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演讲的技巧讲解范文

演讲的技巧讲解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演讲的技巧讲解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演讲的技巧讲解

第1篇

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演讲开头和精彩,再加上有一个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好结尾,那么,就如同锦上添花,会给听众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相反,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结尾没有新意而平乏无力,没有激起波澜而陈旧庸俗、索然无味,那就会使听众深感遗憾,失望而去。因此,演讲的结尾要比开头和主体部分要求更高,内容要更有深度,语言要更有力度,方法要更巧妙,效果要更耐人寻味。可见,演讲的结尾是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它在整个演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演讲结尾的方式

演讲结尾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演讲者可根据自己演讲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听众及自己个性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结束演讲的方法,使之有效地为演讲的思想和目的服务。归纳起来,常见的演讲结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总结式

这种结尾用极其精练的语言,对演讲内容和思想观点作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总结,以起到突出中心,强化主题,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千万别忘了,咱们是老师》的结尾:

“敬爱的老师们!当我们情愿或不情愿地跨入教师这支队伍,登上三尺讲台的时候,请你千万别忘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学在心上,我们要对孩子负责,对未来负责,我们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要小看自己,我们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决不能愧对人民教师这一神圣的事业和光荣的称号!老师们,千万别忘了咱们是教师!”

2.理喻式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冬天已经来临,难道春天还会远吗?’”

3.幽默式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尾。如鲁迅先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讲演》的结尾:

“以上是我近年来对于美术界观察所得的几点意见。今天我带来一幅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请大家欣赏欣赏。”(说时一手伸进长袍,把一卷纸徐徐从衣襟上方伸出,打开看时,原来是一幅病态十足的月份牌,引得哄堂大笑。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了他的演讲)

这个别出心裁而又极具喜剧性的结尾,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听众对那种拙劣的美术创作加深了认识,同时也给听众留下了许多演说者没有讲出来而又令人深思的空白,并让听众在美的享受和回味中,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会场。

演讲者利用幽默结束演讲时,要做到自然,真实,使幽默的动作或语言符合演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绝不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否则只会引起听者的反感。

4.名言式

用名言结尾,能给演讲者的思想提供有力的证明,增加演讲的可信度,显得更加优美、含蓄,睿智大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鼓舞作用。如演讲稿《谈毅力》的结尾:

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毅力是漂越苦海的舟楫,毅力是理想的春雨催出的鲜花。朋友,或许你正在向成功努力,那么,运用你的毅力吧。这法宝可以推动你不断地前进,可以扶持你度过一切苦难。记住:“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语)

5.抒情式

这种结尾常常是演讲者在叙述典型事例和生动事理后,油然而生的激情。以抒情方式结尾,言尽而意未尽,留有余韵,给人启迪。如郭若的《科学的春天》的结尾: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样的结尾,热情奔放,以诗一般的抒情语言激励人们向科学进军,拥抱科学的春天,具有很强的鼓动力。

6.号召式

用号召的结尾方法可以鼓动起听众的热情,激发他们采取某种行动的欲望,常见于鼓动色彩较为强烈的演讲中。比如,一场《新时代的流行色》的演讲,结尾是这样的:

青年朋友们,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托!是千里马,就应该高声长鸣;是龙种,就应该飞腾起舞。当今的世界有着千变万化的流行色,而只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才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流行色。我们要争当出头鸟,竞作弄潮儿,把我们的青春、热血、大智大勇,自觉投入到新时代的大熔炉里去,为中华的振兴发光发热吧!

这段结尾,以富于鼓动性的语言,号召广大青年人投身到民族振兴的洪流中去,有号召力,有鼓动力。

7.呼应式

这种结尾与开头呼应,使整篇演讲首尾圆合,结构完整。例:

《井下工有颗金子般的心》开头出现有“有多少井下工,就有多少颗金子般的心”,接着,讲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事例,最后,用一句既是祝福又是希望的话作为结尾:“愿我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8.展望式

一位年轻的厂长向工人们演讲,告诉了工厂目前的困境之后,最后充满信心地说:“面包会有的,工资会有的,奖金会有的!如果不能兑现,我就是拍卖我家的房子也给大家发工资!你们都是我的姐妹兄弟,相信我,有我的饭吃,就有大伙的饭吃!人心齐,泰山移。一年后,我们一定会走出低谷!”

演讲结尾的方式除以上提到的常用的几种以外,还有不少,如可以用歌声结尾,使听众在美妙的歌声中陶醉而流连忘返;可以利用动作(无声的语言)结束演讲,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方式;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结尾;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结尾;还可以用诗歌朗诵甚至舞蹈表演的方式结尾等等。邵守义教授说:“(演讲)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勤思多想就能设计出“响如撞钟、清音有余”的演讲结尾。

二.演讲结尾的禁忌

1.忌套话、俗语不绝于耳

有的演讲者开始说得不错,但一旦要结尾时就落入俗套,尽说些故意做作的、令人生厌的客套话,其结果,就像使听众吃了一粒发霉的花生,把满口的香味全破坏了。比如说:“今天我讲到这里,本来是不准备发言的,但主持人一定要我说,我就恭敬不如从命,由于时间关系,本人水平有限,加上没有准备,对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就泛泛而谈,随便说说,以上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谈得不对的请批评,说的不好的请指正。”这种结尾就是典型的陈旧、庸俗、平淡无味、废话连篇的套话,是演讲结尾之大忌。

2.忌画蛇添足、节外生枝

演讲结尾要出人意料,耐人寻味,而绝不应平庸无奇,画蛇添足。要讲究内容的含蓄、深沉,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演讲结尾该断时必须断,切忌节外生枝。有些演讲者,该讲的话明明讲完了,听众听上去似乎已经结尾了,但演讲者却又喋喋不休,拖拖拉拉,没完没了的讲下去。比如“前面我说的几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还想强调一下,再罗嗦几句”。这样的话语就是典型的节外生枝。这势必会造成听众心理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困倦,让听众产生不满甚至反感。

3.忌嗦见长,无尽无休

第2篇

【关键词】 语言技巧

当你准备一次讲解时,无论你要面对的观众是成千上万,还是一小部分。都需要讲解员悉心的准备。从讲解的内容、形式,再到讲解员的心里都需要调整到最佳。这是成为一名优秀讲解员所必备的素养。

一、讲解是一门艺术

1、讲解者如何吸引观众。我们科技馆的讲解员,大多都已经对展品的解说词了如指掌了,他们并不缺乏理论的依据。但如何在讲解的过程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参观科技馆的时候能够在你滔滔不绝的讲解中停下脚步,耐心听取你的介绍或者观点呢?

我个人认为,讲解员的思维和关注点,应当和观众的思维保持一致,甚至更高一筹,这样才能把讲解引入到一个逐渐入深的境界,使观众兴趣不减,有所收获,把他们牢牢的吸引到你面前。切记不能像私塾先生那样,老生常谈、不紧不慢的介绍,这样一来不等你讲完,观众会自己去别的地方观看,大大影响讲解的效果。

2、鲜活的思维是讲解员智慧的体现。在讲解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比如会有观众提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讲解员随机应变的试金石。

记得有一次河北科技馆宇宙剧场在向观众讲解夏季星空,有一位小观众向我们讲解员提问,“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七能到一起吗?”我们剧场的讲解员是这样回答他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实际距离是16光年,举个例子,这两颗星上想打个招呼,一来一回需要32年的时间,你说他们七月七能到一起吗?”。说完这位小观众旁边的家长哈哈大笑起来,我们的讲解员后来又加了一句:“牛郎星和织女星只不过是我国在古代民间为了便于分辨这两颗星给它们起的名字,一些神话传说也是为了便于大家记忆,它们并没有任何的意义。”通过我们讲解员的介绍,我想这位小观众不仅记住了这两颗星,还学习到了天文知识,并且印象极其深刻。

二、站在观众的位置思考

1、讲解者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在讲解中,讲解员设想自己处在观众的地位或环境中,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从而使讲解员和观众的心理相容,使得自己的讲解让观众接受。

2、讲解员的引导,使观众身临其境。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讲解员与听众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他们各自认识事物也往往是不同的。如果讲解员能引导观众身临其境,那么就能深刻的让对方了解你所介绍的内容,从而能够更主观的去思考你锁传达的信息。

三、克服讲解时的恐惧

有过公众讲解经验的人都知道,很少有人能够平心静气的对观众侃侃而谈。即使知识足够渊博,特别是第一次讲解,绝大多数的讲解者都会心中忐忑不安:我是否已经准备充分?观众会喜欢听吗?我会不会一张嘴就把我准备的东西忘的一干二净呢?

