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舞蹈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对舞蹈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舞蹈教育的认识和看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舞蹈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第1篇

[关键词] 普高生;中专生;心理;差别;舞蹈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100-3

随着教育制度的抛进与改革,从事艺术之母——舞蹈这个专业的人员越来越多,各大高校也频频扩招舞蹈专业生,从小学习舞蹈专业的中专生一部分进入歌舞团参加工作,而更多的人选择迈进高校继续学习。在普通高校中也有部分学生为了能继续进入大学学习,通过学习舞蹈专业参加艺考的方式进入大学,但对于现如今同在的各所高校中的中专生与普高生来说,中专生通过了几年的专业艺术的训练进入大学,已经有了很好的专业基础,相对于普高生他们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很满足了呢?而对于仅仅学习了几个月就进行艺术考试的普高生来说,他们相对于中专生的基础差距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是不是就自此自暴自弃放弃学业呢?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展开了研讨。

一、调查统计

为了使调查尽可能的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全面的可比度和全面性,我们分别对西北民族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山西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西北师大舞蹈专业的学生、甘肃商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部分调查分析与研究。这类高校中舞蹈专业通过艺术考试进入大学的普高生和专业生人数比例大致为3:4。从中可以看出许多高校内舞蹈生的来源主要是普高生,舞蹈的普及在许多普通高中已有了较好的普及趋势。部分高校还从舞蹈专业中下设了舞蹈学和舞蹈表演两个专业,舞蹈学专业中普高生占据的比例较多,舞蹈表演专业中则中专生较多,这些无疑看出作为身心合一的舞蹈,受到学校、学生们的青睐,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它的建设学习传播中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国内部分高校舞蹈专业中普高生有48%的学生是因为亲戚朋友的各种影响而选择舞蹈专业;52%则是因为喜爱舞蹈专业而选择舞蹈;对于从小学习舞蹈专业的中专生来说,有40%是喜爱舞蹈的;60%是受外界影响进入大学继续学习舞蹈。但进入大学以后中专生约有33%的人主动参加早晚功的训练,普高生越有41%的人主动参加早晚功训练。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的中专生占总人数的40%,而普高生则占总人数的53%。大学是个自主学习的地方,能否主动学习舞蹈专业知识是决定大学专业水平的关键,一部分普高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和文化知识会让他们在四年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另一部分普高生因为基础差而产生自卑心理,认为专业水平不如中专生便放弃了对舞蹈的热爱。大部分进入大学的中专生由于进校时有着一定的基础经常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夸赞,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一部分甚至认为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大学可以放松自己了。这些现象在各类大学舞蹈专业中均有出现,尤其专业水平上较为突出。

在就业上从某高校的已毕业的、将要毕业的学生中看出,就业趋向主要是四个方面:1.各类学校的艺术教师;2.专业团体演艺人员;3.企业单位;4.其他。而且从这些调查中看到就业的严峻性:2009年毕业人数50人就业85%,10毕业58人就业82.8%,11毕业50人就业82%。12毕业60人就业78%这无疑加大了学生学校该如何发展引发了思考。

二、中专生和普高生出现心理差异的原因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中专生与普高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普高生会比中专生学习更为主动对舞蹈的热爱程度也相对较高,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中专生与普高生对舞蹈学习有不同的认识看法,以致影响到他们对舞蹈专业的学习态度。根据报告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一)入学基础差异(专业与文化水平之差异)

文化:中专生一般在十二岁到十四岁进入中专学习舞蹈,中专类学校大部分是三年制到五年制,也就是说他们要在三年到五年里学习完普高生初中到高中六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学习文化课的内容就会相对减少,由于每天要进行刻苦的专业训练,学生就很难再静下心来学习文化知识,时间一长就会对文化课持有一种疲惫心理。这样中专生与普高生在文化成绩上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因而在中专生的心里就有了“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

专业:在中国现代化的教育制度中,虽然已经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舞蹈专业在普通中小学还未能得到比较完善的普及,一部分学生可能通过业余学习接触过舞蹈这个专业,从而喜欢上舞蹈选择大学继续就读;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文化课相对较差,为了迈进理想的大学校门走近路参加考前舞蹈培训进入大学。不管是哪一种,他们的舞蹈专业水平和差距都是有目共睹的,中专生经通过三年到五年的规范训练大部分中专生已经解决了软度的问题,而普高生却只懂皮毛,基本上一切归零,从而出现了“重文化,轻专业”的现象。

