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学重点知识范文

经济学重点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学重点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学重点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 教学策略 内容处理 教育技术

由王永吉、吴春一主编的《经济法基础知识》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企业法律制度、破产法、合同法等。虽然要求为“基础”,但中职学校的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并非易事。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如下几点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重视对教材中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的处理

《经济法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法)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经济法的目的有: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法律基础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工作;为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教师应先熟悉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内容,然后结合本教材的教学目的,确定必学和选学内容的重点章节。确定必学内容应作为教学重点,因为本课程一共十四章必学内容就占了十二章。在对必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合同法”、“会计审计法律制度”、“财政税收法律制度”作为重点章来学习。在对选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对“金融法律制度”一章进行重点学习。学生对以上这些重点章内容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可见这些章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经济法的重中之重。

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随着教学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教育技术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集文、声、图、像于一体,使教学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形象生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尤其是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生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章节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结合电子教案,认真研究教材、收集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第八章合同法第八节违约责任”时,教师不仅要把知识点制成幻灯片,还要补充更多民事活动中违约的案例,以文、声、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课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回答复习思考题(有的题目答案在教材中没讲完整)、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

三、重视对教材中“小资料”、“链接”和“想一想”的利用

在经济法的教材中,编者安排了一定量的“小资料”、“链接”和“想一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其的利用。“小资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对于“链接”知识,要把前面学过的知识与现在所学的新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至于“想一想”的知识,多数都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相近概念(或问题)的理解。现就以“第八章合同法的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为例:在本节讲到“自然人”这一知识点时,编者就安排了一个“小资料”(其内容是: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分为三类: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指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三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旨在学生自己阅读或者在教师讲解后,对法律上的“自然人”有深刻的理解;在本节讲到“委托人”时,编者设计了一个“链接”(其内容是:关于“法人和法人制度”请同学们复习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第一节的相关内容;关于“委托人”请同学们复习第二章第四节“经济行为”。),旨在学生通过这一链接,对“法人和法人制度”、“经济法律关系”、“委托人”、“经济行为”这四个概念有更到位的理解;在本节讲到合同订立的程序的“要约”时,编者安排了一个“想一想”(其内容是:想一想两对相关概念的区别:“要约”与“要约邀请”;“要约撤回”与“要约撤销”),旨在学生通过“想一想”的思考,找出这两对概念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在《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重点,确定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信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学生为根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考政治 时事政治 经济观点

在新课改继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调整政治教学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以及如何应对高考越来越高的能力要求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它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2012年政治高考中涉及经济学知识的题目作简答评析,并简单谈谈我对于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传递科学的经济学知识和观点这一问题的具体看法。

一、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选析

1.关于经济学知识的时事政治题

例1 (2012年江苏卷)2011年11月,为使更多低收入人口享受到国家扶贫优惠政策,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不变价)()

A.1274元 B.2300元

C.3500元 D.4000元

解析:选B。本题是对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的考查,属于学生日常要注意收集和了解的知识。

2.关于经济学知识的基础题

例2 (2012年安徽卷)右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础,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不断减少,所以B正确。

例3 (2012年安徽卷)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50% 40万 B.80% 80万

C.100% 80万 D.200% 160万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由4减少至2,说明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了1倍,即100%。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故选C。

二、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传授科学的经济学知识

日常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经济学知识的传授,依据课本,适当拓展经济学知识供学生开阔视野。

1.经济学基础知识

要解答经济学的题目首先就要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比如说货币的起源、功能、发展,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劳动与经营等知识。要切记所有关于经济学知识的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而其中的“宗”就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经济学知识。

2.适当拓展

除了要传授学生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之外,教师也要适当拓展这些基本知识。比如在学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投资的选择”时,就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家庭里有没有炒股票或者买基金的投资行为,有没有贷款创业的行为等,进而可以由此展开延伸,可以讲述一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次贷危机;或者考虑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比如说如果存的年数不一样,采用哪种方式和哪家银行对自己最有利等。这样可以在传授知识之外,向学生传递简单的投资知识和意识等,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经济人才贡献力量。

三、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向学生传递多重经济观点

1.教学中注意多角度解读经济事件

多角度解读经济事件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深化其初步建立的经济学基础框架。比如就目前的房价问题,教师就可以拿到课堂上来供学生讨论,然后综合收集到的信息向学生多角度解读。比如从人民群众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从房地产商的角度,从中间投资者的角度(炒房的人),等等。

2.关注经济人物

各个行业都有处于其领域前列的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经济人物,从而增强自身的经济素养。比如可以让学生关注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教授,或者关注每年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等。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实施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1中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教材内容更新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同步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教材内容较为陈旧,与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不符,这也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教材内容过于死板,缺乏新鲜的知识概念,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是一样的课本,导致学生的学习差距较大,此外,我国计算机发展迅速,教材内容早已不能适应当下计算机的发展。出现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能用于生活中,因为它早已落后于生活,同时,学生对于一成不能变的教学内容,毫无学习热情,如今,计算机已经被普及,而我们的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多数是在和电脑交流,这对于学生而言,会认为课堂学习不如自己操作,进而导致课堂上学习效率低,可见,书本内容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差距。

1.2中职计算机教学条件尚需提高

计算机在教学设施上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正是它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不同,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我国计算机每年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紧跟着科技发展的步伐,不管在硬件或是设备上,在不断的创新,这对中职学校而言,无外乎将会造成经济负担,但又为了培养人才,不得不进行适当设备更新,但设备是需要长时间更新、维护的,这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据调查,大多数学校反映,计算机教学需要较大的场地支持和资金投入,这也是影响计算机教学发展的因素之一。

1.3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不足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尤其是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会更加感兴趣,掌握知识也会更容易一些。相对于理论教学,也是使学生提高计算机能力的方式之一。但目前为止,我国的计算机教学呈现出学生人数较多,实践机会较少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够及时得到锻炼,目前,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都能够符合要求,但进行实践操作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是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学的不足之处。

2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

中职教育多数是为国家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但根据目前形势发展,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单一,计算机设备落后,对学生能力发展造成阻碍,笔者根据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认为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点作为出发点。

其一,创新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既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结合所学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动脑思考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主要模式是教师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计算机教学形成一些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一般都会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知识讲解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培养,21世纪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时代,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

其二,根据中职教学特点,实行课程整合。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意味着所学知识进入一个全新的层次,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但更多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从综合素质,还是学习能力上,都要有所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只要求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要有基本的操作技能,并不需要达到某种高度,更多的是以实践性为宗旨,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相应的技术培养,制定教学模式。

3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路径

第一,要确定计算机的未来发展目标。培养计算机人才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要服务于社会,所以,培养计算机人才要依据本地的需求和发展特点进行人才培养,企业也要对上岗职工进行认证,这也是确保计算机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学生进入公司后,要尽快的适应周围环境,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本职工作,在此期间,是公司和学生自身相互适应的过程,所以,学生在实习之前,要对相关公司有简单的了解,为今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打下基础,这也是学生成为计算机人才的前提。

第二,实行统一性人才培养。首先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制定计算机课程,才能实现人才统一培养,比如:网络管理,需要对交换机、服务器、线路连接有详细的了解和熟悉的操作程序,以及相关计算机证书,这不仅是公司聘用人才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未来想要成才的基本前提。

第三,增加教学设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进入公司的优势所在,反之,如果学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会有一定的阻碍影响,学校要想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则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所以,学校要增加教学设施,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会有足够锻炼机会。

第四,优化课程教学。学生想要证明自身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以去考取相关证书,当进入公司应聘时,也将会成为一个有力的条件,相关证书的考取,这也需要学校的努力,例如:在教材选取时,可以着重于证书考试的教材,使每名学生都能够考得证书认证,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计算机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改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并且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也将越来越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总所周知,计算机教学改革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需要时间的推移,不断改革存在的不足,同时,也需要各相关教育部门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徐英.研究性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

[2]钟冠卓.浅谈如何实现中专计算机高效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类实训“四精”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90-01

一 “四精”架构的搭建

模式搭建是以实训处为指导者,实训教师为执行者,学生为执行对象进行树状开展,其构建有机紧扣,层层渗透。因此,实训教师这一环节是关键,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对实训目标精心制定、对实训内容精细准备、对实训指导精准得当、对实训评价精益高效。

