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经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浅表开发,缺乏特色在湘西目前的旅游中,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首先,旅游产品缺乏创新的开发能力,形式上比较老化僵硬。直到现阶段,凤凰依然以其既有的传统魅力吸引着游客们,在产品上并没有做到及时的创新,导致难以吸引回头客。其次,湘西州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大,并没有探寻出富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当前的文化资源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造成产品民族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个性不够突出。凤凰极具民族特色的土家族西兰卡普织锦是非常有名的手工作品,富有名气,然而近年来手工制作者越来越少,创新的势头并不明显。第三,旅游的形式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题,缺乏游客对民族文化的体验和参与旅游项目,更缺乏针对不同游客为目标的专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层次不高,产品构成十分单一。
(二)民族文化旅游协作:整体不力,各自为政针对这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局部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湘西州的村寨相对独立,旅游区中民族村寨群的整合力度不强,没有得到完全实现,景区和景区之间重复项目太多,没有新意,不能吸引回头顾客、带来流连忘返的美好感觉。第二,整体而言,张家界可以说是湖南省旅游业的重点地域,其独有的地域优势使其成为湖南旅游业的核心。随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其也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在日趋完善。除此之外,世界闻名的湖南凤凰古城更是有着独特的客源市场,相关的地理位置也是其他旅游景点所无法比拟的。由于其经营模式、旅游项目、市场开发以及营销都与张家界的有所不同,使得张家界和凤凰古城的旅游业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各自为主。正因为如此,从外界看来,湘西内部的旅游行业显得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集合体,人力资源、交通、旅游服务等各方面的综合力不强,整合力度不集中,县与县之间合作开发意识缺乏。
(三)民族文化旅游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参与旅游内容上,形式单一,主要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听导游讲解,毫无新意,而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多停留在浅显的层次,多是以模仿为主,无法激发游客参与到其中,比如土家族的结婚习俗哭嫁,哭嫁这一习俗本身有很强的参与性,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当新娘或者新郎,与当地知晓哭嫁流程的人们一起表演,让他们全身心地感受哭嫁的趣味和特色,哭嫁歌也可以现学现唱或是即兴改编。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游客的兴趣,也能让旅游者充分感受到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民族文化旅游促销:魄力不足,运作乏力为什么同是小镇,湘西凤凰相较于云南丽江的名气却小很多,难于具备国际知名度,也不能吸引大多数的回头客源,最大的原因还是旅游推销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湘西州内的民族旅游区还未形成完整统一的标识系统,在部分已经开放的旅游景区缺乏基本的信息资料,这让游客来到此地感觉是一头雾水,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其次,湘西旅游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进行高水平的策划和包装难度高,保守的营销方式和有限的营销资源使得湘西州部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至今还无人知晓,有“久在深闺人未知”的韵味。第三,湘西的民族文化旅游尚未形成统一品牌,品牌的定位、塑造、提升以及推广等方面还应加大工作量,如何使湘西能够被世人皆知,将“神秘湘西”的品牌做大,保证游客来源,也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促进湘西旅游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旅游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湘西州最具特色的资源,但是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的是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建立好民族旅游的生态环境,不仅实现湘西州的经济发展,更要实现湘西州的社会发展,两者达到统一。
(一)实施整体规划,健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新体制要想发展湘西的旅游行业,就必须建立一个适合民族发展的旅游文化经济产业的宏观管理体制。一方面,建议政府成立民族特色服务站和委员会,经过对工作人员的特殊培训,实现对本区域旅游经济产业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并且在各县、市下设立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管理分会,广泛调研、征集,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的决策建议,为州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指导小组的研究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和意见。另一方面,逐步完善旅游行业组织和旅游中介机构,成立湘西州旅游协会,并且设立旅行社、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旅游餐饮等分会,协会和分会的相关章程、职能、活动方式和经费来源要真正体现民间、协调、自律的特征。同时尽快从旅游局的主管业务中分离出来,实现事业化和企业化,逐步建立和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的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湘西州旅游经济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次,建立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科学决策机制。一方面,应该以位于湘西州政府所在地的吉首大学为依托,整理联合湘西州内各相关科研机构,建立湘西州民族文化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民族文化信息库,为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服务。另一方面,针对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队伍缺乏民族文化底蕴的现象,应该加强与相关大专院校的沟通联系,着力吸引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尽快建立一支适应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队伍。
(二)优化产业条件,建立健全政府宏观政策导向机制首先,建立健全本区域旅游经济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第一,做大做强民族风情体验旅游产品,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重点,充分展示和传承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习俗、民族节庆、风味食品、竞技活动、生产劳动等民族风情文化;第二,做好做精特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古丈茶文化、楚巫文化、民族服饰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等资源优势,努力开发如“里耶古城”、“南方长城”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第三,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面向省内外的中高档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同时积极鼓励和规范发展大众化乡村旅游产品。其次,改进优化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环境。第一,应该深入学习并且贯彻落实相关旅游业法律法规,为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并健全地方配套性法规政策,特别是在税费征收、招商引资等方面依法制定有利的支持政策;第二,消除一切不合理收费、重复收费和乱收费行为,减轻民族文化旅游企业的负担,努力将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和优化社会环境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第三,应该完善旅游交通环境。加快发展旅游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湘西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改善湘西州的旅游交通环境,是提高湘西旅游业整体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三)加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正确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观念。科学的旅游开发观念是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湘西州在大力发展土家族、苗族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一是要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帮助广大民众树立起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观念;二是教育广大市民、民众不要让经济效益冲昏头脑,鼓励他们自觉自发地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另一方面,湘西州各相关企事业组织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全面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切实利益,尊重他们的民俗文化习惯和生活模式,做到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尽量避免引起当地居民和外来开发者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在短时间内构建起全民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体系。第二,有效提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障力度,做好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评估。需要本地创建相关立法程序,对若干重要民族文化遗产实施法律保护,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资源普查、评估、抢救和保护。同时,以创建旅游业品牌为最终目的,通过一系列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实行责任制,对湘西州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到分层、逐级保护,创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加大文化遗产申报的经费,并且做好相关的文化交接工作,更应该加大相关的广告宣传投资,现阶段的目标就是争取在2015年之前完成湖南凤凰古城文化遗址的申报工作。
[关键词]文化;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参考文献]
[1]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张玉玲.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访谢名家[EB].南方网.[2006-05-23]./nflr/llzhuanti/whjj/tt/200605230350.htm.
