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发展生态农业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P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科的技术和原理,进行科学的统计,把当代的科学技术和传统的农业科学结合到一起,创建把农业种植生产、发展管理和环境保护治理有效的综合起来的具有可实施性、效益较高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实现生活和生态上的有机统一,也是实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及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特别应对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是一种前景很好的发展形式。
1.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
1980年,在宁夏举办的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中,生态农业的第一次被提了出来,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俊先生开创了生态农业研究的先河,专注研究生态农业在各地的应用以及发展生态经济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我国目前的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优选,尊重大自然规律,考虑环境承载力,提倡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利益、生态保护的互相协调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以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骆世明教授也是生态农业领域中有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提出了生态补偿制度,通过生态品牌、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保证了生态效益,还保证经济效益。我国生态农业方面的发展不仅具有战略性,同时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它在包含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模式的同时,也包含了各种生态技术的发展模式。
2.常见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反映了生态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生态农业的建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脚踏实地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失败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土地现状、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在不同地区,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适当的生态农业模式,逐渐形成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技术,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1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
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需要依靠当地的农业资源,致力于发展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农产品的加工处理的综合循环经济模式,多方面进行扩展,推动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
2.2立体式复合循环模式
集种植、蚕桑、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式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依靠当地的农业资源和蚕桑资源,致力于发展植物的种植、桑蚕的养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动植物的生产和资源的利用有效的结合起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3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把秸秆作为整个循环的纽带,综合利用秸秆饲料、秸秆燃料,以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作为主体,构建“秸秆、燃料、用户”“秸秆、饲料、养殖”的循环模式,使农业循环得到更好的发展。
2.4以畜禽粪便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集动物粪便燃料、粪便化肥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利用畜禽粪便池产生沼气,结合各种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畜禽的合理养殖技术,构建“畜禽粪便沼气池肥料植物”“畜禽粪便沼气池燃料用户”的产业循环链,使当地的养殖产业和种植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旅游产业也同时阔步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受到了大量游客的助推,使之发展现状良好。然而由于旅游景区内涵的单一化与重复化、管理模式的疏漏、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当代人对旅游产生了一定的疲惫感,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又让其对自然充满无限遐想和向往。因此,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巧妙结合,更加切合了这一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毫无疑问,这种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成为当下都市居民旅游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行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现代管理与科学技术方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经验等,能够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内围要求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林牧渔业结合发展,在要求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工作,力求降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赋予了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地居民保护的双层含义。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更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生态体验、生态教育及生态认知等。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广大旅游者身心愉悦、减轻压力、促进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财富积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社会结构逐步转向多样化与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二)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
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
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
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突显生态,重点建设。
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创新。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四)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五)农业与旅游并行发展,提高其附加价值。
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这则带来了更多的农业价值。因此,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必然有结合发展的支点,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独立,具备并行发展的能力和条件。通过“生态”理念的植入,创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和样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力求“生态”一词名副其实,避免以“生态”为旗号的欺骗行为发生,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本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发展形势,两者的并行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自身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旅游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将“生态”充分发挥、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供销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行发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作者:钱惠新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2]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关键词:镇江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互联网+生态农业”;食品安全
0引言
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最早提出了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的概念,本意是指通过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小型农业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所构建起来的具有的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产量的提升一般基于种植面积规模化、大量使用化肥、过度适用农药等,但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当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已经处于饱和性开发和利用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短时间难以恢复。同时,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农田生态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镇江市是地处江苏南部一座美丽、古老、典雅的城市,农业经济一直是一项支柱经济。镇江市拥有2651km2的丘陵山地面积,16万hm2的耕地面积,5.33万hm2林地面积,8.2万hm2水域面积,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光、水比较协调,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茶叶、蚕桑、多种瓜果蔬菜、以及各种水产品。因此,镇江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多方的关注。在农业发展战略方面,何培树(2015)认为,镇江市农业的发展要做强“一体两翼”,认为镇江农业已经形成了优质粮油、精品茶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观光农业五大特色;何培树、尤恒(2015)研究了镇江市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绿色、高效、融合、创新、统筹应成为镇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张文文、张利明(2016)研究了镇江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问题,提出了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强调了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示范引导等策略。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安林海(2014)研究了镇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市场化运作、科技支撑、多元化投资、土地集约化等发展策略;钟志仁、刘长珍(2014)指出,镇江现代农业园区是镇江农业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在镇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温小林、张玉军(2014)分析了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构问题,认为科技服务体系应力求满足所有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并与不断完善的农业市场格局相适应。温小林、马媛媛(2015)探讨了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问题,认为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着供需不均衡现象,并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在智慧农业方面,夏露、罗明(2017)研究了新形势下镇江智慧农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启领了方向。如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资源日益短缺、生活污染不断加重等等,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现有的研究探讨了镇江市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镇江生态农业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远未形成完善的镇江市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机理、路径和方向,对于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
