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的教育方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口传心授的基本内涵
所谓口传心授,即在文化传承时,师徒之间通过口头传授和内心领悟方式来进行的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师傅的口授、身演后,徒弟依靠眼观、耳听、心悟、手动,使得能够达到一种传其形、悟其神的目的。换简单点来说,口传心授就是用口来传授,用心去感受,使不论是对传授者来说、还是继承者来说,让他们双方之间能够产生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从而达到音乐所追求的那种韵味。通俗点讲,即大多人认为口传心授多是一种属于民间性的口头流传的方式,其实不然,这里所指的又应与普通的民间歌曲,劳动歌曲,原生态的自然流传相区分,这里的口传心授传承方式,主要指的是一些具有、要求一定的技艺性的音乐,例如:器乐、戏曲等。
二、古代琴学与戏曲传承中的口传心授
(一)古代琴学传承中的口传心授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和感觉的抽象性的时间艺术,因为他看不见,也摸不着。有曲中声尽意不尽一说。这种感觉在古琴曲中的表现尤为显著。
在古代,中国音乐的传承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并不如西方以乐谱以记载和流传,他们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备的记谱方式方法。然而我国的音乐并不是,像是在琴学的发展过程中,古琴谱采用的是工尺谱、减字谱,这些曲谱都是只把旋律记录了下来,并没有去记录节奏,但并不是说这曲子就没有节奏,又或说我国古代琴家们不重视节奏,没有能力把节奏记录下来。而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他们是故意不去记录的,曲中的节奏也好、音高也罢,全是要靠演奏者去依据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个性特征灵活处理的。此时口传心授的这种传承方式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记谱法,目的就是为了去追求音乐当中的那种自由抒发的、开放的感觉,以便让后人能够随性而弹,即兴而奏。
还有重要的一点,所有的表演者他们每个人所具有的那种二次创作的能力,必然使得每个人在表演和演奏时即使是同一个曲子,所奏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甚者是同一个人去演奏,他也想追求那每一次的创新。那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也就随之成为了必然。所谓口传心授就是强调教育者要用一口一心去传授技艺。以琴的教育传承为例,一个个的琴家表演艺术家,以口教,以身演,用心感受。
(二)戏曲传承中的口传心授
口传心授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国戏曲教学方面,仍占据重要位置,它对于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虽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但其利大于弊。
戏曲讲究的是手、眼、身、法。口传心授的核心要义就在一个心字,所谓心,就是一种已经无法仅用语言记录和并表达下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去追求一种精神,来表达一种韵味。戏曲所要求的不仅是在唱腔、身段、念白方面,更要细致拿捏的是手势、姿态,乃至一个眼神,和唱腔中的抑扬顿挫,一板一眼,都应注意教授。口传心授这种音乐传承方式之所以至今都不被丢弃和完全取代的原因就是,它能够使塑造的,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是活的、真实的。在这个传承的过程当中,要求师徒双方通过直接的身、眼、口、耳,通过实际的演唱,再加上身体动作的配合,最终做到传递真情实感、和塑造出活的音乐形象。在这方面上,是其他的传播方式不能予以比拟的,这就是口传心授要求的是面对面的直接传承,所传递的音乐信息是鲜明而具体的。口传心授在戏曲音乐的各种曲调中都有其发展的土壤,在不同的曲种剧种中都有其活跃的身影。各种音乐,包括戏曲大都是由历代社会中最平凡的劳动人民生活过程中集体所创作,再经由他们有意无意地口头传承逐渐形成基本曲调,而传承的音乐本身首先是当地的方言,方言各具特色,显然不是一文一字一个符号能去阐释和标志出来的。这就是口传心授与单纯的乐谱传承相比的一个优势之一。
所谓的我们追求一曲千变,不论是对于演唱者、还是演奏者来说,演奏同一首乐曲或同一个选段,一个传一个,也就变之不同了。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口传心授全都突出的是一个人字,所谓传承,即一传、一承,传者是人,承者也是人,只要是人,那曲必会变。因为人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是不同的个体,就会有各自的个性,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演奏和演唱出的不同的神韵、意蕴,那就是一个艺术作品的灵魂。
三、口传心授在现代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现代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中所说的口传心授的方法,重要的就是强调音乐的感觉和韵味。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创造的能力,这一点在民族器乐教学上的表现尤为显著。在中国,例如古琴、琵琶等类的民族器乐的专业教学是最早一批进入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和学校的。老一辈艺术家在进入专业院校后,继续发挥着他们自己多方面的艺术素养,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带有即兴性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为主,进行的传承。