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第1篇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危机;认知主义;本土化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通常划分为三个时期,1908年到二战为学科形成阶段;二战到60年代为学科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期开始,社会心理学研究遭遇严重危机,反省和试图消除这种危机构成7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旋律。危机意识促使社会心理学共同体从研究主题的选择、主宰的方法偏好、理论模型的构造和研究的潜在假设等所有方面进行冷酷而全面的自我反思和检讨。西方社会心理学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全面的理智转型。或者说,在过去的20年中,西方社会心理学已经超越危机时期的苦闷,从研究程序、研究技术和理论构造到研究主题的拓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演化。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

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

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

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

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的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的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的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的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的目标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的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d,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24)49-58.

[3] 王小章.社会心理学:从“现代”到“后现代”[J].浙江社会科学,1997(2).

[4] 郭慧玲.“危机”与“脱危”:西方社会心理学近期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5(2)51-54.

第2篇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

(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

(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

(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

(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第3篇

关键词 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心理学 多学科的视角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与争论,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科本身的进步。其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向不完善造成的,还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学科性质定向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呢?

鉴于我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仍处于创建阶段,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归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在此之前,明确一门新兴学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为重要。

2 学科性质划分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具备形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其标准很多,一些研究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划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内容的专门性;(2)对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从理论形态上去把握认识。⑤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们是一门学科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象与方法两个方面。除此,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关于学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应用中形成的学科并不妨碍其形成真正的学科,只要它有对象有方法,也可自成体系。第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第三,实践指标也是评判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准。归纳起来,评判一门新学科是否具备成熟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是实践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

针对于后者,国内学者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梳理出了相当清晰的脉络,不存在过多的争议。因而,另一重要的学科特征量――对象与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进行探讨的起点和落脚点。

3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3.1 学科性质诸论

教育社会心理学起初主要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某些教育现象,例如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等问题。随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问题逐渐广泛并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不同所导致。主要表象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著名学者张志学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2 学科性质的分析

总的来看,无论如何界定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者学者都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并不妨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经脱离社会心理学的,便会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寻求自己独特的方向。但同时研究者还是要反思: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至今真的寻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专门化的研究方法了吗?

首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局限。社会的需要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局限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仅仅依靠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促使了研究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从而促发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萌芽。如果说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区别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便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变换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隐含的微型的社会关系。它试图从社会社会学的视角去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理解。⑥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教育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机械地套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而是经过吸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研究课题落实到教育系统内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之中,从而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过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独特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中成熟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其转化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这种转化的关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教育社会心理学所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的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种方法于一体。所谓方法有专利,并非专用,所以这并不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社会化进程方面,与教育社会学存在联系,但又因其强调从微观的视角考察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影响而与教育社会学相区别。⑧

4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相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方面,既从上有交叉又相互区别,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如果将其学科性质简单地归属于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其说是合理科学的,不如说是受限于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为,作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他们的学科性质归属也并非明确。例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就存在两种观点,即心理学家眼中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的教育心理学,其学科性质的模糊性显而易见。所以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向,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正真形成,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还有待解决。这无疑也验证了学科发展的轨迹:在混乱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达到共识。

注释

① 覃晓燕.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3(3):41-45.

② 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③ 张志学.谈教育社会心理学[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当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张世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29-34.

⑥ 覃晓燕.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1.

第4篇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与价值。美国教育评价专家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国际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评价专家Black,William进步提出,形成性评价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能够收集学习信息的任务或者活动,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与学。国内有学者总结,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还有有利于实施多样化的、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我国大多数本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一样,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有的研究者总结社会心理学的考试特点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實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结果强化了考试的“证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试的“改进(improve)”功能,不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改进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势必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另外,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社会心理与行为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而当前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理论都是由西方心理学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为研究对象提出的,其是否适合用来理解与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可疑的,已有许多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推进了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就必须进行反思,当前习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与研究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的自主性,促进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形成性评价无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方式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观察、课堂讨论、作业分析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教育评价的技术发展迅速,如日常表现评定、问题简答、实地设计、学习档案袋、个人展示评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应用。根据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我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应用,以发挥两种评价方式的各自优势(终结性评价实施方便,易于量化)并互补其短。 

课题组在2015-2016年度的上下两个学期中,对2014和2015级的两个自然班的社会心理学教学进行了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践。其中,形成性评价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论文写作与汇报,小组案例搜索分析与汇报、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认真观察并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特征,大胆地质疑现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性。最后的成绩评定中将小组与个人的成绩综合起来。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采用期末测试的形式。 

由于研究过程中两个自然班班额较小,并且没有对照组,因此无法对研究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的评价。就期末测试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学生与往届的学生没有差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确可以看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反思 

形成性评价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可能会妨碍实施效果,使评价偏离了预期的目标。 

第5篇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就是集中到某一时间段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此学期结束后再进行统一的考试,当考试结束后这期的课程也随之结束。这种教学方式为学模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各大高校的教学,更便于管理和学习。笔者认为传统的社会心理教学模式并非适合我国高校及人才培养。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传统教学模式仅仅是根据教学进度来教授教学理论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让学生更好的把理论与事件相结合。因此,我们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加入实践的环节,使学生们能从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的本质从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对现在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改革,将其分为三个教学时间段:第一段时间段主要讲授电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最主要的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方法研究、和得出的理论成果;明确指出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自己对社会心理学的建议和看法,最后做出第二阶段的学习安排和课程。第二时间段为学生在实践中做出更好课题与理论基础相结合,学生就自己选择的课程题目而进行操作研究,并完成高品质的研究报告来提交给教师;第三时间段为课上讨论,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展开自己的讨论并与同学教师们互相探讨,得出进一步的结果,也同样可以以辩论的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可使有些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后续研究,并在基础的报告上提升更高质量的论文。

