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高考改革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创新型;考试改革;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叶喜葱(1981-),男,浙江台州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刘文俊(1971-),男,黑龙江绥化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20110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30-02
一、概述
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从培养服务型人才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型的问题。那么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到底存在哪些区别呢?
创新型人才与服务型人才有4个区别:[2](1)获取知识形式不同。服务型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教来间接获取知识,而对未知的新知识缺少探索精神,而创新型人才不但善于获取间接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获取直接知识和探索未知知识的能力。(2)思维形式单一。服务型人才以正向思维为主,或者说是一种顺向思维,他们认为教师讲的、书本上写的全是对的,很少对教师讲的、书本上写的东西进行深入思考,根本不会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质疑,而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正向思维的同时,还注重逆向思维,或者说是批判思维的培养,勇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索、分析、质疑。(3)能力培养结构不同。服务型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型人才富有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富有冒险精神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创新型人才不单单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4)培养过程不同。培养服务型人才主要强调的是共性,不鼓励学生当“出头鸟”,适于批量培养,而创新型人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
虽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口号已获普遍的认同,但反观教育实际却不容乐观。学者王晋堂指出,“教育问题的全部症结,就在于教育体制,更正确地说,在于教育管理体制。”[3]在教育管理体制当中,考试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考试像是指挥棒:很多时候,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评价、激励极其重要。显然,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教育目标的要求。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1.考试方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考试中,闭卷、开卷、论文写作及认识性实验操作等是主要形式,而在这几种形式中,闭卷考试是经常采用的,其他形式一般很少用。同时,考试内容主要注重书本理论和知识,局限于教材,大部分教师会在考前划范围、定重点,而实际上这种考核方法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才实学,也必定会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误导,学生只要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就可以了,许多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他们只为分数而考试,考试难以将学生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自主“学”进行转变,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4]
2.考试时间过于集中
在本专业中,大一、大二学生学的是基础课,基础课基本上全部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大三、大四学生由于需要参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内容,往往考试时间冲突。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短时间内承受着极大的考试压力(有时候达到一周4科以上的考试),造成了学习上的前松后紧。不利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也无法及时巩固学习成果,除了考试效果差外,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3.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工科专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与机械、计算机、数学、化学及物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工程理论、计算机操作技能、数学有关定律等等,[5]而在实际当中,只要涉及材料成型技术的,其他知识很难在考试中得到考查。如课程“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除了需要掌握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目前普遍应用于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几种软件(如Deform、Ansys、UG等)、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知识。而在传统的考试中,该课程主要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程度,忽略了掌握软件与其他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三、关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教育理念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创新是引领社会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因素。高等学校必须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必须认识到以前那些传统应试教育的落后教育思想及观念的弊端,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形成为重点的教育形式,形成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并以此为依据,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创新教学方式
宽口径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压缩教学课时,但是在有的课程中,教学课时的缩短很难将课程内容全部讲完(如“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课程内容有十章,教学课时只有30个学时),这就会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差。这就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把书本和要学习的内容交给学生,如果由教师把全部课程讲完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说在讲解“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数学模型及分析方法”章节时,讲完全部内容需要10个学时以上,这还只是粗略地讲解,所以教师只对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其他的内容让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是组织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将在图书馆、资料室查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如在讲计算机在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应用章节时,先对其基本原理(温度场、应力场、浓度场等等)进行分析,然后就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布置若干课题让学生选,剩下的让学生自己找资料,下次课的时候进行全面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推进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
考试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考试考什么,学生就会对该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因此考试内容的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在考试内容改革上首先应突出基础性、原理性、创新性的原则。除了基础性内容外,应减少以再现书本和笔记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在原理性和创新性部分,应加强学生对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考核,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不再主要考学生的记忆力,而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力,使学生逐步向自我学习转变,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和融会贯通,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实验操作中尽量采用综合性设计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创新精神(不单单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4]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仍主要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的形式,成绩一般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而平时成绩主要以点名为主,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为了上课点名而去上课,根本不知道讲的内容是什么。采用闭卷和开卷考试难以对学生分析问题(闭卷、开卷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基础性的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因此必须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合理选择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特点,“计算机在材料科学及工程中的应用”的考试形式改为:闭卷(30%)、查阅文献论文(30%)、课堂讨论(30%)、软件操作(10%)多种形式相结合方式,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考试分析
从目前高校考试分析的实际情况来看,考试分析并未受到的重视。大部分教师认为考试结束就表示该门课程已经结束,其实考试分析是整个考试管理中必须重视的一部分,这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试分析又可分为试卷质量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学生成绩分析主要分析分数分布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两个方面,在试卷质量分析中,试卷内容和题型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只有对试卷的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才能指导考试成绩的分析。在试卷分析的前提下,考试成绩分析的结果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才能改进下一次出卷和教学内容。只有结合试卷分析和考试分析两部分内容,才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水平,才能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6]所以,加强考试分析是考试改革必须重视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斌.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N].光明日报,2006-11-28.
