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经济发展特点范文

新经济发展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经济发展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经济发展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用发展;长效机制

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信用交易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信用管理凸显期重要性。全社会对信用工作高度重视,信用开展进程迅速,但农村信用却是社会信用建设工作中的短板,实施进度与成效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农村地区间经济差异较大,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深入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统筹各区域特色,延续各区域特长,做出信用工作部署并长效执行。

一、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全局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保障,信用管理是提高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分析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管理现状,研究提高农村经济新路径———构建与该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信用体系,保证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农产品数量居世界前列。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管理情况为调研内容,农户和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09份。针对农户发放的问卷中,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了解参与度、意愿情况、目前农村信用现状、效果、建议等16个问题;针对金融机构发放的问卷中,涉及现有政策制度情况、宣传教育情况、信用系统建设情况、评估体系实施情况、农村参与主体信用情况、信用保障措施等方面,共20个问题。依据问卷返回结果,发现农村经济特点和信用管理现状如下所述。

1、劳动力离乡人数高,信用意识缺乏

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特别大,一方面原因是城市的生活设施、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劳动收入等远高于农村,农村人口为了追逐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合适的就业岗位外出打工。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引起大规模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在调研对象中,89.3%的农户家庭中仅剩老人、小孩,农村呈现劳动力及其短缺的态势,当农村劳动人口明显达不到劳动需要量时,农村经济必然呈现乏力状态。在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中,失信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缺乏信用意识,很多农民并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失信,没有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和失信带来的危害,为了某些目的出现失信行为,例如:为了找到工作隐瞒实际年龄、夸大个人能力、谎报家庭真实情况等。

2、现代化农业发展迅速,信用建设基础具备

农村大量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农村产业结构必然需要调整,从以往的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播种、耕作、灌溉、收割等工作由精细化机械完成,定量化、科学的农业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并使用,现代化农业可以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弥补劳动力离乡数量大的人力短缺。由此可见,农村现代化趋势发展明显,信息化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坏节,具备开展信用工作的基础条件。

3、工业企业数量上升趋势明显,信用监管薄弱

随着城市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很多工业企业被要求搬迁,搬迁到人口数量偏少、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农村为了带动该地区就业,提高地区经济往往对企业采取比较宽松的审批政策,工业企业数量逐年上升幅度迅速。工业企业进入农村的门槛偏低导致一部分工业企业环境测评不达标,排放污染物超标,对当地农耕产生破坏性影响;有些企业过多占用耕地,企业间地理位置分散、产业不集中,工业的分散布局不利于企业间的协作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信用平台,既可以方便相关部门对工业企业全过程监控,又可以促进企业间通过该平台协作,最大限度的弥补工业企业数量飞速上升给农村造成的负面影响。

4、优质农业产品需求逐渐加大,缺乏全程信用管理

目前,农户农业生产产品除自给部分外主要通过各种销售渠道面向市场,商品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市场需求而调整。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最受青睐,很多信用高、评价好的农户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最早的要提前一年预订。信用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用户口碑、购物平台评级、客户现场体验感受等,目前没有客观统一的评级标准,缺乏长效发展机制。用户口碑、购物平台评级、客户现场体验感受这样的信用评估很容易造假,并且评价缺乏全面性,不能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评估、监控,有些农户打着无公害的旗号获取高额利润,其实为了提高产能采用大量化学试剂,添加大量添加剂。可见,建立全程全面信用管理当务之急。

二、农村信用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农户的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信用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信用体系和城市信用体系的区分不大

目前农村信用体系没有体现出农村的经济特点,构建思路与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几乎一致,征信没有针对于农户特点采用灵活的征信方式,还是以社保、工资卡、银行卡等固有形式获得农户的信息,这样获得的信息及其不准确,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农户没有对于城市来说每个人都有的社保、工资、银行卡等资料。这种信息不全甚至有误的征信行为必然会影响后续授信的客观性。然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授信标准也是采用城市的评价体系,众所周知,农户与城市人群具有不同的特征,采取同样的评价标准无疑会降低农户信用评价的准确性。

2、农户主动参与度不高

随着信用的大力宣传,农户也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与意义,但并未意识到信用能够为农户自身带来的切实好处,往往对于信用问卷、电话问询等信息的收集采取回避或者散漫对待的态度,因此,农村信用信息的采集工作对于金融机构、信用评估机构来说是一个难题,此问题得不到解决,后续的信用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信用评价指标设置不全面

只有评价客观,才能长效发展,目前农村信用评价指标存在评价过于笼统,没有对地区、农户性质、涉农企业类型进行区分测评。农业受季节、区域影响很大,有必要按照区域季节差异对农村进行分类后评价。例如,南方四季都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四季分明,但冬天农作物不易生长,可见,如此气候的区别,如果有产量、交易量等衡量指标,评价结果将有失公平。另外,涉农企业也需要区分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分别针对不同的企业设置信用评价体系,指标更确切,评价更客观。

4、缺少专门针对于农村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在信用工作中,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机构与政府信用工作部署相衔接,与信用工作相关机构相衔接,助推信用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对信用主体服务:包括宣传信用、指导信用主体信用工作的开展,后续信息异议的解释处理等。但目前由于农村信用市场开展滞后,没有专门针对于农村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对于农村信用都是由城市的信用中介机构兼做。地理位置远、专业服务对口程度低等因素都会影响信用工作开展的效率效果。

三、构建与农村经济特点相适宜的信用发展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基于农村经济特点和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为农村信用长效发展提出建议。

1、多途径征信

农村面临劳动力离乡人数多的现状,采用目前手段无法获得全面的征信数据,需要多渠道分情况收集基础资料。例如:目前农户主要分为二类,第一类为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作不稳定,流动性较大。针对这部分农民征信,可以采用从金融机构、社保中心获取,外出打工者必然会办理银行卡收取工资,办理社保,因此可以从相关机构获得农民基础信息。第二类为纯务农户,这类农户大多没有银行卡、社保等信息,因此需要现场采集或者通过于其交易过的机构间接采集农户信息。整个信用信息采集过程需要注意信息的及时更正、更新,尽可能以最准确的信息开展后期信用工作。

2、完善农村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授信是征信工作的下一步内容,准确授信的前提是具有完善的信用评价指标。针对农村经济现状,在制定信用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农户情况,设置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来保证农户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正如前所述,目前农村农户分为二类,不同类型农户特征有所不同;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状况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应该采取有差异的信用评价体系。

3、信用管理应用在现代化农业中

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农业经济紧跟市场经济的节奏与时俱进。目前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以信用交易占主导地位,那么,现代化农业需要与信用建设紧密联系,将信用管理应用于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保障农产品的绿色安全,提升农户的信用效益,树立农户的信用意识。信用管理与农村日常作业的紧密结合是加强农户信用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4、明确信用服务机构职责

政府对于信用服务机构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调研中有农户反映:对于农户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些信用服务回复———这个不归我们负责。责权不清容易产生论功争抢,论责推诿的现象。信用服务机构是连接政府与信用主体的桥梁,主要提供信息咨询和征信服务,具体包括信用信息收集、信用报告、信用调查、信用评级评估、信用咨询服务和信用管理培训等。

5、建立信用制度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长效发展的保障,目前信用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文件规范,很多的信用细节还是靠自觉,失信行为主要是舆论指责,对于失信行为没有惩罚依据。这种指责对于有些农户或者企业来说无关痛痒,起不到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各部门制定相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及惩罚措施,并且惩罚名单与一些部门、企业相联系。例如:如果出现失信行为,不仅当即接受相关单位处罚,而且该处罚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影响失信者的一系列行为:禁止从事该行业、禁止贷款、禁止申请政府补助、甚至禁止购买火车票等,惩罚可与日常生活联系,增加信用的威慑力。综上所述,构建与农村经济特点相适宜的信用管理体系,才能积极推进信用工作的开展,找到农村与经济现状的契合点,使农村经济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军:基于效益理念加强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建设[J].商业经济,2015(03).

