源的消耗,反映到工程建设的成本中,就表现为工程造价的增加。这种付出是必须的,否则,我们子孙后代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就要为治理环境、治理污染付出更大的代价。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和西气东输项目,就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并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我国的环境正在继续受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经济仍然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这种情况,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世界银行在其《202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写到:“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中国加入了世界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列。环境污染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代价。从总体上看,中国每年污染的经济损失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将来,如果不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环境,实现中国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也只是空洞的胜利。”《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而这只是计算了20多项环境污染损失成本中的10项。即使在已核算出的10项损失中还存在着低估和缺项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实,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三、工程造价的本质
工程造价的本质特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是用货币表示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消耗量进行的管理。所谓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就是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所谓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
社会资源消耗量的多少,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直接相关联,这就显示了工程造价及其管理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研究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不能仅仅局限于项目的建设期,还必须从建设期延伸到使用期,也就是说,要从项目全寿命的角度来研究资源的消耗。如果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减少,能换来使用期的资源消耗同时减少,这是最理想的结果,项目是可取的;如果在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期的资源消耗,说明建设期增加的资源配置很不理想,项目是不可取的;如果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增加,能换来使用期的资源消耗减少,或者,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减少的代价是使用期的资源消耗的增加,这时,就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也就是从全寿命的角度来进行权衡比较,如果最终的结论是总资源消耗能够减少,这个项目就是可取的,反之,就是不可取的。
研究建设项目资源消耗量的多少,还有一个宏观和微观的关系问题。一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也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最理想的结果,项目是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也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项目是不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却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这可能意味着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出现外部不经济,这样的项目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却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这可能意味着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补贴和减免税金等,给投资者以补偿,使投资者也可以接受该项目,此类项目是可取的。后两类项目要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进行权衡比较,还要从社会资源消耗量的多少来判别。此时肯定要增加社会资源的消耗,关键是这种增加的资源配置是否能被社会所接受。
四、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体系
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天津大学徐大图教授编写的《工程造价管理》教材,奠定了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学科体系。近年来,我国出版不少同名的教材,基本上都沿用徐大图教授提出的学科体系。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也采用这个学科体系。
徐大图教授提出的学科体系,是将工程造价管理界定为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中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科目就是由此而来。
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工程造价管理》这门课程应该讲述什么内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工程造价的确定(或者计价),在《工程估价》(或《工程计价学》)中已经讲述了,显然不应该在《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重复。去掉了工程造价的确定,就剩下了工程造价的控制。该课程能否只介绍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控制,当然应该是该课程的讲述内容,但仅仅讲述控制,还不够,控制只是管理的一个手段、一个内容、一个功能,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有更多的内容。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从徐大图教授的教材出版后,再也没有出版过本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
实际上,该课程的学科体系应该从工程造价管理的两重含义出发来界定。工程投资的管理和工程价格的管理应该成为该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两重含义的管理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因此,在讲述这两重含义的管理时,都应该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角度来展开。简述之,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工程造价管理概论、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工程造价的微观管理等三个部分。
天津理工大学尹贻林教授主编的21世纪工程造价研究丛书中的《工程造价导论》,力图建立一个新的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体系。这本专著能否成为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教材,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是否应该成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如何设计本课程的学科体系,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被称为基于定额的概预算管理;改革开放后,先后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我国的造价理论工作者对这些理论体系做了介绍、总结、归纳,并且反映到工程造价理论的专著中,也反映到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中。
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权威的诠释。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和解释:(1)概预算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是一个依次发展,后者包含前者的过程,是内容逐步扩大、逐步丰富、逐步发展的过程;(2)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包括全面造价管理;(3)全面造价管理的内涵包括全过程造价管理。(4)全寿命造价管理是将管理范围扩大到项目的使用阶段,因而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延伸和发展;(5)全寿命造价管理只是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比较的方法,并不构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这些不同的理论体系,究竟是什么关系?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如何理解,如何处理,有待研究,有待讨论。
笔者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体系是不同国家的不同的理论工作者分别提出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作出的不同的描述。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并不是包容和替代的关系。
从造价工作者的工作范围来分析,从概预算管理发展到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工作范围外延的扩大。但造价工作者不可能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再从全过程扩大到全寿命,造价工作者不可能去直接管理项目投产后的费用支出,造价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应该限制在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之内。
