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低碳生活的影响范文

低碳生活的影响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低碳生活的影响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低碳生活的影响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低碳经济、大学生活

一、将低碳经济纳入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必然性分析

(一)低碳经济时代来临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还进一步论述了生态文明,并就当前紧迫的环境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大力加强对他们低碳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带动生态文明风尚在全社会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经济时代来临现实需要

节能减排,是目前社会人人必须为之努力的工程。从当前的经济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方式来看,节能减排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我们。那么,低碳对我们的生活到底产生哪些重要的作用?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又有多远?为此,我们通过网络、“问卷星”和短信的方式随机调查了5000名在校大学生,了解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和参与情况,从而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低碳经济的现状

中国公众生态意识如何?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今年公布了“环保民生指数”, 其中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 42.1 分、“环保行为”、“环保满意度”得分分别为 36.6 分、 44.7 分, 三项指标均“不及格”。大学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中国建设者的生力军,更应该在中国公众的生态意识总体较低的现状下,主动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宣传低碳的生活方式,并起到全社会榜样教育的先进带头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我国宣传和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广泛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宣传教育的最佳现实途径。

二、生态文明中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

2.1.1、我国应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生态建设自身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低碳生活:我国现在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尤其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提高公众的现代生态意识,加速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大挑战。

2.1.2、我国应加强各级政府对低碳建设的财政支持

当前我国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如同以前一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应当加强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应用先进的方法来替代和改进能源的消耗。那么,就需要各级政府运用先进的理念来投资低碳设施,比如说: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3、我国应加强技术引进工作

我国不仅应该发展高铁向世界水平看齐,如何节能减排的技术利用工作也应加大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高校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节水、节材的资源整合,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相信小投资必定带来大回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

2.2.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首先是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

其次是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不被重视。应该从大学生抓起。

2.2.2、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

“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公民只有具备了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公民素质中的生态素质才算完备。应当加强此方面的教育。日本近期遭受了地震的危害,全球频发的环境问题提醒全民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2.2.3、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终身教育,是提升全民生态文化素质的重要战略手段。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将生态文明意识串穿每个公民的终身学习进程。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

2.3.1、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以及其他挥霍性、浮华性、铺张性、新奇性、体面性、排场性、阔气性的不适当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2.3.2、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

在优生优育的方针的基础上,控制人口基数,提高人口质量,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三、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随着大众生态意识的提高,在当今能耗巨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如何实行低碳生活,向社会公众做出新的榜样,是现在面临的一大新课题。

3.1、 号召全国大学生参与低碳生活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4%的大学生对碳排放很关注,不仅自己努力减少碳排放而且向他人宣传;9%的大学生认为碳排放关系到地球气候恶化影响,且正在采取行动减排;76%的大学生觉得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却没有采取行动;11%的大学生不认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自己有关系。

其实,低碳革命势在必行,低碳革命已经开始――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将被深深卷入其中。调查中,100%的大学生认为政府、高校、社区、环保团体、媒体都应为低碳生活展开行动。低碳生活其实贯穿了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为节能减排贡献一分力量。“低碳生活”首先提倡一种环保意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首先是一种心态,有句俗语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

3.2、选择高效低能耗日用品

通过网上调查显示,中国每人年均排放量为2.7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做饭、取暖、用水、用电、乘坐交通工具等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二氧化碳的产生。对于每位普通人来说,如何用直观、易操作的方式了解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更环保的方式生活和工作。在教室和宿舍我们应该注意随手关灯;在有选择的时候,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之类的高效低能耗产品。据能源部门测算,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能避免4亿吨二氧化碳释放;电视、电脑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购买当地生产的食品、果蔬,能减少因为长途运输货品带来的额外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少坐一次电梯就可以减碳2~6公斤,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等等。

第2篇

关键词:化学教育 低碳生活 中学师生 调查与分析 绿色化学

低碳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家于新春在2009年底提出的教育新理念,主要是将“低碳生活”的内容和“低耗、高效、优质”的低碳理念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作为与环境最为相关的化学学科,中学化学教育还承担着加强环保教育的责任,让学生从接触化学开始就形成低碳与环保的意识。目前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将“低碳理念”真正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中学生学习化学后低碳意识是否增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通过化学学科教育对中学师生低碳生活影响的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给中学化学教师和学生带来帮助,也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化学新教材的改编和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与形式

本次调查以粤北地区8所城乡中学九年级、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有2所省、市重点中学,2所区重点中学和4所普通乡镇中学,调查对象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主要以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为主,个别交谈采访为辅。现场调查向中学领导和教师发放问卷41份,全部回收;向九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9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向高一、高二的学生发放问卷198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网络调查回收中学领导和教师问卷64份,学生问卷121份。此调查在不记名的方式下由师生独立完成,不对调查对象作任何提示,只要求他们实事求是回答,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调查内容与结果

调查内容与结果见表1、表2。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中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高达93.9%的学生表示对“低碳生活”这一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说明低碳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只有23.0%的初中学生是通过化学课堂了解低碳生活,而高中学生只占11.9%,说明化学课堂上的低碳生活教育还相当缺乏。仅有66.4%的中学生对提倡“低碳生活”的做法表示会积极响应,随大流和与我无关态度的学生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学生认为考试更重要的观念有关。91.5%的学生表示学习化学对低碳生活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有关“碳足迹”、“碳汇”等具体的低碳知识却不了解。只有9.2%的学生表示不会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低碳问题,觉得学不学习化学,对践行低碳生活没有影响。有12.9%的高中生表示化学知识对解决家庭低碳生活没有帮助,而初中生只占4.3%,66.9%的学生表示,只有当试卷上出现了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时,老师才会对“低碳”知识进行讲解,这种现象在高中更为明显。84.1%的学生表示化学教学中一般不会主动讨论低碳,只有谈及环境保护时老师才会讨论,还有16.2%的学生认为从没有讨论,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对低碳生活的讨论次数越来越少。当问及“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辩论赛”等对低碳生活的影响时,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践行低碳生活。91.6%的学生表示对有关低碳生活的新闻越来越关心,说明低碳环保教育成效初步显现。

从表2可知,购买衣服时首选化纤的只有10.7%,说明如今的中学生大都比较享受生活。选购食品和用品包装时首选简易包装的只占22.1%,说明大多数学生比较注重外表,具体到自己践行低碳生活时缺乏行动。还有13.8%的学生从没使用过淘米水等近天然清洁剂;主动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的也只占50.9%;从不使用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的只占14.6%;循环利用处理派发传单的只占37.7%;每次都能随手关灯、电脑、水龙头等的只占46.4%;经常对用过的水进行二次利用的只占53.4%;在生活中重复使用塑料袋等再生资源的也只占59.3%,所有这些都说明当今的中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具体践行还远远不够,在化学教学中增加低碳环保生活知识,特别是具体落实到如何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的教育还任重道远。

3.2中学化学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3可知,所有的化学教师都对低碳生活等环保政策表示赞同,同时认为化学教学与践行低碳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掌握化学知识对实际践行低碳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这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65.4%的教师认为低碳生活对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上,这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只有6.6%的教师表示没有好好把握有关环保活动进行低碳教育。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都会结合如节能降耗、微型实验、循环利用等进行低碳教育。在开展低碳教育活动的形式方面,高中教师多采取辩论赛、模拟实验、课外参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而初中教师选择模拟实验的高达75.0%。有33.3%的高中教师认为有关“低碳生活”试题与教材的知识匹配不合理,说明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与教材的结合还有差距。只有44.9%的教师认为化学教材中关于低碳生活的内容适合,而71.4%的高中教师认为化学教材中关于低碳生活的内容太少,这为教育部门改编新教材提供了参考。还有不少老教师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平时极少对学生进行低碳教育,学生很难真正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4.几点建议

4.1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建议

当今中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让低碳环保教育形同虚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将低碳教育纳入国家和地方教育体系中,在高考和中考等重要考试中适当增加有关低碳生活的试题,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更加重视低碳环保教育。建议解决目前低碳教育责任不够明确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低碳教育内容,不断完善低碳教材体系,使低碳教育内容更明确和系统化,开发出更多更好有低碳特色的化学教材。建议建立新的低碳教育考核评比制度和激励监督机制,同时加强教师低碳环保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自身具有科学的低碳生活理念。加强低碳教育先进教师的培养,推广低碳教育先进典范的经验和做法,使低碳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得到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必须营造浓厚的校园低碳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进行低碳教育活动,开展如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等节约资源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节能低碳环保意识;组织学生举行低碳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进行低碳宣传教育活动。

