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础医学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2基础医学课程设置
2.1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以及“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医疗技术专门人才。
2.2培养要求
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
2.3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
3 各科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3.1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108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通常列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3.2 生物化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蛋白质与核酸化学、维生素、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肝脏生化和酸碱平衡等。
3.3 生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学习人体各器官的基本功能,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功能调节。
3.4 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免疫学发展简史、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和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3.5 病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8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6 药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药理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应);另一方面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其总任务是通过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
4 基础医学课程在中医专业中的设置目的和意义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六门课程设置符合基础理论适度的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了解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关键词:转化医学;基础医学;病理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1136-20)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其主旨就在于促进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因而,这是个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e and bedside to bench,简称 B to B )的双向连续过程[1]。其实质就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间的屏障,为医学研究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而便捷的新途径。同时,将转化医学的思想引入到医学教育体系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学中开展转化医学教育的意义
病理学科是医学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肩负着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传承和过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之为“转化医学学科”。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作为解决当代医学生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实践技能匮乏、基础研究成果临床应用价值微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或许可以给予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借鉴[2]。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的临床病例,结合本堂课的主旨内容,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渗透,使学生通过病例的诸多临床表现,整合自己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片段,把基础与临床通过病理学有机地衔接起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融会贯通,摆脱单纯的死记硬背。现今,在教学条件符合的情况下,选取一些临床专业班级尝试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单元讲授相关知识,即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从解剖、组胚、病生、病理到临床各个层面加以讲解并展开讨论式教学。
同时在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临床重要检测指标的具体应用,在授课内容上增加了病理检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脱落细胞学等分子病理学的相关技术知识,简要阐述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在活体组织检查部分,重点突出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介绍相关的临床外检病理知识,使学生能对病理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能紧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体现病理学科的临床价值。
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转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可结合每一章节的疾病种类,多媒体课件无疑成为形象而直观地显示疾病的大体和镜下结构的病理特点的良好载体。在课件制作中插入相关视频动画,可将一些抽象概念和致病过程生动而清晰地表现出来。比如在讲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血栓形成这部分内容时,用动态图象展示其形成的全过程,首先是随着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小板粘集,逐步形成血小板小梁,最后可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体、尾,即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血液回流受阻,远端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逼真的动态效果把疾病发展过程充分呈现出来,把抽象的知识与一目了然的形态特点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手段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模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方式掌握知识非常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转化医学理念的渗透。
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融合
在临床医学发展的征途中,基础医学研究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石,一直推动着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为临床疾病的诊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基础医学研究的结果仅为实验中的结果,究竟能否真正适用于临床,真正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起到决定性的预防和诊治作用,需要最后通过临床不断的实践、尝试、应用,才能得到逐步的证实和肯定,这样才能使基础研究成果得以应用,错误结果得以纠正,研究方向正确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忽略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不断更新我们的观念和知识结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肿瘤等各类重大疾病有关的基因研究越发深入,原本神秘的“基因工程”已广为人知,临床医学正逐步向“基因诊治”迈进,包括分子病理学等冠以“分子”的新兴学科分支也逐渐应运而生。这在一定基础上可使遗传学的研究受益,也可给一些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前景,譬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除可以用基因工程制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外,对心血管活性多肽的研究已颇为广泛,介入性治疗亦已起步,如冠状动脉腔内栓塞的激光治疗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等。临床肿瘤学的基础研究较为广泛,譬如甲胎蛋白和EB 病毒的研究与肝癌和鼻咽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的相关性,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等基础研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一些慢性病譬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病毒性肝炎均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调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得到人类传播甲肝的证据,制成甲肝减毒活苗,同时给新生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并研究了乙肝慢性化的原因,使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与人口老化的趋势,在生殖生物学与优生学、衰老与延缓衰老等方面亦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也将给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免疫缺陷病、器官与组织移植方面带来新的解决思路[3]。
实践证明,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师授课水平是相辅相成的。转化医学的精髓即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给诊疗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答案,最终将有可能影响更新现有的临床实践。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进教学课程模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病理学与临床相关学科的联系,使基础医学教育达到学以致用的成效,可给基础医学教学带来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Marincola FM. 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 Transl Med, 2003,1(1):1.
关键词:渗透性德育;基础医学;教学;原则;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71-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医学人才,就成为了我国医学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院校与教师应当意识到,若想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只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具备良好医德。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的院校及教师应当将医学教学与德育工作开展相结合,并且着重在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中采用渗透性德育的开展方式,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医风、医德。
一、渗透性德育的概述
渗透性德育是德育工作开展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其具体内容与德育教育、教学的主要过程有很大关系。渗透性德育一般指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运用科学、恰当的德育工作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达到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渗透性德育在开展过程中是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有很强的潜移默化性质。
渗透性德育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结合性强。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结合性强,主要指的是渗透性德育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两者联系比较紧密,渗透性德育不能脱离教学单独开展。
第二,情境丰富。在渗透性德育的开展过程中,一般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情境,教师会利用这些情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渗透性德育的开展过程中领会和理解优秀的道德情感,以此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
第三,隐蔽性明显。渗透性德育与传统的德育工作相比,隐蔽性比较明显,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挖掘相关教材内部蕴含的教育性,以此设计渗透性德育的开展策略。渗透性德育的开展,不像传统德育工作,各因素体现比较明显,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挖掘深层次的德育内容。
二、开展渗透性德育的主要原则
1.科学性。教师若想在教学中开展渗透性德育工作,一定要重视科学性原则,由于渗透性德育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因此,只有保证渗透性德育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在渗透性德育的开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忽视学科教学任务,更不能将学科教学变为德育教学,导致教学工作出现严重的颠倒、混乱。教师还应注意,在开展神渗透性德育的过程中,要使德育工作的内容紧扣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保证渗透性德育的主要观点清晰、准确。只有保证渗透性德育开展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其最终的开展效果。
2.渐进性。渐进性也是渗透性德育的开展原则之一,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情况、不同素质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渗透性德育工作。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情况,还要确保渗透性德育的开展与学生个人的认知规律相符,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开展渗透性德育。
3.情感性。该原则也是渗透性德育开展的主要原则,教师在渗透性德育工作中应当将自己的个人感情融入其中,以此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使学生的个人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动。教师只有在渗透性德育工作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渗透性德育工作中与学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学生也会紧跟教师的德育教学思路,以此保证渗透性德育开展质量。
三、渗透性德育如何与基础医学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对渗透性德育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原则进行了分析与理解之后,就可以将其与基础医学教学相结合。一般来说,两者之间的结合方式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的渗透。相关教师应对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从中寻找合适的渗透点,以此开展渗透性德育工作。在基础医学的理论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着重分析一些重要医学理论的发现背景、具体的研究与发现过程、医学家与科学家当时是如何进行推理分析的以及重要医学理论最终是如何得以完善并得到社会认可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针对重要的医学理论介绍其具体的医学实验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教师这样的讲解方式,就可以明白,任何重要医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都不是医学家与科学家凭空虚构的,是需要不断观察、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的。这样,教师以此为渗透点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学生就会具有较强的德育理念,对于渗透性德育的后续开展奠定基础。
某医学院教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除了在理论教学中寻找渗透点开展渗透性德育,还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渗透性德育的教育工作。在实验教学中,该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操作,以此树立个人科学、独立、自主的实验态度。在此基础上,该教师还要求学生积极、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且针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实现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在实验课中感受到了渗透性德育教育的力量,对于实验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自身追求医学真理的动力。