1、产生这样的想法,大多都是对自己信心不足所造成的。在讲解时应当自己告诉自己,我这次讲解准备的十分充分,我的思路十分清楚,在下面我也已经演练过无数遍,绝对可以应付任何的突况。

2、自己耐下心来把所有的突况思考一遍,比如到时候讲解的过程中我是站定不动,还是边走边讲;当时的灯光方向、听众的穿着是否影响我;到时候有没有观众提问,他们有可能问什么。等等

3、练习放松,讲解前深呼吸,放松自己的声带和喉咙,尽量少喝一些水,可以喝水润一下喉咙,或者紧握拳头然后松开。这些都是缓解紧张情绪的好方法。

前面说的都是讲解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谈一谈在讲解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语言技巧。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你会说话吗?也许您认为我这个问题比较幼稚。但事实也许并不像您想的那么简单,不错,只要我们有正常的发生系统,大家都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想把话说好,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语言的技巧同人交流。

第一, 怎样成为讲解的高手。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一般情况下,能把人说“笑”的语言,通常是柔和甜美的。具体表现为“说话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措辞委婉,说理自然”。这种说法,易于使对方感到亲切、愉悦,所谈之言易于入耳生效,有较强的说服力,往往能收到以柔克刚的效果。

讲解员应当算服务性行业,他们面对的是形形的人,很难说自己的气场能够把所有观众都覆盖,能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你。当遇到有人火气十足,无端发脾气的时候,一位优秀的讲解员应当持谦让的态度,柔言相答,最终结果肯定会“消灭”观众的火气,换来理解的微笑。

我们知道,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有善心,才有善言”。因此,要掌握这种表达方式,首先应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性格锻炼。有人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心地纯正的人,胸怀才能宽广,性情才能开朗。当发生矛盾的时候,才会严于律己宽怀待人,有忍让之心,不斤斤计较。当然控制感情是很痛苦的事情,但为了打到良好的讲解效果,忍受这种痛苦是值得的、有益的。

第二,放低讲解时的姿态。记得今年在参加全国天文年会的时候,北京天文馆张宝林研究院在给大家讲解近年天文科普工作的时候,拿出来一张自己和欧阳自远先生的一张合影。张宝林研究院给自己的定义是陨石科普专家,众所周知,欧阳先生是我国陨石鉴定专家。我记得张宝林在介绍这张照片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在一次会议上,我遇到了欧阳老先生,当时有一些业务上的问题想资讯一下他,这是我第一次跟欧阳先生会面,没想到欧阳先生一见面就叫出了我的名字,使我受宠若惊。在寒暄过后,我提出想和欧阳先生合个影。当时欧阳先生执意让我占到了镜头的前面,我作为学生断然不能这么无理,最终欧阳先生还是站在了更靠近镜头的位置。但当我把照片洗出来以后,我看到欧阳先生虽然位置比我靠近镜头,但他在我的身后藏了半个肩膀,把我的整体露了出来,而他却只在镜头前留下了半个身子。我就想,欧阳先生这种谦虚待人的态度,是我需要学习的,这也是我今后好好工作的一种动力。”

第三,展现讲解时的亲和力。亲和力是在讲解过程中的一种态度,这种表达方式的有点是易于消减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进而使讲解员能够有效的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观众。

我们可以把亲和力比作盛装佳肴的器具,而把讲解员索要表达给别人的思想比作佳肴。如果这器具脏兮兮令人讨厌,恐怕再美味的佳肴也不会有人愿意品尝。

第3篇

演讲中不但不讲,而且有演,“讲”不是一般地说话唠嗑,在声音、音调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演”不是一般的表演,而是一种“演示”。演讲中的道具没有别的,除了面部表情之外,主要是依靠手势,可见手势在演讲中是十分重要的。手势是演讲者拆诸听众视觉、给听众以演讲者直观形象的构成部分。因此,手势既可以引起听众注意,又可以把思想、意念和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生动、更形象。手势的运用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完全是由演讲者的性格和演讲的内容以及演讲者当时的情绪支配的。手势的运用各有各的习惯和技巧。中心问题是要与演讲言词的意义相协调,突击演讲的内容和情感。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接;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演讲的手势可以说是“词汇”丰富,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付诸实践。下面介绍演讲中常用的三十式手势。

(1)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蔑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弯曲或钩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伸直分开,其余三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及非洲国家表示胜利的含义,由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也表示二、二十、二百……之意。

(5)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三、三十、三百……。

(6)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表示四、四十、四百……。

(7)五指并用式。如果是五指并伸且分开,表示五、五十、五百……。指尖并拢并向上,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义,显示出坚定与力量,又叫手推式。

(8)拇指、小指并用式。拇指与小指同时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第4篇

一、卒章言“志”表真诚

这是竞聘演讲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主要是指演讲者表明自己“上任”后的抱负和决心。在竞聘村委会主任的演讲会上,一位刚从管理学院毕业的小伙子在演讲结束时这样说:“我虽然没有当干部的经验,但我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村的热情。如果选我当村委会主任,我保证两年之内实现以上规划,让咱村改变面貌。让大家人人抱上金饭碗。说到做到,决不放空炮。如不兑现,我甘愿下台受罚!不仅我这一百多斤要交给大家,我还要把我家的楼房和几万元存折都压上。”他“明明白白”表明了自己的信心和决心,使听众很快由怀疑、惊奇变为信任和亲近,话音刚落,台上台下便掌声一片。他的真诚深深感动了乡亲们,不少人都投了他的票。

二、发出号召表真心

有的演讲者还在结尾时直接向听众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这种“号召”大大不同于一般演讲的“号召”,它是以竞聘成功为直接目的的,说白了,也就是号召听众投自己的票。例如,在某企业竞聘副经理演讲时,一位演讲者在演讲结束时直截了当地向听众说:“同志们,朋友们,请大家助我一‘笔’之力投我一票吧,因为选我就等于选了你自己!”(掌声热烈)

他的这一号召很管用,言语不多,却亲切感人,如同一根魔棒一样触动了听众的心灵,使大家的心和他紧紧拴在了一起,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以“谢”圆场表真情

当竞聘演讲结束时,一般都要礼貌地说声“谢谢”。但“谢”字也有会说不会说之分,会说的,不仅可以表示自己礼貌待人的文明素质,还可成为沟通人们心灵的虹桥。

请看下列三段结尾: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最后,让我再次感谢领导给我这个难得的竞聘机会,感谢各位评委和在座的所有听众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今天天气这么冷大家还都来捧场,这使我非常感动。无论我竞聘是否成功,我都要向各位领导、评委,和在座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说完给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以上是三名演讲者在同一次竞聘演讲会上的结束语,虽都是言“谢”,但第一个人的有“客套话”之嫌,掌声一般。第二个人的“再次感谢”比第一个人的要显得真诚,因此获得的掌声较热烈。反响最强烈、给听众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三个人的结尾,他字字含真情,句句发肺腑。所以在他下场之后,人们还在为他鼓掌。由此看来,“谢”字里面也大有文章。

四、巧借“东风”表决心

这是一种借他人结尾作为自己结尾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顺手牵羊用别人结尾中的原话来表自己的志向;二是简单汇总他人的“意思”作为自己的“意思”。如,在竞聘厂长的演讲会上,许立华在演讲结束时这样说:“刚才刘勇同志说的完全代表了我的心,那就是:无论能不能获得这个职位,我都要发奋图强,为咱厂迅速创造新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掌声)他巧妙借他人之言表达自己的决心,看似重复却又新鲜,不仅没有拾牙慧之嫌,还能让人在重复之中看出演讲者不凡的智慧。

在竞聘校长的会上李连山是最后一个出场演讲的,当他看到前边每个人最后都是希望和决心作结以后,他没有再讲自己的决心,而是灵机一动说:“朋友们,至于决心在这里我也就不表了,因为前边每一位竞聘者的心声就是我的心声,他们的决心就是我的决心!”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会后人们说:“他的这种方法很不错,不表决心胜于表决心。”

五、借景抒情显水平

在竞聘演讲结尾时如能巧妙地借用当时的景物来抒情表志,也可助自己一臂之力。一次,县委在县大会议室举行副局级干部竞聘演讲会。那天天很阴,当诸葛洪钢竞聘教育局副局长的演讲就要到尾声的时候,外面电闪雷鸣,几乎淹没了他的声音。他稍停顿了一下,指着窗外说:“同志们,听着窗外响起的阵阵春雷,我的心中不由得一震,是啊,我们的屋内不也是春雷滚滚吗?干部聘任制度改革的春雷正在我们这块天空上震响,在这场竞争中也许我只是一个过客,但我要张开双臂,为春雷春雨的到来而欢呼!”