4.2对中学化学教师的建议

化学教师要将低碳理念放在首位,备课时努力获取并理解与低碳有关的知识,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把低碳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对低碳生活进行深层次思考,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重新改造利用。如用泡沫和吸管制作有机物结构模型;用矿泉水瓶作为钠与水的反应容器;一次性输液器可以做导气管,大针管做反应器,药片包装盒代替点滴板等。化学实验过程中,结合废弃药品的回收利用方法,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并设计有效的实验方案。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药品回收,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过程来回收利用二氧化锰。教师要立足教材,领会新课标精神,根据教学实际安排好“低碳教育”的结合点,如教材中的“探究蜡烛的燃烧”、“奇妙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治理大气污染”等的教学内容都与“低碳”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通过辩论赛等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意识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适当增加低碳生活方面的实验探究设计,帮助学生从低碳角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选取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材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低碳生活的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启发学生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教师要制定更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不断反思,将低碳理念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在化学教学中贯穿低碳教育的新方法。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活;园林景观设计;影响

全球变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快,这也使得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能源的节约意识不断提高,低碳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断提升的话题。在中国,也必将会掀起一场低碳风暴,而低碳这个话题也势必会渐渐和我们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人们正常生活当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新能源的开发等都是进行提高低碳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而低碳经济生活也和我们的园林设计存在一定的关系。

1 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的低碳经济理念

1.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当中的低碳理念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重视固碳能力更强的植物种类应用,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园林绿地的固碳效益提升起来,从而为营造低碳园林绿地创造条件。而营造科学合理的低碳园林景观,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进行合理搭配:①重视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搭配,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要比乔木更显著。②重视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的搭配,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要高于慢生树种。但是有些速生树种虽然有很强的固碳能力,但是固定后也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1]。③重视落叶植被和常绿植被的搭配,相比常绿植被,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更强。④重视高龄树木和低龄树木的搭配。年龄低的树木固碳能力要高于年龄高的树木固碳能力。⑤重视常规园林植物行业乡土植物的搭配,因为乡土植物是当地产物,这类植物经过漫长演化,其适应能力将会更强。

1.2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当中的低碳理念

水景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现代的园林设计当中对水体景观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将地毯的理念和水体景观的设计融为一体,这需要考虑其景观效果,也需要注重生态性、亲和性和创造性。在选址上,需要依靠主要的地形和自然水源来对水体景观的设计进行考虑,就地取材能在很大程度上将能量的消耗降到最低。

1.3 园林景观材料选择当中的低碳理念

在园林景观的构建过程当中,无论是对园林的道路进行铺设,还是对碳排放量的降低,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选择低碳型材料,这样能够更为直接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2]。对于低碳材料来说,主要是新型材料的研发和木质材料的使用。而且采用木质材料还能够更好地固碳排放,有效提高低碳经济的效益。

1.4 园林景观施工和养护管理当中的低碳理念

将低碳理念引入园林的设计当中,最重要的除了上述需要考虑的以外,还需要对高水准的施工质量以及其长久有效的景观效果做出充分考虑。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最好能够尽量减少机械操作部分,以此来减少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效果,也能够减少因为机器对周边生态景观所造成的破坏。

2 低碳经济生活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分析

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将低碳理念注入其中是符合时展潮流的,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设计师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低碳要求,急需要对碳的排放量做出充分考虑,因此,在计算和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对二氧化塔的排放量做出精密的计算和控制,只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低碳理念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也可以从4个方面说起:①低碳理念能够促进园林景观使用的持久化。因为园林设计当中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更需要创造出最佳的园林景观,这才能够使各个方面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量减少到最低,可以延长园林景观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园林的成本,促进园林景观的持久化[3]。②低碳理念更有助于园林景观的维护。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如果想要减少碳的排放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采用这些材料对园林中所有涉及到的植物、水和石头等进行设置,能够更加有助于园林景观的维护。③低碳理念可以加大园林景观的绿地面积。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之前,相关设计师就需要对设计的必要性和相关设计情况做出充分考虑。在设计的时候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动工程序,采用低碳理念,对园林原有植被进行养护和管理,再配合粗放型管理,便能够增加绿地面积,达到低碳的目的。④低碳理念对园林景观综合价值的影响。在园林景观低碳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怎样才能够达到低碳的目的,还需要对园林景观的实用价值做出考虑和顾及。合理采用低碳理念能够更好地使园林景观的实用价值得以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3 结语

本研究主要针对低碳经济生活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简要分析和探索。希望在当前这种低碳生活的背景之下,各个行业都能够做好低碳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锐,王俊杰.景观视角下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思考[J].城市发展

研究,2011(1)

2 黎穗明.低碳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探讨[J].绿色科技,2011(4)

第4篇

1发现问题

在探究影响声音的高低的因素时,苏科版8年级物理教材中先将钢质的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质刻度尺,使之振动,而后改变钢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次声音的高低,以及钢质刻度尺振动的快慢。

笔者让学生完成此实验后,所有学生都能说出: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声音低且粗;钢尺伸出桌面较短时声音高且细。关于钢尺哪次振动快哪次振动慢这个问题,有些学生说声音高时,感觉钢尺振动快,声音低时感觉钢尺振动慢。而有些学生则面无表情,他们根本看不出哪次振动快或哪次振动慢。

2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改变教学策略,变换学生活动,让每位学生取来一张硬纸片和一侧边上带有齿子的塑料刻度尺,而后让硬纸片从刻度尺带齿的一端划到另一端,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振动快慢有何不同。对于第1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解决,对于第2个问题,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

师问:不论硬纸片是慢划还是快划,它们的振动次数有何关系?为什么?

生:一样多,因为塑料尺一侧的齿数一定,硬纸片从塑料尺的一端划到另一端,硬纸片振动的次数与塑料尺上的齿数相同。

师问:快划与慢划两次花的时间有何关系?哪次振动快?

生:快划花的时间短,振动快,慢划花的时间长,振动慢。

师: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那么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能总结一下吗?

生: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快音调高,振动慢音调低。

师:甲物体1 min振动600次,乙物体5s振动120次,哪次振动快?怎么比较?可以有几种方法?

生:看它们Is内振动的次数,振动次数多,振动快。

生:看它们振动一次花的时间,时间长,振动慢。

师问:根据以上的例子,请你总结一下,怎样比较物体振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生:①在Is内,比较物体振动的次数;②在物体振动次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振动时间的长短。

师:在物理学里,为了比较物体振动的快慢,引入了频率的概念,频率高振动快,频率低振动慢。其定义就是Is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所以音调的高低还可以说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

3教后反思

物理课堂是否高效,不仅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知识,还要看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否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教学中,不能只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进行移植,而是借助于教材的媒介作用,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对话、沟通,学习到富有真情实感且有活力的知识,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实现了对课本知识的提升和对这节物理课知识的构建,进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3.2注重实验教学和科学方法教育

第5篇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种植年限;菜地

中图分类号:S158.5;S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0-4903-05

Effects of Planting Years on Soil Microbial Carbon, Nitrogen and Enzyme Activity of Vegetable Fields

HUANG Rong,WAN Yi-lin,GAO M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rom vegetable fields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years (1,5,10,15 years) in the vegetable base of Baishiyi tow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The soil microorganism quantity,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MBC) and nitrogen(SMBN),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organism quantity and enzyme activity, SMBC and SMBN content of surface soil (0 to 20 cm)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subsurface soil(20 to 40 cm). In 0~20 cm vegetable soil the maximum amount of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were in the vegetable soil planted for 10 years, while the maximum amount of fungi was in the vegetable soil planted for 5 years. SMBC content in 0~20 cm vegetable soil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years. SMBN content in 0~20 cm vegetable soil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years was relatively stable. SMBC and SMBN contents in both surface or subsurface soil planted for 10 years were high.Enzyme activity in vegetable soil was differed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years. Catalase activity in soil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years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maintained at 1.22~1.62 mL/g. Urease and invertase activity was fluctuated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Urease activity could be high up to 1.80 mg/g with the minimum of 0.15 mg/g. The invertase activity was ranged from 0.91 mg/g to 3.40 mg/g.

