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肺部护理诊断范文

肺部护理诊断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肺部护理诊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肺部护理诊断

第1篇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卒中;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2009年1~10月,我们对我院52例脑卒中患者,对并发肺部感染的诱发因素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其中男64例,女42例,年龄50~81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67例,出血性脑卒中39例,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72小时以内,发病2天内死亡者未列入,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受损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医院内肺部感染:首先排除既往有咳嗽病史发病前肺部感染者,凡属脑卒中急性期出现下述项目中3 项以上者即可确立诊断: ①出现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②双肺闻及干湿性音,呼吸音减弱和/ 或不同程度的肺实变体征;③体温升高≥37。5 ℃,伴有白细胞计数≥10 ×109/L;④X线胸片呈炎性改变;⑤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1.3方法

2组患者均在配合脑卒中内科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经常改变促进咳痰。防止误吸。超声雾化吸入和气管切开护理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同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收集资料:患者入院时建立一份信息卡,包括年龄、吸烟、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抗生素耐药性、基础疾病、意识障碍等信息。②制定措施: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信息卡,通过经验及专业知识,制定出预案进行护理干预,与各班护士、家属共同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比较(例)

3护理干预

3.1呼吸道干预

病情允许将头部适当抬高,头部偏向一侧或采取侧卧位,及时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神志清者应鼓励其主动咳嗽[1],意识不清、咳嗽无力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拍背时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及呼吸情况,经常更换,避免痰液淤积于肺底及背部[2]必要时予以吸痰,吸痰时选择适宜的 吸痰管,压力均匀。深度适宜。动作轻柔迅速,尽量减少呼吸道损伤[3]。

3.2饮食干预

脑卒中病人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资料4表明,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高达33%,极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而危机生命,因此对于吞咽困难的 患者,加强鼓腮、嗑牙训练[4],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的预后。吞咽困难及不能进食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鼻饲,喂食前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少量多餐,进食后30分钟内避免改变。不能进食者每天口腔护理2次。

3.3心理干预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病情、病程及预后,使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配合治疗及护理。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3.4环境干预

严格各项无菌操作,避免仪器的医源性感染,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时消毒通风,严格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制度,输氧管专人专用每日更换。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及医务人员避免接触。

4讨论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常常影响病情及预后。针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罗燕芬.2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排痰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3.

[2] 王保平、何玉萍.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病感染108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2.1(2):83.

第2篇

【关键词】老年;感染;观察;护理;剖析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92-01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可以占到老年感染性疾病的57%[1]。据统计国内老年患者肺部感染致死率可达41.8%~49.6%。国外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约为30%,而年轻人肺部感染致死率约为7%[2]。对于80岁以上老人而言,肺部感染是其首要致死原因。老年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黄脓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诊断肺部感染并不困难,然而老年肺部感染常常表现不典型,严重感染时只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出现高热者很少见。要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往往容易延误诊断、治疗。通过多年来的临床观察,老年患者咳痰乏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咳出,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我们对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经验以及护理干预,避免错诊漏诊,收集了2009年~2011年来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及护理剖析,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采集2009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例,女性36例,年龄60~92岁。其中80岁以上患者37例,平均76岁。临床症状咳嗽咯痰患者86例占87.8%,胸闷气促患者56例占57.1%,发热患者45例占45.9%,意识障碍、嗜睡、淡漠患者12例占12.2%。

1.2治疗方式:对老年肺部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除抗生素外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或白蛋白进行静脉内滴注,消瘦免疫功能较差者鼻饲滴注肠道营养液;对于激发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联合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

1.3疗效:其中51例与治疗前相比,患者主要症状及病状体征消失;29例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患者主要症状及病状体征有明显改善;16例无效,患者主要症状及病状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或有所恶化。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2.1.1保持呼吸道通畅:

老年肺感染患者,由于均有不同程度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为尽可能避免或减轻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维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清除积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环节,首先采取最有利于呼吸通畅的。鼓励患者用力咳嗽排痰,对咳嗽无力者,帮助定时翻身扣背促进痰液排除[3]。若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辅以超声雾化吸入或静脉推注化痰消炎药物,以利排痰,保持室内空气通畅或定时空气消毒避免二次感染。对于急、重症患者、尤其是昏迷患者,可根据情况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吸痰工作。

2.1.2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防止并发症的出现,老年肺部感染病人容易发生多系统并发症,导致病情的加重、恶化。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咳嗽、咳痰,能否有效排痰,同时还要注意脉搏、血压、心率、心律、摄入量、尿量、痰量及其颜色,大便性状及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系统的观察及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4]。

2.1.3合理用氧:

