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环境工程的发展范文

环境工程的发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工程的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环境工程的发展

第1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工程发展;发展历史

环境工程主要是研究人类所处的环境的污染防治以及提高人类所处的环境的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和环境物理学、环境卫生学以及生态学密切相关,主要以治理环境污染为核心内容。

1. 研究环境工程的发展史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处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中的,所以不可能出现和过去一模一样的事物,而环境工程也是一种科学技术,环境工程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研究过去环境工程的发展中比较规律性的东西,从本质上来认识以往的环境工程。只有对环境工程的发展历史研究透彻,我们才能够充分地认识我们的环境工程,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环境工程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环境工程的发展史对于我们的环境工程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2. 对环境工程的发展史的简单介绍

2.1环境工程的产生

19世纪50年代初,英国发生了史上罕见的疫情,相关人士在发生疫情的时候进行了比较严谨的调查,在相关人士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史上罕见的疫情发生的原因是一个水井受到了患者粪便的污染,当时的历史情况下我们熟知的细菌相关的学说还没有建立,人们充分地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在此事件发生以后,人们就对平时饮用的水资源进行了过滤处理和相关的消毒处理,在对平时饮用的水资源进行了过滤处理和相关的消毒处理之后,相关的疫情明显的减少。在此以后,环境工程的雏形就出现了,这对于环境工程的发展史来说意义非常的重大,可以说是环境工程的开端,奠定了环境工程的发展历史的基础。

2.2环境工程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活动也开始变得活跃,工业的发展对人类居住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使得人类居住的环境的压力不断的增大,“环境工程”这一专业名词已经产生,实际上“环境工程”这一专业名词的产生只是原来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说“环境工程”这一专业名词的产生就是环境工程的发展史的开端,“环境工程”这一专业名词的产生是环境工程的发展史的一个发展过程,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这一时期以及我们现今所处的21世纪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因此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研究环境工程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可以说,处理现今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3. 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的发展历史

3.1环境工程中噪音控制的发展历史

众所周知,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很注重建筑的噪音控制,我们从很多传统的古建筑中就可以看出,很多古老的建筑中,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本土的古代建筑,建筑中的墙壁和门窗的设计和材料的使用都考虑到了建筑的隔声问题,这是环境工程在古代传统建筑中的体现。而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对环境工程中的噪音控制展开了很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环境工程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的重大。到20世纪50年代,环境工程中的噪音控制建立了基本的理论,最终形成了环境工程声学。

3.2环境工程中废弃物处理的发展历史

早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世界上就开始出现了环境工程废弃物处理的人类活动现象,古希腊开始对城市垃圾采用了填埋的处置方法就是出现环境工程废弃物处理的人类活动现象的最好的证明,古希腊对城市垃圾采用了填埋的处置方法对于环境工程中废弃物处理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的重大,乃至于对整个的环境工程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人们重视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就代表着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的初期已经十分的成熟,这对于后期的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也在逐步地走向成熟,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科学家们致力于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而科学家们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所研究出来的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的成就可很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利用工业废渣制造建筑材料的工程技术,利用工业废渣制造建筑材料的工程技术是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的一大重要突破,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同时也主张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要符合新时代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废物的充分利用,倡导废物的充分利用并不是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提出来的,而是早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时候就开始产生,新时代下的废物利用只是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硬性要求,笔者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环境工程的废弃物处理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废物的利用将会更加的合理和充分。

3.3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处理的发展历史

大气污染问题是新时代人们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它的处理难度也是比较大的环境问题。在人类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之前,存在着一定的大气污染,但是这个时期的大气污染还不是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当人们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大气污染对于环境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我们对于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环境工程的大气污染处理上,人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19世纪80年代,美国发明了专门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的离心除尘器,专门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的离心除尘器对于环境工程的整个发展过程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人类进入20世纪之后,专门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的离心除尘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是专门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的离心除尘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它的除尘、空气调节以及工业气体的净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环境工程的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对于整个的环境工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4环境工程中水资源污染处理的发展历史

众所周知,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就用陶土管修建了地下排水道,古代罗马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开始修建地下排水道。这可以说是环境工程中的水资源污染处理的开端。在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环境工程中的水资源污染处理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开始采用明矾净水的方法去处理水资源净化的问题,这对于环境工程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采用明矾净水的方法去处理水资源净化的问题推动了环境工程水资源处理的发展。在之后的发展中,纷纷出现人们熟知的污水处理厂以及给水排水工程。笔者相信,通过人们的不断努力,我们的环境工程的水资源污染处理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4. 结语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的密切,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环境工程的发展问题,要想在环境工程方面取得更高的成就,我们就必须充分地认识环境工程的发展史,因为环境工程的发展史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同时我们应该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去改进环境工程的处理技术,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环境工程。笔者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我们的环境工程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从目前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互相制约

由于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环境工程的概念主要是有效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属于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者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1.2环境工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环境工程的内容主要是如何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在这一前提下,环境工程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使经济发展能够拥有较为可靠的自然环境基础,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环境工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1.3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有力的发展基础

通过加强环境工程手段,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能够为环境工程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使环境工程能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所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基础。

2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虑到环境工程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真分析环境工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环境工程的发展水平。目前来看,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环境工程概念的提出,以及环境工程手段的采用,使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满足了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综合质量。所以,我们要清楚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3.2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通过运用环境工程手段,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为此,对于环境工程而言,其影响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3.3环境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环境工程的发展是环保效果提高的过程,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满足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环境工程对经济的影响在于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结论

第3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发展;经济;影响

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理环境污染,环境问题不仅会危害我国经济的质量,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积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加强环境治理,要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而环境工程是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环境工程的发展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不断提高环境工程质量,加强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环境工程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不仅能够加快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速度,而且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1环境工程诞生的背景

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而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料都来源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制约。如果人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节制开发资源资源,污染环境会导致生态环境导致严重的破坏,当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会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应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不断调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在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之后,积极重视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工程便应运而生了。环境工程是研究环境治理的科学技术,目的是提高环境质量。并且,环境工程的核心是治理环境污染源。目前,环境工程正处于起步阶段,学科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2环境工程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2.1环境工程发展与经济相互制约。经济发展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而环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环境工程的发展能够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优化生态环境,减小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且,环境工程的发展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环境工程的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环保技术,促进经济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因此,环境工程发展与经济之间是相互制约的。2.2环境工程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环境工程主要研究环境保护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具体来说,环境工程通过环境保护技术能够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处理,减少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破坏,使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环境工程技术解决环境污染的后顾之忧,优化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另外,环境工程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环保技术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基础。2.3经济为环境工程发展奠定了基础。环境工程的发展能够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而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进而促进环境工程的发展。因此,经济为环境工程发展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经济发展为环境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只有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才会在满足物质需求的情况下注重环境问题,加大会环境工程的投入,进而保证环境工程的正常开展。并且,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所出现的新产品能够服务于环境工程建设,满足环境工程的物质需求。

