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业融合趋势范文

产业融合趋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融合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业融合趋势

第1篇

恰逢十七大召开之年的本次年会以“融合趋势与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题,下设“政策法规与趋势”、“新兴市场与机会”及“技术与创新”三个论坛。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周子学、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莫玮、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鲁阳、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荣彬等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以及来自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埃森哲、大唐移动等诸多知名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本届年会。

信息产业实现整体崛起

在7日晚的“成功企业家之夜”活动上,一年一度的年度盛事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事件、经济人物、新锐人物、创新企业、年度成功营销案例最终揭晓。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话题的本次年会还首次颁发了2007中国信息产业年度节能创新奖及2007中国信息产业年度商业模式创新奖。当晚,与会人士还就“成功企业家之夜”的主题“企业崛起与企业家精神”展开了高峰对话。

2007年注定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命题,这要求信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在这一关键时点上举办的年会,为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迎接企业国际化竞争加剧的挑战及产业融合带来的机遇,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十五大提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明确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再到今年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逐步深化。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莫玮司长在大会期间表示,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型道路。

融合趋势期待产业深化

事实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继蒸汽技术和电力技术之后,又一项全方位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用性技术,其特征决定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与传统技术融合的过程,信息化发展也就是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

而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粗放式道路,使得我国工业化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也在客观上要求信息化必须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在产业融合的大势之下,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周子学司长在发言中表示,信息产业应加速结构调整,着力打造大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与硬件结合的嵌入式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鼓励在汽车、医疗、机械等领域发展大宗软硬融合产品。”同时,推动制造业与运营业的融合互动。

经过多年的规模扩张,信息产业开始出现一些有别以往的明显变化。从往年看,电子信息产业的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工业平均水平,但今年上半年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却一直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以今年八月份信息产业利润增幅为例,比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低11.4个百分点,信息产业出口增幅也低于全国水平1.5个百分点。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经过多年的规模扩张,是否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开始要从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以加工出口和生态损耗带动产业增长的模式是否走到了尽头,下一步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模式是什么?”周子学在年会中发出了自己的思考。而有关部门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曾经依靠低价能源和资源获得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要“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但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然不能以迟缓甚至停滞产业发展为代价。那么,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在哪里呢?

“软件服务外包”是“十一五”规划中给出的答案,而从制造向服务转移成为基本发展思路。周子学指出,要以信息化发展为契机,推动各种基于软件开发的信息服务,鼓励业务类型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要在推动软件外包的基础上推动软件“内包”,鼓励和引导软件企业承接国内传统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

正如分析人士指出的那样,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发展服务外包,则将引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向产业链上高附加值部分拓展。“这既有利于信息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又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链接2007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获奖名单(通信业部分)

2007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

袁欣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童国华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烽火科技集团总裁

2007中国信息产业年度新锐人物

钱建林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钱利荣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2007中国信息产业年度创新企业

银河联动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第2篇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里,IT业界可谓是风云变幻:国内网民数量突破一亿、百度上市演绎神话、阿里巴巴鲸吞雅虎中国、龙凤双芯比翼齐飞……这一切,都给人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印象。

截至2005年6月底,《IT时代周刊》以每期平均175,244册的发行数据,再次顺利通过BPA认证。关于IT界和IT媒体的现状与未来,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IT商业杂志的掌门人,曹健先生有什么观察与思考?2006年1月11日,TOM科技访谈室邀请本刊总编辑曹健先生与广大网友共同回顾了IT界走过的2005年。

2005年IT业大事联想拔得头筹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TOM访谈室荣幸地请到了《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健先生。曹健先生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做了很长的时间了,2003年曾被评为中国IT媒体10大风云人物。

曹健:大家好。

主持人:在过去的2005年里给您印象最深的IT事件是什么?

曹健:联想成功地收购了IBM的PC部门,这应该说是2005年发生在世界更是中国最大的产业新闻。

主持人:事件发生在2004年的12月份,您当时在哪儿?是怎么得知这个消息的?

曹健:当时我在广州,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开始还不太相信,上网看到新闻才相信。我当时的一大感触就是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主持人: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曹健:一方面是为联想的勇气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之担忧。第一,中国企业成功并购世界巨头的案例比较少;第二,联想吞并了IBM的PC部门后业务和文化能否更好地融合也是我非常担心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相同点存在,不同点更多,两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都不同。

主持人:2005年8月份,联想和IBM PC百日婚姻之后的第一份答卷显示盈收情况达到196亿港元,增长速度非常快。您对这份答卷怎么看呢?

曹健:他们剔除了过去应该支出的那部分钱,得到了盈利,因此这并不表明联想已成功地并购了IBM。这只是万里的第一步,联想人应该更清楚地知道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主持人:您预计在2006年,联想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挑战呢?

曹健:挑战会有很多。比如人才和薪酬体系的融合。过去IBM和联想的员工待遇是不同的,联想员工肯定没有IBM员工的薪酬高,如果继续实施原来IBM的薪酬,那么成本会太高。未来两年这些矛盾将暴露出来,一旦削减薪酬,IBM一些员工肯定要走,联想便要招聘新人,可这些新人能保证ThinkPad原来的品质么?

还有,联想需要得到客户的进一步认可,让他们认为ThinkPad被联想收购后服务和质量仍然保持原来的品质,甚至更好。

2005年的IT界特点:融合、低调、务实

主持人:您能否用三个词描述一下2005年的IT热点。

曹健:自从你给我出了这个题目,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请教了一些人,得到的答案千姿百态,因为IT业界太丰富了。如果让我用六个字总结,那就是“融合、低调、务实”。

3C融合的趋势非常明显。将来电视、计算机要和通讯融合在一起,家里可能没有电话,电视就是家庭娱乐的终端。来了电话,一按遥控,就可以用电视接电话,还可以用电视收邮件、看IPTV。

2005年提出最多的是解决方案。一些厂商不卖硬件,不卖软件,而是卖解决方案。IBM这样的世界巨头也在往这方面转型。这预示着产业已经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新的增长点来源是什么呢?来源于市场对它的需求。什么叫营销?营销就是满足需求和潜在的需求。我很高兴看到2005年IT企业在竞合、融合中不断壮大。

第二点是低调。前几年,IT企业相对来讲还是玩高调概念。我每周都可以接到很多邀请,听他们演讲、炒作,把一个东西从一吹到十。而2005年我很少听到有人不停地演讲和炒作概念。大家以更加务实的姿态来思考自己和市场。

第三大特点是务实。务实就是实实在在可以赚到钱。企业是经济实体,既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政府机构和所谓的协会、学会、事业单位。企业就是满足市场、赚取利润,利润最大化。

2005年很多IT企业更加务实,更加满足市场了。2004年,那些卖杀毒软件的企业整天说这个能杀,那个能杀,病毒多得不行;去年一年没有那么多的炒作,病毒却比原来少了一点。ERP企业也好、CRM企业也好,都实实在在地去满足相关企业的需求。现在已经不是那种“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时代了。他们开始真正解决企业的需求,比如酒店管理、中石油、中石化行业管理解决方案,已经踏踏实实、真正用心地去帮助客户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帮助客户增强利润点。同时,IT企业本身也壮大了。

前两天我见到用友的一个朋友,问他用友今年的形势怎么样?他说用友今年形势比去年好了很多。我说用友前几年炒作得很厉害,常常开会,花很多钱聘请国际的CEO来(当然我不是说聘请得不对),概念有很多,中国的事还没做好就要国际化。走向国际化不是喊出来的,应该是水到渠成。

我最近看到柳传志先生的一段讲话――“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去国际化。”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很对。现在我们很多企业,无论是炒作概念也好,提出口号也好,走向国际化也好,很多东西自己都没想清楚就开始宣传。2005年我觉得这方面的事情少了很多,所以我也为用友、金蝶这样的公司感到高兴。华为任总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也较少出席演讲。华为2005年海外销售有60亿美元,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首屈一指。我觉得真正把自己的事做好,把客户的事做好,企业就一定会壮大,这也是2005年IT信息产业界可喜的一个变化。

主持人:可不可以这么理解,2005年IT业大家开始冷静下来,开始做自己手头的事,而且真正明白赚到钱才是硬道理。

曹健:没错,他们真正为客户着想了。就是帮客户成功了,自己也就成功了。实际上这个概念已经渗透到很多企业中去了。我以前在新华社做记者的时候,采访中央各个部委,他们从来没有考虑到帮客户、企业、消费者提升价值,只是考虑自己怎么管理。现在不同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国有特大型企业都知道怎么拿出解决方案,怎么提供完美、周到、细致的服务来给客户、消费者创造价值。

互联网行业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

主持人:对互联网行业的现状,您感到乐观还是悲观?

曹健: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条路坚持走下去一定会成功。但是我觉得第二拨互联网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泡沫。行业人跟我讲应该有适度的泡沫才会带动这个产业,我也同意这个观点。没有泡沫就没有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没有把市场培育起来,没有士兵就没有将军,没有士兵的牺牲也就无法成就将军。最近我访问一些互联网公司,有的找到了风险投资,找到了清晰的盈利模式,有的找到了风险投资,但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总体来说,大家都很积极。

主持人:最近炒得比较厉害的概念就是Web2.0了。您怎么看?

曹健: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Web1.0是被动的,但Web2.0是主动的,是个性化的。以博客为例,我可以写日记,把内心的独白都放在网上,建立我网上的社区。凡是认识我的网站都给我建了博客,挺有意思。

主持人:您每天都更新吗?

曹健:更新不了,只是让我的秘书、网管帮我把每期为《IT时代周刊》写的总编随笔放上去。在这随笔里面,我主要把对产业的思考或者观察到的东西告诉大家,有敏锐的,也有讲好话的。我写东西喜欢发自内心,虚假的东西不愿意写。读者也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是发自内心的。

主持人:您对Web2.0看好吗?

曹健:我觉得任何一个新兴的东西应该让它发展,慢慢长大。现在Web2.0的前景是乐观还是悲观,成功还是不成功,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是博客的出现使得人和人之间沟通的信息更加细腻、到位,更加清晰了。

它同时还一定要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服务器、光纤要给钱,人工要给钱,这些都要费用的。如果博客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肯定不行。现在网站赚钱要么靠广告,要么靠短信,或者彩信。博客能否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关系到以后它能否壮大。当它们无法适应环境,自然有新的东西来取代。讲穷则思变,到了一定程度就变了。所以我还比较乐观。

2006年:IT业将越来越热IT媒体则再度步入整合期

主持人:您认为2006年IT领域的发展会怎样?

曹健:IT产业很难预计,新技术新科技总是不断涌现,不知道从哪个角落跳出一个英雄,就非常厉害。但是它有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信息产业或者IT产业逐渐在和传统产业融合。

主持人:那这种现象最主要表现在哪里?

曹健:最大的表现就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解决了实际问题。我在广州存钱,在北京可以取;我在工行存钱,在建行可以取,这就是IT的产物。

主持人:所以可以理解为其实2006年整个IT行业会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会让我们感觉到越来越便利。

曹健:没错!不光IT业,能源、冶金、勘探和医疗等领域也是这样。生产将更加方便,当然在个人终端的表现上是突破性的。例如,3G融合将使用户的手机成为小型电脑,无聊的时候可以下载电影到手机上看。

主持人:2006年整个IT行业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呢?会是回冷、大热或者说是平稳发展?

曹健:我个人认为将会从平稳向发热过渡,更多的厂家将会走向竞合,更多的技术也将会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们自己开的汽车都会有很多IT的东西在里面。

任何一家IT企业都不可能满足客户方方面面的要求。比如只是软件强大不行,还要有好的硬件来配套;一个解决方案需要涉及存储、操作系统、硬件等多个方面,还要在平面上再开发,绝不是一家IT企业所能解决的。

主持人:所以会在融合中平稳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热?

曹健:没错。但是我觉得肯定不会像互联网第一次浪潮那么狂热,第二次互联网浪潮来得理性了很多。

主持人:2005年IT媒体的日子不太好熬,您预计2006年会怎么样?

曹健:可能日子越来越难过。

主持人:《IT时代周刊》会出一些什么样的策略来实现突围呢?

曹健:我们从创刊那天就开始认为读者是衣食父母,而并不是广告商。要把媒体办好,首先要卖给读者,是卖不是送。有了广泛的读者后再把我们的读者卖给广告商。广告商投放广告绝不是因为媒体怎样,而是要看这个媒体有哪些人在读。最后我们才把品牌卖给社会,做一些活动。其实很多人说做活动很赚钱,某某杂志一个活动赚几十万、上百万……《IT时代周刊》创办了五年没做一个活动,我们百分之百的精力都放在内容上了,考虑的全是我们怎样才能满足读者真正的需求,他们为什么要读这本杂志,又是什么时候读?