而在当今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大都已是按曲谱记录而传承的了,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法的地位仍不可撼动,其核心是在强调内心感觉、注重韵味的表达,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去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以为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者,要能够尽力将按谱传承与口传心授二者完美结合,使学生在乐曲表现和演奏中,既体现出原作曲者的精神内涵,又能展现自己本身个性。但现在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并未对口传心授的方法做到完全的认识,并不予以重视,甚者有些教师也缺乏口传心授的修养和能力,就只会单纯地按照乐谱上所标明的各种符号去要求学生。事实上,口传心授的方法早已经被外国的音乐家、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在《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一文中就有指出:即兴表演是一种以音乐进行思维的基本方式,我们受音乐束缚的表演文化已经导致思维方式的萎缩与衰退,这很容易使我们的表演者受记谱的束缚,导致他们离开乐谱表演就会瘫痪和麻痹。我们是希望表演者在演奏技术技巧上没有问题后,也不会太死板,缺少感觉、韵味,要学会即兴。
关键词:传统方式教学;解决办法;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工具,人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学习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要学习计算机就必然离不开计算机教学。在中学、大学我们都有计算机课程,必学的一门就是计算机基础。作为一名职高计算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计算机教学与传统教学一些融合点和分歧点。也对计算机教学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刚开始从教的时候用老方法灌输式地教学,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大多数学生都是沉默的,以为这是课堂纪律好的表现,然而能有多少知识进入学生的大脑呢。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效果远没有想象得好。
一、传统教学的特点
教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大教育家孔子就教育大家要温良恭俭让。传统教育的特点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手放好,腰坐正,认真听讲,学生在听讲的时候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然就会招致老师的批评。
传统教育有其好处,就是老师认真讲解知识,这样的话如果学生认真听讲会有很大的收获。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学生的创造性就不能很好地得到锻炼,学生就是机械的知识接收器,就像复印机一样。
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具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好的一面很好理解,既然这种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能够存在就说明有其合理性。在古代社会,当时没有什么科技,物质贫乏,这种条件只允许产生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只有一些贵族和一些意志力坚定的人(这些人能克服物质条件的束缚去寻找老师进行求学)才能有机会读书识字,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传统教学模式进步的一面。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导力量。学生必须跟随老师的步伐,以老师为中心。这样的话就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性和僵固的思维模式。这对于传统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
二、传统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让人们越来越感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计算机教学被引入课堂,传统教育中出现了现代知识,那就是计算机知识。这就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现代的高科技计算机技术出现在传统教学中,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高科技的计算机教学。这既在传统教育中有了知识的突破性,也让计算机教学融入传统教育。
计算机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人们使用工具更好的体现(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发明和使用工具)。计算机的发展很迅速,但也是一步一步进行的,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使用不同的电子器件,比如第一阶段就是使用电子管作为其主要的核心部件。
计算机科学进入课堂是一种突破,它被当作一种新的知识引入课堂,对于我们这个教育体系来说是一种加强,就像一个女人嫁进了丈夫家,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这是一种进步和加强,也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也会产生一些不适应性,比如大家的生活习惯、人们的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大家都必须做出调整和让步,这样才能找到新的平衡,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计算机科学“嫁入”传统教育也是这样,大家都必须做出调整、妥协、让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达到一种平衡。只有这样计算机科学才能很好地融入传统教育,其中的调整很多,比如可以加大学生的上机实习和锻炼。