3环境工程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3.1环境工程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完善,使环保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是因为,环境工程所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能够优化环境治理,满足环境保护的技术需求。另外,环境工程的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化生产技术,减少经济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另外,环境工程发展能够促进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而将环境治理技术运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进而促进经济朝着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方向前进。3.2环境工程发展为经济提供了环境保障。运用环境工程技术能够优化环境保护效果,改善整体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进而促进经济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运用环境技术能够加强环境治理,减少煤炭企业、石油企业、电力企业等企业的废弃物排放,优化企业的生存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3.3环境工程发展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的发展是提高环保效果的过程,而环保效果的提升能够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满足经济发展的环境技术需求和环保工作的目标需求。具体来说,环境工程不仅能够运用环境保护技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而且能够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保障,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 应用型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175-1

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但是我们身边的环境却在向不好的方向发展,雾霾严重,扬沙天气增加,气候不正常都是环境在向人类抗议。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专业型的人才。但是现在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并不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具有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工作现状是什么?怎样将他们培养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呢?笔者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陈述。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了应对社会上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以学习环境治理的理论为重点。因此这些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他们只懂得环保知识与理论,无法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遇到很多问题,他们实际的工作能力特别不足。为了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在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重要。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解决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差距,让环境工程毕业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从两方面人手。一个是高校。高校在设计专业课程的时候,要注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要只教给学生理论知识。二是在单位进行培养。这些毕业生毕业之后,单位进行培训,因为工作单位最了解这些毕业生应该具备什么技能才能工作。

2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现状

2.1 空有理论,不会实际操作

高校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这些毕业生对环保知识有一些了解,他们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的专业知识,要是让他们去考察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但是环保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层面,需要将其落实,才能营造好的环境。但是这些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却不能将自己的理论化成实际的成果,缺乏实际的经验,也缺乏技能。这些专业的学生不懂得如何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环保操作,缺乏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只有这些环保工程专业的人才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环保成果,才能体现工作价值。

2.2 知识不全面,工作范围窄

除了以上问题外,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知识面不全面,工作范围窄。环境工程需要的是既有全面的、科学的环境保护知识的人才,也需要有对环保设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因为环保不只是口号,重要的还是要落到实际中。将环保理论落实到实际中。就需要一些环保设备。但是现在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学习理论知识。并不学习环保设备的维修与管用。这就导致了这个专业人才的工作范围窄,不利于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才华州。现实工作中。这些环保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是一些机械设计的人员在操作,但是这些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因此并不能将工作做好。这就是环保工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懂的环保知识的人不会操作环保设备,懂环保设备的人不会环保知识。如果能将这两方面的人才进行整合,将大大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

3.1 用人单位着重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作为用人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迫于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一些毕业生不能够适应单位的工作要求。这就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用人单位可以将自己所需人才需要的技能整理成书面材料,对单位内的员工进行培训,将这些员工都培养应用型人才,拓宽知识面,增加技能,让这些员工不仅具有专业的环保知识。也能将自己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转化为环保成果。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入职培训或者阶段培训的方式。入职培训就是在员工刚入职的时候就讲各种技能学会:阶段培训就是在不同的工作阶段,需要用到技能的时候再进行培训。这两种方式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

3.2 外出学习或者聘请专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除了用人单位自己培训以外,还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比如去别的单位考察,看看别的单位的员工都是怎么工作的,学习一些经验。另外,还可以专门聘请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缺乏理论知识的员工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缺乏环保设备操作技能的员工进行技能的培训。这些专家的知识比较渊博,能够让员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先进的理论和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员工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员工有足够的时间掌握这些环保设备,对这些设备能够了如指掌。可以通过举行一些比赛来增强这些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学习环保设备操作的积极性。

4 结语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是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人类需要的不仅仅是富裕的生活,更需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一个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因此,环境治理和维护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才。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和用人单位一起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俞志敏,吴克,蔡敬民,金杰,刘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18.

[2]花.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浅析,科教文汇.2008(19):33-36.

[3]朱雪芳.浅析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华章,2008(16):33.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化石能源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融合,这会是生态文明创新工程中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在自身文明的发展中,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和资源创造,并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为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各种便利。但科学技术在帮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反思的结果,但生态文明的建设仍然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1生态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帮助人提升劳动能力、改善劳动工具,它是人类与自然的纽带,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间接或是直接的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目前,全球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且这种破坏已远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虽然人类采用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但随着资源、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有关世界资源的报告显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增长。比如,对木材的需求从1961年以来已增长了64%,谷类食物的消费量增加了1倍多,肉类的消费量增加了2倍以上,农产品中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3倍多。此外,全球对有色重金属的需求在逐年增长。化石能源的开采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对该类能源的使用使全球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全球能源消耗量将持续增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将不断增加。以2000年为基准,2010年的碳排量增长了76%,2020年的碳排量将增长36%.此外,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对大气、河流、森林、海洋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当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紧密相关的。人类工业文明主要基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其观念是基本一致的,忽视了自然环境的多样化,未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进而导致科学技术间接对生态文明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人类不断膨胀的消费观、人类主义中心论的提出以及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也间接加剧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生态文明工程应遵守的原则

基于对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改变科技发展的方向、及时开展生态文明工程、避免环境的恶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制订相应的环境工程、科技创新的战略性目标。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单一的、表面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必须实现环境工程具有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的目标,并重视生命周期,建立和形成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环境工程科学体系。对于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要遵循针对性原则,确立环境保护的工作重心,优先解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研究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重点项目给予重视。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复杂产物,在人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分析该环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最终能否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系统、防止出现污染转移现象、避免出现一项防治污染技术的诞生是建立在其他污染环节之上的情况。此外,环境工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治理污染的具体措施。

3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

地球系统工程是随着地球系统产生的学科之一,其重点是在运用和研发创新工程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索和改造。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比如,目前我国的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造成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在气候的变化下变得更加脆弱,沿海地区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因此,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研发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科技创新内容。此外,地球上不仅生存着人类,还包括很多植物和动物,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生物物种的不断灭绝已成为国际社会观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此可见,人类必须停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4结束语

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坚持生态文明的科技观念、减缓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已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孟伟,傅泽强.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01).