Key words: soil microorganism; microbial biomass; soil enzyme activity; planting years; vegetable field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不仅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转化与循环的动力, 还是土壤中植物有效养分的储备库,能直观地反映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状况[1]。土壤酶参与了腐殖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土壤中一切生物化学的过程,是一个反映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免耕最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2]。在相同的耕作方式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宇万太等[3]研究表明,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裸地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最低。近几十年来,化学肥料施用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但是,长期施用化肥会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酶活性的变化[5]。

近年来,国内外对不同耕作方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施肥量及施肥种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5-8]。长期施肥对土壤中微生物、微生物生物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种植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等)的土壤上,对于菜地土壤的研究较少。由于菜地土壤复种指数高,施肥量相当于粮食土壤的几倍,种植蔬菜的年限不同,施入土壤中的化肥量差异较大,种植蔬菜年限越久,施入土壤的化肥就越多。因此,本研究就不同蔬菜种植年限下,不同化肥施用量对菜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期阐明化肥施用量对菜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为菜地合理、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土壤

试验所采集的土壤是来自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的蔬菜基地。1997年之前,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在1997年之后,该地区慢慢地向蔬菜种植方向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蔬菜基地。该区土壤为灰棕紫泥土。由于该地区的土壤主要用于种植蔬菜,蔬菜一年种植3~6季,复种指数一般为400%~600%,远高于粮食的复种指数。蔬菜基地具有高复种指数和一年多季的特点,因此投入到土壤中的化肥量也相应的高,肥料品种也相应的多。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种植年限下(即不同施肥年限下)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在同一区域分别采集了种植1、5、10和15年的蔬菜地的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具体采样方法为:分别选取种植了1年、5年、10年和15年的蔬菜地,每个种植年限各选3个地块,每个地块皆采用梅花式多点采样法,分别采集0~20 cm表层和20~40 cm亚表层的土壤,采用四分法留取5 kg的土壤,然后将表层和亚表层的土壤分别装袋并做好记录。采集完之后带回实验室,一部分在自然状况下风干,用于常规的养分分析;另一部分保存在4 ℃的冰箱内,用于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酶活性的测定。其采样点的基本情况及土壤的理化性质见表1和表2。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细菌采用牛肉汁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混菌法培养测定;真菌采用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平板混菌法培养测定;放线菌采用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平板混菌法培养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采用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采用熏蒸提取-纳式试剂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脲酶活性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

上述试验结果的数据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进行数据处理;图形利用Excel软件绘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年限的菜地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种植年限下,无论是在表层(0~20 cm)还是在亚表层(20~40 cm)的土壤中,微生物三大类菌的种群数量分布趋势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真菌,放线菌数量最少。这是因为土壤微生物对施肥方式的敏感性不一样造成的。随着施用化肥年限的增加,真菌数量有较大的变化,最高可达11.26×105个/g,最低仅2.68×105个/g。无论是在表层还是亚表层土壤中,放线菌的种群数量都比较少。在不同的施肥年限下,表层土壤中的放线菌数量的最高峰出现在种植10年的菜地土壤中,亚表层土壤中的放线菌数量的最高峰出现在种植5年的菜地土壤中。

从表3还可以看出,种植15年蔬菜的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不高。有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土壤中盐分增加, 土壤酸化与养分失调造成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9]。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三大微生物菌群数量除表层土壤细菌外,其余最高值都出现在种植5年或10年的菜地土壤中,可能原因在于种植5年和10年的土壤都是采用一年五季的种植制度,就会使用更多的肥料。由于施肥量的增加,引入了更多的营养物质,为微生物积累更多的养分,这样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黄玉霞等[10]的研究也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土壤中的养分有所积累,使微生物有一个有利于繁殖的物质环境,土壤微生物三大类菌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2.2 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2.2.1 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中的活性营养库, 调控着土壤养分的转化循环及有效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环境、施肥及作物生长有密切关系。由表4可知,对于SMBC来说,除了种植10年的菜地表层土壤中SMBC含量和亚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相差不大以外,种植1、5和15年的菜地表层土壤中SMBC含量是亚表层土壤中的16.8、4.2和1.6倍,这与徐阳春等[1]研究结果相似。可能原因在于植物残体及连年施入的有机肥主要积累在表土层中, 相应地可供微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充足,从而导致表层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高。但总体来说,SMBC的含量都比较低,这是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尤其是无机氮肥,虽然增加了植物根茬等的残留, 但由于土壤的碳、氮比(C/N)下降, 加速了土壤中原有有机碳分解, 导致土壤中积累的有机碳总量较少[10]。

2.2.2 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 除了种植5年的菜地表层土壤SMBN含量比亚表层中的高了29.9%外,其余种植年限的表层土壤中SMBN含量都比亚表层中的高了48%以上。总的来说,在不同的种植年限下,表层土壤中的SMBN都高于亚表层土壤中的SMBN含量。可能原因在于表层土壤的透气性比亚表层的好,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从而表层土壤中的SMBN含量也相应的高。巨晓棠等[11]对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变化监测结果表明, 其含量在不同土层顺序为0~20 cm>20~40 cm>40~60 cm, 这主要是因为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丰富, 微生物活动旺盛。对亚表层土壤而言,SMBN的含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最高峰出现在种植10年的土壤中,可能原因在于鸡粪肥的使用使得土壤中的C/N较高。仇少君等[12]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及其在氮素循环中作用研究表明,C/N愈高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影响持续时间愈长。

SMBN含量随施肥年限的变化趋势与SMBC有所不同,且SMBN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高于SMBC含量。徐阳春等[1]研究发现化肥与秸秆、绿肥、猪粪等有机肥配合施用后, 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 从而固持了一部分氮素。被微生物固持氮素中的一部分被矿化释放出来, 供作物吸收;另一部分就转化为稳定的有机氮, 最终使土壤氮素含量增加。此外还可能是菜地土壤中均使用了鸡粪肥,由于鸡粪肥具有固氮的功能而且C/N较高,所以施用的氮肥容易被固定,从而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形成。黄玉霞等[10]研究表明将C/N较高的有机物料与化学氮肥一同施入土壤, 肥料氮先固定到微生物体内, 被固定的无机氮肥避免了挥发、淋洗和反硝化的损失,对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样就有更多的SMBN积累。

2.3 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酶是来自于微生物、动植物活体或残体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它可以催化土壤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本试验根据具体情况主要测定了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0~20 cm表层和20~40 cm亚表层中过氧化氢酶、脲酶以及蔗糖酶的含量。由表5可以看出,该采样地点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较稳定,而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在不同的种植年限以及不同的土层间浮动都比较大。

2.3.1 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酶不仅参与了生物的呼吸代谢活动,而且还可以解除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对活细胞有害的过氧化氢[4]。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好氧微生物数量、土壤肥力有密切的联系[13]。从表5可以看出,对表层土壤来说,除了种植10年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1.62 mL/g)外,其余种植年限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维持在1.23~1.30 mL/g。对亚表层土壤来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表层土壤中的稳定,在不同种植年限下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差不大。表层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比亚表层的略强,但是并没有很大差异,可能是由于表层土壤的透气性比亚表层的好,这样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增长, 因而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略强。总的来说,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不同的种植年限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并不大。这与贺婧等[14]研究结果相一致。

2.3.2 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脲酶对尿素的转化起到重要作用[15]。从表5可以看出,在表层土壤中,除了种植15年的土壤脲酶活性较强以外,其余表层土壤中的脲酶活性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减弱的趋势,平均为0.66~1.06 mg/g。在亚表层土壤中,除了种植5年的土壤脲酶活性较弱以外,其余种植年限的脲酶活性为0.36~0.95 mg/g。在各种植年限下,表层土壤的脲酶活性多数比亚表层土壤的高的多,可能是由于表层土壤的透气性比亚表层的好,这样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增长, 因而表层土壤脲酶活性明显增强。将同土层中的土壤脲酶活性平均值与施肥年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脲酶活性与施肥年限呈正相关,但是相关关系并不显著(r=0.562,P=0.439>0.05);亚表层土壤脲酶活性与施肥年限也呈正相关,相关关系也不显著(r=0.440,P=0.956>0.05)。总的来说,土壤脲酶活性与施肥年限存在正相关关系,该结论与贺婧等[14]研究结果相一致。

2.3.3 不同种植年限对菜地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蔗糖酶是土壤中的另一种酶,它能促进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对增加土壤易溶性营养有着重要的作用[16]。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蔗糖酶活性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而变化,在种植10年的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出现最高峰值,为3.27 mg/g。将表层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与不同种植年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与种植年限呈负相关关系,但是相关关系并不显著(r=-0.314,P=0.686>0.05)。在种植1~10年的亚表层土壤中,蔗糖酶活性为0.91~3.40 mg/g,种植15年的亚表层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最低。将亚表层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与不同种植年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亚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与种植年限呈负相关,但是相关关系并不显著(r=-0.528,P=0.472>0.05)。黄玉霞等[10]研究表明,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 蔗糖酶的活性降低。但是本试验结果显示,土壤表层和亚表层的蔗糖酶活性浮动比较大,可能原因在于农户采用的施肥方式与栽培管理措施不同。

3 小结与讨论

袁玲等[8]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必然会影响土壤环境, 影响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从而影响到来源于这三者的土壤酶的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由于土壤酶、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敏感性, 以及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土壤每年必须投入大量的肥料特别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随着土壤被用于农业的时间增加,肥料的使用量也会随之增加。所以不同种植年限必然会对土壤酶、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生物量产生一定的影响[14]。本试验研究表明:

1)长期施肥对土壤中三大微生物类群是有一定影响的,不同种植年限下,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的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真菌,放线菌数量最少,其中种植了15年的菜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数量最少,这与黄玉霞等[10]的研究结果是大体一致的。

2)长期施肥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由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随着施肥年限的改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也会随之而改变。对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来说,0~20 cm土壤中的SMBC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递减;对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来说,0~20 cm的SMBN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其含量比较稳定。同时,长期施肥对不同土层间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要比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大些。

3)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长期施肥也必然会引起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因为施肥引入营养物质,改善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分布,从而改变了土壤酶活性。随着施肥年限的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较稳定,而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在不同的施肥年限以及不同的土层间浮动都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以及脲酶的活性相对减弱,这是因为表层土壤透气性较好,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且农户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也较大。

参考文献:

[1] 徐阳春,沈其荣,冉 炜.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2,39(1):89-96.