三、计算机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的优越性
传统的教学具体地说也有新知识,那就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数理化等西方知识,也有传统的语文等知识。计算机技术一进入课堂就体现其极大的优越性。学生很喜欢计算机这门科学,首先,计算机技术是社会各个行业所需要的,学习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地工作、学习,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途。其次,计算机是一门很有吸引力的科学,计算机软件五花八门,功能十分强大,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符合不同人的兴趣特点。这就给大家学习计算机以极大的便利。
计算机科学和传统教育中的其他学科比较起来有其独特性,传统教育中有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历史等,这些学科主要以理论为主,其教学模式就是灌输。计算机科学在传统的教学中也可以由老师在讲台上灌输,但是计算机科学有其不同之处,比如计算机科学有很多是具体的操作实践。计算机本身就是一台机器,很像传统教育中的物理化学实验,这能给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学生喜欢操作计算机,因为计算机给学生以新鲜感。
四、计算机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
尽管计算机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现代科技,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十分适合计算机这门科学。计算机科学的活跃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计算机实际的操作性,让大家喜欢上机操作。传统教学喜欢在课堂上灌输知识,而计算机科学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实际演示,让学生模仿我们的操作。传统教学恰恰满足不了计算机科学的这种需求,还是让教师一板一眼地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灌输,这就极大地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志强.传统教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传统美术教育;师徒传授;利弊
一、"师徒传授"的传统美术教育方式
(一)"师徒传授"教育方式的发展历史
"师徒传授"是指前辈(师、父)通过具体的行为将技艺传授给后辈(徒、子),后辈通过学习进而继承前辈或某种流派的学说或技艺,进而维系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促进人类发展的教育方式。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师徒传授"式教育的雏形已经出现在当时的美术活动中。在当时已经出现了陶器、编织等手工艺产品,而这些个别富有艺术经验和才能的制作者,它们既是农耕者,又是手工艺者,在这期间已有人把自己在工艺制造方面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后人,因此,"师徒传授"式教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文明时期。
到了奴隶社会早期,随着家传与师授为主的私学逐渐出现,"师徒传授"初见端倪。在先秦两汉时期,百工美术教育主要是靠"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由此,"师徒传授"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开始立足生根。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动乱纷繁,教育呈衰落景况。这时期美术教育的主流依旧是"师徒传授"。隋唐时期大量图壁造寺活动形成以粉本为主要媒介,以合作画壁为主要手段的"师徒传授"教育方式。唐宋以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虽然也出现了画院等其他美术教育形式,但仍以"师徒传授"为主,明清时期尤为盛行。传统中国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门派林立,精彩纷呈的局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替代了传统的"师徒传授",并沿用至今。
(二)"师徒传授"教育方式的特点
1、"亲师合一"的伦理观念
在我国美术教育历史上,师傅与徒弟间的关系归纳起来分为两种,一种为非亲非故,一种带有亲缘关系。由于在传统"师徒传授"中的教育观念本身还被注入了伦理观念的内容,师徒关系,在伦理上就等同于父子关系,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师徒传授"中师徒关系的亲密不仅有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技艺的传授,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传承风格。学生还可以了解老师的思想关观、价值观以及艺术修养等。因此,这种"亲师合一"的师徒关系,除了技术传承之外,还有艺术见解和精神的沿袭,"亲师合一"也就是以伦理关系维系的艺术技巧和思想的传承。
2、"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
"师徒传授"的教育方式在传授的具体形式上具有言传身教的特点,也就是言传、物传和心传。
所谓言传,是传授者通过语言将技巧、知识介绍给学习者。言传的内容及其广泛,包括历代艺人对艺术特征的审美总结和对技术的审定标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用口诀进行传授。它的特点是要领突出、言简意赅,易于记忆,便于学习。特别是对初学者具有化繁为简的效用。
