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导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各位领导、同仁:
根据培训内容安排,我就三台县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工作主要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1、坚持“质量第一”工作目标
质量与安全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监理健全水务系统质量安全监督领导小组;紧紧围绕民生水利促产业发展,围绕质量安全抓水利建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工作目标。在防洪堤、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农网改造、水电增效扩容、高效节水、“五小”水利、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确保近年来无一起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责任事故发生,促使农我县水利水电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为加快建设四川丘区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三台贡献了水务力量。
2、健全“管控结合”的监管机构
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范,我局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大力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创新质量工作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三编委发〔2009〕40号)文成立了三台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质量监督站,落实了4名专职质量监督员、聘请了13名兼职质量监督员,负全县范围内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二是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监管工作,进一步了完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群众参与监督”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全县范围内的水利水电工程(含农田水利工程)均应申报质量监督;三是强化在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对各申报质量监督的水利水电工程均制定了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不定期对监督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巡回,对涉及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严格实行“四方”验收后方可开展下一工序施工,从内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二)、规范程序,注重质量与安全
1、明确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为规范全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我县在借鉴外省经验,于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制定并印发了《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使全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申报、监督方式、监督资料等方面做到了规范化、程序化,使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寻,规范了各参建单位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质量安全行为,健全了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注重了水利水电工程隐形和实体质量。
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管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首先必须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必须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法人在工程开工前,均按照《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落实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质量负责人,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实行工程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其次要强化施工过程监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按照项目监督计划对在监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监督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严把原材料进口关,坚决防止"豆腐渣"工程,对涉及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主动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及时排查整治隐患
按照"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我局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项目法人是建设质量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工程建设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我局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防洪度汛、抗旱减灾等方面相结合,一是对工程建设实体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施工各项措施安全,制定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预案执行的保障措施,提高质量事故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二是将工程建设管理与外部因素相结合,对防洪度汛、抗旱减灾、生产发展等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工程防洪度汛方案、抗旱保安措施,确保工程建设不受外部条件影响。近年来我局分别于春季开复工、汛前、汛中等重点时段对水库大坝安全质量管理、水利行业重点工程和重要水利设施安全生产、在建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等方面进行全县水利系统安全质量大检查、专项督查整治活动,检查后及时下发通报要求整改。通过检查,使各有关单位认识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了对危险源的监控力度,防洪预警系统的监测力度,有效防范和遏止了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质量安全意识
近年来,我局进一步夯实水利水电质量与安全知识的贯宣工作,努力培养系统职工、参建水利水电工程各方质量与安全意识,夯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人”的保障因素。一是认真领会、学习上级部门关于质量与安全的规范性文件,不断贯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水利行业质量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二是根据上级部门的各项发展纲要制定实施方案,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展及建设管理等方面检查,积极宣传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制定并印发了《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三水局[2012]27号)、《三台县水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三水局[2012]27号)《三台县水务局关于印发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的通知》(三水局[2016]75号)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办法,进一步提升了职工、各工程参与方的质量安全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呈现出了项目增多、越来越规范化实施的趋势,因此质量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申办不及时。
按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程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申办应在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备齐项目建设相关资料主动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不如房建行业及时,特别是一些引资、PPP项目“未报先建”“违规开建”现象突出。
(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依据不完善
我县实施的水利水电工程多为小型水利工程,在质量监督中缺乏制度性保障,对于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只能采取整改、停工等方式,无逗硬惩罚措施,严重损害质量监督的执行效力,导致屡禁不止的现象频频发生。
(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力量不足
由于受理监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虽小但多,质量监督站人员有限,缺乏专业型技术人才、检测设备不足等,使整个质量监督工作难度大,不能及时有效地确保全县范围内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
1引言
从国家的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了一种清洁的并且可再生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会面临一些意外的状况,从而影响工程的进行,加强相关除险技术的研究将有利于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水利水电工程险情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的险情主要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3个特点。自然灾害是水利水电工程重大险情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并且,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比较突然。由于在灾害发生之前,它的发生时间和危害的程度是难以进行准确预测的,因此,险情的不确定性也很强。后续的自然灾害是否还会再次出现是否能够实现及时地排除,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很大了。自然灾害都有极强的破坏性,很容易导致一些重大险情的发生,有时候这些险情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3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的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技术主要是用来排除因为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水利水电工程的险情。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险情的特点,相关的除险技术一般包含对险情的分析、除险方案的制定、除险过程的开展、险情的排除情况检查等。在每一个环节中,相关的技术都属于除险技术的一个内容。
4紧急处置技术研究
4.1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水利水电工程除险的第一步,在安全性评价中,一般要对工程自身设施的安全性能、工程周围的地质灾害对工程设施的影响、除险作业的安全情况等内容进行评价。但是,如何进行安全性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难点问题。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唐家山堰塞湖的安全性评价就十分具有难度,因为其中涉及到对溃决情形的分析和判断,所以,国家相关部门还推出了关于除险技术的一些导则,为今后相关堰塞湖工程的除险提供了技术规范和参考。在安全性评价中,对险情信息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为工程除险时采取的技术提供决策的依据[1]。
4.2处置方案的确定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当中,相关的处置方案确定是十分关键的,是1个核心环节。如果方案的确定科学,那么就有利于更好地采取相关紧急处置措施,从而对工程的险情及时地排除。处置方案的确定需要以安全性的评价作为基础,一般在这个方案确定的环节,首先要考虑紧急的除险措施和技术的可行性。如果工程的除险措施采取得当,对于险情的排除是十分有效的,并且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整体的时效性。其次,还应该考虑处置方案和除险现场的情况是否符合。在进行除险的作业时,抢险的场所、设备、空间、物料准备和电力的供应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再者,还应该考虑紧急除险措施的技术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否达到。和普通的工程技术要求相比,紧急除险的技术要求一般来说难度比较大,并且很难具体化,有些时候仅仅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需要参与抢险的人员自行进行操作及发挥。
4.3技术预案的研究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来促进工作的进行,并且各个级别的应急预案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些预案都比较注重组织指挥,具体的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应急预案是比较少的,使得水利水电险情发生的时候,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预案的研究和制定上,应该在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建设和运行等阶段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相应的详细规定。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立项审查的时候,要注意对自然灾害有可能造成的工程险情和后果进行论证和把关。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要详细查明自然灾害对工程安全影响的具体情况,并且做好基础性资料的记录和分析收集工作。
5抢险施工技术研究
5.1研究的对象
在抢险施工技术的研究方面,首先要确定研究的对象。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抢险施工中,研究的对象范围十分大,一般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5.1.1江河堤防的排险对于江河来说,管涌是最常见的险情,而裂缝的后果比较严重。因为裂缝的险情一旦扩大,就很有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或者出现崩岸。对于漏洞险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进行补漏,避免其发展成堤防的决口,从而引发严重的危害。5.1.2近坝库岸的排险对于近坝库岸来说,由于地震和强降雨造成的险情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威胁比较大的。特别是在一些深山的峡谷地区,如果近坝库岸有滑坡、泥石流或者堰塞湖等情况的发生,那么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且容易阻碍相关抢险工作的开展。5.1.3土石坝的排险土石坝是比较常见的坝型,也是溃坝事故发生最多的坝型。其溃坝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洪水超标、泄洪能力不足、阀门失灵或者地震等。5.1.4地震与洪水威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来说,地震和洪水的危险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在进行项目的设计时会对拱坝、重力坝、面板堆石坝等地方注重抗震性能。尽管如此,在实际的工程中还是避免不了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地震和洪水的共同影响下,很容易出现重大的险情使其发生溃坝。5.1.5泄水系统的排险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方面,泄水系统是重要的1个设施。如果泄水系统不完善,当出现险情,就容易对大坝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5.2研究的内容
5.2.1对险情的快速勘查对险情的快速勘查是确保抢险成功的1个重要环节。在险情的快速勘查中,一般要对工程的一些具体施工和设计资料进行收集,同时,对于工程设施的受损部位和受损程度要进行了解。确定具体实施抢险作业的部位,明确制定应采取的措施。对于险情周边的环境和相关的条件以及设备的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摸底,以为后续的除险工作提供参考[2]。5.2.2进场到位要快速抢险人员和相关的抢险物资、设备的进场迅速程度对于抢险的成功实施是有影响的。对于因为道路塌方或者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导致道路中断的抢险工程,如何快速实现进场到位,是在实际中常常面临的1个问题。5.2.3快速抢险施工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方案的关键在于抢险施工的效率和速度。在这方面,首先要注意对抢险施工的方法和队伍进行优化选择。其次,要保证对抢险施工中的技术难度问题有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再者,要对一些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保证可以更好地完成抢险施工任务。最后,还要保证抢险作业有序地组织进行。5.2.4安全控制的措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抢险方面,首先要确保参与抢险作业人员和相关设备的安全。因为,抢险工作的风险性是比较大的,而抢险任务一般都有时间和任务的要求,因此,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安全问题。其次,还要对抢险作业有可能对工程设施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控制,避免产生二次险情。
5.3研究的方法
在相关的研究方法中,按工程类型研究是最常用的。一般来说,对于江河堤防、各类坝类、泄洪系统等,抗风险能力是比较低的,可以归为一种工程类型。堰塞湖、泥石流和滑坡的杀伤力强大,各自的特点不一样,可以作为另一类。除了按照工程的类型来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根据施工的专业来进行分类,例如开挖、钻灌等。这种分类研究的方式有助于技术化和抢险人员相关技能的提高。
6结语
对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的研究是推进除险工作更好进行的1个重要环节,在相关的研究方面,既要对紧急处置的技术进行研究,同时,也要对抢险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此保证除险工作的更好进行。
【参考文献】
【1】许佐龙.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2(7):127-12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
1引言