主持人:同样的问题,对2005年IT媒体的状况您也能用三句话来概括一下吗?

曹健:我觉得2005年IT媒体的概况,第一是日子很难熬,第二IT媒体整合即将开始,第三“内容为王”的媒体开始逐渐走红。什么意思呢?像《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过去非常辉煌,每年有几个亿的广告,这是任何一个行业报刊都不具备的。但是互联网起来以后,新兴媒体起来了,传播的方式改变了,就给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内容做得不好的平面媒体,基本上2005年都非常痛苦,也有很多死掉了。IT媒体2005年是酝酿变革、合并的一年,可能在2006年会有更多体现。杂志、报纸之间将会合并,或者死亡,进入新的整合期。

什么样的媒体将慢慢蹿红呢?就是始终坚持内容、满足读者需求的媒体。所以说2005年整个IT媒体用一个词就能概括――日子难熬。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信息来源,大家每天都能收到很多短信、网络信息、电视信息、广播信息、MSN和QQ信息,但真正能引人注意的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记者、编辑要在这方面下工夫,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媒体在读者心目中的影响。虽然我们做得不是太好,但是一直在坚持以这样的理念去做,所以我们每期都在进步。

主持人:您说2006年IT媒体会进入整合期,《IT时代周刊》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曹健:没有,我觉得我这一辈子能把这本杂志做好就很骄傲了,我不希望把一个媒体做得很大,其实真的没必要。我觉得事情要做精,不能贪大,因为经历、能力、管理水平都比较有限,能把这本杂志做到二十年、三十年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我没有更多的奢想。

主持人:最后,您还有什么想和TOM网友说的?

第3篇

摘 要:本文从产业融合的理论视角对当前旅游业多业态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旅游业正在与其他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进行产业融合,产业价值链不断被解构和重组,并表现出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特征。本文不仅对这种产业融合动因进行了具有旅游特质性的剖析,对融合情况进行分类,还指出其本质是一种创新。融合产生的效应反映在多方面: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演变,出现系统集成商和具有双边特征的平台企业,非物质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出现模块化迹象,跨行业人才成为稀缺资源等。

关键词:产业融合;现代服务业;模块化;旅游服务外包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步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业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这一革命性的产业创新推进了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发展,并导致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许多演化经济学家就此提出了产业融合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这种产业现象,即新型业态是产业融合的结果。对于产业融合的定义,理论界没有统一认识,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答案。美国学者格里斯坦和卡恩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1]。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的定义,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个角度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在《产业组织论》一书中认为产业融合是这样一种现象,即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而导致具有相互替代关系,使两个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转为处在竞争关系中的一种现象[2]。而我国学者厉无畏的认识得到普遍认可,他指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3]。产业融合最先出现在信息产业,此后蔓延至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服务业等其他领域。服务业不仅进行着内部各行业的融合,而且与农业和制造业也进行着融合。服务业在第一、二产业增值中的作用凸显,形成了跨行业、高知识密度、高投入、高回报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在这个浪潮的带动下,已经显露出了“跨界”发展的迹象: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如工业旅游、会展旅游、农业观光游、医疗旅游、教育旅游、房地产旅游;新型产业功能逐步显现,如旅游景区兼具影视文化基地,养老、医疗方式借助旅游框架产业得到升级;新型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演进,如旅行社集会议组织、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展览策划于一身,旅游系统集成商逐步出现,双边性质的旅游组织不断诞生……种种迹象表明,旅游业悄悄地对其他产业进行着“渗透”,在各个层面与其他产业进行对接,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各种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式,以行业实践丰富着产业融合的内容。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过程,最初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分立,由于产业是生产同类或者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当两个不同产业分立时,各自存在退出壁垒、相互之间则存在着进入壁垒,这时产业之间存在各自的边界。此时,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同特性或功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他们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在边界清晰的特定产业范围之内。随着信息技术和体验经济的兴起,社会经济状况的相似性、消费者旅游偏好不同形成的跨产业需求、多种产品联合使用的互补性、政府经济性规制的放松等因素,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由分立走向融合。同时产业的单元化和模块化方便了旅游单元嵌入其他产业体系,赋予了该产业以旅游功能,“使原先传统的边界模糊起来,彼此共生共赢”[4]。

目前的旅游业跨界融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另一种是旅游业与非服务业的融合(见表1)。第一种类型属于第三产业的内部融合,是出现兼具多个行业特征的新型服务业业态的过程。这种融合表现在相互渗透和交叉,从而使得融和后的产业兼具旅游业的特征,与原有的旅游业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其中最典型的是由信息服务商、旅行社、航空公司、银行业等融合而成的在线旅行社,它兼有各方的业务特征,又为客户带来了新的价值,对传统业务进行了补充和升级。第二种类型属于服务业的产业外融合,旅游与工业和农业的边界模糊化,出现兼具农业和旅游业或工业和旅游业的新型产业业态,工业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是典型的代表。旅游业与农业、制造业的融合使原本各自独立的旅游服务产品和农产品,通过共同的标准束或集合后渗透结为一体[5]。观光型农业由于旅游的渗透改变了原有农业生产模式,要具备知识性、观赏性和参与性,其生产目的、产品价值、顾客定位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尽管与农业有关,却不能用农业生产观念来发展观光农业,观光农业中的服务增值功能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样,工业旅游的产生使制造业企业进行着各方面的改造,比如增加参观和学习的场所,改进企业的一些工艺流程等等。融合后的新产业与原有产业之间或是替代、或是互补、或是结合。

产业融合是产业演化的高级表现形式,孕育着新产业的诞生,因此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特质是创新。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过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创造新的结构的产业突变。从产品角度来看,旅游产业融合是一种创新,反映在旅游动机和旅游线路以及附加服务上的创新。旅游不再仅仅是求知、休闲、健康、审美、娱乐,而是更多地具有咨询、人力培训、美容(不同于健康)、辅助销售(房地产旅游)、传播理念等作用;旅游的线路也不再局限于风景区和人造景观的组合形式,而是多产业模块的集成。从市场开发角度来看,会展参与者、企业内需要培训的员工、力图改变容貌的爱美之人、晚年享乐的老年人、寻找廉价优质医疗服务的患者……都在进入旅游企业的视野,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市场。参与融合的企业,无论是旅游企业、其他服务业企业还是农业和制造业企业都在业务和流程方面相互磨合,实现一种新的组织格局,这又是另一层面的创新。因此,产业融合是一个多角度、多方位的对旧有的突破和创新,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路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

1. 旅游的体验性

旅游体验是旅游世界中的硬核[6]。因此旅游经济是典型的体验经济。所谓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某一事件中,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于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体验的策划者不再仅仅提供商品或服务,而要提供最终的体验,充满了感性的力量,给顾客留下难忘的愉悦记忆[7]。体验经济是终极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济形式,它具有终端性、差异性、知识性、延伸性、参与性和补偿性。这就要求旅游业具备开放性,是一个按主题化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价值的复合体。由于产业间分工的细化,多样化价值的提供不能依赖于单一产业,而要靠跨产业的重组与融合,所以,旅游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旅游产业进行融合。

2. 闲暇的二重性

查理斯・布莱特比尔认为,闲暇是去掉生理必需时间和维持生计所必需的时间之后,自己可以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支配时间[8]。马克思把闲暇进行了二分:从事休息、娱乐等普通活动的时间,称为第一闲暇;劳动者利用一部分闲暇时间进行学习与专业技术的培训,不断增长知识与提高生产技能,通过社交等有关活动丰富社会经验与了解社会关系,通过文化活动,在精神上得到美的艺术享受,是精神、智力、交往等高级活动时间,称之为第二闲暇[9]。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闲暇时间中的大部分不再用于消费物质资料,而是用于消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为创造财富做着实质性的要素投入,因此,闲暇具有经济二重性:消费性和生产性,而且生产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休闲视野下的“旅游”强调旅游是人类的一种休闲行为,是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第一和第二闲暇的复合载体,自然也具有二重性。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其生产性的表达,在产业传统边界内不能圆满完成,需要各分立的产业联动形成融合载体,如体育旅游、教育旅游、医疗旅游等融合产物,都是对旅游这一内生特质的呼应。

3. 经营者对经济性回报的追求

企业对经济性的追求客观上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生,主要表现在范围经济方面。范围经济最初是指“同一家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小于两家专业企业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联合成本”[10]。后来这一概念被进一步地扩展,不仅仅指成本节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有可能是受益范围增加所带来的效益,如业务的协同效应、市场范围扩大等。为此,钱德勒将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联合销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11]。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旅游趋于无边界发展,多业务组合分散了风险,多元化产生协同效应,多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强了可持续性,经营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因此,企业对利益的追求,是融合发生的经济性动因。

四、旅游产业融合引发的思考

1. 对旅游业的再认识

“综合性产业”代表了以往对旅游业的认识,简单而缺少理论思辨,使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始终不能在一个成熟的范式指导下进行,因此避免不了美妙而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的境遇。借助产业融合的视角,旅游业的扩张轨迹似乎就清晰了许多:旅游业是以旅游需求为驱动力的产业,产业链是围绕旅游需求构建的。由于旅游需求的动态性和多元性,使旅游业成为其他产业产出的组合,因而形成了广泛的价值网,建立了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是随机的、动态的,具体表现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在功能、形态上的融合。旅游产业的外延得到了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得到结构性认知,拓展了以往的认识框架。在传统的“六要素”基本架构上,以横向和发散性的思维去拓展业务和创造增值空间,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融入到更多相关产业价值的分配体系中,突破行业业务范围窄和收益低的尴尬境遇。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旅游业发生着一系列深刻而富有深远意义的巨大变化。知识经济提高了旅游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提高了旅游供给的质量,知识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推动着旅游发展,与此同时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对其他产业的增值贡献加大,使旅游业步入了现代服务业的行列。知识性、创新性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知识是融合的媒介物,是融合创新的源泉,知识性使旅游产品具有了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征,这大大突破了原来对旅游业简单的认识。旅游业正追逐着那些有跨行业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他们将给旅游业注入更多的创意,更密集的信息量,引领行业发展。

2. 产业竞争格局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产业融合以后,市场结构会发生更复杂的变化,竞争合作关系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跨界”发展使企业进入到更广阔多样的竞争空间,同时树立了来自不同产业的竞争敌手。比如,在融合后的金融服务市场上,金融企业不但面临原有的竞争,还要面对保险业跨业经营的竞争,还可能受到来自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挑战。现代物流业的融合把运输、邮政、快递、仓储、通信并行入一个轨道,结果是重组并购不断上演。至于旅游业,携程旅行网这个融合产物正威胁已经运转多年的酒店预订系统和传统旅行社,跨国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也在与旅行社争抢修学游和医疗旅游的新兴市场……产业融合在带来市场范围空前扩大的同时,也使旅游企业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

一些新锐的旅游企业,其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在产业融合中呈现出新的变化,他们试图构建整个价值创造系统。在模块化、链条式、集聚式的运作模式之外,很可能使产业组织进入一种结构更为复杂,包含多个产业的价值星系模式,把市场从一个价值交换场所蜕变成价值星系中各交互往来的对话论坛,开拓出企业源源不断的创造性与活力[12]。在体验诉求下,让生产商、供应商、合伙人、顾客组成的联盟共同合作、创造价值,提供一次完美的旅行过程。

3.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仅导致了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而且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企业为了达到快速响应,往往通过横向联合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时机,抓住最核心的东西进行更大范围的业务整合,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的结构更趋于柔性化和扁平化,具有以最短时间进入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市场,进行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就奖励旅游而言,旅游企业的产品设计过程实质上已经融入到了客户方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要跨越市场的最基本接触,进行深入的沟通、联盟式的合作,才能开发出具有激励效果的旅游方案。

另外,一般在融合地带会产生具有组织信息交换功能的平台性的垄断性企业组织。例如在银行卡业中,每个银行卡组织与相连的发卡银行的收单银行构成一个平台企业;在媒体产业中电视网络、报纸和互联网站等都是平台企业。携程旅行网正在逐渐显现出类似的地位特征,市场份额2007年占据电子旅行社行业56.8%,将排位第二名的“e龙”远远甩在后面。这种企业可以牵制双边市场,一方是酒店,一方是游客。由于交叉网络的外部性,所谓成功的商业模式是要吸引更多的双边市场顾客进入并使用它的平台,而不是在每个单边市场追逐利润最大化。可见,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定价策略都要在产业融合中发生改变。

4. 旅游功能的模块化

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过程带来的另一个突破性的认识就是,旅游功能的模块化,由于产业边界的模糊,旅游成为一个价值模块并嵌入到其他产业的价值链当中,成为产业链上的增值点。业态的混合型增长及旅游服务外包业务的开展,都是对这种效应的诠释。以差旅管理为例,针对各类企业的出差旅行、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和商务考察的需要,提供专业化咨询、系统化管理与全程化服务,即事前计划控制、事中过程控制和事后做报表分析。将以往的旅行社业务融入到其他公司的整体运作当中,成为一个模块,被分包出来。模块化的发展模式意味着经济资源的升级,组织、网络、信誉和社会资本等高级资源成为了主导因素,超越了以往旅游业发展的推动要素(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存在),加快了旅游业与网络社会的紧密联系,达到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5. 对旅游教育的启示

对旅游教育界来说,一直存在着“旅游人力资源高要求,高素质人员低进入”[13]的就业悖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设想的培养对象的就业范围限在传统资源型的风景区和接待业。若以产业融合的范式去理解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我们不难看出,具有融合战略观、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要,不管是寻求新市场定位的大公司还是在特殊领域生存的小企业都强烈需要这种创造性的人才[14]。因此,要以大旅游的思维,不囿于已有的学科体系,跟随产业动态进行旅游教育体系的调整,既要培养提供行业基础服务的技能型人才,还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Greenstein S,Khanna 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J].Boston,1997:201-226.