二、改革学习方法与课堂学习模式

1、课堂讲授与互相讨论相融合

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最为主要、最为经典的学习方法就是讲授法,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们传授传统的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更精准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教师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从而能进行课堂讨论。进行讨论前,教师应给学生们一个明确的讨论课题,让学生们有明确的目标,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位同学参与进来发表个人的见解,围绕中心话题,在全部同学讨论结束后得出总结,简短概括出从讨论中得出的结论,把理论知识与讨论的结果相融合得出最终的结论,如有些问题不明了,学生还可通过课后时间来搜集研究课题,对于不爱发言、内向的学生,老师应及时给予启发鼓励,而且要有根据的发表言论,最后得出更全面的总结,通过这样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更深入的学习到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

2、以典型事例进行讨论

电大社会心理学研究被分为三个领域,几乎涵盖了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多数问题,这三个领域分为个体、人际、团体。电大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关系密切,在进行传统的授教中,可以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进行更好的讨论,这样得出的效果也会比单一的传统授教更为能让人理解透彻。不但如此,还可以能让学生们联系到生活,又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到讨论当中,觉得电大的社会心理学对平时的日常生活有用,可以有效的与身边发生的事情相结合并解释。3、学生扮演角色,充分深入探讨在电大的《社会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充分的体现在学习的主体部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单纯的教授,并不容易被学生接受,通过扮演角色,即能使学生有更高的兴趣,又能使这种学习方式更能让学生们接受,从玩中学习,注意力也会更加的集中,从轻松中学习,从乐趣中学习,还能从不同的角色中体验不同的人物关系,能结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和之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深入的探讨进来,在后期的作业中学生们也会积极的参与进来收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

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学生会很容易去接受,学生通过课堂的讨论与研究能更好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1、以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主要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型教学是以学生和小组联系在一起来进行讨论的学习,具体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来分为若干组,每个小组分为几个人,然后任课的教师把任务分别布置到每个不同的小组当中,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课题来进行相应的讨论,结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进行讨论研究,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得出高质量的报告,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们相应的解答,让学生们加强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入的去记忆,小组同学在一起学习也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相互学习、彼此帮助,通过这种互帮互助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这种研究型学习局面。

2、引导性学习:强化自我认知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03-02

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之一是通过引用外文原版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二是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动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优秀教材的选用既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原版教材由于内容更新快、知识呈现形式丰富生动、语言地道等原因逐渐成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首选。

我国高校心理学教育开展较晚,但是心理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却日益彰显,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学人才已成为心理学专业的重要教育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国内心理学研究水平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足,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多是反映国外研究成果的内容,社会心理学更是如此。相对于国内传统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说教性强等特点,选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了解心理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等。因此,我们选取社会心理学作为试点开展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摸索出一定经验。

一、教材选择

教材既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高质量教材的选择更是关系到双语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之一[1]。我校社会心理学开课所选用的英文原版教材《Social Psychology》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 G.Myers主编,在美国有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学系都采用这本书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主讲教材。这本教材已成为美国心理学教科书同类教材的一个标尺,其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风格是其精华所在。同时,它丰富多彩的插图和插话以及崇尚实证、言而有据的表达风格使其成为同类教材的佼佼者。

David G.Myers开篇以单独的一章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随后的部分则围绕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展开,分成第一至第四编(共16章)。为便于阅读,每一章由3~4节组成。每一章以预览开始,以概要结束,便于学生掌握章节的结构及核心概念。同时,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了大量的插图、观点聚焦、图表等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该书2008年新版中500多处新的引用和举例则关注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从而有助于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发现自身的学习兴趣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聚焦专栏和联系社会等内容则重点关注当前发生的事件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结构的设置,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二、师资队伍

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是对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极大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的教案准备、相关辅助资料收集和授课计划的安排都要求授课教师投入相当的精力,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由于原版教材在内容安排、案例介绍和知识点的组织等方面与国内教材存在极大差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思路,改变既往生搬硬套的刻板的授课方式,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之间更应该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从而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以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校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教师皆为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思想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方法,能够做到教学相长,既锻炼了自身,提高了专业素质,也做到了与学生的较好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国外教材的普遍特点是知识难度不高,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并且善于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引用、观点聚集等形式阐述、论证理论。我们所选用的David G.Myers的《Social Psychology》书中多达几千处的研究成果引用既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原版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涵盖了丰富的插图、说明性图表及插入性专栏等内容,与国内系统化、条理性的知识介绍方式有较大差别。因此,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表现形式,开展多样的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在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授课过程中,无论是课堂上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还是安排学生的课后讨论、资料查阅及完成论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本门专业课程学习的强烈兴趣,尤其对英文教材中出现的较多案例介绍,均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由此,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极大地调动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同时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而英文原版教材丰富翔实的案例,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习主动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因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较大,对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要求较高,因而更宜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双语教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原版教材的内容表达方式、内容结构具有形式多样、例证丰富的特点,因此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等载体,将图像、文字、声音等结合起来,活跃课题气氛;把学生之间的主题讨论与教师对难点的讲解释疑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出声朗读并翻译、用英语进行讨论、发言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的发展[4]。目前,社会心理学的双语教学采用中英文兼顾的形式,在课堂授课的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接受能力,教师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比较多地注意讲解内容的安排、课题的进度安排,及时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教师适时地增加难度,学生参与内容逐渐增多,并且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在社会心理授课过程中加入实验内容,划分小组后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和教师总体把关等过程,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

