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专业古建工程范文

专业古建工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专业古建工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专业古建工程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国家示范高职;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

目前,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已完成建设任务,经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合格后,正式成为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承载着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是我国高职教育全面推进的一项试点,改革才刚刚起步。因此,在示范项目验收后,示范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决不能浅尝辄止,还需要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示范建设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引领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功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培训的基本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制基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合格验收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功能,为高职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平台、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一)继续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高职教育要改变买方市场现状,必须继续深化“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内涵[1],争取政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供需双方都来关心学生培养质量的局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需要政府根据本地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布局,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配套,建立一套刚性制约机制,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需要政府主导行业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政府明确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明确行业制定区域性的职业分类标准、职业人才规格、职业准入标准,提供区域性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符合行业标准;需要政府搭台,建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长效机制。

(二)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间,各建设学校均搭建了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的建立,为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建设期短,管理平台的架构还不尽完善,平台的内涵建设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

1.建立“多元化”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架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政府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表现为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共建学校的办学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二层次的平台是政府与行业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三层次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根据“双赢”原则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办学管理平台架构的层次性决定合作的力度和效果。

2.完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从学校层面,需要继续争取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完善三个层次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制度建设,使合作办学制度化,而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合作办学管理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从专业层面,应该充分依托学校搭建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在形成的机制和建立的制度保障下,进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专业的资源优势,搭建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运行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有的专业可依托专业的场地资源、人才需求优势等“引企入校”,形成利益共享的管理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专业,还可根据行业对特殊岗位人才急需的情况,采用“订单培养”方式,根据企业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专业的教学管理平台。

二、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时间短,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专业的比例较低等原因,重点建设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尚需要进一步深化,况且重点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也需要在学校其他专业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因此,将阶段性建设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性的实力,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院校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一)专业设置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基础。高职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高职专业的设置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要根据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的特点,充分研究地方和区域的产业布局,准确定位高职专业的服务行业,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找到行业背景。二是高职专业的设置要有人才需求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充分研究服务地方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充分研究地方和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中长期需求情况,只有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有需求的渴望,才可能存在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变闭门办学为开放式办学,掌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摸清所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脉搏,动态地优化专业结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实施的行业条件和需求基础。

(二)专业要采用“校企合作”的建设模式。高职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实现专业建设的“六个共同”,即:校企共同定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共同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评价;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推行 “六个共同”的专业建设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尽管实施难度较大,但是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的努力方向。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共同进行的专业建设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可以凝练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满足三个设计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其“高端”和“技能型”可以理解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复杂程度较高,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一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同时满足三个设计目标,即“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定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的模块设计”。

(二)树立两种课程观念

课程体系设计一是要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为设计依据,以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获得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体系。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积极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课程设计上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以达成课程的目标。

(三)遵循一个生成机制

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职业岗位群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即先定位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接着分析完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需要职业能力和素质,然后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来开发课程。这样,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实际,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员工的能力要求,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课程体系设计可采用两种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一是职业导向的系统设计法,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融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二是能力导向的系统设计法,选择职业岗位群的“能力”为载体,系统设计支撑岗位群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四、推行“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在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就成为高职院校深化专业建设内涵的具体工作。

(一)深化“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

“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是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高职课程的建设方式。校企共建课程的最大优势在于,兼职教师熟悉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熟悉岗位员工的职业成长规律,便于开发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专职老师熟悉课程的教学规律,便于开发适合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中,专兼职教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选择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保证高职课程“工学结合”目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可实现高职课程从学科导向课程向工作导向课程的过渡。

(二)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以“工学交替”等形式实施,在实践中可以是传统课堂和实训室的交替,也可以是传统课堂与企业车间的交替。课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工”,是把实训实习当作课程的一部分,当作课程来实施,进行“工作化”的管理,运用“工”的途径,达到“学”的目的。同时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考核评价,建立以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作品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等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

五、建设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

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是实施“工学结合”的物质载体,师资和实训条件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第2篇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各实验室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体制改革,很多学院都成立了实验中心,建立了平台。通过专业评估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对实验室的规模、人、财、物的利用和各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和整合,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办学效益。

2专业评估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土木工程专业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重新修订了培养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并依此为依据修订实验指导书。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工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1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

土木工程专业把实验教学分为三种类型:基础验证性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创新性实验。三种类型实验相互结合补充,建立了一个实验内容的设置从简单到复杂逐渐积累深化,实验内容环环相扣前后衔接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通过专业评估建设,实验中心把学院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整合,建立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设立共享平台实验岗位,把用途广、使用较多的大型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而对于专业面窄、专业性较强或者是专门为某项课题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在由学院共享平台实验员监管下给课题组兼职人员负责代管,从而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减少了资金投入,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实现了多学科的协调发展、交叉融合和资源共享,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支撑平台,更好地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服务。

2.3加大土木工程专业实验选修课和实验公选课力度

土木工程专业原来的实验公选课开设科普基础类实验,实验选修课开设专业类实验,现在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选修课和公选课增设了跨学科综合类实验项目,综合类实验是使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发挥特长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设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基金,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设立专项基金供教师申报课题,从本科实践教学的全局出发,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着重从实践教学结构整合与重组、实验方法、内容和手段等问题的研究和优化这些方面的综合改革进行研究。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意识与能力和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的能力等。这一举措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大家纷纷参与集思广益,实践教学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原有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把教学过程中原有的“教师督导制”改为实行“双督导”制,即学校教务处或专业教师督导和学生督导穿插检查并打分。学期结束后由每个学生填写实践教学质量调查反馈问卷,对教师主讲及指导、实践内容和条件、实验室设备及环境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考核要求,实践教学通过开学准备阶段自查、期中教学过程检查、期末结束抽查等形式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6通过举办和创造各类活动和实践机会多途径渗透,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通过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立项工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毕业后走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把教师科研充分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教师很多国家、省部级项目现在基本都有本科生参与其中了,让学生随时跟踪科学前沿,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明专利、参加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申报和维护专利费用全部由学校专项经费承担。把参与这方面工作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并与素质测评和奖学金挂钩,并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和本校研究生。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专业评估促进了学校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实验室的人文环境

原来土木工程专业的各个实验室受历史原因影响,实验室分散,分布在学校的几个不同的综合楼内,用房面积不足,管理难度大,特别是结构实验大厅是由原来的实训实习工厂改造而成的,条件差,面积小,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资产处反复与其他学院沟通协调,把多个实验室通过进一步合理规划、整合等办法扩大了实验室面积,暂时缓解了实验室面积紧张的问题。学校还投入大量资金重建了结构实验大厅并已建成完工,现已投入使用。现在学校又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为土建学院修建实验综合楼,目前工期还在紧张进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实验综合楼的建成,土建学院实验室将彻底“旧貌换新颜”。另外,针对部分老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的问题,学校还专门特批了专款购置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并划拨专项维修基金,开启“绿色通道”,快速处理急待维修的设备,使得全院实验设备完好率和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土建学院实验室硬件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和科研的人文环境。

4专业评估促进了实验室管理,推进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

为使实验室管理水平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土建学院实验室实行“三级管理责任制”。中心主任由学校聘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通过竞争上岗由中心管理;实验教师竞争上课实行流动制。加强制度化管理,制定了十几项相关管理规定、制度和办法,涵盖了实验室建设目标、管理体制、岗位责任制、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主任和教师管理职责、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设备的购置、安装验收、帐、卡、物管理,设备维修、报废、赔偿等管理、安全防护管理等,使实验室管理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有制可查、有量可衡,职责分明、管理有序。从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强运行机制管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监控,规范了实验教学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验室面向全校教师、学生进行全天预约开放,对社会开展有偿服务。

5专业评估促进了实验队伍建设,调动了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3篇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ZHANG Liangbin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n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sessment is essential to protec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strengthen national management, and enable graduates to better fit the market work to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ducational standards.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ssessments of key point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1 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质量评估关键点

1.1 建筑工程专业教育对地质勘察内容的细化程度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两种,其勘察的主要对象可分为工业厂房、民用校舍、公立医院、地基处理等内容;其勘察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实际地质情况测绘、土试样、室内或者现场测验等等,然后采用多元化手段对测量的地质细则进行准确分析,制定不同施工阶段的工程报告文件。在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程中要确保各项勘测指标到位,其中主要的勘测内容可分为:一必须要核算清楚承建项目地基的实际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的各项参数,提供准确数据为施工创造可行性条件;二准确勘察地下水或者其余暗性物质对地基的影响指数,提供地基稳定性报告,深入研究建设场地的地质状况;三对设防工程超过六度的项目进行地震效应核定,对于可能出现的病险进行清除或其余可行性方案;四对总结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耐心分析论证,接着对施工设计、建筑、以及针对降水地基的处理提供便捷性方案。因此,加强建筑工程专业教育对地质勘察内容的细化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1.2 建筑工程专业教育对施工地基的重视程度

