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教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设计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三个模块。各模块具体内容如下:学科教育理论模块包括学科教学理论、学科课程理论、学科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包括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典型课例分析———兼谈新课程学科教学设计、新课程专题研究;学科教育研究模块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科教育研究简介、优秀学科教育研究介绍、教育论文写作。这三个模块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课程功能。
其中,学科教育理论实现在职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计,旨在使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中蕴涵的课改理念,提升相应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专题研究”环节依据新课程中增设的学科专题开设,帮助教师解决在新增学科内容方面带来的困难;学科教育研究是在职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练后,这一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对有效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专业提升和引领作用。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贴近时代脉搏,体现新课程要求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敏感于时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关注新课程、反映新课程、体现新课程。关注学习者,突出职后特点任何课程设计如果脱离学习者的具体特点,都很难较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既有成人学习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师学习的专业特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评价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对此特点做出回应。重难攻坚,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薄弱环节职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设计、选择、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把握教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为教师的职后学习搭建适宜平台,很好地起到专业提升与引领作用。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针对职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分析,设计了主要针对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共三个模块。在数学学科中,结合学科具体特点,设计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一。数学教育理论,含三个分支,分支一数学教育基本理论:一般教育理论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目标教学”理论与中国高考;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分支二数学课程理论:课程的基本概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概说;古代外国数学课程概况;中国古代数学课程概况与突出成就;欧洲数学课程的发展;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的演变。分支三数学学习理论:“学习”与“数学学习”概说;基于行为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认知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人本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
2)教育警示作用。科教片以自己特有的严谨和严肃,真实反映事件发生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教育警示价值。如2005年是全国煤矿事故频发之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尤为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投拍一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电影科教片《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
3)服务社会。科教片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农村缺少培训和学习的环境中,科教片的运用显得意义尤为重大。在电影刚刚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内最早拍摄的电影系列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用在农业和科技培训中。如当时金陵大学拍摄的很多农业方面的科教片,播出后农民学习热情,施教效果很好。
科教片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观看和调查,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科学性太强。传统的科教节目长期以来都是向观众“灌输科学知识”,观众在面对科学的时候,感觉都是高深莫测,无法理解,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2)拍摄者自身缺乏科学知识。科教片反映科学的最新发展,但科教片的拍摄者往往缺乏这种科学素养,造成拍节目的人并不了解科学,而了解科学的人却不会拍节目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3)故事性不强。由于知识的抽象性和深奥性,枯燥难懂一直困扰着科教类节目的发展。一些科学专用词语、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让观众理解和接受起来觉得晦涩难懂。
4)新技术应用不够。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知识的发展,科教片也开始运用电脑动画来表现不易拍摄的镜头。但是总体来看,这些技术的运用还是不够。
科教片能给观众展示平时接触不到或者很难接触到的知识,这本身就能满足很多观众的好奇心,如神奇的自然、神奇的宇宙等,所以观众对于科教片的需要也是迫切的,科教片也是很有市场的。那么科教片的发展有什么策略,我们针对上述问题一一展开讨论。
1)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深入浅出。科学并不是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的神明,而是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教片在制作过程中应该贴近现实,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共鸣。如北京有线电视台从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引进的《自然探索》和《科学探索》,这2档节目自引进以来,收视率就一直在有线台名列前茅。因为这2档节目是以一种平等的、互视的目光去打量观众,只有这样,才会引起撞击,才会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2)编剧和拍摄的沟通很重要。科教片最重要的不是讲述的内容,而是讲述的目的。在科教片的拍摄过程中,人员选择很重要。编剧和拍摄者必须要沟通好,编剧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得首先把要拍摄的东西吃透,把握好片子的主导思想,通过看似散碎的镜头讲述科学知识。如刷新科教片收视纪录的《宇宙与人》在短短60分钟里用一种平等的视角向观众讲述了宇宙的故事,把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变得形象而有趣,成功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3)故事化。故事化是科教类节目通俗化和吸引广大观众最有效的手段。知识融入到个别事例中后,才会有悬念,有情节,让观众更感兴趣。将知识于人密切联系在一起,人是故事的参与者,科学知识于人有益才会引起人们的关心。如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致富经》《今日说法》等栏目,总是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来传播经济、法律知识,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分析为人们释疑解惑。把事件当作知识的载体,这是讲故事的需要,同时也是电视形象化表现的需要。
(一)全科教师培养植根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综合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首先是深刻理解并紧紧把握当代小学教育实践的需求,这种需求根植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要求,根植于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根植于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两大问题的解决。这是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全科教师教育聚焦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免费定向培养全科教师,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以及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通过提高农村教师群体的培养质量、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从而实现全科教师培养满足农村教育现实需要;面向基础教育综合化课程改革的双结合,彰显出面向农村、扎根本土、实践取向的全科教师培养的价值追求。
(二)全科教师培养指向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和教育公平的时代内涵近年来,师范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农村教师依然存在结构性紧缺,从而引发教师培养质量和教育公平问题,严重制约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为解决这些问题,全科教师教育应从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养成教育等方面将师范生置身于农村真实的教育场景中,让他们深刻体会那些远离繁华城市的偏远乡村弱势群体农民的孩子,感同身受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培养师范生致力于扎根农村、奉献农村并改变农村教育的深厚乡土情结,尤其要培养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弱势者或经济弱势者儿童群体的亲近与广博的关爱,从而将公平教育的理念融入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内化未来小学教师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使其走上教育岗位后能够更多关爱儿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可见,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全科教师教育政策必将教育公平作为其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予以践行。
(三)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校地双赢”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仅有湖南、浙江、重庆和广西等几个省市着手探索实施全科教师培养计划。但如何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也没有固定的培养模式可资借鉴,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重庆市从2013年开始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3+1”培养模式。其中,“3”是指大学四年有三年在高校完成全科课程学习,“1”是指在最后一年时间在地方研训机构指导下在基地学校见习、研习,在定向区县农村小学实习,最后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位。为此,重庆市通过搭建由“高校(University)—区县政府(Government)—研训机构(In-stitute)—小学(School)”共同组建的“UGIS”全科教师人才培养联盟新机制,对师范生的培养进行了“全面关注,全程实践、联合培养、动态管理”,形成了高等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合作发展共同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多元格局,促进了高校和地方区县的协同创新,确保了小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走向“专业人”:全科教师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