合理用氧对老年患者是肺部感染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好吸氧量与吸氧时间。对于一般轻症患者来说,低流量给氧即可以满足需求;对于呼吸衰竭严重、血氧分压降低严重的患者,则需要给予短期高流量给氧,但必须避免长时段高流量给氧,否则患者易出现氧中毒,进而抑制呼吸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吸氧治疗过程应经常检查动脉血气,并对供氧量实时调整。

2.2用药护理

2.2.1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加强护理,首先注意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做好过敏试验,用药过程注意观察有无皮疹、胸闷、心悸及其他变化情况出现,第一时间向医生反馈,以便做出及时有效地处理。再者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防止发生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经常会发生的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还要注意观察抗生素可能造成的脏器病变和功能减退。

2.2.2指导老年患者按医嘱坚持服药,并注意心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若精神、食欲欠佳,有感冒征兆时要及时服药。同时注意观察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观察抗生素疗效及副作用,注意肝肾功能变化。

2.3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脏器功能减退[5],心理上必然产生郁闷、烦躁、沮丧、无望的情绪,再加上医院环境较为封闭,环境与接触人群均为陌生环境,无疑加重了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态度上要体现出真挚的关怀与尊重,使老年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或满足,产生乐观、自信的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结果

通过几年来采集96例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结果剖析,其中51例患者得以痊愈,占53.1%;好转患者29例,占30.2%;死亡患者16例,占16.7%。患者死亡原因:2例由于多功能脏器突然衰竭(1.3%),3例呼吸衰竭导致(1.9%),4例心衰导致(2.5%),其他为免疫极度衰竭治疗无效。

对老年患者有肺部感染者给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评估,即时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治病情的进展及恶化。

参考文献

[1]殷凯生.冯渊.老年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3):133-135.

[2]刘晓联,靳晓玉,刘燕玲等.预防老年吸人性肺炎的护理与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0―141.

[3]李玉琢,梁英等.振动排痰机促进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护理[J].河北医药,2009,32(17):2459

第3篇

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特点。结果 呼吸内科共收治艾滋病40例,80%的患者肺部表现是毛玻璃样病变和III型肺结核改变(含肺部块影和胸腔积液),其他表现有肺部炎症和COPD。主要伴随症状有口腔溃疡及真菌感染及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和感染等症状。结论 在综合性医院的病房内HIV/AIDS的主要危险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必须杜绝病房内的血液交叉感染的发生,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与普通病人分开护理。必须从多方面加强临床护理,包括及时做好疑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内的各种肺部机会感染的医疗护理及其各种伴随症状的临床护理,指导艾滋病患者配合接受肺部感染、纠正缺氧及抗病毒治疗以提高临床对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目前,我国总体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但特定人群和部分地区呈高流行趋势, 2007年以来,四川、广西病例报告数增加速度较快,部分地区的全人群艾滋病发生率超过1%,达到甚至超过了艾滋病高流行的标准[1]。四川累计已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万多例,艾滋病疫情逐步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2009年我国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约40%是医疗机构在接诊时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因各种不同疾病或病症到综合性医院就医的情况已不可避免。我院从2006年至2009年12月期间先后收治HIV/艾滋病患者133例,其中呼吸内科40例。前2年我们曾报道过综合性医院对艾滋病的护理管理体会及艾滋病的肺部表现[3,4],现将我科对收治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临床和护理要点讨论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病人: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底收治的HIV/艾滋病患者133例,其中诊断艾滋病105例,均系因症就医入住我院临床各科,经临床各科医师根据病史、体征及各种检查确定各专科疾病;疑诊艾滋病的诊断均系临床各科采血首先经由本院输血科作输血前快速法检查及酶联免疫法筛选检出的HIV抗体(+)者,对我院初筛HIV阳性的病例然后再次采血送市级和省CDC作HIV(+)确诊试验,均确诊为HIV-I型病毒,其艾滋病的临床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3-2008《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5],其中有呼吸道症状及/或经胸部X线或CT检查有肺部病变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者40例,男29例,女11例,男、女比为2.64∶1,年龄范围21-65岁,平均年龄40.83岁。

2 临床资料分析

2.1 40例艾滋病患者的肺部疾病表现见表1。

由表1可见,80%的患者肺部表现是毛玻璃样病变和III型肺结核改变(含肺部块影和胸腔积液)。其他表现有肺部炎症和COPD。

2.2 4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见表2。

由表2可见,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咳嗽、发热、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最常见。

2.3 4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主要伴随症状见表3。

表3 4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主要伴随症状

由表3可见,口腔溃疡及真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

3 讨论

根据我们过去4年对综合性医院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的临床观察中,呼吸内科收治艾滋病患者40例,占全院病例的30.08%,是全院各临床科室中收治艾滋病病例最多的科室;也是综合性医院防治艾滋病的重点科室;同时,我们也发现综合性医院肺疾病作为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的患者合计占全部病例的四分之三(75.24%)。因此,对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疾病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

