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范文

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海洋灾害风险普查

第1篇

一、充分认识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意义

农业是受气象条件影响最直接的产业,农村是气象灾害多发区,也是气候敏感区,气象工作与“三农”工作有密切联系。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对气象服务需求更大、要求更高。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有利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意义,着力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坚持不懈抓好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服务基础,努力做到科学防灾、主动防灾、有效防灾。

二、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意见》(〔〕33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传播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43号)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大风、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和局地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加快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优化升级现有气象站网,增加灾害易发区观测站密度,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精细化水平,力争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0%以上。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各县市区要普查辖区内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损失等情况,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按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编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推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重点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迁建选址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造成农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建立应急处置体系。根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按照《地方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规范》(气减函〔〕28号),做好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活动,按照《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气发〔〕93号),在乡镇(街道)中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四)增强防御灾害能力。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科普宣传,推进农村学校、企业等重点场所防雷设施建设,引导农民按防雷标准规范建房,提高防御雷击灾害能力。各县市区至少要建成1个农村防雷科普示范点。

三、创新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一)做好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开展作物关键农事时期天气预报服务。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农业部门合作,对重大气象灾害影响及时会商分析,指导农户采取抗灾避灾措施,保障全市粮食生产安全。

(二)开展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气象监测分析。在各县市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土质、方位(以普查墒地段为主)布设1~2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选取有代表性的日光温室,建设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开展栖霞苹果和蓬莱酿酒葡萄果园小气候观测及专项服务。

(三)强化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完善气象部门和乡镇(街道)、行政村、中小学校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逐步建成以短信、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为主体,电子显示屏、气象大喇叭等手段为补充的气象信息网络,力争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覆盖所有行政村。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作用,组建气象服务专家联盟,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基地等建立直接联系,开展农业气象“直通车”服务,提高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快捷性。

(四)深入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完善落实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为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依据。认真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结合农业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良种引进等工作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动态预警服务。加大人工增雨作业经费、装备和人员队伍等保障力度,开展针对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缓解高温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业。

四、强化气象为农服务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防灾减灾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气象为农服务纳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发展改革、科技、民政、财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海洋与渔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气象、保险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网站和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推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气象为农服务整体合力。

第2篇

一、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一)完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与国家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相衔接的、适合我省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重点加强山区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形成合理覆盖全省的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立和完善雷电、生态与农业、地质灾害、酸雨、大气成份、土壤墒情、海洋等专业的气象灾害观测网,尽快形成地面、高空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提高我省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特别要做好农村、沿海、森林草原、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重要交通干线等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大力发展先进的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技术,加强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设,建立暴雨洪涝、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和大风、大雾、高温热浪、大雪、寒潮、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以及风暴潮、沙尘暴、道路交通、森林火险、公共卫生和空气质量等专业气象预报系统,着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事件的跨部门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雨(雪)、大雾、低温冻害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

(三)建立气象灾害信息服务渠道。要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各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拓展信息系统功能。广播电视部门要做好中国气象频道在我省的接收落地工作。公共场所管理部门要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电子显示屏,明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人,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形式,针对不同的群体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并提出适用的防灾避险措施。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电子显示屏使用管理部门,应当配合气象部门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范围。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快农村大喇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建设,进一步畅通预警信息渠道,提高为农民群众防灾避险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

二、切实增强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一)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县级以上政府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了解气象灾害在本行政区域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科学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依据。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确定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制订防洪涝、防风、防雷、防积涝、防雪灾、防台风、防浪、防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建立不同气象灾害种类的防御方案,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

(二)完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防风林、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及时疏通河道,抓紧进行病险水库、堤防和海塘等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确保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针对台风、风暴潮、沙尘暴等灾害强度增加、损失加重的实际,科学制订防风、防浪、防沙工程建设标准,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三)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抓紧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建立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及播发、部门及社会公众防御指南、社会救助等协调联动机制,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统一有效的重大气象灾害应对体系。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强化城市人口密集区、重点保护部位和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五)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社区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要加快建立乡(镇)、村气象灾害防御义务信息员队伍,及时接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大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开展飞机、火箭等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要加强人工防雹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省高炮防雹作业布局,切实做好经济作物主产区的雹灾预防。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七)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本部门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太行山、燕山地区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三、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机构设在当地气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拟定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气象灾害普查和评估,对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进行论证等。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使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强山区、社区、矿区、学校等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二)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科学技术的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不断提高我省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完善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要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及其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健全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四)加大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充分利用中央、地方和社会等多方面投资,将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抓紧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中有关气象防灾减灾项目的建设,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处置、抗灾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第3篇

为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纵向到底”的预警信息工作机制,建立“监测到位、预警及时、信息畅通、覆盖面广”的预警信息体系,到2015年,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的“盲区”,最大限度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富民强”新跨越提供更为优质的气象保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络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和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工作,落实配套经费,加密和改造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完善县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要充分发挥现有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作用,加快推进玉林、崇左、防城港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贺州、贵港、钦州数字化天气雷达建设。建设北海、钦州、防城港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加强北部湾海洋、公路铁路交通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农业重点种养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旅游区、人员密集的区域或场所、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重点保护区等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学校、旅游区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加快推进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建设,提升乡(镇)和易灾区重点村屯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准确率,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建立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区防御洪涝灾害能力。推进北部湾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沿海重大工程建设、海上渔业、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保障能力。要强化部门联合监测及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加强会商沟通,提高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和手段,加强森林火灾监测,及时森林火险等级天气预报。要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三)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并实施本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灾害调查收集网络,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本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依法开展暴雨、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在城乡规划编制、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传播

(四)完善预警信息和传播工作制度。各级要抓紧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明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职责。要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工作,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各级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照预警级别分级,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向社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预警“绿色通道”的要求,减少审批环节,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和渠道第一时间无偿向社会公众。要加强对预警信息和传播工作的考核评价。