基础作为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假如地基自身有足够的承载力,那么地基的布局方式就可和竖向布局一致,在荷载或土质等外在因素作用下,就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模式,接触面的扩大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操作。但是相比较于独立基础的样式,造价昂贵的特点使其只有在必要时才会使用。无论哪种模式,地基的根本作用是将外在强大的荷载力尽量均匀地分散在地基上,使得压力可长期被地基承载。所以,地基的分离程度与承载能力形成反比效果。有些时候,柱子和墙体可以分别支撑在自身的条形或方形基础上,但是,当在建项目只有少数的几米高时,只需要墙下条形和方形基础结合,就能够达到压力转移的目的。只有在建筑物庞大,高度较高的情况下才会采用伐形基础。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加大建筑工程专业教育对施工地基的重视具有重要意义。

1.3 建筑工程专业教育对防渗漏技术的研究程度

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技术研究是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温度压力等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渗漏问题成为施工后期最大的问题。常见地方有公路桥梁,民屋建筑,公民住宅等等,不同的教育程度和因素影响,都可能会导致后期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给实际的工作人员带来重重困难,甚至影响到工程结构质量的安全稳定性。所以,在装饰环节中,要注重顶棚抹灰与楼底工作的先后顺序,应该先进行楼下抹灰,而后才是顶棚作业。因为进行浇水的话会顶棚会在水的渗透作用下发生膨胀或断裂等现象,抹灰层和混凝土之间粘力减小。在浇筑混凝土底层也会由于专业技术掌握不到位,工作人员机械操控失误导致工程裂缝现象出现。在工程的装饰环节也要注意自上而下的安装步骤,充分考虑完工后水电暖的大致安装位置,做好调试工作,用强大的专业知识保证施工秩序的有效进行。总而言之,从建筑渗漏问题的产生原因入手,加大建筑工程专业教育对防渗漏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4 建筑工程专业教育对造价影响要素的界定标准

传统的工程造价只是作为一种获取造价数据的工具存在,对造价数据获取的时间没有要求,因此,数据缺乏实时性就会导致后期的造价问题纠纷不断。造价数据是工程预算最基本的前提之一,实时的造价数据对于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获取全方位造价信息的局限性,其中很多数据都是经过伪造得来,给业主造成了很大损失。传统系统中的造价信息也不完整,无法为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基础。另外,传统的工程造价流程是初步设计期间制定概算,施工图设计期间制定预算,工程结束后制定结算,期间所(下转第75页)(上接第62页)涉及到的预算信息只是作为一个被动核算的工具出现,没有充分发挥造价管理对于成本控制的巨大作用。以至于最后结算过程中,由于预算情况的不及时,产生了一系列索赔事件,耗时耗力耗财。此外,业内建筑企业基本没有形成自成一体的定额制度,工程清单的模式便失去原有的意义,未能从根本上形成对造价的控制。传统的管理体制对建筑项目影响非常大,内部管理者只是继承了传统习惯的定额价格管理制度,未能根据时展,充分结合当代技术,所以在投标报价方面的工作力度依旧欠缺。另外,建设项目合同的不规范问题经常会出现在签订合同的环节。合同标本的规范性是最为常见的问题,拟定者代表自家态度,缺少公正性,承包人的名义也被乱用,给预算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当下实行的是工程量清单制,为了更好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条文制度,更好地规范相关人士的合同公正性,在合同中设立的新增条款要特别加以注意,在工程项目出现变动以及对意外事情的处理方式上面,存在的一些暗箱操作也要着重去解决和完善。总之,建筑工程专业教育对造价影响要素的界定标准对于工程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质量评估优化建议

2.1 加强工程基础结构设计的评估

工程基础结构的设计需要综合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建造项目的使用要求、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商定,要确保建筑项目完工后不会由于承载力过度而发生渗漏甚至倾斜倒塌等现象。专业教育上必须要求设计操作人员按照报表数据设计结构,严格计算地基的实际承受力度,如果报表数据存有较大偏差可要求返回进行二次测量。而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由于特殊情况发生地基的渗漏、沉陷、倾斜等不可预料情况,应和数据勘察部门及时追查原因,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迅速进行设计修改,做好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工作,防范于未然。

2.2 加强温度控制的评估

温度的影响基本上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专业教育质量评估过程中必须对温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放模块的温度最好是控制在30~50℃之间,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50℃左右,对其进行浇筑工序时要充分发挥表面的散热性能,压缩混凝土的厚度。夜晚空气温度下降也要对其进行保湿,冷水冷却是典型的应用措施。专业教育中应特别标明实际操作中对于混凝土搅拌工作实时监察的重要性,以防浇筑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3 加强技术交底工作的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各个时段的施工进度进行及时技术交底也是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评估工作对于工程完工质量,各部门施工状况都会产生影响,管理人员应综合整体数据,统筹项目建设。尤其是针对隐蔽工程更需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其中包括施工应用材料,设备应用与采购,已完成部分隔离状况,具体项目的技术规范标准等。大项目管理者要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要与各项目小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操作人员,小组长之间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流,进行整合归纳后上报。加强技术交底工作的评估,让员工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等等,最后形成统一的质量认识标准,更好地完成建设工程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4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古建筑工程技术集中式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各地要引导示范院校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改革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依据教育部文件精神, 2010年我院开始申报古建专业,结合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同期启动,集中授课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强化学生能力为目标。现就本教学方法教学特点,试点教学实施过程,推广意义作总结说明。

剖析高职建筑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量化技能训练时间和评价标准。将课程转化为任务链。

高职建筑类专业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将建筑类专岗位技能转化为课程任务,分组完成教学任务,集中式技能训练。分析建筑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和高职职业岗位技能,将每种能力量化到对应的课程中,把课程内容转化为递进的任务链,通过对每次任务的完成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按学生的兴趣点组成团队完成任务。以集中时间、强化训练来实现技能的掌握。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巩固和强化专业岗位技能。例如,岗位基础能力中的色彩协调能力绝大部分是在美术基础课中完成的,我们将色彩协调能力转化为三个任务:单多色渐进、色块组合、色调变化。此三项任务分三周完成。按兴趣和能力分组的学生完成单向任务时会产生集体荣誉感、促发团队精神。在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水平有客观的评价。并在比较和合作中促进了学生追求进步的信念。这样就实现了专业能力提高的同时感受岗位气氛,使学生拥有更强的就业能力。

能力集中授课是指将古建专业的职业基础技能课程和岗位实践技能课程集中时间,连续强化训练。将传统教学中以周别为单位的授课顺序,根据课程性质及职业能力需要,改为分任务、分阶段集中训练,将传统教学中各门课程教学时段平均分配,改革为集中时间连续教学集中时间,打“歼灭战”。

实践技能课程是推动专业学习的基础和源动力。就古建筑专业而言,美术基础、彩绘作、油漆作、木作、瓦石作、古建测绘等课程对学生从专业的感性认知到进入学习状态最终掌握职业岗位技能都起到指导性作用。我们将这些课程集中时间、师资教学,深入、深刻、深层次的挖掘专业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学到最有用的“渔”而非“鱼”。以期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拓宽学习思路,拓展后续学习空间和提高学生自主后续学习的目的。

二、依据职业岗位技能目标,以集中授课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倡导学生自主式学习。

古建筑专业是一门自成系统的学科,是一门融艺术与科学为一体的专业。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古建筑修缮和仿古建筑市场日渐繁荣,在古建筑行业中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规范和良好的行业竞争机制。高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据有良好的后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市场紧缺,高校的古建筑专业培养方案和思路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就业。国内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基本延续中专或本科教学模式。我国高职高专学制一般为三年,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让学生一技多能 ,拥有岗位职业技能和后续学习的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集中授课教学法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教学强度,强调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思维习惯。所有教学内容直指岗位技能。集中授课教学法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对于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有推广意义。

三、针对岗位需求的教学实践进程,工作室制教学管理,按兴趣点和任务目标分组教学。

古建专业集中授课教学思路

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中,以彩绘作为例,建立工作室制,每个教师有固定的实训室,在完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后教师可以按个人风格安排教学内容和传达个人绘画技巧。保证学生技能掌握的和审美趋向的多样性。具体教学按学生兴趣点和教学任务目标分组进行,第一周为学生讲解彩绘作的制作流程和工艺样式,将学生随机分为几个小组,教学内容以造型基本手段和彩绘三大样式为主。目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建立基础能力。第二周将前一周兴趣和基础能力表现一致的学生分配成一组,教学内容三大彩绘种类任选其一,重点突出和表扬学生的表现技能。第三周重点辅导每组表现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使掌握较好的学生作业有质的飞跃,较差的学生能加快进入研究状态。第四周安排学生依据个人所长作业风格自由组合,教学内容以技法巩固和体现个人风格相结合。四周的教学以每个小组完成指定任务情况给予客观评价,成为学生结课成绩。同时教学中另一方面是为学生说明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对其今后专业学习的作用和指导性。使学生建立长期有效的专业思维习惯。保持良好的专业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