二 实训目标――精心制定

目标制定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行政部门严格把关下,每名实训教师在学期初会精心制定学期整体教学计划和目标。工作计划目标制定得越全面、越具体,执行越认真,就越有利于管理计划的落实。传统实训中,教师在制定工作计划目标时主要围绕实训的内容、过关率、达成度等来制定;在精细实训模式下,实训教师工作计划目标中不但体现常规任务,更主要体现“安全”、“责任”、“指标”等“细枝末节”。

三 实训内容――精细准备

内容是精细化管理的生命线。单一枯燥的实训内容往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对长期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更难长期维系。优质的实训内容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可与市场步调有效接轨,从而提高实训的实效性。其准备制定和制定过程必须遵循两个原则:(1)实训内容科学、精细、具体。要求实训教师在开展实训教学前必须认真制定好每周的《实训计划表》和《实训教师安排表》,内容精准定位到每一节课。(2)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的零对接。实训内容必须以企业为导向,要适应企业要求,以企业生产需求及产品零件为主要依据。

四 实训指导――精准得当

过程精准指导是精细化管理的有效保障。传统实训教师的指导方式往往容易忽略学生身份的主体地位,强调严管为先,就很难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实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理念决定了实训指导的效率,学校实训教师的过程性指导理念主要体现为“现场激励法”――“励”字为先,“严”字次之,“法”字为后。只有三者的主次分明,有机结合,教师的实训指导方式才能做到精准得当。

实训教师精准指导方法主要是运用“工厂情境教学法”。课堂也有如工厂的生产车间,需要实训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案、学案,使教学做合一、和谐。如改革后的电控实训指导中,严格参照广州数控机床厂底板安装车间的接线工序,教师把每一根导线的接线工序做明确规定,让学生做到接线有序可依、有图可查,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在跟查故障点时迅速到位,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电控实操能力。

五 实训评价――精益高效

精益高效评价能有效体现精细化管理成果。传统的课程考核已不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精益高效的评价方式以能力为本位,评价学生不仅关注学生取得的技能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实训中对学生精细评价,一定要做到两个“相结合”,有机形成学生精细化评价体系。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采用过程与终结两种评价方式。要求老师每开展一个实训任务,应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等进行过程与终结评价。

2.自评、互评、他评、师评相结合

为了更科学、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自评、互评、他评、师评相结合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每个实训项目由十个常规任务组成,学生每完成一个实训任务,需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精细评价,填写《任务评价表》。自评为主观评价,同组互评分数、异组互评分数、师评为客观评价,最后根据每个的终评分数和终结考核分数,精细评定出学生实际的实训技能水平,教师完成每名学生《学生成绩评定表》。

六 “四精”成效

综上所述,实训教师通过“四精”方式的实践,能不断地强化学生的细节管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活动。三年来,正是由于注重教师的“四精”管理和一系列的精细管理教育方式,学校实训教学成绩显著。一次技能等级考证通过率及一次就业推荐率均能达到98%以上,尤其是在技能大赛方面成绩斐然。2010~2013年全国学生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而在省级学生技能大赛中一、二、三等奖均获多项,在参赛的三十多名学生队伍中获奖率达八成以上,彰显了学校的实训教学实力。实践证明,机电类实训“四精”方式能有效让学生养成遵规守纪、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养成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的职业行为,更能养成良好的创新、竞争、协作的职业行为及职业安全意识。

第5篇

1编写试题常见的方法

1.1以教材中典型的例、习题为背景进行命题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已成为全国及各地中考命题的一项准则.在平时单元检测、期中或期末考试等命题中坚持以课本题为源命制测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学会看数学书.源于课本的改编题,选题背景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例1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 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P42.)

图1改编题1.若此知识点在《四边形》的单元中考查,可编写为:如图2,菱形ABCD中, ∠BAD=60°,M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若PM+PB的最小值是3,则AB长为.

2.若此知识点在平移的综合中考查,可编写为:如图3,当四边形PABN的周长最小时,a =.

图2图3编拟意图:以上两小题是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基本图形来解决问题,不但考查了学生类比与迁移的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1.2以学生作业中的错题为背景进行命题

例2 1.关于x的方程(a -5)x2-4x-1=0有实数根,则a满足( )

A.a≥1B.a>1且a≠5

C.a≥1且a≠5D.a≠5

2.有以下三个命题,判断这三个命题的正确性

①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

②四边形中只有平行四边形才是中心对称图形( )

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

编拟意图:第1小题是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时,学生容易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与方程的实数根混淆.第2小题是在教一般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关系时,学生表面上好像懂了,其实做了这一题后会发现,不懂的学生很多,尤其是第②个,学生认为是错的,理由是还有矩形、菱形.

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从错题中提炼出错误原因,提取共性,编拟成试题,能培养学生思考错题、分析错题、研究错题,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错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以中考题为背景进行命题

最激烈的竞争是中考,最优秀的命题是中考题.以中考题为参照命制试题,作为中考复习的模拟题是明智之举.

例3(山东东营) 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A2,A3,…和B1,B2,B3,…分别在直线y=kx+b和x轴上.OA1B1,B1A2B2,B2A3B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A1(1,1),A2 712,312,…,那么点An的纵坐标是.

图4改编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A1 B1 C1O、A2 B2 C2 B1、A3 B3 C3 B2,…,按图5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B1,B2,B3,…分别在直线y=kx+b和x轴上.已知C1(1,-1),C2712,-312,则点A3的坐标是,点An的坐标是.

图5编拟意图:改编题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考查正方形的轴对称性,由C1、C2的坐标可求A1、A2的坐标,将新问题转化为原题,确定出A3的坐标,依此类推寻找规律,即可求出An的坐标.灵活运用正方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过程”的学习,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会将学过的问题(做过的作业)进行改编,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1.4以数学竞赛中一些内容和方法为背景进行命题

竞赛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照搬照套;但它的视角,它的立意,它的方法,它的情景却是值得我们平时命题时借鉴和模仿的,改编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实际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阅读题:

例4 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借鉴其中一种方法,解答后面给出的试题:

问题:某人买13个鸡蛋,5个鸭蛋、9个鹅蛋共用去了925元;买2个鸡蛋,4个鸭蛋、3个鹅蛋共用去了320元.试问只买鸡蛋、鸭蛋、鹅蛋各一个共需多少元.

分析:设买鸡蛋,鸭蛋、鹅蛋各一个分别需x、y、z元,则需要求x+y+z的值.由题意,知

13x+5y+9z=9.25(1)

2x+4y+3z=3.20(2);

若视x为常数,将上述方程组看成是关于y、z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三元”为“二元”、化“二元”为“一元”从而获解.

解法1:视x为常数,依题意得

5y+9z=9.25-13x(3)

4y+3z=3.20-2x(4)

解这个关于y、z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y=0.05+x

z=1-2x

于是 x+y+z=x+0.05+x+1-2x=1.05.

评注:也可以视z为常数,将上述方程组看成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方法同上.

若视x+y+z为整体,由(1)、(2)恒等变形得

5(x+y+z)+4(2x+z)=9.25,

4(x+y+z)-(2x+z)=3.20.

解法2:设x+y+z=a,2x+z=b,代入(1)、(2)可以得到如下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5a+4b=9.25(5)

4a-b=3.20(6)

由⑤+4×⑥,得21a=22.05,a=1.05.

评注:运用整体的思想方法指导解题.视x+y+z,2x+z为整体,令a=x+y+z,b=2x+z,代人①、②将原方程组转化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获解.

请你运用以上介绍的任意一种方法,解答下列试题:

购买五种教学用具A1、A2、A3、A4、A5的件数和用钱总数列成下表:

品名

次数 1A11A21A31A41A51总钱数第一次购买件数111314151611992第二次购买件数1115171911112984

那么,购买每种教学用具各一件共需多少元?

