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影视创作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话剧剧本创作;影视剧本创作;异同分析
影视剧本和话剧剧本的创作大多来源于戏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并且随着戏剧作品的发展,才逐渐衍生了电影、电视剧剧本,可以说古老的戏剧与电视电影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与戏剧表现形式最接近的话剧是一脉相承的,话剧受到戏剧的不断滋养,在保留舞台演出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影视剧本创作却是另一番发展景象,在两者的相互发展中,进行相互的创作异同比较是比较有意义的。
1.创作影视剧本的本质内涵
在影视剧本的创作中,是用文字将一件事情、现象、故事等表达清楚的手段,通过文字的详细描述,使影视制作人、导演对剧本中设定的人物形象、环境、心理动态、内心独白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更好的把握整个剧本创作内容框架、主题思想等,从而将故事发展的开始、经过、、结束等阶段进行一个详细的表述,同时通过这些文字描述,可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大致确定,为导演选择演员提供了理由支撑,并且也对影视剧本各阶段的准备工作、拍摄阶段提供了文字依据,并且也为演员的走位、表演、对白、服装等提供了参考。另外,对于后期的影视制作、剪辑提供基本的依据,可以说,影视剧本创作是整个影视拍摄的根本依据,对整体的影视创作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延续着整部影视作品的命脉。
2.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特征
2.1文字更加自由
与话剧剧本基本的框架相比较,影视剧本的文字创作是比较自由的,文字书写更加形象化。在一般的话剧剧本创作中,对于剧本中最重要的要求有特定的文字限制,比如,剧本总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需要体现在重要的位置,一个话剧剧本如果出现了几个时间点,为了演出时不至于发生时间错乱,需要进行详细的标注,通过用情景的说明、叙事的体现将时间轴更加详细的表示,这就说明了话剧剧本文字创作的局限,需要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而相比较影视创作,就没有那么多的文字限制,影视剧本创作的编剧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用自己的文字风格表现出剧本的多种多样的情景,文字创作更加自由。
2.2文字形式多种多样
对于影视剧本的来说,其文字表现形式可以根据剧本剧情的需要分为可读性较强的剧本和可读性不强的剧本,可读性强的剧本较大程度上采用原著叙事结构类型,原著和剧本差别比较小,如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琅琊榜》电视剧,就是根据网络小说作家海晏的《琅琊榜》所改编而来,而且改编的变化幅度很小,基本完全按照小说的叙事思路进行,极大的保留了原著的情景机构及特点,并且人物出场方式的改变,其他的内容都极大地尊重了原著,可读性也很强。在电视剧《琅琊榜》热播的时候,其网络小说再次被更多的人提及并且点击量及阅读量明显有所上升。而在话剧剧本创作中,对于文字形式有着明显的要求,文字的形式受到了严格的束缚。
3.影视剧本创作与话剧剧本创作比较
3.1两者之间的相同点
虽然影视剧本创作和话剧剧本创作发展的方向不一样,但是,两者所表现的题材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话剧和影视都要求有人物、情节、矛盾冲突、情节特点,并且在情节的起承转合设置上有明显的相通之处,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都需要各种艺术表现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特征,美化叙述的各种故事结构。总而言之,两者的共同之处是两者通过各种创作表现手段而表现出来的剧本情节目的。
3.2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影视剧本与话剧剧本的创作不同之处比较多,一方面是两者的设定表现的舞台不一样,对于话剧来说,要求人物、事件、情节必须限定在一个舞台环境内,否则就无法完整表达出来故事的情节,而对于影视剧本来说,舞台的限定没有严格规定,影视作品可以由蒙太奇手法进行情节的延伸,对于环境的要求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通过诸多的场次组接,然后对全剧的整体实现有效控制,也就是说话剧剧本的集中更多的注重形式,而影视剧本的集中内容更多的是注重内容。另一方面,两者的表现形式不一样,随着现代话剧的发展,话剧的形式也正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为了清楚完整的表达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将话剧的主题表现形式在一定的框架内,更加注重符合客观环境的需要,而影视剧本创作就很少有这样的框架限制,可以用更多的表现形式展示深刻的主题思想。另外,话剧的剧本创作更多注重演员的专业素质,比如,演员的内心独白、伴奏氛围等,通过自身的艺术表现才华来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影视剧本则可以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将剧本的各种元素共同融合在特定的环境中,并通过数字媒体的光影记录展现给观众。
4.影视剧本创作的要求及注意要点
4.1影视剧本的创作要求
