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高考改革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创新型;考试改革;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叶喜葱(1981-),男,浙江台州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刘文俊(1971-),男,黑龙江绥化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20110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30-02
一、概述
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从培养服务型人才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型的问题。那么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到底存在哪些区别呢?
创新型人才与服务型人才有4个区别:[2](1)获取知识形式不同。服务型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教来间接获取知识,而对未知的新知识缺少探索精神,而创新型人才不但善于获取间接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获取直接知识和探索未知知识的能力。(2)思维形式单一。服务型人才以正向思维为主,或者说是一种顺向思维,他们认为教师讲的、书本上写的全是对的,很少对教师讲的、书本上写的东西进行深入思考,根本不会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质疑,而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正向思维的同时,还注重逆向思维,或者说是批判思维的培养,勇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索、分析、质疑。(3)能力培养结构不同。服务型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型人才富有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富有冒险精神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创新型人才不单单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4)培养过程不同。培养服务型人才主要强调的是共性,不鼓励学生当“出头鸟”,适于批量培养,而创新型人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
虽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口号已获普遍的认同,但反观教育实际却不容乐观。学者王晋堂指出,“教育问题的全部症结,就在于教育体制,更正确地说,在于教育管理体制。”[3]在教育管理体制当中,考试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考试像是指挥棒:很多时候,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评价、激励极其重要。显然,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教育目标的要求。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1.考试方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考试中,闭卷、开卷、论文写作及认识性实验操作等是主要形式,而在这几种形式中,闭卷考试是经常采用的,其他形式一般很少用。同时,考试内容主要注重书本理论和知识,局限于教材,大部分教师会在考前划范围、定重点,而实际上这种考核方法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才实学,也必定会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误导,学生只要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就可以了,许多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他们只为分数而考试,考试难以将学生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自主“学”进行转变,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4]
2.考试时间过于集中
在本专业中,大一、大二学生学的是基础课,基础课基本上全部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大三、大四学生由于需要参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内容,往往考试时间冲突。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短时间内承受着极大的考试压力(有时候达到一周4科以上的考试),造成了学习上的前松后紧。不利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也无法及时巩固学习成果,除了考试效果差外,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3.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工科专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与机械、计算机、数学、化学及物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工程理论、计算机操作技能、数学有关定律等等,[5]而在实际当中,只要涉及材料成型技术的,其他知识很难在考试中得到考查。如课程“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除了需要掌握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目前普遍应用于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几种软件(如Deform、Ansys、UG等)、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知识。而在传统的考试中,该课程主要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程度,忽略了掌握软件与其他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三、关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教育理念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创新是引领社会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因素。高等学校必须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必须认识到以前那些传统应试教育的落后教育思想及观念的弊端,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形成为重点的教育形式,形成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并以此为依据,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创新教学方式
宽口径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压缩教学课时,但是在有的课程中,教学课时的缩短很难将课程内容全部讲完(如“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课程内容有十章,教学课时只有30个学时),这就会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差。这就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把书本和要学习的内容交给学生,如果由教师把全部课程讲完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说在讲解“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数学模型及分析方法”章节时,讲完全部内容需要10个学时以上,这还只是粗略地讲解,所以教师只对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其他的内容让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是组织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将在图书馆、资料室查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如在讲计算机在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应用章节时,先对其基本原理(温度场、应力场、浓度场等等)进行分析,然后就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布置若干课题让学生选,剩下的让学生自己找资料,下次课的时候进行全面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推进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
考试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考试考什么,学生就会对该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因此考试内容的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在考试内容改革上首先应突出基础性、原理性、创新性的原则。除了基础性内容外,应减少以再现书本和笔记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在原理性和创新性部分,应加强学生对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考核,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不再主要考学生的记忆力,而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力,使学生逐步向自我学习转变,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和融会贯通,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实验操作中尽量采用综合性设计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创新精神(不单单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4]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仍主要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的形式,成绩一般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而平时成绩主要以点名为主,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为了上课点名而去上课,根本不知道讲的内容是什么。采用闭卷和开卷考试难以对学生分析问题(闭卷、开卷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基础性的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因此必须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合理选择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特点,“计算机在材料科学及工程中的应用”的考试形式改为:闭卷(30%)、查阅文献论文(30%)、课堂讨论(30%)、软件操作(10%)多种形式相结合方式,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考试分析
从目前高校考试分析的实际情况来看,考试分析并未受到的重视。大部分教师认为考试结束就表示该门课程已经结束,其实考试分析是整个考试管理中必须重视的一部分,这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试分析又可分为试卷质量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学生成绩分析主要分析分数分布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两个方面,在试卷质量分析中,试卷内容和题型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只有对试卷的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才能指导考试成绩的分析。在试卷分析的前提下,考试成绩分析的结果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才能改进下一次出卷和教学内容。只有结合试卷分析和考试分析两部分内容,才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水平,才能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6]所以,加强考试分析是考试改革必须重视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斌.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N].光明日报,2006-11-28.
[2]秦钢年,廖庆敏,蒙艳玫,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
[3]谭亚莉.对构建高校现代学生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2,(7).
[4]韩建华,陈欣.论大学考试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J].南昌高专学报,2007,(6).
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科加强考查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高考命题要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育人导向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必须紧紧抓住教育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质和核心,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考试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原则,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积极构筑理想和道德支撑;结合德育为先的育人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入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和共同促进,塑造出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建设者。
众所周知,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实现社会纵向流动的重要途径,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高考不仅承载选拔和评价的功能,也是拓展、培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育人方式。人们常说高考是指挥棒,这是对高考教育功能的形象比喻。发挥好考试的引导作用,充分体现高考的育人功能,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形成选拔、评价、教育引导、教学反拨的一体化新格局。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不再是单纯的选拔功能的优化和提升,而应是更加有意识地发挥考试在育人方面的导向功能,发挥好高考对中学教学反拨的指挥棒作用,特别推动素质教育实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高教育考试质量,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用考试改革这根杠杆,来撬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着力点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考试引导教育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当前,在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下,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主要通过命题工作来实现。试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蕴涵并集中体现高考的育人导向。多年来,高考命题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落实教育部的具体部署,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能力考查和题型功能研究,通过改进命题方案、创新试题设计、丰富题型考核功能扎实推进命题改革,确保了试题的质量,在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维护了社会公平。特别是近年来,在命题工作中更加注重渗透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考查;不断创设新题型,丰富题型的考核功能;创新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案,提高能力考查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发挥区分选拔功能等。通过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教育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实施意见》对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高考命题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找准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的突破口,细化学科考查方案,探索把学科能力考查与思想道德渗透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科学命制试题来实现考查考生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提升命题质量,实现考试内容改革在新常态下跨越式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指出,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又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德”是规矩、“德”是精神,“德”就是真善美的一切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一种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公民个人的道德观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评判的是非曲直标准,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国家人才培养有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要通过教育教学,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增强学生的价值观自信,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高考试题中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时事政策的了解、思考和把握,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要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事迹,考查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本质区别,使学生深刻理解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和文科综合等科目更具优势。语文可以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政治可通过考查社会生活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典型事迹,使试题的主题和材料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历史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地理可通过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诸多议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发展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全球化视野。在文科加强考查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强调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教育是关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一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教育部明确指出教育要体现依法治国的理念,并“将宪法法律纳入升学考试”,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将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真诚信仰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考命题要围绕法治教育的目标,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如政治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法律实践活动素材,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重要法律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知识、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认识,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设实践的积极准备。历史科可以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考查我国法律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法律在世界各国的重要作用、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比,凸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提升学生对我国宪法的认同感,实现对青少年热爱宪法、保护宪法、自觉遵循宪法的法治教育作用。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凝汇在政治、哲学、经济、艺术以及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代表了各民族的优秀品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如语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地理可以考查对乡土意识、环境保护等理念的掌握。在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中,也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查的内容,如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不要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提升高考对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作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能不能在科学技术、艺术文化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是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艺术家。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人才;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97-02