2.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渗透。基础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大班理论教学与小班实验教学。基础医学的课程教学一般都是由理论性比较强的基础学科构成的,这些理论主要来自于医学家的实验。因此,在大班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教师应当将渗透性德育融合进去,多向学生宣传医学家在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合作精神、团结精神,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等。教师通过对医学家的具体事例进行阐述,可以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爱国情与医学学习相结合。学生会在渗透性德育教育中领悟到,个人的理想是由不同的目标构成的,若想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就需要在当下努力完成个人学业。当下的学习,除了是为自己学习,更是为了国家学习,为发展国家的医疗事业而学习。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医疗事业发展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除了要有爱国情之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认识到个人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在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中,学生的分工不同、付出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对于实验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多学生在基础医学的实验操作中,会因为某些问题而与其他人产生矛盾,如果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与渗透性德育的开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中,学生会经常与其他同学、教师等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教师应当在渗透性德育的相关内容中加入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开展渗透性德育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自己在面对问题时也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在基础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不断提高个人交际能力,这对于其德育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帮助及现实意义。
3.教学评价方面的渗透。在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学评价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把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能使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评价一般可以分为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寻找渗透性德育工作开展的基本点。某医学院校教师为了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学评价中寻找到了合适的渗透点。该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指导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如个人可以承受的压力、学习方面的失败等。在确定好评价指标之后,该教师帮每一个学生找到其具体的失败原因,解决学生面对的问题,解答其心中疑惑。
4.师生关系中的渗透。除了上述三点之外,教师还应在师生关系中找寻渗透点。医学专业的学生,很多都会将自己的教师作为榜样,教师提出的观点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榜样力量,在师生交往与师生关系中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医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风范,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品德、品质。学生在教师长期的引导与带动下,才会具备较好的道德情操,成为态度端正、作风先进的学习者,这就保证了渗透性德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与教育效果。
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关于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基础知识,学生听讲、记录,然后进入实践操作阶段。一线教师在授课时,经常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讲授,学生要做的就是被动的接受要讲授的知识点,死记硬背,以求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这种教学模式长期实行下来,导致学生成为机械的学习记忆机器,缺乏灵活运用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能力。高职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逻辑思维、抽象判断能力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较差,在进入实践操作阶段后,高职医学专业学生普遍感到之前学到的理论基础医学知识缺乏实践操作运用能力。长期接受这种“填鸭式”教学使高职医学专业学生感到学习十分吃力,继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陷入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反馈也是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实际应用能力不足。这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战略目标中注重应用性、实用性不符。因此,为使高职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基础医学知识在医学实践中更好的广泛运用,高职院校改进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其新颖的教学思路,为改进高职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径。下文将着重从翻转课堂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方面论述该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
一、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初探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理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者提出。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就如何激活差异化,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风格展开研究,提出了“颠倒教学”的概念,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萌芽。2007年,美国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铂尔曼和亚伦萨姆斯采用录制讲课视频的方法帮助缺课的同学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2011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国际上被誉为颠覆性的伟大教育技术革命。基于这种教学模式,当前很多美国著名高校推出了大量优质的在线公开课程。目前我国教育学界也开始了对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应用于中小学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较少。
翻转课堂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教师先将原本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以课件、讲义、视频等形式传到网上,学生通过网络提前学习这些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点,上课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进行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活动,注重相互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交换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看法。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掌控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一言堂”形式,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学生可以对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对懂的知识点快速带过,学生自主“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进度,查漏补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体现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理论依据中的掌控学习理论。掌控学习理论就是指在“所有学生都是好学生”的思想宗旨下,通过对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差异化帮助和额外的学习时间,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掌控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能决定该学生是否能学会相关知识点,只是学生在学习时间上根据自身情况花费不同长的时间就能“掌控”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掌控学习理论不但是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提示教育者应创造条件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掌控自己的学习。
(2)构建学习理论
掌控学习理论着重介绍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是如何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的,属于知识的被动接受的初级阶段。掌控学习理论并不足以支持翻转课堂式教学的全过程理论依据,这时需要第二个理论依据,即构建学习理论。
构建学习理论就是指每个人所被要求学的知识内容是一致的,但每个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同,主要是指每个人对这些知识点的“构建”不同。我们每个人的头脑、经验以及认知能力不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就有差异。因此,学习并不只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自己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认知体系的过程。
从构建学习理论来看翻转课堂式教学,会发现其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规避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进度过于浪费时间的现象。学生通过看教学视频以自己的节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翻转课堂上和老师同学的互动使这种“构建”更加主动和全面。
(3)自主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就是学生可以不依靠老师的讲授,而是通过网络教学视频的支持,自学知识。这个理论就是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行为,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教会自己和同伴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理论进一步验证了构建学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从网络上可以越来越方便的获取各方面的学习资源。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必然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在翻转课堂上结成学习小组,协作交流和讨论,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
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是指教育要确定学生成长进步的的两种区间,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区间,另一种是学生最可能达到的成长进步区间。把握好这两种区间之间的距离,能加快学生的成长。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之一,它阐明了个体发展的起源,强调了教学的作用,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表明了同伴影响与协作学习对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意义。最近成长进步区理论体现着教育应当走在成长进步前面这一重要教育理念。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落脚于学生通过视频自我学习后所达到的“最近成长进步区”,翻转课堂上的教学必须在课前自学视频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通过课堂上教学和讨论,让学生达到最近成长进步区。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发现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发现问题并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对知识要点的机械性记忆转化为有意记忆,学习效果将会大大增强,经过后期课堂讨论和教师点拨,达到学生发展的最近成长进步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发展潜能。
三、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高等职业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突出技能、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人才,高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教育要求“够用”即可。在人才培养就业目标上,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定位于广大农村和社区的基础医疗岗位上。既然如此,高职基础医学教学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要选取最为实用的知识,要着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外,考虑到高职学生相对较弱的基础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当前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容易,后劲不够,技能优势不够突出的现状,传统的侧重于老师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应考虑采取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的特点符合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的需求。高职基础医学教学内容中的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之间知识点逻辑清晰完整,术语表述规范,但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靠在课堂上讲述传授知识,高职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难懂。如果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医学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知识转化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将来走向医疗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四、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
翻转课堂式教学可以使教师从传统教学方式中不断的讲解和重复中解放出来,将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多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但与此同时,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例如在此模式下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后,课堂上学生特殊状况增多,这对教师如何更好的加强对课堂的把控和对学生的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素养提出了挑战、还有如何保证特殊状况不断发生下教学任务的完成。针对有些高职医学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现象,如何有效督促他们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下自我学习,这些难点相关教育学者都必须着重考虑。
相比于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并非一无是处。传统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控制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一些传统知识点将手上,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氛围也不可忽视。因此,在高职基础医学的教学上,如何针对高职院校本身的状况,有效结合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也值得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思考。
五、结束语
