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光伏产业的优缺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光伏农业;设施模式;产业优势;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185-02
光伏农业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新兴的一种产业模式,是通过在农业设施棚顶安装太阳能组件发电、棚下开展农业生产的形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设施有机结合,以期达到“1+1>2”的产业融合效果。同时,光伏农业也极大地吸收了最新的光伏与农业技术,有效促进了2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技术进步。在经营模式上,除了基本的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外,还可结合观光采摘、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游、科普基地、田园景观等形式,提高单位土地的收益,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 光伏农业设施的主要模式及其优缺点
1.1 光伏春秋大棚
光伏春秋大棚是将太阳能组件支架立于春秋大棚的北侧,使组件发电与棚内种植生产互不干扰,达到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组件支架高度在5.3 m左右,远高于正常春秋大棚(3.0~3.2 m)的高度,为避免南侧组件对北侧大棚及太阳能组件遮挡,需要加大南北方向春秋大棚的间距,造成大棚建设土地利用率降低;同时,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太阳能组件支架与大棚结合紧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组件板上降雨冲刷、板上融雪冲压会对大棚棚膜及棚架造成破坏;此外,为了定期清洗太阳能组件,也需要在大棚南侧预留水车通行道路,降低了土地种植利用率。
1.2 光伏日光温室
光伏日光温室分为架式与平铺式光伏日光温室,架式光伏日光温室是将太阳能组件支架立于日光温室的北侧,使组件发电与棚内种植生产互不干扰。一般情况下,日光温室太阳能组件支架高度在6.2 m左右,远高于正常日光温室脊高(3.4~4.8 m)的高度,为避免南侧太阳能组件对北侧温室及组件遮挡,需加大南北方向温室间距,造成温室建设土地利用率降低。同时,因支架防风、建造成本、组件维护等考虑,架式光伏日光温室的脊高一般就低不就高[1]。
平铺式光伏日光温室是将太阳能组件在日光温室棚体顶部或棚体坡面上间隔安装,以保证棚下作物有足够的受光率,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棚体建设与棚间距可基本按常规日光温室设计,土地利用率与常规日光温室基本相同。同时,为满足棚下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一是太阳能组件要有一定的透光率,一般为10%~40%,降低了单位面积太阳能组件的光转化率;二是太阳能组件要在棚体上间隔安装,不能满棚铺装,影响了单棚发电量。
1.3 光伏联栋温室
光伏联栋温室是以一定透光率的太阳能组件安装在连栋温室的南坡,适合喜阴与耐阴作物的生长,特别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光伏联栋温室所用覆盖物南方地区多用棚膜或PO膜,北方多用PC板或浮法玻璃。
常规联栋温室一般是东西排跨、南北开间,而光伏联栋温室因太阳能组件采光及结构需求,一般是南北排跨、东西开间,棚内如种植高秧作物会影响采光或通风[2]。
1.4 牧光互补设施
牧光互补设施是将太阳能组件安装在开放式或封闭式的联栋框架结构上,框架下进行畜牧或禽类养殖,框架高度可根据养殖需求进行设计,一般在1.5 m以上,能起到遮荫避雨的效果,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与投资效能高。
1.5 渔光互补设施
渔光互补设施是通过打桩将太阳能组件架设在湖泊、鱼塘、滩涂湿地等水面上,太阳能组件组成开放式矩阵,组件支架要与水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鱼类生长及养殖作业。该模式能提升湖泊、鱼塘、滩涂湿地等水面资源的使用效能与经济效益,开拓了光伏发电的新模式,丰富了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结合的内涵,真正实现了“1+1>2”的产业融合效果。
该模式太阳能组件的遮荫会降低水体温室效果、削弱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含氧量,造成个别鱼种生长缓慢,如果水体深度不够,甚至会造成在北方地区难以越冬。
2 光伏农业产业的优势与特点
2.1 优势
以棚顶发电、棚下种植为主要结构特征的光伏农业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光伏农业广泛地融入了现代工业、农业、生物、信息、管理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将第一、二、三产业高效结合,在不改变土地性质、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使光伏发电与农业融合发展,开创了新型产业模式。
2.2 特点
(1)土地利用率高。光伏农业项目不额外占用耕地,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在同一片土地上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并行发展,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增值,属于高效的设施农业项目。
(2)投资与生产规模大,对运营与管理的要求高。光伏农业项目的投资总额、占地面积、生产规模都远高于一般的农业项目,对农业产业的制度建设、生产技术水平、过程管理、成本控制、销售渠道的建立与稳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预期收益,得到长足发展[3]。
(3)适宜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与运营。光伏农业因其投资、生产规模大,投资回收与运营成本压力大,同时因其设施设备规范、占地面积大,便于将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电站运营与管理技术等融入光伏农业的设计与日常生产运营中,适合规模化发展高端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再结合品牌化运营,能将现代科技的优势发挥出来,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克服产业短板,这样才能按预期收回投资、获取收益,支撑高额投资与运营成本。
(4)光伏农业设施使用年限长。光伏农业大棚使用年限一般要求25年,比传统农业大棚使用时间长,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设施的使用效能,降低年摊销成本,另一方面适宜开展生长周期长、附加值高的作物生a。
(5)适合电网达不到的偏远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在国家电网达不到、没有电力供应的地区,可发展光伏农业大棚设施,既可满足灌溉、照明、温控、补光等农业生产用电需求,也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人口。
(6)部分棚型与地区太阳能组件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太阳能组件平铺在温室顶部,或温室坡面的棚型不利于采光,或区域光照资源不充足,均会造成棚内光照条件不均匀或相对较弱,对棚内作物生长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太阳能组件在工作状态下可产生热量,在冬季可提升棚内温度,但在夏季会造成棚内温度过高,作物越夏困难。
3 光伏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光伏农业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光伏农业设施与生产模式也不断丰富、完善,光伏农业项目的前期设计、标准化施工、光伏与农业相关技术的应用与融合都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强,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光伏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 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
光伏农业没有成熟系统性的产业研究成果与体系,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融合发展等还处在探索与发展阶段。
3.2 光伏与农业的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多数光伏农业项目光伏与农业并没有真正融合,不是光伏企业搞农业,就是农业企业在做光伏,光伏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光伏与农业产业布局、业务比重、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人员配置等还停留在或者偏重在企业的第一产业(光伏或农业),并没有将2个产业真正地同等对待,没有根据2个产业的特点与实际,分别制订、建立可行的发展战略、制度体系、专业团队,或者更高层级地建立可充分兼顾、推动、管控光伏与农业2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系统与专业团队。只有做到这些,光伏农业才有真正发展与成功的可能性[4]。
3.3 光伏农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与丰富
国家对光伏农业的优惠政策还是停留在单一针对光伏发电或者农业上,没有针对光伏农业产业融合的相关优惠政策。而光伏农业的健康发展,绝不是仅对单一产业的扶持,更需要系统性、综合性的支持与推动。
3.4 光伏农业项目用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因国家土地政策的要求,光伏农业项目不能占用基本农田,只能在一般农田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土地上开展农业生产,这类土地种养殖条件比基本农田差,有些甚至水质或水源都难以保障,造成农业生产投入大,产量及品质不高,农业部分效益不理想。
3.5 光伏农业项目管理层级多,结构相对复杂
光伏农业项目跟常规农业项目比投资较大,管理层级多,管理人员数量大,人工效能不高,管理效率低,不能真正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6 光伏农业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快,农业生产与团队建设滞后
光伏农业项目推进速度快,分布范围广,统一管理难度大,农业生产与经营风险高。常规农业项目是首先在一个地点启动生产,在主要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与体系流程、销售渠道等方面逐步成熟与稳定后,根据市场或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同地或异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新增产能能够使用或借用原有管理与销售体系,企业生产与经营风险低。而光伏农业的发展与项目地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光资源、国家政策导向、各地光伏发电政策、企业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光伏农业项目建设、启动速递快、分布广、土壤气候条件差异大,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体系建设、团队建设、销售渠道、发展方向、战略规划等远远跟不上项目建设的速度与需求,造成农业生产、销售与管理易出现混乱局面。
4 产业发展对策
(1)建议国家农业、能源部门、相关科研机构、协会、企业设立专项资金,深入系统地研究光伏农业产业战略发展方向、运营规律、系统性行业标准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奠定光伏农业产业健康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光伏农业企业应依据光伏与农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特点与实际情况,结合企业项目分布区域、各区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项目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国内外农业产业情况等综合因素,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分析、研判、制订企业战略规划,明晰各自的发展方向。
(3)光伏农业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产业分布情况、战略发展方向,分别建立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协调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的制度体系、管理流程、专业团队,使2个产业的管理与专业团队在独立运行的基础上,能够相互支撑、融合发展。
(4)针对光伏农业项目土地等自然条件不足的问题,光伏农业企业应加大现代光伏与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与研究,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向科技、管理、规模要效益,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5)光伏农业产业要重视、秉承清洁、生态、有机、安全的发展理念,通过种植、养殖过程的全程监控,采取标准化的生产与控制流程,通过科技手段,生产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并适时开展品牌化运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与知名度。
(6)要重视专业团队建设、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光伏与农业产业要有各自独立的管理与生产团队,不能一支队伍管两块业务,甚至外行管专业的事,真正做到专业人士负责专业的事,规避生产与运营的人为风险。
(7)农业不同于光伏产业,很多生产、管理、产品品质、销售过程与环节难以进行有效的管控与标准化,管理者的个人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忠实度等对生a销售过程与结果影响巨大,应适时开展农业绩效考核制度,调动生产人员与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光伏农业企业良性发展。
(8)注重规避农业生产与经营风险,特别是光伏企业在开展农业项目的初期要注意把控农业项目的推进速度与规模,避免盲目冒进。要将农业产业放到与光伏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农业团队建设、制度体系、管理流程、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销售渠道、自然条件改良等方面没有成熟完善之前,不宜同时异地多点大规模建设光伏农业项目、启动农业生产。
(9)要研究设计将多个光伏农业基地统一协调发展,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供应能力,延长供应时间,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规模效益。
5 参考文献
[1] 房裕东,黄绍华,秦树香,等.光伏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长江蔬菜,2015(18):35-40.
[2] 李卫.前景广阔的光伏农业[J].黑龙江粮食,2015(11):39-40.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和经济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矛盾,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为解决能源紧缺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对太阳能利用上,主要还是取暖和发电这两个方面,特别是在利用太阳能发电上,其可以完全取代水能和火能的技术,成为新型、绿色的发电技术,确保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1 光伏发电的基本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技术是充分的利用光生伏特效原理实现的,其通过太阳能电池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独立使用进行发电,也可以并网进行发电,其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其组成元器件都为电子元器件,因此发电设备不仅精炼,而且较为稳定,寿命较长,更易于安装和维护。而且在任何电源场合中都可以利用光伏发电技术进行发电。在进行光伏发电时,其以太阳能电池为其最基本的元件,而且电池种类较多,目前以单晶和多晶用量最为常见,只有在一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中都会采用非晶电池。而光伏组件多是由一个或是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常规的发电系统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由于其是利用太阳能来进行发电,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无污染,没有噪音产生,同时太阳能资源也不会存在枯竭的危险。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不用受到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而且可以充分的利用建筑屋面,不需要消耗燃料,同时也不需要架设输电线路,能源质量较高,而且易于建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获取到能源,使用者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更易于接受。
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也有其自身的缺点,由于太阳能会受到四季变化及天气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且由于太阳照射能源分布密度较小,所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时还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面积。
3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方式有多种,包括独立、并网、混合光伏发电系统,光伏与建筑集成系统以及大规模光伏电站领域;在偏远农村电气化、荒漠、军事、通信及野外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地延伸和发展。下面笔者仅针对独立、并网、混合光伏发电等三种技术应用方式进行阐述。
3.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是不与公共电网系统相联接而孤立运行的发电系统,通常建设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或作为野外移动式便携电源,比如公共电网难以覆盖的边远农村、海岛、边防哨所、移动通讯基站等等。由于太阳能发电的特点是白天发电,而负荷用电特性往往是全天候的,因此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储能元件必不可少。尽管其供电可靠性受气象环境等因素影响很大,供电稳定性也相对较差,但它是偏远无电地区居民和社会用电问题的重要解决方式。
3.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相联接,共同承担供电任务。光伏电池阵列所发的直流电经逆变器变换成与电网相同频率的交流电,以电压源或电流源的方式送入电力系统。容量可以视为无穷大的公共电网在这里扮演着储能环节的角色。因此并网系统不需要额外的蓄电池,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提高了系统运行和供电稳定性,并且光伏并网系统的电能转换效率要大大高于独立系统,它是当今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最合理发展方向。
3.3 混合光伏发电系统
混合光伏发电系统是将一种或几种发电方式同时引入光伏发电系统中,联合向负载供电的系统。其目的是为了综合利用各种发电技术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如光伏系统的优点是维护少,缺点是电能输出依赖于天气、不稳定。在冬天日照差,但风力大的地区,采用光伏、风力混合发电系统,可以减少对天气的依赖性,降低负载缺电率。
4 太阳能光伏发电存在问题分析
4.1 产业水平低级
中国的光伏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多晶硅制造技术比较不成熟,不仅生产的多晶硅质量相对较差,而且由于制造工艺水平上的差距,中国的多晶硅制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些能源直接或间接的通过煤、石油等能源获取。所以,中国的多晶硅制造多是具有高能耗、高污染、低利润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多是在欧美等国家,国内市场需求量小,绝大多数的光伏产品都是出口到国外,所以中国的光伏产业仅仅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用高资源、高污染的巨大代价获取与之不符的低回报。
4.2 行业产能过剩
现在,全国各地多个地方都兴起了一股新能源热光伏热,大批的光伏项目上马,投产的、在建的、申请批复的项目越来越多,在2010 年之前多晶硅产能就超过了两万吨,产量远远超过五千万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为了中国光伏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政府开始通过政策、经济手段对光伏产业进行调节。
4.3 多晶硅制造能耗大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环保能源,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需的原料多晶硅的制造过程却是一个耗能巨大的生产过程,耗电量甚至高过电解铝产业。现在国外成熟的多晶硅制造技术多是采用优化后的西门子法,耗电量一般不高于150kw.h/kg,中国多晶硅制造技术相对不成熟,耗电量一般要超出国外30% 甚至100%。
4.4 行业发展无序
中国光伏产业虽然体量巨大,但是由于生产的光伏产品多是出口到国外,所以行业发展混乱,往往单打独斗。由于中国光伏产业没有国家层次的行业组织和统一的产业制度,在光伏产业遭遇国外反倾销的时候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形成统一的强大的行业凝聚力从而具有光伏产业话语权,所以,在反倾销的国际案例中,中国光伏企业屡屡败诉,损失巨大。
5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对策
5.1 控制产业规模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要想有序且有竞争力,产业规模一定要严格控制。对已生产的企业严格把控质量关,对在建的企业加强监管,对正在申请的项目严格审批程序。将光伏产业规模控制在一定产量之内,提高行业竞争力。
5.2 促进企业结构调整
耗能高的企业要促进结构优化,加快系统升级,降低生产能耗。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加强企业运营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国家应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制定相关财税政策促进核心技术研发,摆脱技术水平长期落后的现状,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5.3 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
我国多晶硅制造可以说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原因主要是,第一,资金投入不到位,第二,生产工艺水平不达标。政府应该加强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行业环保标准,对环保不达标的高污染企业进行整顿,将生产水平和制造工艺达不到环保要求的新申请的项目淘汰出局。
5.4 推进光伏产业联合
政府应该建立光伏产业联盟,制定实施相关产业政策,建立更高层次的行业协会。加大科研投入,推进光伏产业技术研发,提高行业整体制造水平,提高竞争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大型示范企业,加快技术推广,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6 结语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未来能源发展新途径,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提高能将这一绿色产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政策制定和行业有序的组织联合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优势;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K5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目前我国正在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稳步推进的阶段,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其中尤其是电力能源需求最为紧迫。我国大部分地区依靠火力发电,但是火力发电会对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且在电力调度中损坏大,电荒现象也时有出现。因此,绿色能源的到了人们的光伏关注,其中尤其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最为引人瞩目。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又环保的绿色能源,在新时期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一、我国发展光伏发电的资源优势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资料显示我国日辐射量达每平方米 4 千瓦时以上,地区更是辐射量每平方米高达 7 千瓦时以上,如果全部对其太阳能资源进行开发,其能量相当于每年 17000 亿吨煤所产能量。目前太阳能发电已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将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电能结构,拉动西部地区经济稳步增长。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
