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经济发展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用发展;长效机制
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信用交易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信用管理凸显期重要性。全社会对信用工作高度重视,信用开展进程迅速,但农村信用却是社会信用建设工作中的短板,实施进度与成效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农村地区间经济差异较大,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深入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统筹各区域特色,延续各区域特长,做出信用工作部署并长效执行。
一、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全局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保障,信用管理是提高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分析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管理现状,研究提高农村经济新路径———构建与该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信用体系,保证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农产品数量居世界前列。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管理情况为调研内容,农户和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09份。针对农户发放的问卷中,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了解参与度、意愿情况、目前农村信用现状、效果、建议等16个问题;针对金融机构发放的问卷中,涉及现有政策制度情况、宣传教育情况、信用系统建设情况、评估体系实施情况、农村参与主体信用情况、信用保障措施等方面,共20个问题。依据问卷返回结果,发现农村经济特点和信用管理现状如下所述。
1、劳动力离乡人数高,信用意识缺乏
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特别大,一方面原因是城市的生活设施、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劳动收入等远高于农村,农村人口为了追逐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合适的就业岗位外出打工。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引起大规模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在调研对象中,89.3%的农户家庭中仅剩老人、小孩,农村呈现劳动力及其短缺的态势,当农村劳动人口明显达不到劳动需要量时,农村经济必然呈现乏力状态。在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中,失信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缺乏信用意识,很多农民并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失信,没有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和失信带来的危害,为了某些目的出现失信行为,例如:为了找到工作隐瞒实际年龄、夸大个人能力、谎报家庭真实情况等。
2、现代化农业发展迅速,信用建设基础具备
农村大量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农村产业结构必然需要调整,从以往的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播种、耕作、灌溉、收割等工作由精细化机械完成,定量化、科学的农业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并使用,现代化农业可以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弥补劳动力离乡数量大的人力短缺。由此可见,农村现代化趋势发展明显,信息化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坏节,具备开展信用工作的基础条件。
3、工业企业数量上升趋势明显,信用监管薄弱
随着城市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很多工业企业被要求搬迁,搬迁到人口数量偏少、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农村为了带动该地区就业,提高地区经济往往对企业采取比较宽松的审批政策,工业企业数量逐年上升幅度迅速。工业企业进入农村的门槛偏低导致一部分工业企业环境测评不达标,排放污染物超标,对当地农耕产生破坏性影响;有些企业过多占用耕地,企业间地理位置分散、产业不集中,工业的分散布局不利于企业间的协作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信用平台,既可以方便相关部门对工业企业全过程监控,又可以促进企业间通过该平台协作,最大限度的弥补工业企业数量飞速上升给农村造成的负面影响。
4、优质农业产品需求逐渐加大,缺乏全程信用管理
目前,农户农业生产产品除自给部分外主要通过各种销售渠道面向市场,商品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市场需求而调整。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最受青睐,很多信用高、评价好的农户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最早的要提前一年预订。信用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用户口碑、购物平台评级、客户现场体验感受等,目前没有客观统一的评级标准,缺乏长效发展机制。用户口碑、购物平台评级、客户现场体验感受这样的信用评估很容易造假,并且评价缺乏全面性,不能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评估、监控,有些农户打着无公害的旗号获取高额利润,其实为了提高产能采用大量化学试剂,添加大量添加剂。可见,建立全程全面信用管理当务之急。
二、农村信用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农户的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信用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信用体系和城市信用体系的区分不大
目前农村信用体系没有体现出农村的经济特点,构建思路与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几乎一致,征信没有针对于农户特点采用灵活的征信方式,还是以社保、工资卡、银行卡等固有形式获得农户的信息,这样获得的信息及其不准确,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农户没有对于城市来说每个人都有的社保、工资、银行卡等资料。这种信息不全甚至有误的征信行为必然会影响后续授信的客观性。然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授信标准也是采用城市的评价体系,众所周知,农户与城市人群具有不同的特征,采取同样的评价标准无疑会降低农户信用评价的准确性。
2、农户主动参与度不高
随着信用的大力宣传,农户也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与意义,但并未意识到信用能够为农户自身带来的切实好处,往往对于信用问卷、电话问询等信息的收集采取回避或者散漫对待的态度,因此,农村信用信息的采集工作对于金融机构、信用评估机构来说是一个难题,此问题得不到解决,后续的信用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信用评价指标设置不全面
只有评价客观,才能长效发展,目前农村信用评价指标存在评价过于笼统,没有对地区、农户性质、涉农企业类型进行区分测评。农业受季节、区域影响很大,有必要按照区域季节差异对农村进行分类后评价。例如,南方四季都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四季分明,但冬天农作物不易生长,可见,如此气候的区别,如果有产量、交易量等衡量指标,评价结果将有失公平。另外,涉农企业也需要区分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分别针对不同的企业设置信用评价体系,指标更确切,评价更客观。
4、缺少专门针对于农村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在信用工作中,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机构与政府信用工作部署相衔接,与信用工作相关机构相衔接,助推信用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对信用主体服务:包括宣传信用、指导信用主体信用工作的开展,后续信息异议的解释处理等。但目前由于农村信用市场开展滞后,没有专门针对于农村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对于农村信用都是由城市的信用中介机构兼做。地理位置远、专业服务对口程度低等因素都会影响信用工作开展的效率效果。
三、构建与农村经济特点相适宜的信用发展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基于农村经济特点和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为农村信用长效发展提出建议。
1、多途径征信
