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环境设计心理学设计案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7~62页,尝试利用查找并思考以下预设问题:
问题一: 假期旅游若从海南到哈尔滨,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问题二:假期旅游若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问题三:假期旅游若去爬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感觉自然景观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2.教学课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4.课文分析
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5.教学方法
(1)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紧密联系本课内容,创设情境,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行问题探究式学习,体现其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
6.教学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问:什么叫自然带?如何形成?世界上主要有哪些自然带?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前教学背景中的3个预设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成果,推荐代表并尝试回答。
教师:对上述回答进行点拨评价,然后用多媒体展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以及典型地区。
学生:小组讨论后填表:
教师:点拨所填表格,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纬度地区自然带排列,思考从沿海到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典型地区。
学生:对比思考后尝试填表并回答
教师:点拨所填表格。
(联系实际)百度视频搜索:西北绿色。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西北地区植被应以什么为主?为什么?
教师:点拨总并结。
学生:观看视频:非洲自然,思考植被有何变化?为什么?
教师:点拨并总结,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分析说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典型地区。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结论并填表、回答
教师:点拨表格所填内容并总结比较三个分异规律,引导学生比较自然带谱的数量多少和基带的差异。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公共环境;设计应用
一、公共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是心理学和艺术学的结合产物。艺术心理学与哲学、美学、艺术学同源。在古往今来大量的艺术作品和现代艺术设计中都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心理学思想。艺术心理学重点研究艺术品创作和艺术品欣赏过程中人的心理及其规律,其研究的内容包括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思维,也包括艺术品欣赏过程中人的理解和判断。艺术心理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有不同的特点。在现代公共环境的设计中,人与公共环境之间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被公共环境所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现代公共环境设计是融入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公共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心理学的应用问题。
二、艺术心理学在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公共环境设计是人与环境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从“数”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美是对立因素的和谐”这一艺术心理学思想,并从这个思想中提出了大宇宙和小宇宙的概念,大宇宙即天体,小宇宙是人体,两者都受“数的和谐”原则的统治,两者相互影响,一旦人体的内在和谐与天体的外在和谐相契合,就进入到了一种美的关系当中。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认为,天、人、物是一体的,“物性”是“天性”的使然,人必须顺应“物之天性”,才能与之“合”,并进而“与天合”,实现人生的至美境界。在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中,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只有将公共环境和人的问题放在一起统一协调考虑,才能构成一个好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公共环境设计时,首先从设计的立意和根本出发点上要明确人与环境的关系,立足在“重人、重天、重道”这个基础之上,使公共环境的设计是出于人心,感于“物与天道”,在公共环境设计中融入人对美的理解和来自“人”与“物”之间的心理关系。这样一来,公共环境的艺术设计活动从本质上就成为了一种深层次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单纯的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模仿。在这个基础上,公共环境设计中的空间划分,材质的运用,元素的处理等具体的内容才能够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公共环境设计是源于美的创造
在艺术心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对艺术品和设计作品的心理功能的阐释,对于艺术品的作用,一般认为主要有娱乐、审美、教育和情感等功能。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强调“美的功用”,揭示了艺术活动中美与善的关系以及艺术品的教育价值。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也提出过,美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美感是具有变动性的,美的欣赏开始于感觉,但是要通过智力活动,不同的艺术形象所引起的美感是有强弱不同的。当下人们对公共环境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限于使用功能的公共环境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了,这要求我们必须从人的心理审美层面去的研究,了解人的艺术心理,探索更多“美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公共环境设计中,要深入的挖掘设计素材潜在的美的因素,通过设计师巧妙地艺术搭配,构成一个创造美、表现美的公共环境空间。例如在公共环境设计的植物配置中,就要充分的把握植物自身的美的元素,利用各个不同植物的季象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四季花开、色彩丰富的空间环境。