(五)加强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运行和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我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形成国家、自治区、市、县(市、区)相互衔接、规范统一、运行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的多手段综合。自治区应急管理部门要依托中国气象频道落地本地化应用,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建设应急气象频道,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灾害预警和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信息的重要平台。

(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的作用。各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通信主管部门以及有关媒体、企业要大力支持预警信息工作。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社会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情况下,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采取中断正常播出、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等方式迅速播报预警信息及有关防范知识。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电信公司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按照预警短信“绿色通道”的需求,对相应的网关接口和短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短信发送速率,以满足灾害预警的时效要求;配合气象部门建立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对全网手机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分区,安排最优先级别的通道,提高预警发送区域的针对性,保证在第一时间向灾害预警区域的全网手机用户免费预警信息。

(七)完善预警信息接收传播手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学校、社区、机场、港口、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道路和中小河流、水库、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建设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设备设施,提高预警信息接收时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气象影视节目、气象网站、微博、博客、网上社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为公众提供灾害预警信息,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

(八)强化预警信息向基层防灾一线传递。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重点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向农村地区传递,采取多站合一或专门建设的方式,按照“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标准,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实现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建立县—乡—村—户直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建设有线广播、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气象信息员和学校、医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指定的专人,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迅速组织群众防灾避险。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整合各部门现有的基层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等资源,建立“一岗多能”的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给予经费补助,充分发挥信息员队伍在基层防灾减灾的作用。

三、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

(九)健全预警联动机制。气象部门要及时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工业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保、铁路、水产畜牧、卫生、安全生产监管、林业、旅游、地震、电力监管、海洋、海事、粮食、农垦、红十字会、民航、广播电视、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研判预警信息对本行业领域的影响,科学安排部署防灾减灾工作。各地要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预警联动情况,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等气象灾害防御中的重要事项。

(十)强化防灾避险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预警信息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灾害影响区域内的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要运用现代科技应对和防范气象灾害,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抗灾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

(十一)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出台地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灾害防御工作问责机制,加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设施建设,及时组织检查评估和考核。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4篇

我市是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台风、暴雨、大风、雷电、干旱、冰雹、大雾、高温、寒潮等气象灾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为切实提高我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07〕49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07〕99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的统筹规划,加快气象灾害应急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天气观测网和雷电、船舶自动气象站、梯度风、能见度站、酸雨、大气成份、土壤墒情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成以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监测能力和气候变化监测水平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渔农村、沿海(海上)、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和灾害多发区域的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气象数据计算能力和移动气象应急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网格化、分灾种的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增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警能力。各地在建设灾害防御设施、水利设施、大桥、标准化渔港、大型工程等基础设施时,要统筹考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

(二)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规范气象信息的与传播,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建立覆盖面广、响应及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完善紧急异常气象短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的作用,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和简明的防灾避灾方法。要加快**气象影视中心建设和**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的升级改造,准确、快速、全面地向公众和海上作业船只各类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气象预警信号灯塔、气象警报系统、气象电子显示屏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要扩大公众手机气象灾害预警短信传播范围,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委会和敏感行业(单位)气象预警信息接收机制,确保手机、声讯电话、网络、广播电视等传播通道的畅通。机场、车站、码头、学校、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设立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及时向公众提示灾害性天气警报信息。

二、进一步增强气象灾害应急防范能力

(一)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制订和完善台风、暴雨、雷电、高温热浪、干旱、大风、大雾等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政府统一组织、部门联动协作、社会共同响应”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开展预案演练,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理顺完善部门联动和应急处置的程序及办法,提高处置突发气象灾害事件的能力。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气象灾害敏感行业要积极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作用,加强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

(二)加强气象灾害普查和防御规划工作。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重点区域、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灾害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并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和重大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和实施以台风、暴雨、大风为重点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气象灾害防范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三)积极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各级政府要针对台风、风暴潮、雷电、地质灾害等灾害强度增加、损失加重的实际情况,提升防风、防洪、防浪、防雷、防滑坡工程建设标准,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城建部门要联合气象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机制。在编制城乡规划、有关专项规划和审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时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将气象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以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切实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防雷减灾管理工作体系,加强防雷设施建设,严格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安装建(构)筑物的雷电防御设施。气象部门要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加强检测,加强对重点工程、危化物品生产储存场所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等建设项目的雷击风险评估。强化渔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建立和完善渔农村建筑的防雷技术规范。

(五)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体系,落实相应的经费、编制。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和队伍建设,完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要充分发挥人工增雨在防灾减灾、干旱、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的保障体系

(一)建立健全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防雷、人工增雨、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综合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各乡镇要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分管领导,设立乡镇(街道)、村(社区)气象协理员,有条件的乡镇政府和街道要设立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站,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和帮助群众转移等防灾避灾工作。要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志愿者队伍建设。

(二)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气象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进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小尺度预报模式,推进气象开放实验室、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建设。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和气候变化应对的科研工作,不断加大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强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围绕台风、旱涝、暴雨等气象灾害防御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组织科技公关,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对气象灾害防御的支撑能力。

(三)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规章、办法,健全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重要气象设施的统筹规划。气象主管部门要加强**区域内气象探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将各类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全市气象观测网络总体布局,要严格按照气象技术标准及规章程序从事气象业务活动,并按规定向气象部门汇交所获得的气象探测资料。

(四)加大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持续增长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投入机制,并把所需资金列入年度预算。(下转第20页)(上接第50页)要落实气象重点工程建设和运行经费,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投入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同时,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

第5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07〕49号),加强气象服务基础建设,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切实做好我省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

