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

第1篇

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第2篇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教育观念;哲学根源

社会的竞争,知识和智能的较量已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中西方教育存在诸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异。而教育目的的差异又是源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着有很大的差异:

(一)教育宗旨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也”是其最好的解释。中国古代的教育即是通过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官吏既而来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教育则与中国大相径庭,它们的教育自成体系,与政治的关系比较松散,其培养人才的宗旨在于掌握、使用科技技能。

(二)教育体制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所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西方的教育体制则是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

(三)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首先是知识观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而西方文化教育则强调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个性,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而西方在教学方法上则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创造性的培养。第三是师生关系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师生关系方面,历来是注重“尊师敬长”,教师的权威地位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听命、服从于老师。而西方教育则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如果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地位,那么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

(四)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二、通过以上中西方差异的分析引发出的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的差异,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首先是对西方教育思想加以“扬长弃短”

中西方教育思想渊源上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19世纪末我国自开始学习西方教育制度以来,已经反反复复对西方的不同国家、不同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借鉴,以用来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经验时,常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国家移植过来后或许会变得面目全非、以致效果甚微或无效,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两种文明的教育思想在根源上即存在差异。因此,这在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时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在移植时必须要考虑它在中国这块土壤基础上的生长环境,我们既不能被中国国情束缚思维,也不能比葫芦画瓢、盲目引进西方教育思想,而是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西方的教育理论加以“扬长弃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正是我们以史为鉴的目的。

其次是中西方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化结合

纵观中西方教育观念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更清醒的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反之而言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的教育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两者的反差是何等的巨大,现在我国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已经相当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将在儿童中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长处是情感及教育占优势、智能与体格发育较好、知识面广等;同样也有任性、自私、孤僻、高傲、不合群、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等短处。而做家长的也往往对他们存在着过分注意、过分顾虑、过高期望、过于关怀等心理的和行为的特点。鉴于独生子女及其家长的这些特点,我觉得更有必要借鉴以上西方教育的积极方面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取舍,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具有时代特征、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优教育方案,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P112-115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观念;大众化;学生群体;借鉴

随着教育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实现经济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手段,开办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1]。中西方现代思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体现在教育发展观念方面,长期以来受到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与道德观念的影响,西方国家高校教育发展以学生自我成长为核心,即以学生本身的个性与需要为前提进行完善,并注重社会相关资源的引进与利用。西方高校的发展远远快于我国,很多名校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教师管理体系,并逐渐形成积极的教师文化[2]。我国高校教育尊崇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以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在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等方面体现大众化趋势,而如今也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希望通过完善教育体系、转变教育发展观念,进而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一、价值观念区别是导致中西方高校教育发展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

1.崇尚个人主义的教育思想更注重学生个人的成长空间

中西方的教育体制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尤其体现在学生的个人成长方面,西方社会多崇尚个人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念。在高校教育中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成长空间,并提倡学生独立性需要通过个人的拼搏获得。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教育体制中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会通过较为详尽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高校学习的不同阶段中逐步提升个人素质,让高校方便管理,可是会造成学生潜力的开发以及兴趣爱好的拓展等方面的局限,尤其体现在课堂的权威性与高度秩序性方面,师生之间关于情感表达不够重视,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促进以及学生个性的塑造。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为了教师教而教”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形成“为了学生学而教”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3]。

2.平等自主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校园和谐教学氛围建设

中西方文化中与人交流的风俗习惯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个人隐私的保护,在西方即使是十分熟悉的师生、同学关系,也会注重个人年龄、收入、感情等私人问题的保护,在日常的交流的过程中更多地谈论关于活动、爱好、时事话题等内容,并注重眼神、肢体语言等方面的交流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可能因为共同的爱好、习惯等相似而走得更近。二是来源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谦虚。西方国家的学生独立意识极强,更喜欢依靠自我的力量解决问题,在获得认可时表现出接受与感谢;中国高校学生更倾向于谦逊的精神,推崇集体主义,在参与各类活动时会努力寻求伙伴。三是教师与学生各自身份的理解以及师生关系的界定方面。西方国家尊崇人人平等,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直呼姓名,不注重辈分,促使学生通过更为自由的方式与教学人员接触;中国高校遵守长幼有序,将教学人员作为长辈,学生会礼貌对待。

3.容纳不同个性与思维方式的讨论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性

西方国家习惯遵循自由平等的教育发展理念,通过最大限度地理解和宽容,对待不同个性与生长背景的学生,在课程与专业选择、参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学生,成立专门的活动小组,接受不同角度的问题理解与讨论,能够理解学生的感情与思考方式,通过容纳与接收不同的意见实现相互学习的目的。中国高校在学生的生长背景与民族文化上也有十分支持与理解的态度,但表现方式存在不同,对待少数民族或者有特殊个性、文化特征的学生,会通过民族文化的展现、风俗习惯的展示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特殊背景学生的特点,通过学生之间交流活动的加强,实现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创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二、大众化的人才培养观念与综合性的培育模式的显著差异

1.我国大众化的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以大众化培养为主,满足社会及各专业的普遍人才需求,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等内容,教学需求中以社会需要为主导,学生通常在选定专业后即形成固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导入。在开展课程教学各项活动中,以固有的教学规律与先前的教学经验为依据,适当采用国内外较为认可的新教学方法。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度和充足的实习实践支持体系,我国高校的普及式教育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质性参与,加强高校与社会相关机构的联系纽带,实现大众化人才培养渠道的深度拓展。

2.西方人才培育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性差异

西方国家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不仅具备更高的社会广泛参与性,还在学生心理发展与个性培养等方面表现突出,注重学生专业视野的拓宽、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以及能力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并以此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这种观念下培养出的人才重视制度、法律等标准与原则,并认为法律准绳是凌驾于一切人情道理的依据,成长为遵守法律等相关框架的社会型人格。英国大学内部形成一套有序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治,能够充分发挥组织整体优势的制度[4]。由于重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发展状态,西方国家课堂模式多为小班制,教师能够通过即时性、频繁性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所处状态,通过准确的引导与辅助及时给予学生帮助。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教育崇尚集体主义观念,并以“情大于理、理大于法”为处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衡量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障碍。

3.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教学为学生培养的全面性提供重要保障

全球化的教育资源竞争与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得益彰,迅速推进西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趋势[5]。中西方的教育理念都认为学生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反复的任务,学生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养成是学生步入社会以及开展各类工作必须掌握的能力,注重建立起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体系,作为促进人才培养全面性的重要依据。以美国为例,高校教学体现以学生个人意愿为主导的育人原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参与工作和生活实践,紧密联合社会各类机构。中国的高校教育同样注重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但开展的过程更为隐性,通过课程本身内容的交汇,进行不同学科的结合,注重教学成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三、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体现出中西教育发展理念的差别