随着现代高校教育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百分制闭卷考试的一站式考试模式也正逐渐被口试、半开卷式及综合性考试模式所取代。双语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也决定了考试形式可以采取更客观、更有效的考核形式。

由于原版英文教材内容的设置形式与国内传统教材的差异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把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最终的考试成绩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开展课堂提问、专题讨论、小论文书写和主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多种表现予以效果评定记录。学期结束,结合最后的笔试成绩,综合形成学生的期末成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与质量的评定,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及时总结,加深印象,巩固知识掌握。综合性的考核评定方式更客观、更公开,对避免学生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刻板学习模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积极的作用[1]。

在试点教学过程中,《Social Psychology》学期结束的考核方式就采用了综合评定的方式,既兼顾了学生在平时课堂回答问题、讨论时的表现,又把学生完成的论文、实验设计及实施等方面的成绩纳入到最后总评成绩中,最后,汇总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形成学生本学科的最后成绩。

五、存在问题

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学校各方面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优秀原版教材的选用与有效利用更是对师资队伍、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近几年的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教学,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原版教材内容的理解等方面。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外文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案例、准则与我国实际国情及标准、准则之间的差异。二是学生英语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原版教材的双语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也就出现一定差异。

总之,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目前虽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它必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大影响,成为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阴洪杰,张帆.高等学校双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梁文艳.双语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开展教学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6).

[3]李香玲.普通心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4]冯晨昱,李桂山.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第7篇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第8篇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第9篇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

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第10篇

关键词 社区心理学 诞生与发展 学科概况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AbstractCommunity psychology is a new important branch of western applied psychology.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sychology,and introduces the general viewpoint .

Key Wordscommunity psychology;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general viewpoint

社区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社区是小于城市的一个区域,是社会的基本共同体或群体生活场所,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个群体生活组织,它既包含着住宅、工厂、商店、街道,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网络或生活系统,同时,它还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相互影响的文化群体概念。社区心理学研究社区背景中的个体,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1]。

社区心理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社区的多重层面展开研究,强调社会系统和社区情境对人们的影响,以研究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促进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为主要内容,并把重点放在探索和发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及资源方面,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2]。

社区心理学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国内,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少见。文章从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学科概况等方面对社区心理学进行探讨。

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社区心理学是社会现实和科学发展的产物。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导致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兴起,从而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实践的土壤。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临床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和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观点为社区心理学提供了分析的框架[3]。

1964年,临床心理学界提出了三种不同预防水平的理论。第一级预防理论指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引起社区流行病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产生心理障碍的环境因素,使社区中心理不健康现象或精神疾患的发生率降低。第二级预防理论针对尚未出现任何症状但已经确认处于危险之中的群体的预防。例如,可以把个体撤离那种造成身心伤害的恐怖区域,也可以采取措施提高个体自身的免疫能力。第三级预防理论针对社区中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力争缩短症状的持续期,并降低疾病的破坏性,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会回归环境[4]。正是这种强调社区背景和群体治疗流行病的预防观点,在更好的水平上解决了一般医学和临床治疗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了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一般认为,社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在斯维姆斯哥特会议上,产生了创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社区心理学的呼声。社区心理学关注“在复杂的交互做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 [5]。第二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第27分会)。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开始出版《美国社区心理学报》和《社区心理学报》,各种教科书也相继问世[6]。

真正标志美国的社区心理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独立地位的是1975年4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Austin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与公平、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并讨论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同社区心理卫生领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7]。

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把社区心理学分会的名称改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使美国的社区心理学走向多学科合作并更加重视行动研究的新阶段。

目前,社区心理学作为一个在社区公共生活与民主决策中具有重要渗透力的应用学科,对美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欧洲社区心理学的出现比北美晚10年,英国于1976年和1986年相继出版了Bender M.的《社区心理学》和Koch H.的《社区临床心理学》,1991年创办了《社区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报》[8]。在拉丁美洲,1975年波多黎各大学心理学系最早开设了名为社区心理学的课程,80年代之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社区心理学不断得到发展[9]。

社区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社区心理学家致力于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10]。为了理解个体、社区和社会的联系,社区心理学进行了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社区心理学服务和干预的重心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发展和提高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以预防和早期干预为重点,可以大大减少要求给予心理及药物治疗的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应该聚焦于一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出现)和二级预防(在心理症状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11]。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观是社区心理学家十分认同的观点。社区心理学者十分认同Lewin的行为公式B=f(P,E),即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函数。西方心理学普遍存在着重视P成分而轻视E 成分的现象[12]。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13]。社区心理学认为人们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多数是带有回报性的,人们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非专业人员的合作态度,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14]参与观测法,指研究者“加入”社区,假设内部和外部视角,和成员一起生活、工作;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方法、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社区个案研究法,是一段时间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定量观测法,是从大样本中进行标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分析;随机区组实验法,则是通过控制组和标准化进行的社会革新[15]。

社区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关系。社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不能将其视为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甚至是一个分支。二者既区别,又联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社区心理学强调社区环境和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疾病的诊断、咨询与治疗。②社区心理学注重问题行为或心理失调的事先预防,带有主动性;而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③社区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鼓励个体参与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案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临床心理学把治疗焦点放在个体的缺陷上,忽视个体的潜能,专家与病患是医患关系。④社区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非心理学工作者或非专业工作者来完成;而临床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取得资格认定的临床心理学专家来完成。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以多重层面展开,强调跨学科间的合作;临床心理学虽然也强调多学科合作模式,但仅限于重视并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⑥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而临床心理学把临床实践看作本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存在着很多交叉和融合,两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许多共同的研究主题,在定量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较多的交叉。