编拟意图:本题若设购买每种教学用具各一件各需a,b,c,d,e元,则有a+3b+4c+5d+6e=(a+b+c+d+e)+(2b+3c+4d+5e)=1992;以及a+5b+7c+9d+11e=(a+b+c+d+e)+(4b+6c+8d+10e)=2984,可假设(a+b+c+d+e)=x,2b+3c+4d+5e=y,构建新的方程组解决问题.

此类题是引导学生用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得出规律.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探索技巧,在考查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1.5以古典数学名题作为问题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不仅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以古典数学名题作为问题的背景的主要有杨辉三角、蝴蝶定理、七桥问题、色环问题等,以这些问题为背景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例5 如图6,是与杨辉三角有类似性质的三角形数垒,a、b、c、d是相邻两行的前四个数(如图6所示).那么当a=8时,c=,d=.

图6编拟意图:本题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每一行中数据间的相互联系,和行与行间数据的相互联系,然后对数据间的这种联系用数学式子将它表达出来.本题是以我国古代的杨辉三角为背景的规律探索型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概括和处理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类比方法的运用,体现“数学文化”,展现数学文化价值,寓教育于考试之中.

1.6以课题学习为背景进行命题

作为考查学生数学素养的载体,不适宜用未学的“高一级”知识,而是用“同级”的但不是太熟悉的知识;以课题为背景的研究性学习无论是对课程教材的开发,还是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例6某课题小组对课本的习题进行了如下探索,请逐步思考并解答:

(1)如图7,两个大小一样传送轮连接着一条传送带,两个传动轮中心距离是10m,求这条传送带的长.

(2)改变图形的数量

如图8,将传动轮增加到3个,每个传动轮的直径是3m,每两个传动轮中心的距离是10m,求这条传送带的长.

图7图8(3)改变动态关系,将静态问题转化为动态问题

如图9,一个半径为1 cm的P沿边长为2π cm的等边三角形ABC的外沿作无滑动滚动一周,求圆心P经过的路径长?P自转了多少周?

(4)拓展与应用

如图10,一个半径为1 cm的P沿半径为3 cm的O外沿作无滑动滚动一周,则P自转了多少周?

图9图10编拟意图:本题从课本中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通过改变图形的数量,改变图形的动态关系,将理论性思维与动作性思维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7以与高中内容紧密联系的数学知识为背景

以高中数学知识为命题背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自学能力,同时既能开阔数学视野,有利于完成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和谐接轨,又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后续学习的潜能.

例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对于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任意x,都有f(-x)=-f(x),那么y=f(x)就叫做奇函数;如果函数y=f(x)对于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任意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偶函数.

例如f(x)=x3+x,当x取任意实数时,f(-x)=(-x)3+(-x)=-x3-x=-(x3+x),即,f(-x)=-f(x),所以f(x)=x3+x奇函数.

又如f(x)=|x|,当x取任意实数时,f(-x)=|-x|=x,即,f(-x)=f(x)所以f(x)=|x|是偶函数.

问题:(1)下列函数中:①y=x6;②y=x2+2;③y=31x;④y=x+1;⑤y=x+11x;奇函数是,偶函数是.

(2)请你再分别写出一个奇函数、一个偶函数.

编拟意图:以高中函数知识为背景,是初中函数知识的延伸.由于初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函数知识,故只需对照题中两例,完成对概念的探究,获取新知识,进而应用新知识,就可以解答问题.(1)中 ①②是偶函数,③⑤是奇函数;(2)如y=x是奇函数,y=2x2-1是偶函数.

1.8以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经验作为问题的背景

在实际问题中,条件往往不能完全确定,即条件的不确定性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实际需要,其不确定性是合理的.从实际材料出发,通过抽象、概括的数学化过程建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8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3200元的资金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2,单价和为160元.

(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若要求购买的篮球和排球的总数量是36个,且购买的排球数少于11个,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编拟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构造数学模型的能力;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转换的方法(即转化为某种类似的数量关系模型),确定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19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的图形作为问题的背景

让学生通过对较为熟悉的图形的观察,找出图形间的相互关系,图形本身的特征,然后加以归纳和猜想.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例9如图11,平面内4条直线l1、l2、l3、l4是一组平行线,相邻2条平行线的距离都是1个单位长度,正方形ABCD的4个顶点A、B、C、D都在这图11些平行线上,其中点A、C分别在直线l1、l4上,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单位.

改编题如图12,若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恰好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1、l2、l3、l4上,设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h1>0,h2>0,h3>0).

(1)求证:h1=h3;

(2)如图13,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四条直线l1、l2、l3、x轴,且l1∥l2∥l3∥x轴,若相邻两直线间的距离为1,2,1,点A(4,4)在l1,能否在l2、l3、x轴上各找一点B、C、D,使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若能,请直接写出B、C、D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12图13编拟意图: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图形的直觉猜想、归纳能力.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解决问题,关键是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这样既保留了原习题的特点,又有创新,结合考查的目的、要求进行取舍、组合,编制出有坡度、信度高、区分度适中的不同层次的试题.

1.10以陈题为背景进行命题

有一些很平常、很常见的题,学生通常习以为常,解题往往已形成了习惯性思维,但可以改编成一道全新的题,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

图14例10如图14,D在直线BE上,BE交AC于F,ABC∽ADE,求证:ABD∽ACE.

改编题:如图14,D在直线BE上,BE交AC于F,ABC∽ADE,请找出其他的相似三角形,并证明.

本题还能找到2对: AEF∽BCF,ABF∽CEF.

编拟意图:对于这一类问题通常是在某个旧知识的背景下,给出一个新的问题,要求能在新问题下,联系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索创新,既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命制试题的注意点

(1)命制的新题目要保证背景的公平性,同时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防止条件变化所引起的歧义,并注意条件的相容性.

(2)命制新题要立意明确,不是作些廉价的转化,机械的组合.现在不少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往往是:见过没有?做过没有?讲过没有?而不是针对题面信息本身的,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有何联系?选择什么知识与方法?所以,从平时单元检测起,适当引进新题、改编题,可以更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品质.

(3)命制的新题不仅包含有“亮点”的精彩题目,还应该包含似曾相识的常规题,新题目常常有两类:一类是新而不难,一类是新而难.第一类题目往往由于新面孔而吓倒一批学生,难在题意的理解上,就数学的知识或方法而言却并不难,学生只要多看几遍题,弄清题意,努力一把,往往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时是选择努力还是放弃,实际上就是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对学生个性意志品质的考查”;第二类题目往往是真正的难题,是拔尖用的.所以一份好的试卷里也不能出现太多的新题难题,更多的还应该是改编后的常规题(不是陈题).

第6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的原则 情境性教学 情境性教学应用

情境性教学,是政治教学的主要范型之一,就是为了达到教材的既定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情境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中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情境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应日常生活,是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学情境如何创设?笔者认为其基本思路应该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情境性教学的应用

营造和谐的情境是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离开环境无激情,离开激情无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重视培养学生情感,创造一个崇尚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才能达到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思想水平的最佳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富有情趣的讲解、准确漂亮的板书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思维的灵感。为此,每节课我都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创设情境,增强情感色彩,营造课堂气氛。教学情境有形象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自主协作情境等。通过这些丰富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形象情境教学。形象情境就是教师利用录像、电影、模型、漫画、小品、事物等形象手段,把学生引进科学知识的殿堂。

通过创始形象情境,激起学习欲望,渲染课堂气氛,开拓学生视野,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综合提高的目的。如在讲到《青少年依法保护环境的义务》一课时,让两位同学表演“老虎和人打官司”,通过老虎控诉人类任意捕杀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人类也将自掘坟墓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同学们意识到以前和父母一起捕鸟、捉青蛙等行为都是不对的,从而从觉悟的提高上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我们教育的落脚点。录像、电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更是可以运用到思想政治课上来,改变以往只知道书本,课外什么也不知道的局面,让学生关注更形象的东西,促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转贴于

2、问题情境教学。问题情境就是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情境的设置一定要突出学生的兴趣,提出他们知又不知的问题,或者设计他们知道的情境故事,从他们熟悉的例子来引出问题,使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

3、故事情境教学。故事情境就是教师选用引人入胜的科学故事、历史典故、与教学有关的民间传说作为情境材料,引导学生从中去接受事物的本质规律。创设故事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的几点感受

