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范文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兴趣;能力;巧用

一直以来,人们对历史学科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就是死记硬背,把知识点背下来就行了,学生认为中考开卷考试,也不重视。那么,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巧用教材――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善用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段段精辟的课前引言,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激发着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如在上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的时候,我就问学生“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有的学生说是武则天,有的说是慈禧太后。等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才开始讲新课。进而,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知识,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二、巧用历史文献资料,增强学生理解运用能力

现在的历史教材中往往穿插着大量的文献资料,有些是重要文献,有些是名人名言和警句,有些是民间谚语,这些是教材立论的依据。恰当运用,既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能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增加对历史的亲近感,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活用历史地图,提高学生读图识史的能力

人们常说“政史地不分家”,特别是史、地两门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学得的历史知识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利用历史地图,架构历史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也有助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四、妙用辅助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教材的正文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而课文中大部分的楷体字,则是供同学们自学和阅读的内容。有的是与课文密切相关的物质文明、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知识;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利用得好,就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

五、利用历史图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打开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历史图片,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这些插图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教学中恰当组织学生赏析,既能形象直观地再现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又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应用引导,优化讨论

作为教师要应用、引导课堂讨论,使讨论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以教材为依托。因而教师要适时引导讨论,有效监控、管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行为和反应,不要让学生的讨论偏离讨论主题,课堂讨论要始终围绕实现讨论的目标来进行。

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老师。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打造高效课堂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吧。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效率;高效;措施

一、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的明确

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老师备课不足,课堂教学目标目的性不强,造成课堂时间浪费,教学目标无法完成。因此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备课环节中,老师需要针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这样可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无用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此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老师需要具备灵活的课程预设能力,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安排,并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正。

二、改善原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展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知识点年代较为久远,因此学生在不了解过去的情况下,很难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历史重现的情境。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时,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教育理念。如果单纯依靠书本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年轻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公园散步,以及公交车上小学生为老年人让座的视频和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孔子的“仁爱”观点,以此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者,对于韩非提出的政治主张,我也采用课件的形式,并在图片的上方配上文字“还是刑罚管用!”表达韩非的心理活动。这样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式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将以往的教学模式打破,将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老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需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特点等进行分组,并合理安排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平衡性。老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安排到小组中,并由组长分配组员各自的任务,这样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集体荣誉感,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重要意义。长此以往,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另外,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之间开展历史辩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这样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会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采用情景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根据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自行组织有关该事件的情景剧。分配好每个人的不同角色,以历史小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且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留下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再者,老师也可以收集有关历史的典故,这样类型的小故事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饰演其中的人物,采用短剧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剧中可以采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并存的形式来表现,由此加深学生对该节知识点的掌握。

三、增强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性

增强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比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过去人们衣食住行的图片,并分析过去与现代的不同之处。这样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下,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有效性。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一、正确认识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效课堂的核心是高效,高效的主体是学生,而课堂只是组织形式,是手段,是过程。

在目前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存在很多的误区,过于追求课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效果,注重了课堂活泼性而忽略了知识的严肃性,舍本求末。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1.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改革

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课堂固然不足取,但热闹非凡的课堂又如何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这种现象: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大张旗鼓的表演,脱离文本教材的热闹非凡的自由发挥,这些形式上看似对教学的改革,实际上却背离了最本质的东西。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适合本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挖掘、改进,打造出自己独到的一面,需要时间的磨砺,更需要个人的奋斗与不懈的努力。所以说任何教学的改革都应是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能只看到表面的轰轰烈烈,还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性的东西:包括学生的动是真动还是假动,这样的动与所学内容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激发兴趣、深化学习内容的作用。

2.培养个性就可以无视纪律

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个性与纪律规范是互不矛盾、不相冲突的。如果高效课堂教学很随意,学生上课可以无组织无纪律,美其名曰“张扬个性”,可谓大错特错。没有纪律的课堂是无效的,纪律是学习的保证。纪律的好坏与教师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态度决定学生的态度,有时“破坏纪律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随随便便的教师就会培养出随随便便的学生。台湾作家刘墉也提出:自由有个必要条件,就是不能影响到别人的自由;自由的基础是自制和守法。