从国家的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了一种清洁的并且可再生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会面临一些意外的状况,从而影响工程的进行,加强相关除险技术的研究将有利于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水利水电工程险情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的险情主要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3个特点。自然灾害是水利水电工程重大险情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并且,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比较突然。由于在灾害发生之前,它的发生时间和危害的程度是难以进行准确预测的,因此,险情的不确定性也很强。后续的自然灾害是否还会再次发生,也很难进行准确的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险性的紧急出现是否能够实现及时地排除,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很大了。自然灾害都有极强的破坏性,很容易导致一些重大险情的发生,有时候这些险情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3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的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技术主要是用来排除因为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水利水电工程的险情。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险情的特点,相关的除险技术一般包含对险情的分析、除险方案的制定、除险过程的开展、险情的排除情况检查等。在每一个环节中,相关的技术都属于除险技术的一个内容。
4紧急处置技术研究
4.1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水利水电工程除险的第一步,在安全性评价中,一般要对工程自身设施的安全性能、工程周围的地质灾害对工程设施的影响、除险作业的安全情况等内容进行评价。但是,如何进行安全性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难点问题。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唐家山堰塞湖的安全性评价就十分具有难度,因为其中涉及到对溃决情形的分析和判断,所以,国家相关部门还推出了关于除险技术的一些导则,为今后相关堰塞湖工程的除险提供了技术规范和参考。在安全性评价中,对险情信息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为工程除险时采取的技术提供决策的依据[1]。
4.2处置方案的确定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当中,相关的处置方案确定是十分关键的,是1个核心环节。如果方案的确定科学,那么就有利于更好地采取相关紧急处置措施,从而对工程的险情及时地排除。处置方案的确定需要以安全性的评价作为基础,一般在这个方案确定的环节,首先要考虑紧急的除险措施和技术的可行性。如果工程的除险措施采取得当,对于险情的排除是十分有效的,并且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整体的时效性。其次,还应该考虑处置方案和除险现场的情况是否符合。在进行除险的作业时,抢险的场所、设备、空间、物料准备和电力的供应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再者,还应该考虑紧急除险措施的技术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否达到。和普通的工程技术要求相比,紧急除险的技术要求一般来说难度比较大,并且很难具体化,有些时候仅仅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需要参与抢险的人员自行进行操作及发挥。
4.3技术预案的研究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来促进工作的进行,并且各个级别的应急预案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些预案都比较注重组织指挥,具体的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应急预案是比较少的,使得水利水电险情发生的时候,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预案的研究和制定上,应该在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建设和运行等阶段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相应的详细规定。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立项审查的时候,要注意对自然灾害有可能造成的工程险情和后果进行论证和把关。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要详细查明自然灾害对工程安全影响的具体情况,并且做好基础性资料的记录和分析收集工作。
5抢险施工技术研究
5.1研究的对象
在抢险施工技术的研究方面,首先要确定研究的对象。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抢险施工中,研究的对象范围十分大,一般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
5.1.1江河堤防的排险
对于江河来说,管涌是最常见的险情,而裂缝的后果比较严重。因为裂缝的险情一旦扩大,就很有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或者出现崩岸。对于漏洞险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进行补漏,避免其发展成堤防的决口,从而引发严重的危害。
5.1.2近坝库岸的排险
对于近坝库岸来说,由于地震和强降雨造成的险情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威胁比较大的。特别是在一些深山的峡谷地区,如果近坝库岸有滑坡、泥石流或者堰塞湖等情况的发生,那么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且容易阻碍相关抢险工作的开展。
5.1.3土石坝的排险
土石坝是比较常见的坝型,也是溃坝事故发生最多的坝型。其溃坝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洪水超标、泄洪能力不足、阀门失灵或者地震等。
5.1.4地震与洪水威胁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来说,地震和洪水的危险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在进行项目的设计时会对拱坝、重力坝、面板堆石坝等地方注重抗震性能。尽管如此,在实际的工程中还是避免不了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地震和洪水的共同影响下,很容易出现重大的险情使其发生溃坝。
5.1.5泄水系统的排险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方面,泄水系统是重要的1个设施。如果泄水系统不完善,当出现险情,就容易对大坝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5.2研究的内容
5.2.1对险情的快速勘查
对险情的快速勘查是确保抢险成功的1个重要环节。在险情的快速勘查中,一般要对工程的一些具体施工和设计资料进行收集,同时,对于工程设施的受损部位和受损程度要进行了解。确定具体实施抢险作业的部位,明确制定应采取的措施。对于险情周边的环境和相关的条件以及设备的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摸底,以为后续的除险工作提供参考。
5.2.2进场到位要快速
抢险人员和相关的抢险物资、设备的进场迅速程度对于抢险的成功实施是有影响的。对于因为道路塌方或者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导致道路中断的抢险工程,如何快速实现进场到位,是在实际中常常面临的1个问题。
5.2.3快速抢险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方案的关键在于抢险施工的效率和速度。在这方面,首先要注意对抢险施工的方法和队伍进行优化选择。其次,要保证对抢险施工中的技术难度问题有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再者,要对一些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保证可以更好地完成抢险施工任务。最后,还要保证抢险作业有序地组织进行。
5.2.4安全控制的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抢险方面,首先要确保参与抢险作业人员和相关设备的安全。因为,抢险工作的风险性是比较大的,而抢险任务一般都有时间和任务的要求,因此,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安全问题。其次,还要对抢险作业有可能对工程设施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控制,避免产生二次险情。
5.3研究的方法
在相关的研究方法中,按工程类型研究是最常用的。一般来说,对于江河堤防、各类坝类、泄洪系统等,抗风险能力是比较低的,可以归为一种工程类型。堰塞湖、泥石流和滑坡的杀伤力强大,各自的特点不一样,可以作为另一类。除了按照工程的类型来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根据施工的专业来进行分类,例如开挖、钻灌等。这种分类研究的方式有助于技术化和抢险人员相关技能的提高。
6结语
对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的研究是推进除险工作更好进行的1个重要环节,在相关的研究方面,既要对紧急处置的技术进行研究,同时,也要对抢险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此保证除险工作的更好进行。
【参考文献】
【1】许佐龙.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2(7):127-12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不安全因素;处理措施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施工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并因此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施工安全已成为各参建单位无法回避的问题。电气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与土建等专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根据电气施工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电气施工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探讨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的处理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管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充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不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与交底不理想、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费用投入不够等。目前,承包单位对施工进度和质量比较重视,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但对安全管理关注不够。一个人尽皆知的逻辑是,只要不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做得差也不能说一定有问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再严格也必然是有问题的。所以承包企业对安全管理抱着“只要不出事、能省尽量省”的思想,书面文件尽量做得没有漏洞,至于是不是真正落实了仅凭文件是看不出来的。例如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可以采取挂靠方式,名单上是有资格证的人员,现场从事管理的却是另一些人员。因此,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是难以忽视的不安全因素。
1.2人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大都建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突出。例如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人为因素失误从20%增加到80%以上[1],所以人的不安全因素正变得愈来愈重要。在电气施工中,由于用电管理规章制度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容易在工作中疏忽大意,触电事故是最常见的。另外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也时有出现。
1.3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随着科技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越来越依赖设备,几十年前人拉肩抗的场面愈来愈少见。加上南方潮湿多雨,夏季炎热,电气设备受影响较大,不少施工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绝缘性能就会下降,甚至防护能力完全失效,电气施工人员暴露在不安全的电气设备面前,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电气施工所使用的安全用具、仪表、设备也可能校验不及时,性能达不到要求,给施工人员带来伤害。
1.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对水流的控制,所以常在河流峡谷上建设,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加上建设周期长,作业环境艰苦,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尤其电气设备和线路受到风吹、日晒、雨淋、水溅、粉尘等不利条件影响,绝缘防护能力下降。施工人员工作时身受雨淋、水溅及潮湿环境影响,身体阻抗下降,也易受到触电伤害。
1.5临用电的不安全因素
工程现场用电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但是在工程现场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也很常见,例如配电箱内放置杂物(如焊条)、配电箱无系统接线图、一闸多机、配电箱不上锁、配电箱进口处无防护措施、开关箱电源进线端采用活动连接、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同箱、配电箱无防雨防尘措施等[2]。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用电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责任感不强,将作业人员暴露于触电伤害风险之中。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水平的处理措施
2.1规范安全管理,强化责任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要求,规范安全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按照该导则要求,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其内容包括安全事故控制目标、安全生产投入目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标、事故隐患排查目标、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应急管理目标及人员、设备、环境、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控制指标。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职责部分有专门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而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5370-2007)中有专门针对施工用电的规定,在《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T5372-2007)中有关于各种电气设备安装的规定,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L/T5373-2007)中有关于各类电气作业人员资格条件、操作技术方面的规定。上述文件为规范电气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施工企业应参照这些规定查找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电气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制定应急救援、专项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减少电气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2.2增强保护意识,加强过程管控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内容包括变压器/电抗器安装、铁塔/构架安装、开关设备安装、母线安装、厂用电系统安装、线路/电缆安装、电气试验、接地系统测试等内容,安装过程复杂,工艺技术要求高,为了保障安装质量与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除了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之外,还应在安装前做好安全交底,强化安全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控,提高安全操作水平[3,4]。
2.3重视设备管理,提高安全水平
为应对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各种不利自然条件,应选购适应工地条件的配电设备、电气机具,如满足IEC标准相关条件。其次,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如绝缘性能测试、耐压试验、漏电检测等。还应加强电气施工现场的巡查、监督工作,以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水平。
2.4做好环境规划,减小安全风险
对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面临的环境风险,应加强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管理,并运用PDCA循环方法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辨识作业环境的危险源,可采用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其中直观经验法又分为类比推断法和对照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中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危险指数法等,应该通过动态辨识,将环境安全风险减至最低。
2.5加强临用电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临用电管理,应严格执行JGJ46-2005规定,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编制施工临时用电设计方案,严格按规范要求敷设线路和安装电气设备,并安排专人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工地用电安全。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管理、人员、设备、环境、用电几方面,只要认真对待,严格管理,电气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就能做到可控、可管、可追溯。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安全管理的内容也在变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安全水平才能水涨船高,步步高升。
参考文献
[1]孙开畅,徐小峰,张耀,等.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人为因素重要度分析[J].人民长江,2016,47(9):80-83,114.