在每个阶段都进行小组教学观摩和公开作业讲评,教学观摩可以让学生开阔眼见,客观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公开作业讲评是让学生了解评价的多元方式,增加学习的自信。有成就感就会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评分以鼓励学习为目的,以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目标。

四、 建筑类专业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是体现高职技能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古建类专业集中授课教学法是在教学实践中分析职业基础能力及职业岗位能力中进行的。古建类专业的大部分课程的实践性训练方法和感受性进步方式允许其可以集中授课。集中时间和精力的学习,对技法操作的掌握和专业思维习惯的形成都非常有好处。尤其是一些实践性课程连续的强化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其次,集中授课使课程学习周期缩短,产生学习的紧迫感。从教与学双方宏观效能来看,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整合了教学资源,集中了教与学双方的精力,教学效能显著提高。从教学微观层面对比,集中式授课对绘画课程技法的掌握巩固以及专业学习的连贯效果更加明显。对于任何一种学习来说, 最大的动力莫过于自我对学习本身的内在需要, 也就是说, 对专业的酷爱是自我学习的最好教师。由于集训时学习成绩明显,业绩是兴趣的导师。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来看,集中式授课亦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同时也发现了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结束后的巩固也是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否则会出现学过即忘的结果。另外,精力和时间的集中,绝大多数学生较入学前有了明显得提高,尤其对一部分入学前和基础较弱的学生效果明显,成绩的进步也增强了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对其今后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有约百分之五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造成这部分学生进步滞缓的原因可能是操作的技术性问题,亦或是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第5篇

关键词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14-02

引言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它是理论转化为实践、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的关键步骤[1]。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验证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信工程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应用型通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2]。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自建院以来,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系对实践教学一直非常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初步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较大的不足: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跟不上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要求。

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实验教学上。对独立学院来说,实验设备多数为独立的实验箱,且台套数不足,设备多年不更新换代,设备落后,仅能满足基础实验要求,且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按实验指导书步骤一步步做下去,看看实验现象,或者通过示波器测一下波形,记录、处理数据,符合实验理论原理即可完成实验。一旦实验数据有误或出现故障,学生就不知所措了,整个实验处于“老师在教,学生一步步跟着做”的状态,这种传统的实验模式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学生不做实验、应付实验、抄袭报告。由于实验室建设滞后,实验设备数不足,多人用一台设备,导致部分学生得不到动手的机会。师资力量不足,实验教师疲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精力进行新实验开发,而且受实验箱电路结构设计的限制,能够开出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较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这也制约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习机会少。

学生没有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仅要求在大三暑假自行寻找公司实习,开学后带回实习报告和单位考勤表。这不能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甚至部分学生弄虚作假,不去实习。即使有实习单位的学生也不能保证在通信公司实习。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未见过真正的通信设备,只能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效果不理想。

(三)实践教学缺乏详细的、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二、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本文依托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重新整合我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分为实验与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实习、职业技能认证、毕业设计、科技创新六个模块,实行大学期间不断线实践训练,同时把通信工程专业能力细分为专业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拓展创新能力[7],并把这些能力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中。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能力分析如图1所示。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2]。当前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较少,有的文章仅对实践教学体系中某一方面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研究,如文献[3]从课堂教学角度、文献[1]从毕业设计角度、文献[4]从企业实习角度、文献[5]从校企合作角度、文献[6]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分别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做了研究。

本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引进企业全员管理理念,把学院、系、任课教师(或导师)、辅导员、学生共同纳入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样可以建立预防性过程管理制度,使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主要环节、各个因素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整体实践教学质量。本文参考文献[7]和其他文献研究成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为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教师授课质量,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也深深的感到,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质量评估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衡量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的,而且体系本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精心论证,使体系更细化、更科学、更完善、更具有操作性,以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平.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的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28(5):103-104

[2] 胡永祥,杨伟丰,蒋鸿.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25(3):105-108

[3] 陈红. 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6):159-161

[4] 边林洁.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通报. 2013,29(6):229-233

[5] 马瑞,陈元新,何纯芳.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54-156

[6] 朱幼莲,钱志文,贾中宁.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5(4):58-61

[7] 张兴旺. 高校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江西化工. 2007,3:137-139

第6篇

关键词:建筑 评估 模式 设计

当前,建筑行业的前景方兴未艾,建筑类办学机构的发展也是呈现出一派日新月异的景象,通过这几年我国有关建筑工程专业招生的统计数据可以表示。

但是,土建类专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如土建类专业结构失衡;建筑工程类专业办学条件仍不平衡;专业教学改革总体滞后;行业企业的参与度不高等。所有这些不足,有待于国家通过一种示范形式设置办学能力最底线。以下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模式分析,提出对当前正要进行的对建筑类专业进行办学资格评估的理解和应用方式。

一、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工科教学模式的认识

1、对常用的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常采用课程教学模式,对其进行分析,具有以下优点:如逻辑关联性强,有利于学生最有效地掌握已为人类所获得的知识;知识系统性强,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继承和接受人类的文化遗产;教学成本较低,学科课程多以传授知识为基础,较易于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从教学安排看:理论学习与实训相分离;从教学内容看: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从教学顺序看:理论先行,实训在后;从教学方法看:教师为主角,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从教学评价看:重记忆、轻理解,远离工作经验;从教学效果看:其提供的职业学习机会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近年来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已逐渐被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所替代。

2、对实践教学模式的体会

在国外,德国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双元式”;英国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三明治”和“现代学徒”;新加坡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教学工厂等,都是一种实践教学的模式。

在我国,实践教学方面已提出了“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等各种教学模式。其实,在我国最早的实践教学是企业办学,各大企业自主创办了自己的技工学校等形式,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许多的教学过程就是在车间进行的。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两种形式,一是政府办学,一是民办学校。都是一种独立于企业的办学形式,由于这种办学形式与企业联系少,所以,企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学生到企业去项岗锻炼有一定的困难,但实践教学又必须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国家推行的教学资格评价正是适应了这种建筑类专业发展快,教学实践要求高,办学能力必须达到相应要求的情景。所以,进行建筑类专业教学评估是势在必行。

二、对建筑类各专业教学资格评估后教学模式的认识

以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是要求办学机构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合开设专业的教学形式,相当于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进行探索。现在,国家建设和教育两个行政主管部门推动的对建筑类各专业教学资格评估,相当于为建筑类各专业的教学模式选择提供了一个示范文本,将极大地推动相应专业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新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基本要求”。从以下几方面规定: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教育内容及标准;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学习深造建议等。

(二)教学实训导则 从以下几方面达到:教学实训导则是以具体专业规定,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方面,导则以正文表达校内实训内容,以附录形式表达校外实训内容。

校内实训师方面,根据校内实训职能要求,要求设立专职和兼职实训教师,每个实训项目不宜少于2人。专兼职任教师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三)行业论证 从以下几方面体现:评价要素包括条件、过程、结果三方面,以结果为主。评价指标体系由A资源条件、B教育过程、C社会评价、D就业状况、E职业发展、F社会服务等六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44个观测点组成。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办学能力上应体现的特色

即将进行的教学资格评估,必将对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如同对建筑类专业教育机构重新洗牌的效果。作为建筑类办学机构,应非常重视这项举措,及早准备。

按照以上国家两部委推行的教学评估要求,建筑工程专业专业应尽快调整教学模式,与国家推行的教学模式统一起来。首先,建立满足教学资格评估的研究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和推动这项工作;

1、按评估要求,建设相应软件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要求,建设和完善11个以上实验实训室,并达到校内学生实训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建设和补充建筑构造、建筑制图模型室;建设本业专业各种教材、定额等图书室等硬件设施。

2、按评估要求,建设相应软件条件。配备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要求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要求;研究编制教学计划文件,满足评估教学“基本要求”和“建筑工程现场职业标准”要求;完善各种教学制度如学分制度、考试考核制度、教师考评制度、学生参与建筑技能竞赛制度等,使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

3、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探索建筑工程技术技术教学特色。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员所需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专业技能为依据,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点;多数的教学环节在实验实训室内完成;按照导则中校内实训教学要求,形成真实情景,把必须在校内完成的基本项目在校内完成,把宜在校内完成的选择性项目尽量在校内完成,拓展项目应设计好,使其能达到与将来的岗位工作无间隙对接。以下是几项关键做法: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理论与实践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过程进行分析,而不是点状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构建的是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能够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是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开发之后,重在形成有实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3)建立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学分考核制度。教学的过程是以实践为主导的模式,与其相对应的成绩考核也应以实践方式为主。考核中,形成与工程类同的情景,以原理为基础,重点是工艺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工程管理相对应的方案编制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古建园林 修建 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投入与加大,各旅游地区也开始注重特色的修建。而古建园林的修建是各地追求的重点。它不但反映了当地文化特色,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古建园林工程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古建园林修建工程的造价管理,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建园林的特点

1.1 古建园林对自然环境有着特定的要求。

在我国各地区古建园林中,对自然环境有其特定的要求。如江南地区其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其古建园林幽静雅致,既生活在城市之中,又可享受山水林泉之乐。