3.重视教学方法的探寻却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升

如果把教学方法称之为一把“利剑”,那么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和教学经验就是“内功”,一个人要想成为“教学中的高手”,单靠外在包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之余,要注重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素养,提高自身素质,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多读书,多积累。古人云: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对于教师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历史学科具有内容多、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初中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历史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为什么”以外,还得培养学生初步的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所以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比起其他学科来说任务更加艰巨,这也一直是历史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要真正达到历史课堂的高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历史新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领路者,历史教师要领会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历史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历史教师更应有渊博的历史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础。这离不开历史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史学理论,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2.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会对其中的奥秘进行主动、积极地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离不开这个前提。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因此,要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兴趣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动力和作用,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持久地、主动地学习历史。

3.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可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当然,高效地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不仅有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度,也要有学生参与的广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构建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高效的氛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桥梁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包含师生的交流。当师生相互了解,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时,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朋友,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及时予以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课下也要多和学生接触和交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历史教师的课不再刻板,而是有滋有味,有利于高效课堂的达成。教师还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也要尽可能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合适的学习方式。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能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关注学生,以亲切的语气教导学生,以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融洽、和谐、高效的氛围。

5.调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主导情绪。如果教师缺乏激情,情绪平淡、低落、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学内容中原有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就得不到良好的展现。因此,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高效地接受信息输入。教师也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及效果的催化剂。

三、历史高效课堂评价

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的诸多弊端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应对历史教学评价进行初步探索,以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及时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学完一课及时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的关注,更是对学生本节课的关注。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优质高效课堂;措施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237-0121 世纪,我们知道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愈来愈丰富。同时,各领域相关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是惊人,我们若想获得好的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拥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能力的关键阶段,要想全面发展,必须在课堂上习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初中历史课堂必须打造成优质高效的课堂,让学生获得长足、全面的发展。要想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我们首先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了解。

1.释义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课改理念的思想的不断推进,为了达到使初中历史课堂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乐学易受的学习效果,历史老师和学生都在渴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呼唤历史课堂的教学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目前,虽然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已经备受初中历史老师的喜爱和追捧,但对于优质高效教学的含义,目前教育界和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大多数人一致认为:优质高效课堂应该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完成更多更优的的教育教学任务,达到完整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在教学结果上强调教育教学的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

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是优质高效教学思想和方法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通过历史老师精心的课前准备、课堂发挥和课后反思,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突出以初中历史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完全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一种新颖的教学课堂。

2.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的措施研究分析

2.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高效课堂氛围。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好坏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其对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起举重轻重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初中历史教师要自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主动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授课教学上,要尽量采用启发式、体验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同学,不能歧视学生,打压学生,要以协商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实现优质高效的历史教学打好基础。

2.2历史教师认真备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首先,是历史教师的知识准备上。历史教师备课时,要以课程新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本,并参考相关的教材、教参等,做好相关习题,把每个知识点有条理的整合清楚,力求用简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其次,历史教师,要备好课,还要备课堂学生。了解他们现有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对新课的认识及学生之间的差异等。针对学生的差异,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知识细化,争取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懂知识,学会本堂内容。

3.转变思想,优化历史教学方法

3.1合理导入,吸引学生。在历史课堂开始阶段,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历史故事、影视动画等适合本堂历史课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高效性。

3.2改善新课讲解思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如在讲授明清文化时,特别是对四大名著的讲解,历史教师可以制定精良的表格,让学生根据所观看过的四大名著影视剧和相关书籍,让学生进行先行的了解,然后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在进行评析和讲解,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堂课的记忆。再如,在讲解《西游记》时,可以先让学生回答本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如《西游记》的作者、题材、反应的主要内容等,然后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评析,接着历史老师在进行最后的总结,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就会比传统的授课方式,历史老师的直接讲授会效果好很多,从而有利于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4.针对性的布置历史作业

历史作业的布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尽心挑选作业,尽可能做到"少而精,并且有针对性的评讲",布置那些基础知识和拓展练习相接的题目,也可以适当布置可以协作的作业,这样通过合作,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也是其胜利的结果。笔者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在历史课教学中实现师生齐心协力,家校合力,实现初中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也是可以完全实现的。参考文献:

[1]陈明丹. 运用首因效应促进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实践[J].小学科学,2010(2).