[2]侯占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隐患[J].劳动保护,2013(9):48-49.
[3]陶宁.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3,20(9):43-4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不安全因素;处理措施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施工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并因此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施工安全已成为各参建单位无法回避的问题。电气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与土建等专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根据电气施工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电气施工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探讨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的处理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管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充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不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与交底不理想、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费用投入不够等。目前,承包单位对施工进度和质量比较重视,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但对安全管理关注不够。一个人尽皆知的逻辑是,只要不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做得差也不能说一定有问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再严格也必然是有问题的。所以承包企业对安全管理抱着“只要不出事、能省尽量省”的思想,书面文件尽量做得没有漏洞,至于是不是真正落实了仅凭文件是看不出来的。例如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可以采取挂靠方式,名单上是有资格证的人员,现场从事管理的却是另一些人员。因此,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是难以忽视的不安全因素。
1.2人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大都建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突出。例如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人为因素失误从20%增加到80%以上[1],所以人的不安全因素正变得愈来愈重要。在电气施工中,由于用电管理规章制度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容易在工作中疏忽大意,触电事故是最常见的。另外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也时有出现。
1.3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随着科技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越来越依赖设备,几十年前人拉肩抗的场面愈来愈少见。加上南方潮湿多雨,夏季炎热,电气设备受影响较大,不少施工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绝缘性能就会下降,甚至防护能力完全失效,电气施工人员暴露在不安全的电气设备面前,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电气施工所使用的安全用具、仪表、设备也可能校验不及时,性能达不到要求,给施工人员带来伤害。
1.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对水流的控制,所以常在河流峡谷上建设,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加上建设周期长,作业环境艰苦,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尤其电气设备和线路受到风吹、日晒、雨淋、水溅、粉尘等不利条件影响,绝缘防护能力下降。施工人员工作时身受雨淋、水溅及潮湿环境影响,身体阻抗下降,也易受到触电伤害。1.5临用电的不安全因素工程现场用电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但是在工程现场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也很常见,例如配电箱内放置杂物(如焊条)、配电箱无系统接线图、一闸多机、配电箱不上锁、配电箱进口处无防护措施、开关箱电源进线端采用活动连接、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同箱、配电箱无防雨防尘措施等[2]。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用电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责任感不强,将作业人员暴露于触电伤害风险之中。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水平的处理措施
2.1规范安全管理,强化责任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要求,规范安全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按照该导则要求,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其内容包括安全事故控制目标、安全生产投入目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标、事故隐患排查目标、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应急管理目标及人员、设备、环境、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控制指标。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职责部分有专门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而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5370-2007)中有专门针对施工用电的规定,在《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T5372-2007)中有关于各种电气设备安装的规定,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L/T5373-2007)中有关于各类电气作业人员资格条件、操作技术方面的规定。上述文件为规范电气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施工企业应参照这些规定查找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电气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制定应急救援、专项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减少电气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2.2增强保护意识,加强过程管控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内容包括变压器/电抗器安装、铁塔/构架安装、开关设备安装、母线安装、厂用电系统安装、线路/电缆安装、电气试验、接地系统测试等内容,安装过程复杂,工艺技术要求高,为了保障安装质量与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除了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之外,还应在安装前做好安全交底,强化安全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控,提高安全操作水平[3,4]。
2.3重视设备管理,提高安全水平
为应对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各种不利自然条件,应选购适应工地条件的配电设备、电气机具,如满足IEC标准相关条件。其次,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如绝缘性能测试、耐压试验、漏电检测等。还应加强电气施工现场的巡查、监督工作,以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水平。
2.4做好环境规划,减小安全风险
对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面临的环境风险,应加强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管理,并运用PDCA循环方法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辨识作业环境的危险源,可采用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其中直观经验法又分为类比推断法和对照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中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危险指数法等,应该通过动态辨识,将环境安全风险减至最低。
2.5加强临用电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临用电管理,应严格执行JGJ46-2005规定,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编制施工临时用电设计方案,严格按规范要求敷设线路和安装电气设备,并安排专人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工地用电安全。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管理、人员、设备、环境、用电几方面,只要认真对待,严格管理,电气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就能做到可控、可管、可追溯。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安全管理的内容也在变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安全水平才能水涨船高,步步高升。
参考文献
[1]孙开畅,徐小峰,张耀,等.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人为因素重要度分析[J].人民长江,2016,47(9):80-83,114.
[2]侯占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隐患[J].劳动保护,2013(9):48-49.
[3]陶宁.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3,20(9):43-4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基本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由于建筑规模的逐年扩大,重要工程项目与日俱增,工程质量的好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水利水电施工的特点
1.水利水电工程承担挡水、 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 承压、 防渗、 抗冲、 耐磨、 抗冻、 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事后难以补救,需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
3.水利水电工程多在河道、 湖泊、 沿海及其他水域施工,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 截流及水下作业。
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任何工程的任何一个步骤最终都是要由具体的人来实施,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在一个系统工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任务,有负责统筹规划的、有负责图纸设计的、有负责现场施工的,但不论是负责哪一领域,都需要不断的充实与自己工作相关领域的知识,不能凭借经验做出决定。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固步自封,不注意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理念和模式,就会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还可能为水利水电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2.材料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与人们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例如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就肩负着保护一方不受洪涝灾害影响的责任,如果在这些水利工程中出现了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自始至终重视对施工材料的严格把关,不合格的材料绝不能用。而且还要注意不同地域相同工程的施工材料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地质等因素相差很大,同样一座水库堤坝的修建,在北方干旱地区的防洪指标可以略低,但是在南方多雨地区的防洪指标就要略高了,因此同样是一级或者二级水库,因为其承担的防洪标准不同,在实践中可能需要的施工材料就会有所区别,因此要杜绝经验主义,要详细了解施工地的气候、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使用施工材料。
3.机械的因素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机械的因素也是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的因素。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浩大和复杂,很多工作无法由人力完成,因此目前大多数的施工都是由机械完成的,这就导致施工机械选取是否合适、机械的质量是否合格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机械的选取首先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质的地区要选取不同的机械,其次要严密分析机械在施工中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哪些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比如在修建水库大坝时,需要进行坝顶路面夯实的时候,选取什么样的机械既能达到夯实的目的,又不能对整个大坝造成损害就是施工单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施工方法的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的具体方案和施工的工艺水平。合适的施工方法能够提升工程质量,反之则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制定时,需要考虑到诸多的相关因素,比如技术因素、组织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在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选取可行的施工具体方案,从而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5.环境的因素
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雨雪、大风、寒冷等不利天气,这些天气状况下除了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不适应外,还对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随时关注天气的的变化,做好在恶劣天气中施工的必要准备。同时施工环境也包括当地的地理、人文等因素,这些都需要在施工前详细了解,并做好相关预案,以期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三、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对策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与管理要做好,其中基础是管理体系。只有有了体系,才能有程序,管理的内容和措施,管理的责任人和管理的部门都要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也要健全,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和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由业主单位设置,还要授予他们处理质量事故、管理工程质量的职责和权力。质量技术保证部和专职质量副总监由监理单位设立,并且确定相应的要求和职责。班组、施工队、项目部三者在施工单位中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进而在施工单位中形成质保体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三方并举。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依赖于相应的质量管理办法的制定,在总体上确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权限、义务和职责。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也需要制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序、环节、工艺,和外观质量、抽检结果等各个细节做出明确的奖惩规定,用激励奖惩措施来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进而确保施工程质量。同时各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大纲需要制定。
2.严格控制质量过程。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要严格抓好。质量从第一道工序抓起,做到工程质量没有后患,进而确保工程没有遗憾。事前控制要细化,准备工作到位、预警防范要做到。建立相应的预警制度,同时相应的施工导则要结合工程特征、重点工序和重点复杂部位制定,施工用的原材料要严格控制检查,层层抽样检查进货、贮存、采购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在工程开工前。对事中控制要强化,做到责任到位、规范纠偏。“三检”制度要严格实行,“初检”即由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复检”由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终检”由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同时质量检查记录还要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样板单元”工程制度也要大力推行,在“典型引路”中带动其他部位、其他员工的提高和进步;施工过程奖罚制度和重点工序质检员旁站监督制度等要实行。事后控制要重视,落实到位督促检查工作。
