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新变化范文

社会治理新变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治理新变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会治理新变化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同时带来了人们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等许多方面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一派繁荣的景象,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思想、理念应运而生,并不断推陈出新。而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影响着高校校园,更深刻影响着“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有效的途径和教育方法是决定二十一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一、正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式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到了新世纪之际,高校的思想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引起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空前震荡。新世纪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深层次的困扰之中,即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和文化思想普遍的、急剧的变化。作为最具敏感性的社会群体,“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的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其一,教育环境的新变化。教育环境,是指影响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首先,社会环境处于全方位的开放状态。国门开放、思想开放、 经济开放,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标准和要求都比以往封闭状态的环境下复杂得多。其次,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化特征,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最后,社会环境的信息化特征也对青年学生的求知方式、交往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青年大学生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而大学生多数处在青年时期,心理还不完全成熟,思想易于反复,加上价值观念的变革存在着多层次并存的取向,因而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思想道德模式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他们的思想道德模式变了,, 变得非常复杂:传统性与现代性混杂,中国式与西方式共处,稳定性与可朔性统一,整体群体道德的进步与个别人道德意识的退化。

其三,教育队伍的新变化。专职教师作为高校的思政队伍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青年大学生的教育者。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教学对象的新变化,在对高校思政教育队伍提出了新的任务的同时也对思政队伍的教育工作者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由此要求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队伍的知识层面够丰富,教育方法够科学、有效,从而和新世纪的要求相适应。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咨询相结合。

在我国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学生工作者往往把学生的问题都看作是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用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事实上,高校学生中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的,我国20%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存在的问题,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只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不仅能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还会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两者互补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当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不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也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

全面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类网站,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在拓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传统有效途径的同时,积极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三)努力造就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老师。应该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成为坚定的者、教书育人的表率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重点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采取脱产进修、攻读 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造就一批坚持正确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造就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青年骨干队伍。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第2篇

学校教学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治理工作者承担着治理网络的角色和目标实施角色,因为如何提高治理者自身的治理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治理质量的高低。

在学校教导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科研意识,提升教学治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一条必由之路。首先治理者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用心去研究治理工作,向科研要质量;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去引导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要有较强的感召力,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的教研工作,朝着课题化、科研化方向发展。其次,作为治理者要努力实行常规治理工作的课题化,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运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1、拓宽常规治理的视野和范围;

2、在严把静态要求关的基础上强化动态治理;

3、在工作进程中要逐步实施多层次分类别治理。

由此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人本意识,实现教学治理工作的民主化

在现代学校治理中,最重要的治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保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校领导从事学校治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导治理哲学。在学校治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治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治理应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治理思想。作为治理工作者,是学校治理者队伍中的重要角色,理应具有而且必须强化这种意识,来实现教学治理的民主化。

教学治理实现“教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将是实现教学治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一)学会换位思索。传统的教学治理模式,考虑学校领导意图多,注重教学任务分配多,重视教学活动开展多,却很少考虑教师毕竟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任务,他们是否感触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假如我们在布置或检查工作时作一番换位思索,就会避免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会使教师乐意接受任务,并舒畅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学会尊重与信任。“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充分强调了人们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盛。由此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学校中,教师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人的治理氛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互相发生积极的影响。其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教师怀着快乐的心情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三)满足成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在教学治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成就需要。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都尝到胜利的甜头;要善于搭台子、铺路子,使每位教师都有尝试胜利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

当然,教学治理为教师营造和谐的治理氛围,必须以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常规要求为前提,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治理的民主化。

三、强化创新意识,实现教学治理工作的现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是知识创新水平,决定竞争胜败的要害因素是知识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校教学工作要参与激烈的竞争,并且要取得竞争的胜利,作为治理者必须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3篇

__的治安形势很好,20__年至20__年群众安全感调查满意率96以上,在全省名列前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四年省里综合考评都是第一,去年被中央综治委、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座的治安巡逻队员功不可没。在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我市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其中,治安巡逻队作为一支专门队伍,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管理教育使用并重,治安巡逻队实现三个变化

一是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发生可喜变化。就这次会议来说,会场秩序,精神面貌与以往会议相比就大大前进了一步,但和正规的部队相比还差的很远,要逐步改进,逐步养成。

二是在巡逻、出警、协助公安民警办案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协助、维护治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起来更可靠、更放心,越用越踏实。

三是在队伍管理上有了新变化。对市区治安巡逻队的管理更加科学,对队伍的考核、奖惩更加规范,基本达到了管好、用好队伍的目的。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各级公安机关的分管领导、各派出所和各中队对怎么用队伍、管理队伍要高度重视,在体制建设和管理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要向在管理上有经验的派出所学习,所长之间要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保证治安巡逻队伍健康发展。

(二)加大考核,奖惩分明。要建立激励机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弘扬热情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踏实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创先争优、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消极、不负责任的队员,要提出批评,进行教育。

(三)热情关怀,精心培养。巡逻队员工作很辛苦,生活很艰苦,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管理中注入真情,当作正式民警对待,当作一支重要力量对待。

第4篇

>> 双层舆论空间博弈中的“舆论倒逼” 银行监管立法的“舆论倒逼”现象研究 浅谈舆论倒逼现象 “劝退”应形成良性倒逼机制 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的倒逼影响 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的来临及去向 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 现金流倒逼的改变 “紧平衡”的倒逼效应 “好孩子”的信息倒逼 倒逼式创新下的生机 国企改革的倒逼动能 倒逼,医药分离的真正起步 “碳关税”对中国转型形成强大倒逼机制 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Web2.0时代舆论引导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 电视媒体在突发性事件中的应对策略及舆论引导 我国舆论监督的现实矛盾及应对策略 政府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郑保卫,邹晶.论当前我国舆论引导的新策略[J].现代鞑ィ2007(6):29-31.

[4]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J].当代传播,2011(6):81.

[5]丁柏铨.略论“舆论倒逼”[J].新闻记者,2013(4):3-9.

[6]王艳玲,王洁.自媒体时代舆论倒逼现象的有效引导[J].现代传播,2015(1):61-65.

[7]黄丹丽,高维新.网络舆论监督倒逼机制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3):14-18.

[8]李斌.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探究――基于政府公信力视角[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9]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J].社会科学,2008(11).