第5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实施;高效课堂 1实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1实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是为了响应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同时也是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减负提质,要实现减负提质就要求课堂的高效。

1.2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弊端日趋明显。如: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呆板成了影响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有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演变为注入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难以获得必要的教学反馈信息;最让学生反感的就是学生看书教师勾出要点的自学式教学。

最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许多学校并不重视初中历史课,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中初中历史是副科,就连一些历史教师也认为自己教的只是一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辅学科。这是当下历史课堂低效的重要原因。

2 具体措施

对学校来说要重视历史学科,不能再让教师除了教材也外连本参考书都没有,要提供教学用的历史地图及相应的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主要还是得由历史教师来完成。历史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上好初中历史第一节课,学生刚接触历史这一门新的学科时,大多数人都会有一定的好奇,因此,教师必须在第一节课就要告诉学生:历史是一门能让人变得博学和聪明的学科,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考试,更不是为了对历史本身感兴趣,而是为了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要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上历史课,才是实施高效课堂成功的第一步。

我的七年级第一节历史课是这么上的,我和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想不想成为一个博学而聪明的人?学生会肯定地回答:"想",我然后说有这样一们学科能让同学们变得博学而聪明,同学们是不是要去好好地呢?学生又会回答要好好学,这时就告诉学生历史就是这样一门学科,接下来老师可以讲一些因不懂历史而闹出的笑话来反衬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告诉学生学好历史并不困难,防止学生知难而退。

归根到底就是老师不管用什么方法,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并喜欢上历史课。

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第一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只备教学难重点和知识点,没有"学情"调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备课时必须要备学生,要进行"学情"研究。堂的实施主要还是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把握,教师所作的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际"学情"科学合理地确定三维目标,在进行有效备课时根据课标要求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前精心准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教师备课时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如倒卖文物是犯罪,自由等等。

教学活动要有多样性,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要多途径地使课堂更加生动灵活切忌死板。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讲,要力争每一节课都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精典历史小故事,这样能体现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历史教师要坚持学习,才能讲好故事,讲故事才能在教学语言、旁征博引等方面积累的基本功得到发挥,从而保证课堂的生动性。很多名师都主张初中历史课应该是多说些故事,因为在历史课中讲故事,除了能引起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事实的掌握,把故事当作认识过去的例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要在课堂中创设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想法,可安排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问题,使学生做出自己合理的解释;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影视资料达到多角度地去感知历史的目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指导学生排演历史剧(时间在三、五分钟左右),如让两个学生一个演秦二世、一个演赵高,排演指鹿为马的场景,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识记,另一方面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得有一个度,否则看似热闹实则低效,这就事与愿违了。

每节课必须安排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突破口点,要求学生能够从图书、网络等多渠道地获取历史知识。

在课外作业的安排上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制作一些文物模型、历史地图等,使学生有成就感,又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还可以安排学生收集家乡的历史资料等。

参考文献

第6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由于初中生好奇心强,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精彩、巧妙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重视规范有序的板书

板书的作用非常大,它与教师的口头表达相互配合,能清晰地展现比较复杂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在板书时,教师必须遵循条理清晰、突出重点、书写端正、编排规范的原则。在教学《战略大决战》时,笔者采用重点式的板书设计,以“三大战役”“”和“”三件历史大事为重点,然后再细致地展开教学。如在讲到“三大战役”的时候,板书清楚地展示了“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时间、地点等重要内容。

三、精心设置课堂问题

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能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良好习惯和求异思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之发展成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练习,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和作者,鼓励学生提出独到见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逐步深化,产生深入学习的内在需求。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避免教师的“满堂灌”和“一言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以《三国鼎立》一课为例,教材中涉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争胜负的原因是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笔者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原因,集思广益,形成比较全面的答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回答更有条理性,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牢固。

五、肯定学生的成就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给予激励性评价。对于听惯了批评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能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慢慢地消除厌学情绪;对于听惯表扬的优秀学生来说,教师在表扬他们的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

六、明确历史教学目标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导者是教师,实施者却是学生,所以,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课堂教学才能实现高效;其次,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让每位学生融入历史教学中,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