3.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要从从业人员和相关单位的自律和自觉、专项治理和执法监督等方面来抓工程质量管理,进而提高和确保工程质量。一,相关政策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要补充、修改、完善历年来制定的建设管理有关规定和水利水电行业规程规范,编纂工作和政策法规汇编需要加强,相应的示范文本也需要制定。二,对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要加强,广泛进行宣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规章,通过各种学会、研究会、协会等群众性学术团体来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学术探讨。三,对质量管理责任处理和工程质量要依法兑现,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依法依纪追究,在行政处罚手段方面,经济处罚的力度必须加大,责任主体由于利益驱动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运用经济杠杆处理。
四、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职工的生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成本意识,改进施工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搞好水利水电过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康怀鹏.浅议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瑕疵;成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引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履行误差和纠纷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通常有下列几种:
一、文本歧义引起的纠纷
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根据《合同法》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所作出的双方约定,提出合同条款或者修改条款的一方实际是向接受条款的一方提出了邀约,相对的,接受条款的一方向提出合同条款的一方做出了承诺,双方签字盖章,合同生效,就明确了相互的权利义务。
然而,一项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施工细目非常繁杂,仅从专业角度考虑,就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水利工程材料、水工钢结构、水利工程经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工程测量、水利水能规划、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结构CAD等十类专业学科,要将这样一项工程表述得完整、全面,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涉及到了,也会由于理解的偏差,导致合同履行的瑕疵。如设计图纸与合同工程量清单不符,导致成本发生变化,要么变更成本,要么更改设计,但是这两种后果都将带来复杂的申报、批复和执行程序,因此实际操作中,经常引起纠纷,如施工方停工,要求追加成本,发包方以合同为依据,坚持要求施工方如期完工,双方僵持不下,甚至提讼。无论如何,双方的行为既耽误了工期,又使彼此蒙受了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间接引发偷工减料的现象,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这类瑕疵,一般通过三种途径来预防:一是尽可能将合同条款精细化,尽量不用笼统和模糊的语言,对可预期的细节要做到绝无遗漏;二是合同中未约定或未完全约定的条款,如果有政策、法规以及约定俗成的行业标准或规则存在,应无条件服从政策、法规以及约定俗成的行业标准或规则;三是在格式合同中,如果某一条款的认定存在较大的分歧,而第三人从专业角度亦难以认定,应根据《合同法》采用不利于格式合同提供一方的解释。
二、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签订后,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如洪水、台风、地震、罢工、暴乱等等,《合同法》明文规定,这类不可抗力带来的履行违约是免责的。
在水利水电工程现实施工中,对这类违约却常常未按照免责进行处理。发包人会依据合同约定的工期进度对承包人进行处罚,如罚款、暂停计量支付等,尤其是施工中遇到的塌方、沉陷、地质断层等,一般承包人不仅不认为这是不可抗力应追加工程费用,相反却对施工方进行处罚,承包方只能自认倒霉,承担亏损。
我们认为,任何合同约定都不能超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必须予以免责,不被免责一方可提起民事诉讼解决,提出施工索赔。
三、市场规律产生的震荡
主要是材料、人工、机械费用的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的施工成本较大范围的变化,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进展。
最常见的是材料费上涨,一份固定总价水利水电工程合同在被执行的过程,突遇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一旦超过赢利临界点,承包商不但没有任何盈利空间,甚至要亏本施工,这样往往就造成停工,或其中一方提出索赔,要求对方给以予经济补偿。例如2011年11月份,江西南部地区水泥价格呈现大幅上涨态势,当地的P.C32.5水泥价格450元/吨,高于全国平均价格近100元/吨。如果承包方在上涨之前中标,混凝土工程赢利空间换算为水泥使用量每吨赢利10元,那么现在就要每吨亏损90元,对于一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来说,承包方巨额亏损就不可避免。
这类风险的防控是在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中把市场规律产生的震荡充分考虑进去,以专门的条款来规避双方风险,为了保证合同的公平,可以约定如果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价格超出或降低合同预算价一定比例,将增加或减少施工成本,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
四、规范标准带来的变化
现行的《水文仪器安全要求》、《小水电站机电设备导则》、《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将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发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影响已经规划设计的项目,但作为强制使用的参照规范标准,有时业主单位及上级部门为适应新标准会做出工程设计变更,引起工期、成本、施工条件乃至施工资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果是政策制度层面必须的,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该予以配合解决,顾全大局,兼顾双方权益,对造成损失的一方给与必要的经济补偿。如果是非必须的,是发包方的单方意向,就必须征得承包方的同意,或者承担违约责任,引起纠纷时,发包方可以提出施工赔偿。如果施工合同中能提前评估此类风险,约定解决方式方法,是最佳的选择。
五、业主程序导致的紊乱
施工合同中,由于业主、发包方工作流程出现紊乱,如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滞后、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造成拖欠工程款、压缩工期等,如合同中没有特殊约定,应由业主或发包方承担责任,承包方在工程施工合同范围及合理工作进度内完成的工作,因为业主或发包方流程紊乱被停工、拆除、重做的,业主或发包方承担赔偿责任,发包人事前同意重新约定的除外。重新作出的约定应作为双方施工合同的新增附件,尤其对主合同做出修正的部分,要具体明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一般来讲,水利水电工程因合同履行瑕疵引起的纠纷,解决渠道跟普通施工合同纠纷一样,即依照合同正确履行、双方磋商协议、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渠道,涉及索赔的,应在规定期限(一般为28天以内),知会监理单位。总之,解决施工合同履行瑕疵问题,双方应该立足合同,尊重事实,分清责任,寻求证据,合理协商,努力妥善解决争议和纠纷,为水利水电建筑市场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水电市场开发也发展迅速。据水利部建管司的统计资料,自2009 年至今,在排查的29095 个项目中,共累计发现12402 个问题,问题之多,触目惊心,其中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有的甚至性质相当严重。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其质量安全往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质量始终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因此,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优质安全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
1 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主要表现在战略上重视不够,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向,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1.2 工程制度不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的项目法人队伍建设不够规范,行政干预过多,责任意识不强,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落实,项目法人责权不统一;工程招投标不合规范,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不严,招标文件不够规范、水平较低,人为干预及地方保护时有发生,评标工作未能真正按照择优的原则;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能力普遍不高,无证上岗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监理单位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甚至缺失责任和诚信。
1.3 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不具备实质条件,责、权、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1.4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二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1.5 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定性不清,继而引发了质量监督机构编制不落实、不健全的问题,导致质量监督工作不到位、权责不清、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不能很好地履行政府监督的职能。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人员专业配备不齐全、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有待解决。质量监督机构经费普遍困难,严重影响质监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质量监管的力度和效果。部分质量监督机构监测仪器设备不齐全,致使质监工作精度不够,无法科学、准确、客观地做出评价,严重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2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2.1 提高质量观念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水利水电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设计、施工、业主的效益和形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就是质量的实现过程,质量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应树立“大质量”观念,即工程质量既包括内在质量(讲求“内实”),也包括外在的质量(讲求“外光”);既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也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每个岗位真正地认识到“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日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明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2.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管理体系是基础。有了体系,就有了程序,要有管理的措施、内容,还有管理的部门和管理的责任人。
(1)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力和职责。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目部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要制定质量管理办法,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其次,要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工序、环节,以及抽检结果、外观质量等各个细节作出奖罚的规定,通过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同时,还应制定设计考核管理办法、监理考核办法或细则、验收管理办法和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并在一个单元工程完成后,及时进行评定,及时整改,为后续单元工程质量的提高指明方向。
2.3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就是要严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从第一道工序起抓质量,做到质量不留后患,工程不留遗憾。
(1)细化事前控制,做到预警防范、准备到位
包括建立预警制度,并结合工程特征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制定相应的施工导则;严格控制检查施工用原材料,从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进行层层抽样检查,严格把关;建立“明白卡制度”,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将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编写,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召开技术交底会,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强化事中控制,做到规范纠偏、责任到位
严格实行“三检”制度,即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初检”,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复检”,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终检”,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检查记录;推行“无缝交接”制度,坚持工序传递卡及节点工序会签,保证施工工序间传递时不留质量问题;推行“样板单元”工程制度,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其他员工、其他部位的进步和提高;实行重点工序质检员旁站监督制度、施工过程奖罚制度等。
(3)重视事后控制,做到督促检查,落实到位。
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处理已发现或怀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后期处理难度;坚持分析制度,定期召开质量月例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或限期整改,并在其后的施工中督促检查、落实; 坚持考核制度,实施质量“季考核、年评比”,施工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并对重点质量工程实施质量特别奖,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优质。
2.4 强化政府质量监督,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工程质量监督是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代表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建设工程的实物质量和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强制性的执法监督检查。对于水利项目监督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应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执法属性,独立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切实保证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强制性和公正性。
(2)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业务培训,实行考核上岗制度,切实提高质检人员素质。
(3)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作经费全额纳入部门预算,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实施。
(4) 配备必须的监测设备,进一步规范第三方质量检测评价,加大施工现场随机抽查取样的次数以及对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监察力度。