物传,传授者向学习者提供范本、谱子,用以临摹借鉴。范本、谱子都是历经积淀、逐步完善而成的模本,在某一门类上达到了规范与风格的统一,得到了创作者与学习者的认可的传世佳作。这种物传的方式不受时代、地域、门派所限,是使学习者打开眼界,为学习储存知识,进而深入学习提高技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心传,这种方式注重的是"悟性",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表达,是综合性地将言传转为心领,将物化转为神会,传授者通过实际操作,最终达到传授的目的。心传能够使学习者独创自己的审美尺度,为后世留下可资传承的基因。
3、技艺专属
在古代社会,艺术家或艺人对一门技艺的专利掌握通常与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息息相关,由于过去的技艺专属缺少法律意义上的保护,所以,只能靠师徒传授关系来维护。
(三)"师徒传授"的教育内容
在传统中国美术教育中,"师徒传授"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画论教授。它包括理论、品鉴和画法。传统画论联系着中国的思想史、哲学史、审美发展史,涵盖了美术教育诸多内容,是一部融理、法、品、悟为一体的中国画论。它对掌握技巧、提高审美、领会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四)"师徒传授"的教育手段
临摹是学习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十分重视临摹了,尤其是清代随着制版技术的提高,《芥子国画谱》、《十竹斋画谱》等绘画技法书籍的出现为临摹提供了方便。在历史上许多名家都是通过临摹入门而奠定绘画基础的。
二、"师徒传授"教育方式的利弊分析
(一)"师徒传授"在美术教育史上的积极作用
1、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师徒关系亲密有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技艺的传授,学生不仅能从老师那里学习技艺,更可以了解老师的艺术理念,价值观念,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最终提高技艺。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感悟,"师徒传授"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师傅即教育弟子,又把本门流派发扬光大这一目标。
2、因材施教
"师徒传授"这种教育方式由于学习者人数相对较少,徒弟从小跟随师傅,老师学生朝夕相处,这个过程中,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等,能够充分在把握学生的资质与发展水平上进行教育,诱发学生灵悟及理解力。传授者就有精力顾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灵活掌握学习进度,变换学习方式。
在"师徒传授"教育中,学习者一方面观察"师""文"言传身教的示范;另一方面,临摹研习诸家之长。把精研一家与广取博撷结合起来,学师而不惟师,最终形成自家门派或独特风格,把我国传统美术中各种技艺都推向了精深圆熟,登峰造极的程度。
(二)"师徒传授"在美术教育史上的弊端
"师徒传授"教育方式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弊端,具体体现在:
1、墨守成规、技艺僵化
教育中过分强调"亲师合一",学生并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强调师,既是父,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地位。学生只能在师傅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创作,不能随意发挥。与现代学校教育相比较,学生没有接受民主思想和先进知识的机会,严重禁锢学生的思想,约束创新行为,使其技艺僵化单一,缺乏生气。
2、易于失传、后继无人
师生关系易发展成学派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门第宗派观念严肃,"师徒传授"受其影响,造成门派间壁垒高筑,技艺传授相对封闭的后果。明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加剧,民间艺人沿袭古老的技艺传承作业,手艺是其立业之本和财富凝聚的基源。所以,在技艺传授上单一强调祖传技艺的私密性扼制了传统民间工艺的革新发展。
从我国古代美术发展来看,无论是民间手工艺还是绘画、雕塑、建筑都是作为一种手艺代代口授心传的,只有跟随师傅学习的弟子才能知道创作的秘诀,导致某些技艺失传。技术保密是把双刃剑,它既能促使工匠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技艺,从而推动当代手工和技术的发展,但也会因家庭后继无人或子孙德才不济而使绝技失传。
三、关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思考
"师徒传授"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氛围的产物,同时也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它在我国美术教育史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研究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师徒传授",力图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重新发掘传统美术教育新模式,总结古人的经验应用在现代的美术教育模式中,探究更为有效地教育方法,把握教学规律,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国美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林.中国美术教育纲要[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2]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3]伊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