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土规划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背景;手段
Abstract: refers to the carbon emissions pro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of economic life to the carbon in the air, the low carbon c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low carbon city has very big effect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as a new concept that is related to the activities of a certain city planning, control of carbon in the atmospher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a low carbon city planning, related concepts, as well as a major means of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Key words: low carbon city;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Background; method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建设,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忽视了环境的污染,随着空气中碳的含量逐渐增加,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因此低碳城市规划的实施迫在眉睫。我们需要追求一种理想的“低碳”城市模式,然而要发展理想的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必然是关键技术。但仅仅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CO2排放问题,还需要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面向可持续未来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众所周知,碳是指人类在经济生活活动中所产生并且排放到空气中的碳,低碳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对环境的改善有很大作用,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就是对城市的活动进行一定的规划,控制大气中的碳含量。文中主要介绍一下低碳城市规划的背景、相关概念以及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手段。
低碳城市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些年里,中国的GDP已经从1978年的3624.1亿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249529.9亿元,城市的人口也在大幅度的增加,一些数据表明,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人口就从1.72亿增加到5.93亿,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然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也伴随经济的发展,从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快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排放,短短的十年之内,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大国。气候的变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契机,因此中国也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城市建设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国家政策下,环境保护,尤其是低碳生活的提出,受到了广泛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采用低碳经济促进城市的进程。因此低碳城市规划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
低碳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建立一个低碳的城市,是指城市德经济发展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同时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当地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城市建筑蓝图的城市,其中城市的经济主要通过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低排放为主要目标,从而来改善空气,为全球二氧化的减少排放贡献出一定的力量。
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时,要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制定相应的研究理论框架;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揭示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运行以及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之间的耦合关系,这些理论和方法之间的联系应该力图为全国的减碳活动、全球的气候变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尚在发展之中,探索中国现阶段城市的高速发展与低碳目标的协调和契合,碳排放与城市系统的耦合是进行环境、能源保护的关键,也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理论方法,因此要加强城市系统运行的机制,协调配合好它们之间的度,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环境,降低能源的消耗。
低碳城市规划的目标
低碳城市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城市自身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社会的建设,保持能源的低量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低量排放;其二是,通过大力推进以新能源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降碳产业”的发展,为全球二氧化碳的减少排放做出应有的贡献。
低碳城市规划的手段
4.1进行一定的城市交通规划
交通一直是能源消耗的一大杀手,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的规划,实行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模式,积极向人们宣传倡导低能源、低碳排放的出行模式。在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中,要加强城市公交的出行比例,来代替小汽车的出行方式,以减少尾气的排放;其次要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拓宽或增加自行车道路或人行道路,来鼓励人们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从自己做起,从小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城市环境的改善作出一定的贡献。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推广绿色能源的公交车,建立地铁、高铁的轨道管制。
4.2规划城市的能源结构
在实际的生活中要大力推广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氢能等,大力开展绿色能源项目的专项研究。例如可以把太阳能列入城市整体的规划当中,可以推广到建筑领域,并且针对这一使用的能源,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对于积极采用太阳能能源的用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予以适当的照顾。在农村可以使用沼气,放弃煤炭的使用,这样既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的质量。
在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中,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即使用绿色节能材料,以绿色的建筑代替传统建筑,研究新能源和低碳能源的建筑在建筑中的使用,减少能元的消耗,为全球的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4.3确保城市的绿化用地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一定要对城市的绿地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整体环境,调节气候,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进行绿化建设还可以增强城市的生态系统的建设,再加上树木可以防风固沙,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在户外活动上,要建立适合健身室外绿地,提高城市小区绿色住宅的利用效率,增强城市的整体吸碳能力,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4建立立体的城市绿化规划
城市绿地面积毕竟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立体绿化最大限度地增大城市的绿化量。传统绿化大多采取地面种植大片草坪或树木的方式进行,而立体绿化则是可以在墙上和屋顶种植植物,植物栽种的载体区域发生很大变化。立体绿化所营造的城市绿色环境更能起到防风滞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吸收二 氧化碳、减弱太阳辐射及调节建筑物室内温度的良好作用,特别适用于人口稠密、建筑物拥挤的城市闹市区。但是,立体绿化是一个长期以来容易被规划建设者忽略的领域。若把城市的屋顶建成“空中花园”,既可使建筑物隔热保温,降低建筑能耗,又可以不用多占土地而扩大绿化面积,美化城市空间环境。据测算,如果一个城市全部屋顶面积实行绿化,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将减少80%左右。因此,要着手研究把立体绿化规划纳入到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来。
结语:
综上,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要对低碳城市的背景、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做了一定的介绍,并简略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一些手段,希望给同行以借鉴。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要在城市低碳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有效地结合低碳的概念,与城市规划的理论融会贯通,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
我们要把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构建一套完整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最终要和可持续的发展相结合起来,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出理论来。
参考文献:
[1]潘海啸,汤諹,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 2008(6): 57-64.
[2]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40-45.
[3]潘海啸.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J].建设科技.
[4]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2009年7月12日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关键词】:低碳概念;碳排放;国土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有所应用。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绿色低碳基础之上的发展理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土规划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务院批准《关于推进国土规划工作的请示》之后,国土规划工作的价值又一次凸显出现,而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以低碳观念为核心的国土规划工作满足了社会各界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社会。
1、中国实际土地利用碳排放情况
国土资源的规划是建立在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之上的,而土地利用则和整一个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土地利用不仅仅直接参与了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其中的独立生态系统之中的碳排放与碳吸纳过程。尤其是针对有绿色植物的土地的国土规划,更是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区的碳排放量。因此,对于土地利用需要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清楚的认识到土地资源地优化配置有着重要价值。土地资源不仅仅关系到整一个国家地区的土地利用,更是关系到国土空间开发组织、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等的问题。这也是国土规划中碳概念的应用。国土资源规划部门需要更加清晰地认低碳概念的价值,在整一个规划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应用贯彻。为了更好地突出工作重点,相应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在2008年,相关部分设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碳减排效应与调控研究》科研专项,其目的是揭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机理的基础上,更加合理的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1、1土地利用碳排放基本概念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土地资源利用对于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作用仅仅低于化石燃料地燃烧,可以说土地资源利用也是全球变暖的一大杀手。在著名碳循环研究专家Richard Houghton的研究中,1850年到1998年之间,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碳排放是人类活动影响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可见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对于整一个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后。而在1998年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由于土地利用所引起的碳排放更是进一步增加。
而中国在195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所累积的碳排放量为106亿吨,占全球总的碳排放量的30%,占同期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量的12%。可以说中国土地在规划上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优化低碳概念在国土规划过程中的应用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与此同时,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规模的绿色工程推进,植树造林工程的进行也很大程度上吸纳了同期的碳排放量,这也是对于各种土地资源地整合利用,也符合低碳概念的理念,对于整一个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地统国土规划对于整一个社会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使整一个社会向前发展地动力。
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碳排放主要可以细分成直接性的碳排放和间接性的碳排放。而这两种碳排放形式仍然可以进行进一步地划分。直接碳排放可以细分成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和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的碳排放。这两者有着显著的区别,前者是土地利用/植被覆盖过程中所形成的碳排放含量,具体来说就是国土资源从原有的植被变成规划后的建筑所形成的碳排放含量,主要有森林的砍伐。而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的碳排放,主要是指土地经营管理方式地转变或者生态系统碳汇所驱动的碳排放,这里主要包括相应地农田耕作以及草场退化等。这一种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也会直接影响碳排放。而间接性的碳排放主要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上所承载的全部人为排放,比如最为突出的就是交通尾气的排放等。
2、低碳概念下国土规划的目标
低碳概念之下的国土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可持续发展概念之下的社会发展。而在进行低碳概念下国土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1)、在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的过程中,相关的国土规划单位需要思考不同规划部分所要承担的作用。因为整一个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每一块的国土资源规划需要立足于其本身的价值,更需要考虑整体的价值。考虑不同区域的作用,更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匹配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
(2)、建设环境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社会。进行科学合理的国土规划,需要建立在绿色低碳的统筹概念之下,让整一个人与自然关系趋于和谐。同时,在进行相应的国土规划过程中,更需要认清楚其目的,环境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社会从根本上是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服务的。因此,相关的国土规划单位需要从现实的需求出发,在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之下为社会群体服务。比如,所规划的土地是要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定的机会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这样的机会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3)、国土规划最终的目的是落实到人,以人为本是不能够脱离的原则。在进行国土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把人的需求全面地考虑进去,采用适宜的环境技术和理念来支撑这一个概念,更好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应用。比如,在进行居民区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创建一个有高生活质量的居住环境,对于居民的居住区要更好地体现出和谐的属性,让生活其中的居民真正感受到归属感。