一、问题的由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极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社会各界对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二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高校分类体系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化,促使各高校重新较正自己的办学定位,同时根据各自学校的突出定位特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另2012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探索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等。因此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非常适时、迫切的。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与主流价值观有距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亟待提高。发挥人的创造潜能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有同其他生物体所不具有的创造性,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能,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会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也是人取得成就和富有竞争力的源泉。
二、高校教育模式现存的问题
(一)单纯课堂教育模式压抑了学生个性发挥
在多数大学里,还是沿用多年来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造成老师、学生成了连接知识的主、被动体。通过单纯的知识教育,学生掌握大量知识也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把上学受教育看成是一种煎熬与受罪,急于摆脱这种状态。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知识灌输,缺乏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教育中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并死记硬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人成了一个需要填充的空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外界输入知识的容器,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内容的设计无法与学生的生活或实践经验相联系,成为抽象的理论、空洞的内容,这样无法有效启发学生形象思维。这种教育模式只是借助于人的头脑储存,割裂人与外部物质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学到的是僵死的难以活用的知识。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
(二)师生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压抑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担当教学主体的角色,教师设计统一的教学方案去向他们灌输现成知识,在大学里,教师的教案十几年不变是常有的事。教师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见解并结合要讲授的内容,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不同的思维个性,影响了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当然,教师在讲课中,会不断运用教学艺术和技巧,使学生思考按照教师设定的路线,得到预定的答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被动接受教师的观点,按照老师教案的内容听课,完成教师的预定目标。学生学习并接受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观点,遵循教师的思维方式,大量的学生被教师同化、模式化了,最终导致束缚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压抑学生的自由发展及个性的发挥,学生创造性发展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教学模式中被扼杀。一味地强调教与学,必然的结果是:受教育越多,受束缚也越多。这种长期的同化教育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的发展,形成缺乏创造力的新一代。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教学改革改变。另外,众多高校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在不同的环境下适应能力较弱,社会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三)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之间存在偏差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然而,高校的实际人才培养过程却并不是导向于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学生大多是眼高手低,理论能说一些,但不会应用。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力量薄弱,课程多以理论课为主,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传授,不重视对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均表示不满意。虽然一些学校也安排了社会实践操作课,但缺乏系统有效的实施细则,结果形同虚设,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本科生的应用能力有时不如职业生。职业生在培养中重视知识的应用及动手能力。另外,学校有实习课程,但设置的很多实习活动只是流于形式且期限较短,还有一些社会实践是安排在假期,很多同学都是形式上完成了,而实际上并未参加社会实践。这些措施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有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理论、专业课程难度偏大,因此对所学专业、对实践活动也没有兴趣。总之,在校大学生很少能参与科学研究或随同老师参与课题研究。以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些问题将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样会形成一些专业蜂拥而上。而实际上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体系结构等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以市场需求或专业设置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致使毕业生专业水平低下,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没有突出就业指导在大学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大学生必要的专业素养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造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理想,从客观上对大学生的就业没有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仅是针对毕业班学生,非毕业班不开设此类课程或指导,毕业指导成了一蹴而就的事情。实践表明,就业指导需要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只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指导是无济于事的。就业指导方法过于陈旧也要加强重视,只有形式老调的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乃至个体的差异性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挥
高校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学习知识、文化与促进学生的天赋、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两者缺一不可。教师既要传递人类历史上积累的先进文化,同时还要促进人个体发展,在这点上是相统一的。要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生命潜能的发挥,人的欲望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但是居于增长的趋势,人的欲望增强,人掌握知识的心理条件和原动力就增强,这会直接影响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所以激发学生求上的欲望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因此,要激活并释放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要坚持讲授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众所周知,知识教育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知识层次水平的高低制约学生参与社会的可能性与程度大小。大学阶段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去培养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无力去培养兴趣,进入大学后,学生对自己的爱好、兴趣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所以让他们有时间去学习感兴趣的知识。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起到点拨、指引的作用。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讲授,教师的基本作用定位在引导和帮助上,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解决问题,教师的鼓励和专业的指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作用的有效性会激励和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在学习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开发学生对认识对象形成独到的见解,力求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言语的机会,在交流中,要鼓励同学积极展示自我,在大众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生活背景的不同,很多学生羞于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通过大学生活中大量的训练和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往能力,使同学之间通过倾听与交流,发现并弥补不足、超越自我。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弥补不足,发展特长,从而使学生思维、认识和智慧能力进一步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三)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和创业创新课程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国家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毋庸置疑,很多学生是有创业的潜力的。只是迈出第一步比较艰难。高校不仅要鼓励学生创业,更加培养、提高他们创业所需的能力。学校应从入大学起就设立创业课程,并要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培养学生系统了解或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相关的课程的讲座,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为大学生创业积累所需的知识储备。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大学生创业潜能,从日常生活的潜意识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同时应该逐步扩大大赛的参赛范围,提高大赛的举办能力,使更大比例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创业大赛,可以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学习的平台。学校还可以组织已成为企业优秀员工的毕业生回到学校,用身边真实的事例鼓励学生。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或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外指导,推出企业的一些研发项目,培养学生随同老师进行科研和实际操作。同时举办一些专业技能大赛,邀请企业人员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行业的发展前景,总之,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渠道让学生接触社会,培养一技之长,为实现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四)加强有效的就业指导
要对学生实施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对未来走向有了初步的设计,要引导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就业观和就业思想方面的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指导是不能忽视的。明确大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同时帮助毕业生通畅就业信息,正确定位,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另外,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宣传,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及具体实施措施,以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钱军平.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08(3):21-23.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会计知识和技能体系与会计工作实际偏差较大
部分会计教材上的知识体系较陈旧,没有很好地与会计准则变化、政府政策改革挂钩,从而导致学生所学并非社会所用,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影响学生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负责专业建设的老师与政府和行业、企业的相关人员联系不够密切,未能较好地将社会动向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导致培养质量出现偏差。
(二)校企的深度融合还远远不够
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考虑的企业的商业机密和资金安全等因素,做到校企的深度融合却有一定困难,比如学校老师到企业培训、学校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或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都没有做到很好的沟通和融合。因此,部分高职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从而出现学校培养的会计学生企业不满意,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学校又提供不了的奇怪现象。
(三)工学结合的模式已有涉及,但仍刻有学科教育模式的印记。
虽然目前工学结合的模式已经被许多学校采用,但并不彻底,并且有些教师毕竟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开展教学,即使是有在企业实习或工作的短暂经历,但还是缺乏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对会计实际工作情况不甚了解,将自己所授的学科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照搬到高职课堂教学中,仍以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而高职的学生相对于学科教育下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上都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使得这些学生理论知识不好,实践能力不强,人才培养质量堪忧。
(四)课程体系设置上重视专业能力的锻炼,忽视或弱化了职业素养的培养。
虽然专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更看重的是职业素养的高低。而某些高职学院的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能力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多,而在职业道德、应变能力、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等基本职业素养方面的课程却设置较少,使得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很难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素质先行”的原则。
如下图所示:
(一)依托当地政府部门和行业学会,把握政策走向,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做到与时俱进。
1.依托财政、税务部门和会计学会,及时了解政府在会计政策法规上的变化和改革。