1、世界范围内太阳能广泛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各国政府对再生资源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7.5GW,较上年的18.1GW相比,涨幅高达52%,全球累计安装量超过67GW。全球近28GW的总装机量中,有将近20GW的系统安装于欧洲,但增速相对放缓,其中意大利和德国市场占全球装机增长量的55%,分别为7.6GW和7.5GW。2013年以中日印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光伏产业市场需求同比增长129%,其装机量分别为2.2GW,1.1GW和350MW。此外,在日趋成熟的北美市场,去年新增安装量约2.1GW,增幅高达84%。
2、我国太阳能广泛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1年7月24日,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出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标杆电价,在2011年7月前核准建设的、在当年年底前建成投产的项目,执行1.15元/千瓦时电价,7月1日以后核准,以及在年底前未投产项目,则按照1.00元/千瓦时电价执行。此外,发改委将可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适时调整上网电价。近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年均增长41.3%,近5年为49.5%。中国已经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2008年产量达到了2540.7MW,2009年产量约4000MW,约占世界产量的40%。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
与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是
(1)从环境效益上说,太阳能光伏发电污染排放少,不会有资源枯竭的危险,使用者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符合现代人绿色环保的能源理念。
(2)从经济效益上说,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源质量,不需要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设施一旦投放,即可就地发电,经济效益显著。
(3)从技术角度而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无机械传动部件,操作、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一套光伏发电系统只要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就能发电,加之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采用,维护成本低。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缺点
(1)从环境效益上来说,光伏生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多晶硅的生产。多晶硅行业是个重污染的行业, 国内尾气回收工艺不尽完善,晶硅副产品是四化硅是高毒物质,倾倒或掩埋四氯化硅将造成寸草不生土地几百年都无法使用等巨大的环境风险。
(2)从经济效益上来说,虽然太阳能光伏一点投入使用后便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前期投入上,投入成本仍然是巨大的。他能量密度低、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受气候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大。再者,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高昂,目前仍然达不到将其进行民用普及的水平。
(3)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迟迟不能降下来也可以说是一个技术难度。为了降低成本,现在普遍采用多晶硅代替电池中的单晶硅。多晶硅材料制备的新技术、快速掺杂表面处理技术、提高硅片质量等是当前的主要技术问题。
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问题
未来太阳能能源肯定是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当光伏发电在电网电源中的比例达到一定规模时,必须考虑其对电网电压频率控制的影响,必须对光伏电站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运行控制。光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增加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难度,如何利用光伏发电并网智能化技术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是突破的重点之一。
(二)光伏产业盲目扩张,产业和市场不对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过去几年内,我国光伏产业界抓住欧美国家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的机遇,利用国内人力和资源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迅速起步与发展壮大。但受全球光伏产业的产能迅速扩张以及金融危机影响,未来世界光伏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使光伏产业面临大规模洗牌。 最近我国光伏企业已普遍停止扩产、削减产量。在这个洗牌过程中,利润率最高的环节也将逐渐转向下游的光伏发电运营业,使得出售光伏电力比出售光伏组件和系统具有更长远稳定的回报,这也是传统光伏产业界(光伏设备制造业)日益重视、极力呼吁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根本原因。
(3)光伏产业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机构管制,缺少长远发展规划实践,相关技术人才匮乏,研究力量薄弱,高端实验设施落后。
五、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一定会成本,使之普及开来。
太阳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绿色能在未来一定会得到光伏的应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和企业的创新研发力度,一定能够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现阶段光伏技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高电池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采用更先进的电子器件及高效模块降低特定系统平衡成本;通过高效的生产方案、通用型材料的增用以及新蓄电池的观念等手段降低电池成本;通过引进先进封装技术及提高电池工作效率来降低特定模块的生产成本。最后,通过降低电池成本一定会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整体成本。
(2)未来民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大行其道
当太阳能光伏生产的整体成本降低之后,未来的民用太阳能产业一定会大行其道,将在通信和工业应用、农村和偏远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亦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对于城市而言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提升高层建筑利用率。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农村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可以与风能发电系统互补满足农村基本用电要求。另外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路灯等都将为家庭和市政建设节约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零排放、无污染,且其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不断下降,已经适合规模应用,今后,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在公共建筑或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光伏发电也将成为我国的一种常规能源。
结束语:太阳能光伏发电固然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但是在经济利益复杂和多重能源并存的局面下,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生产企业必须深入的加快研发节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政府方面更加需要推进绿色能源普及使用的进程,制定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法规条文,保障光伏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我们相信在市场改革和政府政策的联动作用下,我国的光伏发产业必定能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晶;赵争鸣; 周德佳.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其发展 [J]. 电气应用. 2007(10)
[2] 吴福保;王湘艳.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 [J]. 电力与能源 . 2013(07)
关键词:光伏发电,并网控制,策略
1、研究意义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经历了跨跃式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世界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长,地球上有限的能源储藏量和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1990年到2010年,全世界的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3%左右。据统计,在过去的这30多年里,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量每年平均增长1.8%左右。按照现在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速度,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在百年左右将会枯竭。按国内专家计算,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只够开采约15年,天然气约40年,煤炭约80年。按照现在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速度,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在百年左右将会枯竭。
伴随着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全球的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火电,造成了严重的粉尘污染,大型火电厂排放的燃煤污染物可以污染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在北京、上海出现的沙尘暴中都含有大量的煤炭污染物;另外火电的耗水量接近我国工业耗水量的一半,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硫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石油、天然气等其他一次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造成全球的温室效应。但是由于电力需求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的火力发电量还在逐年提高。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持续、清洁环保的能源,然而目前主要使用的化石能源的储藏量并不能支撑人类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对,水电、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这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应该成为未来支撑人类社会和全球发展的主要能源。我国的能源目前80%依靠煤炭,而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不到30%。随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地下的煤矿被过度的开采,地下和地表的水资源遭到污染和破坏,尤其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和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应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目前权威数据显示,每天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约为2.5亿桶石油,而且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无污染能源,基本上不会造成任何环境问题。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都将开发利用太阳能视为一个重大电力项目,作为本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当前,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光化利用、太阳能发电利用、太阳能动力利用等,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被看作是最具潜力的一种。进入21世纪,光伏发电发展迅猛,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光伏技术的迅猛发展,太阳能电池及配套组件年增长率达到惊人的33%。太阳能光伏发电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为了激励光伏发电市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措施;其中在众多国家中德国提出的“上网电价政策”及“10万屋顶计划”,在太阳能利用率和装机容量方面多处于领先地位,为世界各国多方位的发展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了样例,大大的促进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2、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光伏发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随着光伏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现在世界电力工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的10年里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表1展示了近10年的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趋势。并且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将继续保持下去。欧洲光伏发电产业协会(EPIA)日前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积装机容量达到10.2万MW,比上一年增加44%。在截至2012年底的全球累积装机容量中,欧洲占7成,德国(31%)和意大利(16%)加在一起占全球的接近一半,其次是中国(8%)、美国(7%)和日本(7%)。
截止 2012 年底,全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已达到大约30GW,其中之前占据全球六成光伏市场的德意两国在今年增长缓慢,只占据了40%左右,其中德国占26%,意大利占10%;中国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德国,占据16%;美国排在第三位,占据13%,但是美国的实际装机容量低于预期,日本占据全球市场的7%;东欧和印度市场增长较快,高于预期。
目前,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技术层面还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因为我国的太阳能发电研究起步较晚。随着我国与光伏产业水平先进的发达国家(德国、日本等)之间光伏项目合作的深入和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扶持补贴制度,有力的刺激了我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兆瓦级别光伏并网发电电厂的成功试点给国内大容量光伏并网电厂的研究和建设开辟了道路。除了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国家出台的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和通知,如《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太阳能光电建设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和《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都为我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光伏发电的电价将会进一步降低。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量的成规模的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2012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在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效率、免收相关费用等方面做出15条承诺,各级电网企业认真履行各项承诺,确保并网服务工作实施有序、服务畅通[10]。这为小型光伏电站的并网敞开了大门。在2012年全国的并网太阳能装机容量为3.28GW,同比增长47.8%,发电量3500GW时,比上年增长4.1倍,在过去的2013年里也建成了大约3GW的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基本实现了年底全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GW的目标。根据我国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光伏发电简况》(以下简称《简况》)。《简况》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30GW,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0%。其中,新增光伏电站并网容量2.30GW,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1GW。
3、光伏发电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
要实现并网,不仅要使逆变器侧的输出电流在频率和相位上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并能够很好地跟踪电网电压参数变化,且电流总畸变率 THD 要很小,这样可将对电网谐波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且还要使逆变器侧输出有功功率达到最大值,即功率因数接近 1。因此,控制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系统的关键所在,选用何种逆变器控制策略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效率。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不具有同步发电机那样的外特性曲线,为了使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设定要求的电压、频率、相位的电能,需要对光伏并网逆变系统进行相关的控制,一般是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其实就是从采用来的电网电压中分析有无变化和何种变化,然后输出反映了该变化的指令信号,使得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实现对电网电压的跟踪。逆变器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逆变器分为电流源型与电压源型两类。直接电流控制与间接电流控制是两种常用的逆变器控制策略。间接电流控制无需电流反馈,控制算法相对比较简单,但是间接电流控制对系统参数敏感,电流动态响应慢。而直接电流控制需要电流反馈,且电流的响应速度快,输出电流的质量较好,适合进行精密控制。本文中对常用的瞬时值滞环比较控制、定时比较控制、三角波比较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无差拍控制等是较常用的电流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分析PI控制和重复控制,PI控制的参数较少,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稳态误差,PI控制的抗干扰能力也较差。重复控制则可以实现对参考信号进行无差跟踪,实时控制效果较差。
近年来,随着数字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渐渐取代了模拟控制技术。数字化 PWM 控制算法因其算法简单、控制效果好、硬件调试电路比较简单,这样使得硬件成本下降不少,因而得到了不断发展,应用前景广阔。为了使并网逆变器侧输出单位功率因数且无谐波的正弦电流,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验,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数字控制方案。针对并网电流控制,仅仅采用常见的控制策略有重复控制、滞环控制、无差拍控制、PI 控制等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是不够的,我们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控制目标,来采取多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来实现。
为了改善逆变器输出波形,针对以上的一系列并网控制策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一些改进。文献(1)提到,将扰动观测器加入无差拍控制中去,通过观测器发出扰动可以实时观测负载电流,增强了负载适应性。滑膜变结构控制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鲁棒性较强,因为具有固有的开关特性非常适合应用到逆变器的控制中去。文献(2)利用重复控制技术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进行谐波抑制。重复控制技术的特点是输出特性相对稳定,谐波含量较少,系统稳定性强,但是对误差的跟踪性能较差,会延迟一定时间。文献(3)等人在控制系统中加入PID控制方法,可以对开关周期进行追踪通过较为精密的参数设置可以是系统获得良好的性能,弥补波形输出质量不高这一缺点。彭传彪等人提出滞环电流控制是一种优越的非线性控制,控制简单,易于实现,但是因为环宽的局限性导致开关频率不稳定,谐波种类较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滞环电流控制策略,采用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的复合控制策略,通过改变环宽来实现开关频率的固定,减少输出波形的畸变率,抑制谐波。文献(4)引入频率反馈环节,考虑开关频率的周期性变化,通过PI控制器调整滞环控制器的环宽值,使用模糊推理在线整定比例参数,提高了系统的动态特性。文献(5)通过对比传统正弦脉宽调制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反相载波交点式采样法,该方法的调制效果接近自然采样法而优于不对称规则采样法,因此利用该调制方法产生的SPWM波更接近正弦波,控制点时刻的计算只需求解简单的直线交点方程,控制算法简单,节省了微处理器的储存空间,易于在DSP系统中实现。
针对光伏系统直流注入的研究,文献(6)提出采用半桥拓扑逆变器的方法来抑制直流分量流入电网。文献(7)提出一种基于直流分量检测及校正方法,采用高精度检测电路和检测元件来实现较为理想的直流抑制效果,但是,这样成本较高。文献(8)同时提出在逆变器输出侧串联隔直流电容器的方法,为了避免基波的压降过大,要采用较大的电容,但在实际应用中理想电容并不存在,并且电容元件对电路的影响很大,一旦损毁,就会引发断路,会导致过电压的现象。文献(9)将虚拟电容的思想引入直流抑制中,通过改变控制方法来代替隔直电容,使并网逆变器的输出中不含直流分量,但是光伏并网系统的LCL滤波电路工作时,采用电容隔直的方法可能失效。文献(10)提出了一种基于PR与PI联合控制的直流抑制技术,利用PR控制器的无静差跟踪交流参考量、PI控制的无静差跟踪直流参考量的特性,这种方法无需增加硬件电路,且只占用很少的控制芯片资源。
4、总结
全球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人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但是传统的化石能源总会枯竭,世界各国在能源上的争夺愈发激烈,加上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又大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转向了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就是众多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中一种,日益成为各国在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研究热点。而光伏并网发电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必由之路,光伏发电在能源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对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MATTAVELLI P. An improved deadbeat control for UPS using disturbance observ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05,52(1):206-210.