1、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做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7篇

汽摩专业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思考 教学实践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专业性及应用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中职汽摩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是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汽摩技术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能支撑,而且要大致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汽摩技术中的应用,突出电工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所以如何把《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做到浅显易懂,学生愿意学,教师善于教,学生能够学到真本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思考、总结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明确教学目的,理顺教学思路

教师在组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才能理顺教学思路。教学目的是指该课程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也就是教师要明确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最终要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然后考虑如何实施教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在中职课程设置中作为机电、电子、计算机、汽摩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教学方向及内容的选取都是不尽相同的。在汽摩专业,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获得电路、安全用电、磁的基本知识、半导体的基本知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等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需要大致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汽摩技术中的应用。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应用知识,学生从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到学会应用,再到由兴趣导致渴望获取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这些都是电工电子技术在汽摩专业中的教学目的。

二、正视教学现状,上好第一节课

中职学生报读汽摩专业的愿望是学习一门修车的手艺,这个愿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终动力。而与其愿望所配套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是学生的最大困惑。教师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适应中职教育这一全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这是顺利开展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上好第一节课非常重要。

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认识课程学习内容,了解教师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在上第一节课时为什么总觉得特别好上,学生纪律特别好。那是因为学生对人(教师)和事物(课程)尚处于新奇阶段,学生同样在潜意识中判断和接纳。所以第一节课教师应充分展示课程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同时展现教师教学的良好技巧。这样才能逐步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上《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节课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景充满向往;然后介绍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电工电子装备在车辆中所占的比重幅度,突出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技术上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有意识感悟自己在这门课程中要学习什么知识,为什么学习这些知识,这为继续课程教学打开良好的局面。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多渠道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具有理论性、专业性、实用性强的特点,但相对于中职学生薄弱的知识基础底蕴而言,课程内容就显得非常高深莫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认识。

1.以实训作为教学的主线,促使学生眼、手、脑并用,坚定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知识的可操作性,也就是学生可以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知识。况且实训环境较宽松自由,不像在课堂上课时要求那么严肃、井然有序。在实验室学生在安全操作的情况下可以自由走动相互讨论,大胆提出疑问和见解。学生边学边做的最终结果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成就感,也就是学到知识的成就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迎合了中职学生好动、猎奇的性格,而且减弱中职学生基础差的自卑感,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事实证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十次不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次。比如最基础的万用表的使用,对于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师已在课堂上讲过,但让学生练习使用时发现学生问题百出,教师讲过的内容几乎清空。所以笔者改变以往的先讲后做的教学方法,而是边讲边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教与学同步进行,结果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直观具体的感性认识材料,优化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不仅可以弥补教学道具不足的缺陷,而且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具有多彩、新颖、具体、整洁的特点,替代传统教学中的粉笔加黑板的单调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很好的视觉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也就是视听结合可获得最佳的知识保持率。比如,在讲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时,单纯依靠课本内容讲解不仅费力,而且知识很抽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弥补了教学道具的不足,使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3.突出电工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

当今的汽车技术性能正朝着更加安全、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突出电工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动力,使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在汽摩专业中学以致用,从而坚定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比如,在学习电容的知识时,学生既要理解什么是电容,如何检测电容和电容在电子电路中的作用,而且更希望知道电容在汽车上有什么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所学专业相吻合,知识内容更加丰满而具吸引力。

四、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信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知识匮乏的教师已不再受学生的欢迎,那么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外,更要有意识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及时出色地处理学生的“为什么”。特别是在跨专业的教学中,如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从事汽摩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任务,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专业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汽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解决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真正做到基础知识服务于专业。实际上如果电学教师要完全掌握汽车专业的教学内容那是难度极大的一件事,那么电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相关专业书籍,咨询汽车专业教师,听课学习等渠道大致了解汽摩专业课程学习中所需要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这样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实践中获得的,在这期间教师总想寻求更好的教学手段来支持教师的教和引导学生的学。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会学知识,同时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潜心治学,为学生做好勤奋、治学严瑾、终身学习的表率。

参考文献:

第8篇

电工电子技能竞赛对中职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从多年一线职业教育积累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本校电工电子专业发展程度,参照国家省市级电工电子技能大赛的模式及考察要点,在本校内发展本专业内的阶段性技能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为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对形成全校范围内的积极进取的工作学习氛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照省市级电工电子专业技能竞赛的模式,在校内技能竞赛中设立教师组与学生组,设立个人、团体、优秀指导教师奖项,教师得奖信息用作评优依据,学生得奖信息如档案,推荐就业。激励本专业师生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style”。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专业技能水平,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也在敩学相长中得到长足的进步。在近两年的省市各级技能比赛中,本校电工电子专业个人及团体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技术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随之提升。作为中职学校的电工电子专业学生来讲,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与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是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基本要求,同时对自身灵活择业做好了的充分保障。

二、推动电工电子专业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技能训练与素质提高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转变。

中职学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着教师重理论教学,轻技能指导;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际技能。这些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培养的中职学生无法成为高素质和技能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技能训练与素质提高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向。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三、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改革

各级电工电子技能竞赛的竞赛项目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单位紧缺急需的岗位技能。随着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电工电子技能竞赛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导向目标。职业技能竞赛对我校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技能竞赛的竞赛项目,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教学方向的要求和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如2011年河北省省级技能大赛的电子产品组转调试等竞赛项目,都是企业用人单位紧缺急需的岗位技能。

我校电工电子专业以此为契机,在积极进行校内技能竞赛、争相参加省市级技能竞赛、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设置,加强实训针对性,达到培养适应时展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电子电工、数控车工专业理论与实训实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改革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职业学校以技能比赛为引领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需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需要进行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科学合理组织教学。通过调研,了解行业需求,把专业的教学与企业、行业的要求、规范保持高度的一致,把企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纳入到日常教学中来,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四、推动双师型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为保证每次竞赛的顺利实施,卓有成效,我校将每次竞赛都当成一项严谨的工作任务。指导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学习、调研、实践。同时积极采取措施,组建竞赛校企合作师资团队,实行校企资源共享,加强经验总结交流,共同指导培训学生。如我校与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教师与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参加实训,师生共同学习提高,企业专家到实训基地实施指导、交流。参加每次技能大赛,也是同类各级学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达到找出差距、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学习目的。

五、推动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电工电子技能竞赛对学生评价标准中既有对基本理论的考核(占20%),又有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占80%);既注重过程的考核,又注重结果的考核;既有单独任务考核(分角色完成各自任务),又有团队配合考核(三人一组相互配合完成交易)。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能力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实行过程控制,采用等级评分制。

六、推动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充实

以全国省市级电工电子技能大赛为引领,以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带动电工电子专业建设和发展,提高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电工电子专业大赛的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比赛项目和内容要求,结合大赛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补充完善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师培训,满足比赛和教学要求。

七、结语:

第9篇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较多问题,面临的危机也较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一种积极的姿态面对各种危机,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走向卓越的关键。我们认为,在当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需要着重强调四方面内容。

1.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关键是要使其正视现实,能够悦纳自我,对自己有正向的认同。

(1)悦纳自我

与一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不同,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较低。由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遍轻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原因,难以悦纳自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无法自豪地跟外人提起自己的学校,因为这意味着告诉别人,他们是被普通高中抛弃的人。这种在自我认同上的自卑心理,既会导致学生个人的身心不健康,又会限制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平等而正常地交往,还会导致对所学的专业和学校的排斥,从而对个人的学习动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正视现实

一个无法悦纳自我的人,很难以大度、包容的积极心态悦纳他人,即“乐群”,也很难做到尊敬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岗位,即“乐学”和“敬业”,而这两方面都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所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首先要重视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视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现实,并超越这些偏见,充分认识自身的独特价值和使命。此外,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局限于个人谋生的小气象。毕竟,从根本上说,个人价值不能用所学习的专业和所从事的职业来衡量,而应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为标准。当个人确立起这种具有大气象的人生价值观后,才能悦纳自我,坦然认同自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和自己所在的学校。