我省地处沿海和黄河下游,是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类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6%。干旱、洪涝、台风、暴雨(雪)、雷电、冰雹、大风、大雾、霾、沙尘、高温热浪、低温冷害等灾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山洪灾害等也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突发趋势,各类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产生的影响将日趋加重。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建立和完善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风廓线仪系统、水汽监测网(GPS/MET)、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网,以及雷电、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生态环境等专业观测网,构建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综合气象监测系统。重点加强灾害多发区、农业区、林区、渔区、沿湖、沿海、沿路等区域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网和半岛城市群中小尺度加密观测网建设,增加监测站点,提高监测精度。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切实做到统一布局、共同建设,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特别要做好主要城市、近海、湖区、矿区、林区、主要河流、大中型水库以及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准确率。进一步完善包括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雷电、人工影响天气等专业的集约化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预报预测体系。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探测信息和预报预测技术,提高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预警时效性。重点加强短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台风、暴雨(雪)、大风、雷电、冰雹、龙卷、大雾等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时效和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多灾种预报预测机制,加强对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灾害预报的会商分析,切实做好影响我省的突发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预报预测。

(三)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覆盖面。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加快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拓展全省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专业信息网站、电子显示屏和气象灾害警报接收器等功能,建设面向城乡不同群体的预警信息接收子系统。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快中国气象电视频道在我省的落地,做好与全省有线电视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和公共服务网站的对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以及在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城镇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或悬挂规范醒目的警示标志等设施,及时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对公路、铁路、航空、内河与海上运输、海上作业、生态林业、滩涂养殖等行业和领域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及时准确暴雨(雪)、雷电、大雾、大风等灾害预警信号。高度重视对农村、山区、社会弱势群体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切实解决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相关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处置气象灾害和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工作中的职责,制定灾害预防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和发现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加强针对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等区域的防洪抢险、防台风、防风暴潮等预案演练。特别是针对跨地区的大范围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增强灾害救助能力。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等各类气象灾害应急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以及海上、陆地灾难搜救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气象灾害调查、风险评估、处置决策、技术培训、灾害救助中的作用。学校、医院、社区、宾馆、旅游景点、机场、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依托群团组织、红十字会、基层社区等,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志愿者队伍,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和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健全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及时传递预警信息,报送气象灾情,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常识。

(三)强化气象灾害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影响。大力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工程,加快移动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建设,配备先进的移动气象探测设备,建立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增强气象灾害现场信息传输与灾害处置的指挥调度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影响,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加强主要河流、水库、湖泊的防汛抗灾工作,认真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强灾害保险和再保险工作,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中的作用。

(四)大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工程,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省级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和鲁西北、黄河三角洲、济南南部山区、半岛丘陵地区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全省立体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为抗旱救灾、缓解水资源紧缺、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保障。要在做好传统农业防雹工作的基础上,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防雹作业布局,加强人工防雹工作,减轻雹灾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损害。要不断拓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域,开展针对森林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以及人工消雨、消雾、防霜冻等科学实验。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给予经费保障,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全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我省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及其造成的灾害损失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积极开展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相互关系、成因分析和灾害风险评估,做好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根据各地气象灾害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和防灾抗灾能力,制定和完善具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加强气象灾害隐患排查与整治,定期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山区、港口、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巩固防灾减灾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海堤、水库、防汛设施、城市防洪排洪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按照有关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建立和完善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区域的监测监控系统,切实加强对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库、重点水利设施、重大油气输送与储运设施、重要水上和陆地交通线路、重要通信枢纽等基础设施的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加强对病险水库、堤防和海塘等设施的除险加固。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大力推广应用海洋天气警报系统,提高海上船舶、作业平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能力,加强沿海地区防风、防浪、防风暴潮等工程建设,切实增强防御海洋气象灾害能力。

(三)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应对气象灾害风险。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和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城市功能、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要高度重视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气候影响评价与可行性论证,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适应和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制订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落实责任,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加快建设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3号文件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52号),切实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六、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支撑能力。认真落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完善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建设省级气象灾害与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搭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防御、气候变化应对等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引进开发与本地业务化以及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技术研究,重点研发突发灾害性天气、海洋气象灾害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用技术,发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业务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联合攻关、优势集成,学习借鉴国内外防灾减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不断增强我省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建设,促进防灾减灾规范化管理。加强与国家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相衔接的相关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的建设,并完善相关实施细则。认真落实《*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加强气象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位。加快地方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大力推进国家、行业和地方气象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应用,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各级气象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法管理我省涉及气象领域的各项活动,加大气象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公共气象信息传播设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尽快将我省各部门的气象探测设施和探测资料统一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布局,实现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预警信息、应急气象服务、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大力支持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研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

第6篇

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衡发展,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高“三农”抵御气象灾害能力,切实做好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县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两个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力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一)充分认识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

渔业是受气象条件影响非常大的产业,气象工作与“三农”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渔业生产、渔村发展、渔民生活对气象服务需求更大,要求更高。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有利于渔业增效和渔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气象为农服务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县发改、科技、民政、财政、国土、住建、农水、海渔、文广新、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网站和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推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气象为农服务的整体合力。

(三)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宣传教育力度

要深入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教育、气象信息应用培训和乡镇气象协管员、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群众气象信息运用能力,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增强基层干部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能力。要建立气象服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制度,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发放给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由各村发放给全体村民。

(四)提高农村气象信息服务能力

完善气象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村、中小学校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逐步建立以短信、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为主体,电子显示屏、气象大喇叭等手段为补充的气象信息渠道,确保气象预警信息覆盖所有村,力争到户。要充分发挥渔业技术人员作用,组建气象服务专家体系,与渔业组织建立直接联系,开展气象“直通车”服务,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快捷性。

二、积极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责任感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于避免或减少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沟通协调,明确责任目标,周密安排部署,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新局面。为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应急办、民政局、国土局、住建局、农林水务局、海洋与渔业局、安监局、气象局分管领导任成员的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应急办,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日常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二)搞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四个”能力建设