1.2 古建园林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园林之中的建筑,具有居住、游憩、娱乐、赏景与造景、理政,甚至举行宗教活动的功能。而古建园林更多加了其历史性。每个阶段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审美,也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

1.3 古建园林的教育性与传承性。

在我国古建园林中,它体现着我国古代特有特色,对我们认识历史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历史文化有着传承性。古建园林的存在与修建,要保留其历史概念,不能因为后来的修建就将其历史性磨灭。

针对我国古建园林的特点,就对我们古建园林工程造成一定影响,也使得古建园林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困难。

修建古建园林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前期决策阶段对造价管理工作的忽视。

与一般工程不同,古建园林的修建其意义在于保存和体现古建筑的历史、科学价值。因此,古建园林的前期造价管理工作对其整个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忽视了对前期决策造价管理,使得一些工程在施工到一半时由于对前期造价管理的不到位遇到一些问题,从而增加了项目整体费用,对施工单位造成影响。

2.2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的问题。

古建筑园林的修建工程是经过可行性研究批准后才能工作的,它的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修建工作的质量和造价。但是由于古建园林修建工程的涉及面广,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可是现在我国古建园林设计人员不能完全达到这种需求,也使得在设计阶段就对整个工程造价管理造成了隐患。

2.3 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

 就古建筑园林工程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

2.4 主动控制古建园林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在古建园林工程项目中事前主动控制小,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2.5 造价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在古建园林修建造价工作中,造价人员应参与工程实施过程的现场管理。但是由于造价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限制,在古建园林工程施工中,造价人员由于对施工现场的不注重,使得施工变更加多,返工浪费现象严重,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到位。

3. 加强古建园林造价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决策阶段,对古建园林造价的管理。

在决策阶段,首先要着重史料的考证,看其是否具有保存和修复的意义,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增加项目成本。其次,要确定建筑的修建标准。合理的古建筑修建决定了修建的质量,关系着古建筑的造价。最后,要根据建筑规模和修建的措施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修建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不利因素,使投资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

3.2加强设计人员的素质。

在古建筑园林修建中,设计人员要有非常丰富的设计经验,要对传承和发扬古建筑价值有强烈的责任感,做好古建筑园林遗迹的勘察调查工作,努力研究其历史,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设计人员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实地勘察,进行必要的检测,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在古建筑园林设计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从而为古建筑园林工作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3.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如果还是维持以前的状况,只是满足于识图、计算、套定额、取费、计算总价等古建筑园林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状况,就不能满足当前建筑业必须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进行管理的新的要求。所以,对古建园林从业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以及业务知识的更新教育,并严格监督,执行实施,使广大建筑领域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

3.4古建园林的修建要与实际相结合

在古建园林修建工程中,要结合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工程的社会重要性,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中,重点介绍主体结构和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在管理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保证体系、劳动力、机械的配备,以及工期、工程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及总体协调管理的各种措施。要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带领多次紧密合作的施工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连续考核,以确保本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施工企业的利益。

3.5全面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古建园林工程项目成三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和班级经济核算等。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毒害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要使古建园林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在有效的控制之下。

3.6 加强对古建园林造价管理体系

在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同时,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的市场机制,打破关卡壁垒、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主义。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要一追到底,决不姑息,该用法律制裁的坚决制裁,决不手软,从法律角度震慑古建园林建设的相关人员。

总结

古建园林的工程造价管理比一般的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复杂化,它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着对社会存在的意义。在施工中要加强造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古建园林工程更好地发展,也可以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保存与传承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大勋.浅谈古建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民族建筑,2011,(11)

第8篇

Abstract: It introduces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analyses the feature of the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establishe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ses PDCA cycle model to create the "4E" object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t last, it gives three sugges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关键词: 古建筑;修缮工程;管理系统;“4E”目标管理模式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heritages;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 system;the “4E” objective 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TU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50-03

0 引言

古建筑修缮工程是指以保护古建筑为目的,在保持古建筑现状的基础上,为恢复古建筑原状而进行的一系列修正和维护活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延续息息相关[1]。古建筑修缮是延续我国物质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目的是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再现其历史及美学价值。

1 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1 严格遵守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2]。国际上通行的文物保护准则主要有“最小干预原则”和“尽可能多地保持历史文化信息”。也就是说,在进行古建筑修复时,除了保证修复构件合格之外,还应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构件最小的干预,不随意增加新材料或修缮范围。例如,进行砖墙面修缮工程时,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修缮复原时应尽可能采用原有砖构件,尤其是带有文字等历史较高的构件。而新材料的使用不是替换原材料,只是为了对原材料原结构进行补强或加固。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国际通行的“最小干预原则”与“尽可能多地保持历史文化信息”的具体理解上,我国古建筑保护传统方式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我国文物保护准则中的“做旧如旧”原则。例如,在彩画修复工程中,为了讲究传统的协调统一,我们在修复时通常会装饰一新,尽量做到天衣无缝以假乱真的效果;西方则相反,他们会尽量让彩画新旧分明,让人能清晰的分辨出哪部分是原有的,哪部分是修缮的。

1.2 修复方法的多样性 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对损坏的构件,基于“最小干预”原则,通常能修复的都尽量不用替换。若必须需要替换时,新构件的材料应在色彩、质感及外观方面与原材料尽可能保持一致。若修复部分已经缺失的,应以原有的历史记录和形象为依据,在外形确认和材料选择上不能凭空臆测。

第9篇

丰富的文物资源既是资源,也是责任。到目前,山西全省境内500多处挂牌保护单位中,70%以上存在破损。山西省文物局网站显示,仅2013年至今,就有超过80个古建保护修缮项目公开招标立项。繁重而紧迫的修复任务,谁来完成呢?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山西南部早期建筑维护工程专家组组长张之平认为,目前山西古建筑保护的资金已经不那么缺乏了,“但维护古建筑的人才仍十分缺乏,这其实是我们不能一下子展开所有修缮工程的关键。”

子承父业

距离山西平遥古城不到二十公里的平遥县梁村,是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全村一街五堡呈凤凰展翅之状,构成极具特色的庙群建筑。梁村小学院内,始建于唐代贞观二年的积福寺大殿留存其中,十一朵四铺作斗栱古拙而有序,切几头上又置坐斗,与别处又有不同。

今年8月,第三届“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在山西开营,来自中法两国的近30名志愿者来到平遥和新绛县跟随当地工匠学习古建筑修复技术。

积福寺是工作营的“工地”之一。这里前前后后已经修了一年多,眼下的工序是砌砖和在屋顶上“瓦瓦”(铺瓦),并把木工做好的一个门楼“上”到大门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初次见到呼师傅时,身为泥工小队工头的他正在向前来协助修复的志愿者们交代第二天的任务。

呼师傅复姓呼延,家住距梁村20里远的阎良村,是祖传的泥瓦匠人。呼师傅的父亲在古建这行已经做了三四十年,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山西最早的古建公司---山西古建工程公司工作,曾参与过平遥城墙和平遥城隍庙两个知名工程的修复,这是让行内人刮目相看的资历。

在中国古代,子承父业是最主要的技艺传承方式,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匠籍”的户籍管理制度---工匠之子必须继续当工匠,便于技术传承和人员管理。

家族内的传承仍然是山西古建工匠主要的技术来源,许多古建队的工头和高级技工怀有家传的手艺。完成过雁门关天险门关楼、代县元代古塔阿育王塔大修等重大工程的雁门杨氏古建公司,其董事长杨贵庭就出身于木匠世家,以建造宫廷庙宇、亭台楼阁为业。

到现在,杨贵庭自己的儿子、兄弟、叔侄等人许多都在雁门杨氏古建公司里上班,被称为山西古建的“杨家将”。

现在做这个还不错

今年37岁的呼师傅原本并没有想做泥瓦活计,初中毕业后“玩耍”了几年,20岁才跟随父亲进了古建队学起古建修复的手艺。

90年代中期,古建修复的工程大都在城里,以平遥为开端,后来周围几个村镇也陆续有工程出来。呼师傅回忆,当时的工钱是一天十几块钱,工期从半年到两三年不等,每年从2月到12月一般都有活儿干,比起种地,挣的钱要多。

呼师傅现在所在的山西朝杰古建公司在平遥小有名气,全公司上下加起来超过300人,其中一半泥瓦工,三成木工,还有两成是雕刻、油漆、彩画的工匠。公司按照技术等级和上工天数每月统一发工钱。一般小工一天也能有120元,大工每天的薪水超过170元。

除了子承父业,学徒也是传统技术传承方式之一,且越来越重要。解放后私人工程队被取消,公家古建队里的新工人进来就要认个师傅,甚至结成“情同父子”的私人关系。呼师傅自己现在也带了个徒弟。徒弟初中毕业,22岁,是队里少有的年轻人。