电影电视剧本的创作与话剧剧本创作的很大差别点是在于剧本的展现的形式问题,由于影视剧本的创作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展示出来,可能还需要借助影视制作技术,所以在影视创作中,应当注意后期的拍摄问题,关键要做到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关于影视剧本的题材选择问题,在社会意识上,要选择符合一定社会现实的题材,在思想意识上,可以提升整体的作品价值观念,选择一个好的题材,可以有利于导演的深刻把握作品的题材内容,更利于选择良好的表达方式,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演绎,更好的吸引观众。例如,在影视作品的《士兵突击》中,对于许三多的形象的成功朔造,将许三多的土里土气的“傻”演绎到极致,并在客观上展示了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精神品质,在比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更好的展现了李云龙的硬汉形象,充分吸引力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4.2影视剧本创作注意要点
影视剧本的创作表现的形象更为贴切,创造的角色更为丰富,表达的情感更为炽热,在这影视剧本创作中,为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和效果,需要创作者准确的用语言文字将故事的背景、情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展现出来,并保持叙事情节的清晰明了,这主要做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对影视剧本创作主题的准确把握,通过用文字将剧本塑造的形象体现出更加深刻的主题思想,这是整部作品的灵魂所在,需要作品的每一个情节和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要为主题思想服务。正如《士兵突击》里所演绎的“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都在体现着。另一方面还有关注对作品人物的朔造,人物是整部作品的核心,对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人物形象朔造的成功可以更加丰富情节的内容,在人物所处的环境中,需要有完善的人物形象带动整部影视作品的节奏,具体讲人物的形象动作、心理活动等活灵活现的刻画出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影视剧本创作和影视剧本创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某一叙事主体和主题思想动态,只不过表达的手段或者叙述的的内容有很大差别,如今,我国影视行业正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日渐崛起,成功的作品和思想主题也深刻的影响着观众,但是,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仍有很多内容要完善,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影视作品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祖力菲亚・吾斯曼.话剧剧本创作与影视剧本创作的异同[J] .戏剧研讨,2015:35.
[2] 王 超.话剧剧本创作与影视剧本创作的异同[J] .艺术百家,2012( 07):343-345.
[关键词]电影;音乐创作;民族化;借鉴;审美体验
中国电影自1930年《野草闲花》始,开始有了配乐一说。其中《寻兄词》作为首次电影插曲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其后左翼电影《渔光曲》、《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等的创作,都将音乐作为不可分割的部分思考设计和创作,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尤其是《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更是骄傲的被推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曲家聂耳的名字从此也与中国革命的道路联系在了一起)。从这个方面看,早期的中国电影音乐不仅在艺术上日臻成熟,且很快便投入到了电影为大众和社会发展服务当中。
建国以后,中国的电影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下,迎来了电影创作的春天,许许多多优秀的电影音乐更是让电影充满无限的魅力。时至今日,《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红色娘子军》等电影依然会博得老少皆醉的痴迷喜爱。象《柳堡的故事》、《怀念战友》、《好歌好比春江水》等等,有数不清地电影插曲不断地在各种媒体中播放,并频繁再版唱片或者单曲。甚至在这样的冬天里也会留下样板戏等著名的音乐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题材和体裁的电影重新繁荣起来,《咱们的牛百岁》、《青春啊青春》等等插曲让人耳目一新,热遍大街小巷。
纵观中国电影音乐,在近几年却乏有鲜出,尽管有一批国际级的作曲家担纲主笔,甚至曾经以奥斯卡大奖(2001《卧虎藏龙》谭盾作曲)的辉煌来作为新的里程碑,也少有留下传唱不衰的作品,反倒香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活跃的几位作曲怪才写出了今日还在传唱的作品,《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等等便是其中成功力作。
为什么中国电影已经和世界接轨了,已经到了大片时代的时候,其音乐竟然不能博得观众的喜爱和传唱呢?这便是本文探索的主要内容:中国电影音乐离大师级民族化的创作有多远呢?