七、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对策

前言

历史学科是初中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学科知识的历史性强、趣味性大,所以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学习。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效果一直不佳。因此,为了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就有必要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创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如果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明确教学的目标,那么就无法彻底把握课堂的走向,影响教学的效率。因此,要在备课环节中多做功夫,熟悉初中学情和历史教材,合理取舍,减少无效工作,做到“四个到位”:教材准备到位,学生了解到位,课堂预设到位,课后反思到位。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的研读,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历史基础知识及能力。防止学生发生死记硬背知识的现象。其次,有一部分教师对课本知识解读过细,使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需求。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调查与解析,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教学对策,帮助学生获取需要的知识内容。然后,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学之前要做好各种问题的预备以及突发问题应急预案的制定。最后。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及时探查问题、处理问题,从而提高日后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与趣味性,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能力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了影响。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目光、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历史知识的兴趣,进而改善学生的问题发现、解决能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状态,教师就可以大胆的创新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应积极使用课外知识,吸引学生的目光。在进行“胜利”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入一幅与抗战胜利有关的谜题,谜面为“抗战胜利的原因”,问这是哪一位中国历史人物啊?此时,很多学生都会对这个充满未知答案的问题感兴趣,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寻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抗战的时候,也引入过一副工整的对联:“驱日寇,救危亡,中国胜利昭天下;挽狂澜,雪耻辱,抗战功勋镌寰球。”,反映中国的胜利。教师在历史知识讲解期间,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目标,建立高效历史教学课堂。

3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管理

做好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历史高校课堂建设的基本条件。受到当前新课改等教育要求的影响,部分学生都开始厌烦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课堂中情绪消极、小动作不断,这不仅使学生自身的成绩下滑,同时也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成绩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组好课堂教学管理,为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教师授课,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完善备课,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吸引学生的目光。只有吸引住学生目光,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做好提点工作。在课堂知识教学与习题精讲环节,教师都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做好提点。经文献研究发现,整堂课中学生是无法全神贯注的听从教师授课的,因此,教师要在合理的时间穿插问题思考环节,为学生思考营造充足的空间。

4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与初中历史教学,当前历史教师除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分析能力、社会现象辨别能力等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历史学科基本规律及特点出发,在确保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历史知识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比如,教师在《》一本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选取戊戌的微课视频,为了让视频播放更加扣人心弦,教师通过视频剪裁软件,播放了其中最为关键的5分钟,让学生对戊戌以及的失败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而且也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历史知识的教学内容自编历史话剧让学生进行演出。通过让学生参与历史话剧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互问互答,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收集历史典故资料,自行创作历史短剧进行表演,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践、理解运用能力,这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具有积极影响。比如,在《》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制定短剧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收集历史资料、编排白话文及文言文话剧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完成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要求。

5结语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多种多样,本文只是列举了一部分而已。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吸收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月福.完善初中历史复习的方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2).

[2]卢青岩.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祖国.2017(03).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高效课堂与有效课堂不同,它不仅要求完成制定的教学任务,还要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制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不断地丰富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高效的学习,增加学习的效率及兴趣。所以,本文就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浅谈在构建初中历史有效课堂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兴趣。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课堂与课余时间来武装自己,才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教学的水平与效率。现在我们就从课余、课前、课中三方面阐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

首先是,课余多学。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除了要在课余时间准备教学内容以外,还应该时刻丰富自身对于历史人物及故事的掌握。这样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旁征博引,通过讲述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来增加学生对于人物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课前多备。课前备课不单单是要为这堂课做准备,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计划准备整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除了要熟练的掌握历史知识以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一定要在把握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的效率;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课中多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于所传授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说,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述之后笑容满面,就是能够理解讲述的内容;反之,愁容不展的话,就是在理解上有所困难,教师就要继续讲解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只有教师在课余、课前、课中都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的效率。

2.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还需要与所学习的课本进行交流。

2.1学生与课本的情感交流

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与所学知识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所传授的历史知识,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字眼,相信没有学生可以提起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是由这些字眼构成的故事情节,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融入到历史中去,感受那么历史人物或悲壮或凄美的一生。所以,教师的讲述历史知识时,要尽量减少对于字面意思的解读,应该丰富教学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等,营造一种易于学习、便于掌握并且轻松的历史氛围,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