[2] CHEN Sufen , LAI Y M, TAN Siewchong,et al. Optimal design of repetitive controller for harmonic elimination in PWM voltage source inverters[C] ∥Telecommunications Energy Conference, 29thInternational. Rome, Italy:[s.n.],2007:236-241.
[3] 高军,黎辉,杨旭,等.基于 PID 控制和重复控制的正弦波逆变电源研究[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2,21(1):1-4.
[4] 彭传彪,王少坤,王晓锋,侯振义. 自适应滞环电流控制逆变器复合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1(7):42-47.
[5] 曾江,刘艳,叶小军,余涛. 有源滤波器的低损耗滞环电流控制方法[J].电网技术,2012,34(1):73-78.
[6]彭振江. 基于DSP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优化研究[D]: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沙: 长沙理工大学,2013.
[7] 刘鸿鹏, 王卫, 吴辉.光伏逆变器的调制方式分析与直流分量抑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9):27-32.
[8] ARMSTRONG M,ATKINSON D J,JOHNSON C M,et al. Autocalibrating DC link current sensing technique for transformer less, grid connected, H-bridge inverter systems [J]. IEEE Transon Power Electronics, 2006,21 (5) :1385-1393.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实时采集;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中国作为新的世界经济发动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缺口增大,能源安全及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显突出。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要求。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太阳能作为洁净无污染的巨大能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电池用硅锭/硅片以及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控制部件实现光伏发电、将是人类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科技发展方向。
一、太阳能并网发电原理
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国内光伏市场呈现加速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已经是国际光伏发电应用产品生产基地,光伏市场潜力巨大。2010年以前中国太阳电池多数是用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市场主流将会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通常利用城市和农村的建筑物安装光伏设备进行发电并就近并入供电网络,随着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加快,发电容量占传统方式比重越来越大,调度自动化及电能量管理相关系统对电站的电能信息采集范围与实时性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是完全无污染、无噪声、不耗费化石能源、应用前景最广阔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并网发电系统一般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等组成,通常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运行显示和监控设备等。并网发电方式是将太阳能电池阵列所发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变成交流电输送到电网中,无需蓄电池进行储能。并网发电系统采用的并网逆变器拥有自动相位和电压跟踪装置,能够非常好地配合电网的微小相位和电压波动,不会对电网造成影响。
二、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1、光伏发电系统种类
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两种。
(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也叫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
(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2、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缺点
(1)优点:①可免费获取太阳能资源;②技术成熟,系统安全可靠;③无噪声、无有害物排放、无污染;④运行维护费用较低;⑤不需要架设远距离输电线路;⑥安装简单、方便,建设周期短;⑦电能质量较高;⑧离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供电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缺点:①光伏发电受日照时间、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的限制;②光伏发电需要占用较大面积;③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偏低;④单位千瓦建设成本高于常规火电。
3、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政策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先后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法规,特别是2009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带动了整个国内光伏发电市场需求的提升,2010年中国年度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了5Gw,超过了截止2009年底的累计装机总量。
三、调度电能信息采集要求
1、采集数据源
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光伏电站上网点与并网点的关口、各类开关、母线上的电能表计。电能表计能够为系统提供各种电能信息数据,为整个系统功能提供了完善的数据源。
2、采集数据项
光伏发电站接入公共电网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压相角、电流、电流相角。升压站主变各侧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压相角、电流、电流相角。汇集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压相角、电流、电流相角。升压站主变高、低压侧各段母线的电压、电压相角、频率。光伏发电站并网线路正向有功、反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无功电量值、分费率示数。各电能表的事件记录。
3、采集数据频度
根据电能信息数据管理相关规范,结合对光伏电站的实际管理需要。
四、通讯组网实现
1、电力调度数据网
具备相应条件的光伏电站可采用成熟的电力调度数据网信道进行通讯。在传统接入方式中:电能表通过RS485方式与终端服务器或电能量远方终端连接,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与主站通讯。接入方式见图1。
图1电力调度数据网接入方式
2、GPRS无线通讯网
大多数光伏电站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分散,建设专用调度数据网络并不现实,针对此类电站可采用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无线通讯方式进行组网。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是一项高速无线数据处理的技术。通过GPRS方式组网通讯,数据分组发送和接收,可实现对电力监测设备的统一监控和分布式管理,GPRS网络为电力系统无线通讯提供了简单高效的传输手段,其主要优点如下。
1)可随意分布和移动入网点;无需担心线路的维护或有线通讯方式在移机时导致的通讯中断。建设新的监测点无需进行拉线、埋线等工作。
2)采用透明传输方式,自动流控,能最好地支持频繁的、少量突发型数据业务。
3)信号覆盖较好,网络接入速度快,通信质量稳定可靠;提供与现有数据网的无缝连接,接入速度仅几秒钟。
4)支持TCP/IP、UDP、X.25协议;较载波、230M无线、GSM短信息,网络接入更加直接方便。
5)采用专线接入方式(VPN);使用专有接入点(APN),组建虚拟专网,SIM卡只能在且虚拟专网与专属光纤(部署到调度信息化机房)进行通讯,安全性较高。GPRS无线传输终端是基于GPRS无线网络,应用于工业监控、电力管理等行业的数据通信组网需求。提供高速、永远在线的传输信道,在网络结构上实现虚拟专网,组成用户专用数据网络。终端采用外置式,通讯接口采用标准RS232和RS485接口方式,为了保证无线通讯的安全性,串口通讯报文数据采用了以下两种安全机制。
1)报文帧格式分析过虑:过滤一切非电能信息国标规约帧格式数据。
2)加密处理:报文数据通过终端与主站的动态加密验证算法进行数据加密与解密处理。
五、电能信息实时采集主站
电能信息实时采集主站层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的核心部分。电能信息实时采集主站软件系统采用调度电量数据采集相关系统实现,如江苏省在“江苏电网省地县一体化电量采集系统”中进行了部署并接入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电能信息采集。本文重点介绍主站数据传输的物理架构设计。电力调度数据网主站接入:
采用“电力调度数据网”方式组网的电站,电量数据由调度电能量系统通过调度二区网络实施采集。根据电能信息应用系统相关管理要求,电能信息需要传输到供电公司调度Ⅱ区进行相关应用。
1)通过无线传输终端为光伏电站与主站系统间建立一个无线数据传输通道。
2)供电公司信息机房部署移动外网专区,接入移动通讯光纤。
3)部署移动网络通讯管理服务器,并部署数据包分析过滤软件。
4)部署GPRS专用采集服务器,采集程序与无线终端的数据通讯采用加密实现。
5)部署逻辑强隔离装置将采集数据传输至供电公司信息内网。
6)通过电力专用横向物理隔离装置(反向)实现电能信息从将III区向II区进行数据传输。
主站数据传输构架
六、网络防护与数据安全
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采集系统遵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满足“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总体原则,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1)硬件防火墙。
2)GPRS无线通讯管理服务器。
3)逻辑强隔离装置。
4)电力专用横向物理隔离装置。
GPRS无线组网方式,在总体安全防护在基础上采用以下安全措施。
1)GPRS无线终端通讯采用APN虚拟专网方式,建立专属于电能信息采集的点对点专网。
2)GPRS无线终端与主站通讯采用加密算法实现数据报文的加密传输。
3)主站GPRS数据采集服务器建立于GPRS网络专区。4)对GPRS通讯管理服务器的通讯数据包做分析过滤处理,不满足《IEC870-5-102》、《DL/T645-1997》、《DL/T645-2007》报文帧格式的一切数据包都进行拦截并生成数据包分析日志。
5)GPRS采集的电能信息通过逻辑强隔离装置进入信息内网。
结束语:
光伏以其独具的优势,对其开发利用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对克服我国能源紧张、改善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分布光伏并网电站因其特有的优势将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太阳能利用的重点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实时采集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实时采集,具有如下特点。满足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采集实时性管理要求;两种组网方式满足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讯信道的组网要求;电能信息采集数据安全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实时采集的实现方法的提出,可以推进相关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加强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监控、监督管理力度,保证了发电量数据的正确性,为供电公司和电站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适应了现代化管理要求,经济、管理和安全效益显著,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李祖逖.太阳能光伏电站的防雷及接地[J].青海科技.2013(03):112.
[2]本刊编辑部.阿里地区并网10MWp光伏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J].水电站设计.2014(01):67-68.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案;成本;效益研究
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然而在当前传统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越发匮乏且对环境污染的副作用逐渐显现的时候,发展可替代能源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与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环保能源对比,太阳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其开发周期之短、投资产出比之大、副作用之低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常常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电力资源,从而衍生出了光伏发电产业。然而面对源源不断的太阳能资源,我们却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究其缘由,无外乎是由于地理、天气等因素而导致的太阳能利用太过分散,倘若可以集中利用、并网利用,则可很好地规避地域这些不利因素对开发太阳能资源所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现状
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起步较晚,缺乏整齐统一的规划,导致了现在很多老城区、旧城区使用太阳能杂乱无序,大多数用在了楼宇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伏发电几乎无从谈起。新建的新城区已经意识到光伏发电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农业示范区、集中应用示范区等也大规模试点光伏发电应用。
除此之外,很多地方也鼓励光伏发电的用户将使用不了的余电接入国家电网对外出售,在国家层面,则由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在2009年联合推进“金太阳工程”、2009年早些时候出台的光电建筑每瓦补贴20元及201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光伏发电电价每瓦补贴0.42元等相关政策支持。诚然,这些仍旧是以楼宇示范项目、校园、生态城和工业用户为主。
总之,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远未满足我们对资源的需求,在我国能源配比中仍旧处于低位,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杂乱、能源使用效率较低,无法统一调配统一运行。国家也正在加大对这种新兴能源给予政策、资金的相关支持。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优势
(一)市场导向优势
光伏发电依托健全的光电建筑、设备,才能有效地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力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在不并网的情况下是自己开发自己使用,然而很多用户都结余了很大一部分的电力而白白浪费。例如一些校园、经济开发区,白天最多使用空调,还剩余了很大部分的电量,这部分电量只能转化为热能或生物质能存储,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浪费,而类似工业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又对能源需求旺盛,自身的光伏发电无法满足其生产、运营的需要,还需要额外再花钱购进电能。
一方在浪费,另一方却又嗷嗷待哺,如果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利用价格机制作为推动,可以很好地理顺市场导向。
(二)价格优势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前期建设成本与后期设备使用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光伏发电建筑建设成本过高使得很多单位望而却步。在国家出台帮扶政策的同时,倘若可以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利用价格推手,引入市场“补贴”,则可以很好地改善这种现状。
(三)效益优势
当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会充分发挥它的集群效益,其平摊到每位用户身上的个人支出将会大大降低,平均单位光伏建筑单位发电量的使用效益也会发挥到最大化。这对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改善能源整体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主要表现在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我们分别来详细探究下并网的成本。
第一,需要根据当地城市电网的发展现状,当地的太阳能资源等情况,开展有效的市场调研与试验。
第二,确定好了试点地域后,要结合城市规划总体纲要及该地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开展空间负荷预测及负荷总量预测。
