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

教育改革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改革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育改革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育改革 建议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就业岗位的需求都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中职语文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还是以知识教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就必须进行改革。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原因

根据调查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没有看过语文教学大纲,没有对中职语文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忽视了中职语文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忽视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对未来职业的发展需要,还是采取传统的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的意义,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对语文应用能力得到重视,因而其语文应用能力普遍较低。

造成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职学生大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本身就比较差,语文素养也不高,听、说、读、写能力也达不到语文学习的目标,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又受到重专轻文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的语文能力很难得到提高。(2)中职学校往往重视对专业课的教授,对文化课不重视,这就使学生对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认识产生偏差,导致他们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3)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照本宣科,没有激情与动力,还是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学生忽略了对自身语文能力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策略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来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与课程建设是分开的,教师只负责按照教科书、教学资料去教学。教学内容和进度都由教学大纲和计划作出了规定,教科书以及教学参考资料又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教师只是各项规定的执行者,照本宣科。教学与课程分离的现象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与能力,这就要求课程要与教学相结合,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与开发过程中来,不能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为了能让教师更好的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来,学校可以自主开发研究校本课程,这样可以提高课程建设与参与意识,能更好的掌握教学过程,并且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结合学生专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及时对知识与技术进行创新。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也应从单一的学科型转变为综合型,要特别强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将语文知识与其专业结合起来,尽量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体现其专业特点,比如,在会计班教《论励节》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这篇课文用会计学知识怎么体现出来,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就对他们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应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面对诱惑不能动摇,决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还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语文课程的学习枯燥无味,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师生之间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关系也形成了一种单边活动,师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学生知识的学习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这种教学方式,遏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要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只是因势利导,不能越俎代庖。

根据中职学生爱玩的特点,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比如,表演、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语文的运用能力,比如,在讲到《雷雨》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学生为了能够演好角色就要对课文进行深入了解,让自己进入到角色中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作品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欣赏者。比如学生一直头疼的应用文阅读与写作,在对这类文章的教学可以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到应聘信时。可以搜集一些成功人士应聘时的佳作,然后情景重现,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招聘。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文课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表现,对教师而言,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教学相长。

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照本宣科,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创造了的培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如果不改变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还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更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通过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在讲到《荷花淀》这篇课文时,可以用课件的形式给学生讲嫦娥奔月的传说,演示荷花淀的由来,用实景照片向学生展示荷花淀的美丽景色,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给他们播放示范朗读,不仅让他们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也给他们的朗读提供了范本,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

结语:

素质教育实施下,对中职语文的教育改革是一种必然,应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创新教学过程中不完善体制与模式,不断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中职语文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且要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利.中职语文教法探究[J].考试周刊

第2篇

关键词:企业教育;改革;建议;访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18—02

笔者从企业的教育方式、员工学习行为,以及政府如何更加完善地为企业员工的发展提供保障等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

一、研究现场的讨论焦点

1.企业人才需求分析。目前,就业市场富有经验的人才非常缺乏。企业人才与成人高校学生对接存在三种可行路径。第一,高校应该定向为培养企业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高校开展企业教育,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方向。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尤其是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不能墨守成规,过多地强调传统的教育规则和自身以往学科。高校要从企业的人才需求出发,制定一系列人才培养的方案与课程计划,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育培养力度。第二,校企双方加强双边互动。高校面对企业开展的企业教育,高校与企业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或偏离,应该加强双边融合互动,企业教育培养的学员应该是为企业所用,企业教育的培养计划也应该来自企业,甚至企业教育的师资也可以适当来自企业。高校必须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去实践、体验、考察、调研,企业应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到高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或通识教育,教育机构与生产实践应该有机结合。第三,搭建多方共同参与的企业教育创新平台。企业教育本应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然而从温州的实际情况来看,温州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小、微企业,对某一类别人员的教育培训往往难以成规模,因此,应该把同一类型的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企业联盟。另外,企业教育还需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参与,搭建多方参与的教育平台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式。“温州大学企业联盟继续教育平台”便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2.企业培训市场需求。目前,高校以及培训教育机构提供的企业教育课程,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带有明显的学科中心色彩,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框架结构,“善教化”思想严重;课程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没有针对企业教育的特点来科学灵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忽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有些课程的专业性太强,课程内容对员工提高销售业绩、管理能力或操作技能没有显著的帮助;现有企业教育课程内容更新慢、案例陈旧、脱离实际,与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相脱节。学校提供的企业教育课程不能匹配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对通过学校培养在职员工逐渐失去耐心和信心,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更倾向于直接招聘技术、管理及营销等人才。

3.企业培训效果评估。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创建、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一方面,企业及企业员工个人更加注重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也更加重视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企业培训行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温州的小、微型企业居多,总体缺乏有机的联络与组织,加上企业自身对培训的需求多样化等原因,使得温州的企业培训难上规模与层次,质量与效果有待提高。

4.员工学习行为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接纳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到目前为止,注册登记的达300多万人,其中企业员工占85%,他们已经成为温州经济、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新温州人,其文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温州城市的文明程度。虽然企业员工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企业文化环境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但其学习环境比较简陋,学习内容比较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形式要求灵活、机动,更希望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讲,企业员工对自己的学体比较自信,自我效能感指数较高,大多数企业员工在工作、生活中能够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学习,这是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二、企业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个人层面:企业员工应积极主动地获取有利的学习条件。加强学习,更多地接受企业教育,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层次,是企业员工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首先,员工要做好自我提升教育计划,确定发展目标。目前,企业总体在不断发展,员工受教育的程度明显有所提高。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来说,他们还需进行大力的教育与培训。从企业来讲,员工技术水平高,科技含量大,企业产品、企业的档次也就相对较高;从员工本身来讲,技术等级高、文化素质好,就能获得更高的报酬。所以,员工应该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从多方获取有利资源。其次,员工要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学习动力。有了自我提升计划和发展目标以后,更重要的是,要切实付诸行动。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员工年龄偏小,自我克制力较差,缺乏社会阅历,尤其是那些远离父母的外来务工青年,特别容易丧志。提高学习动力有多种手段,如模范影响、结果诱导、自我加压等。对于青年企业员工来讲,塑造自我,就是打造未来,享受美好人生。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改革;建议

1前言

青年是国家复兴的希望,是国家兴盛的栋梁,培养优秀一代青年是教育最迫切的任务。如何进行教育改革需要高校急需建立一个符合国家发展、受同学欢迎的高等教师队伍。在这个队伍中,大学生能够受到优等的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更加注重相关学术的发展。

2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2.1派遣教师留学,广纳人才

作为一个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发源地,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改革的重要问题。只有保持这种意识,才能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吸引,培养人才,提高教师素养,形成合理的教学人员结构,学习风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教学方式和专业精神。

2.2增强教师能力,培养高素质教师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素养,将研究重心放在教育研究方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以教师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教育规划应以教师为导向。因此,要不定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时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2.3明细教师份内工作

教师教育质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不同的工作岗位应该分配不同的工作人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注重研究性教学,积极进行教育和研究,以取得成果。不断改进教学,需要合理分工,确保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