1.灵活的学分制度便于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校教育的机会

许多西方国家中灵活的学分制度成为高校广泛吸引人员就学的必备手段。已经参与工作的求学人员,允许学籍与成绩的保留,可以让学生随时参与到校园生活中,当缺乏学费和生活费的时候,可以暂停学业进行工作。学分的授予机构并不只有高校,还包括学生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多个部门,学生必须通过公司实习获得学分、参与社会实践工作获得学分等。国内高校的学分制度受到填鸭式教育的影响,通常以获得学分为单一目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学分的分配与授予等方面不够灵活。完善高校学分制度的另一个举措是注重教学人员的激励,并从更多渠道聘请专业人员、行业资深人士等参与教学。一是招募尽可能多的专业人员,完善现有的教学资源储备,让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更具备优势;二是通过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自主进行课程选择,向多层次、多岗位工作人员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

2.重视文化传承的教学角度赋予高校更强的人文气息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与国际先进理念与方法的深入接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渐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并在新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仍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高校各类文化活动的丰富开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现行教学活动与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活动感知和理解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随着文化传承与历史、思想政治理论等多种课程的融会贯通,以及新媒体等渠道教学的开辟,我国高校正逐渐形成多文化背景与多角度传承的人文文化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全面带动,文化传承上升到新的高度。高校内部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学术管理作为核心,这是区别于其他管理工作的根本特性[6]。伴随着高校管理功能与组织体系的完善,以服务为导向、以个性化功能建设为原则的组织体系受到学生的青睐,文化传承工作应以此为入手点,以满足学生需要作为基本前提。

3.多元化的教学与实践渠道有效延续教学内容与应用

随着人们接触与传递信息的模式不断变迁,高校教学渠道与模式不断变革,突出的体现是教学人员不再是高校教学信息的唯一来源,可以通过网络、社会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应信息。这种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也影响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与技能掌握的情况。很多国家在教育过程中都积极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7]。各国在教学渠道的开辟与应用方面展现不同的重点,西方国家由于注重学生个人性格与潜力的塑造与开发,在教学与实践渠道建设方面更为个性化,并具备更多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发展需要与不同专业实践形式自行选择渠道,开展相应学习工作;我国多元化教学与实践渠道的建立,以延续校园教学内容为基础,在功能方面与校园教学结合较为紧密,模式也相对固定。西方国家注重教育质量的评估与提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考核工作的开展,包括以专门机构的全面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多角度进行考量评定,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考核方面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以学生成绩为主,虽然在操作上具有简便性,可是在考核上存在片面性。

4.支持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展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就业创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各行业分工趋势的日益显著,高校学生逐渐成为社会中个性鲜明的创业群体,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高校需要承担相应的引导、教育工作,针对不同专业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发展空间,为有就业需求的学生传授相关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办公行政等方面知识,并加强实际操作方面的课时,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能技巧来应对未来的创业挑战。西方国家高校针对学生创业方面开展的工作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即以创业教育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的分配,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导入外部行业与企业资源,并尽早开展学生的个人评估、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让学生完全以个人意愿制订自我发展计划,并通过相关科技创新基金、创新成果转移等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造工作,增强学生的创业动力。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展创业实践平台、创业产业园、国际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创业模式,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高校学生创业环境,在扶持政策、教育课程以及社会动员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教育发展观念,帮助学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黄莉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许金梅.中西教育理想之历史比较及发展趋势[J].教育探索,2014(7):8.

[2]罗春秋.论西方高校教师文化对我国教师管理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76.

[3]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西方高校师生教学信念研究的缘起、进展及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13(20):25.

[4]牟静,陈奎庆.西方高校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6):6.

[5]罗建河.西方高校教授治校的新探索:民主决策何以可能[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45.

第4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论;本土化;发展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原因

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各种争论来看,不仅是有关于教育观念的争议,也有关于教育体制的争论。虽然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争论不断,但可能正因为是这种深层次的分析,才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1.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但是本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本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西方重视思维的抽象性和发散性,在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中比较注重经验性思维,这就制约了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革新思维方式,并进行话语系统的重构。“应试教育”向“构建教育”的转换,要求教师对文化的观念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1.2中西方教育思想生成机制的差异

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社会人文土壤的问题。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在民族与国家转型的同时也会发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且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在社会变革之前,这是教育发展前导性与先行性的体现。新的教育体制的构建,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的思想和理论,必须是建立在本国社会文化基础上的思想与理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目前的教育改革理论很难超越时代的局限,所以,还需要一场当代的教育改革去培育新课程改革中所需的理论和观念,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成功。

1.3中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差异

在关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一些教育理论中,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在教育体系与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并带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教育的根基不稳,国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并缺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新课改明显不能适应社会文化的心理差异。所以,用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西方文化协调注重社会本位的中国文化,必将会出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与西方教育理念相冲突的局面。即使在新课改中强调合作教学与社会性构建的重要性,但是却很难找到传统教育文化和新课程观念的契合点,这时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理念与理论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

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途径

2.1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基础

在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理论与实践等的思想矛盾冲突下,很多的学者开始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在现代的教育历史中,有许多的学者在进行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例如,陈鹤琴的 “整体教育实验”观念、 黄炎培 “做学合一 ”的教育理念等等。都为我国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对这些观念进行总结。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许多的教育学者和教师,在带有中国意识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黎世法的 “异步教学改革实验”观念、魏书生的 “课堂教学六步法实验 ” 观念、李吉林的 “情境课程与教学”理念等等,都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的发展途径

整合与多元是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原有的文化视野比较狭隘,与世界的文化相背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许多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被引入,拓宽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文化不断向西方发展,与本土的文化相背离。所以,应该加强对本土教育理论的建设,将各个学科的方法与理论整合起来,使教育改革的研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加快课程和教学理念的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此外,还要掌握课程改革的大方向,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而使教育理论更加科学化。这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突破经验研究和文本研究的限制,使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性,同时也可以使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有效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走出西化移植的误区。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创新与融合,同时这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改革的重点问题。必须从民族文化出发,进而构建本土教育理论。没有民族文化的牵绊,也就构不成具有标志性的教育成果。同时,也要构建实际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有效体制,在本土化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原创理论的创建。新课程的改革是教育文化所呈现的新的面貌,要想达到改革的目标和效果,就必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不断的进行创新。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与研究者的长期坚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3.结论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从未停止过。讨论的重点从“中体西用”到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姗姗,于伟.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

[2]田友谊.课程改革:“外来”与“本土”的融通[J].教育科学研究,2008(Z1).