农村面临劳动力离乡人数多的现状,采用目前手段无法获得全面的征信数据,需要多渠道分情况收集基础资料。例如:目前农户主要分为二类,第一类为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作不稳定,流动性较大。针对这部分农民征信,可以采用从金融机构、社保中心获取,外出打工者必然会办理银行卡收取工资,办理社保,因此可以从相关机构获得农民基础信息。第二类为纯务农户,这类农户大多没有银行卡、社保等信息,因此需要现场采集或者通过于其交易过的机构间接采集农户信息。整个信用信息采集过程需要注意信息的及时更正、更新,尽可能以最准确的信息开展后期信用工作。
2、完善农村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授信是征信工作的下一步内容,准确授信的前提是具有完善的信用评价指标。针对农村经济现状,在制定信用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农户情况,设置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来保证农户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正如前所述,目前农村农户分为二类,不同类型农户特征有所不同;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状况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应该采取有差异的信用评价体系。
3、信用管理应用在现代化农业中
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农业经济紧跟市场经济的节奏与时俱进。目前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以信用交易占主导地位,那么,现代化农业需要与信用建设紧密联系,将信用管理应用于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保障农产品的绿色安全,提升农户的信用效益,树立农户的信用意识。信用管理与农村日常作业的紧密结合是加强农户信用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4、明确信用服务机构职责
政府对于信用服务机构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调研中有农户反映:对于农户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些信用服务回复———这个不归我们负责。责权不清容易产生论功争抢,论责推诿的现象。信用服务机构是连接政府与信用主体的桥梁,主要提供信息咨询和征信服务,具体包括信用信息收集、信用报告、信用调查、信用评级评估、信用咨询服务和信用管理培训等。
5、建立信用制度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长效发展的保障,目前信用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文件规范,很多的信用细节还是靠自觉,失信行为主要是舆论指责,对于失信行为没有惩罚依据。这种指责对于有些农户或者企业来说无关痛痒,起不到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各部门制定相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及惩罚措施,并且惩罚名单与一些部门、企业相联系。例如:如果出现失信行为,不仅当即接受相关单位处罚,而且该处罚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影响失信者的一系列行为:禁止从事该行业、禁止贷款、禁止申请政府补助、甚至禁止购买火车票等,惩罚可与日常生活联系,增加信用的威慑力。综上所述,构建与农村经济特点相适宜的信用管理体系,才能积极推进信用工作的开展,找到农村与经济现状的契合点,使农村经济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军:基于效益理念加强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建设[J].商业经济,2015(03).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特点;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226-02
0 引言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在各领域中无处不在,日益革新的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子信息技术不可避免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充分探究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策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发展。
1 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意义与解决问题对策
1.1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意义
我们了解到的电子信息方面的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电子技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一定处理,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利用[1]。伴随着科技进步的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是当今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的特点,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对信息进行一系列操作。电子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发展得益于科技发展的促进,社会发展需求量的增加使得信息技术面向市场,朝着多层次方向前进,广泛使用可以改变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1.2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总是伴随着发展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技术的革新,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可有力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主要有:
1)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不利于信息技术发展。21世纪对于电子信息技术来说最缺乏的就是专业人才,作为技术发展的支撑,高专业的技术领域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做这方面的人有很多,但恰恰缺乏的就是拥有核心技术与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迫切需要吸纳人才为之发展提供一份力;
2)没有好的环境促使电子信息的技术稳步向前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量虚假电子产品充斥市场,侵权盗版情况屡见不鲜,破坏了市场竞争环境,降低了技术产品竞争力,阻碍技术发展。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对电子信息技术没有强有力的保护,损害了研究人员切身利益,使其失去继续科研的信心。良好的技术发展环境能有力的促进人才自我潜力发挥,对电子市场起到推动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电子信息技术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处于不合理状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致使我国研发的电子信息产品与其他国家远远不能相比,不管是在产品的创新还是质量上,对电子信息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多加重视,依据现状对传统结构进行改革,构建出适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机构,可促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规模朝其他国家前进。
2 电子信息的特点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可以从电子信息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体现出来,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快捷化[2]。
1)计算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网络这一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模式的产物,实现信息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可以从计算机对数字的处理技术上体现,通过高清晰的技术结合运行方式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在平台上可以相互交换使用,形成资源共享局面;
2)研究人员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使计算机呈现智能化趋势,这是促进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指导方向。现在,人们运用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对人的感觉和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还可以模拟出人们的思维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综合处理,实现信息的集约化;