第5篇

目的性过强,基础性、常规性教育不够。形势任务教育在企业应该是一个贯穿全年的工作,但在实践中被诠释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时间段集中在三个不同时期:年初和年终的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宣传动员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统一思想认识期。在这三个时期,企业宣传部门会组织宣讲团开展多场次的专题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但对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整体缺乏基础性、常规性的长远规划,组织学习少、分析形式少。相当多的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呈现出有事就搞活,无事就停的状态,把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变成了一种实用性的工具。

教育内容单一,与当前时展的大背景不相符。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在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提升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政策法规教育,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明确不同时期企业的改革发展任务,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等。当前无论是企业和社会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单一、信息传播渠道有限、“组织”“单位”的影响力占主导地位时,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尚可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但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极为深刻复杂的变化,职工群众思想独立性、独特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已经进人信息时代。在中国网站数量稳居世界第一的今天,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不随之丰富和扩展,显然是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方式单调,没有把握企业职工工作生活节奏的新变化、企业利益格局的新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理论宣讲团、专题学习会、员工轮休培训班、传统媒体集中宣传等形式,这些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开大会多、讲大道理多,而针对不同利益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岗位、不同思想观念的员工的针对性教育少,枯燥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很多职工群众感到索然无味。

在选题上不愿触及职工群众关注度高的敏感性问题。有怕讲不清、怕惹麻烦的心态。企业不同层次的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不同,但是热点、焦点问题又往往是敏感问题。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不少企业的选择是,不涉及敏感问题,“讲不清的就不讲”。其实“不讲”不等于不存在,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敏感问题中往往存在职工群众的模糊认识,回避敏感问题,其实是降低了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

企业对形势任务教育宣讲的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直接影响了宣传教育成效。在很多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关注度、培训度都是很不够的,甚至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列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去,从事形势任务教育的这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培训机会少,在知识的更新上与当前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企业,政工人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况。

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功效的创新与拓展

当前企业面临着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体制机制、生产组织方式、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职工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必须创新和拓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和方式,做到四个结合: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的、基础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把提升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与强化职业责任感相结合;把提升职工思想理论素质与提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把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使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不仅局限于学习会议精神。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重大问题和事件面前思想统一认识,而是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功效:

突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功效。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方针政策的学习与基础理论学习相结合。既有集中性的教育,又有有计划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学习活动,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上来,达到强化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突出思想观念与时代同步的功效。充分把握当前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渗透给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多元的选择空间,市场经济的逐利性难免会导致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独立性,帮助职工群众培养和树立与时代同步的思想观念,努力减少因思想观念滞后而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用先进的思想引领职工的精神世界。

突出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功效。要把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作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以前形势任务教育中较为薄弱,但却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形成理性的认识方式、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学会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处理问题,形成自信高尚、从容淡定的国民精神。

突出确保企业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功效。要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工作,而不是一项季节性的工作,以确保企业全年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形式多样、不间断的形势任务教育。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企业政令;加强对企业社会舆论的引导。通过教育及时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思想倾向,树立企业的正风正气。

加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拓展教育内容,着眼职工群众需求开展工作。除了坚持传统的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外,要把职工群众的需求纳人到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中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深入调研挖掘不同层面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材料,备好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尤其是要敢于涉及工资分配、就业、同工同酬、住房、教育、医疗这些敏感性问题,采取双向交流的方式。让群众把自己的思想疑惑讲出来,一次讲不清,讲两次、三次,要让“理”在思想的交锋中逐渐明朗起来。

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传统的形势教育方式着眼于大而全。灵活性和互动性都不够。要在大报告、大宣讲、大活动中,增加“一人讲”为“大家讲”的模式、“灌输式”为“互动式”的模式、“指导式”为“讨论式”的模式,转变传统形势任务教育中单向的、高高在上的、指导式的教育,树立平等沟通、公开开放、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适应企业流动性大、工作节奏快的需要。以及职工队伍构成多元的需要,同时也使形势教育由“你打我通”的模式变为平等交流模式。显得宽松而贴近民心。容易使职工群众能听得进、坐得住。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分众化理念。构建定位明确的教育目标。目前企业在人员构成上可分为在职群体和非在职群体,在职群体中,从用工形式上可分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劳务合同制工人、企业临时用工等十多种用工形式;非在职群体主要由离退休职工和企业职工家属组成:有些学者还认为当前社会从利益结构角度已形成了“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社会底层群体”。尤其是企业,经过这些年来的深化改革,企业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所以把来自传播学的分众化理念引入到企业形势任务教育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是根据不同群体受众的不同特点,确定形势任务教育的选题、方式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使“所讲”与“所思”较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培养人才多样的理论骨干队伍,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亲和力。目前。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是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二是外请的专家和教师,三是临时培训的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尤其是第三类人员,一般都是宣传某项重大方针政策时。由于人力不够,临时抽来培训,仓促上阵,这些人理论基础薄弱。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要提升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水平,就一定要把企业政治理论人才的培训与技术人才的培训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使这些人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既能“高端切入”也能“低端切人”来从事释疑解惑的思想引导工作。与此同时,要从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角度考虑。从不同受众群体中聘请思想素质较高、思辨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的职工群众参加到形势任务教育中来,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只有让他们深入到各自的群体中。用他们习惯的语言和方式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第6篇

关键词:企业;形势任务教育

一、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性过强,基础性教育不足

形势任务教育在企业应该是一个贯穿全年的工作,但在实践中被诠释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时间段集中在三个不同时期:年初和年终的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宣传动员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统一思想认识期。在这三个时期,企业宣传部门会组织宣讲团开展多场次的专题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但对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整体缺乏基础性、常规性的长远规划,组织学习少、分析形式少。相当多的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呈现出有事就搞活,无事就停的状态,把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变成了一种实用性的工具。

(二)教育内容单一,滞后于时代背景

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在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提升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政策法规教育,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明确不同时期企业的改革发展任务,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等。当前无论是企业和社会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单一、信息传播渠道有限、“组织”“单位”的影响力占主导地位时,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尚可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但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极为深刻复杂的变化,职工群众思想独立性、独特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已经进人信息时代。在中国网站数量稳居世界第一的今天,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不随之丰富和扩展,显然是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教育方式单调

没有把握企业职工工作生活节奏的新变化、企业利益格局的新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理论宣讲团、专题学习会、员工轮休培训班、传统媒体集中宣传等形式,这些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开大会多、讲大道理多,而针对不同利益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岗位、不同思想观念的员工的针对性教育少,枯燥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很多职工群众感到索然无味。

(四)在选题上不愿触及职工群众关注度高的敏感性问题

有怕讲不清、怕惹麻烦的心态。企业不同层次的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不同,但是热点、焦点问题又往往是敏感问题。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不少企业的选择是,不涉及敏感问题,“讲不清的就不讲”。其实“不讲”不等于不存在,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敏感问题中往往存在职工群众的模糊认识,回避敏感问题,其实是降低了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