第一,大力打造镇江市特色生态农业。镇江地处长江之南、长三角之北,其农业特征属于典型的长三角城郊型农业,既区别于苏州、无锡、常州的长三角城镇型农业,也不同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江苏省其他地区应有所差异。同时,即使在镇江市境内,各县、区内部也并不趋同。扬中、丹阳偏近于苏南的城镇型农业,而句容、丹徒偏近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自身的特色。第二,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同时,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是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包含丰富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涵盖生态伦理、社会伦理。当前,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尚不能满足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是生态农业和外部社会的一个结合点,需要汲取外部社会的有利因素。第三,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注重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建设。从长远看,生态伦理是生态农业的支柱性因素,正是生态伦理的缺失,才阻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伦理约束了反生态行为,将人类社会引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镇江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构建自身的生态伦理,并加入遵从。生态道德是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生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当前,镇江市生态道德处于低谷,引发了诸如食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事件。生态伦理是防范生态危机的支柱,生态道德是防范食品危机的支柱,在健康的生态农业体系中,其价值和作用均高于法律监督。第四,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般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废弃物能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立体开发利用模式、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等。镇江市应根据自身农业资源的特征,在现有模式借鉴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独特的一般性发展模式。在这里,独特性是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的,即不能盲目仿照其他省市的生态农业模式。一般性是针对于镇江市本身而言的,即归纳了镇江市生态农业的一般性特征。第五,推动镇江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就是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农业生活之中,实现农业发展的“信息支撑、管理协同、高效产出、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最终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是借助现代科技来促进传统农业全面升级的全新命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互联网+生态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顶层设计,同时,农业信息基础也较为薄弱、专业人才和资金也较为短缺,农产品也缺乏品牌竞争力。因此,“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第六,推动镇江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形式,也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倡导可持续旅游。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镇江市具有丘陵、山地、平原、湖泊、森林、长江水域等多种自然资源,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集观光、休闲、健康、求知、娱乐为一体,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第七,加强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食品安全保护。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积弊成灾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生态农业在广义上涵盖食品安全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策略。当前,如同全国一样,镇江市食品安全问题也较为敏感,一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镇江市各级政府在食品安全上较为重视,并逐渐加大治理力度,但是,由于在执法力度、监管范围、执法人员素质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足,致使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与生态伦理和社会道德息息相关,这些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第八,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其中,在初级阶段,政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应制定优惠的政策,在市场上公平招标,寻找到具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生态农业公司。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地进行宣传,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政府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寻找到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成熟阶段,政府应逐步退出,生态农业变为由市场所主导。第九,做好镇江市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学、农业科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和林学等学科,因此,生态农业的效益评价需要以这些学科作为综合性理论基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国家、社会、农业企业、农户、消费者都是受益方,因而效益评价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获取,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安全与危机的影响。生态农业效益评价是一个稳定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要根据农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在生态农业研究中,效益评价还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396-01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仍然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多强调经济可持续性,而忽视农村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性。二是21世纪既是生态文明时代,又是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时代,即“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从而使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三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目前规模不大,覆盖面范围比较小,在整个农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因而还没有成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四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还存在许多函待解决的难题,比如经营规模不大,劳动力投入太高,产业化水平很低,技术体系不完善,观念理念还比较落后等。五是近年来对农业提出了高度商品化、高度生态化等要求。基于此,我们对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研究。
一,加强对相关生态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落实,注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民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曝光,公众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关心。作为全国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近年来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先后出现“毒白菜”、“毒大姜”等备受社会关注的事件。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食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落实,对出现的问题严格查处、依法办事,切实保证从源头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让老百姓都吃上质量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进一步完善市、镇(街道、市属开发区)、企业、重点市场四级质量监测网络,重点加强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执法中队和检测室建设,配备检测仪器设备,落实固定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大中型超市、蔬菜批发市场等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频率和次数,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9.8%以上。全面落实农药、兽药、饲料登记备案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经营、鼓励发展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管,保障农(畜)产品质量源头安全。
二,加大投入,提高生态农业相关科技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所以,生态农业建设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要加强与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争取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生态农业技术手段的有效供给。如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开发研究生态农业技术,注重可操作性和使用性;各级政府要增加对生态农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大力营造崇尚科技、应用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农民能手、企业等力量进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要建立生态农业技术需求的内在扩张机制;要尽快建立健全新科技推广系统等。
同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农业大户等组织或个人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政策。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蔬菜产业项目为契机,加快市育种育苗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组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增四改”、水果标准园建设等项目,加快优质专用小麦、特色蔬菜等新品种推广,加快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迫切需要理念上的更新。虽说生态农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真正了解生态农业的人数极其有限。为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实践中,要把一般性的宣髌占坝氲湫褪痉督岷掀鹄矗建议在生态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建立融教育、娱乐、生产、消费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并在有关传媒开设“生态农业”专题,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氛围,逐步使社会各方面形成共识,进一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生态农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来营造好的发展氛围,引导好的舆论导向十分重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突破山区、全面发展’,,继续实施市抓示范园、镇抓示范区、村抓示范户运作模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平台,组织开展水果、蔬菜、小杂粮等绿色、有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宽生态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目前,生态农业发展受到规模、基础设施、水利等方面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山区乡镇客观地理条件限制较多,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下一步,应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包村扶贫资源整合力度,建立专项包村扶贫、行业包村扶贫、社会包村扶贫“三位一体”的大包村扶贫格局。建立完善包村扶贫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把包村扶贫工作纳入各部门单位年度考核范围更好地调动包村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资金和技术投入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源泉,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对于当前农业投资短缺及机制的不足陷,我们一定要创新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而且,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农业的公益性属性,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投融资环境,要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投入机制。
此外,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效应带动,提高竞争力。要建立完善生产标准体系,制定主导农产品有机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组成有机农业技术顾问团,帮助解决有机生产技术难题;建立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品牌创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坚持把自然条件、生态优势和产品质量有机融合,统一包装策划,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高层次会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滇池流域;生态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4-2
滇池流域是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区域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粮、烟、畜、菜、花、果是其支柱产业,滇池流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种植、养殖业相对发达,然而,滇池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长期以来却一直成为困扰昆明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在滇池流域大力发展高效少废的生态农业对于缓解滇池污染压力、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滇池流域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 依托滇池治理,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近年来,滇池流域农业生产实施“四退三还一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步伐,自2008年以来,根据昆明市关于滇池流域核心区2920平方公里范围,全面实现禁种禁养,滇池流域退出耕地面积24609亩,其中蔬菜退出面积16287亩,花卉退出面积6039.3亩,退出的土地面积主要用于建设湿地公园,发展园林绿化和经济林木,有条件的实施了植物养分循环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模式,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代表的清洁农业已成为滇池流域农业发展的趋势。
1.2 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为有效减少滇池流域农业面源压力,自2008年以来,滇池流域广泛推广了平衡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化肥、农药污染防治监测工作,有效降低了滇池流域农药、化肥施用量,使得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1.3 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目前,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示范区,在蔬菜生产区加强生物农药、生物多样性种植和集成技术推广,使蔬菜产品农残速测合格率平均达到97%以上,同时加强规范化栽培管理和生物物理防治生产技术推广,提倡无害化生产,对蔬菜产品质量的控制起到了较大作用。
1.4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主要品种优势突出