1.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大风、台风、暴雨、雷电等气象灾害预警和局部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绿色通道”。要加快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优化升级现有气象站网,增加灾害易发区观测站密度,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精细化水平,力争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0%以上。

2.完善风险管理能力。要全面普查我县区域内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损失等情况,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按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编制渔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气候资源区划。要推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重点加强渔村基础设施建设、渔村迁建选址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渔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按照《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本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按照《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要求,积极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4.增强防御灾害能力。要加强渔村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推进学校、企业等重点场所防灾减灾和防雷设施建设,引导渔民按防雷标准规范建房,提高防灾减灾和防御雷击能力。全县要至少建成1个农村防灾减灾和防雷科普示范点。

(三)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四个”机制

1.建立事故灾害预警信息机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向气象部门传递相关气象灾害信息,气象部门接到信息经核实无误后,应按照预定流程,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及时进行。

2.建立安全隐患联合排查机制。要加强部门联合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做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重大责任性事故发生。

3.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气象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以电话、传真、短信、政府公文网等方式,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预警信息,包括气象灾情的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等。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接到预警信息后,要根据《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职责分工,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行动,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全力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直至警报解除。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县政府应急办)提出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案,气象部门要为事故抢险救援提供及时可靠的气象应急保障。

4.建立气象灾害调查分析及灾情评估制度。气象灾害出现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开展调查分析、灾情评估等工作,仔细查找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处置能力。

三、强化“两个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

县政府每年安排10万元经费用于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主要用于村级电子显示屏的安装、乡镇自动气象站的维修维护以及乡镇气象协管员、村级气象信息员的培训、补贴、奖励等。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拿出专项经费确保气象“两个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以及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我省渔业安全生产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认真分析现阶段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仔细排查安全生产隐患,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对策,对保障渔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调查,由于近几年海洋捕捞渔民的亏损面达70%以上,船修、机修、设备的配备以及人员的培训等欠帐较多,尤其是部分连年亏损的船只,事故隐患整改乏力,许多船龄长、适航条件差的渔船勉强在支撑,一旦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捕捞是一种高风险行业,不少渔民弃船上岸后,海捞业劳动力资源减少,随意招雇的外来打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海上必备的安全常识,是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目前不少地区尚未设立专业的海洋气象预报台、站,渔民在遇到台风等恶劣气候时不能及时避险。由于海难救助网络不健全,遇险船信息反馈慢,缺乏有效的救援手段。 

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已经建立多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进出港渔船的有效控制一直难以落实,导致部分“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未按规定配备安全设施的渔船、职务船员不全的渔船、违章作业没有结案的渔船擅自出海的现象时有发生。客观上,有些地区没有固定的渔港,许多渔船平时就无序地分布在沿海滩涂和港口,主观上,出港签证时做不到逐船检查,大多只能凭船舶所有人自述。同时,港监,边防,闸管等职能部门也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渔船股份制改造后,海洋捕捞生产组织化程度降低。往往会出现船与船之间相互不通报确切渔场位置的情况,大大降低渔船自救、互救的能力;少数干部和渔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比较淡薄。一些渔民不按规定穿戴救生设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量和手段不能有效地实施监督管理。沿海渔政、港监分站只有两三个人,但一般要管辖几个乡镇、几十公里的海岸线,力量明显不足。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单位与生产船只之间也缺乏全天候联络的通讯设备。目前对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监管,主要靠船只在港期间的常规检查和宣传教育。 

针对上述的事故原因和隐患,必须积极探讨整改对策。

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是:“人、船、港、滩涂”。一是以实行船员持证上岗为抓手,强化船员安全管理。职务船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职务证书方可在渔船上任职,普通船员必须持有“四小证”和“基础训练合格证”。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二是以整治海水养殖生产秩序为突破口,强化滩涂安全管理。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下海交通工具和养殖人员要配备必要的海上救生设施。对从事滩涂小取作业的船只,严格实行临时载客检验,未经检验的养殖船(艇)一律不允许出海。三是以港口“三防”为重点,强化渔港安全管理。整治渔港停船秩序,强化渔船停港值班制度,完善港口消防设施,取缔无证供油船、电焊船。四是严格执行《福建省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渔业船舶检验条例》和《渔船报废规定》,强化渔船管理。“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未按规定检验的渔船、船用安全设施不全的渔船,一律不得出海生产。 

积极探索海洋渔业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捕捞许可制度,但尚未建立准入制度。内陆非渔业劳动力的无限涌入,海上技能普遍较低,安全生产状况恶化。因此要通过实施船员持证上岗制度来探索渔业准入制度,凡从事海洋捕捞和滩涂养殖的外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证件后方可上岗。对使用无证外来人员而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和业主的责任。 

建立重点渔船追踪制度,强化签证环节的监督功能。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实施的好坏决定着事故预防的成败。应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渔船普查和清理整顿“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的基础上,建立“高危”渔船和违规渔船“黑名单”,分发各签证点实施重点监控,防范重特大恶性事故;二是及时与签证点沟通海上、港口检查的情况,由签证点掌握隐患船舶名录,把住出港关;三是建立限期整改情况反馈制度,没有反馈情况的,坚决不予放行;四是建立范围广泛的违规渔船协查制度,加强系统内的配合与协作,形成合力,让违规者无处藏身;五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港监、边防、水利(闸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构筑阻止隐患船只擅自出海的坚固防线。 

第8篇

关键词:地质勘察;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381-02

1 地质勘查工作的涵义

地质勘查工作从广义上来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技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例如,以寻找和评价矿产为只要目的的矿产地质勘查,以寻找和开发地下水为只要目的的水文地质勘查,以查明铁路、桥梁、水库、坝址等工程地区地质条件为目的的工程地质勘查等,地质勘查还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址摇感等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质勘查的范围。狭义的说,在我国实际地质工作中,还把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和开发勘探。