上述的目标是进行低碳化国土规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根本目的是让国土规划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让整一个社会充分发挥其价值,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
3、低碳概念下国土规划原则
绿色低碳的概念是整一个国土规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大背景,而优化相应的国土规划需要细化其中原则。更好地推进优化利用国土资源的方式方法地探索。而相关的智能部门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3.1强化区域协调原则。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更加突出了生态平衡,更加强化了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而在这一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把握区域整体的平衡,让整一个区域区域和谐统一,更是突出了整一个区域内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只有完善整一个区域的每一个部分,才能够更好地达到整体的和谐。即每一个相对完整化的生态单元也要有着相对平衡的发展,尽可能地避免区域内部的失调。因此,相关国土规划单位需要在规划方式方法上有所改进,更加因地制宜地规划每一个部分的土地应用,更好地引导区域发展。
3.2生态高效的原则。在国土规划过程中更好地落实低碳绿色概念,其目的是为了让整一个区域达到生态高效的目的。在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的今天,如何改善两者的关系是整一个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在进行国土规划的过程中,要更加精确地计算碳的排放量,分析其中的利弊。同时,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应该完善相关的区域职能链,更好地完善其中的产业链,优先发展绿色清洁产业和循环经济。
3.3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区域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进行不同区域国土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区域的差异性。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差异性较大,因此在进行国土资源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强化因地制宜的概念。在这一个过程中,充分地把握资源、能源,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域条件,需要进行综合的把握。总的来说,需要优先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避免一些劣势方面。
综合上述的原则,来更优化地进行国土规划对于整一个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从具体的原则出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能够让整一个国土规划工作趋于和谐,提高其中的价值。
【结束语】:基于低碳概念之下的国土规划,对于整一个社会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结合现实的发展情况,改进其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把握现实的目标以及把握需要贯彻的原则。让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3】、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9;
【4】、顾朝林,谭纵波,刘宛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
市规划学刊,2009,(3);
一、形成及其相对封闭性
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管理对象是国土档案,即国土资源部门在日常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照片、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①。由于档案类型多样,形态差异大,质地多样,管理国土档案存在一定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信息化策略推动下,国土规划部门开始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数字档案目录,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利用等。进入21世纪初,目录数据库已经完成,全文数据库不断增多,形成了大量的国土档案,相关管理部门开始建设国土档案管理系统,并不断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近10年来,尤其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引导下,数字档案馆基本建成。如武汉市国土规划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山东省济宁市国土一张图档案管理系统、安徽省安庆市可视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等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称谓“不同的数字档案馆”。目前,全国范围内,国土规划数字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满足特定区域内国土资源系统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且能够满足T级档案信息数据的可靠存储和快速检索,对土地、地质矿产、测绘、综合文书、声像等各大类档案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实现了国土档案数、图、文“一体化管理”。②近年来,国土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与GIS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空间库、目录库、图文库”三库合一的数字档案馆管理模式,不仅将电子公文流程形成的电子档案、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档案进行统一管理,而且具有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档案利用平台,实现了档案利用的电子化、平台化,初步建成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这种数字档案馆,通过与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测绘部门等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
应该说,从国土档案到国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再到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化,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土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创新的结果。然而,目前看来,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主要体现在:以管理为主,利用为辅;以系统内部使用为主,公共使用为辅;以土地规划为主,与其他部门的结合有限;以区域内利用为主,全国范围内的整体使用尚未形成。也就是说,数字档案馆的功能集中在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单位内部国土规划部门使用,面向社会公众、面向其他管理机构、面向全国衔接的统一平台尚未建立,导致了国土资源规划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和“输出”与“输入”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是因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时间不长,其功能的完善需要时间;二是因为从已有的档案管理系统开发成数字档案馆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在不少单位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促进其快速成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数字档案馆空间范围内的人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复合体”,“是用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数字档案馆的结构、功能和管理运作”③。据此,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人、国土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地域环境等要素组成的完整统一体。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不仅涉及该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而且存在结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以及工作人员与数字档案馆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和“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平衡。
二、开放性是基本体现
档案馆在社会中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门,它存在于社会之中,受社会的制约,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作用,具有社会服务性。档案馆不同于档案室,它保管档案的目的不是为某一单位、某一系统小范围服务,而是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它的服务范围大而广,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遍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④这是自19世纪40年代至今档案开放的基本结论。数字档案馆的本质是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有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并收集、采集、捕获有价值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分布式、跨地域的有序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平台,以用户需求为根本,提供各种信息服务。⑤国家档案局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⑥指出,数字档案馆的四项基本业务功能“收集、管理、保存、利用”,一旦缺乏广泛的、本机构以外的“利用”环节,便不能称为数字档案馆。基于这种认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理应是服务社会大众的档案馆,是大众利用国土资源信息的开放性的窗口。
1.是自然生态系统基本法则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有输入和输出,而输入的变化总会引起输出的变化。虽然输出并不是立即变化,有时会延迟,但是决不会赶在输入之前。输出是输入的结果,输入是原因和源头,两者呈现一种动态的平衡。⑦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生产者、传递者、分解者、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⑧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作为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复合体,与外界环境有着不断的交流,其自身处于不断输入和输出的循环往复之中,通过信息传递和价值转化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包括机构、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法则。
2.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第三次浪潮”的兴起,信息技术对档案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数字档案馆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驱动作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web2.0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数字档案馆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集成了众多现代技术的复合系统。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依托3S技术、物联网、ArcGIS、WebService等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开发应用,本身就是一个种开放性的体现。同时,这些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早期的国土档案数字化也不断发展成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推动作用,也展示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的开放性。
3.是落实民生政策的必然要求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将民生问题与部门职能相结合,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新局面。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显示了我国在推进政治民主化、打造阳光政府、满足公民信息获取过程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也为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社会价值、实现档案信息共享迈出了坚定步伐。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保存有国计民生的重要档案信息。例如,征地文书、土地调查、土地登记、违法占地处理材料等,详细地记录了土地开发利用过程的基本情况。这些信息不仅是确定土地权属的依据,也是征地、处理纠纷的依据,还是土地科学规划利用的依据。从这个角度看,落实民生,也必须将国土规划档案馆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三、进实践应用
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符合数字档案馆本质与时展潮流,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着广泛的实践应用。
1.应用视角
(1)多目标不同的使用者,对同一档案信息有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的人口信息,可以用作学区规划,也可以用作住房区规划等。档案资源具有多目标的使用特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开放国土规划的档案资源的价值。
(2)多内容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含有丰富的专业化档案信息资源,在开放性的视角下,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同一主题下不同载体(纸质和声像)档案进行整合,或透过共同的地理坐标系统将各种不同主题的档案资源套叠,以方便对档案信息的深度挖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多途径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拥有调查、收集、整理的专业档案,是真实、完整、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利用土地的不同机构(尤其是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了保障。例如,有关机构进行土地规划、旅游规划、商居土地投入或个人进行土地置换、拆迁补偿等,就可以通过专业数字档案馆的平台进行咨询利用。通过协调“管”与“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4)多范围公路建设选线、垃圾场选址、工业发展区区位规划等空间选址,均需要利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支持,再配合专业的数据库,整合专家系统,出台建设规划方案,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从而使决策的过程更加科学化。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整合了庞大的国土及规划专业档案信息,通过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有利于未来空间发展。
2.应用重点
(1)与政府部门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区域开放性为政府部门规划服务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基本任务。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在28个市县开展了“多规合一”试点。⑨随之,其他市县甚至一些省级行政区也陆续提出。究其实质,“多规合一”就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与政府部门结合,不同的政府机构利用数字档案馆平台,消除原有的市县规划下的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以此来提升政府对于土地空间的管控能力,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和规划管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开放性应用最早体现在政府规划方面。在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前,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各种与规划相关的信息无法及时地传送,冲突时有发生。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拥有精准的土地档案信息等资源,通过信息的及时推送,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国土资源与管理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进而为政府各部门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形成了节约型的生态系统。