第5篇

关键词:中西儿童;美术教育;教育观

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教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差异,文章主要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中西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

1.不同的教育理念

西方采取了“自治式教育观”,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个性,相信儿童的能力,因材施教,促使儿童发挥创造能力,让儿童通过美术创作表达思想和情感。西方家庭和学校都注重培养儿童的管理能力,尊重他们的思想见解,给他们充分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但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自由不是无限的,其提倡在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启发和引导下,让儿童依据接触的世界探索人生,独立完成创作,培养自身的兴趣,促进心智的发展,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提升责任感,加强与社会和自然的接触。中国儿童美术教育重视技术和结构,主要采取的是“授受式教育”。其教育以书本为主,注重教师教、儿童学的授课方式。儿童主要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儿童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创作的相似度为主。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常常为课堂教学或者补习班培训,儿童缺少对事物本质和原型的观察,所以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弱,但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2.不同的教育方式

西方美术教育是个性式教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培养,实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因此,在西方美术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从发展儿童的个性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内在潜质开发,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中国教育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培养儿童的美术技能和知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模仿的教学方式,以命题的方式让儿童进行美术创作。此外,以往的儿童美术教学以传授儿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使儿童对中国美术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认识,也了解了中国美术的历史文化,但对儿童个性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已提出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旨在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但美术教学目前仍然以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个性培养不足。

3.不同的培养方式

西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但主要采取通才式培养方式。由于西方高等教育较为普及,学生毕业后能够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职业。面对较低的就业压力,各方面教育力量在实施时能够积极配合,给儿童美术教育提供较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中国教育衡量学校的标准主要是升学率。教育资源的限制导致学校的等级不同,成绩优异者才能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因此,我国教育主要是英才式教育,注重培养精英人才。在英才教育观下,儿童美术教育具有功利性,其主要为升学服务,儿童主要学习考试涉及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英才式教育观能够培养出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促进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4.不同学习期望下的教育观

西方教育注重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基础培训,常使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让儿童多参与、多讨论、多观察,在有效的接受范围内促进身心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期望促进他们的发展,使儿童对美术产生乐学的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学习美术,并进行美术创作。儿童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密切接触,扩展知识范围,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提倡苦读式教学观,儿童从小开始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希望,被寄予能够成才的厚望。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传统下,儿童选择或被选择了苦读的学习方式。中国美术教育不太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或培养学生能力,而注重让学生模仿创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但能够促进儿童专业技能的发展。

二、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分析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差异是由文化差异和教育基础差异引起的,不同的历史传承造就了不同的教育观。中西方不同的教育观又形成了儿童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要从家长和教师入手,因为他们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影响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观受到教育思想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反过来教育观又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儿童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在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影响下,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各有利弊。首先,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导致儿童在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传承上处于弱势;中国美术教育理念注重对儿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儿童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激发了儿童的爱国热情,但儿童的个性发展培育不足。其次,西方家庭和学校培养儿童自由发展,优点是能促进儿童自由探索,缺点是容易引起儿童放任自流,不能合理引导儿童发展;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能依据儿童特长进行合理引导,但儿童在自由创作上受到限制。再次,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式能使儿童获得美的教育,但专业领域导向性不强;中国美术培养方式能够促进将儿童培养成书画大家,专业性强,但大众美术教育不够普及。最后,西方期望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科目教育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期望范围宽,效果并不理想;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期望目的性强,能够促进儿童专业能力的发展,但是美术创新需要进一步开拓。

三、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各自的利弊随着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怎样解决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者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事情。笔者根据上述分析,对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逐个提出一些对策。第一,从教育理念上促进教育观的发展,提倡全面发展和技能知识并重的观念。中西方都应该借鉴对方合理的理念,促进教育方式的完善。一方面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一方面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使知识、技能成为创造的基础。第二,从教育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完善对儿童成才的培养。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寻找中西教育方式上的平衡点,使儿童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合理共存,既要实现儿童自身的价值,又要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教育方式上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既能促进儿童特长的发展,又能发挥选拔功能。第三,从培养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使通才式教育和英才式教育相结合。教育既要培养专业人才,又要促进人的发展。通才式和英才式培养方式各有特长,结合两种培养方式的长处,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可以为儿童未来职业培训和发展提供帮助。第四,从学习期望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让儿童乐学美术并愿意为之苦学。儿童美术教育既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也要使儿童美术教育期望值与儿童发展方向相适应。社会、学校、家庭要将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相互结合,将儿童的发展方向和现有的美术教育观相联系,对儿童美术教育提出合理期望,其期望值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与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使儿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又能促进儿童兴趣的发展。

四、结语

由于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受到各自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要了解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特点,就要认真分析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异同。文章对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进行阐述,提出各自存在的利弊,并根据问题阐述解决的途径,期望能够对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和儿童个性发展发挥作用。中西双方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要加强交流,促进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当幸福来敲门》;中美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国家之间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西方由于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差异,其中表现在观念文化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它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主导。电影是一个国家反映其内在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其不仅能够启发人的思维,发挥想象力,而且还能够反映着文化的方方面面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拍摄于2006年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作为美国的经典大片,把实现美国梦的过程和路径阐述得淋漓尽致。《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中。对中西方观念文化进行对比与分析,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对异国文化,消除障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幸福来敲门》故事情节介绍

《当幸福来敲门》是由黑人影星威尔·史密斯于2006年主演的一部基于真人真事典型的追寻美国梦的励志电影。剧中,威尔·史密斯所扮演的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在28岁的时候才初见自己的父亲,他的成长过程里并没有父亲的陪伴。因此,他决定如果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给孩子做一个称职的好爸爸。然而,天不遂人愿,克里斯·加德纳事业不顺,生活潦倒,惟一的生活来源就是靠向各大医院卖骨密度扫描仪。某天,克里斯·加德纳偶然间发现,做证券经纪人并不一定需要有很高的文凭,所以,他毛遂自荐进入了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从最底层的员工做起。但是实习生有20人,他们必须无薪工作六个月,最后只能有一个人录用,这对克里斯·加德纳来说实在是难上加难。终于,妻子受不了穷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了纽约,克里斯·加德纳只能和儿子相依为命、流离失所。然而,即使面临种种困境,克里斯·加德纳仍然保持着内心的一份乐观,并没有向困难低头,并且也一直这样教育自己的小儿子。皇天不如苦心人,克里斯·加德纳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脱颖而出,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之后,又慷慨解囊,热心捐助公益活动,成为全美知名的慈善人物。而一直支撑他坚持下去的,除了自己的儿子之外,还有他内心中的一个信念: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