目前,将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的界定,通常理解为“培养能胜任小学阶段所有学科教学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教师”,这种能胜任多科教学甚至是包揽所有小学科目教学的理想培养目标遭受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鉴于此,破解“全科性”的理论品质、实现小学教师角色从知识型的“职业人”向全科型的“专业人”转变,有必要厘清以下三对关系:
(一)全科教育与分科教育的关系
首先,从内涵来看,全科教师绝不是重复中师教育的老路。全科教师政策出台的背景确实有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的现实需求,但是,部分省市小班化和包班制的推行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则孕育着从培养“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全科教师的必然选择。其次,从全科和分科的关系来看,分科教学以学科知识的概念体系为线索来组织课程,课程体系偏重单一学科的纵深发展,割裂了各部类知识间本来的有机联系,难以适应课程综合性的要求,不利于学生作为“全人”的整体发展。相反,全科教育则秉承了综合培养的价值取向,注重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素养与开发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培养,突出全科教育的“综合性”。再次,从小学教育的特性来看,小学阶段更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全科小学教育人才,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科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
从各自对应的范畴和本质内涵来看,全科教育是相对于分科教育的,是指能胜任小学全部学科教学的全科教师教育,重视“学科教育”,关注教师教学知识技能以及“教书育人”能力的获得。而“通才”是指“通用之才”,通才教育是相对于专才教育的,它以培养“全人”为宗旨,以内涵丰富的人文教育为基础的更强的专业教育。显然,全科教育和通才教育各自倚重点是不同的,但有相通之处:全科教育是建立在跨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教育,它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力求在专业与综合之间寻求平衡,并指向于“通才”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全科教育需要不断深化其内涵,让全科教师成为具备综合教育素养、全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三)全科教育和多学科教育的关系
从所依托的学科基础来看,全科教育和多学科教育虽然都是以多个学科为基础,但是有本质区别。一方面,全科教育从有利于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出发,打破了“学科专业”壁垒,强调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其形成学科之间的视界融合,这一融合统御在全科教育之下,成为提高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源能量。多学科教育则是以学科为研究基础,从完善各自学科体系发展的角度将学科知识灌输给学生,由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构架是零碎的、单层次的,缺乏学科知识之间的统合能力,因而在应对复杂的教学环境时容易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从学科的组成结构来看,全科教育不是多个学科之间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跨学科教育,这是对“全科性”的重要解读。通过对全科教育与上述三者的关系解读,可以将“全科性”破解为三层内涵:一是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体现;二是知识体系的“跨学科性”延伸;三是专业领域的“层次性”分类。笔者认为,对于文科类课程、理科类课程和艺体类课程三大类课程间的综合性还需加强。如文科类或理科类必须要和某一类艺体课程相结合,既要体现培养模式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之间的交融,又能兼顾多学科(主课两门且兼顾一门艺体课,注重音体美素质的培养)教学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全科教师应具备“全科综合”的专业素质,“跨学科”的理论品格以及能胜任“多层性”学科教学的“专业人”属性。它将“全科性”的三重属性统摄于全科教师“实践性”价值理念之下,不仅能适应大规模城镇小学分科教学的需要,也能适应发达地区小班教学包班制的需要,还能满足偏远农村小规模学校“被全科”教学或“复式教学”的现实需求。
三、重建“四维系统”:全科教师专业特质的“个性”深描
通过上述对“全科性”三重品格的破解,有必要进一步深描全科教师的专业特质,全面刻画农村场域下“四维一体”的全科教师“个性”特征:即在“理念、知识、能力、心理”四维的基础上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特质分解为农村教育上的“情”、文化知识上的“宽”、综合能力上的“强”以及人格发展中的“全”。
(一)扎根农村教育的“情”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导致出现了城市毕业生“过剩”而农村教师却存在着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不愿意就业农村和高校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含糊不明两个方面。这就需要把培养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真正愿意扎根农村、具有深厚农村教育情感的高素质小学教师作为育人的主要目标。全科教师教育面向农村、定向小学的培养方向,恰恰体现了师范生要扎根农村、奉献农村的深厚情感和关爱农村儿童、改变农村教育的强烈意愿。它是全科教师致力于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先导和动力系统,决定和支配着其他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质量,因而成为全科教师专业特质的核心与灵魂。
(二)注重文化知识的“宽”
从“职业人”走向“专业人”的全科教师应具备“全科综合”的专业素质以及能胜任小学阶段多学科教学的“跨学科”知识视界,尤其强调师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养成教育、音体美素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成为全科教师专业特质的核心系统。这就要求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宽厚扎实,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农村小学教育环境。相应地,需要学校不断优化全科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拓宽公共基础课程、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延伸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培养综合能力的“强”
知识和能力素质是教师专业特质“一体两翼”的支持保障系统。全科教师要真正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环境以及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需要做到能力特质的“三强”“:综合素质能力强”才能应付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被全科”教学或“复式教学”的现实需求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等弱势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专业发展能力强”才能在不同情境和条件下灵活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构建适宜性的教育策略;“生活适应能力强”才能在农村教育生活环境落后的情况下能有效抵制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以积极的心态客观地理解自身所处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提升自己的从教心理,做到乐于扎根乡村并奉献农村教育事业。
(四)塑造人格心理的“全”
新生入校后不分专业,只分文科和理工科二大类。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对于不受学生欢迎和社会欢迎的专业,应给予调整。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及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有些学生当初选择专业时对专业不了解,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喜欢所学专业,学校规定又不能换专业,造成对课程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学、逃课等现象;即使有学生不喜欢本专业,并在努力学习,但很难成为优秀人才,毕业后寻找的是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浪费大学大好时光。
2本科生实行导师制
学生选好专业后,学院应及时为每个大学生配备导师。负责对大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指导工作。导师制由15世纪初英国“新学院”的创办者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新生一入校学院就根据其所选专业为他指定一位导师,负责指导他的学习和品行。导师和学生每周必须进行谈话,由导师指定阅读书目,学生汇报读书心得,师生一起进行研讨。在导学时,主要是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并为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同时,导师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他们的生活、交友、做人、个性健康发展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通过朝夕相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学校、学院制定政策,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博导、硕导、教授担任大学生导师。每年学院和学校对大学生导师进行评选,对培养出优秀人才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3教学计划的修订
目前大学的教学计划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部分。在总学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越来越少,大多数专业课在30学时左右。造成了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没有掌握。为此建议:各专业根据需要,减少基础课时,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直接删除,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专业课在70—80学时左右,专业课在50—60学时左右。由于基础课程的减少,有些是考研的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建议学校对有需要的学生开设强化班,帮助其考研。
4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坚持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评价的原则;坚持按不同学科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生、教学督导和同行以及教学委员会共同评价的原则;坚持激励和引导的原则,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通过网上教学效果评价、听课、问卷、座谈会和集中评议的方式进行,可分学生评价、教学督导与同行评价、教学委员会评价等三个方面。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为调动教师主动提高教学效果,学院以学年为单位,可将学院教学业绩津贴总额的20%用于对教学效果优秀教师的奖励。
(2)对教学质量不合格的教师提出整改要求,并继续追踪考察,若连续两学期不合格,则停止教学一学期,限期整改并参加培训。培训结束经学院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承担授课任务,否则调离教学岗位。
(3)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晋升职务以及优秀教学奖评选的基本依据。
(4)在教师职务评聘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教学质量评价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当年一切评优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5)对于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的教师,推荐参加学校及省部级的“优秀教学质量奖”评选。