(2)与“智慧城市”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开放性为“智慧城市”服务是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功能的拓展。近年来,国土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与GIS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空间库、目录库、图文库三库合一的数字档案馆管理模式。例如,陕西省西安市勘察测绘院建立了规划用地档案管理的GIS系统,科学管理大量征地信息和档案资料⑩;安徽省安庆市城建档案馆通过融合城建档案管理规范、著录规范和GIS技术,研制开发了“可视化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山东省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建立的“国土一张图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国土档案“数、图、文”一体化管理;武汉市国土资源局开发设计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初步实现了国土规划数字档案图文一体化查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人口激增,交通等问题开始凸显。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为加强城市管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框架和基础。“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丰富的内涵。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整体开放性就是与“智慧城市”建设全面结合,充分展现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实现档案信息与地理信息、社会信息的融合与共享。例如,与实时路况结合,实现智能交通;与遗产资源结合,实现历史遗产的保护;与旅游资源结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等。总之,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不同行业、系统或空间的结合,创建“互联网+”国土规划数字档案的空间,衍生出基于国土规划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新平台,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周礼;生态观;生态规划;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学术界在研究《周礼》的规划思想时,都会想到《冬官?考工记》中“匠人营国”和“ 经涂九轨”篇,并且都是从规划的宗法礼制思想来分析,认为《周礼》中的规划思想只是注重理性的空间序列、礼法上的完美布局,严格遵守其秩序性、规范性,将规划限定在一个比较严谨的模式当中。但本人通过对周礼其它篇幅的分析研究发现,《周礼》并不只是一味的追求封建的宗法礼制制度,其中还隐藏着许多生态规划的思想。
1 整体的生态观
1.1 环境踏勘
《周礼》中围绕建筑选址营造活动,首先是对自然地理各方面条件进行考察和评价,包括环境容量、土地改良、资源(包括可利用的土地、水源、物产以及植物、动物等)、工程地质等,进而作出规划。其中涉及“土会之法”、“土宜之法”、“土圭之法”及“形体之法”等很多方法。
《地官?司徒》“大司徒之职……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中讲到的就是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考察以及利用的方法。
《夏官?司马》中对于职方氏职责的论述也体现了对邦国内自然、地理、人文、地质条件、气候等的考察,进而确定各地的土地类型、所适宜生长的动物植物以及居民适宜的生活生产方式等。“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
1.2 因地制宜
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因地制宜,无论什么活动必然以不破坏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为前提。
《夏官?司马》“凡国都之竟,有沟树之固,郊亦如之。民皆有职焉。若有山川,则因之。”其中写到国都的边界均有沟树来加固,如果遇到有山川的地方,则借山川之势,不需另外设沟树。这是对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减少了人工设防的成本,而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地官?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以任土事”就是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不同,建造不同的房屋,来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同时使百姓富有、鸟兽繁殖、草木茂盛。此种方式能最大限度的顺应自然,实现人、鸟兽、草木的和谐共生。
1.3 绿化制度
若有生态观则必然会有绿化的思想,《周礼》中有几处都提到了城市绿化措施。如《秋官?司寇》中“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野之道路宿息井树”,意思是:野庐氏负责通至各国以及都城郊区的道路,并且负责在公路、驿井等地植树。《地官?司徒》中遂人的使命是“沟树之”,封人“掌诏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夏官? 司马》“掌固掌修城郭沟地树渠之固,……凡国都之竟,有树沟之固,郊亦如之”。其中提到在国都和各级行政区域的边界都会有沟树,虽然在此处种植树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固堤坝、加强防御和划分行政区域,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那时的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植物进行水土保持,利用植树划分边界不仅能起到原始的界碑的目的,而且有利于生态保护。
2 生态规划
《周礼》对当时的城市规划乃至国土规划都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在整体的生态观的影响下,规划也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2.1 总体规划
《周礼》是一部国家级的关于营国制度的典章,所以针对整个国的国土规划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国土规划必然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人口分布、地质情况等一系列的问题。
《地官?司徒》中对于国土规划要考虑土地类型、人口等进行了论述。大司徒的职责是掌管邦国的土地规划与人口规模,辅佐统治者治理国家,具体任务是将国土进行分类统计,如山地、林地、丘陵、川泽、高原等,然后根据这些统计确定行政区域的数量、面积等。
2.2 人口规模与环境承载力
在对资源考察、评估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的关系,并产生了环境容量的概念,这可以说是指导国土规划的核心思想。《夏官?司马》中土方氏“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就把人口规模、都邑大小和土地面积作为国土规划的三个基本要素,并使三者保持适宜的比例关系。
2.3 城市生态规划模式
《地官?司徒》中载师掌“任土之法”,“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即居民住宅聚集的地方作为城市的中心,城外郭内场圃为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地,市民及商贾的农田为城市近郊,国家的公田、饲养政府的牛的田地、赏赐给官兵士大夫的赏田以及畜养各种牲畜的田地作为远郊。
其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生态城市结构模式,它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即城市居中,城市外圈种植园地提供新鲜农产品,近郊农田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远郊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不大,主要为政府或私人提供国库储备和财产的累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活动必然对自然产生影响的前提下,这种生态的结构模式使人生活的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个过渡,降低了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且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2.4 城市选址
中国古代的选址即“相地”,其中涉及到风水理论,而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即与生态环境相结合、道法自然、顺应自然,所以必然包含结合地形、环境进行整体考虑的生态思想,《周礼》对于城市选址有一定的介绍。
《冬官?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视以景,为规,……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地官?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乃建王国焉”论述了建国选址的依据和城邑布局方位测量的详细操作方法。
《周礼》中人们对于都城选址中的“择中观”有深刻的认识。《地官?司徒》“正日景以求地中……然后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意思是“地中”是一个“山水相交、阴阳融凝”的环境,人与自然处于理想的和谐状态,从而实现与天地自然节律的共振,促进万物的生长繁育,求得人与天地万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大和谐。
3 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
当时统治者设立了一系列的管理机构来保护生态环境,在《周礼》中,负责环境管理和保护的官吏很多,有山虞、泽虞、林衡、川衡等。
山虞“掌山林之政令”,规定“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说的是国民砍伐树木是有时间限制的,应按时入山林,依据季节合理砍伐树木,冬季砍伐山南面的树,夏季砍伐山北的树木,对于偷砍树木的人还会有一定的刑罚。
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 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舍其守”,泽虞“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这些都是掌管生态保护的官员,同时根据山林川泽的大小规定了各级机构官员的人数,其环保机构之完备、职官之系统,由此可见一斑。
4 结语:
《周礼》中存在的生态规划思想体现了前秦时期人们对于环境、自然的认识,进而形成了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整体的生态观,对当时的国土规划、城市规划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以后城市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玄,贾公彦. 《周礼注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 王其亨,张慧. 《尚书》、《周礼》—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风水理论的坟典[J]. 天津大学学报. 2010,(5)
[3] 文超祥. 从《周礼》看西周时期的城市建设制度[J]. 规划师.2006,(11)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国土资源管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了充实的数据基础,但也存在着二维地学特征无法表述的信息,这是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无法逾越的瓶颈,例如:在进行土地、矿产规划以及在研究和计算地下矿产资源储量的过程中,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显得力不从心。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应用,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对重点区域目标进行采样,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手段。这里就对这两种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谈一下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并得到指正。
2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于6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它们都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贮、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数据、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组成。
现在,很难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单一独立的系统提出,现在的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如下的特征: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结合应用日益紧密;空间数据的表达更加趋向复杂,更加趋向于三维化;要求更为智能化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功能的开发应用以及组件式开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更加趋向于网络化,更加强调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功能。
现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了时下最为热门的边缘交叉学科,应用前景很广阔。
3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V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它集多媒体、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是当今前景最好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用户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其主要特征是:操作者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通过参与者与仿真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参与者的思维,全方位地获取虚拟环境所蕴涵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
“人工现实”、“遥在”、“虚拟环境”、“赛伯空间”等都是虚拟现实的不同表述形式。
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充分交互,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组成灵活,易于普及推广,是一套经济实用的系统。
4 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结合应用技术
(1) 虚拟地理环境(VGE)
虚拟环境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沉浸感(Immersion)”是虚拟现实系统区别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典型特征。
(2)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
3D-GIS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在数字虚拟城市等方面得到应用。GIS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其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基于GIS技术的虚拟现实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得到重视,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初步的应用。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国土相关领域开展应用,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3) 3D-GIS系统开发简介
目前基于GIS的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开发工具包括三大方面:
传统的GIS系统开发工具:包括ArcGIS、MapInfo、SuperMap等;
专门的3DGIS软件,如国内灵图公司的VRMap,美国Alberta大学开发的 MR等;
专业的3D游戏开发工具,如OpenGL、Direct等。
5 应用简介
(1) 在国土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国土规划是对虚拟现实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政府规划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规划效果,获得前所未有的直观感受,这是传统的表现手段沙盘、效果图、平面图等所不能达到的。而且打破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沟通的障碍,使得各部门能通过统一的仿真环境进行交流,能更快地找到问题、达成共识和解决一些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三维地面模型(DTM)、正射影像(DOM)和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及建立成功的三维立体模型融合在一起,再现城市建筑及城市模型,用户在计算机屏幕前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动逼真的城市街道景观,可以进行查询、量测、漫游、飞行浏览等一系列图形及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操作,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由二维GIS向三维虚拟现实的可视化发展需要,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在国土规划中系统应用效果图如图所示。
该系统的设计采用了目前流行的GIS软件,采用Direct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环境,采用专门的软件对真实物体进行切片等仿真处理,达到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演示应用效果。
(2) 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领域中另外一个迫切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要求。
以往在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物探及化探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地质相关图纸,专家们根据这些资料和一些科学公式及多年经验,对一矿区进行储量的核算。这种测算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部门的要求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并表示矿体特征,根据国际公认的储量计算模型计算矿产资源储量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这些技术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款三维分析性能良好的软件,下图是软件应用的具体显现。
6 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已经广泛应用的交叉学科,其发展成熟,可对应用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虚拟现实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国内对这项技术尚属于研究阶段,但现在已经有可喜的进展了,一些公司已经开发出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系统,甚至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传感器、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心理学等。有朝一日,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一种对多维信息处理的强大系统,成为人们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和对人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应用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更加真实表现的虚拟现实技术,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应用收益。
参考文献