第2篇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特点;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226-02

0 引言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在各领域中无处不在,日益革新的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子信息技术不可避免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充分探究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策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发展。

1 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意义与解决问题对策

1.1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意义

我们了解到的电子信息方面的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电子技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一定处理,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利用[1]。伴随着科技进步的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是当今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的特点,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对信息进行一系列操作。电子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发展得益于科技发展的促进,社会发展需求量的增加使得信息技术面向市场,朝着多层次方向前进,广泛使用可以改变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1.2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总是伴随着发展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技术的革新,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可有力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主要有:

1)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不利于信息技术发展。21世纪对于电子信息技术来说最缺乏的就是专业人才,作为技术发展的支撑,高专业的技术领域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做这方面的人有很多,但恰恰缺乏的就是拥有核心技术与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迫切需要吸纳人才为之发展提供一份力;

2)没有好的环境促使电子信息的技术稳步向前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量虚假电子产品充斥市场,侵权盗版情况屡见不鲜,破坏了市场竞争环境,降低了技术产品竞争力,阻碍技术发展。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对电子信息技术没有强有力的保护,损害了研究人员切身利益,使其失去继续科研的信心。良好的技术发展环境能有力的促进人才自我潜力发挥,对电子市场起到推动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电子信息技术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处于不合理状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致使我国研发的电子信息产品与其他国家远远不能相比,不管是在产品的创新还是质量上,对电子信息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多加重视,依据现状对传统结构进行改革,构建出适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机构,可促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规模朝其他国家前进。

2 电子信息的特点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可以从电子信息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体现出来,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快捷化[2]。

1)计算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网络这一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模式的产物,实现信息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可以从计算机对数字的处理技术上体现,通过高清晰的技术结合运行方式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在平台上可以相互交换使用,形成资源共享局面;

2)研究人员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使计算机呈现智能化趋势,这是促进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指导方向。现在,人们运用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对人的感觉和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还可以模拟出人们的思维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综合处理,实现信息的集约化;

3)如今的计算机是在对各样的信息资源进行综合以及进行存储的基础上对网络技术进行开发利用,运用计算机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处理的速度不仅快而且效率好,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高效化与快捷化的特点。

3 电子信息的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尤其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投入使用使得一些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近几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以其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独特优势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的变化严重影响该技术的发展,但作为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产品,一直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尽管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其发展潜能不可小觑。技术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

3.1梯次化、全球化发展趋势

梯次化与全球化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投入使用,逐渐显示出广泛性特性,并且随着产品生产与销售全球化,使得电子信息技术朝着全球化趋势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梯次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技术地位的差异与技术分工的不同,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各方面优势进行高科技产品研发,而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以及地区往往接收技术含量低且即将过时的产品,这就导致了电子信息技术朝着梯次化方向发展。

3.2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化、网络化发展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竞争中,电子技术相关产业因为信息与网络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急需专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核心,研发前沿信息技术。最近几年以来,跨国集团依靠自身优势发展迅速,在有关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域里逐渐掌握主导权,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依靠自身灵活性优势,对促进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其研创的新型网络技术发展模式,逐渐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占据一定地位。

3.3多元化、集中化发展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与建筑、机械等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发展领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利润,还能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促进技术发展。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其竞争主要是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尤其是在软件与产品新型元件等方面上。提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可在产品技术研发上下功夫,重点发展产品关键技术。

3.4 技术产品规模化与个性化共同发展

任何产品要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才会有发展的可能,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产品,要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形成促进发展的生产规模。如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公司,其生产发展渐渐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那些跨国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也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式各样最新电子产品受到人们追捧,尤其是象征潮流趋势的技术产品,使得时代潮流向着个性化消费转变,这也预示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即规模化、个性化。

3.5 信息技术呈现智能化与多媒体趋势

在多媒体应用广泛的社会中,科技在不断创新,为电子信息技术提供了革新动力,将只有单一功能的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体现我国技术未来研究趋势。计算机实现多媒体与智能化,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向,利用各种模糊或神经元相关技术,取得人工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突破,仅仅通过感知功能就可以对智能化了的机器人进行使用。

4 结论

科技带动生产力发展,电子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创造出更多服务于人们的产品,满足生活的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直接受到科技水平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发展造成阻碍,需要加强对科技的研究。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社会中,技术的革新首先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进而对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推动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静.试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1,7(1):16-17.

第3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政策环境;贸易新需求

跨境电子商务,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企业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产业链的布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缓慢,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却蓬勃发展,占进口贸易的比例日益增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跨境电商零售B2C和跨境电商B2B两部分)的不断扩大,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方式,政府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通过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发现跨境电商发展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急需外贸综合服务业的支持,而且诸多WTO贸易规则对跨境电子商务已不再适用,需要制定更高标准和更自由的新贸易规则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1.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逐年递增

根据阿里研究院与埃森哲的《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展望》报告,2014年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超过2300亿美元,并将于2020年达到近1万亿美元,同整体B2C电商、消费品进口额和消费品零售额相比,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高达27%。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在整体B2C电商中的比重也将由2014年的14%增长为2020年的29%。届时,跨境B2C电商消费者总数也由2014年的3.09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超过9亿人,年均增幅超过21%。到2020年,接近半数的网上消费者会进行跨境网上消费。在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规模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从历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和增长率来看,201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仅为1.8万亿元,2013年交易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约50%。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达到4.2万亿元,是2011年规模的2.5倍。预计2015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5.5万亿元,2016年将达到6.8万亿元,2011年至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实现约32%的年均增长率。

2.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B2B起主导作用根据Forrester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是B2C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两倍以上。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中,B2B模式的地位与在全球电商中的地位相似,起到了绝对支柱的作用。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中,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91.9%,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8.1%。2010-201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B2B交易所占比例虽然逐年缓慢降低,由2010年的97.9%下降到2015年的91.7%,但中国跨境B2B平台的交易规模一直占整个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的90%以上,仍处于整个跨境电商市场的主导地位。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随着跨境贸易主体越来越小,跨境交易订单逐渐趋向于碎片化和小额化,未来我国跨境B2C交易占比也会逐步提升。

3.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以出口为主

据《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美国有3.15亿居民,2.55亿网民,1.84亿在线买家,全球约37%的跨境在线买家集中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在线总销售额达到3895亿美元,占全球的33.1%。在网络零售领域,无论从进口角度还是出口角度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以出口为主。在2010年我国跨境电商总交易额中,其中有93.5%为出口,进口仅有6.5%。到2014年出口占跨境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比例略有下降为86.7%,进口增长为13.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进口所占比例均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是出口占比仍以绝对大的数值远远高于进口占比。随着国内市场对海外商品的需求扩大,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进口的份额将不断提升。

4.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产品种类集中

在美国,电子商务涵盖商品类别众多。目前,服装、电子产品以及家庭用品的增长率较大。在印度,旅行开支占在线支付的大部分,其次是书籍销售。日本和韩国的电商成熟度很高,日本旅行支付收入达到16亿美元,化妆品、衣服、小商品的零售额较10年前增长了125%。据海关统计数据并计算得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商品占比分别为:电子产品23%、日化产品21%、服装鞋帽17%、机械零件12%、建筑材料10%及家居产品6%等。而以B2B为主的跨境电商商品排名前五的产品依次为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服装鞋帽、日化产品、建筑材料,以B2C为主的跨境通和海淘也主要销售化妆品、服饰、电子产品、婴幼儿用品等。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跨境电商的总体来看,还是分别从B2B和B2C来说,跨境电子商务的商品种类都比较集中。

5.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流向目的国分布集中

PayPa《l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报告》和尼尔森2013年报告同时显示,“中国制造”最主力的消费人群是美国市场的跨境消费者,2013年约有3410万美国消费者跨境网络消费中国的商品,价值将达到497亿元;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分别以消费74亿元和52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德国和巴西则分别消费38亿元和18亿元。据当前数据估计,在这五大跨境电商目标市场中,预计到2018年美国消费者跨境消费中国商品的年需求总额将增加到981亿元,仍居第一消费国;巴西将成为对中国在线出口商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预计到2018年巴西消费者从中国跨境网购的商品价值将达到114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将近7倍。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环境

为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2004年8月国务院《电子签名法》,主要针对经营者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提供电子认证的服务领域,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2004年至2012年,是我国电子商务的起步与发展期,政府为引导和规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针对改善网上交易环境、规范交易行为、防范交易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日渐规范的政策环境下,2008年到2012年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08年的3.2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9万亿元。自2013年至今,国务院和各地方政府为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陆续了一系列与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意见,涉及到零售商品退货、网络集中促销、客户资金安全与交易保密以及海关监管方式与代码等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各个细节,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村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201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占进出口总规模的比例将近18%,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全年跨境电商交易总规模能达到5.2万亿人民币。

三、跨境电子商务产生的新贸易需求

1.跨境电子商务催生出外贸综合服务业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订单交易向碎片化、小额化发展,B2C模式在跨境电商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涌进跨境电商蓝海的中小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缺少通关、融资、退税等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订单散且小,致使企业客户流失、成本居高不下,此时跨境电子商务便产生对外贸综合服务的需求。外贸综合服务行业是指以整合各类环节服务为基础,然后统一投放给中小外贸企业,主要的服务包括融资、通关、退税以及物流、保险等外贸必须环节。通过电商互联网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将订单业务化零为整,实现批量化处理并降低成本,使中小外贸企业在通关、退税等方面享受大企业的待遇,极大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2.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高标准的贸易新规则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意在WTO规则的基础上,建立涵盖贸易各方面、更高标准的贸易新规则,主要集中在竞争中立、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市场准入、非歧视原则、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方式,贸易新规则要求一国允许外国电商进驻该国,国有企业不能享有比其他企业更高的特权,跨境购物的商品种类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一定年限内实现所有商品零关税,包括某些敏感商品。在知识产权保护部分,加入了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延长著作权的保护时间、规范临时性的侵权行为等条款,在互联网执行上涵盖了数据的跨境流动,这些都对传统贸易规则提出挑战。