[2] 王晓凌,陈明灿,张 雷.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28-30.

[3] 宇万太,姜子绍,柳 敏,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39(2):283-286.

[4] 邱现奎,董元杰,万勇善,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2010,42(2):249-255.

[5] 马宁宁,李天来,武春成,等.长期施肥对设施菜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66-1771.

[6]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等.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J].江苏农业学报,2003,19(1):33-36.

[7] 刘恩科,梅旭荣,赵秉强,等.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3):63-68.

[8] 袁 玲,杨邦俊.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氮磷养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4):300-306.

[9] 张乃明,董 艳.施肥与设施栽培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4,13(1):61-62.

[10] 黄玉霞,李俊华,褚贵新,等.施肥对菜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5):552-557.

[11]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冬小麦生长期土壤固定态铵与微生物氮的动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90-91.

[12] 仇少君,彭佩钦, 刘 强,等.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及其在氮素循环中作用[J].生态学杂志,2006,25(4):443-448.

[13] 樊 军,郝明德.黄土高原旱地轮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Ⅳ.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1):9-13.

[14] 贺 婧,米文宝,马亚宁,等.不同耕作年限设施蔬菜土壤酶活性变化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1,32(4):18-20.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园林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 水景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气温的日渐变暖,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低碳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当今,“低碳”已成为全球最热的话题,各行各业都或实或虚的将“低碳”融入其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休闲都已经与之密不可分。当然,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应用也十分的广泛,并且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节约了能源、美化了自然环境。园林不但可以给人们提供观光、休闲,还可以起到协调、舒缓、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尤其是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盛行及人们对“低碳”理解的深入,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也随之改变,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已刻不容缓。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对园林景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以下笔者分别从植物搭配、水景设计、景观材料选择、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对低碳经济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园林植物景观低碳设计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为主要的元素之一,应该选择固碳型植物(比如垂柳、夹竹桃、麻栎、金叶女贞等),增强园林绿地的固碳能力,打造低碳园林绿地。但是,园林植物配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功能满足要求;因地制宜,不同的场地种植不同的物种;注重特色及风格的展现;考虑植物季相的变化等。低碳园林植物布置应该要注意各类植物固碳能力的互补,从而增强整个园林绿地的固碳能力,打造一个科学合理、货真价实的低碳园林景观。

1.1 落叶乔木搭配常绿灌木

根据有关实验证明,常绿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最强,落叶乔木次之,常绿乔木再次,落叶灌木较差。所以,植物搭配时,可以适当的加大常绿灌木与落叶乔木的比列,不但可以增加单位空间的绿化量,还可以提高园林绿地的固碳能力。

1.2 速生树种搭配慢生树种

速生树种比慢生物种的固碳能力要强,但是它释放CO2也很快速,比如芭蕉就不能长时间固定CO2。因此,出于长期考虑,最好是采用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搭配,不但增强了固碳能力,还能获得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1.3 常绿植物搭配落叶植物

彩叶植物及落叶植物的固碳能力要比常绿植物强,但是它们在秋冬季节都要落叶,该季节的固碳释氧量几乎为零,因此,采用常绿植物搭配落叶植物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不但使得园林四季常绿,还可以提高整体固碳能力。

1.4 高龄树木搭配低龄树木

高龄树木生长基本停止,其固碳释氧能力远不如低龄树木。但是从生态效益、古树保护、美观等方面来讲,维护保养古树都很有必要。所以,低龄树种搭配高龄树种在保证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还能兼顾美观等功能需求。

1.5 乡土植物搭配常规园林植物

乡土植物经历千百年的演化已经非常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乡,其生理形态、生长习惯、生长特征等都已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并且,很多的乡土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也很强,比如垂柳、麻栎等。所以,在园林景观中适当的增加乡土植物,不但可以达到低碳的效果,还能维护植物群的生态稳定。

2园林水体景观低碳设计

水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水景在现代园林建设中使用越来越多,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低碳水景设计不但要注重景观效果,还必须重视生态性、亲和性等。水是水景的主体,设计初就应该将低碳理念融入其中。首先,在选择水景位置时最好是能够依山伴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自然水流。如此便可以就地取材,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从而达到低碳经济的目的。其次,水景设计时不要一味的追求豪华、庞大的景观效果,以免造成浪费。再次,在水景的灯光、音乐等辅助设计时,必须要注意其控制,尤其是要避免大面积的使用大功率灯光,如此不但可以减少用水量,也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最后应该合理选用匹配的水景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软化景观效果,还可以净化水体,降低污染,实现青山绿水、河流垂柳的自然景观效果。水景设计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设计师们应该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生态、舒适、和谐的低碳水景实体。

3低碳园林材料的选用

园林景观的材料选用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效果,低碳型园林景观就应该选用低碳、环保型材料。不管是园林道路的铺筑,还是园林景观造型的布置,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材料是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低碳化的最捷径。低碳材料是指能够在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不可再生自然原材料的使用量, 制造过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使用寿命长, 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并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

对于园林景观的原材料最好是可以反复循环利用,或者是新型的环保材料。比如木工结构的应用就要比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的能耗就要少很多,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减少CO2的排放量,同时还可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人们对植树造林的认识,如此又可以进一步增大全球的固碳效益。再比如,园林里面的路灯可以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或者采用风光互补路灯,也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实现低碳环保的目的。此外,我们在选用材料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其生产过程是否低碳环保。

4园林景观低碳施工及管养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园林景观不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还必须要付出行动,也就是要施工成形,创造一个低碳园林景观实体。高水准的施工及养护管理可以长期保持园林景观的效果。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应该减少机械的使用率,不但可以节能减排,还可以尽量的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及植被土体的破坏,实现园林景观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

良好的养护管理为园林景观的长期效果提供了保障。园林景观后期的维护( 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灌溉等) 中, CO2 的排放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这与低碳经济生活发展要求是相矛盾的。因此, 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碳成本的持续性, 要用生态的技术与方法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比如多选用一些粗放型管理的植物种类, 增加乔木的数量与种类, 垂直绿化增加绿化面积, 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平常注意做好雨水等收集,养护浇灌等用水尽可能使用收集雨水等。

5 结束语

将低碳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是大势所趋,也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要求。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真正的将低碳理念融入其中,杜绝仅仅打着低碳的旗号,流于形式,必须在园林景观的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实现低碳环保,创造建设一个货真价实的低碳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展思辉, 袁杰, 于宏兵, 等. 低碳经济走进中国[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6): 61~62.

[2] 王贞, 万敏.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 2010(6): 17~18.