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茶文化可以扩大茶产品的销售传播渠道,可以推动茶产品的品牌建设,可以增加茶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产业等。在国内有很多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茶马古道”,一千多年来,联系着内地与的经济文化交流,如今,古道已成为一种精神与文明的象征,这种古道文化掀起了此起彼伏的黑茶热,推动了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西湖龙井,品质上乘,但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赋予了其更高的附加值。安溪铁观音,畅销全国,得益于多年开展的茶文化宣传活动,让安溪县从有名的贫困县向全国经济百强县华丽转变。
2茶文化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实例
2.1茶文化发展对三江县茶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山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据报道,2013年三江县共有5万多农户30多万人种植茶叶,茶园总面积达9867hm2,年产干茶10500t,总产值10.1亿元,茶叶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茶园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3]。三江县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当地茶文化的发展是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三江县政府意识到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宣传三江茶文化:将具有浓郁侗族风情特色的侗族文化与茶文化结合,通过以“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为载体,把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侗族风情与茶文化结合,开发茶文化旅游,以侗民俗文化品牌提升三江茶叶品牌[4];举办“三江春”等茶文化节,展示茶叶产品、茶叶加工设备,组织百名侗妹手工炒茶、打油茶,万名游客在风雨桥上品尝茶叶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地特色茶文化。三江县通过大力打造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好地向外界宣传、推介三江茶叶,提高了三江茶叶的知名度,拓宽了茶叶市场。
2.2茶文化对六堡茶发展的推动作用
广西六堡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品质及保健作用独特,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成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其文化内涵长期得不到系统的挖掘整理宣传,仅有东南亚、粤港澳、广西和国内极少数消费者对六堡茶有所了解[5],严重制约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导致梧州长期存在茶园稀少、茶产量低、六堡茶制作出现断层的现象,甚至一度沦落为边缘的“夕阳产业”。到2002年,广西的六堡茶生产企业仅存2家,产量不足1000t,产值不足2000万元,内需市场低迷,65%的产品供出口[6]。2004年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把六堡茶培育为梧州重要支柱农业产业。同时,有关六堡茶的文化也逐渐被重视挖掘宣传,政府和企业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种茶博会,茶文化节,六堡茶品茶、斗茶赛,相关的摄影、诗歌大赛,大力挖掘六堡茶的文化精神内涵,展现六堡茶魅力。此外,越来越多介绍六堡茶的书籍《中国六堡茶》、《六堡茶文萃》、《六堡茶》等也出版发行。六堡茶茶文化的挖掘与发展,极大地推广了六堡茶,提高了六堡茶的知名度,迅速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六堡茶的价格稳步上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内销售已从2003年以前的几乎空白拓展到2012年的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区[7]。截至2012年12月,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共有38家,六堡茶年总产量达到了8500t,产值超8.5亿元[8]。据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达8.79亿元,在黑茶类列第2位,仅次于普洱茶,在整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列第31位。六堡茶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这与茶文化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2.3茶文化旅游推动广西桂林茶叶科技园的发展
广西桂林茶叶科技园,位于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内,该园将茶叶科学、茶文化与旅游、经营相结合,以游览、科技示范、休闲、品茶为主题,开展茶文化旅游。园内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建设,设置有“二园”和“五厅一台”(茶树品种园和茶叶高产示范园,茶叶加工厅、科普厅、茶史陆羽厅、茶艺品茶厅、产品展示厅及了望台),以一个别致的窗口,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现代茶业。作为全新的桂林特色旅游产品、涉外旅游定点单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至2007年4月,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多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0万多人次;至2006年底,旅游者购买茶叶、茶制品、茶具等销售额共4800多万元[9],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了一条茶文化与茶产业经济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广西的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2.4茶文化旅游带动七仙峰茶场的发展
阳朔七仙峰茶场位于旅游名县桂林阳朔县城北十余里的山区,是著名歌剧《刘三姐》“采茶歌”的拍摄场地。茶场景区开设有茶叶科普区、产品展示区、制茶体验区、茶叶品尝区等,游客在景区里,除可以尽情游览优美的茶园景色外,还可以亲自采茶制茶,体验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品尝亲手加工的茶叶,品尝用茶叶烹调的各种美食,享受茶文化的乐趣。目前茶场已发展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荣获广西第一批“新乐茶休闲游”新线路景点,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生态农家乐旅游景点,集观光、餐饮、住宿、采茶、茶艺表演、品茶购物为一体[10]。据李良活、陈新强报道[11],七仙峰茶场景区2010年春开始运营旅游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已达53000多人次,游客以桂林市与附近城镇的年轻人为主,还有部分是前来阳朔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茶场2012年茶叶产量15000多kg,景区内销售量就占了60%,每公斤平均售价250元以上,茶叶销售收入450多万元。
3加快广西茶文化的建设步伐,推动广西茶业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突出,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要充分重视挖掘整理具有广西特色的茶文化,弘扬茶文化精神,借文化打造品牌,提高广西茶叶的知名度,促进广西茶产业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3.1提高意识,做好规划
茶产业发展到今天,茶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茶文化赋予茶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茶文化的发展已成为茶产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因此,广西茶行业要抓住机遇,提高意识,把广西茶文化建设作为重点纳入到广西茶产业发展规划中,拿出切实可行的详细方案,让茶文化更好地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发展。
3.2加强茶文化的挖掘宣扬力度
广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吕仙茶、象州茶、容州竹茶等生产[12],应充分重视广西茶史资料的挖掘、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六堡茶、南山白毛茶、西山茶、凌云白毫茶、茉莉花茶等文化的研究,形成本土特色茶文化,使广西茶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地注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定期举办茶歌、茶联、茶书画、茶摄影创作等比赛,举办茶文化节、茶事活动;定期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适时邀请茶文化专家做相关报告,交流广西茶文化、茶产业经济的经验,探讨发展之路,等等,积极传播、宣扬广西茶文化,使广西的茶产品打上文化的烙印,走向全国市场。
3.3加强茶叶企业的茶文化建设
广西茶产业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品牌少,茶叶“有品无牌”,导致广西茶叶价值低,知名度小,没有市场竞争力。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广西的茶叶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忽视了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是企业的精神灵魂,是企业吸引民众的永恒魅力。因此,加强广西茶叶企业的茶文化建设,以茶文化建设来支撑茶叶品牌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茶叶企业要挖掘、提炼与总结茶文化元素,不断创新与提升,将茶文化内涵融入到茶叶生产、茶产品中,打造特色,以优秀的茶文化来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扩大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推动茶企的经济发展。
3.4进一步发展茶文化旅游
(一)落实“十二五”服务业专项规划,探索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实施国家规划的新机制推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近期的主要任务,是要落实“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要努力探索、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实施国家规划的新机制。政府作为规划的制订者和组织实施者,要着力于加强战略导向和宏观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保证公共政策包括产业发展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体系今后两三年内,争取出台更为完善的系统性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当前,要特别重视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政策。
1.完善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通过不同类型地区和不同服务行业的试点,总结经验,尽快形成适于普遍推行的统一税制,加快探索完善增值税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新兴服务领域。财政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随着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并采取以奖代补、投资补助等方式加强对服务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加强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重点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
2.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创新服务业分类支持方式。开展适应服务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业务和融资方式;加快发展中小银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创业板市场和地方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支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业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
3.调整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政策,消除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别待遇。优先保障服务业用地,对大城市、特大城市特别是其中心城区利用闲置老工业厂房、传统商业街区和楼宇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以自主开发、土地折价入股合作开发、协议转让、土地租赁等方式开发服务业用地;对于重点地区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提供房租或土地租金补贴。