二、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文化解读

(一)“美国梦”文化解读

“美国梦”给了全世界人们一个均等的机会,只要肯努力奋斗,每个人就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美国梦”所提倡的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信仰自由的观点,自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而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如今,“美国梦”已经成为美国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成为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美国梦”作为美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美国的诸多电影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一直梦想着能够成为一个知名的投资家,他怀揣着梦想,从噩梦般的遭遇一步步迈向成功,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虽然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曾经遭受过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但是他内心始终有一份坚持,正如他经常用来鼓励儿子的那句话:“如果你有梦想,那么请保护好它。”这种信念已经成为美国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部电影也始终在展现着坚信、坚忍、坚持的精神。

(二)“教育观念”文化解读

在美国的文化中,教育观念也是一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人较注重理性思维,也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因此决定了在美国人的教育观念中,凡事都以理性主义的视角来对问题进行考虑。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理性教育观念也时有出现,由于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28岁才见到父亲,因此他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幸福。虽然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一次次受到打击,但是对儿子却始终不离不弃。有一次在地铁里,父子都很沮丧,第一次无家可归,克里斯·加德纳对儿子说,那些卖不出去的机器是时间机器,他们回到了恐龙时代,正在遭受恐龙袭击,应该找个洞口躲起来。可见,即使在这样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克里斯·加德纳也不忘去照顾孩子内心的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基督教”文化解读

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当中,主要诉说了克里斯·加德纳生活的苦恼和艰辛,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整个片子中始终都弥漫着宗教般的气息,只要信仰幸福,幸福就会来敲你的门。而在美国的文化中,上帝也确实是美国人的精神寄托,美国人始终认为,自助者,天助也。在美国人看来,努力工作与追求幸福是上帝所赋予人们的“天职”,而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身上,始终都弥漫着清教徒的思想,为了完成实习中的工作;为了找到一个住所;为了将手里的机器卖掉……他不停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他始终坚信,只要相信幸福会来,总有一天,幸福会来敲响自己的房门。

三、《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的不同,从而导致中美两国无论是在思维方式、教育观念还是人际交往和家庭观念等文化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美两国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辨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两个方面,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通常都是形象的、直观的、综合的,比较倾向于辨证思维,这些主要都是受中国“中庸之道”所认为的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合理性观念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又与理论当中所涉及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相结合。中国人崇尚和谐,凡事都将不对群体内部造成破坏作为出发点。总体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作为主导,具有经验综合性特点,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比较看重,主张建立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而在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国人思维方式,主要是个体的、独特的,克里斯·加德纳事业不顺,生活穷困潦倒,和年幼的儿子流离失所,东奔西跑。一次次遭受生活的打击,但是却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直到最后获得成功。整部影片中,个人主义思想无处不在,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和个体自由,强调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个人是社会的终极价值。可见,美国人的逻辑思维方式使他们喜欢把事物从一个整体中分离出来,在美国人眼中,个性、独立、个人主义都是褒义词,是值得崇尚的。在追求自我利益与履行集体义务之间,个体利益优先于集体利益。

(二)教育观念文化的不同

在教育观念文化方面,中美两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美国,孩子从小就会被灌输“竞争的个体主义”。在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作为父亲的克里斯·加德纳将美国式的教育观念表现得尤为明显,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顾及孩子自尊方面之外,还包括将自身与孩子看做两个独立的个体方面。在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梦想,你就要去捍卫。如果你有理想,你就要去实现。”从这句话,我们能够看出,克里斯·加德纳对引导儿子树立自己的价值取向格外注重,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儿子的思想里,并且教育儿子,在追求梦想的途中,即使遇到了困难,但是只要有一颗对梦想执著、自信的心,总有一天,会将梦想实现。然而,与美国的教育观念相比,中国的教育观念中,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将孩子看做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要求孩子将自己未能完成的事情完成,而忽略了孩子自身所怀有的理想。此外,中国孩子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通常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凡事都要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正是这种教育模式,从而使得中国学生的集体意识很强,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三)人际交往文化与家庭观念文化的不同

中美两国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差异,必然会对各个国家的人际交往及家庭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强烈的个人主义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以及崇尚个性,使得在美国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想要将自己内心所拥有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之下,导致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些时候会呈现出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比如说交朋友,在美国人看来,朋友就是一种工具,而交朋友的实质就是与另一个人建立一种工具性的关系,不会去要求对方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朋友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甚至有些时候还带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美国人交朋友通常比较倾向于回避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长期义务的局面。当然,美国人的“个人意识”的价值观也有其在人际交际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中国,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到儒家文化所主张的“礼”“忠”等思想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无论是人际交往观念还是教育观念,都始终秉承着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谐与自我奉献。在家庭中,父母在关爱子女的成长的过程中,有时过分的关爱可能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及自理能力,而且往往父母的意志要大于子女的意志。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利益和愿望是要屈服于家庭利益的。中国式的友谊讲求朋友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关系一般较为长久、稳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各个国家时代脚步发展的不断加快,本身存在于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文化差异表现得将会越来越明显。电影作为一种国家内在文化表现的主要载体,其中反映出来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当幸福来敲门》影片中所蕴涵的中美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很大的障碍在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无论是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教育观念方面的差异还是人际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都决定了中美文化发展的不同取向。可以说,两种文化各有短长,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芝.《当幸福来敲门》的文化教学导入[J].电影文学,2009(08).

[2] 邓家齐,杨燕.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西方文化价值观[J].科教导刊,2011(13).

[3] 黄少如.《当幸福来敲门》与《男孩都想有辆车》的中西文化对比[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6).

[4] 赵婉秋.从价值观看中美文化差异[J].长白学刊,2008(05).

[5] 李兰.舐犊情深,电影中父子情的不同演绎——从《当幸福来敲门》到《长江七号》看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J].电影文学,2008(16).

[6] 周彦军.解析《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观[J].语文学刊,2011(20).

[7] 卢军,朱奎蜂.从文化模式上解读《当幸福来敲门》[J].电影文学,2010(22).