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①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行动研究,但它在发展历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②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社会能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主线,其应用与服务色彩较浓;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心理学原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主要偏重一般原理和规律的探讨。③社区心理学注重从中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社会心理学虽然理想目标是从宏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放大了的个体心理学”。④社区心理学同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较多交叉;社会心理学同社会学中的人际交往、社会变迁等领域存在较多交叉。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也是密切联系的。二者都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另外,两者都十分重视本土化问题,因为两者都依附于具体国别的社会文化传统,都是为了处理及解释具体国别的社会问题和促进公民的健康发展[16]。

社区心理学有其可取之处:社区心理学试图克服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的偏差,有意将个人还原到社会生活情境之中,主张情境人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与他的背景和系统是不能够分离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基本观点是符合实际的。社区心理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区心理学带有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烙印,他们主张的情境人、人与环境的互动理论等仍然是以个体为本位、以个人为出发点的,忽视或者是有意回避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

西方的心理健康系统经历了由专业医疗机构到社区咨询和治疗机构的转变,强调预防和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在社区建设中强调公民参与,社区构建和授权,强调理解和尊重人的多样性,倡导建设生态化的社区。这些理念对于中国心理健康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建设新型和谐社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都有深刻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社区心理学的参与观测,个体定性访谈等研究方法极大丰富了社区研究的方法,为客观、真实、有效的进行社区干预和预防,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学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挖掘我国的文化传统,研究和发展出适应中国社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丰富我国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同时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3、16 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16-22.

4 冯增俊.美国社区心理学概述[J].心理学动态,1989,2:45-55.

5 Bennett C.C.,Anderson L.S.,Cooper S.,et munity Psychology: A report of the Boston Conference on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sts fo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Boston: Bos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6 Duffy K.G.,Wong F.Y.社区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7 Dalton J.H.,Elias M.J.,Wandersman 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y[M].Belmont: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2001.

8 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9(1):71-76.

9 Montero R.H.Parallel Lives:Community Psycholog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6,24(5):589-605.

10 Orford munity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J].Chichester:Wiley,1992.

11 Glenwick munity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Delinquency[J].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1988,15(3):276-285.

12 Tuner J.,Oakes P.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identity concept for social psychology with reference to individualism,interactionism and social influence[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6,25:237-25.

13 Heller K.The Return to Community[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9,(17):1-16.

第11篇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以社会情景下,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实证方法为手段,以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专业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需要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视角和研究内容方法有助于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受助者偏差心理或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助人活动的成效。

社会心理学课程改革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社工专业培养的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倡导通过专业的方法以帮助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心理学是有效的把专业需要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既体现提供宏观的分析视角,也能为深入了解受助者的问题并实施解决提供科学且人性化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型的课程,但在教学中却一直倾向于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差,积极性不高,而且这门课的学习也不能和其专业有效地连接,使学生在专业活动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出来,甚至缺乏深入的思考。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

1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能动性发挥和能力的培养

传统式的教学注重老师单方面的讲授,以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学习者。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认为循循善诱等那是小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就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事实上由于现在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科研而非教学,也使得很多老师不愿去花更多时间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听课工具,在讲课过程中常常是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充分理解,缺乏自主思考,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对学生有兴趣的课程,却在老师填鸭的讲解中变成了无趣。这种教学方式更造成了学生习惯接受已有结论,学习刻板,知识片面,缺乏思考批判精神,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无从谈起。

2 理论实践脱节,缺乏知识的连接,不能学以致用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性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还是重学术而轻实用的,甚至教师本身在应用上能力都有限。有时尽管采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但是事实上并未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知识将黑板换成了多媒体而已,实质没有显明改变。学习重学术轻实践,学不能致用,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分析,怎样运用,教学陷入到枯燥乏味的境地,学生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那么当学生面对救助对象时,缺乏对问题深刻的心理学思考,不知怎样把动机等理论应用与困境人群的帮助中,所学不能为之所用。

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强调。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参与和师生互动,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这里在此次改革中,主要引入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1 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它不是一种方法,却能够贯穿于多种教学方法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往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上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所讲的内容仍然是以理论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常常会忽视学生的兴趣,内在需要等,按照教师意愿来进行讲授。一般认为,高校主要注重是内容和知识,教学方法只是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教学方法会更重要一些。但是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所学的知识应该为培养素质,进入社会提供条件。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创新能力,专业能力为重点,这对高等教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启发式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师用自己强制方法向学生讲授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状况,而要求以学生和老师为发展的共同主体,以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为中心,使教学活动在双方互动和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不仅使学生有所成长,对教师本人也大有裨益,是教学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也满足学生的专业化需求。

(2)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

推进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需要更多地准备更多的付出,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也要精选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例如有的班级非常活跃,学生很愿意探讨和思考,甚至学生也愿意老师多交流并提出一些问题甚至提出反对意见,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就可以放手给与学生更多地空间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师生交流,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但是对于某些欠缺主动性的学生,讨论,随时提问有事组织效果不是很好,需要在问题上,方法上更加灵活,积极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他们喜欢的话题和感兴趣的方向。例如了解中国人社会心理和感受,就可以适当选取某个学生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讨论,引发思考。如提出中国在当前社会中的幸福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进行思考。可以有教师引出背景,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怎样影响人们幸福的感受。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进行思考,以心得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也可以通过案例引入,使学生去进行专业的思考,如何分析问题,解决案主的问题。适时的提问,充分的准备,及时的引导是启发教师非常重要的方面。