要建立与当地财政、税务部门和会计学会的长效联系机制,设专门部门或指定专人来负责联络。一旦国家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纳税政策上有变动,专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和学习相关信息,使学生所学知识不陈旧、不过时,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2.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或及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或完善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首先要组建由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和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结构科学、人员合理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明确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职能,不能流于形式。然后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照其工作职能开展具体工作,比如根据社会需求来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桥梁,让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直接参与专业课程设计和评价。另外,还可以根据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当引进国内外先进课程,取长补短。以此基本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与企业积极沟通、协作,共同探讨专业共建、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
1.校企共建,强化工学交替的校内会计教学实训,实现课程与岗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
具体而言:①建立“校中厂”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财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让学生通过比较真实工作环境和内容,来感受和学习会计技能。并且采用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实训方式,实现课程与岗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②建立“厂中校”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更真切感受职场氛围,用校内所学知识和技能到校外进行更深层地历练和提高,全方位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
2.建立和完善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为达到顶岗实习的真正效果,将理论教学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必须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要有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包括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制度,毕业顶岗实习联系制度、毕业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制度等。
(三)在育人别要强调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1.加强基本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先做人,后做事”。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人格的培养,对其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比如人文素养、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等,这是学生走向社会时无论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无德”而“有才”的毕业生,相信企业也不敢冒风险录用。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职业人,唯有加强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2.课程体系构建中要加强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方面在公共课程中和选修课程中,增设或加强培养职业基本素质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其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在本身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中,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上,要考虑学生基本职业素养方面的内容,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中,融合和渗透基本职业素质的内容。
(四)在教学中要强调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采取多学期、分段式的方式,并与学分挂钩,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的硬件和软件,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即先让学生感受工作情景,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关知识,再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情景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原始凭证时,可以先将原始凭证放于学生面前,让他们识别发生了什么经济业务,然后再来讲授相关知识,接着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识别其他的原始凭证,这样从工作到学习再到工作,交替进行,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209-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持续稳步提升。根据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全国各高校在校学生总数超过3600万,位居世界第一;高校总数近2900所,位居世界第二;高校平均毛入学率为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包括“985/211”工程和各类专项经费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办学条件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也显著增强,高等教育不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人口红利提供者,高校培育和孵化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也以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最重要的助推器。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进入深刻变革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2014年5年,主席首次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观点,同年11月,又对经济新常态的内涵进行了诠释: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传统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要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总理也在多个场合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以新常态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发展特征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对当前乃至长远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凝练,这一正确认识也为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选择。
特别强调:经济新常态下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总理指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缺乏根基。刘延东副总理也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的大逻辑。高等教育被公认为是科技生产力和人力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国虽然已有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日益突出。必须指出的是,我国仅有极少数高校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绝大多数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还亟待提升,特别是占全国高校数94.2%和在校生数91.1%的地方高校是影响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显然,只有全面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使其人才培养更加适应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经济新常态所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总的来看,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未来仍然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实际增长,但经济下行的挑战亦十分明显。我国全面工业化的目标尚未完成,除部分沿海发达省市外,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其次,我国的科技体制、高新技术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能够在国际间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较少,离依靠“技术红利”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还有较远的距离。支撑我国经济多年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占比相对较高,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国家陆续推出了包括“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区域结构逐步优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城乡差异、收入分配等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模式诸多重要改革和发展特点中,最主要的就包括了信息化和国际化。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关于“互联网+”和“工业4.0”的概念,这也充分反映了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推进器作用。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全球化也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国际间的竞争往往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展开,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自主创新和拥有核心技术,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企业自身都需要不断加大原始创新和研发力度,重点培养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应以全球视野统筹组织研发、设计、生产的产业链,充分发挥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积累的资本和市场优势,逐步向国外和境外延伸。积极采用收购、合作、入股等多种方式与国外高校及企业加强合作关系,或者采用设立海外科研机构和招募国外研发人员等方式开展研究开发活动,保持与世界科技行业最新发展的同步,推进实现技术创新。
如果说支撑了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依靠的是低廉的人力成本,显然这一“人口红利”已经用完。经济新常态下保持我国经济稳定长期增长的核心是深化改革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需要高校提供自主创新的智力源泉,更主要的还是培养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
三、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指通过对自身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立和认识自己的职业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学业所进行的一系列统筹和安排[1]。有效的学业规划有助于学生合理定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成才的主动性[2]。然而目前的学业规划指导主要局限于部分职业技术学校[3]和本科院校[4],在高中却鲜有涉及[5]。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未来规划快速发展、分化和拓展的重要时期[6]。个体经历着从生理、认知到社会角色的新变化,需要在学业、职业等领域做出更多抉择,以便为进入成人期做好准备[7]。在这一心理发展需求下,高中生有必要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本文以2014年浙江省新高考为切入点,分析了面临新高考的首届学生的学业规划现状,结合学生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程度,就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开展相关学业规划指导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学业规划现状
1.对自我认识明确但对环境评估不足
一个有效的学业规划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考察了高中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对新高考改革这一大环境的认识和评估情况。
(1)自我认识较明确。通过对自我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人格特质、处事风格和职业倾向的认识程度研究发现,高中生各方面的自我认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反映出高中生的自身认识与定位较明确,该结论与埃里克森提出的高中阶段需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任务(12~18岁)这一理论一致,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识、定位,以避免生活和学习中的盲目。
(2)环境(新高考改革)认识不足。学业规划要求能充分认识当前环境,把握环境的优势与限制,评估环境对自己学业发展的影响[1]。对于将参加2017年新高考的高中生而言,新高考改革是他们所处环境中最突出的内容。而53.8%的学生对新高考的认知水平为中等程度,仅有2.8%的学生对新高考有非常充分的认识,对新高考认识不太清晰或根本不了解的占到总体的12.6%,这表明高中生对新高考改革的认识存在不足。
(3)对新高考利弊持中立态度。有关新高考对个人的影响,11.6%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即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升学和长远发展,26.4%的学生认为弊多于利,而高达57.2%的学生视新高考为机遇和挑战并存,这表明学生对于新高考的利弊评估较为中立。
(4)兴趣成为选考和专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在选考方面,高中生的主要参考依据分别是备选科目成绩优劣(42.1%)、个人的科目兴趣(30.8%)、科目与高校专业相关性(24.8%),而较少考虑该科目的师资力量(0.9%)。在未来高校专业选择方面,64.2%的高中生将兴趣作为高校专业选择的最重要依据,另外性格特点和专业热门程度的影响分别占到了16.0%和8.8%。由此我们发现,兴趣不论是在选考或是专业选择上均占据重要地位。
2.对学业规划认知缺乏,行为缺失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5.2%的高中生对学业规划比较了解,而对学业规划认识不足或认识程度一般的高中生则占到84.8%。在学业规划行为层面,仅有7.8%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做过较详细、系统的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40.1%的学生只做了近期规划,而高达44.8%的学生想过做规划但未付诸行动,还有6.3%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做规划。
面临新高考,仅18.6%的高中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即愿意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并自信能够应对;而高达81.5%的高中生在面对新高考改革时采取消极或被动的应对方式,其中包括对新高考改革未作考虑并幻想到时候总会解决(49.4%),以及对新改革所引发的不确定影响而感到焦虑(14.8%)或茫然(17.3%)。
由此我们认为高中生的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对学业规划了解不足,同时自我学业规划行为缺乏主动性,很少制定详细的学业计划。面对新高考的到来,相当一部分学生采取较消极的应对方式,甚至产生焦虑、茫然等负性情绪。
3.获得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迫切
从接受学业规划指导经历(包括团体或个体指导性质的)的调查结果来看,仅有1.3%的高中生接受过相关的指导服务,而高达73.0%的高中生对学业规划指导接触少,甚至从未接触过。在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上,有68.4%的学生表示需要或非常需要获得学业规划指导。可见高中生较少有接受学业规划指导的经历,同时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的自主选择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他们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强烈。
4.学业规划课程指导成高中生的首选
关于高中生对学校层面提供的学业规划指导方式的喜好调查发现:开设相关的学业规划课程是最受欢迎的指导方式(42.7%),此外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以及为学生提供个体指导也较受学生欢迎(分别占到22.2%和17.1%)。
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通过对高中生的自我认识及对新高考大环境的认识、高中生学业规划的意识与行为以及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新高考改革从试点逐渐到全国普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高校选拔的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在高中阶段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1.开设学业规划课程,强化学业规划意识
高中生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多数学生无具体学业规划。学校应开设相关学业规划课程,将其作为高中生学业规划的主渠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业规划,并增强自主开展学业规划的意识和技能。
2.课程指导,突出选考
为实现科学选考及合理选择高校专业,科目任课教师应加强课程指导:根据学科特点和性质,介绍学科最佳学习方法、科目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应的潜在职业发展方向等。从学科角度出发,帮助高中生对该科目进行学业规划,为学生选考提供重要依据。
3.科学评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自我了解程度处于中上水平,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是学生认识自己的主要途径[8],而这两种自我认识方法的缺陷在于简单、片面,易产生认知偏差。学校指导人员应运用心理测验、情景模拟等科学方式评估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以帮助其获得更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4.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指导
学生的个性差异受到尊重,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发展是学业规划指导的更高要求。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咨询服务。指导人员借助科学评估手段,结合资料收集、深度探究、面谈等技术使学生的自我认识加强,同时结合当前及未来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业规划蓝图。
5.加强社会实践,从现实生活中了解职业
高中生生活圈的狭隘性及高中阶段对知识学习的过分强调,导致其实践活动缺乏,进而限制了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社团活动、社区调查以及职业技能类培训,获得与职业相关的直接体验,以便为其开展学业规划提供直接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恒亮.学业规划:筹划未来[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训兵,李晓波,王飞.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5).