四、建议

第4篇

关键词:越南;外经贸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一、对外贸易的新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外贸对象国日益增多,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越南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到目前为止,越南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贸易协定。

二、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新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和地区对越南的投资数额不断扩大,越南利用外资高速发展,但是从2009年开始,越南吸引外资逐年下降,始终在走下坡路。

进入新世纪后,跨国公司陆续进驻越南,大型项目明显增多,主要集中于房地产、油气、钢铁、化工、矿产、电子、汽车和服务业等领域。外资成为越南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992年,外资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仅2%。2001年至2005年,年均贡献率提高至14.5%。2005年越南吸引外资合同金额仅有58亿美元,越南自2006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日益开放,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2006年的外国直接投资额比2005年增加1倍多,为122亿美元,2007年达203亿美元。2008年越南吸引外资创历史最高纪录,达717亿美元,是2007年的3.53倍。外商直接投资额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日益增加,约占社会总投资的25—29%,外资成为越南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为越南经济改革、增加税收、技术引进作出积极的贡献。

但是从2009年开始,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越南自身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问题。2009年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只有214.8亿美元。2010年越南吸引外资合同182亿美元,相当于上年的82.2%。其中,新批外资项目合同额172.3亿美元,未实现年度190亿美元的目标。2011年,越南外资实际到位资金110亿美元,与2010年持平;2012年,越南全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2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4%。其中,新增项目1097个,合同金额77.97亿美元,增资项目406个,增资金额49.25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104.6亿美元,下降5%。吸收外资最多的领域是加工制造业,合同金额81.9美元;其次是房地产业,合同金额18.5亿美元,分别占外资总额的70%和14.5%;日本是最大外资来源地,合同金额51.27亿美元,占越南吸收FDI总额的40.3,其次是新加坡,第三是韩国。

三、争取外来援助的新特点

新世纪以来,越南在争取外援方面显现出如下一些新的特点:来源广泛、数额剧增。外国的开发援助资金对越南经济保持较高增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国际对越南提供的ODA(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即官方援助。官方发展援助(ODA)是越南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对越南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ODA的承诺资金连续创新纪录,2005年为37亿美元,2006年增至44亿美元。2007年越南接受ODA正式发展援助取得新突破,全年签订使用ODA合同额约为3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008年,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承诺向越南提供ODA援款50.14亿美元,其中双边援助14.26亿美元,多边援助33.38亿美元,非政府组织援助2.5亿美元。世界银行为最大援助方,承诺提供16.6亿美元;亚洲发展银行其次,承诺提供15.66亿美元;欧盟第三,承诺提供8.93亿美元。在2009年12月3—4日于河内举行的2009年援越国际咨询组(CG)会议上,各国和国际组织承诺2010年向越南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总额达80.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世界银行(WB)承诺向越南提供的ODA援款额最高,为24.98亿美元;其次是日本,援款额为16.4亿美元;再次为亚洲开发银行(ADB),援款额为14.79亿美元。排第四位的是欧盟(EU),援款额10.82亿美元。在总额80多亿美元的ODA援款中,有14亿美元为无偿援助。2010年12月7日至8日,世界银行牵头在河内举行第18届国际援越咨询会议(CG)。会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承诺2011年将向越南提供官方发展援助(ODA)78.8亿美元。其中,双边援助32.8亿美元,多边援助45.9亿美元。在双边援助中,最大援助方仍为日本(17.6亿美元),其次为韩国(4.12亿美元),第三是法国(2.21亿美元)。在多边援助中,最大援助方仍为世行(26亿美元),其次为亚行(15亿美元)。2011年,对越南提供的ODA承诺资金将再创新高。2011年越南ODA实际到位资金将达36.5亿美元,高于2010年的35.41亿美元。2011年共有51家双边或多边机构向越南提高ODA援助资金。2011年各援助机构与越南签订ODA协议金额为83.42亿美元。其中,ODA优贷占87%,无偿贷款占13%。国际对越南的ODA援助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改善社会民生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这些资金将帮助越南稳定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此同时,这么多的外援资金的涌入,也证明了国际社会对越南经济的乐观态度,资金到位也有了诸多积极转变。

四、小结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通信技术:网络发展;网络技术;技术特点

计算机网络通信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集合而成的新型通信信息技术,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尖端,也是业界研究的焦点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更优质通信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应用也愈发的广泛,而且深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新的形势下,探讨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的现状,现实意义还是较为明显的。

1、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技术特点

1.1 技术的多样性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实现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新型通信技术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通信具备技术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实现和应用依托于多种技术能力的支持,依托于现代科技的支撑。具体来说,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实现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类型的技术。

1.2 技术的综合性

所谓技术的综合性,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实现必须要把多种的技术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技术集群”,进而实现通信的畅通与应用。也就是说,把业已存在的计算机透过网络手段链接起来,然后加以通信和信息化处理,可以达成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雏形”,可以在不同的区域空间内实现信息、数据和资源的自由分享、传递,为信息资源的需求者提供便利和帮助。基于此,技术的结合、综合与融合也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其显著的特征。

1.3 技术的创新性

计算机网络通信是是现代最为流行、最为尖端和最为新颖的通信技术手段,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极致。但是,任何一种技术的产生和演变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计算机网络通信而言,技术的创新与变革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初期,网络通信仅能实现区域间信息的流通与传递。随着各种现代技术的发展,广域网的逐步完善与成熟,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广域网信息的传递可以跨越大洋、大洲的局限,甚至广布全球。近年来随着3G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迎来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又_大变革。由局域网到广域网,由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可见,信息技术的创新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也必将惠及所有使用者。

2、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发展前景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建设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尤其是近几年,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渗透到身边的每个角落,颠覆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1 计算机发展的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提供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有4.2亿,网购用户2.42亿。网民规模增长维持放缓态势,手机网民增势良好,用户逐渐移动化,手机端电子商务类应用使用率整体大幅上涨。

2.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前景分析

第6篇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 数字化 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气候变化的加剧,环境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发电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智能电网概念应运而生,其目标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容许绿色可再生能源顺利接入电网,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转换和传输效率,确保供电质量和更高的可靠性。智能电网通常具有如下特点:自愈和自适应;安全稳定和可靠;兼容性;经济协调,优质高效;与用户友好互动。其中自愈和自适应是要求可以实时掌控电网运行状态,在尽量少的人为干预下实现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对继电保护系统而言,就要求其能够自动适应一次系统因分布式能源接入而出现的多变的运行方式,更要求继电保护系统自身出现隐藏故障时也能做到自诊断及自愈,以避免连锁故障的发生。

1智能电网二次继保的特征

1.1数字化

与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比,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测量输入信号和断路器控制信号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传统电磁式的电压/电流互感器、断路器被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开关所代替。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大多是采用罗格夫斯基线圈将一次大电流转换为二次弱电压的模拟信号,并经过高压侧信号处理变为数字量经光纤通道传送给合并单元;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特别是高电压等级的互感器,大多是采用电容式分压技术将一次高电压转换为二次低电压的模拟信号,然后基于相同原理,经信号处理后到合并单元。

1.2网络化

基于合并单元的测量信号数字传输和基于智能断路器控制信号的数字传输为变电站的信息共享提供基础。当然就目前保护配置要求,同一间隔的保护装置和合并单元采用点对点的直采模式,而不同间隔的保护装置则可以采用基于SV(Sampled Values)网的网采模式。智能断路器与保护装置间既可以采用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网络通信也可以采用点对点通信。相比较基于电缆的传统变电站通信网络,智能(数字化)变电站采用光纤通信,并建立了基于数字量传输的SV 网和GOOSE 网的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实现了通信平台的网络化。

1.3标准化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变电站中各种IED 的管理以及设备间的互联就需要一种通用的通信方式来实现。IEC61850 提出了一种公共的通信标准,通过对设备的一系列规范化,使其通信交换过程处于一种标准化的输入/输出中,实现了系统的无缝连接。这种信息标准规范直接克服了来自不同厂家的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结合通信平台的网络化技术,统一标准信息的应用也使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控制装置真正能够达到协同互操作的目的。

1.4广域化

随着电力系统调度光纤通信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广域通信中。目前,我国高压系统站间通信基本上采用基于OPGW 或ADSS的光纤通信,并采用SDH 环网制式,已形成以光纤通信为主、结合载波、微波等方式的电力系统通信骨干网络,而基于光纤通信的WAMS 工程应用也为广域通信系统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2 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2.1安稳及自动化装置性能