二、如何拓展和创新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

当前企业面临着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体制机制、生产组织方式、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职工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必须创新和拓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和方式,做到四个结合: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的、基础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把提升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与强化职业责任感相结合;把提升职工思想理论素质与提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把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使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不仅局限于学习会议精神。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重大问题和事件面前思想统一认识,而是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功效:

(一)突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功效

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方针政策的学习与基础理论学习相结合。既有集中性的教育,又有有计划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学习活动,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上来,达到强化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二)突出思想观念与时代同步的功效

充分把握当前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渗透给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多元的选择空间,市场经济的逐利性难免会导致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独立性,帮助工群众培养和树立与时代同步的思想观念,努力减少因思想观念滞后而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用先进的思想引领职工的精神世界。

(三)突出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功效

要把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作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以前形势任务教育中较为薄弱,但却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形成理性的认识方式、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学会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处理问题,形成自信高尚、从容淡定的国民精神。

(四)突出确保企业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功效

要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工作,而不是一项季节性的工作,以确保企业全年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形式多样、不间断的形势任务教育。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企业政令;加强对企业社会舆论的引导。通过教育及时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思想倾向,树立企业的正风正气。

三、强化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对策

(一)着眼职工群众需求,拓展教育内容

除了坚持传统的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外,要把职工群众的需求纳人到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中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深入调研挖掘不同层面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材料,备好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尤其是要敢于涉及工资分配、就业、同工同酬、住房、教育、医疗这些敏感性问题,采取双向交流的方式。让群众把自己的思想疑惑讲出来,一次讲不清,讲两次、三次,要让“理”在思想的交锋中逐渐明朗起来。

(二)提升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创新教育方式

传统的形势教育方式着眼于大而全。灵活性和互动性都不够。要在大报告、大宣讲、大活动中,增加“一人讲”为“大家讲”的模式、“灌输式”为“互动式”的模式、“指导式”为“讨论式”的模式,转变传统形势任务教育中单向的、高高在上的、指导式的教育,树立平等沟通、公开开放、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适应企业流动性大、工作节奏快的需要。以及职工队伍构成多元的需要,同时也使形势教育由“你打我通”的模式变为平等交流模式。显得宽松而贴近民心。容易使职工群众能听得进、坐得住。

(三)合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分众化理念

构建定位明确的教育目标。目前企业在人员构成上可分为在职群体和非在职群体,在职群体中,从用工形式上可分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劳务合同制工人、企业临时用工等十多种用工形式;非在职群体主要由离退休职工和企业职工家属组成:有些学者还认为当前社会从利益结构角度已形成了“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社会底层群体”。尤其是企业,经过这些年来的深化改革,企业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所以把来自传播学的分众化理念引入到企业形势任务教育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是根据不同群体受众的不同特点,确定形势任务教育的选题、方式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使“所讲”与“所思”较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第7篇

(一)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的含义。

根据胜任能力一般性含义,并借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内审协会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含义表述为: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内部审计人员(个体)按照特定标准完成特定范围工作的能力,是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特性与业绩结果的总和。其中“个人特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所具备的职业道德、执业技能与职业知识体系的集合;“业绩结果”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特性与特定标准共同决定的结果。

(二)新世纪内部审计职业的新变化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纪以来,内部审计开始走向深层次的专业化,并且随着内部审计职责范围的拓展而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和内部审计发展的国际化,我国内部审计领域正逐步转向全面管理审计,核心职能从评估控制与保证逐渐转向保证与增值服务并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内部审计职业正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内审服务由确认服务向确认与咨询服务并举转变;

第二,内审的目的是为企业增加价值;

第三,内审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流程。

据此,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了内部审计作业的定义:一个部门、分支咨询小组或者其他从业人员提供的独立、客观保证和咨询服务,其目的是改善组织的运营并增加组织的价值。内部审计作业通过提供系统、完整的方式评价和改善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等的效率,从而有助于组织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职业的新变化使内部审计人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新时期给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国情,积极探索现行体制下的发展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积聚力的企业,积极探索企业管理模式,并分类按不同的机制管理,推进制度和管理创新。

据此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和资本运作,加快平台建设,促进经营方式转变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如何适应新时期内部审计职业的新变化,如何在企业转型、走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的关键时期发挥出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是给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二、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成

内部审计职业的新变化,以及新时期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现行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构成框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在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构成框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以何种价值观、职业操守和精神开展工作。因此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作为专业胜任能力构成框架的首要问题。

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内审人员从事内审工作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表明审计人员的专业品质,是审计人员精神与道义上的指导与支撑。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内审质量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为职业道德是内审人员履行职责时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中国内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内审人员履行职责时所遵循的行为做出了十一条具体规范,这是从道德观念上促使内审人员自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态度和风范。内审人员只有始终把自己处在较高的道德水准上,才能不断约束自身的行为,在审计活动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体现出较强的监督性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始终坚持“独立客观、正直勤勉”的职业道德观,这是内审人员提高内审质量的精神动力;第二,始终把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规范当成控制内审质量的生命线。正人先正已,审计人员只有自己公正廉洁,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声誉,保证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内审人员的廉洁自律,是将反腐倡廉、纠正不正之风的关口前移,在审计人员的思想深处设防,从深层次上建立一种有效的预防和保障机制,这样审计人员在审计中才敢于揭示发现的问题,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增加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第三,始终把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规范当成提高内审质量的可靠保证。内部审计虽然处于监督者的地位,但其工作流程也要受到其他职能部门的监督,以增加审计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相关部门、被审计单位的机密事项、不宜公开的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等,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处理好“公开性”与“保密性”的关系。既要提高内审工作的透明度,又要对不宜公开的秘密贯彻保密性的原则,严守秘密,绝不泄露。这关系到内审人员是否能得到被审计单位的信任,从而在审计过程中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取得可靠的审计信息,保证审计质量。

总之,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基石,是提高内审质量的关键。

(二)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的更新与提高。

内部审计在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内部控制,保证合法合规性和收益性等方面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其工作重点已经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和效益服务,职能作用也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向拓展,对内审人员的定位从以监督为主的角色向以评价与监督并重的“参谋”和“助手”等角色转变。这不仅要求企业负责人加强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将内部审计纳入管理流程,让内部审计参与各项经济活动的始终,而且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要得到更新与提高。内审人员不仅要通晓财务及审计知识,还应熟悉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计划,精通各项相关业务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通过实践积累管理经验与能力。内部审计要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全面转向管理型审计。同时内审人员还要提高风险意识。目前,国际、国内内部审计的关注点正转向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正转向为风险导向型审计,和以往内审发展的各阶段相比,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对内审人员的要求和挑战更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任主席约翰逊认为,在风险导向阶段,内审人员除了具备广博的知识并有强烈求知欲外,还应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确认,分析风险,寻找问题所在,力求让自己的服务具有前瞻性和弹性,公平表达,为最终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总之,内审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自身的管理水平,这是内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中保证内审质量的基石。