3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3.1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强调学生的普通教育,提供人道主义培训,并培养人道主义素质。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学仍然受旧教育观念的影响,只强调专业教育,忽视普通教育。在中国的许多高校中,有些课程只谈简短理论而不解决特定问题,但能真正培养能力想到学生,创新和培养能力。人文课程太少,无法提高毕业后所需的人际交往和实际操作技能。这不仅导致中国大学普遍存在高分和低能耗,而且对许多大学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精神产生了严重影响。长期发展不会促进全能型高素质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中学习,注重人文教育。

3.2结合课本,注重实践经验

国外的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科书可以清楚地解释这一点。外国教科书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每一章都将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学习案例。学生受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影响,以这种方式教授的知识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每章的最后,准备了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使学生能够统一获得新的知识,测试他们的学习水平。此外,外国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机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引进先进教学设备

目前,中国大学的办公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的办公基础设施差别不大,但利用效率不高。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发展高校数字化管理体制是科学和现代管理的特殊要求,更加节省时间,加快教育管理工作。实验室的建设直接显示了高校人才的教学和培养水平,高校需要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对学校外教学和训练场地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育体系,使教学仪器设备的价值达到教育评估的优秀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有必要对实验室进行资源信息管理,确保实验室管理安全有序。建立实验中心网络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用来实现师生之间的在线互动,在线预约,它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的教学和研究,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仪器的广泛使用,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

第4篇

一、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育教育观念落后。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化很深,评判学生的标准一般只看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错误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幼儿的教育存在很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拉拢学生的家长,扭曲的教育的本质,让幼儿的教育完全变成小学教育的前期学习,不适合幼儿心里和身体的健康发展。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转变教学理念,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对体育活动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无法达到教学的的真正目的。

(二)设计活动缺乏难度。目前,我国的幼儿体育教学,学校对于体育活动的设计都缺乏难度和创新,教学活动模式比较单一,不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体质的增强。尽管,幼师与幼儿朝夕相处,每天都照顾着幼儿的饮食起居,但是幼儿园的学生的数量比较多,教师的园内事物比较繁多,所以教师容易忽视对幼儿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的了解,不了解每一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也不清楚幼儿真正的学习需要和对知识真正的了解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授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理解不了的也不去引导,让学生长期处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参与度不高,挖掘不了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特点,达到不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教师过分保护幼儿。在幼儿园的体育课上,教师对幼儿过分的保护,不能释放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于幼儿,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无法控制自已的行为,甚至没有自我控制的意识,所以就需要要求教师确保幼儿的安全,于是,教师就对幼儿实施全面的保护,时时刻刻小心的照看着,将孩子放在眼前,制止孩子自行的在范围外活动。虽然,老师负责和谨慎的态度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但是如此一来,教师就限制了孩子的自主行为,让孩子自已去认知新事物,束缚了孩子的创新思维。

二、幼儿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以体育兴趣为先导。对于处在幼儿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还处在一个认知的阶段,所以做为幼儿的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引导,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孩子学习的热情,使孩子在兴趣的推动下爱学、乐学和好学,培养孩子学习的热情,不断的增强孩子的体质和综合素质。

幼儿园孩子的年龄就决定了孩子学习体育的特殊性,孩子对于学习体育还处在兴趣的推动下,不会知道说学习体育会增强他的身体,强壮体魄。所以,教育者们应该将体育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展现出幼儿体育的独特魅力。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富有童趣的教学场景,先引起孩子的兴趣,为孩子编排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在其中扮演一些角色,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让幼儿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层层的体育锻炼。譬如,在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小动物的玩具布偶,布置出森林的场景,让孩子穿过平衡木将小动物送回家的活动,要让孩子知道平衡木下是一条河,小动物们都不会游泳,所以应该小心的穿过平衡木,不要让小动物掉到河里去了,在这种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中,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同时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体育的锻炼,让孩子在快乐的玩耍中进行体育的学习。

(二)鼓励创新为关键点。在幼儿进行体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松教学的纪律,给孩子一些自由创新的空间,释放出孩子的天性,激发出孩子内在的潜能。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他们有自已的观点和做法,往往不按老师的要求来,比较特立独行。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适当的给予包容,对他们的行为不要一味的否定,应该鼓励他们,说他们好棒呀,这么聪明,孩子的有些行为看起来是不遵守课堂教学的纪律,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孩子对于自已一种挑战。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弱化纪律,放孩子根据自已的意愿尽情地活动,并将好的玩法在全班进行推广,让孩子感受到自我挑战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加强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

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对市场需求、对高教大众化带来就业大众化趋势的严重不适应。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持续低迷,势必影响到全社会的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稳定,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有序发展。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及时转变观念,以就业为导向,开拓适合其发展的途径。

一、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业乃民生之本。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必须突出其鲜明的特色和针对性。与传统学科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航灯”。“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技术教育实质是就业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职业技术教育所指的教育涵盖涉及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技术及各门学科的学习,涉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

(二)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社会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源泉。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要突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要强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零距离”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二十余年来的经验表明,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终身教育观念的指引下,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劳动者,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素质,为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创造必要条件,降低失业率,对于稳定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方向

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1、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观和质量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一要明确办学方向,二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三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空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最根本的标准应该是能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2、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当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的时候,学校才会主动去适应市场,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社会认可度。 3、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推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在评估体系、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培养模式、师资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锐意改革,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规模扩张走向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因此,完善质量评估和监督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衡量一所中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教学质量应以就业为导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学生就业率,包括当年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两项。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出口畅,进口才会旺,学校才能持续稳定发展。2、就业质量,包括满意率和就业发展情况两项。

(二)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灵活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当前,一些中职学院存在按照现有教师而不是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的倾向,使得专业布点重复,毕业生规模扩张,严重超出地区需求,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率降低。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学校从自身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出发,在专业设置上力争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零距离”:一是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了解分析劳动力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将新增什么职业,就相应开设这种专业。二是科学预测、未雨绸缪、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使学校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赢得市场先机。科技进步导致职业演变速度加快,专业知识和技能日新月异。

(三)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学科型的,没有形成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中职的课程也只是大学课程的简化压缩版,并没有紧密联系学生将来的职业特点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宽基础。“宽基础”是指依据“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的方法,所设课程内容不是针对某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岗位和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户教学内容不仅要“必须、够用、实用”,即满足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重视其前瞻性,即未来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2、活模块。“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通过综合化,冲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直接指向职业能力的提高。3、多方向。“多方向”是为就业服务的。它指在头1一2年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质基础,后1年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确定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强化训练,以“多方向”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4、人本位。“人本位”是指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模式。注重文理学科的渗透,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致力于人格的完善。

(四)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极强的职业定向性,即明显地体现了直接为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特征。它着眼于为企业和部门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高级职业人才,其毕业生应是“半成品”甚至是“成品型”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出能“即插即用”的高级职业人才。 1、整合社会资源,产学合作办学。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巨大可利用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2、推行“双证书制”,提高就业竞争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制度,从而增强中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3、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就业水平。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形成初步创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使他们无论是应聘就业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能泰然处之、游刃有余,干出一番事业。