第7篇

文化差异是引起跨文化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促成不同的文化交流体系,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应试教育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差异必然容易引起中西文化误解甚至冲突。电影《洋妞来我家》体现了中西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教育观和面子观。了解了不同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不同的语言,并根据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选择有效的话语策略来促进中西跨文化交际;另外还可以丰富关于中西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材料。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价值观;教育观;面子观

影片讲述了一位中年妇女文娟为了早日能带女儿移民美国,顶着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找来了哥伦比亚互惠生娜塔丽教5岁女儿皮皮学习日常交际英语。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各种误解,娜塔丽的西方教育方式令皮皮独立成长,同时作为妈妈的文娟也反思自己的一系列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是否正确以及怎样可以成功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1中西价值观差异

由于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道德观念的不同,中西方价值观存在着根本分歧。中国奉行的是以和谐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尽力寻求天人合一的人际关系。西方则崇尚以自我或者个体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主张运用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去实现其个人的独立发展。英语中一些词汇经常强调与“self,ego”等词相关的价值观。“self,ego”等词汇中都在强调个体的价值意义。如,self-fulfilling(自我实现的),selfish(自私的),self-esteem(自尊),self-expression(自我表现),self-absorbed(自私的),self-assurance(自信),self-protection(自我防护),elf-improvement(自我改进),self-reliance(依靠自我),self-gratification(自我满足),self-cen⁃tered(自我为中心的),self-seeking(追求个人享乐的),egocentric(自我中心的),egoist(自高自大者)等等。西方文化强调自我,突出自我,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拼搏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进取精神。他们认为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竞争和拼搏;认为人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权利,追求个人的利益。中国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下形成集体主义,注重群体价值的实现和友善的人际关系,崇尚和谐,爱国方面体现为个人对社会集体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爱家表现为父母有照顾子女的责任和子女应义不容辞地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注重亲情,尊老爱幼,亲仁善邻,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充满了浓厚的感彩和人情味儿。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至理名言都强调国家利益,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宋怀的“百行以孝为先。”强调孝顺父母;我国历代贤能君王推崇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强调自由和民主;林则徐认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唐朝杜甫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强调要忧国忧民;以及现代社会的“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强调和谐。西方则认为个人不必对社会或者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西方这种强调自由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可能诱发道德责任感缺失和家庭关系冷漠。西方人由于较早进入工业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相分离,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追逐自由和个人利益。这部电影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如,当讲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时,娜塔丽不懂为什么“吃亏是福”,自己喜欢的还要给别人?娜塔丽:最好的要留给自己。苏有志:温良恭俭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有时候吃亏是福。娜塔丽:如果你不积极争取就不会得到最好的。苏有志:有时候吃亏是福。娜塔丽:为什么说吃亏是福呢?我们要像狼一样厉害;否则,我们会被吃掉的。文娟:像狼一样,回头把你也父母吃了怎么办。娜塔丽喜欢占小便宜,带着皮皮出去玩,要求服装店老板以国际友谊的名义将两套衣服免费送给她们,并替老板免费宣传,还免费拿走店家两个帽子;饭馆里带着皮皮蹭饭,在她看来一个好乞丐是不会饿死的,她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活下来。这从侧面反映了娜塔丽的个人主义思想,免费要来的东西能让她生存下来。而文娟夫妇一直强调的“吃亏是福”刚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

2中西教育观差异

2.1中西教育理念差异中西教育价值观不同,导致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差异。中国教育重视人伦和道德责任感,强调学以致用。而西方的教育重视个性独立。中国教育强调个体积极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而西方则注重教育的自由,强调个性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旨在培养未来能成为专家、技师、教授,律师,技工等各种专业性人才而西方的教育更多地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能独立地对新的环境变化作出正确积极的回应。中国的教育很多时候是功利的或职业的,受教育者多半是想在未来的职场或事业上通过所接受的教育为自己减少阻力,增加砝码,知识于他们而言是找工作的利器,受教育的目的比较功利。西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塑造人的心智,知识对于人应当如何应对生活方面至关重要。

2.2中西教育方式中国的教学方法是应试型,课堂主要是围绕教师的满堂灌的教学,并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学方法多是如何让学生获取更高的成绩,突出强调应试技巧;忽略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西方的教育方式以启发学生为中心。学校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教他们怎样化解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西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建立学生的探索创新思路;中国学生学习则以勤奋为主,注重学习成绩。起初文娟不同意娜塔丽对皮皮的教学方式,认为通过做家务让孩子学习英语不合适,孩子太小不能做家务。娜塔丽则通过情景教学法教皮皮学习日常英语词汇,通过各种角色扮演教会孩子灰姑娘的故事,通过乘坐地铁成功地教会孩子用英文报站,甚至日常生活也让孩子用英语,这种情景教学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因此皮皮在走丢后可以独立面对通过自己找警察回到家中。西方人讲求独立,父母鼓励孩子较早脱离家庭,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鼓励思想自由,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西方的父母尊重孩子的个性,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挣学费,而中国人注重和谐,强调相互依存,互爱互助。文娟认为父母的爱是最大理由。为了孩子甚至一直和老公分居,因为她认为孩子还小,离不开她。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娜塔丽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如何慢慢独立,皮皮可以晚上一个人睡觉,不再依赖妈妈;不需要妈妈专门给她挑出骨头来,自己学会了自己吐骨头;她甚至可以在一个人走丢的情况下,凭借娜塔丽教她的自救知识成功地转移坏人的视线,自己找警察求助,并在警察的帮助下安全回家。

2.3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失误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失误的地方。他们把炫耀孩子的成绩当成攀比的话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拼孩子”,中国人爱面子,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炫耀自己孩子的成就,想通过炫耀孩子鼓励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其实,父母每一次互相攀比孩子,都会带给孩子造成更多的心理负担和痛苦,这对孩子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影片中的芊芊,虽然被美国四所知名大学争取,妈妈也在四处炫耀孩子的成就,可是芊芊却在留学告别会上表示,毕业后,她只想在村镇上当个老师,教孩子弹钢琴读书,因为她太累了,想休息。另外,父母经常忽略孩子的隐私和权利,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也不知道尊重他人,甚至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也犯同样的错误。很多中国父母往往按自己的意愿和去要求孩子这样做或者那样做。不去问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愿意,结果可能导致亲子关系也变得不和谐。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越用功将来就越有出息,因此父母拼命挣钱让孩子业余时间学钢琴报奥数班,中国的父母经济上总是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地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上去了,可是却失去了活力和个性,因为他们努力扮演者父母要求的那个角色,失去了自我。影片中文娟为了保护孩子,不断强调皮皮要做淑女要做公主,不允许孩子坐地铁,禁止孩子随意吃外面没消过毒的食品,甚至不让孩子出去玩怕有病毒传染,不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社会,认为社会上都是坏人,因此待在家里的皮皮整天闷闷不乐。