5鼓励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法
研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并不是把某一教学模式做到了极致,而是每位教师都寻找到了适合的教学模式。只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即使在同一门课程,允许课堂教学有多种模式。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法研究,大胆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改革有无限可能,学校需要勇敢尝试和科学创新。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课程改革是否在课堂中能够生根发芽。
6大力开展各类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活动
一、重视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
学科德育渗透,关键是各级行政领导,基础是教师。要使教育工作者能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离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环境的意识。为此,要组织教育工作者认其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各学科教学大钢等。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教育工作者从培养跨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来,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认识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统一认识,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加强组织管理,制订措施,保证学科德育渗透的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佛山市教委制定了《佛山市中学实施德育大纲细则》、《佛山市小学实施德育纲要细则几把中小学的德育实施细则中有关学科德育渗透,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行政部门制定了措施,促使学校的学科德育渗透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佛山三中在学科德育渗透上做得较好。他们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管理:第一,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成立“德育的学科渗透领导小组”,专门组织、研究这项工作。第二,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佛山三中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凡是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第三,编写《佛山三中“中学德育大纲”分年级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中学阶段各年级的教育要求和任务;做到中学教育的层次化、系列化,使教师明确任务,掌握尺度,做到适度。第四;围绕“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课题,组织全校教师研讨,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找出结合点,并把每章节的渗透点列举出来,整理汇编成《佛山三中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作为教学中教育渗透的依据,使德育渗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保持经常性。第五;组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讨课”,同时请有经验的教师上全校性的德育渗透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渗透的方法、技术手段及其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效果。第六,编辑出版《佛山三中德育渗透教案集》(各学科有1-2集),共十余本。第七,编辑出版了《佛山三中德育渗透论文集人并组织评选优秀教案与论文。佛山三中做到了有领导、机构、制度、要求、计划、目标、总结、科研、检查督促评比,并包含所有学科,全部文化课,使“离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深入了一个层次,迈出了新的一步。
为了及时总结和推广佛山三中“依法治校,依织青人”经验,1997年底,佛山市教委在三中召开了““佛山市在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现场会”,佛山三中介绍了“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的实践与思考,加快了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工作的进程。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
教师除重视把握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专题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外,还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坚持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唐朝对外关系时,讲述唐代的中国,经济、政治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有不少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吕、吉备实备、空海等到唐朝学习,但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学,而是学成回国后,传播、消化中华文化,在创建日本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鉴真、玄奘两位高僧,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寻求学问,放弃较为安逸的生活条件,长途跋涉,飘洋过海;忍饥挨饿,担受风险。这种为了求学,为了文化交流,不顾个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给人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国家,只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才会受人敬仰;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原因之一,是唐朝推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文化交流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好方法。只有善于学习,才会有所收益和进步。
又如;在讲香港失而复得的历史时,教师讲述自从17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科技的高速发展期。与时俱进的则国运兴隆,抱残守缺的则江河日下。中英两国相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英国因工业革命成功而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而中国则因闭关锁国而停滞不前。在这背景下;两国相遇必以中国失败告终。百多年来,志士仁人,都没有忘记收回香港;以圆振兴中国的理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决定收回香港时,中英的相对国力已倒过来,所以在整个谈判中基本上是中国定调。失而复得,正是这种力量对比变化了的结果。它给人们三大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本;历史潮流,不能抗拒,包括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大潮;上一个世纪的较量,是物质力量的较量,下一个世纪的较量,将是知识力量的较量。
又如,音乐教师在教唱《南泥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时,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欣赏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讲解: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到了南泥湾,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学员们深受教育;向三五九旅英雄们献上了新编的秧歌舞《桃花篮》。《南泥湾》就是这个秧歌舞的插曲。在教唱时,教师后发学生用学过的表现音乐的手法,用领唱、齐唱的方法,通过优美的旋律;描绘陕北江南美景,礼赞劳动模范的功勋。前半段是两个优美柔婉的柔情性长句,用领唱方法;后半段用齐唱,同时在前奏部分和后半段的节奏跳跃部分,加民族打击乐来烘托歌曲,产生欢快愉悦的气氛,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由于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内容;再哼上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情上会产生共呜。
四、挑战二十一世纪,随时代前进,努力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书育人,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在此,以历史学科为例。佛山市中学历史学科开展了“方法、手段、内容、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教学实验,我市历史教师称之为“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实验”或“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实验”。我们运用整体性观点和综合性方法,紧紧把握住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方法、手段、环节及其总和,处理实验变量及其各种因素。这包括四个变量(方法——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式教法,或“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启导式教法;”技术手段——多种传播媒体(含多媒体计算机)的综合运用;内容——知识结构、图式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认识的有机结合的教学),四个因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和十个方面或环节(教纲、考纲、教材、教学目标、方法、技术手段、练习考试、评讲、评价、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握其总和。并加强历史室、电教室的建设。它促使佛山市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四个转变”(即“变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为“启发导学式的能力型为主的教学”;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教学;“变传统的讲解、板书、挂图等手段的教学”为“传统媒体手段与现代媒体手段,含多媒体计算机手段优化组合的教学”;“变单一的班级课堂教学”为“班级课堂、历史室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力求达到“二个五要点”(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思想认识有机结合;②在“整体、主体、现代、优化、深层”上体现学科的德育渗透),改变“五点状况”(学科思想教育的随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层性和说教式),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方法,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能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德育实效性,回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若干问题,回答了“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若干问题。(《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获1997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1997年《德育报》中小学德育论文一等奖,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该《实验报告》刊登在《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佛山三中《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开展德育渗透的研究和买践活动》一文,介绍了生物、英语、地理、语文、历史、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学,在“构建教育框架,明确目标、内容、步骤,把握住结合点”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加强德育渗透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经验。