第6篇

1 引 言

当前我国高校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都相继进行教学改革,既改变学生的养模式,又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做相应的变新,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力,虽然在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相当的缺陷存在,只有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弥补已有的不足,完善相应体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成功的改革,收获预期的效果。

2 问题描述

一个学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做得如何,主要是看该学校是否能提供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环境,自由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这一切的具体体现在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等方面。下面就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部分缺陷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当

我国的本科生教育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很深,大多数高校仍采用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教育的筛选标准、内容标准、评价标准都是一致的,传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专业知识深度而轻基础知识广度,重共性而轻个性,重功利而轻素质,重应知而轻应会的弊端,忽视创新精神、创新质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偏离高校教育的目标。在这种操作模式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极容易被忽视,个体的创造热情也极容易被扼杀,因此,传统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必须改革,探索真正能培养其创新能力,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高校课程结构和设置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科技和创新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如必修课太多,选修课太少,选课自由度不够,专业选择缺乏自由,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发挥特长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基础课不够广泛和深入,流于形式的课程太多,课程负担太重,使大部分学生的精力只能应付规定的课程,没有时间思考与创新相关的问题,因此必须改革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制定能够为学生带来自由选择空间的课程体系。

3 可行教学模式

3.1 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入学时学习程度差别较大,使得正常的教学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因而提出分层次教学的设想。

首先是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次。要把握好学生的层次,必须对学生做全面调查和分析。这种层次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阶段性调整,有进有出,有上有下,目的是鼓励上进,激励后进,使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获。

其次是对教学目标分层次。我们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由于目标不同,学生易于接受,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再次是对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材,选择内容,删去不适合的内容和练习,适当增补易于接受和掌握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整他们学习的难度。

最后是对备课和作业分层次。根据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同,具体在备课中定出对A、B各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各层次的教学要求认真备课,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以此将作业分层次。

特别的,对于某些学科,或针对某些大赛,还可以设置学科竞赛讨论班。各院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比如数学建模大赛、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交通科技大赛、机械设计竞赛与蒲公英创业大赛等等。以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自主研究的学习为导向,从过去精尖式的竞技活动转变成为学生的一种广泛的自主的学习模式,同时也从对单一的对学科竞赛的考试准备转变成为发散性思维的学习,而学科竞赛只是学习的激励手段。

3.2推广主辅修制

行主辅修制,是切实可行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制度。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休日时间,大力开发辅修专业教育活动。或许有的院校有第二专业的辅修课程开设,或者同大类不同专业的辅修课程开设,但宣传力度不够,学生知之甚少,这都是对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所不利的。作为一名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权利去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课外的知识,那么,作为其所在的高等院校,就应该给于其一个机会,提供一个平台,这是培养多方位人才的职责所在。

3.3改革考试制度

当前,要克服形形的应试教育倾向,必须彻底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彻底改变以考试为目的,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学制度。如果不改革考试制度,教学改革就难以取得成效。客观存在的考试导向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改革方向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要把考试全面改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有些分明是实践性的课程,就应该用实践成果来展示,教师也应该是通过实践成品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做评定,而不是仅仅追求一个形式,毕竟,十张书面的卷子也抵不过一次无纸化的实际操练。类似的,有些课程是通过论文来展示学习成果的,有些是通过自身提高(如社交礼仪、心理健康)来展现的,区区凭一纸试卷是无法对学生做出准确而客观的判定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摒弃只有试卷才是考核方式的观念,考核的真谛是对真正提高差额的度量标准,时过境迁,也终不能失其本尊。

4 结论

要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建设,师资建设,评价制度、经费、服务性措施等各个方面都必不可少,而且都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条件。对于教学过程环节,理想的学院之所以能够实现学生自由地学,教师自由地教,主要是由一些列合理的选课制、选教制、导师制等制度做保障,而且,把实践环节也纳入学生培养的重要体系,有合理的实践教学制度做依撑。

以上这些问题的探讨,也许只是笔者所能想到有关如何实施教育管理改革,总结在增强实践教育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的一部分,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只是站在主观的立场上发表了一些见解与看法,不足之处欢迎纠正。

5参考文献

[1]徐辉.英国新大学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的革新[J].高等教育研究.1986(03)

[2]谭永春.学分制下的考试管理制度改革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

第7篇

(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辽宁沈阳110122)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伴随着医药人才输出结构和市场需求的重大变革,这使得医学教育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尽管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项目,但仍然难以改变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当代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国际化和自主创新,而我国僵化的医学教育体制已经很难适应时展,因此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医学教育;现状;改革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181

1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很久以来,中国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的改革。我们有选择的借鉴世界各国的医学教育经验,始终坚持方向、深化改革,增加医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扩大医学教育规模、提高医学教育能力,不仅改善了教学条件、还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加强软实力建设。学校在扩招的同时还建立了多年制医学教育,更加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探索方面,优先设置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课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特别通过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尽管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医学教育的改革,但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仍存在着问题:

1.1教学模式不够新颖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目前,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质量低下。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仍然沿用培养专科医生的模式,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导致学校向社会输出的医学人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求,更不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

(2)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理论教学长久以来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即使是实验教学,学生也是严格按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机械的完成实验内容,只知道“应该怎样做”,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样做”,正是由于过度强调教学的统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缺乏独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缺乏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别提因材施教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目前的医学院校,大部分仍在沿用旧版的教材,教学内容既脱离实际,又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向学生灌输的是陈旧落后的知识,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

(4)教学条件受制约。医学教育是一项投入大、消耗高的事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于购置教学设备仪器和医用耗材等以保证医学教育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大院校资金实力不同,因而各自硬件设施差异较大,由于资金缺乏,有的学校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2教学内容单一枯燥

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的专业开发和课程设置。以生物学为带头学科的生物医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医学教育随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包括:①公共基础课;②普通基础课;③医学基础课;④医学临床课。时至今日,我国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单一,内容陈旧乏味,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忽略了学生和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当下热点问题,而学校却没有增设有关医患沟通技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培养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

1.3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落后

把我国的医学课程与美国的对比发现,美国主要采取小组讨论的授课方式,而一直以来,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占主导地位,小组研讨课时几乎为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而我国医学教育在网络教育、采用IT技术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一片盲区。

1.4教学评估机械化

大多数院校学生评价方法普遍采取笔试的方法,偏重理论知识的考察而轻视动手操作能力。医学教育评价过于机械、教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刚性化、单一化,学校缺乏明显的办学特色,学生缺少鲜明的个性,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整个医学教育评估体系束缚了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

2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国际上,医学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例如:“早期接触临床”、“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等,这些新的方法和手段为医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疾病谱发生变化,医学目标从简单的疾病治疗上升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医学重心从以医院下降到社区与家庭健康关怀;卫生资金投入的对象从疾病的治疗转移到疾病的防控。与之相适应,医学教育也要实现从专科医生培养到全科医生培养的转变;从理论型人才培养向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转变;从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3医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改革医学教育模式