本文是以电影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探索整个影视创作领域,并试图提出民族电影音乐创作的发展道路。
一、 影视民族音乐创作的基本原则
1.题材决定着影视音乐的创作
影视作品的创作思考始于剧本,其音乐尽管不同属于导演的工作,但其主要风格的形成却与导演的构思有着直接关系,不管是什么题材,笔者认为可以将影视题材划分为两大类:古典与现代。古典作品的创作究其内容与实质其本质上应该选取与时代风格统一的审美视角,音乐也是一样,必须保持高度的时代性与时代审美观的统一,而现代题材的作品却可以任审美情绪肆意扩展,同理音乐也可以天马行空般任意发挥想像力进行创作。
如果古典题裁的作品选用了西方音乐风格的东西,或者说如周杰伦般的音乐风格,那么在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会产生通感上的错觉,不知音乐与影视有着什么样的联系,甚至感受不到音乐作为影视创作的一个部分,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应有的美感烘托与内容阐释。所以,笔者认为影视作品音乐民族化的使用与思考应在古典题材上思考与探索,这样会直观清晰并且容易分析和探索。
2. 电影民族音乐学的概念
电影民族音乐学是从民族音乐的角度出发,利用音乐学的分支民族音乐学的原理来研究电影音乐的创作与电影美学的关系,它作用于电影创作及体裁的选用。自1895年电影音乐的出现以后,电影音乐学以及电影民族音乐学便得到了音乐学家的重视,它涵盖的范围包括音乐创作、民族音乐的形式及分类、美学以及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作为中国电影民族音乐学我们可以提出,其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器乐、戏曲,还包括音乐创作的技法分析与传承。
3.应是音乐创作的美学指导原则
探讨影视音乐的创作,我们首先应该了解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笔者认为它们可以有如下的相辅相成、各自独立,但又有内在联系的三点关系:
(1)音乐是影视艺术的“并蒂莲”。
从内容阐释的形式上看,音乐与电影有两种关系:乐画平行与乐画对位。也就是说音乐与电影可以从创作上思考的便是上面两种方式。乐画平行是指音乐语言及内容与画面语言及内容保持统一,有着同样的情绪与内容揭示,这在影视音乐的创作中是极为常见并容易被人理解的。而乐画对位则反之,音乐内容与画面内容有一明一暗、一冷一热、一急一缓的强烈对比,其结果是须要品位与思考的,往往这样的创作手法会出现在艺术水准较高的影视创作当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内容可以作为音乐创作的指导线索,抛开一般意义上的商业运作,影视音乐可以被看做独立的音乐创作,这如同为舞剧创作音乐一样,当舞剧演出结束后,音乐经过简单的选取与编排,便可以独立发行出组曲或者交响化的音乐题材。例如威廉姆斯创作的《星球大战组曲》。
(2)音乐也是影视内容背景的“画外音”。
由于音乐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我们常常可以通过音乐感知到,影视内容所发生的地点、时间。那么从创作上来讲,我们应该积极服从于这一原则,不能在影视创作中做南辕北辙的事情,也就是说应是音乐的创作者本身应该是一位熟悉各种民族音乐形式的民族音乐学家。例如电影《刘三姐》的音乐创作,作曲家雷振邦先生曾经在广西地区进行了很长时间的采风与研究,当熟知了壮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后,方下笔进行写作,这样才会出现历久不衰、广为传唱的《刘三姐音乐》。反观当今时代,许多影视作曲家还在闭门造车,创作地域性、民族性风格不明显的音乐,使人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总会有些许朦胧或者糊涂的疑问:到底这是什么地方的故事。也许即将投拍的《云上而玛》,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这也是笔者与广大受众群体的期盼。
(3)音乐是影视内容的钢筋构架的“捆扎师”。
通过音乐写作的布局与主导动机(或说主题乐思)的创作与发展,我们可以从架构上得到贯穿发展、矛盾冲突与布局的直观感受,它与蒙太奇手法有着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它必须有不断重复、不断加深印象的创作指导原则。而蒙太奇手法尽管在人物上保持通篇的一致原则,但在画面镜头上可以任意穿梭时空、任意改变地点、任意改变时间,例如: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神话》,尽管从客观上讲这属于不真实的创作,但它的音乐却要保持高度的统一与清晰缜密的逻辑条理,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自觉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二、影视民族音乐创作的内涵