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碍、情绪障碍、思维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等的识别与排除;采用调节法等,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最早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专门研究的是祝智庭教授与李文昊,他们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结构由三方面组成: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情意、专业能力结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知识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詹青龙(2007)在博士论文《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中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五边形结构,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成熟度、一般教育学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技术实践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衷克定教授两次发表了题为《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知道“教什么”,即掌握学科相关的内容,又要知道“怎么教”,即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还应当知道“怎么应变”,即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控制。刘美凤教授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维度建构了较为完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构架。其中对知识内容又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指一个学科领域主题和怎样组织及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它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整合;学科课程知识。张燕(2012)在其博士论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研究》中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框架包括信息技术一般教育教学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一部分的观点,虽然起步较晚,但被学者逐渐接受。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PCK)内涵
教学知识(ITPCK),是指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融合而产生的,是信息技术教师独有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将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知识转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或教学表征,帮助学生学习。拥有ITPCK的教师,能根据特定的主题,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组织、调整与呈现学科知识,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林万新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建构的产物,是在教学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实践性知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时间短,教学经验匮乏,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把握和领会,实现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和积累,在实践中发展和深化。基于舒尔曼关于PCK的后续研究和以上学者关于信息技术PCK的研究,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PCK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基于信息课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并对信息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信息技术PCK组成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PCK组成的研究,早在2007年詹青龙就提出信息技术PCK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评价知识、课堂环境和管理的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学生信息技术理解知识和学生思维知识。张燕(2012)提出信息技术PCK包括评价知识、课堂环境管理知识、教学策略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学习心理和学生认知发展。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PCK则融入了时代的元素,具体包含课程的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的知识、学生的知识、课堂环境管理的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不仅包括课程本身知识还包含教师对其理解内化的知识。2003年,李艺教授阐释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以后更多的学者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并对其核心价值进行探析。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乌美娜教授对教学策略的定义为: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是不同的,更强调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总体考虑。这里策略与媒体相关,就少不了技术的掌握。关于评价的知识,因为信息技术课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仅在高二时有学测而已,所以信息技术课堂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随堂小测、上传作品、小组评价等,从而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包括关于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生学习困难知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亦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所以关于学生的知识总是与教学策略的知识紧密相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堂环境管理既要管理学生又要管理机器设备还有课堂教学资源以及课堂情境的应对。机器问题,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有机器会发生故障,所以我们既要兼顾课堂教学又要考虑机器问题,确保学生正常使用机器。关于技术知识,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1.1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在过去的课堂上,无论哪一学科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将知识重点展示在黑板上,书写的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组织,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虽然增加了一些老师的课外工作量,但是省去一部分课堂书写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2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传授知识重点一样举足轻重,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角色,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英语课堂上,可以制作一个模拟的商场情境,在环境音的提示下,让学生分角色来进行扮演,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融入感,便于知识的深刻记忆。
1.3课堂教学的延展性
课堂的拓展,一直是教师注重的环节,因为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不足以让学生完全理解课堂精髓,而作为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网络课堂,可以有效地延展传统课堂教学。网络课堂的应用,可以解决学生差异性;网络课堂的应用,便于教师网上布置和批改作业;网络课堂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容易形成的弊端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由于老师素养的参差不齐,以及各级学校对教育技术硬件配置以及师资培训的重视程序不同,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多媒体技术应用过量,忽视知识的本体性
其实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会走两个极端,一个是不重视,一个是过于重视。不重视便不应用,过于重要又会应用过度,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成了一堂欣赏课。过于依赖课件,既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课下来,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却无法理解教学重点。
2.2忽视传统教学工具的应用,不能将传统教具的使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
只要老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善于发现,善于动手,很多平时不起眼的物品都可以是很好的教具,例如一杯水、一片树叶、一张纸,一块木头,都能成为教具,在课堂教学中,一些传统教具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知识重点。例如数学课堂中,三视图的理解,非常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让学生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时,会有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而感到困惑,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当堂制作几个纸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分组观察和讨论,问题就会解决。这个时候,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具比现代教育技术要有优势。
2.3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一言堂,学生成了单纯的听众
一个好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也不是屏幕一言堂,而是能将教育技术、老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结合起来的课堂,很多老师或者过于炫耀技术的应用,将课堂变成演示型低级课堂,或者老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工具,学生成了单纯的听众,对知识的学习变成了观赏,这都是对课堂教学的偏颇理解。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课件制作的再精美,也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成功。
3针对弊端的解决方法