2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情境式教学含义和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事实上,社会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有趣和有益的课程。但是目前学理研究较多,就算是用多媒体,可是还是讲授教学的方式。学生兴趣无法调动,内部动机严重不足,学习中感觉枯燥,理论和现实不能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情境教学能够有有的调动学生的情绪,增进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在学习中感到乐趣,得到收获,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如何实施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耳目一新的情境,可以是自然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主观想象的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可以是一种情感意志的活动,它能使对社会心理学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被有效的调动起来。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样化的。教育界的苏格拉底法是用对话的方式是学生处于和谐的环境中有效的互动,促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种方法注重情境的设立,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可以带学生进入现实生活中或选取一定的场景,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专业能力。例如将宗教心理,可以鼓励学生去教堂宗教场所去感受和了解教徒的情感状态,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形式来了解中国人宗教心理与情感。当然情境教学方法是多方面的,也可以同小品,角色扮演,语言描述,图画和音乐渲染等方法激发学生情绪,吸引其注意力,促进观察和思考。其中角色扮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例如在讲到性别角色冲突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夫妻角色扮演去感受体会,并促进学生分析,探讨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也能促进他们用所学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模式尝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吸烟;大学生;吸烟心理;吸烟行为;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88-02

大学生是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代表,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然而,近些年来,吸烟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沉浸在烟瘾的毒害中不能自拔,并逐渐走向普遍化,吸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是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导致大学生迷恋吸烟,导致吸烟成瘾是我们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吸烟

(一)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探讨人们想法、感觉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真实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 [1]3。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强调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偏重个体的社会认知,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阿德勒的社会兴趣学说,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霍曼斯的交换行为主义理论等[2]9。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群体心理等,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领域。

(二)大学生的吸烟行为

大学生吸烟在我国逐渐走向普遍化与正常化,在寝室、厕所、操场、楼道几乎各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见他们吸烟的身影,而且在大多数人看来比较另类的女大学生烟民数量逐渐呈上升趋势。

据2012年我国大学生吸烟调查,北京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显示,6所重点大学和2所市属非重点大学,共4236人。大学生与研究生现在吸烟率为5.1%。216 名现在吸烟的大学生与研究生起始吸烟年龄为18.3±2.96岁, 其中18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占36.2%,18~20岁占42.8%, 20岁以上占21.0%。现在吸烟者中,平均每天吸烟1支的占9.6%,2~5支的占44.3%,6~10支的占31.8%,11~20支的占13.8%,超过20支的占0.5%。平均每日吸烟量为7.13±5.66支[3]。据一项针对青年烟草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大学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已表现出今后吸烟的倾向。在被调查的近1万余名18~24岁大学生中,已有62.5%的男生和8%的女生尝试过吸烟,总吸烟率达70.5%。

因此,吸烟逐渐在大学生人群中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影响使“吞云吐雾”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一种时尚?

(三)大学生的吸烟心理

大学生吸烟有其特定的心理成因。男生和女生吸烟的心理因素也不尽相同,许多男生认为吸烟很酷,可以耍帅,而女生吸烟会有一种追求男女平等的心理。

1.对吸烟的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社会知觉的刺激来源于社会客体,包括他人、群体、人际关系,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所以,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4]119。因此,大学生吸烟习惯的养成也是受到社会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影响的,并在社会环境与人际交往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与发展。

第一,好奇心理。中国有三亿烟民,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吸烟者,因此,许多孩子是在家长、亲戚、朋友制造的烟雾中成长的,因此,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烟产生一种新鲜好奇心理,想模仿同伴尝尝烟是什么味道,吸烟是什么感觉。

第二,张扬心理。许多男生还认为吸烟很酷,能够体现男子汉的成熟与风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男人秀”的表现。而女生吸烟人数的上升表明女性追求平等心理,女性传统形象得到颠覆,男性对女性吸烟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认为吸烟是性感的体现,在某些场合女性吸烟能够增加吸引力,还能收到张扬个性的效果。

第三,跟风心理。在大学校园里,吸烟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身边有好朋友吸烟,自然就会被诱惑和传染。更有烟民认为,男生不吸烟、不喝酒就不像个男生,许多男生把见人递烟看作是一种礼节,一种文明行为。吸烟对男生来说是一种交际手段。

第四,宣泄情绪心理。吸烟是口手活动,吸烟能够满足享乐、镇静、刺激。烟也是一种精神食粮,很多大学生烟民认为烟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或是一种寄托,在他们心情好时会吸烟,情绪低落时会吸烟,没事时还会吸烟。进入大学以后,各方面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学习方面的压力,人在压力面前总要寻找一种表达方式,大学生个人感情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空虚寂寞、受到感情挫折、朋友间的聊天安慰会很自然的抽烟。自然而然,对尼古丁成瘾,吸烟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自动行为,对尼古丁躯体心理产生依赖。

2.对吸烟的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组成,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4]142。对于吸烟,大学生各持己见,有些人认为男生抽烟是可以理解的,反对女生抽烟,还有的持无所谓的态度。

对于吸烟的健康危害,大部分烟民都知道,但有些大学生烟民认为吸烟是长年累月养成的习惯,短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内是不可能戒掉的。吸烟有瘾是立竿见影的,还有同学没想过戒烟,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消费,有生产就必然要有消费,国家既然有烟草公司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有一些对吸烟态度不明确的人,他们吸也可以,不吸也可以,还没有养成习惯,这部分人是可以努力短时间内不吸或戒烟的。吸烟属于健康透支,对我们的终生健康会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抽烟的危害