[2]邱向军.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12).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发展;科技

0.引言

人类自身利用自然的力量和资源创造出来的人工社会和全新的社会活动,就叫做人类文明。科学技术永远作为第一生产力,它不断促使着人类演变,并且随着人类本身的不断进步而进步。当然,任何事物都由两面性。科技在给人类带来美好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

1.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随着发展,人类的需求能力也无限扩张,自然资源越加匮乏,人类如今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面临环境和资源带来的紧迫,人与自然这个老课题终于又被人们提出来。人类通过著书立说或立法等方式来表达对如今处境的反思和治疗,清晰的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许就意味着,人类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文明是基于人和自然相互尊重的前提,达成一定默契的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这样的社会是符合目前人类所期望的社会的样子。但这种文明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人类豁达、环境优美的感觉,而是一种自身由内到外彻底反思自己和反思工业文明的思想革命。

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总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具体的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一个有相互作用的纽带,两者直接或间接的改变着对方。其实说白了,如今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就是人类产生的活动超过了自然所承受的极限。虽然科技经过长久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动力,但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远不是利用科技就能彻底解决的。有报告显示,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全世界的木材销量增加了近65%;谷物类翻了一番,肉类增加两倍。另外,全世界重金属的开采量也有巨大增长。

另外还有资料表明,零六年全世界使用的全部能源加起来达到了115亿吨,达到了1971年的两倍;而因为化石能源的开采量增多,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也相应的开始增长(如图2)。

人类凭借自己的改造力量,终于造成自然生态严重的不平衡,同时自然又反馈人类给予的恶果返还给人类本身,两者形成一种对立状态。

人类之所以这样大规模的破坏环境,还是和利益有关的。有资料显示,当污染的排放量增多时,人民平均GDP也随之上升。(如图3)

2.改善环境应重点创新的领域

人类的每一次文明进步,都伴随着新科技的产生,同时也产生污染问题。从环境的主要因素来看,地域性和大气层的污染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日趋衰弱,其功能性也日渐衰退,土壤质量令人担忧。同时,全球气候的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急需解决。面对我们国家这种复杂性极强的环境问题,亟待创新科技来预防和治理。为改善我国的环境的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重点从以下几个领域开展。

2.1地球系统工程

地球系统科学产生的同时,地球系统工程也随着而来。这个工程的重点在于采取怎样的手段解决地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无论是利用现有的,还是亟待创新的科学技术。国内外的系统研究表明,此系统科学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应对全球生态变化和环境改变、并提供良好解决办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2.2全球气候的变化

如今全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世界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它的深刻影响。我国是主要受影响国之一,近些年来因为气候变暖的问题而产生的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多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不堪,有些地区跟随季节的变化降水呈两极分化。从内陆到沿海,气候变暖无时无刻都在对生存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创新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科学技术,是应对全球气温变暖基本方法,也能促进环境工程有关科学的技术发展。

2.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式。它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基础上,能有效的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使其健康发展。同时,也再针对全球环境变化、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4控制管理重大环境风险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过于迅速,从而忽略了很多环境问题存在隐患,一旦问题爆发,不但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下转第311页)(上接第284页)安全,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从而给人民和环境带来更大的危害。对于我们环境问题存在的复杂性,应该开展重大环境问题的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理,有针对性的对局部进行重点管理。这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3.结语

生态文明能够有效的重建和调整现代工业社会下人与环境的关系,它的本质与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致,旨在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平衡点。而环境工程和科学技术是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它应当准确把握目前国家相关问题的发展形势,力争形成具有我们国家特色的技术体系,给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科]

【参考文献】

[1]孟伟,傅泽强.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01(1).

第7篇

1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水资源污染及开发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水资源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工业废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随意排放进入河流、地下水,造成了水质的污染,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及人类的健康。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各项项目建设的推进,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而在进行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并未进行相应的保护工作,导致诸如坍塌、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海水倒灌等现象。

地表建设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大,城市的用地日益紧张。有的城市为了解决用地需求,在中心区大量建造高楼,在地质脆弱地区大兴土木,或是占用农业用地,由此导致的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边坡失稳、软土地基问题时有发生。

1.1地下建设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城市的地下工程可为人们的交通、生活带来变易,但是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地面变形,地下水流畅改变及地质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2]。

2环境工程地质工作方法

工程地质调查绘图。环境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都能较好的反应出工程环境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从而模拟真实的情况。一方面,编制人员可以按照调查的内容进行图形的绘制,图形内容可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编制人员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就只需要绘制地质图,若是进行工程环境分区调查,就需要编制人员对各区地质情况都进行图形的绘制。另一方面,从调查绘图的目的来看,编制人员根据地质调查的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图形绘制。例如进行水电站等地质勘查以及小区地质调查等工作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不同的要求开展工作[3]。

工程地质评价。要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它是地质环境质量的第一要素。主要是研究地震活动对区域地壳的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评价地层结构,利用所的数据,提高城市规划中建筑整体抗震能力,加强对地震的预防和应对。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同时,对地震发生的几率进行分析,研究建筑物能承受的地震所产生的扭转力、竖向力,并根据破坏效果分析,改进建筑方案[1]。

对隐蔽工程进行评价。技术人员需确定城市地下是否有古穴,分析评价地下电缆、下水系统、人防工程等,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河流环境工程评价。技术人员在进行评估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河流工程建设技术开展工作,对泥沙的沉积现象、河流的冲击与搬运功能等进行综合分析[3]。另外,还需要研究城市污水排放进入河流、湖泊对地下水的污染,从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对地质灾害评估,包括泥石流、滑坡、坍塌等。技术人员对斜坡、边坡进行稳定性测试,根据所得信息数据预测山崩、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的危害系数[1],制定防治方案与应对措施。

遥感技术的应用。目前遥感技术的应用已是环境工程地质研究评价重要的技术方法之一[4]。它具有成图的成本低、技术快、质量好等优势,可对区域地质、场地地形、地质构造、河流水质、等方面情况进行环境检测与质量评价,编制各种资料信息图件,而将遥感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提高了速度与灵活度,更方便掌握各方面的信息。

3环境地质工程作用

环境工程地质,是一切人类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必要条件,为了推动城市的合理建设,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将环境工程地质的工作放在首位。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研究,对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等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并根据所提供的数据预测不良的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建筑的影响程度与后果,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安全。另一方面,环境工程地质对于评价、预测人类工程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有积极的作用。例如,人工水库的建造诱发地震、地面沉降;过渡开采地下水致使地面坍塌、土壤侵蚀等。实施环境工程地质可以防治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过度影响和破坏,同时防治自然环境对人类财产安全的威胁,为合理、科学的利用保护地质环境提供最有力的依据。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的合理,更能够确保各项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

4 环境地质、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不难发现,从上述的内容中可以总结出,环境地质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不管是环境工程建设,还是城市规划建设,都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来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的影响都朝着正面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样,我们的城市环境质量才能有所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才能健康、稳定。

第8篇

修建水利工程也会对周边的陆地生态环境的造成大面积影响。一是破坏了陆地环境的植物多样性。二是改变了动物的多样性。例如三峡水库的兴建工作,将原来动态的水资源截流,形成一个静态的水库,水势升高,水温改变,栖息在这片水域的中华豚不得不远离原有的水域,到上游繁衍后代。此外,部分不能适应水文条件变化的物种逐渐退化,进而趋向灭亡,生物种类的缩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基于生态保护的生态水利工程

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但是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稳定和健康的基本路线,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起来,以经济带动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在组织建设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时,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念,并将生态举措贯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原材料的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水利建设工程。力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坚持在工程建设之后进行相应的生态恢复工作。