[3] 郑昌辉,张景书.浅析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20).
[4] 李小红.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现状的调研与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5] 成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6] Nurmi,J.E..Socialization and self-development,channeling,selection,adjustment and reflection.In R.M.Lerner & L.Steinberg,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4.
经过在上海和浙江完整一轮的试点,新高考对高中教育的影响已经逐步清晰。不过,新高考将给高等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还有很多答案待解。
新高考实施的这三年,试点重心一直在高中教育。但真正能引领和“指挥”高中教育的,是高校对新高考的适应情况和变革可能。毕竟,高中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究竟在高校的眼中,何为“优质生源”?学生就读后,高校又将如何培养优质生源?其实,这才是新高考改革能安顿下来的根本保障。
高校招生标准的“精准引领”,胜过高考赋分的保底举措
经过一轮新高考试点,目前高中教育碰到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学生选科不均衡。特别是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在高中受到一定的“冷遇”。
在改革试点的浙江省,为扭转这种选科不均衡的现象,今年将采用学科“选科保底”的方法,即通过综合评估确定每个学科不同的保底基数,当选择这个学科的学生人数少于这个保底基数时,在对学生进行等第赋分时,就不再参考实际学生选考人数,而是采用这个学科的保底基数自上而下地对考生进行赋分。
也就是说,假如浙江省物理学科的保底基数是6.5万,等底赋分时给予前百分之一的学生满分,当考生只有5万时,赋予满分的人数就不再是500人,而是按照保底基数6.5万的百分之一,也就是650人。浙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每个学科选考人数的相对均衡,不至于出现学科“遇冷”现象。
把不同学科置于同等地位,看起来实现了“学科平等”,但实际上,不同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在支撑大学不同专业学习的力度不同。可是,要是我们非得在高考选科上,或者在高考分数上,对某个特定学科给予特殊的照顾,似乎又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所以,尽管大家都知道浙江这个方案是在“保护”物理学科,但政策出台时仍会附加一条:这对所有高考备选学科都适用。
其实,学科间的重要程度还真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只有在不同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发现基础教育定学科的重要意义。高考备选学科重要还是不重要,并不是就这个学科自身来决定的,也不是与其他学科相对比来决定的,而是由高校不同专业的招生需求决定的。比如物理学科重要还是不重要,就不是由高中教育来证明,也并不必然用高考分数来印证,但可以通过高校专业招生标准来体现。
高考备选学科重要不重要,主要是看有多少好大学和好专业,尤其是有多少好大学的好专业,会指定这个学科或者特别看重这个学科。换句话说,即使在高考学科赋分上给予特定学科更高的高分比例,如果这个学科和这个学科的高考分数并不被好大学、好专业、好大学的好专业看重,这个高考学科再高的分数也失去了意义。
因此,从眼前来看,要破解物理学科在一些高中生中“遇冷”的现实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高校理直气壮地根据自己学科需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提出高考学科需求,让选考这个学科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这所学校,就读这个专业。这既是高校专业招生的内在需要,也是对高中教育进行良性引领的使命与担当,高等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的退缩,就会给高中教育带来难以破解的难题。
高校办学信息提供得越全面,高中教育改革越有方向
新高考最希望破解的问题,是希望高中教育不要陷入“选拔教育”之中,而是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要让高中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新高考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正是在大学和专业之间,更加强调了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如果只看重大学的重要性,那么高考就是一条“独木桥”,重点大学就是剧场中的名角,众多学生就是那群垫着脚甚至站起来看戏的观众。不过,有了专业选择,并不能消除教育中强大的“剧场效应”。正因为有了专业分化,大家就不再聚到一个剧场看戏,而是分散到不同的剧场看戏,舞台上的名角也并不来自于少数几所重点高校,每个专业剧场的竞争还是激烈的,但整个教育系统的“剧场效应”却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可是,要让更多高中生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高校为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除了提供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比例之外,还需要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比如,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学校的特色专业是什么,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模式是什么,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程度如何。
总之,高校为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提供的信息越全面,高中学校才不至于为了几张高考试卷而循环往复地操练和训练,会更主动地为学生进入高校就读打下全面而又扎实的基础;高中生在选择备考学科,以及在整个高中学习期间,会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现在的不少高校,处于一种矛盾之中:希望有更多高中生来选报,从而增大学校的选择面,但却又没有主动向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提供更多精准的选择信息。毕竟,信息提供得越是充分,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对学校知道得越全面,可能反而会缩小自己的选择面,或许最终还会导致学校招生分数线下滑———这是高校“难以承受之重”。于是,在新高考要求高校提供更精准的招生要求和办学信息的时候,我们发现,有的高校反而对招生要求,比如对高考选考学科的限制更模糊,有的学校开始推出“大类招生”。其实,现在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并不是高校的“大类招生”,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的“大类培养”。
高校适应试点新生心有多大,决定新高考改革路能走多远
随着上海和浙江第一轮新高考在高中学校试点结束,第一批试点高中学校毕业的学生已经进入高等学校就读。很明显,这一批学生带着很明显的“新高考特征”: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有选择性的,而不像传统高考过来的学生那样,只是在理科或者文科上整齐划一。
高校面对这批极具个性色彩的新生,是采用一种新的模式去延续他们的个性成长,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把他们再次纳入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但涉及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关系到新高考改革能否持续下去。
新高考实施的这三年,试点重心一直在高中教育。但真正能引领和“指挥”高中教育的,是高校对新高考的适应情况和变革可能。毕竟,高中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究竟在高校的眼中,何为“优质生源”?学生就读后,高校又将如何培养优质生源?其实,这才是新高考改革能安顿下来的根本保障。
高校招生标准的“精准引领”,胜过高考赋分的保底举措
经过一轮新高考试点,目前高中教育碰到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学生选科不均衡。特别是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在高中受到一定的“冷遇”。
在改革试点的浙江省,为扭转这种选科不均衡的现象,今年将采用学科“选科保底”的方法,即通过综合评估确定每个学科不同的保底基数,当选择这个学科的学生人数少于这个保底基数时,在对学生进行等第赋分时,就不再参考实际学生选考人数,而是采用这个学科的保底基数自上而下地对考生进行赋分。
也就是说,假如浙江省物理学科的保底基数是6.5万,等底赋分时给予前百分之一的学生满分,当考生只有5万时,赋予满分的人数就不再是500人,而是按照保底基数6.5万的百分之一,也就是650人。浙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每个学科选考人数的相对均衡,不至于出现学科“遇冷”现象。
把不同学科置于同等地位,看起来实现了“学科平等”,但实际上,不同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在支撑大学不同专业学习的力度不同。可是,要是我们非得在高考选科上,或者在高考分数上,对某个特定学科给予特殊的照顾,似乎又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所以,尽管大家都知道浙江这个方案是在“保护”物理学科,但政策出台时仍会附加一条:这对所有高考备选学科都适用。
其实,学科间的重要程度还真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只有在不同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发现基础教育定学科的重要意义。高考备选学科重要还是不重要,并不是就这个学科自身来决定的,也不是与其他学科相对比来决定的,而是由高校不同专业的招生需求决定的。比如物理学科重要还是不重要,就不是由高中教育来证明,也并不必然用高考分数来印证,但可以通过高校专业招生标准来体现。
高考备选学科重要不重要,主要是看有多少好大学和好专业,尤其是有多少好大学的好专业,会指定这个学科或者特别看重这个学科。换句话说,即使在高考学科赋分上给予特定学科更高的高分比例,如果这个学科和这个学科的高考分数并不被好大学、好专业、好大学的好专业看重,这个高考学科再高的分数也失去了意义。
因此,从眼前来看,要破解物理学科在一些高中生中“遇冷”的现实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高校理直气壮地根据自己学科需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提出高考学科需求,让选考这个学科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这所学校,就读这个专业。这既是高校专业招生的内在需要,也是对高中教育进行良性引领的使命与担当,高等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的退缩,就会给高中教育带来难以破解的难题。
高校办学信息提供得越全面,高中教育改革越有方向
新高考最希望破解的问题,是希望高中教育不要陷入“选拔教育”之中,而是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要让高中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新高考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正是在大学和专业之间,更加强调了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如果只看重大学的重要性,那么高考就是一条“独木桥”,重点大学就是剧场中的名角,众多学生就是那群垫着脚甚至站起来看戏的观众。不过,有了专业选择,并不能消除教育中强大的“剧场效应”。正因为有了专业分化,大家就不再聚到一个剧场看戏,而是分散到不同的剧场看戏,舞台上的名角也并不来自于少数几所重点高校,每个专业剧场的竞争还是激烈的,但整个教育系统的“剧场效应”却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可是,要让更多高中生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高校为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除了提供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比例之外,还需要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比如,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学校的特色专业是什么,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模式是什么,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程度如何。
总之,高校为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提供的信息越全面,高中学校才不至于为了几张高考试卷而循环往复地操练和训练,会更主动地为学生进入高校就读打下全面而又扎实的基础;高中生在选择备考学科,以及在整个高中学习期间,会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现在的不少高校,处于一种矛盾之中:希望有更多高中生来选报,从而增大学校的选择面,但却又没有主动向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提供更多精准的选择信息。毕竟,信息提供得越是充分,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对学校知道得越全面,可能反而会缩小自己的选择面,或许最终还会导致学校招生分数线下滑———这是高校“难以承受之重”。于是,在新高考要求高校提供更精准的招生要求和办学信息的时候,我们发现,有的高校反而对招生要求,比如对高考选考学科的限制更模糊,有的学校开始推出“大类招生”。其实,现在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并不是高校的“大类招生”,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的“大类培养”。
高校适应试点新生心有多大,决定新高考改革路能走多远
随着上海和浙江第一轮新高考在高中学校试点结束,第一批试点高中学校毕业的学生已经进入高等学校就读。很明显,这一批学生带着很明显的“新高考特征”: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有选择性的,而不像传统高考过来的学生那样,只是在理科或者文科上整齐划一。