高职基础医学的教学要区别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学,在教学中要更多考虑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目的,结合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现状。翻转课堂式教学充分利用了当今时代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完成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之间更多的互动,提高了他们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更好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重点依据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结合高职基础医学教师的实际情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更好的完成高职基础医学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临床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疾患,对其直接实施治疗。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为目标。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临床医学侧重实践,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培养精湛的操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作为医学高校实验教学重要的课程之一,在使学生完善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开拓思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因其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对夯实学生实验技能基础,培养良好实验学习习惯十分有利。开设此门课程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1]。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
教师反映,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质量较差,教学效果不显著。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积极性差、发生器材损坏、仪器故障、结果精确度低等现象。通过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两方面。首先,刚刚由高中进入医学高校的学生对部分实验操作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但没有真正操作过,欠缺实验操作锻炼。其次,学生对于即将接触到的更专业的实验器械如何使用、仪器设备如何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等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学生只是在实验前接受教师笼统片面的讲解,甚至由于课程时间限制完全没有此环节,在未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就投入到了实际操作中,畏难、得过且过思想在学生们中传播。因此,从2017年起我校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使学生提前掌握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较早进入实验学习状态,形成良好习惯与思维方式,提高后续实验课教学效果[2,3]。
二、课程的设置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涵盖机能学、形态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内容。经过学校教务处与相应学科教研室教师共同商讨,针对上述问题,各学科教师精心挑选并整合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形成了涉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各学科基本操作技术的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及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每项内容2学时。每堂课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验室安全教育:此部分内容在实验室中进行理论讲授。包括进入实验室的各项要求,如着装、携带物品、纪律等;水、电、煤气使用注意事项;实验中伤害处理措施、如动物抓挠或咬伤、化学试剂伤害等;应急疏散,如安全出口位置、路线等;应急设施的使用,如灭火毯、消火栓、灭火器等。(2)机能学实验技术:包括实验动物的捉取与固定方法、标记方法、给药方法、麻醉方法、采血方法;手术器械的使用。该部分还包括不同实验动物介绍及适用范围,动物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验动物使用时的伦理法规。(3)形态学实验技术:以制片和染色技术为重点。(4)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技术: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如超净工作台的使用,器材灭菌包装及高压灭菌器使用,培养物的配制,菌苗接种技术。(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主要向学生介绍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其中包括不同容器及量具的使用,如容量瓶、吸量管、微量移液器;层析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电泳技术。
笔者依以往的教学经验看,这种课程内容的设置,针对性强,时间安排科学,学生依从性高,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状态
由于授课对象为每年临床医学专业入校新生,学生对从事医学事业都充满憧憬,能够提前来到实验室,很多同学在上课前就会主动同教师交流今后的职业规划与理想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相关问题。本人及其他教师都会与学生耐心探讨,正确引导,强调在逐梦的同时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做起,掌握基本技能是根本。笔者认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此可建立良好的依赖与信任情感。另外,学生对实验室中的器材、试剂、仪器和教师所讲内容都感到很新奇,好奇心和求知欲十分强烈。在操作前,教师对本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规范操作并亲自示教,从细节中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态度。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和教师互动效果良好,及时反馈问题及意见。学生的这种实验学习状态在入学伊始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应注重讲授方式,维持并延续学生的探索动力。
四、课程考核
这门课程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目标,考核时除考察实验报告的书写以外,还增加了小组互评,课堂操作以及笔试的形式,从多角度强化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具体做法包括:(1)强调实验报告的书写。针对学生不明确书写实验报告的目的和要求的问题,教师在课上进行了详细讲解,比如强调实验报告是对自己本次试验的详细总结,包括实验原理、目的、操作过程、现象或问题、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作为进行下次类似实验的重要依据,同时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实验报告书写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2)学生自我督促,小组互评。在学生充分练习后,教师命令小组间进行比赛操作,在操作的规范性、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相互评价并当堂做出报告,教师根据报告总结并强调多发问题。(3)教师考核操作。在每项实验内容结束前,教师依据评分标准对每个小组进行操作考核,以此评价学生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这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4)笔试。在开始下一项实验前,以试卷的形式对上一次实验操作进行考试,以此强化学生记忆和再次审查学生掌握情况。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
通过这种多重考核方式,学生对各项实验基本操作烂熟于心,精通于手,并且对日后实验课程跃跃欲试,充满期待。
五、实验技术教师参与授课
高校中的实验技术教师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技术教师对实验过程了解充分、精通各种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动手能力强,操作经验丰富,而且对实验结果分析准确。因此,此门课程安排了部分实验技术教师进行授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实验操作各项要点。同时,实验技术教师也锻炼了自身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素质,深化了本职工作与实验教学的联系。例如,作为实验技术教师,会充分思考如何将自己熟悉的业务用诙谐幽默方式融入授课内容中,以此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使其印象深刻。课程开放以来,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从此不止局限于实验备课,将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融入了教学过程,又以教学提高了职业素质。
1.医学目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永恒的概念
医学必须有一明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特点相一致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医学目标并达到这一目的,各个国家都是如此。关于医学目的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涉及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确定医学目的,二是实施医学目的。在就此相关问题的讨论中,可能由于我们过于注重了就事论事谈论医学目的本身而脱离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未能从理性的、更深层理论的角度去探讨医学目的更重要、更迫切而现实的内容,有过分夸大或人为缩小医学目的现实内涵的倾向。这里,值得强调的是:确定医学目的本身并不最重要,重要的在于如何去实施、去实现这一目的的整个过程,一切医学的难题,一切分岐都存在于“如何实现医学目的”这一现实过程之中。
医学目的就其本意而言,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一个永恒的概念。
1.1作为整体概念的医学目的是医学发展方向的整体而高度的概括,无疑包括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方向。医学目的的概括不应面面俱到,比如像医学目的要不要考虑优生、医学目的是阻止死亡还是减少死亡、医学目的是否该把死亡与优死列入自己的范围等等大量生命伦理难题的讨论,虽与医学发展相关,但不应放在整体而高度概括的层次上考虑,这些问题并不直接涉及作为整体概念的医学目的本身,医学目的也无须直接回答这类问题。医学各领域面临的具体问题,包括生命伦理难题都属于实施和实现医学目的过程中的观念、认识问题,主要是伦理道德观及与此相关的政策问题。4外,各时期医学目的间具有直接延续性的相同主体内容,东西方各国间的医学目的主导内容也是相通一致的,这是医学的科学和本质厲性所决定的。事实上,就整体概念的医学目的而言,经典科学的医学定义,医学作为特殊领域的特征和它所作用的特定范围都已明白体现了整体性医学目的思想。
1.2医学目的是一发展的概念。就是说,作为整体概念的医学目的,反映着一个时期或医学发展阶段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人们对疾病、死亡、健康等医学认识的提高以及相应价值观变化。医学目的的内涵会扩大、发展,使之更符合社会对医学的要求和医学对人类社会健康的不可替代作用。中国各个时期所制定的医学发展方针和目标,无论是50年代、70年代、还是80年代后,对中国医疗卫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其中所存在的不少问题如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医院自身活力差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机制引入,新医学技术广泛应用、管理机制的完善、公众对卫生与健康认识和需求的增加正逐步得以改善.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医学以往从未曾遇过的新矛盾、新问题,如医药卫生资源的短缺,医药费用不断增加,医疗分配不公问题突出,以及涉及高新技术运用、生命质量、生与死等相关的伦理难题,的确需要审视一下原有医学目的在新时期所表现的局部的不足和实现医学目的所带来的新的特点方法和新的思维观念。医学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呈现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丨日的问题、丨日的矛盾解决了,医学向前迈进一步,然而同时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仍会出现。所以说,作为发展概念的医学目的始终会随医学的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完善。
1.3医学目的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就是说,作为医学的本质内涵和作用,永远把追求以提高生命质量为基础的个人和人类的健康,维护、增进社会生产力为终极目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宏观医学目的的确定毫无疑问应以强调人的生命质量为基础的健康为中心任务。医学这种本质作用和医学责任的历史延续性、医学为人类健康眼务的世界性共同承诺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医学目的的高度概括的、永恒的核心。医学各领域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大量现实的医学难题无一不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
2.医学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伦理观指导、制约的过程
确立一个合理医学目的相对容易,而达到医学目的要求的过程则要困难得多,医学目的的确定虽然重要,怛不是根本。故此,医学目的的讨论我们不应过多地在诸如由谁确定医学目的、怎样确定医学目的内容、怎样确定医学各领域具体目的等医学目的本身浅层次的就事论事,而要把重点和焦点集中在医学目的实现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集中在与哲学社会伦理有关的观念、价值方而的探讨=回顾这10多年来对医学有关难题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到,在对医学应强调生命质量、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成果为人民健康眼务、尊重和倡导科学死亡标准、强调病人利益第一、社会效益优先等认识上能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涉及医疗市场经济高技术运用、优生学、死亡标准与安乐死、老年人口等方面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却遇到大的阻力、矛盾重重。问题就在于,看待这些问题过程并不是由于确定了医学目的就可一了百了、万事大吉的。医学目的本身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在于我们,尤其是政府和卫生决策者对医学、生命、生命质量、健康、医学技术应用等问题的正确理解,需要一种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理解,这属于价值观的问题,属于哲学伦理观的问题。
我们讨论医学目的所面对的大量现实医学问题,特别是一直困扰我们的大量的医学难题都存在于实现医学目的的过程之中,都围绕怎样看待生命和生命质量,如何达到高生命质量的健康这一核心,这些问题都是医学中的伦理学问题。也就是说,医学目的讨论主要涉及医疗实践伦理学问题,作为医疗实践和医疗实践伦理学,不能忽视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否则,价值观念的转变就成为不可能。这就需要我们一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确立正确的医学科学观.自然社会观和生死健康观;二是要具备直接指导医学具体实践的基本医学伦理思想,以明辨是非正误。说到底,医学目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医学伦理学指导、K约下的医学实践过程。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医学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现代意义上完整科学理解的医学人道主义。在现代医学人道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下认识和讨论医学目的,这才真正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然而,对面向21世纪医学的现代医学人道主义这一医学发展的重要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我们的卫生决策部门,我们的医学理论工作者乃至整个卫生医学界却一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仅把这一思想理论作简单片面的、停留在医生对病人个体同情关心的理解而已,忽视了其内涵和发展。人道主义的医学却忽视对医学人道主义的研究,这是令人遗博的事。这样,面对高速发展的医学,面对大量不断出现的医学难题,自然使我们原先所确定的医学目的,也使传统理解的医学人道主义陷入困境之中。
因此,医学目的讨论首先要对医学人道主义现实本质、现代内涵和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去裁定现代医学的实践。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是维护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其主体内涵包括尊重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及价值、人格和荨严以及享有平等的医疗与健康的权利,注重医学对社会利益及人类健康利益的维护。这里指的人的价值包括个体人的价值,也包括群体和社会的价值,这种价值首先强调的是人的生命质量和健康价值以及社会、人类生命健康的价值。生命质量和健康是现代医学人道主义所要体现的直接和第-位的价值。医学目的首先就是体现、实现这一价值。从此意义上讲,医学人道主义亦即医学目的!医学人道主义内涵就是医学目的所要首先确定的核心内容,医学目的集中体现的就是医学人道主义这一理论所反映的思想。一个是医学发展的目标,一个是为达到这一目标而确定的观念和原则。医学是伦理医学、现代医学伦理思想涵盖医学的整体行为之中。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医学面临的大量难题,实质都是与医学人道主义息息相关的伦理学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实施医学目的的过程中出现的。对医学人道主义这一医学目的的指导思想能视而不见吗?