作为影视民族音乐的创作,我们要把握的原则不仅是上述影视音乐的关系,我们还要考虑民族化与世界性关系,更应该考虑大众性与阳春白雪的关系。往往有着准确指导的影视音乐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单纯以世界性或者单纯以民族化为指导的影视音乐创作,会有失偏颇或模棱两可。我们承认可以烘托影视内容的音乐已经算作合适的音乐创作了,但没有个性的音乐,我们不能认为它是优秀的影视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讲,尽管能拿各种大奖,但没有起到广泛流传的,或者让人过而不忘的音乐,我们不能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电影音乐。诚然,在当今时代广大群众的欣赏品位与欣赏取向有繁花似锦般的感觉,但好的艺术作品是会有多数欣赏群体的。例如电影《红河谷》那凄婉的女主角的歌声,《老井》里凄凉的管子独奏,都会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作为影视音乐的创作,我们应该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欣赏者从主观上寻求感官与心理上的统一风格,在画面美感享受的同时,欣赏者还希望有听觉美的享受。“后现代”风格的创作似乎有着强烈的美感享受,但其内涵却往往让听者找不到上述的统一,如《夜宴》的音乐,我们必须承认它是好音乐,然而为什么却不能流行起来呢?为什么其原声大碟竟然沦落为我们案头的背景音乐?而新时期的影视音乐创作,我们不能说没有优秀的例子出现,例如电影《黑骏马》的插曲《蒙古人》、《卧虎藏龙》中的《北方有佳人》、《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台》,均属电影音乐的上乘之作。尽管它们的作者都有着极为时尚的时代感与审美感,但深厚的人文修养使得他们的创作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心灵共鸣,我们期待这样的音乐更多更好,就像《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条大河》、《英雄儿女》,教育一代或者几代人,使得被教育者不仅有着审美体验,同时还有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上审美教育的提高。
我们所说的内涵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所提出来的。笔者认为,电影音乐的内涵不仅能满足电影音乐本身的功能意义,还能满足时代传播的审美意义。创作技法的创新、堆砌,不是影视音乐创作的主要原则,也许传统曲调的简单重复便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影视音乐创作的内涵要素有如下几点:
1.人文内涵
我们所说的人文内涵包括历史的风格把握及延续,地域的特征保证以及不同群体的审美取向。我们不能创作士大夫的音乐用在《老井》当中,我们也不能创作具有平凡转调的西方音乐风格的音乐给秦始皇的宫廷乐舞,我们更不能把二人转的曲调用在陕北高原上。这样的要求需要作曲家有着深厚的人文功底以及民族音乐学的功底。
2.风格内涵
影视音乐的创作不能追求完全商业化,像现在三流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那样,把一部影视所需要的情绪音乐分成A、B、C三类,在后期制作中任意组合拼贴,仅作速度上的调整。我们必须注意把握和设定个人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完整统一性,认真对待写作总谱,认真思考主题乐思与主角乐思(类似固定乐思)是我们写作的案头重要的早期工作。尽管在曲式上受电影剪辑发展的限制,我们依然不能放弃曲式架构的设计。在总谱配器上我们应该像写作交响诗一样保持高度的统一与充分的协调,不能让任何一个特色音响或者乐器在发出一声后便无影无踪,这样会给人感觉音乐上的凌乱及听觉心理上的不安。我们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之上还要保持高度的音乐语言的严密逻辑发展,不能在创作中天马行空,任意罗列各种手法,使得观众在听觉上感觉混乱,没有条理。
其次,我们在对待音乐与电影的题材及体裁关系上还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地域性、民族性及时代性是我们创作音乐的指导平台,只有基于该基础之上的音乐创作才会有风格的准确认识和把握。
3.道德标准、价值观及品位内涵
影视音乐的创作要有清晰的道德尺度和价值观,我们不能任意听从欣赏者的欣赏审美取向,我们不仅要弘扬高尚的道德体系和标准,还要在音乐中表现出广大受众群体的品位提升需求,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音乐不能仅仅围绕着金钱、情感、女色的社会现象写作,我们还应该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的创作背景之下主动融入作者的审美需求及人生需求,让电影音乐不仅能带给人美感享受还能引发心灵上的部分思考,完成艺术作品的教育功能。
三、影视音乐创作的借鉴与民族性的把握
在当今时代音乐创作的确应该借鉴新的技法与新的音乐语言,但我们不推崇漫无边际的创新与使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影视音乐的创作其实应该是我们现在音乐创作的一面反思的镜子。当时中国的文艺界与思想界充斥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一部分文人认为:纯正的民族形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在文艺创作中引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放弃五千年来华夏民族的本位风格与遗产,在听到或看到“保守”的艺术作品时嗤之以鼻,可是我们并没有再在次尝试下留下多少优秀的艺术作品。反倒以胡伟立、黄等人的坚持民族传统风格的音乐创作,却留下了《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
20多年过去了,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与风格性的传承与借鉴呢?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我们不提倡狭隘的民族风格,但我们必须懂得只有坚持民族性的创作才有可能赢得国内受众群体的共鸣。也许影视商业化的制作目标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反思的借鉴。