按照“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的原则,滇池流域农业生产区域进行了新的规划和布局,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以官渡、呈贡、晋宁为主的鲜切花、节日盆花、种苗生产片区;以嵩明、寻甸为主的球根花卉、干花、种球生产片区;以宜良为主的绿化苗木、地方特色花卉、切枝、切叶生产片区。在品种结构上形成以鲜切花为主,盆景、盆花、干花、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地方特色花卉和种苗种球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区域布局品种结构日益优化,新发展的花卉基地逐步远离滇池沿湖,对减少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一湖两江”区域全面推进畜禽禁养,科学规划养殖区域。
1.5 逐步形成了农业生产良性经营的局面
在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经营逐步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采取“农户+公司、农户+基地+企业”等多种形式,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经营局面。
2 制约滇池流域发展生态农业因素
2.1 农业用地数量、质量锐减
由于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迅速扩张,使得原处于城郊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的农业用地数量迅速削减,农业发展区域向山区、半山区转移,而山区、半山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发展生态农业受到了制约。
2.2 农村面源污染趋势虽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原因:一是在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山区地区,不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农膜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禽畜粪便处理率相对较低;二是除部分村庄,滇池流域大部分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普遍存在。
2.3 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龙头企业势力弱
一是滇池流域由于人多地少,农业生产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带动,土地难以集中使用,形成规模效应,导致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规模经营的程度低,产业优势不明显。
二是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处于建设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融资能力弱,多数企业依靠传统的自我积累发展模式,难以开展大项目建设和实施产品深度开发,导致产品品种单一、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涉农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4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
目前生态农业已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但由于没有专门的生态农业建设经费,尽管各级政府制定了很多惠农政策,强调有关涉农部门在资金、项目方面向农业倾斜,但总体上投入的资金少,项目散,使循序渐进的生态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2.5 农产品精深加工落后,产业链短
滇池流域农业生产总体上看仍以生产、加工初级农产品为主,加工设备、工艺技术落后,大量农产品以原料和初级产品销售为主,产业链短,自主品牌少,附加值不高,带动力不强,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潜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
2.6 生态农业模式正逐步形成,但特色不明显
就目前滇池流域多数村庄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看,大多以沼气为纽带进行,其他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循环农业、观光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模式等在政府的引导下,正逐步推进,但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和当地资源特点和市场条件相适宜的特色生态农业模式。
2.7 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需要
在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中生产观念的转变,农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对村民的文化、科技综合素质的要求将会更高。在滇池流域不同区域村庄的村民素质参差不齐,如滇池流域核心区,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理念的推广、普及相对较为容易山区、半山区的农民则较低,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需要。
3 滇池流域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3.1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化经营
在滇池流域实施的“四退三还一护”不仅影响这一区域的农业活动还将影响到周边半山区、山区的农业。因此滇池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昆明绿色经济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加快滇池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结合滇池流域畜禽禁养,退耕还湖、还湿和还林等要求,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影响、农民利益及财政等因素,根据滇池流域的实际情况,对区域进行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级种植,分而治之。
二是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方,组建核心企业,以“农户+企业”的形式,实行企业化运作,统一负责采购、统一市场开发销售,提高村庄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等方式,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后续产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把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升级为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使体系内部各产业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产业链”,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
四是大力培育新兴的产业、拓展三产业空间。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层次,如通过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把一产与三产有机融合,实现在田间地头销售现采现摘的农产品,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空间。
3.2 因地制宜,逐步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滇池治理的新方案与要求,《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草案)》,将滇池流域按地理条件和不同的功能要求,划分为滇池湖滨生态区;滇池流域的山区、半山区;水源涵养区三个区,依据区域生态功能与资源特点,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要内容,发挥其农业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实施差异化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确定建设重点,推广适宜的生态农业技术措施。
3.3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监管,提高生态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农产品检测网络,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控制在源头。一是加强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监控;二是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积极推广生物、物理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和清洁农业生产技术;四是推广“一池三改”、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水源保护区,实现农户新能源替代目标;五是积极引进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开展滇池流域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县创建工作。
3.4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生态农业的发展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从事生态农业、生态林建设,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短期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举措,在资金上给予补助。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生态农业建设领域。与生态农业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还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生态型龙头企业(含基地),推进和扩大生态农产品生产,提高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3.5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是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创新农业经济体制,扩大农业内涵,让农业资源有更多的增值渠道,让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其充分参与、分享现代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成果;二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网络,大力推广培训下乡、前校后厂、校企联合、培输结合等开放式培训模式,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三是壮大农民实力,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和创品牌发展,推进市场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保证农业收入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2] 《昆明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划文本》(2008年―2015年).
[3] 云南省数字乡村网ynszxc.省略.
[4] 官渡区农业信息网kmgdagri.省略.
[5] 云南省农业厅政府信息公开网站.
[6] 李文祥,赵燕,毛昆明.论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经济问题探索,2001,(8):51-54.
[7] 熊肖雷,孙鹤,昆明市城郊农业产业转移初探[J].农村经济.
[8]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促进现代新昆明建设.长春市发改委.2006-8-31.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运用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105-02
近年来,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在很多国家的用地面积已成规模,生态农业产品产值不断增加。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等概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1.1 时间与空间结构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时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生长发育周期的不同和季节性差异,在时间上满足不同物种对资源的需求,协调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空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特性的差异,实现空间位置和相互配比的合理搭配,获得更大的生态优势。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调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物种的高效运营,最终达到有效利用环境条件、组合增值的目的。
1.2 食物链物种和养分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不同的物种构成了不同的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的逐步演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绿色植物需要的养分有"相互回避"的特性,所以通过改进食物链实现生态农业模式内的资源利用成为必然。通过把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并延长食物链,实现养分的补给,提高生态农业的单位产品数量和生产率。
1.3 地域性和多样性较强
生态农业是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运行法则开展的农业模式,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季节性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在不同的区域不能照搬同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在该模式中还要注重物种的搭配,提高抗灾能力,这就决定了要实现物种的多层次和多样性搭配,使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依存关系,实现共生互利、趋利避害和相生相养,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
2 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
2.1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中,多种生物之间通过良性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联系起来,形成上一个环节的产出是下一个环节的投人的形式,使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可以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通过建设沼气池治理农业废弃物以及农村粪便、污水乱排问题,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条,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清洁化和能源化利用,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畜-沼气-作物循环、作物-畜-废弃物-作物/食用菌循环等。
2.2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
目前,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中以立体农业的研究最为广泛。在这种模式中,遵循生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时空布局特点,合理的配置资源,构建新一级的高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三维立体结构,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能够互惠互利,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现在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有果林地立体套种、湿地立体养殖、山地立体种植模式等。