2.职业幸福观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幸福感的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与人生价值之间的关系。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没能有效引导学生确立成熟而理性的职业幸福观。成熟而理性的职业幸福观教育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在于职业本身而非职业之外。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对于接受教育的一个非常功利的认识是:上学为了好工作,好工作为了高收入,高收入意味着幸福的生活。不可否认,一定的物质基础是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但是,他们恰恰忘掉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任何职业和收入阶层都存在幸福和不幸的人。如果学生以这种肤浅的幸福观来对待当下的生活,他们很有可能不仅当下不幸福,未来也无法体会到幸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其个人幸福的实现是以职业成就为基础的,而不在于职业之外的东西。二是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实现需要以一定的幸福能力为根基。之所以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幸福差异巨大,主要源于个体幸福能力的差异。学生只有使自己的职业创造活动符合其人生目的,并合乎社会道德法则时,才具有获取职业幸福的能力,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职业幸福。为此,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的观念,劳动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体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3.职业敬畏感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敬畏感的教育,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树立必要的职业敬畏之心。

在从事某个职业时,每个人都有选择某种工作态度的权利。有的敷衍了事,马马虎虎;有的精益求精,不惜精力;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更轻松的高薪工作。然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职业态度所产生的结果或回报一定是差异巨大的。当选择敷衍了事等消极的工作态度时,被职业抛弃就在所难免,因为对职业的轻视必然遭到职业体系和职业中人的轻视甚至抛弃。基于此,带有信仰性质的职业敬畏感的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增强职业自律意识和能力等,都是非常必要的。“敬”既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负责,遵守职业的技术性要求和道德要求;又意味着“精”,业不精的人有可能败坏这个行业和整个职业群体。“畏”,即把职业当成一种践履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意味着对人性的基本的尊重。当一个人拥有了对职业的敬畏感和真诚信仰时,才会自然地把职业与生命融为一体,专注职业、热爱职业,在职业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幸福体验。

4.职业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其核心是帮助学生认识个体职业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对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入学就意味着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早地接触和选择职业。然而,职业是什么?仅仅是谋一己之生存吗?没有由众人组成的社会及其需要,不可能产生那么多的职业,职业依社会而生,同时对其他职业的兴衰存亡产生着程度不同的影响。不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未来会进入不同的行业,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职业完全有可能异化成为损人利己者的舞台。制造、贩售假冒伪劣商品,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都是缺乏职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一个具有职业社会责任感的人,首先,应当是在本职业上掌握更多相对真理或规律的人,能够胜任所在行业;其次,应当将心比心,尽量关怀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再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职业存在发展的基础;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能够自觉承担其职业的社会责任,把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为做好上述四方面的德育工作,我们认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需要努力做到六个方面。

1.转变学生观

教师转变学生观念,努力去除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刻板印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

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必须转变已有的学生观,主要是改变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刻板印象,学会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总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是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那么教师的这种偏见定会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来,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和负面的暗示,而这种暗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大于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因此,在学校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是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关键。要形成这样的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中等职业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实现职业训练与人格培养的有机统一。

(1)塑造个体健全人格

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就业技能培训的重任,也担负着塑造个体健全人格的责任。如果中等职业教育只有技能培训而无人格养成,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中等职业教育最多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能称之为教育行为。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乃在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因此,以培养个体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德育教育,必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2)德育教育必须被强调

就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德育教育无论从社会层面、家庭层面还是个体层面,都应被强调。从社会层面看,当前中国的很多社会问题,例如,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其产生固然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但是,其中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从业者的道德素养存在较大问题。从家庭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家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物质财富增多而亲情关系淡漠,家庭成员皆沦为赚钱机器,家庭的精神港湾功能逐渐被金钱世界所腐蚀,这大多与从业者缺乏最起码的敬畏心和道德良知密切相关。从个体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个体都深陷于各种外在的物欲追求中,工作与个人是一种相分离、相对立的境地。工作不是个体自我实现的途径,而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受之控制和压迫的谋生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幸福根本无从谈起。实际上,一个人幸福与否,关键在于他的本质力量是否能够得到相对较大的实现,而一个人的本质力量主要是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实现的。因此,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就成为个体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具有较高职业幸福感的人生,大多是将职业作为事业经营的人生。因此,个体才能克服种种外在条件的限制,始终保持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必然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分不开。

3.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成功体验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成功经验,使学生学会悦纳自我。一个人对自我的悦纳总是建立在不断成功的基础之上。一般而言,成功体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从而逐渐建立起对自我的积极认同。这要求学校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真诚的关怀和鼓励学生。教师应善于在集体活动(例如,郊游等)和日常生活(例如,谈心等)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二是加大教学培训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三是使学生看到自身价值和努力学习的美好前景。例如,北京某中等职业学校的美容专业在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拿到3个一等奖。此外,他们的美容专业课被北京市列为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他们的毕业生被很多大品牌的美容美发企业录用,大有供不应求之势。总之,“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第一步。

4.提供更多的校外实地服务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地服务,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获得自我肯定,又树立社会责任感。

校外实地服务至少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提供了学生社会体验的平台,二是提供了学生自我反思的机会。当学生在校外实地服务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带给他人和社会幸福时,他也能够从他人的幸福中获得被认可、被尊重的体验,强化对自我的正面认同。而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能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时,则有可能产生学习动机,以提高专业技能或进一步深造。总之,在校外实地服务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劳动的真正价值。

5.开设必要的生命哲学课程

学校应为学生开设必要的生命哲学课程,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从而增强自我的职业自律。

职业是生命的载体,对职业的敬畏心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如何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可以通过直接感受各种生命现象来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也可以通过对生命哲学层面的把握来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学校应通过专门的生命哲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发现生命的关联性、体会生命的美感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的职业自律。在生命哲学课程的教学方面,诸如于丹的《论语》心得等内容,均可作为重要的授课资源。

6.培养学生的规范规则意识

学校应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细节做起,培养学生的规范规则意识。

第10篇

[关键词]创新学习;知识建构;观点;推进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21-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1.005

一、引言

21世纪的教育面临着的最大挑战在于帮助学生产生和运用新的思想,并将新思想贡献到生产与生活过程中。Scardamlia和Bereiter认为,从知识社会的基点出发,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年轻一代适应知识创新文化并且在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具体来说,这个任务包括帮助学生发展知识建构能力和使他们成为推进知识创新的社会成员。而中国小学科学的教学当前存在着诸如注重知识的传授而非方法,聚焦于课本内容的掌握而非各种能力的拓展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学过于形式而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等现象。这些现象表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理论和思想。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力图把国外成功的创新学习理论与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探索变革中国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试图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将科学学习引向创新学习的方向。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知识创新与技术研究所的“知识建构理论”(Knowledge Building)及其教学环境“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与建构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建构主义强调以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建构,而知识建构关注学生所提出的观点,一切的活动主要围绕观点来开展,从而辅助学生推进和发展自己的观点。知识创新教学理论的核心在于看重学生对生活中真实问题的真实想法的形成和持续改进,它关注问题,而非系统的知识单元或主题;关注思想的持续改进,而非寻找结论性答案;关注集体知识,而不仅仅是个人学习;强调去中心化的开放互动,而非权威控制的互动。近几年来,加拿大、美国、西班牙、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致力于将知识建构应用于中小学科学、语文、数学、社会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相关研究表明,在知识建构的实践过程中,课堂对话包括异步的论坛在线对话与同步的口头对话,而有意义的对话是影响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变量;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加拿大和美国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比和研究有无使用知识论坛的学生在成绩、沟通与表达能力和元认知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发现使用知识论坛的学生明显有了提升;还有研究者指出,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下时常发生的错误观念很难被发现,而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错误观念大多会被同伴挑战,学生解决错误观念时在知识创新上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由此,变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将知识建构理论引入小学科学的课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启发,从而也为小学科学知识的教学提供了导向。

二、研究设计

1.课程开设情况

初次将知识建构理论引进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课程调整问题,这种变化不仅需要做整体的规划,更应该考虑到开展知识建构活动的细节方面。此外,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各方面的能力条件、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现有的设备和资源、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新的转型。