大学生属于青年人,正是树立理想、打造自己美好未来的黄金时期, 也是人生身心发育与完善的关键阶段, 更是最容易变成香烟瘾君子的敏感期, 吸烟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也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专家指出,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 现在的中国青少年如不能改掉吸烟的坏习惯, 他们将会有1/3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5]。因此,吸烟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和痛苦包括潜在的危害和痛苦要比快乐多得多。

第一,吸烟导致身体疾病。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可以危害心血管系统、使人成瘾、危害呼吸系统和致癌,而烟雾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苯并芘、放射性物质都会给身体带来直接性损害。大量的一氧化碳存在使人精神疲惫,劳动效率降低,因此,吸烟上瘾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仅不能提神、缓解压力,反而会影响身体的机能,降低记忆力,长此以往会吞噬吸烟者的健康和生命。

第二,吸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被动吸烟者吸的烟又称二手烟、三手烟,是吸入吸烟者呼出的飘浮在空气中或残留在衣物上的烟雾,专家指出, 支流烟毒性比主流烟大2至5倍, 其中焦油、尼古厅的比例是主流烟的3 倍, 苯并花是4 倍,一氧化碳为5倍,亚硝胺50倍,此外,甲醛、甲苯、二氧化碳、锅、镍的比值也很高[5]。在大学的集体生活中, 基本上四至八人同住一个寝室, 只要一人吸烟, 全屋受害;在校园里的一些公共场所,大学生烟民也会给其他同学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烟雾污染环境。对人的生命来说,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是最重要的因素。从大气污染的角度看,在一般通风不良的封闭环境中,那里每一亳升烟雾里含有50亿个烟尘颗料,它是平常空气中所含尘埃微粒的5万倍。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病物质,如烟碱、二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卷烟烟雾对人群的危害超过工业污染的化学气体。因此,大学生吸烟对校园环境以及校园公共场所的空气造成污染。

三、针对大学生吸烟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也是未来中国建设的精英,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的健康就是国家的健康,只有健康民族才有希望,也关系着国力的强盛,国家的兴衰。因此,大学生禁烟时不可待,势在必行。

第一,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向大学生普及禁烟观念,加强宣传吸烟对身体带来的危害,让大学生尤其是重度烟民知道吸烟的健康危害程度,要特别加强大学女生戒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女性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孕育下一代的生理特点,使得吸烟对女性还造成一些特殊伤害,向女学生宣传烟草危害知识,当她们确切知道烟草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及下一代时,相信女大学生们会选择远离烟草的[6]。

第二,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控烟工作。制定学生行为规范,规定学生不许吸烟、喝酒,违反者有严重的惩罚,还要动员家长严加管教子女,禁止其吸烟,使大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能力。学校还应该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来转移和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另外,校领导、党员、老师等要以身作则,不准在学校内的任何地方吸烟,还要经常向大学生灌输戒烟思想,鼓励他们利用跑步、跳绳、游泳、爬山等健康的方式锻炼身体,养成一个文明的生活习惯。

第三,对大学生烟民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高校借助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采取必要措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干预,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抽烟心理和抽烟行为,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行为管理模式,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戒烟的信心和动力,以减少大学生的抽烟行为。另外,学校心理学课程要加强对吸烟有害的讲解与灌输,积极与吸烟同学进行沟通和对话,劝导他们远离香烟,建设一个洁净无烟的校园。

参考文献:

[1][美]阿伦森.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马向真,韩启放.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王中华,马宁.我国大学生吸烟调查的文献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1).

[4]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119

第13篇

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曾经说过,“一部心理学史,就是一部实验心理学史”。实验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由北京师范大学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精心选择心理学发展史上科学严谨、极具代表性、设计巧妙的实验,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重新梳理和理解各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关键理论问题和现象,为研究者认识和掌握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范式以及应用提供了清晰的脉络。同时,该书系还将实验本身以及实验所阐释的实践意义加以引申和拓展,在促进心理学基础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心理学的社会和教育服务价值方面堪称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兼具学术著作的严谨科学性与心理学的生活性与教育性,这也是本套书系得以入选“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原因之一。相信广大基础研究工作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一般公众都会从该套丛书中获益。总体看来,该套丛书有以下特点。

一、涉及六大重要、经典,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分支领域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有很多,该套丛书特别选择儿童心理、教育心理、管理心理、社会心理、生活心理、健康心理等六大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分支领域,通过既严谨科学又生动有趣的语言对这六大重要领域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予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为研究者整体掌握人类心理活动、为心理学与人类现实生活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科学素材。

二、每本著作都以该领域最为核心的理论、发展问题和现象等作为主题

丛书的每本著作选择的主题既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发展现象,也是教师、家长、一般公众等关心和困扰的现实问题,且按照从一般理论到相关方面发展再到影响因素、相关教育建议等的逻辑顺序组织每本书的框架。既能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理解有关理论和现象,也能为学校、家庭教育和一般公众的生活提供科学研究的启示。

三、实验案例选择巧妙、引用经典,具有代表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书系的系列著作秉承着“经典”的原则来精选实验,呈献给读者最为经典科学的实验,所选择的实验案例目的明确、设计精巧,能够科学准确且通俗易懂地揭示人类的心理特点、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等。而且通过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客观准确的介绍,也能帮助读者从中领悟到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范式和应用。