[2]秦钢年,廖庆敏,蒙艳玫,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
[3]谭亚莉.对构建高校现代学生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2,(7).
[4]韩建华,陈欣.论大学考试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J].南昌高专学报,2007,(6).
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科加强考查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高考命题要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育人导向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必须紧紧抓住教育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质和核心,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考试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原则,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积极构筑理想和道德支撑;结合德育为先的育人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入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和共同促进,塑造出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建设者。
众所周知,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实现社会纵向流动的重要途径,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高考不仅承载选拔和评价的功能,也是拓展、培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育人方式。人们常说高考是指挥棒,这是对高考教育功能的形象比喻。发挥好考试的引导作用,充分体现高考的育人功能,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形成选拔、评价、教育引导、教学反拨的一体化新格局。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不再是单纯的选拔功能的优化和提升,而应是更加有意识地发挥考试在育人方面的导向功能,发挥好高考对中学教学反拨的指挥棒作用,特别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高教育考试质量,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用考试改革这根杠杆,来撬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着力点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考试引导教育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当前,在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下,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主要通过命题工作来实现。试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蕴涵并集中体现高考的育人导向。多年来,高考命题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落实教育部的具体部署,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能力考查和题型功能研究,通过改进命题方案、创新试题设计、丰富题型考核功能扎实推进命题改革,确保了试题的质量,在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维护了社会公平。特别是近年来,在命题工作中更加注重渗透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考查;不断创设新题型,丰富题型的考核功能;创新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案,提高能力考查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发挥区分选拔功能等。通过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教育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实施意见》对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高考命题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找准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的突破口,细化学科考查方案,探索把学科能力考查与思想道德渗透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科学命制试题来实现考查考生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提升命题质量,实现考试内容改革在新常态下跨越式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指出,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又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德”是规矩、“德”是精神,“德”就是真善美的一切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一种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公民个人的道德观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评判的是非曲直标准,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国家人才培养有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要通过教育教学,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增强学生的价值观自信,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高考试题中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时事政策的了解、思考和把握,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要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事迹,考查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本质区别,使学生深刻理解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和文科综合等科目更具优势。语文可以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政治可通过考查社会生活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典型事迹,使试题的主题和材料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历史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地理可通过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诸多议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发展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全球化视野。在文科加强考查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强调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教育是关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一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教育部明确指出教育要体现依法治国的理念,并“将宪法法律纳入升学考试”,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将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真诚信仰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考命题要围绕法治教育的目标,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如政治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法律实践活动素材,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重要法律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知识、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认识,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设实践的积极准备。历史科可以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考查我国法律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法律在世界各国的重要作用、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比,凸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提升学生对我国宪法的认同感,实现对青少年热爱宪法、保护宪法、自觉遵循宪法的法治教育作用。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汇在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代表了各民族的优秀品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如语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地理可以考查对乡土意识、环境保护等理念的掌握。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也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不要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提升高考对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作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能不能在科学技术、艺术文化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是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艺术家。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人才;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97-02
一、问题的由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极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社会各界对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二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高校分类体系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化,促使各高校重新较正自己的办学定位,同时根据各自学校的突出定位特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另2012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探索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等。因此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非常适时、迫切的。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与主流价值观有距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亟待提高。发挥人的创造潜能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有同其他生物体所不具有的创造性,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能,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会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也是人取得成就和富有竞争力的源泉。
二、高校教育模式现存的问题
(一)单纯课堂教育模式压抑了学生个性发挥