[2] 植草益. 产业组织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 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50.

[5] 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5-60.

[6] 谢彦君.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5(6):25.

[7] 张承耀.体验经济的六大特征[J].t望,2005(4):35.

[8] 李仲广.闲暇经济论[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5:24-25.

[9] 同上.

[10] 小艾尔弗莱德・钱德勒.范围与规模[M].华夏出版社,2006.

[11] 同上.

[12] 厉无畏.创意产业价值创造机制与产业组织模式[J].学术月刊,2007(8):68.

[13]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 谷惠芬.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5(12):23.

[15] 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6] 何建民.世界饭店百年发展的启示[J].饭店现代化,2004(8):22.

[17] 施金亮,周德力.产业融合与旅游房地产发展策略[J].上海地产,2007(9):39.

[18] 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2-54.

Industry Convergence:A New Perspectiv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rends

YANG Y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anghai 200439,China)

第4篇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民族旅游村寨;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融合已然是现代产业获得生命力的一种新的特征和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兼并现象在不同产业的企业中经常发生,产业之间的划分界限日渐模糊。产业融合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让人们真切感受到这种新业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西南地区民族村寨在经历了西部大开发时期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之后,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西南地区民族村寨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在此背景下,由道路基础设施、环境、文化、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引发的当地发展迟缓的现象在西南民族旅游村寨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民族村寨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不同,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有形产品和服务产品。在产业融合、发展机遇良好的趋势下,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地区仍然存在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养老难等公共产品攻击不足的问题,如何创新供给制度以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给高效率和好效果,降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沉没成本是促进民族旅游村寨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过的一关。

一、产业融合趋势下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必要性

(一)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西南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厚,人口密度大,交通、经济相对发达。近年来,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南地区成为连接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便捷门户,也是中国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然而,由于受地形差异性、自然灾害、交通发展起步晚等因素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下游。2014年西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5801.0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5931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4%。作为一个由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组成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的中国西南部广大腹地,其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在大中型城市及其周边,然而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分布较为松散。目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约占西南地区总人口的58.6%和54.2%。可见该类人口在西南地区人口基数中占有较大比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尽管各级政府投入来大量公共产品用以满足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需求,但仍然出现供给不足或供给无效等现象。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应是层次多样的。在2015年关于西南五省的行政村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均道路面积为8.52平方米,不到全国人均道路面积水平;排水管道暗渠密度为3.2公里每平方公里,低于全国水平;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不到30%。

可见,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村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由于目前公共财政分配协调中存在缺陷,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政府财政力量有限,恐怕难以一己之力来根除西南地区民族村寨落后的病根。因此,为了改善公共产品供给的尴尬,急需建立一套以村民需求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把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该地区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能力。

(二)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1.黔东南州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上的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连绵,地形地貌奇异复杂,自然植被保护良好,原始生态尚存。黔东南州下辖麻江、天柱、三穗、黄平、黎平等十五个县和凯里市,首府定于凯里市。现有7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110个乡,包括17个民族乡,3384个行政村,总人口为348.54万,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土家族等3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2%,其中苗族人口占42.7%。 黔东南州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水系发达,河网稠密。各类植物有2009种,重点保护树种占全国的10.5%,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不下十种。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其中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60%以上。黔东南州旅游资源丰富,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吸引来五湖四海的游客。

2.黔东南州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黔东南州乃至西南广大农村所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自2013年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以来,黔东南州民族旅游村寨不断得到发展。2016年计划总投资67.33亿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年度任务的91.71%。从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来看,各项工程进度正在逐步推进,然而,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例如,小康路方面,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部门协调难度大,办理手续困难;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项目,因服务方熟悉程度不够而进度缓慢。小康水方面,项目资金缺口大,项目融资难;公益项目补偿低,项目协调用地困难。小康房方面,当地财力困难,农户自筹资金建设小康房,一定程度影响工程进度。近年来,由于大力推进城镇化,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显突出。2015年黔东南州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463吨,2016年上半年,农村垃圾处理量约为16.7万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按照“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思路,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技术落后,偏远农村大部分采取就地简易填埋和焚烧处置,极易导致二次污染。同时,各村没有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垃圾治理体制缺乏。

(2)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行,国家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贵州山区大部分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仍然普遍不足,甚至与全国水平相去甚远。黔东南州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村教育上,如2014年投资1.15亿在“两山”地区实施教育工程项目163个。改善学生营养餐和学生资助资金发放制度等。但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仍然有很大缺口,例如,黔东南偏远农村的教室里连最基本的桌子板凳都无法实现,即使有这些最基本的设备,但教学实验仪器和体育课活动场地等等配套设施又成为一大难题。很多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要步行很远的路到乡镇求学,起早贪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农村办学条件艰苦,师资也十分缺乏。

(3)农村医疗公共产品极度缺乏。良好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是保证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从相关数据来看,黔东南州民族村寨的医疗公共产品供给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截至2016年3月,黔东南州内共有394.5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4%。随着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以及异地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依然还是看不起病,生病了在异地就医时如何顺利报销也成问题。很多民族村寨里没有公共的卫生所,村民只能依赖私人诊所,就医没有保障。

二、创新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限制因素分析

(一)城镇和乡村的不平等关系贯穿始终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把发展的重心放到来城市建设上,后来大力推行城镇化来扩大城市的规模。政府将大量的财政资金放在城市建设上,比如修建城市道路,更新医疗设备、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等等,而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分配数量和质量都与城市相差甚远。在这样的执政理念使得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不足。西南地区处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境内有多种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薄弱,种种因素导致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进相对缓慢,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明显不均,人们无法平等地享受公共产品供给机会。

(二)财力薄弱导致的公共产品的投入极其缺乏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主要的收入来源,当地也没有可以带动本地发展的企业,地方财政已是捉襟见肘。除了依靠中央财政的拨款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实施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同时,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比较单一,私人企业、社区、第三部门很难把资金投入到公共产品中来,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得私人企业无法实行收费从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三)不科学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地形、地势、人口分布等因素,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过高。当地政府作为供给主体,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人均消耗成本,这样一来,容易出现服务质量不好,效率低下的现象。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涉及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容易出现部门协调问题。整体的协调不顺畅会影响到政府供给行为的效率。

三、产业融合趋势下解决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

(一)通过国家政策投入来拓展“多元化”供给主体

对于缺乏集体资金的民族村寨,应该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支持的作用,给予具有吸引力的鼓励措施来驱使除政府之外的主体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中来。在社区、企业和其他部门能够各取所需的前提下,拓宽供给渠道。

(二)通过发展民族旅游村寨经济来增强自我供给能力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特色产业的号召下,朝阳行业中的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农村电商业等正轰轰烈烈地兴起。把握产业融合的历史机遇,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各级政府财源,又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来吸引外界投资者,形成良性循环。

(三)通过基层财政改革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供给长效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财政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浪费,因此要建立分类管理的机制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分类管理体现在合理分配各项财政支出,比如农业支出、农村发展支出、农民民生保障支出等等。针对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应像城市居民的基本标准看齐,逐步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谢治菊.论风险社会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J].前沿,2010(21)

[2]张平军.推进政府财政制度改革,实现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J].未来与发展,2012(06)

[3]杜永奎.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机制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

[4]谢治菊.贵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

[5]黄婷,陈露.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4)

[6]廖小东,左光宇,丰凤.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

第5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电视;互联网;IPsec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赶上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就更需要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用信息技术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际电信联盟(ITU)研究了当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情况,按照当前各国向信息化社会演变的趋势,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三网融合”(convergence)的概念,即将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大基础信息网络融合建设为统一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 GII),通过互联、互操作的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等网络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网络,使人们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地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及服务。三网融合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产业对网络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追求;三网融合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产业化发展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三网融合业已列入我国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简捷成了主要的发展方向。自从2000年,互联网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并一直到今天离不开他。三网融合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越来越多的事物都在争先恐后的融入其中。恰恰三网融合能满足消费者休闲、娱乐与社交等多样化需求,还可以破除垄断,推动竞争,降低信息流动和社会经济运行交易的成本。所以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势在必行!

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数据服务市场的成熟度还不够高,这一战略做法多没有获得预期中的良好效应。我国有线电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用户。我国有线电视产业在近几年中也曾采用与国外有线电视产业相类似的竞争战略,希望通过整合和改造基础网络,发展增值业务,提升产业竞争和盈利能力,效果同样不甚理想。首先,我国有线电视产业与国外有线电视产业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不适合照搬国外的做法。我国有线电视按照公益型的思路建设起来,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经营体制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盈利水平低下;网络建设分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难于互联互通;服务意识淡薄,节目内容不够丰富,难以满足用户对个性化、专业化节目的需要等诸多问题。

因此,我国有线电视不能急于为追求“三网融合”可能带来的范围经济效应而超前开展跨行业的多样化业务,这不但是由其自身发展现状所制约的,也为近年的实践所证明 — 耗费巨资整合和改造有线电视网络、推动网络增值业务的开展并没有为我国有线电视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效应。我国应当从更深度的技术层面对三网融合下的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作出更多的努力。

数字电视网络采用的是欧洲DVB标准,而DVB标准中CA的加密解密接口,没有公共的标准所以在后来发展的数字电视,就形成了各个CA公司自己的标准,就靠封闭性来保证CA的安全性。因为这种封闭的CA技术,导致了机顶盒的混乱,也阻碍了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经济实力不如电信,所以三网融合一直不能实现。

而互联网是基于IP协议的开放技术,而数字电视采用的通过技术封闭获得安全性的加密,通过开放平台将会变得极不安全。所以,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封闭技术无法和开放的互联网技术相对接。这是目前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即使融合,也会出现安全隐患。想要把数字电视融于互联网,就必须解决安全因素。IPv6的到来使我们看到了希望。IPv6里有一种开放标准的框架结构“Internet协议安全性(IPSec)”它通过使用加密的安全服务以确保在Internet协议(IP)网络上进行保密而安全的通讯。

IPSec通过端对端的安全性来提供主动的保护以防止专用网络与Internet的攻击。在通信中,只有发送方和接收方才是唯一必须了解IPSec保护的计算机。IPSec基于端对端的安全模式,在源IP和目标IP地址之间建立信任和安全性。考虑认为IP地址本身没有必要具有标识,但IP地址后面的系统必须有一个通过身份验证程序验证过的标识。只有发送和接收的计算机需要知道通讯是安全的。每台计算机都假定进行通讯的媒体不安全,因此在各自的终端上实施安全设置。除非两台计算机之间正在进行防火墙类型的数据包筛选或网络地址转换,否则仅从源向目标路由数据的计算机不要求支持IPSec。

IPSec的安全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不可否认性:发送数据的一方是唯一的,而且他不能否认发送过数据。这种技术用自己的加密方式产生一个数字签名和数据一同发送,接收方用发送方共有几米算法来验证数字签名,因为只有发送方才有产生数字签名的密匙,所以只要数字签名通过验证,这些数据就是发送方发过来。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数据发送的混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线电视网中请求和接收数据的一致。

第6篇

文化产业的宏观环境

《环球财经》:首先您如何看待文化体制改革这些年来的成效?请您谈谈现行文化管理体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弊。

陈少峰:现在中国的文化改革搭建了一个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轨平台。原来一些产业和事业不分的部分已经理清了,所以目前基本上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的事业企业机构在内的经济包括一部分经营性的转到产业方面,大体的格局已经基本上确立起来了。文化产业这几年发展速度也很快,特别是现在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这方面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还是多头管理,管文化领域的部门很多,结果整个产业链或者资源的整合方面现在存在一些问题,即打造一个产业链或者资源整合的时候管理体制不太顺畅。另一个问题就是财政政策,国家下一步可能会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两个问题是主要的,需要多去推动和发展。

《环球财经》:说到税收这个财政政策,那么您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这方面的力度和手段有何看法?