3.在医学人道主义旗帜下,医学目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正视医学的现实,符含医学自身特点和规律
医学发展I其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以及相对恒定的作用范围,医学目的的确定和实施不可能超越其规律和范围。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的医学伦理观必须尊重医学的现实作用、科学意义和自身发展规律,正视医学科学实践中可能或必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只有这样,医学才能更好的面对社会、面对未来,对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目的的实现,我们完全可以抱现实的乐观主义态度。对现代科学的医学抱悲观主义或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态度都是不合适的。有的人总是理想化地把医学当作是健康社会的万能良方,但一旦碰到医学发展中,尤其是医疗技术运用、市场经济作用中出现的问题又束手无策,从而怀疑医学的无能,面对矛盾和问题,唤起人们的紧迫3和责任意识是对的。但过分夸大则走向了反面。问题、2?盾和所谓的危机,不过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而已。医学的发展从未回避、否认过矛盾和危机,现代医学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向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所作的艰苦斗争,一直也没停止过为摆脱不断出现的矛盾和危机而作的不懈努力,医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世界人民健康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
医学作为一门严谨的、以技术运用为主要手段的科学,自然要重视现代医学技术的作用,现代医学的发展功在医学科学技术。至于医疗技术的滥用、药物滥用而出现的种种弊端,器官移植、人工授精、基因治疗等可能出现的负性问题,并不是医疗技术本身的错,根本不存在要不要研究,要不要应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正确合理应用、如何控制应用,掌握好医疗技术运用的“度”的问题,力求避免医学技术“两重性”中的负性影响。掌握和应用技术的人无视医疗技术存在的负效果而滥用技术,才真正是有违医学人道主义,才是有违医学目的和宗旨的。
还有,不少引起所谓医学危机的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老化问题、医疗的社会经济问题等不要一概硬性的强加在医学身上。医学固然必须考虑其社会功能,医学也把承担解决这些问题的与医学相关部分作为自己不可推委的责任。但医学毕竟不能对付此类属于社会问题的全部,不应过分苛求医学、无限夸大医学的作用及其作用范围。
1.1“导师制”实验小组
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遴选学生组成实验小组,每组3~5人,安排科研项目负责人或专业特长与实验内容较吻合的教师参与指导,建立"导师制"实验小组。
1.2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整合教师科研项目内容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医用统计学等学科发展前沿,涉及的科研技术包括常见动物模型制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学培养技术、ELISA、PCR、Westernblot、RNA、DNA和蛋白质提取等。实验项目均能实现在常规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的提高与综合,既能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又能涵盖相关学科的实验项目,突出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3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施
(1)辅导与培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科研方法的辅导和培训,介绍科学研究所涉及的选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查阅文献、常用实验技术方法、统计学处理及论文撰写等主要环节。(2)实验准备与预实验:指导学生针对实验题目进行文献查阅,明确实验原理,写出实验方法和步骤,着手进行预实验。(3)实验过程:按照制定的实验步骤,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根据每一步的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定时召开实验结果汇报会,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由导师指导进行实验方案的调整与改进。(4)实验总结与评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写出研究报告,组织进行论文答辩,导师组依据学生的研究报告、答辩情况等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进行评定。(5)可持续发展:在完成创新性实验的基础上,导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查新、发现新问题,自行设计课题,进行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申报,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协助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1.4实验教学效果评估
建立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和质量评估体系,对该项目开展效果进行评价。
2创新性实验项目实例
2.1形态学基础医学实验项目
(1)"导师制"实验小组:选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试点,第一轮自2010年级学生开始,于一年级下学期遴选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小组。之后,每年再从低一年级的学生中纳新,实现梯队建设。(2)实验项目设计:根据教师科研项目内容整合《MMP-9在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涉及《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多门形态学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导师指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与技术方法,由学生制定相应实验方案。(3)实验方案:①肝癌石蜡切片制备:从临床上获取肝癌标本进行切片技能的操作;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抗体孵育、显色、复染及封片;③形态学观察:对照肝脏的组织学结构,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多种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学习;④分析MMP-9表达在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意义;⑤撰写实验报告。(4)考核与评价:导师组对实验小组进行量化考核:文献查阅(10%)、实验方案制订(20%)、实验操作(20%)、数据分析(10%)、实验报告撰写(25%)及答辩(15%)。(5)教学成效:通过实验项目训练,学生既能协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内容,更重要的是还完成了多门交叉学科常规教学中的5个实验项目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消化腺之肝脏结构”,《病理学》中“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消化道恶性肿瘤之肝癌”等,教学效果良好。
2.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项目实例
(1)“导师制”实验小组同前。(2)实验项目设计:根据教师立项的科研内容整合实验项目《cystatins家族基因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实验内容涉及《生物化学》、《医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部分实验教学内容。(3)实验方案:①提取成纤维细胞RNA及蛋白质;②将RNA逆转录成为cDNA;③设计相应指标(包括GAPDH内参)的引物,进行PCR,获取相应产物;④蛋白质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⑤分析目的基因/目的蛋白的表达差异;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⑦撰写实验报告。(4)考核与评价:同前。(5)教学成效:指导学生完成了常规教学中的4个实验项目的学习:《生物化学》之“分光光度计技术”、“电泳技术”等;《生物化学》之“肝脏DNA的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与测定”;《分子生物学》之“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医学细胞生物学》之“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等。
3总体教学成效
通过实验小组成员与接受常规实验教学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及理论知识的考核比较中,发现实验小组学生在自主创新、文献检索、实验动手、语言表达、科技写作及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远高于接受常规教学的学生。学生在实验进展中既能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还能够高效地开展融汇多学科的基础性实验项目,摒弃了单学科、简易粗浅的实验内容,学生的创新性实验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且能每个实验小组均能以团队形式自主地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训练项目,达到创新科研能力的升华。
4存在的问题
两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模式在基础医学多学科的实验整合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本轮的教学改革仅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部分学生当中试点开展,覆盖面仍不够广泛,目前由于科研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吸纳进入实验小组的学生人数有限,导师的人数及科研室硬件的不足难以满足更多本科生尽早进实验室的愿望;再者,学生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阻碍了实验效率的提高;另外,学生在科研实验室的教学效果具体评价体系也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探索中不断加以解决。
5结语
多年来,在医学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尝试采用布鲁纳教学理论指导基础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师生主动建构学科的基本结构,以一般观念组织教学,注意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基础医学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
1指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和内化学科基本结构
医学生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毫无疑问要从培养实用型人才出发,依据基础医学各科教材内容及其在整个医学体系中的作用,特别是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来解决。从布鲁纳教育学的宏观角度出发,可以把基础医学看作是临床医学的一般观念,而这似乎正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学关系的实质和学习基础医学的意义所在。这样,学什么和怎样学,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基本问题。我们不是布鲁纳教学理论的无条件追随者,只是消化、吸收和扬弃,提取布鲁纳学科结构理论的合理部分,为寻求必要的理论知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布鲁纳学科结构理论从质的方面为教材提供了规定性,布鲁纳指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教材中那些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教学的核心就是用基本的普遍的观点来不断扩大和加深学科内涵。
基础医学教材中涉及许多概念和原理,生物化学主要是代谢途径,布鲁纳强调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认为这是着力之所在。教材的结构是由概念和原理等组成的,但各个原理和概念等之间又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1]这亦与埃德加•莫兰的复杂理论的关联的观点相契合,从而使布鲁纳教学理论提前具有复杂理论的味道。(埃德加•莫兰尝试用复杂理论关联前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和人类社会,予以统一的说明。)只有掌握概念和理论等的联系,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消化教材这一部分内容。不仅如此,学科各知识还是充满关联的有机整体,它不仅要求我们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关联其相关内容,还要求以布鲁纳教育理论和复杂理论为指导,高屋建瓴,随时与后续章节相关内容相联系去理解和阐释,从而与学生一起循序建构知识的结构和网络。
在整个物质代谢的教学中,我们将布鲁纳教学理论作为指导。按照系统论整体—部分—整体的观点,从糖代谢开始,就预先向学生说明整个糖代谢和三大有机营养物质代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代谢整体,从而使其对物质代谢先有一个笼统的整体预知和“信仰”,使师生走好物质代谢教学和学习的每一步,然后在具体的教学和学习中逐步去关联、验证和理解。我们用布鲁纳的眼光如实地把糖酵解解读为整个物质代谢的一般观念。(因为不仅糖代谢,整个物质代谢都和糖酵解或多或少有关联,可以将它看作是承载整个物质代谢大网络的基础和生长点。)自糖酵解起,每学习完一个糖代谢过程,都由教师示范过渡到由学生自己将其与前一个代谢过程关联成一个统一的代谢图式;整个糖代谢学习完毕,学生也同步地完成了糖代谢的六大代谢途径的代谢总图谱。这样,原本按照教学程序不得不一一讲解和学习的代谢途径,此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和操作,已然在作业和头脑中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糖代谢图谱,从而深化和提高了其对糖代谢的深层理解和长时记忆力。因为在信息的任何组织中,如果信息嵌进了业已组成的认知结构中,就减少了材料的复杂性,就会使那类信息易于恢复、检索和提取。继之,对脂肪代谢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同法效之。
最后,整个物质代谢讲解完毕,由教师指导和学生手制的一个具体的和实在的三大有机营养物质代谢全谱(这也不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概念图),就水到渠成地同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这样,原来教材中那些看似离散的静态的符号化的布鲁纳的学科结构,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即建构性地浓缩地整体关联地迁移、融合和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
2根据学科知识的层次性,以一般观念组织教学
学科知识依各个观念的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的程度不同,形成了一个具有等级性和层次性的金字塔型结构。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就是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的基本观念,布鲁纳称之为“一般观念”,这应是教学重点的实质所在。他认为一般观念可以用作认识往后所接触到的具体知识的基础,具体知识可以当作一般观念的特例来处理。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做“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布鲁纳强调:“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1]他指出教师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回到这些一般观念上,以这些一般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一般观念相伴随的全部形式的体系为止。我们在整个教学实践中都十分注意教材各章节的一般观念的提取,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统领该学科基本结构的核心”[2],以包摄和概括其他观念,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物质代谢调节教学中,3种水平的代谢调节最终都要通过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发挥作用。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本身又分成对酶结构的调节和对酶含量的调节;而酶结构的调节又包含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对酶含量的调节又分成酶蛋白的诱导及阻遏和酶含量降解的调节———调节方式何其繁复!我们则用布鲁纳的眼光辨识:提取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这一概念为一般观念。它包摄和概括了其他一切具体形式的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的概念,不但可以作为认识以后接触的具体的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知识的基础,而且还可以作为激素水平和整体水平代谢调节的基石,进而关联到整个物质代谢调节一章的内容。
在教学论上,我们不是任何时髦教育理论的“粉丝”,而是课堂教学“授—受”与“对话—互动”的统一论者,不偏废和排斥任何一方。这亦与埃德加•莫兰的两重性逻辑观念相一致:对立概念的互补———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问题是要收放得宜,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教师魅力四射的讲解,对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对此,我们欣赏经济学家郎咸平的系列电视讲座,并获得无尚的精神享受。
这一章教学伊始,我们就较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首席作用之一———讲解,示范性地、较深刻地详解和释义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这一一般观念———借以为“进军”其他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系列子概念奠定基础: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归根结底是“谁”调节“谁”,如何调节。调节者,代谢物质也。而代谢物质欲发挥调节作用,根据控制论原理,任何一个成功的调节,起码要具备两个相互对立的因素。代谢物质是巧妙地通过浓度变化来调节酶的活性的:高浓度的代谢物质是一种调节因素,低浓度的则是相反的调节因素,一如电器的开与关。改变酶的结构和含量都可改变酶的活性,进而改变酶促反应的速度。并且给出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概念图,以此勾勒出细胞水平代谢调节诸概念的大致关系、脉络和框架。以上均为学生学习物质代谢调节一章奠定较为坚固的基础和提供起跑平台。#p#分页标题#e#