3中西面子观差异

中国人认为面子问题就是外界对自己的尊重,很注重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总是努力维护其面子来减少“丢面子”的频率。西方的面子观念就是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隐私,注重个人主义。他们努力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也保留自己的空间。他们崇尚个性独立和自由,在很多场合下他们会简单直接地指出他人的错误,同时会积极化解尴尬,来挽回双方的面子。如电影中的文娟,每次出去给别人化妆总是拿着自己最好的包穿自己最贵的衣服,因为她想保全自己的面子同时又让对方觉得舒服。而娜塔丽在弄丢皮皮后罚自己在外面一直跑步,即使皮皮妈原谅她,她还是一直跑,想通过惩罚自己作为道歉的方式取得原谅,自己也保全了面子。后来因为没有帮皮皮弄掉硬的鱼刺导致皮皮住院,她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同时指出文娟的错误。让文娟反思自己的错误。最终娜塔丽睡在医院门口偷偷看孩子,误解过后双方和解。娜塔丽:我有责任,你更有错。文娟:你说什么。娜塔丽:皮皮五岁不会吐骨头,过度保护能力差。

4总结

中西方的价值观所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我国的面子文化主要是集体主义,西方的面子文化更注重个人主义。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导致了双方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国的教育强调满堂灌,这种应试教育扼杀了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而西方的教育是一种启发式,开放式的,充满了活力和创新,我们在交际的跨文化的过程时,如果希望自己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就需要在相互尊重不同价值观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取其精华,其去糟粕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姜忠平,杨柳.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人本主义价值观比较研究[J].求索,2004(7).

[3]姜忠平,杨柳.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自我观比较研究[J].求索,2005(3).

[4]梁文明,覃君.中西教育传统之比较[J].黄山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24(1):113-115.

[5]徐磊.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1):138-139.

[6]杨军.中西教育方式的差异[J].经营管理者,2014(11):373.

第8篇

【关键词】文化语境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制约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成为我国主流的教学科目。一直以来,翻译都是英语老师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说完英语通常会用中文解释一下,便于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点。学习其实就是一种以已知推未知的过程,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首先要把它翻译成中文,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但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要想正确掌握英语词句的含义,就必须要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在其文化语境中领悟其含义,做出正确的翻译。

一、文化语境与翻译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本质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过是一个骨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方是血肉,学生应该通过英语的学习去了解西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并且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其语境下进行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障碍,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语素质,深入地与外国友人交流。

所谓文化语境,是指语言所使用的环境,指语言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民族,由于地域的差异和文化的演变,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在相同的场合所说出的话都是不同的,比如说在中国,朋友见面寒暄,会说“你吃了吗?”但是在西方国家,则不会采用这样的问候方式,而是会说“Howareyou?”或者聊聊天气和近况。在问候语上,中西方由于文化差异截然不同。

二、文化语境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制约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决定了语言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能否准确把握语言的内涵和语境,与学生是否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相關联。具体来说,文化语境对于翻译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方式。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在句式结构、修辞手法乃至词语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其实,这与中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及思维方式有关。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人是社会的根本,因此一直以来都会以人作为主语,在主谓宾句式中人通常处于主语的位置。而在西方文化中,辩证唯物主义盛行,事物客观规律才是主体,因此进程会以“It”作为形式主语,常见句式有“Itisverykindofyoutogivemeahandintime”、“Itsohappenedthattheticketsweresoldout”。

2.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中,其实中西方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人一般信仰佛教,因此在逢年过节通常会上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而且产生了一些以“天”为主语的俚语,比如说“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而在西方国家,则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信徒每日要进行祷告,并且到教堂做礼拜,婚礼也是在教堂进行,在表达自己的祈愿时,通常会说“Godblessyou!”这类话语,这类词句在翻译时有着特定的意义,就是祝你好运的意思。

3.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判定、辨别事物的一种思维取向,在不同地域,人们由于文化差异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教育观念、生死观念、经商理念都存在着差异性。其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阶层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经历的差异性,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性,结合其文化语境进行翻译,同时,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尊重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4.地理文化。地理文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前者是由地域差异决定的,而后者则反映出了历史文化的差异。很多语言习惯的形成,其实都与语言背后的地理文化有关,比如说,在形容一件事毫无秩序、混乱时,我们会使用“乱七八糟”这个词,这与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有关;而在英语中,可以用“atsixesandsevens”来形容,该词语来源于西方国家中世纪的一种名为“hazard”的投掷游戏有关。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文化语境中去理解相关词句,才能够提升翻译的准确性,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阻碍。

三、结语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我国的高素质人才来说,是提高自己发展空间的一种必备能力。在大学阶段,翻译教学是一种基础教学手段,而翻译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项目,但是要想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翻译,必须注重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播,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西方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乃至是思维方式,充分尊重其价值观念,在相应的文化语境下进行翻译,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及理解能力,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成新亮

参考文献: 

[1]梁雅虹.以中国唐宋茶诗为例探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本土文化引入模式[J].福建茶叶,2017,3901:353-354.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异同

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阵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传承,在个人甚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也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维系社会的基础和细胞,天下之本在于家,家齐则民安。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豪门官僚还是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处理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平稳定,需要特别重视家教,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传统家庭教育在形成中国人的个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传统家庭教育之真谛,在于用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诸如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国家、尽职尽责、重义轻利、不畏、热爱和平、同情弱小、诚实忠厚、克己节俭、待人以礼、注重节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古人积累的这些优良而成功的家教思想和方法,有几点尤其可为今天的家教提供有益的借鉴:

1、传统家教注重德才兼备。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品德教育,教子女如何做人,是传统家教最突出的特点。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

2、引导教育子女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诸葛亮告诫他的外甥、儿子要立志,要“淡泊明志”,“志当存高远”。嵇康在《家戒》中说“人无志,非人也”。司马光指出了为子孙积攒钱财的害处,他认为如果为子孙积财,使子孙只知有利、不知有义,那么积财只会招来子孙游手好闲、不知上进。这种鼓励子孙自立、自强,劝说父母不要为子女积攒钱财的家庭教育传统,在有识之士中间,颇为流行。

3、传统家庭教育强调慈爱与威严并重。韩非对此有一个总结,他说:“慈母有败子”,这个“慈”当然不是一般的慈爱,而是一种溺爱,溺爱会毁掉子女。颜之推总结了家庭教育的经验,认为亲子之间应该有严肃的一面,也应该有慈爱的一面,两者皆不可少。他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4、身教重于言教,教在不言之中。特别强调父、兄在遵守道德等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同时尽到教育子女、训导子女的责任。曾子杀猪的故事,所讲的就是曾子以履行自己的诺言为榜样,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不得妄语。在中华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此类重视身教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西方家庭教育