2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勘查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通过地质勘查,一方面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土调查程度,为城乡规划和国土整治提供地质依据。因此,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诸多值得提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矿业权意识薄弱

矿业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无证勘查和越界勘查两个方面,造成无证勘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矿业权过期、失效,很多地质勘查工作领取的探矿业权期限较短,开始做地质勘查是,往往拥有探矿业权,但勘查工作结束后,提交勘察报告时,其探矿业权已经过期失效;二是利用他人的矿业权进行地质勘查,在取得勘查成果后,常常会造成矿业权的纠纷;三是有些勘查投资人法律意识淡薄,明知在自己的勘查区内已经设置了矿业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在自己拥有的矿业权范围之外进行地质勘查,势必造成投资浪费和经济损失。

2.2 目的与任务不明确

地质勘查的最终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款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须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绝大多数勘查投资人由于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性质和目的不清楚,不能对地质勘查单位提出具体的要求,而地质勘查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想投资人说明地质勘查的目的与任务,致使较多的地质勘查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给勘查投资人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许多勘查投资人不考虑地质勘查工作的程度和勘察成果,盲目办理采矿许可证,进行矿产开发,往往造成更大的投资损失和浪费。

2.3 勘查资金投入不足,勘查周期不合理

一个地质勘查项目往往有多家地勘单位参与投标和竞争。一方面地勘单位为了中标竞相压价,另一方面勘查投资人在确定勘察单位时只考虑价格因素,忽视设计方案、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由此造成地勘单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如果勘查投入不足,地勘单位也只能偷工减料,减少工作量,这势必会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程度、质量和成果,其结果也只能是增大矿产开发的投资风险。

勘查投资人为了加快矿业开发的速度,不按照地质勘查的客观规律办事,过分要求地勘单位缩短勘查周期,而一些地勘单位为了取得地质勘查的工作费用,也违背勘查工作的基本规律,盲目勘查。地质勘查的工作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违反这一基本准则,一方面会造成勘查程度偏低,另一方面会造成勘查工作部署的不合理和工作量的浪费,使得地质勘查工作得不到预期的成果和目的。

2.4 勘察阶段确定不合理

一些勘查投资人为了减少地质勘查工作的费用,盲目确定勘察阶段。一方面是勘查程度偏低,不能满足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勘查程度偏高,造成自己浪费。由于新的地质勘查规范取消了对地质控制程度较高的资源/储量比例要求,致使地质勘查成果不能满足矿山设计要求。地质勘查阶段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到矿床规模,矿山生产规模,矿体赋存的地质条件,矿体的复杂程度,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等综合因素。

3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可行性研究

地质勘查的最终目的是进行矿山设计和矿产开发,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目前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普遍存在地质勘查与可行性研究相互脱节的问题。矿床开发是否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不仅仅与矿床本身的矿石含量和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密切相关,还涉及到国家的法律、宏观经济政策、矿山建设的内外部条件、矿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等诸多因素。只有通过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才能真正减少投资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建议勘查投资人要充分认识到进行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做好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作为地质地质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要是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必要切实解决和处理好上述问题。

3.2 不断的研究、吸收新理论、新方法

50-60年代的找矿主要是找地表直接易识别的矿床,地标识别标志明显,找矿命中率较高,放过手段也简单。而90年代之后的找矿主要是隐形、半隐形等不能直接识别的矿床、地表识别标志多为间接的地质信息,需要运用地质、物化探综合手段去寻找,技术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素质是难以发现与评价矿床的。素质的提高需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努力学习掌握近年来出现的地质、物化探找矿新理论与新方法,只有掌握成矿新理论,并在其指导下综合本省地质背景认真分析可能的成矿地质条件,合理选区,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有所发现,取得找矿的突破。

3.3 优化项目管理

项目一旦确定后,要合理配置技术力量,加快勘查进度,缩短找矿周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具体管事步骤是:(1)普查队全部出队之后,组织有关人员到个普查队检查落实工作部署等情况。(2)在工作进展过程中,总工或地质科长随时下去进行督促指导,解决有关技术等问题,使其工作不误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3)年终收队之前,总工到各找矿队进行野外实地验收,检查工程及资料质量,确保地质成果的可靠性。(4)普查队全部收队之后,有总工主持组织各队组长以上技术人员,对各队资料进行全面互检,评出优劣,对优者予以奖励。最后的一次检查既可以互通全队的地质成果,又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知识。

3.4 加速地质勘查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

随着找矿难度加大,而地看经费有限,必须切实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找矿及其施工的效率和成果。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需要,地质信息系统作为国家公用基础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应当抓紧建设。大力推广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改造传统地质调查方法,促进我国地质勘查业现代化,为其走向世界,提高竞争能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第9篇

据调查,由于近几年海洋捕捞渔民的亏损面达70%以上,船修、机修、设备的配备以及人员的培训等欠帐较多,尤其是部分连年亏损的船只,事故隐患整改乏力,许多船龄长、适航条件差的渔船勉强在支撑,一旦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捕捞是一种高风险行业,不少渔民弃船上岸后,海捞业劳动力资源减少,随意招雇的外来打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海上必备的安全常识,是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目前不少地区尚未设立专业的海洋气象预报台、站,渔民在遇到台风等恶劣气候时不能及时避险。由于海难救助网络不健全,遇险船信息反馈慢,缺乏有效的救援手段。