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回顾,80年代以来,山西修房的项目逐渐多了,渐渐地就出现了专业的修复队伍,最早的是由国家委托经营的古建公司,如前文所述的山西古建筑工程公司,90年代后陆续有民营的古建公司出现。“现在很多工艺都说是失传了,其实没有失传,只要有修复的这个活计在,就总是会有工人出来。”阮教授说。

干过什么活儿最关键

虽然比起雕刻、彩画等工种,泥瓦匠更为常见,但也是个技术活儿。手法不一样,砌出来的墙就不一样。比如摆灰,基本上要3毫米厚,铺上砖,对齐,拍稳了,多余的白灰要刮掉。每一块都要一样,维持一个水平线,墙才不会向两面歪。

呼师傅刚开始跟着父亲进工地,“学艺”是在旁边看着父亲干活儿,自己打下手,逐渐摸索门道,四五年后才开始单独出来干活。

到了自己教徒弟,呼师傅也是沿用这种“比划着做”的办法。遗产保护工作营营长阮一家曾跟呼师傅学做窑洞的拱顶,他说,“师傅会在墙上先把窑洞的轮廓画好,把水平线拉好,确保拱顶的弧度比较完整。先把拱和拱中间的砖填实,然后再向两边展,这个方向的砖和那个方向的砖要保证在一条弦上,要不然就会不稳和坍塌。”

对于具体的操作技艺,许多工匠师傅都不愿多说,一则中国传统建筑向来“定式不定法”,并没有真正一成不变的口诀。二是传统技艺的传承也讲求一定的保密性,不愿外传,也不重著书立说。

曾亲身参与多项保护修缮工程的古建专家阮涌三提到,行业内对好工匠的判断标准是,“某些活计只有他一个人才能做得好、做得了,别人都不行”。在古建业内,无论是单个工匠还是工程公司,“干过什么活儿”才最关键。

最好的修复是“依照原样儿”

2013遗产保护工作营的另一处营地是正在修复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新绛县光马村白台寺。

一大早,前来的志愿者们就在工地围着一座从后殿檐下拆来的斗拱琢磨了起来。

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的结合既可以承托伸出的屋檐,可拆卸,可活动,具有很好的抗震作用,是许多木结构建筑能够留存至今的重要法宝。

出现在本刊记者眼前的,是两座白台寺的元代斗拱,层层叠叠有一米多高,木工师傅在每一块木构件上都绑上白色的编号牌,注明年代和原件位置,然后再将其一块块地拆解开来进行清理和加固。

据在一旁指导的工头介绍,从木料的颜色和收缩程度来看,这座斗拱至少修过四五次。每个年代都要重修,严格程度也不一样。最下面的也是收缩最严重的那块榆木是最老的,而第二层的一块老杨木,颜色鲜亮,形态也较其他粗糙,大概是80年代补上去的。

80年代的时候只要不丢失人家的原件,差不多地换上就行了,而现在要严格得多,原件腐朽到什么程度可以加固,到什么程度可以更换都有要求,设计图上都有反映。

当被问到修复和建新的仿古建筑有哪些不同时,工头回应,“古建修复不同于新建,最好就是维持原貌。只要能够保证安全,就必须用旧料。腐朽残缺的,要按照原来的样子或者图纸的要求做一个配上去,还要经过特殊的做旧处理,确保颜色和质地接近一致。”

阮仪三教授说,使用旧料不仅保证了古建筑的原真性,还大大提高了修复工程的可逆性。比如用于修补木结构构件的黏合物,可以使用牛皮胶、驴皮胶、糯米胶这些传统材料,好处是一旦修复不当,可以掰开重来。但是大多数现代漆、现代胶用上就不再能够分离清除,一旦做不好,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缺乏年轻人的行业

古建修复需要多种工种协同作业。就白台寺工地而言,参加修复的队伍有50多位工匠,分成技工和劳工两大块,技工里再分木工、瓦工、油漆工等小队,由总公司按照工程的大小调配适当数目的人员组成。

工匠们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上工。清一色男性的古建队伍,平均年龄为43岁,年长的技工每天工钱约200元。有着20年工龄的张师傅说,他家里供出了两个大学生,现在都在城里工作。

缺少年轻人是古建行业一个普遍的现象。29岁的小赵是工人中年龄最小的。小赵原本一直在外做电焊工,今年因为家里有事,不能出远门,就来这里当小工,做些推土、清理等辅助工作。“到一个地方就按照一个地方的工种算钱,也不用认师傅,只要自己上心眼儿,慢慢学就行。”

虽然每天120元的收入比他之前的工作要高,但小赵表示以后还要回去做电焊,理由是,“这一行还是太偏门。”

大多数接受采访的年长工匠都表示,自己做古建这行更多是因为兴趣。

总工头章师傅也是工匠出身,做了20年,对于自己的手艺,笑称是“自学成材”。“最开始是在工地打工,只能下苦力挣钱,在施工过程中,接触的人流动性很大,今年跟这个老板干,明天可能就换了一家,认不到固定的师傅,就在人家干活儿的时候过来给人家推推泥,看得多,学得多,慢慢摸索出来了。”

负责白台寺工程监督的新绛县文物局工作人员李燕玲向本刊记者透露,现在的工程队中,缺乏年轻人是个严重的隐患。传统培养古建工人的时间成本很高,至少要四五年的时间,年轻人来了也一时学不到什么技术,当不上大工,社会地位也不高,很多人也就没有把这个作为长远打算。

走向工程师的路

29岁的越国鹏是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古建专业第二届的毕业生,山西万荣人。接受了3年的高职培训后,班里90多个同学中有一大半都转了行,他进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下属的古建公司,进了工地。

2008年开始,小越跟着一位所里的工程师做了高平二郎庙,这个大型古建筑群的修复总共用了16个月,涉及多种建筑和工艺类型,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校就是学理论,跟着师傅开始学实践经验,亲手干过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两年后,他考取了山西省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很快就有了独立接活儿的机会。

为了避免文物建筑因修缮不当而造成损失,国家文物局早在五年以前就已开始对从事修复工程的单位进行资质上的规定。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须由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向省甚至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由专家组讨论,得到批准后才可以公开招标。像白台寺这样的国保单位,竞标公司需要拥有齐备的专业工种,且取得国家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不能少于20人,加大了各种施工单位对资质人员的重视。

每年五月左右,山西省文物局会对全省范围内报名文保工程技术工程师、项目经理、造价师、施工员等资格考试的考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的文物保护法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以及授课专家的专业指导。

培训结束后的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小越参与的施工员这一场,就有100多人参加。考生中,除了职校毕业生,还有经历丰富的老工匠,以及许多工程公司专门选送的受训人员。

经过两天的考试,最后只有20人拿到了证书。

第10篇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古建筑改造工作是一个长期工程,特别是在一些维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保留价值的古代文物,修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文物保护,尽可能修复后的古代建筑,保持和原来的一样。在维修过程中,必须注意总结古人的经验,从质量、材料、技术等几个方面的严格控制,及时改进不足之处,从而确保我国园林古建筑被长期保存下来。

一、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认真遵守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

2004年,《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一章第三条有这样的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原则,保护文物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纵观国际和各个国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大多数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和“最大限度地维持原貌原则”。根据上面的规定,在进行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已经出现损坏的部分加以修复,使其正常运转,同时不得擅自扩大建筑的修缮范围及随意改变建筑本来的历史信息。

2、古建筑修缮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出现破损的构件,基于“最小干预原则”和“最大限度地维持原貌原则”,如果能够通过修补维持正常运转的构件,尽量要避免更换。如果确实无法修补,必须用新材料来弥补,而新材料的选用应注意与原构件的颜色、质地等方面保持一致,切勿破坏整个建筑的感觉和风格。此外,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建筑的一部分已经缺失,在修缮时未与原构件进行对比,尽管如此,在选用代替材料时,应当切实找到相关的史料,并以此为依据,来对材料的外形、色彩乃至质地予以选择,而不能简单的凭借主观的猜测。

3、古建筑修缮的管理具有创新性

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并不同于普通构件的修补,应当如同新建工程一样,在修缮之前需要进行立项、规划、设计、监理、招标、现场施工和竣工交付,这些工程必须由专业的建筑团队来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及施工。考虑到古建筑的历史价值是无限的,而修缮关系到其重大的历史价值,但凡出现任何差错,往往均会造成古建筑的缺陷,导致历史的失真。因此,为了保证古建筑的修缮,其管理要具有创新性。在常规的工程管理方法基础之上,有效结合古建筑修缮的实际特点,进而找到全新的古建筑修缮的管理方法,全方位完成古建筑修缮的工作,以便于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

二、园林古建筑修缮的基本原则

1、按照古代的建筑思想和建筑文化进行修缮

在对此园林古建筑群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对古人的思想进行保留,了解并尊重古人的观念和思想,以此来保证恢复古建筑的原貌。比如,在不同的时代,古建筑的摆放和建筑的风格是不同的,在和平年代,讲究的是左养右阴、左雄右雌,在战争年代往往更加注重左右相应、阴阳相合、文武对应,在门口摆放的狮子一定是左雄右雌,对联也讲究的是左前右后、左上右下等,这些东西在修缮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弄错位置。