1、让孩子学会独立。大部分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具有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孩子自己动手并从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甚至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许多国家的家长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例如在美国,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在不断认识劳动的价值。孩子要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送报扫落叶铲雪等活计。

2、给孩子自由。西方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因此对孩子是否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而孩子一旦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反观很多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使孩子学习好,在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学习之外的事情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样孩子得不到锻炼,从学校走出来就缺乏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其实孩子是树,阳光、水和空气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给孩子自由,让他自由生长,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3、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西方家长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是遇到同样的情况,中国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的探索活动用“胡闹”“乱来”“不可能”等类似的话否定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此外,亲近自然,重视慈善事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Make a difference”等等西方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中有很多共同之处,如:都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都重视孩子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都能够与孩子经常沟通等等。总之,家庭教育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平等,要尊重、信任、宽容、鼓励孩子,要重视感情交流并且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Charlotte, Mason, 2004. The Home Education Handbook of Charlotte Mason [M]. Beijing: Development Press of China.

[2]Haim, Ginott, 2002.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M].Beijing:Jinghua Press.

[3]Karl,Welter, 2002.Karl Welter's Educational Law[M].Beijing:Jinghua Press.

[4]Tin, Jennifer, 2005. Lock John's Family Education [M].Beijing:Xinhua Publishing House.

[5]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教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齐欣,赵田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7]杨冰.细节成就孩子一生[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第10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都被纳入共同的“地球村”中,国家之间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在2005年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欧洲国家经济贸易增加。试想在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下,一个不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人或组织如何进行正确的语言交际。为此我国要把英语文化教育始终贯穿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国家的交际文化,避免在以后的交际中出现尴尬的状态,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使交际成功和交流愉快。

2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出现的问题

2.1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很久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以输入语言文字为主,文化的输入较少,以输入课堂知识为主,拓展课外知识较少;以抽象理论为主,具体感悟较少,对语言能力较为重视,而不重视实际交往能力。许多老师都认为外语教学本就是一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活动,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上没有达成共识;有些老师也认为英语应试教育的练兵场就是大学英语的教学,他们教学的目标就是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笔试。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过多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基本知识,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无法巧妙地在输入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向他们介绍词汇的内涵,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就不能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民主文化、社会习俗及价值体系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受到很大影响,不能正确地传达或理解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交际能力薄弱。由此可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尽量让学生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性,摒除因理解而产生误解的障碍,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2.2英语学习主体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只是单纯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而不能灵活地运用,如他们的写作能力非常薄弱,阅读理解能力也不达标,在口头表达和交际上屡屡出错。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他们使用的词汇或发音错误,而是他们不了解异国文化的知识,造成文化之间的冲突,使他们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不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英语教师的责任和负担加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地调整教学思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把学生作为主体和中心,使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相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1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要力量,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因此,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深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各方面的差异,如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熟悉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价值准则、思维方式和等的差异性。

3.2巧妙利用现代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文化知识的融入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以单元教学为主题,强调语音语调准确,词汇量的累积,侧重词汇的搭配和使用,应试能力强,而忽略了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被动地接受知识。课余时间,学生就是做大量的练习题,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单词的用法,可以运用于写作。但却发现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更不用谈进行得体的交流,这是由于他们不了解异国文化。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加强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跨文化意识。比如教师在学到外国节日时,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节日文化,再把相关的词汇与之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了解一定的文化知识,掌握相关的词汇,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3.3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里所说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五机、一幕”就是所谓的幻灯机、投影仪等有科技含量的教学器材;二是指“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校园高速网络系统等各种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绝对的优越性,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思想、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异域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4在大学英语教学之余举办中西方文化讲座,充分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中西方语言文化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绝非易事,它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再把自己所学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

4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 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09

1 引言

原语作者有目的地使用隐喻来传递信息,使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新颖,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融合性和差异性。影视作品中隐喻的翻译不只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原则,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本文将以电影《刮痧》为例,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翻译英汉语中的隐喻。

2 翻译适应论和概念隐喻的基本概念

“翻译适应选择论”指的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适应选择论所倡导的翻译原则是“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的适应性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做到多维度的适应和转换(胡庚申,2004)。

G. Lakoff和 M. Johnson指出: 隐喻无处不在,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系统不同,进而出现不同的隐喻映射,体现出不同的概念隐喻。

3 基于翻译适应论的《刮痧》中的隐喻翻译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原则下,“最佳翻译”是“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即:译者在产生译文的同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次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综合。只有做到“多维度适应特定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出适当的译文(胡庚申,2006)。

电影《刮痧》以中国爷爷给孙子刮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为主题,描述了中美文化在伦理亲情、人权观、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当语言维和文化维重合时,即:双方的概念隐喻体系相似或相同时,译者最好选择直译法,能更完整地呈现出原语的内容,更好地体现 “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和“三维”转换。比如:许大同获奖晚会上主持人介绍:The brightest star of video games … Mr. Datong Xu! 可以直译为“电子游戏设计新星――许大同先生”,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当语言维重合,而文化维空缺时,即:由于双方文化的影响造成原语和目的语概念隐喻体系类似,但表达形式不同,或喻义相同,喻体不同,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喻义联想,译者可以灵活地运用直译或解释、意译、等方法多角度适应翻译环境,以优化选择最佳译文。比如: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许大同的上司昆兰的儿子保罗打架,儿子不向对方道歉,大同打了儿子。昆兰后来出庭作证说许大同打了孩子,令许大同非常愤怒。

Quinlan: I just told the truth! You shouldn’t have hit Denis!

Datong: Why I hit him? My own son? I hit him to show my respect for you! To give you face, you know?

Quinlan: What a kind of twisted Chinese logical effect? So you hit your own son that you can show your respect to me?

Datong: 不可理喻!

这段对话生动地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对于“面子”的理解。虽然英汉语中有“face/面子” 相对应的直接表达,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对于面子的理解来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会替对方留面子,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人则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因此,在处理这样的译文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当语言维和文化维都空缺时,即: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了语言表达的差异,双方没有相对应的概念隐喻体系,从而造成交际维上的空白。比如:许大同在听证会上试图给法官和律师讲清楚刮痧的概念,用了“七经八脉”这个词。这个概念在英语中的空缺是由中医文化在英语中的缺失造成的。即使许大同用“Seven Jing and Eight Mai”来解释,对方仍是一脸迷茫。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用原语文化解释概念隐喻、最终使交际顺利进行,即:译者通过灵活运用三维,较好地适应了翻译环境,选择出最合适的表达。

4 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三维经常交互出现,给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字的表达,更要体现出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以更好地将三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化。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和实质,为我们解读英汉语中的隐喻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翻译研究途径。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国语教学,2006.