3、公共环境设计是移情的产物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人从环境空间中获得的美感和审美的体验都离不开人的艺术心理。费舍尔就认为这是人把自己外射到或投入到自然界的事物里去,以造成“对象的人化”,他用移情这个概念来说明审美时的心理活动,认为只有人“移入感情”到对象上去,才能使审美活动达到最完满的阶段。人推知事物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情感来推知他人他物。一切艺术美的欣赏也是如此,先从内部引起,在人的身体中发生一定的反应,进而产生一种情感,而适合这种情感形式的物体或环境空间便会使人产生美感。现代公共环境从本质上说,其形体结构与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形式,也正是这样的相似,公共环境空间才能唤起人的情感。我们在现实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一个公共环境的场景特别能让人产生某种情感,这其实就是人在公共环境中移入了自己情感的结果,使人的情感“场”与公共环境的“场”形成了一样的频率,俗话说的“触景生情”应该就是艺术心理在公共环境设计中最恰当的形容。举个例子,林璎设计的美国华盛顿越战纪念碑应该是公共环境设计中最能体现移情的一个案例了。纪念碑黑色的V字造型象一道深深的疤痕划破了大地,纪念碑采用下沉地面的方式,让人们慢慢的走进黑色的大地底层,感受着走进死后的情景。越战纪念碑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手法很好的诠释了公共环境设计的情感表达,移入了人的精神和情感,震撼着人的心灵。结语:现代公共环境空间是一个城市中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公共环境设计中分析研究人的艺术心理,对于公共环境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艺术心理不仅从本质上决定了公共环境设计的根本要求,而且艺术心理学还影响着公共环境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还左右着人们在公共环境空间中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进行公共环境设计时要充分的运用艺术心理学的知识,掌握人在公共环境中的心理作用规律,将人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思维巧妙地应用其中,创造出更多符合大众艺术审美的公共空间环境。
作者:马磊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艺术设计设计原则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学,让环境能够平衡人的身心发展以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核心是人,它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思维与周围物质之间关系的学科,这门学科认为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周围环境也会受到人的影响,人与环境处相互作用。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有三个:一是生态知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相对于其他感觉,视觉对人的影响更大;二是格式塔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事物的研究要从整体出发,强调人与环境的综合;三是应激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在环境某一方面的作用下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综合性非常强,主要包含环境与装饰、空间与造型、材料与色彩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构想。这门学科是在二战后萌芽,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成为独立学科,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它是工业与科学、经济与艺术的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艺术的眼光和手段去打造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空间,通过对空间和实物的一系列艺术处理,让环境呈现艺术气息,让人感受到环境的美。可以说,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人们把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完美融合在一起。
二、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一)和谐自然
环境心理学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承认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心理学要求环境需要契合人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人需要与自然接触,需要在自然中去发现自我,追求自我,基于此,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树立了和谐自然的原则,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只有秉承这样的原则,才能让人感受到周围环境的生机与美,达到“人环合一”的境界。例如流水别墅这一设计,就体现了和谐自然这一原则,成为经典案例。
(二)节能高效
在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中,节能高效的原则必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确立。一方面,节能高效的环境能给人的心理带来安全和舒适感,另一方面,节能高效的环境降低了人为成本,利用了自然的馈赠,让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的距离更加接近。例如建筑物对雨水的利用,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都能让建筑更加“融入”自然,为人创造更加节能、优雅的环境。例如位于廊坊市的威卢克斯中国办公楼,就是节能高效的典型案例,人们在其中工作,有一种在大自然中“自给自足”的感觉,对身心都是一种放松。
三、环境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应用环境心理学进行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主要设计到室内空间的构造、分割、组合等,用环境心理学来指导空间组织,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灵感和技巧。例如用视觉来增加空间感。在不改变本来就有的空间容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视觉带给人的神经反应来增加空间感,例如在狭小的空间里装上一面镜子,或者打掉墙壁,换成整面透明玻璃等,都可以达到预定目的,减少狭小空间带给人的不适感。
(二)应用环境心理学进行室内环境设计
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光与影的设计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环境心理学认为自然光更能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增加舒适感,因此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自然光的采光非常重要,应该尽可能的利用精巧的设计,更多的利用自然光线。例如安藤忠熊的代表作《光之教堂》,就是通过对于自然光的利用让整个建筑作品成为经典之作。同时,色彩的设计也需要遵循环境心理学的要求,现代人类的生活节奏太快,简约的色彩设计更能让人舒适,例如黑白色的背景搭配绿色的植物,可以让人身心放松。此外,室内物品的陈放也需要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可以摆放一些艺术品或者挂一些画作,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