调查研究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学生,只是教师的不同就可以使得课堂氛围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说,有些教师的课堂,虽然教师看上去热情洋溢,学生却是自顾自的玩耍;而有些教师的课堂,即使看上去平平淡淡,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的听讲,学习效率极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如果教师用机械的管理办法,只是盲目的传授知识,忽视情感的交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最终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相反,如果教师能够不吝啬对成绩优异学生的赞扬,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以鼓励与指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教学效率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虽然没有小说、电影那样精彩,但是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1突出教学重点,掌握化难为易的方法

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是一门涉及面广、难度深浅不一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或许不需要教师讲解,就可以掌握其中的要领,而有些知识即使讲述两遍,也不一定可以弄懂其中的意思。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合理的分配好每一个知识点占用的讲解时间,对于整篇文章的重点部分,要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简单易于掌握的部分,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一笔带过即可。除此之外,在讲述比较深层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或者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加快对于重点内容的掌握。

3.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时,将电影、录像等现代化媒体引入历史课堂,既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过度的注重形式,不能根据学生需要与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只会过犹不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4.总结语

本文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三个大的方面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方法。虽然上述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现代社会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要想不被时代所抛弃,就不能停滞探索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刘追湖.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上),2011.01:51-52

[2]程庭.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6.10:82

[3]秦季燕.新课程背景下建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长效机制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6:21-22

第9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提升学生历史成绩,丰富历史知识,有必要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历史教师需要高效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历史可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能采取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一、营造互动交流的有效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开展课堂教学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所以,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提出质疑,用于探索,从而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历史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地发言和讨论,从而加深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体验和理解。历史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丰富的历史相关资料和信息,比如说以纪录片、图片、故事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历史教学转变为艺术教学,更加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实现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历史教学方法

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手段。第一,问题启发式教学。这是一种与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传授教学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将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主动讨论,然后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发言,通过教师的帮助加以辅助讲解,共同提出处理该问题的结论。在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之前,要将课堂气氛放松下来,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提出问题或者阐述自己的想法,另外,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要采用不用的教学方式加以鼓励,并给出不同程度的引导。第二,情景融合式教学。这是一种将现实情节贯穿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构建一个生动丰富而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置身其中,使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

趣。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通过采用一个历史故事、一幅图片或者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来导入主题,加以教师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最后,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以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三、注重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属于一门艺术,教师能否具有高超的提问技巧,决定了其能否构建高效的课堂。课堂提问,一方面是知识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师生情感的共鸣。通过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注重问题类型,保证问题质量。初中历史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内容,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其次,全面撒网,重点捕鱼。历史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平等性,能够针对班级中所有学生,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教师需要转变以往不公平的观念,对学困生给予足够的关怀。最后,给予学生鼓励,促进学生进步。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历史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见解和评价。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当发现其闪光点,给予足够的表扬和肯定,以提升其历史学习信心,培养学习

兴趣。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

合理地将现代的科学技术补充到教学手段中来,可以实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往的传统“黑板式”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将知识展示得更清晰和仔细,但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使历史n堂成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图片加以展示和解释,并且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来帮助学生更直观有效地了解某一时期的历史情况,以往的教师讲解的方法对这些视频和图片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展示。通过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屏幕上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效率能够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出宽松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同时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只要历史教师能够在长期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必将会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13-01

1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不足之处

1.1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教师的教学仅局限于单纯的课本知识介绍,导致学生缺乏历史学习的热情。历史课程内容本身具有历史性,反映的是过去的事,这导致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的讲解仅限于教材,缺少历史与实际的联系,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容易让学生产生“历史无价值”等错误认识,认为学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没有加入积极主动的思考,也不会用历史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1.2教学形式的单一性

历史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是灌输,教学过程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史料和活动课的作用没有足够的重视。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单纯的理论讲解没有办法体现历史的生命。另外,缺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是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3学生参与的盲目性

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也就是说,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

2 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与建议

2.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每节课前15分钟左右是学生自学与展示环节。这一环节包含学生自主学习、质疑与讨论、展示学习成果三个方面。这里的自学,即预习,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调查统计,会预习的学生不到15%,即使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一定是会预习的学生。通过预习,使学生会听课,当堂掌握。预习可以分三个层次:读、写、练。读,即阅读全课内容。写,即把不明白的写下来,老师讲课时,将预习不明白的记下来,并且弄明白。练,即练习。据统计,不预习的学生,上课只能掌握50%~60%,会预习的学生,上课能掌握80%~90%,可见预习的重要性。