医学教育模式就是为满足医学教育顺利发展的需要,对医务人才进行培养的一套较为稳定的做法。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结合实际,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医学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基础理论的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通过具体案例展开教学,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同时,明确定位附属医院的教育职能,建立附属医院的系统评估机制,医院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带教医生应认真负责,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代教医生教学规范性等进行系统全面检查,从而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长学制,让学生尽早入科实习、接触临床,以实践带动科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3.2完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医学教育内容

首先,制定完善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减少不必要的专业课。强化预防保健类课程、医德教育和病人安全教育等,增设医患沟通课程,对教学计划进行实时全过程监控,并随时修订不适应的教学计划,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实际工作,德才兼备,具有全面知识结构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合理安排课时,适当减少理论授课的课时,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并通过增加有关的选修课科目,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特别要强化医学伦理道德和卫生法律方面的教育。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石,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今后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社会需要的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具有良好的执业道德。因此,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对当代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随着近年来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生应该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医疗程序和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规范医疗行为并自我保护。

3.3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是为教学内容、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一方面,要以启发式教育为主,逐步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近些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IT技术成为主导信息时展、进步的关键。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模式正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化,原来的被动性学习也逐渐被自主性学习所取代,学习方式也由“知识型”向“智能型”,再向“个性和谐发展”转变。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将学生培养成能应用IT技术自主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综合利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电子化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挖掘新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使学习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3.4创建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

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目前仍以课堂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新的评价体系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一种开放灵活的评价制度,综合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行评估,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同时紧密结合就业形势,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对该体系进行调整。对学生的考核应综合考虑学习成绩、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及团队配合等,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同时,建立科研训练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本科生开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与附属医院合作,建立科研训练基地,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和平台,使学生把理论转换成实践,最后又转换成了理论。通过导师的指导,进行开题设计和论文答辩,通过科研工作和实习工作,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二是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支持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措施。建立导师教学效果督导制度。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考核导师,建立导师负责制,使导师和学生具有连带关系,如果学生表现不好,导师要承担连带责任,对不负责任的导师要给予相应处分。最后,由学生为导师打分,实行末位淘汰制。设立教师听课督导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对听课的结果大会通报,促使导师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表现与导师的奖酬制度和职称晋升相互挂钩。

参考文献:

[1]孙宝志.全球视野下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改革出路[J].医学与哲学,2013(34).

[2] 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桓.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4).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一、初中地理教学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地理学的研究。因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还强调地理事物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以及变化的规律。因此可以说地理课程在现代学科体系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以及环境问题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中地理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并且具有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的性质。它阐述了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智慧圈等共同构成的,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对地理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提高经济建设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还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对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要贯彻落实好这些要求,就必须加强地理课程的改革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紧跟实际生活,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且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让学生明确在社会生活以及实践当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而且处处离不开地理知识,让他们随时应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要求从教学内容、思想以及方法上全面围绕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行考虑,加强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并且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1.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与现代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保持密切联系。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地理课程的设置上要有明显的生活元素,即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要能够突出现实性。因为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基础学科,它所有的问题和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对一些地域性很强的涉及到人们生存以及发展的资源、人口、环境、城市以及经济发展等基本问题,都需要教师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其融入到教案编写当中,并最终在课堂教学中一一呈现出来。例如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程学习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这也是作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所必备的基础性知识。

2.改变地理教学方式

改变地理教学方式,并且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地理教学的影响,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颁布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这一重要文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套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潮与我国基础教育的相互融合,并且对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需要教师具有广阔的视野充分了解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学以及技术等领域的知识内容,将其与地理教学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即要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符合学生不同阶段的接受能力,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实际需求来安排地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鼓励积极探索,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就是要求无论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施上都需要与实际的地域差异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和联系,在进行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组织一些户外调查以及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搜集和寻找地理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且掌握地理研究的简单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大力加强中学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推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还要需要大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从根本上彻底领悟新形势下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真正含义,理解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并且结合地理教学在初中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作为理论依据,指导自己在地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正确的进行教学工作。当然教师处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必要的自学能力以及能够熟练运行现代化工具捕获最新的技术知识,不断深化自己对于地理教学内容的认识,并且能够加深认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地改革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利用自身理解能力的优越性率先从各种媒介中获取最新的地理知识,将其分类、整理以及归纳,在不断充实、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再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周围的地理变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了深化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的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要将地理学习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趣味性。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形势下要求地理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彻底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相结合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里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才是时代赋予学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钟琦.农村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6.

[3]孙志宏.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第9篇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改革;行为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技工学校语文教学都有较高的关注度,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早在2003年就颁布了《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的指出了:“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技校语文课程体现的更为突出,语文教学功效的不可替代性的本质决定了技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技校语文教学仍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技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化。虽然经过若干次的教育改革之后,“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已被基本杜绝,但技校语文教学仍大多以传统的讲解为主,教师月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很少,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无法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学生基本素质偏低。技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一直令人担忧,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并不明确。同时基本语文能力较低,半数以上学生不能写完整一张请假条,绝大多少学生偏爱鬼故事、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的快餐文化。

3.技校重技能轻文化。技校大多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对文化课内容并不看重,单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实用”教育在技工教育中占主导地位,造成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条腿细一条腿粗,导致教师与学生双方对语文都存在认识偏差。

二、技校语文的改革建议

1.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法是德国创造的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行为导向教育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做为教学目标,把“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做为最终教育目的。语文作为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更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让现代职业教育体现更多的价值。本文认为,行为导向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有如下几种实际运用的方法:

(1)丰富学生想象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运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丰富的联想能力。在学习散文和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和欢迎学生各种离奇的遐想,想象的数量越多越好,他人不对发言者有任何缺点的评价。运用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锻炼其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和应用文相对较为枯燥,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并考虑可行性和难易度,设置出不同的角色让同学们分组扮演,用学生们自导自演的形式学习原本枯燥的课本内容。运用角色扮演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让乏味的学习变的津津有味。

(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使用项目教学法,把一项或几项具体的项目或者任务交给学生独立完成,这些项目应该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实际意义的,例如:求职信、销售计划书、合同签订、工作总结等等。让学生们认识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融合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

实用性和工具性是技校语文教学的根本特征,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课堂实践性教学很难组织实施,本文建议实施仿真模拟教学,把不同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1)模拟情景设计,岗位化仿真训练。语文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先了解所教班级的专业特征,了解其具体的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并依次为基础,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设计仿真度较高的工作情景,给学生提供本专业“准真实”的工作环境,把语文教学和专业知识相融合,为学生今后成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同时满足企业对技工语文素质的要求。

(2)因材施教的口语交际训练。与传统的日常交际训练不同,融合专业技能的语文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专业性更强的沟通环境。根据学生专业不同,选择不同的口语交际方案,同时可以邀请或聘请相关企业和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模拟训练,让学生以专业角色的身份学习口语交际的一般技巧与交际礼仪,进行综合全方位锻炼。

3.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网络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了语文教学课堂。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技校语文课堂也可以引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声情并茂、感染力增强,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很难唤起学生的视觉美,难以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从互联网下载相应的影音资料,给学生展现一个视觉的、直观的感受,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要了解课文、探究课文的强烈欲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技校语文教学改革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一名光荣的技校教师,我们应当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更加合理地推行改革,发挥语文教学在技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仓焕.浅谈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教育与职业,2007(11).