第三,根据我们所分析获得该地区符合特征以及太阳能资源数据,正式进行光伏发电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情况的匹配分析工作,如图1所示,途中的曲线对于时间的积分为电量,其中的第一部分为光伏发电上网的电量;第二部分为用户在光伏发电作为电源情况下的用电量;第三部分为用户在公共配电网作为电源的用户用电量。在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还需要我们能够结合当地的地域限制、投资规模等一系列因素对所要建设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进行确定。
第四,需要列出可能的光伏发电运营模式备选方案,并对不同的运营模式所具有的优缺点以及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
第五,要根据发电选址地点目前的现状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并对在不通用运营模式下光伏发电所具有的用户配电网改造方案以及接入方案等进行确定。
第六,需要对不同运营模式下光伏发电的计算参数以及边界条件等进行确定,比如对相关配电设备的造价、当地补贴政策以及电量基本价格等等数据,要有准确的把握,避免在数据信息方面的误差,造成我们对实际收益方面的错误判断,应相对实际效益的计算。
第七,需要对不同运营模式下光伏发电的运行成本进行全面的计算,主要包括光伏发电的初期投资费用、配电网的初期投资费用、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以及贷款利息等等,除了这部分基本费用之外,还具有停电损失费用、设备损耗费用以及房顶租金等等。通过不同运营模式的应用,则能够使项目投资能够获得不同的成本构成。
综上所述,开展一项成功的光伏发电并网项目,需要经过前期调研、选址、分析等等一系列成本付出,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损耗费用,其成本与产出效益之间的权衡成为横亘在能源优化面前的一条深深的沟壑。
四、在政府支持下的分布式光伏l电并网的效益对比
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操作仅限于统购统销或者在封闭环境区间内的自产自用,尚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统购统销与自产自用互相接入。在政府政策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就目前的现状就产业效益进行相关的论证。
统购统销对接入公共电网是最合适的,以配电箱作为接入点,反向输电,计价计量方式简单,也便于维护。
自产自用一般应用于封闭式园区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同样以配电箱作为接入点,在产权分界点再设立一个计量单元。
就效益对比来说,二者各有优劣。目前政府对光伏发电并网进行发电补贴,此时地域之间对比的价格因素成为主导因素,统购统销相较自产自用就具有了更多的价格导向优势。然而当某一地域对电力需求特别大的时候,政府主导的价格因素就不是区域内并网用户重点考虑的方向,自产自用群体拥有了更大的自,能对电力资源进行更好的调配。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我国目前能源发展的现状,开展光伏发电是大势所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操作也必然成为市场主流。在这项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要性,高瞻远瞩,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预留条件,同时也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用更针对性的措施来获得更好的并网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控制技术 逆变器 标准
1 技术背景
1.1 技术含义
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电网电压跌落的情况下,光伏系统能维持并网状态并正常运行,且支持电网电压恢复至正常值,这种低电压区域的过渡技术即为光伏低电压穿越技术(LVRT)。
1.2 低电压穿越规范
电力系统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电压降低的现象以后,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若降至曲线下方,如图1所示,则系统将光伏电网隔离开。在此期间,仍然保留在电网内的逆变器应逐渐恢复至原值,恢复速度为额定功率*0.1每秒。为保证光伏系统的安全,可将系统设计为逆变器供应动态的无功功率给电网系统。图1即为光伏低电压穿越具体要求。
由于之前的低电压穿越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增添了零电压穿越这一新技术规范。规范要求电网电压为零后,光伏系统应能提供150毫秒的并网运行时间,实际工程中则需要结合重合闸动作、保护动作等因素消耗的时间,以及电网管理单位的要求综合设计。
2 光伏低电压穿越原理
由于光伏设备将电能收集并转换后,转换的电位为直流电而不是电网的交流电,因此需要用逆变器进行预处理,图2即为逆变器和光伏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为了达到低电压穿越目的,当前主流的控制策略是双闭环控制法,包括电压外环控制以及电流内环控制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针对电压在逆变器处理前后的不稳定现象进行控制,从而降低因电压波动产生的电能损失,将光伏发电的能量利用率尽量提高;后者则针对功率进行控制,并根据并网指令电流对光伏系统的功率、功率因素等方面进行即时调整。图3为双闭环控制原理。
电压外环控制是用于稳定直流侧电压以及并网逆变器有功功率的输出,通过直流电压外环的闭环反馈以及PI调节作用,可以无静态误差地跟踪直流侧电压。在直流侧,由于存在有功功率消耗,若不考虑逆变器能量损失,则有如下结论:通过对有功电流的调节,能实现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的电压稳定控制。对此,可以设计光伏发电直流电压的外环PI调节系统,以达到控制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大小的目的。
逆变器三相输出电流PI前馈解耦通过电流内环控制进行,由上图3的结论可知,有功电流分量比较电压外环控制的参考值得到差值,测定的无功电流分量减去参考值的结果由PI调节,实现误差电流的调节功能。将PI调节器得到的信号经解耦量的引入,再通过空间矢量脉宽(SVPWM)调制得到控制开关管的开关驱动信号,进而完成逆变信号的输出。
电流控制方法有比例谐振法和滞环PWM控制法等。滞环控制中的滤波器不易设计实现,电流谐波含比较高;重复控制法稳态性较好;无差拍控制法的劣势是系统参数的变化会干扰控制效果,且系统的频率适用范围较窄;比例谐振控制法实现较为困难,即使得以实现也因为电网频率改变、系统精度下降等原因效果较差。PI控制的优势体现在能独立的对电流的有功部分和无功部分进行控制,在保证输出较好的跟踪参考值的同时兼具优异的动态、稳态特性。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郑飞, 张军军[1]针对LVRT数字仿真进行光伏系统的设计进行介绍,这种方案以数字仿真器(RTDS)为理论基础,能够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两种工作状态下的LVRT控制:一是三相电网电压保持在正常水平时的工作状态,其次是电压对称跌落时的工作状态。但是本文所提出的办法对直流侧电压过大问题的解决没有涉及;2011年7月,新竹大学科研人员发现,LVRT可以通过正序、负序电流注入法实现;2012年,华北电力大学刘子兴、冯燕闯、梁海峰等通过研究,提出了全新的以电流无差拍为基础的LVRT控制思想,主要是通过逆变器输出电流范围的限制以及系统中增添卸荷电阻的方式防止直流侧电压过高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LVRT。
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目前,LVRT技术在国外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部分国家的光伏产业相关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如德国、美国、西班牙已经针对本国电网的特征相应出台了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标准。随着光伏产业日趋成熟,相关标准必然趋于更加合理和全面。当电网出现电压暂时性跌落故障,且跌落至电压均方根值90%以下时,光伏电站必须能在20毫秒的时间内维持无功功率的传输支撑电网电压,此阶段的电网电压、无功电流关系为前者暂降1%,则后者应上升2%。电网恢复后,光伏系统的向电网输送的有功功率增长速度应保持不少于20%Pn/s。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和西班牙对此其提出了明确规定。
随着国内外对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的深入,光伏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也日趋成熟,未来由光伏产业发出的清洁的电能将会占据很大的装机容量比例,这种趋势也对传统的电力系统产生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在故障出现后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方面。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电网电压下跌,并网电流就会冲击式上升,这种冲击尖峰电流对变流器的性能的考验十分严峻。如果用解列这种被动保护式的应对方法进行故障的解决,很容易大幅降低光伏设备的有功输出,从而将电力系统的故障更加严重,进而导致其他电站的解列,引起大规模停电的供电事故。由此可见,低电压穿越功能对于光伏电站十分必要。
4 穿越的关键技术
若要实现较好的光伏电站低压穿越,首先需要检测两个参数,一是电压同步锁相信号,其次是正负序分量,这两个参数对于算法的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低电压穿越的基础。
4.1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对于光伏发电系统而言,温度、太阳能辐射度这两个因素是影响光伏电池输出电参数的主要方面,也决定了光伏系统输出的不稳定性。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目的,就是将光伏电池的效率提升至最大值,并实现光伏投入产出比的最佳。
4.2 防孤岛检测技术
光伏发电并网后,将系统转换的电能输送至电网。一旦电网由于某些原因产生故障,电网随即产生跳闸等保护动作,而光伏电力输送不会因此而停止,并持续的向本地负载输送电能,这种现象称为供电的孤岛现象。孤岛现象的危害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会因为电力切断不彻底给电力维修人员造成安全威胁;其次是系统设备的冲击力会影响逆变器等器件的性能,甚至导致设备的损毁。
4.3 锁相环技术
q轴定向锁相、过零点检测等锁相环技术都能实现不同电网的电压同步。基于q轴定向的锁相技术原理是建立两相旋转坐标系,将坐标系q 轴的旋转频率调节至与输入频率一致,由此得到锁相信号。该方式原理简单,实现方便。但其劣势体现在电压的不对称跌落情况下,因为同步旋转坐标系所携带的直流部分会掺杂2 倍频交流分量,这个交流分量导致锁相信号精确度降低,严重的甚至无法进行正弦信号的锁相。为了能对不对称的电压进行锁相信号的获取,一般进行锁相环带宽减小的处理方式进行锁相。过零点检测锁相的原理则是首先进行电压的检测,并以此为依据判断电网电压极性进而得到相角信号,但是存在电网电压畸变时检测的过零点会有多个的缺陷,目前应用较少。
4.4 正负序分离技术
电压如果存在跌落不平衡的因素,锁相信号的获取难度较大。基于正负序分离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常见的分离方式有五种,分别是滤波器分离法、陷波器分离法、T/4 延时法、解耦法以及二阶广义积分器法。这五种方法任意一种均能有效提取出正负序分量,但各个方法均有优缺点,需要根据系统实际情况选择。
5 总结
本文阐述了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总结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关于光伏低电压穿越技术的控制方法和关键技术。现如今,对光伏电站的低电压穿越研究较多且较深入,低电压穿越的理论也趋于成熟,但是在具体进行低电压穿越的控制设计时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此外,低电压穿越相关的参数标准不够明确,这对于光伏并网的规范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此阶段的光伏电站的实际建设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参考文献
[1]郑飞,张军军.基于RTDS 的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建模与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2):19-24.
[2]Chia-Tse Lee,Che-Wei Hsu,Po-Tai Cheng.A Low-Voltage Ride-Through Technique forGrid-Connected Converters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14,47(4):1821-1832.
[3]梁海峰,冯燕闯,刘子兴,等.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J].电力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1(21):110-115.
[4]BOLLEN M H.Understanding Power Quality Problems:Voltage sags andInterruptions [C].IEEE Press Series On Power Engeneering.New York.2015.
作者简介
肖远逸(1992-),男,江西省九江市人。曾获得上海电机学院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光伏并网。
王B,女,北京市人。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特聘教授,洋山学者。
翟立唯(1990-),男,江苏省泰兴市人。上海电机学院硕士。
高纯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主要原材料,现阶段生产高纯多晶硅的主流技术为西门子法,但是该方法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探索低成本高纯多晶硅生产技术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是物理法,包括冶金法和重掺硅废料提纯法两种.冶金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技术关键在于除硼.选择吹气造渣除硼工艺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利用反应气体和熔渣、硅液中的硼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除硼的目的,探索冶金法制备高纯多晶硅的新途径.
关键词:
吹气造渣; 除硼; 多晶硅
中图分类号: TK 51文献标志码: A
冶金法提纯高纯金属硅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技术难点关键在于除硼,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有:等离子体除硼、合金定向凝固方法除硼、吹气造渣除硼等.等离子体除硼工艺主要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改变吹入的工作气体,将硼氧化后形成挥发性气体排出,除硼效果较好,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产业化困难;合金定向凝固除硼工艺是基于分离结晶原理,选择Mg、Al、Sn、Zn、Cu等合金金属作为溶剂,与工业硅形成低共熔物,通过电磁力等作用,硅在合金熔体凝固过程中结晶析出,硅中的杂质元素由于在固体硅中的溶解度小而留在液态合金溶剂中.但该工艺在工业化生产中如何实现Si和Al等合金金属的有效分离,选择成本较低的溶剂金属,降低溶剂金属的用量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选择对吹气造渣除硼工艺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其原理是利用反应气体和熔渣、硅液中的硼发生氧化反应,或生成含硼的气体,以BHO等形式从体系中排出,或生成硼氧化物,如BO1.5等,进入熔渣体系中,通过渣金分离除去.
1吹气造渣除硼工艺探索性试验
1.1检测方法的确定
目前,太阳能级多晶硅纯度的检测方法主要
有三种,分别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辉光放电质谱(GDMS)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三种检测方法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表中N为英文nine的缩写.因为通常纯度用百分比表示,如99%、99.99%,汉语称“两个九、四个九”,所以就出现了“2 N、4 N”的标示,因此7 N为99.999 99%,8 N为99.999 999%,9 N为99.999 999 9%,10 N为99.999 999 99%.
根据以上三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本文选择了GDMS作为试验金属硅全元素的检测方法,选择SIMS作为硼、磷、碳和氧的检测方法.
ICPMS液体(消解)7 N~9 N0.001优点:样品检测精度较高,检测极限大部分可达到万亿分之一级.
缺点:需要液体制样,样品前处理过程要求苛刻,操作较为复杂,常规分析前仍需由技术人员进行精密调整,从试剂选择到操作要求都较高,容易受到污染,每次仅能分析几个元素.
GDMS固体(直接)
缺点:对氢、碳、氧、氮检测极限较差;不使用标样的定量技术使定量误差较大.
SIMS固体(直接)8 N~10 N
缺点:要达到最优检测极限,每个分析条件只能做1~3个元素的分析.多种元素分析成本较高.
1.2造渣剂的选择
造渣除硼的关键之一是造渣剂的选择.造渣剂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 造渣剂能够提供足够量的氧化剂与硅中的硼充分反应.
(2) 能提供较低的熔融温度,使造渣剂在造渣过程中保持熔融状态,即流动性要好.
(3) 造渣剂密度与金属硅密度要有一定差别,使产生的炉渣能够与硅液很好地分层,即浮在硅液表面或沉于底部,以便于渣金分离.
(4) 造渣剂自身纯度较高,以避免引入过多的杂质.
根据上述要求,本试验造渣剂主要以钙硅酸盐体系为主,同时为改善体系的熔点、黏度和密度,选择加入钡盐、碱金属氟化物、碱金属碳酸盐等作为添加剂.
2结果与分析
2.1造渣剂对除硼效果的影响
本试验主要利用A-O、D-O、C-A-O、D-O-E、D-A-O及B-O-E等渣型的造渣剂分别进行造渣除硼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对于D-O、C-A-O、D-O-E、D-A-O等造渣剂,添加C或D试剂后,虽然除硼效果较好,但渣金分离效果变差,收率低,而且烟雾大,环境压力较大.因此,本试验最终选择了A-O渣型的造渣剂.其渣金分层效果较好,烟雾小,环境友好.
此外,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在A-O渣型基础上添加5%的试剂E可改善渣金分离效果,极大提高硅的收率,金属硅的收率由51.5%提高至72%,而且除硼效果较好,烟雾少.鉴于上述原因最终确定选用A-O- E的渣型进行试验.