2.3 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的精准控制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空间内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的转化率和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如果违背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一味过度开发,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资源,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来调节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生产目标总量,从终端系统得到相应的施肥方案。通过这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方式,实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3 生态农业模式运用对策
3.1 注重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让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了解生态农业,接收生态农业,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推广,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便于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的推广开展。
3.2 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技术人员支撑和农技服务网络支撑,培训并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另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3 完善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农业必须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信息中心,实现生态农业信息自动获取与远程综合管理;建立生态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技术评价体系,使群众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所需信息,为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3.4 拓宽渠道提高运营效率
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和建设农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终目的,这决定了生态农业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创造市场需求、发掘发展潜力,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在具体运作中,要注意在经营管理中解决好深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等问题,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生态农业快速有序发展。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5.064
Study on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WEI Xi-ling1,GUO Qing-xia2a,WANG Yan2b
(1.Hubei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rade,Wuhan 430079,China;2a.Tourism Development Institute;
2b.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oupling of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dilemm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pling coupling principle and fiv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ourism; moder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velopment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生态农业”一词,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从土壤学视角提出[1],20世纪30年代先后在瑞士、英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开始在中国兴起,从原始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多元化、生态化及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转变。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向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田园气息,对乡村的原始魅力充满期待,渴望远离城市喧嚣,沉浸于传统的铁犁牛耕、男耕女织的世外桃源生活。因此,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势在必行,研究两者的耦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不仅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乡村旅游需求,丰富旅游业空间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延伸并拓宽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现代生态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式发展可能导致乡村传统魅力的消失,改变旅游者追求的原始乡村意境。所以两者耦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有针对性的局部保留来传承乡村的地方性文化,实现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高效耦合发展。
1 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机理
耦合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产业融合日益明显,产业耦合成为研究热点。高楠等[3]以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西安市的旅游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最受关注[4-7];另外也有一些学者[8,9]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借此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拉动整体产业升级。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是以二者的良性互动为基本前提,通过彼此依赖、协调、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进行联合。其耦合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农业需要综合性的发展优势和农业耦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农业需要综合性的发展优势
传统农业在种植业方面所占比例过重,内部结构欠合理。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化,改变了以往非生态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更加重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综合性不强,很多农业资源仍处于封闭状态,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旅游业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挖掘其特色价值,能够极大地促进第一产业的资源优化,大幅度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农业产品进行旅游加工之后便注入了观赏休闲价值,产业链得以延伸整合,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途径,带动土地及劳动力的合理利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更好更快地发展与进步,极大地发挥综合性的发展优势。因此,从现代生态农业的角度而言,与旅游业耦合,是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农业耦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再加上城市化人口数量上升,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渴望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借助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来享受生活。与此同时,工业化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物种不断消亡,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情感呼之欲出,渴望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向往农村的绿色环境与地方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则给旅游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在高科技与生态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旅游形式的独有特色,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乡村旅游中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见识到科技旅游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奇妙的科技景观,还可以享受到生态旅游中独有的原生态景观和特殊的地域风貌。旅游业与现代生态农业的耦合发展,既能满足旅游者对农业的内在需求,又能拓展旅游业的空间和内涵,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2 现代农业与局部保留传统特色的旅游相耦合
某种意义上而言,现代化是对原始传统的一种否定与升级。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汲取了历史与科技发展的精髓,但是对原始传统的回顾与学习却是了解农业历史发展脉络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一定的区域来保留与原始传统农业相关的生产方式、传统作物或织布机、铁犁、铁锄、铁耙、风车、水车、石磨等农具,汇集多种与此相关的实物、模型、图片以及录像资料等,借助旅游之力来传递农业文明气息,展现农业的原始吸引力。此外,旅游业还可以深层次地挖掘园内水果、花卉和其他植物的历史故事,充分体现农业的历史教育价值。在把握各个年龄、性别的游客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神秘感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利用水果、花卉和植物等设计精美的艺术品吸引女性消费群;利用高科技的无土栽培方式、新奇的物种等吸引成年人消费群;利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具等的对比展示吸引男性消费群;利用整个园区的生态环保意识、寓教于乐方式吸引青少年市场,尤其是学生群,可以与当地的学校等教育机构达成协议,定期组织一部分学生前往体验学习,丰富其课余生活。
4.3 保护与发掘乡村文化,现代与历史相耦合
乡村文化是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精髓所在,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的过程中应该以保护与发掘乡村文化为核心。通过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生产出来的高科技农业产品,在旅游者看来并没有多大程度上的乡村特色价值,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效果。因此,两者耦合时应强调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充分发掘乡村的手工艺特色。这些手工艺大多取材于自然农业资源,以农作物或乡村生活废弃物为原料,体现了民间社会节俭的传统观念,鼓励在节约原则之下的无限创造力。独特的乡村手工艺作品,如草柳编织、炕席、纸笸箩、雕刻、塑作、陶瓷、金属工艺、刺绣纺织等,融合了乡村文化的现代与历史元素,均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代表。可以对这些特色鲜明的手工艺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纵深开发,将其发展成为实用性较强的餐具、家具、家居装饰或者旅游休闲用品供旅游者购买,既能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又能很好地发扬与传承乡村文化。
4.4 现代农业的先进性与传统农业的绿色性相耦合
据医学报告显示,当人们置身于农村清新绿色的环境中时会感觉非常舒适,植物的香味作为空气维他命,对人体机能有一定的理疗功效。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将现代农业的先进性与传统农业的绿色性相结合,深入挖掘现代生态农业资源的绿色功效,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以保健疗养功能为主题,满足旅游者休闲之余仍能满足强身健体、美容护肤的需求。乡村曲折的道路、复杂的地形等本身就是天然的养身场所,在此基础上可以再配合设计一些与农事体验项目相结合的活动项目,让游客玩得尽兴,也养得安心。此外,不同的水果、花卉等均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可聘请国内外知名厨师取其可食用部分加以烹饪、设计,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游客体验到别具一格的“盛宴”;还可以利用果子、树子等榨油,利用水果、花卉和其他植物等制作特色菜肴以及不同口味风格的冰淇淋、果汁饮料、特色小吃等,使游客不仅在“吃”上大开眼界、大饱“嘴”福,同时也有益于身体健康;另外针对女性消费者,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水果、其他花卉、植物来设计天然的泡澡浴,实现美容护肤、强身健体、舒缓压力等功效,一举多得。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食用安全问题的愈加关注,生态农业企业在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步伐、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变上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该类企业从创立到发展却面临着“起步难”、“发展更难”的窘迫问题。以鹤壁市某镇多家生态农业企业为例,发现资金短缺(26%)、政府扶持力度不足(21%)、科学技术限制(20%)、基础设施不配套(16%)以及大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不足(12%)是影响企业运作发展的主要因素。
2发展困境
2.1起步难
启动资金不足是生态农业企业经营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筹资难:为生产品质优、营养高、无污染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农业企业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然而,资金需求量大、未来收益状况不明朗等现实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众多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选择;二是贷款难:农村资金使用效益的不断下降加速了资金的“非农化”进程,即使农村资金投入需求不断增大,金融部门仍以农业生产周期长、收益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理由拒绝放贷,所以资金“脱农”现象非常严重。
2.2发展更难
2.2.1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走访中发现,当地生态农业企业的员工多是来自周边村落的农民。虽然他们实践经历丰富,但文化程度偏低以及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的忽视却造成了他们生态农业意识淡薄和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这不仅妨碍了他们全程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更严重的是忽略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多指标的把控最终将影响农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
2.2.2消费市场尚小,企业资金回笼受阻据销售经理介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通常是普通同类农产品售价的5倍以上。受我国普通居民经济收入的限制,所以,普通农产品较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优势明显,后者的购买群体主要是高收入家庭。为扩大销售市场,如何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合理定价却一直困扰着企业,价格低了,企业无法回收成本,而价格高了,农产品的买家就少了。2.2.3企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持目前,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大多处于建设初期,无论是整体布局规划还是具体技术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企业迫切需要新技术、新品种,也希望农林科研单位的专业人才能提供长期稳定的指导。但根据统计,超过八成的农民表示政府和农林科研单位无法及时提供技术指导。新技术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企业与农林科研单位无法实现联动的现状将严重影响生态农业企业的科学发展。