同时迈进大学校门的普高生和中专生他们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无论是重文化轻专业还是轻文化重专业对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都是有影响的。

(二)年龄的差异

第2篇

一、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

在幼儿舞蹈的启蒙阶段,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长期训练有效提高孩子的耐力和灵活性,有助于儿童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气质、美化身段,提高人对自己欣赏和自信心。从而使儿童的身体塑造的更挺拔,肢体更灵活,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然而任何一项课堂教学内容,都不应该让幼儿觉得困难,要使幼儿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能跟老师进行愉快的合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幼儿生活天地取材进行教育。动作有趣、音乐好听,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舞蹈,增加了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学得快、也学得好。

软开度训练是舞蹈身体素质训练基础项目之一。软开度训练,许多幼儿感到害怕。如能用儿歌结合舞蹈动作和舞蹈小组合的兴趣教学,使幼儿对舞蹈产生了学习舞蹈的激情,他们就会乐意与老师合作,努力克服训练中的困难并落实在行动上,一切从兴趣出发,让幼儿从被动变为主动,培养意志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

二、幼儿学习舞蹈的模仿性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内容。幼儿学习舞蹈模仿的过程首先是进行舞蹈知识学习的过程。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学习舞蹈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是幼儿知识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那种认为舞蹈无知识可学的看法是极其片面与错误的。还应看到,一段好的舞蹈音乐,一部好的幼儿舞蹈作品,就是一本好书,幼儿从中可以学到自然、人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更可以培养幼儿的表现创造能力。

幼儿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他们感兴趣的都要去学,学习的一种突出形式就是模仿。模仿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能力的最主要手段,他们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用双手向下按两下比作浸泡毛巾,两手握拳向相反方向转动比作拧毛巾,双手在两前绕圈比作洗脸;他们还喜欢模仿各类动物,如:小鸟飞,小鱼游,青蛙跳,小鸭走;又如学习骑马,刺杀,开炮等等。幼儿舞蹈活动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此在幼儿舞蹈中模仿性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三、创设环境让幼儿大胆表演

舞蹈的要义之一即自我表现,一堂课幼儿在老师的指挥下重复练习,哪怕一个小动作没做好,也要从头到尾练一遍,时间一长幼儿疲惫不堪。简单、反复的训练会使感情割裂,使人变得机械枯燥,如果留点时间给孩子自己来做一做、想一想,调整学习状态,促使幼儿大脑活跃、兴奋,经过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有所选择地进练习,效果会更好。请一些幼儿来当小老师,让他们带领其他幼儿进行练习,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也可教其他幼儿 一些东西,得到能力上的锻炼。

四、培养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想象力

舞蹈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幼儿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孩子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如幼儿舞蹈《让座》,表现了小姐姐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的故事,舞蹈中有让座、搀扶等细致的情节表演,在排练过程中要求幼儿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通过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发自内心地将具体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它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幼儿在学习表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懂得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些平时需要无数遍的说教才能使其明白的道理。再如根据歌曲改编的舞蹈《国旗国旗我爱你》,歌曲曲调节自然流畅,歌词朗朗上口,再编配上幼儿感兴趣的舞蹈动作,使爱国主义这抽象、深刻的教育内容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在幼儿边唱边跳的真切表演过程中完成了,此外通过舞蹈还能培养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劳动习惯,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尊敬师长的礼貌习惯及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等等。

舞蹈的想象力是什么呢?爱因斯坦曾言:“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幼儿舞蹈中他们可以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可以像机器人一样所向无敌,还可以与小星星打电话,在弯弯的月亮上荡秋千等等。这种想象既是幼儿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张,虚拟,幽默的重要手段。所以幼儿在想象过程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童幻性,是幼儿舞蹈艺术的特点。