3)如今的计算机是在对各样的信息资源进行综合以及进行存储的基础上对网络技术进行开发利用,运用计算机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处理的速度不仅快而且效率好,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高效化与快捷化的特点。
3 电子信息的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尤其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投入使用使得一些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近几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以其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独特优势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的变化严重影响该技术的发展,但作为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产品,一直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尽管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其发展潜能不可小觑。技术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
3.1梯次化、全球化发展趋势
梯次化与全球化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投入使用,逐渐显示出广泛性特性,并且随着产品生产与销售全球化,使得电子信息技术朝着全球化趋势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梯次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技术地位的差异与技术分工的不同,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各方面优势进行高科技产品研发,而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以及地区往往接收技术含量低且即将过时的产品,这就导致了电子信息技术朝着梯次化方向发展。
3.2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化、网络化发展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竞争中,电子技术相关产业因为信息与网络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急需专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核心,研发前沿信息技术。最近几年以来,跨国集团依靠自身优势发展迅速,在有关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域里逐渐掌握主导权,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依靠自身灵活性优势,对促进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其研创的新型网络技术发展模式,逐渐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占据一定地位。
3.3多元化、集中化发展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与建筑、机械等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发展领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利润,还能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促进技术发展。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其竞争主要是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尤其是在软件与产品新型元件等方面上。提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可在产品技术研发上下功夫,重点发展产品关键技术。
3.4 技术产品规模化与个性化共同发展
任何产品要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才会有发展的可能,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产品,要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形成促进发展的生产规模。如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公司,其生产发展渐渐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那些跨国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也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式各样最新电子产品受到人们追捧,尤其是象征潮流趋势的技术产品,使得时代潮流向着个性化消费转变,这也预示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即规模化、个性化。
3.5 信息技术呈现智能化与多媒体趋势
在多媒体应用广泛的社会中,科技在不断创新,为电子信息技术提供了革新动力,将只有单一功能的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体现我国技术未来研究趋势。计算机实现多媒体与智能化,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向,利用各种模糊或神经元相关技术,取得人工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突破,仅仅通过感知功能就可以对智能化了的机器人进行使用。
4 结论
科技带动生产力发展,电子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创造出更多服务于人们的产品,满足生活的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直接受到科技水平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发展造成阻碍,需要加强对科技的研究。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社会中,技术的革新首先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进而对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推动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静.试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1,7(1):16-17.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政策环境;贸易新需求
跨境电子商务,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企业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产业链的布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缓慢,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却蓬勃发展,占进口贸易的比例日益增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跨境电商零售B2C和跨境电商B2B两部分)的不断扩大,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方式,政府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通过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发现跨境电商发展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急需外贸综合服务业的支持,而且诸多WTO贸易规则对跨境电子商务已不再适用,需要制定更高标准和更自由的新贸易规则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1.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逐年递增
根据阿里研究院与埃森哲的《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展望》报告,2014年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超过2300亿美元,并将于2020年达到近1万亿美元,同整体B2C电商、消费品进口额和消费品零售额相比,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高达27%。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在整体B2C电商中的比重也将由2014年的14%增长为2020年的29%。届时,跨境B2C电商消费者总数也由2014年的3.09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超过9亿人,年均增幅超过21%。到2020年,接近半数的网上消费者会进行跨境网上消费。在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规模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从历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和增长率来看,201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仅为1.8万亿元,2013年交易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约50%。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达到4.2万亿元,是2011年规模的2.5倍。预计2015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5.5万亿元,2016年将达到6.8万亿元,2011年至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实现约32%的年均增长率。