陈少峰:金融方面,首先政府出台了一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这使得金融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已经基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过因为金融本身涉及到一个整体的金融环境问题,所以具体的金融政策现在还没有出台,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金融产品还存在控制风险的问题,文化产业的风险比较大,高风险高收益,所以金融进入的时候还涉及到一个控制的问题。

创新与积累

《环球财经》:我们知道现在一些地方的文化产业是在“啃老”,强行贴近一些历史掌故,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您认为文化如何接地气?

陈少峰:经济资源是直接可用的资源,文化本身,尤其历史文化本身只是观念上的一种资源,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遗存的历史文化,要真正转化成文化产业的资源,核心还是需要人的创造性,所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都特别重视一个概念叫“发挥全民族的创造力”,这一点确实是特别重要。换句话说,我们以前可能更偏向于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传承,现在应该发挥文化创造力,包括推动创造环境的建设等等,而不是停留在历史的想象当中。

《环球财经》:现在很多地方大量兴建文化产业聚集园,您认为这些产业园区应怎样提升产值?

陈少峰: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一是文化产业园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最好这个文化产业园本身能够形成一个产业链,他不能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会比较好。另一个是文化产业园在建设上,政府和企业要对接,因为很多企业他只是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幌子,实际上是在做房地产开发,这样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环球财经》:您说文化企业其实比别的行业的企业更加需要重视企业整体价值和持续的能力积累,皮克斯动画电影公司的成功就是范例。能和我们具体谈谈他对中国的动漫、电影产业有何借鉴之处吗?

陈少峰:像皮克斯这样的动画电影公司,在前期阶段、做动画电影之前做了很长时间的积累,而且把最好的人才都笼络在一起。先做一些动画的小短片,最后再做成一个长片,这个过程花了10年。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包括人才的积累,对动画本质理解的积累,还包括公司各方面能力的培育,需要有一个过程。其实从皮克斯的例子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做文化产业不能急功近利。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趋势

《环球财经》:您能跟我们谈谈当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趋势吗?中国目前这方面还有哪些问题?

陈少锋:首先来说整体的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出现了双驱动、双提升。文化和科技本身总体构成了一种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第二,文化本身可以提升科技,科技可以提升文化。第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一般来说有技术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果一家文化加科技的公司,在同等的盈利水平下,其市值要比别的公司大很多。第四,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主,我称之为数字文化产业。中国移动的收入有一部分来自于数字化的文化产业内容,中国移动还是最大的音乐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下载文化内容的企业。中国现在市值比较高的公司,比如百度、腾讯的市值都超过时代华纳公司。这些都是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企业。这种公司代表着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数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成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核心,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有关的这些信息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大的平台。这种平台一方面要拉动海量的内容,另一个方面企业如果成功的话他的附加价值会很高。而且现在年轻人跟数字文化产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代表着一种主流的消费,这也会驱动这个数字产业更快地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传统的产业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冲击越来越厉害。

我们国家今天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好,但是我们的软实力方面非常弱。中国人现在只赚中国人的钱,在软实力方面遇到非常大的挑战,这是最大的一个弱点。从商业盈利角度讲肯定是赚钱,但软实力提升太慢,无法并驾齐驱,这就显得过于商业化,软实力不配套。这是目前最大的挑战。

《环球财经》:您一直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娱乐产业,那么像图书出版这类行业该如何发展?纸媒是否已成夕阳产业?

陈少峰:图书出版现在的消费核心有两个,一个是为了精神的愉悦,这也是娱乐产业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教学。当然图书这个领域因为涉及到一些比较严肃的主题,所以有一部分娱乐性不是很强,但还是以娱乐为主。比如像《哈利·波特》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娱乐性强,多数人看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像教材方面,国外不像国内占的比重那么大。

接下来纸媒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个现象国外如美国已经很突出了。当然国内不同的区域的情况也不平衡,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地方,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的冲击就越厉害。这是一个趋势,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全国很多民营书店都倒闭了,传统的图书销售在下降。传统图书一方面库存很大,另一方面总体的利润都在下降,营业额也在下降。教材将来也有可能被电子教材所取代,国内有好多地方都在探索,所以纸质媒体与传统的图书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环球财经》:娱乐产业的核心消费者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这些人有什么特征?娱乐产业如何迎合这些消费群体?另外如何吸引35岁以上人群的文化消费?如何开拓市场?

陈少峰:青少年成为数字娱乐主流消费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围绕着英特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内容消费和娱乐体验。他们既是消费者又是创作者,还是活动的主宰者,他们成为网络阅读、互动和体验消费的主体。中国40岁以上的人数字消费却在递减。

青少年也是电子产品消费和付费下载的主体。数字消费的时代,是技术加时尚才构成了电子产业的潮流。中国对于时尚电子产品的消费已经变成了新的潮流。青少年喜欢的东西正好是数字文化产业多数能够表达的。他们喜欢节奏更快、娱乐性、体验感更强、明星在场,明星出的更多、更大,以及互动性的体验等等。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青少年的消费活动促进了企业今后必须要选择新的产品战略,或者对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新的定位和思考。

中国社会中35岁以上的人可能应酬比较多,他们也有一些娱乐,但是偏向于应酬型的比较多。年轻人更偏向于市场消费型,这是两种不同的角度。

在中国这恐怕不是一个引导的问题,应该是创造出这种产品,就能够实现这种消费的促进。就像电影一样,电影做得越好,肯定消费越多。中国目前适合中老年人的文化消费可能面临着一个转型,比如在数字化之后,传统的如读报这类方式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所以他们要适应这种变化。我比较推崇内容为王,生产方要提供各种丰富的、不同层级的好的东西,自然就能够具有这种消费的引导性。

品牌与营销

《环球财经》:您曾经提到,在塑造文化品牌或者娱乐品牌方面,现在的传播条件更好,但是挑战也更大。所以,像《泰囧》的成功其实也是充满了运气成分和天才努力的组合。那么将来的文化产品像电影该如何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呢?

陈少峰:《泰囧》的成功是因为比较符合以青少年消费者为主导的娱乐取向,这个趋向在将来还是会作为主导潮流。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说,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就必须要去研究这个市场,国际市场上有很多规律,有一套成功的办法,这个办法并不是现在好多想搞文艺的人想的,越有文化特色搞得越好,你发现其实好莱坞的电影根本就没什么文化特色,可能是有一些讲故事的方法,有一套艺术表现手法,有一套营销的办法,但并不是像很多人所理解的。目前,好多人对电影的理解还是比较传统,不适合现在的一种格局。

我们在文化产品的塑造上要注重品牌化和延长产业链互相促进。以媒体品牌为例,新媒体和媒体产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为产业链的完善提供了便利,产业链越长,品牌越多;品牌越多,产业链越长。出品牌效应就可以延长产业链,有明星演电视剧,收入就会更高,里面的广告植入就会更多,产业链就会延长。媒体的跨界整合可以带来资源的集约应用。中国好声音一边演出,一边利用收视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推广。节目第一次表演的效果很好,后面的口碑就快速建立,一周之后所有人都在讲中国好声音,这里就有很多传播的手段。目前奥运会在网络上的转播权已经很贵了。目前的一个趋势是,一个节目要形成适用于不同平台的不同版本,都可以形成一个链条上的消费。

《环球财经》:您估计微电影、小游戏和动漫短篇等视频会不会成为今后营销的主流方式之一,那么他的具体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第7篇

关键词:产业融合;休闲农业旅游;涪陵区

一、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必要性分析

1.产业融合趋势引领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业之间的融合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已经形成了一个趋势,如“互联网+”、“旅游+”的提出正标志着产业之间的大融合。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促进产业融合至关重要。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与美丽乡村建设,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因而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2.统筹城乡发展

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农副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与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各类诸如资金、教育、医疗等资源仍大量集中于城市,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而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一方面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休闲农业旅游以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体验农业、特色商贸、农业文化、科技展示等综合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充分实现了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变,使三大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4.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的述求

当前涪陵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过短过窄,与地方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度不高,一味地粗略性开发。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与农业、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业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形成一条大产业链。

二、涪陵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涪陵区在重庆五大功能分区中处于城市经济发展新区的位置,其社会经济条件良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涪陵区具备丰富的人文、历史、农业等资源,具有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的条件。例如近几年着力打造沿江特色果蔬区、坪上生态观光区、后山休闲观光区三大乡村旅游片区和榨菜民俗文化街区,加大了涪陵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但当前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在产品结构设计、产业融合、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延伸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一些乡镇农业休闲旅游开发多处于以传统农家乐为主的开发模式中,产品层次性不够丰富,产品附加值低,产业联动性不足

1.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整合意识薄弱

涪陵旅游整体起步较晚,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缺乏横向合作,旅游产业内部协作力度不够,造成旅游产业链过短过窄。例如蜚声海内外的涪陵榨菜,其产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融合有待深化。而一些乡村农家乐开发较为粗略,其经营管理、软硬件配套有待提升,同时与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不深、与周边旅游景区互动不足。

2.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整合

当前涪陵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的支撑,传统的旅游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是旅游景区,但作为休闲农业旅游,其社会资本构成比较复杂,涉及农业、旅游、地产、商贸、物流、工艺品、食品加工等产业,需要较大的整合力度。目前涪陵休闲农业多以农民散户经营为主,企业对休闲农业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缺乏科学评估,同时不少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够强,因而带动产业融合的能力比较弱。

3.产品内涵不足

当前涪陵区大部分的农业旅游产品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农业观光、采摘园、农家乐等方式为主。由于受资金、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条件制约,各地休闲农业产品大多缺乏特色定位。产品品牌缺失、品位不高,文化内涵不足,地域特色不鲜明。如榨菜、森林、花卉、裂谷、两江、军工遗址、水文风貌、枳巴文化、程朱理学、小田溪文化等资源与地方休闲农业旅游的衔接度较低。旅游企业对“高附加值”区块挖掘不够深入,旅游购物商贸业、娱乐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涪陵区的休闲农业旅游亟待加快娱乐业和旅游商贸业的发展,以调整和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

4.营销渠道整合缺失

大多数休闲农业旅游属于散户经营模式,一方面自身的营销意识薄弱、实力有限;另一方面也存在与同行及关联产业的渠道整合缺失。不少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

5.产业融合障碍较多

在产业整合过程中,存在不同行政部门管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同时,面向生产性中小企业的科研服务、激励机制、风险投资等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同时农业信息化技术较为滞后,不能形成经营管理信息化、科学决策、网络营销等经营管理方式,因而在与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上,缺乏一定的一定的科学指导。同时旅游本身的开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融合力度。

三、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

1.树立休闲农业旅游整合意识

针对当前休闲农业旅游经营存在小、弱、散等问题,要依托周边城市或景区,与城市休闲、景区度假等业态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宣传促销,才能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例如通过“大木花谷”“南沱”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充分将地方资源特色、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整合,并围绕园区形成辐射发展,将旅游节庆、采摘体验、旅游商贸、文化创意融于一体,充分将种植养殖业与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

2.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大产业链

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转变产业发展理念,通过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将农业、地域文化、养老休闲、健身运动等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融合产业群,包括主题农庄、旅游演艺、养老地产、疗养旅游等休闲农业旅游大产业模式。例如涪陵榨菜不仅是从田间到餐桌的转换,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品牌推广的产业链构建,也需要从农耕文明到工业生产到文化记忆的多功能演绎,充分将休闲农业产业链拉长拉宽。

3.培育龙头企业

休闲农业旅游产业链的整合优化要强调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实现上通下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涪陵地方可给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予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等帮助,使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发展成为龙头企业。从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产业链的拉伸,形成由点到面的扩散,以此促进整个涪陵地方休闲农业的发展。

4.优化农业旅游产品结构

(1)产品结构升级

伴随大众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升级,中国正在步入旅游休闲4.0时代,休闲农业旅游的产品升级势在必行。涪陵休闲农业旅游需要从单一观光农业、农事体验转向到融合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涪陵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科技于一体的升级版产品,实现业态整合、产品复合。

(2)旅游商品促进产业联动

在休闲农业旅游中,旅游商品的作用不可小觑,它可以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的经济拉伸,有效促进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的产品整合和带动地方商贸业、运输业的发展。涪陵旅游商品如榨菜、胭脂萝卜、油醪糟等已经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其中涪陵榨菜即将完成从地里到工厂再到文化小镇的一、二、三产的产业融合。

5.完善产业融合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应树立跳出农业、跳出职能部门的观念,运用工业、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先进产业发展思路指导农业经营和管理。积极制定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政策法律法规,建立从研究、开发、管理、风险投资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为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必要的软件环境。

6.整合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营销渠道

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要注意加强产品营销,相近区域可以展开协作、整合营销渠道,有利于区域品牌塑造。同时与各类旅游集团、媒介、其他相关企业等成立营销合作组织,整合传统营销和现代网络营销渠道,打造立体营销战略,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俊红,王尚德,肖宇波.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4).