2.2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学中遇到问题怎么办?这就要提倡“小组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先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相互帮助来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通过全班讨论来解决。在小组的划分上要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方便小组之间的竞争、互助、检查。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的优势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网络与老师和全班同学交流;也可在课堂上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小组捆绑式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小组互助要注重组织教学问题,“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也离不开管理的艺术。

2.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历史情景剧表演或是采用谜语、对联、故事等引出史实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逼真、感人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尽快产生学习欲望,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4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改的深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2.5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不再是惟一的,诸如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等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课程资源。应该说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利用。课程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应遵循以下基本方法和原则:首先,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收集与课程有关的各类资源,并注意积累和保存;第二,资源的使用必须符合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第三,课程资源的使用必须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第四,课程资源的使用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教学设备、课时安排、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等等。

第11篇

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曾这样讲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授课是一种极具有科学性的演讲,而这种演讲是非常具有综合语言艺术特性的”。如果要真实地表现出教学当中的艺术特质,那么就需要将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绝对不是单一而单调的,它更是一种集合性的科学应用。但是要想完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基础模式构建,就离不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调节。实践证明,但凡在其所研究的领域中获得成果的人,都是对其所研究门类有着强烈的兴趣的。兴趣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教学原动力,并不是单纯依靠记忆和听讲来实现的,它更需要科学的疏导和实践的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因此,本文就初中基础教学中的历史学科教学展开深刻的讨论和客观实际的分析,希望本文的详细分析能够对教学实践有所启发[1]。

一、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

1.加强学生与课本的情感交流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单单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选用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将书本中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融入授课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尽量沉浸到此种历史学习的氛围中,加强和学习内容之间的情感沟通。学生只有完整地掌握历史的真实才能够在构建思维模式的前提下产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兴趣的建立和培养[2]。

2.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交流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主要基于情感之间的互通功能属性。很简单地讲就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依从性和钦佩感,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课堂中的交流和课下的交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这两种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情感交流,能够恰当地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拉近,也只有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才能够自主地接受学习。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讲是极为关键的。

二、强化教师的自身能力

1.课余时间应该多学习

学习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对历史教师来说显得更加的重要。教师要想使历史课堂变得活跃有效,不单单要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与掌握,还应该在此基础之上更加重视增加知识储备量,对相关历史人物知识以及历史人物故事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还应该能对其他相关知识信手拈来,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的学习气氛调节好。

2.课前应该做好准备

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有方法地准备授课的内容,并不是单纯地“背课”而是科学地有效地“备课”。当然,这也是具体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中应该对没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进行删减,避免画蛇添足。还要更多地结合学生具体准备的问题和可诱导性的疑问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此才能够将教学的统一性的综合性实践于实际授课过程中[3]。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承担着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以及基础能力培养的艰巨的教学任务,然而我们应该运用何种教学方式来具体实施教学大纲和授课是关键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出发,依据优质课堂的特点和初中生对认知规律的掌握特点使用多媒体设备实行科学的教学模式。这种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历史比较真实地表现出来。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才是优化教学的最佳方式。这样的方法可以回归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及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4]。

初中历史学科是尤其关键的学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该从积极的角度考虑授课的效果,努力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力求探索出最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将科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于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实现基础教育教学目标。

注释

[1]杨荣敦.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2(40).

[2]黄兆恰.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2011(17).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途径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重要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学生升学应试的原因,很难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现状无疑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在有限的45 分钟课堂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为了实现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好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刻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合理运用教材,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学,努力使课堂高效。

一、善用导入框,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引人注目的短小精辟的“导入框”,框内有的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有的是珍贵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有的是再现历史的精彩图片,激励学生精心思索……一段段精辟的引言,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就爱读、爱想、爱问、爱答,积极动起来。如我在《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时,运用导入框中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那么什么是冷战,它是如何开始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真正动了起来。

二、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是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