(三)沟通和人际交往协调能力的提高。

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是内部审计成果能否得到有效利用,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也是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的新变化,要求内审人员的职责不光是为了寻找问题,更要能够帮助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内审人员应当在保持原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协调组织内部各方之间的利益,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

以上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和相互辩证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保证,内审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是影响内审质量的关键,只有具备职业道德的内审人员,才能体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的作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是职业胜任能力的核心,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技能,才能够实施审计并提高审计知识的持续获取能力、提高咨询服务能力,适应审计理论拓展的需要。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则是将审计结果转化为成果的关键。

三、对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

首先,内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主要表现在积极进取,追求卓越,有紧迫感,换位思考,具有活力,积极表达意见并于管理当局讨论重大问题,决心做出非凡成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内审人员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要主动与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沟通,加深其对内审人员的重视和依赖,防止被边缘化。

第三,采取恰当方式提高单位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切实理解审计监督是维护企业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从而加强对内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内审人员队伍的专业技能,在体制转型的进程中,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作用,将内部审计纳入各项经济活动的始终,使内部审计真正有用武之地。

第8篇

关键词:网络空间治理;社交媒体;网络政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13-03

互联网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世界上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的优势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变化。随着网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网络背景下的社会治理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相对于早期网络偏重于单向和传播,社交媒体则更偏重于网络政治的双向沟通和共同创造,它在带来新的思想和观念的同时,社会治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网络媒体时代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特征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六度分隔、长尾分布等理论的广泛运用,网络社会进入了以社交媒体等应用为主的一种新的互联网发展阶段理念。这个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发展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开放性的社会结构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式的架构,由于社交媒体的运用,使得网络社会开放性的优势更加明显。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杰夫・贾维斯教授认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世界中的一个新的层次,也许是一个新的社会,或者是通向不同于现在的更加公开化的未来的路径。”“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的生活正不断地趋向于公开化……由于社会向更加公开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1]”

2.共享性的服务方式

在网络时代,网络的数字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发展。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性,使信息用户从被动接受技术信息转换为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信息,提高了信息共享的水平,并且开辟了一种新“时空”。“共享不仅是一种接入互联网的潮流,一些很酷的服务程序,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及闪光的政治辞令,年轻的幻想。共享更是社和经济重组的核心……共享是划时代变化的标志。它具有重要的裂变性。共享对那些把权力用于控制信息和受众的机构构成了威胁”[1]。

3.互动式的网络管理

现在的网络社交媒体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络信息的浏览者,同时也是制造者。互动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网络情境下,个体之间的互动就是符号的互动,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所传递的符号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多元和立体”[2]。在网络时代,各种社交媒体和新媒体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多个可以选择的方案;另一方面。也给政府决策带来一定的压力[3]。

4.协作化的共创模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写道:“许多人在同一劳动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3]。在网络时代,协作成为依靠团队共同的力量,跨地区跨时空来共同完成某一件任务。著名协作平台有: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共同兴趣爱好的一群人可以跨时空聚集在一起创作、交流、互动,每一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有权利编辑、修改内容,从而共同完成某一文章或项目的创作。协作精神也可以用于政府管理,负责美国奥巴马总统的“政府公开计划”的贝丝・诺维克女士认为“协作是双方面的,政府并不是资料的唯一来源。外来者也可以为政府提供数据,以帮助政府更好地运作。[1]”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即签署了《透明与开放的政府备忘录“协作”原则》。协作是其三原则之一:协作将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来。

二、网络空间治理的新问题

在进入互联网新的发展阶段后,信息传播多样性、信源的多元化、分散化,使得人们对信息有了更多的选择。人际交往虚拟化,社会组织虚拟化、扁平化等,使得公民参与和政府治理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1.信息传播的新变化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又出现了谣言迅速扩散等负面效应,出现盲目参与、无序参与和非理性参与的情况。网民往往对政府的声音不相信。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从而容易引发,对社会的安定有序产生负面重要,社会治理的难度大大增加。社交媒体,如微信传播具有隐蔽性强、传播性快等特点,给现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交媒体传播对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冲击。一些信息强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廉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跨越国界大范围地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制度形态,同时贬低和动摇其他国家人民的信念和社会政治制度,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保持本国的政治独立、人民的政治信仰和文化的独立性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媒体不再那么大众化,而变得更加个人化,“个性化政治可以标志着政治家们竞选和管理方式的范式改变”[4]。数字数据可以导致更广泛的政治协调,也给社会动员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2.人际交往的新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是一个关系为王的时代。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从人与内容的关系到人与人的关系成为新的网络时代的核心指向。网络从“内容为王”进入“关系为王”的时代[5]。这不仅仅是一种表达的改变,更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世界上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网络的发展更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网上的接触补充并增加了人际沟通关系。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矛盾现象,家庭或朋友聚会,面对面的交流少了,却用手机和远方的朋友互动不停。一方面是一个孤独的个体,缩在电脑或者手机屏幕前,逃避所有的人际互动,另一方面是一个地球村,一个无边界的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的朋友,瞬间可以即时跨越时空来交流。

网络社交媒体时代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变得更轻松。在网络时代,“个人、集体和组织越来越多地直接联系起来,甚至跨越很远的距离联系在一起”[6]。社交媒体强调用户参与,并且以人为中心,人就必然会产生社会性的需求。社交媒体正好满足了用户的这一需求,将“六度空间”理论应用于信息传播,并通过“社会性软件”的方式实现。社交媒体的应用成为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网络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特点提供了公众的参与感。社交媒体强调用户参与,并且以人为中心,人就必然会产生社会性的需求。他们渴望表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同,但是也有相信陌生人的弱点。一些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往往利用这一特点,“几十个抗议者就能发起并推动一场上万人参与的抗议互动”,从而引起“政治动乱”[4]。

3.对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社交媒体时代自组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互联网的自组织特性已经得到了若干研究人员的证实,互联网用户已处在一个觉醒的、连接的、实时的、自组织的网络之中,口碑、沟通、对话、分享、交流的效果越来越强,这些特性将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特性发挥到极致,用户充分体验了即时沟通、实时共享的传播乐趣”。社交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用户广泛参与,制造和传播信息,形成了自发的、无中心的平台组织,对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社会组织是一个相对平坦和水平的分层社会结构。社交媒体时代的社会组织的基础具有科学性、理性和自反性。他们按照个体、双人、三人、群体、组织和组织间的层次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论。社交媒体时代的社会组织呈现多种形式,有平台型的,也有网格型的,有直线联系,也有铰链式联系,从而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网络社会的信息和传播的碎片化特点明显,网络社会组织也会是一种碎片式的、临时性的。网络的分层矛盾会更加突出,网络社会可能会呈现更加不平等的趋势。掌握信息权和技术精英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普通大众可能被排除在外,这和早几年对网络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预测有一些变化。