高校面对这批极具个性色彩的新生,是采用一种新的模式去延续他们的个性成长,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把他们再次纳入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但涉及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关系到新高考改革能否持续下去。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困惑;意境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一)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阵痛”
1.新高考改革之惑
改革,是改变、变革之意,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浙江高考改革已拉开序幕,三门必考科目加三门选考科目的高考新模式,无疑是一项重大变革,在打破传统文理分科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但对于早已习惯在分数的统领下,被动接受学校和学科选择的学生和教师而言,则充满了疑惑与困惑。
(1)学生的疑惑
对于刚步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面对新的高考模式,他们既有迎接挑战的兴奋,又有面对挑战的困惑。为此,笔者做了一个小范围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是关于新高考改革及政治学科的教学。
调查卷的部分内容如下: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4名学生中,有明确未来职业选择和规划的仅有67人,而从他们的意愿出发,都希望接受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培训。在“是否会选择政治学科作为选考科目”一栏中,有82名学生选择了“会”,还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没想好”,甚至有学生课后直言困惑,无论是对职业规划、选考科目还是政治学科本身都感觉不知该如何取舍。这样的调查结果既说明当前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匮乏与缺失,也显示出习惯于被动应付考试,缺乏主动选择权的高中学生,在面对新高考改革时,所表现的迷茫以及对高中政治课程定位的疑惑。
(2)教师的困惑
在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已经意识到“改变”以及生活化元素运用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的呈现、教学内容的展示、教学过程的衔接,还是教学评价的反思,都融入了创新特色和时代特点。
与此同时,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学生自主选择的增强,新的困惑也开始产生。譬如,培养学生政治学科兴趣与引导学生选考政治学科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如果有,那么,该如何平衡作为高考选考的政治学科和作为学考的政治课程之间的关系?崔允t教授把好课标准归纳为十二个字“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而新高考改革是否会给部分学生造成误导,使他们轻视政治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弥补并衔接好教学内容与课后练习的脱节?在选考科目与大学志愿填报日益紧密联系的情况下,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与学习是否会更趋功利化色彩?在新高考多元化选择的驱动下,政治教学高效课堂改革在实践中是否依旧举步维艰?
2.政治教学的现实之痛
高中政治学科应该是一门兼具时代感、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课程,是一门学生参与度高、素材现实性强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的这几年,原本“一言堂”,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有所改观,以导助学、先学后教、“情境”课堂、教学生活化等创造性模式层出不穷。换言之,高中政治学科应该是一门育人至上的学科。但遗憾的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唯分至上”的观念仍然流行,尤其表现在高考重压之下,无论是学校的考评、学生的意识,还是家长的评价,都将考试分数的多少作为老师授课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为追求分数,将本该生活化的课堂变成了学生埋头背诵和练习的“练兵场”。另一方面,有部分老师为赶课程进度,在讲解完课后练习的同时,将新课内容草草带过,匆匆收场,既没有讲解教学重点,难点也未突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这种片面追求分数和赶进度的现象在现实课堂中并不罕见。
(二)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憧憬”
1.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学生参与政治课程的热情与兴趣日益浓厚
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课堂设计,都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课堂演练的过程中,为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难点,教师仍然把控着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而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倾听者”。即使是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也往往充斥着浮夸、嘈杂的讨论氛围或与课堂内容不相融的、完全“形式化”的情境设置。
新高考改革强化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求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将会对习惯于控制课堂主导权的老师以引导,促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将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将课堂设计与学生主体相融合,将课堂效果与学生反馈相结合,从而打造真正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2.学校的考核不再“唯分论英雄”,教师的课堂自主性更强
新高考改革打破了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探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成长的高考模式。这将促使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再纯粹用分数来衡量,而是趋向于构建更科学、更人性化的考评体系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成果。
在全新的考评体系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反馈所占的比重将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执行情况在这一考评体系中也将有更全面的展现。新的教师考评体系的构建与执行,必将调动政治教师的教学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政治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探索
(一)“转识成智”的落实
“转识成智”,顾名思义是指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蔡春老师在著作中曾提到“识知”的概念。他将“获得知识”概括为“识知”,认为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情境化,将学生被动、机械接受的“惰性知识”转变为主动、自觉接受的“活性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教育要从知识范型转向智慧范型,而高中政治教学也应该体现智慧的精髓。
1.教师是智慧课堂的“引导者”
关于智慧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搜索了一下,大概有如下的解释:智慧是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政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主导者”正逐步向智慧课堂的“引导者”转变。
笔者在上《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时,恰巧碰到央行宣布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于是在周一的教学设计中增加了“模拟实景演练”的环节。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根据央行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这一信息,预测当天股票市场的走向,然后进行四人小组的股票操盘模拟演练。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最新的时事素材,将课堂情境化、生活化,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由此可见,在智慧课堂的范畴中,教师只是问题提出与问题探究的引导者,是引领和督促学生“活化知识”的智者。
2.学生是智慧课堂的“践行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个性高度发展,并趋于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对社会充满好奇与警觉。随着他们文化知识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伴随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以及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将不满足于定位在课堂教学的被动接纳者。尤其作为一门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生显然更愿意在课堂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倡导属于自己的观点,迸发更具自我和时代特征的精神火花。
(二)“由智化境”的提升
1.情境的创设
人的思想意境的提升离不开特定的物质情境。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表现欲较强,自我能力的扩张要求也更为强烈,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必定来自于对一定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分析。在知识爆炸式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从网络、电视等公共传媒中获得海量的信息元素。但是,因为缺乏实践的经验和对社会的体验,高中学生往往不能作出全面的分析和判断。长期以来形成的“象牙塔”的封闭式学习培养模式,也导致整天沉溺于题海战术的学生缺少直面社会的锻炼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课堂就成为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面社会的最佳教学平台。
2.意境的渲染
“意境”一般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而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意境”则表现为价值领悟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非常重要。在教师的情境创设的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与判断,与此同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逐步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境界的升华
政治课堂教学的“境界的升华”,是指学生由自发的学习动机转为自觉的学习要求。即通过情境的创设与意境的渲染,使学生从为考试分数而学习政治课程,逐渐转变成为实现自我提升而参与政治课堂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应对
(一)以“不变”应“万变”
当新高考改革拉开帷幕的时候,有人不禁大喊“狼来了”,更有人担心高中政治课将以选修拓展课为主,政治必修内容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这里的“不变”是新课程改革继续推进的不变。无论高考政策如何变化,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主旨是不会变的,因此继续政治高效课堂改革的探索是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必然。
(二)借力发力,破茧成蝶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实效性都很强的课程,注定它在新高考背景下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加大了选修课的分量,而兼具社会性和时代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选修课的开设和拓展上更有学科优势。借着高考改革的春风,相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将有一番新的作为。
参考文献:
[1]杨志敏.生活逻辑与主题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解放出版社,2014.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与我们现在实施的“3+3(综合)”有了很大不同,即统一考试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但分值有了变化,物化生史地政不再分文理,改为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将来所报考高校的要求,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新疆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进行高考改革,那怎样在新的高考体制下做好历史教学工作就成为我们历史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查阅了资料后,我有以下一些看法。