4.把支持服务业发展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协调起来,优先支持创新创业和中小服务企业发展。抓紧落实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在减轻税费负担、放松管制、增加融资便利、鼓励研究和创新活动以及鼓励各类网络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市场、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中小服务企业的支持政策。
(三)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引导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非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以政府采购服务、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具有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导产业分工深化和互动融合。通过推进制造业精深加工化和企业主辅业务分离,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内部服务机构独立转型为面向市场的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鼓励农业产业化组织、制造企业与生产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完善服务性中间投入的进项税抵扣办法。加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配套服务的社会化改革,由内部自我服务向依托社会的市场化服务转型。
(四)深化改革,为服务业发展和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体制保证加大服务业领域改革攻坚力度,深化服务业国有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加快服务业领域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破除对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服务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坚决打破行政性垄断,构建公平公开、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推进服务价格改革,完善非公共服务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的机制和公共服务价格(收费)公开听证、行政监管、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政府率先垂范和行业组织自律的基础上,引导社会和市场主体增强诚信意识,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严格知识产权保护,降低维权成本、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在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托行业协会,加快分类建立、完善各行业服务行为、规范和服务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实行政企、政事、管办分开,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微观干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问题具有永久的讨论价值。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纵观过去,社会的不断法治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民商法律文化的培育也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致力于发展也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这种市场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迫切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想焕发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必须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引导和制约。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对法律文化呼唤又要求与之相适应。这一要求不仅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健康发展的坚实动力,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相接轨的重要途径。所以,不仅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文化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文化。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必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密切相关的,也是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商法律文化的培育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所决定。从另一个层面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也要受到民商法律文化的制约。
二、民商法律文化制约和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就社会制度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法治性质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法脱离法治而存在和发展,它需要在法律的基础上来形成和发展,换一种说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商法律法规的规范。只有民商法律制度能够有效运转,法律秩序能够不断有序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有效地运转。法制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培育法律文化,在如今这种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为了法律不被一些不法分子加以利用,需要有效避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消极面。只有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法治文化,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就是法律文化,它是思想观念、理想人格、行为趋向、情感倾向等方面在法律生活中的群体化中加以体现。人们对法律的情感和需求的观念模式的沉淀的过程就是法律文化。实际上,只有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对法律有自觉的需求时,人们才会自觉地选择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民商法律文化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总结说来,文化的支持推动了法律的运行,文化深藏于法律的生命之中。
三、市场经济呼唤民商法律的培育
国家单方面并不能决定法律运行等行为,包括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在内的整个社会在生活的时候需要按照各自对法律的理解和态度进行。由此观之,国家意志不能决定法律的实现,宏观上来看,这也是文化的具体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文化的支持,这种经济体制才能得以实现。就是说,如果没有法律文化与之进行相适应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运行必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制约。总体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律文化相适应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秩序就能维护法律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就能保证正常、健康和迅速,而两者一旦不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因为民商法律发展的不完善而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又与题目相呼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民商法律的培育。考虑到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民商法律和文化的培育已经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文化经济思维模式,即以文化为创意点,开拓新的经济形态的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工业思维模式,在规划上有新思维,在战略上有新突破。如果说传统的工业思维模式是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使用基础上的思维模式,那么文化经济思维模式则是对其内涵的深化和扩大,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媒体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等“。把经验变成愉悦的产物”,这便是对文化经济的一个最简洁且意义深刻的理解。文化经济的思维模式指引我们在品牌价值研究中不能仅仅局限在以往的纵向思维模式,更要学会运用横向思维模式。纵向的思维模式是将一件事情在纵轴上一直延伸向下,也就是要越做越好,将其做深刻做细致。横向的思维模式是在一个水平轴上思考更多的创意点和差异点,即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寻找价值理念、文化内涵等精神因素作为亮点。那么学习文化经济思维,就要在纵向思维模式的基础上锻炼运用横向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创新点创意点。
2形象策略与品牌价值
用文化经济的思维来解读形象策略,可以将“形”“、象”、“策”“、略”分别进行演绎。
“形”就是一个物体的形态,在品牌价值的塑造过程中也可以理解为项目本身。这在项目创作过程中是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因为一个品牌的形象是我们接触和认知它的首要视觉目标,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形”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形,更是深层次对文化的解读。在品牌形象的构架过程中,对品牌形象的分析、解读、LOGO设计、形象认知体系的建立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经济的思维离不开“形”,譬如品牌形象系统构架、企业形象构架、推广形象构架、终端形象构架都是对于“形”上的重新理解和重组,只有“形”做好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品牌设计。
“象”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对于“形”的内容解读、深层次理解及在文化层面的价值表现。古人云“在天为象,在地为形”就是告诉我们,每个物体都有其本身的形和象,它的“形”的存在一定会有“象”的意义代表,譬如一棵树的存在,它的光合作用给予了人类阳光与氧气,是生命之水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这便是一棵树“在天为象”的内涵。再如银行门口为什么摆着石狮子而不是其他的神兽,因为石狮子在民间习俗是镇宅神兽,也有避邪的作用,而且狮子的嘴一个张开一个闭合,一个是招财之意,一个是守财之意,两者在一起代表吐纳之意;再结合上海大学的校徽设计,其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学子的认可,是因为校徽有“象”上的意义:上海大学的校徽呈白玉兰的形状,为上海市市花,花托为字母“U”形,是大学(University)的简称,右边花瓣形如海鸥形状,又如字母“S”,是上海(Shanghai)的象征。左花瓣为数字“1”,表示上海大学要争创第一的决心。“策”则是形象策略的核心,也是一个项目创作过程中的内容要素及重要部分,文化经济思维的过程也可以称之为
“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策划人员要集思广益、奇思妙想将思想迸发的火花用创意的思维描述出来,没有创意的文案是黯然失色的,没有“策”的形象策略是不能引起人们关注的。例如,在企业的内部构造中“,策”就体现了对于企业产品产能结构的认知、企业资产和财务的分析,规模制定和流程体系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创意的思维进行策划和构思。再如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新型项目模型:创意产业的区域营造、品牌创意基因的策划、园区的企划实务、故事创意与内容产业等等,都是要对“策”展开讨论的项目企划,项目策划的核心理念就是紧紧联系文化、创意、商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个项目中将其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要“策”好一个项目,那么就要有文化上的独特性和表现力,又要有创意上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还要有商业上的执行力和可行性。“略”就是一个项目生成后的宣传渠道和终端的建设,或是一个企业的市场的运营拓展。在文化经济的思维里就是品牌的发展战略。