他巧借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起那些“背稿”的演讲者来显然棋高一筹。他的讲话激起了如雷般的掌声。会后人们还对他的机智赞不绝口。

六、设问收束增语气

“同志们,当听完我的构想以后,也许你会想:你的想法倒挺好,可实现得了吗?说实话,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是神,我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要是光靠我自己,甭说是三年,就是三十年也实现不了。可古语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在座的各位都着膀子和我一起干,我敢肯定,不久的将来,梦想定会变成现实!”(热烈掌声)

第5篇

关键词:语言技巧;导游讲解;技巧分析

语言是导游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好的导游讲解能够让导游和被服务者更好的沟通。如果旅游者想更好的理解他们旅游的地方,理解旅游地区背后的深层意义,就必须寻求一定的媒介,而导游的讲解服务就是根据这种需求而产生的。讲解顾名思义就是让人和人之间更好的理解,所以交流就必须分析语言的技巧运用。只有把这个行业的技巧分析透彻,我们才能促进旅游业快速的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不仅仅是去看一个地方的风景,同时他们对这个地方的历史底蕴和其它各方面的知识需求也非常的强烈,所以每个导游员不仅仅是简单的掌握的一些普遍都知道的事情,还要让我们的讲解深入人心,而据第三产业的相关数据表示当代我国的导游人员状况还不能达到标准。

导游讲解顾名思义是工作人员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经历并依据对相关旅游景区的基本了解为核心的题材进行讲解服务。工作人员根据形形的游客制定不同的语言讲解方案,就是把自己掌握的基本知识进行艺术性的处理来迎合游客不同兴趣和审美观的需求。然而现在的导游行业不是很乐观。为了让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从根源抓起。旅游业最关键的是处理好导游员和旅游者之间的沟通问题。游客普遍向相关部门反映导游员在观光旅行的讲解过程中用词不规范,不懂得变通的问题比比皆是。让很多旅游者感觉整个导游服务的过程枯燥无味。一些游客甚至觉得还不如使用没有情感的录音机代替导游员的讲解。为了更好的解决上面出现的问题,下文简单的探讨解决方法和对策,以供参考。

一.讲解的语言要符合逻辑思维,并采用标准的普通话

作为一名导游员,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的重要的。首先,导游要很好的组织好语言就是要将内容分清前后顺序,分析主次,让所有的讲解能够自然的联系起来,不能顾左右而言其他,要使自己所讲的内容层次递进,条理清晰。同时导游也要在普通话上面下工夫,游客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如果我们用我们地方的方言,游客将不能够理解我们讲述的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讲解。

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增强导游员和游客之间的互动

和游客之间的互动性越好越能够让游客接受导游员的讲解。如何让游客参与到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一些技巧,游客在面对陌生的风景区时会有较强的好奇心,有时候会眼花缭乱,不知道自己应该注意哪些最特别的风景,此时导游员需要发挥引导的作用,我们要通过一些有趣的语言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比如,主动的咨询一些游客他们最好奇的是什么,并给予解答,也可以鼓励游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众多游客一起分享一下。我们也可以在出行前根据游客的资料准备好各种问题并且在适当的情形下对游客进行提问。这样游客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起来。导游员也可以采用自问自答法,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经行解答。这样做可以吸引了游客的的注意力。但是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设置好悬念,不能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让游客有一定的思考的时间。互动的讲解服务会使整个旅游过程变得非常的愉快。

三.不同的游客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灵活有目的性的进行讲解

旅游人员是一个复杂的团体,他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不但地域不同而且生活方式,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而且从事的工作也各式各样。导游员在进入旅游业这个行业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岗前培训。大量的吸收各种游客的应对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灵活地运用独特的讲解艺术和技巧,采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能够留下好的印象。熟能生巧还有实战经验能够在让导游人员灵活的应对这些问题。导游人员不能片面的去“截取”一点知识“片段,或者讲解的内容只适合一个游客,而是要让大部分的游客都能接受,对不同的游客可以根据他们的职业特点,兴趣爱好着重的讲解一些内容,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问题要言简意赅。比如带小孩参观历史古迹的人,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加的了解历史文化,工作人员则需要将一些历史原原本本的讲解出来,如果游客是摄影爱好者,我们可以告诉游客这个景点的特殊的地方,让游客不虚此行。如果导游员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的纠正,不能马虎了事。

四.讲解需要感情的投入和创造力、感染力

导游讲解不是一个机械的重复某个景点的内容描述,而是要根据当时的景物发挥。采用一些俏皮话或者是特殊的谚语对这些景物进行讲解,讲解的语速也要根据景点的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我们在参观烈士的故乡的时候,讲解到革命烈士牺牲的事情的时候要带有悲伤的感情,即将我们的情感融入到现实的讲解中,这样的讲解能够深深的打动游客,只有注入情感的讲解才能够引起共鸣,让游客对当时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脑中复现,从而领略别样的情感表述。这样的讲解不但可以把景区的基本知识留给游客,还可以让游客额外的了解在风景区看不到的许多知识。这种有感染力的讲解会让游客在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让这次旅游在游客的脑海中记忆深刻。

五.结语

导游员除了上面的几点之外,还有善于抓住每个景区的特点设置一些悬念,进行一些有个性的讲解,通过对导游语言技巧的分析能够让导游这个职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也能够健全队伍建设。我们都知道旅游是第三产业,而我国正在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在旅游业方面我们急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正规的培训方式。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这个岗位的一些特点才能够深刻的理解导游这个职业从而更好的服务游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语言是导游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好的导游讲解可以使导游与游客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如果游客想更好的理解他们旅游的地方,理解旅游地区背后的深层意义,就必须寻求一定的媒介,而导游的讲解服务就是根据这种需求而产生的。所以,只有把这个行业的语言技巧分析透彻,我们才能促进旅游业快速的发展。

一、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

(1)准确。这是导游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导游在讲解时观点必须正确,内容也要做到准确、有据可依,里面所涉及的时间、年代、人物以及地点都要有可靠的历史依据。此外,还应当做到语音、语调与语法准确得当。

(2)清楚。导游进行语言讲解时要思路清晰,做到条理分明、脉络清晰、符合逻辑,务必使每个游客能清楚、明白导游的思路。

(3)生动。导游语言要生动化、形象化,并带有适当的幽默,也可以多记一些笑话,根据讲解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情景可以即兴而讲,这样即生动,又给游客以快乐感,减少旅途带来的疲劳。

二、导游讲解技巧应具备的以下几种特点

(1)美感性。旅游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享受美、陶冶于美的过程,这种特征必然会对导游语言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使导游语言产生独特的美感性特点。因此,导游语言必须应该具有一定的美感性。因为,要注意导游词的藻丽美的把握,通过加强描绘性语言因素的锤炼,包括对具有形象、鲜明、传神、生动等表达效果的语言材料的锤炼,使导游语言在语音、语义、词语、句式等诸多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游客带来舒服与亲近的美感享受。

(2)趣味性。这里所说的趣味性是指导游词具有使游客感到轻松愉悦,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特点。一是要注意讲解语言的鲜明生动;二是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幽默性。导游要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常常运用风趣幽默的讲解方式,不仅能够融洽导游与游客之间的感情,活跃旅途气氛,还能够为游客们增添兴致,获得一种精神享受。

(3)口语化。导游讲解不是文字语言,而是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在导游创作中要注意尽量用日常词汇和浅显易懂的词汇,要注意从生活中寻找语言,尽量避免难懂的书面语词汇和音节拗口的词汇出现,使讲解语言更贴近游客。这里可以选择多用短句,以便讲起来顺口,听起来轻松

三、导游讲解的语言技巧

(1)善于使用副语言。副语言,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主要包括音量、语调、语气、语速等几方面。在口头语言运用中,它们的变化往往引起语义上差异。导游要充分调动语言的这几方面因素,正确运用这些技巧,将会起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的良好效果。一是要控制好音量,说话音量的控制要遵循的原则是据游客人数的多少、导游地点周边的环境,以及导游讲解和言谈的内容来调节,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二是要掌握好语调。讲话时句子里语音高低升降的配合,它是一个人发出的声音的音律。导游员的语调既要正确,又要富于变化,使自己的讲话听起来悦耳动听、亲切自然。三是把握好语气。导游的在讲解说词时的语气要亲切、平和,给游客一种可亲近之感,如果再配以坦诚、微笑的表情,将起到更好的效果。四是控制好语速。导游工作者的说话速度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难以使游客的思维与导游保持一致,导致给游客留下的印象较浅,或者很快忘记;语速过慢则会使游客感到烦燥,造成游客观赏间的减少。同时,导游人员也要注意语速也不能从始至终保持不变,这样也会使游客听起来感到乏味。当然,导游要根据游客的年龄、讲解内容、重要程度等来调整适当的语速。五是注意好停顿。即语句、段落、层次之间的停顿,是根据讲解的内容要求所做的停顿,而不是说话时的自然换气。它的作用在于能突出说话时的节奏感,使说话的节奏抑扬顿挫、能表达情感,从而更好地吸引听众。

(2)态势语言。态势语言是以人的动作、表情和服饰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伴随语言,具有强化和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它包括体态、手势等部分。导游的体态语言可以包括站姿、坐姿、走姿等。站姿要体现得自然、自信和礼貌,昂首挺胸、面对游客,双腿略分开,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手自然下垂或互抱置于小腹前方。坐姿要注重体现端庄,给游客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常见的坐姿是双腿自然弯曲,男性导游的两膝左右略分,女性导游的两膝并拢。走姿应该从容、轻快,应仪态从容,上身挺直,抬头、挺胸、收腹,重心适当前倾,双肩放松,两手随步伐自然摆动。走路时要注意一定的频率,根据游客的年龄、要求等合理确定速度。手势语。常用的手势语主要包括:大拇指手势、“O”形手势、“V”形手势。大拇指手势,最常用的就是向上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佩服的意思;“O”形手势即“OK”的意思,意思是同意、完成等意思,很多年轻游客都会喜欢这种手势;“V”形手势从英文胜利的第一个字母而来,表示胜利、庆祝的意思,可在旅游阶段性结束的时候使用,以达到激励游客情绪的作用。

四、结束语

要导游的语言技巧,非一日之功,是需要导游工作者的长期积累和不断的学习。导游要注意在讲解的时候抓住游客的需求来进行引导,正确的使用语言的各种艺术,使游客通过导游的讲解得到美的享受,使主客关系交流更加和谐,这样才能体现导游的意义,体现出导游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婷.导游员讲解服务的语言技巧分析[J].城市旅游规划. 2013(2)下半月刊.119.