试验最初使用的造渣剂原料均为分析纯级别,考虑到成本问题,尝试在造渣过程中将试剂A用同物质量的某原矿代替,而试剂O用纯度较高的另一种原矿代替,试验结果显示B-O-E渣型除硼效果虽然较A-O-E渣型差,但基本达到太阳能级多晶硅所要求的硼含量低于0.3 mg・kg-1的标准,因此工业化试验阶段可考虑使用B-O-E渣型替代A-O-E渣型,以降低未来的生产成本.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建筑用镀膜玻璃品种目前市场常见的建筑用镀膜玻璃主要有以下几种,热反射镀膜玻璃、Low-E镀膜玻璃、大面积艺术镜用玻璃、纳米自清洁玻璃、低反射镀膜玻璃、高反射镀膜玻璃、单向透视玻璃、IT0导电膜玻璃、热致变色镀膜玻璃、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玻璃等,其中Low-E玻璃因为其良好的低辐射隔热节能效果和成熟的制造技术,成为目前市场上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市场前景最好的镀膜产品。非晶硅薄膜光伏电池玻璃的出现可以实现大面积光伏组件太阳能发电,同时可大大降低光伏电池的成本,若和建筑幕墙、门窗玻璃、采光顶等有效结合,既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安装成本,又可以在幕墙玻璃功能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和推广,对推动建筑光伏生态一体化绿色建筑有着深远的意义。目前光伏薄膜主要以Q-SI基为主的主要有三种:隔碲薄膜、铜铟硒薄膜、铜铟镓硒薄膜。
建筑镀膜玻璃的生产现状目前建筑镀膜玻璃生产企业众多,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方法众多,质量和规模也参差不齐。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利用真空蒸发镀膜或溶胶、凝胶镀膜技术生产镀膜玻璃的小生产企业大约270多家,主要产品是单层热反射膜或民用镜用,主要分布在内地,主要销售对象是农村和乡镇,也有一些用于大中城市小的建筑装潢。利用国产真空磁控镀膜设备和技术生产的企业大约有180多家,设备大多来自北京、秦皇岛、广东等地方,设备装配从20多万到400万~500万不等,工厂规模有大有小,主要产品是磁控热反射镀膜玻璃和艺术装潢用镀膜玻璃,产品质量相比较真空蒸发镀膜和溶胶、凝胶镀膜玻璃要好得多,个别企业生产的热反射镀膜质量和品种可以和进口产品相媲美,比如金色热反射镀膜及磁控艺术镜等。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曾出现过引进镀膜玻璃生产线热,短短几年先后大约从美国AIRCO公司和德国莱宝两家大的镀膜设备制造商引进20多条生产线,全部采用磁控镀膜技术,真空镀膜室和溅射阴极相对比较少,阴极以平面靶为主,主要产品是高档热反射镀膜玻璃,产品质量较好,为我国建筑幕墙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8年以后,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不断推出,对建筑用玻璃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深圳南玻、上海新比利、上海耀皮先后从国外引进了Low-E镀膜生产线,拉开了我国Low-E镀膜生产的大幕,随着市场和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目前,Low-E生产已成为玻璃深加工企业的核心和目标。
目前,国内大约有离线Low-E镀膜生产线35条,生产能力大约2800万平方米左右,在建或计划上的离线Low-E镀膜线预计在20条左右,预计到2010年国内Low-E镀膜的产能在5000万平方米左右。利用CVD法或PCVD法在线生产Low-E镀膜玻璃的企业目前有3家,年生产能力很大,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离线Low-E镀膜使用的设备主要可分为4类。一是全套引进国外先进Low-E生产线,二是引进国外关键部件仿照国外设备组装的生产线,三是在原进口热反射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Low-E,四是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Low-E生产线加工和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制造Low-E生产线。后一类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是共同的特点是相关研发人员有着多年进口生产线装配、生产和维修经验,可以在总结进口设备优缺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制造,生产线性价比较高,是未来中国镀膜玻璃的主力军和民族产品的希望。薄膜非晶硅相对于Low-E产品来说,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到2008年,国内生产非晶硅太阳能的企业已达14家,例如无锡尚德、深圳拓日新能源、威海蓝星、天津津能等,己形成年装机容量110.8兆瓦的生产能力,设备主要使用美国应用材料、瑞士、日本及韩国等设备,目前国内新爱可镀膜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在开发该类产品的相关设备。总的来说,目前玻璃深加工企业已认识到未来市场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镀膜产品的需求和发展,正在针对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和特点来挑战产业结构,以购买国外先进生产线、购买国产生产线和镀膜设备厂家合作上线、外购可热加工Low-E镀膜产品或外购可异地合片的镀膜玻璃等多种方式来达到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的目的。整个玻璃深加工企业正朝着好的趋势发展,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质量不断提升,规模越来越大。但也有些生产企业急功近利,有的使用高透热反射镀膜玻璃冒充Low-E镀膜玻璃,有的Low-E玻璃质量不稳定,技术不过关,质量事故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镀膜行业的整体发展。随着行业对镀膜产品质量认知度的提高和质量的重视,将逐渐淘汰一些设备落后、质量低下的Low-E镀膜玻璃的生产企业。
建筑镀膜玻璃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危机越来越凸显,阶段性的能源紧缺已经发生。各国针对能源的争夺、摩擦不断,开发新的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和使用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节约能源和创造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切实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如何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建设”绿色标准建筑“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
中国如何在20年时间实现西方国家花了近百年时间实现的建筑节能目标,关键在于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技术的选用。尤其是玻璃,它是建筑能耗的主要出入口,若采用新型低辐射Low-E中空玻璃,不仅老建筑更换方便,而且新建筑可广泛采用,建筑成本适中。建筑节能实现的关键点之一在于使用节能玻璃,尤其是Low-E镀膜玻璃。现代建筑的趋势是采用大面积玻璃甚至玻璃墙体,中国现有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大多数节能表现不理想,有130亿平方米需要立即改进并尽快得以实施。到2020年计划新建建筑物总计300亿平方米,以上巨大的工程需求更多的节能玻璃,若采用节能镀膜技术尤其是Low-E中空玻璃,将会给Low-E相关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益。
薄膜光伏电池组件技术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2004年德国政府光伏财政补贴引爆了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强势需求造就了多晶硅原料企业的超高利润。2007年美国FirstSolar的亮丽表现则带来了薄膜产业的新纪元,1.3美元/瓦的低成本,11%左右的转换率,欧洲北美的巨额订单,不受原料限制的大规模生产成就了FirstSolar的高利润、高收入、高可靠的盈利预期,也促使业界发现属于薄膜时代的来临。在过去的2008年和现在的2009年,全球光伏产业最为火热的环节就是薄膜领域,不断有新的项目或者投产,新增订单不断,除了美国Firstsolar,日本夏普也开始大规模投入薄膜领域,而德国的Q-CELI、肖特等也大力投入薄膜事业,台湾几乎瞬间投入了超过10个薄膜项目。国内的非晶硅企业拓日新能源顺利上市,新澳集团高调介入等等都显示薄膜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关注;薄膜自身的优势和低成本也将会是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一大主要驱动力;尽管短期内晶硅电池依然会是主流,但长远来说,它可以和Low-E玻璃结合使用在现代绿色建筑中,创造绿色生态一体化建筑,同时不排除薄膜才是光伏发电成本媲美传统能源的功臣。
美国又在开始引领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是什么?就是互联网代表的信息革命。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广泛利用导致信息的大量生产。当每天创造出多如牛毛的信息后,就有人开始琢磨,怎么从中淘出有用的东西,为个人生活与企业提高绩效服务。IT产业的前沿目前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信息的搜索、挖掘、分析。前几年国内大量上马云计算,很多单纯强调节约成本。然而,利用同一个云计算服务的各个组织的信息不仅仅是单个组织信息的简单累计,它们更构成集结层面的信息。如果从内部打通这些数据就可以分析集结层面的组织行为。对云计算而言,最重要的可能不是节省单个组织的IT成本(即使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是它如何提供新的信息并为分析这种信息服务。要发展分析能力,建立数理模型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两年美国讲的更多的不是云计算,而是计算(computation)。许多大学正在把计算作为跨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很多传统学科的名字最近纷纷被加上“计算”这一前缀。目前最热的就是计算生物学。
对新的信息的挖掘和计算正在成为创新活动的前沿。讲个例子,英国有一个对冲基金,它把全球每天Twitter上面的信息用大型计算机进行处理,以此来测量每个国家的公众情绪,然后再推测这个国家当天的股市走势。每天由Twitter制造出来的信息有成千上亿,之前从来没有人想到利用它,但他们想到了。如果某国公众今天发的信息以悲观为主,就说明他们的情绪不好。人一悲观就容易卖股票,一乐观就容易买股票,他们据此对股市的走向进行预测并决定他们公司投资的方向。两年下来,他们的表现比产业平均高两个百分点。
一个更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是个人化医药。生物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学的发展方向。现在从一个人身上可以搜集数百万个生物标签。然而,它们彼此之间的因果机制是什么,现在的医学界根本不知道。可能至少还要50年,而且需要全世界规模的大笔投入,人类才能搞清楚生物标签之间及这些生物标签与药的化学成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医学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了病,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生物学特征调整药的化学成分,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对症下药。也就是说,未来的西医在治病用药时将与中医相似。现在的西药是大众生产时代的产物。它只是告诉你,吃这个药是治肝炎的,65%有效,35%没效。这35%为什么没效,没有人知道,因为它只是在临床试验时的统计数字。与此相反,中医一直强调根据个人的病情下药,但问题是中医把生物过程完全黑箱化,没有具体的因果分析。在信息革命的未来,医学将出现西医强调的因果机制和中医强调的个人化用药的结合。这将是一场医学上的革命。
对中国的未来有最深刻影响的恐怕是三维((3D))打印机的出现。它不用经过因循守旧的敲击、扭曲和切削原料这些传统机械工序,而是通过一个像打印机一样的机器用层层叠加材料的方式生产出产品。比如说做手机的壳子,我们将利用计算机把所有设计调出来,一摁键,那边就开始做,就像浇铸似的,用特殊的材料,一层一层地打印,结果很好。在未来世界的许多东西,按照一个理想状态,都可以这样做出来。这个东西的诞生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将是十分深刻的。现在我们使用的各种东西都是由工人在工厂里用机器来制成的。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机器,它什么都可以造,而且根本用不着去专门的工厂,在家里就可以完成,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到了那时,还需要世界工厂吗?今天支撑世界工厂的中国农民工到了那时候将以何为生?
在一个在家里可以生产各种商品的时代到来时,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将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有充分的想象力才能应对这一天的到来。在三维打印机的产业链里,用来印东西的复合材料必将成为最有潜力的一环。同时,各种产品的设计也将成为重要的一环。大量的就业将会围绕着为生产,维护这些打印机、这些打印机使用的复合材料以及各种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咨询服务而存在。很多美国专家认为,当生产由大规模制造模式转向更加个性化的生产模式时,很久前被新兴市场抢夺的生产岗位将会重新回到发达国家手中。这对至今还在对富士康拼命招商引资,还在想当世界工厂的中国地方政府而言,应该是敲响警钟的时候了!
美国能再次引领新工业革命,在于它有一套由新人、新公司、新办法来创造新产品的市场机制。从创新的动力和机制来说,不断更新的市场要容易得多。日本的电子行业永远是由索尼、松下那几家垄断,其内部的各种惰性和既得利益使它们很难在长期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断地做出创新。《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说,这样的体制正是日本的电子业衰落的重要原因。对照美国、日本的创新体制各自的优缺点,中国必须认清由地方政府主导产业升级换代的体制的强项与短板。短时间的大量资源投入是中国模式的强项所在。然而,当各地蜂拥而上光伏产业后,很快就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并导致全球光伏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度缩水。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它应该依赖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为企业提供他们没有但又十分需要的支持。政府手里的资源也不应该像赌博一样一下子砸在一个产业里,更忌讳政绩驱动原则。政府应该干的是提供创新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并鼓励产业发展的多样性。
物品极大丰富时代的平等
经济学一直在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美国最近有人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为我们带来一个物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互联网、物联网、计算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工程、三维打印、纳米技术、人机互动界面,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将创造出一个物品过剩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整个人力资本的结构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制造业工人将面临失业的威胁。但与此同时,会有大量与新产业相关的服务需求产生,比如机器维护、各种各样的设计。这种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一个社会后果是,有知识的人会在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方面占有更大的优势,而没有知识的人将在就业与收入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现在在美国硅谷和华尔街工作的人,收入和一般老百姓已经差距很大。科技革命带来的后果将使收入差距会更大。未来的社会将在平等和分配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问题。如果不想办法解决教育不平等的问题,任何社会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非要打造所谓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很多可以从小事做起。据报道,一位印度的企业家做了个有益的试验,他把iPad给根本没有上过学的贫民窟孩子,里面存有用英语教生物学知识的游戏,看这些孩子能不能自己学东西。三个月之后发现,他们能掌握20%的知识。后来这个企业家派了一个比他们大几岁、但也没受过教育的孩子,专门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去鼓励他们。又过了三个月,发现他们能自己学会30%的内容。这个企业家又为这些孩子找来志愿者通过远程教育的形式提供辅导。三个月后发现,这些孩子掌握的程度上升到50%。通过这样一个试验,这位企业家得出结论,印度需要的是25美元一台的、有类似iPad功能的电子产品。它将成为印度在信息时代为减少不平等的努力中重要的工具。中国有这么强的电子产品的山寨生产能力,为什么不学习一下这位印度企业家呢?中国地方政府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出资提供200元以下的,有类似iPad功能的电子产品,然后再组织大学生、退休教师为主的志愿者,通过互联网提供学习方面的咨询,让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苏联教育模式新启发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32-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成为全球日益突出的问题。为此,发展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美国俄勒冈州科技学院于2005年率先开办了可再生能源四年大学本科学位课程,之后,纽约州立大学Canton分校于2006年、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于2008年都开设了可再生替代能源专业。2009年底,我国开始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成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2010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作为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新能源材料则成为了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问题,而《新能源材料》这门课程也成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新能源材料》是建立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凝聚态物理等基础课和专业课之上的一门课程,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是材料科学与电子科学、化学、物理学、能源技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太阳能电池材料、储氢材料、锂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先进能源材料。尽管我国已经有一些高校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相关课程建设仍相对滞后。《新能源材料》作为其中的核心课程,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针对新能源材料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该课程的兴趣点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新能源材料》教学内容
目前,可供新能源材料选用的教材非常有限,且大多数编著于多年前。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陈旧的教材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基于此,我们以最近几年的科学研究热点为依据,厘定了以下教学内容:
1.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本部分主要讲述太阳能电池原理、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特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以及各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很多,较传统的主要包括:硅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等。自2013年起,以CH3NH3PbI3为代表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逐渐成为研究的主流。[1]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3是一种具有独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位一般是稀土或碱土元素离子,B位为过渡元素离子,A位和B位皆可被半径相近的其他金属离子部分取代而保持其晶体结构基本不变。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接近20%。
2.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2]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是当前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
3.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储氢合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储氢合金在吸放氢的过程中伴有电化学效应、热效应等。1973年起科学家开始把LaNi5型储氢合金作为二次电池负极材料,1987年建成Ni/MH电池的试生产线,1990年,Ni/MH电池商业化,日本居于世界前列,1990年,日本三洋公司开始批量生产,美国、德国相继开始生产。我国近年来发展很快,相继建立的一些电池生产企业,如天津和平海湾,深圳比亚迪等。本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原理、结构和特性以及其优缺点、储氢合金负极材料、镍正极材料以及Ni/MH电池材料的再生利用。
4.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而在等温下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而又环境友好地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它的最大特点是燃料和氧化剂是从电池外部连续注入电池的,是继水利、火力和核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类发电技术。2005年,日本Honda推出50kW的燃料电池轿车,2006年三星公司推出燃料电池笔记本电脑,极大的推进了燃料电池的工业化进程。本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燃料电池原理、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基础。
二、《新能源材料》教学手段尝试
1.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新能源材料》涉及的范围很宽,包括无机、有机,非金属、金属等知识体系,着重强调数理基础,理化结合,材料、器件、系统的结合。[3]由于该课程较抽象,且都是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的领域,学生在初次接触本门课程时经常会遇到知识过于抽象不好理解的困难。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形成直观形象和生动的教学场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能将新能源材料中抽象难懂的概念、关系、原理以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的形式变得具体化,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在锂离子电池基础部分讲述完成后,使用视频的形式来阐述锂离子电池完整的制作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讲解燃料电池时,可以先利用通用公司制作的关于燃料汽车的广告,来激发学生对燃料电池的兴趣。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等于全盘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的随意性和互动性不是多媒体所能完全替代的。对于原理的阐述时,例如阐述各种电池器件的工作原理、电化学原理和固相合成原理等难点问题时,应该通过板书逐个击破。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地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课堂―实验室―工厂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新能源材料》所涉及到的理论内容较为抽象,仅靠课堂上的教学很难实现让学生对新能源材料的了解和认识。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通过开设课程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实时性,同时还要突出实验的专业背景,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目前,本课程开设的基础实验包括: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电池装配及性能测试;基于TiO2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正负极制备,电池装配及性能测试;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燃料电池的性能测试。实践活动包含着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内容,不仅体现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还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青岛科技大学在城阳区青大工业园和平度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区均设有实习基地。其中城阳区可以进行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池的装配实验;平度市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区里的企业可以进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以及完整的太阳能电池装配线。通过学生走进实验室,再走进企业,可以实现课堂―实验室―工厂三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3.实施交互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安排了每个学生都有上台演讲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每人大概分配10分钟时间,一个学生一个命题。题目主要分为二类:一类命题来源于前沿领域。即从最新的Science、Nature及其系列子刊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寻找关于新能源材料的最新进展,让同学们完成从资料查找、到阅读,再到课堂讲授的完整流程。比如,针对目前太阳能电池中,研究最热的钙钛矿电池,让学生通过查找文献,指出钙钛矿电池效率高的原因所在,效率可能继续提高的因素以及钙钛矿电源目前存在的缺陷。另一类命题来源于生活,比如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电动汽车,那么最适合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材料有哪些?目前大多数农村用的小型电动车采用的是哪一类电池?太阳光的光谱范围是多少?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最大范围的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变为可存储能量?等等。另通过这种交互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讲授过程中,不但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教师也能在相互的交流中获益颇多。
三、结论
我们根据目前国际的研究热点,确定了包含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以及燃料电池材料四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新能源材料课程的特殊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课堂―实验室―工厂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交互式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新能源材料》的教学手段更加完善和成熟,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odes,Gary.Cahen,David,Perovskite cells roll forward[J]. Nature Photonics,2014,(8).