“略”在形象策略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行之有道的“略”,也就没有一个通往成功的“路”。只有条条通罗马的好路才能够使得品牌的发展达到其目的,使之家喻户晓,广而告之。在企业的发展中,对于目标受众的分析,对于产品价格的定位、销售指导的分析、客户运作计划、产品及供应配合体系等等,这些都是渠道终端的细节,也是“略”的重要方法。有“形”的成功开始,也要有“略”的完美收笔。只有在形、象、策、略这四个方面都认认真真地做细做好,才能够将一个项目做大做成功。品牌形象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包括产品形象及文化形象;外在形象包括品牌标志系统形象与品牌信誉。以文化经济思维来看品牌形象,就可以从形、象、策、略这四个方面进行诠释和反推论。形、象、策、略就是品牌价值构造的四个具体步骤和方法,是品牌价值清晰的构造脉络和严谨的构造内容。
3形象策略与品牌价值的文化提升
我国部分现代农业园区或农林科研单位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温室建设运营方面开始进行新突破。在温室用于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了生产型温室对外开放的功能,将农业与旅游观光进行了结合,实现了温室外部环境景区化,内部场地景点化的农业景观温室的初步形态。建立景观温室丰富了温室农业的经营方式,为农业观光经济带来了增长助力。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不同形式以观光旅游活动为主体的温室项目。
2分析景观温室
景观温室的分析可以从其构成要素、特征、及功能3个方面进行。
2.1构成要素
景观温室在构成要素方面可以分为自然、人文、人工3大要素。自然要素在景观温室中处于主体地位,欣赏温室景观游客的重要目的也是希望通过温室景观来体会不一样的自然景观,因此,景观设计师必须在温室景观中将自然元素放在重要位置。在温室景观中,最为常见的自然要素就是植物。景观温室在建立之初所进行的展览,就是以温室中培育的植物来作为观赏对象,如果说自然要素是景观温室中的主体,那么植物就是主体景观中的关键部分。植物能够为景观温室提供活力,是最具生命活力的部分。游览景观温室的多为城市居民,在混凝土与柏油路构建成的城市中,居民很难亲近自然,难以感受到自然之美。景观温室中充满生机的植物为游览者带来了难得的自然体验。一些景观温室能够更好地打造温室环境,通过山石来模拟不同的地形,从而更加丰富景观温室的自然性,通过山石来营造不同的空间,为植物景观建立打造基础。水在景观温室设计中也常常出现,水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根据景观温室的设计需要,可以对水体的呈现方式进行改变,在设计师的设计下能够通过水体来呈现多种形态,如瀑布、水池、溪水等不同的水景。水体与景观温室中的植物、山石共同营造微型自然景观,为游览者带来别样的自然体验。一些设计师为了使景观温室的景观氛围更好,甚至会在温室中引进观赏动物,动物的动态与植物的静态相互结合,构成了充满生命力的景观温室。
2.2温室景观特征
景观温室虽然重在呈现自然之美,但是温室景观的建立是以人类科学技术为基础。景观温室是典型的人造自然景观,景观温室是由钢架与透光材料共同组成,并在温室建筑内加入各种设计元素进而形成。景观温室与外界的环境有着巨大差异,设计师根据游览者的需求在温室中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内部环境,游览者在温室内可以进行娱乐休闲活动。之所以说景观温室是人工自然景观,因为温室内不论是最为基础的地形,还是充满活力的植物,都是经过人工设计后,在加上人工技术对植物生长所需温度、湿度进行控制调节后所建立的,因此景观温室具有人工创造性。景观温室具有多样性特征,景观温室虽然面积有限,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但是设计师为了展现最大、最丰富的景观,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合理科学的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了多种景观,例如,山石景观、动植物景观、水体景观等。丰富的景观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合理设计布局,使得这些景观相互映衬、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了温室空间,展现景观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2.3景观温室功能
景观温室在当前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景观温室以其独特魅力提供了休闲娱乐功能。景观温室能够为人们提供具有自然生态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远离城市的喧嚣,排解生活压力,使人们在这里获得愉悦的心情。景观温室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可以说景观温室是科学技术与自然杰出的结合。景观温室中不仅仅应用了环境、生态、景观等学科,还将应用科学、建筑学、园艺等专业知识加入其中。景观温室是各科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科技展示作用。
3景观温室规划设计
3.1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景观温室建设项目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而规划设计是项目建设的指引,所以在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在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必须要到实地进行考察,保证温室规划设计符合实际环境。另外,设计人员与投资方、施工方进行有效沟通,要充分了解投资方的建设需求,保证项目满足投资方的要求。但是投资方往往对于专业设计没有深刻了解,当投资方的设计理念存在问题时应该指出,并提出改正意见。设计人员与施工方进行有效沟通保证施工进程顺利,进而节约施工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水平也在提升,对于休闲娱乐方式的需求也在提高,景观温室规划设计必须要突出特色发掘潜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突出文化特色是景观温室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温室实际必须要与温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确立景观温室的特色资源,从而与其它同类景观温室进行区分吸引游览者的关注。在内部植物种类、文化特质展现方面必须做到独树一帜,增强景观温室的特色,能够有利于景观温室更好地为旅游开发进行服务。
3.2景观温室的规划设计
虽然景观温室是人工造景,但仍要以自然为主。设计规划首先要确立主题并进行布局规划,景观温室的布局前提是以实际为主,其次要考虑到各个展示馆内植物的能量需求。由于在温室中各个展示馆所展示的植物不同,其所需要的人工环境也存在区别。为了给温室内的植物创建适合生存的环境,需要人工控制的介入,这就导致各个展示区植物对于能力需求存在差异。设计人员应该本着节约成本与资源的原则对各个展示区的面积方位进行规划。通常来说,能量需求较大的展示区面积不宜过大,而消耗较小的可以适当扩大。植物景观是景观温室中的主体,设计人员不仅仅要注意植物呈现的美观,还要加入植物的习性。否则为了呈现美好的景观使植物相互影响生长,将得不偿失。植物景观的塑造应该根据植物的形态、大小、色彩等美学特征综合考虑,运用植物造景手法,对各类植物的规划使用园林式配置,在景观温室中塑造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设计人员结合游览者的游览路线,将具有观赏性或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放置在人流量大的区域,在游客驻足休息时能够对植物进行品会。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将人文与植物相互结合,造就独特意境。地形对任何规模景观的呈现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地形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感受,通过地形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利用多样的地形配合植物,能够有效对空间环境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不同功能且景色各异的空间。在景观温室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利用地形的变化。通过对地形的变化能够影响景观温室中的排水情况。地形塑造在景观上最为直接的展现就是山体塑造,设计人员通过模拟塑造,可以在景观温室内建立不同形态的山体外观,为景观呈现与设计规划提供良好的基础。水景是景观设计中作为活跃的要素,在设计中,水景分为动态和静态2类。在动态水景中,瀑布、溪流通过声音、水的律动制造出自然的感觉带来生命的活力。静态水景包括池塘、水潭,静态水景中静静的水面与周边植物、地势连为一个整体,与不同的空间、景点产生联系形成整体感,引导游览者的视线,将风景视线展开获得良好的景观体验。在景观温室中,将诸如动水、静水、落水等不同的水景设计灵活应用在景观之中。
4结论
中国园林的审美讲究婉转自然、隔而不绝,不喜欢一眼望穿、平铺直叙,分割和流动是相对存在的。中国园林中用隔景的手法把一个大面积的园林分割为若干个小巧的景区并让其各具特色。圆明园四十景都各有特色,如万方安和、鸿慈永祜、山高水长、上下天光、杏花春馆、武陵春色、蓬岛瑶台、平湖秋月、坦坦荡荡等。而区域的分割则是通过水面、垒土、叠石、植物或建筑物隔景等方法做到的,广场中的空间分割同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分割基本相同。
二、借景在空间互动中的作用
借景是空间流动的重要表现手法,狭义地说就是视线穿透了立足点所在的空间,而看见了这个空间外面的景物。借景的手法在中国造园的历史上由来已久,秦汉时期已有筑高台以瞻远景的做法,“如果说借景的初意是把园外之景纳入园内娱游观赏活动当中,那么南北朝时代谢灵运的‘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的思想以开借景学说的先河”。计成在《园冶》中对借景的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提出了“借景”这个专业名词,并认为“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计成把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计成的“借景”论打破了前人只有借园外之景为园内游赏的狭义思维,认为景境不分内外远近,而且得景有时空声色的不同,并认为人是造园得景的主体。借景是从人与景境之间的整体的动态关系,由实践升华而具有传统园林文化特色的造园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帝京景物略》中所记英国公新园是座别开生面的园林,它不在园内造景,几乎全靠借外景而造园。其中,对其借景有如下阐述:“园亭对者,桥也。过桥人种种,入我望中,与我分望。南海子而外,望云气五色,长周护者,万岁山也,左之而绿云者,园林也。东过而春夏烟绿,秋冬云黄者,稻田也。北过烟树,亿万家甍,烟缕上而白云横。西接西山,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过桥人种种,入我望中,与我分望”,道出借景的辩证关系。文中写园主人同桥上行人视线的互动,道出相互因借的道理,揭示出空间是相互流动的。“过桥人种种”也揭示出人的生活可借景入内成为可以观赏的景观。相互借景在现代广场中也是同样存在的。广场空间不同于私家园林,广场是个公共开放的空间,没有院墙阻隔四周,广场四周道路环绕,交通便利,广场内向四周借景都非常便利。“观赏周围世界”作为广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说广场本身是一个借周围世界的景致为我所赏的空间。因为借景是相互的,在广场借得周围景物的同时周围的人们也借广场之景。行于环绕广场道路上的人同样会观望广场中的景致,文化空间中的景观也会在人们观望广场中景色的同时影响到广场外的人们。现代城市高楼耸立,广场周围亦是如此,广场借周围的建筑为景,可增加园内空间层次感,也可以使广场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置身在广场内时是以感受广场立面效果为主要目的,那么在广场周围的高楼上就可观得广场的鸟瞰效果,广场在平面上的精心设计和布局也可以为人们所欣赏。
三、对景与空间互动
对景是园中两景或多景相互因借的常用手法。位于园林轴线和风景线端点的景观叫做对景。对景可使景物相互观望,丰富园林景色。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园中有数立峰,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含蓄相对。对景在古典园林中多用于建筑相对,特别是能观景的建筑;但在现代广场的建设中建筑对景的出现是很少的,主要以静观或景区的相对为主。
四、结语
1.1设计的内容
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地面铺装、景观绿化、小品雕塑、景观水景、灯光照明等。小城镇广场的绿化设计是广场具有尺度感和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铺装的设计上应结合所设计的文化氛围选择色彩和设计元素,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应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街道的协调统一,借助景观形式、肌理、色彩、材料以及空间表达特定文化寓意和精神含义。
1.2设计的原则
1.2.1坚持景观生态性为原则。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它贴近自然,自然之美是它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其自然之美是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因此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是景观设计的首选条件,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该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中要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重视原生态环境的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文化广场景观、提高广场的利用率,但很多景观设计中却忽略这个优势而是设计成一排排枯燥单调的现代景观。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中,要以区域背景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寻求城市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呼应。