网络组织是一种不稳定的社会类型。由于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产生的碎片式、临时性社会组织的出现,在现实社会结构和虚拟社会结构之间容易产生新的矛盾和偏差,从而也容易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社交媒体广泛使用容易带来政治动荡。其中数字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抗议者传播观点,甚至帮助他们形成组织,像脸谱这样的社交媒体在转型组织群体和非正式网络、建立外部联结、形成现代型和社区性、吸引全球关注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社交媒w曾经被西方国家用来推动发生于在中东北非的“茉莉花革命”,最终导致中东和北非四个国家政府被,也导致十几个国家发生抗议活动,有些国家的政权被,社会动荡延续至今。需要关注的是,社会组织虚拟化容易引起社会失控。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形成虚拟组织。一些社会活动者也会有目的地利用网络公开性的特点,在网上招募组织成员。从而对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威胁。

三、网络空间治理范式创新

新型的社会治理范式应该包括社会治理制度、体制、机制这三个主要维度,三者形成一个整体,形成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三维一体多元共治”新范式。该治理路径的主体包括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各种市场主体(包括消费者和代表整体利益的行业组织等)、社会组织(公益性和互益性、网上和网下)、公民和公民各种形式的自组织等四个方面。

1.完善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

网络时代要坚持“依法治网,严格遵守即将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为了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必须建立各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发掘普通民众有效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创造有效治理新机制、在控制制衡体系最坏影响的同时,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提高单一民族国家合作的能力。要重塑政府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终极理想。我们要加快各个环节的立法建设,对政府治理的方方面面完善法制,在不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和法律禁止之处,完善法制的柔性落实。政府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政务等手段,以大量的社会、经济、法制信息的高效计算和统计分析来指导政府治理的具体方向,提高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智能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治理与百姓意愿的融合,实现政府治理的亲民化和智慧化。

2.构建政府媒体企业的平衡机制

网络企业也面临着多种竞争和经营压力,但是千万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丢了媒体的良心。对于一些敏感话题应该在亲自核实的原则下予以刊登。社交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得到有效发挥。“移动社交网络极强的组织动员能力,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沟通交流,但缺乏规范也给社会与个人带来了危害”[7]。为了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建立动态平衡的治理机制。如果我们将这里的社会精英视为政府,就得出了一个社会治理中的互动模式。努力实现政府、网络媒体、网民在各种社会治理问题上的动态平衡。社交媒体时代的社会治理,必须努力形成融会贯通的治理情景,应该鼓励各种利益相关者多能平等参与其中,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民众个人,从而使社会治理行动者的多元理性能够交往、融合,而网络企业无疑从中发挥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

3.优化社会组织的协调与融合

为了加强社会治理,必须促进多元理性的交往与融合。在社交媒体时代,跨系统的合作与交往十分普遍,不同系统间的密切协作和配合使用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协调发展,网络推动产生了许多小型的多元社群,在这种治理模式中,人们设想将具有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责任、并能够更容易接触到政治系统中的民意代表。社交媒体时代,社会组织利用新媒体,可以加强政府、公民和网络管理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培养社会共同体意识是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应逐步把一些传统意义的社会治理职能通过多种形式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担。尤其是在社会服务领域和福利领域,可以由贴近居民、自发组织的非营利组织来承担,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方便解决问题,取得民众满意,而且还可以培养社会共同体意识、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为了加强社会治理,必须通过“互联网+”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开网民关注的信息、回应网民关切,争取民众的信任,扩大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社会治理积累正能量,在应对灾害、事故等突发性事件中发挥更大的活力。

4.强化网民的参与意识

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必须积极构建民众的参与机制。根据国内外实践研究表明,社交媒体既可以在各种重大事件中传递正能量,也可能会传递不和谐的声音。在社交媒体时代,公民参与型社会逐步形成。使得参与渠道更加多元化,参与的主动性也进一步增强。为了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社交媒体时代,民众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长。几乎所有成功的社交媒体应用,都可以吸引大量的陌生人进行执法协作,这不仅可以改善信息世界的治理秩序,也可以进一步优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需要民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社交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正能量作用。依法依规上网,文明理性发言,不造谣传谣、不攻击谩骂他人,同享权利,共担义务,一起建设文明理性网络社会,传递网络正能量,做一个符合文明社会规范的“中国好网民”。

总之,网络空间治理任重道远。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网络空间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鹇裕对我国的网络政治和社会治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开拓了新视野。国家、企业和民众都应该各自按照自己的角色制定和应用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过程中的原则、标准、规范、决策步骤和共同规划。政府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媒体企业应恪守道德底线,把握职业操守,社会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民众应自律与自觉,懂法、守法,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治和善治。在“互联网+”的精神引导下,真正形成以“互联网+人”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服务形态,促进网络空间治理新范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美)杰夫・贾维斯.南溪译.公开: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正能量[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11-14,11-13,254.

[2] 黄秀娟,唐静,李晓莉,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6):176.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2.

[4] (美)肖恩・杜布拉瓦茨.姜昊骞等译.数字命运:新数据时代如何颠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沟通方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243,93-94.

[5] 彭兰.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双重旋律下的关键变革[J].新闻战线,2012(2):83-85.

第9篇

信息安全与国际关系

网络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社交媒体时代的政治秩序安全

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的竞争焦点与合作支点

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安全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网络安全管控与中美网络公共外交发展

网络军备控制难以实施的客观原因分析

论英国与19世纪的世界秩序

国际体系转型、中美竞合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重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中国的崛起创造空间

全球体系力量转换的动因和东盟+6框架下中国地缘政治新战略

金融危机、新兴国家和国际经济治理

学术自觉与社会科学自主创新

天下为公的政治哲学:一种中国式的世界主义理念

建构中国的安全政治话语:文化、演变和社会实践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探讨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与前景

日本防卫计划大纲的新变化与中日关系

从南非对外政策趋势透视中南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式话语与国际话语权——以外宣翻译中的中国特色词为例

中国外交话语社会化:基于上海外国留学生的研究

民生先导还是民主先导?——从对非援助看中国的援助外交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与中国环境外交话语

相互战略保证:一个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合作构建理论

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建设道德化国际社会的政治空间

欧盟网络安全战略的演进——欧盟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新探索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安全的紧迫问题与战略机遇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日本的实践与启示

论当代中国的海洋军事观:制海权与海上反介入

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与合作机制探析——基于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进展与未来的发展