无论何种形式的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子概念都是由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这一一般观念衍生出来的,这一一般观念都将予以包涵和涵盖。在学生已较深刻地理解这个核心的一般观念和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概念图的“双重利器”的前提下,教师则可有信心地、踏实地分别依次向各个具体的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子概念展开教学。而每学习一个具体的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概念,则需反复地回到一般观念,以其为中转轴和指路灯,由此进入施莱尔马赫和伽达默尔的积极的生产性的多重释义学循环:在广阔宽松的自由的“课堂沙龙”似的氛围中,在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一般观念与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各个子概念及实例的循环往复之间,由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围绕其进行不拘一格的、多重的、交互的、不断的相互对话和讨论,“碰撞”,质疑,解疑,释义;教师可不时作壁上观,学生尽相互切磋、琢磨之本事,直至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或前理解或成见)与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的诸内容达成动态的视域融合(部分交叠的),产生新的更深刻的理解为止。(当然,这种理解是不可能在课堂上一次完成的,还要延伸到课后,由学生主体本人或主体间不断地完善和深化。)
3“授人以渔”,师生共同参与“发现学习”
教材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的载体和蓝本,教学的目的并非只是要学生记住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教材去把握渗透到其中的认识态度和科学方法,特别是认识态度,既抽象又具体。布鲁纳强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发现的“兴奋感”,即发现观念间的、以前未曾认识到的关系和相似性规律,即所谓的“发现学习”,“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3]及其构成,从而产生的对本身的自信感(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这已是当代学界的普遍共识)。所以,他主张在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时,适当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桃子”。“掌握结构与发现结构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一大特色。”在教学中,两者不应彼此割裂开来,而应相辅相成,贯彻始终。但是完全照搬“发现学习”,在教学时数有限的课堂等很多情况下,实行起来颇为困难。我们则更多地采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的“发现学习”,师生共同探索和发现学科结构及其特点。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发现学习中,要根据本学科的实际特点,事先下点功夫,费点脑筋,刻意安排,选好课题,给足认知前提,适时点拨。
1.1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施(1)辅导与培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科研方法的辅导和培训,介绍科学研究所涉及的选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查阅文献、常用实验技术方法、统计学处理及论文撰写等主要环节。(2)实验准备与预实验:指导学生针对实验题目进行文献查阅,明确实验原理,写出实验方法和步骤,着手进行预实验。(3)实验过程:按照制定的实验步骤,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根据每一步的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定时召开实验结果汇报会,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由导师指导进行实验方案的调整与改进。(4)实验总结与评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写出研究报告,组织进行论文答辩,导师组依据学生的研究报告、答辩情况等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进行评定。(5)可持续发展:在完成创新性实验的基础上,导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查新、发现新问题,自行设计课题,进行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申报,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协助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1.2实验教学效果评估建立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和质量评估体系,对该项目开展效果进行评价。
2创新性实验项目实例
2.1形态学基础医学实验项目(1)"导师制"实验小组:选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试点,第一轮自2010年级学生开始,于一年级下学期遴选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小组。之后,每年再从低一年级的学生中纳新,实现梯队建设。(2)实验项目设计:根据教师科研项目内容整合《MMP-9在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涉及《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多门形态学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导师指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与技术方法,由学生制定相应实验方案。(3)实验方案:①肝癌石蜡切片制备:从临床上获取肝癌标本进行切片技能的操作;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抗体孵育、显色、复染及封片;③形态学观察:对照肝脏的组织学结构,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多种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学习;④分析MMP-9表达在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意义;⑤撰写实验报告。(4)考核与评价:导师组对实验小组进行量化考核:文献查阅(10%)、实验方案制订(20%)、实验操作(20%)、数据分析(10%)、实验报告撰写(25%)及答辩(15%)。(5)教学成效:通过实验项目训练,学生既能协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内容,更重要的是还完成了多门交叉学科常规教学中的5个实验项目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消化腺之肝脏结构”,《病理学》中“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消化道恶性肿瘤之肝癌”等,教学效果良好。
2.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项目实例(1)“导师制”实验小组同前。(2)实验项目设计:根据教师立项的科研内容整合实验项目《cystatins家族基因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实验内容涉及《生物化学》、《医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部分实验教学内容。(3)实验方案:①提取成纤维细胞RNA及蛋白质;②将RNA逆转录成为cDNA;③设计相应指标(包括GAPDH内参)的引物,进行PCR,获取相应产物;④蛋白质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⑤分析目的基因/目的蛋白的表达差异;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⑦撰写实验报告。(4)考核与评价:同前。(5)教学成效:指导学生完成了常规教学中的4个实验项目的学习:《生物化学》之“分光光度计技术”、“电泳技术”等;《生物化学》之“肝脏DNA的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与测定”;《分子生物学》之“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医学细胞生物学》之“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等。
3总体教学成效
通过实验小组成员与接受常规实验教学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及理论知识的考核比较中,发现实验小组学生在自主创新、文献检索、实验动手、语言表达、科技写作及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远高于接受常规教学的学生。学生在实验进展中既能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还能够高效地开展融汇多学科的基础性实验项目,摒弃了单学科、简易粗浅的实验内容,学生的创新性实验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且能每个实验小组均能以团队形式自主地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训练项目,达到创新科研能力的升华。
4存在的问题
两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模式在基础医学多学科的实验整合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本轮的教学改革仅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部分学生当中试点开展,覆盖面仍不够广泛,目前由于科研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吸纳进入实验小组的学生人数有限,导师的人数及科研室硬件的不足难以满足更多本科生尽早进实验室的愿望;再者,学生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阻碍了实验效率的提高;另外,学生在科研实验室的教学效果具体评价体系也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探索中不断加以解决。
5结语
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医疗行业交流日益频繁,大量的外国医师和外国患者涌入中国,对医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英语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医学英语可以让学生吸收先进的国际医疗经验,另一方面,医学英语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由于医学英语的理论性很强,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厌学心理,对此教师应该将微课应用到英语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微课程概述
(一)含义
所谓的微课,就是一种数字资源。这种数字资源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以数字化的学习内容作为中心,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直观的学习内容。
(二)特点
首先,微课的时间一般比较短。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微课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微”,具体就表现在时间的维度上。微课只是正常课程的辅助,因此它的时间基本在5到8分钟左右,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影响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
其次,微课的内容相对较少。微课的这一特点是由上述时间短的特点决定的。由于微课时长有限,因此不能在里面添加过多的内容。虽然微课的内容较少,但却具有短小精悍的优势。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重难点的理解相对较差,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知识讲解重点难点问题,会使课堂的基础教学内容受到局限,因此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进微课,让学生提前预习加深理解。
再次,微课创作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每个人都是学习者,每个人都是知识的讲授者,因此每个人都能成为微课的创作者。从这个角度来看,微课创作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此外,从内容上来看,教师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放进微课,体现了内容的多元化特征。
此外,微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微课的内容有限,时长也相对较短,因此微课的研究成果非常容易转化。微课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进行传播,体现了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最后,微课的反馈性很强。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微课的学习,可以获得内容的相关信息,当学生对微课中的问题表示疑问,可以在课堂上反馈信息,和教师进行及时交流。教师把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放进微课,可以提高课堂的针对性,优化传统的教学课堂。
(三)作用
首先,微课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极佳体验。其次,微课可以突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次,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后,微课可以有效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二、将微课程应用于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在目前的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学习能力评价的唯一标准,目前仍有许多院校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使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我国的课程不断改革,对医学英语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专业领域的英语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二)师资建设有待加强。在目前的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师资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在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的个人水平不高,使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大部分的院校中,掌握专业医学英语能力的教师凤毛麟角,只有少数教师能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育。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师虽然出身于英语专业,但是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很少,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目前的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医学英语的难度很大,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丧失学习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致使英语成绩一落千丈。
三、将微课程应用于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一)将理论和实际结合。首先,将微课程应用于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促进理论和实际结合。微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微課中引入实质性的内容,把理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每个班级都有底子较好的学生,也有底子薄弱的学生,教师在设计微课时综合考量学生的个人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促进优秀学生的拔高。
(二)减轻教师授课负担。其次,将微课程应用于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掌握专业医学英语能力的英语教师并不多,应用微课可以对教师产生辅助作用,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把大量的内容放在课堂上讲解,备课内容非常多,但是应用微课之后,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和重难点内容放在微课中,让学生进行预习,避免在课堂上占有大量时间进行讲解。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将微课程应用于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在微课中添加大量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等,学生在多媒体信息的作用下,可以自觉投入到知识的讲解中,提高听课效率,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四、将微课程应用于基础医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一)英语中的语法教学
首先,英语教师应该在医学英语的语法教学中融入微课程。语法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医学英语和普通英语的语法存在共通之处,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可以把语法的结构脉络放在微课中,让学生自主观看学习。
比如,在医学的相关文献中,一般都采用现在时、过去时和完成时三种时态。医学英语阐述的是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要用过去时来进行表述,实验的结论要用完成时来表述,实验的真理性成果要用现在时来表述,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个特点,在微课中添加相关的时态内容。教师在微课中放入时态的图表,并提供几个具体的医学英语例子,如:“Inthepast,scientistshavedonealotpfexperimentstoprovethatcancerisdifficulttocure.”等,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找出对应的时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二)英语中的词汇教学