另外,在古代建筑过程中,对风水格局是非常重视的,几乎涉及到建筑的规划、选址、营造和设计中的所有方面,不仅是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灵魂,风水包含了古人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总结以及易学的理念和观念。但是,当前在对古代园林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淡忘了风水方面的内容,大多数人对此非常轻视,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因此在对园林的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古建筑的建筑理念,就需要熟悉风水学,只有这样才可以体会到古人的建筑思想,对古建筑进行原样修缮

2、按照原样进行修缮

在对此园林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建筑的原貌进行修缮,所有的古建筑都蕴含着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可以让人们看到过去的历史,所以在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要对各个时期历史留下的痕迹进行保存,而不是根据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历史。不允许出现对古建筑进行大面积的重建和拆迁。文物是一个无法再生的资源,不管是民式建筑还是官式建筑都属于文物,都是我国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我国古老的文化。古建筑可以将当时社会的艺术风格、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情况反映出来。在修复的过程中,如果修缮失败,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对此园林古建筑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要对构造的建设特点、损毁规律进行分析和考虑,要对修复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尽可能的原状化修缮。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对修缮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延长古建筑的使用保存年限。

4、遵守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殊性

1.1同现代普通建筑工程相比,古建筑修缮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现代建筑公司建筑工程大多数是为了享用建筑的使用价值,例如:住宅,办公,娱乐,购物等等。而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我们对其进行维修,并非是为了古建筑的价值,而是为了保存这些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资料,进而利于相关学者深入的研究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从而帮助子孙后代正确的认识历史,全面了解祖先的过去。价值取向的差异,决定了最终的衡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单纯的经济效益来对古建筑的修缮进行评价。

1.2相比于新建的工程来说,古建筑在修缮之前,古建筑本身就是已经存在的。也就是说,在修缮之前,相关的施工队伍就应该对古建筑的整体状况进行详细地了解,同时对于要修缮的部分进行实际的考量,并逐一反映在图纸之上。找到修缮的部分还要及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而新建工程,只需相关的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对现场地质、周边的环境进行勘测,以此大幅度减少工程量。

三、加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古建筑修缮前期的准备工作

古建筑修缮即是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复原,古建筑修缮前的准备对古建筑修缮工程有着又要意义,因此,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应当加强修缮前期施工准备。一方面,应当落实原古建筑的原貌记录工作。记录工作的主体是即将修缮的古建筑原貌,在进行记录时可以采用拍照、绘画以及摄影等方式,同时在古建筑原实测图的基础上记录古建筑受损部位和受损程度,同时对古建筑的每个结构环节和相应的建筑元件在图纸的相应位置进行标明,并辅以文字记录,促进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注重古建筑修缮的相关资料收集。古建筑一般具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可能在不同朝代进行了修缮,因此,应当注重古建筑以往的修缮资料,为古建筑的修缮提供参考。

2、保障修缮施工中文物安全

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在对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注重文物的安全保护。在古建筑修缮中,现场施工人员文物安全意识淡薄、机械选择、自然环境以及各种不可抗力等因素都能直接威胁到古建筑的文物安全。因此,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规范作业场地的安全施工,注重相关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尽量避免由于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不当而导致文物受到破坏,同时还应当制定古建筑修缮时突况的相关预防和解决方案,降低在修缮过程中对古建筑的破坏。

3、注重修缮材料质量

在古建筑的修缮中,使用的新工艺相对较少,施工工艺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施工材料便是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质量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古建筑物修缮时,应当注重修缮材料的质量,保证古建筑修缮使用的石料、木料以及漆料质量,必要时应当对使用材料进行特殊的加工工艺处理,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古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施工工程,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不可再生性,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应当加强古建筑的修缮。

参考文献

[1]俞孝.浅议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7)

[2]吴文琳.古建筑修缮的原则与施工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15)

第11篇

【关键词】 园林行业 核心人才 人才管理 问题

伴随着我国园林行业的加速发展,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和今后园林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对园林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再加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建设对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等配套项目的拉动,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也让地方政府重视园林的营造,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市政园林的投入,市政和房地产配套园林需求持续旺盛,城市居住舒适感和房地产消费升级的要求刺激了园林绿化率不断上升。此外,旅游经济的蓬勃兴起托大园林行业的发展空间。风景园林旅游经济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亮点之一,并且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以及对传统文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的确立,古建筑修复产业方兴未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园林行业因此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发展速度远超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园林行业也将保持蓬勃的生机。园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估计今后几年,中国园林产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并且中国园林在全球化趋势下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当前园林工程技术人才的现状及需求

目前园林工程每年市场容量2000多亿元,而园林企业的上市公司还较少,目前只有绿大地、东方园林、棕榈园林、铁汉生态和普邦园林等五家企业在沪深上市挂牌交易,但据悉有大量的园林公司正在进行改制,准备上市。在已上市公司中,已经形成了“南棕榈,北东方”的格局。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公司融资渠道打通,资金瓶颈不复存在,行业格局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更远得看,大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落后小企业淘汰出局,将促使行业发生全面整合,从而出现若干大型公司,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激烈的行业竞争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园林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园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有艺术修养水平,也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协调能力,但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园林行业高端工程管理人才、专业工程施工人才和专业设计人才都比较缺乏,这成为行业进入的障碍之一。随着园林行业上市公司的增多,对于行业内高端人才的争夺也日益激烈,被竞争对手挖墙脚的事情屡见不鲜。

在人才竞争中矛盾尤为突出的是园林古建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严峻状况。作为有着几千年悠久光辉历史的中国古建园林技术,集合了我国古代工匠发挥了高度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来的独特的中国古建园林建筑体系,在设计、造型艺术和施工操作技术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些传统技艺自古以来靠着传帮带的方式传承下来。这些年,园林古建工艺越来越吃香,不仅是世界遗产、文物的修复,各地还在兴建大量的仿古建筑,包括现代园林式住宅、绿地的建设等。但古建专业技术人才却有些捉襟见肘。这不仅因为古建筑专业技术人才进入门槛较高,学起来难,耗时久,培养一个成熟的古建技术工人最少需要10年,而且更难在工匠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外还要会创作。由于近年来受到价值观念等影响,80及90后的择业观与以前相比有较大差异,愿意学习古建筑专业技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目前掌握这一传统技艺的专业技师日渐匮乏已经开始出现断层。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园林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与园林行业的发展产生矛盾,人才的匮乏制约发展。

三、培养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人才管理

1、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自身价值。企业应当给予人才开放的发展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使得人才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对社会、企业贡献的最大化。

2、企业为人才建设以能力和业绩为依据的人才评价机制。针对发展,企业建立起群众参与、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构,开发应用各种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建设以市场为基础的园林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机制。企业应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建设有效的人才激励与人才使用机制。人才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建设一种催人奋发, 鼓励人才积极创新创造的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针对不同专业人才的特点,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立起与市场价格接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3、建设以人为本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必须顺应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发展的要求, 打破传统的控制型人才管理机制, 建立能适应人才流动性和人才素质复合性的柔性管理机制。建设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重激励、重价值、重变革的人性化管理机制。企业可以借助多样的精神的或者物质的手段来满足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动力,开发和培养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追求变革与不断创新,从而更好的留住他们。

4、在当前园林行业人才缺乏的基础上,企业除了要更好的创新管理机制留住人才,学校也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要更好的培养适应园林行业的人才,可以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通过分析企业对人才就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其职业技术能力需要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园林行业建设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也能够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走出一条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 伊雪飞.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

第12篇

关键词:古建筑;修复;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历史文明最真实的记录。对它进行修复保护或开发利用,必须严格遵守它的历史原貌和原状,不应该有任何改动和变异。否则,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的篡改和否定。应该明确,尊重历史文明,就必须尊重这些历史遗产的本来面目。当前,各方面的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许多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工程也在积极进行,由于古建筑修复中不仅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更具有施工中不可预见因素多、变更多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古建筑修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1 古建筑修复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1 无标准可依

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制定的工程定额及相关规定,虽然古建筑的修复工程的计价方式从整体来看,无外乎对工、料、机的分析、研究和换算,但区别与一般的装饰工程,存在大量的定额套用困难、换算复杂、争议极多且无权威部门标准指导的情况。

1.2 无经验可循

古建筑都存在风格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改造效果的目标都以还原旧貌为主,修复改造方案的唯一性造成了工程造价无经验数据可参照,这不光对旋工单位的成本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而且对建设方的投资控制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2 古建筑修复前期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古建筑修复项目的建设地点是原有古迹,建设规模是以原始材料的文献为依据的,它的建设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务上经济指标,而是侧重于社会效益,意义在于保存和体现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在决策阶段,首先要着重于史料的考证,论证其是否具有保存和修复的意义,辨清真伪,确定哪些需要修复,哪些不值得修复,从而确定规划方案和建设规模。其次,要合理确定建筑修复标准。古建筑修复方法的合理性决定修复的质量,即修复后的古建筑自身价值是否得到保护和发展,是否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而不仅仅是修旧如旧或焕然一新,这一点对控制工程造价尤为重要。第三,要根据建筑规模和修复措施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修复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

3 古建筑修复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据估计,设计费一般相当于工程费用1%以下,而正是这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古建筑修复工程如何在设计阶段开展造价管理工作呢?