第3篇

舞蹈与文化既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范畴,又有着无法割舍的内在联系。

1、舞蹈是文化的载体

舞蹈在文化内涵方面拥有语言艺术与形体艺术两大基本特征,而且舞蹈主要以形体艺术的无声语言表现其文化特征与风格特征,所以,形体艺术是舞蹈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形体艺术的历史要比语言艺术的历史更为久远,在人类语言尚未形成的时候,人类已经开始用简单的声音变化、手势语言、体态特征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沟通,也就是说,人类初期的形体语言是信息交流和人类文明的最初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程度的加深,形体语言无法承载过多的信息量,其信息传输功能逐渐居于次要位置而被弱化。随着舞蹈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形体语言又一次焕发青春,以其独有的形体符号的表现方式在艺术殿堂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体系中,舞蹈拥有情感要素、韵律要素和造型要素。舞蹈的情感要素描述着舞蹈者与舞蹈主题的思想内涵,表现出人类对社会生活、对大自然、对舞蹈、对自我的审视与描述。舞蹈的韵律要素自然要和音乐节奏、运动规律协调一致,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由此可见,舞蹈在抒情性、节奏性、造型性三大本质特征上都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信息。

2、文化是舞蹈的灵魂

舞蹈是人类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朵奇葩,记载着编舞者在舞蹈创作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思想意识以及对舞蹈艺术的深度认识,可以说,舞蹈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艺术结晶,其中,编舞者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以及艺术创造力都能够对舞蹈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使舞蹈生动诠释出编舞者对社会、对人生、对舞蹈的看法与体验,编舞者的个性化思想和艺术化创作使舞蹈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深沉的思想内涵,从而赋予舞蹈生命和灵魂。不同的地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也滋养着不同的舞蹈形式。以古典舞为例,古色古香的古典舞在欧洲大陆上一般都统称之为芭蕾舞,并表现出与中国古典舞风格迥异的舞蹈特征。芭蕾舞是集音乐、戏剧、舞美等诸多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独特舞蹈形式,表演者绝大多数都是脚穿特制足尖舞鞋的女性,并且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主要通过以脚尖立地、身体笔直的形体姿态进行表演,所以,很多人喜欢把芭蕾舞叫做“脚尖舞”。芭蕾舞表演能够创作出亭亭玉立、风姿卓绝的舞台风格,究其原因主要是欧洲人开放的个性以及追求自然、浪漫、高雅的文化时尚,从而造就出芭蕾舞与众不同、别有洞天的艺术特色。

二、提升舞蹈教学文化底蕴的有效策略

“现代舞蹈艺术研究的实质就是揭示艺术作品中的身体形态、动作语言形态的形成和变迁与时代的风尚、文化的变迁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舞蹈艺术中的文化意义”。

1、强化舞蹈文化教育,助力舞蹈技能学习

教师要看到舞蹈文化教育的强大辅助作用,提升学生对舞蹈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舞蹈作品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层次,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主动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感悟和把握,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表现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学生的舞蹈学习打下坚实的主体基础,使学生的高效舞蹈学习成为可能。学生了解舞蹈的文化底蕴、社会背景、思想内涵以及创作动机后,就会对舞蹈拥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深刻理解舞蹈动作的思想内涵,实现舞蹈创作情感的回归与再现,为即将进行的舞蹈学习做好情感准备、思想准备,从而使学生在舞蹈学习时实现与舞蹈创造者在情感、心理、思想、动机方面的高度一致,能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将个人的情感与舞蹈创造者的创作激情、创作心理产生共鸣,并能够完美展现舞蹈创造者倾注在舞蹈中的诸多情感元素,实现舞蹈学习的高质量开展,全面推进学生的舞蹈学习和艺术成长。

2、创新舞蹈文化教材,提升舞蹈教学效果

教师不但要强化提升舞蹈教学文化底蕴的积极意识,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全面理解,还要创新舞蹈文化教材,为表现舞蹈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创作情感准备好充足的文字材料或影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保持舞蹈学习的“原汁原味”,为舞蹈教学课堂效果的大幅度提升创造条件。另外,教师还要实现舞蹈文化教材的先进化和时代化,将时代元素和科技元素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以现代人的角度看待舞蹈创造者当时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并以现代人的思想去审视和表现舞蹈,既做到对原舞蹈艺术内涵的继承,也实现对原舞蹈艺术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而有效促进舞蹈教学的科学发展。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