(1)教学计划

在宏观架构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放弃了原先的“螺旋式上升”的教材。本研究把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中所有涉及“水”的内容整合起来,把“水单元”作为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科学课程知识建构的活动主题,同时整合信息技术/社会等相关内容。每周教学5课时。一来,水单元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挖掘到更多的知识;二来,水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

“水”作为全班学生共同的研究主题,在实际教学中发展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由于课程标准的制约,教师在水的大主题下提前预设了四个小主题:水的三态,水与我们,水污染,水的分布。以此作为学生研究问题的领域和范围,避免学生思维过于发散,导致研究内容脱离该主题框架。在第二阶段,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身边的水污染情况,该阶段是在超越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课标限制。

(3)教学过程

学期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两个阶段:(1)教师设定四个小主题,通过视频引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基于“水单元”的四个模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结合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推进观点的发展;最后进行研究结果的汇报与交流,并总结和评价。(2)研究主题为“里圩河”的水污染情况,学生通过前期讨论,为实地考察做好准备工作:在具体考察的过程中,记录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猜想;通过水样的采集、水温的测量等,对比分析不同地方的水质情况,并作相应记录,帮助观点的完善和推进:学生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新的问题和观点,并持续地深入探究。在学期结束前,教师还要求学生进行研究的反思与总结,回忆并巩固所构建的有关“水”的知识。

2.研究对象

选取南京市白云园小学3年2班为研究对象,全班共29人。第一阶段时,依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全班分为六个小组,分别研究“水的三态”,“水的分布”,“水污染”和“水与我们”四个小主题,其中,研究“水的分布”和“水污染”各有两个小组。第二阶段时,主要根据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灵活分组,学生也是自主选择,分为十个小组。

3.研究工具

知识论坛工具既是学生的学习研究工具,同时也是一个评价工具。目前它支持以Applet的形式嵌入形成性评价工具,包括贡献和参与评价工具、社会网络分析工具、词汇量增长评价工具、写作分析工具、语义分析工具等。同时,知识论坛工具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够时刻追踪全班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其知识量和思维上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经观察和访谈发现,学生初次认识知识论坛时,兴趣很浓,随着时间推进,学期末学生的兴趣不但没减反而倍增了,其原因是知识论坛界面的交互性,还有点评和发展的功能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学生最初并非为了使用技术而学习技术,而是在产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学会了知识论坛工具的使用方法,从而促进了学习。也就是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技术更好地整合并融入课程教学中的设想。知识论坛工具目前已在国外诸多国家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如香港,加拿大等中小学校,而在国内,该工具尚未被推广。

4.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采取田野工作,通过参与性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学生的作品分析、视频音频材料、知识论坛工具等获取直接与间接的数据。

数据分析:知识论坛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数据分析方法,在知识论坛中,包括短文的浏览次数、短文创建的数量、短文相互发展的情况等;学生制作的PPT作品、科学记录本;学生课堂中的对话内容。

数据分析的核心在于学生在知识建构课堂下的学习效果及其创新学习路径,重点分析知识方面上的变化。

三、研究结果:诊断与分析

知识建构教学方式并不提倡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通过建构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预设的,它主要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过程中动态生成。因此,教师需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并采用嵌入式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情况。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各种学习成果来了解学生知识创新的相关情况。

1.超越教材的知识量的扩展――生成性知识

在以知识建构为代表的创新学习中,很多教师担心的是:教学计划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所学知识能否涵盖课程标准(教材)?若是会超出课程标准的话,能够超出多少?在本研究的第二个阶段中,所生成的“里圩河的水污染情况研究”本身就是完全超越课标的。因此,笔者的考察重点在于,围绕课程标准所进行的第一阶段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超出了课程标准?若是超出的话,到什么程度?

由此,有关第一个阶段生成性知识考量的资料来源于:(1)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和统计了学生汇报过程中所提到的一些知识点或概念;(2)学生的PPT作品中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知识点;(3)知识论坛中学生所创建和发展的短文内容。其统计的方法主要是按研究主题(小组)的划分,对学生进行依次编号,然后参照小学阶段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所有涉及“水”的知识点来分析每个学生都涉及了哪些知识点,知识点各有多少个。最后统计得出学生的总知识量如表1所示。在表1的基础上,依据研究主题去除其重复的知识点,重新统计出每个主题下的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后获取的知识量,同时也对科学课标中有关“水”的总知识量进行统计,比较两者后得出超出科学课标的知识量,如图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其知识点的重复和学生能力的差异性的情况下,全班学生对于社区知识的贡献量人均为8,其中编号为10的学生的知识量高达23,笔者经过与相关老师了解并结合平时的课堂观察发现,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研究兴趣强烈,经常会利用课外时间主动与老师、同伴交流或网上查找资料来解决自己的疑问,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其动态生成的知识量较为突出;每个研究小组对于社区知识的贡献量均在53左右,其中“水的三态”小组的总知识量低于平均贡献量,由于有关“水的三态”在课标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较难理解,加上小学生本身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所以难以拓展到更多的知识点,相比较“水的分布”,其知识点会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容易理解。从个人和小组的知识量可以看出该班级的学生整体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为社区贡献自己知识的意识,并以推进社区知识为荣。而在此探究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社区学科知识总量高达234,这说明学生在无教材或课程标准限制的基础上建构并获取的知识是无法预设的,甚至还可以无限拓展,由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最终构成了一个社区的知识网络。

同时,笔者从学生的学期末反思日志发现其实每个学生收获的知识量大致上无差别,例如,编号2的学生在反思日志中写道:“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固体是指水遇冷变成冰;液体是指小溪、大海、长江等中的水:气体是指蒸汽。世界上身体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水占身体的99%。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没有水我们眼睛会疲劳、干燥,没有水,人会死亡,动物和植物也会死亡……”,该学生是研究“水的三态”,从日志中我们发现她还学习到了有关“水和我们”,“水的分布”等主题的相关知识点;再如,编号10和编号22的学生均在日志中提到了关于水的三种形态、水污染的分类和治理、水循环等多个主题的知识。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都将个人知识贡献给了整个学习社区,最终形成了公共社区知识;而社区中的每位成员都有权利随时获取已形成的社区知识。

由图1可知,四个主题中“水污染”超越课标的知识量最多,原因在于水的污染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更紧密些,学生也容易理解,其次是水与我们(关于水的灾害和作用),再次是水的分布(关于江河湖海洋和水循环),最后是水的三态变化,较为抽象,小学生也较少关注。整体来看,全班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点总量远远超越了科学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知识点或概念,甚至有一部分知识点涉及了初中或其他学科的知识领域,例如海水的淡化技术,分子、离子和化合物,板块运动,电能法,耗氧物污染,生态系统,核爆炸和天体的坠落等等,知识点都较有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了学生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来作为补充和解释。由此看来,学生获得的生成性知识不仅在数量或广度上有所突破,在其深度上也有所延伸,学生正在进行着知识的创新学习。普通教学下,由于时间和教材的限制,学生学到的知识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内容或课外阅读材料,远没有由学生主动探究所构建的知识来得丰富和深刻。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尝试探析了在中国小学科学课堂中运用知识建构创新理论指导教学的初步成效,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创新学习的关键是要坚持以观点的提出及其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路径;小学三年级学生在知识创新学习中,他们的知识量扩展会远远超出课程标准及教材的“限制”;知识建构型学习活动,应该是一种有目标的意向性活动,学生与科学家一样都在朝向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建构迈进;知识建构学习会超越个体知识,形成社区的公共知识。

同时,依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本文总结出了关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创新学习的相关建议:

1.如何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真实观点

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首要关键是要能够提出“真”观点,但是观点的产生并非凭空想象、无凭无据的。因此,教师首先需要选择或者和学生商榷好研究主题,然后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产生一些自己感兴趣并想能深入探究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提出有凭据地猜测,即观点。

2.如何推进和深化学生的观点

第11篇

2015年,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的新举措。

一、“互联网+”大背景

国内最早的“互联网+”理念可以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其中“互联网+医疗”,将有望从根本上改善现实中存在的看病难、买药贵等难题。具体来讲,互联网将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条龙的健康管理服务。患者可以在网上挂号、询诊、购买、支付,既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又提升事中体验,并依靠互联网在事后与医生沟通,从移动医疗数据端监测自身健康数据,做好事前防范,加强医疗自我保健。以此推动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等服务。