3未来展望
3.1坚持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市场
3.1.1观念转变需要宣传加大对绿色食品的生产条件、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程序的宣传,一方面可提高国民对食品安全关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引导农民和企业依法生产合格农产品。粮食安全既要重“量”也要保“质”,前者反映了人要吃饱的客观需求,而后者则突出了人要吃好的主观需要。在过去的几十年,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解决了我国国民的温饱问题,但“质”与“量”不均衡的发展使得安全、无害成为现阶段国人对农产品的最基本要求。
3.1.2市场开拓需要时间人们对食品品质的关注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增强,种植条件得以改善、化肥施用量得以控制、农药残留量接近为零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竞争优势将愈加明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终将成为寻常百姓的唯一选择。
3.2积极向国家政策“借力”
3.2.1法律法规的完善立法工作从法律法规角度规范了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在保障生态农业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同时还将调动更多的生产经营者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2.2政府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发挥重要协调作用农林科研单位和高校依托其科技创新平台优势,立足于绿色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应用,实现了绿色产品产量增加、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增加的目标。但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政府牵头,建立农林科研部门与生态农业企业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产研结合与技术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激发农民和企业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企业也可针对生产技术所需,由科研院所向企业员工提供短期技术培训以达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目的。
3.3立足品牌,发展特色,增强国际竞争力
生态农业产业化顾名思义就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根据当地的生态区位优势来选择适合的农产品,将此农产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换句话讲,生态农业产业化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市场需求为导向,本地生态资源为依托,逐步实现生态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
二、贵州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1.政策优势
“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贵州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走绿色生态、优势特色、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9.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11元增长到2013年的5434元。
2.科技优势
形成一批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研究、示范推广的人才队伍团队,建立和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共有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11474人,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覆盖全省2/3的县市区。建立了茶叶、蓝莓、辣椒、草业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建设了“贵州农经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12316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平台”、省级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3.环保优势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大省,工业发展极为缓慢,全省大型工厂寥寥无几,废水、废气和废物的排放量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很小,对天气和土壤的污染程度低,土壤中所含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业几乎没有,这就对开展生态农业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环保优势。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受到了人们的强烈追捧,贵州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并且南于不需要对环境进行治理,生态产业的成本会很低,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也有助于促进贵州省工业产业的发展。
4.环境优势 由于贵州省工业发展缓慢,对环境的破坏较少,自然生态环境相对保存的较为完整,对贵州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全省森林覆盖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立体性气候和复杂多样的地貌、低纬度高海拔的环境适合农业生态化的发展,这个环境优势是其他各省不曾拥有的。
5.时间节点优势
在新形势下,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丰富我国农业的转型战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全国来看,日前生态农业产业化主要集中在富有区域特色的清洁食品生产与加工、绿色环保产业、生态观光旅游、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肥料、可降解膜、生物农药产业化等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贵州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1.资金劣势
资金短缺是贵州生态农业建设的一大困难。现今,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处于建设的初期,财政未能独立,只有依赖国家补贴来支持。可是,国家现时的整体经济实力仍弱,补贴有限,以致很多生态农业建设未能全面地展开,部分项日迟迟未能付于实行。
2.市场劣势
贵州省农村的市场化发展缓慢,农民参与度很低,这和贵州省农村的交通不便利有很大关系,农民忙于生产很难有时间去市场贩卖,乡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将农民与市场相联系,不能给与帮助。所以想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与市场紧密联系,调整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农业经济的市场水平。
四、贵州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1.加大对科技和资金的投入
针对贵州省落后的工业化水平,政府需要鼓励企业加大对生态农业的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生态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加快生态产业的研发速度,尽早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贵州省的工业化水平。同时政府应该对建设生态农业化企业进行一定的优惠措施,笼络更多人才为企业提供帮助。同时对相关农民进行生态产业技术培训,努力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2.改变观念,树立生态发展观
贵州省发展落后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落后,所以在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必须改变以往观念,对本省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改变农民的落后思想,削弱落后观念的不良影响,统一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符合实际的生态发展观。
3.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贵州省发展生态产业的基础在于环境的巨大优势,所以不管企业为了发展生态产业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破坏环境。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工作,比如加快斜坡改梯田和中低产良田改造工作进度;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进程,加快生态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等。
【关键词】生态农业 制约因素 对策
一、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一)技术因素
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生态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对生态农业进行了大龄的科技投入,但是扣除价格因素、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科研水平不高,和发展要求相比,农民获得的补贴和利益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保证不了农民的利益和生态农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农业科技推广的速度缓慢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偏低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法律因素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关于农业的相关法律,但是专门的生态农业立法是空白的。生态农业建设法律法规的缺少,将直接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国现有的环保法律执行的力度也不够,农村很多环境保护法可操作性不强。
(三)政策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脱离不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国现在这个阶段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工业的重视,国家对工业投入的资金与农业相比要多的多,导致农业的基础建设跟不上发展速度,更谈不上生态农业的快读发展了。其次,我国对生态农业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政策也不健全。政府的官员因为国家的奖励机制,只是关心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农民对生态农业认识的不足,也只能关心目前眼前的利益,看不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监管也是一个问题,生态农业设计多个职能部门,但是众多职能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和沟通,阻碍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的意识因素
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对于采用新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还比较浅。群众缺少绿色消费意识,环境的保护意识,相关涉及生态农业的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缺乏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主动性。
(五)环境因素
我国农业现在大量使用农药,农药对土地的残害是严重的。它能引起地利下降、土地板结,这样给生态农业的建设照成很大的困难。现在城市的大气污染对农业也有很大的污染,像酸雨对农村土地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我国的农村废弃物的焚烧对农村的环境污染制约着农业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村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的素质对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我们要对农民的文化素质修养加以重视。首先,政府应该组织专业的农民培训机构,定期组织农业院校的专门人士给农民进行定期地、持久的的关于农业知识方面的培训。通过举办生态农业培训班的模式,将各类种植、养殖以及农业管理的方法传授给农民,保证农民能够掌握生态农业的相关技术和管理的能力。
(二)完善生态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发展生态农业,首先,我们需要在立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经济和生态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农产品生产交易行为。要制定和生态农业相关系法律。例如《生态农业补贴条例》《生态农业灾害救助条列》这样基本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可以明确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和补贴的范围,确保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农民的贴身利益。其次,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要严肃处理破坏生态农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确保环境法律的地位和尊严。再次,我们要更多地借鉴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确保在法律制度层面上确保生态农业的顺利发展。
(三)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
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一种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农业模式。因此,我们要重视科技的投入,科技的投入包含很多方面:第一,我们要培育以绿色农业产业化的线路为主的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研制新型农药和动植物营养物质来替代传统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第二,我们要加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化的主力军,农业龙头企业依托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支持更快实施生态农业地产业化生产,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化生产。第三,我们要在农村构建新的科技服务体系,我们要积极组件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在示范协会中,选取专业的农技人员实行包干负责制的形式,定期持久地对生态农民户进行技术地传授,确保农民更好更持久地吸收生态农业科技知识。
(四)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监管和领导的产业,我们要建立一种农业、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相协调的机制,统一管理生态农业工作,防止多头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专门建立一种由不同部门、不同技术人员组成的生态农业建设机构,更好地服务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农业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民建中央专题组,路明,郭群峰.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止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3).