全球治理搏弈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地缘政治视域下的东非油气资源开发——兼谈中国的角色与战略定位问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公民安全风险调查——以刚果(金)为例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政治风险及权益保护

论“一带一路”框架下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水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带一路”与中国在中亚的能源合作:区域公共产品的视角

数字丝绸之路与公共产品的合作供给

美国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与反应

日本主导下的亚洲开发银行:历史、现状与未来

“一带一路”与中欧合作:对接发展的机遇与障碍

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体系变革与安全突破——基于《孙子兵法》安全战略的分析

国际体系的均衡规范场理论——兼论新型大国关系的结构、维持与转换

国家利益冲突、多极化与联盟博弈——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逻辑

制度变迁与地理政治秩序转型——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起源

第10篇

党和国家提出了要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并明确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保障”要求。那么,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首要方面是理念的更新,另一个是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当前社会管理的方式存在一个显著的矛盾性发展,即管理设备与技术越来越先进,然而管理手段却依然像过去那样粗放与粗暴,暴力执法经常被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是,虽然社会管理设备的性能是提高了,但我们在社会管理理念上却没有与时俱进,作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如,我们早就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但是有些管理者和执法者缺乏严格依法办事的精神,把法律当作管理老百姓的工具,某法律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利则要依法执行,如果对己不利则放置一边。他们仍然没有从最为根本的观念上进行转变,对社会管理法治理念存在诸多误区。中央已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武装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的头脑,要用法治方法化解社会矛盾,但由于法治理念未及时更新,尚未来得及对社会管理法治的支撑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及时更新,则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动力与引导,促成社会管理创新内外部动力的一种及时回应,这种回应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稳步推进。

二、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前已述及,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念的更新及社会管理方法与方式的转变。理念的更新是首要的,这是因为理念更新是行动创新的先导,人们的思想和眼光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一个没有法治思维的领导干部,很难想象他在解决所遭遇的社会管理问题时会想到用法律解决问题;人们具有不同的法治理念,就会对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与做法有不同的认识,就会形成不同的法治实践效果。在目前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理念,以全新的思维与眼光来体察社会,认识自己,以避免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生重大偏差,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实现民主和善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要严格依法办事,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社会;而这需要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指引。哈耶克指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①换句话说,政府必须要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其社会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必须由法律授予,在社会管理过程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怠行职责;要形成“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以及权力的行使由人民进行监督的意识与氛围。如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还固守原来的理念,如“权大于法”、“把法律作为管理和控制社会的国家”、“不严格依法办事”等,将会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无法达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

三、法治理念更新是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社会管理政策的决定者和执行者均具有一定的权力,因而存在着社会管理权力侵害相对人权利的可能性,这已被现实中大量实例所证明。因此需要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必要的规制,其实规制也是一种保障。为达到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目的,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社会管理人员进行法治理念教育,用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武装其头脑,使社会管理者树立依法行使权力和注重保障相对人权利等正确的社会管理的法治观,远离与排斥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滥用权力、侵害相对人权益的行为。二是将正确的法治理念具化于具体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机制中,使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与决策能够体现现代法治观的要求,能真正保障公民权利。对社会管理相对人而言,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也非常重要。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这当然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依法而为和自我克制,也需要相对人对法治理念的接受与理解,才能在权益被侵害时具有依法维权的意识,能采用合法方式维权,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和管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是日新月异,社会结构日益多元,人们的诉求更加多样,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是呼之欲出。于是,国家权力逐渐从一些领域退出,逐步构建起职能范围适度、组织规模适中的政府,在管理中是提供引导、指导与服务。

五、政府职能转变及法治政府的建立需要更新法治理念

我国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以行政机关为主体,采用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揽,包打天下,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责的公共职能却长期履行不到位;一方面政府承担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应该由政府履行的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说明倚重行政手段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是弊端丛生。经济市场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市民社会的生成与发展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政府要转变职能,要求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打破政府发号施令、群众被动接受的单向管理方式;我们要顺应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重新为政府定位,形成多元多维、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公民人人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并从中受益的格局。这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建立法治政府,政府需依法治理,不能越权、不能滥权、更不能怠行职责。公民需要依法参与管理活动,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最终,在社会管理中充分体现民主,使社会管理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双向的互动的活动,政府与公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六、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理论;经济力理论;社会力理论;企业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33-02

出于企业或公司如何获得达到利益最大化核心能力的论说,可以将整个企业发展理论中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大致分为两种:经济力和社会力。即使用纯经济因素解释企业发展模型的理论可以归于经济力理论范畴,而使用除经济因素之外的社会因素对企业发展模型作出分析的理论可以归入社会力理论范畴。经济力理论向社会力理论的转向现实的是企业发展策略的根本转变。

一、企业理论中经济力理论及其局限

(一)经济力理论

所谓经济力理论,它主要研究企业或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诸如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垄断优势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和竞争地位等等。该理论的前提是把企业定位为“经济公民”的身份,这是一切经济力理论研究的大背景。这个理论的另一个暗含条件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根本目标的,企业的责任在于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要素的投入,绩效来源于经济资源产出的效率。这一点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很有代表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无论是人们所总结的“个论”还是“通论”,对其行为的解释从没走出过企业“经济利益”的地域,始终在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动机、目的寻找经济利益的源泉,始终围绕“培育、利用优势,尤其是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利润”这一教条来探索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来源以及如何利用,进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所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本质上属于经济力理论。

(二)经济力理论的局限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不但是经济利益的折射,同时也是社会各种利益的交集。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此体会应该更加深刻。难道跨国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经济利益?难道“企业的职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社会细胞,企业同样是社会关系的显现,回答以上问题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本源。除了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性质”,那么是否还存在其他角度解释对企业的性质作出解释?毕竟,企业的本源不但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是“经济公民”,还“社会公民”。

理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实际情况已经发生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诸如:跨国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RD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重视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强烈关注跨国公司社会伦理形象。而且,在所有变化中,都贯彻一个理念,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这一系列新变化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尤其是当今跨国公司把社会责任作为实现其目标体系的重要途径,强烈地追求社会伦理形象,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力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理论开辟了崭新天地,为合理解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追求伦理形象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理论中社会力理论的发展

社会力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所谓社会力理论,就是研究企业在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体系下,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并解释跨国公司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新的经营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任务是应用道德哲学的基本方法、探索跨国公司实现目标体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机制,并合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力理论的产生不仅是跨国公司理论的必然演进,更是跨国公司实践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标志着其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济力(垄断优势、技术、资源、内部化力量等等)的有限性,制约了跨国公司原有经营战略的实施,使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力已经不能构成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系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迫动性引发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因此,必须寻求新的动力源——社会力。把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作为培育社会力的核心,并形成跨国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这为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证依据。