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工程造价,作为建设项目的建造价格,其内涵应该限制在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之内。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全寿命造价管理应该被理解为要从全寿命的角度来管理工程造价,要从建设投资和运营收益平衡的角度来管理工程造价,决不能理解为将造价管理的责任延伸到项目的使用阶段。
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全团队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包括全面造价管理本身,应该理解为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使用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这些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应该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所利用。
概预算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根据造价管理的工作范围提出的理论体系。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是根据造价管理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提出的理论体系。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应该运用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包含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团体融资;集合信用资产;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和国民生产总值的60%,同时吸纳了约80%的城镇劳动力。然而,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非正规金融,长期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这其中除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如资产结构存在缺陷、个体经营风险相对较大、信息严重不对称、竞争力弱、融资成本高等,也有许多外部原因,如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担保网络体系不健全、融资支持服务模式缺失等,企业信用资产不足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通过团体融资增加信用资产,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模式。
1976年Yunus开创的“团体贷款”融资方式以高达95%以上的还款率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团体贷款模式最早用于向贫穷的农民和小作坊主发放贷款,后来扩展到中小企业领域。团体融资模式由团体贷款发展而来,其有效性在于通过团体制度的连带责任及社会担保,激发团体融资运行过程中的横向监督、社会惩罚机制,以激励融资主体加强协作、积极还款,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
截至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团体融资的标准定义,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对象对其界定了不同的范畴。国内关于团体融资问题的研究多是从“团体融资”的各种具体运行模式出发。这些研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团体融资细分为不同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融资行为分析;二是大多采用结果导向的研究方法对团体融资各种模式的概念、运行机制和优势进行分析。上述静态研究方法忽略了团体融资模式的动态演化进程。本研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把团体融资界定在中小企业范畴内,赋予了团体融资新的含义。团体融资相对于个体融资而言,是指中小企业以融资为核心目的,自我选择形成团体,并发生连带责任的融资模式。与集团融资和集群融资相比,团体融资打破了地理区域对融资主体构建融资团体联盟的限制,更能代表协同融资的本质;与团体贷款、供应链融资、集合债券等具体融资模式相比,团体融资的含义更为广泛,不局限于单一的融资路径、方式和渠道。二是中小企业团体融资模式的动态演化由于融资团体联盟本身的开放性、非线性和非平衡性而更加复杂,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研究了这种动态演化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一、团体融资模式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一)团体融资模式的自组织演化特性
自组织理论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国内外学者一直用其研究复杂组织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并多用于社会学、自然科学等领域,而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按照系统协同论创立者赫尔曼・哈肯的观点: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该体系就是自组织的。这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体系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体系的。即“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仅靠内在机制的驱动,自行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平衡走向高级平衡的过程。自组织理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分形理论和混沌理论,每一个理论都存在各自的方法论,从整体看又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自组织方法论,它们共同揭示了组成一个宏观系统的大量子系统如何自发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化的一般条件、机制和规律。自组织理论包含四个基本共识:开放性、竞争与合作、涨落和序参量。
中小企业团体融资模式作为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企业组成的动态组织系统,具有自组织理论体现出的基本特性。自组织理论在团体融资模式中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的开放性。开放性是实现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必备条件。团体融资组织联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参与团体融资的各中小企业本身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等要素的交换,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为外界负熵流注入系统提供组织条件。团体融资模式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融资活动中。在团体融资模式运行过程中,融资主体为集合信用资产最大限度获得融资额自发组合,融资主体的不断加入扩大了团体融资的规模。当一轮融资活动结束后,可能会有融资主体脱离融资团体联盟,但随着新的融资活动的发生,新一批的融资主体又会出现。经过长期的发展,团体融资规模逐渐趋于稳定,融资机制更为规范。正是由于团体融资的开放性,才使得融资主体自由结合、相互协作,进而不断提升集合信用资产等级,推动团体融资模式的演化。
2.竞争与合作。在团体融资模式的复杂系统中,各成员子系统存在非线性作用,它们既存在各自独立的运动方向,也存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整体化运动趋势,体现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一方面,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各中小企业有自己的融资目标,当各成员企业认为与其他融资主体进行协同合作的融资效率和收益低于自身的独立运作时,系统内各成员企业独立运动的趋势将超过相互关联的整体运动趋势,这时整个团体融资系统在宏观上表现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体现为融资主体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当外界环境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各融资主体独立运动趋势遭到破坏,其杂乱无序的运动状态开始变得不稳定。融资团体内的各融资主体间的整合运动不断扩大,当其能够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时,就会建立起一种系统内各成员企业相互协作的有序的组织结构,体现为融资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团体融资模式的非线性特征体现在子系统成员的竞合关系中。自组织理论强调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促使系统形成有序组织结构的内部动力。团体融资的参与主体,为了共同的融资目标,通过相互协作、调节,从低级平衡走向高级平衡,这个平衡的转化过程就是一个由非线性作用推动的协同过程。协同能力是团体融资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涨落。在复杂系统中,既存在着各个子系统的独立运动,也存在着子系统之间各种可能产生的局部耦合,同时还存在着环境条件的随机波动等,这都反映在系统的宏观量的瞬时值经常会偏离它的平均值而出现起伏,这种偏离平均值的起伏现象就叫涨落。在远离平衡态的区域内,团体融资模式发展过程中的涨落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中小企业作为融资主体需要提升自身信用资产水平,面对外部的激烈竞争,要保持优势,就必须优化企业内部信用资产结构,增加信用资产数量,同时加强与其他合作企业的沟通。二是团体融资组织体系所处的外部融资环境、政策环境等无时无刻不在波动,这些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对团体融资的运行产生冲击,这些冲击构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涨落。团体融资系统内企业发展不平衡,且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企业融资需求与整个团体实际融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推动个体与整体不断摩擦与碰撞,进而加剧了涨落的幅度。