二、“互联网+医疗”衍生出的人才需求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将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此庞大的服务机构、内容丰富的服务业务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形式,势必会应运而生出众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多层次专业人才来满足这种新型民生服务的需求。

三、“互联网+医疗”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互联网+医疗”的运营模式中,人员的配备是多专业、多层次的。它需要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各行其职。比如在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它不仅需要IT网络工作人员,还需要医疗服务人员;不仅要有资深的专家,还要有以志愿服务身份参与其中的初级工作者。

卫校现阶段探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掌握,它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笔者学校的学生中从一年级新生到临近毕业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虽具有专业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层次特点,这正迎合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多层次人员需求。作为学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的大背景、大平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以先从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做起,逐步融入互联网医疗中,完成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一年级学生群体,因其只有基础医学知识,而对临床知识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护理技能水平的高低。这样的群体可以在以社区为基础的移动医疗中尽自己的能力去参与医疗志愿服务,完成体验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接触临床疾病,逐步对临床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促使其产生进一步求学的欲望;二年级学生群w,因其已经初步具备了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参与互联网医疗具体的诊疗和护理当中,通过实际接触病人并参加医护诊疗,促使其对已有的医学知识的巩固,并对医学行业产生了荣誉感和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远大理想;三年级的学生在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专业技能,并在参与中奠定了创业基础,寻求创业机会。卫校的学生在校三年中,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其自身高低不一的能力和水平,在互联网医疗中以各种形式均能得以锻炼和提高。

四、“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是一种新型民生产业,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远景,它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观念,不断地扩大人员投入,不断地增设服务内容和选项。那么,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的人员加入到互联网医疗护理队伍中,不仅降低了“互联网医疗”的经济成本和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人员更替、观念更新、行业永葆活力。

对职业卫校来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这不仅是学校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探索、改革的条件,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也为源源不断的毕业生寻求到了多种创业机会和途径。可以说,“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既是优势互补,又是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方式,前景看好。

五、如何将“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

鉴于以上几点思考,我们不妨模拟一下“互联网医疗”与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模式:首先,由学校收集整理在校学生的信息资源,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就业供需数据库;其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分批、分层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社工护理服务标准培训;其次,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医学理论知识后,学生先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到医疗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活动当中,分批跟随问诊大夫,进行体验式学习;随着学生对医学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掌握,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等其他时间,由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进一步深入学习;三年级学生经过参与三年的医疗服务,并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之后,专业知识得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得到锻炼。总结前面的学生表现,对于专业能力强、工作表现优秀者,可被医疗服务公司录用,或者应聘有医疗服务公司推荐的正式工作岗位,成为正式员工;除以上举措之外,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学校还可提供往届毕业生的信息资源,由医疗服务平台与学校共建学生实习就业数据库,医疗服务公司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专长,分流到各家社工机构和社会企业中,实现学生创业和就业。

总之,不论商业还是教育,都会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职业教育的常态是需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发展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互联网+”提出之后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破与立”。

第12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彩电企业;营销渠道;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运行中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如果能节省制度成本,经济就会走上一条交易成本低,市场运行机制健全,信息灵敏的制度创新之路。中国彩电企业的营销渠道的变迁是企业根据竞争和发展需要,通过渠道的再设计来处理企业与制度环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渠道制度的创新促进了彩电企业的成长,也呈现出一条有效制度变迁的轨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对彩电营销渠道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彩电行业营销渠道发展变迁过程进行分析,揭示渠道变迁的内在规律。

1 彩电渠道变革的制度分析

1.1彩电营销渠道是一组制度安排

1.1.1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偌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是社会博弈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

制度的出现是因为存在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指为达到一项交易或维护交易规则所花费的额外的费用,制度的运行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根据科斯定理:交易费用大于零时,制度不仅对分配有影响,而且对资源配置,尤其对产出构成影响。

彩电企业产品的分销需要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来实现产品的价值转移,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1.1.2彩电营销渠道存在的制度分析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彩电营销渠道是一组制度安排,原因如下:

彩电渠道的核心内容是渠道成员关于彩电商品所有权的交易;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彩电营销渠道产生的原因。交易是渠道成员间最基本的关系。

彩电营销渠道建立了一种结构,将生产商,中间商,零售商纳入其中,以一定的效率完成商品的销售’,并且共同分享商品的利润。

彩电营销渠道提供了一种治理机制,通过系列明示或暗示的契约,在进行商品交易的同时确定了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

1.2彩电营销渠道的制度变迁

渠道作为一组制度的安排,要使整个渠道系统的交易费用最小,当然需要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变迁。彩电渠道总是经历着从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进而实现制度变迁的过程。

1.2.1彩电渠道的制度平衡

制度均衡是一种状态,即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和任何团体带来额外的收益。包括3种情况:

制度安排已获得多种资源所产生的潜在收八的全部增量:

虽利润存在,但改变现存的制度安排的成本超过这些潜在的收益;

如果不对制度环境作某些改变,就没有可能实现收入的重新分配。

渠道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下的制度均衡,实际上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即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一种状态——无论怎样改变资源配置,如果不使其他人(哪怕一个人)的效用水平下降,就不可以使任何别人(哪怕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像帕累托最优状态一样,彩电渠道制度的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1.2.2彩电渠道制度安排的失衡

出现目前制度安排中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是制度不均衡的首要原因。外部利润是一种在已有的制度结构安排中行为主体虽然已经观察到,但无法获取的利润。只要这种外部利润存在,就表明社会资源的配置还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由于外部利润不可能在既有的制度结构中获取,因此,要获取外部利润就必须进行安排或制度创新,这时就会造成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

中国彩电企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彩电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是市场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和动力,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人,市场成为企业命运的决定者,只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的企业才能够生存。

渠道收益或成本的变动使原本的制度产生不均衡,制度不均衡带来了制度创新的压力。

1.2.3彩电渠道的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是一种效益更好的制度(即目标模式)对另一种制度(即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是权力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总是力图在给定的制度约束下,谋求确定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制度安排与权力确定,一旦发现制度不均衡和外在利润存在,就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要。

彩电企业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其市场营销渠道的深化充分展现制度变迁的过程。

2 中国彩电企业营销渠道演变过程的实例分析

2.1第一阶段(1978—1984年)国家计划控制下的三级批发制

2.1.1彩电渠道的初级阶段

这一时期,彩电的价格完全受政府控制,彩电的销售则根据国家计划完全交给国有商业部门,产品按照三级批发制进入销售终端一一国营五交化商场和国营大型商场,生产厂家此时的任务只是保证供给。这一阶段彩电渠道特点是渠道少,流通环节多,分销效率低下,但三级批发制在当时的计划背景下是最优的渠道选择。

2.1.2彩电渠道三级批发制的制度不均衡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计划对企业的控制逐渐缩小,国家计划控制销售的产出比例逐年减少。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使越来越大比例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处于现行体制之外,成为外部利润。企业必须调整现行的产销体制,才可能获得这部分产品的利润。当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经营主动权,逐步建立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导向后,企业也获得了主动规划营销工作的动力。如果要实现外部利润的最大化,营销渠道的变革,制度的变迁就势在必行。

2.2第二阶段(1984-1989年)泛批发商制

2.2.1第一次彩电渠道变迁,泛批发商制出现

国有商业企业成为生产厂家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确定了批发商制的市场主导地位。由于受计划经济条块分割的影响,每一家批发商的辐射范围有限,生产商往往同时发展若干家批发商来共同完成产品的销售工作,形成生产企业和各级批发商零售商组成的销售网络,这时泛批发商制渠道模式应运而生。

2.2.2泛批发商制的制度不均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计划控制的销售比例逐年下降,企业自行支配的产品销售数量逐年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使得企业自行支配的产品销售的压力日益增加,迫使彩电生产企业开始考虑销售渠道建设的问题。在竞争中,泛批发制模式的弱点逐步显现:

厂商的销售折扣激励批发商多进货,以尽可能多的销售产品,但这一措施的激励作用往往传递不到零售终端。

批发商只关心从厂家多进货,可以多拿折扣,而不管市场的销售情况,这导致大量的商品停留在销售渠道之中,没有真正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生产企业所了解到的信息不是真实的,完全的市场销售信息。

厂商在发展批发商和经销商时,没有明确规定各自的销售责任区域,一些经销商为了把销量做上去而进行跨区域销售、低价销售,使得其他经销商的利益受到损失,影响了经销商队伍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1989年,长虹发动的首次竞争性降价活动,使整个彩电业受到强烈的震撼,近~半的企业被淘汰,充分暴露了泛批发商制的弱点,彩电企业必须探索新的模式来应对市场竞争。

2.3第三阶段(1989—1996年)大批发制

2.3.1第二次彩电渠道变迁,大批发制出现

在国有商业仍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没有太多的选择,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必须靠批发商的网络资源进行销售。多数厂商认为批发商制是当时情况下有效的制度安排,只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良即可。因此,倚重大批发商、精简批发商数量、减少不必要的层次的大批发商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渠道模式。

厂商依靠与批发大户的合作,利用大户的销售网络进行产品销售,大大减少了直接打交道的批发商和经销商的数量,使营销网络中的成员更为精干,网络层次得以简化,网络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2.3.2彩电大批发制的制度不均衡

大批发商制虽然比泛批发商制在组织结构、交易环节、治理规范等方面有所提高,减少了经营风险、不确定性和外部损失,节约了交易费用,使节约的隐性成本成为内部化的外部利润。但是这一制度安排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泛批发制的局限,当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并趋于直接对抗时,大批发商制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对营销渠道做出新的安排。

2.4第四阶段(1997-2001年)直营渠道制

第13篇

根据历史的记载可以得知,案例教学法的发源地在古希腊,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创始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现代案例教学法开创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创造的,随后便运用到财政学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将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使其一起参与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也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书面的知识和具体的事件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认知的目的。随后,案例教学法便以其众多的优点被普及到全世界的课堂教学中。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财政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分析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且需要通过政府的经济活动来研究其影响。财政学又叫公共部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在众多的学科中,它是联系一般经济理论科目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桥梁,具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一般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的特点。我国传统的财政教学比较偏重于理论的学习,硬性知识较多,从而忽略了定量和实证的研究。除此之外,传统的理论施教方式比较单一,教师讲课内容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必须在财政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财政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目中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对学习的内容感觉枯燥无聊,即使记住了一些财政学的概念,但是,不久后便忘记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深入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掌握,没有做到深入理解。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针对这些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讲课内容生动形象,能够使学生深入掌握财政学的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来探究问题,可以提高应用分析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2.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的案例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案例的复杂性,从而认真地分析案例和解决问题。另外,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并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究,提高其学习效率。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的设计

在案例教学法中,选取和设计案例尤为重要。在选取案例的时候,教师应选择典型案例,即采用有代表性的案例,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课程的内容来选择案例,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此外,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2]还要具有综合性,要体现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案例的真实性,促进学生对案例的思考。

(二)案例的使用

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案例授课,具体来说,运用案例的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解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和专题讲座式。不同的使用方式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本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让案例产生预期的效果。比如:对于时间安排较少的课程可以采用讲解式的案例,将案例和重要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事实;对于时间安排较多的课程可以进行讨论式或辩论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案例的使用效果。

三、结语

第14篇

根据历史的记载可以得知,案例教学法的发源地在古希腊,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创始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现代案例教学法开创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创造的,随后便运用到财政学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将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使其一起参与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也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书面的知识和具体的事件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认知的目的。随后,案例教学法便以其众多的优点被普及到全世界的课堂教学中。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财政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分析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且需要通过政府的经济活动来研究其影响。财政学又叫公共部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在众多的学科中,它是联系一般经济理论科目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桥梁,具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一般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的特点。我国传统的财政教学比较偏重于理论的学习,硬性知识较多,从而忽略了定量和实证的研究。除此之外,传统的理论施教方式比较单一,教师讲课内容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必须在财政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财政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目中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对学习的内容感觉枯燥无聊,即使记住了一些财政学的概念,但是,不久后便忘记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深入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掌握,没有做到深入理解。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针对这些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讲课内容生动形象,能够使学生深入掌握财政学的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来探究问题,可以提高应用分析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2.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的案例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案例的复杂性,从而认真地分析案例和解决问题。另外,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并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究,提高其学习效率。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的设计

在案例教学法中,选取和设计案例尤为重要。在选取案例的时候,教师应选择典型案例,即采用有代表性的案例,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课程的内容来选择案例,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此外,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要具有综合性,要体现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案例的真实性,促进学生对案例的思考。

(二)案例的使用

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案例授课,具体来说,运用案例的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解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和专题讲座式。不同的使用方式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本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让案例产生预期的效果。比如:对于时间安排较少的课程可以采用讲解式的案例,将案例和重要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事实;对于时间安排较多的课程可以进行讨论式或辩论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案例的使用效果。

四、结语

第15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教学;模式;方法

经济数学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提供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工具,对学生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经过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基于多年来在经济管理专业中经济数学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根据实际教学实践逐步积累的经验,对经济类管理专业学生的经济数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高等农林院校经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经济数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方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经济数学作用的认识不明确。并没有认识到学习数学对自己专业的帮助。另一方面,对数学的工具价值认识不清。经济学界和数学界都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是定量工具。将数学界定为定量工具,恰恰消除了数学的最核心的作用。而现代经济学也分为定性和定量,一定意义上,所有的经济理论都被归为定性,真正研究定量的是计量经济学。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数学知识储备欠缺,数学思维没有建立系统

有相当一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中学时期数学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由于缺乏良好的知识铺垫和积累,就转入大学经济数学的学习,加剧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兴趣不足,师生互动教学不理想,课堂教学反馈欠佳,这对于学生接受经济数学知识造成了困难。

(三)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存在的问题

由于前面所述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经济数学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方式上存在问题。教材内容过分强调细节而将现代经济学所要求的丰富的数学内容排除在外,比如微积分的教学中花大量的篇幅和学时在一些复杂的具体函数的求极限,求导,求积分上,而经济学中很多情况讨论的并非具体函数,即使是具体函数,函数形式也非常简单。数学教学对经济学中常遇到的符号表示的函数,特别是隐函数以及变量之间的定性关系强调的不够。同时,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不够。

(四)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手段单一

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数学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量统计这几部分内容的教学。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多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是主体,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概念和理论较抽象,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及理论的严谨性,偏爱纯数学的理论推导及计算,使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感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呆板,讲解枯燥无味,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采用的依然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模式。有的内容,如空间解析几何部分,如果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它形式的多样性、动态性和直观性,无疑能够增加经济专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

二、解决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经济数学教学的对策

(一)用鼓励的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掌握知识的自信心

围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感觉数学课程晦涩难懂;有针对性的将知识点按照引入例题排列,而非惯常的知识点内在联系排列;考虑到这样会割裂知识体系,不利于全面宏观掌握该学科思想,此举往往在章节开始采用,旨在提高学习兴趣。

(二)重视基础知识,强调重点、讲清难点,勤思多练,多总结,建立相关知识点的联系。

首先,要给经济管理类学生灌输一种思想,打好基础是学好经济数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的掌握很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

其次,对重点知识一定要讲清多练,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类学生重点知识的练习,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得到基本数举表达式,更应该关注在实例抽象过程中学生思维上相关关概念的形成过程,全力引导、启发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只有这徉才能让学生“发现”这些隐藏在实例中的事物的本质,从而提出相应的概念,同时,又能够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最后,多总结,建立相关知识点的联系。经济数学的教学周期通常为一年半,其中微积分学习为一年;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为半年。比如,微积分两学期的知识为垂直对应的关系,如果能结合上册的知识引入下册的对应内容,能方便教学也能让经济管理类学生将整个微积分涉及的知识点纵向联系。

(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能够激发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如让学生了解,“无限细分,无限求和”的微积分思想,在古代的西方和中国早就已经萌芽。这就包含了“无限细分,无限求和”的微积分思想。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数学来源于实际,并服务于实际。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和创新思维习惯,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点对于偏重于数学工具作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