(一)黄陂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1、旅游休闲延伸农业产业链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禀赋拓展农业。充分挖掘殷商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和二程理学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等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拓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全新理念与宏图。二是打造农业观光休闲景区延伸农业。南部有武湖生态农业园,组织开展观农家乐、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购农家货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旅游活动。
2、普及科技延伸农业产业链
为了支持产业发展,黄陂区整合技术力量,新组建了芦笋、种业两个技术研究所,高薪聘请南京农业大学资深芦笋专家,集中精兵强将,打破传统技术部门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以产业为核心集并技术人才,合力开展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并在芦笋、种业、茶叶等方面已取得新的突破。
(二)黄陂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做法
1、发展水平从低迷徘徊向高速增长转变
近年来,黄陂人民不再局限于“菜篮子”工程,而是把眼光瞄准“如何服务中心城区,丰富城市居民生活,实现城乡人民利益的'双赢'”,从而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互进。从黄陂田头采摘的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在各大超市“登堂入室”;花果飘香的田间地头,成为武汉市民趋之若鹜的休闲观光去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搞起了时髦的“农家乐”,这些都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2、发展态势从封闭低效向开放高效转变
近年来,黄陂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开放先导”战略,先后引进以打造中国鸭肉第一品牌的精武美食公司、以生产加工羽毛为主的华发羽绒制品公司、以生产科技饲料为主的明天科技饲料公司、以芦笋及蔬菜加工企业为主的武汉新辰食品公司、以生产奶制品为主的蒙特利乳业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黄陂区以每亩补贴1000元的扶持政策,支持蔡榨、李集新开发茶叶基地1万亩,并成功将红岗山茶场整体转让给武汉尤尼特茶叶公司经营,引进黄鹤楼茶叶公司合作建设有机茶园,引进台资尚好商贸有限公司开发冷泡茶加工和有机茶园。
二、黄陂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有了空前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牺牲了其他生态系统,导致了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少数领导和部门还没有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真正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给予充分重视,并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除此之外,农业劳动人口素质偏低,农村科技人员严重缺乏。致使不少生态农业试点开始建设时很好,但几年以后科技人员一旦撤离,生态农业建设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了。
(二)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不完善
黄陂区在确定以芦笋、蔬菜、种业、优质稻、小龙虾、水禽、茶叶和乡村休闲游等为八个主导产业中,除少数加工企业带动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生产之外,全区的产业化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现阶段,黄陂区的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无论是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是政府提供的科技指导,以及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这样才能使黄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缺乏必要的政府激励政策
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企业,由于不使用或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农产品产量有所下降,但生态产品的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产品,加之得到政府的各种生态补助,故企业总利润及人均收入均普遍高于传统农业企业。目前黄陂区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部分龙头企业,政府的政策大多偏向于这类型的企业,对大多数普通农户的政策支持仍然较少,大多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调动,直接导致了黄陂区生态农业发展普及程度不高。
三、黄陂区生态农业发展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
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只有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生态农业建设才能付诸实践。要做好农民工作,动员农民自觉地积极参加到生态农业建设当中;要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
(二)依靠科学技术,强化创新人才团队培养与基地建设
大力加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引进的力度,强化稳定支持,保持科技人员、科研团队研究工作的整体性、延续性。积极创造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培育造就一批站在学科前沿、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只有在技术发展上走在前面,才能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更具竞争力,使生产的农产品更有市场活力。
(三)建立生态农业补偿制度,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Abstract: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new form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connotations of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developi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the area of Dahuofang River,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developi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five projects.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流域;生态问题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develope;river;ecological problem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45-02
0引言
绿色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东部重要水源地,库区流域农业发展面临着生态破坏、农业污染、资源不足等系列问题,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必然选择。
1绿色生态农业概念
绿色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结合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资源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大伙房水库流域概况及农业生态问题
2.1 流域概况大伙房水库建立在辽宁抚顺浑河上,库区流域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东经123039'42"-125028'58",北纬41041'10"-42038'32"之间(图1),流域面积为5437km2,多年评价流量为52.3m3/s,总库容为21.81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8.6万平方米,是辽宁省东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流域内主要地貌类型是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0%(图2左),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下,坡度相对平缓;平原主要是浑河谷地以西的冲击平原,与辽河平原相连,其余为山间盆地与山间谷地(图2右)。年平均气温为4-7℃,年降水量为550-1100mm。
2.2 流域农业发展概况流域地形复杂,土壤停留在原始发育阶段,以各种类型棕壤性土质为主。流域总耕地面积约39475 ha,其中高产农田约20053.3ha,占耕地总面积50.8%,中产农田约9835.4ha, 占耕地总面积26.7%。流域农作物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粟、小杂粮和蔬菜等,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为大宗作物,油料作物以大豆、花生为主;家畜品种有猪、牛、羊、马等60多种;果树资源丰富,除大量栽培品种外,有仁果类、核果类等20多个野生品种;野生药材以人参、紫草、龙胆草、黄芪等为主,食用菌类则以香菇、滑子菇、平菇等为主。
2.3 流域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3.1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大伙房水库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及构成(表1)变化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07年,大伙房水库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速度较快,建设用地及耕地的大幅度增加表明区域内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剧烈,而林地和草地的减少则表明人类的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很大,未利用地的大幅度增长说明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与干扰造成了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较大破坏。
2.3.2 农业污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大伙房流域农田生态系统化肥施用量呈上升趋势。流域内主要使用的化肥氢氨、硫氨、尿素等用量逐年增加,而氮肥作物吸收率不足40%、磷肥吸收率不足30%,其余的化肥经挥发、淋溶、反硝化作用和地面、地下径流等进入环境。以渗漏和地表径流形式进入地表水的氮肥约占施用量的35.4%、磷肥约占4%。农药多属不易分解的化学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必然造成水质的恶化。目前水库上游地区饲养牛17.7万头,生猪30.6万头,羊20.3万只,鸡、鸭家禽等797.5万只。禽畜粪、尿总体流失率在10%左右,汇入大伙房水库量约占总排放量的一半,加之废水处理设施落后,加剧了流域水质恶化。
2.3.3 可用水资源紧张。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相对量不足,径流变幅大。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5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5%[1]。一方面流域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且现有灌溉用水量超过作物合理灌溉用水量0.5-1.5倍以上。水污染治理工作滞后,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已成为农业水源可持续利用的二大障碍。
2.3.4 耕地资源不足。由于流域发展缺乏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建房占用土地多为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较肥沃的地区。建设用地也在逐年增加,一些项目盲目上马、缺乏切实可行的项目论证,在计划、资金、原材料、市场需求等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急于占地建厂,造成土地使用率过低。由于乱砍滥伐、超坡度开荒种地及坡耨地种植形式不合理,虽然每年都治理了相当数量的水土流失面积,但是水土流失现象仍有发生。现有耕地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低产田占有相当比例,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非农业用地的不断扩大亟待解决。
3流域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要遵循生态规律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以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
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究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战略。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协调性,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讲求综合效益和优化农业结构的农业新模式;二是持续性,它突出的永续性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即除了确保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外,还须保证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具有全面的、长期发展的战略能力。
3.1 大伙房水库流域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思路培育和发展库区绿色生态农业,一是要按照“库区高效生态农业走廊”战略,加强库区生态农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调整,制定具有库区特点的科学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二要从库区的实际出发,建设“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新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农业龙头企业[3],形成生态产业链及产业群,拓宽生态产业范围;三是要坚持“高产、高效、优质”的原则,根据库区农业资源实际和条件,把发展生态农业与调整和优化库区农村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库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四是要完善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建立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民间投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五是要根据库区不同生态类型,建设高产、多熟、优质、高效的集约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总结和推广集约型生态农业技术,开发适宜当地环境的生态农业体系。
3.2 实施五个发展工程
3.2.1 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在保护基本农田和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围绕壮大畜牧业、保护地、药材、杂粮、林果业五大产业,整合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4]。一是建立适应消费与市场对接的畜禽商品生产基地,通过培育一批优良育种大户、一批养殖大户、一批加工大户和一批流通大户,推进畜牧业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建设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周围沿线乡镇为纽带的保护地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建设与合理规划流域内药材生产基地。按照扩大规模与调整种植结构并举的要求,积极推广高效栽培模式,建设果蔬、农牧、冷暖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建立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生产效益;四是建设流域上游的杂粮生产基地;五是建设覆盖全流域的林产品生产基地。