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已经建立多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进出港渔船的有效控制一直难以落实,导致部分“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未按规定配备安全设施的渔船、职务船员不全的渔船、违章作业没有结案的渔船擅自出海的现象时有发生。客观上,有些地区没有固定的渔港,许多渔船平时就无序地分布在沿海滩涂和港口,主观上,出港签证时做不到逐船检查,大多只能凭船舶所有人自述。同时,港监,边防,闸管等职能部门也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渔船股份制改造后,海洋捕捞生产组织化程度降低。往往会出现船与船之间相互不通报确切渔场位置的情况,大大降低渔船自救、互救的能力;少数干部和渔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比较淡薄。一些渔民不按规定穿戴救生设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量和手段不能有效地实施监督管理。沿海渔政、港监分站只有两三个人,但一般要管辖几个乡镇、几十公里的海岸线,力量明显不足。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单位与生产船只之间也缺乏全天候联络的通讯设备。目前对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监管,主要靠船只在港期间的常规检查和宣传教育。

针对上述的事故原因和隐患,必须积极探讨整改对策。

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是:“人、船、港、滩涂”。一是以实行船员持证上岗为抓手,强化船员安全管理。职务船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职务证书方可在渔船上任职,普通船员必须持有“四小证”和“基础训练合格证”。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二是以整治海水养殖生产秩序为突破口,强化滩涂安全管理。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下海交通工具和养殖人员要配备必要的海上救生设施。对从事滩涂小取作业的船只,严格实行临时载客检验,未经检验的养殖船(艇)一律不允许出海。三是以港口“三防”为重点,强化渔港安全管理。整治渔港停船秩序,强化渔船停港值班制度,完善港口消防设施,取缔无证供油船、电焊船。四是严格执行《福建省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渔业船舶检验条例》和《渔船报废规定》,强化渔船管理。“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未按规定检验的渔船、船用安全设施不全的渔船,一律不得出海生产。

积极探索海洋渔业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捕捞许可制度,但尚未建立准入制度。内陆非渔业劳动力的无限涌入,海上技能普遍较低,安全生产状况恶化。因此要通过实施船员持证上岗制度来探索渔业准入制度,凡从事海洋捕捞和滩涂养殖的外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证件后方可上岗。对使用无证外来人员而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和业主的责任。

建立重点渔船追踪制度,强化签证环节的监督功能。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实施的好坏决定着事故预防的成败。应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渔船普查和清理整顿“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的基础上,建立“高危”渔船和违规渔船“黑名单”,分发各签证点实施重点监控,防范重特大恶性事故;二是及时与签证点沟通海上、港口检查的情况,由签证点掌握隐患船舶名录,把住出港关;三是建立限期整改情况反馈制度,没有反馈情况的,坚决不予放行;四是建立范围广泛的违规渔船协查制度,加强系统内的配合与协作,形成合力,让违规者无处藏身;五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港监、边防、水利(闸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构筑阻止隐患船只擅自出海的坚固防线。

第10篇

水深300米以上的称为深水,大于1?500米的称为超深水。离大陆约200多公里以外是深水领域。“海洋石油981”号是中海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的勘探。

新闻缘起

“海洋石油981”号深水钻井平台正式开钻

今年5月,在我国南海荔枝湾6-1区域海面上,“海洋石油981”号深水钻井平台正式开钻。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此之前,我国仅能生产第三代半潜式平台,只能在水深300米的浅海作业。

“海洋石油981”号是中海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的勘探。而此次所开钻的南海,拥有约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70%的资源都蕴藏于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

能源现状

南海油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2011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56.3%、21.9%,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走高。

在“走向深海——海洋能源中国策”新闻中国论坛上,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车长波说,2011年我国油气产量分别为2.03亿吨和1?031亿方,分别列世界第四和第六位。但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2011年为4.7亿吨,天然气消费为1?294亿立方米,油气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解决长期存在的能源紧缺问题?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说,南海储藏着丰富的能源。据国土资源部地质普查数据,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南海石油储量至少230—300亿吨,乐观估计达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深水区已成为油气资源储量接替主要领域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对解决我国油气短缺意义重大。中海油将在未来20年内投资2?000亿元加大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力度,力争建成一个‘南海大庆’。”楚序平说。

“特别是深水区,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储量接替的主要领域,近十年来发现的超过亿吨级的大油气田中,40%左右都在深水,60%—70%都在海洋。到目前为止,全球深海油气储量已达到近500亿吨,年产能力在深水已超过2亿吨,海洋超过10亿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说。

周守为表示,除油气资源外,深海里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相当于全世界的煤、石油、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按照现在使用水平可供人类使用100年以上。

开发困难

需突破深水技术、装备两大“瓶颈”

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西方200多家能源公司在南沙海域钻井超过1?700口,平均日产石油17.9万吨,2009年总计采油量约6?500万吨,天然气开采量约计750亿立方米。

为何我国在深海能源获取方面进展速度不快?楚序平说,海洋能源开采复杂性高、投入大、风险大,难度非同一般。

周守为具体解释道,目前我国海上油气作业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国外深水钻井装备已钻到了3?000多米,国内过去只能钻500多米,海洋石油981下水后,已钻了一口1?500米井;国外深水工程装备能在3?000多米进行海底工程作业,我国荔湾3-1油气田只能到达300米的水深。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说,“海洋能源是主流能源中低碳能源的重要领域,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时期的主导能源。在我们走向深水的过程中,面临两大瓶颈问题:一是深水技术要突破;二是深水装备要

具备。”

“通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专项与863计划的实施,中海油已具备300米—1?500米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总体方案研究和概念设计能力。从数模的分析到物模试验、水池试验到现场测试,一套完整科研链已建立。如在‘海洋石油981’的关键结构部位都装有传感器,可直接把现场采集的数据收集起来,为今后关键技术突破打下良好基础。”不过,曾恒一指出,目前,水下生产的关键设备被外国公司垄断。加强其国产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攻关深海空间站、远程补给基地两大前沿技术