[2]杨阿莉.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J].旅游学刊,2011(4).

[3]杨振之.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J].旅游学刊,2011.(10)

第8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业;融合

传统旅游资源可开发的空间是有限的,新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十分迫切,具有高附加值且融合性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会成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相融合,将会挖掘旅游的深层次内涵,并会使文化创意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一、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指为通过创意活动获取价值的相关企业或个人提供集聚和孵化的服务的特定区域,并且是涵盖生产、休闲、交易和居住等功能的多功能园区。园区形成了包括生产、发行和消费等环节的产业链。

旅游业是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行业,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和设施。交通客运业、酒店业和旅游业共同构成了旅游业务。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瓶颈与障碍

创意产业自身发展很快,但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不足,自身的产业链尚不能够有效整合和延伸,因此还未能充分实现他的价值。虽然我们有很多创意产业园区,但他在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道路中依然暴露了许多缺点与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瓶颈与障碍所在。

1.艺术与商业的冲突日益明显

文化创意产业园大都是由艺术家聚集而形成的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园区,艺术是高度自由和随性的。然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与创意产业园融合过程中,商业文化和艺术理想的冲突、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冲突会不断凸显。这些冲突会导致艺术家流失等不良后果,这会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一大障碍。

2.缺乏产业链形态和品牌效应

旅游业是十分重视产业链完整性的产业,只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者都具备才能称之为旅游业。但有些创意产业园区仅仅是某一种商品的集散地,缺乏产业链形态的经营,这样的现状导致园区的旅游产业链断裂,因而无法真正的与旅游业融合。

3.人才匮乏

现在高端创意人才匮乏,能将创意作品产业化的经营人才和旅游管理人才也屈指可数。没有他们的加入将会使融合式发展的道路缺乏专业性、创造性,并且融合进程得不到有效地管理和规划。

4.园区规划不合理,可进入性低

目前大部分园区的规划都处于混乱状态,艺术区与商业区不能被区分规划,游客也很难从地图上来定位某一个展馆的具置。有许多园区的地理位置也较为偏僻,人们会因为路程太远而放弃去此地旅游,不利于文化创意园区旅游的发展。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提升文化创意旅游区的文化内涵和品牌档次,形成品牌效应

品牌战略意识要渗透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与旅游业的融合当中。旅游品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的竞争,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创意的集散地,创意是其最鲜明的旅游品牌。因此充分保护原创性资源尤为重要,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有助于推动园区旅游业的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展示整体形象,推行整体营销

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没有宣传推广之前更多的是被艺术家这样的小众群体所关注,整体宣传营销将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大量游客介入。采取整和营销策略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这是提升园区社会影响力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契机,也是为与旅游业融合所做的必要铺垫。

3.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核心业态形式,其产业链也要围绕创意展开。内容产业链与协同产业链是文化产业集聚园最主要的产业链形态,集聚园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4.培养兼具文化创意与旅游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既要熟悉旅游业的各个业务板块,又要对文化创意具有极高的敏感度。高校和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来培养此类人才,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中国文化创意旅游注入新鲜血液。

总之,二者融合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过程。融合不当不仅会让创意园区本身的艺术性“变质”,也会让大众对旅游业的前景失去信心。恰到好处的融合会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地确保文化创意旅游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松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前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01:47-51.

[2]闫云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世界经验与中国境遇[J].新闻界,2013,23:70-73.

[3]袁健.把握文化与旅游关系构建精品文化产业园[J].浙江经济,2011,24:44-45.

[4]曾国军,蔡建东.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旅游学刊,2012,05:23-31.

第9篇

【摘要】如今,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和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其成为阳朔旅游著名品牌和地方文化形象的响亮名片、强力拉动阳朔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地方相关产业发展的成果,诠释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产业;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2012年桂林市教育局重点委托项目《中职学校校企一体化办学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年委托项目2号);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15B2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在新的历史时期,产教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推进产教融合的教育实践中,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和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一个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的具体实践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可以获得对产教融合的理论思考和经验借鉴。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的现实审视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产教融合的内涵可从国家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研究制定并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理解为“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生产与教学融合”两层含义,即基于发展方向性层面的“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表明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需要融合以实现“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相较而言,“生产与教学融合”属于执行性层面,表明在教学上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简言之,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显然,产教融合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产教深度融合是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看,产教融合已经纳入了教育部政策文件中,从顶层设计上就突出强调要坚持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一种价值上的导向。从职业教育角度上看,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承担的重要职责,也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更加主动、贴切地融入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是职业院校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产教深度融合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面向职场需求”的产教深度融合能大大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周期,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有效的产教融合,可以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研发产品和技术服务三大功能并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三,产教深度融合是提供技术服务,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基于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可知,职业院校的专业都与当地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教学过程应当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因此,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主要途径有:学校与企业紧密融合、专业与产业高度契合、教学与生产(工作)有机结合。

1.学校与企业紧密融合

基于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及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与企业紧密融合有利于让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共生式发展。而在企业方面,企业是接受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者,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基于这种供需关系和利益契合关系,使企业与职业院校紧密融合形成产业链关系,具有建立战略合作的基础。因此,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实际上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B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必要途径。这种紧密结合的模式主要有校中厂、厂中校、职教集团办学、现代学徒制等。

2.专业与产业高度契合

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载体,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面向职场需求”的专业教育必不可少。因为无论是从微观角度的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中观层面的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甚至是国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建设需求,这三个需求都不约而同地指向职场的需求。可见,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越高,“面向职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就会越准确,人才所需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与职业岗位需要匹配度也越吻合。这种类型的专业最为典型的是医学类专业,也有不少职业院校正在以“专业嵌入产业、产业哺育专业”的理念进行专业建设实践。

3.教学与生产(工作)有机结合

在教学上,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为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职业标准确定实际项目任务,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面向职场的环境下完成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有利于增强课程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印象・刘三姐》的产教融合模式

《印象・刘三姐》以经典传说《刘三姐》为素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作品。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与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印象・刘三姐》为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成为校企一体化深度合作的范例。

(一)项目、人才、基地三项并举的“核心型”产教融合模式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围绕《印象・刘三姐》成立校企双方合作机构,实行校企合作组织一体化,形成项目、人才、基地三项并举的“核心型”产教融合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的主体专业教育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直接交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实训基地与就业岗位双向对应,演艺市场与资本市场紧密对接,规模效益显著,发展势头强劲。事实上,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舞蹈表演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不仅保证了《印象・刘三姐》演出的需要,降低了演出成本,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还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二)产教深度融合,毕业生成为“香饽饽”

学校基于《印象・刘三姐》项目主动紧贴市场的脉搏,将“面向职场需求”的教学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当中,以“学演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办学所需的全部设施及资金保障,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训实习,促进学生演艺技能的提升。产学互动的成效直接表现为毕业生质量得到广泛认同,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100%。学生就业的方向包括留校,加入各地实景演出基地、艺术团体,报考大专院校,参军等。目前学生主要就业单位几乎遍布全国所有大型实景演出基地。毕业生担任了各实景演出点的主要角色,有的还担任了演出部门的重要管理人员。

(三)《印象・刘三姐》助推当地旅游产业,小学校撑起大企业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创办于2000年1月,学校开设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两个专业,在校生280多人。学校成立以来共为企业培养学生900多名,每年培训农民职业演员近200名。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成为游客到桂林、阳朔必看的旅游文化经典项目,近两年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达150多万人次,票房收入近1亿多元,成为当地致富产业链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印象・刘三姐》还带动“阳朔东街”“风雨桥”“鼓楼”“刘三姐民俗风情”等文化项目,现已形成了“票房销售-带动旅游-房地产增值-商贸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产业链条,有效推动了地区综合效益的全面发展。可谓小学校撑起了一台大型精品演出,支撑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拉动了阳朔经济的良好态势。

(四)主动融入区域特色,教育教学结硕果

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对接的《印象・刘三姐》项目,其浓郁的区域特色不仅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也使得学校教育教学频结硕果:近年来获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广西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张艺谋导演对此高度评价:“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是全国实景演出基地的‘黄埔军校’。”此外,《印象・刘三姐》这个文化项目已成为中国甚至世界著名的演出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获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特别贡献奖、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和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等多项荣誉,同时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会议、最佳休闲度假推荐项目。

三、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思考

纵观目前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模式,不少学校是“松散型”的浅层次融合,也有不少学校将产教融合置于顶层设计理念的高度,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挖掘新的合作增长点,然后按协议实施合作项目,并对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通过有效的保障机制,正由“松散型”的产教融合模式向“紧密型”和“核心型”转化。基于《印象・刘三姐》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属于“核心型”的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可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方面加强产教融合的课程有效性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途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提升社会贡献力。

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产教融合的培养核心是育人模式,而专业是学校为人才培养提供的学业平台或课业载体。因此,创新产教融合需要关注专业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高度匹配、深度契合,可以借鉴“专业嵌入产业,产业哺育专业”和“专业实体化”的思路进行探索与实践,这样培养出的人才适销对路,培养效率和就业率高。总之,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相关各方的协同努力,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丁红玲,王晶.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5):23-25.

[2] 鲍桂楠.协同创新视角下的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6(21).

[3] 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04):39-43.

[4] 荀凤元.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J].人才资源开发,2016(15):32.

[5] 宋永利,李芳,魏星.高等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J].鸭绿江月刊,2014(10):212.

[6] 孙自武.县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5,4(14):45,49.

[7] 何媚.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问题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6(03):168.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规划;文化金融业

一、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势

1.增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首先,新西城的构建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专项规划,核心区与旧城保护区基本重合。两区合并后可以使新西城历史文脉更加完整,文化资源更加充裕,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区划调整后,新的西城区将会继续在已有的基础上,按照“低碳、宜居、科技、文化”的标准修缮一批会馆,使之成为承载和弘扬宣南文化的重要文化阵地。新西城计划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打造会馆和名人故居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文化地标。宣南文化则将会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传承与超越。

2.加强行政,均衡发展,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步伐

之前由于行政区划划分过细,宣武区和西城区的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宣武区发展受空间因素制约更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有利于对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核心区南北均衡发展。二是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合并后的两个区的综合实力,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可以解决之前管理薄弱的状况。通过行政区域的合并更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可以集中力量加快老城区改造,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

3.整合商业资源,加强文化金融产业发展

原西城区是经济繁荣、金融活跃的商贸金融区。全区55%地域在二环路以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既有传统优势,又具备现代化发展优势,规模较大、行业齐全、设施先进。宣武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量的老字号品牌资源,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西城区。而两区合并后,在金融产业方面,新西城的优势十分显著。新西城将以金融街的建设发展带动全区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高端服务业的大发展,不断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的优质化。北京金融主中心区 金融资产规模近40万亿。雄厚的金融资产可以为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更好的铺路,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更好的宣传推广文化金融产业。

二、文化金融产业遇到的威胁

1.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原宣武区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占全区的GDP90%左右,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原西城区是党和国家机关的首脑办公区,政治文化以及对外交流活动频繁,是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载体。总部经济是原西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经济指挥中心、国家级银行、金融机构总部大多设在区内,金融业是主导产业,其经济总量占全区GDP40%以上。从原宣武区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来看,第三产业都主要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原西城区和原宣武区在合并前后,在金融业都有很大的投入与发展;但反之,在文化创意产业所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发展就较为落后与薄弱。