在传统高考3+X的选拔方式下,历史作为高考科目中的一门,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对待历史学科还是相对比较重视,而对于高一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喜欢听历史课但又不喜欢记忆历史知识,再鉴于社会的就业导向等问题选择文科的孩子数量较少,所以历史学科地位相对较低。高考新方案中语数外的比重依旧大于“副科”,但是相对于当下的高考模式,历史的地位提高不少,这点应该领我们历史老师欣喜的,可是鉴于我们在高考总分中的比重,历史作为副科受到的重视肯定远不如语数外。在率先进入新高考的浙江省,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我们可以发现选考历史的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第一次参加选考最迟应在第三个学年第一个学期的10月底。复习时间大约缩短了4-6个月。从考试范围看,所有选考历史的学生都要复习五个半模块内容,与以往报考二本的学生复习内容相比,足足增加了两个模块。如果把考试难度提高这一因素考虑进来的话,复习量就更重一点。我们历史教学在高中阶段是时间紧,任务更重了,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展开教学: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1.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关注高考先行省市的历史教学动态,研读考试标准,研读各类新高考的试题,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为自己未来的历史教学工作未雨绸缪。2.要转变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毋容置疑,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导,但教师如何理解新高考方案、如何展开教学,这才是关乎高中历史教育发展前途的大事。当前,教师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相脱节,以至于表现出“你推我进”的被动教学状态。教师以高考为教学前提,学生以高考为奋斗目标,这种偏于一隅的教与学的思想观念,难以支撑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生本”理念是新课改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新高考方案的现实体现。但这一亮点与传统历史教学形成了激烈的碰撞,“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理念仍植根于此。3.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新高考来说,考的是鉴于基础知识之上的基础能力,是历史思维语历史素养。只学会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学生是绝对考不了高分的。那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呢?就需要我们老师转变教学方法。要加强历史教学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对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联系,横向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同一历史时期的背景有很好的把握,形成一个体系,从而有利于对历史整体的把握。纵向联系是指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发生事件的联系,或是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时期发生事件的系,教师恰当地运用纵向联系,不但能够举一反三,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贯穿古今的历史思维。 要密切历史教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开阔人的视角。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从历史中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当前的社会生活。 如本学期101中学的王森月老师给我们展示的一节《》就做了这方面的一些尝试。注重构建历史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子系统所构成的,一般来说,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这可能就要求我们在历史复习中打破模块学习的分割,将历史还原为一个整体。
二、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我们要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被迫学习变为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以改革学法作为突破口,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国外的翻转课堂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摒弃“满堂灌”。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要注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新高考政策;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思考探究
新高考政策以及一系列的教育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老师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符合现状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方法探索中很多老师会对政策的理解出现误解,认为在提倡现代教学方法的时候,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其实,这里的改革是对传统的扬弃,不能一棒子打死。因此,老师在进行教育方法改进的时候,要将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使课堂教学结构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给学生创造一个最有利的学习环境,高效有序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一、新高考政策下数学教学的现状
无论是对高考政策已经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已经适应的高三学生,还是对刚跨入高中大门的高一学生来说,数学都是高中学习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数学的抽象性和其严密的逻辑性,都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道道鸿沟,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传统的“题库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高压之下,心理的压力使他们对数学渐渐失去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方法,新高考政策出台了,它更多的是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课堂有效性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老师都相应的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以此来适应高考改革,讲提高课堂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为主要的目的,而不是强加给学生“应试教学”的帽子,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的考试型人才。
二、新高考政策下教育观念的改变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教育者对教学的目的有很大的误解,在他们看来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学得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因此,他们也就相应的进行一些高压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随着一系列教学教育政策的改革,老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死板的教学观念是错误的,应该摒弃。尤其是新高考政策的推行,老师应该了解到,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新时代新要求,老师必须对教学观念做出改变,顺应时展要求,将只关注学生分数转变为能力、分数一把抓。
三、对新高考政策下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错误的教学方法,它只是与现代教学理念有一定的出入。如果能够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教学,那么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会重焕生机。守住传统的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这才是成功的改革。
1.突破旧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方法逆向讲授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然后老师在课堂上都是先进行概念等知识点的讲解,再让学生看例题,然后老师进一步讲解。利用现代信息教学技术,笔者思考,是不是可以不再按部就班地进行课程讲解,先让学生自行进行实例的学习,学生讨论探究以后,老师再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是迷茫无目的的,他们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听课的时候也更加有着重点,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进行“统计案例”这一章的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看例题,进行研究讨论之后,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反映给老师,老师再根据他们的反映制作PPT,将统计的数据、相应的统计图制作出来,再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更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出来。
2.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电子书”相结合
多媒体快捷、方便、信息量大、文字多彩且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因此,老师一定要将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利用动画和录像将抽象的知识点制作成电子课件,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但是,老师一定要注意,再优秀的电子课件都不能代替传统的板书,老师必须将传统的黑板板书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直观。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体”的讲解时,因为空间几何的抽象性很强,所以,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地制作成电子课件,将空间几何题利用现代技术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3.“游戏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的陈规
以电脑游戏导入教学,可以营造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前几分钟进行课前预习或者回顾前一节课的知识,当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有一定科学性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好处,但是,长此以往,一成不变的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最终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课前可以适当地进行别的安排。例如,根据课堂内容,进行课前引入,将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电脑教育游戏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辅助学生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数学这门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这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一定要以新高考政策为契机,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但是老师一定要把握好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缺互补,不能一味地追求新,而将传统教学方法一棒子打死。老师必须探索出传统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新理念相结合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方式,高效有序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考历史史料题 中学历史教学 启示
史料题型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需要出现的。1989年的历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现“史料分析题”(后更名为“材料解释题”),当年的分值仅占全卷的5%,到1995年已发展到20%,后基本稳定在22%―24.7%。新课程改革后,材料题在全卷中的分值大大增加,以广东2007―2009年的高考卷为例,三年来高考卷的非选择题部分都是以史料题形式出现,共75分,尽管每年各小题的分值有所变动,但占全卷的50%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史料题型已成为历史高考试题命制的主要题型。本文以2003―2009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卷作为研究对像,阐析高考历史史料题命制的思路旨在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史料的重要性,指导更多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史料教学,发挥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一、注重知识理解,凸显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是由考试的性质和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反映在高考题的命制上不但是题型的改变,而且是命题思路的改变,即由知识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也就是说,新高考的考查更注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更多的是考查学生能背下多少历史知识。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多是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的形式出现,而在广东2008年的高考卷第31题里,它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了解及其影响,而且考查了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这和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理念相一致。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不能仅仅把重点集中在让学生记住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要集中在如何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懂得运用历史知识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凸显情感价值观