[1]王炜,包卫东,张茂军,等.《虚拟仿真系统导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多元社会 治理 府际关系自从市场化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逐步多元化,集权程度较高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之间不断发生张力。为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政治领导方式和行政管理方式也向多元化发展。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关系均呈现多元化特征,不仅有国家向市场和社会的分权、中央向地方的分权,也有中央的再集权、地方之间的权力让渡。中央不但向地方放权,给予地方自,也采取新的措施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地方之间从不存在竞争关系走向相互竞争,进而又转向合作,竞争与合作并存。本文拟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在治理方面导致的变化。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多元化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涉及法律、政治、行政、财政、经济等方面,中央通过立法、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发展战略制订、发展规划制订及其执行等手段,对全国进行管理。30多年来,中央在管理、引导和约束地方的手段上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通过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政策等,一方面重新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引导和约束,从鼓励地方自主发展到通过全国性的规划约束地方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给地方发展创新开辟新的空间,国家的区域政策呈现多样性趋势。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分散向集中的调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没有整体的区域政策,像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分仅具有统计意义,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主要是区域性政策,比如关于东部沿海部分地区的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伴随分权化改革的是鼓励地方发挥自己的积极性,鼓励地方创新,甚至地方之间的竞争。最近几年,由于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科学发展观逐渐形成,中央开始约束地方的发展,以服从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980年代,中国被分为东部、西部、中部三大地带,这成为国家经济统计的区域划分依据。不过,当时国家层面并没有统一的区域政策,即使是对于鼓励率先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一段时间以后,与西部内陆,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明显拉大。这时恰逢一些东欧国家纷纷出现民族分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过大。在前车之鉴的警示下,中国开始重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并注重帮助落后地区的发展。1999年中央政府为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在国内首次作为整体成为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的对象。为了进一步缩小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2003年中央政府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东北地区和中部六省陆续成为国家的区域政策概念。至此,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划分被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取代,而且除了东部之外,其他三个区域都有了国家层面的整体区域性政策。
真正覆盖全部国土的开发性区域政策是主体功能区规划。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土空间的开发混乱问题,2010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把全国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地区;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按层级,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的主体功能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目的在于控制各地开发的强度,强调不同地区要根据各自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来确定功能和开发模式。
主体功能区与三大地带或四大板块的区域划分有明显的不同,通过比较两种区域规划的差异,可以看出国家区域治理方式的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种国土规划,与“三大地带”等区域划分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
首先,“三大地带”等是以区域为综合经济社会发展单位,而主体功能区是以区域作为国土开发的单位。从规划的意义上看,区域发展规划注重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从宏观发展的角度定位区域发展的目标和布局,如“四大板块”的划分就是立足于东、中、西及东北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势,突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国土空间规划以国土开发模式为重心,强调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四种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体现的是对国土开发的空间管制政策,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对国土进行划分。
一、辨方正位―― 城乡整体格局及其定位原则
《周礼》开篇在谈到立国之本时,明确提出:“惟王建国,辩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意思是天子建立都城,要辨别方向,确定位置,划分王城与郊野的疆域,然后分设宫职,治理人民,使他们能各得其所。《周礼》中比较辩证地阐明了城市的用地选择与规划布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等等。
中国古代都城往往都是经过精心选址和规划布局以后才建设的,而且很早就使用了规划平面图,从而使之布局井然有序,美观大方。都城选址是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诸要素的结果。
《周礼・大司徒》云: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可知周代就有官员专门从事规划建设中现场踏勘的工作,使用平面图设计,框定城市的范围,从而进行城市的整体规划。辨方正位是我国古代城市形制,是从选址择地、规划布局到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等一系列过程中首要的一步。其方法如《周礼大宗伯》云: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 ,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 ,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这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可见,周代的城邦建置,就是顺应天地,先利用土圭以测日影(景),将四正方位辨明,然后依照礼制建设邦国,使城市整体布局井井有序。“君人南面以治天下”,帝王坐北朝南治理天下万民,在《周礼》看来这叫居于天下之正位。
二、体国经野 ―― 城乡整体规划之分区模式
周代城乡有国、野之分,国为城区,野是农村,先秦时期的的城市建设者已充分认识到周围广阔土地对城市的依托作用,将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倍加重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具有了“区域”观念。
《周礼》明确提出了“体国经野”的制度,所谓“体国”,是指合理确定城郭的等级与规模,布置城池;“经野”是指规划建设城郭周围的土地和奴役的居邑,处理好城乡关系。周代建城,实际上是建立一个以城为中心,连同周围乡野田地而共同构成的城邦国家。《周礼・夏官・大司马》云: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可知九畿的分布,是以方千里的王畿为中心,其四外的五千里之地,依次划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等九层,大小相套,依次迭远。相邻之畿的间隔都是五百里。
三、画井为田――城乡整体规划的基本手段
《周礼》所谓“建国制度”,实际就是以井田制为基础,通过国土规划来实施“封邦建国”的政治方略。“画井为田”体现出井田制最鲜明的规划方法:其一,田地以人工水源的“井”为中心;二是田畴划分的基本形态呈结构性的“井”字型(将边长一里的土地等分成九个称为“夫”的方田);将这种九宫型方格网的土地规划形态进一步推广为井田制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区域以至国土规划中,井田的“九夫为井”,曾被作为基本构成单元,也作为基本概念,基本形态和方法,推广成“画州井地”,产生了四进制的井、邑、丘、甸、县、都以及十进制的井、通、成、终、同的各级规模的组合单位,还有与之配套的水利及道路系统,即所谓遂、沟、洫、浍、川及径、畛、涂、道、路等建置。
《周礼・小司徒》云:“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职而平其政”。
以上所载为四进制的井、邑、丘、甸的土地和社区规划。其中“经”就是经界,即规划分界。其中所说“辨方正位,体国经野”的“经”,也就是这个意思。
四、结论
《周礼》将国野体系、城乡规划、设立官职及分职管理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重视建设而且重视管理,追求着人与天地、建筑之间的高度和谐,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规划理想。并以突出中心,强调中轴,面南为尊等一系列的“礼”序和习俗的布局程式清晰地勾勒了“辩方正位”、“择中而立”、“五方为体”的都城礼制布局。同时,《周礼》还阐扬了“方位在天、礼序在人”和“以礼为本、以为民极”的规划准则,这些宝贵思想对当今城市及乡村建设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仍旧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放眼全国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沈阳的智慧之路走得如此另类。
当其他城市纷纷忙着规划自己的智慧蓝图、打造相关线条的智慧应用,沈阳却在从地理空间信息入手,搭建最底层的数字基石,绘制全市国土一张图。
沈阳这样做,自然有其特定的规划。智慧城市涉及到的范畴相当广泛,其运行需要各种各样的基础。但归根结底,一切应用都离不开地理信息这个基础。智慧交通需要地图为其提供实时地理信息;智慧地税也需要地图为其提供准确的企业分布及建设状况参数;智慧民生更需要一张详细的地图作为其具体载体。
作为数字沈阳的实际建设部门,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陈乃权认为:“智慧城市终归以人为主体,而任何人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信息。所以智慧城市离不开统一的时空大框架。沈阳现在做的,正是在打牢这个根基。”
打破部门壁垒
近年来,沈阳市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智慧沈阳建设奠定了基础。2012年5月8日,市长陈海波专题研究部署数字沈阳建设工作。随后,作为智慧建设指导规范的《“数字沈阳”规划纲要总体框架》出炉,该框架进一步明确了沈阳智慧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
众所周知,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众多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沈阳市在智慧建设之初就确定了良好的部门协作机制,避免了日后可能出现的多头管理和竞争。
在智慧沈阳建设中,涉及到两个最直接的部门就是当地国土局和经信委。经信委的职责是负责全市信息化,也是数字沈阳建设的主导者。数字沈阳概念刚提出时,沈阳市经信委也想主导建立地理信息平台。随后,国土局和经信委展开了历经两三个月的沟通和论证,最终结果就是经信委放弃了其原有构想。因为无论人力资源还是数据资源,国土局更具有专业优势。架设沈阳市地理空间信息框架的任务由此落到沈阳国土局身上。即由国土局主导构建地理信息平台,经信委基于这一平台来做相关应用推广。比如旅游局要做数字旅游,平台会为其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负责框架及平台建设的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中心技术副总监凌海峰介绍,沈阳国土局本身是三局合一的部门,为了建设智慧沈阳,后又专门成立了沈阳市地理信息中心,这实质上是把国土规划局、勘测院的力量做了一个整合,为智慧城市的推广奠定了行政上的支持基础。
以图做平台
沈阳市在建的地理空间服务主要包含两部分,即政务内网和公众网,这两张网分别服务两个群体。
首先是服务政府群体,因为现在各个政府部门对信息化都有内在需求,如税务、国土规划、城管等对位置信息要求越来越多。“政务版的地理信息平台的初步定位即是提供专门的地理空间底图服务,这个底图就是所谓的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凌海峰介绍
政府各部门可以在这个底图上来叠加其所需的专题信息。发改委主管重大项目的审批,要想知道这些项目的建设情况,利用建成的沈阳地理空间构架政务网,就能通过影像数据来实时监测,具体情况一目了然;财政局和住建局关注保障性住房的项目也是同理,通过简单的应用就能知道具体项目是否取得相应效果;再就是环保,当影像数据达到一定清晰程度,通过遥感等手段就能知道某地环境质量、污染程度等信息,而通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就能知道具体某工厂的治理程度。
但这个政务内网并非万能。因为有些政府部门的网络是隔离的,比如公安部门,由于,公安系统网与政府信息网不能连通。智慧沈阳建设过程中也考虑到了这点,即把地理服务信息导入一个前置机里面,再把前置机单独连入公安部门内网,公安部门就可以使用这个平台了。
沈阳地理信息框架图的第二个应用就是公众民用网,即沈阳天地图。“虽然民用地图应用如百度、谷歌都已经相当发达,但沈阳天地图有我们的主打优势。”陈乃权对此民用网络很有信心。天地图根据沈阳勘测局的数据而建,数据的现实性更强,政府有专项资金来维护更新,保证了其数据的实时性。此外,天地图和当地实际运用联系紧密,比如和旅游局合作来推动数字沈阳旅游。
图里的智慧经济
作为全运会主要承办省的省会城市,沈阳智慧建设当然要为全运会服务,全运会的底图也是由智慧沈阳的地理信息空间构架系统提供。在宣传全运会的规划展示馆中就有一个专项展示系统,民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来查询全运会各场馆的实时比赛信息。
沈阳市目前地理信息数据的二次加工由勘测院来做,等到模式成熟会交由沈阳市地理信息中心来具体管理。
“除了服务政府部门和民生,智慧沈阳在建的沈阳市地理信息空间构架系统,还能创造实际的经济效益。”陈乃权介绍,比如国土局可以在原有地图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二次加工,在地图上为地税部门提供土地发证的信息,地税部门则可以根据该信息查缴税收。整个过程中国土局会向地税部门征收信息费。
科学化水平大幅提高。这对于我做出科学依据和判断很重要,首先。规划已经不是拍脑袋”规划如果没有科学的依据,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就不会令人信服。国土规划信息化建设等几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必须要有这样的手段,没有这样的手段肯定不行,光靠两只眼睛肯定是看不透的有了这样的手段,宏观把握能力就会更强。
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有比较才有说服力。与过去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刚才汇报中提到10多个专项规划,其次。水平都很高,这对指导城市建设至关重要。规划编制水平在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也在提高,这是很大的进步,值得肯定。同时,土地资产经营工作也不错,土地储备的路子拓宽了虽然目前难度也很大,但经营城市是有效益的大家要有信心。
全局工作状态很好。来到规划局,第三。从大家的着装、表情,包括汇报的语气、自信心,看了之后觉得精神状态很好。也走过几个部门,一比较还是有差别。队伍素质不一样、精神状态不一样,领导班子结构也很好。昨天市委常委会提出,要改善环境,下大力度、出硬措施,让武的投资环境有明显的改观。包括百姓的生活环境、市民办事的环境都要有明显改观。想改善环境既要下措施,要重拳出击,也要有导向引导和正面典型的引导,市国土规划局就可以树一些典型。
认为市长有两个“口袋”一是财政,从当前形势看。二是土地。觉得你这个“口袋”运作得很好,比较踏实。当然我还要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高土地经营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成本的增加,付款方式的不同,效益、价值就不同,要在这方面再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土地资产的价值显现问题。肯定要在这方面进行突破。
城市的工作效率又会大为提高。以上是基本感觉。想每个市直部门都这样的话。
有几个想法跟大家交流:听大家介绍了这么多。
第一决定因素就是规划水平。城市是否有魅力、规划是否合理、百姓生活是否幸福、对外界是否有吸引力,一是进一步提高对规划的认识。城市发展的水平、品质与品位。规划是前提。规划没做好,就无法建设好;规划没做好,城市就无法管理好。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规划,规划就是法律依据,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手段。这一点体现了规划局的重要性。规划的指导下,发展到这样的水平,这是很大的进步,要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城市自然条件和风貌、独特的山水资源,走过很多地方。包括地形地貌都很有优势;历史沉淀也非常多;再加上国家确定的区位优势(中心城市、枢纽城市)这些都要求我必须拿出最高水平的规划,才能够把这个城市的优势彰显出来。对我来说,有自然风貌、独特的优势、人文资源、中心城市的定位、交通枢纽的地位,都要求我提高规划水平。
要体现科学性、经济性、城市性和艺术性。认为,二是城市规划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体现科学性。规划要做好,首先要体现科学性。第二要体现经济性。城市规划要用经济概念去算,让每一个规划产生经济效益,怎样让它经济效益体现出来,有很多指标需要测算。投资效益在哪?城市价值体现在哪?最后经济产出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规划局就相当于企业的总经济师,规划要体现它经济性。第三要体现城市性。城市就是一个高度聚集的社会,人们舒适度、幸福度、各种交通条件、民生保障条件,这些城市的指标怎么去体现,应当进行考虑。第四是艺术效果。尽管很多人说,建筑是一个有遗憾的行业,任何一个作品都可能有遗憾,但我认为这是为没做好找理由。很多建筑艺术品是越放越好看,从来没感觉到遗憾,越看价值越高,越看越漂亮。所以,首先是要提高鉴赏力。对于市来说,建设当中,不是多一栋建筑少一栋建筑的问题,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要追求整体城市的艺术效果、每一栋建筑的艺术品位。有人说,一步一景”就是要每个东西都很漂亮,才能让你停留、让你品位。德国感觉他做得很好,很简单的一个东西,就能看到这个工匠水平、管理水平和思想品位。城市迟早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现在新时代、新阶段,要有新的要求。
规划了绿楔,三是增强规划刚性。规划要有刚性。总体规划中。人家给了一个大奖,因为认为规划得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生态效率,认为你想的长远,但这个东西一定要有刚性,绿楔规划一定要严格落实。尽管当时可能有难度,遇到大项目不好办,但我能够刚性还是一定要刚性,一定要去说服别人,加强宣传。要刚性规划、刚性管理、刚性指导。同时规划好的这些东西,一定要项目化、主体化。条件不允许时,先设计好,放在那里,再逐步推出。要以项目为落实的抓手,找到好的实施主体,自己实施好还是请别的市场主体好,都可以,不要局限于某一个主体。城市目标就是建设与发展,实现了这个目标,谁干都可以。这方面我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让大家都心服口服。自身的规划能不能让大家感觉这是一个体现城市品质、有艺术效果和价值的东西,规划要刚性管理。这对我提出的要求就更高了规划师首先是宏观上的战略大师,才可能把城市微观的东西规划好。首先你要到天上看,才能到陆地上画图,宏观头脑要非常清楚,微观上才能画的明白。所以,规划师,首先要考虑宏观思维能力高不高,能够站得高的人才能够成为好的规划人员。比如说连通工程,这是创造城市财富的工程,改变城市品质的工程,认为这是不起的工程,难度很大,要有大气魄,宏观思维清楚的人才能想清楚。这样一下子就体现了价值,几大工程一建设,城市品位马上就提升了这是人的思想创造的奇迹.