3.2.2 发展农产品加工工程。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构建公司与新型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合作格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建设,着力抓好“三个一批”。一是做大做强一批,将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强做大,形成较强的拉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外引内联一批。搞好项目包装,积极吸引域外客商到流域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推介药材、脱水菜、畜产品、果品、林副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加工项目。同时,加强联合与合作,进一步增强产业链条的紧密度。三是培育发展一批蛋类、乳制品和干鲜果等深加工项目,使优质农产品深加工不断取得新突破,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3.2.3 建设观光农业工程。利用大伙房水库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市场,把流域特色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成“农家乐”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通过保护并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旅游区优势,运用高科技在更高层次上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围绕建设旅游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一批无公害、无污染的高效生态果园、特色养殖园。同时,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以人文、生态景观为主体的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形成大伙房水库流域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格局。
3.2.4 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尽快制定、出台《大伙房水库流域林地保护管理办法》,使得流域林地保护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一是设立林地界桩(标),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点保护林地和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地实行重点保护,设立保护标志;对天然林实行特殊保护、严禁破坏林地植被和地貌。二是禁止毁林开垦,25°以上的坡耕地应逐步退耕还林;林地经营单位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防止林地地力衰退和水土流失;在5°以上的坡地整地造林、抚育幼林、集材作业等,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三是流域内各项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征用林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本着“用一还一”原则恢复植被,确保林地不减少。四是禁止毁林采砂,对毁林采砂严重地区产行重点监控,综合治理;禁止采挖风景石。
3.2.5 实施环境保护工程。一是实行畜禽的规模化饲养,对规模化畜禽场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二是严格控制工业“三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业和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实施沃土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推广生物农药,用生物制剂代替化学农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切实夯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双发,李树滢,等.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水利渔业,2004,24(3):46-47.
[2]廖允勇.西部地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13-02
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是为了应对石油农业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追求人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生态农业以其高效、可持续的特点被世界各国确认为21世纪首选的农业发展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历来被视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成效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提出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就明确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又受石油农业的影响,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在当前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只有把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才能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巴彦淖尔市地处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巴彦淖尔市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为巴彦淖尔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退化的农村生态环境等种种问题又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市场化经营为动力的现代生态农业,真正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又受到环境、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因素制约,生态农业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生产经营方式仍然落后
巴彦淖尔市农田基本建设水平较低,目前仍有近2/3的耕地为中低产田,灌排设施老化,土壤肥力低下;农牧业生产的设施化、工程化、机械化措施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农业发展仍然受到水土流失、异常气候、盐渍化等多种威胁。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全市现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百多个,但其发展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作用发挥不明显。规模化生产与土地使用权分散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困难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效益仍然偏低。
(二)农业生态环境呈逐年退化趋势
巴彦淖尔市地处西北地区,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自然植被稀疏,气候时空差别大,再加上近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当地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呈逐年退化趋势。风沙化、盐碱化和地力退化成为三大主要生态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农牧业生产。同时,农牧业高速发展产生的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日趋加重。当地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投资不足、措施不到位、治理达标率低等问题。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巴彦淖尔市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与加工发展不协调。当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中,大型龙头企业少,中小企业多;企业加工能力的扩大往往以低水平的扩张方式进行,表现在精深加工少,粗初加工多,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农畜产品加工业效益未能与产量同步提升。二是生态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当地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产业化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务组织,产业化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一些特色名牌产品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农牧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综合功能还未得到有效开发,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
(四)生态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巴彦淖尔市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尤其在科技创新、质量安全、市场流通、动植物防疫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使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五)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建立完善各项保障体系,才能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巴彦淖尔市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财政支农机制不规范,资金筹措与投入不足、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不够深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生态农业理念
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广大农民真正树立起生态农业理念,感受到生态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能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才能使生态农业得到有效推广和普及。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通过网络在线咨询、生态农业知识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围绕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问题等内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和广大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在建设生态农业中的自觉性,为生态农业建设创建良好发展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生态农业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组织与领导,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谋划、稳步推进,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建立和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体系,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及财政支农资金及项目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方位、多元化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最后,要根据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现状等自身条件,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研究制定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等,营造有利于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扶持环境,吸引个人、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投身巴彦淖尔市的生态农业建设。
(三)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服务体系
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完善的质量安全、市场流通和防疫保护等服务体系。巴彦淖尔市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加快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增收效果明显的生态农产品;要加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等科技培训,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有利支撑。其次要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监管手段,加快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能力,指导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并引导消费,保障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最后要健全市场流通体系,优化调整农畜产品贸易市场布局,规范农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带头人、批发大户和运输大户的作用,大力开拓生态农畜产品国际市场。充分体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使生态农业与现代市场更好地对接,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延伸、循环,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巴彦淖尔市首先应当引导企业加入到生态农业领域,重点扶持和培育在当地已具有一定特色和基础的粮油、蔬菜、瓜果、绒毛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绿色产品品牌战略,增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带动能力。同时围绕粮油、番茄、脱水蔬菜、瓜籽、乳制品、肉羊、绒纺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五)加强生态农业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巴彦淖尔市首先要加强河套平原农区的农牧业生产环境保护,降低种植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量,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农畜产品加工污染防治力度。同时要重视资源生态保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拉特草原、乌兰布和沙区、阴山、乌梁素海等资源是河套农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源生态保护力度,才能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环境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边疆.进一步搞好生态农业县建设[J].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2002,8(1):22-25.
〔2〕金鉴明,卞有生,田兴敏.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刘聪.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4〕骆世明,卢永根.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J].山东农业,2006,1(3):4-6.