第10篇

1776年,美国第3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在起草《独立宣言》时,充满激情地写道:“……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杰斐逊终身信仰并实践的一句名言是:“维持公正,哪怕天塌下来!”

“世界人权宣言”(1948)第二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收入及贫富的差距根由于教育的差距。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义务教育的不均衡态势必然引发教育发展的贫富差距问题和教育不公平现象,并且这种教育的不均衡产生的“马太”效应又会逐渐扩大经济社会的不和谐。因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自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时代开始,均衡的要求一直被认为是公平诉求的基本内涵,均衡的实现与否意味着公平是否实现。

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作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世纪之交,我国用十五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如期实现“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目标,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的强弱、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育普及程度、质量水平。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起点、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点、中国教育跨越发展的接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没有义务教育的强劲支撑,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强大。正因为如此,必须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教育战略布局中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历史回顾

从的第一天起,党和政府就将提高民族素质、普及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根据不同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954年,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四十六条将这一条款扩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86年制定、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1]

新义务教育法提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2]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奋斗目标;教育均衡的本质是实现教育公平。1995年9月实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3]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优先解决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作为工作重心。2007年春,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08年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从法律规定理解,实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最基本的要求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里既指义务教育规模和数量方面的整体均衡,也指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设施、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均衡,同时也指不同家庭背景下学生之间享有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的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提出的背景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东部地区依托其原有的基础及区位优势,借助国家的政策支持,发展迅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步从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梯度推进,转变为区域间协调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这个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还主要体现在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上[4]。

回顾义务教育走过的风雨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采用了“先城市、后农村,先发达地区、后欠发达地区”的战略。这一战略必然带来教育经费投入上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的扩大。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成为社会政策的主线。区域协调发展是从相对宏观的层面探讨均衡的问题,而关注弱势群体则是从微观的个人层面关注均衡协调发展的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政策背后反映的是国家在个人收入分配政策上已经从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到让弱势群体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上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逐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理念。总理明确要求,“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5]为了贯彻国家战略部署,袁贵仁部长提出,“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2010年伊始,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具体描绘了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的“路线图”。[6]2010年2月28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稿,由教育部向社会公布。

尽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我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进入后“普九”时期提出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但回顾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

在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导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目标在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攻坚战略任务的完成,表明我国在保障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义务教育普及到一定程度后,机会公平和均衡程度如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条件,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的就是要尽快平衡调节作用,整合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投资,尽最大努力减少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4个:(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能够提供的义务教育机会不足,难以满足全体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制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2)城乡二元分治结构。一是户籍制度导致不同人群享受不同的教育机会;二是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差异导致不公平;三是文化资本积累的差异导致不平等。(3)分级管理体制。一是责任不明确、不合理造成不公平;二是城乡和地区间的差距造成不公平;三是地方领导认识差异导致不均衡。(4)重点校政策。一是选择性入学造成入学机会不公平;二是部分重点校“转制”导致新的更大的不公平;三是加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因此,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教育,需要缩小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公共教育成为社会融合机制,而不是分化机制。

教育公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社会公平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教育公平在促进整个社会公平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而教育公平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知识社会中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

二、取得的成就

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末,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宏伟目标,为广大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这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第一次实现了教育的普及化目标。

时至今日,13亿人口的中国,在旧中国80%以上人口是文盲的基础上,历经风雨,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27%,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25%和99.2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5.7%。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超过99%[7]。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证明我国有能力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范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为我国义务教育向纵深发展,向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国涌现了大量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的先进地区和实践的先进典型,这些都应当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很好地总结和推广。如: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四川“成都模式”;优化教育结构、扶持薄弱学校的安徽“铜陵模式”;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辽宁“沈阳模式”;实施优质校与薄弱校结盟的河北“邯郸模式”;建设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江苏“苏州模式”;实行学区制管理的河南“郑州模式”;引导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的“上海模式”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全面实现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得到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督导2008报告》显示: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东中西部教育发展差距较大,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突出,弱势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没有得到充分保证。

要妥善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系统地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影响,又有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从体制和机制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属地化教育财政与管理体制、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与失衡、社会过于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观、学校办学思想与教育理念的偏差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与阻碍等,是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是取得阶段性成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1)受经济社会发展或自然条件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水平仍然偏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发展差距的任务还十分艰巨。(2)一些地方义务教育初中段的普及还不稳固,质量有待提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措施有待落实,力度有待加大。(3)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迫切需求。

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建议

1.政策性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实现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1)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

把地方促发展和中央给补偿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进的作用,各负其责,保证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2)建立以“有质量的公平增长”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它强调和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强调有质量的均衡。

(3)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

发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对教育公平发展的作用,并实行相应的问责制度。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实施能保障“普及、质量、均衡三者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加强和完善义务教育监测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监测制度,并以此加强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4)建立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

取消义务教育学校借读费,完善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适龄儿童少年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各地应统筹公安、审计、物价、计生、教育等部门,设立区域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管理专门机构,实行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加强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管理。

(5)资助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民办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既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也应落实“大力支持”的措施。

2.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考

(1)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政府,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

加强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实现义务教育领域治理模式的转化。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措施是加强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强化理念,明确职责并切实承担责任。关于义务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各级政府均需强化,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必须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要鼓励强弱联合,优化教育资源。同时,改革招生办法,淡化升学竞争,在义务教育阶段坚定执行“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

(2)逐步淡化和消除制度壁垒,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促进机制

消除义务教育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突出弱势补偿制度。化解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取消“重点学校”政策,推行学校标准化制度,以及优质教师交流制度。构建科学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体制,为学校规范发展提供保障。完善投资保障机制,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政府投资义务教育的力度,并保障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革的方向。要有效地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与结构失衡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建立信息化教学网络,创新教育手段,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对各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相对均衡配置。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庞大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3)以新的《义务教育法》作为制度保障

新的《义务教育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的制度保障,应进一步关注新的《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是否落到实处。

诚然,正式制度的建构并不能保证义务教育就一定能向着均衡发展迈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有赖于非正式制度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需要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制度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06-29.

[2] 储召生.聚焦新义务教育法:二十年的跨越新辉煌的起点.中国教育报,2006-08-3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03-18.

[4] 杜育红.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过程、原因与对策.中国民族教育,2005(4).

[5] 赵晶.教育时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教育报,2010-02-03.