第7篇

一、准备充分

为了保证此次主题团日活动地成功开展,我们广泛征集建议,召开专门会议商讨活动主题、内容及流程;与团委学生会及各团支部做好本次活动开展的配合工作。

二、具体活动开展情况

召开宣传低碳生活方式的主题会议

1、计算机学院组织部部长李志倩主持会议

4月16日晚上7点半,在计算机楼217报告厅举行会议。李志倩支持会议,她首先引出低碳生活的概念,由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助理08级的王静同学详细的向在场的同学介绍了低碳的起源,由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引出低碳生活方式。软件学院组织部部长赵道乾同学讲述了低碳生活的内容,呼吁大家采用低碳的生活方式。同时,观看了环境污染的专题片,令同学们受到心灵的震撼,也通过低碳生活宣传片来告诉同学们怎样在生活中做到低碳。

2、会议互动环节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并积极发言

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低碳的生活方式,对低碳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们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畅所欲言,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8级陈璐同学发言,讲述了她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基于我院的特点呼吁同学们随手关闭计算机显示器,同时提出在生活中随手关灯、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多种植植物等的重要性。09级董波同学进行了补充发言,用生动,形象,诙谐的语言,动作,提倡大家少用纸巾改用手帕,少用塑料袋,双面打印等,来维护共同的生存环境——地球。最后,团支书代表段婷婷同学就低碳生活方式是否会影响现代生活的质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3、计科院组织部部长李志倩进行总结

组织部部长李志倩指出本次会议只是低碳生活活动的开始,同学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在生活中宣传低碳生活的作用,以自身为表率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低碳生活,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出一份力。并且她指出我院将进行低碳生活宣传片的拍摄,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使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4、演唱本次活动的主题曲

会议最后由张海洋、段婷婷、曹运洲、崔钟锐四位同学演唱为本次活动改编的主题曲《低碳欢迎你》,精彩的演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会议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

低碳生活宣传片的拍摄工作

本次团日活动,我们进行两个宣传片的拍摄,主要内容为:

1、有关低碳生活方式的知识普及

2、由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与软件学院联合制作的有关低碳生活的mv

第8篇

低碳生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低碳生活的理念,然后把这种理念由学校辐射到家庭和社会,最终影响到社会的每一分子。昆明滇池中学从2009年开始,在聆听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科技讲座,参加校园低碳生活培训,发出在校园开展低碳生活的动员倡议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进行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黑板报宣传和校园低碳生活科普讲座;在高一年级结合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低碳生活的科技创新活动”,未来还将组织开展“低碳生活漫画评比和展览”、“低碳生活科技创新活动评比”等相关活动。

昆明滇池中学在全员参加低碳生活校园活动的高一年级开展了评选“低碳生活形象大使”活动,通过各班级参赛小队推荐,层层选拔,对最终选出的12名学生进行了笔试和面试,就有关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就学生的相关调查研究能力进行了考查,对低碳生活理念的推广宣传,对中英文口语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测试。最终评选出5名学生成为“低碳生活形象大使”。

昆明滇池中学还在开展校园低碳生活黑板报宣传和校园讲座的基础上,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校园低碳生活科技创新活动。各班由4~5名同学组成一个小队开展相关低碳生活活动研究,经过学校认真评选,评出12个创新课题作为校级课题,由相关学科老师指导研究,将在2010年6~11月分阶段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和推广工作。在此期间,学校还将组织校园低碳生活漫画展览,在学生中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培养学生的低碳生活习惯和宣传低碳生活的能力。

(昆明滇池中学)

低碳生活进校园 节能减排入人心

为了响应我国政府提出的“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号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低碳观念,养成健康、节约的生活方式,昆明市第三中学从2009年开始逐步推开校园低碳生活活动。

学校组织聆听了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教授在昆明举行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科技讲座;安排老师参加了云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组织的校园低碳生活培训;地理教研组进行了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专题学习;校园中张贴了低碳生活的宣传海报;部分班级开展了主题班会……这些学习活动提高了教师、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让“低碳”不仅是生活方式,更要变为生活态度。

学生会发出校园低碳生活的动员倡议,倡导学校教师和学生节约使用能源,减少碳排放;同学们号召大家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关灯一小时”,感受能源的重要,倡导对能源的合理利用,提倡人们过低碳生活;同学们还到校外进行宣传,呼吁市民也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把科技创新活动与低碳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设计节能减排方案,学生参与面大,活动组织有效,课题涉及面广、有深度、有研究价值。

从意识到行动,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段时间的活动中,昆明市第三中学通过学习、活动。让师生了解了低碳生活,认识了低碳生活,但只有把“低碳意识”转化为自觉的“低碳行为”,大家的努力才真正有效。让我们继续为“低碳”而努力吧!

走近“普洱贡茶”探寻环保低碳生活

为了持之以恒地开展“我的低碳生活――2010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暑假刚开始,思茅四中就于7月16日组织学生到宁洱进行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普洱是普洱茶的故乡,喝普洱茶、普洱茶加工制作等科学、环保、低碳吗?带着这些问题,在普洱市科协、宁洱县科协和宁洱“普洱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等的支持帮助下,思茅四中的同学们走进了“普洱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用DV记录了制茶的工艺过程,对“普洱贡茶”制作技艺进行了探究。

在传习所,同学们认识了普洱贡茶的第八代传人李兴昌,他向同学们讲述了传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古老的手工技艺、生态的普洱贡茶,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秘密。

通过对普洱茶工艺制作的探究、问寻和体验,同学们了解到普洱贡茶是历史名茶,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依然保持了传统人工的纯正技术。这不正是今天我们要追寻的低碳生活吗?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低碳生活 低碳教育

[作者简介]刘宏(1969— ),女,辽宁辽阳人,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田笑(1987— ),女,山东日照人,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77—02

从2002年开始,平均每人生活消费能源的数量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可见在我国居民中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科技和知识的先锋,是未来社会的主宰,在大学生中进行低碳生活教育,让环保与节俭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是一项紧迫的使命。

一、大学生对低碳生活认知的现状

低碳经济(Low Fossil Fuel Economy)目的是通过科技和制度等的创新,转变传统经济的发展方式,实现低耗能、低排放和低污染。低碳经济衍生出低碳生活的概念,低碳生活是指人们减少日常生活的耗能量,以一种科学、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在我国居民的低碳生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他们从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树立一种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将来走向社会身体力行,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为了了解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度的现状,南京邮电大学200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等方式随机调查100名在校大学生。通过调查发现,“75%的大学生认为气候和环境问题对自身生活影响不大,仅有15%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生活影响很大。调查还显示,对节能减排认知度不够的75%的大学生因认识不足,对低碳生活也了解不够,从而觉得气候和环境问题对自身生活影响不大。”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参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空间仍然很大。4%的大学生很关心碳的排放,并且注意自己减少碳排放和向他人宣传;9%的大学生意识到碳排放关系和地球气候的必然联系,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减排;76%的大学生认识到应该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但没有实质采取行动;只有11%的大学生认为低碳排放与自己没有关系。接受调查的全部大学生都认为政府、学校、社区、环保社团、媒体都应为低碳生活展开行动。造成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知现状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的崇高理想人格,已经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利益至上、自由主义等思想意识侵蚀。这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违背的不健康的西方文化部分,对现在的大学生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传统文化缺失严重有直接的关系。再加上网络时代的虚幻,现实的道德准则很多时候已经失去了约束力。因此,国家、社会、家庭必须共同努力,在大学生中继续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2.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低碳生活的必要性,也对人、社会和自然这样一个深刻相关、相互依存的和谐生态系统缺乏必要的认识。国家、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的关注度和宣传力度还不够,学生对基本的低碳生活常识非常缺乏。家长缺乏对子女的督导和教育,现在大学生中,生活中奢侈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经常会发生,食堂里的剩饭、剩菜随处可见,穿衣服讲究名牌,很多同学还开着私家车来上学。学校周边环境混乱不堪,这导致部分大学生置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于不顾,让自己的人生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大学生低碳生活教育,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尽到各部门的督导职责,向大学生普及低碳生活常识,做好大学生思想和素质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低碳生活的态度。

3.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参与度还不够,参与空间还很大。国家、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大学生行动起来,并发挥民间组织和社团的作用,让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和与别人的合作交流中,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更好地在享受低碳生活中为节能环保作出贡献。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大学生的低碳生活与传统文化联系到一起,是因为大学生的道德现状的确令人担忧,也是为了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出路,尽管这个效应会是长期的,但这对于保证以后一些具体教育措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无疑是根基与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低碳生活需要政策的引导、资金的保障、技术的支撑、法律的监督,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行事,怎么做人,低碳生活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弟子规》中讲到:“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误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穿衣服追求名牌,很好很新的衣服穿过几次就搁置不穿,再买新的。据统计,如果每名大学生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便可以节约能源约2.5Kg标准煤,相应减排6.4Kg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的饮食应该讲究清淡,平时尽量以素食为主,吃素食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这样又有利于环保。如果多吃1Kg肉,将会增加排放二氧化碳1.24Kg。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国家、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树立起环保道德。环保道德主张,人类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与义务。加强环保道德教育,让整个社会的公民负起环保的责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立起环保道德观念,为其注入内在的精神动力,人们才会积极并且持久地践行低碳生活。