第7篇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演讲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94-03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主要开设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来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这种技能课的教学理念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却存在诸多弊病 [1 ]。高校英语专业口语课的问题尤为突出,口语课普遍缺乏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基本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机械操练上,也就是说,只是重视了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而没有重视所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大多数学生在陈述观点或说服他人时缺乏有效推理、合理运用论据、组织论据、分析和支撑论点的能力。这既是课程内容定位上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口语教学理念上的守旧。要实现口语表达的速度、准度、深度、力度,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已成为一种必然。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语课的补充和延伸,而是以实战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它强调语言思维训练、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信心培养等。

一、演讲课历史的沉淀与启发

公共演讲是指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以听众为对象,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发表讲话,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进行宣传鼓动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演讲有赖于一定的天分,更有赖于后天的习得。历史上的雄辩之才,无不经历严格的语言课堂训练。早在古希腊时,苏格拉底等人的弟子就以“雄辩术”作为其必修内容。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从15世纪起便开设了相关课程。美国大学的言语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哈佛大学创立之时。但在20世纪前,美国只有极少数大学成立了独立的言语系,言语教学主要由英语语言和文学系承担。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越来越意识到言语教学的重要性,主张成立独立的言语系的呼声越来越高。1914年,演讲教师协会成立。独立出来的言语系大多命名为“公共演讲系”,1920年以后统一更名为“言语系”,60年代更名为“言语传播系”。如今公共演讲已成为美国大学里最普遍的交际基础课,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将此课设为必修课。

英语演讲课在我国还是一门刚刚兴起的课程,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达到英语语言学和文学课等课程的程度,开设此课程的高校也不是太多。其实,在国外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问题早在几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课程的必要性,而是课程的发展性,如: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视野等,要让课程显示出对于演讲能力提升的作用力。

二、演讲课教材的审视与建设――基于《英语口语教程》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关演讲与口才的图书比较多,但真正意义上的教材少,即便是用做教材的,也都重墨于演讲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语音、语调、肢体形态等),或者如何塑造一个演说家。这样的定位偏高偏窄,造成教材太专业化、太格式化,内容陈旧,辐射角度小,且缺少灵活性。于是,很多高校采用了Stephen E. Lucas编写的《演讲的艺术》 [2 ]。这本教材编排虽然很好,但它主要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语言难度和选材内容都不太适合中国学生。那么,推出一套适合于中国学生的教材就显得特别关键。

《英语口语教程》(上、下册)是笔者主持编写的教材。基于对主流口语教材的对比研究以及我们的认识和理解,教材明确地把口语课分成两大块:“基本技能训练(上)”和“演讲与辩论(下)”。“基本技能训练”侧重交际功能训练,从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激情和习惯,逐步过渡到英语思维、英语连贯表达。 “演讲与辩论”就是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的专门化训练,比如主题演讲、即兴演讲、专题辩论、法庭模拟等,让学生熟悉一般英语辩论的规则和技巧,增强批判性倾听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辨析能力 [3 ]。在编写过程中吸纳与采用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强调输入与输出相结合。Krashen在其“输入假设”中指出,语言学习者要习得第二语言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借助语言环境,大量输入略高于自身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最佳的语言输入有以下4个特征,即可理解性、趣味性/相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足够的输入量 [4 ]。输入方式包括阅读材料输入、视听材料输入、篇章背诵输入、教师课堂知识输入等。Swain对于“输入假设”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必须有可理解性的输出,只有创造机会充分使用所学的语言,才有可能锻炼学习者的流利度和语法的准确度 [5 ]。课堂输出活动包括模仿表演、看图说话、故事复述、故事创作、角色演绎、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立体的综合化建构,实现英语说、读、写、视、听、辩能力培养的空间一体化,是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三、演讲课的教学原则与手段

英语演讲课有2个要素:一个是教师的“教”,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演讲的相关知识,诸如演讲技巧、演讲稿写作、演讲审美及演讲心理等;另一个是学生的“练”,演讲课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利用现实的生活元素,自主地、系统地、探究地进行演讲演练,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课上应“精讲多练”,教师要运用激励机制和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宽松型、学生友好型的课堂氛围,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交互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分配“教”与“练”的比例,精心设计和组织演讲场景,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模仿、操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1. 观摩成功演讲范例

英语演讲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的最快捷的途径是观摩。通过观摩,学生对英语演讲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可以让学生观看英美国家名人演讲的精彩片段,让他们很直观地感受大师们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观摩之初,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关注演讲者的语音语调;用心观察,注意演讲者的一举一动,如姿态、肢体语言、服饰等。随着观察的深入,教师可要求学生注意演讲者的演讲技巧,并适当对演讲个案进行简单的点评,讲解其中相关的演讲技巧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成功演讲的关键因素。也可以选择CCTV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的录像给学生们观摩。实践证明,演讲课程之初多观看英语演讲成功的范例、演讲比赛的录像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羞涩、树立信心,是演讲学习初期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模仿成功演讲

观摩一定量的成功演讲范例后便可引导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模仿。首先是形态模仿。鼓励学生模仿演讲者的“形态”,但并不是要求学生与演讲者有一模一样的身势语,因为文化差异,有些身势语在中国不一定能得到认同,如过多的耸肩和扬眉等。要根据演讲内容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其可以与原演讲者的动作有差异,但基调和情绪必须是一致的,不能把演讲做成盛气凌人的训诫或哗众取宠的煽情。其次是声音模仿。要求学生模仿演讲者的用声技巧,如气息强弱的处理、换气、断句、停顿等。语音的模仿是关键,元音要尽量发得饱满,结尾的辅音要轻发,还有注意吞音和连读现象等。语调也不可忽视,要求学生在演讲节奏、句子升降调、轻重音等方面尽量靠近演讲者。最后是文本模仿。演讲文本模仿亦如书法临帖,很讲究“循规蹈矩”,一般而言,尊承古人的法帖是最优的选择,可以少走弯路。因此,教师可从经典范本中挑选出精华部分,如精彩的开头、有力的说理、美妙的修辞等供学生模仿写作自己的演讲稿。

3. 演讲技巧训练

观摩和模仿是演讲的初始阶段,之后就进入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阶段,如怎样审题、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组织材料进行主体内容的逻辑说理、怎样做到演讲文字的准确与生动等。讲授完相关技巧后要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教师可以给出题目,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收集相关材料、拟出提纲、整理材料、写出讲稿。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修改演讲文本,要求学生把观摩到的演讲技巧和课堂学到的演讲知识充分运用其中。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挑选学生进行演讲实战,演讲完毕后,先由同学点评,然后老师做出整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大多能在众人面前开口演讲,而且是言之有物的、逻辑性较强的演讲。

4. 课堂英语演讲比赛

当演讲的基本技巧都进行了介绍和训练之后,学生对演讲技巧运用得比较娴熟,信心也逐步树立起来。接下来要锻炼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表达能力。可将命题演讲和即席演讲结合起来训练。教师可提供一些演讲题目让学生抽签(题目应该随着课时的推进由易到难),抽到签后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做出一个3分钟左右的演讲。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由组员打分,评出最佳演讲。然后各组的优胜者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角逐。分组比赛的好处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进行打分的好处在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评判演讲的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5. 课堂英语辩论赛

英语辩论赛更能锻炼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氛围里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快速反应的能力,更具挑战性。在大量命题演讲、即席演讲训练之后,可组织一些班级辩论赛。教师拟定一个贴近生活、有时代色彩又富有争议的题目,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学生课前收集材料,做好充分准备。课上进行辩论,按照正规辩论赛的赛制和程序,正反、反方分别设一、二、三辩及自由发言人,由教师充当主席。辩论演讲更具对抗性,是即席演讲的更高层次,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知识储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有效手段,一般可一个月举行一次。

6. 演讲拍摄及分析

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各3分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下次课上播放上次拍摄下的学生演讲录像,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分析讨论,利用相关的反馈表向演讲人提出具体的反馈意见。运用和分析学生自己的演讲视频资料可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演讲学生看到自己的形象和表现,可以更清楚、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水平,从而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观看演讲视频的其他同学就可以比较、分析出他人演讲的优劣,以扬长避短。

通过以上这些教学环节和手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快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定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和运用水平、文化修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将得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文玉.“读议写”课程改革―――以美国历史与文化教学实践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118-120.

[2]Lucas,Stephen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New York:Random House,1986.