此我想强调一下。看菜吃饭、量入为出,有一个问题。对不对呢?过日子是对的但做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就不能这样做,而是先想这个城市怎么发展,再去找钱,再看什么时候来做,这个城市才有希望。如果只是量入为出,修一条再说,但修了就改变不了主张城市规划不要先说这个地方难度有多大,如果这样的话,做出来就是将就的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出现。如果你站的高、看的远,先规划出最美好的东西,再来考虑有多少难度,需要多少钱,怎么去克服这些困难,觉得这个城市就会变美。连通的拆迁很难,都是钉子户,多难拆,现在不是照样完成了这是因为城市宏伟目标统一了思想。如果你目标不宏伟,做思想工作就不好做。当你目标宏伟,这个目标引领了大家,想到这个城市今后会更漂亮,大家就会觉得做点牺牲也值得。规划是要有宏观头脑,这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从我国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大多管理方式较为滞后,没能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造成数据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化国土建设的需要,甚至不利于社会发展。在改善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工作中,应客观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实现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的优势。
我国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方法陈旧,效率不高
我国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中大多采用人工操作与管理方法,工作效率较低且出错率高;由于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很多数据只能以图纸、文件等形式存储,一旦遇到不可抗的破坏要素,可能造成数据丢失或损毁;再加上文件与图纸查询较为复杂,如涉及数据修改,需要多个部门和多道程序的配合,浪费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且管理效果也无法保障。
(二)数据整理混乱,缺乏统一性标准
当前有关国土测绘数据的管理,还缺乏统一标准。测绘数据繁乱,没有形成信息体系。例如,虽然强调“数据统一”,但部门或单位使用的系统版本不同,数据坐标系的读数也不统一,这些都影响管理数据的整合。这种情况造成数据管理混乱,影响了数据管理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数据使用。
(三)数据更新缓慢,不利于资源共享
测绘信息系统主要是强化对测绘信息的管理,但如果不能实时更新及深加工,就无法体现信息的价值;以往测绘数据管理工作偏向于数据采集方法的更新,缺乏对数据管理与整合工作的重视,错记、漏记现象频繁;由于缺乏对测绘数据的分析与运用,造成数据共享未发挥应有作用。
(四)社会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应用需要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测绘信息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国土测绘数据仍局限于个别政府部门内部使用,没能实现部门间的数据融合与共享。加上未及时更新技术应用,缺乏对测绘数据的信息服务反应处理,大量数据无法面向社会、企业及个人,没能发挥应有作用。
完善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的对策
客观分析以往国土测绘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实现数据管理创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测绘数据的无纸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工作也可采用“无纸化办公”的方法。通过内部局域网,可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应用,提高数据库入库率和正确率。采用无纸化办公后,测绘资料的整理、更新及运用都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通过文件备份可避免数据损坏,为数据管理提供保证。
(二)测绘数据的安全性管理
城市国土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数据信息的支持,因此测绘数据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对于可能涉及到国土规划、国家军事安全等的数据,如何保障其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通过设置密码、多重备份等,可避免恶意入侵占用数据资料行为,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三)测绘数据的标准化管理
构建标准化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环节,应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测绘数据应用的要求,针对性地设计系统软件,保证其合理性、可操作性。通过数据库将国土测绘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做到实时更新与维护,及时纠正错误数据并支持数据共享,可确保相关部门获得需要的数据信息,保证查阅的便捷。
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土测绘数据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传统数据管理工作,无论是工作思路还是方法都相对滞后,不利于数据发挥应有价值。目前城市国土测绘数据收集日益频繁,涉及到的数据成果数量较大,为真正发挥这些数据作用,就要对数据进行经常性核实、校对和编辑。测试数据信息中涵盖的属性信息、空间信息等,具有一定复杂性,也给管理工作提出较多难题。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得到成功运用,其中采用的GIS信息系统,也可将数据测绘与管理有机结合,强化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借助GIS技术的便捷化处理与分析手段,可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与维护。因此,借助GIS系统,综合考虑我国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实际需要,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运用其应用优势,优化测绘数据管理流程,实现数据融合,可更好地满足国土测绘数据管理需要,更好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当前,南宁市国土局开始运用GIS数据管理系统,利用南宁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的数据,对二者进行综合运用,实现一体化的集成GIS数据平台,更加强调测绘数据的生产,注重数据更新与深加工,能更好地满足实际业务需要。该系统主要运用“多数据冗余”概念,将GIS作为核心存储技术,将测绘数据和GIS系统空间相结合,其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图1:以GIS为核心的多数据冗余系统应用
通过应用该系统,更好地运用GIS引擎接口作用,可针对不同平台的GIS数据库进行更新与管理,其操作简单、便捷,较为实用。南宁市运用该系统进行国土测绘数据管理,一段时间内的应用效果良好,改变了以往数据与实际脱节、数据整理时间慢、出错多等问题,基本可做到数据一边采集一边入库,及时更新与共享。运用国土测绘和国土GIS技术相结合方法,既可满足测绘工作的需要,也可满足数据管理与应用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说,实现测绘数据和GIS数据一体化运用,通过GIS技术所提供的保障实现数据收集、整合、确认、管理与应用等一系列过程,利用测绘平台实现数据的更新。
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涌现出来,对推动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工作起到支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优势,是新型测绘技术之一。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工作必须构建信息化平台,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提高数据管理效率与质量,更好地实现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胜.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国土测绘工作中的分析[J].世界家苑.2012(10)
[2]姜毅,张慧,崔红霞.建立现代测绘成果管理机制的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8(7)
(一)强化规划统筹,提高城镇化水平。
1、加强规划策划,落实“两轴三圈”空间战略。
(1)策划打造“两轴”,开展重要节点规划。在南起老城及河口、北至西江新城滨江带区域,以新城快线和河杨公路为依托,做好“两轴”(精品生活服务轴和高端产业联系轴)策划。一是开展区域范围项目、功能、形象策划,推动新旧城区联动、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如加快“云谷”整体概念性规划暨城市设计的编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现已完成现状地形图(1:500)的测绘,修改完善了“云谷”交通组织图、启动区效果图、整体效果图和总平面图,组织开展了“云谷”整体概念性规划暨城市设计的招投标工作;加快新城快线的建设和形象设计,对新城快线余村段(南起新城快线与324国道交叉点,北至新城快线分叉口)进行优化设计,制订了余村周边地区景观优化设计方案;对云浮东站周边及各条出入主干道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突出宣传平台的作用,兼顾实际需要以及整体协调,使东站站场及周边一带的功能配套既实用、便民,又有品位、时尚。二是提早谋划“两轴”范围要发展的建设用地。将按省住建厅部署,开展“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加强与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做好云城组团北片区、西片区以及西江新城沿江片区、中央商务区以北片区、河杨公路热电联产健康医药产业基地等“两轴”可发展的建设用地控规编制工作。其中,已与云城组团北片区控规中标单位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技术咨询合同;云浮市健康医药产业园发展规划与详细设计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新城中央商务区以北片区控规、文化艺术中心片区控规划正修改完善。
(2)统筹“三圈”相关规划。一是组织编制中心城区重要法定规划。目前根据行政区划的调整及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对西江新城总体规划、六都组团分区规划及六都组团启动区控规进行梳理、调整,把云安区的商贸金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居住、行政服务等功能向西江新城集中,强化西江新城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服务环境吸引力。南园启动区总体规划已完成征求意见、批前公示及专家评审会等系列工作,正在修改完善。南园西片区控规近日再次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二是跟进云浮新区相关专项规划的审批、报备工作。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已印发实施,并于6月12日与新区低碳生态发展规划、水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上报省发改委备案。三是强化专项规划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充分发挥“三规合一”优势,加快新城公共设施、道路竖向、市政管线综合等专项规划编制。其中,新城市政综合管网专项规划已于5月18日上报市政府审批,待按市府办意见补充批前公示环节后再报;已完成新城公共配套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现正修改完善;新城电网专项规划已于3月18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同意,现正修改完善。
2、强化规划引控,推动现代生态城市建设。
一是组织开展云浮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构建科学合理、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已完成生态控制线调研工作,《云浮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印发,6月30日确定中标单位为深圳市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云浮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体)。二是统筹规划西江岸线资源,形成了《西江云浮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研究报告》(包括现状图、规划布局图、管理办法),现根据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上报市政府,同时配合西江码头整治工作。三是加强新
城北湖启动区项目规划对接,严格对北湖景观设计、标高进行把关。目前正在细化完善景观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四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标准划定新城东山森林公园范围,推进公园规划设计,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工程。目前已划定东山森林公园控制范围,并提交市林业局作参考。五是统筹编制相关规划。修编中心城区云城组团“三旧”改造规划,灵活用好棚户区改造和空间管理政策,推进旧城成片连片改造,现正对规划修编成果进行公示。六是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全市域内谋划好资源配置、城市等级、产业布局等功能,构建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三者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规划体系。目前已落实规划经费。3、健全规划制度,规范城区建设管理。
一是强化依法规划建设。组织召开了2016年第一次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审议了原钢铁厂“三旧”改造项目相关调整事项等6个议题。二是制定切合实际和适合发展的规划技术标准,结合《云浮市中心城区云城组团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通则》,修订《云浮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已完成二次征求意见,现正修改完善。三是积极配合省派驻云浮城乡规划督察员开展工作。配合到各县(市、区)进行调研,协助与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协调接访群众规划投诉。目前,已综合形成《云浮市历史建筑保护情况报告》及《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情况表》报市政府和省住建厅,并按省、市的要求,制定了《云浮市加强历史建筑保护的实施方案》,现正上报市政府审定。四是健全完善规划管理体制。针对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总结“三规合一”试点工作以来的实践经验,研究提出改进建议,已形成了调研报告初稿,现正在修改完善。五是以作为省遥感监测执法工作试点城市为契机,配合做好我市城市总体规划遥感监测图斑核查及违法图斑处理工作。
(二)配合项目建设,加强规划服务。
全力配合省、市重点工作、项目,完善市政等各项基础设施,依法、高效办理规划业务,为中心城区提质提供规划服务。今年以来办理市国土规划局来函的业务案件117宗,其中用地规划业务40宗,工程管理业务10宗,市政道路业务7宗,其他业务60宗;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30项,竣工验收测量29宗、放线测量16宗、市政管线测量4宗,完成了云谷项目2.4平方公里1:5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测量。在用地选址方面,认真做好云浮新区互通立交工程、民办三立凤凰学校等选址工作,积极配合各类征地留用地和拆迁回迁地的安置及道路排水设计,对已审批的“三旧”改造项目进行规划对接核实并动态跟踪管理。在市政交通方面,配合金山路北段、乐谊路西段等道路贯通工程建设,调整完善金山北路(东方路至星岩四路段)及牧羊路、城区污水管网(恒大城至龙华路段)规划线路,核实清云高速跨沿江路规划方案、广梧高速增设云浮新区互通立交等项目规划,修改完善《云城区国道324沿线企业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及环境整治规划(广梧高速云浮东出口示范段)》,配合完成市区新建道路命名。
(三)深化“三规合一”,夯实规划基础。
着力深化“三规合一”,逐步完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收集机制。一是加强地理信息平台建设。重构委内业务系统结构,开发基于b/s模式的规划展示系统,测试完善地形图数据规整工具软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控规数据整理与数据建库系统等功能,优化“三规合一”应用系统平台,不断完善基础数据。二是夯实中心城区规划信息基础,努力争取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程专项试点。已形成“一张蓝图”试点工程方案送审稿,并于4月底报市政府审定后上报省住建厅。三是建设集现状与规划成果、规划审批数据于一体的、统一的、完整的“一张蓝图”数据库平台。收集整理更新四组团规划信息数据、规划方案,重点更新新城云谷启动区、新城快线二期和中央商务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基本完成六都组团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规整入库,为规划编制、审核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了云浮市中心城区gps-d级控制网和四等水准测量项目建设;通过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整理各部门数据,形成各部门数据库结合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规划报建审批系统建设,完成相关规范及数据建库的流程梳理和标准制定,完成思劳启动区三维空间建模等工作。四是配合市直部门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前期调研准备工作,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新城市政管网规划已完成初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现正修改完善;积极配合市城管局草拟我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方案,已完成初步方案,待报市政府审定后上报省住建厅;召集相关管线单位进行市政管网普查动员,5月2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审议通过普查工作方案。五是开发利用好城建档案。上半年共整理著录城建档案资料1100多份,装订入库220多册,整理其他资料250多份,接受办理查阅资料170多次,提供利用120多卷。
(四)加强指导协调,强化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全省“三规合一”试点市的先行优势,指导开展各类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协调解决规划冲突问题,提高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的效率。一是加强与云浮新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的对接,配齐配强驻新城规划工作小组,专责协调、对接新城规划编制、实施等工作,主动提供规划咨询服务。二是积极开展全市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已完成郁南县“三旧”改造规划编制征求意见稿,安塘街总体规划送审稿和安塘街消防设施专项规划及镇安镇总体规划和镇安镇片区控规,天堂镇消防设施专项规划初稿;组织相关技术力量帮扶完成我市1条生态文明村、1条贫困村的建设规划。三是配合市重点工作开展。配合开展2016年生态文明示范镇、村督查工作,配合各县(市)开展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申报工作;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调派了8名干部参与园区建设、“三旧”改造、宜居建设、市道路贯通工作。
我委下半年将强化职能,以攻坚的劲力、改革的措施、实干的作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规划编制研究。
