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基础医学的意义范文

基础医学的意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础医学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础医学的意义

第1篇

 

1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2基础医学课程设置

 

2.1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以及“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医疗技术专门人才。

 

2.2培养要求

 

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

 

2.3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

 

3 各科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3.1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108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通常列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3.2 生物化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蛋白质与核酸化学、维生素、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肝脏生化和酸碱平衡等。

 

3.3 生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学习人体各器官的基本功能,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功能调节。

 

3.4 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免疫学发展简史、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和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3.5 病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8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6 药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药理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应);另一方面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其总任务是通过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

 

4 基础医学课程在中医专业中的设置目的和意义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六门课程设置符合基础理论适度的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了解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2篇

关键词:转化医学;基础医学;病理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1136-20)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其主旨就在于促进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因而,这是个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e and bedside to bench,简称 B to B )的双向连续过程[1]。其实质就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间的屏障,为医学研究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而便捷的新途径。同时,将转化医学的思想引入到医学教育体系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学中开展转化医学教育的意义

病理学科是医学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肩负着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传承和过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之为“转化医学学科”。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作为解决当代医学生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实践技能匮乏、基础研究成果临床应用价值微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或许可以给予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借鉴[2]。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的临床病例,结合本堂课的主旨内容,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渗透,使学生通过病例的诸多临床表现,整合自己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片段,把基础与临床通过病理学有机地衔接起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融会贯通,摆脱单纯的死记硬背。现今,在教学条件符合的情况下,选取一些临床专业班级尝试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单元讲授相关知识,即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从解剖、组胚、病生、病理到临床各个层面加以讲解并展开讨论式教学。

同时在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临床重要检测指标的具体应用,在授课内容上增加了病理检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脱落细胞学等分子病理学的相关技术知识,简要阐述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在活体组织检查部分,重点突出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介绍相关的临床外检病理知识,使学生能对病理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能紧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体现病理学科的临床价值。

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转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可结合每一章节的疾病种类,多媒体课件无疑成为形象而直观地显示疾病的大体和镜下结构的病理特点的良好载体。在课件制作中插入相关视频动画,可将一些抽象概念和致病过程生动而清晰地表现出来。比如在讲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血栓形成这部分内容时,用动态图象展示其形成的全过程,首先是随着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小板粘集,逐步形成血小板小梁,最后可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体、尾,即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血液回流受阻,远端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逼真的动态效果把疾病发展过程充分呈现出来,把抽象的知识与一目了然的形态特点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手段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模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方式掌握知识非常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转化医学理念的渗透。

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融合

在临床医学发展的征途中,基础医学研究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石,一直推动着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为临床疾病的诊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基础医学研究的结果仅为实验中的结果,究竟能否真正适用于临床,真正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起到决定性的预防和诊治作用,需要最后通过临床不断的实践、尝试、应用,才能得到逐步的证实和肯定,这样才能使基础研究成果得以应用,错误结果得以纠正,研究方向正确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忽略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不断更新我们的观念和知识结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肿瘤等各类重大疾病有关的基因研究越发深入,原本神秘的“基因工程”已广为人知,临床医学正逐步向“基因诊治”迈进,包括分子病理学等冠以“分子”的新兴学科分支也逐渐应运而生。这在一定基础上可使遗传学的研究受益,也可给一些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前景,譬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除可以用基因工程制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外,对心血管活性多肽的研究已颇为广泛,介入性治疗亦已起步,如冠状动脉腔内栓塞的激光治疗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等。临床肿瘤学的基础研究较为广泛,譬如甲胎蛋白和EB 病毒的研究与肝癌和鼻咽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的相关性,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等基础研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一些慢性病譬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病毒性肝炎均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调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得到人类传播甲肝的证据,制成甲肝减毒活苗,同时给新生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并研究了乙肝慢性化的原因,使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与人口老化的趋势,在生殖生物学与优生学、衰老与延缓衰老等方面亦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也将给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免疫缺陷病、器官与组织移植方面带来新的解决思路[3]。

实践证明,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师授课水平是相辅相成的。转化医学的精髓即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给诊疗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答案,最终将有可能影响更新现有的临床实践。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进教学课程模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病理学与临床相关学科的联系,使基础医学教育达到学以致用的成效,可给基础医学教学带来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Marincola FM. 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 Transl Med, 2003,1(1):1.