HIV入侵人体,主要是使人体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受损,肺部是一个开放的器官,易受各种外源性病菌的侵袭而发生肺部和呼吸道感染。为积极防治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必须从多方面加强临床护理。

3.1由于艾滋病是我国二类传染病,必须严格加强防控。但是,在临床上,由于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或呼吸困难被怀疑HIV感染的患者,而又未被CDC确诊实验室确诊前,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必须将此类患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如居留在单间隔离病房或进行床头隔离。从艾滋病的危险传播途径出发,在综合性医院的病房内最主要的危险传播途径是经血液传播。为避免病房内的血液交叉感染的发生,凡是拟诊艾滋病的患者其输液穿刺操作除了必须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外,还必须与普通病人分开进行,不得混同。

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力十分低下,容易受环境其他病菌的影响而并发感染,特别是须避免与结核病人接触,注意病房通风与交叉感染。对于床头设施的消毒,可用75%的酒精擦拭,因为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因此,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HIV。除此之外,75%的酒精也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于高温。56℃处理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

3.2及时做好疑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容忽视。由于到综合性医院就医的患者,一般无感染HIV的思想准备,有的甚至在初筛结果出来后,仍否认被感染,而且认为患艾滋病是一件不光彩的事,病人会产生恐惧、忧虑等心情,积极地开导,提高患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府的“四免一关怀”的认知,关心患者及其家人的健康和生活防护,及时让患者配偶采血筛查感染情况,必要时提供艾滋病防护的医疗咨询,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以提高其依从性和对诊疗的配合,有利于对艾滋病的人群防治。

3.3艾滋病患者的肺部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有肺孢子虫感染、肺结核和肺部细菌性感染。肺孢子虫感染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或呼吸困难,常有中度以上缺氧表现,也是患者到呼吸内科就医的主要原因。及时帮助患者改善缺氧症状是患者的第一需求,因此,及时的完成血气分析和给氧十分重要,一般的血气改变是I型呼吸衰竭,中度以上低氧血症,需中等浓度给氧。肺孢子虫感染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从痰标本中找到肺孢子虫包囊,但临床上能开展此检查医院并不普遍,需要做肺泡灌洗或作雾化吸入髙渗盐水诱导气道内的深部痰液检查,需要护理人员仔细指导和取得患者的配合。目前临床上多依据胸部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诊断性治疗,在患者做影像学检查时,可提供氧气袋帮助。肺孢子虫感染的常见X线胸片或胸部CT表现为肺部毛玻璃样改变。当患者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呈毛玻璃样改变、临床有活动后气促或呼吸困难,加上临床有低氧血症者即可拟诊为肺孢子虫感染。对于这类患者应指导患者口服复方甲基异恶唑,每日4次,每次1.0克,连续半月,并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减少复方甲基异恶唑在泌尿道的磺胺结晶,少数有肝功能受损,由于口服剂量较大,时间较长,专科护理十分重要;及时地治疗肺孢子虫感染可以纠正呼吸衰竭,使病情得以临床痊愈,否则会增加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会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6]。艾滋病患者是否合并肺结核主要依靠胸部影像学改变和痰菌检查;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下降,PPD皮肤试验多不能反应病情,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胸片提示有肺结核的影像改变者,应指导患者接受正规抗痨治疗。一旦艾滋病确诊实验结果证实HIV阳性,也应积极引导患者完成抗病毒治疗。由于抗痨治疗和高效抗病毒治疗疗程均较长,且对肝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指导患者保肝治疗,定时观察血象、了解高效抗病毒治疗对骨髓的影响。

艾滋病患者的肺部感染者还应积极进行痰培养,积极应对艾滋病患者的肺部细菌感染,常见的格兰阴性杆菌感染较常见,及时地抗生素治疗可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

由表3可见,艾滋病患者的其他较常见的机会感染还有口腔霉菌感染和其他消化道真菌感染,如腹泻等,及时地采集口腔霉菌标本或留取大便作细菌及霉菌培养,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和抗真菌治疗及改善其他消化道症状,可有效地防止消化道真菌感染。对于其他部位的机会感染,如神经系统症状和妇科疾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可积极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和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健康报讯:国务院防艾委赴川桂宣讲艾滋病防治政策.健康报,2010年6月28日1版.

[2]刘春梅.四川艾滋病感染者3万余例 疫情向一般人扩散.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2009年11月30日.

[3]王平飞,王廷杰,周兴荣,等.综合性医院艾滋病患者肺部病变26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9,30(2):205.

[4]周兴荣.综合性医院对艾滋病人的护理管理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4:27-2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