2.国家社会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天津大学的牛晓姿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中,研究证实我国在省际层面上存在资源诅咒的问题,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反而带来经济发展不稳定、收入不平等、GDP增长放缓等现象,这就是资源诅咒现象。国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缓资源开发,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开发。同时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能源损耗量。国家要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资源节约开发的理念,通过在思想政治课等教材中,阐述资源过度开采对人类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让他们意识到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并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道。要完善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要加快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普及大学生关于新能源的知识。这有助于他们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意义,树立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的意识,同时也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大有裨益,让他们懂得珍惜资源,避免浪费。

搞好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国家和社会应该发挥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最近我们国家推行的减少电台娱乐节目的数量,加强道德宣传的节目的政策就对大学生的教育大有裨益。政府还应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监管治理,让一些歌厅、网吧、出租房等远离校园周边,防止对大学生思想的腐蚀。鼓励学生真正地走出校园,加入到环保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中来。各市的环境保护协会是环保公益活动的生力军。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减碳”,我们大学生还可以加入到环保协会中来,多关注环保、能源、气候问题,和大家一起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并且走出校园,向全社会宣传“低碳理念”,让全体社会成员都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

3.加强校园媒体和学校组织的引导。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向学生宣传低碳生活。学校网页、微博和BBS上可以多为学生转载低碳生活的帖子,建立低碳生活教育专栏,提高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并且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低碳生活心得。在学校的宣传栏、图书馆、食堂等地方可以张贴低碳生活的海报和标语,让大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时时刻刻强化低碳生活意识。可以鼓励学生加入到学校的环保社团,和同学通过合作实践,强化低碳生活意识。

我们还应该在大学生中尽量提倡低能量、低消费、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对于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学会节约,身体力行地实现低碳生活方式。学校应尽量在宿舍、教室、食堂安置节能灯,大学生的笔记本、充电器等,不用的时候应该彻底关闭;购物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塑料袋,鼓励学生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因为生产一个一次性塑料袋就耗能约0.04g标准煤,相应增加0.1g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塑料在自然界中的分解是极其困难的。由于学校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主要的场所,学校落实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对于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起着关键的作用。

4.家长应该对大学生加强监管与教育。现在很多大学生由于远离父母念书,失去了家长的监管,由于缺乏辨别意识和人生阅历,可能会让自己的行为偏离正确的轨道。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思想交流,时刻掌握子女的思想动态,通过电话、视频等经常劝勉子女加强低碳生活消费意识,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要适当控制子女的消费,给学生的生活费要合理,不要溺爱子女,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成年,应该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对子女加强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教会他们怎么做人,让他们树立起对人类和环境的责任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身体力行,做低碳生活的典范,避免铺张浪费。比如,家长可以通过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方式代替开私家车,抑制自己的奢侈性消费行为,选择节能门窗等节能环保材料,对于日常生活的饮食、衣服生活品做到物尽其用等,这无形中会对子女的低碳生活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总之,面对能源、环境的日趋严峻的挑战,我们每个公民以一种“低消费”“低耗能”“低浪费”的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自2001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耗量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加强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是国家搞好低碳生活教育的关键,这涉及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铺张浪费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薄弱,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将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提高到环保道德的层面上来,只要国家、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搞好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教育,让他们在践行低碳生活中,保护好我们人类所共有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王蕾.低碳背景下大学生的低碳生活[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2]胡玉东,瞿丹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对策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10(6).

[3]李东霞.当代大学生道德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色紧张[J].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2007(5).

[4]李荔歌.浅析当代低碳生活中的环保道德因素[J].科教导刊,2010(8).

[5]牛晓姿.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DB/OL].http://222.21.62.157:8000/rewriter/KNS/http/ckha9bmjh9mds/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12&filename=1011263037.nh,2010—05—24.

第10篇

关键词:图书馆;低碳社会;角色定位;实现途径

低碳经济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的,强调以最少的自然资源和最小的环境污染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多的商机。近几年,低碳概念逐步渗入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各种低碳理念的诞生,如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建筑、低碳服务等。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和公共服务的场所,一方面建设时要遵循低碳建筑理念,另一方面要强调低碳服务理念。那么,在低碳社会中,图书馆应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才能实现健康、课持续发展,具体实现途径又是怎样的呢?

1 图书馆与低碳社会的关系

图书馆是社会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设计和建设不合理,就会出现严重的高能耗问题,既污染公共环境,又加大建设成本,加重地方或国家的财政负担。所以对图书馆进行低碳化设计与建设,实现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随着低碳理念的逐渐普及,图书馆节能工作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很多地方的图书新馆在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时候,都比较重视低碳环保,普遍采取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如采用两种空调模式:将地源热泵运用到中央空调冷热系统中,这样可以实现40%的节能,当电价达到峰谷的最低值时,系统会及时切换到冰蓄冷系统空调,这样又可以实现30%的节能,通过这样的接力省电,一年下来就可以节约很多电费,是减少图书馆的开支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接力省电,很多图书馆还将地下车库等用不到空调的地方用楼板进行有效的隔温,防止了能量的白白丢失和浪费。

当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实行低碳服务就成了现代图书馆的重要任务,顺应了时展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具体表现。现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责除了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社会需求的改变,图书馆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即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加重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能源短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会愈演愈烈,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重要,所以,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建设节约型图书馆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图书馆向社会各界传播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包括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2 图书馆低碳建筑和低碳服务角色的实现途径

图书馆低碳建筑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设计人员的低碳设计来实现,如上面所讲的现在很多图书馆采用低碳建筑设计理念,采用两种空调模式实现接力省电,通过将地下停车场用等用不到空调的地方用楼板进行有效的隔温等。主要是在图书馆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当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图书馆的低碳服务角色就会比较重要,而且伴随着图书馆的使用会一直存在,其低碳服务角色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积极探索图书馆低碳服务模式

图书馆低碳服务也是近几年才提倡和实行的,没有现成的或成功理论、经验或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出符合现代图书馆低碳服务的模式。从这个模式中,我们要告诉读者什么是低碳,作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也需要为低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且要引导或建议读者可以怎么做,警告读者不可以怎么做。这样,社会各界人士就会加深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逐渐减少不利于低碳生活的行为,而且在一部先进人士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如现在很多城市的居民为了加少汽车尾气的产生,要么选取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要么选取绿色环保的骑车方式,而且随着低碳城市和低碳生活的逐渐普及,这类人群越来越多。

2.2 宣传低碳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

现阶段,虽然有一部人对低碳生活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人还比较陌生。所以,要想使低碳生活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就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图书馆或其他有效途径向全民普及低碳生活理念,让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现代社会低碳重要性,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才能有效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低碳生态的顺利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承受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加上环境压力和能源压力,我国政府的面临着重大的责任,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针对当前的情况,我国确立了低碳排放目标,并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作出了承诺。另外,我国政府还相继出台和修订了草原法、森林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应对去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社会是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一致好评。

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要充分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利用自己的独特资源优势,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国家制定的关于低碳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让他们认识到国家对低碳生活的重视,同时图书馆还应积极宣传国内外低碳或环保的最新消息以及最新技术,加强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低碳生活。

2.3 对低碳生活进行普及

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采取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或在馆内开展讲座等方式,加强公众多低碳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制作相应的低碳生活专题,通过开展服务宣传周等形式走向社会,向公众宣传低碳生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结合图书馆的开放性和资源型优势,向进馆读者发放关于低碳生活的宣传页和各种图片,引导读者对低碳生活的进一步认识,使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他们的观念当中,在以后的生活中主动自觉地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

2.4 图书馆馆员应以身作则,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图书馆馆员的形象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和行为,所以图书馆馆员必须以身作则,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图书馆馆员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然后结合图书馆的具体业务特点,具体开展低碳生活。如在工作时,尽量使用QQ、电子邮件、MSN、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减量减少纸张、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使用,如果必须要使用纸张,可以使用再生纸张;尽量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下班时注意检查电源,养成随手关掉电源的良好习惯;如果馆内光线较好,尽量不要开光,引导读者进行低碳阅读,并逐步养成习惯。这样,低碳生活就不再是一种理想或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逐渐可以实现的健康的额生活方式。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公共场所,图书馆馆员的低碳生活方式能够对读者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图书馆馆员在与读者交流中,可以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实现普及低碳生活的最终目的。同时,图书馆馆员除了在工作实践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在实际生活中也要积极在各种适宜的场合以适时的方式宣传低碳生活理念,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低碳环保活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和创新图书馆低碳服务技巧。

3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生活有利于促进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图书馆具有传承人类文明和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有利于实现公众、政府、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所以,在低碳社会,图书馆要努力扮演好低碳服务的角色,以及低碳建筑的角色,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N].中国信息报,2009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生活 问卷调查 大学生