其次,英语教师应该在医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融入微课程。英语的词汇非常多,而医学英语的词汇除了数量多之外,还具有复杂难学的特点。许多学生在学习医学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产生了畏惧心理,为了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应该利用微课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词汇学习之中。
比如,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对词汇进行英文释义,并提供一个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如“alimentary”,是“消化器官的”意思,课件中对这个单词的释义可以用“digestiveorgan”来表示,为了突出单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在旁边放上一幅肠胃的图片,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英语中的难点教学
再次,英语教师应该在医学英语的难点教学中融人微课程。在医学英语中,有大量的长难句子,如果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医学英语水平,就必须掌握科学有效的翻译方法,对句子进行翻译。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教师应该把翻译的内容放到微课上,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对“Intheevaluatio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hotdrinksareincludedinthe2A(probablycarcinogenic),andhightemperaturefriedfoodsandhi曲temperaturefumesarealsoincluded.”这句话进行翻译,微课首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词含义,如“fume”是油烟等等。其次,微课应该明确句子的主体,把“hotdrinks”、“friedfoods”和“fumes”用红线标出,简化学生的翻译程序。
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他国的医疗交流越来越广泛。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医学英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凸显,医疗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医学英语能力,才能学习国外的先进医疗经验,促进本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为培养医疗人才的重点,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在语法教学、词汇教学、难点教学和多元教学中应用微课,促进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桂杉杉)
近年来,医学及生命科学在不断寻求技术突破的过程中得到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飞速发展使得基础医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医学研究生作为医药类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层次人才,毕业之后将成为国家医药经济建设、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知识、严谨的科研精神和先进的科研思路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一大主题。实验室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微观上看关系到整个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因此,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各个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就目前形式来看,由于在本科教育时缺乏科研的基础训练,研究生在初涉科研领域时的创新能力不尽人意,我国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各重点实验室也越来越重视对高素质、应用型、强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实验室属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每年有十几位基础医学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一直是我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笔者根据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经验,谈一下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些体会,供研究生、导师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重视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体现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得到提高,这也是培养和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各学科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新活动所需的能力。创新能力是通过学习和掌握己有的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知识创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医学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重视和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我们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学习之后,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发展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1.营造实验室科研创新氛围
我室致力于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开放、科学、平等、自由的科研创新环境。刻被、严肃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水平的发挥。实验室建设期间,力求物质环境体现现代医学的气息和特色,同时也体现传统中医药学的文化内涵,充分融合现代医药和传统中医药的高新技术、工艺和成果,使实验室环境融于基础医学专业特色的环境之中,营造浓郁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环境,丰富研究生的想象力,学生能够在这个灵活、开放的环境中激发创新灵感。此外,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成高水准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基地,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除常规科研仪器外,还购置了流式细胞仪、髙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定量PCR、倒置荧光显微镜、蛋白层析仪等大型仪器,各种质粒、菌株和细胞都得到完好保存,这些丰富的资源,使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思维不用受到条件限制而充分发挥出来。
2.创设学术交流平台
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为依托,各个学科、专业和不同研究领域都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思想的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不同学科的导师和研究生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切磋,能够发挥多学科的团队效应,使得整个实验室富有活力和创造力。实验室每周定期召开组会,邀请知名专家和国外学者进行最新学术报告,形式多样,带领研究生接轨学科前沿。研究生在与专家和学者的沟通中能够获得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科研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和技巧。研究生汇报近期科研工作进展和科研体会,导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可根据研究生的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各种学术问题相互切磋和促进,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激情,通过交流,博采众长,开阔知识视野,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3.重视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中居重要地位,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学术信念以及良好的科研方法和作风都是研究生学习的榜样。研究生在实验室的创造都是在导师指导下的自由创新、自主行为,使研究生的选题更加注重对人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能够解决对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研究生进入实验室阶段,开始参与课题研究、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和撰写研究论文,实验室导师对研究生创新活动和行为给予认同和鼓励,允许其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题并鼓励非传统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意识,并在科研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与研究生分享创新成果,在论文和专利署名的顺序上给予鼓励、建立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当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遇到困难时,能够感同深受,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我们实验室多数研究生能在毕业前发表较高水平的SCI论文,并申请获得专利,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等。
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建立在自然特质基础上的,通过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稳定属性,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基础医学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就业率的保证。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药类行业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医学研究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转换的软实力,对我国医疗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1.重视职业道德与思想意识
我们实验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注重学术研究,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和理想,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磨练和学习。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学习时,心智处于成熟半成熟期,由于受到自身成长环境的局限和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急功近利,而不能刻苦钻研学术。因此,在研究生进入实验室最初阶段,召开政治思想教育讲座,加强学生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建设。研究生作为科技强国、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引导和鼓励学生奉献他人,服务社会。实验室通过规范管理和严格履行职责角度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行为进行约束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导师的引导作用,并以身作则,遵守进行科学研究的职业道德规范,严禁出现伪造注释、篡改数据、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和一稿多投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出现以上行为者,实验室将进行严肃处理。
2.培养人文精神
本实验室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在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加强他们对人类社会性质的了解,包括政治、经济、管理、文学、哲学和文化传统等。多数研究生的学习往往只注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表现为研究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宽阔,文字功底薄弱,写作水平低,人文社科知识缺乏等。实验室加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阅读相关类图书,拓展视野。通过营造实验室浓厚的人文氛围,使研究生思想得到熏陶,鼓励他们在闲暇时间阅读政治、经济、文化类的书籍,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校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参加科技、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与各学科专业和不同层次研究生的沟通和了解,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个性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3.提高身心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
加强实验室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健全的体魄、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是21世纪基础医学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实验室主要从事与医药学相关的基础研究,研究生在从事科学实验时,由于实验要求需要,时间控制方面难以把握,作息时间紊乱,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科学实验充满了未知,实验失败经常发生,研究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反应等。为此,实验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和轮滑等比赛,丰富研究生的体育生活,使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也培养了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队伍的建设,适时举办心理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帮助,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使他们能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来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实验室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例如实验室技能操作大赛、我爱做实验系列、大夫山烧烤、包饺子比赛等,寓教于乐,彼此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沟通,不断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病原生物 免疫学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家德纳教授提出,主要内容就是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立存在的认知领域,即不同的智能体系:“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一自省智能、交往―沟通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智商”的概念,而更加注重人的本身的综合素质,也更加尊重人本身的特质,不再是简单粗暴地只用学习成绩来评判一个人的优秀与否。
二、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兴教育模式之间的冲突
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往往是由教务系统统一安排,每年都延续着上一年的传统,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属于基础医学的范畴,难免枯燥生涩,教学局面始终是教师讲得很卖力气但是学生依旧很难懂。这就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有弊端的,他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
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带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新的生机,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给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学生可以更好地全面发展,而不再是简单的为了成绩学习,教师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不再以成绩论高低,让学生在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掌握了各项试验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
多元智能理论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课堂上,教师只顾着埋头讲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而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认真负责地准备课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在发掘学生多元潜力的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机会。