[3]陈 惠.英语口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8篇

朗读是一门艺术,涉及到把握语音、语调、节奏、语气的多种能力和技巧,

正确地朗读不同的文体,不同感彩的文体,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而且经常朗读,可提高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要求学生认真朗读,尤其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每上一课,我先给学生范读,或听朗读磁带,或让朗读水平好的学生领读,至于朗读水平差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机会,跟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并对他们的朗读加以评点,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复述

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的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笔者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风波》时,我就采用复述的方式,要求学生按时间的顺序,生动而形象地描述辫子风波的产生、发展、和尾声。实践证明,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而系统的说话能力。

3讨论

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放手由学生讨论,通过思索去自己寻求答案。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如小组、大组,乃至全班。我在讲授课文《宝玉挨打》时,预先拟定了三个讨论的题材:1.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关系。2.归纳《宝玉挨打》主题乃至《红楼梦》的主题。3.认识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华。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学讨论,理解课文,寻求答案,再就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指名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归纳和指点,这种授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

4演讲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高职的大学语文与之相应的任务即是能说会写。“能说”的演讲训练最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演讲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次成功的演讲,是技巧密集型的语言艺术,形体角色艺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高职学生的演讲如何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步训练。

4.1壮胆性演讲

第一步进行壮胆性演讲训练。如三分钟自我介绍,谈谈我的家乡等。结合这一训练告诉学生什么是演讲?演讲稿怎么写?演讲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讲知识和特点。

4.2有准备演讲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即有准备演讲训练。教师可在新课结束后,结合课文命题,也可离开课文命题,但命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前途或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六十分真的万岁吗?》、《我为北京奥运添光彩》。这样也可促进同学们广泛地阅读收集材料以构思演讲稿,明确写好演讲稿是有准备演讲成功的一个关键。当然,有准备演讲关键仍在临场演讲时的思维训练。尽管学生写了演讲稿,但不是原封不动地背诵讲稿。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演讲事例的选择和应用,命题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同时讲解语言训练中的气息训练,字音训练,技巧训练,注意重音、节奏和停顿。

4.3即兴演讲

第三步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如在教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让同学们围绕学习内容即兴演讲,这样就能使演讲者有言可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在即兴演讲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立论上力避一般化,独辟蹊径,道前人未所道,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即兴演讲还将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大胆表述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4.4辩论性演讲

第四步进行辩论性演讲训练。由于平时对演讲训练的分步教学,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受到了实际锻炼,演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因此教师可安排四人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将水平接近的两组构成对手,现场出题,抽签确定正、反方,一个学期每组学生至少轮一次。在辩论性演讲中,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以下两点:

(1)辩论中会听不会说的必败,会说不会听的必定乱辩,只有听说俱佳者才有希望取胜。

(2)由于一场辩论中要交锋多次,辩手应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理素质。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语文能力的人才,在诸多的语文能力中,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既是基础性的,也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苏洵.嘉佑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摘要:就高职学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采用朗读、复述、讨论和演讲的方法进行训练,并重点探讨了演讲训练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以达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教学目标。

第9篇

一、上讲台前的准备工作

1.消除胆怯的心理,多鼓励多表扬

先要让学生们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哪怕只是站在讲台上说声“老师好,同学们好”,然后逐渐地让他们多说几句,直至讲完一个故事,使学生由怯于登台到勇于登台再到乐于登台。鼓励表扬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矫正学生的缺点,纠正缺点时,要注意说话要委婉、热情、耐心,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

用的词汇少,可帮助他多用几个,句子表达不完整,可耐心地让他再说两遍,说得层次不清或不连贯时,不要轻易打断,可提醒他们列好提纲,列出先后次序,把相似的问题归好类,以便下次说的时候就很完美了。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敢于表现、遇事不胆怯的心理,树立起高度的自信心,成功的登台演说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潜能,体会到表现的快乐,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2.做好基本功方面的准备

学生要想在讲台上畅所欲言,演讲能吸引听众,除了做到镇定不慌、神情自若外,还要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力求做到讲话字正腔圆,讲解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富有雄辩力等。这样的要求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地去积累运用词语,去学习有关演讲与口才方面的知识,甚至去没人的地方,偷偷地练习朗读,去反复地练习说话的技巧等。这样不仅使他们的演讲生动地听,也对语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准备好上台所需要的材料

演说的材料,我有时给学生准备一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调动学生演讲的积极性,主要由学生自己去准备。为了好好的表现一次,他们课下到处翻阅搜寻自己喜欢的故事,他们在脑中构思,甚至写下自己的演讲内容,他们去回忆,去删减,去拼凑听来的故事,以期留下最精彩的部分。学生说话、演讲的水平提高了,那写作的水平又怎么会不提高呢?

这样的训练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最终达到学生主动上台,乐于表现,能力提高的目的。短短几分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了传统的“复习提问”的开课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并且为下面的几十分钟学习书本知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更加乐于表现自己,踊跃发言,大胆提问,主动回答问题。

二、给学生创造更多上讲台的机会

随着学生说话水平的提高,我渐渐增多了让学生上台的机会,也扩大了学生讲的范围。一个思考性的问题,我让学生走上讲台去回答、去阐述他的见解;对有争议的疑难问题,我让学生登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观点的可上台与之辩论。对某一段或一句话内容的理解,我让学生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解。一节课结束前,我让几个学生去台上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去概括文章的主题,对本课写作方法点评等,这样,创造更多的机会,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登台讲、评,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消除了学生课堂上心不在焉、恹恹欲睡的现象。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的潜能也挖掘了出来,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三、教给学生上讲台的技巧

学生讲的范围广了,讲的量也大了。有时,我批阅好试卷会让几个学生分开来讲,批改的作文让学生来讲,有时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我让他们讲他批改的某个学生作文的优点,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最后拓展到一些浅易的课文让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讲授。

讲课前,我教给学生一些讲课的方法,提供材料并提出教学本课的重点问题要突出,设计的问题要为突出重点服务,难点问题要设计出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学步骤要灵活设计等。学生讲课时,我做学生,对于学生错解的问题提醒学生讨论解决、订正;对于漏讲的问题我像学生一样提问,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对于讲解不透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究、讨论或作些补充。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辩论热烈了。师生的心灵也在这种惊喜与激动中得到了慰藉与满足。自己的学生这么乐于上讲台,这么快乐地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是做老师的多么大的幸福啊!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演讲 英语口语教学 教学方法 可行性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国际上英语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申奥成功后,英语学习的第三波热潮在国内开始兴起。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各国交流中发挥关键作用,已经由一种专项技能逐渐演变成为一门必备的工具。其中,英语口语技能和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等院校都在努力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英语课的教学进行相关的改革,其中,大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却依然开口困难,言之无物,欠缺逻辑性,表达能力差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界各方的重视,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教材,课堂活动设计,学生英语基础以及教学水平等,学生缺乏口语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M入大学后的学生没有养成提问问题的习惯,如此一来,对他们的英语口语乃至整个英语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

客观来讲,要想使学生的口语交流突破基本的会话层面,就需要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从每年举办的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参赛选手语音语调标准,肢体语言丰富到位,思维反应敏捷,口才出众,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特色和风采。笔者尝试着将利用演讲课的形式,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这一理念引入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堂上,并探讨这一方法的必要性,以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演讲的历史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公共演讲这个现象,它可以称得上是西方世界演讲-兴起的源头。西方修辞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至今被西方奉为演讲的经典著作。在我国,公共演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口才辞令一直都受到很大重视,像孔子,孟子等辞辩家一直到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众所周知,公共演讲并不是名人的专利,它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一定的场景中都会碰到并能够利用的一种实用技能。正如Zekeri(2004:412) 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公共演讲的技巧以及调动他人积极性,管理他人和团队领导力仍然是职业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在国外大学中,公共演讲课是文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最早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学校是北京大学,他们在1989年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演讲辩论课。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演讲课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在新的时展中得以复兴,有了全新的角色定位。随着中国国际化脚步的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的加快,英语演讲课作为促进各大高校创新教学方法,展现教学水平的课程,吸引着教学改革中探索思路的大学的重视。

三、演讲课开设的理论基础

由于我们英语口语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语言形式的练习和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结果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说英语而练习语言,却不知道在语境中如何进行推理,如何运用论据,组织观点,如何与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

众所周知,英语演讲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演讲的目的各不相同,环境和时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演讲的表达形式和信息交流的过程却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演讲者将信息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传达给听众,听众对此会做出一定的反馈,然后这种反馈会对于演讲者的后续输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演讲的顺利开展取决于各个环节之间紧密有效的结合。

演讲课是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进行有效交际为目的的综合课。对于演讲者而言,他不仅需要以语言为手段,更注重交际过程中的敏捷快速的反应,使用一定的创造型思维,具备分析组织能力,培养自信心。通过开设英语演讲课,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勤于思考,思维缜密,善于表达的人才。

演讲属于高级语言活动,虽然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口语能力相对较差,但-也并非是白纸一张。毕竟他们经过了高中阶段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此外,山东学生高考成绩相对好于多数省份,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好。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利用好演讲的信息交流原理,采用类似的表达形式,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设置有效的交际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四、课程设计原则

1.以语境教学为主。语言一定要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使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演讲课上,可以设计和人们的工作、社交、生活等方面息息相关的场景。比如让学生在模拟新生入学仪式上致欢迎词; 主持一个公司招待晚宴;进行工作中的产品推销展示,或者劝说人们参与环保活动。这些语境的设置能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语境对于语言交际有着不同的要求,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适应性。

2.在教学中将语言输出与输入并重。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英语演讲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视听说等方面的感官刺激。比如对于英语演讲的初学者来说,他们需要观看一些成功的经典演讲范例,因为有些演讲技巧,如肢体语言的运用,嗓音的运用(抑扬顿挫)是难以用文字传达给学生的,因此,可以借助于视听材料。课堂上的演讲示范材料有三类:名人演讲,全国大学英语口语竞赛演讲和学生的课堂演讲,这些材料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演讲的感性认识。

交际教学法的本质是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参与交际活动,因此,在获得信息输入的情况下,我们鼓励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锻炼表达能力。每次课上,在讲完演讲理论知识后,都留有大约三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演练和相互反馈,目的是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并练习当堂所学的技巧。每单元结束后都留有演讲作业,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检查。通过练习演讲而让学生学会演讲,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中去亲身体会演讲的快乐和成就感。