现行的电网广域监测系统网络运用在智能电网中,不仅使整个电网的共享信息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且使其具备紧急控制功能。因此,智能电网可以利用已建成的网络,提高敏感性能不强的后备保护的速动性,并使安全的自动设备改变现有的动作设置原则,使其更快速动,降低故障对电网的冲击。甚至使很多保护的动作时间都变得更高效可靠。安稳及自动化装置在可靠判断系统故障后,以最快的速度的按动作设置出口,隔离故障,并避免更大的恶性事故如发电网崩溃等的出现。

2.2网络化的二次继保的在线整定

智电变电站的在实现了网络化、准确化后,实现了智能设备与维护人员的互动能力,具备在线整定功能。对二次继保而言,网络准确化的变电站的改变有三个:一个是数据的传输,各种的电气量控制信息从原来的二次电缆改为了光纤电缆及网线通道;二是数据的采集,由于共享数据网的存在,所辖系统的相关设备元件的电气量二次继保定值都可在线采集;三是在线整定,对于开放在线整定权限的二次继保设备可以远程整定,如调度可以远程报退线路的软压板,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可以远程修改定值。

3 总结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智能电网系统而言,继电保护装置就像是促使其正常工作的保障。不及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产生的故障;还能够通过装置迅速的对电力系统元件中产生故障进行及时的反映,以实现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故障的迅速与正确的隔离,以实现大面积地区停电事故的避免,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梁国艳.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探讨[J].大众用电,2011(05).

第7篇

关键词:金融中心;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8-0048-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8.10

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金融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聚集着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地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目前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伦敦、纽约、东京;其次是阿姆斯特丹,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这些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金融的舞台上发挥着极大的功能,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资金的融通,加快金融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在开放条件下,我国政府高瞻远瞩,着眼于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的大动向,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前上海市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且取得了初步成绩,其他城市如北京、深圳等市也同样提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城市竞争力,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伦敦金融中心的历史演变

伦敦金融城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6世纪,随着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光荣革命”,政治、经济都得到了飞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珍妮纺纱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的发动,并使英国的经济实力极度增强,在这一时期英国又开始对外扩张,其殖民地遍布全球。此时的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汇兑与清算中心,也是全球国际贸易的汇兑与清算中心。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最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9世纪时,英国货币成为了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以及在工业生产、殖民地占有、对外贸易、资本输出等方面该国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加之伦敦交通方便,金融机构发达,使得伦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其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是主要参战国,因此,在这一期间英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削弱,金融环境也十分脆弱,不得不放弃资金本位制并实行外汇管制,英国政府实行了国有化计划和严厉的政府管制。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1945年英格兰银行的国有化,而能源、钢铁、燃料和运输行业也被国有化,导致几个较大的行业从股票交易所消失,这也导致了英国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下降,其第一金融中心地位逐渐被纽约取代。但由于伦敦金融市场历史悠久,联系广泛,金融体系结构健全,经营方式多样,设备先进,通信、交通发达,有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业务人员,因而伦敦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957年,英国发生了英镑危机,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政府为了抑制对英镑的投机压力,禁止伦敦的银行向第三方的贸易进行英镑放贷,这也促使银行转而吸收更多的美元存款并发放美元贷款,伦敦也因此成为最早和最主要的境外美元市场。20世纪60年代,由于冷战、美国实施的资本管制等原因,欧洲美元市场在伦敦得到了迅速发展,伦敦也因此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欧洲美元市场。1979年10月23日,英国政府宣布取消英镑的汇率管制的决议,同时支持英国反托拉斯机构―公平贸易办公室(OFT)向限制贸易行为法庭(Restrictive Practices Court)提交伦敦交易所的规则,要求会员只对证券交易收取最少的手续费,从而消除价格竞争[1],这两个事件的发生也预示着伦敦金融城走上了根本变革之路。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中心业务蓬勃发展,英国金融行业因缺乏竞争活力而面临进一步丧失在全球领先地位的危机。英国为此进行了重大金融改革,即1986年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大爆炸”。第一次金融大爆炸是由撒切尔夫人发动、由政府推动的,以金融综合经营为特征,金融服务业自由化的改革,解除管制,引入竞争,将此前极为封闭的金融城推向全球市场。称为英国的第二次金融“大爆炸”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它是由英国政府推动的,以统一金融监管为特征的金融改革,简化了英国传统的复杂金融监管体系,配合之前金融业务自由的实施,伦敦的金融业发展得到一个新的契机。这两次改革奠定了目前英国金融业繁荣的坚实基础。近几年,一度被认为衰落的伦敦金融城迅速发展,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昭示伦敦重新获得并强化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缩短了与美国的距离,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纽约华尔街。进入21世纪,伦敦金融城启动全球化战略,全力打造全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当今国际金融中心格局中,伦敦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特点

银行业是整个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导,伦敦金融城汇聚了547家外国银行,其中33%来自欧洲,英国银行业50%以上的资产都是由外国银行管理。在保险业方面,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市场,著名的“劳合社”就诞生在金融城,全球20家顶尖保险公司也都在此有公司。伦敦的保险市场国际化程度很高,大约40%的业务来自美国,33%的来自英国,其余部分来自欧洲大陆和世界其它地区。近年来保险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大幅上升,收益也稳定上升,2001年的总保费收入达200亿英镑①。而劳合社作为“伦敦市场”内的市场,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专业保险市场,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商业保险人和第六大再保险人,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从事直接保险业务的执照。20世纪90年代,劳合社整体承保能力达到100亿英镑,而在2003年承保能力上升至144亿英镑。而外汇市场则是由300家英格兰银行批准的“外汇指定银行”和14家经纪公司组成,是目前最大的外汇市场,每天的外汇交易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是华尔街的2倍,管理着全球4万多亿的美元资产②。截止2006年4月,伦敦外汇市场成交量占全球的32.4%,排世界第一位,二、三、四位分别是纽约,东京和新加坡,在世界外汇市场上独占鳌头。伦敦金融城汇聚了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375家都在金融城设了分公司或办事处③。伦敦证交所成立于1773年,业务主要包括中央及地方债券,外国政府债券,工商企业及公司股票、债券等,为世界上最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来自60多个国家的470多个公司获准在此上市。伦敦是主要的债券中心,2007年6月末,伦敦国际债券余额占全球的13.9%,列全球第二位。以伦敦为发行基地发行英镑的国际债券占国际债券余额市场的8.2%④,列世界第三位,全世界70%的国际欧元债券在伦敦交易。伦敦短期资金市场主要包括贴现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地方政府借贷市场和银行英镑定期存单市场等。伦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同业拆借中心。2006年英国同业拆借市场十分活跃,同业拆借数量继续稳步上升。2006年一季度末,英国同业国内贷款比2005年增加了356亿英镑,到年末达到6182亿英镑,此外金融衍生产品也十分丰富⑤。

三、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确立的原因

伦敦的经济实力在工业革命后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英国一度称为世界工厂,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其成为了经济大国。许多美国和欧洲投资公司纷纷入驻伦敦投资、开业,使伦敦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贷款市场和抵押贷款市场等迅速发展和逐步扩大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它的法律体系和会计系统已经或将达到国际标准,监管体系更加灵活,离岸金融市场的地位更是强化了伦敦的国际化金融中心的地位。伦敦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港口和航运市场,世界上所有的主要造船、航运和租船公司都在伦敦设有代表机构,伦敦还有希思罗机场这一欧洲客运量最大的国际机场。伦敦拥有最好的电传、电话、传真、卫星通讯及快邮网,许多服务设施都是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为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伦敦高度自由化和开放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美国人在伦敦设立的美国银行比在纽约的还多,也比英国人在纽约设立的多,而且云集了大量的海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任职于伦敦的重要金融部门如投资咨询公司、经纪公司、银行协会等为伦敦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伦敦的人才资源十分丰富,汇集了大批律师、会计师、经济师、精算师、系统分析师、管理顾问等高端人才。依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的国际性综合大学,很多高级金融人才都在伦敦接受高等教育。从市场分析、法律咨询以及其他专门人才的服务来看,伦敦有4500名分析师,大大超过纽约的3000人和东京的1200人,全世界83%的顶级律师事务所将总部设在伦敦,金融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达100万①,这些尖端庞大的专业化人才牢牢稳固了伦敦的国际金融地位。伦敦金融创新程度十分快速,且与时俱进,在不同阶段及环境都不断地推出金融的创新成果,如创造了金融衍生品和掉期业务、欧洲债券、公开募集债券、国际存托凭证等。1986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了“大爆炸”改革,允许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进入证券市场,金融创新使得伦敦保持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力;1917年政府通过《竞争和信用管理条例》降低银行准备金比率,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被取消,允许银行灵活自由确定存放款的利率。1979年10月又取消了外汇管制,为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从1981年8月1日起,英格兰银行实施新的《货币管制条例》,该条例保证逐步取消银行淮备金比率和最低贷款利率,使金融机构在从事资金借贷活动方面具有很大的长期弹性[2]。