3 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工程从业者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建设单位通过严格的管理,在保证的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将提升企业形象。监理人员在质量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一环,监理单位只有而不断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积极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探索更好地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项目施工优质,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是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本要素,是提高监督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首要完善检测手段,保证其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科学性是检测工作的基础,离开它就谈不上对工程质量评价和负责,也难以保证所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用与运行安全。若以检测工作赖以生存的地位来估价,公正性是检测工作的准绳和法规,否则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准确性则是科学性与公正性的先决条件,是检测工作客观评价与社会信誉的前提。促进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多创优质工程,采用科学而可靠的检测数据来说话,防止单纯凭主观经验来判断的做法,检测工作也就成为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只有搞好检测工作才可能及时掌握质量的动态和规律,以便控制质量的波动范围来保证质量的稳定。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强调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应强化质量管理,其中质量检测工作又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重要职责,它借助于测试手段对材料,构件及单元工程,按规范标准与要求进行检测,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因此,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质量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单元工程检验和竣工检验活动严把质量关,具有预防把关和鉴别双重性质的职能。
2检测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
(1)试验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技术保证。首先是出厂自检,如钢筋、水泥、机电设备等,企业产品的出厂质量控制由企业自检;其次是工程施工现场检验,这些措施可避免造成质量隐患及直接经济损失。
(2)检测结果是对质量评定、验收的证据。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评定、验收,离不开试验检测的数据和结果,一切以数据说话,试验检测的数据和结果是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3)检测是质量监督管理的手段。试验检测不仅是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的主要手段,而且也是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手段。
(4)检测结果是改进质量的科学依据。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科学地了解整个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平、存在的问题、缺陷及如何进一步加以改进,提出改进措施等。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条件
(1)仪器设备的配备及其准确度,量程等技术指标,必须与检测的项目适应 而且其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并经检定或校正合格。
(2)检测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际经验,其操作技能必须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质量检测岗位证书。
(3)工作环境应满足检验要求。
(4)该检测机构应具有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和检验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5)通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计量认证考核评审达到合格
4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措施
4.1检测机构合法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机构必须受控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定机构授权下行使职能,这类检测机构才具备合法性。目前,中国统一开放的检测市场已开始形成。有必要对检测机构的认可活动加以规范,使其在为社会提供质量检测时必须具有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于1994年10月正式成立的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是唯一的权威和法定的实验室认可机构,也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正式成员。它制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即CNACL201-99,等同于国际公认的ISO/IEC导则25――《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今天已成为验证实验室技术能力,指导实验室规范运行的准则。
4.2检测方法科学
质量检测使用的技术规程规范必须是现行有效的,按过期的规程规范进行检测的结果是无效的。在检测设备上,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计量认证,只有认证合格的仪器设备才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设备是保证检测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检测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验,最好还直接参加过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检测过程中的质量。
4.4认真做好抽检工作
工程竣工验收前的抽检工作十分必要 目前只有堤防工程有明确的要求,而混凝土、土方、石方、金属结构制造 启闭机及机电产品安装等工程并没有抽检的方法、数量、种类的具体要求。
5 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的体会
(1)质量检测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因为质量检测工作一是挑毛病,二是找漏洞,问题没有明显摆在表面的,需要深入现场,跟班作业,仔细寻找认真检查,并要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用事实和理论说明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2)要熟悉施工现场,要熟悉工程图纸。质量检测工作要首先遵循的准则是水利部统一制定的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它是质量检测工作的标准,还需熟悉施工图纸,只有熟悉了图纸,才能心中有数,才知道检测什么。
(3)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几个特性,质量检测工作要具备以下特性:
①细致性。水利工程施工环节很多且复杂,各环节易出毛病,这就要求质量检测要细心,耐心,全面并事先周密计划。
②有效性。施工的根本目的是使水利工程建筑物有效地发挥作用。为此,除了检测原材料质量外,尚应注意整体性和耐久性的检测,也就是建筑物的防水、防渗、防冻、防裂、防腐等方面均满足设计要求。
③预见性。水利工程有不可改变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施工之前全面检测,也就是要超前做工作,不要事后做工作。
6结束语
目前,建设各方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重视不够,存在施工单位质量自检数据不足,监理单位未独立进行检测,只是对施工单位自检的确认,县级以下水利质量监督机构没有自已的工程质量检测站,给工程质量、后续的维护管理及使用寿命留下了安全隐患。因此,要建立健全机构,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试验检测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严格按标准、规范操作。从而为提高水得水电建设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质检测水平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丰景春,王卓甫,汪伦焰.建设项目质量控制[M].第二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
一、水利水电施工建设安全管理中的潜在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有些企业领导过分追求市场份额,增长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虽然这些企业内部也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和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但由于领导层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力度不够,致使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麻痹大意,导致了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一旦发生事故,将给个人和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安全管理系统存在漏洞
由于安监部门和技术部门工作的疏漏,使得有些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体系存在缺陷,同时由于个别项目部的安全员为兼职,或者尽管为专职,但仍不能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致使现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3.对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监管
个别项目部的安监部门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管理措施不能有效地落实到位,工作做的不细致,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发现或督促有关责任部门整改以及对整改结果轻松放行等,使隐患最终演变成事故。
4.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部分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教育不够,劳动纪律松弛,违章作业。这些职工由于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一些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习以为常,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导致各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人员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从事安全专职工作的管理人员数量非常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的。由于这些安全管理人员中的绝大部分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课程,其专业素质无法达到在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劳动力的用工方面,由于绝大部分的劳动力都是招来的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职业操作技能都是比较差的,而招聘企业对这些农民工作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又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执行困难。
2、监督缺失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督管理工作上,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突击安全检查的程度,缺少对施工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检查和强有力的惩处措施。而且很多省市存在地方保护、区域保护的现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资金难以落实、对施工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监管手段落后,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有甚者瞒报或者拖延报告所发生的安全事故,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人员与财产的巨大损失。
三、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预防措施
1、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最基本工作,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行,作为企业第一负责人,同时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他承担着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所有工作,水利水电施工单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设立施工安全职能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日常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计原则是体现工程施工的高效性,既要有较强的施工安全责任心,又必须具备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制定是实现企业制度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制定应该参照相关国家及行业施工安全标准,内容上必须齐全。
2、提高对安全施工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
作为做好水利水电安全施工的前提,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在保证安全施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各级部门应该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它,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认识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增强他们对水利水电安全施工的责任感。施工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亲自调度每个工程,分管领导则要严格抓实每个工程,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借助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各项需求,为全面做好安全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员工安全施工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施工意识
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的提升,不仅需要正确的企业管理措施作为指引,而且需要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作为保障,使每位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工程安全施工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施工安全隐患。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开展岗前安全培训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员工的安全施工意识以及他们遇到危险时的逃生策略。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许多员工缺乏危险意识,即便意识到危险性,也很难临时做出科学的逃生策略。因此,加强员工安全施工教育非常重要。
4、明确安全责任,做好定期安全检查工作
确定各级施工系统中的负责人,明确各负责人的具体责任,尤其要明确各级施工单位对相应区域内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责任。定期检责任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每天自查、企业职能部门的定期检查以及企业领导的不定期抽查等,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采取应多措施,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5、加强监督检查,坚持全方位管理
全方位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所制定的策略能否得到全方位的落实。事物的发生一般具有规律性,可以通过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做好提前预防工作;此外,事物的发生也具有随机性,为保障施工安全,就必须加强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
四.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贯穿于整个生产活动中,要防止事故发生,不仅要排除环境的、物的不安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排除人的不安全因素。要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安全技能,自觉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判断事故隐患能力,企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70%以上都是由于安全意识簿弱、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低、违章作业、劳动纪律松驰所造成。因此,抓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