生态水利工程的类型主要有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替代型、综合型。我国最早的保护生态的水利工程应该属“大禹治水疏通九河”,疏河使得黄河流域生态受到了保护。替代型如广西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都江堰是最典型的综合型生态水利工程,它是把保护改善生态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美结合的典范,实现了人水和谐、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

3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原则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3.1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天然河流具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流水状态、不同的土壤状态、不同的植被覆盖情况,这种多样性是修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础,因地制宜就是要科学地依据具体河流的综合特征,来设计和建造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地保留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能一味地模仿世界上的成功案例。

3.2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越强,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程度就越低,人为修复的力度也就越小,投入的维护成本也不多,所以在设计和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如何保持和快速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降低破坏之后的治理成本,避免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综合考虑修复水域生态系统自然河流与其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不能只着眼于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还要综合考虑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的关系,将它们都纳入到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修复的范围内。

4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途径

首先,要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作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科学分析与计算水文情况,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种科学性是建立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的基础之上的,要弄清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时空要求规律,这样才能同时满足湿地、林业、草原、农业、畜牧业和江河湖泊等生态用水需求和工业、城镇、消防、居民等经济生活用水需求。

其次,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受重大生态破坏的环节和植物种类、动物种类等,及时制定科学可行的改进方案,尽量将影响范围缩到最小,影响程度压到最低,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破坏的前期预防工作,并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完毕之后进行适当的调整,恢复可以利用的河流环境特点,进行植被和动物的回迁。尤其要注意的关键是,提高防患意识,加强事前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缩减经费开支,降低影响程度。

最后,要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环境工程的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因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充分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技术,以达到水量与水质配置的科学化与同步化目的。要将水利工程与水污染防治工程结合起来,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环境效益。

5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污染治理;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渐腾飞,各行各业也逐渐趋向于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这给予了现代化建设以极大的推助力,也让我国的整体实力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但在这一崭新的台阶上,环境污染问题也愈来愈严峻了,在国人愈来愈依赖高新技术的今天,汽车保有量的日渐增大,家电使用率的不断高涨进而致使的电力企业的大批量崛起,化工产业的日益发达,国人环保意识的低迷等问题都极大力度地阻碍了现今环保事业的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整体建设的发展方向着手,而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则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这就意味着污染治理工程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与机遇,既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市场的竞争,也开拓了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产业的发展空间。污染治理工程企业必须明白,污染治理工程不仅仅是企业盈利的一项工程,更是国家发展环保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在立足国情,确定发展方向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整个企业的发展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整个企业的发展才能够更为平实有效,才能够更为贴近市场的需求,才能够更为适应市场的发展。而企业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让企业的各项工作立足于国情。尤其对于工程的设计来讲,这一项工作是贯通着整个工程各个方面的工作,是起到了主导着工程方向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要想让所承包的工程能够适应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从这一项工作着手。只有在确保了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质量的时候,整个工程的施工方向才能够得以确定,其余各个阶段各项工作才能够更为明确、流畅,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的发展更趋现实。

2、环境工程设计的现状

2.1 环境工程设计特点

“谈设计不能离开工程”广州某环保工程设计公司负责人分析认为,环境工程设计有其独特的方式及特点。第一,环境工程设计所针对的对象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所以导致设计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环境工程治理对象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及废固体等等,部分设计人员在水处理转到废气处理时,会有一定的不适应并且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环境工程的规模一般较小,较大的环境工程,如城镇垃圾处理、城镇污水处理等,通常与工业生产相互配套,工业生产的污染和环境工程成正比。换一种说法,环境工程是一个附属,然而从结果来看,学科交叉的特色非常特殊,不仅要求相关设计人员有较广的知识面,还需随时随地都能够接触新鲜的事物,非标设计较多,部分还需重新设计。

环境工程自知至终均围绕着环境,侧重社会效益的实施,经济效益即产值利润没有办法进行衡量,所以弱势出现压缩,因此环境工程经常是被首先压缩的。无论新建项目或者还是旧项目、老厂改造、项目扩建,一般环境工程投资的费用很高。以此同时,扩建工程、改建工程的环境工程在其设计的过程中要求不仅不能够损害原来主体工程,也不能够影响工程的正常生产。所以环境工程设计在此方面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便需要在开展此项工作时,设计人员进行详细缜密的考虑不利因素,安全系数还需留有一定的余地,保证环境工程实施能够长期可靠运行。然而对于客户来讲,使用少量的金钱,达到最满意的效果,做效益最高的事。所以面对次此种现象,设计人员往往比较注重方案的可行性,而不是方案是否先进。在此种关系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技术向前发展,但是此种制约关系对设计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用最节约的资源去达到相关指标。

2.2 环境工程设计市场

在环保展会上,环境工程与设计的展位随处可见。相关人员估算,“广州环保工程设计公司最少有400家以上,公司与公司之间具有非常激烈的竞争”。而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环境工程设计公司的门槛较低。但是该人员还称,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环境保护设计成长空间非常大。因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将会在逐渐改善的同时,收到新的破坏及威胁,大部分传统的污染源不能够达到国家相关的排放指标便排放,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环境保护工程的大量建设不可避免。该人员表示称,他将逐渐向内地发展,“内地的环境保护设计公司非常少见,竞争力不是很强”。

引起国内环保公司市场无序原因较多。首先行业监管不到位,环保设计基本上是企业行为,其市场资源较为分散,不能够在竞争中形成优势。于此同时,我国的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制度,对此行业无统一规范管理。第二则是因为环境工程设计市场的大环境不够理想,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地方保护、行业分割在环境工程及设计上有一定的后遗症。“去内地进行环保工程设计是忌讳的事情,当地的政府不承认有污染,即使有,也希望把设计的机会给当地的公司,不愿给外来的公司”。一位从内地回来的污水处理工程师这么说道。第三则是因环境工程设计急缺人才,对此行业的相关专业人才比较匮乏,这一问题也需在几年之后才能解决,是因目前具有5年以下的设计人员较多,每个高校每年有极少量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中,也是较为严重的一点。环境保护工程是独立行业,缺乏统一规定收费标准,目前行业中的收费均为双方达成共识后签订协议,且一般单做设计的公司成活率较低,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经常是依附工程的维护建造。而设计环节往往不受重视,也因此成为整个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发展的绊脚石。

3.环境工程设计的发展

尽管现在社会的环境工程市场并不是很如意,但是此行业在社会逐渐的发展中也迎来了部分机遇。特别是《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其对环境保护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还推进环保产业进一步发展。此种情况下,环境工程设计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有部分学者猜测,随着当下环境工程市场的成熟,也将会重新洗牌,同时还有一部分不合格的环境工程设计公司将会逐渐被市场淘汰。