1.2.2坚持社会公众性原则。广场是构成小城镇空间的首要环境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包括年轻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小城镇广场景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很多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只是追求美观效果忽略了其使用功能,广场不仅仅是供居民集聚的标志性场地,它还可以供人们在广场中进行各类活动,强化人们对文化广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2.3坚持文化特色原则。小城镇广场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应着力突出自己的景观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强调城镇个性,应以保护地域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设计构思中,主要利用小城镇地域文化背景来创建空间特色。地域文化可以是某一自然特征、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节日、图腾、服饰、植物、传说以及当地特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名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区别于其他地区,避免似曾相识、千城一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活力的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
2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统一各国经济法的力度要求世界各国统一机构及立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各类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已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法逐步趋向统一。第二,在WTO协定、国际公约以及其他国际贸易协定共同的约束下,各国的商法和经济法都已经逐渐开始呈现出统一的趋向[2]。第三,自由贸易区中形成和发展的经贸一体化也促使各国商法和经济法逐步形成了统一。当前,对各种国际经贸关系进行处理的国际公约,不仅在数量方面有所增加,同时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了。
(二)促使国际经济立法和其相关领域的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不断加强的全球化趋势促使各经济领域的国际法在功能方面实现了有效的整合,并且,国际经济立法和其相关领域的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其联系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性联系和规范性联系。所谓的规范性联系主要是指不同领域的国际法在对法律原则本身以及各自的对象进行调整时会促使其相互牵连。那么策略性联系主要指的是部分国家或者是国家集团,在交换投票权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谈判结果而促使各国经济法产生联系[3]。比如,在某个领域当中,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一个国家具有优势,这个国家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内签订对其有帮助的国际协议;然而别的国家虽然在这个领域不具备优势,但有可能在别的领域就具备相对的优势,所以,如果谈判双方的出发点都是本国的利益,那么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一种双赢的谈判结果。如果能够将两个领域中互有优势的两国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进行打包谈判,那么就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双赢的结果,这样一来,在这种互有优势的领域中,两国签订的协议以及条款就可以在国际组织制定的协议体系中顺利成章地出现,从而促使国际经济法与相关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三)促使国际经济法和国内经济法实现更加深入的融合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导致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国际条例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主要的几个国家或者是国际集团进行谈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只要哪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拥有越高的谈判技巧以及越强的综合实力,那么其国内的法律就会对国际法产生越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旦国际法成型,那么其就会反作用与成员国的国内法。在不断总结各国的经济法之后得出了一种清晰度越来越高的规律,即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界限的模糊度已经越来越高,国内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融合度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二、结语
一、当前行业计划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下行的压力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卷烟市场容量趋于饱和、市场消费需求较为疲软、控烟组合政策连续出台等影响,今年以来,行业发展面临着部分地区销量下滑、增长乏力,烟叶库存持续处于高位,卷烟市场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况,行业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计划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一是行业卷烟销量增量乏力,卷烟库存高位运行。卷烟销量方面:受卷烟销售市场大环境疲软的影响,今年上半年行业有4个月卷烟销量同比下降,全国有11个省级商业公司卷烟销量同比下降,其中6个省份同比下降1万箱以上,3个省份同比下降4万箱以上,全国28个省份销量增幅均低于去年同期。三季度,行业卷烟增量乏力的态势持续,1—9月,全国累计生产内销卷烟3965.75万箱,同比增加10万箱,增长0.25%,增幅同比降低0.83个百分点。结合1—9月全国卷烟总销量同比仅增加10万箱的实际,后三月要净增90万箱难度已非常大。根据各省上报的市场需求预测,全年卷烟预测销量为5052万箱,与年初制定的5100万箱目标有较大差距。卷烟库存方面:今年以来,全国卷烟库存持续偏高。9月末,全国卷烟含在途量工商库存达到465.1万箱,同比增加107.45万箱,增长31.52%,处于历史高位。其中工业库存从年初的140.7万箱持续上升到9月末的207.61万箱,卷烟商业库存虽然从年初的325.6万箱下降到257.5万箱,但仍同比增长3.32%。今年以来卷烟库存呈现工业库存逐月增加,商业库存逐月减少的趋势,但各月工业和商业库存基本都高于同期;库存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库存增加,9月末有17家省级中烟公司工业库存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是市场动销较慢的事实。卷烟社会库存也严重偏高,总体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中国卷烟销售公司对6月末社会库存的估算数为173万箱,国家局发展计划司估算数为197万箱,机构调研的估算数更是高达300万箱。由此反映出今年卷烟社会销量不增反降。二是重点卷烟品牌增幅回落,部分品牌价格出现波动。受行业销量增幅回落和库存较大的影响,行业重点品牌增幅也出现了回落现象。1—9月,行业28个重点品牌累计销售3307.37万箱,同比增加44.67万箱,增长1.37%,增速同比下降3.8百分点。卷烟市场价格方面,根据第三方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1—9月,卷烟零售条价指数价格有8个月低于100,8个月同比下降,包价指数也有6个月同比下降,表明今年以来部分卷烟品牌市场价格不够坚挺,出现了降价销售的情况,价格出现了波动。三是烟叶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调控压力加大。6月末全国工商片烟库存总量已高达8950万担,库存达到36个月,库存总量比烟叶严重过剩的1997年还翻了一番。今年多数产区风调雨顺,气候条件喜人,烟农、政府种烟积极性高涨,预计烟叶产量将是丰收之年,这为今后三年降低库存总量、严控生产规模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对做好我区计划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年以来,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我区继续保持了持续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1—9月,全区累计实现卷烟销量125.27万箱,同比增加2.43万箱,增长1.98%,实现税利61.45亿元,同比增加7.78亿元,增长14.49%,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多项指标在行业排位前移。但也同样存在销量增幅回落、库存高位运行、部分卷烟价格出现波动的问题,要实现年度计划目标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针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应该根据“113”工作指导方针的具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促进销量增长,确保销售总量目标的实现。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对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加强行业新一轮改革发展战略的研究,系统研究分析社会消费、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等宏观经济指标,准确预测宏观经济对卷烟销量、结构、品牌等的影响,把促销量作为当前卷烟销售工作的重中之重,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切实加强市场分析预测,深挖市场潜力,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增加适销对路货源,更为精准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偏好,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扩大卷烟销量,确保完成全年销量目标。二是坚守烟叶生产“两条红线”,突出抓好特色优质。各产烟单位要严控烟叶种植面积,严格烟叶收购纪律,确保种植面积不超标、收购总量不突破国家局下达的收购计划这“两条红线”。着力提高特色优质烟叶发展水平是国家局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是提高烟农收益,稳定烟农队伍,满足工业对上等烟比例日益提高的客观要求,更是直接关系着广西烟叶的生存和成败,广西作为后发展的烟叶产区,要在突出抓好特色优质上下功夫,要强力落实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创新,迅速提升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水平,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加强调控,确保卷烟市场价格稳定。要按“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调控原则,严密监控卷烟购销存、价格和存销比情况,把握好卷烟销量、效益完成进度。要坚持把价格作为调控的第一信号,把价格稳定作为调控的第一目标,对价格出现明显波动的要果断紧缩投放,对价格出现倒挂苗头的要暂停投放。要把存销比作为调控的辅助工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化社会库存,不断挤掉卷烟营销中的泡沫和水分,坚定不移地把市场状态调整到位,确保市场供求平衡、节奏均衡、库存合理、价格坚挺。
作者:苏雷
[关键词]商品经济;文化;文化基础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173―03
经济与文化向来是相生相荣的,经济发展是文化进步的源泉,而文化又是经济发展与演变的动力和基础。一种缺乏文化支撑的经济,其发展必然是畸形和无力的。弗朗奈瓦・佩鲁曾经说过:“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之中。”[1](P19)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每一次经济形态的演变都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相应更新。广义上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我们这里所讲的商品经济的文化是狭义上的文化范畴,它是指与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范畴、伦理习俗、行为规范等观念文化。作为全球化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必然也内蕴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因素,那么,是何种体系的文化基础促成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而且后来又支撑了商品经济如此高效、有序的发展呢?商品经济究竟需要怎样的文化为基础?