一是根据省住建厅的统一部署,加快编制中心城区“十
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通过这个法定规划进一步梳理、细化各重点发展片区、项目的具体建设安排,同时也解决个别建设片区、项目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问题。二是对新城近期重点连片区域进行总体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形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项目设计”良性互动的规划体系,系统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用地布局、道路设计、配套设施等工程建设问题,强化给排水、道路竖向、管线综合等市政专项规划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拟于10月完成规划成果。三是完成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年底前完成生态控制线详细划定、调研、建库等工作。四是加快新城相关规划设计,尽快完成《新城快线线位规划调整及沿线土地储备规划》、《云谷深化规划及设计》、《云谷功能延伸区城市设计》、《“一带两区”景观环境提升(含道路市政)》、《水景中轴的建设策划》等。五是围绕全市2016年重点工作,抓紧完成西江新城总体规划、转移工业园启动区总体规划和六都组团分区规划以及一批已经启动了的控规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六是启动云浮市新型城镇化规划招标采购。七是配合相关部门组织编制部门“十三五”规划。(二)加强规划技术支撑。
一是做好省、市各类重点项目用地规划选址及规划建设工作。二是配合市国土规划局办理各项业务案件。三是积极配合市国土规划局、云城区政府做好各类征地留用地和拆迁回迁地的安置及道路排水设计等工作。四是继续配合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交通局等做好管线普查、市城区市政道路贯通、各高速公路与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衔接工作。五是积极配合、协调全市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组织、参加各项村镇学习培训、技术交流活动,组织相关技术力量对各县(市、区)村庄整治进行技术帮扶等。六是加强与云浮新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的对接,为园区招商、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依据。七是筹备召开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会议,计划在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框架下成立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负责全市历史建筑咨询、审议和评定等相关工作,完善历史建筑认定审批程序。
(三)深入推进规划信息化。
一是规整地形图数据。继续开展四组团原有地形图整理入库,推进新城快线周边用地和“两轴”片区地形图测绘及入库工作,计划年底完成中心城区约300平方公里的基础底图,为规划编制、管理及基础设施规划提供依据。二是完善地理信息标准建设。在使用中完善全市大比例尺地形图采集及入库标准和更新制度,完善规划编制数据入库标准。争取年底前申报相关标准并争取获得奖项。三是落实三维建模工作。计划开展“云谷”片区三维建模工作,逐步推进西江新城三维模型建设,并计划年底前完成。四是推进市区管线普查工作。配合市牵头部门,计划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是统一规划信息化管理模式。计划引进佛山市的先进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经验,并向四个组团规划管理部门推广,利用规划“一书三证”管理信息系统和规划项目总平面及建筑单体审核入库系统,将规划审批管理信息及时收集并入库,实现统一的规划管理信息化模式及信息收集系统,解决规划管理信息不畅、资料分散和混乱等问题,同时整体提高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监测
前言
依托国家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提供更加丰富的测绘基准信息产品,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精度、全覆盖、三维、动态测绘基准信息的需求。通过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数据库建设,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化服务,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在地理国情分析、测绘地理信息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中的基础参考作用[1]。
1 概述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任务
(1)收集行业专题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并建立专题资料数据库。
(2)利用高分辨率、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图,建立控制资料数据库。
(3)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根据国家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要求,开展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在普查过程中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建立样本库。
(4)对普查形成的成果数据进行建库,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
(5)利用普查成果结合社会经济等数据开展地理国情基本统计、综合统计及分析评价工作,同时根据有关技术规定,编制普查图集和系列图、基本统计报告、分析评价报告等。
2探讨地理国情普查的测绘技术
随着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测绘事业面临着技术手段、服务层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向全社会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是近几年测绘学科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测绘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测绘学科发展主要依赖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中的地理空间信息理论、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服务方面的进步。如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现代测绘基准建设、海岛礁联测、“天绘”和“资源j号”测绘卫星、国家1:50000基准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西部测图工程、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技术、数字城市、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天地图等10大工程既推进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测绘学科的发展。
3阐述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意义
3.1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大力开发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产品,加快发展车载导航、手机定位、便携式移动导航、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位置服务产品,不断拓展地理信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地理信息产品附加值,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承载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积极创造和培育新的需求、新的市场,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游戏产品、地理信息电视频道或栏目、基于数码相机的位置服务产品以及物联网位置服务产品等,满足各类个性化需求和大众需要,全面拓展地理信息消费市场[2]。
3.2加快技术自主创新步伐
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地理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占领地理信息产业制高点的重要途径。要紧紧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方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尤其要为企业参与科研活动创造经费、政策等支撑条件。
4如何加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的应用
国土整治是指对国土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进行的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及国土管理工作。譬如国土资源部主页的栏目中既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管理,也有基础测绘、地质调查、国土规划、土地监测等栏目,还有“西部大开发”:“全球资源战略”等宏观信息,这些都属于国土整治工作的范畴。国土整治工作既有全国范围跨区域的,也有区域性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大,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所以国土整治工作要因地制宜。换句话说,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我国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相比,西部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科技水平、交通建设都比较落后,自然环境也比较恶劣。遥感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教材对遥感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作用等内容的介绍比较详细。适当介绍一些航空、航天遥感相片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加深对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远距离探测、感知地理环境事物、获取图像信息的认识,理解“遥感是人的视觉的延伸”这句话的含义。要注意遥感技术在经济建设与国土整治方面应用,例如对气象、水文预报、灾情预报、农业生产预测等。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具有多维结构、时序明显等特征。GIS技术对于地图制图、空间信息处理、国土资源变化的预测和监测等方面功能强大。要认识GIS技术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的广泛性,认识到“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从而加深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4]。
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定位的高科技信息技术,是现代化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技术的难度比较高,形成初步的认识即可。有条件的可让亲自操作“GPS信号接收机”,学会“实时定位”的基本方法,体验GPS技术所具有的魅力。
5 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技术指标
5.1 数学基础
5.2 数据精度及一致性要求
5.2.1 平面精度指标
(1)正射影像的精度取决于平面精度和影像接边限差两个因素,需符合《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的要求。
(2)数据采集精度,即采集的地物界线和位Z与影像上地物的边界和位Z的对应程度。
5.2.2 高程精度
数字高程模型高程精度指标和要求:森林等隐蔽地区的高程中误差可按规定的高程中误差的1.5倍计。高程中误差的两倍为采样点数据最大误差限。
5.2.3 分类精度
对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没有明显分界线的过渡地带内覆盖分类应至少保证上一级类型的准确性。应综合采用包括外业调查、交叉复核等多种措施,并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数据质量。
结论
总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提供在线地形图与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才能全面实现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向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转变。同时要进一步增强通过手机、电视、电脑以及各种便携式设备等媒介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建立便捷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景小元,燕晋宁. 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地理摄影要素与技法[J]. 科技信息,2013,20:204-206.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现状 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用于采集、管理、存储、分析以及表达数据的信息系统,属于多门学科相互融合的综合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本身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涉及资源环境的规划与管理方面,还囊括了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城市管理以及军事战略分析等多个方面,并且也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其主要的功能如图1所示。下述几个方面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简介。
(一)建立基础地学信息库
一般来说,可以利用GIS系统按照1∶20万和1∶100万来建立地形数据库,再利用遥感技术和摄影测量来提供数字化的地形信息,同时做好SPOT图像的实时更新处理。这一部分数据可以统一纳入国家的地形数据库中进行转换,再利用GIS技术处理好重、磁、地质信息,通过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就可以绘制出相对应的地质构造图。[1]
(二)GIS系统在公安系统中的应用
公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3S”技术在公安方面的应用很多,如消防指挥系统、安防指挥管理系统、110指挥管理系统、户籍管理系统、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紧急情况下公安指挥管理系统、省级公安指挥管理系统、市级公安指挥管理系统、治安情况汇报系统等等。其中,以GIS系统在公安系统中的应用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从高级至低级的各公安机关,都能用GIS完成对公安系统所包括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分析、规划、决策、指挥、实施等,最终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做好规划
利用GIS信息系统,就能够建立起土地资源的评价模型,也可以建立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工业布局模型,这样对后续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最宝贵的意见与经验。通过GIS信息系统的利用,就可以建立起国土资源的空间数据库,以便全方位了解农业地质、城乡、植被以及耕地等。利用GIS技术,也可以做好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以及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可以统计并分析多项经济信息,做好地区经济统计图的编制,以便快速、高效地查阅各个城市的经济数据,并且也有利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资源流动和人口流动等方面。
(四)调查资源,做好环境动态的实施监测,评估预测地质灾害
通过GIS技术的利用,再配合上遥感卫星,就可以做好一定区域范围内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调查,这样可以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服务决策,以便有效进行资源保护。利用GIS技术,也可以实现灾害的实时监测处理,做好相应的预报和评估,这样也可以为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按照在空间之中地质灾害信息的分布特征,也可以提供人际交互的综合分析处理,并且实现计算机的编图辅助处理功能,以便获取灾害防治、区域规划和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信息。通过GIS系统来编制抗震救灾规划应用,这样更方便快捷,其资料也具备较强的实时性,可以顺利实现共享,这样也可以提供高效的信息指引,从而服务于抗震救灾。[2]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优秀的GIS软件,应该具备支持数字地球的基本能力,应在DBMS、OS等软件上的应用集成平台。GIS软件的发展需要从原本的二维或者是三维的处理朝着多维的处理进行转变,实现从原本基于系统作为中心的基准朝着以数据作为中心的方面进行转变,实现从面向地图处理朝着空间实体的处理以及对时空管理进行处理的转变,将以往单纯的管理型朝着决策型转变。在技术体系方面,GIS的软件还需要考虑到下述的几个方面:
第一,在数据的组织与融合方面。目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能够满足空间数据的基本运算要求,所以需要将原本以图层作为基础的组织方式加以改变。这样才能够实现面向空间实体的数据组织,实现不同尺度之间的空间数据活动,实现影像数据和矢量数据之间的互动,实现嵌套表和多维属性的组织,实现多资源空间数据的装载与融合处理,这样才能够对数据仓库的机制加以支持,拥有强大的索引机制。[3]
第二,在数据的存储、分析以及查询方面。从原本面向过程的分析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手段朝着面向问题的分析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手段进行发展,实现基于空间数据的数据挖掘,实现联机事务和联机分析处理,实现空间关系概念和关系运算的扩充以及支持。
第三,空间数据的管理和计算。实现数据、服务以及多级的B/S体系结构,实现多用户的同步空间数据处理与操作,实现空间数据的解压缩与高效压缩,实现空间数据分布式的存储与数据的安全。
第四,在时序处理和三维处理方面。实现空间数据的快速还原能力和增量存储,实现混合式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实现快速的广域三维空间的显示和计算处理。
第五,应用集成能力方面。能够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之间的相互集成,实现OA与GIS之间的集成,实现应用模型本身的支持能力,实现DCS与GIS之间的有机集成。
第六,在操纵能力方面。建立模型定义语言和相关的支持机制,实现多通道的用户界面,实现数据空间化以及可视化的支持,实现一定的虚拟现实之间的相互表达。
三、结语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并且也逐渐步入快速的发展阶段。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当地理信息系统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时,对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也产生了相对应的影响。在未来,地理信息系统必定会获得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其服务也必定会深入人心,其技术也会日新月异。
(作者单位为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江彬,周荣福,许保瑞,徐海林,郑睿博,吴向楠.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5):61-62.