3.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高低,决定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当与否,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具有多样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科学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融会贯通,并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什么环节该用教育技术,什么环节不用,以适当为原则。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工具巧妙结合。例如地理课堂上的地球仪,一个小小的地球仪,容纳了整个世界,让学生产生无数幻想;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更直观地深入宇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前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后者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应用教育技术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是情感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有效的课堂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也只是一种辅助学习工具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投影、录相、计算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与主宰,主动地探究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掌握时机
授课教师在挑选案例的时候,往往以典型性为先,希望以典型性案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笔者认为在案例选取中,应该兼顾趣味性和典型性,其中以趣味性更为重要。当课堂上讨论的案例是充满趣味性的时候,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到案例的思考中去,在欢笑声中主动思考。这种全情投入的状态,对于学生们的主动思考和学习是至关重要和难能可贵的。上课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即使授课教师自己卖力地讲述案例,声情并茂,竭力启发学生们思考,然而台下的学生们却神情呆滞,或是低头看教材、玩手机,又或者是窃窃私语,完全没有融入授课教师想要营造的学习氛围,没有进入到教师想要引入的问题的思考中去。因此授课教师应该重视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们利用课下充分沟通,了解其生活、所思、所想,兴趣和爱好,在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的选取,那么学生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为案例所吸引,从而深深地把知识记到脑海里。
2掌握课堂节奏,让学生们在兴奋和紧张思考中完成学习任务
授课教师要掌握课堂节奏,有张有弛,既有轻松愉快的案例讨论,学生投入参与,又有教师较为严肃的理论讲解。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一直对该次的课堂教学保持较高的精神投入和较高的兴奋度,而不是抱着无所谓、可有可无的态度。一节课有45分钟,学生们很难一直保持精神的集中,那么这个时候,授课教师就需要考虑调整课堂的节奏,帮助学生们集中精神。提问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思考的方式。每当教师说要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总会不由自主地绷紧神经,凝神地听教师提出问题。这个时候的学生也是专注度很高的。结合课堂正在讲授的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生活,说一些好玩有趣的内容,就能够提起学生们的兴趣,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授课内容上来。在课堂上,有时是因为兴趣,有时是因为紧张,学生们可以很好地集中精神。因此,授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如果学生们的精神不是很集中,有点松懈的话,那么适时提出问题,提问学生,造成适度的紧张,或是结合课堂内容,说一些轻松好玩的事情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上课的效果会更好。
3以兴趣为导向,抓住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展开参与式教学
《品牌管理》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运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出问题,让学生们围绕案例,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们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能够充分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而不是一味接受信息的信息接收器,更不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之前,可以先提出理论框架,进行相关问题的限定,让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在理论课程学习的范围内展开讨论,让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同时,教师应掌握问题讨论的深入性和广泛性,对学生们加强引导,避免问题过分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是过度延伸,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科的关键点和精髓。参与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因而能够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
4通过播放内容丰富多彩的视频材料,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和思维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理论的同时,适当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搜集整理资料、ppt制作、团队协作能力,逐步形成一边理论探讨,一边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一)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1.课程导入时的讨论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从“破冰”开始,“破冰课”指的就是这门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即第一堂课。所谓破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二是消除学生与课程教学之间的陌生感,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冰课”的效果怎么样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顺利与否以及今后的教学效果,因此能不能上好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破冰课”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该课程学科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等。本人通过几轮的探索与实践,确立较为有效的“破冰课”模式,根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人文地理学课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而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形成了班级学习风气、课堂氛围,这些情况要求教师在开学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本专业本班级的各种情况,即备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文地理学地域性学科特点,讲授绪论时,采用以生源地为单位的小组讨论的方式,如讨论自己家乡的农业、工业、、人口密集程度及其原因、民风民俗、旅游开况后派代表发言,轻松实现预期目标:一是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假期生活引到课堂上来;二是通过同乡之间聊家乡、在全班讨论,轻松交代人文地理学学什么和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其实人文地理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主要有:对于国内外时事热点,运用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进行讨论,运用聚落地理学知识,从我国城市化进程角度分析土地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之间的矛盾;谈家乡的民俗民风、产业结构、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分析家乡城市地域格局和前景;分小组讨论分析家乡的地名及其由来,从而掌握地名景观这一内容;上网搜集逆城市化现象资料,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等。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既能避免教师传授知识陈旧,又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通过鼓励调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在讨论步骤上,先由同学们分组讨论,后由每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对参与积极性高的、有自己观点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刺激同学们讨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及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内容。教学又是“教”与“学”的结合,在“教”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思维训练、利用ppt讲解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人文地理学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根据实践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如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上讲台讲解民俗;从自然、资源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区位差异等方面,查阅城市规划资料,分析并解释呼和浩特市城市向东南发展的合理性;调查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开发,分析客源市场的特点,总结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中心思想和传播方式,分析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调查内蒙古地区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等实践教学的形式有演讲、讲课、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中还要求有ppt、文档,必须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并展示,引导学生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思考当前的很多社会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缺少适当时间、适当内容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不但不能突出人文地理学应用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落到实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三年制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而言,人文地理学教学中专业的外业实习不可能像地理学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一样进行较系统的野外实践,但是在当下,光凭传统的讲授与板书结合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吸引学生。而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又可以借助影音文件的优势,直接影响学生感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实现野外实践的不足。例如在讲述宗教景观、不同区域民居的比较、旅游景观等教学内容时就得利用影音和图片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探索和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法理学的学科特色及本科教学环境与要求解决上述问题,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效率、目标、乐趣法理学本科教学应当注重效率。学时紧张几乎是国内各个法学院的共同问题,教改可以做些微调,但论证耗时、协调关系复杂,远水不解近渴;更重要的是,即使增加学时,以法理学对时间消耗的大胃口,可能也只是缓解。效率是本科法理学教学必须重视的。这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取舍比覆盖重要;启发比包办重要;慢比快重要。