一谈到学生合作学习,我们不难看到许多老师会把它等同于简单的学生分组讨论,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课堂高效,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才能做到课堂高效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要明白,为什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显然不是,还必须是通过学生相互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如此,教师在引导上就得费心思,不然,就会流于形式。对于合作学习,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供我们借鉴的成功案例。比如,有的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就开始了。学生的家庭学习条件,学习环境不同,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可以给予学生选择分组、自由组合的权利,有条件上网的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家中藏书多的可以查阅书本资料,有访问调查条件的就调查访问等等,待到上课时学生再分组交流收获,这样就有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此其一。其二,教师常年就教一个学科,对所教学科知识面会不断扩宽,也能及时看出教材发生的变化,教久了也容易凭经验想当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堂堂课所学都是新的,教师往往难以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如果在课文预读感知阶段,先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相互质疑,无疑有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教师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除此以外,历史课堂作业也要力求课堂完成,把作业留到课后让学生完成是不现实的,而课堂作业有不少是选择其一完成,大多数学生是不可能全部选择完成的,所以合适的办法还是让学生分组合作,然后交流,既节省时间,也便于教师当堂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弥补。

四、教学评析

本节内容比较多,在教材中的地位也比较重要,必须在教学中,分清主次,把握好轻重缓急。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涵义与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师生互动,学习探究的侧重点放在了这一部分内容上。但这一部分内容必然要牵引出与新问题,而这方面要处理,教材重组就是必然的选择。以作业的形式处理从时效上说不如放到正课上处理好,所以在节奏上、轻重上既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又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惠民.谈新编初中历史教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第13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 高效课堂 创建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斌英中学在高效课堂的探索方面走到了许多兄弟学校前面,多年来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派出优秀教师到江苏、山东等教育先进省份学习取经,还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到学校给老师们开办相关教育讲座;通过不断努力,我们学校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践行高效课堂的氛围。结合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历史课堂的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还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把握。高效课堂的创建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拙文就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两个方面,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创建方法进行一些剖析。

一、课前精心准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就要高效备课。历史学科的高效备课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从机械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把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作为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

(一)加强课标研究,准确把握教材意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的低效是由于教师对课标、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由此又影响和制约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课堂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效备课,有效备课要求教师首先要研究课标,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再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加强“学情”研究,以学生发展为需要

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转变到学生“如何学”“怎么学”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学”,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情”的研究,在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上备课、上课。充分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1.抓好课前预习,认真了解“学情”。预习是学习的起点,除了起到“先学”的作用外,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据此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无一例外的是,走在全国课程改革前列的一些名校在发展学生的方法上都使用了一些重要的预习媒介。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杜郎口的预习提纲、昌乐二中的“导学案”等,都是实现预习的好方法。初中历史学科寓知识于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之中,历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好学生的预习方案,让学生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兴趣当中完成知识的预习。

2.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二、认真组织教学过程,成功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而课堂教学行为一种是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另一种行为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所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事关高效课堂的成败。

(一)课堂提问要有思维价值,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高效课堂的打造,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八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为解决变法失败的原因,我就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有皇帝撑腰,并得到部分读书人支持的变法是否成功?问题二: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好像没有思维价值,实际上它的价值在于为第二个问题服务,对第二个问题有启发性。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获得“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这一信息。课堂提问把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形成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二)重视学法指导,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李炳亭在《现代课堂周刊》组织的《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讨论中说到,“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学生学得有效,才能证明我们教得有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高效课堂的实践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在新课改的道路上,高效课堂体现了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高效课堂应该成为我们历史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面对问题和困难,只要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功创建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14篇

关键词:课前准备 把课堂还给学生 组织课堂教学

到底何为高效课堂呢?通俗的理解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投入最少的精力与实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是通过教师教多少内容,教学态度认真与否来衡量,而是需要通过学生学到多少或者学得好不好来体现。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从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即为无效学习。为此,教师应该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呢?