2.相关经验缺乏

从先今新西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在某些行业还在出现亏损的状况下。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原宣武区成立;而且这也是原宣武区首次尝试发展文化金融产业。尽管,原宣武区政府联合北京银行为无担保或为曾得到过贷款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在与原西城区合并后,宣武区也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在金融业方面,也会以依托原西城区的发展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会使从事文化金融业的企业无法有效地利用充足的资金支持帮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3.创新性人才的流失

从薪酬体系来看,多数企业的薪酬设计还没有充分考虑创意人员及创意工作的特点,现有薪酬体系不能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单位还以学历、资历为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收入差距也很大,一般的创意设计、创意文案等职位一般月薪在3000~5000元,创意总监的年薪则可达二三十万元。薪酬分配的差距过大,会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从业人员转入到其他行业中,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两区合并后,将会给新的西城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也会给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遇,从而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流失风险。

4.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空间资源,提高合并后的两区综合实力,也有利于旧四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管理。同时减少两个行政机构,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这样符合北京历史名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但是,四个城区的政府构架是长期形成的,非常完整,合并之后,在区域整合中也面临着难题,譬如人员处理、机构管理过度等问题。

三、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机遇

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宣武区成立,该中心将为包括宣武区在内的全市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创新模式的金融服务,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快速的审批渠道和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

1.政府政策支持

宣武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艺院团聚集,拥有充满京味儿文化的特色项目,如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北京会馆,天桥演艺园区等。目前,区域合并后,原宣武区可依托西城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资源以及金融街对宣武区金融业发展的促进,西城区的金融街为北京金融行业重点区域,宣武区可以借助金融街的优势及专业知识和人才使自己的文化金融产业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及金融产品服务。同时,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机制 ,形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2.人才资源保障

对于区域文化金融产业的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宣武区的特色是京味儿文化,所以应注重传统民间技艺、习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京味儿文化形式更多样,内容更精彩,对于一些老字号应更加多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使之能够有长远发展的空间和能力。同时,也应培养引进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等高端人才,为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为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对外合作。

3.特色品牌培养

促进特色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展现特色文化魅力。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原则,应仔细选择适合宣武区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形象,积极吸引有优势的文化创意企业,鼓励扶持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主体,各类中小型企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出特有的文化品牌形象。依托宣武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应鼓励各个企业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经营,不能一个模式发展。

4.竞争力加强

政府应鼓励文化金融产业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立足宣武区自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为了防止资金、技术和人才浪费,政府应提高审查扶持企业的资质与发展潜力的力度,对有发展空间的企业大力支持,对缺乏特色和创意企业可适当减少支持。引导优势企业扩大交易规模,提升交易质量,鼓励科技、工业、建筑、规划等领域的设计产业与关联产业间的沟通合作,加速设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建议

1. 培育文化金融产业的企业主体,打造优势品牌

每个城市的创意产业由于受文化、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台湾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先生曾强调: 法无定法,创意是不能复制的,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创意产业。因此,每个城或地区的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实际情况,适应所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如在2010年,新西城区在文博会亮相的西长安街现代演艺街区、天桥演艺区等七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就是新西城区发挥的经济基础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打造优势品牌的代表。

2. 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

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信贷市场,通过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文化产业多层次的消费信贷需求。可通过开发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品种,扩大对演艺娱乐、会展旅游、艺术品和工艺品、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报刊、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出版产品与服务、印刷、复制、发行、付费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电影产品等综合消费信贷投放。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提高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和休闲娱乐等行业的网络支付应用水平。

3. 加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和创造力,具有研发设计投入高、复制成本低的特点,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设计创作人员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便难以收回。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尊重创新及其成果的氛围,为创新和创意成果的传播及推广应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北京市版权局则通过数字版权保护服务平台的开发和使用等手段,加大了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4. 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尽快出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配套措施,出台相应的企业、产品标准,把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扩大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同时,考虑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议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文化产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倾斜政策。

五、结语

经过区域整合后,合并成新西城,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对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加强金融产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服务。重点培养相关人才,保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术支撑。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提供优良发展环境。增强服务能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西城区七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亮相文博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J/OL]

[2] 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J/OL]

[3] 陈新湖,杜一宪,温建平,梁峰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对成都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思[N],天府新论,2007(5)

[4] 北京四区合二崇文宣武成历史,金羊网—新快报,2007年7月2日,[ J/OL]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规划;文化金融业

一、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势

1.增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首先,新西城的构建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专项规划,核心区与旧城保护区基本重合。两区合并后可以使新西城历史文脉更加完整,文化资源更加充裕,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区划调整后,新的西城区将会继续在已有的基础上,按照“低碳、宜居、科技、文化”的标准修缮一批会馆,使之成为承载和弘扬宣南文化的重要文化阵地。新西城计划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打造会馆和名人故居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文化地标。宣南文化则将会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传承与超越。

2.加强行政,均衡发展,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步伐

之前由于行政区划分过细,宣武区和西城区的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宣武区发展受空间因素制约更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既有利于对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核心区南北均衡发展。又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合并后的两个区的综合实力,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可以解决之前管理薄弱的状况。通过行政区域的合并更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可以集中力量加快老城区改造,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

3.整合商业资源,加强文化金融产业发展

原西城区是经济繁荣、金融活跃的商贸金融区。全区55%地域在二环路以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既有传统优势,又具备现代化发展优势,规模较大、行业齐全、设施先进。宣武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量的老字号品牌资源,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西城区。而两区合并后,在金融产业方面,新西城的优势十分显著。新西城将以金融街的建设发展带动全区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高端服务业的大发展,不断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的优质化。北京金融主中心区 金融资产规模近40万亿。雄厚的金融资产可以为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更好的铺路,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更好的宣传推广文化金融产业。

二、文化金融产业遇到的威胁

1.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原宣武区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占全区的gdp90%左右,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原西城区是党和国家机关的首脑办公区,政治文化以及对外交流活动频繁,是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载体。总部经济是原西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经济指挥中心、国家级银行、金融机构总部大多设在区内,金融业是主导产业,其经济总量占全区gdp40%以上。从原宣武区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来看,第三产业都主要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可以看出,虽然原西城区和原宣武区在合并前后,在金融业都有很大的投入与发展;但反之,在文化创意产业所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发展就较为落后与薄弱。

2.相关经验缺乏

从先今新西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在某些行业还在出现亏损的状况下。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原宣武区成立;而且这也是原宣武区首次尝试发展文化金融产业。尽管,原宣武区政府联合北京银行为无担保或为曾得到过贷款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在与原西城区合并后,宣武区也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在金融业方面,也会以依托原西城区的发展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会使从事文化金融业的企业无法有效地利用充足的资金支持帮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3.创新性人才的流失

从薪酬体系来看,多数企业的薪酬设计还没有充分考虑创意人员及创意工作的特点,现有薪酬体系不能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单位还以学历、资历为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收入差距也很大,一般的创意设计、创意文案等职位一般月薪在3000~5000元,创意总监的年薪则可达二三十万元。薪酬分配的差距过大,会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从业人员转入到其他行业中,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两区合并后,将会给新的西城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也会给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遇,从而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流失风险。

4.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空间资源,提高合并后的两区综合实力,也有利于旧四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管理。同时减少两个行政机构,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这样符合北京历史名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但是,四个城区的政府构架是长期形成的,非常完整,合并之后,在区域整合中也面临着难题,譬如人员处理、机构管理过度等问题。

三、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机遇

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宣武区成立,该中心将为包括宣武区在内的全市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创新模式的金融服务,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快速的审批渠道和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

1.政府政策支持

宣武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艺院团聚集,拥有充满京味儿文化的特色项目,如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北京会馆,天桥演艺园区等。目前,区域合并后,原宣武区可依托西城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资源以及金融街对宣武区金融业发展的促进,西城区的金融街为北京金融行业重点区域,宣武区可以借助金融街的优势及专业知识和人才使自己的文化金融产业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及金融产品服务。同时,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形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2.人才资源保障

对于区域文化金融产业的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宣武区的特色是京味儿文化,所以应注重传统民间技艺、习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京味儿文化形式更多样,内容更精彩,对于一些老字号应更加多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使之能够有长远发展的空间和能力。同时,也应培养引进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等高端人才,为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为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对外合作。

    3.特色品牌培养

促进特色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展现特色文化魅力。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原则,应仔细选择适合宣武区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形象,积极吸引有优势的文化创意企业,鼓励扶持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主体,各类中小型企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出特有的文化品牌形象。依托宣武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应鼓励各个企业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经营,不能一个模式发展。

4.竞争力加强

政府应鼓励文化金融产业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立足宣武区自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为了防止资金、技术和人才浪费,政府应提高审查扶持企业的资质与发展潜力的力度,对有发展空间的企业大力支持,对缺乏特色和创意企业可适当减少支持。引导优势企业扩大交易规模,提升交易质量,鼓励科技、工业、建筑、规划等领域的设计产业与关联产业间的沟通合作,加速设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建议

1.培育文化金融产业的企业主体,打造优势品牌

每个城市的创意产业由于受文化、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台湾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先生曾强调:法无定法,创意是不能复制的,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创意产业。因此,每个城或地区的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实际情况,适应所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如在2010年,新西城区在文博会亮相的西长安街现代演艺街区、天桥演艺区等七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就是新西城区发挥的经济基础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打造优势品牌的代表。

2.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

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信贷市场,通过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文化产业多层次的消费信贷需求。可通过开发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品种,扩大对演艺娱乐、会展旅游、艺术品和工艺品、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报刊、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出版产品与服务、印刷、复制、发行、付费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电影产品等综合消费信贷投放。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提高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和休闲娱乐等行业的网络支付应用水平。

3.加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和创造力,具有研发设计投入高、复制成本低的特点,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设计创作人员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便难以收回。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尊重创新及其成果的氛围,为创新和创意成果的传播及推广应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北京市版权局则通过数字版权保护服务平台的开发和使用等手段,加大了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4.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尽快出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配套措施,出台相应的企业、产品标准,把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扩大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同时,考虑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议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文化产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倾斜政策。

经过区域整合后,合并成新西城,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对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加强金融产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服务。重点培养相关人才,保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术支撑。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提供优良发展环境。增强服务能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西城区七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亮相文博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j/ol].

[2]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j/ol].

[3]陈新湖,杜一宪,温建平,梁峰.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对成都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思[n].天府新论,2007(05).

[4]北京四区合二崇文宣武成历史,金羊网—新快报,2007年7月2日[j/ol].

第12篇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产业,其发展需要金融产业的支持。在提供金融资金投资机会的同时,文化产业也促进金融产业进行机构改革和产品创新,二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催生出文化金融产业。文化金融产业是当今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金融产业,可以提高两个行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本文就两区合并对原宣武区的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带来的优势、威胁和机遇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规划;文化金融业

一、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势

1.增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首先,新西城的构建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专项规划,核心区与旧城保护区基本重合。两区合并后可以使新西城历史文脉更加完整,文化资源更加充裕,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区划调整后,新的西城区将会继续在已有的基础上,按照“低碳、宜居、科技、文化”的标准修缮一批会馆,使之成为承载和弘扬宣南文化的重要文化阵地。新西城计划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打造会馆和名人故居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文化地标。宣南文化则将会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传承与超越。

2.加强行政,均衡发展,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步伐

之前由于行政区划分过细,宣武区和西城区的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宣武区发展受空间因素制约更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既有利于对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核心区南北均衡发展。又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合并后的两个区的综合实力,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可以解决之前管理薄弱的状况。通过行政区域的合并更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可以集中力量加快老城区改造,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

3.整合商业资源,加强文化金融产业发展

原西城区是经济繁荣、金融活跃的商贸金融区。全区55%地域在二环路以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既有传统优势,又具备现代化发展优势,规模较大、行业齐全、设施先进。宣武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量的老字号品牌资源,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西城区。而两区合并后,在金融产业方面,新西城的优势十分显著。新西城将以金融街的建设发展带动全区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高端服务业的大发展,不断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的优质化。北京金融主中心区 金融资产规模近40万亿。雄厚的金融资产可以为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更好的铺路,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更好的宣传推广文化金融产业。

二、文化金融产业遇到的威胁

1.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原宣武区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占全区的GDP90%左右,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原西城区是党和国家机关的首脑办公区,政治文化以及对外交流活动频繁,是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载体。总部经济是原西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经济指挥中心、国家级银行、金融机构总部大多设在区内,金融业是主导产业,其经济总量占全区GDP40%以上。从原宣武区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来看,第三产业都主要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可以看出,虽然原西城区和原宣武区在合并前后,在金融业都有很大的投入与发展;但反之,在文化创意产业所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发展就较为落后与薄弱。