四、伦敦金融中心的发展对上海的启示

(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

1.抓住国力长期持续上升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强大的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而且在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出现强势增长,全球经济步入复苏,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92年中央就确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国家战略;2005年6月浦东新区成为当时全国惟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区;2005年7―8月,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人民币衍生产品的推出,也为上海市成为人民币交易、定价中心提供了前提;2005年8月央行上海总部的成立,为上海打造金融中心所提供的相关服务以及对市场监控的功能得以大大加强,从根本上改善了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其在金融方面的集聚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2.抓住打造人民币金融产品之都的机遇。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外汇市场成交额,这与人民币完全自山兑换的进程和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上海目前亟待做的并且能够做的是构建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首先上海已基本建成丁以金融市场为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通过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体系基本形成;其次人民币目前在许多国家已成为硬通货,人民币债券和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需求逐渐旺盛,急需一个统一的市场;再次国际经验表明,国际金融中心都是本币金融产品的交易中心,并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人民币作为外汇在全球交易,可以吸纳各国在上海设立席位,集聚人民币交易。

(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挑战

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以下几点。

1.如何应对扩大金融开放后更加激烈的竞争。目前提出建设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有许多,如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也纷纷规划建设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尤其是亚太地区发达的金融中心城市利用其先发优势,加紧争夺我国的金融资源,竞争开发中国概念或中国题材的金融产品,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构成严峻的挑战。

2.如何在建设金融中心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为国家以及各类市场主体管理金融风险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工具和更加有效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资源和金融交易在上海的高度集中,金融风险对上海的潜在影响增大,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上海大量的金融机构,数据中心,计算机系统等建立安全有效的防卫系统,是监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面临的新挑战。

3.如何形成更加有利的推进金融中心建设的机制。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建立起更为有效的领导和推进机制。在更长的时间里,如果不能形成中央有关部门和上海市委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领导机制,如果不能形成和实现政策聚焦,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如果不能形成金融创新机制,将延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

(三)伦郭金融中心的发展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至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中要不断的吸取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不断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在充分发挥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上海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的中心位置,与我国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相邻,与美国、日本等亚洲、美洲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上海市正在加快国际贸易、航运中心的建设,为上海市的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上海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金融业取得快速发展,先后建立起证券、货币、外汇、期货、黄金、票据等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性逐步扩大,中外金融机构纷纷在上海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市场交易日益活跃,这些都为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上海市金融从业人员人数远不及伦敦,为此,上海市要加大力度整合金融人才教育和培训资源,疏通金融人才的流通渠道,使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2.建立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金融发展。从上海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看,虽然已经建立证券、外汇、期货、黄金等金融要素市场,但与伦敦相比,在规模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等方面差距十分明显。同时交易品种少,这就要不断加紧完善各类金融市场,建立健全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扩大交易品品种,特别是期货、期权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积极推动国债期货、石油期货、交易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各种金融手段的创新。上海市目前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300余家,和伦敦相比差距很大。上海市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多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加快上海离岸金融的建设,扩大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

3.改善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基础,要不断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推动机制体制的创新,加强金融法治环境的治理和完善,加强金融安全稳定机制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金融集聚区建设及专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规范政府的金融行为,使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继续保持领先,逐步实现国际接轨。

4.形成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中央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一方面政府的作用应集中对市场的推动和市场凤险的监管方面,提出预警信号,实行间接直接干预;另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介入应逐步减少,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宽松的市场环境的同时制订一些金融法规、金融政策,颁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总之,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系统地查找与其他金融中心的差距,然后制定全面的措施努力赶上;突出重点的同时,寻不断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最主要的弱点,进而加以改善;要认识金融市场体系运行表面上的巨大差距,更要抓住建设金融中心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快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进程。

参考文献:

第8篇

从2005年经济运行轨迹看,农业在遭受四次强台风袭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经济运行态势有着重大影响的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在1季度大幅下滑后,2、3季度逐步回升并走向平稳增长。全省经济发展态势总体上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一致,但运行轨迹与全国有较大的不同,主要是投资和工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波动幅度较宽;工业增加值波动幅度也大于全国。这种情况,显然与浙江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特点密切相关,值得研究探讨。

有观点认为,在以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浙江经济在收缩期回落较早,下降幅度较大;经济回升也较早较快。但是,我们认为,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不是以往这种情势的再现。首先,从本轮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看,并未进入由回落转向上升的阶段,浙江经济2005年3季度所呈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和效益“三回升”,主要是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抓重点、抓保障举措,对工业和投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从全国经济环境看,已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不同,那时全国经济体制内成分较大,浙江的“体制外经济”在“短缺经济”环境中,凭借市场机制的作用,较易获得发展的先机。再次,浙江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合浙江目前发展阶段和演进趋势,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呈现以下几个新的特点和趋势:

1.“三重约束”同时并存。一是资源约束。2006年、2007年电力供应将有所缓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供给将长期严格控制;虽然建设用地存量目前还有一定潜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机制和物质技术条件有待改善。二是环境约束。由于目前单位产出的排污量较大,经济增长中污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环境诉求越来越高,使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场需求约束。全国和省内投资增幅有所下降,扩大消费需求虽有潜力,但增长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制约,外贸出口的高增长趋势趋缓,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表明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市场需求约束将有所加大。当然,就一个区域来说,市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市场需求约束问题的实质是技术约束,是创新能力强弱的问题。

2.经济增长进入成本上升期。全国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高消耗、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冲击,浙江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这表明,浙江经济进入了成本上升期。从趋势看,可以说是开始进入“高成本时期”。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比全国超过“千美元关口”更意味着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有:(1)国际价格上升;(2)我国工业化中期正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阶段,需求拉动资源价格上涨;(3)资源价格过低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障碍,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和改革,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已是势所必然。浙江土地、能源、矿产资源贫乏,省外国外输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因而资源性产品和运输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三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成本、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成本等跟随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不断上升。四是涉外经济的成本上升。特别是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导致出口成本上升。成本上升的现实问题是压缩利润空间,影响投资机遇,而出路则在于创新、转型,把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化为集约经营、循环经济、提高效率的动力。

3.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我省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2∶53.8∶39,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6.1∶43.6∶30.3,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前10年以上,已开始步入产业结构高度化转型阶段。目前,农产品主要面向城市和出口需求,这一需求结构要求农业加快向生态、高效方向调整结构。工业在市场需求、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和成本上升的多重约束下,必将出现剧烈的结构调整。在这一结构变动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择的途径是:(1)通过原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进入新的产业领域;(3)向具有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或淘汰无利可图的生产经营项目。就政府而言,关键在于推动创新,促进成长性好的产业加快发展,平稳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4.发展的协调性、公平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随着我省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前一阶段发展中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人与自然和谐方面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加大。显然,这类矛盾和问题还会持续一个相当长时期,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增进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公平性,已越来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求企业作为社会的“企业公民”,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企业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而这对我省经济增长和涉外经济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集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不能再主要依靠外贸出口的数量扩张来扩大外需,而必须转向以质的提高来开拓国外市场和增加外汇收入。总之,必须加快增长模式转型。

二、2006年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2006年,全省经济仍将在10%以上高位稳定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致与2005年增长幅度持平或略高一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保持稳定。政府经济调节的政策取向在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经济增长质量。

1.国内外经济环境仍较有利。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与2005年4.3%大体持平,低于2004年的5.1%;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略高于2005年预计的7%,上升至7.4%,但低于2004年的9%。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继续存在,对我省经济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上看,2006年国际环境仍然较好。

从国内环境看,据有关机构和经济学家研判,2006年全国经济增长率在8.5%~9.2%之间,较大可能在8.8%~9%之间,比2005年下行幅度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持“双稳健”的前提下适时进行微调,政策取向上更加注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国内经济环境中,值得关注的是:(1)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主要是能源紧张状况难以明显改善;(2)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状况加剧将带来更多矛盾和问题;(3)国际石油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或继续上涨将推动我省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待消化,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2.本轮经济周期趋向平稳增长。全国本轮经济景气周期,2002年进入上行期,到2004年3月至4月份国家针对局部过热采取调控措施,当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见效。无论全国还是浙江,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峰值,GDP全国增长9.7%,浙江增长15.5%,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增长31%,浙江33.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季度达到最高点,全国和浙江均上涨5.3%。2005年全国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前3季度GDP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这三项指标浙江分别增长12.1%、14.4%和1.2%。对于本轮经济周期的变化趋势,主流的看法是从上行期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平台期),速度小幅放缓。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应防止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