当内地电影还在试图以大师级作曲家、世界级演奏家、21世纪新手法为票房亮点的时候,香港电影却使用了《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东海渔歌》、《小刀会组曲》、《将军令》、《十面埋伏》等等作为电影音乐的配乐。尽管初次听来有点哑然失笑的感觉,但从效果上讲,我们不得不佩服周星驰这部《功夫》电影音乐的选曲有着奇佳的音乐效果。如此看来,民族性借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并非狭隘的附注在时间与空间的框架内。只有认真思考、充分了解与准备后,在严谨的逻辑框架下甚至可以跨越时空,当然不能天马行空。
借鉴的原则也不必全面的模仿与重复,甚至不必拘泥于民族乐器的使用,音色的选取与设计、节奏的写作与模仿是保持民族风格性的一个可行之路。谭盾用筷子敲出的节奏(《英雄》),在电影当中我们如同感受到了打击乐的效果模仿,听到这段作品我们的眼前会出现《老虎磨牙》的打击乐场景,听者可以轻松地感知到音乐所揭示的氛围与电影内容的完美统一。
在影视音乐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应考虑到民族道德问题。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人曾经拍摄了非洲风情的纪录片。在片中,出现了土著人打鼓的场面与音效,从此全世界人都认为非洲人喜好打鼓。其实不然,一个简单的引用扭曲了一个大洲的音乐形象,这是一个民族道德尺度的把握问题,笔者担心目前经常执笔中国大片创作的某位著名作曲家有可能通过自己在国外的声望让外国人误解中国的民族音乐。尽管《红高粱》里的插曲粗犷、野性,让很多人狂热,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民族音乐语言有着清晰的民族性。同样,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那凄冷的京剧唱段让人不寒而粟,但我们却能时时想起电影的时代背景与民族背景。只有坚持民族化的创作,坚持风格性的准确把握,我们才能让音画同步、乐画结合完美、乐思充分演绎。
综上所述民族影视音乐的创作,应该从题材上、风格上进行主观的筛选思考,形成作曲家与导演创作立意上的高度统一,同时作曲家不应忘记弘扬民族性与风格性,于历史性不相符合的音乐创作会贻笑大方。
关键词:影视艺术;水墨元素;运用研究
由于我国影视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中国水墨画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整个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时逐渐拓宽了影视艺术的发展空间。随着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水墨元素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广泛的应用在影视、广告以及图像等不同领域中,在3D、4D技术发展的同时,水墨艺术的应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通过其艺术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影视艺术中的人性美、自然美等艺术价值,实现了艺术中抽象美以及艺术美的有效结合,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充分性的保证。
一、传统水墨元素中的艺术美
“水墨”主要是将水和墨调和成的墨汁绘制在宣纸上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而水墨元素主要是在传统绘画作品中提炼出来的画笔、墨色等与水墨画的相关元素,其基本的艺术主要源于自然,通过其艺术的表达可以呈现出较为独特的视觉效果。而在近几年影视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通过水墨元素的运用,使艺术作品充分展现了水墨元素的水墨形状、色彩以及质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传统水墨元素的潜在艺术价值。
二、影视艺术与传统水墨元素的融合
(一)水墨元素在影视角色中的设计应用
对于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言,其角色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熟悉的背景以及故事情节作为基础,改变传统影视艺术中人物刻画模式,充分融入水墨元素,从而使观众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对水墨电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得到更好的诠释。例如,在水墨元素电影《大闹天宫》影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其水墨画的运用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赞扬,这一作品正是我国水墨元素应用在传统动画中的开端,同时为水墨化元素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品中通过水墨孙悟空的设计,改变了传统影视角色设计中的艺术形式,使影视中的角色设计呈现出灵活的变化。