地理概念包括地理名词、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三方面。地理名词,如天体的名词就有恒星、行星、卫星、 星云等,这些地理名词都是表示一个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就是地名,如伦敦、上海、江汉平原等具体名称。地 理数据就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地理数字,如日地距离、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及地理事物的地位等。由 于地理概念不清,使学生记忆混乱,出现答题错误。
【例1】下列地理概念,从大到小的是
(a)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
(b)国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c)国土立法—国土规划—国土整治
(d)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环境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选项是(a)。
这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6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对地理环境、国土资源、 国土整治、环境污染等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理解,致使错误选择。
主要对策
①多练巧记。对识记的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应少讲多练、强化记忆,达到掌握巩固的目的。如我国人工 林保存面积、浅海渔场面积、几种矿产探明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工业产品产量等居世界首位的与居世界前 列的区分,重在练习。可以编为发展性练习,融于教学之中;或编为课堂练习,巩固知识,以加深印象,强化 记忆。还可以将地理事物编成口诀,借助谐音等法巧记。
②迁移比较。对抽象的、有纵向联系的地理概念,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如例1的国土资源概念,用第六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的知识,就明确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 物资源、矿产资源是并列关系,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形象直观。对相似或相对的地理概念,运用板图、幻灯、投影等教学手段,将抽象地理事物直观、形象 、具体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特征。如恒星日与太阳日,演示教具,揭示地球自转真周期与假周期的差异, 形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参照物的不同。
二、基本原理不清
地理基本原理包括地理事物特点、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演变规律。 学生在答题时,由于对地理事物特 点、成因及演变规律不求甚解,以偏概全,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的错误不可忽视。
【例2】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国旗升旗仪式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9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b)。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5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时空 变化含糊,不能分析具体日期的昼夜长短状况。有的是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的关系不清而造成错误。
主要对策轨迹归纳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答题错误的状况,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轨迹 原理,将有关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演变和运动轨迹用一定模式表示出来,使之明了、定向、速效。如锋面的天气 过程:
附图{图};还有地球运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酸雨的产生等都可以运用此法。
②化整为零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或规律理解不透彻的现象,地理教学应运用化整为零法 ,将抽象的复杂的地理事物化成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找出地理事物原理或规律的特征。如地球上“三风四 带”的形成及移动、降水带的分布等都可以运用化整为零法教学,提示其实质,有利于掌握其特点或规律。
③对比法。针对学生答题中因以偏概全造成错误的原因,地理教学应运用对比法把相似、相对的地理事物 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和局部性关系。如洋流分布规律中的反气旋型与气旋型环流,通过对们环流 图示的比较,就能分清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的普遍规律,但南逆北顺的洋流流 向又是普遍性中的局部性。可用同法比较气旋型环流、北印度洋冬夏季的季风环流。
三、分析能力差 【例3】下面四幅图(图例:乡镇城市 城市发展顺序),其中反映城市发 展一般规律的是:
附图{图}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14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50。该题通过图像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分析能力。错误产生的 原因是阅读分析地理示意图的能力差,当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图表形式时就无从回答。
【例4】宇航员登月后,绝对看不到月球上有
(a)昼夜变化(b)山脉、高原(c)流星现象(d)火山活动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c)。
本题是一道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17。本题是根据大气圈的作用来命题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而 流星现象是流星体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不能把在地球上看 到的流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大气的知识进行迁移。
主要对策
①设疑解惑。针对学生因分析能力差而出现答题错误的状况,地理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习 惯。运用设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如例3关于城市发展规律,知道城市形成和发 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就有疑可设:a各个社会阶段的经济、文化相同吗?b各社会阶段形成的城市 有何特征?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有什么特征?这样层层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就不难得出城市发展规 模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的一般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的“惑”就解了。在设疑过程中要经常“反其道而行之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归纳分类。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对地理事物特点、成因的归纳能力差,地理教学应加强同类问题的各种 知识汇集或串联的教学,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如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因:a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原 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二氧化碳、水汽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把这些因 素归纳在一起,说明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现象。还有的地理知识以线索为纲,进行串联归纳。如用长江来串 联我国钢铁工业中心和大型水电站;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串联棉纺工业中心等。归纳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综合能 力的过程。
③温故知新。针对学生答题缺乏知识迁移能力的状况,地理教学应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它是进行知识迁 移的基础。温故是指要经常运用本学科已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四、分布规律模糊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科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自然地理中,主要是地理分布规律。在人文地理中, 主要是地理事物的具体分布。地理规律分布模糊主要包括具体分布不明确、规律的时间性不清、南北半球相反 分布模糊。
【例5】当地球昼夜分布
如下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可能在向北移或向南移(b)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日(c)全球昼夜长短的时间差值最大(d)北半球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50题)
分析:正确选项为(a)。
附图{图}
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28。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全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掌握不清 ,使太阳直射点移动与节气、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等的联系不能正确区分。
主要对策
①重视图中之图。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特色,它能将复杂的、大区域的地理事物融于一图之中,展现地 物的分布特点。但多事物、大区域融于一图,很难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只有在大区域分布中抽出某事物, 其特点就鲜明,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如利用洋流模式图来掌握大洋洋流分布规律能起积极作用,但对局部海区 的环流,作用就不突出。如果将四个环流圈从模式图中拿出来,让学生比较就能更加突出不同纬度海区洋流分 布特点不同。这就是图中之图教学。再如,大气垂直分层图、地球上的“三风四带”图等,都要运用图中之图 教学,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
②运用架桥铺路。对抽象地理事物的分布,或地理事物的反向分布,可通过架“桥”铺“路”,分清分布 规律。
五、区域知识薄弱
区域地理知识是人文地理的载体。人文地理的各章节几乎每课时的知识都要涉及到区域地理知识,这也是 地理学科区域性特征的体现。而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十分薄弱,这也是造成学生答 题错误的重要原因。
【例6】下面是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其中宜建大型磷矿基地的是
附图{图}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46题)
分析:正确的选题为(a)。
本题是一道记忆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29。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的中国区域知识薄弱,不能辨认四省区 的轮廓。
主要对策
根据上述学生答题错误产生的原因,地理教学急需加强区域地图的教学,以弥补学生区域知识薄弱的环节 。
关键词:产业集群规划;国土形成规划;东海道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K901;F062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末日本面临资产泡沫,经济增速渐缓,被喻为“失去的十年”。虽然中国等国经济快速增长对日本经济发展有所带动,但人口减少、老龄化、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日本劳动力供给和产业发展形成新型挑战。伴随着生态经济社会的建设需求,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2003年世界企业投资报告(GEM)指出日本经济企业化程度低,对新企业启动支持相对缺乏[1]。日本政府引进和借鉴西方产业集群概念[2],经济产业省启动产业集群系列规划,文化教育省启动创新集群系列规划,对国土综合规划目标[3]做出具体部署,确定各经济领域和特定地域的发展模式及项目设置。产业集群规划以提升产品生产率、创新性和创造新型商业机会为目标,规划范围涵盖日本9个主要区域的19个产业集群,包括约5000个中小企业,200个大学以及系列配套机构。
产业集群指特定领域企业和相关机构形成的空间集中有序布局[4]。创新钻石理论模型的提出和修正分析了除政府管理和机会因素外,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共同影响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2,4]。多要素环境影响和支撑产业需求,创新经营环境、与当地企业合作关系等因素对区域层面产业集群有显著影响[5]。增加创新投入要素和开发新型商业模式取代商品产出量增加,成为经济发展核心要素。伴随着企业集群的影响和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创新对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得到提升,产业集群的负面效应也得到重视。为借鉴相关经验,对重视地域性和特定需求的日本产业集群规划进行研究具备紧迫性和必要性。
1 日本产业集群规划的发展
1.1 规划背景
战后日本产业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根据不同时代需求,产业规划统筹资源合理配给,对相关法规条例进行补充,实现了从重视沿海地区重化工产业发展,产业分散化,到新型产业创造和构筑具全球竞争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见证了日本国土综合规划变迁和产业发展重心转移的重要进程。分阶段发展目标的明确及相关条例法案完善,为产业集群规划提供了规划基础和法律依据。
1.2 规划目标
广域圈选择与当地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有显著联系,与产业转移、产业基础和产业振兴等内容息息相关。日本产业集群规划以促进产业集群,支撑区域经济和布署世界级新型商业活动为目标,致力于构筑和加强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政府-研究机构”合作,注重区域比较优势、基础设施支撑以及提升商业孵化器功能,探索和构筑产业内部网络和跨产业合作网络,形成新型产业和商业机会,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日本试图通过产业集群规划的实施,实现创新的产业链式效应,带动知识和信息的循环聚变,增强对经济环境风险的抵抗能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和加速创造国际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5)为产业集群初始阶段,第二阶段(2006-2010)为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11-2020)为产业集群自组织扩张阶段。
1.3 规划内容
(1)创造“产业-政府-研究机构”区域功能网络
具体措施包括创造促进集群和相关功能的组织,如协同参与企业和大学;通过沟通网络构筑等新型模式为商业发展提供信息,举办“产业-研究”合作交流会、研讨会和工作坊[6];建设企业、研究者和相关个人的资料数据库等。
(2)提倡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地域特征和科技含量
具体措施包括重视政策配套扶持[7];寻求区域产业研究合作,布署科技发展项目;以新企业支持项目帮助企业融入产业集群网络;建设企业创新孵化器,促进创新和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新型商业机会等。
(3)加强与财政机构和贸易企业的协同合作开发
具体措施包括发展跨国市场和国际交流,与贸易企业加强合作;组织商业博览会,支持跨产业合作项目;与财务机构合作,采取商业联盟推动低息贷款等计划;创建区域企业资本,鼓励新市场开发;创建企业基金,组织商业计划汇报和创办产业集群会议。
1.4 规划特征
(1)创新管治模式,与国土规划广域综合体建设相配合
日本前五次国土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水和其他资源利用及灾害防范,城市和农村规模配置调整,产业合理布局,重要公共设施规模布局以及与文化观光资源保护。国土综合规划包括全国综合开发规划、都府县综合开发规划、地方综合开发规划和特定地域综合开发规划等层次。日本第六次国土综合规划(国土形成规划)提出建设广域综合体,即创新空间和产业管理模式,强调国土平衡开发和发展需求。通过整体范围的分区域国土综合开发,鼓励各区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宜的国土发展道路。日本产业集群规划促进了产业合理布局和附属职能提升,作为国土综合规划的延伸,与广域综合体建设相互配合。
(2)高标准高起点,构建面向国际的跨界合作发展载体
日本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与欧美的跨界商业合作,强调高标准和高起点,通过学术会议、商业合作和销售创新合作等系列活动来创造日本的国际经济合作网络[8],有效促进了跨界资本和信息流动[9],推动了面向欧美的跨界合作发展载体。知识交流[10]为日本发展寻求多层次多类型的产业投资和合作开发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日本产业集群规划重视地理区位相互关系。日本与东亚周边国家地理区位临近,有显著的产业纵向联系关系,相互依存度高。除此外,日本在发展产业集群规划项目时重视与东亚其他国家间的产业联系。
(3)分阶段分步骤,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日本产业集群规划分为产业集群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自组织扩张阶段,为了分步骤地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产业集群初始阶段强调对原有产业基础布局的保护和再开发。产业集群发展阶段为产业发展提供载体,根据时代需求对原有产业布局进行调整。产业集群自组织扩张阶段强调政策保障,注重产业自主发展,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日本产业集群选择东京都市圈(以高科技产业为主)、近畿都市圈(以生物产业为主群)和北海道都市圈(以生物科技产业为主)作为重点产业开发地带,以此分阶段分步骤对其他地区推动产业开发模式[11],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三个产业集群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东京都市圈产业集群缺乏集群核心,多层次制造业在不同地区分别存在。近畿都市圈产业集群以科技为核心,但各企业间有显著差距且相互联系较少。北海道都市圈产业集群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大学和企业合作持续加强。三种模式为周边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4)选择核心产业,确定项目具体负责机构和保障措施
日本产业集群规划针对相关地域有明确产业选择部署,以生命科技、科技技术、生物科学和环境医药为基础。日本规划保持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具有显著联系[12]。日本产业规划致力于改变原有的城市和农村产业分配选择模式,促进城市和农村间统筹,调整区域经济复兴模式[13]。各产业集群项目有明确的负责省和目标内容以提供具体的保障措施。日本产业集群规划通过两种模式创造集群密度,分别为企业自发寻求合作者和政府寻求投资、咨询以及其他地区企业进入。通过核心产业确定,具体项目落实,日本产业集群成效显著。但产业集群需长期培育,退出策略的局限和政府耐心缺乏,对产业集群规划具体实施有显著影响。
2 “东京-大阪”东海道产业集群发展
2.1 人口产业的自发集群