从浙江看,影响周期变化的市场信号比较复杂。支持2006年经济走强的因素,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增幅将有所上升;进口增长率反弹(2005年1季度增长8.8%,上半年11.8%,前3季度13.3%);规模以上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资本运作、品牌经营等方面有所进步,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支持2006年经济放缓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是: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外贸出口增势放缓;企业存货增加,销售成本高企(2004年前3季度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已高达87%);居民消费价格走低因素多于上涨因素;部分初级产品国际价格上升不利于浙江经济增长;银行业市场约束有所增加,现金收支主要项目增幅均明显回落,这是经济景气降温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活动降温的反映。与此相关,规模以下工业的增长速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差距较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下投资规模收缩,占全社会投资比率下降。而这也是浙江经济运行轨迹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周期低谷后快速反弹的原因之一。综合来看,支持经济放缓的因素略多于支持经济景气上升的因素。

3.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份额。2006年省内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比较平稳。三大需求对本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与全国有较大差异,一方面,省内需求相当一部分被外省产品占有;另一方面,本省产品可以通过开拓市场占有省外需求。

第一,2006年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市场销售走势和城乡居民收支状况看,2006年增长幅度大体与2005年持平。鉴于浙江零售市场省外产品所占比重较高,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变化不大。

第二,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初步估计在15%或略高一些。支持2006年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大建设项目仍将是支撑投资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启动;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社会建设等方面将出现新的投资增长点。制约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依然偏紧;银行信贷政策仍不宽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建设资金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房地产投资增长趋稳;而且浙江投资品供给,特别是技术设备供给主要依靠省外国外;浙江建筑队伍大量占领省外市场,而省内重大建设工程大多由省外建筑队伍承担。因此,投资对省内经济拉动作用的相关性较低。投资对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能力和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等基础结构。

第三,2006年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降低。增幅可能会在25%以下。从一省区域来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高度相关的,出口增长率下降,可能成为影响2006年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基于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份额,因此,争取2006年浙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在合理引导消费、投资和促进出口的同时,着力点在于调整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扩大浙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1.正确把握开局之年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评价地区发展指数排位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一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好局,按照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确定的七项任务开好局,特别是在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开好局。就深化体制改革而言,就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发挥浙江原有体制机制优势,力求在若干重点方面有新的突破。可供选择的优先项目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保护中的排污权的市场化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地方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激活民间投资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都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掌握公共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需要适应新的形势,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深入细致研究,制定方案,积极有序推进。就经济增长而言,就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较快的发展,既要克服追求数量上“开门红”的老观念,又要防止短期内过大的波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特别是在投资规模方面,必然会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新建和续建,但要把握好持续协调的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把投资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更不要搞干预企业自主决策的“排项目”,切忌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与此同时,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全面分析评价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利润、科技、教育等发展指数的地区排位,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激励作用,但往往忽视了地区之间的不同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不可比因素,并带来盲目攀比,不重视科学发展等负面影响。对于地区之间发展指数排位,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增长区位在地区之间是移动的。增长率高的地区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珠江三角洲曾是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上海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经济增长率由低于全国平均值改变为高出3~4个百分点,目前又有略微放缓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有的地区近年来已在振兴和崛起。浙江过去多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3个百分点,2003年、2004年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目前可能进入了合理回归的过程。

第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动态变化是不同步的。例如,近几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52%~53%,可以说已经达到最高限度,而有些地方这一比率不到45%,甚至40%以下,投资增长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再从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看,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包括劳动报酬、剩余(税收和利润)、折旧,这三个部分之间呈消长关系,既要增加农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福利,又要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以大幅度高于GDP的增幅持续增长,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有些指标的地区差异,是由各地资源禀赋和结构特点决定的,因而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例如,浙江科技研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2004年为0.84%,低于全国1.44%的平均水平,与北京(7.88%)、上海(2.29%)、陕西(2003年2.83%)等省市更是无法相比。这主要是因为:(1)浙江省国家级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较少,相应拥有高端科技资源也较少;(2)浙江具有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较少,大批中小企业以购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或直接应用为主,这部分购买技术支出不列入本省研发投入统计(与此相关,浙江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相对较多,占GDP的1.97%,R&D经费只占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的42.8%);(3)浙江不少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投入,使用于省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有些企业的研发机构建在省外,利用省外科技力量进行研发。从这些情况看,浙江研发投入占GDP比率及在全国排位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为正确对待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除了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之外,实质问题,首先是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情况,分类指导,建立并实施更加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程中素质和数量的关系

浙江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和近两年来“粗放型发展、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的事实表明,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且比别的省份更为紧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实现创新、跨越的新机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和要求,一是要把粗放、低效转变为集约、高效,也就是节减消耗、降低成本、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二是要把原来依靠廉价资源、低成本竞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动态比较优势,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要把原来开放层次比较低的增长模式转变为适应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的增长模式,就是要把浙江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形成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按照这三方面涵义和要求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发展之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素质提高与数量扩张的关系,对于经济增长速度,一是要正确估计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景气周期中,经济快速上升后的理性回归;二是要立足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正确估计浙江经济增长的潜力;三是要按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率年均9%的预期目标,及其所包含的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集约节约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立足科学发展的丰富的内在要求,正确分析预测年度增长水平,正确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投资项目,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要把资源、效益、环境评价放在首位,合理选择,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第9篇

一、儿童有关“集合”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特点

已有研究表明,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发展一般可以被描述为四个渐进的阶段。

1.笼统模糊的知觉阶段

大约3岁之前,儿童对集合的感知是笼统模糊的,往往没有明显的集合界限,即在感知集合中的元素时尚不能精确判断其数量,对集合的范围和界限没有形成意识,例如,如果有人在一堆物体中拿走其中一个,他们往往不会有知觉。

2.感知有限集合的阶段

3岁以后,儿童通常能逐渐在集合的界限之内感知集合的整体。在这个时期,儿童往往会关注集合中排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物体,而对排列在中间的物体则较少关注,如让儿童在画有5个盘子的卡片上对应摆放苹果时,他们往往不会遗漏第一和第五个盘子,可能会疏漏处于中间位置的盘子。同时,儿童在分放物体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右手放右边的物体,用左手放左边的物体。同样,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相比直线式排列的集合数图,他们更容易将空间封闭排列的集合数图作为一个集合来感知。

儿童集合概念的发展由笼统模糊的知觉阶段到感知有限集合的阶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出现在3岁左右,但并不是说每个儿童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3.感知集合元素数量的阶段

4岁儿童已能关注到集合中元素的数量问题,这是儿童对集合数量从不精确的感知到精确数数的一个跨越。此时,儿童已能通过点数等方式较正确地数出集合中元素的数量。此外,儿童还能对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比较,一一对应的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发展。

4.感知集合包含关系的阶段

一般说来,两个集合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儿童对于包含关系的理解往往要晚于相等关系。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是关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涉及对类包含观念的理解。相对而言,小年龄幼儿对全集和子集之间的类包含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桌子上摆放着一盆花,有4朵白花、2朵红花,如果问一个4岁左右的儿童“花多还是白花多”,他很有可能会回答是白花多,因为在儿童的头脑中尚不具备对花与白花之间的类包含关系的抽象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类包含关系的理解能力也在逐步发展。4岁左右的儿童还不能理解全集和子集的包含关系,5岁儿童能初步理解,但准确率不高,5岁以后,儿童对类包含关系的理解能力会逐步发展与提高。

二、儿童有关“分类”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会经历如下三个阶段。

1.能根据事物表面的、具体的和简单的特征进行分类

一开始,幼儿会倾向于按照事物的具体特性进行分类,如把具有同样颜色或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而不是把具有共同性质的物体归为一类。例如,幼儿会倾向于把苹果和皮球放在一起,而不是把苹果和香蕉放在一块,原因是苹果和皮球都是圆的。在知觉特征和概念特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于幼儿来说,知觉特征往往会成为占优势的分类标准。

2.能根据事物内部特征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但脱离不了具体的情景或功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分类经验的积累,4岁以后幼儿一般能根据事物内部特征来进行分类。例如,有幼儿会把“飞机”和“火车”放在一起,显然他们是从两者的作用去分类的,当然也可能会有幼儿把“飞机”和“鸟”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有翅膀,都会飞”。在此,成人要特别注意不要简单地认为只有符合成人标准的分类才是对的。幼儿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也会不断改变,因为幼儿分类标准的确定往往受其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例如,幼儿常常会把蜘蛛和蜘蛛网归为一类,而不会把蜘蛛和小甲虫归为一类,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就是按照这种功能关系将有关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在功能关系和概念关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功能关系往往会成为幼儿采用的占优势地位的分类标准。