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的积淀并不在于我们能够记下多少知识,具备多少解读历史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形成,因为历史留给后世可以借鉴的往往是一些价值观。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高考的史料题在这方面的导向是非常清晰的。如,其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建立起了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这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的价值观。如2005年第27题,它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考查,从头到末,它没有像以往的命题那样问的意义或影响,若是这样的话,学生写下的答案也只是脑袋里背下的意义和影响,远谈不上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而是以没有出现“意义”的字眼,对它的意义进行了考查,同时也对于民主这一价值观进行了考查。有人会问这是教材的知识吗?肯定地说它恰恰就是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它既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体现了新的教材处理观念:教材只是给师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而不是被这些资源牵着走。
三、关注新学术观,科学指导教学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人员大多为高等学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的过程中,必然渗透他们关于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当前新的历史学术观点包括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对于新学术观关注的材料题在新高考中也大量出现,比如2009第28题(2)对文明史观的考查,2007年第29题(2)对近代化史观的考查。要更好地适应高考命题的这些变化,首先教师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比如可以多阅读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中发展,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文明史、近代化史、全球史来看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
四、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
历史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新高考历史材料试题的命制也多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目的是要“实现对考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如2009年第28题(2),通过对中国在不时期不同背景下两次成功发射卫星带来的不同意义的变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和平与安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意识,同时也是对“建立和谐社会”热点问题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对学科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增强实战能力。
【关 键 词】 高考;新方案;特点;消极影响;建议
【作者简介】 李广水,特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徐州市劳动模范、徐州市名师、徐州市学科带头人、徐州市优秀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17-04
一、新高考方案的特点
高考的改革,不但会对高中阶段的教育产生影响,有利于高中阶段课程设置的改革,有利于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且对整个基础教育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方案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
新高考方案打破了此前人们固有的高考概念。高考不再意味着“2~3天决定一生命运”、“一张试卷定终身”,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能让你总能找到更好状态的体验。比如参加统一高考招生,除了语文、数学2门,其他科目都可以在两年内考2次。既可选择选考科目,又可选择考试时间,为的是给每个学生更多争取更好结果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发挥所长的机会,并把过程拉长,减少偶然因素干扰,高校依据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选拔学生,学生不必老是与自己的短处较劲,这正是新高考的价值追求。
新高考方案的“新”,还意味着今后没有一本、二本学生的类别;状元也没了,如果非得找状元,一个省会有30多个状元,而且状元之间所考科目不同,社会认同度低,学生再也不用“望状元而自卑”、“非得用状元量自己”。 教育公平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此方案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并有明确目标: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要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此外,还要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实行优质普通高校招生名额的合理分配,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等措施。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也在其列。
2.体现了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每位学生必考语文、数学和外语, 3门选考科目的选择重视了学生特长、优势、兴趣等个性特点和终身发展的要求,扩大了学生选择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新高考方案与新课程计划完全吻合。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能力提升,各个大学特色化、个性化的一些要求,应该伴随着高考改革的出台逐步明确,学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和准备,避免盲目。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向都需要调整,学生要方向更清晰地去学习,而不是盲目地去应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有利于学校相对集中的组织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高考选报附加科目时有更大的适应性,有利于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打破了文理分科,使学习更为灵活主动
原来,一些学校为了提高高考“效率”,从高一起就分文理班,这种“高高举起素质教育大旗,扎扎实实落实应试教育”的现象令人揪心。在此背景下,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坚持素质教育导向,令人振奋、令人期待。原来的高考,高一下学期学生就开始选报文理班,因此,有这样一种情况,直至高二下学期仍然有因为不适合而重新选择的情况,或是文转理,或是理转文。实践证明,仅有高中一年的学习,学生对理与文的认识还不够,因此选择往往会出现偏差,即便如此,也耽搁了很长的学习时间。另外,教师教学难度的选择也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和最终选择,比如从上届高三下来的教师喜欢教学一步到位,结果在高一的开始教学难度就很大,致使部分学生不适应。学生也会根据分数或排名进行判断,这样就不会是因为兴趣而选择了。在选择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偏科现象,本来选择了文科,这位同学喜欢地理和历史,但却非常不喜欢政治,成绩很差,学习成绩怎么也上不来。选择了理科的,理化生中有一个学科特别差,一直拉分,一考试就不及格。因为是高考学科,无论怎么差也得硬着头皮学。高考改革后,学生有两年的时间可以进行学习和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选择,因为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较高考低得多,调整起来相对容易,这样选择中会更多地考虑兴趣。从选报科目来看,去除了文理的分类,打破了捆彩窖瘢而是六个学科中任意选择三科,这三个学科必然是自己最喜欢的或相对喜欢的,不会出现自己讨厌的学科,偏科现象也极少出现。这样一来,原来的文理科的界限会被打破了,新的组合格局就会出现了:如化学与政治、历史的组合也有可能出现。在高考的三个学科中,英语是社会化考试,可以一年两考,也具有选择性。
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高中生活质量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各学科认真学习体验之后,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兴趣和特长。面对同一张考卷,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展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在笔者看来,高考综合改革的终极目的,不是提升录取率,而是让学生的三年高中生活提升质量,发生质变,这也许是高考改革最大的红利。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高考科目由原来的六个学科(语数英政史地或理化生),变为三个学科(语数英),虽然最后计入成绩的也是六个学科,但构成却大不一样。高三一年只学语数英,较原来的六个学科都学,学习负担特别是习题负担肯定是小多了,高一高二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为语数英打基础,二是学业水平测试,并争取选考科目成绩的优异。学生需要从政史地理化生六个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根据报考院校要求选择三门计入高考成绩。相比于高考选拔,学业水平测试更倾向于知识立意,高考是能力立意,因此难度实际上是降低了,学生的负担相应地也会减小。
5.新高考方案改革还将引发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实行新方案后,必将对现有的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从观念上进一步更新,从而带动了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它要求学校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必须上好选修课,安排好活动课。由于高考新方案改革引发了高中的课程改革,打破了学校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班级管理、老师任课等“大一统”的格局,这给高中尤其是高三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加强课程和教学管理,开足开齐高中必修课,逐步建立起适应新的课程计划的教学管理机制。
二、新方案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中国教育问题的严重有目共睹,因此也无人否认高考应当改革。教育是“百年树人”之大计,教改的“实验品”实际是千百万学生,稍有不慎便会影响一代人的发展和命运。因此与其有关的改革应当理性思考,尽可能全面筹划,要“谋定而后动”,而不是“轻举妄动”。尽管新方案有许多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它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1.新高考方案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负担的加重
新高考方案使高考科目由9门减至6门,从表面上看学生的考试负担比原来有所减轻,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教育仍然是“短缺型”(高等教育的普及尚不能满足人们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超前预期),那么考试科目减少一门或几门对学校和考生的竞争压力就不会有根本性改观,备考的时间也不会因此减少,相反还会导致考生心理负担的加重。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这样会使大多数学生还要不断地折腾,刷新自己的考试成绩,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2.客观上对高中教学有所冲击,可能会引发新的偏科现象
过去的文理分科,基本上是语数外为基本科目,然后是在文科类和理科类中选择相应的学科进行组合,最大缺点在只分文理,“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有偏科的现象,造成先天的知识缺陷和素质缺陷”。这话固然有道理,然而现在的方案是不分文理科了,也可能会形成比文理分科更严重的情形。按照上海浙江的方案,语数外必考,然后在其余六门学科中选择相应的三门,作为高考的搭配科目。这在本质上和文理分科是一样的,即共同存在一个“分”字,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更多、更细的分法,不仅原来文理分科的现象还存在,而且增加了“新高考”的N种分法,按照排列组合的原理,至少可以分20种,而按照原来江苏高考方案的做法,也只有11种。这种分法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原来“偏科”意味。毋庸讳言,高考绝对是指挥棒,“考什么学什么”,“怎样便于得高分”然后就“怎样分班”,是高中的基本做法。这样在新的高考方案的指引下,高中阶段的学科组合将出现“百舸争流”的壮观场面,这消除了文理分科的弊端了么?