1.效率要求课堂讲授有重点有取舍。
(1)教学体系安排中的取舍。法理学教材内容繁多,以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理学》为例,全书分为六编:导论、本体篇、发展篇、运行篇、价值篇、法与社会篇。全部讲授的话,教学时间不足难以展开,初学者也无法完全接受。教师上课并不需要对教材内容一一覆盖,可根据经验形成教学侧重点。以笔者的经验,对大一新生而言,从体系上讲,基础内容是应当保留的,如本体篇、运行篇等:抽象、思辨性内容则可适当舍弃,如价值篇、社会篇。当然,这种取舍弃并不是说思辨性内容不重要,那恰恰是法理学的精髓。舍弃是因为面对从未接触法学又毫无社会经验阅历的初入门者,担心欲速则不达。当然,如果法理学可以分为两个学期上的话,思辨性的内容自然可以在第二学期系统讲述。
(2)课堂讲授中的取舍。与体系上的取舍正相反。课堂讲授重点应围绕思辨性内容。基础知识在教学框架上是重点,但讲授的时间应当多花在思辨上。可将价值篇、社会篇的内容零散运用于课堂讲授中,使初学者不用面对复杂的抽象体系,也能管窥其中奥妙。同时,也能使课堂更具备“法理”气息。
2.效率要求课堂教学重启发。具体知识性内容课堂上点到即可,学生们课前必须做功课,预习知识性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更需要做的是把知识性内容有选择地展开,注意介绍相关学术成果;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3.效率要求课堂讲授“慢”。从效率上讲,课堂教学应当“慢”,而不是“快”。效率并非要求教师快马加鞭甚至语调加速,那必定影响教学效果,没有效果也就没有效率。唯有“慢”才能将宏大、抽象的问题讲清楚;才能把看似“无用”的知识讲“有用”;才能气定神闲、工笔细描,传达思辨之妙。“慢”要求将一个具体问题讲透彻,可以不厌其烦地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再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在有所取舍、以启发为目的的前提下,“慢”与有限的学时也并不冲突。
(二)目标
好的教学首先要有明确、适当的培养目标。结合法理学学科特色,培养目标应包括:
1.要求学生掌握课程中的知识性内容,这是法理学教学的基础。法理学教程里的知识性内容,如基本概念、原则是法学入门的基础,应要求学生掌握。
2.进行思想启蒙,这是法理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目标。“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应当是简单地解读教科书,而应当是在法治理念和法学原理上多下功夫”。这至少包括:
(1)哲学思想的启蒙。在教学中,可适当介绍一些东西方经典哲学思想,这对学生深刻把握法律思想和原理有很大助益;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法律思想的启蒙。溯源法律思想史是必要的,这是法理学入门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这种启蒙,无论告诉学生那种法律理念或原理,都可能成为纯粹的思想灌输,而难以培养有思维能力的法律人。深厚的内功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法理学的基础。
(3)法治思想的启蒙。“我们培养的高校毕业生,包括已经从事法律实务的毕业生,常常表现出法治理念的缺失和对一些发法学基本原理的曲解,与大学的教育方式不无联系。法学教育应当重视法治思想的启蒙,而不仅仅注重作为技术的法律。
3.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法理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应当是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单纯的知识不再稀缺,知识的神秘性被打破,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凸显价值,传统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思维方式的培养对法理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鉴于目前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本科生的思考能力着实堪忧,作为法学入门向导,本科法理学教学不得不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这包括:
(1)必须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盲信偏听;
(2)必须强调客观思考的重要性,思考者本身所具有主观性可能会影响结论的真实,只有尽可能摒除主观性,才可能获得可靠结论;
(3)必须强调学术的诚意;
(4)必须强调逻辑的重要性;
(5)必须强调“体验”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传承,也来源于体验,否则难以摆脱盲目的窠臼。其次,要培养学生专业思维方式。法学方法论的介绍在专业思维培养方面极为重要。方法论可能繁复深奥,本科教学中,可以去繁就简,对其做简略、通俗介绍。应尝试引导学生多做这方面的阅读。没有广泛阅读,不可能学好法理学,特别是阅读经典著作,必不可少。阅读面不限法学,可以非常广泛,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均可涉猎。
(三)兴趣
要消除初学者对抽象、枯燥理论的恐惧感和茫然,必须提升学生兴趣。这需要:
1.深入浅出,将复杂道理讲得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更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有恰当评估。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具体化。教学中应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增加对社会现实问题或案例的分析。可选择有针对性、启发性、代表性的案例或社会热点问题,运用专业理论进行分析,使抽象理论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变得容易触摸和接近,对学生也更有吸引力。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科教兴国政府财政科技教育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世界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调整政府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将振兴政府财政的思路建立在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为,这种从后工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产业支柱的变化方面。与以农业或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其生产是以将高科技作为其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其消费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现代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的财政意义在于:从财政收人方面来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必将催生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这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又会构筑“新型行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供充足的财源。因而,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现代政府财政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由于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的获得,是以加大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加快对人的知识化和以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为前提的。因此,发展多结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多阶段和多功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管理有方的管理者,营造出一个科技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就是现代政府财政以科技、教育为主要依托的重要表现。这就如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政府财政是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样,现代政府财政也必然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其主要依托。
2、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和健全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的科技、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仍然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来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的。在时期,还出现了轻视知识、排斥科技的严重破坏科技教育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既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加大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结果是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很大,从而使我国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而且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也为财政收人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巧%,新产品税利已占工业税利的10%。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收人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所提供的税收占较大比重。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世纪交替时期要完成由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任务,使政府财政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其基本途径就只能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总之,我国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据原电子工业部估计,在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之一的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技术出口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低;在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及受教育水平上,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比重,现阶段约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出我国10—20倍,美国达到80%,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0%,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巧0余人,而美国1988年就有200多人,日本1987年为700多人,联邦德国1987年为400多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这些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尚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完成振兴政府财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如何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以达到振兴政府财政的目的,从财政角度来看,主要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管理会计;双语本科;本科教学
Abstract:Theauthorthroughto"Managementaccounting"bilingualeducation’sexperienceandtheexperience,elaboratedtobilingualeducation’sunderstanding,hasdiscussedthebilingualeducationteachers’raiseandteachingmaterial’schoice,theChineseandEnglishteachinglanguageproportion,teacheswithstudyquestionsandsooninteractiveandprominentheuristicteaching,sceneteachingmethod.