3.开始根据本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能够抽象出事物的多种属性或特征

幼儿对分类多样性的理解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虽然幼儿也能根据较上位的标准进行分类,但是他们对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类别的理解较困难,如婴儿的手套既可以归为婴儿装也可以归为冬装。对事物多种属性或特征的理解水平往往要随着幼儿分类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思维抽象性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慢慢得到提高。

三、支持儿童获得“集合与分类”核心经验的策略

幼儿集合与分类能力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教师积极有效的支持。

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共同特征,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生活中有各种机会可以作为幼儿学习集合与分类的契机。在设计有关集合方面的数学活动时,教师应当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具体问题或情景为背景开展活动,而不是进行概念教学。例如,可利用“鞋子对对碰”“木偶在谁那儿”“抓鱼”“猜猜我是谁”等活动组织幼儿开展有关集合与分类的学习。首先,这类活动的材料需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其次,这类活动要分别聚焦于集合与分类核心经验的某个要点,但不必像集体教学活动那般结构化、系统化,要允许幼儿通过重复游戏慢慢体悟、逐渐提升。

总之,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合适机会让幼儿开展有关集合与分类的学习:可以是随机性事件,可以是教师预设的活动,可以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等等。

2.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适宜的集合与分类教学活动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可要求他们按事物的外部特征或量的差异进行分类,因为这些特征比较容易被观察到,并且小班幼儿通常对事物特征的辨认先于归纳概括,因此,教师可以让小班幼儿先开展匹配活动,然后再进行分类活动。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教师应注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例如,在“熊来了”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请一名幼儿扮演大黑熊,当“大黑熊”走进森林时,教师发出指令,所有幼儿赶快回到各自的“家”,“女孩子(或戴帽子、穿皮鞋、扎辫子、戴眼镜的小朋友)请躲到红家”,“男孩子(或不戴帽子、穿运动鞋、不扎辫子、不戴眼镜的小朋友)躲到黄家”……最后,教师启发幼儿分别观察同一个家里的人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可以提示幼儿仔细观察性别、衣着、饰品等外在特征。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初步感知到,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对象可以形成一个集合。又如,集体活动“抢椅子”将一一对应的方法巧妙地结合在游戏情景中,幼儿可直观而具体地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借此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或一样多。

比较是数学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对学前儿童而言,感知集合及其元素、学习分类、分析两个集合之间元素的一一对应及其关系都需要有比较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有关集合与分类的数学活动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比较的方法。

当然,除了游戏,操作也有助于小班幼儿感知和学习集合与分类。教师应尽可能为小班幼儿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并在活动中遵循以幼儿参与体验和操作为先,以教师归纳和提升为后的原则。

对中大班幼儿来说,分类活动的重点可以放在“按照几种特征来分类”“按照事物内在的、物理的特性来分类”以及“感知集合间的包含或相等关系乃至两个集合间的交集、并集”等方面,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也可以尝试引导幼儿学习同时按两种标准分类,如要幼儿找出既是红色又是木制的纽扣。例如,在集体教学活动“动物分家家”中,教师提供幼儿熟悉的各种动物(有陆生的、水生的、两栖的,还有鸟类等)卡片,帮助幼儿通过区分动物特征归类为不同类的动物命名感受不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感受交集动物等步步深入的活动,感受和理解交集的概念。

感知集合间的包含或相等关系以及两个集合间的交集、并集等概念对幼儿更好地理解集合概念以及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幼儿理解集合间的抽象关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重点是帮助幼儿感知,而不是直接讲解概念。无论是游戏还是操作,教师都可通过设疑或小结的方法帮助幼儿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这方面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设计。

3.提供可从多维度感知的操作材料,以引导幼儿的分类学习

首先,教师可提供便于幼儿多维度感知的操作材料。例如,教师提供(也可和幼儿一起收集)大小、形状、颜色、材质、图案均不同的纽扣,启发幼儿思考讨论:这些纽扣中哪些是相同的,把它们挑出来。教师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帮助幼儿找出共同点,引导幼儿正确分类。一般说来,可供多维度感知的材料需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有梯度地提供,小班幼儿适宜提供可从一个维度感知的材料,以后随着幼儿能力的提高,再酌情提供可从两个(或以上)维度感知的材料。

第10篇

1新经济时代特征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不断扩大。知识经济背景环境当中,人们从思维认知以及生活方式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转变,企业在面对这种情况下,应当充分调动积极性,为此,其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竞争性越加激烈。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国家范畴,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全球竞争的环境之下。其次,信息技术共享造成了企业之间关系发生变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并再单纯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与竞争的关心。传统市场营销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时展需要。新型的市场营销已经在新的环境当中萌芽与发展。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是创新与突破。

2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创新

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创新要从多角度出发,打破传统市场营销模式,结合企业自身特征及实际发展需求,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营销模式。

(一)拓宽市场营销思维

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要不受地域环境限制,营销范围不局限与国内市场,更加注重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现阶段已实现全球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资源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商品跨国及国际交易日益增多,企业为谋求长远发展,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尤其是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发展。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要拓展营销思维,充分利用全球经化发展机遇,创新传统营销理念,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积极探索出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特色营销模式。

(二)应用"柔性"营销模式

在传统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主要应采用"硬性"营销模式,即通过硬性任务的规定,以实现市场营销。这种方式不利于营销效果的提升,制约了营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新经济时代下,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充分尊重人力资源应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在知识型人才比重较大的人力资源中,要突破传统管理方式,通过高效管理模式提高营销人员工作效率,促进其业绩的提升。在营销创新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要强调三位关系的协调发展,即企业、产品、消费者,只有保证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企业市场营销的成功。

(三)加强个性化营销

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要更加注重客户关系,实现客户友好关系的建立。在长期沟通交流中构建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在传统市场营销中,企业营销模式注重规模性,而新时期营销模式更加倾向个性化,以特色管理为营销理念,根据客户个性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为实现长远发展,且有效达到既定盈利目标,需要加强个性化营销,打破传统营销下的"一对多"模式,实现"一对一"营销。

(四)采用互动营销模式

新经济时代下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产业支撑技术,在实现营销创新的过程中,要加大科技力量的融入,实现互动营销模式构建。传统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多属于被动地位,对所需商品信息的获取途径较为单一。而新时期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与企业实现沟通交流,企业可通过广播、电视以外的媒介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同时,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消费者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及时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访问,对消费者消费意向更加明确,使企业产品营销更加有效。企业通过独立网络平台的构建,为消费者提供发表声音的平台,使消费者根据自身真实需求选择合适产品,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3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 :     新经济模式;农村经济;消费;质量;

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结合新经济模式的特点,通过整合农村经济资源、改善农村经济环境以及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等途径,构建新经济背景下的农村经济改革体系,改变落后僵化的生产形式。

1 、新经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价值

1.1 、降低经济成本

新经济模式是一种基于传统经济模式,结合现代经济技术手段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新经济模式,可以改变原有农村经济成本难以控制的局面。新经济模式中,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式,使农村经济实现了覆盖范围的扩大,通过网络可以更加及时和全面地获取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和价格走势等,有助于农业生产者把握住最佳的生产和销售实际。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农民要想获得市场信息,需要依赖于人工方式去调研,这就增加了经济发展成本。而网络环境可在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平台上,采集获取相关的经济数据,使农业经济成本得以有效控制。

1.2、 创新经济模式

新经济模式还为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传统的农村经济主要以实物销售为主,需要农民与消费者面对面进行交易,这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在新经济模式中,产品交易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完成。很多的电商都抓住了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建立了综合性的网络销售平台,如淘宝、京东等渠道,使农民可以将农产品直接搬上网络平台,消费者也可以基于平台服务来搜索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农产品,并直接在平台进行支付。在消费者受到农产品后,平台可以最为第三方与农民进行结算,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展,也可以实现新经济时代的多元经济服务体系。

1.3、 实现经济转型

新经济模式也让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探索新的经济形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新经济模式可将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风景、民族风情和乡村文化等推广到各地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农村,从而可以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模式。农村旅游模式的发展,是经济模式的一场革命,为农村经济带来的新的活力。乡村旅游可以带给游客更加新奇的体验,除了自然风景的观赏以外,还可以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方式,如参与到农业种植过程中,如现代农村旅游中比较受欢迎的采摘项目,让游客可以获得劳动的满足感。养殖和种植等项目,也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消费者可以进行预先支付,委托农民来种植和养殖自己喜爱的蔬菜或者动物等,成熟后就可运输给消费者。这种经济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想吃到绿色无污染蔬菜或者放心肉的心理,也让农村经济实现了预销售,这对于农村经济转型有着积极的推动力。