3.新高考方案还会带来一种隐性的不公平
物理成为大多数名校选考的科目,这显然会将相当一部分未选择物理的尖子生挡在名校大门之外。如:清华、浙大、中国科技大等一些著名的高校对此均作了必须选考物理的要求。
按照历年高考的规律,理科的本科投档分总要高于文科20~30分。那么在新高考选科方案中,选择偏文科目,即选择历史、政治或者地理的考生会不会吃亏呢?不少家长认为是肯定的。如:一考生选择了历史和政治的组合,且成绩一直排在年级的前列,有意冲刺北大,但是从公布的招生方案来看,选考物理的学生也可以报考北大文科类专业,这样一来,这位即使在同类考生中考得很好,也难免比不过选考理科的考生,这不明摆着吃亏吗?再如:某学生选择了历史和地理,由于高校选科方案中有不少学校对文理科不作限制,不论你选何类型组合,均可报考,这势必造成选考史地政的考生报考文科专业会吃亏,而选考理化生的考生报考文科则占优势。目前的方案还无法解决这种文理总分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现象。还有一些科目在命题中的难易程度也不可能把握一样,而最终又是用分数来说话,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4.中学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
怎么分班的问题,现在不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大家都在关注如何分班的问题。学校不能因为哪门学科选的学生太多就不准别的学生选;也不能因为哪门科目选的学生太少就逼着学生去选。再则,对学校组织教学冲击太大。假如,选物理的学生太多,物理师资必然跟不上;而其他学科,如地理,今年就只有十几位同学选,如果明年选的人更少,那又如何开班呢?这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此外,频繁的分班也使得学校多年来形成的良好班风荡然无存,由于新班级同学不熟悉,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凝聚力,这对同学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提高都会产生影响。诸如这些均给学校在师资配置、组织教学、上课场地安排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英语在高考中的比例偏重
虽然一段时间内社会舆论一直对中学英语的教学权重诟病较多,也都认为英语高考需要大力度改革。遗憾的是在新方案中,英语仍然占据了强势的地位。从“大刀向外语头上砍去”到此次外语教学界的人兴奋不已,确实有点蹊跷。从比分所占比重看,它仍然和语文、数学一样,而人们期待的稍微弱化一点的意愿基本没有体现。那种一年两考的方式,也有可能是有意无意的强化,因为还有什么比一年两次考试更重要的东西呢。某省曾拿出一个讨论方案,所谓两次是一次口语测试,一次笔试,这不是典型的强化么?现在只期待在实施过程中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降低难度,减少分差(如分等级赋分),侧重对水平的测试,而不能让英语成为高校录取的难以跨越的门槛。
弱化外语教学和考试,也正好有利于中小学进一步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同志最近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占据大量时间学习外语,肯定影响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的学习,也是一种去中国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强化外语教学是错误的,也是悲哀的。高考不利用其指挥棒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近乎变本加厉地过于突出外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完善新高考方案的建议
1.提高“综合科目考试”的信度
教育部关于“综合科目考试”的指导思想是这样规定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六个学科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高考选拔考试一部分的“综合科目考试”,应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本着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服务宗旨,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潜能,而不应出现考题过易、题量过少等问题。如果这样,不仅失去了考试的意义,也会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2.要有配套的招生录取办法
一些学校采取自主招生的办法,以便于有特长、专长的特殊学生不被埋没,但到目前为止,考试和考分仍然是重要的录取手段和依据。高校要有像当年录取华罗庚、臧克家、钱锺书那样的胆识和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选拔到特殊的优秀人才。因此要赋予高校自,高校也要有诚信举措和监督措施。同时还要考虑各学科在试题命制中的难易度,因难度不同而造成不同组合之间的分数差异,会给考生带来不公,也会给高校录取带来不便。
3.加强高考内容的改革
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一大弊端就是考试内容还基本属于背诵识记型,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不利于高校考查学生的潜在能力。高考改革的重点应该是考试内容改革,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高考改革的目标。而新方案的改革目标还只是停留在形式方面的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方面的改革,还未改革其根本内容。虽然目前教育部已对综合考试作出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六个学科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规定,但在现实的考试中却又难以实现。
4.要利于高中组织教学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历史 挑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76
2014年9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新闻会,公布《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方案》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等环节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至2017年全面实施。此次高考改革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包括扩大考生高校双向选择权,推进综合评价选拔,弱化一考定终身现象。
此次高考最大的改革之处在于考试不再分文理,而是实行高考与学考相结合。高考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均为3门。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选考科目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心技术)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其中,语文、数学考试于6月进行。外语则安排2次考试,一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及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高中历史教学要面对学考,高考两个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在学考与高考教学中考虑到根据学生素质进行分层教学的问题。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是个全新的挑战。本文就历史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初步讨论,希望能给面临全新挑战的教师同仁和学生们提供些帮助。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
我校总体生源较差,基础薄弱,但存在一部分单科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能使学生的学科优势更加突出,在高考中增加竞争力,学校决定首先让学生选择高考科目,然后把“7选3”课程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类,再根据语数外的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行政班;即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考还是高考都存在分层情。所以,历史教学必须采用分层教学,才能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更好地达到取得优秀成绩,增强高考竞争力的目的。
(一)分层备课,有的放矢
不同层次的班级相互比较,从表象上看,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其反映出的实质是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联想等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层次的班级中,学生之间也是基础不同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做到分层备课、分层教学。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这就是说,无论学生属于哪个层次,在接受适合自己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的教学后,都是能取得进步的。这就是要求历史学科教师在在备课时,对树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历史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面对现实,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落实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面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提出在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解,进行比较,归纳和分析从而最终能表达出自身历史事件的看法的要求,进而对历史学科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和认识。
(二)分层上课,提高效率
课堂是所有教学实践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途径,是学科教师必须牢牢把握的中心环节。但高考改革加大了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层次差别。如果历史学科教师还沿用之前的传统教学方式,无层次,无差别地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两个结局:一方面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和节奏,时间一长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没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过于平淡,他们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压和损害。
所以,历史学科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次教。一方面夯实基础知识,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并努力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多提问他们比较基础的知识,如果回答正确,可以进行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同时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和深度,引导层次较高的学生进行对历史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等学习行为,给他们树立较高难度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更多的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更优异的历史学习成绩。
(三)分层作业与测试,及时反馈
作业和测试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作业和测试可以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补充;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批改作业和测试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布置给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作业和测试,要强调基础知识,并保持较低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布置给基础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和测试,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可以另外增加题目,并保持较高的难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反思、评价等历史学科能力。
(四)分层心理教育,殊途同归
学习成绩是学生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高考改革后,学生的心理会比往年更加不稳定,所以历史学科教师要格外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状态不一样,构成心理状态的具体因素也不一样。在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过程中,历史学科教师一定要分层关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问题关键。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历史学科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和足够的尊重,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学生建立起信心,绝对不能破罐子破摔,要勇于战胜困难,努力拼搏;面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历史学科教师要提高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注意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其轻松上阵,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去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一、浙江新高考改革文件简读
必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
*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1次在10月
(选用其中得分最高一次成绩)
选考科目:
*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 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考分——等级——赋分)
*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附:中学各学科阶段划分和主要任务
学段
高一全年
高二上
高二下
高三上
高三下
段一
段二
段一
段二
段一
段二
段一
段二
任务
3+7新课学习
3学+
4复
3+5新课学习
6学+
2复
4学+
4复
2学+
6复
6复
6复
3复
七选三报名市统测
四门学考班级重组
市统测
语数
学考
市统测
四科首次高考
市统测
三科二次高考
三科高考
体育+四大类选修
体育
二、高一生涯规划五件事
第一件事:
进校7科始业微课讲座(生涯规划学科部分)——教研组层面,编纂《中学生涯规划课程 学科篇》——特色学科始业教育;
学科简介+高中课程构成+新高考学程规划+学科学法指导+学科高考就业方向+教研组介绍(学科优势、特色选修课等);
第二件事:
高一全员“生涯规划”心理选修(生涯规划心理部分)——班主任、心理辅导站,从心理学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
第三件事:
期中、期末考7科学考形式操作与模拟等第(生涯规划学科水平部分)——年级组、教务处层面,高一学年7科所有校内考试,一律参照学考样式,年级模拟赋分划分等级,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科水平大致在哪个档次;
第四件事:高一下2~3月考试院各高等院校各专业对应选考学科公示——教务处、年级组、班主任公布,指导学生、家长登陆考试院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第五件事:高一下4~6月开设“学科辅助定位”四大类走班选修——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组织,帮助学生加强感知“模糊学科”,作最终定位。
三、改革启动前的一些经验提醒
1、人员:
根据学校情况、学生情况进行预估,重新排布;
例:我校本届高二300人中,选择物理81人,选择政治221人 ——教师配备?
2、硬件:
学生走班储物柜,教学班作业收缴柜子,考勤系统,走班教室——都要提前准备
2、硬件:
学生走班储物柜,教学班作业收缴柜子,考勤系统,走班教室——都要提前准备
3、机制:教学评价制度、班主任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例:根据学生选课分班,每个教学班的初始成绩无法一致,
如何评价教学?
例:哪些教师留在高一教选考,哪些教师跟上高二高三教选考?
——都要提前规划
四、浙江省课改推进过程的经验与启示
基本经验1:加强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方案
基本经验2:统筹规划三年教学计划。
基本经验3:大力推进选课走班教学
基本经验4:加强生涯规划教育
基本经验5:积极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学管理制度
五、我校在硬件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由于学生生源和选科中的实际问题,将导致学校全面实施走班的硬件不能达标,严重问题是教室明显不够,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对高中学校在硬件方面给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