3.将英语演讲课变成技巧学习与切实提高英语水平的过程。英语演讲课应该是在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已经基本扎实的情况下运用语境教学,来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的高级语言课程。而警察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总体不太高,口语表达能力弱,因此,演讲课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重任。

由于英语演讲课是书面语言和口语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学会演讲就必须学会撰写演讲稿。而在进行演讲稿的写作时,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书面语词汇、句法以及对修辞的运用,具有组织材料,观点的能力,能把事例层层扩展,并使自己的演讲稿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在演讲稿准备过程中,学生对稿件的修改润色会使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能从简单的日常生活表达推向新的高度。

五、课堂设计与实践

笔者自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为本院二年级专科生开设英语演讲选修课,本学期是第二次。课程具体安排操作如下:

在上演讲课的开始阶段,并不刻意要求学生演讲内容的逻辑性、观点是否突出明确,遣词造句是否精准,肢体语言是否到位,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讲台上说够规定的时间即可,并且要求他们声音洪亮,能让合堂教室内所有的人听到。这并不是要降低英语演讲课的标准,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常见的怯场问题。因此,在每堂演讲课上,我们经常会营造一种比较正式的场景氛围,要求学生精力集中,情绪饱满,举止淡定,同时,给予轻松和趣味性的引导。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会拿出40分钟为学生讲解英语演讲的相关理论,涉及到如何选题,如何分析听众,如何写演讲稿的开头、主体和结尾,如何在讲稿中引用例子等等;然后给学生播放演讲视频材料,并给与分析讲解;观看完后,让学生对学习的视频内容用英语进行评价。在剩下的时间里,让学生把学到的演讲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有时采用分组实践的模式,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主持人带领,进行小组演讲练习,演讲内容要与当堂所学的演讲理论相关,题目自定。有时采取全班同学一起参与的形式,由教师找课堂上较积极的同学上台演讲,请不参c的同学做笔记来进行点评,调动每个学生发言的欲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训练。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每次课后会给学生布置一个有挖掘潜力的主题,让学生们回去做调查,收集资料,然后写好演讲稿,以便在下次课开始前,能够到台上进行脱稿演讲。总之,整个课程首先要从解决自信心方面做起,循序渐进的进行每一步,在各个阶段都要及时表扬学生们所取得的进步,并随时发现不足指出,使他们始终感受到鼓舞,保持良好的学校热情和学习状态。在2016年十月举办的外研社杯口语大赛山东赛区比赛中,我校学生在与众多英语专业学生同场竞技的情况下,获得总分第16名,山东省三等奖的好成绩,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口语及演讲的兴趣。

六、课程开设效果反馈

课程结束时,笔者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符合最初的预想,学生们对英语演讲课的开设表示出极大地欢迎和支持。

1.学生们普遍认为他们在英语演讲课上收获了自信心,提升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他们认为,在不同语境中对于不同的讲话技巧,他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强化了语境意识和交流意识。

2. 80%的同学认为英语演讲课作为英语课的一种课型,帮助他们巩固了英语基础知识,提高了英语口头表达的欲望和表达能力。

3. 7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逻辑能力得到了提升,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4. 6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肢体语言比过去丰富的多,而且运用的更加得当更加到位。

5. 58% 的同学认为自己对英语演讲课上展示的文化背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也带动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七、结论

经过两学期的实验,结果发现,英语演讲课程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活动和全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模式,试图突破过去口语课程传统的语言形式的训练,起到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作用。它确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英语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这门新课型能使学生从纯语言练习中解放出来,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朝着成功的交流者方向迈进。因此,在警察院校开展此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何宁.英语专业口语课教学浅析[J].外语界,1999,(3).

[2]康志峰,路效用.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9).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王彤.英语演讲课与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6).

[5]王艳.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J].外语界, 2001,(3).

[6]吴敏苏.大学英语演讲课教学方法刍议[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第11篇

一、演讲前的准备

林肯曾经说过:“我相信,我若是无话可说,就是经验再多,年龄再老,也不能免于难为情。” 要进行成功的演讲,需要有成功的准备,否则,未经准备即出现在听众面前,与未穿衣服一样。卡耐基也一再强调,只有有备而来的演说者才能获得自信和成功。如果没有准备,就像一个人上了战场,带着有故障的武器,并且身无弹药。任何演讲都需要作一定准备,长则数十年,短则数分钟。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那么在公开演讲前要做哪些准备?最重要的是了解你将要面对的演讲对象,想方设法了解演讲听众的需求。演说者与听众间建立起和谐关系,是一切成功演说的关键。根据听众的兴趣来讲演可以有效地抓住受众,也可以使自己尽早进入演讲的角色。

曾把《如何寻找自己》这一题目讲过六千多次的演讲家罗索·康威尔博士这样回忆:“当我去某一城或某一镇访问时,总是设法尽早抵达。以便去看看邮政局长、旅馆经理、学校校长、牧师们,然后会找时间去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历史与他们拥有的发展机会。然后,我才发表演说,对哪些人谈论,就得适当地选择当地题材。”

二、核心观点贯始终

无论你采用何种方式来确定演讲稿的结构,你都可以通过列出重点段落或概念作为“记忆触发点”来节省时间,也就是要抓住要点,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把整篇文章写出来。

曼德尔沟通有限公司的CEO史蒂夫·曼德尔(Steve Mandel)认为,记忆触发点模式有助于演讲时的即兴发挥,而听众也喜欢听。“我告诉那些演讲人,演讲时不要唱独角戏,要多用对话模式与听众进行沟通,就像两个人坐在厨房的桌子边聊天那样,这会令人感觉自然、放松,而且你还不用花很多心思去想说些什么。而独白式的演讲就是一个人对着幻灯片生硬地自言自语。”

曼德尔说,在准备演讲的开始阶段,应该花更多时间去琢磨如何围绕核心观点来组织演讲内容。“电梯式演讲”是指核心观点始终贯穿整个演讲过程,就像电梯在每个楼层间运行一样。当然这得花费时间,但却是值得的,可以避免在遇到挫折时就投降,也可以避免在找到核心观点之前,在那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花太多时间。

三、演讲时巧妙运用技巧

当公开演讲马上就要来临,而你虽已经准备了数个小时,可仍然怯场。有一则古老的戏剧法则这样说到:“谁若不再有怯场的感觉,他定会走下坡路,而且必然会退出舞台世界。”所以演讲者不是要消除怯场,而仅仅是要控制怯场的消极方面。当一个人处于一个很特别的场景之下时,精神就会紧张,一旦急剧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语无伦次、昏厥等极端现象。在演讲准备工作已做得充分后,演讲者需要关注一些小细节就可以把怯场控制住,例如穿稍宽松衣服、深呼吸、建立自信等等。

人们常常更多地根据感觉和直觉,而很少凭借理智来做决定,当然前提是“讲什么”实事求是,而且翔实具体。所以如何把准备好的演讲题材说到人们心坎儿里去,这决定着演讲的成败,但更多取决于演讲前的充分构思和准备--“猪肚”,但演讲中的“凤头”和“鱼尾”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每个演讲都需要有一个无与伦比的、非常吸引人的导语,导语的目的是要让听众从自身角度出发确信,这个演讲对演讲者十分重要。

开场一定要与众不同,确切地说就是一定要在开场时就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纵观那些优秀的演讲家,他们大多以四种方式来开始自己的演讲:一、一则小故事。幽默故事和一般故事都可以,使用幽默故事当然要求讲话者要有幽默秉赋,切不可平淡呆板;而后一类故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轶事趣闻,也可以是中外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二、展示物品。讲话之前,先拿出一件物品,肯定会让在座的听众挺直身子。他们会猜想:他要表演魔术吗?这就引起了听众的好奇;三、令人震惊的事实。它可以使听者从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中醒悟过来,造成一种“悬念”,使听者急于了解更多情况;四、涉及听者切身利益的话。把自己讲话的内容与听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引起听者的关注和重视。

应该摒弃的开头有:沽名钓誉式,把空洞客套的导语当作时髦的开场白,“很可惜我没怎么准备,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要试一试……”;不言而喻的事,无聊,“我们今天相聚在一起,因为……”;自杀式,无异于告诉听众,他们是何等的不重要,“我很抱歉,给诸位带来了负担,但……”一旦使用这样的开场方式,演讲将失败无疑。

结束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精彩的结束语犹如与人话别,能促人深思。一般来说,结尾都要总结观点,简明扼要地对所阐述的思想和观点做一个高度概括的总结,以达到强化主题、画龙点睛之作用;“请求采取行动”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演讲者在结尾可以以充满激情、扣人心弦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主张,赢得听众感情共鸣,对听众的理智和感情进行呼唤,鼓舞听众振奋精神,付诸行动;结尾的另一个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提出问题,甚至是一系列的问题,这能引起听众深入思考;如果已经掌握了演讲的奥秘,好的演讲者经常会用用含蓄、幽默的言辞或动作作为结尾,意思虽未直接表露,但富有趣味,发人深省,听众在欢声笑语中禁不住要去思考、领会演讲者含而未露的深刻用意。

当然,所有的解决方法,都像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如果不能参透其中玄机,那么“方法”层面的“知识”就永远不可能变成“智慧”,你也将仍然经受着演讲前的局促不安,并且收获“蹩脚”的演讲。