在传统环境保护工程公司中,相关的人员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因该公司没有责任追究机制及优胜劣汰等规定,使得环保设计的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降低,严重者在工作中为满足个人利益,购买劣质材料,降低工程质量,对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威胁。在以往的工程中,环境工程是主体工程的辅助式配套工程。在现代工程中,因环保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环境工程则相应的成为了主体专业及主体工程之一。其还需要如自动化、通讯、电力、结构、给排水等专业配套,这便需要各专业设计员工进行分工合作。

“处于上游的一个项目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在运行中将存在的问题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都考虑清楚。但事实上,这是很难做到的,往往规模较小的项目从设计到施工,都是由一个人负责,设计与安装工艺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如果更大的项目如劳动建筑产业分工更细,具有整体思想和非常专业的人特别缺乏。所以环境工程设计决定环保产业的技术含量,还体现了劳动分工的价值。”很多设计工程师都对这一规定充满期待。

第10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 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

近年来,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声音环境的影响、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当中,公路建设除了对社会经济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一、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影响

首先公路建成后会增大沿线地区的交通量,增加该地区的交通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附近居民的出行,割裂了村庄间的原有联系。其次,公路建成后,使沿线各地区的土地功能发生变化,将单一的农业用地、开发用地或商业用地转变为多行业提供服务的特殊用地,同时也促进了沿线土地资源的开发。再者,公路建设会造成一定数量居民的拆迁,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居民的联系及交往方式,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二)噪声污染

公路的噪声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以及各种运输车辆的使用而产生的噪声污染,这些较强噪声对施工人员影响严重。二是在公路运营过程中,汽车车体的震动、发动机运转、轮胎与路面摩擦、鸣喇叭以及公路沿线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设备均会产生噪声,在公路沿线形成一条噪声带。

(三)废气污染

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开动时会产生废气和固体颗粒,废气中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氮氧化和物、硫化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渗透到水、土壤中,并逐渐积累,会对沿线的人类和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使其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这种污染的程度随着公路运营时间的增长及交通量的增加而不断加重。

(四)地质、水文方面的影响

公路施工时,由于填方和挖方对地表扰动较大,改变了原有的地貌。临时施工用地在机械碾压、人员踩踏下,土壤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定时间内土壤的肥沃难以恢复。公路建成后,由于公路阻隔原有水分的循环,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通路径,又因汽车排出的某些污染物和施工废渣进入当地水源,使当地水质变差。

(五)生态影响

施工机械的使用及大量的开挖取土破坏了土体原有的自然结构和水的循环路径,相应地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活动的规律,阻碍生态系统蔓延。公路运营后,路体分割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公路附近的动物容易被汽车撞上、压死,而且,由于汽车废气、噪声、有害物质的产生,会使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生物发育不良,繁殖机能减退,疾病增多,抗病能力下降,从而造成种群数量减少,有时可能会影响整个生物群落。

二、公路建设的环保对策

(一)要更好的保护、完善生态环境

公路环保首先在规划、选线阶段就要予以足够重视,重在预防。在拟定的几个选线方案中把路线附近的环境敏感点标明在图纸上,然后进行方案比较,选出技术、经济上可行又利于环保的路线方案。

(二)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的方法

公路的水土保持分为坡面的侵蚀控制和泥砂沉淀控制。挖方、填方边坡、取弃土场,沿河溪、泄洪沟路段的弃方堆置在河岸,这些新产生的坡面处于状态,最易发生水土流失,可以用工程防护、结构防护以及综合防护措施控制坡面面蚀和沟蚀的形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山区公路建设,可在深挖路段边坡的基础上,按规范设计相应数量的边坡平台,平台上设计绿化种植,坡顶以外设置截水沟控制水土流失。对于施工中破坏的地表,可在平缓地带栽树、种草,险要陡峭处筑挡墙、砌护坡防止在表面泥土大量流失。泥砂沉淀控制就是当土坡受到侵蚀后防止泥砂进入附近河流,可在排水沟中铺上碎石,采用草垫、土工布等材料,分段降低水流速度,过滤泥水,有助于雨水中泥土的沉淀,阻隔泥砂流入水体。

(三)最大限度减少公路建设施工期环境污染

在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做到文明安全生产,做到工完料净地清,现场及各种粉状材料来取遮盖、洒水措施、保证存放、运输时不扬尘、无烟雾,挖方土、取弃土及垃圾废料的处理、施工噪音震动严格按环保规定防治。施工方对因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必须保证有防范措施,否则不允许施工,业主有权处罚。

(四)公路运营期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运营期最普遍的环境污染是行车噪音和汽车尾气。在选线时无法避开的,可建噪声墙或防止噪音的一系列结构材料,并由专人负责设计安装。在条件许可路段上可用土堤与植物相结合减噪。另外降低道路交通噪音的主要措施还有改善车辆结构、改善行驶状态、控制交通量等。为减少汽车的排放污染,最重要的是控制发生源。首先减少汽车排出的污染物数量;第二以强化排出气体管理规章为中心,促进汽车结构的改善;第三利用交通控制系统保持交通流的畅通,通过交通规则改善行驶状态;第四是改善道路结构,确保环境设施、绿化等缓冲区域建设等。

(五)保持河流生态环境

公路建设必经河流,若公路桥梁跨越河流时,要尽量保持水流原始状态,遇弯曲的河流应加大桥梁跨径,这样虽增加了建设成本但保持了河流生态环境。对施工中不得不改道的河床河道部分,可以重新营造一个新的河流,可运来卵石铺在底下作为河床,用块石垒成弯曲的河岸,岸边种植树木青草,这样在重新规划的公路用地范围内创造一个新的自然环境,让受到破坏和影响的水生生物在此栖息。另外施工中严禁向施工河中排放钻渣、油污等物质,生活污水或垃圾按照环保规定处理,禁止污染水体。

第11篇

 

水利工程是人类通过工程措施或行为,来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用。水利工程最初被人们用来防洪、提供稳定的水源、缓解或防止农作物旱涝渍灾害、提供清洁能源和水利旅游景点(如修建水库、人工湖泊等)等,这主要体现了水利工程的资源性、经济性与社会性。而生态水利工程则更强调水利工程的主要服务目标是生态。生态水利工程是现代水利的标志,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科学内涵:

 

一方面是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在设计阶段,应当将生态系统健康过程的维持置于重要位置,并作为设计的制约因子,使水利工程能满足适宜的生态水文过程要求;

 

另一方面是生态水利工程应强调工程选址、布局、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与经济性。防止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在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被严重干扰的河流进行生态修复。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必然会干扰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过程,而生态水利工程防止了工程作用下的生态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 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在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二是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三是施工阶段的任务。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 标准以内;最后一点是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景观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

 