〔5〕童年成.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生态农业;西充;农村经济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环境统筹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原理,并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技术,因地制宜的将渔、林、农等第一产业有效的组合、配置,借助于生态工程技术,不仅促进农业的有序、稳步的发展,也促进了环境的保护。西充县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现辖47个乡镇,总人口68万人,农业人口5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无任何工业污染项目。西充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西充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支撑。发展生态农业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协同发展。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及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农业经济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之中。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西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西充县农产品质量不高。西充县农业经济近些年发展效果十分明显,但在农产品的供给方面依然存在季节性、地区性以及结构性的过剩,且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落后,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由于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且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制约着西充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农业分散经营效益较差,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但长期以来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响,农民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农经营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劳作,使得农业生产远远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由于农业生产效益较差,长期以来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大规模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这为西充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三,农业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结构调整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受制于资金及效益的限制,导致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的投资较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县农业生产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明显,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还未成熟。农产品生产以自销为主,还远远没有形成外销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外向型拓展面临重重困难。
(二)西充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西充县也认识到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总体而言,西充县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生态农业在西充县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已经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根据资料记载,西充县生态农业开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态农业企业不断涌现,一批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如龙兴、丰慧、百科、双龙农牧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其次,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西充是省级贫困县,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态农业的投入上仍显不足,投资效益依然不高;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态农业在西充县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农业结构脆弱等问题。
二、西充县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思考
发展生态农业应充分发挥丘区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出位发展”策略,消除丘区区位劣势和产业水平低的瓶颈制约,统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农民增收难题,努力探索西充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丘区农业县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解放思想,准确定位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资源和技术的匮乏,基础和区位的劣势,使丘区农业县在与发达地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丘区农业县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大胆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放眼国际国内需求,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要围绕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总体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编制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按照“有机生态循环、基础设施配套、新村综合示范”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突出与新农村、农业产业、交通基础等建设以及土地利用、乡村旅游等规划统筹衔接,分项制定产业培育、基础配套、村落民居建设等实施规划,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打造现代农业农村综合示范样板。
突出优势,协调三产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出路。传统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不足以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丘区农业县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并围绕产业链做项目,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三产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巧借外力,招商引资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丘区农业县经济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发展极为不易。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开放的意识、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对于西充县而言,生态农业虽然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生态农业强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显现,未来如何实现西充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战略之一,为此生态农业必须在发展中找不足,并不断的优化与改进,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稳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助推西充县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发展生态农业,助推西充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认识,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四川正处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期,这也给西充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此西充县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要基于战略的高度,将生态农业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的发展列入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上。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态农业在西充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西充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虽然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发展历史不长,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生态农业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西充的发展范围有待拓展、发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现在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本文建议在西充县的不同地域,要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形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提供理论、实践的双向支撑。
第三,坚持创新,强化技术服务。要将生态农业的发展统一在国家相关的战略、政策之下,提升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创新体制机制,将农业科技人员赶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上,进行生态农业的技术攻关;利用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由政府牵头组建县级生态农业开发基金,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生产要素、技术以及产品销售相互结合,确保生态农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西充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原宝东.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02):43-44.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全县已规划了“塘头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思南县高山草原生态畜牧示范园区、长坝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大坝场红豆杉生态种植农业园区、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香坝环保水产养殖示范园区、鹦鹉溪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区、胡家湾核桃产业园区、孙家坝特种养殖示范园区、瓮溪特色优势产业园区”等13个县级农业产业园区,重点打造了张家寨现代生态荼示范园区、塘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思南县高山草原生态畜牧示范园区和鹦鹉溪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已成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创建园区,塘头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思南县高山草原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已成为市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张家寨生态茶产业示范园区以茶叶为主导产业。2013年将计划投资2600万元用于园区建设,一季度计划投资14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已入驻园区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共7家;塘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是我县发展较早的一个园区,园区以蔬菜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目前已完成机耕道建设19.2km、灌溉沟渠19km、建四联栋蔬菜大棚2座、单体钢架大棚127座,入驻园区企业及专业合作社6家;思南县高山草原生态养殖示范园区是以生态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园区现已建高位蓄水2600m3,建机耕道28.8km、硬化生产便道2&97km、建高压线路4km、改造低压线路15km、安装变压器4台,建设办公楼和生活设施1200平方米,入驻园区企业及专业合作社3家;鹦鹉溪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面积3388亩。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全县已培育发展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0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注册资金3个多亿元,总销售收入5个多亿元,带动农户10.4万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益壮大,直接带动了订单农业和规模农业的发展,提升了全县农业发展水平,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生态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全县有10个品牌相继获QS认证和贵州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称号(乌江贡米、凉山鼎皮蛋、大坝场牛肉干、东华种猪、思南黄牛、亿农大蒜、辣椒系列等),“乌江牌“贡米在第六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获金奖,“馨韵牌石林春芽”获第八届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馨。韵牌东坡毛尖”获国际名茶评委会银奖,绿宝药业生产的吴茱萸获出口免检产品,获3000亩有机茶认证,胡家湾优质稻、塘头至邵家桥一线蔬菜、凉水井至东华一线生猪均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思南黄牛”获农业部颁发的肉牛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书,并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了商标。2012年,全县取得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有8个(西葫芦、黄瓜、胡萝卜、莴笋、生猪、李子、梨子、绿茶),产地认证8个(无公害蔬菜产地4个、无公害水果产地2个、无公害生猪产地1个、无公害茶叶产地1个)。全县无公害茶园面积累计达4.07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1.4万亩、无公害果园面积0.35万亩。全县现有贵州省思南县亿农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思南县鼎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思南县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思南县蚕桑科技园等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主要涉及茶叶、辣椒、皮蛋、牛肉干等产品的加工。
二、制约思南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思南县作为山区农业生产大县,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耕地分散破碎,工程性缺水严重,加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欠账过大,“靠天吃饭”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农业的规模化、设施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不够突出
全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仍然过度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效益有所忽视,对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同时,受土地流转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的影响,加上农民传统种养思想严重,担心失去土地等核心生产资料,导致流转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土地产出率和规模效益较低。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最为欠缺,导致农产品加工链不长,附加值不高。
(四)农业技术队伍及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不高
目前,基层农技服务队伍年龄普遍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不够,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加快,素质较高的“农民”成了“城市农民工”,留在土地上的大多是老龄、女性和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乏力。
(五)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从整体来看,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基本无网络销售平台,仍处于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农产品还是依靠城乡集贸市场,在露天下交易、县域内消化,导致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同时,农产品价格低廉,严重挫伤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六)缺乏资金现象严重
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多数农民或合作社资金积累不多,很多时候即使有好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也难以实施,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资金有限,农民农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从而制约了我县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思南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原则,高标准实施好塘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张家寨生态茶产业园区、思南高山生态畜牧示范园区和鹦鹉溪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内机械化耕种水平。同时,加大全县小水窖工程及灌溉沟渠建设力度,确保实现旱涝保收。继续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加大配方肥推广施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全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加快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全县农业产业,重点培育生态茶、蔬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生态畜牧、烤烟等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按照“板块发展、聚集资源、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张家寨、东华、香坝、合朋、长坝等乡镇茶产业,结合全县“三个万元”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茶下养殖、茶园套种等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发展方式,提高茶园产出率和利用率。继续完善和提高塘头、邵家桥、凉水井等乡镇的设施蔬菜产业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对设施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潜力。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重点发展塘头、邵家桥、孙家坝等乡镇经果林产业及长坝、大河坝、许家坝、思林等乡镇的中药材产业,通过林下养殖、林下套种、特色种植等方式,推动全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积极争取各级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以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不断加大培植力度,增强带动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通过大型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延长我县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大全县特优农产品推介力度,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县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是沟通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全县要加强对仓储设施、配送系统、通讯、信息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农产品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健全各级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衔接产销,着力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难题。
(五)加强区域和高校合作
随着思一剑、杭—瑞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思南与外界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要立足我县区位及环境优势,加强与周边县域的合作力度,做大做强相关产业,着力构建西五县农产品仓储及交易中心。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通过培训、轮训等方式,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加快农技队伍知识更新、技术更新。鼓励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