四、勤加预演“怎么说”

某咨询公司的总裁玛里琳·莫布利(Marilynn Mobley)建议在演讲稿还未定稿之前就开始预演,这样就可以尽早知道在哪些地方你可能会讲太长时间、哪些内容还需要调整。

莫布利在准备一个演讲时,是这样安排时间的:因为对话题和听众都很熟悉,她先用15%的时间调查听众的需求;50%的时间用来准备演讲---确定论点、收集论据、设定起承转合、制作幻灯片;20%的时间用来进行初步的预演,“就当有听众在面前,练习如何停顿、如何结合幻灯片讲解,并熟悉设备,从而确定整个过程是否可行,时间拿捏是否合理”;10%的时间是在初步预演后进一步修改演讲稿,包括编辑文字和调换某些幻灯片的顺序;剩下5%的时间用来进行最后的预演。

先想想你以前通常是怎么准备演讲的。也许你和大多数经理人一样,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或在路上分秒必争,或在办公室里忙里偷闲。

专家认为,这种方式大有问题:花太多的时间去练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预演。预演意味着要站起来,用和真实演讲同样的手势、同样的眼神,配合视听设备控制演讲进程。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演讲教学;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8-0045-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3.012

在全球知识、文化、科技竞争的场所,个人在职场参与人际沟通的机会相当多,如果缺乏演讲的能力将限制个人生活与职场的上升与发展。演讲能力除了能提高生涯发展潜力与就业能力,学者们也认为演讲教学可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演讲教学提供学生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以及与他人互动交流的机会,并能通过他人的检验来改善自己的思维。

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外语沟通的能力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指标,而要克服学生外语学习困难,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言表达能力以达成高等教育的目标,语言教师就必须发展有效的教学方式,实施完备的教学策略才能获得教学的最大成效。

1 英语演讲教学的起源,发展与重要性

演讲学起源于古希腊与罗马。古罗马时期由于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引用时事或重要的社会议题,要求学生发表意见或相互辩论,目的是为训练政治哲学演讲家。罗马帝国建立后,百姓参政权减少,言论也受到限制,演讲学于是日益没落。文艺复兴的来临再度开启演讲学的研究。近年来,英国的学者们更将口述英语提升到与写作英语相同的境界与水平,并认为口述英语与写作英语在日常生活中应居同等地位。

从历史演变来看,演讲活动与整个社会环境民主与高度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社会愈民主愈蓬勃发展,演讲活动就愈兴盛。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演讲不仅是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主要媒介,学习演讲本身也被视为深具价值的教育科目。

演讲的过程包括了主题拟定、收集相关资料、阅读资料、思考文章的组织与撰写讲稿内容,其中牵涉了听、说、读、写表达能力的运用以及与听众的沟通与互动。发表演讲的过程是培养个人独立思考、主动寻求知识与沟通能力的展现,也是新时期教育青年学生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学校对英语演讲教学的重视可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有利的基础。

2 教学效果的涵义与影响因素

2.1教学效果的涵义

教学效果的理念建构是以Bandura的“自我效果”(self-efficacy)概念为基础开始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学效果研究的主流即是探讨“过程一结果”模式(process—product),强调师生间教学与学习过程间的交互作用,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80年代开始至今,研究范围则涉及教师思考、教材的组织结构与教师的回馈评价。教学策略与技巧主要与教师和教学专业知识相关,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与专业学科教学知识,教师的思考与决定、教学行动三个方面的研究,这些范围都各自包含了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在内。

2.2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Harris回顾历年来有关的研究后提出四点达成教学效果结论:首先,具体清晰的教学目的,是达成教育成果与教学成效的重要基础;其次,教学过程中技巧与行为关系着教学品质的良好与否;第三,广泛多元的教学模式或策略是达成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最后,教师的反思、探究与持续专业的发展与成长都与有效教学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教学不等于学习,教学效果的发挥才是达成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获得学习的保障。了解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进一步达成有效教学的途径。因此,研究教学效果与其影响因素的观点大致可从教学前教师的思考与规划、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教学策略与评价,以及教学后的教师经验反思来探究。

3 教师演讲教学过程

3.1教学前进行复习与预习

教师进行正式教学前对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与检讨,作为正式教学的前导,然后进行预订课程内容的教学。复习的内容范围是不同英语演讲主题的写作方式与基本原则,使学生日渐将课本知识活化为内在逻辑思考的一部分。

3.2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如同朋友一样,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教师极少以命令的语气和同学交谈,其角色属于协助者与引导者。教师授课时,眼神温和地环视全班的每一位同学;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叫出每位同学的英文名字,并给予全班均等发言的机会,赞美学生的表现;当学生发言时,非常专注于聆听学生的演说内容,时常点头、微笑,不会立即纠正学生的语法和发音错误;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仅给予婉转的建议与批评,随时提供学生课后个别辅导的时间。

3.3形成性评价检核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评价更能反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真实世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较为接近,与教师的教学相关,更能真实测量学生学习的品质。学生要应用他们所习得的知识与技巧,表现出认知的复杂度。教师以持续性、真实性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3.4教学后的教师经验反思

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经验作反思活动。反思的方式主要以记笔记的方式,在教学评价笔记本内记录学生每周的学习状况。反思的内容是个别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吸收程度、学习成果呈现的学习状态与师生间的互动状态。

4 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活动是外语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对话教学主要以英语的对话方式进行教学。

第13篇

除了雕琢核心观点鲜明的文稿,制作形象生动的幻灯片和熟悉现场技术设备之外,更重要的是搞清以下几个概念并均衡分配时间:“说什么”“怎么说”;“练习”“预演”;“物质准备”“心理准备”。

很多经理人都是在演讲结束时才开始大彻大悟:“要是我处理那个问题时,稍稍多一点技巧就好了”;“要是能找到更多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支持我的观点就好了”。当然,演讲过后最追悔莫及就是:“要是我有更多时间准备就好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完全于事无补。

事实上,对大多数经理人来说,有再多的时间准备演讲也还是不够。如果你熬了三个晚上来准备,讲完之后你会觉得应该熬五个晚上才行。

时间总显得不够用,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经理人在演讲上追求尽善尽美。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通常也就是指,你是否真正理解了练习和预演的不同),决定了你的演讲是平淡无奇,还是震撼人心。

也就是说,在如何利用时间上并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每个经理人千差万别,他们有各自的目标、演讲经验,对演讲内容和听众的把握能力各异,所采用的视听设备也不同,因此"共同规律"即使有也用处不大。专家认为,更好和更现实的做法是:合理利用你能挤出的每一分钟时间。

雕琢讲稿“说什么”

首先要撰写演讲文稿,然后制作图表或幻灯片来做补充。这好像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许多经理人却是先做幻灯片,然后再在上面编写句子。尽管有些人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颠倒顺序的容易造成演讲杂乱无章、主题涣散。

一旦开始写演讲稿,要留出充裕的时间对文稿进行编辑润色。专业的演讲稿撰写人建议在写第一稿时,要尽可能快,不要停下来去修改已写完的部分,或者去反复推敲措辞。这些工作留到以后来做。简练并生动的语言必须经过不断地修改才能出现,而不是在草稿阶段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编辑文稿时,要大刀阔斧敢于下手。研究演讲艺术的大卫·登普西教授(daviddempsey)说:"能用三个观点突出主题,就不要用十个观点,这样反而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印象。要不断地问自己,这是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不是最好的例子?这是不是说明我的观点最有煽动力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的结论或重要观点没有经过精心琢磨和反复修改,登普西认为:“不管花多少时间去练习,不管你的演讲技巧有多么高超,都不能掩饰这个根本的缺陷。”

卡内基顾问公司(dalecarnegie&associates)的课程总监大卫·格林(davidgreen)建议时间紧张的经理人记住:"做好眼前事,胜过事后诸葛亮。"尽管你希望自己的演讲稿和幻灯片出类拔萃,但是你不能在推敲词句上浪费过多时间,何况实际演讲的时候也许不会照本宣科。

格林认为:“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准备好演讲的时间比他们自己认为的要早得多。他们需要安排更多的时间来排练和演习如何与听众互动。”

核心观点贯始终

无论你采用何种方式来确定演讲稿的结构,你都可以通过列出重点段落或概念作为“记忆触发点”来节省时间,也就是要抓住要点,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把整篇文章写出来。

曼德尔沟通有限公司的ceo史蒂夫·曼德尔(stevemandel)认为,记忆触发点模式有助于演讲时的即兴发挥,而听众也喜欢听。“我告诉那些演讲人,演讲时不要唱独角戏,要多用对话模式与听众进行沟通,就像两个人坐在厨房的桌子边聊天那样,这会令人感觉自然、放松,而且你还不用花很多心思去想说些什么。而独白式的演讲就是一个人对着幻灯片生硬地自言自语。”

曼德尔说,在准备演讲的开始阶段,应该花更多时间去琢磨如何围绕核心观点来组织演讲内容。“电梯式演讲”是指核心观点始终贯穿整个演讲过程,就像电梯在每个楼层间运行一样。当然这得花费时间,但却是值得的,可以避免在遇到挫折时就投降,也可以避免在找到核心观点之前,在那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花太多时间。

勤加预演“怎么说”