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跨国公司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了,而是向多元发展,形成了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多元目标体系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更关注人性化、人权、公平,还有与社会和谐。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已经无法合理解释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伦理形象的新变化。

三、社会力理论的一般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社会力理论的提出,使跨国公司理论向前进了一大步,为跨国公司如何获得更具适应性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而社会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也能够为企业理论发展更加一般性的社会力理论提供帮助。虽然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中已经为社会力构成设计了大致的框架,但其设计源泉其实来自于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因此社会力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虽然从起源到今天,历经“数个世纪”,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在讨论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自然相应的内涵也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924年歇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包括雇员福利(抚恤金和保险计划)、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蓬勃发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心由赞助行为、提高产品安全度等类似事宜,转向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消费者权益运动风云迭起,企业社会责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

虽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相应的理论认知也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作是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其中相关的信托受托人实际上指的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而利他行为则是指企业为社会公众解决某些社会问题,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二)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传承自国外的相关研究,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需要和面对国际贸易的压力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与国外一样,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各有看法,其内涵远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迄今为止,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够深入,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二是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总结

企业角色从“经济公民”转向“社会公民”;企业理论也从经济力理论发展到社会力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正在逐渐掌握更具加适合发展的能力,并通过将社会责任整合入企业战略的形式,在制度上保证了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借此发展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理论的这一新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供给企业更强的理论指导,关键在于建立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而这又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竞争的最高境界将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邓修权,夏国平.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分析[C].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

[3] 卢让林,李子奈.企业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4] 吕中楼.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1994,(7).

第12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并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为开启一个社会治理的新时代树立了风向标。

由于特殊的国情,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是“全能型国家管理”和“总体性社会治理”的重叠并行,致使社会严重依附于国家,社会治理与国家管理高度一体化和政治化。基于此而建构的“国家―单位―个人”的一元主体、单线条的社会治理格局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效地维控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局势,但也同时窒息了应有的社会活力。改革开放后30多年由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群体的深度分化,我国社会结构已由“总体性社会”演变成了“多元化社会”,并在阶层结构方面表现出了某种“分化”与“断裂”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再次构建起较为有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更新管理理念、改进治理方式、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的社会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社会管理实践向社会治理创新的转变既表明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积累,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策略性、阶段性与能动性。通过回溯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治理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单位制社会时期,虽然国家也非常注重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管理问题,但从总体上来看,国家并未针对社会领域的新变化而做出重大的管理布局,最终导致一直沿用旧有的思维框架来处理社会领域的新问题成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惯习”。而即使是在利益分化的单位制社会解体时期,由于诸种因素的羁绊,国家也未能建构起较为系统而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国家与社会的同构性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社会治理实际上被长期淹没在国家管理体系之中,因此对许多社会问题的治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宗旨在于:试图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实现社会治理从“总体-支配型”的管制模式向“技术-治理型”共治模式的转变,以实现治理效能和服务效果的显著提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以往突出强调的“社会管理”改为了“社会治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明了党和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一种变化。“社会治理”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管理”:(1)从主体构成上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国家,一般带有强制性,而“社会治理”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特别强调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2)从方式上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一般都以带有行政性的管制方式为主,而“社会治理”的方式除了行政方式以外还强调法律、市场、社会自助互助、思想道德建设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强调各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倡导公开、透明、法治化的管理活动;(3)从方向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一般是单向式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比较多,而“社会治理”强调的是双向的多元主体间的平等互动;(4)从内容来看,“社会管理”多以行政管控的内容为主,而“社会治理”则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5)从目的来看,“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维稳”几乎成了其最终归宿和最高要求,而“社会治理”则是为了培育更大范围的公民社会和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渠道;(6)从权利配置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多是以政府的集权式管理为主,以单纯的强制性秩序维持为核心目标,而“社会治理”则强调政府管理要多给社会放权,并为公民的增权提供机会和便利。针对社会治理的这些特征,笔者认为,其相关的策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实现“为民服务”思维向“与民服务”理念的转变。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从自身的优势视角出发来进行思考。以基层社区为例,可尝试改变以往的“社区需求或社区缺失”为取向的“需求模式”,而替代以社区优势或社区强项为取向的“优势模式”,强调应该用一种“优势视角”或“能力镜片”去了解基层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是寻求社会治理方式的柔性化转变。社会稳定的“刚性”思维必定会导致“刚性社会管理”,这种管理的缺陷在于无法发挥社会治理主体的能动性,甚至会导致社会矛盾的积聚。而柔性社会治理则是“以人为本”的治理方式。它采用的是以理解和把握社会治理客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而施以的、非强制性的治理手段,其主题是“规律、非强制、潜在以及自觉”,即治理依据是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以及最终目标是让民众自觉行动。

三是以“协同政府论”促进社会治理体制的优化。基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运用“协同政府论”,至少可以达成四种目标:一是综合考虑消除治理体制内部的矛盾和张力,提升治理系统的整体效能;二是通过消除不同治理项目方案的重复与冲突来更科学地使用各种资源;三是在相关治理部门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和传递优秀理念,从而形成一种“协同性”或更加明智的治理方式;四是从服务民众的角度出发,提供一套更为完整或“无缝隙”的服务方式。

四是努力提高广大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投入度。相关经验研究表明:参与相关决策过程能够赋予参与者对自己的生活方向和周围环境一定程度的控制权,有助于参与者成为负责任的行动者,并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就当前我国社会建设而言,社会治理多依靠政府的宣传与推动,并通过行政手段来动员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参与,社会参与始终处于浅层化的初级阶段。对此,必须予以改变。

第13篇

7月10日,全国妇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发表重要讲话,沈跃跃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四点要求,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这四点要求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是进一步抓牢抓实思想引领工程,坚定扛起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结合实际宣传武城县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等方面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重点,宣传巾帼典型,讲好武城巾帼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进一步抓牢抓实巾帼脱贫、巾帼致富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和“六稳”“六保”。积极开展“巾帼送暖”活动,广泛动员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各行业巾帼文明岗、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进来,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多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努力扩大爱心帮扶覆盖面,凝聚形成关爱帮扶的强大合力。要树牢“企业为尊”观念,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积极为“妇字号”企业、“大姐工坊”、巾帼创业基地、创业项目发展提供技术、金融、销售等服务,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贡献巾帼力量。