关键词:产业转移;政策支持;金融资源配置;承接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5-0041-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5.10
一、样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状况
(一)承接规模大致相当,承接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从规模水平来看,湖南郴州、永州两市工业园区建设面积197.2平方公里,比江西上饶、赣州两市的118.7平方公里要有显著优势,转移企业总量相差不多。但是,湖南两市吸纳劳动力18.6万人,仅为江西两市40.3万人的46.2%(见表1)。2009年湖南两市引进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3亿元,仅为江西两市488.3亿元的51.8%;实现利润29.9亿元,仅为江西两市89.6亿元的33.4%;转移企业的进出口额6.3亿美元,仅为江西两市18.5亿美元的34.05%(见表2)。
(二)特色产业集群贡献率均较高,但结构差异较为明显
四个地区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达到了65%以上,其中最高的赣州市达82%。但样本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如永州市产业集群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其工业增加值明显偏低,仅89.6亿元;而以有色金属深加工及电子信息为主的赣州市、郴州市的工业增加值均较高。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集聚,并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如郴州、上饶和赣州第二产业贡献率均达到了42%以上,而永州仅为34%。对比2004年产业转移初期的三次产业结构,2009年郴州、永州、上饶、赣州第二产业占比分别增加了8个、5.4个、8.1个、8.9个百分点,赣州的三次产业结构排序实现了从“三二一”到“二三一”的转变;与郴州、上饶同步,永州也实现了“三一二”到“三二一”的转变(见表3)。
二、样本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模式的综合对比分析
(一)样本地区承接模式简介
1.郴州模式――全面招商+标准厂房+金融跟进
一是全面招商。二是标准厂房建设。2009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三是金融跟进。2009年末,该市金融机构工业园区贷款余额107亿元,占全市贷款总余额的26.7%。开办了贵金属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林权抵押、仓单质押等40余项特色金融产品;引进了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成立了6家民营小额贷款公司,完善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2.永州模式――厂房补贴+以商(乡)招商+金融助推
一是建设厂房奖励。企业在园区投入达到总投资的40%后,政府将企业预交的土地款作为奖励全部退还,同时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在园区兴建标准厂房,补贴标准最低达到146元/M2。二是以商(乡)招商。以转移进来的企业为支点,撬动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进驻工业园区,以老乡或熟人牵线进行招商引资。三是金融全面助推。开办了保理融资、仓单质押等贷款品种,设立了外汇远程核销点和湖南省建设银行系统首家县级外汇指定银行,建立了产业转移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3.上饶模式――核心企业+上市公司+金融对接
一是引进核心企业,围绕“三度三业”招商选资。“三度”即重点考量项目的投资额度、强度和进度,自2008年起,投资低于1亿元(或1000万美元)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引进,鼓励进标准厂房发展;投资强度要求每亩至少达到100万元以上;项目签约供地后要求2年内无条件建成投产并生效,否则进行清理整顿。“三业”即做大光伏、机械电子、有色金属等三大产业簇群。目前,核心区内有企业近千家,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93家,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培育上市公司。样本地区仅有上饶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培育了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5月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三是金融及时对接。2008、2009年连续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月”活动,现已有20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4.赣州模式――精品园区+直接融资+金融培育
一是构建精品园区。面向社会采取BT(建设――移交)开发方式,对暂无客商投资的项目,政府投入资金撬动,并适时退出。目前有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8个省级工业园,集聚了全市三分之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是扩大直接融资。江西省第一个地方债券项目“2009赣州发展债”15亿元发行;2008年江信国际第一次在赣州发行2亿元“赣州香港产业园民生工程集合资金信托融资”产品;2009年,赣州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基金“赣州高能矿业及能源基金”发行。三是金融培育扶持。建立了转移企业贷款资质培育制度,金融机构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有111户转移企业获得贷款23.53亿;建立了以政府出资的政策性信用担保为主体,以企业交纳会费、实行企业间互保联保的互担保机构和由企业、个人出资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两翼的三个不同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1]。
(二)样本地区要素禀赋、政策支持、金融资源配置比较分析
1.差异化导致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和质量的差距
(1)要素禀赋:土地、水电、劳动力成本各具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四个样本地区的土地成本、用水用电、劳动力成本都具有比较优势,且优势各异(见表4)。
(2)政策机制:招商政策与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和落实存在不同差异。一是各地的招商政策推出存在时间差。上饶市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意见,在税收、用地、规费、项目审批和企业注册等方面对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优惠政策;当年,上饶市开发区财政决定每年安排1亿元人民币以上资金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对引进的企业进行奖励扶持。赣州市专门出台了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文件,实施了领导挂点、部门服务、限时办结、跟办代办等一系列服务客商和企业的措施,实行了重大项目代办制、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督查制、投资环境客商评价制等。而湖南省的规范性政策略晚。2009年5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建设用地、环保审批、财政扶持、园区建设、物流平台建设等11个方面鼓励3个市州先行先试。郴州市财政2008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而永州市则从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
二是在政策力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赣州市除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了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优惠政策,因而被誉为“目前国内市级权限范围内最优惠的政策”。湖南郴州市虽然享有全国“有色金属”之都的美誉,但在政策方面却并不如江西的赣州市。上饶市既是国台办和江西省政府授予的台资企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又是海西经济区20个设区市之一,既收获了位居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结点的地缘之先,又可享受到国家推进“万商西进”,优化产业布局的政策惠顾。
(3)金融资源配置:配置方式存在质的差别。赣州市和上饶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由承接之初的自有资金、商业信用、民间借贷和亲友借贷为主的融资方式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社会信用等现代化融资方式转变。如2008年江信国际第一次在赣州市发行2亿元“赣州香港产业园民生工程集合资金信托融资”产品;2009年江西省第一个地方债券项目――“2009赣州发展债”15亿元发行;赣州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基金――赣州高能矿业及能源基金也在2009年发行成功。上饶市的晶科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5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与此同时,赣州市和上饶市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也趋于成熟。赣州的“一体两翼三层”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和机制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作用显著。上饶市金融机构利用当地20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放大功能,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移的承接。郴州市在完善多层次的金融组织结构方面先行一步,引进了中国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开设了6家小额贷款公司。而永州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其金融资源配置还停留在自有资金、民间借贷等为主的原始融资方式上,间接融资方式扮演了辅助角色,直接融资更难企及,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地方性金融组织建设也还在萌芽状态。
2.政策支持占主导,金融资源配置、要素禀赋的重要性不可偏废
(1)要素禀赋对低成本型和资源依赖型转移企业产生的影响较大,但总体的影响呈弱化趋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样本地区在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等相关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因此成为首选。同时,矿产资源与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对于资源消耗型或资源依赖型产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初级加工的产业,如永州市的竹木、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己形成了规模化发展。郴州市、赣州市的有色金融等对资源依赖较大的产业也因为产业链的相连纷纷安家落户。而不具备矿产、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地区,转移成本偏高,承接力相对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要素流动障碍与成本的降低,资源禀赋的影响有弱化的趋势,特别是由于近年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物流运输成本的地区差异大大缩小,区位交通优势对承接力的影响正逐步下降[2]。
(2)政策支持,特别是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和发展环境是影响承接力的关键“软实力”。由于产业资本的逐利性,政策支持对不同类型转移企业的影响都很关键。目前,大部分的承接地都倾向于产业集群的转移方式,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起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大量相互配套产业链企业来投资落户。如各地工业园区的打造就为承接产业链集群型、市场开拓型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上饶市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赣州市的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郴州市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对整个工业的产业结构合理促进作用都非常明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起组织和领导作用的经济人角色主要是政府。政府通过优惠政策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落实影响产业转移。这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硬性指标的约束下,更加凸显“双刃剑”的效用。
(3)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促进。我国产业转移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生命周期理论较吻合。对于部分市场开拓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上市公司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在永州市开设分厂,既是看中了原材料资源,也是瞄准了当地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其集团规模融资能力强大,一般不需要承接地信贷支持。当前金融不支持或支持现有产业转移企业的状况已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对于国家产业政策明令限制发展的“两高一剩一资”转移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和一票否决制。在地方政府的敦促干预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不符合信贷条件的转移企业也变相地采取多种方式支持贷款。在2009年宽松货币政策下,部分转移企业的信贷需求依然得不到满足,可见问题多在于转移企业的本身。此外,行之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推动新生产业转移企业发展的利器,这一点在样本地区的创新实践中有许多成功案例,如创新和开办贵金属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贷款业务。本质上讲,承接地的金融服务问题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解的重要途径还在于放宽金融约束条件,大力引进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组织和丰富创新金融产品[3]。
(三)样本地区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及优化重构
1.郴州“全面招商+标准厂房+金融跟进”模式
对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减少企业投资成本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金融对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发挥了重点支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当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继续全面招商就扩大了前期成本;政府出资建设标准厂房受到财力的限制,且已建好的厂房是否完全符合企业的整体规划还存不确定性因素。
2.永州“厂房补贴+以商(乡)招商+金融助推”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企业建设标准厂房的成本、放大招商引资的扩散效应、满足转移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不足之处是以乡招商受到人缘、地缘等先天因素的约束,以商招商的上游企业(特别是能决定下游企业必须随之转移的上游企业)毕竟属少数,而且下游企业建设周期需要较长的过程。金融全面助推涉及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要发挥协同效应,必须要有一个权威的组织领导者,而现实情况是组织领导者缺位。
3.上饶“核心企业+上市公司+金融对接”模式
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改变,也更易于培育公司上市,高档次、大规模的金融对接活动表明金融扶持力度的加大。不足之处是银企对接活动在时间上有局限性,难以满足转移企业不同时期的客观需要。
4.赣州“精品园区+直接融资+金融培育”模式
对园区规划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政府与金融部门服务产业转移的意识较强。如有色产业基地、氟盐化工基地等专业园区的建立,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对环境保护的监管等整体规划,都做到了统筹合理布局;区域园区如香港、台湾、深圳工业园的建立,对相关地域企业转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拉近心理上的距离。不足之处是精品园区建设和以政府为背景的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受到地方财力的约束;金融培育机制缺乏广度与深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企业需求。
5.承接模式的优化与重构
综上所述,可以在总结样本地区不同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重构一种模式:“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
(1)精品园区。政府部门要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规划特色产业园或区域产业园,完善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好承接地交通、供电、供水、排污、排水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基础设施,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强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使之有利于产业聚集作用的发挥、符合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园区建设过程中可以吸收永州模式中“厂房补贴”的成分,减轻政府出资的财政压力。
(2)核心企业。当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引领本地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先进产业和生产环节的转移效率,要根据产业政策的需要协调采用以加速折旧、亏损弥补等各种税收政策优惠方式,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3)直接融资。在财政与金融的共同支持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实现直接融资;同时大力培育民间资本融合,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介入产业转移企业。
(4)金融助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赋予一家牵头单位一定的权限,要求对银行、保险、担保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并加大考核力度,满足转移企业不同的金融需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甄别企业好坏,因此非正式的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随着企业经营的相对稳定,外源性的间接债务逐步成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正式金融将取代非正式金融。在成长期,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企业经营步入上升阶段,租赁、信用担保贷款等都可能是融资渠道之一。到了成熟期,中小企业也可以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一些创新金融产品,如集合委托贷款、应收账款的信托、质押与转售。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1.“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是较为优化的一种承接模式
该模式既突出了落后地区政府部门在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作用,也强调了欠发达地区直接融资的重要性,还兼顾了金融助推在不同地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普遍意义。这是本文的基本观点之一。
2.政策支持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要素禀赋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
样本地区的分析表明,优惠政策出台的及时以及政策落实力度的大小,是决定承接产业转移质量的关键要素。同时,随着要素流动障碍与成本的降低,资源禀赋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上,但总体上有弱化的趋势。
3.区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金融发展和服务水平,同时,金融发展水平也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4]。在直接融资匮乏的欠发达地区,银行信贷的媒介作用相对更为突出。标志样本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原因,在于其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规模存在显著的差异。只有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了突破,才会带来承接产业转移质的飞跃。
4.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企业,承接的工作重点应各有侧重
各种融资工具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处于婴儿期和青壮年期的转移企业,承接地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园区建设和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为主,金融组织以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支付手段以及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为主;从中年期到老年期,工作重点则在于实现融资方式由原始到现代的突破[5]。因此,政府和企业应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特点和运作机制,有的放矢。
(二)政策建议
1.承接产业转移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向一致,注重与本地的产业互补相结合
承接地要设立一定的承接转移“准入门槛”,坚持有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产业的互补性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的基本原则,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引资”到“引技”再到“引智”、“引制”转变,注重转移产业落户后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
2.充分发挥金融、财税、产业政策的协同效应,完善差别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会商机制
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制定应以省部级职能部门统筹协调为主,兼顾各地级市州的实际情况,赋予地级市州相应的权责;并充分协调金融、财税、产业等主管部门,建立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会商研究机制,充分发挥各项政策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协同效应,在发展中解决地方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增加产业转移的金融制度供给,探索有效利用社会资本途径
以诱导性金融制度供给方式为主,政府强制性供给为辅,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相关具有明确服务对象及目的的金融机构。如可成立阶段性的省级开发性金融机构,专司对全省产业转移中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项目的投资,在完成相关目的后即可撤销;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金融业,引导民间资本成立园区贷款公司、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基金、联合担保基金、产业链企业联保机制等,对现有机构进行一定的重组和改造,提高民间资本进入效能。
4.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转移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各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的诚信教育,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建立良好银企关系。政府要重视建立为转移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补充企业信用的不足,分担金融机构对转移企业融资的风险。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房屋和土地的管理,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支持金融机构维护资产安全。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中介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规范服务行为。
参考文献:
[1]曾省晖.产业转移与承接:金融业如何作为――赣州案例[J].金融与经济,2008(2).