2.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B2B起主导作用根据Forrester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是B2C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两倍以上。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中,B2B模式的地位与在全球电商中的地位相似,起到了绝对支柱的作用。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中,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91.9%,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8.1%。2010-201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B2B交易所占比例虽然逐年缓慢降低,由2010年的97.9%下降到2015年的91.7%,但中国跨境B2B平台的交易规模一直占整个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的90%以上,仍处于整个跨境电商市场的主导地位。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随着跨境贸易主体越来越小,跨境交易订单逐渐趋向于碎片化和小额化,未来我国跨境B2C交易占比也会逐步提升。
3.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以出口为主
据《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美国有3.15亿居民,2.55亿网民,1.84亿在线买家,全球约37%的跨境在线买家集中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在线总销售额达到3895亿美元,占全球的33.1%。在网络零售领域,无论从进口角度还是出口角度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以出口为主。在2010年我国跨境电商总交易额中,其中有93.5%为出口,进口仅有6.5%。到2014年出口占跨境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比例略有下降为86.7%,进口增长为13.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进口所占比例均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是出口占比仍以绝对大的数值远远高于进口占比。随着国内市场对海外商品的需求扩大,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进口的份额将不断提升。
4.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产品种类集中
在美国,电子商务涵盖商品类别众多。目前,服装、电子产品以及家庭用品的增长率较大。在印度,旅行开支占在线支付的大部分,其次是书籍销售。日本和韩国的电商成熟度很高,日本旅行支付收入达到16亿美元,化妆品、衣服、小商品的零售额较10年前增长了125%。据海关统计数据并计算得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商品占比分别为:电子产品23%、日化产品21%、服装鞋帽17%、机械零件12%、建筑材料10%及家居产品6%等。而以B2B为主的跨境电商商品排名前五的产品依次为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服装鞋帽、日化产品、建筑材料,以B2C为主的跨境通和海淘也主要销售化妆品、服饰、电子产品、婴幼儿用品等。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跨境电商的总体来看,还是分别从B2B和B2C来说,跨境电子商务的商品种类都比较集中。
5.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流向目的国分布集中
PayPa《l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报告》和尼尔森2013年报告同时显示,“中国制造”最主力的消费人群是美国市场的跨境消费者,2013年约有3410万美国消费者跨境网络消费中国的商品,价值将达到497亿元;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分别以消费74亿元和52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德国和巴西则分别消费38亿元和18亿元。据当前数据估计,在这五大跨境电商目标市场中,预计到2018年美国消费者跨境消费中国商品的年需求总额将增加到981亿元,仍居第一消费国;巴西将成为对中国在线出口商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预计到2018年巴西消费者从中国跨境网购的商品价值将达到114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将近7倍。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环境
为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2004年8月国务院《电子签名法》,主要针对经营者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提供电子认证的服务领域,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2004年至2012年,是我国电子商务的起步与发展期,政府为引导和规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针对改善网上交易环境、规范交易行为、防范交易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日渐规范的政策环境下,2008年到2012年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08年的3.2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9万亿元。自2013年至今,国务院和各地方政府为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陆续了一系列与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意见,涉及到零售商品退货、网络集中促销、客户资金安全与交易保密以及海关监管方式与代码等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各个细节,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村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201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占进出口总规模的比例将近18%,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全年跨境电商交易总规模能达到5.2万亿人民币。
三、跨境电子商务产生的新贸易需求
1.跨境电子商务催生出外贸综合服务业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订单交易向碎片化、小额化发展,B2C模式在跨境电商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涌进跨境电商蓝海的中小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缺少通关、融资、退税等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订单散且小,致使企业客户流失、成本居高不下,此时跨境电子商务便产生对外贸综合服务的需求。外贸综合服务行业是指以整合各类环节服务为基础,然后统一投放给中小外贸企业,主要的服务包括融资、通关、退税以及物流、保险等外贸必须环节。通过电商互联网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将订单业务化零为整,实现批量化处理并降低成本,使中小外贸企业在通关、退税等方面享受大企业的待遇,极大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2.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高标准的贸易新规则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意在WTO规则的基础上,建立涵盖贸易各方面、更高标准的贸易新规则,主要集中在竞争中立、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市场准入、非歧视原则、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方式,贸易新规则要求一国允许外国电商进驻该国,国有企业不能享有比其他企业更高的特权,跨境购物的商品种类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一定年限内实现所有商品零关税,包括某些敏感商品。在知识产权保护部分,加入了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延长著作权的保护时间、规范临时性的侵权行为等条款,在互联网执行上涵盖了数据的跨境流动,这些都对传统贸易规则提出挑战。
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