第11篇

贵州省思南县三溪初级中学565100

初中体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它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健身体、锻炼自身的各项机能,更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初中体育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现在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这一情况,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和创新的建议。

1.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是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①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②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③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④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

2.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弊端

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十分抽象、深奥,并且系统性不强,比如针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ATP、CP、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似乎为时太早,太深奥。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体育课是身体活动课,而身体活动是以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作基础的。学生基础不同,要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一大难点。另外限于条件,体育实践课受场地影响大,背越式跳高少不了海绵包,篮球教学要有很多的球与球场,遇大风、下雪、落雨、强日光,体育课变更的随意性则更大。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结果体育课成了学校的“搭头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必须改革,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学生身体迅速成长,骨胳肌肉发育很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较大发展,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反应快易激动,但心脏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持续能力差,易疲劳。尤其是性机能的迅速发展,体态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第一,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及竞赛以表现自己;第二,由于身体发育不均衡,加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所以动作笨拙、别扭、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干事情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第三,由于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觉醒,开始注意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且爱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第四,成人感产生并逐渐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心理矛盾更为明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理想与挫折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偏激或逆反心理,所以应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不可打击其自尊挫伤其人格。

4.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度自己控制。比如“贴膏布”,速度快与追捕者离得远可以多绕几个圈,速度慢可就近处置;三是在练习中学习,不会作游戏的人,只要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会作这个游戏了,学习效率比单纯的组织学生学要高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实用性大,练习次数多,而不是学示范动作那样“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气候不同场地条件下均可作游戏,受外界的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比如篮球投篮练习,将球篮降低到2.2米至2.5米高度,学生易于投中,还可练习扣篮,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愿意投入。

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游戏;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可用来练障碍跑和跳高。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跳迪斯科来放松肢体,或用听信号大声笑的游戏放松情绪。

班级体育活动中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登山、小群体的竞赛等均可协调学生关系,增强凝聚力。

全校性的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擂台赛,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学习兴趣;健美操、韵律操、体育舞蹈是女生们喜爱的内容,可以促进机体的发展,展示美好的姿势,培养自信心。

业余运动队的选材和训练,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训练是艰苦、枯燥的事情,如果手段不发生变化,极易造成学生伤痛发生和成绩下降,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则既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又可以调节精神和情感,防止运动损伤。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 课程体系改革 职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05

1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高师院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和深化,教学逐渐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英语教育的研究对象也由客体过渡到主体,即从对语言和教法的研究转向了对学习者的研究。但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

高师院校是我国中小学师资的主要培训基地,其课程设置情况是决定教师基本素质的直接因素。为了了解我国高师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我们以山东为例,针对致力于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范类本科院校和职业学院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在校生展开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教职类课程所占比例、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及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期望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我省高师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课程结构不合理;②课程设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③高师的教师培养目标缺乏延续性。

2 高师小学英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2.1 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培养目标,强化教育类课程,突出师范性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教什么?”,另一个是“怎么教?”两个问题同等重要。教育类课程不足,使得学生只知道如何学好英语而忽略了如何教好英语,这样必然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从而使学生认为教师是一项很容易的职业,不能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小学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小学英语教学专门人才,而不是培养该门学科的专门人才。要强化这种认识,就要突出该专业的师范性。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英语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小学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教育类课程应该和英语学科类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达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在教育类课程内部,一方面,教学技能课比例过低。另一方面,在教育理论课中,教学法地位不突出。教育类课程总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教育理论类;二是教育技能类;三是教学辅助手段类。在课程改革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这三类课程的比例,促进其彼此之间的融合,使其充分发挥三者的合力。

在英语专业课中,一方面,语言、文学等专业理论课偏多,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课偏少,而这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老师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增加英语专业技能课的比例。另一方面,英语专业课还应该注重和教育类课程的结合,避免教学理论成为空中楼阁。

2.2 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突出实践性

根据调查,绝大部分高师院校缺乏与当地小学的联系和合作。不能深入小学,了解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因而构建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应加强与当地小学教育机构的联系,合作发展。不管是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深入小学,探索当地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某些课程的设置是必要的,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两门课理论性过强,很难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后也很难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因此,在教授时,应该考虑外语教学的特点,在内容上与语言学习联系起来,侧重了解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另外,老师还要考虑案例教学,把空泛的理论和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地领悟到理论的精髓,并有效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学生实践能力欠缺。一方面教学法课程理论性太强,很难转化为学生实际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见习、实习成为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唯一途径,但大部分院校实习安排时间短,而且不能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实习生并不能完全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因此,必须重视教学法课的教学,增加实践的形式,实行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自己开发实践形式,假期后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遇到的教学和教育管理问题进行指导。

2.3 以终生教育的理念为原则来确定高师的教师培养目标,突出其培养目标的延续性特点

高师院校通过专业课,教育类课程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却忽略了对学生本身的反思精神的培养。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因为缺乏反思意识,不能及时地自我修正,从而无法获得持续的自我发展。反思性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学生学会思考,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学会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反思过程及收获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反思教学既有近距离的认识又有整体感的把握。

科研能力的要求通常是对在职教师提出的,但是不是有必要对师范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呢?因此,不能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教育的研究者。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确立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观念。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让其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规范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通过接受指导和不断修改来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一直以来高师院校以中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使其主动适应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探索出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才能源源不断地培育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小学英语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申仁洪.小学教育专业模块整合课程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2,(9):61-66.

第13篇

关键词:户籍改革;农民工子女;教育;影响;建议

一、引言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91.7%的人认为户籍改革“太有必要了”,户口的最大作用是“方便孩子上学”(57.5%)和“能提供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切实保障”(35.9%)。附加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以及行政管理中名目繁多的对农民工和其他非当地户籍公民的不平等待遇,使得户籍改革的呼声日涨。

户籍制度改革作为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目前而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由于户籍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备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体系,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也对其子女的就学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户籍差异的解决与否影响着他们能否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不仅影响他们个体的发展,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进行,同时也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二、调查结果

从我们的调查分析来看,有将近一半的人感觉到了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不公平待遇,基本所有的人都认为现在的户籍制度还是对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其次,在问卷中发现,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影响方面主要集中在学费的待遇不同,其次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本地的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明显优于民工子女学校,农民工朋友们在这方面也是非常的关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好多人都知道唯一能改变他们以及孩子命运的出路只有教育。所以他们也有个共识,那就是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最次的还存在本地孩子歧视外地孩子的排外情绪。

基本上所有的农民工表示希望户籍制度改革能进一步深化,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表示希望彻底的取消户籍制度的差别,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持有较谨慎的态度,希望户籍制度改革能够有序地推进,而不是一下子彻底的放开。其他人也表示要降低户籍制度对各方面的影响。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改革还是任重道远,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今制约农民工留在家乡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一)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虽然有些地区的教育局建立了一些民工子女学校,从表面上看也给了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但从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没有给本地孩子上的学校的质量好,但从老师的学历、综合素质就可看出。其次,教育局的教育经费分配也是不均的,对民工子女学校的教育经费相对较少,教学设备、活动器具都比较的落后,完全不能和本地孩子上的学校相比。