[2]马涛,李东,杨建华,翟相如.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9(9).
[3]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和实证分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卓越计划;生产实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进而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经济建设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该计划强调培养学生的现场工作能力、设计能力、工程项目实施能力以及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能力,这就要求有强有力的专业实践教学作为支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要求较高,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在校外集中进行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短、经费紧张等原因,两者在形式和内容安排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和重合,影响实习与实践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探索新型的适应“卓越计划”要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以保证实习效果。
1生产实习常规开展方式与新需求分析[1]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社会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涉及领域不断拓宽及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现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专业涉及领域由传统的水泥、玻璃、陶瓷和特种材料拓展到光伏玻璃、膜材料、复合材料等多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而生产现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场地越来越小、密封性越来越好。同时,企业对技术的保密意识越来越强。显然传统的实践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不利于符合生产现场要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因而在专业教学学时不断减少的现状下,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卓越计划教学与实践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2生产实习的重要性[2,3]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现象。
2.1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重要性
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了解,也就最清楚当今社会和未来世界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包括人才层次、类型、规格等方面。因此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使它们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充分发挥了企业在整个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使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工程人才能够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2)企业拥有高校所不具备的真实的工程环境,这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生存、发展和竞争,企业必须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这些是作为教学单位的高校所无法达到的;企业所需要解决的生产、技术、研发、市场、管理方面的问题,是训练和培养工程人才能力的最好题材;企业所拥有的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们的工程经历和实践能力正是高校工程教育专业教师所不及的;企业所拥有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的场地和机构,是工程人才未来发挥作用的场所。因此,只有开展校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设备、师资的最佳组合,才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培养出满足“卓越计划”培养标准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总之,企业的参与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关注相关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积极参加相关工作,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借着带领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机会,真正地深入到企业、车间、班组中去,本着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态度,带着问题去学习,以弥补自身偏重理论教育而工程实践较少的不足。
2.2企业实践
我们聘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采取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原则上每7名学生聘请1名企业导师,同时配备1名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将学生带到企业后,首先接受企业的进厂安全培训以及各车间、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培训。然后,学生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入实验室、车间、班组,在企业导师、工艺人员、师傅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每一个生产工艺中设备布置、工艺制度、操作制度等细节部分。在对岗位较为熟悉后,可助岗或顶岗工作一段时间,与工程实践亲密接触,丰富专业知识,进而探究现有工艺过程的优缺点,帮助企业进行调研,同时较早接触社会,学会与人相处,增长人生阅历。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第7学期熟悉所在企业、车间的原料准备、成型工艺、烧成工艺、窑炉制度、检选包装等工艺流程,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第8学期,双导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实践题目,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可以是产品的研发、制品的使用跟踪,也可以是几种原料的性能比较、原料不同含量对制品性能的影响,各工艺、制度研究,或是对企业某项产品质量及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不拘泥于题目类别与研究形式,只要是在这其中学生学习到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更好地胜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是最好的。
3与企业合作生产实习模式[4,5]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校企合作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点,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流行趋势,也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主要选择。近年来,我校坚持“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特色求发展,突出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带动校企合作,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如下几点:
(1)“企业引入”模式。
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
(2)“设备共享”模式。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3“)技术推广”模式。
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产品),以学院教师为主体针对本院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培训。通过这种合作,学生获得了最新的技术培训,掌握了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企业则达到了发展潜在客户的目的。
(4)“岗位承包”模式。
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学院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5)“校企共训”模式。
将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到学院,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使学院的课程能紧跟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同时扩充了兼职教师队伍。
(6)“培训移植”模式。
移植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项目,由企业提供设备及教师培训,教师取得企业的资格证书后,为企业培训员工,同时面向学生实施“订单式”培训。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校不仅在设备、技术上获益,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7)“实训承包”模式。
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师资,在校内建设仿真实习场所,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同时承包学院的相关实训课程。
4结束语[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经学生和实习基地反馈,此培养方法效果较好,学生熟悉了专业、企业,培养了能力,企业较早培训了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学校真正完成了对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三赢。高等教育应面向国家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培养具备较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实现高等教育和有志青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38-140.
[2]焦宝祥.卓越工程师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2(75):147-148.
[3]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5-17.
[4]李娜,王武,王红玲.实习基地外延拓展与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185-187.
[5]魏宏波.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模式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7):35-37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多重视角;转型路径;电力系统低碳化
中图分类号 F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2-0062-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2.010
中国电力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系统之一,它支撑着世界上第二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它也是世界上CO2排放的最大个体来源。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2009年为例,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70%,位居世界首位;而以电力为代表的二次能源消费中,燃煤发电占到78%,电煤消耗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1]。显然由此排放的过量CO2问题不容忽视。中国政府在2010 年2 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首次宣布温室气体减排清晰量化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 CO2 排放量比2005 年下降40%-45%。要完成这一目标,能源部门,特别是电力部门的低碳发展和低碳转型成为关键。
转型(transition)表示的是实现某种基本社会功能的系统的长期变化,转型过程不仅包括新的技术,同时还意味着习惯、立法、政策、基础设施、网络和制度各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2]。近年来,转型观念在政策和学术层面上日益受到关注。转型被政策制定者当作是一种政策目标,并被认为在解决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上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转型理论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社会技术转型的多重视角MLP(multi-lever perspective of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的学术影响越来越大[3-5]。运用其分析框架,不少学者尝试研究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技术变化和转型[6-8],还有学者开始研究一些国家能源系统在过去和近期发生的变化,并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9-11]。
虽然国内学界不乏对低碳经济转型的探讨[12-14] ,但是对转型理论的进展关注有限,而且以转型理论和转型实质为基础的研究甚少。本文将在社会技术转型的多重视角思路下,对我国电力系统的转型路径进行历史回顾,讨论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选择和发展展望。
1 理论分析框架
1.1 社会技术体制转型的多层视角思路
现代转型理论认为,转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5-16]。第一,转型根本上是体制的整体变化。每一个体制都是由大量的技术、基础设施、行为模式、文化价值、政策及制度等要素构成;因此转型意味着与人们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变化。第二,转型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由于体制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组织,因此,即使是发生在现有体制内某一方面的调整或改变过程,最终也将影响到整体,并最终导致体制出现系统性演进的格局。第三,转型是多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知识技术生产者、民间组织,政府)共同参与及彼此协调的过程;第四,转型是多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转型意味着社会经济在宏观至微观不同层面上都将发生变化。
而社会技术转型的多重视角,即MLP思路力求在一个分析框架内理解和分析转型复杂的动态过程。
技术利基代表的是创新过程的微观层,通常指的是一种受到保护的空间,被形象地称为技术的“孵化室”(incubating room),如R&D实验室,资助的技术示范项目等等,利基为学习过程和社会网络的构建提供空间。激进式的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在这里出现,并远离“正常”市场/体制的选择压力而得以发展[5,17]。诸多的锁定机制维持着现有体制的稳定,由于利基创新偏离了现有体制的要求,因此激进的创新及其扩散会面临巨大的阻力。但是,利基对转型相当关键,它们孕育的是体制变化的“种子”。
社会-技术体制是由已经建立和形成的产品、技术、知识存量、用户实践、预期、标准、规制等等构成的一个连贯的高度相关联的稳定的结构[5]。现有的社会技术体制通过其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并稳定现有的技术路径,即形成所谓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18]。因此,体制内的技术创新通常是渐进式的,是与稳定的技术路径吻合的微小的调整。
宏观层的大环境代表的是形成一个社会深层结构关系的政策、经济、文化和制度,这些因素对利基和体制中的行为主体而言构成的是外部环境。宏观层所发生的变化通常都是非常缓慢的,但一旦大环境发生变化,会对现行体制产生压力,扰乱体制要素的连贯性,体制中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从而会弱化及动摇体制的稳定性。而且大环境的变化还会激励激进式创新的出现。
在提出这三个层面概念的基础上,MLP思路进一步认为,转型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不是由单一的原因或动力导致的,转型是通过上述三个层面中的技术的和社会的众多因素不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大环境的变化,会对现有技术体制形成压力,打破现有体制的稳定状态,并为利基创新提供机会窗口(window opportunities);激进的创新通常是在体制外出现,通常在微观的利基层面发生,要走出利基境地需要艰难的努力,一旦利基创新积累了足够的力量突破锁定阻力,就会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路径,与原有的技术体制抗衡;当现有体制无法适应并抵制来自大环境和利基层越来越强的压力时,最终就会出现技术转型和体制的改变,新的社会技术体制得以出现。
MLP思路提出后,不少学者运用这一概念性框架,对过去和当前的转型进行技术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分析,如Geels分别对汽船代替帆船,马车过渡到汽车,以及地面水的使用到管道用水到地下水系统的转换的历史过程分别进行了考察[6-8];Verbong 和 Geels分析了荷兰电力系统1960-2004年的变化历程[9]。这些研究解释了新技术激进式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技术的扩散模式形成了一组新的社会技术关系,替代了原有的社会技术体制。
1.2 转型路径的类型
转型路径(transition pathway)指的是新体制通过现有体制的内部变化和大环境的外部因素以及利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建立的过程。
Geels 和Schot根据微观、中观和宏观多层互动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差异,将转型分为以下5种类型[19]。①复制过程(reproduction process):没有来自外部大环境的压力,虽然激进的利基创新可能存在,但是实现突破的机会很小,体制、外部环境和利基之间没有真正的互动,社会技术体制处于自我复制状态。②转变路径(transformation path):外部环境的压力较为温和,而利基创新的发展还不充分,无法利用大环境压力所提供的机会,那么现行体制内的行为主体会调整发展路径和创新活动的方向来应对压力。③重构路径(reconfiguration path): 从利基发展起来的一组彼此依存的创新开始在体制中使用,替代原有的技术组合来解决局部问题,随后引发体制基本结构的进一步调整。④技术替代(technological substitution):大环境层面出现颠覆性变化或冲击,打破了现行体制的稳定,形成了机会窗口,若利基创新也已经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那么后者将会突破现有体制的阻力并形成新的体制取而代之。⑤分裂和重置路径(de alignment and re alignment path):大环境出现多个巨大的突发变化,日益增加的体制问题导致内部行为主体丧失信心,体制将出现分裂并逐渐削弱,由于利基创新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分裂之初不会出现明显的技术替代。但是这种情形将会给多个共存却相互竞争的利基创新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形成的一个新社会技术关系成为体制重置的关键。
转型分类的提出增强了MLP思路的现实。下文我们将以MLP思路的历史分析元素及其对转型类型的解释为视角,分析我国电力系统现行体制中的行为主体、制度和基础设施之间的互动是如何产生长期的动态变化的,并探讨我国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的可能途径。
2 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
2.1 现行电力体制的特点以及内部压力
我国向低碳电力系统转型的方式将受到目前电力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技术体制的约束。这一小节将从电力需求、制度变化、定价机制,电源结构和系统运行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电力系统的特征及其动态发展。
(1)需求增长及其结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行业经历了持续和快速的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接近9%,跃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电力消费也是高速增长,从1980年到2009年,电力需求增长了12倍之多(从295 TWh增至3 660 TWh)[20]。目前,电力需求强劲的增速已经成为电力供应短缺的重要原因,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给现行的电力体制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有研究预测,到2020年,电力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涨幅从6 692 TWh到11 245 TWh[21]。以2009年的数据来看,这将意味着电力需求到2020年会出现2-3倍的增长,这对中国的电力系统而言将是个极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电力需求结构的构成变化也将对电力部门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工业用电需求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2008年增速首次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1]。自1990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等原因,居民和商业的用电需求大幅增长。在未来20年里,居民和商业的用电量很可能会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这对输配电能力,特别是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以及电网的覆盖面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2)制度改革。在过去30 年中,中国的电力部门的制度环境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逐步经历了1949-1985年的政企合一;1985-1997年以省为实体、集资办电;1997-2002年的政企分开;以及2002至今的厂网分开、联合电网、统一调度等制度改革的过程。目前中国电力已经形成在国家电力管理委员会(SERC)的管理下5大发电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大唐集团和中电投集团)和2大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基本运行架构,但是,电力部门的规划、项目审批和定价仍然是由国家发改委集中掌控的。显然,中国电力部门的制度改革是缓慢的、逐步的,且多为应对性的,而且当前的制度和电力部门的运行模式依然深深地根植于计划经济。
不可否认,电力部门的制度改革使电力工业逐步走出了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独家办电的格局,加强了地方政府和用电企业办电的责任和积极性,有利地调动了资源,拓宽了投资渠道,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促成了电力部门这多年结构性的大规模的扩张。中国电力系统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集中化管制与电力投资和运作决策的分散化相结合的这一独特的治理模式。但是,由于中央的集中管制日益不能充分体现目前电力部门经营分散化的特征,这种治疗模式的弊病日益凸显(最明显例子就是“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冲突)。
(3)定价机制。我国目前的电价构成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部分。近年来,我国电价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先后出台了多个电价改革配套实施办法;实施了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制定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实行脱硫电价政策;在东北电网推行两部制上网电价改革试点;公布了输配电价标准;颁布了可再生能源环保价格政策等。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仍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和调节,无法及时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和实际服务成本。此外,当前我国还没实现输配分开,输配环节还没有做到独立核算,也没有独立的输配电价,输配电价仍以购销差价方式体现,由电网内部核定,价格不透明,无法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使电力上下游节约成本,并且严重制约了电力的跨省跨区交易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以成本为基础的进一步的电价改革,特别是的煤电价格之争以及输配电价改革将是电力管理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22]。
(4)电源结构和运行。中国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比例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升起来的,尽管近十年来,中国的水力发电、核能和风能发电增长迅速,但是由于基数小,实际发电所占比例仍然十分有限。火力发电仍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力军。2009年,我国电力装机构成中,火力发电约占76%,其中燃煤机组占火力发电总量的95%;水力发电约为20%[1]。
电力生产高度依赖煤炭给社会经环境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火电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为了优化火力发电装机结构,实现电力工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国家采取“上大压小”举措。一方面,2006-2010年,关停小火电总容量达到7 200万kW,超额完成 “十一五”期间关停5 000万kW小火电的任务。另一方面,鼓励大容量的高效率的火电机组建设,至2009年底,高于30万kW的火力发电机组占总火力发电容量的69%,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发电效率,据中国电力委员会2010年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火力发电厂的平均发电煤耗已经比美国公布的相应数据低了12%[23]。