(二)水墨元素在影视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在电影作品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人物形象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场景的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两种元素的充分结合,可以逐渐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为场景的设计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在影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重视场景的设计,通过与水墨元素的融合,为影视创作带来全新的灵感,并为影视场景的设计注入全新的元素,提升作品中角色的整体形象。例如,在水墨电影《小蝌蚪找妈妈》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就充分的融入了水墨元素的设计理念。整个影片中将黑、白作为主要色调,使人们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产生轻柔、圆润的感觉。作品中的小蝌蚪在流动的背景图中得到充分体现,彰显了水墨元素运用的重要意义。所以在现阶段影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通过水墨元素的运用,逐渐推进了我国传统动画行业的发展,实现了作品主场景设计的多样化。
(三)水墨元素在影视构图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影视艺术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引进中国之后其设计理念以及构图设计一直沿用西方的创作手段,这一现象在原有影视作品中可以得到明显体现。随着艺术行业的不断发展,影视艺术行业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元素运用在影视构图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艺术的发展,而且通过水墨元素的构图,使整个作品中的人物刻画以及故事情节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在传统水墨元素艺术构图的过程中,其艺术形式具有变化多样的特点,例如,在《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的作品创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密不透风的夯实创作理念,通过紧密结构与空白位置的对比,使整个空间呈现出疏密有致的层次感,例如,在作品6分40秒时,鳄鱼和大猩猩群的画面对比就充分显示了这种疏密有致的艺术性形式,彰显了画面构图完整的特点。
(四)水墨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视觉效果的传达是整个作品艺术价值的核心体现。水墨画中最基本的工具是水和墨,通过在影视创作的应用将其他色彩作为辅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影视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而且,在影视视觉传达的过程中,通过水墨元素的运用可以更形象地将作品中的人物展现出来,使人们在作品观赏的过程中体会到高层次的视觉艺术。
(五)水墨元素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
影视广告是影视作品中主题创意形式的体现,因此,在影视广告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体现广告设计的基本价值,同时也应该充分彰显影视作品的核心内容。而在一些特定影视广告设计的过程中,其画面、镜头等艺术效果主要是将宣传作品作为目的,使人们在广告观赏的过程中对作品留下印象。例如,在酒水水墨广告创作的过程中,创意者应该通过对广告片的分析,恰当的运用影视艺术,广告中通过水墨元素的注入充分彰显了酒水的悠久历史,而且,广告中通过水墨线条将酒坛以及人物进行勾勒,画面墨色素雅,浓淡相宜,充分展现了画面简约的艺术内涵。
三、水墨元素在影视艺术中前景的分析
水墨元素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运用在影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使作品呈现出特有的艺术价值。但是,在现阶段影视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水墨艺术的艺术创作只是占据了很少一部分,因此,怎样使水墨元素在影视艺术中取得长足性的发展,就成为现阶段影视作品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影视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水墨元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使观众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为水墨艺术的传承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影视艺术创作及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统水墨画与新技术的融合,可以使整个影视作品的创作充分展现民族价值。因此,在水墨艺术形式分析的过程中,影视创作者应该将其作为行业发展的全新元素,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影视艺术中的传承及发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使传统的艺术形式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秦洁.数字视角下水墨元素和影视艺术互动研究[J].电影文学,2014.
[2]郭早早.论中国水墨元素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