五.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六.加强施工项目的监管工作
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制度有着话语权,这就严重阻碍了施工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进程。必须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防患于未然,上级主管理部门必须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要进一步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水利工程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的施工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重要原则,严抓狠抓安全生产教育,认真落实每一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强化队伍建设,重视安全监理,力争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述;胡志根;刘全;郭洁;基于风险规避度不确定性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行为决策[A];水力发电学报;2013年第1期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措施
一:引言
质量是企业尤其是水利工程发展的首要因素,它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事,关系到千家万户,子孙后代。作为水利施工一级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关键取决于能否把好质量关,创出名牌来。
在水电建安公司已普遍在承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实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正因为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使得公司承建的水利工程大多数获得了优良工程得到确保。钱塘江标准塘、海宁盐官下河站闸的海盐秦山核电站三期海堤工程、海盐秦山核电站二期海堤工程、温州永兴围垦等工程都已取得优质工程的称号。
二: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建设管理关系不顺
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到位;另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
2、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投资形式主要是国家投资。一些建设单位和地方往往前期工作不够充分,而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就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是不具备实质条件的,权、责、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3、欠缺执纪执法力度
政策层面上一直未能解决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因而,经常会出现“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现象;水利水电施工、监理等有关资质的审查、核准工作也比较迟缓,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的监理企业、水电施工及其人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对各种无证或越级从事工程建设以及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等行为的监控和查处也不够及时有效,制约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开展和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高。
4、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
主要表现在战略上不够重视,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一流工程”、“精品工程”、“优质工程”的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而且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的要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
5、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二是精细化管理不足,缺乏精耕细作,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质量缺陷较多。三是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闭合性较差。
6、人员队伍素质普遍较低
近几年,水利水电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的力度,大大加强了监理、施工、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的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很难满足工程的要求。
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对策措施
1、增强质量观念意识
水电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社会问题,是水电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工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特点,直接关系设计、施工、业主的形象和效益,质量的实现过程就是水利电工程建设过程,质量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应树立“大质量”的观念,即工程质量不仅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还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量;不仅要包括内在质量,还要包括外在质量。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意识,使“质量是建设程永恒的主题”被每个岗位真正地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是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和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以及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2、严格质量控制过程
严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就是严格质量控制过程。要从第一道工序起做到不留质量后患,不留工程遗憾。一是要加强事中控制,做到规范纠偏和责任到位。包括推行“无缝交接”制度,坚持工序传递卡及节点工序会签,保证施工工序间传递时不留质量问题;实行严格的“三检”制度,即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初检”,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复检”,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终检”,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检查记录。二是要细化事前控制,做到预警防范和准备到位。包括严格控制检查施工用原材料,从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进行层层抽样检查,严格把关;建立“明白卡制度”,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将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编写,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预警制度,并结合工程特征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制定相应的施工导则;召开技术交底会,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好质量的管理、控制,基础是管理体系。有了体系,就有了管理的措施、内容,有了程序,有了管理的责任人和管理的部门。一是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首先,要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序、工艺、环节,以及外观质量、抽检结果等各个细节作出奖罚的规定,通过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其次,要制定质量管理办法,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二是要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首先,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利和职责。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 目部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为适应目前的施工特点和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以骨干培训为重点,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作为引导,以全员培训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一是在新工程开工前,对新开工工程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 作业人员熟知作业内容及质量要求。二是特殊作业人员上岗前,在现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三是编制质量手册,做到质量手册人手一册,对所有进入本工程工地的职工进行进场培训,使其了解工程总体概况和质量总体要求,工程的质量目标、质量体系和质量制度,全面加强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当今工程质量受到人们不断关注,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因为其重要性,更受到各方的关注,因此,我们必须找出控制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新途径,找到更好的、更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将项目施工质量搞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实际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对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进行不断完善,积极开发出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出更优良的水利水电工程。影响水利水电质量的因素复杂,并且增加了对质量原因的判断及解决问题的难度。甚至于对质量把关缺乏精准的意识。导致问题的因素有:盲目套用施工图纸,设计方案不合理,实际模型不相符;物体受力分析有误,导致其规格、结构稳定性差:操作时未按照规划图进行,偷工减料以至质量低劣;或擅自换取其他材料替代施工规定的材料等。因质量产生的原因不合格,所以,在进行质量的处理时,应该仔细调研,有针对性对事故具体分析,及时处理。
一、质量检验的要求与职责
未在评定标准中涉及的检验项目,应由建设单位对其质量评定标准,按照水利部有关规定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编制,工程质量检验的项目、数量、方法应符合《水利水电基木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规定,并报质量临督机构批准后执行。应由建设单位或监理机构中相关专业人员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进行见证取样,见证取样资料应由施工单位进行制备,并送检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参与见证取样的有关人员在工程相关文件上签字盖章。按照评定标准要求,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合同约定,施工单位应确定检验项目及检测数量进行自检。在工程建设竣工验收之前,需要由工程项目法人对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抽样检测,要委托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的过程要依照质量监督机构确定的检测数量进行,检测的结果是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严密的审核施工单位开工前提交的技术措施、技术方案、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分解工程质量总目标即为事前预控。质量要求要明确,班组在开工前对每道工序都要进行技术、工艺和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了解设计意图,周密分析工程质量控制对象,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处理对策,提前找出薄弱环节。应对工程上使用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设备等采取核准制度,对于监理工程师不同意的,不允许进入工地现场,也不得在工程实体上使用。事中控制的基本途径是对施工的作业工序进行控制。实行“二级报验制”的工序控制。第一级质检制度是对已完工序或单元工程,采取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单位质检机构终检。第二级是在第一级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由临理工程师核签评定意见和评定等级。同时实行“三不放过”原则,定量和定性分析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原因要查明,运用排列图和因果分析图等质量统计工具,有效措施和处理意见要及时提出,要以书面报告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
三、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对策
(一)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以全员培训为目标、骨干培训为重点,在施工过程中要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引导,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新工程开工前,技术交底工作对新开工工程全面进行,作业内容及质量要求等需要作业人员都能熟知。对所有进入本工程工地的职工进行进场培训,将编制的质量手册分发下去,做到人手一册质量手册,工程的质量目标、质量体系和质量制度职工都要了解,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要全面加强,了解工程质量总体要求和工程总体概况。不定期地组织一线施工人员学习和交流、互相观摩,进行施工工艺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员工服务技能。在现场上岗前特殊作业人员要进行培训,要想上岗作业,必须得考核合格。工程整体建设水平要提升,进行政策法规、质量管理知识、技能、手段的培训,推动施工质量管理,将从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培养成为一支专业化的质量管理队伍。
(二)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质量控制要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从工程的开始到结束,抓好质量工作,不留一处死角,质量控制的过程要严格掌握,不能让任何的质量问题出现。细化事前控制,要做到准备到位、预警防范。相应的施工导则,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要结合工程特征制定,并建立预警制度;层层抽样检查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施工用原材料要严格控制检查,层层把关;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编写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工程开工前技术交底工作认真对作业人员履行,技术交底会及时召开。要强化事中控制,责任到位、做到规范纠偏。包括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初检”,此工作要严格实行,“复检”工作由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终检”工作由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来负责,将质量检查记录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的关键工序的管理中,采取旁站监督的制度,监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为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质量意识,采取施工奖罚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工程投瓷、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安全等日常的管理工作外,还要协调好工程各参与方的关系。在工程管理中除了管理好工程建设外还要处理好工程与自然环境、工程与移民,工程与社会等各系统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建设工程高质量的运行。
参考文献:
山尖岙山塘位于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山尖岙村西南部,该区位于东经1180、北纬280的亚热带季风区,下游人口573人,耕地面积1252亩,其中水田383亩;旱地584亩;园地285亩。该工程区属侵蚀剥蚀丘陵及山间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呈舒缓坡状,一般山坡坡度在30~65°之间。全区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年平均降雨量1713.50mm。
该区是当地以出产高山蔬菜为主的农业示范区之一,目前区内现有水利设施的蓄水能力,未能满足园区的灌溉要求及当地部分农民的饮水安全要求。作为该镇主要的农业示范区之一,区内水利设施差,部分土地靠天吃饭,严重影响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为解决区内农民153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所以急需修建山塘工程增大蓄水能力,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和承当农民饮用水源的双重任务。