与此同时,电网建设加快,电网投资在过去几年成倍增长,从2005年的1 530亿元增至2009年的3 850亿[23]。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但是从整体上来讲,电网建设仍然滞后。首先,6大地区网之间和地区子网之间缺乏联系,这使得跨区或跨省的电力流动依然相当有限。虽然2007年开始实施了节能调度的五省试点,但是这一尝试在技术和经济上还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因为至今还没有其他省份仿效[24]。其次,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严重滞后。此外,目前的电网尚无法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输,而且,在一定程度已经阻碍了我国新能源的发展。以风电接入为例,由于电网支持力度不足、配套跟不上,已导致大量装机空置,无法实现并网发电,产能浪费显著。
总之,中国电力系统的体制层面具有稳定和不稳定的双重性。首先,电力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以煤炭为核心的社会技术网络和制度。由于煤炭资源优势,煤炭开采和发电技术的成本竞争优势,以及对技术,发电厂,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累积(形成了巨大的沉淀资本)以及配套的制度建设,使得目前的体制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具有极大地内在稳定性。系统内经历的变化大多是渐进式的,缓慢的、以维持现有制度结构为目的的改变。可以说,中国的电力部门深深地被锁定在一个高煤、高碳的发展路径之中,低碳转型必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然而,这一体制现在也面临着不少内部压力或不稳定因素。如供求失衡问题(2004年的“拉闸限电”和今年湖南等省出现的“电荒”现象都是具体的例子)、电价与成本矛盾、基础设施投资压力、电网建设以及输配电系统滞后,以及制度改革滞后等等。这些内部压力将与来自外部大环境和利基两个层面上的压力相互作用,促使电力系统低碳转型。
2.2 外部大环境对电力系统现行社会技术体制的压力
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受到来自外部多方面的压力,其中一些压力具有国际共性,但更多的是具有中国的特有性。这种特有性源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源于经济正在经历以工业为基础向以消费为基础的转变,源于生产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源于自然资源禀赋造成的中国电力部门对煤炭高度依赖,等一系列现实基础。
综合这些因素,外部大环境对电力系统现行的社会技术体制形成的压力表现为以下方面:国内公众对环境问题和气候变换的认识日益加强,接受应对性改变的意愿和要求随之加强;中国的碳排放量已经位列世界首位,国际上对中国不断施加碳减排压力;政府已经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并以承诺国内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5%,尽管这两个目标都不是直接针对电力部门的,但是电力部门是中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同时它也是唯一能在未来一二十年中大量融合非化石能源的部门,因此电力部门的低碳转型是这两个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国内公众对电力供给能力的关注和担忧;国内电煤的供应和煤价波动,国际油价的上涨和波动;国际经济和金融条件的变化(如金融危机会对电力部门的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等方面形成影响)等。
2.3 来自利基层的压力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与电力相关的低碳或零碳排放的能源技术已经被大量地开发出来,如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核能、生物质能,地热、潮汐能、碳捕获与碳封存技术等等,有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性,但大多还出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这也意味着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机会是可预见的。虽然近年来,在我国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新能源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核心技术的掌握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都相当有限。利基对现行高碳电力体制尚无法构成实质的影响。
3 我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路径类型构想:一个概念性框架
第二部分从体制,大环境和利基三个层面简要地分析了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和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历史过程。应该说,我国电力部门实现低碳转型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结合上面介绍的转型路径,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来分析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路径特征,以及政府转型治理的重心。由于现行体制已经面临着多重的内外部压力,因此,单纯意义上的复制路径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任何社会技术体制中,以已有技术的渐进式创新为特征自我复制过程是一直存在的);另外,鉴于目前的激进的能源技术创新利基的多样性和各自固有的优缺点,现行高碳体制被完全替代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里也不考虑技术替代路径。
路径1:短期的转变路径(2011-2020)。这一路径将延续和发展现有体制结构和治理模式,但更强调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的作用。转型过程将主要通过体制内行为主体加快应用渐进式的能效技术和清洁技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制度为应对措施,以解决体制内部矛盾和压力位主要目标,同时实现政府2020年的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
由于燃煤火力发电的主体地位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转变路径的核心就是政府和电力部门要加倍致力于节能和提高效率,这既包括提高电力部门的生产效率和运作效率,也包括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相应的转型治理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政府的主导下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要逐步依据市场规律深化电价改革、煤电结构改革和制度改革,来解决电煤价格之争和电价与成本矛盾[22,24-25],继续调整和优化我国火电装机结构[13],协调中央集中管理与地方分散办电的关系[26]。其次,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的能效标准和环境标准(包括制定强制性标准和相关法律),同时结合优惠性的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能效技术和清洁煤炭技术和设备的投资,研发及应用,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再次,稳步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加快电网投资,并将可再生能源的产能纳入电网建设。最后,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到我国电力部门的建设中,特别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获取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帮助电力部门实现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简而言之,短期内,电力部门仍然是在政府活动的严格约束下,确保安全、可靠和价格合宜的电力供给,同时通过节能和能效措施实现减排目标。
路径2:中期的重构路径(2020-2050)。这一路径将基本实现电源结构实质性改变以及电力部门市场化。火力发电比例逐步下降,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合作完成社会经济的用电需求,和更高的减排目标。电力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态。
前文指出,2020年我国电力需求可能增至2009年的2-3倍多,在充分考虑非炭火力发电的能力的基础上,这相当是到2020年,燃煤发电的比例(65%-79%)甚至还有可能要高于2009年的78%的比重[23]。如果是这样,电力部门对我国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的贡献将会很小甚至为负的。也就是说,2020年之后电力部门将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燃煤发电的其他负面效应更为凸显,更大的外部大环境的压力削弱了高碳高煤的电力体制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来自利基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强。路径1中,由于政府政策的推动,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利基市场已经形成,它们作为互补性能源的潜力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尚未对高煤电力体制的基本构架形成影响,因而仍为转变路径)。
因此,在中期,转型治理的重心,应由短期的维护现有体制的稳定性,转为促使现有体制基本结构发生变动,使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形成良性竞争,逐渐打破燃煤发电的垄断地位。在继续推进火力发电的能效提升和清洁低碳技术的创新的同时,政府的能源政策和电力部门的产业政策的重心,将逐步转移至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上。政府通过政策和规制,制定任务性的目标,引导体制内外的相关行为主体从发电、售电、输配电各个环节的建设上将可再生能源纳入重点考量;同时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技术和投资激励,建立和完善发展配套的制度和法律基础。
随着体制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进入可再生能源市场,新的利基创新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相应的使用惯例,基础设施、网络和制度也逐渐得以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潜在的成本优势和减排作用将会形成,其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对煤炭发电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和挑战。电力系统现行的以高煤高碳为特征的社会技术体制被部分替代。因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是这一路径在我国的最佳描述。
路径3:长期的重置路径(2050-)。这一路径将最终实现高煤高碳的电力体制被新的低碳体制取代。这可能需要50-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时间的长短可能取决于全球的碳减排努力和国际技术发展与合作)。
显然,长期中政府转型治理的核心是实现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体制的新的能源技术的攻克和突破,并由此促成新的社会技术关系的形成,以替代现有的技术体制。
应该说,经过中期转型过程之后,高煤高碳技术体制对电力系统的锁定效应被极大地弱化了。因此,在新的主导性的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尚未形成之前,政府应该进一步为已经取得一定成本优势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和基础设施提供持续的政策激励。如加速建设有利于支撑低碳电力发展的输配电网结构及其配套设备;快步推进各种低碳能源发电的联网和调度,逐步合理和完善新的电价体系,从根本上缓减电力需求和碳减排压力。
然而,在世界范围,至少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单个发电技术,不论是基于CCS技术的煤炭,核能或其他能源选择都不可能完全替代目前的碳密集型的电力供给。这将意味着,实现长期路径,需要继煤电革命之后出现新一轮的能源技术革命。但是技术革命由哪一种(或一类)技术主导,在何时发生,由哪个(或哪些)国家引导却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从长期来看,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治理策略是,我国政府需要致力于新的低碳技术的开发,扩散和应用,以在未来获取技术上的制高点,同时降低体制本质转型的成本和风险。
但是,目前我国在低碳技术方面整体上却处于不利的地位。2010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该报告指出,我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这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是我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这表明,对我国而言,70%的减排核心技术需要“进口”。换而言之,努力地提高我国能源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应该是长期转型路径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和要求。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处于哪种类型的转型过程中,转型治理都要避免电力系统陷入新的不利的锁定效应之中。由于众多的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还处于利基发展阶段,长远的相对优势还不明朗,新的更具优势的技术还有可能出现,未来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长期目标下,指导我们的中短期的行动,特别是中短期的创新行动和创新干预。对政策制定者来说,转型治理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困境就是,如何在不同的低碳技术选择中维持合适的多样性水平;同时还要保证这些选择能获取足够的递增收益和学习效应来挑战现行体制中的主导技术。而资源的有限性更是加重了这一困境,因为选择的多样性意味着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如何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利用,同样需要权衡取舍。因此,转型治理的基本思路应是一个本着适当的多样化的选择组合,不断的学习过程和适应性的政策调整相结合的演化思路。
4 结 语
作为我国耗能主体,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优化大大滞后于发达国家。积极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减排、环境和能源安全等问题与经济发展目标之间日益严峻的冲突的必然途径。
本文以社会技术转型理论的多层视角为研究思路,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对我国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分析框架在理论和方法上丰富了目前我国低碳转型的讨论,对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的行为主体也可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体系已处在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阶段,而我国从煤炭向石油天然气等高效能源转变的过程还没有完成,如果把农村能源问题(目前我国农村还处于薪柴向煤炭转换阶段,中国是烧秸秆最多的国家)也列入其中,可以说中国是三个能源变革同时进行。因此,如何进一步应用MLP思路,研究我国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电力(或能源)体系低碳转型,以及转型的政策和社会含义,还有待我们更为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电力委员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0[M].中国电力出版社, 北京. 2010.[ China Electricity Council (CEC). China Electricity Annu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0[M].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Beijing,2010.]
[2]Smith A, Stirling A, Berkhout F. The Governance of Sustainable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s [J]. Research Policy, 2005, 34:1491-1510.
[3]Rip A, Kemp R. Technological Change [A]. in S. Rayner, E.L. Malone (Eds.). Human Choices and Climate Change, vol. 2[C]. Columbus, Ohio: Battelle Press, 1998.
[4]Geels F.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s as Evolutionary Reconfiguration Processes: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and a Casestudy [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1257-1274.
[5]Geels F. Processes and Patterns in Transitions and System Innovations: Refining the Coevolutionary Multilevel Perspectiv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5, 72: 681-96.
[6]Geels F.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e Transition in Water Supply and Personal Hygiene in the Netherlands (1850-1930)―A Case Study in Multilevel Perspective [J].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5a, 27: 363-97.
[7]Geels F. The Dynamics of Transitions i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on Pathway from Horsedrawn Carriages to Automobiles (1860-1930)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5b, 17(4):445-476.
[8]Geels F. The Hygienic Transition from Cesspools to Sewer Systems (1840-1930): The Dynamics of Regime Transforma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7):1069-1082.
[9]Verbon G, Geels F. The Ongoing Energy Transition: Lessons from a Sociotechnical,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Dutch Electricity System (1960-2004) [J]. Energy Policy, 2007, 35: 1025-1037.
[10]Foxon T, Hammond G, Pearson P. Transition Pathways for a Low Carbon Energy System in the UK: Assess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Largescale and Smallscale Options [C]. Paper presented at 7th BIEE Academic Conference, St. Johns College, Oxford, 2008, 24-25 September.
[11]Foxon T, Hammond G, Pearson P. Developing Transition Pathways for a Low Carbon Electricity System in the UK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0, 77: 1203-1213.
[12]蔡丽丽, 赵子健, 赵旭. 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的政策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64-70. [Cai Lili, Zhao Zijian, Zhao Xu. The Policy Analysis about the Low Carbon Transformation [J].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1, (1):64-70.]
[13]路石俊, 杨淑霞, 林艳婷. 低碳经济下电力行业发展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2):82-86.[Lu Shijun, Yang Shuxia, Lin Yanting.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Industry for a Lowcarbon Economics [J]. 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2010,( 2):82-86.]
[14]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 (3): 68-72. [Zhuang Guiyang. Pathway and Potential Analysis of Chinese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J].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05, (3): 68-72.]
[15]Green K, Foster C. Give Peas a Chance: Transformations in Food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Systems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5, 72: 663-679.
[16]Elzen B, Wieczorek A. Transi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Through System Innovation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5, 72: 651-661.
[17]Kemp R, Schot J, Hoogma R. Regime Shifts to Sustainability through Processes of Niche Formation: The Approach of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J].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8, 10: 175-196.
[18]Unruh G 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0, 28: 817-830.
[19]Geels F, Schot J. Typology of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 Pathways [J]. Research Policy, 2007, 36: 399-417.
[20]刘希颖.中国电力需求预测与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D].厦门:厦门大学,2009.[Liu Xiying. Electricity Demand Forecast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Industry in China[D].Xiamen: Xiamen Unversity,2009.]
[21]张斌. 2020年我国电力消费及其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J].中国能源, 2009,(3): 28-31. [Zhang Bin. Scenario Analysis fo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Intensity for China for 2020[J].Energy and Environment, 2009, 3 (27), 28-31. ]
[22]刘振秋,唐.关于当前煤电价格矛盾的再认识――兼论电价改革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关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 12-14. [Liu Zhengqiu, Tang Zheng. Recondisering the Prevailing Conflicts of Coalelectricity Prices [J]. Price Theory & Practice, 2009(1): 12-14.]
[23]Kahrl F, Williams J, Ding Jianhua, et al. Challenges to China’s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Electricity System [J]. Energy Policy, 2011, 39: 4032-4041.
[24]Gao C, Li Y. Evolution of China’s Power Dispatch Principle and the New Energy Saving Power Dispatch Policy [J]. Energy Policy, 2010, 38:7346-7357.
[25]蔡皓.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问题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 22(4):171-172. [Cai Hao. An Analysis of Problems with the Regulation of T&D Costs in China[J].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0,22(4):171-172. ]
[26]王建. 地方政府辨[J].学习时报,2006,352:42-47.[Wang Jian. An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J]. Study Times, 2006, 352:42-47.]
Exploring Transition Pathways for a Decarbonized Electricity 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the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 Approach
CHEN Zhuochun1 YAO Sui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