某咨询公司的总裁玛里琳·莫布利(marilynnmobley)建议在演讲稿还未定稿之前就开始预演,这样就可以尽早知道在哪些地方你可能会讲太长时间、哪些内容还需要调整。

莫布利在准备一个演讲时,是这样安排时间的:因为对话题和听众都很熟悉,她先用15%的时间调查听众的需求;50%的时间用来准备演讲---确定论点、收集论据、设定起承转合、制作幻灯片;20%的时间用来进行初步的预演,“就当有听众在面前,练习如何停顿、如何结合幻灯片讲解,并熟悉设备,从而确定整个过程是否可行,时间拿捏是否合理”;10%的时间是在初步预演后进一步修改演讲稿,包括编辑文字和调换某些幻灯片的顺序;剩下5%的时间用来进行最后的预演。

先想想你以前通常是怎么准备演讲的。也许你和大多数经理人一样,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或在路上分秒必争,或在办公室里忙里偷闲。:

专家认为,这种方式大有问题:花太多的时间去练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预演。预演意味着要站起来,用和真实演讲同样的手势、同样的眼神,配合视听设备控制演讲进程。

第14篇

1. 从写演讲稿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1拟演讲稿

优秀的演讲从优秀的演讲稿开始。教师一开始须对演讲内容做出具体要求。内容上可以选择开放型、半开放型,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便于学生打开话匣子。笔者采用的是半开放型,例如,最近给学生的写作主题是“My Ideal Job”,让学生围绕该主题写自己将来的理想职业,这样接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会很乐意去写,也就有真情实感,最后才会写得好。

1.2改演讲稿

在组织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修改、润色学生的演讲稿,让学生在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就学会正确地表达。首先要改的就是学生的语法错误,这能保证他们的内容正确,再者要改的就是不地道、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这能让学生学会一些新的词汇和句式。一般情况下,可以提前两天修改学生的稿子,以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背诵,更好地展现学生的风采。

例如:某位学生在演讲稿中的第一段中写道:“I want to be a teacher, a doctor, and even a policewoman in the past. But I want to be a reporter now.”乍一看,没多大问题,只需将第二个单词“want”改为“wanted”即可。但要想学生达到演讲该有的气势,不妨在句子结构上下点功夫。笔者利用平行结构将其改为:“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 teacher because a teacher can spread knowledge;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 doctor because a doctor can cure illness and make people healthy; when I was young, I also wanted to be a policewoman because a policewoman can catch those who commit crimes. However, I want to be a reporter now because I can tell people the truth at once, interview many famous people an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这样一来,前几句做了充分的铺垫,增强了演讲的气势,极大地吊起听众的胃口,能让听众饶有兴趣地听下去。

2. 从做演讲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想学生完美地在演讲中呈现所写的内容,必须让他们将经过修改的演讲稿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脱稿并大声的讲出来。首先,作为英语教师,要做学生演讲的第一个听众,细心地听学生朗读演讲稿,记下学生读音不正确的单词,等学生读完后一一纠正,直到学生发音正确无误为止。其次,作为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做正确的指导。例如,学生的演讲中经常要用到一般疑问句,这就要指导他们使用升调朗读。遇到较长的句子,要教会学生停顿的地方,不妨让学生标出,让他们在朗读阶段就有停顿的意识,这样到演讲时也就能够完美地呈现自己的观点了。

3. 从听演讲中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听是获得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和坦珀利也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在语言技能目标中明确给出了各级听力技能的目标描述。其中,第四级目标为: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都知道听力的重要性,但学生的听力一直是较难提高的项目。笔者所开展的课前英语演讲,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听的能力。首先,一位学生在讲台上演讲,其他学生作为听众,由于换了讲台上的主角,他们会听得格外认真,渴望了解做演讲的学生对相同话题的不同看法。其次,在演讲者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他们的语音语调已经得到纠正,此时的听众能够感知自己所学词汇的正确读音,并适当记下重点内容并准备提问演讲者,其实该过程就是很好的听力练习,不仅锻炼了听众听的能力,也让更多的学生有说的机会,同时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口头交流。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有时,演讲者甚至被问的“下不了台”。然而,这正是这一微活动想达到的知识、情感目标。

4. 从读他人演讲稿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演讲是一门艺术。要想英语课前演讲发挥充分的学习辐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试图将一周的演讲稿编辑、复印给学生,让他们阅读他人的作品,感悟他人在演讲中使用的语言技巧,尽量化为己有,争取用在自己的写作中。这样,课前演讲这一微活动,就能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了。

5. 结束语

在开展英语课前演讲这一微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写演讲稿时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做演讲中练习口语、增强自信;在做听众的过程中提高听力和口语;在阅读他人演讲稿时学习优秀的表达,扩大阅读量。一句话,英语课前演讲既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开阔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英语教师,都可以尝试一下。它一定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15篇

关键词:初中;蒙蒙语文;演讲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08-01

无论是在课文难度,又或者在教会学生人生道理上都有了跨越,需要我们的蒙语文老师更加悉心去教导和用心去教学,思考出符合初中生的蒙语文教学方法。"演讲式"教学因此应运而生,是蒙语文教学众多方法的一种组成,它意在强调蒙语文老师在讲授初中蒙语文时的精神风貌和交流技巧,用一种更加有特色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初中蒙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演讲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初中蒙语文"演讲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些演讲上的技巧融入蒙语文课堂中去,因为演讲也是基于汉语之上,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处理,在技巧上有许多讲究。总体来说,演讲和蒙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很多的共性,就比方说:演讲者在语言表达上就会通过一些声调的抑扬顿挫和语言的转音停顿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技巧可以让疲惫的观众重新焕发激情;演讲者经常会用一些"口号万岁",都是一种对文字的浓缩,旨在使听众内心产生共鸣等,而将这些技巧就可以用到蒙语文课堂中去,教师可以刻意地去学习这些技巧,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个人魅力,更能让整个蒙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在演讲中,对于演讲者以及讲稿都有非常多的技巧,甚至形成了系统的规范,我们甚至可以假设,演讲者就是蒙语文老师,通过对自己声音的处理以及教学大纲的梳理为自己打造量身定做的舞台,将蒙语文课堂讲授当成做一场演讲,让学生享受到一场饕餮盛宴,整堂课都处在一种被引导状态,跟随老师的思路,被老师刻意去引导,提升整个课堂的质量。初中蒙语文"演讲式"教学是一种特色教学,对蒙语文教师个人素质及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为了学生去改变,而这种改变也有益于教师自身的成长。

2."演讲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演讲是一门大学问,正规来说整个演讲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要在这几分钟内,让演讲者和自己的讲稿都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状态,带动全场氛围,是一种严苛的要求,但是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也正因此,演讲更像是一种魔力,拥有让全场观众呐喊的效果。演讲的成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演讲者自身的个人魅力,包括对一些姿态或者声音的处理;另一方面就是讲稿的处理。

由此可以类比到课堂,初中蒙语文课堂要达到演讲氛围中所凸显的那种激情生动,也需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自身的个人魅力,需要老师去了解一些基本的演讲技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一调到底,而是要有变化,值得激情的时候就要激情,值得低沉的时候就要低沉,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对自己的语言特点进行改变,多用一些能吸引学生的幽默式语言,使蒙语文课堂不要变得那么呆板;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对于自己每堂课教学大纲的处理,这节课要讲什么?怎么讲?如何和上一节课联系起来?又怎样使课堂有意思?这就是对文字的处理,教师需要花费心思在大纲上,要将整节课安排得有层次、有质感,使学生感到充沛,对于知识点趣味化,就比如:在古诗词讲授过程中,就可以借用现代语言使一些艰涩的知识变得白话,或者使场景变得有趣起来,加一些历史知识在里面等。只有蒙语文教师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才能将演讲融入蒙语文课堂中,初中蒙语文课堂定然能够焕发出演讲的魅力,充满激情与生动。

2.1利用多媒体进行蒙语文教学。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开始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利用多媒体进行蒙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利用PPT课件将文字知识转化配之以文字,既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又有利于增强蒙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蒙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2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蒙语文的积极性。在蒙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展现课文中的情节,还可以利用具体的物品、图画、音乐等再现课文中的情节,这样多种方式的教学,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在授课过程中给了他们美的熏陶,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2.3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演讲。蒙语文课堂前进行演讲不局限于时间的长短,目的是利用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在接下来的蒙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气氛,同时通过在台上的几分钟演讲,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有利于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和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沟通。

2.4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和探究。教师要在蒙语文课堂中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讨论式和问答式两种方法皆可,但在活动教学中,往往讨论式优于问答式。问答式虽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蒙语文的积极性,但回答的问题往往是老师已经预设好的问题,答案也是老师预定的标准,而讨论式则在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2.5布置多样有趣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作为初中蒙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提高蒙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关注到如何提高蒙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可以要求学生预习备课,在课堂中上台讲课。这样的作业形式新颖,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实现有效教学。

2.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优化蒙语文教学语言。语言,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人际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蒙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它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精心地设计教学语言,化抽象为具体,要生动、形象与风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肢体动作、眼神目光、面部表情来诠释讲解内容,这样的综合运用"各种"语言有助于提高蒙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

初中蒙语文课堂"演讲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教师教学风格的转变,将原先沉闷、呆板的蒙语文课堂加入一些演讲元素而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更加主动,愿意去听老师讲课,因为有意思!因为有激情!因为更像是艺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