2.相关经验缺乏

从先今新西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在某些行业还在出现亏损的状况下。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原宣武区成立;而且这也是原宣武区首次尝试发展文化金融产业。尽管,原宣武区政府联合北京银行为无担保或为曾得到过贷款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在与原西城区合并后,宣武区也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在金融业方面,也会以依托原西城区的发展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会使从事文化金融业的企业无法有效地利用充足的资金支持帮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3.创新性人才的流失

从薪酬体系来看,多数企业的薪酬设计还没有充分考虑创意人员及创意工作的特点,现有薪酬体系不能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单位还以学历、资历为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收入差距也很大,一般的创意设计、创意文案等职位一般月薪在3000~5000元,创意总监的年薪则可达二三十万元。薪酬分配的差距过大,会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从业人员转入到其他行业中,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两区合并后,将会给新的西城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也会给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遇,从而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流失风险。

4.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空间资源,提高合并后的两区综合实力,也有利于旧四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管理。同时减少两个行政机构,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这样符合北京历史名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但是,四个城区的政府构架是长期形成的,非常完整,合并之后,在区域整合中也面临着难题,譬如人员处理、机构管理过度等问题。

三、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机遇

2010年1月8日,北京首家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专营机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宣武区成立,该中心将为包括宣武区在内的全市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创新模式的金融服务,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快速的审批渠道和优质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

1.政府政策支持

宣武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艺院团聚集,拥有充满京味儿文化的特色项目,如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北京会馆,天桥演艺园区等。目前,区域合并后,原宣武区可依托西城区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资源以及金融街对宣武区金融业发展的促进,西城区的金融街为北京金融行业重点区域,宣武区可以借助金融街的优势及专业知识和人才使自己的文化金融产业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及金融产品服务。同时,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形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2.人才资源保障

对于区域文化金融产业的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宣武区的特色是京味儿文化,所以应注重传统民间技艺、习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京味儿文化形式更多样,内容更精彩,对于一些老字号应更加多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使之能够有长远发展的空间和能力。同时,也应培养引进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等高端人才,为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为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对外合作。

3.特色品牌培养

促进特色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展现特色文化魅力。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原则,应仔细选择适合宣武区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形象,积极吸引有优势的文化创意企业,鼓励扶持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主体,各类中小型企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出特有的文化品牌形象。依托宣武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应鼓励各个企业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经营,不能一个模式发展。

4.竞争力加强

政府应鼓励文化金融产业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立足宣武区自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为了防止资金、技术和人才浪费,政府应提高审查扶持企业的资质与发展潜力的力度,对有发展空间的企业大力支持,对缺乏特色和创意企业可适当减少支持。引导优势企业扩大交易规模,提升交易质量,鼓励科技、工业、建筑、规划等领域的设计产业与关联产业间的沟通合作,加速设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建议

1.培育文化金融产业的企业主体,打造优势品牌

每个城市的创意产业由于受文化、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台湾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先生曾强调:法无定法,创意是不能复制的,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创意产业。因此,每个城或地区的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实际情况,适应所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如在2010年,新西城区在文博会亮相的西长安街现代演艺街区、天桥演艺区等七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就是新西城区发挥的经济基础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打造优势品牌的代表。

2.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

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信贷市场,通过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文化产业多层次的消费信贷需求。可通过开发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品种,扩大对演艺娱乐、会展旅游、艺术品和工艺品、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报刊、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出版产品与服务、印刷、复制、发行、付费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电影产品等综合消费信贷投放。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提高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和休闲娱乐等行业的网络支付应用水平。

3.加强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和创造力,具有研发设计投入高、复制成本低的特点,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设计创作人员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便难以收回。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尊重创新及其成果的氛围,为创新和创意成果的传播及推广应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北京市版权局则通过数字版权保护服务平台的开发和使用等手段,加大了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4.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尽快出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配套措施,出台相应的企业、产品标准,把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扩大文化体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同时,考虑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议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文化产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倾斜政策。

经过区域整合后,合并成新西城,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对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加强金融产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服务。重点培养相关人才,保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术支撑。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文化金融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提供优良发展环境。增强服务能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西城区七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亮相文博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J/OL].

[2]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J/OL].

[3]陈新湖,杜一宪,温建平,梁峰.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对成都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思[N].天府新论,2007(05).

[4]北京四区合二崇文宣武成历史,金羊网—新快报,2007年7月2日[J/OL].

第13篇

关键词:大媒体产业电信业传媒业产业融合结构转型

大媒体产业概念的兴起与以新观点和新思想著称的《今日美国》专栏作家凯文·曼尼(KevinManey)的推动有关。“因为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汇可以涵盖横跨通信、信息、计算机和娱乐产业之间所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一切”,所以,他才称呼这个产业为“大媒体”。[1]他认为:“跨越通信、信息和娱乐业的公司一不留神就遇到了产业融合。这次产业转型早在1993年就已经开始。……人们推想电视业、电话业、计算机业和内容产业将会融合为一种技术,一个产业。”[2]

大媒体产业虽然在我国还是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尚未发展为成熟的产业形态,但是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可以预计,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对我国电信业、传媒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大媒体产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多方面,但是由于大媒体产业的形成与电信业、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密切相关,所以其对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影响尤为深刻。

推进传媒业产业结构向新的均衡演进大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整个产业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和转型,所以其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从整体意义上推动和明确大媒体产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产业融合的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产业融合的趋势仿佛是一阵洪流,正在冲击着产业分立时代所形成的各种壁垒和限制。产业融合的趋势正在为新产业形态的诞生寻找新的突破口,来为其发展铺平前进的道路。同时大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还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国内市场上,产业融合正在促使产业管制者和企业经营者适应新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借鉴国外大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研究我国大媒体发展趋势,我认为,大媒体产业将对我国传媒业产生如下影响:

1.管制体制从单一产业管制走向融合产业管制

随着传播体制的变化,传媒业的管制将逐步从单一的产业管制走向融合的产业管制,并使得整个管制体制的运作更为理性和透明。当前,美国已对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实行三网统一的管制体制,这三种信息传播网络都已纳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统一管制范围。

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媒业整体管制思路的调整是必然的。不过我国对于传媒业管制体制的演进采取了比较慎重的变革路线。大媒体产业的发展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传媒业管制体制的调整和改革。而美国信息传播产业管制体制的变化就深刻体现和回应了融合的必然要求。

2.传媒产业结构从旧均衡走向新均衡,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变革

从宏观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是世界范围内长期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从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一直在进行。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还存着企业数量多、产业结构失调、经济效益不高的弊端。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均衡的打破就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演进。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创新的结果实际上是一种产业突变。”[3]原有产业结构均衡已经被打破,新的产业结构均衡正在形成过程之中。从旧均衡到新均衡,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大媒体产业的兴起则可从根本上对我国传媒业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于传媒业的产业结构来说,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和改变。

3.传播方式从分离方式向融合方式演变,媒介融合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经历了信息大爆炸洗礼的美国已经感受到了融合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近二十年来,产业预言家们一直在预言数字技术融合时代的到来。但是这在以前一直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由于更快的芯片、更宽的带宽和更为通用的互联网标准的出现,技术正在迅速地融合。”[4]在我国,当前,深入开展三网融合政策和管理方式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已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可见,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网络融合将成为进一步促进当前各种传播方式走向融合的重要途径。

从历史角度来看,传播方式发展的趋势将更加人性化地体现人的融合传播需求,进一步摆脱传统的相互独立传播技术和单一静态传播方式的局限,进入大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而传播方式的融合必然导致媒介融合程度的提高。

4.传播内容呈现大融合和小众化的特征

当前,传播内容的发展存在两种鲜明的趋势:一种是随着传播媒介融合而生成的传播内容的大融合趋势,一种是随着传播主体日益细分而形成的传播内容的小众化趋势。如互联网的扁平式开放性结构,使得网络容纳了更多数量和类型的传播内容,这客观上使得传播内容呈现出更加小众化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这两种趋势同时存在,又相互交叉渗透。

从大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播内容的选择性没有因为大媒体企业的存在而从总体上变得缺乏多元性,而是通过其他主体对传播内容的创造而从客观上提高了其多元性和丰富性。

5.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多重性

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大媒体时代是多重和复合的。新的传播世界中,传播角色的交叉和互换几乎可以同时进行。这种大媒体产业的传播环境为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主体提供了空前自由的传播空间。这对于信息的传播、人际的沟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博客和维客现象兴起就体现了这一点。对于博客现象,人们就从这个现象背后看到了新的传播环境、传播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博客现象使得“出版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分界线消失了。这一切为大众传媒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属于大众的媒体诞生了”。[5]博客现象的兴起为满足个人传播需求提供了新的更为宽容的传播方式。

6.塑造电信业开放型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市场融合和服务融合的一种客观反映。电信业和传媒业在各个层面的融合推动了整个产业融合的实现。市场需求来自于电信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消费者,而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则是产业融合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基础出发点。正是这个需求的原动力最终推动了并保证了技术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实现。

世界电信业在近20余年,尤其是近10年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它已从一个社会基础设施的角色转变成为社会提供服务共享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基础之上,其对于产业融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都明显增加。正是基于这个意义,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简而言之,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重新塑造电信业的产业角色,并使其产业位置更加前移,更加贴近终端消费者。

借鉴国外大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研究我国大媒体发展趋势,大媒体产业将对电信业产生如下影响:

1.产业角色从电信服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

电信业从电报、电话服务衍生而出,但是随着产业的变迁,电信业逐渐出离传统的产业角色,而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进行历史性转变。电信业从技术型产业到综合信息服务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历史角色变革。同时它也经历了从垄断经营到市场竞争的历史变化;它还从一个社会基础设施经营者彻底转变为一个社会信息服务的提供者。

对于电信业和传媒业在大媒体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认为,电信业在大媒体产业中成为一个不可忽略、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在大媒体产业中,真正要使得整个产业体系和谐运转,离不开电信业的产业支撑作用。目前,在我国对于网络电视业务主导权的探讨还没有定论。广电业一方认为,网络电视是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在数字时代交互性的升级,而电信业一方则认为网络电视是从语音到数据再到视频的三重播放(triple-play),是基础电信业务的自然延伸。在IPTV的牌照及其运营主导权的争夺战中,虽然电信运营商被设置的壁垒排除在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在IPTV的业务拓展中无所作为。电信运营商正在尝试种种方式介入其中。可见电信业产业角色的转变也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2.产业结构完成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型

电信业中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遭遇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冲击之后,不管是市场,还是结构,都将进一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对于电信业来说,都是一种巨大而痛苦的转变。电信业的结构转型是为了适应整个社会发展和大媒体产业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我国电信业在经历了自1978年以来的飞速增长之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电信业自身体制改革来解决,一方面需要通过大媒体产业等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来逐步解决。有学者曾经将电信业和IT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1、IT业一直是充分竞争;而电信业却是垄断起家。2、IT业是高度的专业化经营,但是电信业的各个企业都是从物理网到应用层,上下游“通吃”,成为典型的纵向整合。3、IT业是以应用层为主,而电信业中,谁有物理网谁就是“老大”。[6]

在大媒体产业时代,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来自于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产业群集的组织空间结构是与产业融合要求不相符的。产业融合势必要打破产业群集的相对固定的边界,使跨产业、跨机构的联结与互补更大规模化与密集化”。[7]由此可见,产业融合对于传统的产业集群的概念也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对于原有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产业在战略层面呈现融合和协同的趋势

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关系在经历了“各走各的”产业分立时期之后,终于在大媒体产业时代走到了一起,并开始在战略层面尝试“齐步走”的产业协同。

对于电信和传媒业来说,基于融合基础形成的大媒体产业意味着一种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大媒体产业战略的选择涉及电信业和传媒业产业战略的设定。电信服务的最高境界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找到任何人进行通信联络和沟通。而传媒服务的最高境界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的传媒信息。这两者的最高境界是非常接近的,其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电信业所进行的主要是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传媒业进行的主要是传媒和人的信息传播。在未来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信息传播服务已经跨越了产业分立的界限而逐渐趋向融合。在这种环境之下,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战略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我国大媒体产业将逐步在电信业和传媒业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大媒体产业,将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给我国的产业体系带来全局之变,同时也将继续为信息传播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融合动力。

注释:

[1][2]Maney,Kevin.MegamediaShakeout:theInsideStoryoftheLeadersandtheLoserintheExplodingCommunicationsIndustry[M].NewYork:JohnWil-ley&Sons,Inc.1995.preface,p.1、2所谓“大媒体”,其实并非新词,也不是凯文·曼尼(KevinManey)的独家发明。凯文·曼尼对于大媒体这个词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论证。在1991年前后的美国,对于大媒体的评论就时有兴起了。杰西·杰克逊(JesseJackson)对此的论述就比曼尼·凯文早四五年。

[3]于刃刚《主导产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4]StephenBaker,HeatherGreen.BigBang[J].Busi-nessWeek.Jun21,2004,p.68.