3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与理论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与理论,我国已有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例如,学者董哲仁曾提出生态水利工程的五项基本原则。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还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路线。首先,重视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结合。其次,识别工程可能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能准确识别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并在工程规划阶段予以充分考虑。但当前许多水利工程的设计很少或没有考虑流域生态敏感点这一点。再次,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实现水 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当前尤其是应与水污染防治工程进行有机结合。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使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挑战与阻力。为了减少旱田排水挟带泥沙或污染物进入下游湖泊或天然湿地,可以在进入湖泊或湿地的过渡带设计生态处理沟渠或氧化塘。而水田排水沟渠可以在植物生长季节充分蓄水,利用人工沟渠湿地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在缺水地区种植水稻,特别是在开采地下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应当进行以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化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4大型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评价

 

以黑龙江省最大的湿地—扎龙湿地附近的“三江平原近期防 洪治涝工程”和“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两个国家“十一五”重点大型水利工程为例,论述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见的难点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更好地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本项目共涉及10个流域。工程类型主要为堤防工程和涝区工程。其范围东起乌苏里江、西接梧桐河流域,南至兴凯湖,北临黑龙江,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有松花江支流梧桐河、嘟噜河;黑龙江及其支流莲花河、浓江河、鸭绿江;乌苏里江及其支流别拉洪河、挠力河、穆棱河、松阿察河等河流。另外,区内还有小兴凯湖以及中俄界湖大兴凯湖。

 

作为三江项目,环保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其难点之一。分区分片实施的建设项目,在环评中都应逐点逐片落实评价内容和环保措施。即使同样的活动内容实施到不同的地域上,其发生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从而针对性也就成为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灵魂。环境敏感点的识别即工程与保护区的关系,是该项目中的又一难点,在三江项目涉及的流域众多,并且项目初期的设计中有很多工程伸入到自然保护区,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细致工作,把自然保护区和工程项目逐个流域地对比界限,把伸入到自然保护区内的工程全部撤出来,从而减少了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和破坏。区域环境功 能状况分析中,评价范围的界定也是其难点之一。在三江防洪治涝工程中,工程比较分散,每个流域都有。在一个流域内农田和自然保护区村屯相互镶嵌,如果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的范围来确定,则周边的自然保护区将被划分到其内,若影响范围涉及敏感点时,应把整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在内,最后采取了几个流域放在一起来确定评价范围。

 

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许多问题不是短期能明了和掌握的。只有长期的监测、观察、研究,才能逐步找到规律。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以工程过可行性论证为终点。这是由生态环境影响的累积性、渐进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的,更是由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特点决定的。所以要长期跟踪评价。

 

5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是保护生态,还要改善生态,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兴建更多的生态水利工程。大型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广,对生态影响往往具有宏观影响、区域性影响的特性,即使同样的工程建设到不同的地点,也会产生不同的环境影响,今后还要注意和具体工程结合来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做好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评价。要充分了解和正确处理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必须正视和重视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在看到负面影响的同时,更要看到正面影响,对正面影响,要努力开发、扩大其效益;对负面影响,则应尽可能限制和减免它。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两江一湖”(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兴凯湖)干流沿岸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佳木斯: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

 

[2]刘正茂,刘景瑞,夏广亮,等.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方案设计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3,23(5):7-10.

第12篇

【关键词】公交优先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民用汽车和城市交通形成冲突并日益尖锐,这不仅引起交通阻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发展。而城市公共交通在占用道路空间、道路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方面,有着都有着其他所有交通方式无法超越甚至比拟的优越性,而其正影响着城市的经济与环境。

一、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城市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各方各面,城市公交的发展对城市整体经济的影响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城市公交对经济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公交先行有利于能源利用率提升,刺激城市经济发展。能源是一个重大而又有些沉重的话题,现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为能源乐此不疲的相互斗争,口水战已是家常便饭,冷战甚至热战也时有发生。像美国以各种理由在中东地区挑起的战争,无非是为了中东地区丰厚的石油能源。既然能源在现阶段如此重要,节约能源就变成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相对于其他所有交通方式,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公交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城市公交现阶段来说,一般采用的都是电力或者是清洁、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来源,这些能源成本低、可再生的优点适应了低能耗的经济发展需求,能源就是金钱,节约了能源就等于为城市经济支出节约了很大一笔;第二,许多有私家车的市民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出行都会采用城市公交的方式,私家车的日益崛起本来就对能源消耗造成很大影响,国家最近调整石油价格也旨在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能耗;第三,对人力资源的节约,现阶段,人力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能源。城市公交方便了市民上下班,为他们的出行节约了时间和体能,把节约的时间和体能用作工作,同样的人力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务必会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第四,对道路交通的解放,中国,人口的密集,私家车的普遍,对公路交通的要求也与日俱增,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显然还是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城市上下班时段,短短几千米路程需要几个小时,甚至还不如步行。道路的拥挤就需要道路的重建,重建就需要花钱,而城市公交会很好的缓解上下班高峰期拥堵的尴尬。

其次,节约市民上下班时间,创造更多经济利益。这里,我把人力资源的拿出来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展示,因为人力是一个低成本高产出的资源,任何人的潜力都是无可厚非的,像财富排行榜上世界首富单枪匹马就可以为城市建设创造数以亿计的财富。而城市公交之所以会对人力资源产生重大影响,体现在对时间和体能等的节约方面。普通市民中间不乏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存在,私家车虽然现在发展成为普遍,但在中国农村大于城市的现状来说,没有私家车的市民占更多数,而城市公交的低廉的价格为这些潜在的人才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城市公交的四通八达节约了市民上班工作的时间,把节约的时间和体能用作工作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社会经济利益,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再者,对公路的解放。公路交通运输是现阶段最普遍的交通方式,而大量的私家车导致了交通拥堵,交通拥堵、交通压力大会使公路保养和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变大,这就不利于城市经济建设。由于公交优惠政策的是实行,如优惠票、月票、老年票、免费票等,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乘坐公交车的行列,这就极大的提升了城市公交的乘坐率,而城市公交的大容量就会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最后,公交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城市公交系统自身作为一个企业,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经济利益,公交车内是一个做广告的绝佳场所,车内各类广告林立,上班或出行途中难免会看到。总之,城市公交企业自身所创造经济利益是不容小觑的。

二、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公交对优先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大方面:首先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然后是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空气质量方面,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也是现阶段难以避免的。科技在向前发展,新能源汽车迟早会占领公路交通。但是,现阶段来讲,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是最简单、最快捷、最廉价、最有效的方法。城市公交是新能源如电力、太阳能、天然气、酒精等的实验基地,因为城市公交运行距离较短,运行路况的合适,现在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和运用新能源公交车,这必将会对将少空气污染提供巨大的契机。噪音污染方面。道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辆,特别是私家车不计其数,鸣笛声此起彼伏,以前原始阶段的公交车可能因技术原因在行进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可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公交车可以做到悄无声息。公交车的优先发展会减少私家车的出行,对城市噪音的降低有很大帮助。