(二) 学费收取的差异

这个问题,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度不同,所以与之对应的教育改革的进度也不相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省份,已经取消了借读费这项收费,实现了民工子女与本地孩子学费相等的目标,但有些发展不是很好的省份地区,还是存在收费的差异,仍然有借读费这一项,加重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负担。还有一些地区有一些私立的学校,这些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户籍的要求很低,基本都能上学,但是其以盈利为目的,学费当然是相当的高,让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望尘莫及。

(三) 本地孩子对民工子女存在歧视

有些地区的教育局允许民工子女与本地孩子一起上学,学费也是一样对待。但是,在这些孩子们当中,存在着大量本地孩子看不起外地孩子,欺负民工子女的现象。本地孩子仗着自己家庭条件的优越,相当然得歧视农民工的子女,对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对策和建议

(一)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

我们要更加放宽户籍对农民工的限制,尤其要在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提供便利。把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证尽量等同于本地户口的功能,可以采取积分措施,对一些长时间、有特殊技能的、有特殊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加分,帮助其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更快地取得当地的居住证。另外,要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户籍政策、大幅度降低城市准入条件,本着“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做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二) 降低流动少年就学的门槛

从前面的描述中已经知道,民工子女在本地入学还是存在一些限制条件的,我们应该降低其门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跟随父母一起生活,可以享受到父爱母爱。具体的措施可以是:建立外来务工子女学籍流动制度,在户籍不变的情况下对学籍流动限制降低,允许外来务工子女的学籍随父母工作地流动;减免外来务工子女的借读费,在经济发达城市免除其借读费用,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可以采取减少解读费用的措施来改善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减少了户籍限制教育的问题。

(三) 流入地加大对民工子女学校的拨款

在流入地政府的财政预算里,增加对民工子女学校的拨款,使其拥有与本地学校一样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活动器具。加强民工子女学校与本地学校的合作、对话,是两者更加的了解。以济南市为例,为优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教育局根据济南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经过调研和论证,将济南普利初级中学(原济南第七十一中学)等十三所学校设立为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定点学校,此举为农民工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创造了条件。让农民工的子女享受到和城镇人员子女一样的教育环境,让其顺利就学,使其健康成长,让所有的孩子接受平等优良的教育。

(四) 建立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系统

广泛建立小学和初中,方便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减少因地理因素限制农民工子女读书;适量建设寄宿制的高中和职高,为广大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多读书学习的机会,对于学校距家较远的学生可以选择寄宿,方便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高中和职高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解决民工子女进一步求学的要求,特别为他们中学习成绩好、能力出色的学生提供继续报考大学的机会。必须提出的是: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职高,入学必须相应降低,要让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学生有机会入校读书学习。(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亚楠.我国流动人口永久性迁移中的户籍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第14篇

[论文摘要]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有效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只有组建权威高效的教育督导机构,确立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主客体地位,建设内行专业的教育督导队伍,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督导方式,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督导的积极作用,贯彻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督导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一种基本制度,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有效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不合理、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督导主客体地位不平等、教育督导方式不科学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督导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有效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使其与我国的教育决策、执行相协调,以适应教育督导实践的需要。

一、组建权威高效的教育督导机构

1.建立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教育督导机构

衡量一个机构设置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就是考察该机构的层级关系是否清楚,是否符合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的原则,避免多头领导与多头指挥。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虽然在形式上是由人民政府设立的,实际上却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代管,其初衷是在“督政”时由人民政府指挥,在“督学”时服从教育行政部门指挥,兼顾“督政”与“督学”两方面工作。但在实践中这种情况常使教育督导机构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很难处理,导致教育督导机构难以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鉴于此,应改变教育督导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代管的体制,推行教育督导委派制,教育督导部门应直接对同级政府负责,同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并在政府主管教育的行政首长领导下,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同工作、互通情报。这样,在行政隶属关系上,教育督导机构作为人民政府的一级机构,直接受人民政府管辖;在教育督导业务上,教育督导机构受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的指导,与教育行政部门并列,教育行政部门以实施和执行为主,而教育督导部门以评价和监督为主。

2.合理划分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

教育督导机构专门负责监控任务,行使国家督导教育的权力,对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对上进行反馈、参谋,其工作内容是广泛和综合的,但不参与日常行政工作的推动和执行。教育行政机构则专门负责决策和执行任务,行使国家管理教育的权力。由于教育督导机构和同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性质、任务、职责范围各不相同,工作的角度、内容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划分彼此职责,做到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教育督导机构在督导检查前应与教育行政机构沟通信息,交流工作计划和安排,努力做到在工作内容和时间上不重叠。教育督导机构应主动邀请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职能处(科)室负责同志参加教育督导检查工作。包括对于口头的或书面的回复意见、督导报告、督导通知书等督导检查的结果,教育督导机构要主动听取同级教育行政机构主管领导及有关职能处(科)室负责人的意见,力求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以形成正确的督导意见。教育督导机构和同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各自了解和掌握的基层工作信息和动态,对一些重大的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的评估与分析意见及准备采取的对策,要定期互通情况,交换意见。

二、确立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主客体地位

1.更新思想,确立教育督导新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督导表现为一种居高临下的行政视察,目的在于检查和考核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优劣,造成教育督导人员与学校、教师的矛盾与冲突。借鉴国外教育督导的有益经验,我们应更新教育督导观念,确立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平等合作的教育督导观。为此,必须改革凭借等级的职位和权力进行督导的旧观念,以合作意识和集体参与代替强制和命令,以权力平衡代替消极的服从;必须改革单纯以检查监督或奖惩为手段的旧观念,用热情的关怀和激励、内行的指导或辅导,真心实意地与被督导者共同研究探索并鼓励其自我改进、自我成长的创新精神。

2.重视教育督导过程中教育督导主客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教育督导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协调与合作的过程。督导主体只有发动督导对象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保证教育督导工作的客观性和结论的科学性、全面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随意性。现代教育督导不应把督导对象置于被指责、控制的地位,不应用文件、指示、指标等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干预和限制,不应把督导对象作为检查、评价、调节、纠偏的主体,而应以合作意识、内行的指导或辅导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导向。这样,“督”与“被督”之间才会目标一致、情感相通,“督”的导向作用和“被督”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最优结合。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督导人员要广泛听取督导对象的意见,与他们坦率真诚地交换意见,允许不同观点的争鸣,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认同”感,激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使整个督导过程成为共同探讨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的过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建设内行专业的教育督导队伍

1.建立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确定教育督导职务系列

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是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必备条件。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我国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对教育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获得资格的程序、在何种情况下取消其资格以及资格获得者的权利与义务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确定教育督导人员的职务系列。教育督导专业职务系列的设立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该在充分征求劳动、人事、编制等部门意见的前提下,在不违背政策与职业分工原则的基础上设立。在设立教育督导专业职务系列时,应充分考虑教育督导人员兼具行政与专业的性质,适当兼顾两者的特点,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行推广。

2.强化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意识,加强教育督导人员的队伍建设

教育督导专业化是教育督导人员个体专业社会化的连续过程,教育督导人员的信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其专业化的内在动因。教育督导人员应对自身从事的督导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培养专业意识和敬业精神,以主人翁的态度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进而促进教育督导队伍的整体建设。为此,要适当加强对教育督导专业精神的宣传教育,营造教育督导人员专业发展的氛围,为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