[5]斯蒂芬·贝克,希瑟·格林,阮静,欧阳丽译《网络日志将改变你的生活》《商业周刊》中文版,2005年第6期。

第14篇

在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如各具特色的产业群落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跨产业的企业兼并层出不穷;产业经济循环发展模式方兴未艾等,显现出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簇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

簇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我们通常所说的“园区”、“一条街”等实际上就是产业簇群的一种形式。

产业簇群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簇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产业簇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簇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由于簇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簇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簇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产业簇群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簇群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使产业簇群具有一般经济形态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造就了产业簇群得以持续繁荣不衰的优势。

产业簇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近几年产业簇群化的趋势已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的关注,各地都涌现出一批产业簇群,有政府规划扶持的各种工业园区,如上海于1996年规划启动的漕泾化学工业园区,目前已吸引了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如BP公司、拜尔和巴斯夫公司等,总投资达70亿美元的项目已签约启动。到“十五”计划完成时,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化工区。也有民间自发形成的产业簇群,如温州的皮鞋、打火机和低压电器的小型群落,形成以私营企业、家庭工业为主,集制造、营销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簇群。虽然这些企业单个规模都较小,但集聚成群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我国产业簇群化的趋势尚在不断地发展,并将在调整、兼并、重组和合作中成长壮大。

融合化是国际产业发展的又一趋势。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强大助推器,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的高能发动机。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始料不及的速度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世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而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产业在这些大变动中必然会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战略性的整合。产业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通讯技术革新(光缆、无线通讯、宇宙卫星等的利用及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革新的迅速展开,推进了通讯、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间的相互合作,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初见端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通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数字通讯网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所带来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推进了出版、电影、音乐、广告、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浪潮,2000年1月引人注目的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公司收购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造就了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同时也成为国际产业融合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至此,国际产业融合化发展的趋势日显明朗。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产生。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3种: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发生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诸如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等新型产业。又如电子网络技术向传统商业、运输业渗透而产生的电子商务、物流业等新型产业;高新技术向汽车制造业的渗透将产生光机电一体化的新产业等等。

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形成即是这一新型产业体系的综合体现,是第一产业加快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的产物。

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这一方式主要发生在各个产业内部的重组和整合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要。如农业为适应新发展而重新整合,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起来,形成生态农业的新业态,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内部的产业调整也有类似的融合,通过供应链把上、中、下游相关联的产业联系在一起,与一般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不同的是,这种融合最终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其过程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体制和制度创新,其结果是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所谓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因此,也有人称产业生态化为循环经济。

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中观层次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到微观层面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的概念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这一发展趋势在三次产业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中都有所体现,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等。产业生态在实践中有许多成功例子:

在企业层面上,最典型的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制造法。又如20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绿色饭店建设热潮,就是在饭店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上实施3R法,并将之与客人的消费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把卫生间的一次性小肥皂改为悬挂式的取皂器,减少资源的消费(Reduce);将一次性的塑料洗衣袋更换成布质的,或用柳藤筐替代,以便重新使用(Reuse);将废弃的软木塞收集起来加工拼装成新的弹性地板,实现循环利用(Reclycle)等等。

在区域层面上,各种产业生态园区不断兴起,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甚至生态居住区等等。在成功的生态旅游区内,生态状态、生存状态、生活状态这3个不同的圈层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

在国家层面上,欧盟国家、北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旨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指标。如德国于1991年和1996年分别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明确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率全部达到80%。日本则是这方面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先后制定了7项相关法律,于2001年4月开始实施,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

第15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电信业和传媒业如何融合为大传媒产业,以及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大媒体产业概念的兴起与以新观点和新思想著称的《今日美国》专栏作家凯文·曼尼(Kevin Maney)的推动有关。“因为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汇可以涵盖横跨通信、信息、计算机和娱乐产业之间所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一切”,所以,他才称呼这个产业为“大媒体”。[1]他认为:“跨越通信、信息和娱乐业的公司一不留神就遇到了产业融合。这次产业转型早在1993年就已经开始。……人们推想电视业、电话业、计算机业和内容产业将会融合为一种技术,一个产业。”[2]

大媒体产业虽然在我国还是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尚未发展为成熟的产业形态,但是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可以预计,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对我国电信业、传媒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大媒体产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多方面,但是由于大媒体产业的形成与电信业、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密切相关,所以其对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影响尤为深刻。

推进传媒业产业结构向新的均衡演进大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整个产业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和转型,所以其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从整体意义上推动和明确大媒体产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产业融合的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产业融合的趋势仿佛是一阵洪流,正在冲击着产业分立时代所形成的各种壁垒和限制。产业融合的趋势正在为新产业形态的诞生寻找新的突破口,来为其发展铺平前进的道路。同时大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还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国内市场上,产业融合正在促使产业管制者和企业经营者适应新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借鉴国外大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研究我国大媒体发展趋势,我认为,大媒体产业将对我国传媒业产生如下影响:

1.管制体制从单一产业管制走向融合产业管制

随着传播体制的变化,传媒业的管制将逐步从单一的产业管制走向融合的产业管制,并使得整个管制体制的运作更为理性和透明。当前,美国已对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实行三网统一的管制体制,这三种信息传播网络都已纳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统一管制范围。

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媒业整体管制思路的调整是必然的。不过我国对于传媒业管制体制的演进采取了比较慎重的变革路线。大媒体产业的发展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传媒业管制体制的调整和改革。而美国信息传播产业管制体制的变化就深刻体现和回应了融合的必然要求。

2.传媒产业结构从旧均衡走向新均衡,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变革

从宏观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是世界范围内长期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从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一直在进行。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还存着企业数量多、产业结构失调、经济效益不高的弊端。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均衡的打破就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演进。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创新的结果实际上是一种产业突变。”[3]原有产业结构均衡已经被打破,新的产业结构均衡正在形成过程之中。从旧均衡到新均衡,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大媒体产业的兴起则可从根本上对我国传媒业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于传媒业的产业结构来说,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和改变。

3.传播方式从分离方式向融合方式演变,媒介融合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经历了信息大爆炸洗礼的美国已经感受到了融合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近二十年来,产业预言家们一直在预言数字技术融合时代的到来。但是这在以前一直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由于更快的芯片、更宽的带宽和更为通用的互联网标准的出现,技术正在迅速地融合。”[4]在我国,当前,深入开展三网融合政策和管理方式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已是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可见,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网络融合将成为进一步促进当前各种传播方式走向融合的重要途径。

从历史角度来看,传播方式发展的趋势将更加人性化地体现人的融合传播需求,进一步摆脱传统的相互独立传播技术和单一静态传播方式的局限,进入大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而传播方式的融合必然导致媒介融合程度的提高。

4.传播内容呈现大融合和小众化的特征

当前,传播内容的发展存在两种鲜明的趋势:一种是随着传播媒介融合而生成的传播内容的大融合趋势,一种是随着传播主体日益细分而形成的传播内容的小众化趋势。如互联网的扁平式开放性结构,使得网络容纳了更多数量和类型的传播内容,这客观上使得传播内容呈现出更加小众化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这两种趋势同时存在,又相互交叉渗透。

从大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播内容的选择性没有因为大媒体企业的存在而从总体上变得缺乏多元性,而是通过其他主体对传播内容的创造而从客观上提高了其多元性和丰富性。

5.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多重性

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大媒体时代是多重和复合的。新的传播世界中,传播角色的交叉和互换几乎可以同时进行。这种大媒体产业的传播环境为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主体提供了空前自由的传播空间。这对于信息的传播、人际的沟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博客和维客现象兴起就体现了这一点。对于博客现象,人们就从这个现象背后看到了新的传播环境、传播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博客现象使得“出版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分界线消失了。这一切为大众传媒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属于大众的媒体诞生了”。[5]博客现象的兴起为满足个人传播需求提供了新的更为宽容的传播方式。

塑造电信业开放型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市场融合和服务融合的一种客观反映。电信业和传媒业在各个层面的融合推动了整个产业融合的实现。市场需求来自于电信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消费者,而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则是产业融合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基础出发点。正是这个需求的原动力最终推动了并保证了技术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实现。

世界电信业在近20余年,尤其是近10年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它已从一个社会基础设施的角色转变成为社会提供服务共享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基础之上,其对于产业融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都明显增加。正是基于这个意义,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简而言之,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重新塑造电信业的产业角色,并使其产业位置更加前移,更加贴近终端消费者。

借鉴国外大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研究我国大媒体发展趋势,大媒体产业将对电信业产生如下影响:

1.产业角色从电信服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

电信业从电报、电话服务衍生而出,但是随着产业的变迁,电信业逐渐出离传统的产业角色,而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进行历史性转变。电信业从技术型产业到综合信息服务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历史角色变革。同时它也经历了从垄断经营到市场竞争的历史变化;它还从一个社会基础设施经营者彻底转变为一个社会信息服务的提供者。

对于电信业和传媒业在大媒体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认为,电信业在大媒体产业中成为一个不可忽略、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在大媒体产业中,真正要使得整个产业体系和谐运转,离不开电信业的产业支撑作用。目前,在我国对于网络电视业务主导权的探讨还没有定论。广电业一方认为,网络电视是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在数字时代交互性的升级,而电信业一方则认为网络电视是从语音到数据再到视频的三重播放(triple-play),是基础电信业务的自然延伸。在IPTV的牌照及其运营主导权的争夺战中,虽然电信运营商被设置的壁垒排除在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在IPTV的业务拓展中无所作为。电信运营商正在尝试种种方式介入其中。可见电信业产业角色的转变也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2.产业结构完成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型

电信业中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遭遇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冲击之后,不管是市场,还是结构,都将进一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对于电信业来说,都是一种巨大而痛苦的转变。电信业的结构转型是为了适应整个社会发展和大媒体产业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我国电信业在经历了自1978年以来的飞速增长之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电信业自身体制改革来解决,一方面需要通过大媒体产业等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来逐步解决。有学者曾经将电信业和IT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1、IT业一直是充分竞争;而电信业却是垄断起家。2、IT业是高度的专业化经营,但是电信业的各个企业都是从物理网到应用层,上下游“通吃”,成为典型的纵向整合。3、IT业是以应用层为主,而电信业中,谁有物理网谁就是“老大”。[6]

在大媒体产业时代,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来自于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产业群集的组织空间结构是与产业融合要求不相符的。产业融合势必要打破产业群集的相对固定的边界,使跨产业、跨机构的联结与互补更大规模化与密集化”。[7]由此可见,产业融合对于传统的产业集群的概念也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对于原有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产业在战略层面呈现融合和协同的趋势

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关系在经历了“各走各的”产业分立时期之后,终于在大媒体产业时代走到了一起,并开始在战略层面尝试“齐步走”的产业协同。

对于电信和传媒业来说,基于融合基础形成的大媒体产业意味着一种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大媒体产业战略的选择涉及电信业和传媒业产业战略的设定。电信服务的最高境界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找到任何人进行通信联络和沟通。而传媒服务的最高境界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的传媒信息。这两者的最高境界是非常接近的,其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电信业所进行的主要是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传媒业进行的主要是传媒和人的信息传播。在未来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信息传播服务已经跨越了产业分立的界限而逐渐趋向融合。在这种环境之下,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战略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我国大媒体产业将逐步在电信业和传媒业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大媒体产业,将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将给我国的产业体系带来全局之变,同时也将继续为信息传播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融合动力。

注释:

[1][2]Maney,Kevin.Megamedia Shakeout:the Inside Story of the Leaders and the Loser in the ExplodingCommunications Industry[M].New York:John Wil-ley&Sons,Inc.1995.preface,p.1、2所谓“大媒体”,其实并非新词,也不是凯文·曼尼(Kevin Maney)的独家发明。凯文·曼尼对于大媒体这个词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论证。在1991年前后的美国,对于大媒体的评论就时有兴起了。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对此的论述就比曼尼·凯文早四五年。

[3]于刃刚《主导产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4]Stephen Baker,Heather Green.Big Bang[J].Busi-ness Week.Jun 21,2004,p.68.

[5]斯蒂芬·贝克,希瑟·格林,阮静,欧阳丽译《网络日志将改变你的生活》《商业周刊》中文版,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