keyword:Managementaccounting;Bilingualundergraduatecourse;Undergraduatecourseteaching
前言
构建国际化的会计教育,是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切入点。管理会计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会计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财经类院校都对该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及前沿;另一方面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也有好处。笔者在两个学期《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遇到不少问题,现将心得和思考阐述如下:
一、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双语教学的英文为BilingualEducation。这一概念来自美国这个拥有150多种语言的移民国家。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直译的含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双语教学主要指用汉语和英语课堂讲授英文原版教材内容的教学制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以及前沿的学术理论的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树立国际观。据此目的,《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双语教学首先应是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教学,而不是英语教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是首要目标,双语教学的次要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此目标指导下,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绝不能是“汉语”和“英语”两张皮,即先用汉语讲解,然后用外语重复,或者先念一段课本,而后用汉语解释。双语教学要淡化“双”的区别,将母语和英语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真正领会英文原版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精髓。
二、《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教材问题
教材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性依托,其选择应以是否“有助于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规范和根本评价标准。双语教学选用原版英文教材已经成为各高校通行的做法。南京财经大学《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选用的是Atkinson,Banker,Kaplan,Young编写的“ManagementAccounting”,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由于此版教材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管理会计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它的中译本。虽然教师不要求学生中英文对照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自行购买。笔者认为这种“准双教材制”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学生会过分关注和依赖汉语信息,忽略原版英文教材的学习和体会,从而削弱双语教学的作用。
运用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能够与世界主流技术和思想接轨,对培养学生未来的就业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版教材的另一个特色是其先进性。一些前沿理论或方法,在国内本科教材中见不到,或者一带而过,或者仅仅做抽象介绍,而原版教材中却会有原汁原味的阐述。比如管理会计中的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被誉为是成本会计的里程碑,国内由于应用极少,故教材中多为简略和艰涩的解释,没有可以信服的完整的案例加以说明。国外教材轻松解决了这一尴尬。类似的内容,比如成本企画、平衡计分卡等等。另一方面,原版教材中案例、佐证、背景阐述比较多,洋洋千余页的教材中,知识点比较散乱,对于习惯了国内教材风格的学生,对原版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还有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双语教师既要努力让学生熟悉西方教材的风格,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梳理知识点。双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要求课后学生对应国内教材进行学习,作为参考。但是,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相对照,同样的知识点经常会出现在不同的章节和场合,如在Kaplan等编写《管理会计》的教材中,成本差异分析,不同于国内教材出现在标准成本法的介绍中,而是出现在弹性预算的章节中。笔者建议,使用原版教材可以不必拘泥于原版教材的体系编排,教师可以考虑以国内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为主线,调整穿插原版教材内容,这样容易使学生通过中文教材与英文教材对照预习复习,把握管理会计的主要知识与脉络。
三、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
双语教学的师资一直是制约双语教学实施的“瓶颈”。在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目标下,双语教师首先应是“专家型”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其次才是具备良好英语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会计发展至今,其学科体系涉及很多领域和方法,双语教学首先从专业上要求教师能够通晓管理会计的发展和研究前沿,现代通畅的信息交流,使得这个层面的要求相对容易达到。目前《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语言。
对于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笔者认为,近年来高校本科扩招,各学校会计专业师资均相对匮乏,所以对双语教师的培训不一定就是一步到位送到国外去学习,可以分步骤、分批次进行。第一步,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外教资源,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包括语音、语调和日常用语训练;第二步是“请进来”,可以从以英语和汉语为主的双语国家(如新加坡)或多语地区(如香港)聘请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会计学专业教师或有意从事教学且具备双语能力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或者聘请其他高校在双语教学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对教师的专业英语授课的语言交流技巧、授课方法等进行交流和培训,互助教学,观摩指导;第三步是“送出去”,即经过一定程序的挑选和考试,选派双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分期分批地到国外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和英语水平,同时也可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在大力培养双语教学师资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双语教师备课工作量太大,不仅
要查询和吸收大量的外文资料,还要考虑如何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其工作量往往是非双语授课的数倍。另外,多数财经类院校《管理会计》双语的授课对象是十多个班级,在师资受限的情况下,不得不多班级授课,而且学生的外语基础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和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如果没有特别的工作量核算、教学质量考核、教学研究科研立项、职称评审等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激励教师坚持做下去。
四、《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中、英文授课语言的比例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对校园心理环境的构建还存在一些误区,部分学校非常重视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希望通过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让学生满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和对校园的热爱;却往往忽视了道德修养、文化底蕴、文明礼仪等社会需要的精神环境的营造,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智商高,情商低,不能在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各方面的要求。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及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特点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由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因此要提高教育管理实效,首先要分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基本特点。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边远贫困的农村或山区,基础教育落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进入城市来到大学校园,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到陌生,一时难以适应,人际交往也往往局限于本民族的小圈子;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基础差,需要全额缴纳的高学费使学生感到生活压力很大;自认为预科生不如本科生,与本科学生难以融合,对“预科生”这个代号带来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甚至会影响日后的本科生活;许多高校所开设的预科生课程以及使用的教材仍然是高中的教材,使预科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厌学。以上这些特点都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心理,给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加大了难度。
三、营造良好心理健康环境,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实效的途径探索
(一)以情感为纽带,营造和谐关爱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却客观存在着并能够被主观体验到,如果学校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建立关爱、和谐的关系,那么所有师生都会在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校风校貌中受益,从而愉快的工作和学习,教育管理工作自然事半功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管理效果的基础。缺乏积极的情感的沟通,甚至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会导致他们丧失激情和信心,他们比一般的本科学生更加需要关爱,虽然学习成绩较落后,但他们其中不乏能歌善舞才华横溢的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需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注入更多的积极的情感,并关注的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帮助他们敞开心扉,才能更好地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潜力,帮助他们变弱势为优势,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本科的学习生活。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让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预科学生和谐友爱的相处,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不同民族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宿舍,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学会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和谐共处、互爱互助;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定期不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对于宿舍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及时予以化解;组织各种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的课余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同学的团结友爱。
(二)以激励为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从填鸭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加之课程内容“热剩饭”,部分自制力较差的预科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反正预科一年后肯定会上本科,所以学不学都无所谓,这种散漫的学习态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是个人的,而是会传染给其他的同学和下一届的预科学生。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首先,需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测评,并对成绩优异、文体突出的学生和优秀的学生干部、共青团员进行表彰,并以两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作为选择本科专业的唯一依据;其次,优化预科课程体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去选听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此外,有必要执行班级集体自习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习习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三)以校园活动为抓手,促进预科学生向本科的顺利过渡