随着“东京-大阪”快速交通圈概念的提出,亚洲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新干线予以规划和建设[14]。通达性提升使得日本东西城市间交通联系便捷程度得到显著加强。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一体化发展,使得人口和产业迅速在“东京-大阪”东海道特大廊道上集聚[15],形成了日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脊梁。新型交通促进了城市和区域发展模式改变,形成多个产业集群[16]、新型地域发展轴和东海道大都市带的雏形[17],从而促进了人口和产业自发集群,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特大城市廊道(mega-corridor)建设,产业配置内在联系促进了特大城市区域(mega-region)的形成和特大城市网络产业集聚[18]。特大城市区域和特大城市廊道已突破行政边界限制,由经济相互联系形成科技创新特大都市区域。东京和大阪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自身产业集群形成特大城市区域,特大城市区域间紧密联系促使区域内产业廊道形成。
2.2 产业规划的全球战略
日本东海道产业集群规划以面向全球为战略,设定亚洲、欧洲和北美作为不同客源对象,通过文化外向传递和人口内向吸引,产业规划与签证等政策相互联系,注重文化软实力发展与区域特性和资源禀赋的相互促进,依托地方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产业规划的全球战略为东海道地区吸纳投资和人才,有助于建立面向不同地区的销售渠道和交流渠道,促使日本国际市场的拓展。
2.3 科技创新特大城市区域(TAMA)
科技创新大城市区域建设起源于1998年,以形成城市内部企业新型联系为目标[19],基础为大学和企业间产业合作的显著加强[20](图2)。伴随日本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建设,科技创新大都市区域成为试点。地理区位包括神奈川县中部、东京特大都市区多摩新城和琦玉县西南部。城市产业集聚具有区域特性[21],受到土地区划和城市规划的多方面影响[22]。区域内部经济活动组件为大型零售企业、科研大学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主要为电子信息制造、交通装配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中小企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23]。该区域通过信息网络构筑、科研机构合作、大型事件促进、企业启动支持、销售发展促进、会议基金创立等具体措施[24],实现区域内专利数、生产总值、与大学相联系的企业数近年获得显著提升。
2.4 “Cool Japan”跨国提升项目和“创意东京”项目
2011年经济产业省提出的“Cool Japan”战略关注到日本独特的食物和日常用品等产品正在世界范围受到广泛欢迎[25],尤其对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显著增加的亚洲地区而言独具吸引力。因此日本试图寻求对外扩张和区域资源再利用的具体措施。对外扩张策略为中小企业提供灵活性调查和市场评估支持,试图协助其拓展销售渠道,扩大知名度和增加销售量。区域资源发展以“创意东京”项目为例,统筹企业、非盈利机构和当地政府,强化东京的比较优势以吸引消费和旅游活动,振兴地方经济。该项目为日本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策略,具体产品包括食品、日用品、动漫和时装等。与东亚首尔都市圈、上海都市圈相比,东京都市圈项目推动至今已获得重要进展[26],但相关策略开发应用仍不够广泛,开发更高层面政府协同合作将是未来重要挑战。目前周边国家的竞争和国内消费需求显著减少,日本经济成长潜力有限。日本亟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应着力于吸引国际需求和促进国内需求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政策,政府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成长环境和协调统筹机制。2012年外籍专家组对“Cool Japan”项目进行评估,指出应提高准入门槛,着重选择对整体产业发展有益和对政府政策落实有所帮助的项目。
3 日本产业集群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3.1 理清产业集群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关系
我国从国家到地区层面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对财政投入、土地利用和发展策略有具体部署。各规划由不同管治主体(相关职能局)所编制,相互间统筹协调有待加强。部分省市正探索“三规合一”的具体实践,即通过编制综合开发规划以统筹开发方式。日本产业集群规划和国土规划也由不同空间管治主体编制,在具体实践中显示出较强的兼容性,共同促进地域目标实现,以应对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国民价值观多样化和国土格局变化现状,发展以新型管治模式为基础的平衡开发格局。
3.2 梳理比较优势,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日本产业规划以国内项目和国际项目相结合,“走出去”是为“引进来”做准备。我国产业规划多为宏观控制辅以财税等政策的配合,区域产业规划则重视产业布局。我国产业规划多重视“引进来”,即试图通过吸纳外来投资发展地区产业,在“走出去”层面仍有待提升,需进行资本投入,结合国外宣传与国际丰富沟通交流,有效推动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通过签证、投资、财税等政策适当调整形成经济杠杆,有效吸引国外资本和先进经验,促进学习型创新,有效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3.3 提升产业集群规划差异灵活化和时效性
产业具有地域性和植根性,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分异[27],产业规划和产业转移模式需因地制宜[28]。产业集群规划的重要性在于统筹企业和地区发展。集群为企业共享基础设施、知识资源和创造高附加值知识经济提供基础支撑。灵活的产品和产业体系需求使得产业集群规划的重要性得到提升[29]。我国正努力改变原有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试图以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对产业规划提出新的要求,需重视产业集群规划的重要性和时效性,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但产业集群规划也具局限性,需根据时间动态进行调整。日本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状况,适当调整产业发展目标。我国目前正试图改变外向型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外向型发展与内部需求并重的产业目标。因此我国需立足扩大内需,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市场准入,强化投资管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借鉴日本现有产业规划模式,尝试建立碳排放考核指标体系和节能管理制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
3.4 重视产业集群规划可操作性和分阶段性
集群创造需要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时间培育,需分阶段分步骤制订产业集群规划,有效把控规划发展模式和时序。日本产业集群规划以地域特性为基础,通过不同发展模式策略促进地区发展,从而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我国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可单纯关注土地利用问题,应结合地方特性,进行因地制宜的产业规划,提高可操作性。产业集群规划需相关配套政策予以支持,如学校-企业间合作、跨界企业合作都需相应鼓励和激励措施。产业集群配套政策的颁布和落实,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改变产业发展资源主要掌握在大型企业的现状。通过降低中小企业获启动资金支持和贷款门槛,渐进式放松民间资本融资条件,为新型商业发展提供支持。
4 结语
面临经济增速渐缓、老龄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日本经济产业省启动产业集群系列规划,文化教育省启动创新集群系列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模式及重点发展项目。借鉴其他地区产业与基础设施配合经验[30],日本产业集群规划范围涵盖全国,具有明确目标内容,致力于充分发挥政府资源统筹能力,强化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间联系。日本产业集群规划与国土综合规划相互协调,通过明确规划目标和机制建设等模式,与广域综合体开发相协调,推动了国土平衡发展和产业错位发展。分阶段分时序,针对地域现状,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和模式,重视配套政策及相关设施,形成了区域整体与重点个体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策略。日本在积极借鉴欧美产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强化与东亚国家产业依存关系,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我国以开发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在城市发展初期对经济促进效果显著。在宏观经济条件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制约下,过度追求规模忽视质量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导致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效果并不显著。
我国国土范围较大,区域协调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均对产业布局进行思考和配置,国家层面则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财税优惠,以扶植战略性新型产业和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产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力图缓解企业困难和转变发展模式,相继制定出台了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物流、纺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船舶等十大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国家产业规划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抑制产能过剩和落后产业,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加快自主创新任务。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新形势,我国产业规划重视调整结构和转变方式,完善政策机制,促进产业发展质和量的同步提高。对日本产业集群规划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处阶段,借鉴经验教训,以局部带动整体,理清产业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关系,提升产业集群规划的差异化、灵活化和时效性,重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分阶段性,促进外向型产业与内需型产业并重的产业结构转型,有针对性统筹安排以推动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Paul D, Reynolds W D B E. GEM 2003 Global Report[R].Babson College, Babson Park, MA, USA; London Business School, London, UK, 2004.
[2] Report M 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New York: Free Press, 1990.
[3] 翟国方. 日本国土规划的演变及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4):85-90.
[4] Report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6(76):77-90.
[5] Levinthal C W M A.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9(99):569-596.
[6] Kodama T. An Intermediar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to Facilitate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TAMA in Japan: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in Metropolitan Area in Asia, Washington, 2005[C]. the World Bank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7] Imai Y. Industrial Cluster Program as Industrial Policy –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Program[M]//Industrial Clusters and Regional Economy. Yachiyo Shuppan Co., Ltd., 2005.
[8] Achrol R S, Kotler P. Marketing in the Network Economy[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9,63:146-163.
[9] Richard Portes H L N R. The determinants of cross-border equity flow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5(65):269-296.
[10] Szulanski G, Jensen R J. Presumptive Adapt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27(10):937-957.
[11] 河藤佳. A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town: the challenge in Muroran City in Hokkaido[J]. Studies of regional policy, 2011. 13(4): 71-92.
[12] 廉仲. 日本的城市发展与管理[J]. 城市规划, 1986(6):55-57.
[13] Yamaguchi J. Regional Economic Recovery from the Tohoku Region Pacific Coast Earthquake in 2011[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2011. 91(3): 87-111.
[14] 高津利次, 甘霖. 日本高铁的历史与未来[J]. 国际城市规划, 2011(6):6-15.
[15]遠藤貴. Factors Sustaining the Local Agglomeration of the Leather Bag and Purse Industry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okyo : Analysis of Transaction Linkages and Interfirm Communications[J]. 地理学評論. [Series A], 2012. 85(4): 342-361.
[16]浅妻裕, 勝岡本, Y. Asazuma., Study on Regional Agglomeration of Used Auto Parts Industry : The Case of Sharjah Market[J]. 開発論集, 2012(90): 69-83.
[17] 柴彦威, 史育龙. 日本东海道大都市带的形成、特征及其研究动态[J]. 国外城市规划, 1997(2):16-22.
[18] Furukawa S. The Creators' Network in the Metropolitan Agglomeration : A Case Study of Ogimachi Area in Osaka City[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ers, 2010. 56(2): 88-105.
[19] Maruyama M. The Factor in Forming of New Interfirm Linkages in Tokyo Metropolitan Industrial Area : A Case Study of Itabashi City[J]. 日本地理学会発表要旨集 = Proceedings of the Gener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Japanese Geographers, 2006(69): 172.
[20] Kodama T. SME Promoters of Industrial Cluster Formation as Seen in the Case of TAMA: Annals of the Society for Industrial Studies[C], 2006.
[21]梅村仁. A study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industry agglomeration: focusing on Amagasaki City compared with Higashiosaka City and Ota-ward in Tokyo Metropolis[J]. Kansai urban studies, 2010(10): 117-134.
[22] 今泉飛. Effects of land-use zoning on agglomeration of machinery industry in Tokyo: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under city planning[J]. 経営史学, 2010. 45(3): 31-56.
[23] Matsuhashi K. Implications of SMEs's Networks Proposing Collective Learning in Agglomeration Areas of Non-metropolitan Region : Case Studies on Yonezawa City in Yamagata prefecture, Kitakami City and Hanamaki City in Iwate prefecture[J] (On the innovativenes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ers, 2005. 51(4): 329-347.
[24] Ataka Y. Effects of Investment for Informatiz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 Investigation with Growth Accounts[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ers, 2006. 52(2): 67-81.
[25] Akune Y 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the Japanese Food Industry in Japan[J]. Proceedings of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Society of Japan, 2003: 326-328.
[26] Yamamoto K. The Agglomeration Structure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in East Asia : A Case Study of Tokyo, Seoul and the Shanghai Region[J]. The science reports of the Tohoku University. 7th series, Geography, 2010. 57(1): 43-61.
[27] 黒瀬誠, 章大塚, マクロセ. Determinants of regional variation in new firm formation in Japan[J]. 地域経済研究, 2007(18): 19-33.
[28] 木村元. The change of inter-firm networks in agglomeration of local industry. Journal of economics[J], 2008(29): 83-98.
[29] Tokunaga S M. Kageyama, Impacts of Agglomeration and Co-agglomeration Effects on Production in the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Using Flexible Translog Production Function[J]. Studie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8. 38(2): 331-337.
[30] 李康乐, 李朝阳. 新加坡常规公交系统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 2012(3):41-48.
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Japan
Industrial Cluster Planning
ZHU Hui-bin
(1. Scho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Shenzhen 518055, China; 2.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87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