一、“利利相生”的全赢利益观
人性假设是与任一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观念文化的核心,特定的人性假设是特定社会经济形态得以形成和维系的逻辑前提。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动机的自利原则纳入了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体系之中,即引出了“经济人”的假设,长期以来,这一假设便成为经济领域中实践运作和理论分析的基点。然而,随着人们的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人类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性远比“经济人”假设要复杂的多。阿・玛蒂亚・K・森在《论伦理学与经济学》中明确指出:“对自身利益的追逐只是人类许许多多动机中最为重要的动机,其他的如人性、公正、慈爱和公共精神等品质也相当重要。”[2](P41)现实社会中存在三种利益:自我利益、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在商品经济时代,要弘扬“利人利己”的全赢利益观,即承认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主体,但追求个人利益要在不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的原则下进行,以尽可能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商品经济的有利之处就在于:它使得人们在追求利益的驱动下,能最大限度地将自身潜力挖掘出来。的确,竞争是极其激烈和残酷的,但依靠你死我活的搏杀并不是取胜的唯一办法,并且,经济主体会在其经济性的指引下,越来越发现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只有“利人”才能更好地“利己”,掺杂使假、强买强卖、假冒伪劣、欺行霸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污染环境等损人利己的行为将导致恶性的市场竞争,两败俱伤自食苦果。现代商品经济中更注重“非零和博弈”,即达成共存共荣的合作互利关系,实现全赢的经济增长。人们都遵守“各有所让、各取所需、利己利他”的原则,形成大家都赢的利益“正和”关系,避免出现你亏我赢、你死我活的“零和”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商品经济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二、契约思想与诚信原则
契约源于拉丁语conbtractus,基本意思为交易,而契约思想指的是商品经济所派生的契约关系及其内在原则,是一种平等、尚法、守信的品格和思想。商品经济需要契约思想。在西方商品经济形态的萌芽、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契约思想传统曾作为重要的精神文化条件发挥作用。但契约是不完善的,任何契约都不可能做到把所有情况都估计全面,这种不足就需要诚信的道德原则来加以弥补,这也是商品经济文化本质的主要表现之一。商品经济是以诚信为原则的经济,诚信原则要求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各行为主体之间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讲究信用。信用意味着秩序,无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诚信原则都是各主体和谐共处的道德准则。
人与人之间讲不讲信用,是决定商品经济能否存在的基础条件,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必须以交换者互相之间的身份认可和交换原则的共同认可为前提。一百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山西平遥县的“日升票”票号,在没有公正、监督机关的情况下,它之所以能取得全国各地商贾百姓长久信任的最重要原则就在于讲究商德、讲究诚信。因此,契约思想辅之以诚信原则,是商品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条件。
三、法制观念与正义精神
商品经济是法制经济,商品经济离不开法律至上的法制观念,没有法制保障的商品经济,根本不是真正的商品经济,既不会有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更不会有社会公正。因为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人们被各种各样的利益包围着,不时有诱惑袭来,抵御住外部诱惑、扼制人性中恶的冲动,仅仅依靠根植于心的道德信念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则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使法与德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塑造稳定、有序的商品经济秩序。一个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是商品经济良性运行的有力保障,否则,市场就会严重变形,成为阴谋家的乐园、行善者的墓地。
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侵害他人利益时,抱着侥幸、投机、冒险的心理,行使一些违反规则的非法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自身利益无端受到侵害时,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使违法行为一再得逞,甚至更加嚣张。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快了立法的步伐,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严重妨碍了经济高效、有序的运转,民众法律意识的淡化和执法的疲软,使法律惩恶扬善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但是,权大于法的现象在我国某些地区和部门仍然非常严重。法制观念源于一种正义的文化精神,弘扬社会正义,惩治邪恶犯罪。只有培养起整个民族的正义精神,才能更自觉地遵守法律,并主动以法律为武器,打击违法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增强全民族的法制观念和正义精神,在加快推进立法的同时,切实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为我国商品经济的高效运转提供基础性的精神文化条件。
四、多元文化与开放意识
商品经济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地域狭隘性和封闭性。世界市场出现,国际贸易交往日益频繁,各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这些都使得世界范围的商品经济文化体系呈现多元性和开放性。西方国家作为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其文化模式必然在世界商品经济文化体系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发展商品经济,要以开放的襟怀,在挖掘和发挥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吸收外国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积累的优秀经验。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日本在立足于本国特点和传统的基础上,消化和吸收东西方文化,尤其是东方的儒家思想,把东西方文化有机地融合和运用于国力增强和经济发展之中,高速地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在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浙江地区,也正是强烈的开放意识使浙江人不断超越自己,保持了经济的强劲活力和发展后劲。浙江人在改革开放后,率先走向全国开拓市场,而如今,浙江人又不断走出国门,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外向型开放发展道路的成功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励和强化了浙江人的开放意识。因此,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创造性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我国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益因素,使传统文化现代化,使西方文化中国化,真正发挥文化在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总之,作为全球性经济发展形态的商品经济具有其复杂和深厚的文化基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特定文化体系的配合。全赢的利益观、契约思想与诚信原则、法制观念与正义精神、多元文化和开放意识,这些都是商品经济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解放旧的文化观念,将上述文化基础的建立与弘扬融人经济发展的总体考虑中,从而以先进的文化基础条件推动现代商品经济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申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茬不同的社会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以下将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子系统的影响作具体分析。
一、对会计目标模式的彤晌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各利益集团政治经济利益的基本要求。在会计模式系统中,会计目标模式处于最高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和运行导向,甚至被一些学者作为不同会计模式的标志。
会计目标模式的构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受其文化环境尤其是价值趋向因素的制约。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趋向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创造以至个人冒险的个人价值观;二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注重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社会价值观。
在全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侧重于将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方向,形成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美国是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美国政府及社会公众都非常重视个人价值,认为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价值。这种文化观反映在会计目标上,认为保护私人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而在大力倡导社会价值的国家或地区,会计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众利益。由于社会利益实质上是通过国家利益体现的,这就必然形成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我国社会公众看重集体主义精神,认为个人只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价值也只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个人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但传统的价值趋向并未改变。因此,从会计目标看仍然是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基本倾向。
二、对会计规范模式的彤巾
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会计行为朝着合法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的路标。对各种会计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即为会计规范模式。会计规范展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会计法规制度的特征与文化价值趋向密切相关,越是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的统一性越强,强制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如法国的\\\会计总计划\\\、瑞典的宏观会计制度都具有指令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特征,我国的会计法规更是如此。相反,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国家,则会计法规制度的灵活性越大,强制力越小,如美英等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只提供原则性指导,注重专业导向,,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提倡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很少具有强制性。
其二,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与\权力差距\大小密切相关。荷兰学者何斯德在其著名的文化模式中把\权力差距\\\作为衡量各国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权力差距越大的社会,其成员越是认同组织结构、纪律和社会秩序,对权力的不公平分布越能默认,服从性越强,主观判断能力越差。相反,权力差距越小的社会,其成员的服从性越差,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在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问题上,必然出现:权力差距大的国家,会计人员喜欢按部就班地执行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完整性和具体性要求较高。不善于进行专业判断和政策选择,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死搬教条,依样画葫芦。我国的情况就基本如此。而权距小的国家,会计人员则喜欢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专业判断,灵活机动地理解和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灵活性及务实性要求较高。美英等国的情况大体如此,法国则截然相反。
三、对会计管理模式的彤晌
会计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它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会计管理模式取决于国家经济管理模式,但文化环境同样具有影响作用。如同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美国和法国,会计管理模式却大相径庭,不能说与文化环境没有关系。在美国,会计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协会模式\,民间性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权限很大,作用明显,会计行业的自律性较强,政府的管理作用极其有限。这与结构松散的美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权力差距及思维方式等正好相符。法国的管理模式与我国类似,属于\政府模式\,即国家基本上控制了全国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力,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作用极其微弱,其主要任务是解释国家的会计法规政策。这与法国比较注重集体主义、权力差距较大、强调社会组织程序、对不确定性问题和不明朗因素
比较敏感等文化特征密切相关。至于我国,从古到今都非常强调集权,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乐于接受来自政府的领导,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因此,我国的会计管理模式更为强烈地表现出政府特征。
四、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彤呐
会计核算模式是对会计核算的依据标准、对象范围、程序方法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其构成元素更多地表现为业务技术和方法,因此受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多地取决于会计的自身运动规律。但如果因此否定文化环境的作用则是错误的。美国与法德等国比较,会计核算的保守程度为什么偏低?方法、技术、手段的更新为什么较快?为什么更强调实用性?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从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中找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美国人对社会人生较为乐观豁达,标新立异、求真务实是大多数人的信念追求,重视现实、面向未来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信念追求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会计人员大胆创新的精神动力。加之会计规范的灵活性、会计管理行业的自律性,留给会计人员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较大,客观上促使美国的会计核算模式偏向乐观,技术方法的发展更新较快,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因此更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会计问题。而法德等国则相反。这说明社会文化越保守的国家,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市场越大。