[4]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和趋势[J].外国语,2002,(1):38-45.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语言既承载着文化,同时也能反映和传播文化。我们的外语课堂不但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阵地。而文化因素又能够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担,同时还兼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外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普遍存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形成双向文化交流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英语课堂应该是传授英语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英语文化的重要场所,不应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因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但要增加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要借助于英语这一工具,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在这一背景之下,其他国家的人民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外语教学中有益的渗透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

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各自文化的载体,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是实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所以中国人首先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并认同,才能够用其他语言自然的表达出来。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够客观上提升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用英语来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需求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灵魂,也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认识,从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由衷的热爱。此外,还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形成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四)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需求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反复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但是如果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反复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语言点,而是应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轻松、活泼,不但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而出现,同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的介绍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人们的文化平等意识非常淡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者一定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更要消除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单纯学习外语的错误想法。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将某一方的文化推举到很高的地位,而应是在比对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努力与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在测验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

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出来,比如明确规定出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还要在相关测试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还可以通过口语测试的手段来检测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增加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除了教师的教授因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学习因素。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一旦学生形成对这种差异的客观认识,总结出其中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使用目标学习语言来表达中国文化。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在英语表达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设置比对中西方文化的课程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用来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被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双向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场所,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五)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阵地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或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活动,也可以借助于英语角或者英语文化节等,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机会,校方亦可以在校内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座、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等,以增加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机会。

三、结语

除以上几点策略之外,在外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在不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高职外语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手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这一工具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 王佳棋.大学外语教学应注意中国文化的融入[J].成人教育,2009(09).

第13篇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带来的挑战

高校音乐教育,一直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理念、内容为教学指导核心。传统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高校音乐的教育中,传统音乐未能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甚至遭受一定的的排斥和否定,这严重限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西方现代音乐的教育中,未能将教育范围延伸,仅仅停留在印象派风格上,教育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广泛需求;在我国现代音乐的教育中,缺乏针对性的教材,缺乏专业性的教师,使现代音乐文化成为了一种点缀,使高校音乐教育停滞不前。

(二)世界文化多元性带来的挑战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以共存的方式相互融合,音乐以多元化的趋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要求世界各类音乐都要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方式实现彼此间的共生共长,要求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在保留我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同时,不断吸取外方音乐文化的精髓,要在相互融合和竞争的关系中实现本族音乐文化的大发展。

(三)各学科综合知识带来的挑战

音乐是一种文化形态向另一种艺术形态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兼容性,这决定着音乐教育内容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连带关系。然而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只注重音乐教学的本身,忽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使音乐教育一直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四)现代教育观念带来的挑战

现代音乐教育课程一直在变革,强调高校音乐教育观念的活动性、研究性、建构性、生成性、创新性。然而一直以传统教育为主的高校音乐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要求,忽视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受到压制。

(五)高校学生就业形式带来的挑战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挑战的社会,需要毕业生自身知识文化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而现今高校音乐教育设置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无法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导致高校音乐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渺茫。

二、高校音乐教育应对挑战的措施

(一)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为基础,实现音乐教育范围的拓展和延伸

在当下高校音乐的教育中,要以民族文化教育为推行的主要方向,转变以往对待传统音乐不屑一顾的态度,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重视传统音乐、器械的教育和指导,实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实现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以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的同时,增设中西方现代音乐文化课程,为学生创建探究中西方现代音乐的平台,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内涵,使学生能够充分了中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能够在五彩缤纷的现代乐坛中感受音乐的多姿多态。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音乐教育的多样化

面对世界音乐多元化的趋势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结构,直面应对世界音乐多元化带来的挑战。新时期高校的音乐教育,要以新课改的方针政策为基础,以科学的、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以全新的教学结构的为条件,实现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

(三)整合知识内容,实现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现代高校音乐教育,要以音乐知识为主,以其他各学科知识为辅,使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高校音乐教育要借助各学科知识的独特优势和内在关联来提高音乐教育的整体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其他各学科知识为联系,实现人文、社会、自然与音乐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

(四)以学生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实现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

高校音乐教育,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课改的内容为教学基础,以学生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创设各种情境与活动,搭建师生情感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生动化,实现学生个性差异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开发和培养,实现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提高。

(五)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就业率

第14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方差异影响前景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018-01

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 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家庭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许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因此,西方家庭从小就注重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让孩子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西方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自食其力为出发点的。如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差别,导致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院庭,1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这显然是从小锻炼的结果。在中国家长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可在西方国家并非个别现象。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因而懂得不要乱花钱。”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是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由此常常发展成家长间的争端或摩擦,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二是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的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包揽孩子的衣、食、住、行,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于是就出现了三四岁的孩子不能自己穿衣吃饭,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扣纽扣和系鞋带。三是经济上的放任。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随要随给。

三 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养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等“经营之道”;同时,这些孩子还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的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道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 结束语

从以上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西方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大富翁家有本小气账[N].现代家庭报,1993.8.10

第1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72-0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交流逐渐加深,但是由于各国家文化差异以及地域差异,在交流时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将会产生隔阂。所以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对学生英语教育进行跨文化沟通意识的培养正在不断完善。传统高职院校英文教育环境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障碍,都对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产生了新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深刻的意识。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产生。并且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教师应丰富自身修养,增加对西方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差异的W习。教师只有丰富自身文化后,才能更有效地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对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渗透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贯彻落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一思想,根据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逐渐渗透西方文化。首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西方国家民族知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较为薄弱,所以教师在对西方国家的民族知识进行渗透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可以结合与之相关的电影在播放过程中形象生动地向学生渗透西方国家民族知识,同时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并且,教师在对相关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应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特征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促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增强记忆。除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渗透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增加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更具实用性,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场合的英语口语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加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三、丰富教学手段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以教科书为基础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并且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感,降低课堂效率。在新时期,若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应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开始,教师应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完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如播放影片资料等,为同学们展示西方文化。或者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情境教学模式,设置情境,将西方文化与中方文化差异在情境故事中展现出来。或是排演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有关的舞台剧,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开展跨文化交际优秀论文评选,以及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氛围,使学生通过活动深入了解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四、总结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注重传授传统的教学内容,如语法、发音以及词汇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以及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生活习惯等。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西方国家文化,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使学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周鹏.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