首先,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应当位居首位。历史教师一般在代课过程中班级比较多,根据13―15周岁孩子的心理生理成长经历来说,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所难免,同时每一个班级的文化氛围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保证教学思路预设与实际效果同步,我们学校会专门安排集体备课。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特别是课前备课,一般同一年级最少两名教师,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或者两人共同备一节,因此在最初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先被备知识: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该背的内容也要会背诵;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接着要懂得备学生,针对不同的班级,所呈现出的课堂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思想经过交流和碰撞,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在课下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到问题后就要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如出现的问题是否存在规律,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还是学生身上等。当课后反思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再将问题进行集中总结,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其次,打造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具备清晰的教学讲解思路。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高度清晰的头脑,将课文的内容整理出清晰的思路,必须作为一个统领者高屋建瓴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其实在第一阶段的集体备课中教学思路应该是明确了的,但是不能否认当大脑思维通过语言转译出来又会有一些误差,比如有的教师一节课会迷失重点难点,如果没有调整好思路,教师自己对事件的发展过程没有系统的认识,而是模糊和混乱的,那么在课堂上其传达给学生的也必定是零散的,跳跃的,照此下去,学生必将在混乱中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展现教师清晰的思路,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巧妙设计板书、表格和图示的形式来展示,这样可以缩短学生认识教材的过程,加强对教材框架体系、内容架构的理解,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在讲述《汉通西域及与匈奴的和战》一文中,很多教师觉得内容不好把握,实际上如果教师能在教材思路上给予梳理,将课文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部分,西汉又分为汉初,汉武帝时,汉元帝时 ,接着是东汉(课文小字部分有讲解)我们知道西汉是重点,通过设置表格形式将西汉分为三部分,归纳为和――战――和的形式完成讲解,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又如在设计《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思路的过程中,涉及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历史事件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把握头绪,提高学习效率,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可以打破课本原有的顺序,先将五个政权的建立过程,按时间顺序适当的串讲,并列出各政权情况简表;在将这五个政权分为两个阶段,讲解政权间的三个议和,再列出一个议和简表,两个表格就将两课的主要内容全部涵盖在内。

接着,如果教师要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就需要相信学生,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而自己扮演好教学活动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历史课程标准》里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说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感觉到累,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差强人意。教师应该从自己所教年级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知识结构,编写各具特色的导学案还是比较实用的。笔者一般会将学案提前一天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学案应当考虑学科间的作业均衡,尽量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包括基础知识填一填,写一写,读一读等形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对已经明确的答案要及时进行巩固,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对于开卷考试来说,仅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上升到理解运用的层次。在课后作业中适当结合中考典型题型进行综合训练。从八年级开始,基本上是每课都有导学案,课前让学生先汇报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将难点记录下课来以便在上课讲述中有目的的去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最后,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点睛之笔。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初中生,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是属于可塑性最大的时候,如在讲课中能适当采用激励手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记得在讲述《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中讲到诗人李白,有位学生当即吟诵李白的经典诗篇,我及时在全班进行了点评和表扬,之后这个本来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同学开始迷上了历史课,我还采用由同学们通过查找史料编排历史剧本的方法让同学们在编排表演的过程中自主地了解学习历史知识,评选出的优胜组还会颁发个小奖品。通过类似这样的课堂设置旨在增强孩子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总之,打造初中高效的历史课堂不仅需要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严谨安排,很好的掌控课堂,还需要历史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学习氛围中,展开高效学习,让我们为此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曾祥斌.初中历史教学之困境突破[J].考试周刊,2016,(67).

[2]徐新.培养历史素养乃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然[J].中学教学参考,2016,(22).

第1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师生

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低效”似乎始终是课堂教学中的难题。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也厌教,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毫无乐趣和生气。因此,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构建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

一、师生关系融洽化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和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p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面对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p委婉,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施,学生能够学得快乐,学得高效。

二、目标设置合理化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使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究课标,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再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我们可将目标设置为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的壮举。

三、课堂教学情景化

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情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由于历史知识有过去性的特点,不能再现,更不能重演,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让历史课堂教学情景化。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渗透情感,通过对图片、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和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逼真感人的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让学生这种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如在教学《明清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编写活动剧本――把看榜人不同的表情、动作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八股取士禁锢了学子的思想,既损害了儒学本身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其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平铺直叙。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爱学历史。

四、教学内容问题化

古人就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高效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问题化,即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要在知识的关键点、能力的增长点和德育的渗透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综合拓展等方面的问题。如在学习《秦的统一》时,设计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秦统一了哪些方面?又有哪些具体措施?你最欣赏哪项措施?并说明理由。2.秦统一的各项措施有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措施现在还在起作用?这种开门见山,从学习的课题入手提出问题,直入要害,紧扣重点,突出重点,教学便可以事半功倍。

五、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效课堂应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提供多种辅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六、课堂小结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