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带动了校园教学资源的发展,过去传统的教学资源只是在书本上,而新的教学模式迫使教师要准备多样的教学资源,运用高科技手段和网络媒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就变得广泛起来,全新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堂上不仅出现了视频影像,还有很多师生共同表演的“细菌”“病毒”“过敏原”等角色,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变得生动有趣。
四、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学工作当中
多元智能,顾名思义,就是要全方位地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各个方向的智能潜能,下面我针对多元智能的8个方向分别阐述。
1.言语――语言智能
所谓的言语――语言智能,也就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如今的“90后”学生受网络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都在下降,他们习惯了在网络上用各种聊天软件,在现实生活中却缺少语言的实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来不断地训练。例如,每节课上课前让学生将上一节课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如叙述抗体的类型与生物学活性,细菌与病毒的差异,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等等,学生通过自己组织语言,既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也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2.逻辑――数理智能
逻辑能力是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基础医学又是一项分析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逻辑能力差是很难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在补体章节的学习中,针对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就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激活物、活化顺序等,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逻辑分析体系,这样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视觉――空间智能
这就要训练学生建立三维空间的思维模式,再用眼睛复原二维平面的图像,如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和大小,并且用红蓝铅笔绘制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绘制图谱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空间模型。
4.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在基础医学的学习中很重要,因为基础医学主要是以实验为主,一个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往往可以使一个实验项目事半功倍,无论是细菌培养时对接种针的使用,还是在显微镜下手眼协调观察细菌的形态,都是很好的训练过程。
5.交往――沟通智能
学术的传播与进步都是在讨论与争执中进行了,每一项新的实验发现都要经过无数辩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组,针对不同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出代表来互相辩证,这样学生就能在不断地碰撞中逐渐学会沟通的方法。
6.自然――观察智能
科学都是在不断地观察和实践中进步的,观察能力也是一个医学生必备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一切细微反应的能力,如在实验课中观察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并且让学生自己记录下来,以便加深记忆。
7.音乐――节奏智能
音乐的节奏,最能唤醒一个人身体中潜在的能量,将枯燥的知识赋予一定的韵律,使之朗朗上口就会方便学生记忆。
8.自知――自省智能
学习贵在自知,孔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教师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还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自身学习的程度有个正确的评估,完成好每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五、结束语
医生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大多数医学生以后都要步入临床医生的行列,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又是临床医生很重要的一门基础知识,希望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很好地掌握各项临床技能,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 李冰雪.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探讨 [J] .卫生职业教育,2008,(05).
[摘要]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中有关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科研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保证护理专业通过认证,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
[关键词] 专业认证;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b)-0144-03
Study on the reform of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unde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ZHAO Wanhong ZHU Ming'an YAN Hongchun ZHU Kegang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guarantee of higher education external quality.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demand for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unde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summarizes the five following aspect of reforms: taking the content of recombinant education, making education reform by selecting organs as the center; reducing the time of classroom lecture, improving the time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 outstanding heuristic teaching; optimiz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basic medicine; enhanc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ll these reforms can make nursing be through the authentication and culture international nursing talen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ndards (Nursing);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ternationla
[基金项目]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015)。
[作者简介] 赵万红(1970-),男,陕西宝鸡人,医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理学及医学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内部的自我质量保障是核心,外部的质量保障也不可或缺。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20世纪末,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作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以及人才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被引入我国[1-2]。
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开始于2006年。其中,《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9年初步制定,并于2010年首先在吉林大学进行护理专业认证。截至目前,有6所高校的护理学专业通过认证。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很好地促进了现代护理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促进了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护理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3-4]。鉴于此,本文对《标准》的有关内涵进行剖析,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探讨。
1 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标准》提出,“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注意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医学基础课程,鼓励开设包括基础各学科内容的创新性、整合性课程”[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少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教授时间相距较远,前期知识容易遗忘,需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过多,教师、学生负担较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少;前期教学不是以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形态功能疾病药物治疗(药理)”的认知规律,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按系统重组为若干个模块,采用模块式教学,如呼吸系统模块:呼吸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功能(生理)异常结构(病理)异常功能的形成(病理生理)治疗(药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按照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合适的优秀教材;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单元——教研室,增加了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的难度;需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6-8]。
2 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5]。
现行护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周学时在25~30之间,平均每天5~6学时,再加上学生的业余活动,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居于较次要地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力求涵盖书本的全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很少留给学生自学时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显然,这与当前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与《标准》的要求、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都是不适应的。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要给学生学习时间。因此,必须修改课程计划,减少讲授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行,减少不同学科间重复内容的讲授。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由教师讲授。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学生自由的可学可不学,而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师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大力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启发式教学
《标准》要求,护理学院(系)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改革,关注沟通协调能力的养成,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关于教学方法,鼓励应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5]。2009年,教育部、原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有一致的要求。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千百年来,在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护理人员也不是简单的分发药品、换药和打针,还要指导患者就医治疗全过程,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良好的护理在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当前,主要的教学改革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resources-based learning)、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research-based learning)、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等[9-10]。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院校、不同学科可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是否适合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要求和期望,是否符合该专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申请条件。《标准》课程计划要求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在主要课程中对护理专业实践做了具体的要求。对医学基础课的要求是“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必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护理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5]。
在以往的课程计划中,对基础医学实践课的要求与临床专业相似,安排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学时也相似或略少,都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等。笔者认为,按照《标准》的要求,基础医学主要是为护理学专业课程打基础,对实践要求不高;护理专业毕业人员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科研的人员几乎没有;在护理工作中,也很难用到与基础医学实践有关的技能。所以,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要求相比临床专业应大幅降低。当然,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基础医学知识角度来说,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也是必要的。但应该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理论,同时兼顾学生的能力培养。减少实践教学时数,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或增加专业课的教学时数。
5 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护理学院(系)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道德。必须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或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师团队开展具有护理特色,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科学研究活动[5]。这说明,《标准》主要要求学生多参加和护理专业课程有关的科研活动,而对于与基础医学有关的科研活动,主要是提倡,而非必须。所以,应该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申请有关基础医学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基础医学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护理专业人才。但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科研过程,关注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结果,毕竟学生的精力、基础有限,而且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学生的科研也应该有激励机制,否则,学生缺乏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总之,专业认证是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现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护理学教育发展道路,通过常规化的护理专业认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国际化护理人才[11]。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2] 袁东敏.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发展之路径选择—基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 12(4):86-89.
[3] 吴云,付丽.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207-209,220.