四、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严谨科学与通俗易懂相得益彰

书系力求通过通俗有趣的语言来阐释基本的理论和关键问题。这首先体现在全书的标题设计上,作者巧妙运用有趣的、吸引眼球的语言或提问的方式来概括实验所揭示的理论和发展问题的精髓。在每一个主题的阐述中,作者首先科学简略地介绍理论或问题,并在“实验应用”部分引经据典,提供大量丰富的拓展资料,进一步提升实验的理论含义和教育意义,实现了科学严谨和轻松有趣的和谐搭配。这种深入浅出的阐释,易于读者理解和消化,能够强化人们对于抽象理论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人们对于某一心理现象和问题的科学认识和应对。

五、适用读者范围广,将成为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普及以及心理学在大众生活中普及的重要窗口

该套丛书既有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论和现象的介绍,也通过具体呈现每个实验的目的、设计及操作程序、实验结果等对实验研究这一重要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实验应用将实验本身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加以引申。这样的设计思路对于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论和现象,对于方法学工作者更深刻地体会实验研究的特点、范式和作用,对于一般公众通俗地掌握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理解人类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象,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启示。因此,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适合心理与教育研究工作者,也面向教师、家长等一般公众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的书籍。

《儿童心理学》

本书选择8个方面共64个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经典、巧妙的实验案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象进行了严谨、科学、通俗、有趣的解释,为读者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重要心理特征的发展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独特发展现象等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角度。比如,该书首先从“成熟与学习哪个更重要”“心理发展是由遗传还是环境决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发展有关键期吗”等等理论问题开始,进而过渡到对儿童认知、情绪、道德等方面的重要发展特点、规律、环境影响因素方面的阐释,对儿童各项重要心理特征的发展独特性、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和指导等进行了介绍。例如,儿童的思维、语言和自我意识是如何发展的,电视是儿童的好保姆吗,儿童的攻击是如何习得的又该如何矫正,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等等。这些基础理论、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中的普遍现象、问题等有机结合的组织框架对于研究工作者梳理儿童心理发展脉络,对于一般公众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成因以及如何对其帮助和指导等大有裨益。

《教育心理学》

学习和教学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既涉及学习、教学的本质、特点,以及学习的普遍规律和现象,也因为受到个体发展经历、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的特点等而表现出独特性。《教育心理学》一书正是把握了这一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和特点,紧密围绕学和教两大科学问题组织全书框架,选择9个方面64个生动有趣的经典实验案例,对学习的本质、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等基础问题,以及学习的普遍现象、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促进学习的科学方式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科学、深入、生动的阐释。作者在主题框架设计上,既没有面面俱到,也没有挂一漏万,而是按照从基本理论到普遍现象、关键问题,再到科学教育指导的逻辑组织内容。比如,该书既有对学习本质、学习的科学规律等基础问题的阐释,如“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记忆策略”“学习迁移规律”等;也有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的科学解释,如“人的从众心理是怎么回事”“习得性无助对于学习动机的影响”等;还有对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的阐释,比如“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情绪影响学习”等;更有为教师、家长提出的科学的教育指导建议,如“过份奖励无益于学生内在动机的维持”“怎样发挥期望效应的作用”“怎样合理地进行表扬和批评”“怎样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特别将“创造力培养”和“道德学习”作为该书的两个重要主题,这恰好应和了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建设对于当代儿童青少年创造能力、思想道德的要求,是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中亟须关注和加强的两个方面。

《管理心理学》

实验是心理学中最常使用的研究范式,正是因为实验,管理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科学的独立学科。然而一直以来,管理实践者们并没有对这一学科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管理心理学的众多理论往往过于抽象和笼统,与现实管理环境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且往往欠缺可操作执行的具体办法,因而如何让心理学研究结果真正能够指导管理实践一直是困扰管理心理学领域研究者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管理心理学》进行了大胆而有力的尝试,书中不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介绍,而是结合实验结果以及作者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颇具实用性、有效性的实践方案,供管理者选用。在此举一例:职场中,很多信息的传达不能总是通过直接的方式,否则可能影响个别员工的情绪或自尊。这时“暗示”就变得非常重要。不过并不是每位管理者都能够很好地使用暗示,有时暗示不到位,不仅不能达到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该书中专门设立一章介绍一个关于暗示方法的实验研究。研究通过区分不同暗示者特征、受暗示者特征和暗示情境可能达成的暗示效果来发现职场中有效暗示的心理机制。最后作者专门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例如如何使用权威语言和群众语言来管理员工,在怎样的情境下可以以行动来暗示员工等等。作者对每个方法都进行了详尽具体的介绍,使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涉及的通常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例如“怎样认识自己”“怎样为他人喜爱”“偏见是如何产生的”,等等。《社会心理学》一书不仅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一本极佳的课外读物,同时也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社会心理学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举个例子,在介绍认知失调理论的相关实验时,作者并不急于讲解实验过程,而是以一个小故事作为导引:一个青年被催眠了,催眠师让他在晴天穿上雨衣和雨靴,去很远的地方买6瓶他并不喜欢喝的咖啡。等他回到家,从“梦”中醒过来后,他竟然给自己的这些不合常理的行为做了充分的解释,比如天气多变所以要穿上雨衣、买咖啡是为了放松心情……这个生动的小故事为介绍费斯汀格的“一美元与二十美元”的认知失调研究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原本很难讲清讲透的认知失调理论立刻生动起来。

本书另外一个可贵之处在于,虽然介绍的是西方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但是探讨和诠释的几乎都是中国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真实现象。比如在介绍纽卡姆有关价值观和态度的纵向研究时,结合的是5.12地震中,一位母亲用身体保护怀中婴儿的感人故事,引发读者反思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变革社会中,人们的心灵家园究竟在何方?当人们津津乐道物质追求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否还能找回最初的美好?本书在讲实验,但最终的目的不仅在于把西方学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实验讲透,更重要的是引发中国读者思考当今中国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现实背景中研究社会心理学。

《生活心理学》

怎样去剖析生活?如何才能够智慧人生?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读书无疑是重要的备选答案之一。一本好的书籍,不仅可以扩大读者的视野和胸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还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力和判断力。《生活心理学》一书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该书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主题(例如,压力问题、婚姻问题、理财决策问题等),用生活化的语言系统组织心理学研究中与这些主题相关的经典实验,是一本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全书以一个个经典心理学实验为基本单元,每一个实验主要包括引言、实验介绍(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实验应用等几部分,试图通过对实验背景、过程尽可能详细、完整的介绍,对实验结果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有深入的分析,让读者既能够了解实验所揭示的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又知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认识生活真谛,点亮智慧人生,就来看看《生活心理学》吧!