(2)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城市人文环境的影响。首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很容易理解,大大的车厢内坐着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同胞,彼此陌生但也会彼此交谈甚欢,孩子给老人让座,小伙子给小孩让座,彼此其乐融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潜移默化中就已经拉近,现在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彼此会越来越陌生和冷漠,而公交车厢内会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其次,宣传公益。如果是私家车内的话,是不会听到和看到人和人之间彼此让座和交流的,让孩子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潜移默化,孩子会培养出良好生活习惯和作风,会增添城市的人文气息。最后,对市容环境的影响。拥挤的交通肯定会影响市容,而私家车又是造成拥挤交通的罪魁祸首,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会对市容的整顿做出巨大贡献。可以想象公路上整齐地五颜六色的车厢像一条风景线而不像现在拥堵的马路像一幅静止的图片。

三、总结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促使人们对其生存生活质量与环境有了更高要求。城市公交的优先发展是现代人文科技社会的助推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调节了城市化能源进程,改善着人们生活的人文与自然画境,有力促进城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润洲.我国城市公交的优先、优化、优质导向[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第1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1、水利工程是一类非污染型的生态化建设项目

(1)水利工程并不会直接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建设项目可以为周边区域提供航运、发电、灌溉、供水、防洪防涝以及水产养殖等多项综合,给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及居住者带来较好的综合性效益。(2) 水利工程建设的完成可以实现在洪汛期之内的蓄滞洪水以及削减洪峰的功能,可以增加流域内枯水期时的流量,提高周边地区在抵抗洪涝灾害、盐碱灾害等自然灾害过程中的抵御能力,同时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灾害的危害程度,为水利工程的周边居民创造了较为安稳的生活、生产环境,为提高城区的防洪、发电、灌溉能力,改善城乡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困难的现状,以及改进周边的生态环境等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

2、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水库建设

具备了调节功能的水库, 通过对枯水期采用下泄流量的调节措施,可以:(1)提高工程下游的水体所具备的自净能力;(2)改善下游水域中水质的状况以及供水条件等;(3)促进下游周边地区依托水利工程开展渔业养殖,或者是采用开发旅游景点来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3、基于水电开发目的的建设工程优势

(1)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 具有着相对较低的开发成本,如果完全取代生产、生活中的化石燃料来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2)水利工程中水电工程项目的建成使用,与传统的火电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效应、降低化石燃料燃放带来的酸雨危害等多个方面,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减少北煤南运等运输工程的压力。 (3)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可以改善水库上游水运运输系统,使得水运系统的运输成本低、占地少等。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程建设地区的气候状况,工程建成之后,原有的陆地变成了水体,积水量大大增加,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水汽增多,这使得当地的气候变得较以前更为湿润,不仅会改变当地的降水量,还会改变当地的降水范围和降水强度。另外,因为原本与大气接触的是陆地,而现在变成了水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的气温,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使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的气温上升。

2、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得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形势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破坏天然的水文状况。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周围水体区域的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流边界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在河流的上游建设水利工程,那么上游的水流速度会减慢,这使得水、气界面的交换速度降低,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下降,从而使得水体的自净能力会减弱。另外,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在原有的天然河道上进行修建,这就使得原有的河流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局部河段的水深和含沙量会发生改变,这同时会给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的水文和泥沙与夹带的有机质带来影响,而水深和含沙量的改变又进而会影响到河流的水质、水温。

3、对泥沙的影响

水库建成并且蓄水之后,上游的水流速度减缓,水库携带的泥沙会在库内淤积,然而河道、水库的泥沙淤积会使得它们的容量减小,使得河道、水库的运行效率降低。在河流上游建筑水坝,会阻断天然河道,使得河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这是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景观河道、水库在蓄水之后,会使得水流速度降低,水体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渐渐沉淀下来,对河道的应用产生影响,使得库容减小,还有可能使有害物质积聚,水体遭受严重污染,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危及周围的老百姓。

4、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区域的土壤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建成之后能对周围的农田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农田不致淹没或受到水体冲刷,同时,由于调节地表的径流,土壤中的水分结构也发生改变,因而土壤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另一方面来说,景观河道、水库蓄水之后,沿岸的地下水会升高,因而会浸没土地,使得周围的土地沼泽化,盐碱度增高。土壤浸没时候因为通气条件差,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大量减少,因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另外,土壤过分湿润、盐碱化程度过高,会抑制植物农作物生长,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5、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5. 1对于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水位抬高,破坏了原本水生物生长和产卵的水文条件和水生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库导致的地下水位抬高使得浸没区域的非水生植物死亡率升高,而且土壤中的盐碱度高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的含量增高,加速了原有的水生植物的死亡。

5. 2对陆生生物的影响

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的是由于水库的蓄水会使得原有的大片陆地被水淹没,原本在此片土地上生存的陆生生物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均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的陆生生物的死亡,原有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两栖动物和鸟类都通过寻觅更好的栖息地而逃离当地,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因而造成当地的生物物种大量减少。间接影响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气候、土壤均会发生变化,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都会导致大量的物种消亡。

三、关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对策探讨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选择合理的建设厂址,制定科学的施工步骤,最大程度降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与熟悉当地的水文特性、地质地貌、人口分布以及动植物生活习性等等;其次要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环境评价,对修建水利工程对当地的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标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进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将和谐发展引入到设计中,正确处理工程、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环保技术,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完成阶段要建立环境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解决措施。

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

结束语

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水利工程具有巨大的作用,它跟国家的命运有着不可分离的作用,它带来了很多的利益和方便,可是它给环境的影响却也不可忽视。只要注意生态平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就能在维持生态的条件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所以,现在的任务就是除常规项目勘察设计之外,着重加强对生态环境平衡、流域水体质量变化影响主要因素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论证。改革传统工艺,转换传统建设思维模式。以期适应当今环境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晓玲.阜阳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路[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90-92.

第14篇

【摘要】随着金融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愈演愈烈,我国要想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首先就应该正确认识到金融工程的重要性,应该充分发挥出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具有着放大效应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但是,要想发展金融工程,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度方面进行有力支持和合理配置。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工程发展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提出金融工程发展的制度构想。

【关键词】我国金融工程 市场环境 制度框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汇率和利率作为经济转型中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货币市场利率以及存贷款利率在我国中国银行逐渐开放的管制下实现了市场化发展;汇率不仅打破了传统固定率制,同时还实现了金融的自由化发展,这为金融工程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金融自由化在发展的同时还伴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所以我国不仅要加大技术支持,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来规范金融工程,促进金融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金融工程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

(一)利率改革的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作为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发挥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推动我国进行金融调控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完善经营模式的重要条件。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初步提出了进行利率市场化发展和改革的设想。随后党十六大报告又一次提出推动利率市场化稳步发展和改革的思想,实现金融资金的优化配置。直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促进利率市场化稳步发展,完善由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利率机制,并且通过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进行引导。利率市场化发展和改革的思路大体为:先放开市场化的货币利率和债券利率,然后在进一步推动存、贷款利率朝着市场化发展,并且依照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先贷款,然后再存款等顺序开展。