[4] 陈敏,邱伟华.美英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1):92-96.
[5] 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试行)[S].2009.
[6] 沈杭丽,卢丹,罗东晓,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护理教学模式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61-1062.
[7] 张萍,解玲.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2,18(4):381-382,384.
[8] 何云,周晓帆,郝嘉.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57-1059.
[9] 赵万红,龚应霞,蓝星莲,等.药理学PBL教学实践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8):997-1000.
[10] 蓝星莲,潘龙瑞,于龙顺,等.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27-29.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基础研究人员都认识到加强临床与基础结合的重要性[2],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采取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础医学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其他医学院校相似,我校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招生、培养和就业中存在生源欠佳、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发展薄弱、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M]。如果采取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综合医学研究素质,拓宽学术视野和就业途径。
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做到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有机融合,以及在基础医学各学科和专业中的具体操作措施,还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针对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中曾存在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等情况,我们在导师选拔、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课题等方面注重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我校基础医学教师与临床一线医技人员的交流和融合,提高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增强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技人员的交流,组建联合导师组
为了保证基础医学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技能,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注重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技人员的交叉与融合。我们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资源组建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根据研究方向,由基础医学教师和相关临床医技人员组建联合导师组。
例如,联合神经外科、骨科和脑外科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导师组,联合医学检验科、感染科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导师组,联合病理科、肿瘤科和ICU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导师组,联合放射科、核医学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放射医学专业导师组。导师组根据学生人学前的专业基础、研究方向及学生的研究兴趣,制定基于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并且保证每个研究生可以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实习或实践,充分依托临床医学专业资源为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服务。
2调整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首先,调整了公共课考试方式和授课学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减少了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授课学时(分别从〗〇8学时和54学时缩减为72学时和36学时)。
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中的文献检索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新变化,医学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由25学时缩减为18学时。公共课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实践的学习时间。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方面,仅保留了高级生物化学、高级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培养技术、医学科研方法学等共同基础课程,其他课程由学生和导师组根据学生入学前所学专业及课程、研究方向等因素共同商定,实现了基于学生个人基础和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培养。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加强科研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多开设临床问题相关的专题实验,传授更多的技术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基础医学科研能力。
3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学术交流,鼓励基于临床问题的选题研究
医学研究的深人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我们既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深人临床实践一线寻找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重视临床一线医技人员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此,我们定期组织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临床医技人员、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会,就肝炎、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衰老、感染与免疫等重大疾病及基础与临床研究专题展开经验交流并探讨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以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有效沟通和共同攻关。
在这种交流中,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可以敏锐地从临床中发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且可以得到临床实践人员的积极反馈,真正做到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协同发展,并促进医学研究逐渐深人,从而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5,6]。
4促进基础医学各学科整合及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加强学科建设
基础医学作为医学各学科的重要支撑,加强其学科建设非常必要。为了充分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我们首先在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进行了整合:将原有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个学科合并,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将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此外,我们还建设了由人体解剖、组织胚胎、病理解剖及病原生物等标本模块组成的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和生命科学教育中心,作为医学人才培养、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基地,有效实现了学科间科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基础医学内部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学科群组建、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以健康和疾病为基础,以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学校相关政策支持,注重基础医学教师和研究生的个人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提升基础医学的学科整体发展水平。
1英国伦敦国王学院PBL教学安排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PBL教学通常为小组上课,每组10~14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讨论时间为1~2小时,教师和学生分别拥有不同的课程资料。以生物和生物化学课程为例,该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上课总人数为120人左右,课程教学分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PBL教学),共50学时,其中执行PBL教学的课程占总学时的1/3左右。PBL教学部分包括7章内容,分别是细胞结构与功能、pH值与缓冲液、膜结构与膜运输、糖代谢、脂代谢、信号传导机制、蛋白合成和抗生素。由于课程属于基础医学教育内容,因此所设计的问题偏重于基础理论讨论,并穿插一些较为简单的临床病例,此种设计与目前我国较为流行的案例式(病例式)教学颇为不同。
2PBL教学实例
本文仅以生物和生物化学课程“膜结构与膜运输”为例,说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PBL教学形式。这一章学习前教师和学生拿到各自的教学资料,其中学生的资料共有17个问题,教师的资料除问题以外还备有简要提示答案。学生在开学初就可通过网络课程获得教学资料,提前自学教材并查阅相关文献。在PBL课堂上由教师主导进行问题讨论,并根据学生综合表现予以分数评定,但以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知识为终极目的。“膜结构与膜运输”的17个问题为:(1)列举生物膜的四种功能。(2)列举细胞膜三种不同的生物化学组成。(3)图解磷脂分子和甘油三酯的结构组成。(4)上述两种脂类分子的物理特性是什么?磷脂分子的什么物理和化学特点使它们聚集形成膜脂质双分子层或囊泡?(5)绘制典型的浆膜“流动镶嵌模型”并进行标识,确切说明细胞膜内外的特征。(6)说明什么是“横向分子运动”和“翻转运动”。(7)试举三例说明依赖膜流动特性的膜生物学功能。(8)试说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如何影响膜流动性,这些分子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什么?(9)来自亲水性球蛋白的膜相关蛋白表现出不同的折叠方式,试解释多数膜蛋白都包含α-螺旋结构常用序列的意义。(10)试举例说明跨膜蛋白和胞膜内蛋白以及它们的功能。(11)如何用实验区分胞膜外蛋白,跨膜蛋白和胞膜内蛋白?(12)列举可以穿过细胞膜而无需载体蛋白的四种物质。(13)列举四种依赖于特殊的载体蛋白才能穿过细胞膜的重要生物学物质。(14)如何区别“初级主动转运”和“次级主动转运”过程,试给出明确的例子。(15)葡萄糖在不同的组织是由许多不同过程进行跨膜转运的,GLUT-2转运蛋白在肝脏和胰腺的生理学重要性是什么?GLUT-4转运蛋白在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生理学重要性是什么?(16)参照转运系统知识,试解释使用葡萄糖/电解质替代治疗霍乱的生化原理。(17)有没有其他现成的和廉价的家用或烹饪产品与上述方法相似,对霍乱的治疗有效?
从上述问题的设置可以看出,英国伦敦国王学院PBL教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以学生自学为主,全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该特点与国外人才培养的一贯理念和方式一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查阅大量书籍和文献,掌握一定知识才能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极好地锻炼了其文献检索、归纳总结能力。(2)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设置相应问题。该门课程教学对象是在国王学院进行医学学习的一年级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简单的生物学及生物化学(高中阶段)知识,同时在学的大学课程还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数学、医用统计学等。因此,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与水平,同时又有一定延展性,使其在知识获取中有所突破。(3)问题设计以理论为核心,突出知识的融合性。由于国内外医学课程设置不同,国王学院生物和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融合课程,内容涵盖我国的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因此在PBL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设置使学生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以理论知识掌握为主,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有较好的理解和记忆。(4)问题突出了基础医学的特点,即以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功能”为目的,为学生今后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5)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此种问题设置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学习实验技术以及基本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临床治疗原理,同时联系日常
生活,增加问题的趣味性。从上述“膜结构与膜运输”的17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对任何一门课程,实践PBL教学法必须以课程特点为基础,知识掌握为核心,提升学生能力为目的,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英国伦敦国王学院PBL教学法对我国基础医学教育的借鉴作用
3.1课程体系改革
国外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与我国颇有不同,目前我们面临着改革现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困境。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沿用苏联课程体系,该体系存在一些弊端。如果能将以“学科为中心”课程体系变为“以器官为中心”课程体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调课程融合,剔除各学科之间重复与陈旧内容,缩减学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将大幅度提升我国医学生综合素质[3]。
3.2思想体系建设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敛”“中庸”等特征对整个教育体系影响颇深,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都呈现被动式吸收特点,同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批判性学习精神,整体创新能力较差。因此,在医学院校推行PBL教学法的同时要注重对教师和学生思想的引领,使其主动融入教学改革。
3.3教学条件建设
PBL教学对教学环境要求较高,比如需要配备PBL教室、一定的网络环境、动态更新网络课程等,特别是以大班授课为主的基础医学教学,开展PBL教学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在教师、教材、辅导材料、课程设计、网络设备、教室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4]。
3.4教学法服务于教学目标
PBL教学法自创建以来已历经近60年,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各医学院校开展PBL教学往往与案例式教学或病例式教学相混,特别是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常采用病例式教学方式,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事实上,从英国国王学院的教学案例可知,PBL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既适用于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也适用于临床学习阶段的学生,关键在于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只要问题设置合理,体现教学大纲中应掌握的知识,适当增加问题的融合性、延展性和趣味性,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PBL教学也会为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