数据结构课程是通过研究计算机程序设计中非数值计算数据的关系、存储和操作等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结构清晰、高效率、鲁棒性强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在我校,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等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电气教育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尤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等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而言,数据结构课程更是一门核心的综合性专业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国ACM/IEEECC-2005教程将算法与数据结构类课程列为核心课程之首。由于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相关的教学改革一直不断,总的来说大致有以下3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改革;
(2)教材体系的改革;
(3)网络共享资源的建设。
基于以上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讨论,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1)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细化,降低学生对理论的要求,但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础算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两部分。在课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足够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尽可能掌握概念性及一般性知识。另外,我们开展了基础知识点的题库建设,并通过测试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测评。
(3)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在在线测试平成教师制定的练习和测试,巩固学习效果,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完善教学资源和题库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一直是以研究型为主,教材中存在着大量比较艰深的理论知识。
我们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出发,对理论知识的内容和要求作了相应的降低和调整。教学过程中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了最低要求。应该指出,由于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对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不同,我们设定的要求可能不能满足学生某种职业规划的要求。对于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职业规划设定为多媒体制作的学生来说,可以降低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要求;但对于选择程序设计、游戏设计等方向的学生而言,数据结构课程却是重要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对某些专业基础课的较高要求,在降低理论要求的同时,我们将一些专业竞赛或者专业活动小组建设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来,鼓励在算法及算法分析设计等方面感兴趣或者在职业规划中有需要的学生通过竞赛前的专门训练提高相应的能力。例如,针对应用型本科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可将ACM的竞赛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ACM/ICPC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学生程序竞赛,其目的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来充分展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培养学生在压力下进行创新思维和理性实践的能力。同时也为那些将算法分析和设计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致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考核方面,单一的理论考核方式削弱了数据结构课程的实践性,而增加上机操作的考核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学生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纸质考试、上机操作和平时表现组成。考虑到不同专业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学生的总评分数计算公式为:总评分数=理论考核成绩×α+上机操作成绩×β+平时成绩×γ,其中α,β,γ为权重因子,且α+β+γ=1。理论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总分仍为100分,在计算总评分数的时候进行折算,但理论考核不再包含有关编程的具体问题。上机操作考核时间为12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若干题目,考核在无网络环境下开卷考试,允许携带非电子版本资料和书籍。具体的考核环境严格按照ACM进行,只是不再分成小组,由学生独立完成。上机操作考核共设8份不同试题,学生随机抽取试题并按照一定顺序间隔坐好,保证学生前后左右试题不同。我校对2013级软件工程专业、2012级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和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等进行了教学实践。在题库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对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了分类,并组织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了主观题目的录入。题库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共约1500道题目,所有题目已经让修过这门课的学生根据难度分别标记为预习和复习类型,并且开通了基于题库的在线测试,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测试,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考核中权重的设置主要从不同专业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进行考虑。软件工程专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最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次之,而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中等教育的师资,因此要求他们掌握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以满足以后的教学需要即可。
二结语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工作中检验理论、提升理论,是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工作中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是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作者曾在电力系统就职,体会比较深刻。对于变电站而言变压器检修经常要做空载和短路试验,工程上变压器空载试验方法采用调压器在低压侧加压,空载容量应小于调压器容量的50%,试验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1%,以测量变压器的铁损。一般电力变压器在额定电压时,空载损耗约为额定容量的0.1%~1%。变压器短路试验用自耦变压器调节原边电压,原边电流达到额定值时,测量变压器铜损。通常电力变压器在额定电流下的短路损耗约为额定容量的0.4%~4%。通过亲自动手做压器空载、短路试验及观察实验现象,联系《电路》、《电机学》中关于变压器的相关知识,加深了对变压器的学习与理解。发电厂自动化控制是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已投产和在建的大型发电厂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非常高,已达到“无人值守,少人值班”管理模式。发电机组的自动开停机、自动同期并网技术验证了《自动控制理论》、《继电保护》等相关理论知识。在电力系统工作的4年中,笔者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提升。
二电力系统工作经历对电气工程本科教学起到的积极作用
1教材选用目的更加明确
教材是高校实施培养计划的重要介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高质量、合理化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完成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的保证。作者在施教时参照自身的工作经验,选用更具有方向性与实践性的教材,提高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智能电网、数字化电站是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其要求电网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更高。因为这一目的,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中,目前国内应用的PLC有西门子(SIEMENS)公司生产的S7系列、施耐德公司生产的Quantum等系列、三菱公司生产的FX3G系列等。随着日系PLC退出中国市场,西门子PLC被普遍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例如三峡电厂、葛洲坝电厂、溪洛渡电厂等大型水电站使用PLC对发电机组、辅助设备系统等设备进行控制。因此在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授《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这门课程时,应该选用以西门子PLC为基础讲述电厂及电网自动化控制的教材,教学内容更接近电力系统工作实践,使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更具有方向性
现代电力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有着严格的职业要求。扎实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必要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毕业生就职于电力企业所必须具有的素质。电力系统设备分为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两大类。就发电厂而言,从事电气一次设备的检修、维护及管理工作需要毕业生熟练掌握《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机学》等专业课程的内容,熟悉电机、开关电器、载流导体、电抗器、补偿设备、避雷器、继电保护系统相关知识,这些是为适应发电厂工作而储备的理论知识。从事电气二次系统工作的毕业生则必须重点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子技术》、《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的相应内容。因此拥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来服务电力企业,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动手能力在促使毕业生快速融入到企业生产工作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发电厂电气设备维修工作需要毕业生有较强的电气二次配线、布线及PLC编程能力。发电厂中大量布置电气二次控制盘柜,实际的检修与维护工作需要高强度的控制回路布线与配线工作,电力系统高度自动化则需要毕业生具备基于PLC的自动化程序读写能力。公文写作能力是现代化大型企业对职工的基本要求。我国各级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维护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实际的工作中需要职工撰写大量的公文,例如对发电厂而言,每个月要写电厂运营报告、机组检修报告、技术改造方案等,特别是实行工作票制度后,每天都要写设备缺陷处理报告及巡检报告。这些工作要求职工具有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对于毕业生而言,必要的公文写作能力在求职及就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3将工作经验融入教学
将宝贵的工作经历融于课堂教学,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讲述《电路》第十一章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变压器的原理、空载和短路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在讲述《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时,以发电厂开停机控制流程、辅助设备自动化控制流程为例,将专业课程学习与电厂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更适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4将企业中应用的前沿技术
带进课堂随着数字化电站、智能电网的建设,大型发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状态检测技术投入使用,开始对1000KV特高压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电力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应当将当前电力系统的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带进课堂,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学生对前沿技术的求知兴趣。笔者从事过175MW、770MW水电机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及维修工作,巨型水电厂厂用电系统运行及维护工作,水电机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组建与维护工作。其中770MW发电机组自动化控制技术、巨型水电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都是当前电力系统的前沿技术。将这些知识带进课堂,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本专业的发展动向与趋势,积极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