山尖岙山塘,具有位置高,便于自流灌溉及满足全区农民集中供水饮用的要求。该流域内雨量丰沛,水量充足;库区地形地质条件一般;建筑材料丰富,劳动力充足,具有较有利的开发条件。
设计前期工作主要有:现场踏勘、地形、地质资料及水文资料的收集。
2 水 文
2.1 自然概况
本工程位于衢江区湖南镇山尖岙村西南面,该山塘流域属乌溪江流域中上游一小支流。山塘流域内主流发源于高王尖山坳,最高海拔632.90m,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14km2,主流长0.50km。
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6.0~17.70°C之间,极端最高温度40.5°C,极端最低温度-9.2°C。年平均降水量为1713.50mm,最小时只有1109.30mm,最多时曾达2495.10mm。春夏雨水较多,时有洪水,伏秋少雨,容易发生干旱。全年的无霜期在232~185天之间。
工程区属侵蚀剥蚀丘陵及山间沟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呈舒缓坡状,一般山坡坡度在30~65°之间。
2.2 水文特征
由于山塘暴雨资料较短,且没有收集到特大暴雨年份的雨量资料,难以满足现阶段用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要求,故本次采用暴雨图集推求洪水。
本山塘设计洪水是根据1981年《浙江省可能最大暴雨图集》和2003年《浙江省短历时暴雨》(以下简称《图集》和《暴雨》)计算设计面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产汇流计算,进而推求坝址洪水。
洪峰流量计算采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中的推理公式法求得最大设计入库流量: Qk=0.278×ik×F :
经过计算:设计洪峰流量Q10%=4.07m3/s ;校核洪峰流量Q1.0%=6.36m3/s 。
3 地 质
该库区及坝址区区域构造稳定,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山塘地表水、地下水为软-极软的淡水,对砼及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
该库区岩体较厚,透水性小,为相对不透水层。周边山体较厚,无区域性断层通过,节理裂隙及风化裂隙微发育,完整性较好,库区周边岩石较完整,不存在永久性渗漏。
均质坝体回填壤土、储量:大坝左岸下游西南侧约250m处粘性土储量丰富(≥2万m3),满足坝体所用土方量要求。且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该处粘性土粘粒含量为13.4~14.6%,渗透系数Kh、Kv均小于1×10-4cm/s,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所选料场粘性土压实度为0.96,满足设计要求。
4 工程任务和规模
4.1 工程任务
山尖岙山塘工程主要任务是解决该村农民饮水、示范园区灌溉双重任务。该工程实施后同时兼有防洪及改善农村环境等综合效益。
该村目前蓄水条件较差,存在着153人饮水困难,且示范园区内现有100亩土地需依靠地下泉眼及自然降雨供给,严重缺乏具有一定保证的供水骨干设施。
4.2 工程规模
山尖岙山塘设计死水位440.00m,死库容0.15万m3;正常蓄水位445.50m,相应库容为1.93万m3;设计洪水位446.46m,相应库容为2.47万m3;校核洪水位446.79m,总库容为2.68万m3。
按照《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试行)划分标准,山尖岙山塘工程等别为Ⅶ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7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7级;相应洪水标准:设计洪水标准取为10年一遇(p=10.0%),校核洪水标准取为100年一遇(p=1.0%)。
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5.1 枢纽布置
本工程位于衢江区湖南镇山尖岙村西侧,距离北部居民区约260m。该工程枢纽包括大坝、放水设施和溢洪道。坝址位于高王尖西北面坡脚河谷处;溢洪道则布置在大坝左岸山坡上;放水涵管布置于大坝左岸山体坡脚处。
5.2 主要建筑物
5.2.1 挡水建筑物
通过工程实地现场踏勘及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经浆砌石坝、粘土均质土坝两种方案剖面设计及投资比选,本次设计确定坝型为粘土均质坝。大坝设计坝高11.20m,坝顶宽4.0m,坝长53.90m。
大坝坝体设计为粘土均质土坝,坝体回填土料场有两处;一处位于工程区西北侧山体约200m处,另一处位于大坝左岸下游西南侧约250m处。坝体的回填选用的土料为粘性土,要求其渗透系数不大于1×10-4cm/s,粘粒含量为10%~15%。
大坝迎水坡设计坡比为1:2.0,迎水坡设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干砌块石护坡厚30cm,下垫碎石渣过渡层厚20cm。干砌块石护坡坡脚处设置C20砼基座,C20砼基座顶宽0.4m,外坡比为1:0.35,基座伸入两岸山体不少于1.0m。
大坝背水坡设计为两级,一级和二级之间设置马道,宽度为1.5m,两级坝坡设计坡比均为1:1.75。背水坡坝体回填整平后,需回填种植土35cm厚,坝坡表层再植草皮绿化。
大坝排水体采用棱体排水,顶宽1.0m,设计坡比与下游坝坡相应,外层护坡为35cm厚干砌块石,靠坝体及坝基侧设置反滤层,自外向内,第一层为20cm厚粗砂层,第二层为20cm厚1-2石子层,第三层为20cm厚2-4石子层,排水体内部为腹石堆砌,且外坡脚均设置排水沟。
5.2.2 溢 洪 道
泄水建筑物为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岸坝头的山坡侧。溢洪道分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及消力池:
进口段桩号Y0+000~Y0+008,进口底砍高程445.0m,底宽3.0m,进口底板采用及边墙采用C20砼衬砌。
控制段桩号Y0+008~Y0+010,设计底宽2.8m,该段即为交通桥,桥底高程445.50m,桥面高程与坝顶同高即447.80m。
泄槽段为Y0+012~Y0+038,该段设计底宽2.8~1.65m;消力池段为Y0+054~Y0+064,设计底宽2.5m,消力池设计长度10.0m,设计池深0.8m,消力池设计底板厚度0.3m。
5.2.3 放水涵管
放水建筑物采用基岩涵管放水,布置于大坝左岸山体坡脚侧。根据大坝左岸坝肩地形地质条件,设计在左岸坝肩明挖沟槽,采用机械破碎机械开挖,人工挑抬出渣。开挖纵向底坡为2.0%,沟槽底宽0.7m。
预埋涵管为Φ30自应力砼管,长51.0m,涵管底座厚度30.0cm,周边及顶部C20砼填筑且厚度不小于20.0cm。涵管上游侧即坝轴线以上部分间隔5.0m设置一截水环,设计厚度为30.0cm。
涵管进口闸门选用铸钢平板铁闸门,启闭设备选用5t手摇式螺杆启闭机。
在大坝左坝肩布置启闭机房一座,地面高程447.80m,墙体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7.5m2,抢险道路连接至启闭机房。
6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区目前有一条村庄水泥路通至坝址附近约200m处。施工用电由库尾变压器房处引入,低压线路长约0.2Km。施工用水可直接从库区河流中挖塘积蓄,再用水泵汲取。施工用房可就近租用民房或建临时施工管理用房和仓库。据调查,粘土、块石、砂石料、等均可在附近范围内采购。
7 库区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
山尖岙山塘工程建设中的拆迁占地以《水利水电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及衢江区人民政府有关建设用地管理规定等为依据进行补偿。
经测算本工程在建设及施工当中,临时占地为1.5亩,永久占地14.76亩。根据防洪设计成果,山尖岙山塘工程最高控制水位446.79m,根据实测1:1000地形图,在山塘设计最高控制水位线下的库区淹没占地为10.77亩;大坝、溢洪道等永久性建筑占地3.99亩。其中包括:占用水田8.39亩;旱地2.56亩;林地3.81亩。
8 工程特性表
结论:山尖岙山塘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运用期虽无财务收入,但国民经济效益是显著的。该山塘工程的实施具有承担山尖岙村内农民饮水、解决示范园区灌溉、防洪及改善农村环境等综合功能。而工程的防洪效益主要是通过可减少的洪灾损失和可增加的土地开发来体现的价值。因此,可以得出:本项目的实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且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设计方案经济、合理,山尖岙山塘工程的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系列教材,2001年7月第1版)
《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系列教材,2001年6月第1版)
《水工建筑物设计示例与习题》(中等专业学校教材,陕西省水利学校杨树宽
主编)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2003.02)
《溢洪道设计规范》(DL/T5166―2002)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试行)》(浙江省水利学会农村水利专业委
1标准体系需求分析
我国现行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1]按层次分为基础类、通用类、专用类;按专业序列分为综合技术类、规划类、建设类、管理类、材料及试验类等;按专业门类分为综合类、水文水资源类、水利工程类等按照《水利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要求,水利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总体目标,建立并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并实施水利技术标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运行等标准多是水利部和原水利电力部制定的,标准中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内容较少,水利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一般包含在水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之中。根据水利部公告,现行水利技术标准共435项,属于生态环境保护范畴的仅有12项,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类标准体系。
现行标准中涉及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标准有《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等。但是,上述标准多是对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缺乏水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的生态保护标准。从现有的标准体系来看,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现有规划设计技术规范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很少,对于河流、流域尺度的生态影响考虑较少,工程规划设计中难以科学确定保护和修复的目标,措施设计缺乏依据;二是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较混乱,现行的有关河流生态需水量确定、水生生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规定对水资源属性和适度开发重要性考虑不周,许多内容脱离流域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和工程规划建设的实际,造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与流域生态保护脱节的被动局面;三是水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缺乏,在水利规划设计中,有关流域规划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水工程调度、流域生态修复与重建等方面的技术依据不足。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水利工程建设分为规划、设计和运行三个阶段,各阶段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存在以下问题。
(1)规划阶段。在现行标准规范中,仅提出了宏观的生态保护要求,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可量化的指标,不便在工程规划设计中进行表征和控制,难以评估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规划设计中难以科学确定保护和修复的目标。水能资源开发的“技术可行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有关“理论蕴藏量”、“经济技术可开发量”的计算,未考虑生态环境约束。规划及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主要依据,由于基础理论研宄不足,环境评价的理论、指标、规范、技术手段落后,因此难以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作出准确评估,造成评价报告内容空泛、结论模糊,提出的环保措施缺乏针对性、操作性,无法指导工程规划设计。
(2)设计阶段。关于主体工程设计缺乏基本和具体的生态保护保障条款,造成工程与自然的和谐性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尚未正式颁布,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内容较少,设计质量普遍较低。当前,生态流量、河道减脱水、低温水下泄、鱼类洄游通道等是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环境问题的热点。2003-2005年环保部评估中心审查的水利水电项目共有54个,涉及河道减脱水的项目有37个,涉及下泄低温水影响的15个,涉及鱼类影响的42个,引水式水电站生态流量不满足率近57%,接近3(%的项目没有给出下泄流量的具体实现方式和保证措施,产生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标准规范。
(3)运行阶段。现有的设计规划和设计标准中很少有运行阶段的标准这为工程运行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2国外水利工程相关环保标准分析[2-]
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标准体系对水利工程生态和环境保护实践的作用,通过总结国外水利工程相关环境保护标准的发展脉络,可以为我国的相关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欧美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期出现河流污染后,即开展了水质评价工作。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流管理的重点己从水质保护转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如:美国中西部出现的河流健康评价和监测的生物学评价法——生态完整性指数;1989年美国环保署(EPA)流域评价与保护部门提出的旨在为全国水质管理提供基础水生生物数据的快速生物监测协议;1998年B〇n提出英国的河流保护评价系统,把河流的保护价值更加系统地通过35个属性数据构成六大标准(自然多样性、天然性、代表性、稀有性、物种丰富度以及特殊特征)来衡量,在此期间,英国建立了以RVPACS为基础的河流生物监测系统;澳大利亚于1992年开展了国家河流健康计划,用于监测和评价澳大利亚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值得重视的是,2000年12月22日实施的《欧洲共同体水框架指令》,是一份旨在使欧洲的水域更清洁、提高公众关注和投入的水政策文件。《英国水框架指令》技术顾问组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环境标准和相应的技术指南,新的环境标准定义了支撑水生植物和动物环境群落的条件,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水质及水文(河流、湖泊的水量、水位)、地貌、特定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等。美国华盛顿州《水生环境指南》项目组编制了一系列用于水生环境评价的技术标准指南,包括鱼道的设计、运行和评价,河床保护和河流生境保护等。马萨诸塞州东部Assbet河Srawach项目组则给出河川水流、水质和生境可用性指标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英国、德国、瑞士、秘鲁,以及非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编制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导则。这些导则范围涵盖了农业灌溉、生物多样性、渔业、港口建设、能源开发、湿地、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如1987年英国政府的《水电开发环境管理手册》、1990年日本国际合作机构的《大坝建设项目环境导则》、1985年印度政府实施的《江河流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1990年亚太经社会的《水资源开发环评导则》、1997年世界银行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更新第18号:环境评价中的健康方面》等,分别考虑了灌溉、渔业/水产养殖、流域水电开发、海岸带开发、森林和土地清理以及社会评估和社会参与、公众健康等有关环境参数和标准。
从欧美国家的相关研宄可以看到,进入21世纪后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国家根据多年的研宄积累和管理实践,制定和正在制定一系列与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相关的标准这对我国制定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提供了参考。
3我国水利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体系建立
按照《水利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要求,水利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实现国家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总体目标,建立并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并实施水利技术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以及开展水利标准化专题工作。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建立应以现有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为基础,在现有水利标准体系框架内,结合我国水利工程的特点及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利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体系应符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层次分类,并具有一定的可分解性和可扩展性。体系内各结构层次和各项标准之间应协调统一。
(2)实用性.体系应便于使用和管理.