3.1 提高设计水平

因古建筑修复工程涉及面广,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本着对传承和发扬古建筑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做好古建筑遗迹的踏勘调查工作,研究古建筑的历史,努力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尽可能了解古建筑的原始资料,同时,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必要时进行检测,掌握工程第一手资料,通过所拍摄照片,记录现状残破状况、安全情况,并说明损坏程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阶段往往受条件所限,难以充分掌握古建筑所有资料,有的只能是表面情况,因而要尽早创造条件,在施工单位进场后再进行勘察,这时设计单位必须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只有在充分掌握古建筑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后,才能编制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准确的编制出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真正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之下。

3.2 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制度

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是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以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评价古建筑修复工程设计方案的好坏指标,应在于是否以合理的费用实现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并非项目费用越高越好。因此,古建筑修复工程的设计招标应以此为切入点,综合考察设计方案技术措施的优劣性,投资概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并结合设计资历、信誉及设计进度、后续服务等方面来进行评价。通过技术措施比较、工程造价分析和修复效果评价,力求在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最大价值。

4 古建筑修复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对于古建筑修复工程来说,也是如此。建设单位或工程招标机构在编制古建修复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时,应严格按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并予以统计、排列,从而得出清单。如遇图纸表述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保工程量的准确。对于确实无法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比如只能在修复施工中发现破损程度的一些隐蔽工程,可先列暂定量,并明确实际工程量超过或低于原定工程量多少时调整单价,明确单价调整方法。而对于一些施工中较难计量的工程量,如施工中拆除的大量砖木构件建筑垃圾的清运费等,可在清单中明确采用合价包干的形式。

在评标中,因古建筑修复工程的技术专业性强,质量要求高,而且施工中出现的不可预见因素的可能性远大于一般新建工程,因而,在古建筑修复工程招标中,建议尽可能采用综合因素评标法,即除了投标人的商务标外,还着重看投标人的技术标部分,尤其是施工质量、施工方案、工期、文明施工等方面,技术标部分的评分比例可高一些。确定中标人之后,针对施工阶段很有可能发生的大量变更项目,招标人应做到心中有底,在合同中明确。实践表明,合同签订前的协商对后期造价控制十分重要,而且协商结果也能让双方满意,有效减少后期索赔工作。

5 古建筑修复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于在设计中确实无法预知而只能在施工中发现的隐蔽工程的修复工作,应尽早在施工中发现,并坚决杜绝施工单位随意施工的现象。施工单位在施工至上述部位时,必须及时联系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针对结构构件出现的破损情况,重新制定修复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维修方案同时要结合招标文件确定修复造价,如果工程量较清单变化太大,再套用原合同单价就不太合理,这时应对原合同价格作相应的调整。

古建筑修复工程是以维修为主,不可预见因素多,因此在古建筑修复工程施工中更容易发生工程变更,如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古建筑修复设计要求;设计单位在勘察时不够深入导致设计图纸深度不够等等;这些极易给工程造价留下可变更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而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必须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共同签字,而且应尽量提前实现,做到先算账,后花钱,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

6 古建筑修复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竣工结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以合同为基准,对于未按图施工的工作量及未按合同执行的变更不得计算。同时,在工程单价审核时,要根据合同规定和现场实际进行分析计算:坚持按原投标书综合单价结算的原则;对于工程量变化较大的分项工程,应根据招标文件规定适当调整单价;对于新增分项工程的单价应按原投标书单价优惠水平进行确定,决不能因为标书中没有合适单价而定得过高或过低。

7 结束语

总之,古建筑修复工程造价控制较一般装饰工程有着更大的难度、更高的技术含量,对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对历史文物建筑修复工程的重视,古建筑的修复和改造技术将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此类工程的造价管理经验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地铁;土建工程;安全管理;探讨;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铁土建工程安全管理探讨

(一)土建工程的特点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地铁土建工程存在施工(设计)单位多、结构类型多样、地质变化幅度大、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复杂、工序多、施工空间小等特点。

此外,目前地铁土建工程建设现状中存在如下问题:建设单位更多关注的是地铁尽快投入运营,主观上存在压缩土建工程施工工期的做法,工期不够合理;建设、施工单位往往更注重节约投资资金或片面追求效益,忽视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或降低安全措施费用;为了追求建设进程,部分城市地铁建设存在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情况,设计、施工单位只能套用相关工程方案,不能拿出针对性强的、合理的方案;分包队伍监管不到位,部分土建工程项目出现“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现象。

(二)重大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土建工程施工工艺的不同,重大安全风险源主要有深基坑开挖、暗挖区间施工、旁通道开挖、承压水控制、盾构穿越建筑物或江河流域、盾构进出洞、盾构转场、古建筑保护、地下管线保护、沼气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等。

(三)强化土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由于参建分包队伍的施工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工,其稳定性查、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加之地铁土建工程固有的特点与现状等因素,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此外,随着建设工程形势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体制的变化、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安全生产管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和敏感,故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保护人民人命、物质财产的需要,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地铁土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的措施

(一)建设单位在关注投资、建设进程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工期制定的合理性与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合法合规性。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的监督,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机具等安全性能。

(二)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建设工程设计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充分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强化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对关键部位、工序工点设计人员要亲临现场指导、检查、核实。

(三)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控制措施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有效进行安全生产指导、检查、监督、落实的组织保证。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决定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安全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职责与权限的界定,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责任追究的基础依据。因而,施工单位务必强化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方案的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组织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在编写过程中,应结合本工程特点、重难点、安全风险等,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作业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纳入其中,并经相关部门会签,上级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对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实施,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

3. 监测、检测手段的运用

地铁土建工程施工,潜在的安全风险较高,例如深基坑施工、区间暗挖作业,施工过程控制不当,轻者由于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构筑物)开裂、管线变形,重者建筑物(构筑物)倒塌、管线开裂,甚至出现人员伤亡。故基于土建工程的特殊性,施工单位必须利用日常监测、超前地质的探测等超前技术指导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每天查阅监测、探测资料,分析相关数据,预测事态发展趋势,若出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分包队伍的选择与管理

分包队伍是施工作业的主体,随着地铁工程建设不断增加,一些内部管理混乱或不具备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队伍,通过非法取得或借用、挂靠其他单位资质承揽项目,扰乱了建筑市场固有秩序,同时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重大隐患。故在分包队伍的选择上,施工单位要制定相应管理办法,通过公开招标,严格资格审查,优先选择信誉好,得分高的队伍;分包合同要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及权限,项目管理人员在分包队伍组织协调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对违反法律法规、公司及项目规章制度行为,从严处罚,情节严重的按照合同规定,移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5.安全技术交底与教育培训

由于地铁土建工程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相对比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理论知识极其贫乏,项目技术、安质人员就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复杂的工艺,要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讲明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个人防护等,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要分专业进行交底;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结语

目前,面对地铁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和地铁工程固有的特殊施工区域、不同的地质条件、复杂的周边环境等特点,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甚至政府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千变万化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挑战,如何避免或遏制地铁工程建设中突发事件、事故的出现,是地铁工程参建各方,特别是施工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3]《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

[4]何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议[J].科级资询.2007(12)

第14篇

关键词:古建筑;质量;安全;培训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 A

一、概述

随我国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当前建筑行业古建筑翻修和重建工程占了很大比例,不同行业所使用的建筑形式不同,但唯一相同的便是所有建筑质量会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因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生产管理对施工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的基础,但最近几年我国古建筑工程频频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以及质量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安全管理没得到应有重视,且这种问题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所以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要对此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协调质量控制同安全生产间的关系。

二、当前古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施工单位当前管理机构中,虽在造价管理及技术管理内容上机构设置较完善,但对施工质量及安全等问题上关注度普遍较低。施工单位对此大多依赖监理工作或政府部门,尤其是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缩减此项的管理人员,使得施工方无法进行完善的内部管控,因而工作较薄弱,管理机构设计也具有很多漏洞,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一旦出现问题,无明确责任人,降低了施工管理效率,影响建筑质量。

(二)人为操作不当

我国古建筑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施工人员,但很多从业人员都没经过专业培训,甚至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工作量又大,缺乏安全意识等,因而操作上常出现违规违章现象,这种屡见不鲜的问题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三、古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一)质量控制措施

1、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和保障。要想确保古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首先应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作保障,建筑施工单位应创建并不断发展属于自己的工程管理制度,其中要形成一种完善的责任理念,即制度中要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具体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责任,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自觉承担起质量与安全责任,在制度约束下积极努力工作,具体的工程建设施工也能在制度约束下如期开展起来。