“深海空间站的提出是由于重大自然灾害,如2005年墨西哥湾飓风造成3?050座海上平台不同程度的损坏。类似事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要么把所有设施放在水下,不受风浪流影响;要么大幅提高设计标准,增强抗灾害性环境能力。”曾恒一说,深海空间站就是在深海3?000米海底建立一座人宜居住的生活环境;电、热与控制中心正常运转的工作环境;油气水处理工艺全在水下完成,通过海管送至陆上终端等。

曾恒一表示,深海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研发大型壳体承受300大气压的新型结构与新型材料技术、深水海底小型模块化核能及温差能供电技术、深海空间站与水面支持系统的连接装置与对接技术。建设深水油气田远程补给基地要解决,如在开发南海及在南沙作业地方,离海南岛1?000多公里,直升机的停降和周转问题,5?000万吨作业的输送管和运输、建立海上可靠基地等问题。

专家建议

应把深海开发作为新产业来制订政策

“建立南海周边国家石油天然气同盟、企业联盟和技术联盟。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设备,南海周边国家目前的开发方式是让西方大企业来投资,收回成本,产量分成。”楚序平建议,按照国际通行办法,组建企业联盟,吸收民间资本进入、股权多元化,企业按照市场原则运营,满足我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海洋能源开采技术要求高,组建一个南海周边国家能源企业加盟的深海石油天然气技术联盟,一起研究深海油气开发技术,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分享等。

楚序平还表示,南海深海还储藏丰富的可燃冰,但勘探开发技术很不成熟,搞不好对环境危害很大,南海周边国家联合进行研究开发前途无限。“更长远研究开发还有很多,如核聚变需要的氘和氚,可直接从海水里提炼,满足人类使用上千亿年等。”

“从产业角度来讲,深海并不是浅海简单的延伸,正如当年海上油气开发不能简单视为是陆上油气开发的简单延伸一样。深海科学技术不同于浅海,深海对环境、保险、安全事故处理的要求比浅海更高。我建议在国家战略和政策制订上,不妨把深海作为非常规资源来对待,作为一个新产业来制订政策。因此,开发、发展、合作模式不同于浅海,国家的法律、管控、技术标准也要不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小杰说。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内涝;排水设施;建设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内涝的诱因

(一)城市发展速度快、人口膨胀、城市建设、规划跟不上

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土地急剧扩张,导致城市的土地资源产生了紧缺现象。为了推动城市化发展,大部分城市通过填海造地、填湖造地等方式使土地面积不断增加,然而这造成了海洋、池塘、湖泊的面积日益减少,导致天然蓄水池的调洪能力和蓄洪能力大大减弱并降低,大量的地表积水造成了城市内涝。此外,城市居民采取许多措施达到硬化洼地和软土地的目的,破坏了土地天然的渗水功能和地下水循环,导致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及时排出过多的洪水,进而导致城市洪涝灾害。很多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并不能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例如城市排水系统在设计之初,大多城市习惯于模仿一些国家城市的排水系统,没有经过对两地地域差异开展仔细的研究调查,没有从自身城市的特征出发,缺乏科学分析,这也是城市内涝容易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牵涉面多,协调难度大

城市化破坏了城市的水循环,导致城市暴雨天气增多,城市内涝发生的几率也不断增大。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牵涉范围大,极易导致排水规划设计与城市各规划之间协调困难。因此,城市的排涝规划需要建立高效的排水机制,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排水管网和泵站的排水功能。但是城市的排水规划存在见效慢且耗资大的弊端,故为应对好城市内涝一定要将排、滞、蓄结合在一起,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统筹协调好城市的每一项规划。

(三)领导重视度不够,存在“轻地下、重地上”的落后观念

许多城市的领导者只注重城市的地上建设,而忽视城市的地下建设。地下管网的建设涉及城市整体规划,是属于“面”的工作,相比较道路、桥梁等“点”或“线”的工作,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对当下某些追求政绩的领导来说,是花钱费力不讨好的事。正是由于“重地表、轻地下”观念的存在,导致旧城区的旧管道出现老化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城市决策者将绝大部分的投资投入到地上设施的修建之中,真正投入到地下的管网建设资金却很少,并且对地下管网建设怀着一种得过且过的不当态度,不进行仔细研究甚至直接使用老化的管道设施,导致测算更新改造过的老旧管网仍存在质量过差,承载能力弱的缺陷。

(四)施工质量不能完全保证

城市必须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一的排水系统的质量。但是很大一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存在水流处理技术含量不达标,排水管道的建设材料质量低下的问题,排水管网的质量没有达到城市排涝应有的标准。采用密度精、质量高、耐用耐磨的材料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管道建设原料是加快排水速度,保障地下水清洁的重要举措。而在管道的实际建造中,因为是隐蔽工程,埋在地下的,很多施工单位经常会以次充好,将较劣质的管道设置在排水系统中,各个工序的质量也不认真控制,使很多管道提前出现了裂缝、漏水等现象,缩短了管道的使用寿命。阻碍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污染了地下水资源。另外,施工中如遇到其他管线及构筑物的影响,出于工期和成本的考虑,也不按程序和技术要求处理,而是随意改变排水管道的管径、位置、标高等,虽然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给日后管道的运行埋下了隐患。

二、对城市排水规划管理的探讨

(一)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普查

城市地下管网不清,既影响日常的维护管理,又影响规划质量。如果不掌握管线的具置、断面尺寸、埋设深度、管材、建设时间,在规划过程中很难对现状管网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也很难就新建管线与现状管线之间的衔接做出合理的安排。与暴雨强度公式修订一样,城市地下管网普查也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工作,同样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推进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

按照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法定的城市排水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的排水专业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排水专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排水体制和排水标准、划分排水分区、提出排水工程布局方案。在详细规划阶段,排水专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排水设施具置,完善排水管网系统,计算量及管径。从编制内容和深度看,总体规划阶段的排水专业规划虽然覆盖面大,但深度不够;详细规划阶段的排水专业规划虽然细,但系统性差。要在总体规划阶段深化排水专业规划,又受到时间进度、资料条件、专业协调等多方面限制。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一些城市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或总体规划之后单独组织编制了排水专项规划,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水污染防治和内涝防治形势严峻的城市应该积极推进排水专项规划编制。