4.序参量。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发生从无到有的变化,并且能够指示出新组织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反映新组织结构的有序化程度,它就是序参量。哈肯描述了临界点附近的行为,认为在系统走向临界状态的过程中,系统的变量常常分为两类,一类变量随时间变化很快,以指数形式迅速衰减,弛豫时间很短,被称为快变量。另一类变量随时间变化很慢,到达新的稳定态的弛豫时间很长被称为慢变量。序参量即是慢变量。序参量是表示宏观状态或形成模式的有序程度的变量,而不是描述系统中占据主体地位子系统的变量。在团体融资模式中,集合信用资产作为子系统相互作用的运动产物决定整个宏观系统的存亡,因此是团体融资模式的序参量,也即慢变量。
综合上述分析,团体融资模式的自组织演化是指团体融资模式在演化过程中,在远离平衡点的非线性区域内,组织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在内部子系统非线性作用下,促使系统到达临界状态时,团体融资模式系统从原来的无序状态演化为一种新的有序组织结构的过程。根据自组织系统基本共识,本文提出基于自组织系统观的团体融资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一模型贯穿了一条主线,即充分发挥团体融资模式的自组织生长性,体现了团体融资模式的运行机理。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2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10-02
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现状评述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评估现行准则、制定未来准则的理论基础,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它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的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是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和基础,早有学者提出“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的发展和全球趋同趋势的呈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明显表现出协调的趋向。”
随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概念框架也在逐渐发展变化。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主要根据本国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策略和计划,正在考虑或已启动甚至完成了本国概念框架的修订工作。同时,由于企业经济业务本身的发展对会计准则发展的要求需要突破现有的概念框架,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局部修订了现有的概念框架。从目前来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发展表现出相似的领域和很多相同的内容,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框架大体是相似的(当然各个国家的概念框架也稍有特色)。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早,辐射力强,影响范围广泛而深远。1970 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第4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编报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直接影响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伯罗德报告》和英国的《公司报告》中对财务报表目标的探索,也对 FASB 和 CICA 等会计职业组织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主要内容、基本立场、甚至若干重要表述方面,沿袭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英国的《财务报表原则公告》也在很多方面采纳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观点,并且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概念公告也大体一致。随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 IASB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方面相互借鉴、逐步趋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
2 建立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1 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现状分析
FASB前任主席唐纳德(Donald J. Kirk)认为:“有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的制定就有了方向。如果缺乏则势必招致外界集团的批评,如指责会计准则的发展是毫无目标与宗旨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会计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一套基本理论体系来指导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由1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属于最高层次,对各项具体会计准则起着统驭作用。
笔者认为,虽然我国新基本准则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有着相似的作用,但新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形式、内在逻辑关系等方面毕竟不同,不能充当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角色,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仍未建立。而且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涌现出大量经济业务创新,需要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相应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套前后一致的真正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创新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提供理论指导,以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 WTO,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制定了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对于我国,无论是为了改善国内投资环境还是减少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成本,研究和建立一个既反映我国国庆又反映国际化进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是非常必要的。
2.2 建立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要兼顾国际趋同。
我们主张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分为宏观理论层次和微观理论层次两大部分。即从“宏观理论层次”和“微观理论层次”两个层次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宏观层次上来讲,概念框架应该着重从逻辑上指明完善的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应该是什么”,而不在于说明己制定的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但是,会计准则因不得违背现行法律及各种环境因素而难以完善,只能满足现阶段要求。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也随之改变。因此,我们有必要创设一种相对超越现阶段环境因素的宏观理论层次,它可能与现行准则或实务不一致,但它可以成为评估现行准则与实务和指导未来准则与实务的基础与指南。而在微观理论层次,为了更好的指导现阶段我国会计改革,有必要建立一个现阶段旨在准则、环境相互影响的角度,概括某国某一特定阶段上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应遵循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概念框架的宏观理论层次相对稳定,是会计准则能够进行国际趋同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微观理论层次也许常变,是会计准则具有中国特色的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宏观理论层次。
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逻辑演绎法。宏观理论层次是一种理想的理论结构,是概念之间逻辑结构的一致的、完美的演绎,各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前后一贯、逻辑一致。严格遵守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也体现了与国际趋势一致。
(2)微观理论层次。
微观理论层次是在宏观理论层次的指引下,详细阐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具体内容。如何体现中国特色问题应该在应用理论层次阐明,明确会计环境之于会计的重要性,明确我国的国情和市场发展前景;明确会计假设的内容;明确作为会计口标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关系;详细阐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及其层次图;明确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技术等等。
3 建立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真正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没有建立,创设一种理想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我国当前会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并顺应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趋同之势、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力度,进行观念创新;加强概念框架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制定详细的时间表为构建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J].会计研究,2004,(6).