2、强化工程质量监理

监理是工程建设必备环节。特别是质量监理需贯穿工程建设始终,施工建设时期的质量监理体现在对不同施工环节与施工产品的质量检查、监督和控制,且要据施工阶段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监督与监理,需注意的是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技术规范与施工合同等有规则、有秩序地进行。

3、做好木构件关键工艺施工质量控制

古建筑中主要由柱子、梁、板、檩、楼梯及桁架等几大构件组成,如下图:

各构件施工要求:木构件制作前应反复核对图纸尺寸,排好杖杆。制作时应严格按照杖杆排好尺寸划线制作。所用各种规格木材要按设计断面尺寸及长度集中配料,尽量避免大材小用。

(1)柱子,首先按柱高加后备长度截料,放八挂线,砍八方。放十六方线,砍圆刨光。柱子安装时四面对准中线,吊直,拨正。

(2)梁,按杖杆点好梁总长截料。用锛斧、刨子将两肋砍平、刨光。弹出平水线,再弹抬头线,然后倒楞,做出熊背,按平水线做出檩碗,在中线两侧按垫板厚度做出口子。最后在梁底十字中线凿出海眼。各架梁制作尺寸要准确,檩碗不架码,海眼大小要合适,安装时梁与柱中要对准。

接长接缝:两层顶梁极接缝应交错排列,上、下层接缝应至少错开一个墙骨柱间距,接缝处必须位于墙骨柱顶端。

转角处:墙转角和墙相交处顶梁板必须交错互相搭接,以便紧固见图2;单层顶梁板转角接缝也须位于墙骨柱顶端并用镀锌钢板连接。

图2

(3)檩;按杖杆截料,迎头放十字线八挂线,砍圆刨光,弹出上下中线,做出上下金盘,两端一端做榫,一端做卯。檩制作时划线要准,榫卯松紧要适度。安装时位置要准,不闯退中线。

(4)楼梯:质量重点是整体刚度要求高,人走在上面梯板不感到晃动为佳。楼梯斜梁板高一般不应小于50cm。当楼梯斜梁被切割以装配踏板和竖板时,则剩余部分高度应不小于9cm。

(5)木桁架安装,桁架为易损建筑构件,操作不当会导致桁架严重损坏。损坏最常发生的情况是:

1)吊装就位;以不当方式吊装和加载。对跨度小于6m较小桁架,可用单吊点吊装。跨度长达9m桁架架应至少用两点吊装,吊点间距大约为桁架架跨度一半。吊装将架的缆绳角度不应超过60度,以减少桁架架发生屈曲可能性。吊装跨度达18m桁架时应使用撑杆和短缆绳来分散桁架架荷载。对跨度更大的桁架架应使用型吊装设备和加强撑架来吊装。应使用拉索以避免因指架摇摆而引起结构损坏。

2)就位用临时支撑;一旦桁架就位,应铺设屋面板以避免上弦杆发生平面外失稳。当不能马上铺设屋面板时,需在屋脊处加临时支撑,临时支撑间距为2.4m。为不干扰屋面板安装,临时支撑应安装于桁架架上弦杆下方。应采用斜撑支撑桁架腹杆。应在下弦杆沿建筑物方向连续设置侧向支撑,支撑间距2.4m左右。应在侧向支撑间设交叉斜撑,以保证支撑体系稳定性。另外也可将临时支撑置于上弦杆上方,从离开椽条下端大约3m处向上设置,然后在铺设好最外侧两排屋面板时拆除。

(二)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古建筑工程安全业绩评估

为能够及时找出古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可创建一套科学安全业绩评估体系,以此来预防安全问题,具体包括风险评估与安全评估两大评估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自身安全现状与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从中明确建筑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主动思考与排查,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维护工程建设安全。

2、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古建筑工程安全水平与施工人员密切相关,须不断完善工作人员安全技术水平,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建筑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工程项目负责人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方面培训,使其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带动自己团队员工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条神经,自觉承担安全施工职责,同时明确部门内部各岗位人员安全责任目标,确立一套规范的安全责任制度,使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能在制度约束下展开工作,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规程化。

3、引入并更新施工技术与设备

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是古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硬性保障,再强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都需强有力的技术与设备做支撑,可集中吸收并引进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善于学习和利用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引入新技术、新设备与新工艺,不断增加安全管理资金投入,积极更新设备和设施,以此来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在引进和吸收这些先进技术、设备基础上,还要做好组织规划工作,在工程建设开始前完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10)

第15篇

初见任清文,就一个字“精”,小眉小眼小身材;再见任清文,还是一个字“精”,精于武术,擅长跳舞;再近任清文,更是一个字“精”,精通匠艺,精益木雕。

任清文精精瘦瘦,虽已年近五十,但每天都会习武健身,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有他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使得他在王家大院口碑芬芳。他自小痴迷木雕,16岁时拜师学木工,后专门从事仿古家具的雕刻加工。2001年,时年33岁的任清文揽工来到王家大院景区,着手进行破损木雕的修补做旧和文物布展等工作,之后被景区留聘文物展览科,专门从事古建木工工作。从此,因为对传统木雕技艺的痴爱,一个天南海北招工揽活的小工头,全身心投入到这座雕刻艺术的殿堂。

哪个院落的门窗松动,需要修补,找清文;哪个展室的文物残损,需要修复,找清文;门楼上的灯笼需要更换,十几米的单梯,仅是靠墙而立,别说是上去,单是仰头张望,都头晕目眩,怎么办?找清文。身手敏捷的任清文,矫猴一般蹲立在梯子顶端,一手握梯一手摆灯,上下配合,看似惊心复杂的高难度工作,在他手中易如反掌。

这还不算,如果你走进他的工作,那才叫大开眼界。

一朵莲花,花瓣层层叠叠,纹理清晰可见,花蕊栩栩如生。

一片荷叶,脉叶丝丝缕缕,活灵活现。

木雕在他手中,宛如面团在高级面师手中一样,应用自如。

新作可根据个人意向随意创作,修补则拘泥于原创风格,而且还必须得融合于原创。

历经几百年的风霜雪雨,王家大院的一些精美木雕,或破损或缺失,这就需要现代人来加以修复装饰。

大小尺寸、粗细长短、纹理弯接、木质相符,这还不是难点,重要的是在他昼夜精雕细刻之后,新旧物件的再度组合,不仅要结实美观,更要达到复旧如旧的效果。

细致入微的雕刻工作,除了一定的高超技艺之外,还需要一颗热爱雕刻、专注于雕刻的心。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热爱生活、挚爱工作的心态,任清文才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绩。

经他加工做旧的挂落、翼拱、帘架、雀替等真假难辨。

仿古屏风不仅具有布展展板的实用功能,而且工艺精美。

临摹院心石,墙基石,匾额雕刻而成的拓版,修补的石雕作品,手艺之精巧,神形之灵动,无不为人惊叹。

2003年,任清文正式被王家大院聘用,潜心创作,现已有砖、木、石三雕作品1 000余件,主要珍藏于王家大院、资寿寺、静升文庙、东王氏宗祠、静升西街等地,其极富情趣和寓意的作品,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

2008年3月28日,他的三雕作品入选晋中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7月,他的三雕作品参加申报并获批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任清文,一位因“精”而灵的人。砖木石板,这些无生命的物件,因他的一双巧手,而有了细腻的感情,有了柔润的线条,有了飘逸的姿态,有了鲜活的灵魂。它们从此以勃勃的生机,以呼之欲出的形态呈现在世人的视线之中。

在日常的古建文保施工中,他积极摸索探究,在保护珍贵历史文物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木雕技艺不断精进。其间,任清文对大院的砖雕、石雕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拜师学艺、潜心钻研,日渐成为砖石雕刻的行家里手。

16年来,在他的守护下,无数的古建筑木石构件和三雕文物再续光华。为此,任清文也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古建医生”。

王家大院因“三雕”而著名,“三雕”艺术继清文而延续。

传承人档案

任清文,1967年生人,山西省介休市顺城关人,从小喜爱木活,15岁时跟随介休刘永福师傅学习日常家具的加工制作;24岁时对雕刻产生兴趣,又师从介休梁有福师傅,开始仿古家具的加工,并随师傅多地辗转揽工,此期间技艺飞速提升;28岁自立门户,带三名学徒,专业从事古建雕刻;2001年以揽工的形式来到王家大院参与静升文庙的修复工程;2002年在王家大院王新亮的指导下,着手进行破损木雕的修补做旧工作;2003年参与王氏博物馆布展工程的雕刻类加工,之后被王家大院留聘,专门从事古建三雕的维修保护工作。2015年,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永福,男,1954年生人,曾就职于介休市顺城关棉建公司木厂,从事木雕工作20多年,为第九代传人。

梁有福,男,1954年生人,1973年参加工作,1982年开始木雕,1990年到绵山进行木刻、绘画、泥塑等工作,从事木雕工作30多年,为第九代传人。

王新亮,男,1956年生人,19岁开始从事木雕工作,1997年到王家大院参加修复工程,后任职于王家大院文物展览科至今,为第九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