五、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彤晌
会计报告模式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披露内容、传递方式以及使用对象等进行的综合描述。各国会计报告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同,二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同。两种区别的存在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一般来讲,凡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社会成员要求公平分配社会权力的欲望较强、对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回避较弱,能够直面现实、敢于迎接挑战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投资人和潜在投资者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报告较为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既全面又详细,并把满足投资人要求作为首选目标。如美国的会计报告模式,既以信息充分披露又以最大限度地服务私人投资者要求而闻名于世。相反,社会价值观念较重、权力差距较大、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较强、个人成就欲和决断能力较弱、思想比较保守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不仅公开化程度低,而且更倾向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例如,法国、德国、瑞典等国的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一般不超过法律和欧共体指令的最低要求,甚至提供一些经过加工、符合保密要求的会计信息,其透明度很难与美国相比。我国会计报告模式类似于法德等国,即公开化程度较低,强调会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六、对会计监审模式的彤响
会计监督模式是围绕会计监督的对象范围、组织机构、依据标准以及运作方式而建立的经济监控体系。按照国际惯例理解?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社会审计(民间审计)机构。因此,一个国家的会计监督模式是否
健全完善,基本上可以从该国审计业的发展状况考察,而审计业的发达程度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尤其受到各民族观念意识的影响。
如果对中美两国的审计发展状况作一比较,将会迸一一步证明上述分析的正确性。在美国,不仅社会审计业发达,从事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其中介作用巨大,而且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副总经理专门领导,或由董事会属下的审计委员会领导,这与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怀疑不无关系。相比之下,我国对人之本性的传统看法是\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文化观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受到当代人的怀疑甚至批判,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痕迹依然存在,有时还十分明显,可以说它对我国审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阻碍作用。当前社会审计地位不高、活动范围狭窄、中介作用有限、内部审计不受重视、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不能独立,无不与此有关。
七、对会计教育模式的彤晌
会计教育模式是关于会计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及组织管理方式的总称。会计教育是人类传授、延续和发展会计学文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构成会计教育模式的各个因素,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存在联系,所不同的是,各个因素具体受哪种文化现象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大小有所区别。
经济全球化的论文范文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论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争端的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产生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际格局上,东德和西德实现了统一、东欧发生了巨变、苏联解体,这样一来,原本的东西对峙因为缺乏对抗的基础而变得没有意义。新科技革命之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经济贸易发展成为主旋律。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限,国际贸易争端发展出了很多的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争端领域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最容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为货物贸易领域,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争端领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之所以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由此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就逐渐的多了起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不再是单纯的货物,非货物也变为交易的对象,由此争端就扩展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强,促进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此,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2.国际贸易争端内容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争端的内容主要是削减关税壁垒,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争端的内容变为拆除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在八十年代之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一直呈现出贸易自由化,因此争端就主要集中于关税壁垒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非经贸领域的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争端的内容呈现了新的特点。
3.国际贸易争端主体的新特点
在过去,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多为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争端主体中,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贸易主体之间的贸易量越多,那么发生争端的频率越大,反之则频率越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因此发生争端之后,解决争端的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来决定,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发展中国家会利用已有的争端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合理利益。由于主体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4.国际贸易争端原因的新特点
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导致在国际贸易中会会发生争端。以农业为例,美国和欧盟的农业都比较发达,但是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欧盟,在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时,欧盟为了取得争夺的胜利,就制定了一系列出口补贴政策,这样一来,美国与欧盟之间就发生了争端。除了经济水平的差异之外,各国之间的政策、国内法、国际法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在国际贸易中都会形成争端。
二、WTO解决争端机制的完善
1.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会遇到程序性或者实体性方面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出席会议的成员国没有一致的反对,那么该问题的决定予以通过。这样一来,争端解决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不会因一方的阻止而终止或者拖延。
2.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
在关贸总协定中,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理事会负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对这种状态做出了改变,争端解决不在由理事会负责,而是设立了专门的解决机构DSB。争端解决的规则及程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DSB负责执行,另外,在协定中磋商和争端解决条款也由DSB来负责。
3.引入自动程序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多个阶段组成,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时限,这在谅解及附件中做出了明确的固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磋商出结果或者不理会磋商,那么在进行第二次争端解决申诉时,就会自动成立有关的专家组。专家组成立之后,会向DSB提出报告,DSB要在60日内通过该报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阻止其中一方当事人有意上诉。报告通过之后,如果没有否定一致同意的情况,那么就会引入自动程序。通过自动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进而促使争端得到有效的解决。
4.引入交叉报复
对于中止和减让的问题,专家组在进行审理时,要与专家组处于相同的部门中,然而,在同一个部门中,中止和减让比较难以实现,因此,当事人就会用其他的办法将另一有关协议项下的减让中止,这就是交叉报复。通过这个做法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执行裁决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对策
1.中国要积极地加入国际贸易中
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加入国际贸易后,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但是我国不能因此就拒绝加入,反而要积极地加入到国际贸易中。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实力,就需要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地吸收先进的东西。不过,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切忌盲目乐观,要对国际贸易争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的合作
实际上,国际贸易争端的本质为利益之争,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达成协作、协同利益。我国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时,由于分工定位趋同导致争端的发生,对于这类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行产业升级,或者进行地区间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减少争端。
3.发挥行业协会在避免和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属于民间组织,WTO规则无法直接管辖行业协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行业协会可以直接或间接代表会员企业参与其中,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争端解决。
4.完善我国的产业救济体系
在WTO中倡导贸易自由,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一概排斥贸易保护,在法律框架中,设定了许多的例外,主要目的在于允许成员国实施国内产业救济。有些国家为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胜出,会采取不恰当的倾销、补贴措施等,通过法律框架中例外条例,成员国就可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完善的产业救济体系,可以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并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5.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人才,不仅需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规则,同时还要精通外语,通过国际贸易人才,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我国应建立严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上岗制度,避免非专业人士上岗,让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成分发挥自身的技能。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要在充分认识国际贸易争端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贸易争端应对策略,在国际竞争中有效的增强我国的实力。
经济全球化的论文范文二:中小企业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路径
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趋势,其表现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产生的重要基础是贸易全球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生产力在二战以后大大提高,并很快被卷入世界市场当中。世界上国家之间的交易逐渐增多,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频繁地进行交易,这样就使各个国家之间在贸易结构、贸易规模以及贸易流向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许多跨国公司在经营和生产上变得更加全球化。从小的方面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跨国公司的推动。因为跨国公司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并且在国际化的生产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范围内的影响更加广泛,其重要性程度也不断提高。第三,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首先是国家间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且投资规模逐渐扩大,然后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贸易不断发展。最后是金融机构变得更加全球化。在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区域性的或全球性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而国际性金融机构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很多中小企业在技术水平和相关必备设施上较为落后。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较多的资金,因此在相关的装备和设施上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还有些中小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严重落后,所用设备也较为陈旧。没有规范的办公场所和工具,条件较为落后。
2.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较为完善的管理结构,并且在公司或企业内部往往都是独断式管理。也就是领导一人说了算,这样就容易使企业的决策缺乏科学性。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较为完善的发展计划和较为长远的发展目标,并且也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管理制度。有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管理和结构,这样容易造成企业管理秩序的混乱。