2 、新经济模式中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2.1、 整合农村经济资源

农村经济资源丰富,但大部分资源都较为分散。在新经济模式发展背景下,应当积极整合农村经济资源,发挥资源更大的价值。农村经济资源包括了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很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导致农村人口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这会阻碍经济发展进程。农村经济发展中,要做好宣传工作、留住人,并结合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无需远离家乡就可以实现致富。土地资源方面,可以通过土地合作经营,提高经济发展规模,为经济生产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2.2 、改善农村经济环境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经济环境的改善,要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新经济模式运用,很大程度上依靠网络条件,这就需要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从网络硬件配备上,或者从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提高上着手,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准备。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环境建设,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理念,在新经济模式中,要想始终获得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就要提高经济服务质量,严格把好质量关。

2.3 、培养农村专业人才

第12篇

1新经济时代特征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不断扩大。知识经济背景环境当中,人们从思维认知以及生活方式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转变,企业在面对这种情况下,应当充分调动积极性,为此,其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竞争性越加激烈。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国家范畴,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全球竞争的环境之下。其次,信息技术共享造成了企业之间关系发生变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并再单纯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与竞争的关心。传统市场营销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时展需要。新型的市场营销已经在新的环境当中萌芽与发展。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是创新与突破。

2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创新

(一)拓宽市场营销思维

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要不受地域环境限制,营销范围不局限与国内市场,更加注重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现阶段已实现全球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资源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商品跨国及国际交易日益增多,企业为谋求长远发展,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尤其是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发展。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要拓展营销思维,充分利用全球经化发展机遇,创新传统营销理念,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积极探索出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特色营销模式。

(二)应用"柔性"营销模式

在传统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主要应采用"硬性"营销模式,即通过硬性任务的规定,以实现市场营销。这种方式不利于营销效果的提升,制约了营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新经济时代下,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充分尊重人力资源应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在知识型人才比重较大的人力资源中,要突破传统管理方式,通过高效管理模式提高营销人员工作效率,促进其业绩的提升。在营销创新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要强调三位关系的协调发展,即企业、产品、消费者,只有保证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企业市场营销的成功。

(三)加强个性化营销

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要更加注重客户关系,实现客户友好关系的建立。在长期沟通交流中构建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在传统市场营销中,企业营销模式注重规模性,而新时期营销模式更加倾向个性化,以特色管理为营销理念,根据客户个性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为实现长远发展,且有效达到既定盈利目标,需要加强个性化营销,打破传统营销下的"一对多"模式,实现"一对一"营销。

(四)采用互动营销模式

新经济时代下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产业支撑技术,在实现营销创新的过程中,要加大科技力量的融入,实现互动营销模式构建。传统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多属于被动地位,对所需商品信息的获取途径较为单一。而新时期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与企业实现沟通交流,企业可通过广播、电视以外的媒介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同时,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消费者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及时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访问,对消费者消费意向更加明确,使企业产品营销更加有效。企业通过独立网络平台的构建,为消费者提供发表声音的平台,使消费者根据自身真实需求选择合适产品,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3结束语

第13篇

就具体人力供给而言,尽管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但实质上由于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整个劳动力队伍素质较低,而整个人才队伍构成中,主要以劳动型人才为主,缺乏对新事物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而新经济时代所要求的人才,则存在较少,完全不能适应和满足整个社会需求。而随着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整个新经济人才供求之间实质上形成了一个极大缺口,这种不良局面直接导致整新经济人才供求失衡,而这种不良局面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制约我国新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新经济人才供求的特点

2.1新经济人才培养难度大、周期长

新经济指的是以知识产品创新为基础生产活动的经济形态,而在这一经济形态下,整个创新知识产品需要一定的科技含量和创造才能,而在这一要求下,对人才的要求就更加突出,事实上这一类人才的培养难度极大,由于需要一定科技能力和研发水平,因此对人才的整个知识构成要求极高。而同时,对实践能力也提出了一定要求。

2.2新经济人才需求量大

持续发展的经济状况,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较快发展速度,持续发展状况,大量就业机会,就致使整个新经济人才需求量巨大。

三、我国新经济人才供求矛盾的应对方法

针对我国新经济人才供给不均衡这一具体情况,要正确认识到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努力开拓新经济人才需求空间,逐步有效实现新经济人才供求均衡,从而最终实现新经济持续高效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做到:首先,坚持树立人才第一的核心观念。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当今社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而竞争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革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发展战略思路制定上,更加倾向于人本战略,从人才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其次,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形成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要想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就需要在培养上加大投入,要想有效增加新经济人才的供给量就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投入力度,彻底改变传统培养方式,通过资金、精力投入的的不断加大,实现整个人才培养质的改变。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要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解决教育与就业的矛盾问题。从实质上改善人才培养体系。最后,要充分发挥市场选择在人才配置上的基础作用。人才市场建设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人力配备方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同时,通过人才市场的不断调配,整个人才供给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与市场发展需求实现良好接轨。而人才市场建设通过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政策相结合,通过人才的自然流动,增强整个人才市场的竞争效果。

四、结语

第14篇

加入WTO以后,俄罗斯的行业竞争加剧。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较为雄厚的生产基础,以创新科技占领全球市场;鼓励对创新领域进行投资,一方面特别要扶持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俄政府拟借助税收、关税等政策杠杆,引导私营企业进行投资创新;俄罗斯应具有完整的研发产业链,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产业链;俄应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财政扶持力度。普京指出,俄罗斯必须在2020年前拥有数所世界级水平的高校;2018年前俄政府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将增加数倍;到2020年,高新技术行业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比目前提高50%。

二、“新经济”政策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资源型经济转型艰难。俄罗斯这十几年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大量出口,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基金、外汇储备以及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及居民高档消费品提供了保障,对于俄罗斯经济的迅速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经济增长基本进入稳定阶段之后,俄罗斯应适时的将发展重点转入创新型经济领域,选择好创新经济的发展路径,使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资源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等问题,是对俄罗斯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二)创新型经济发展条件不成熟。对现有的创新经济发展思路,俄罗斯国内外观望和质疑者较多,其原因在于:该计划政府主导色彩过于浓厚,市场机制不足,转型缺乏原动力;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人才流失严重,国家创新体系受到削弱;产业结构升级缺乏梯次渐进性,没有现代制造业做支撑,高端技术难形成集聚效应;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开放意识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极易虎头蛇尾;实施现代化的资金由精英集团掌控,投资机制不透明,对私人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明确。按最乐观的估计,俄要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转型需要10~15年时间,其对经济发展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

三、结语

第15篇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新经济”正在重新瓜分全球市场,重新制定世界经济游戏规则,并且重新排定企业的座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新经济也已经在中国出现,我国正在进入全球经济的大舞台。在这轮发展机遇面前,应充分认识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制定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应相应政策和措施。

在我国信息技术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更好地起到前导和统领的作用,渗透到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将促进工业、金融、办公、服务,使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变,它将大大提高社会的运行速度和效益。信息科技已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武器,它全面改造和提升了传统工业,使传统工业的面貌一新。如今,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都已经或正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由电脑控制的机械和生产线代替或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电脑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社会财富积累加快和劳动者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随着积累的大量社会财富。疯狂地涌入到那些市场突然扩大的由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引起的新兴产业部门,如计算机业、网络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等,它们靠排挤掉旧有的传统工业来扩展。由于借助高科技而生产出异常高的利润就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些利润本身不仅形成加速积累的源泉,而且把不断新生的并正在寻找新的投资场所的很大一部分社会追加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等吸引到电脑、网络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部门。如:上世纪末在“新经济”的刺激下,美国1990年后的股票指数一路上扬。在股市财富效应的支撑下,美国民众的消费倾向也直线攀升。1997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下降为3.1%,1999年个人储蓄率进一步下降为负数,消费倾向已超过极限。2000年3-4月间,美国主要股票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

新经济代表着未来方向,并且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进程。现在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几大特点: 一是主要靠工业来提高经济增长;二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三是从需求上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四是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差距有所缩小;五是经济增长是以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为基础的。总的来说,进入新经济时代我们面临艰巨任务,因为我国当前是处于工业化中期和信息化结合期,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大多数地区所必须完成的。但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基本上呈现了工业化,新经济已在这些地方萌发,西部地区大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的热点,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新经济可促进我国企业加快实现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重新构造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模式,做到升级和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电子商务将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作为交易平台,为传统企业扩大市场寻找全新商机发挥重要作用。网络打破了地域界限,正迅速演变成全球经济活动统一的新平台和神经系统。电子商务关系到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都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计算机、通讯、网络、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我国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一)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物价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

(三)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1.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2.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3.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4.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5.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五)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

(六)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新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作为知识承载者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和资本,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深刻理解人力资源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七)加快税制改革。美国新经济的成功,促使各国更加重视财政政策,尤其是减税对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鉴于此,在改革福利制度的同时,减税政策也在我国兴起,如今年9月政府修改了个人所得税,这也会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