《健康心理学》

著名瑞典病理学家韩森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人类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生病的原因不再仅仅是机体损伤、细菌侵入、病毒感染,负性情绪、工作压力、不良习惯等社会心理因素一样可以杀人于无形。

第14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作者简介:朱万晶(1979-),女,湖北荆州人,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讲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基于人本管理的高校教研室教学管理创新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79-02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2]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笔者在对这种教学方式近10年的运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同时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为了能让本小组的扮演得到全专业和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他们积极为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不遗余力地在一起讨论剧本、商定演员、排演剧本,直至达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效果为止。笔者从学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属于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内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他们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们坦言自己在今后的人际相处中会更多地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和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随着教师进一步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这门课会越上越好,让更多的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瑞典]胡森(Husen,T.),等.教育大百科全书(第8卷)[M].张斌贤,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王卓,杨建云.合作学习:一种教学策略的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学峰,陈培林.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设计及实验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6][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王巨光.简论启发性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5).

[8]王巨光.简论涂又光教育自身本体研究的意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9]田爱民,张凯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第15篇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请您阅读。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1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麻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2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己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非常合适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_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3《读懂心灵》是一本以各种小故事构成的心理书籍。书中分有八个小主题,其中最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第三小主题一一在失意与缺憾中修复自己,其中的一句话很是令人深思: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过旱地为未来担忧,那仅仅是徒劳,不于事无补,还会让自己活得更加疲意。

生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实实的今天。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我们常常会好高骛远,内心幻想这美好的未来,却从未努力去靠近它。与其迷茫未来自己该做什么,不如踏踏实实过好现在,没有人会一生下来就明白自己的人生该是做什么的,未来都是掌握在现在一点一点努力的自己的手上。

好多同学可能都和我一样,进入大学,对自己的未来都是无知迷茫的,很多人在这种迷茫中慢慢松懈自己,没有目标的过着每一天,看着宿舍其他的同学积极的参加着各种组织或者协会,每天都很充实,心里是羡慕的,比起每天懒在宿舍的自己,虽然会听到舍友说:“好累,好羡慕你什么都没参加啊!”但其实自己心里是难受的,虽然也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过许多,但每次定下的小目标,第二天就会被扼杀在了被子中,就如书中说得:生活不是在昨天,也不是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实实的今天。与其每天后悔昨天不努力的自己,然后再对明天设下目标,不如好好充实过好今天,不后悔昨天,不多虑明天,相信在一天天充实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慢慢的找到符合自己未来的目标,并一步步靠近它。

大学生活说久也不久,说短也不短,足够你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希望在毕业之时,别还是停留在思考中,而一点也未付出行动。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4情绪转移

先简单来介绍一下情绪平衡的作用,然后我会列出本书的目录,它简明概括了每章节的内容。

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的格式:“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学或不学,选择权在你,不着不急。”如果,对你有所帮助,你不用谢我,谢谢你自己吧,因为是你自己想改变;如果你有经验想跟大家分享,那就说出来吧,用你的方式去向更多的人推荐(是PUSH,不是PULL,就是仅仅宣传,但不要强迫别人来学);如果,你感觉没什么用,那就当个“打酱油的”吧!

不同心情

“病由心生,境随心转”,每种情绪会对心情造成不同的影响,还会对对应的心、肝、脾、肺等器官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情绪平衡,就是通过一种情绪平衡技巧(腹式深呼吸疗法+中医经络穴道敲击或按压+自我肯定陈述等)来释放各种不好的情绪,诸如仇恨、憎恶、痛苦、罪恶感与羞耻感等具有毁灭性的情绪;还有恐惧、愤怒、创伤、担忧、哀伤、压力、过度兴奋等程度较轻的情绪,从而预防由这些情绪造成的不适,或治疗由这些情绪造成的生理上的疾病。

保持身、心、灵的健康,追求内心的爱、喜悦、和平。这种情绪平衡技巧可以靠自己来进行,不需要别人的协助。你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运用它。使用它,你将发现自己在哪里受了伤以及该如何治疗自己。你不需要心理分析,你的潜意识心知道如何治愈你的创伤(不用担心秘密会泄露)。本书无意取代专业治疗,只是教你一种方法,学习化解痛苦。

宝贵

书的主要意图在于教人们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这样一本书,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自己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情绪的诱因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不愉快的反映是来自潜意识的线索和信号,提醒我们尚有未解决的情绪问题。如果,我们忽略它,或许会失去解决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宝贵机会,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身边人的生活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排拒和自我接纳来管理内心的乱流…平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

同样我们也需要接纳自己,接纳生命是艰苦的,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大的阻碍,接纳我们将会犯下许多错误,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认为我们就是他们苦难的源泉。只有接受,才能谈到去解决它。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5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当我阅读完《社会心理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窗口的服务工作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在窗口服务中的一些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