(3)完整性。体系的组成应完整、配套,基本涵盖当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各个领域。
(4)动态发展性。体系的建立既要考虑当前的技术水平,也要对未来的发展有所预见,使标准体系框架能适应各项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得到不断地完善和补充。
在现有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水利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划分为涉及生态环境要求的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相关标准和水工程生态保护专项标准两大类。
涉及生态环境要求的水工程规划设计相关标准,从规划、设计和运行等不同工作阶段对相关标准进行了分类和整理。这些标准或规范是以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为主,但涉及一些环境因子和要素,因此需要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运行时关注,在这些规范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中,需要把环境约束贯穿到工程设计的理念中。
水利工程生态保护专项标准,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移民安置等大环境角度进行了细分,该体系的标准都是专项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或规范,是为解决水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专项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标准,部分己经颁布,多数需要制定。该部分专项标准体系的建立将形成水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对完善水工程技术标准、规范我国水工程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关键词:水库、大坝、渗流、稳定
1 工程概况
东母沟水库位于长江流域普渡河水系螳螂川河支流桃树箐河上,隶属西山区海口镇管辖,坝址地理座标为:东经:102°29′51″,北纬:27°26′48″。水库控制径流面积13.1km2,总库容65.15万m3,兴利库容19.83万m3,有效灌溉面积160亩,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下游工况企业用水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0.5m,坝顶宽6.4m,坝轴线长294m,上游坝坡坡比为1:2.42~1:2.64,下游坝坡坡比为1:2.32~1:2.76。由于筑坝土料不均匀,碾压不密实,施工质量差,导致坝体渗漏较为严重,正常蓄水位下浸润线出逸点偏高,后坝坡大面积散浸,大坝存在渗漏异常,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急需进行除险加固处理。
2 大坝渗流分析
2.1 计算断面与参数选取
因现有地质资料有限,未能建立三维的数字计算模型,因而最终采用大坝横剖面二维有限元渗流计算,计算软件采用北京理正渗流分析软件。
渗透系数的选取,实际上是随着反演计算的逐步逼近、不断取舍、逐渐收敛而确定的。其具体过程为:先以钻孔标注的渗透系数按有限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土坝分区反推现行库水位时坝体浸润线,再以钻探期的库水位和钻孔标注初见稳定水位进行反演计算坝体浸润线,通过两条曲线的对比,以寻求最佳拟合状态的渗透性分区;然后再以此渗透系数分区为基础进行其它特征水位下大坝渗流计算分析。
2.2 计算工况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以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的规定,结合东母沟水库的具体情况,大坝渗流分析计算包括以下几种水位组合情况(由于校核洪水位已经高于现状坝顶高程,不进行计算):
①死水位(1939.00m) + 下游水位(取地面高程);
②正常蓄水位(1942.00m) + 下游水位(取地面高程);
③设计洪水位(1944.50m) + 下游水位(取地面高程)。
2.3 计算结果
计算得到的坝体单宽渗漏量及坝坡出逸点渗透坡降成果见下表。
坝体和坝基渗漏量统计表
计算工况 单宽渗流量(m3/d/m)
坝体 坝基 坝体+坝基
死水位(1939.00) 1.03 0.74 1.77
正常蓄水位(1942.00) 1.42 1.03 2.45
设计水位(1944.50) 1.85 1.21 3.06
渗透稳定分析成果表
计算工况 出逸点水力坡降 临界坡降i cr 允许水力坡降[i]
死水位(1939.00) J正常=0.651 0.912 0.456
正常蓄水位(1942.00) J设计=0.742 0.912 0.456
设计水位(1944.50) J校核=0.781 0.912 0.456
2.4 坝体的渗透稳定
根据提供的土样试验报告,首先将试验得到的土料的孔隙比换算为孔隙率,然后采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中的判别方法,根据土料颗粒分析统计可知,土料的细粒含量为:
式中: 为土的细粒颗粒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计; 土的孔隙率。
由此可见,土料的细粒含量大于35%,同时不均匀系数大于5.0,故其渗透变形破坏为流土型。流土型的临界水力坡降由下式计算:
式中: 为土的临界水力比降; 为土的颗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为土的孔隙率。
Jcr=(2.72-1)(1-0.47)=0.912
计算得到坝体的临界水力坡降为0.912,由于流土破坏为整体性破坏,对大坝危害较大。
允许的渗透坡降按下式计算:
取安全系数 (取值范围为1.5~2.0)为2.0,则可得坝体允许的渗透坡降 为0.456。
3 大坝抗滑稳定分析
3.1 基础参数的选定
地质勘察工作共钻孔7个,总进尺224m,压注水试验45段,标贯试验20次,取原状土样11组。据钻孔勘探资料,大坝坝体为含砾粉质粘土,坝基上部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下伏地层为第三系含砾粘土及大海段、中谊村段白云质磷块岩、粉砂质白云岩。因此,根据大坝坝体、坝基岩(土)体的物质组成,将大坝划分为五个区,各区土料及坝基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分述如下:
Ⅰ区:为现状坝体,根据勘察资料筑土料主要为含砾粉质粘土,取原状土样试验,平均干密度rd=1.45g/cm3,比重Gs=2.72,孔隙比e=0.888,孔隙率n=47.0%,压缩系数a0.1~0.2=0.38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据钻孔内注水试验资料,渗透系数为7.1×10-4~2.8×10-4cm/s,属中等透水层,内摩擦角15.0°,凝聚力20kPa。
Ⅱ区:为坝基上部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室内试验分析,天然密度1.89g/cm3,饱和密度1.97g/cm3,凝聚力18.0kPa,内摩擦角17.0°,渗透系数为7.1×10-4~5.8×10-4cm/s,属中等透水层。
Ⅲ区:坝基中部第三系含砾粘土,取原状土样试验, 平均干密度rd=1.56g/cm3,比重Gs=2.72,孔隙比e=0.628,孔隙率n=38.6%,压缩系数a0.1~0.2=0.27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据钻孔内注水试验资料,渗透系数为8.4×10-4~1.43×10-4cm/s,属中等透水层,内摩擦角18.0°,凝聚22.0kPa。
IV区:坝基下部白云质磷块岩、粉砂质白云岩,岩石全~强风化,相对隔水层顶板埋深(q10.0lu)40.0m,天然密度2.20g/cm3,饱和密度2.25g/cm3,凝聚力40.0kPa,内摩擦角24.0°,渗透系数为9.12Lu~15.25Lu,属中等、弱透水层。
V区,库区内淤积,根据工程类比,天然密度1.55g/cm3,饱和密度1.55g/cm3,凝聚力17.0kPa,内摩擦角5.0°,渗透系数为1×10-5cm/s,属、弱透水层。
坝体稳定计算物理力学参数容重取算术平均值,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取用小值均值。
3.2 计算原理
根据《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坝坡的稳定分析采用简化毕肖普有效应力法计算,其稳定安全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安全系数;
―土条重量;
―水平地震惯性力;
―作用于土条底面的孔隙压力;
―条块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底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
―土条宽度;
、 ―土条底面的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
―水平地震惯性力对圆心的力矩;
―圆弧半径。
3.3 稳定分析成果
对大坝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进行分析计算,采用实测剖面对水库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工况进行计算,计算成果见下表:
东母沟水库大坝稳定分析成果表
工作条件 序号 计算工况 毕肖普法
抗滑安全系数 规范允许值
正
常
运
用
Ⅰ 上游 1 设计洪水位1944.50m 2.389 1.25
2 正常蓄水位1942.00m 2.060 1.25
3 死水位1939.00m 1.766 1.25
4 正常蓄水位1942.00m缓降至死水位1939.00m 1.683 1.25
下游 5 设计洪水位1944.50m 0.900 1.25
6 正常蓄水位1942.00m 0.993 1.25
7 死水位1939.00m 1.104 1.25
非
常
运
用
Ⅱ 上游 8 设计洪水位1944.50m +8°地震 1.520 1.10
9 正常蓄水位1942.00m +8°地震 1.407 1.10
10 死水位1939.00m +8°地震 1.302 1.10
11 正常蓄水位1942.00m缓降至死水位1939.00m +8°地震 1.247 1.10
下游 12 设计洪水位1944.50m +8°地震 0.723 1.10
13 正常蓄水位1942.00m +8°地震 0.807 1.10
14 死水位1939.00m +8°地震 0.898 1.10
正常蓄水位无地震工况下的最危险滑弧位置如图2。
4、结论
通过对东母沟水库大坝进行渗流及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坝浸润线较高,各计算工况下浸润线出逸点渗透比降均大于渗透变形允许的水力比降,大坝坝体渗流不稳定;大坝上游坝坡在任何工况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值,下游坝坡在任何工况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小于规范值,大坝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抗滑稳定不安全。需要对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处理,提高坝体防渗能力和抗滑稳定。
参考文献:
[1]《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3]《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