[关键词] 企业风险 管理 控制
企业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的一个最基本的存在单位。市场经济形式瞬息万变,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市场竞争,并且承接各种类型的风险,可以说,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企业为了存续和发展,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风险控制,采取适当的风险决策,以实现利润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企业风险的含义和内容
(一)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风险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也有人进一步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破坏或损失的概率不会出现,或者说智慧的认知,理性的判断,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风险可能带来机会,由此进一步延伸的意义,不仅仅是规避了风险,可能还会带来比例不等的收益,有时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机会越大。因此,如何判断风险、选择风险、规避风险继而运用风险,在风险中寻求机会创造收益,意义更加深远而重大。由此可见,风险有三个明显特征,即偶然性、可变性、客观性。
(二)企业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企业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方面的规定:经营风险源于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或源于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
企业风险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企业外部风险主要来自于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国家宏观管理以及宏观经济走势,这些宏观条件如果发生了负面变化,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风险;内部风险则主要来自于企业管理层的发展决策、管理方法、企业内部关系等,这些因素如果制约和影响了企业发展,也会给企业带来重大风险。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但现实情况里,这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对现代企业而言,风险管理就是在识别、预测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企业在应对风险中降低损失。在风险管理中,企业应充分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科学估量风险造成的消极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处理方法,使生产经营持续进行。由此可见,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和处理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风险识别
辨识和分析风险的过程是一种持续及反复的过程,不加识别或者错误识别风险不仅难以管理风险,而且还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管理者必须谨慎地注意各层级的风险。风险识别的方法可分为量化或不可量化两种,在风险识别中,可按风险的大小顺序及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排列,借以辨识在诸多活动中,哪一种或哪一类风险较高。
(二)风险预测
风险预测就是对风险的估算和衡量。企业通过研究所掌握的统计资料,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确定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以此选择适当的处理办法和相应对策。风险预测一般包括预测风险的概率和预测风险的强度两个方面。
(三)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的常见的方法有:
(1)避免风险:实质是是通过消极的方法躲避预测到的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这种方法有时会与企业发展方向发生矛盾,一般不采用。
(2)预防风险:与避免风险相对,采取积极的办法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3)自保风险:指企业自己独立承担面临的风险。比如把风险造成的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用企业的收益补偿;根据企业性质,对发生的大频率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后用此基金作为补偿。自保风险增强了企业应对风险的主动性,但是挤占企业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4)转移风险: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风险转移出去。
(5)接受风险:对于组织成长或获利而言,接受某一程度的风险也是必要的。
三、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机制
(1) 控制负债比例,合理安排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对企业财务结构有直接的影响,如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将直接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企业的负债比例是可控的,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企业财务效益覆盖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改变单一的银行贷款融资方式,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适当选择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商业信用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搭配不同来源和不同期限的资金,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 加强投资项目的论证,提高投资收益。企业经营到一定程度必然带来扩张,因此,对于对新上马的项目,一是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对投资的区域、行业、时间、方式、成本、回报率等都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二是投资规模要适度,资金投向要合理配置;三是要树立抵御风险的信心。同时,公司领导层要对所投资的领域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新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其次,企业投资立项要建立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必须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盲目扩展投资,第三,企业在做出重大投资前,要做好自保措施,建立推出机制,以把投资损失减少到最低。
(二)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企业风险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企业风险管理产生着重大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的运输成本和能源成本增加,利润降低,财务收益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由客观市场环境决定,企业不能改变,但可以对其进行利用和化解,因此,企业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相应的措施,调整经营政策,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应变能力,趋利避害。
(三)深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1) 企业上下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利润的最大化和所面对风险程度也便关联起来,任何因害怕面对风险而试图回避风险的方案都是行不通的,所以,企业管理者,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是极为重要的,这也决定了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前程。这也就涉及到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问题,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中,必须把风险意识融入其中,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以诚信为本,培养良好的商业信誉。
诚信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虽然由于我国企业发展过程出现过一段无序竞争和法律机制不健全阶段,导致企业的诚信意识很低,但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的诚信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在涉及企业诚信的各个方面,如银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供应商和广大客户等,企业都应该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树立自己的商品品牌、追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在业务工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商誉,只有这样,才能在同等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其风险和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瑞,刁敏,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财会月刊[J],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