3.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较高的质量和档次。中小企业的装备水平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产品没有较高的品质。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管理水平上较为落后,而且极为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因此中小企业的产品没有较高的质量。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大都属于初加工,没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所以,很多中小企业相对来说都发展得较为缓慢。此外,中小企业的外部监督缺失也是导致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4.广大中小企业在融资上难度较大。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评价制度和体系,并且在信用担保体制上也不够健全,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较差、不能抵御较大市场风险等原因,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融资难问题。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且也使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大大增加。
5.中小企业在经济指标上不及大型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管理、技术、人员以及设备等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其经济指标远低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当前的产业结构中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技术水平比较低,产品附加值比较低。所以,中小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以及产品的销售率与大型企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小企业在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上较为落后。
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取得较快发展
1.中小企业自身要不断努力。第一,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经营人才,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企业的不断创新。加快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商务的开展来实现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当前的营销策略,以国际化的市场新观念来代替传统的企业推销和生产观念。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特征,再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并积极开发新产品,从而使企业在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为企业赢得利润。在当前时期,国际化的品牌确实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就目前来说,名牌经济的实行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才能够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从而使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取得一个稳定的地位。在实行品牌战略的同时中小企业还要不断加大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力度,中小企业要积极鼓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和资本参与到企业的分配中来。对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企业要及时予以奖励和赞赏,特别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科技创新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推动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力度。同时,政府也应当要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
2.国家及社会相关机构应当不断健全政策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大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国家应当设立专门的出易基金以及对外投资基金,从而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现状,国家要放宽相应的融资政策,放宽中小企业的上市条件。国家要制定关于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然后,积极动员进出口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关于国际贸易的相关讯息,并积极开展一些展览会和商品推介会。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化;生态创新;环境管理;环境政策
[作者简介]乌斯科娃・塔玛拉・维塔利耶芙娜(Uskova Tamara Vitalyevna),俄罗斯科学院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译者简介]肖群,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查甜甜,华东交通大学MTI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外部影响。如生产垃圾和消费垃圾的形成,这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现代国民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产品每年所产生的垃圾总量(除氧气、氢气、水蒸气外)大约有140总吨位,其中有35总吨位(25%)排放到大气中,15总吨位(11%)随废水排出,90总吨位(64%)主要以固体垃圾形式存留在地表和地下①。这些垃圾主要来自于采掘工业、废渣厂等。许多有毒垃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这具有全球特征。此外,随垃圾排放出去的还有许多有效成分,同时垃圾中也包含了一些有用成分,从中提取这些有用成分的成本要低于从自然原材料中提取的成本。
众所周知,人类产生的垃圾可以分为生产垃圾和消费垃圾。工业废料或生产垃圾包括原材料残余物质,半成品在生产或使用加工过程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最初的消费特性,也会产生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些不能使用的物质,这些也是垃圾,例如采矿中产生的表土岩层、农业废弃物、对废气和废水作清洁处理过程中收集到的固体物质等。消费垃圾包括物质、材料、物体、产品、商品(产品或商品)的残余物,这些消费品在公共或个人消费、使用或开发过程中,由于身体变化或心理喜恶等原因,在进一步的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中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最初的消费特性。
工业垃圾的来源有如下几种途径② ③:
一是露天采矿,产生表土岩石和矿物含量低的岩体。在每年40亿至50亿吨的表土岩层中,使用率为40%,其中废石占10%。
二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在俄罗斯联邦每年产生5000万至6000万吨的火山灰废料,其中使用率只有6%(在西欧,使用率达40%―60%)。
三是木材的砍伐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占发达采伐区生物量的40%。这些废料包括树节、树根、树枝及矮树丛等。每年俄罗斯木材废料总数达5500万至6000万立方米。
四是石油的提取和使用(石油生产和加工企业,轮胎工厂,机械工程中液废料等)。每年在俄罗斯联邦会产生60万吨的油泥,其中只有50%―60%能得到使用和处理,而发达国家的油泥使用率高达90%。
五是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每年产生大约5000万吨的垃圾,其中只有20%左右会被使用。
此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磷石膏废物,含汞、抗砷废物,废轮胎,电镀污泥和碎玻璃。
生活垃圾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固体垃圾(俄罗斯联邦每年产生1.4亿吨,其中只有4%被使用);污水污泥(每年达8000万吨,只有1.5%左右被使用);降水(总量1.5亿吨,使用率只有1%)。
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和环境部的调查结果表明①,仅俄罗斯每年就有50亿吨左右的表土岩层和矿堆以及7亿吨来自加工厂的垃圾被储存在地球表面,约10亿吨灰渣来自于能源产业,堆积了20多亿吨有毒废物。超过一半的垃圾(93%)源于采矿业,其中62%来自燃料和能源(主要是煤炭企业);4.7%来自制造业,其中不到一半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和重复使用的(2014年为43.1%)。
调查显示,一个国家的垃圾总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福利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在俄罗斯经济低迷时期,垃圾总量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垃圾总量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例如,2009年,俄罗斯的垃圾总量减少到35亿吨,而在2010―2014年又增加到了52亿吨。
因此,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对环境负荷的加重。就这点而言,我们有必要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俄罗斯地区的环境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活动造成的污染物集中,使之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断扩大,尤其体现在经济实体存在的区域。
本文通过研究理论方法,定义了“经济生态化”的本质② ③ ④ ⑤ ⑥ ⑦,并得出结论:专家们对这一概念的内容,存在着不同观点。有些人认为,经济生态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等价交换上,从而确保人工生态系统的创建,同时在优化组织和技术决策的基础上维护所需的环境质量。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对有效的原材料,减少特定消费,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及各种矿产资源,以提供可循环使用的原材料。而另外一些人则把经济生态化视为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行政法规的制定、产品的社会经济创新,来提高经济系统的生物相似性。这就需要深刻转化整体科学知识,形成生态意识,提高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促进科学和技术活动的生态化等。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生态化是实施技术体系、管理及寻找其他解决办法的过程,而这些解决办法在保持自然环境质量的同时,能够改善自然资源的效率。在一些著作中,经济生态化被解释为一种结构化的过程,其重点是同时考虑几个具有选择性、互补性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其边界,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前提下实施完成。因此,生产部门的生态化可以表现为一种复杂的阐释,阐明了对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下的俄罗斯联邦和地区所产生的环境及经济影响。此外,发展应该基于预防原则、连续性和普遍性原则、不断完善原则以及环境活动的互联性及复杂性原则。
在我们看来,经济生态化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在引进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原则的过程中,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经济生态化的主要原则有如下几点①:生态经济现实主义,必然限制了经济活动的自然改造;考虑“起步阶段”的条件,以确定经济实体所在地的环境危机水平(如污染、人口健康、生态和资源潜力);市场和非市场监管者的接触;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是以环境为导向的商务活动的基础;对研究和生产周期的初始阶段的监管困难进行转移;涉及发展的几个选项,包括生态创新工程及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依赖于发展重点、资源支持、区域生态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
俄罗斯面临的重点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发展和实施新的系统化措施以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尤其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领域和人民生活的环境重新定位提供法律、制度及经济条件,从而能合理使用各种资源,维护和改善环境。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运用新方法来组织经济活动。
经济生态化发展效率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效率保持一致,甚至高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效率,从而避免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降低和自然资源的减少,防止造成环境危急的产生形势。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利益,应该将环境成本和由污染造成的损失考虑在内。生产区域的低浪费和零浪费产品,能大大减少环境破坏。
引入环保创新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解决经济活动生态化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同于其他创新,会产生互补和相关的内部及外部影响。生态创新最普遍的变体形式有:生产更加环保的商品,使已有商品在质量上有所提升;采用新技术来提高生态效率和环保产品的生产;减少能源和天然原料的消耗,或者替代传统原材料。
与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化产业相比,作者更倾向于发展那些没有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活动。首先,应该注意到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改善环境的潜能。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细化有效的结构政策,特别是为经济生态化的重组建立法律和制度,同时合理使用各种资源,为维护和改善环境状况提供生态安全的产品。
从经济结构看,以环境为导向的变化,其本质是稳定资源开采产业的发展及生产总量,并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与自然产品有关的所有行业,并将自然物质转化为最终产品。这是有关国民经济中劳动力、物质和财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的问题,以发展资源节约型、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行业和活动。这样的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将大大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承载力、环境负担及自然资源的总需求量。经济结构调整包括建立新工厂,关闭环境差、经济效率低的工厂,同时对制造业重新定位。而以生态为导向的结构调整应包括大规模的再分配,从第一产业转入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的资源转移①。
根据国外的经验,引进环境管理体系是经济生态化最具前途的发展方向之一②。应该强调的是,环境管理不应废除或取代在联邦和管区内的国家环境管制,而是将它作为企业内独立的行动进行补充。
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激励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政策框架内,有必要支持企业实施环境保护技术。政府的支持手段有如下几类:有针对性的减免税收,包括延长税收征收期限;对旨在发展绿色产品的企业减少所得税的征收;在购买迎合当前环境发展需要的新设备时,减少增值税的征收;对从事生态化产品生产的纳税人实行免税政策;引进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环境目标和环保设备等等。
在经济活动中,意识到“最佳可用技术”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有80多种不同的经济手段以促进环保技术的使用。在俄罗斯联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环境保护法》(2002年1月10号编号7)中,该法规定,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因素有关的最佳可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技术标准。然而,为了更好地执行相关规定,俄罗斯仍需作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