引言

低碳生活是一种绿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编制并批准了《中国21世纪日程》,在日程中环境教育被列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教育是绿化明天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党的十报告更是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大学生是一个青春活跃的群体,他们追求个性的自我,同时又关注集体和国家的动向和命运。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观念形成和巩固的重要阶段。他们是环境保护的主力军,为此,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情况。

一、研究方法

2012年9月,我们调查小组在衡水学院分院教室及校园内,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98.25%。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低碳生活调查参与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共393人回复有效问卷,其中男生约占5.1%,女生约占94.9%;生源来自城市的约为27%,来自农村的约为73%。在校月平均支出400元以下的为24%,400-600元为53%,600-800元为15%,800元以上为8%。我校为师范类院校,女生比例较高,农村生源较多,在校月平均支出较为稳定。

2.低碳生活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发放问卷之前,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并不多,其中有10%没有听说过,说明宣传还有盲区,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低碳生活的宣传度;有84%的调查者仅仅是听说过,比例占了被调查者的五分之四以上,这种现象说明对低碳的宣传不够广泛,我们应把宣传面扩大,面向各层人群;接受调查的人群中仅有6%对低碳生活比较了解,因此我们更应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尽管有大多数的人听说过低碳,但是仅有40%的人知道其内涵。

在了解途径方面,60%的人是通过媒体得到有关环保低碳的信息,22%的人通过环保机构的宣传得到信息,8%的人通过身边人介绍了解信息,9%的人通过其他渠道知晓。这说明媒体是宣传信息的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多开拓其他的途径,比如在校园里开办讲座、办社团、组织主题晚会等等,让学生们多渠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3.低碳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调查,79%的学生认为低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5%的学生认为在某些方面有点关系,1%的学生认为低碳跟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那是政府的事情,还有6%的学生不清楚二者是否有关系。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知道低碳是与生活相关的。64%的学生认为低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18%的人认为低碳肯定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仅有2%的学生认为肯定不会影响自己,另有16%的学生不确定是否会对自己的正常生活有影响。调查时发现,尽管有多数学生认为低碳生活与大学生活相关密切,但是她们对低碳的认识处于不知甚解的状态,不确定低碳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方面的影响和改变。

因此环保教育要从基层做起,加大宣传力度,让低碳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意识到低碳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

4.低碳与日常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习惯调查,挑选了使用空调、购物袋、交通工具、餐具、手机充电、垃圾分类、用餐等6个方面的情况。

现在家庭中空调已经很普及了,尤其夏季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调查中发现,夏季使用空调制冷时,仅有20%的学生会把温度调至25-27度,(国家提倡26度或以上),大部分人会因贪图凉快,让空调尽快制冷,把温度调的很低(18度以下9%,19-21度39%,22-24度32%)。

自2007年12月31日起,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限塑令”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调查发现,学生买东西时习惯自带购物袋的仅占18%,从来不自带购物袋的也占18%。其他64%有时带有时不带。跟学生交流后发现,限塑令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明显的感觉是去大型的超市买东西需要购买袋子,没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但是菜市场或者路边摊还是免费给袋子的,所以尽管限塑令了好几年了,学生们知晓度不高,使用塑料袋的习惯也没有多大变化,购物就自带购物袋的意识仍然很低。

学生日常在学校的时间较多,外出时间较少,以公共交通为主,其中自行车37%,公交车27%,步行34%,出租车2%。

现在手机的使用在学生中很普遍,手机充电时,62%的学生会及时拔掉电源,4%表示拔电源不及时,18%的表示什么时候想起什么时候拔,15%的表示偶尔会及时拔电源。这表示在电的使用上面,学生们的节约意识还不够。

能做到垃圾分类的仅有28%,5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如何做到垃圾分类,还有18%的学生从未分类就处理掉垃圾。这与我们的国情是相符合的,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全面展开,但是处理方式粗放,回收利用率低,垃圾回收的设施分类简单,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比较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因此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很有必要。

外出就餐方面,63%的学生会使用外面提供的消毒餐具,33%的学生会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带餐具的仅占4%。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率较高。大多数情况下能做到用餐“光盘”的占55%,有时可以“光盘”的有31%,每次都能吃干净的仅占13%,1%的学生表示每次用餐都会剩下。调查表明,食物的浪费还是很严重的。

5.对于低碳生活的态度与策略

在调查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会带来哪些影响时,70%的学生认为可以使人们享受到自然舒适的健康新生活,20%的学生认为会促进城市化发展与时俱进,仍有10%的学生不确定有什么影响。访谈时发现,尽管大部分人认同低碳会引领我们的生活走上自然健康的方向,但是,很多人有顾虑,低碳会降低生活质量。从节约资源能源、环保以及减少碳排放等角度看,实现低碳生活不仅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从低碳生活的要求看,可能会降低人们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比如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希望通过购买汽车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车来改善自己的出行条件,希望购买较大的住房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多购置衣物或购置高档衣物,这些显然与低碳生活格格不入。我认为,这跟没有真正了解低碳生活的本质有很大关系。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提高生活水平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关键是要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高耗能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对于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47%的学生希望加强各地区高校、环保机构和政府三位一体教育,促进大学生环保的自主性和参与性;37%的学生认为应该对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宣传和表彰,及时表扬环境保护正面典型,曝光抨击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和事实;13%的学生希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公民人人参与的环保机制。这些也说明实施低碳生活的最关键力量是公共态度和行为(84%)。学生们认为目前推广低碳生活方式最主要的障碍是消费观念虚荣,盲目追求时尚,此比例占到了47%。其次是居民的生活方式比较浪费,不考虑生态,占到了32%。

第12篇

二、 调查人: 张纪巍 李晨琪

三、 调查来源

1、居民生活问卷

2、网上查阅

四、 调查目的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缓解生态恶化。

五、 调查内容

不少的人也有了低碳的意识,不少学校也都组织了宣传低碳的活动,通过在潍城区东方家园下小区的观察,近年来,人们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大人小孩见到垃圾会主动捡起。 6、建议及措施 ①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在95%以上。

③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从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环境/低碳管理机构。

④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六、 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低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碳排放量,通过我们自身对低碳的理解及查阅资料进行宣传,使更多人了解了低碳生活的意义所在,并且开始了低碳生活。从而与以前相比,减少了碳排量。

一、 调查课题: 创造低碳生活

二、 调查人: 张纪巍 李晨琪

三、 调查来源

1、居民生活问卷

2、网上查阅

四、 调查目的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缓解生态恶化。

五、 调查内容

不少的人也有了低碳的意识,不少学校也都组织了宣传低碳的活动,通过在潍城区东方家园下小区的观察,近年来,人们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大人小孩见到垃圾会主动捡起。 6、建议及措施 ①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在95%以上。

③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从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环境/低碳管理机构。

第13篇

社区低碳环保倡议书【1】

广大居民朋友们:

地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频繁发生的灾害性气候所引发的泥石流、暴风雨雪、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逐渐消逝的冰川、洪水、干旱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面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环境和拯救地球。为此,我们向居民们发出关爱地球、还我绿色的倡议,倡导大家树立低碳理念,创造绿色家园。从现在开始:

1、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

2、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3、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节约用电;适度使用空调;

4、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为节能减排出力;

5、亲近大自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认养(捐植)一棵树木,寄托自己的理想,埋下自己的愿望。

6、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让我们家园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7、让我们携手营造人人了解、重视、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为每个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享受到健康和快乐的生活尽一份责任!

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我们一起行动吧

社区低碳环保倡议书【2】

广大居民朋友们:

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概念,也不简单的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人,从实际生活中去努力,去实践。

一、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踊跃担当节能减碳的志愿者,形成科学使用资源、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和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达成低碳生活共识。

二、做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掌握节水和资源回收及废物利用的方法,积极探寻和总结低碳生活小窍门、低碳生活金点子。

三、做低碳生活的推动者。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滴油、一张纸做起。例如: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

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4.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5.外出用餐自备筷子、勺等便携餐具;

6.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7.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8.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公交车;

9.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努力使自己成为低碳一族。

希望广大居民朋友们行动起来,人人争做低碳生活的表率,户户争做低碳生活的模范,共同携手为构建和谐、生态、绿色家园而努力!