(二)全面启动汇率市场化发展和改革

2005年,中国银行向外宣布,以市场供求情况为基础、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进行调节等相关汇率制度的正式实施。人民银行将汇改作为契机,提出了众多举措。首先,拓宽外汇市场以及市场主体,不断引入新的交易种类,丰富交易形式和类型,加快外汇市场的拓展和建设,力求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效果。其次,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拓展外汇市场范围,使汇率市场化变得越来越突出。最后,汇改期间,人民银行与外汇管理局进行合作,出台了众多的发展政策,在外汇资本外流方面放松了约束和限制,例如,外汇投资、个人资产的转移、个人购汇、银行购汇等。同时,在管制外汇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放松,而且还降低了结售汇比例的各项要求,使得外汇账户的实际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增加了主体外汇头寸保留的比例,有效调整结售汇头寸的经营管理工作。通过人民银行的一系列措施,全面启动了汇率市场化的发展和改革,为外汇市场环境中金融工程的有效发展以及衍生产品的出现和使用敞开了大门,然后与利率市场化进行有效的衔接,逐渐扩大金融工程的总体发展空间。

二、我国对金融工程制度框架的远期构想

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对产品投资计划、行业自律、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多种方面进行制度约束。

第一,在发行人管理方面应该强化制度约束,保证市场机会可以维持在均等的状态下。其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影响决策结果的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全面的、精确的公布,为所有交易人员提供相关信息,使其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而且相关的审计和会计工作也应该按照国际化标准来进行。

第二,应该加强对投资计划方面的管理,保证投资者的基本权益。在制度体系的发展建设中,应该制定投资计划的规范标准,保证其内容的合法性;同时还应该针对发起投资计划的机构或者人员设定监管条例。明确投资计划的组织结构、法律形式,有效保证客户资产的安全性和独立性;而且投资计划也应该具有披露信息的责任;此外,监管体系要确保投资计划中各参与单位的投资份额能够在市场定价、赎回以及资产评估时有一个透明、合理的基础。

第三,在中介结构方面也应该加强管理,将市场运行的实际成本降到最低。针对中介机构应该制定谨慎性资本、运营资本以及起始资本等各项要求,加大中介机构的准入难度和进入门槛;将中介机构的运用行为以及内部管理等作为制定标准和依据,不断增强中介机构的运营水平和规范能力;制定固定的程序来对中介机构进行破产清算,强化淘汰机制,保证中介市场的发展质量。

第四,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自律组织可以有效补充监管机构的工作,但是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金融机构的自律性差问题普遍存在,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可以提升金融C构经营管理中的自律意识,保证金融活动的有序性,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具有着放大效应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它的有效发展不仅需要高水平技术的支持,同时制度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金融工程发展的重要性,充分了解金融工程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并提出对应的制度设想,保证金融活动的有序性、合法性,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茂辉.国内金融工程发展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J].当代经济,2012.

第15篇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信息工程;发展

从上个世纪开始,电子科学技术无疑是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国际上很多知名的电子企业,西门公司、惠普公司等在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开始追求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不断的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但是因为我国的创新意识不强,我国所掌握的电子信息技术大多来源于其他的国家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发展,同时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优秀的专业人才。

1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电子信息产业是近几年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其发展速度快,发展效果明显,因此被称为朝阳产业。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到了90年代,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已初步取得不错的成效。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电子信息产业被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市场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产业必须及时对变化的市场经济做出相应的调整,对自身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完善,以保证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稳健发展。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追求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完善,推动了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意识不强,因此,虽然我国对电子信息工程建设的相应技术有一定的掌握,但目前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大多来自其他国家,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1.1技术水平落后

和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产业起步较晚。在发展初期,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电子信息工程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技术水平与人才十分落后。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仍依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来完成,但引进国外的技术与方法需要大量的资金,造成企业的资金外流的局面,加大了企业的经济压力。同时由于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技术比较落后,只是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发展处于被动的局面,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1.2缺乏良好的环境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但是,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电子信息工程难以稳定健康的发展。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导致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一个恶劣的市场环境,存在种种恶劣现象:如盗版产品、质量不合格、侵权贩卖等,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1.3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

任何产业的良好发展都需要优秀的人才来支持,电子信息工程要想更好的向前发展,就必须要具备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以及科学技术来支撑。由于我国早几年对人才的忽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发展脚步。随着社会观念发生转变,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大力培养。

2保障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措施

2.1加大鼓励集成电路和软件开发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

继续实施我国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政策的实施,进一步研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政策,推动“三网融合”。规划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录和标准,继续保持电子信息出口退税力度,发挥信贷和信用保险支持作用。

2.2关注产业内部发展规律,做主导优势产业

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格局来看,电子信息工程产业作为我国的重点领域,不但需要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给予技术上的支持,还需要遵循产业内部的发展规律,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内部的发展规律,让其为物流、金融、运输等工业行业的发展服务,做这些行业的优势主导产业。

2.3树立以人文本的价值观,创造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

加快培养高级专家和专业人才的进度,实施“创新团队+技术带头人”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构建人才竞争机制,加强和完善奖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培养出更多的高级专家和专业人才。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上组织的各种活动,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在国际上的发展进程。

2.4加大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开发的支持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人才的匮缺与技术的落后都影响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支持来完成电子产业的制作,仍然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家或企业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开发的支持,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鼓励科技人才对电子信息工程进行创新,对技术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人才,发展人才,以此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顺利发展。

2.5完善融资环境,加大资金的投入

落实我国在金融方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在信贷方面的支持,鼓励当地政府发挥信用担保机制,加大投入,为中小型电子信息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依托企业孵化器、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区,拓展电子信息中小型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对于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产业给予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辅助,还可以通过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进口方式给予支持。结合我国的社会信息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设立电子信息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技术改造和自创创新项目的建设。

2.6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的稳定增长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虽然我国在各项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率呈现下滑趋势,销售收入越来越少,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互联网、软件按是新兴的电子信息行业,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调结构”的经济调整目标;目前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短期内的稳定出口,确保电子信息产品能够稳定增长,未来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电子信息产业振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鼓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型、成长、创新、发展。推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

2.7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优秀的电子科技人才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国家或企业必须重视培养电子科技人才,进而保证电子信息工程建设的有效发展。应企业对科技人员应成立专项的培养方针,针对自身的特长来进行培训锻炼,加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8对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结构进行优化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电子技术的创新能力,开发的软件与用户的比重不均衡,电子信息数据库的规模过小,集成电路的技术不高等,这些都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完善造成的。对此,企业必须对自身产业的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使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的发展。此外,还要优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高效发展。

3总语

电子信息工程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应该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向现代化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从而使电子信息技术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而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邱磊,郭湘军,思.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探讨[J].电子制作,2013,23:139.

[2]朱钊.电子信息工程现状及应对措施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2:39~40.

[3]刘延风,彭桦.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4: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