转贴于

3.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重视教育督导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培训方式方面,应以有利于工作、有利于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发展为着眼点,既可以与高等学校合作搞培训,也可以安排教育督导人员在专业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还可以实行“当地为主”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方面,应区分不同从业人员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督导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督导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帮助;在培训时间的安排方面,应结合工作实践举办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和研修班,并为教育督导人员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创设学习氛围,鼓励教育督导人员养成边工作边学习、积极自学的习惯,使“工作——学习——研修”一体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

四、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督导方式

1.形成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相结合

形成性督导即对中小学校教育过程的督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过程的每一环节、每一岗位、每一阶段,而对活动的结果则较少注意。其主要目的是,在中小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边施教边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和调整教育目标;终结性督导即对中小学校教育结果的督导,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小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奖惩提供依据。这种督导不能改进本期工作,只能提供本期工作结果的反馈信息,但它对下一期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鉴于形成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各有优缺点,在对中小学校的教育督导中,要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如果只从结果督导的角度衡量一所学校为社会提供人才的质量,就难以很好的指导学校的发展。因为结果是既成事实,不能改变。因此,教育督导除了考察学校教育活动的结果,还要考察其活动的过程,了解其原有的基础,从而准确地判定督导评估对象的进展状况,对活动结果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

2.静态督导与动态督导相结合

静态督导就是对学校的已有条件和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的督导,如,对学校的校舍、设备、经费、现有领导结构、教师的素质、学生的质量等的评估;动态督导就是对学校正在发展的运动状态的督导,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现有条件的运用和管理、各项工作的筹划和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师生积极性的调动等。

静态督导是对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的督导,评价学校的已有成绩;而动态督导则是评估学校在已有条件下是如何运动发展、如何运用已有条件创造最大价值的。静态督导和动态督导在现实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应该结合起来进行。如果不进行静态督导,就难以看出学校的教育活动的实施背景及其客观价值的大小,就会影响督导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如果不进行动态督导,就难以看出学校的发展和被督导对象的人为努力程度以及积极性的大小。因此,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获得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认识。

3.定性督导与定量督导相结合

定性督导是对事物的质的确定,即根据督导者的认识和经验对被督导者的状况从性质上进行分析和评价,它能够有效地处理教育过程中那些难以用客观方法定量描述的因素,突出事物的特点,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定量督导是对事物量的描述,即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从数量分析的角度进行督导,其特点是资料翔实可靠,分析客观精确,因而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效用既有许多可测性,又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教育督导中,对于能量化的内容可以做量化处理,而对于一时难以量化的要素,则不必勉强量化,可以只做出定性分析。如果一味追求量化,势必使督导有失科学,并可能挫伤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

4.定期督导与经常督导相结合

定期督导是以中小学的教育周期为时限进行的督导,如,学期督导、学年督导等,其特点是系统全面,结果可靠;经常督导则是在学校工作进行中,随时组织专项的督导,如,课堂教学督导、体育卫生督导等,其特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推行。为使学校教育督导工作正常、持久地开展,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平时可不定期地进行一些经常性的、小型的单项督导,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全面综合督导。定期督导工作结束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督导结果,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研究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崴.现代教育督导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15篇

【关键词】高校合唱 教学改革 新媒体工具 “朋辈”教育

合唱是一门高雅艺术,是多声部的,集体性的声乐艺术。合唱能塑造人对美的感受、理解、表现、陶冶和创作,其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情感教育的实践表现。合唱艺术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其团结精神、审美情趣等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在非音乐专业的普通高校推广合唱活动,还是在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组建合唱团,并长期有规律地进行合唱训练,都是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就高等教育而言,重视素质教育就是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①在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教学大纲设计中,合唱是非音乐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同时也作为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相关课程的开展都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被动、课堂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合唱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演唱多声部合唱曲的能力;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技能,能运用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排练和演出,也能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童声合唱的实践活动;同时在合唱艺术实践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增强了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笔者针对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高校合唱基础课程中使用的教材或者曲目

目前,合唱基础课程的教材中使用的曲目分类较单一,综合性曲目教材曲目量过于繁多,课堂运用效率不高。应收集大量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集,包括混声合唱、同声合唱、童声合唱,然后进行分类:第一类,外国作品年代分类,如早期牧歌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乐派时期、浪漫乐派时期;第二类,中国作品内容分类,如艺术歌曲创作、中国诗词改编、中国民族歌曲改编;第三类,童声作品的风格分类,如传统作曲手法、现代作曲手法等。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多年来积累的课堂教学经验,优化课堂使用的曲目,并拟定一套内部使用曲目教材。

二、扩大学生在课堂的参与面

除了教师指定的授课内容,应增加部分学生自选内容,大班多人的授课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学生分组排练的时间,并给予小组团队更多的创新创作空间,使原来的学生参与被动、教师授课疲惫等问题得到改善,从而呈现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导向的良好状况。笔者曾经开设过一门“合唱团实践与训练”专业选修课,由于选修的学生非常多,原本计划50人左右的班最后变成120人的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排练与学生被动地接受模式,很难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于是,教师可以将120人的大班拆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约30人的室内合唱团。然后设定每个小组选曲的范围,如作曲家生于1885年以前的曲目、无伴奏的作品、通俗歌曲改编的作品、中国民歌改编的作品等。让学生小组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创新训练的空间。

三、新媒体工具在合唱课堂中的运用

在合唱基础课程的内容学习过程中,除了课堂上教师的理论与亲身示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使得学生在课后的自主排练和团队合作能密切地跟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使得原本教师无法跟踪和督促课后排练效果等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除了现有的课堂教学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外,还将目前大学生普遍使用的智能化手机和社交软件都设计进来,作为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小团队可以利用他们手中的智能手机对小组排练的情况实录,并上传至社交软件的群,教师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能随时查看他们的排练情况和效果并给予指导。这样的互动和督促能有效地将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并同时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进一步推进“朋辈”教育的合唱机制

“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合唱艺术活动,使学生们通过参加合唱训练和演出来丰富文化生活,拓展知识面,提高其多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②已经有了三年成功经验的华南师范大学推广合唱普及化的“朋辈”教育,是合唱基础课程改革的很好的证明和奠基石。何谓“朋辈”教育?就是以高校现有的学科资源,如音乐系或者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包括非音乐专业的特长生为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到各个院系,协助其组建合唱团并参与到其中的组织、排练等具体事务。达到“朋辈”间的互助互爱,加强了兄弟院系的合作、并使得合唱不仅仅停留在“唱”的层面,还加强了“训”的锻炼。

总之,合唱课程是作为高校美育教育的培养手段,是作为音乐教育的必备基础,还是作为大学生的艺术文化生活一部分,其重要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有效的教学改革,能使合唱艺术在高校教学中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力。

注释:

①胡建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

②温酷.浅谈在普通高校成立学生合唱团的重要性[J].东京文学,2011(6).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基础教育新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田晓宝.合唱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