三是进一步抓牢抓实“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暖人心、聚人力。要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县域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建设,加快促进基层社区建设“幸福家庭驿站”,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家庭家教家风融入社会治理,促进家家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进一步抓牢抓实“美丽庭院”“洁净庭院”创建攻坚行动,积极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紧盯目标任务,通过宣传、培训、评比晒、擂台赛等多种方式,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家庭争创“美丽庭院”。要将美丽庭院创建与爱国卫生运动、健康家庭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共建美丽家园。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洁净庭院”长期保持 “五净”标准。对于自身无创建能力的贫困户,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其维持居室、庭院及个人卫生;对有创建能力的贫困户,要长期进行督导指导,引导其转变思想,摒弃陋习,提高卫生标准,确保创建结果。

第14篇

制度属于文化范畴。就制度文明而言,协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协商文化发展标志性成果,也是制度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协商制度形式及其内容。就今天我国协商民主发展与实践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无疑是人类协商文明史上新的里程碑,即协商文化的标志性成果。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形下,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其实质就是协商治国理政,协商民主就是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愈益发挥重要作用。杨吉成的《中华协商文化刍论》一书,立意深远,俯仰古今,见微知著,广博厚重,给人以沧桑的历史感和厚重的文化感。著作以繁荣中华协商制度文明为统领,以突出文化“化成天下”为旨归,以强调协商的人文、和谐、同一等属性为枢要,重点介绍了协商文化及其协商民主的主要内涵、主要特征以及时代精神等,富有真知灼见,体现出广阔的研究视野和鲜明的研究特色。

一、创新性。

敢为人先,善之善者。理论的魅力在于创新及其对指导实践的普遍适用。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理论创新在于学理创新,在于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包括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作新的揭示、分析、预见及解答,对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升华。本书的创新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宽度。当下协商文化研究,大多是从政治协商即协商民主角度着手遂行,而著者则是原创性研究广义协商文化,并坚持从民间、国家(王朝)、世界视野着眼研究广义协商文化,观点独立独到,诚可谓奠基式开先。二是时间长度。著者思接千载,天马行空般的联想,以史家笔法,追根溯源,梳理脉络,举重若轻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了感性的叙述中,如通过“脉络轨迹”专章,举要劳动起源、协和处众、询谋则用、盟会朝会、采风制度、游说论政、星光阑珊、清议清谈诸章节,把千年百代的协商文化融入自家话语中,写出了中华协商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三是实践广度。著者遵循理论来源于实践圭臬,于2013年6月定稿并送审批立项,其专章论述“协商民主”,对协商民主所蕴含的时代精神概括非常准确:民间参政新手段、宗旨意识新发展、新变化、社会建设新内涵、基层民主新发展,体现了协商民主之广泛性、多层性、人民性以及实践性特质。这与于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成立65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主题精神相吻合。

二、人文性。

万物之灵,惟人为大。“协者服也”,作者强调协商是为了人的事业。通过对协商文化概念的深入挖掘,表明:协,是一种事情、事业、事功、功业,甚至伟业。而这种事业,是靠众人之力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心甘情愿方能成就,是在和悦和谐的情状下进行。首先着眼于人,就是人文精神。著者定义协商概念包括包容性、平等性、民主性,强调协商首先是为了人。这尤为宝贵。

三、可读性。

诗化语言,诗之营构。对章节安排,可见著者煞费苦心,形式整齐,文字简约。既明白如话,而又思想涵蕴。比如著者说文化史,有“印迹昭昭焕史册,前贤后昆论短长”诗句比况。而第三章第七节“星光阑珊”中,“春秋战国,社会转型,诸侯争霸,征战频仍,乐坏礼崩,所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或‘政逮于大夫’、‘陪臣执国命’,却又商略开新,策士捭阖,谋士纵横,谋夫说客,各为其主,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协商文化一时好不盛兴”。语言颇为精当,饶有韵味。

第15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07―02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新形势使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许多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青年大学生,需要引导,需要教育,需要培养,使其成为“四有新人”。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他们的鉴别力、“免疫力”,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永葆青春。在此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效,刻不容缓。

一、新形势下学生特点新变化

1.授课对象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有效融人网络的多元文化能力较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文化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文化的发展空间,丰富了广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内容。在当代大学生以最快捷的速度和方式积累知识、交流信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同时,网络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思维方式、政治观念、价值取向等。

当代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同时,他们又是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但是,思政工作者在对学生素质有整体把握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甚大,一部分怀有较高理想,立志成才;一部分低迷消沉,混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就会受到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新的变化。

2.学生意识的抵触

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目的性比较强,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学生靠死记硬背,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理解,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并未进行系统、充分的学习,学生缺少社会阅历,有些学生在死记硬背中渐渐地对政治课产生了抵触情绪。由于思政课程成绩在学生考核考试中分量不足,一些学生形成了轻视或忽视政治课的思维惯性。这种情绪在大学课堂里进一步延续,大学思政课程对学生来说是否有成效、有收获,在一定程度上由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来决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课程本身设置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所开设的一系列课程是育人的理论化教学过程,但从实际效果看,教学内容重复较多,过于强调知识性、系统性、统一性,没能很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实际生活,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说服力,从内容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苍白而陈旧、僵化而空洞。

2.授课课堂的制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是全校对象。由于课时安排、授课场所、教师等原因,往往采取大课堂教学,上课人数几百到上千不等,课堂秩序相对难以维持。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正常吸收信息、内化有限。

3.教师队伍建设的两难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般由资深专职教师担任。但实际上,如果由于教师的缺乏,也有安排部分课程由辅导员担任。从理论上分析,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第一位人生导师,担任此类课程,更容易与学生沟通,授课更有的放矢,效果应该显而易见。但是,实际教育工作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有外部原因,也有辅导员自身因素,如年龄偏年轻化、社会阅历偏浅等,且由于工作量大,常常由于日常性事务缠身,缺乏调研条件,更不用说探索分析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各有不同,各高校政策不一,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没有特殊要求及考核体系。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许多教师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压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成效的设想和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作为接受能力最强的大学新生代,他们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和主体性明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到当代大学生上述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1.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教学理念的更新

首先,关注社会中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程,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如对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现象、问题,要进行深刻思辨,引导学生用原理中的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要用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分析现状、认清事实。其次,使学生认识到某些社会现象就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固有的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分析、思索,有待于通过数代人的持续努力予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有共同思索和讨论的经历,就更容易引导学生辨明是非,明确自身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指导其行动力。最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滞后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要有应变能力,不断对学生输送正能量。

2.课堂教学方法多元化

根据课程特点,不断总结和更新教学经验,对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加以创新性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本质上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而教学实践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关键一环。高校思政课就是通过先进思想与理论的领悟、创新,理解历史和现实,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共同的价值信念,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遵守道德法纪的自觉性,消除落后思想的侵蚀及消极现象的影响,其核心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质量观、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因此,让课堂由单一讲授变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理应成为课程发展趋势。课程多样化,有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网站有效利用、课外实践性教学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