在多数大学里,还是沿用多年来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造成老师、学生成了连接知识的主、被动体。通过单纯的知识教育,学生掌握大量知识也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把上学受教育看成是一种煎熬与受罪,急于摆脱这种状态。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知识灌输,缺乏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教育中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并死记硬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人成了一个需要填充的空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外界输入知识的容器,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内容的设计无法与学生的生活或实践经验相联系,成为抽象的理论、空洞的内容,这样无法有效启发学生形象思维。这种教育模式只是借助于人的头脑储存,割裂人与外部物质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学到的是僵死的难以活用的知识。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
(二)师生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压抑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担当教学主体的角色,教师设计统一的教学方案去向他们灌输现成知识,在大学里,教师的教案十几年不变是常有的事。教师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见解并结合要讲授的内容,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不同的思维个性,影响了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当然,教师在讲课中,会不断运用教学艺术和技巧,使学生思考按照教师设定的路线,得到预定的答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被动接受教师的观点,按照老师教案的内容听课,完成教师的预定目标。学生学习并接受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观点,遵循教师的思维方式,大量的学生被教师同化、模式化了,最终导致束缚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压抑学生的自由发展及个性的发挥,学生创造性发展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教学模式中被扼杀。一味地强调教与学,必然的结果是:受教育越多,受束缚也越多。这种长期的同化教育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的发展,形成缺乏创造力的新一代。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教学改革改变。另外,众多高校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在不同的环境下适应能力较弱,社会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三)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之间存在偏差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然而,高校的实际人才培养过程却并不是导向于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学生大多是眼高手低,理论能说一些,但不会应用。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力量薄弱,课程多以理论课为主,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传授,不重视对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均表示不满意。虽然一些学校也安排了社会实践操作课,但缺乏系统有效的实施细则,结果形同虚设,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本科生的应用能力有时不如职业生。职业生在培养中重视知识的应用及动手能力。另外,学校有实习课程,但设置的很多实习活动只是流于形式且期限较短,还有一些社会实践是安排在假期,很多同学都是形式上完成了,而实际上并未参加社会实践。这些措施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有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理论、专业课程难度偏大,因此对所学专业、对实践活动也没有兴趣。总之,在校大学生很少能参与科学研究或随同老师参与课题研究。以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些问题将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样会形成一些专业蜂拥而上。而实际上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体系结构等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以市场需求或专业设置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致使毕业生专业水平低下,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没有突出就业指导在大学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大学生必要的专业素养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造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理想,从客观上对大学生的就业没有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仅是针对毕业班学生,非毕业班不开设此类课程或指导,毕业指导成了一蹴而就的事情。实践表明,就业指导需要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只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指导是无济于事的。就业指导方法过于陈旧也要加强重视,只有形式老调的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乃至个体的差异性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挥
高校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学习知识、文化与促进学生的天赋、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两者缺一不可。教师既要传递人类历史上积累的先进文化,同时还要促进人个体发展,在这点上是相统一的。要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生命潜能的发挥,人的欲望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但是居于增长的趋势,人的欲望增强,人掌握知识的心理条件和原动力就增强,这会直接影响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所以激发学生求上的欲望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因此,要激活并释放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要坚持讲授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众所周知,知识教育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知识层次水平的高低制约学生参与社会的可能性与程度大小。大学阶段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去培养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无力去培养兴趣,进入大学后,学生对自己的爱好、兴趣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所以让他们有时间去学习感兴趣的知识。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起到点拨、指引的作用。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讲授,教师的基本作用定位在引导和帮助上,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解决问题,教师的鼓励和专业的指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作用的有效性会激励和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在学习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开发学生对认识对象形成独到的见解,力求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言语的机会,在交流中,要鼓励同学积极展示自我,在大众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生活背景的不同,很多学生羞于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通过大学生活中大量的训练和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往能力,使同学之间通过倾听与交流,发现并弥补不足、超越自我。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弥补不足,发展特长,从而使学生思维、认识和智慧能力进一步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三)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和创业创新课程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国家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毋庸置疑,很多学生是有创业的潜力的。只是迈出第一步比较艰难。高校不仅要鼓励学生创业,更加培养、提高他们创业所需的能力。学校应从入大学起就设立创业课程,并要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培养学生系统了解或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相关的课程的讲座,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为大学生创业积累所需的知识储备。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大学生创业潜能,从日常生活的潜意识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同时应该逐步扩大大赛的参赛范围,提高大赛的举办能力,使更大比例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创业大赛,可以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学习的平台。学校还可以组织已成为企业优秀员工的毕业生回到学校,用身边真实的事例鼓励学生。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或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外指导,推出企业的一些研发项目,培养学生随同老师进行科研和实际操作。同时举办一些专业技能大赛,邀请企业人员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行业的发展前景,总之,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渠道让学生接触社会,培养一技之长,为实现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四)加强有效的就业指导
要对学生实施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对未来走向有了初步的设计,要引导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就业观和就业思想方面的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指导是不能忽视的。明确大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同时帮助毕业生通畅就业信息,正确定位,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另外,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宣传,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及具体实施措施,以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钱军平.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08(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