城关镇河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低碳环保倡议书【3】

社区是我们居住、生活的场所,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创建健康、整洁、有序、环保的社区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为使广大居民更好地了解环保知识,2017年5月10,常江湾社区工作人员在金石滩大集为辖区居民发放环保倡议书。希望通过倡议,能够唤起更多的居民积极加入到爱护环境的工作中来。

第14篇

[关键词]低碳生活 城市 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31-02

一、问题的提出

低碳经济作为当今全球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经济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在实践中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并在此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第二温室气体排出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长春市作为重要的省会城市,更需将低碳生活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所以,了解居民低碳意识状况,帮助居民确立低碳生活理念,探索践行低碳生活的新方法、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长春市居民低碳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春市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足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您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这一问题来反映居民对具体“低碳生活”方式的认识水平。其中回答“很了解”的人只有11%,“较了解”的人为37.8%,“听说过”的人46.8%,4.4%的人选择“从未听说过”;调查又通过“您知道以下哪些做法可以减少碳排量”来了解人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只有47.3%的人认为“穿棉质衣服比尼龙衣服的碳排量更少”,34.2%的人认为“减少肉制品的摄入量会减少碳排量”。这表明大多数的人都不太清楚日常生活中的低碳方式。

(二)长春市居民对低碳饮食的实践程度高于认知程度

调查发现,长春市居民对低碳饮食的认知度较低,在饮食方面缺乏低碳意识,但是对低碳饮食的实践度较高。在认知层面,只有少数被调查者能意识到正确低碳饮食方式,如“肉制品的摄入量与碳排量成正比”。而在实践层面,有47.4%的人能够经常做到“避免油煎、油炸食物”,只有19.6%的人认为自己存在经常“暴饮暴食”的情况。

(三)长春市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较弱,不注重节约的现象比较普遍

低碳消费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满足物质、精神文化需要,消费各种低碳、绿色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本次调查主要从人们对低碳产品的选择来考察人们的低碳消费意识。低碳产品是指具备节能、减排作用的产品,它在生产过程、运输、外包装等方面都讲求低碳。在问到关于购买日常用品产地问题时,60.4%的人认为产品产地无所谓,只要是自己喜欢,哪里的都一样;只有13.1%的人表示很少购买外地产品。在问到“购物时怎样考虑产品的包装”,有34.4%的人认为产品包装“无所谓”,29.9%的人表示“尽量选择纸质包装的产品,感觉比较环保”。另外,对于购买冷冻冷藏食品的提问,44.5%的人表示偶尔购买,只有5.7%的人表示从不购买,这说明居民对低碳消费的意识浅薄,大多数居民在购物选择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的要求或者产品的性能,不考虑关心产品的低碳情况。

三、长春市居民低碳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居民低碳意识缺乏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低碳生活并没有深入到居民生活的点滴中。数据显示,只有11%的居民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其他大多数只是了解一些,44%的人没有听说过“低碳生活”。大部分居民单纯认为只有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碳排放,平时的日常生活不会产生碳排放,居民普遍认为自己日常生活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关系不大。

(二)社会低碳生活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宣传教育不到位是致使一些人存在高碳化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人对低碳生活的支持度相当高,但是由于认识不够,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关电脑、不关水龙头,浪费点水电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浪费不了多少钱”,这说明很多居民对日常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在碳排放方面面临的严竣形势还认识不清,认为实现低碳离自己很远,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

(三)传统不良观念的根深蒂固

受传统不良观念影响,大多数长春市居民目前仍存在“便利消费”“面子消费”的消费方式,这对实现低碳生活方式是很大的障碍。如很多年轻人为了生活的方便快捷,甚至家里的餐具都使用一次性的碗筷,冰箱里放满了冷冻冷藏食品,认为这样的生活才够方便够时尚。还有的家庭认为买车是必要的,甚至通过借钱或者贷款买车,认为“买了车才感觉到自己是上层社会的人”。这种虚荣的消费理念、便利的消费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人们生活领域的高碳化趋势。能否选择一种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生产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低碳发展状况。而低碳消费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们在思想上改变不合理的消费理念,整个社会和家庭应该提倡低碳消费意识,普及低碳消费习惯和观念,引导人们逐步步入低碳消费结构中去。

四、长春市建设低碳生活的思路与对策

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借鉴国内外低碳生活的经验,结合长春市实际,从多角度拟定提出长春市居民实践低碳生活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低碳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低碳理念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手段,集中开展大张旗鼓的低碳生活科普宣传活动。制定《低碳生活手册》,把家庭低碳生活知识宣传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让居民明确应该采用怎样的具体措施来实践低碳生活。将低碳理念同时引入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校长、教师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学生自觉践行低碳理念: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不要存在攀比心理等,从小培养青少年的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使公民从小就树立起节能减排的良好道德风尚。

(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

政府应强化低碳认证,加强低碳产品的标识管理,加大低碳产品生产销售中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培育低碳市场,充分发挥低碳价格促进生产与消费的作用,制定媒体的规范宣传制度,防止出现过度渲染“奢侈”消费、高消费的现象。综合利用税收、价格等政策工具,引导并推广“低碳”消费方式,抑制“高碳”消费,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政策上给予企业支持与引导

鼓励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项目的建设,加强对低碳型房屋建设、低碳物业管理技术研发、高能效耐用型家电推广的支持,政府应对提供节能产品和低碳能源开发技术的此类企业在税收和融资方面提供支持。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税费、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大力研发低碳产品,推进实现低碳生活的实践。

(四)完善低碳生活设施建设

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的集中地,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集中地。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家用小汽车数的增加,长春市的城市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排放强度也随之增加。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就要不断完善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的比例,如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购置税,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鼓励家电或汽车“以旧换新”等,通过税收等手段,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等等。

【参考文献】

[1]沈金菊.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J].企业导报,2010(10).

[2]刘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湖南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研究[J].消费经济,2009(25).

第15篇

1.1环境检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环境为对象,应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手段,综合分析监测样品。监测人员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式,分析这种环境变化是否有一定规律,找出其对低碳环保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这种监测的特征有: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汇集了自然、社会科学中的精华;二是面向整体社会,为大众服务,监测和分析环境,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如噪声、水、大气等。通过这种方式,为环境规划和评价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为低碳环保奠定良好的基础。

1.2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2.1环境监测部门的力度不够

我国的检测机制,并不完善,有着很多计划经济的特征,无法适应如今的发展,隶属于事业编制型单位,造成环境监测部门内部缺乏动力。

1.2.2内部人员素质不高

监测部门招聘了很多新人,但是缺乏长期有效的培训,在管理上也有一定欠缺。监测部门缺乏创新和能力,这种情况会影响监测部门的整体发展。

1.2.3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质量不高

环境监测部门应用的是目标责任制,所以只是完成环保局下发的任务,但是因为技术缺乏创新,设备落后,所以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该部门重质不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技术,导致监测部门的数据分析能力缺失。

1.2.4大型设备的使用率较低

目前,一些大型的环境监测仪器已经被引入到地级市的标准配置中,各级主管和财政部门都应该将资金投入到监测站中,并引入国外的先进设备,如气象色谱等。但是一些地方没有重视地级市的实际情况,导致先进设备的使用率降低,甚至出现闲置状态。

2低碳环保和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

低碳环保生活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持一种低能耗、低能量的一种生活态度,通过这种做法,达到保护环境和环保的目的。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每一名公民都应用加入到低碳环保的工作中来,尽自己的责任,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们应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养成一种低碳环保和时尚的生活习惯,自觉保护环境,履行相关规范。

2.1环境监测是低碳环保生活的基础

在实施环境监测中,需要提前对环境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该项目是否符合低碳和环保当中的生态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监测人员要掌握这些内容,分析其是否在项目完成后对环境造成影响,能够拥有环境承载力。这些问题主要是环境监测,一旦该地方的水环境符合相关要求,大气的污染物浓度小于质量标准值,其噪声达到相关要求时,才能顺利的建立低碳与环保的生活模式,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与优质的生活。

2.2环境监测能够监督低碳与环保工作有很多方法

能够评价环境的体系,环境监测是最基本的方法,所以能够作为较好的对低碳环保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工作就是监测环境有无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环保的实施情况能够直接作用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加有效的对低碳与环保开展监督工作,确保其合理性。这种监督的情况还能对低碳与环保之后的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噪声环境进行判断和评价,提供大量准确的数据,证明这种情况。

2.3环境监测始

终贯穿与低碳与环保中在开展环境监测后,要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应有环境监督部门赋予可行性,然后才能实施这个项目,避免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达到低碳和环保目标和要求。在监测项目和工作投入使用后,在整体实施中,要明确投产与运行情况,结合实际环境进行分析。如果项目在建成之后对环境的影响超出预期,并在投产后的对比中,其现状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等是否有所改变等,那么这些情况都要经过环境监测。在该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应综合分析其可行性,确保其是否能够继续运行。所以,针对低碳与环保法来讲,环境监测始终贯穿在其中。在整体低碳与环保的评价体系中,只有良好的实行监测,才能更好的开展低碳与环保的生活方式,并保护环境。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