第3篇

关键词:渗透性德育;基础医学;教学;原则;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71-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医学人才,就成为了我国医学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院校与教师应当意识到,若想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只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具备良好医德。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的院校及教师应当将医学教学与德育工作开展相结合,并且着重在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中采用渗透性德育的开展方式,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医风、医德。

一、渗透性德育的概述

渗透性德育是德育工作开展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其具体内容与德育教育、教学的主要过程有很大关系。渗透性德育一般指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运用科学、恰当的德育工作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达到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渗透性德育在开展过程中是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有很强的潜移默化性质。

渗透性德育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结合性强。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结合性强,主要指的是渗透性德育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两者联系比较紧密,渗透性德育不能脱离教学单独开展。

第二,情境丰富。在渗透性德育的开展过程中,一般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情境,教师会利用这些情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渗透性德育的开展过程中领会和理解优秀的道德情感,以此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

第三,隐蔽性明显。渗透性德育与传统的德育工作相比,隐蔽性比较明显,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挖掘相关教材内部蕴含的教育性,以此设计渗透性德育的开展策略。渗透性德育的开展,不像传统德育工作,各因素体现比较明显,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挖掘深层次的德育内容。

二、开展渗透性德育的主要原则

1.科学性。教师若想在教学中开展渗透性德育工作,一定要重视科学性原则,由于渗透性德育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因此,只有保证渗透性德育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在渗透性德育的开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忽视学科教学任务,更不能将学科教学变为德育教学,导致教学工作出现严重的颠倒、混乱。教师还应注意,在开展神渗透性德育的过程中,要使德育工作的内容紧扣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保证渗透性德育的主要观点清晰、准确。只有保证渗透性德育开展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其最终的开展效果。

2.渐进性。渐进性也是渗透性德育的开展原则之一,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情况、不同素质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渗透性德育工作。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情况,还要确保渗透性德育的开展与学生个人的认知规律相符,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开展渗透性德育。

3.情感性。该原则也是渗透性德育开展的主要原则,教师在渗透性德育工作中应当将自己的个人感情融入其中,以此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使学生的个人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动。教师只有在渗透性德育工作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渗透性德育工作中与学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学生也会紧跟教师的德育教学思路,以此保证渗透性德育开展质量。

三、渗透性德育如何与基础医学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对渗透性德育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原则进行了分析与理解之后,就可以将其与基础医学教学相结合。一般来说,两者之间的结合方式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的渗透。相关教师应对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从中寻找合适的渗透点,以此开展渗透性德育工作。在基础医学的理论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着重分析一些重要医学理论的发现背景、具体的研究与发现过程、医学家与科学家当时是如何进行推理分析的以及重要医学理论最终是如何得以完善并得到社会认可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针对重要的医学理论介绍其具体的医学实验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教师这样的讲解方式,就可以明白,任何重要医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都不是医学家与科学家凭空虚构的,是需要不断观察、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的。这样,教师以此为渗透点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学生就会具有较强的德育理念,对于渗透性德育的后续开展奠定基础。

某医学院教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除了在理论教学中寻找渗透点开展渗透性德育,还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渗透性德育的教育工作。在实验教学中,该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操作,以此树立个人科学、独立、自主的实验态度。在此基础上,该教师还要求学生积极、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且针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实现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在实验课中感受到了渗透性德育教育的力量,对于实验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自身追求医学真理的动力。

2.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渗透。基础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大班理论教学与小班实验教学。基础医学的课程教学一般都是由理论性比较强的基础学科构成的,这些理论主要来自于医学家的实验。因此,在大班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教师应当将渗透性德育融合进去,多向学生宣传医学家在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合作精神、团结精神,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等。教师通过对医学家的具体事例进行阐述,可以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爱国情与医学学习相结合。学生会在渗透性德育教育中领悟到,个人的理想是由不同的目标构成的,若想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就需要在当下努力完成个人学业。当下的学习,除了是为自己学习,更是为了国家学习,为发展国家的医疗事业而学习。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医疗事业发展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除了要有爱国情之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认识到个人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在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中,学生的分工不同、付出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对于实验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多学生在基础医学的实验操作中,会因为某些问题而与其他人产生矛盾,如果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与渗透性德育的开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中,学生会经常与其他同学、教师等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教师应当在渗透性德育的相关内容中加入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开展渗透性德育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自己在面对问题时也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在基础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不断提高个人交际能力,这对于其德育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帮助及现实意义。

3.教学评价方面的渗透。在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学评价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把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能使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评价一般可以分为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寻找渗透性德育工作开展的基本点。某医学院校教师为了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学评价中寻找到了合适的渗透点。该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指导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如个人可以承受的压力、学习方面的失败等。在确定好评价指标之后,该教师帮每一个学生找到其具体的失败原因,解决学生面对的问题,解答其心中疑惑。

4.师生关系中的渗透。除了上述三点之外,教师还应在师生关系中找寻渗透点。医学专业的学生,很多都会将自己的教师作为榜样,教师提出的观点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榜样力量,在师生交往与师生关系中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医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风范,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品德、品质。学生在教师长期的引导与带动下,才会具备较好的道德情操,成为态度端正、作风先进的学习者,这就保证了渗透性德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与教育效果。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