(三)对排水规划中与内涝有关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城市排水规划中有许多内容直接与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相关,例如城市的排水条件、排水分区、城市不同高度城区的排水设计、针对超标的暴雨的应对措施等。这些问题与内涝直接相关,解决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排水规划管理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因此,有必要针对排水规划中与内涝有关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排水分区的问题为例,针对城市内涝所进行的排水规划管理中对排水分区问题的分析应不仅根据地形和水系进行分析,还应该考虑到暴雨对排水分区中各区的排水压力的问题,大多数低洼地区都承担了过重的排水量而导致内涝。因此,在进行排水分区时,应充分分析城市地貌,并对城市地貌的高低程度进行细致的划分,使排水压力分散开来,使每个排水分区的排水功能发挥到最大。

(四)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监控

城市排水系统运行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排水力,在城市排水规划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监控,不能有效解决城市排水力不足带来的内涝问题,而城市排水系统十分复杂,难以完全监控,但现代科技却给城市排水规划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监控工具。建议城市排水规划管理部门使用排水监控软件,通过系统地对城市排水进行监控,以实现对排水系统的全面管理,促进各排水设施的高效利用;通过软件,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直接、清晰地观察到各排水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能够在暴雨来临之前和暴雨来临之时,对防洪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尽量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暴雨后城市内涝是目前威胁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自然灾害,而这种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却与城市排水规划和关系息息相关。目前城市排水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城市内涝的风险增加,因此,要应对城市内涝,城市排水规划管理有必要对城市地下网管进行普查,对城市排水规划编制进行进一步梳理,并且重视对城市排水规划中内涝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启用现代软件设备对排水系统进行监控。只有全面地实现对城市排水规划管理,城市内涝问题才能被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耿莎莎.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内涝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13.

[2]韩洋.城市内涝控制与排水管网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4.

第12篇

1.1独特区位优势三亚向东经菲律宾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为三亚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1.2独特市场优势作为国际热带滨海旅游集散地,三亚市生态环境良好,拥有阳光、沙滩、海水、气候、森林等风景资源、地热资源。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的聚居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艺术,令人神往。浓郁的乡土风情与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交汇,客源充足,需求旺盛,为生态农业建设创造了条件。

1.3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旅游业相比,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但对于保证就业、维持生计、保障社会稳定等,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三亚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初步具备了支持农业发展的条件。产业结构日臻完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广泛使用,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农业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为三亚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存在问题及不利因素

2.1土地资源退化,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强烈的风化和淋溶作用导致土壤酸度大,阳离子交换量低,保肥性能差,自然肥力不高,土壤养分贫瘠化。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而不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土壤理化性状的劣化,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这还导致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和富集;加速土壤酸化;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还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焚烧较多,堆肥还田再利用较少;加之周年不间断生产,土壤自然更新受到抑制,土壤肥力下降。山林地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加剧了水土流失。水资源虽丰沛,但时空分配极不均衡,干季和湿季分明。节水灌溉尚未普及,土地地块狭小及不合理的利用,河、岔、沟、渠垃圾堆积,行洪、蓄水功能削弱,水质下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温度、降水波动性加剧,农业有害生物波动性爆发,冷害、干旱、涝害及台风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2.2快速城镇化,耕地面积减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主城区不断向四周扩展。随着规划的调整,许多村落和耕地面临征用,农户在拿到补偿金的同时也因此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并且后备土地资源中耕地极其有限,特别是与主城区紧邻的吉阳镇、凤凰镇以及建设中的“国家海岸”海棠湾镇。如吉阳镇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39hm2,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2,农业呈萎缩状态。2.3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善大量的农户分散经营,缺乏对产品市场需求的预测和研判,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削弱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分散经营,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很难实现,特别是在农产品的病虫害防治上,统防统治很难实现,规范规程形同虚设,造成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脱节,流通环节繁多,农户利益受到挤压,为了多赚钱只能以量取胜,产品质量却难以保证,这种有重大缺陷的半截子产业化难以满足市民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2.4城乡收入差异显著,导致农业劳动力丧失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城乡收入、公共基础设施差距的逐步加大,加之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很少,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农村更难以留住喜欢热闹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呈现下降趋势,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3三亚市建设生态农业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查找问题,才能因势利导,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创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

3.1重新认识城市生态农业城市生态农业指城区或接近城市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和依托城市的科技、经济和市场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城市农业相比,城市生态农业把生态功能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注重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发展城市生态农业已成为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三亚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吉阳镇、凤凰镇许多村落已融入主城区,现有的耕地、林地已成为城市绿地和城市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基地及独具特色的景观绿地(如农业公园),既能增加城市绿地率和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城市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又使人们能在充斥着压力和竞争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一片身心放松的绿洲。如迎宾路许多苗圃等林地可更新成为城市的公共绿地,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3.2科学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时俱进科学规划生态农业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打造龙头产品,避免重复建设和同业竞争,发展优质、高效、低耗、环保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市所辖的镇、场距离城市主城区、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地形和资源条件差异很大、当地的种植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因此,要将农业规划纳入整体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当中,按照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考虑整体与局部、眼前与长远的结合、典型示范与逐步推进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不断调整、完善、落实、提高。如育才镇结合自身特点确定的“美丽事业”、“绿色事业”、“奔跑事业”、“腾飞事业”和“甜蜜事业”就很典型。

3.3合理选择生态农业模式一般认为,生态农业可分为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农业技术2个部分,前者喻为生态农业的硬件,后者喻为软件。生态农业建设实践表明,其核心和基础是模式建设。因此,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条件,利用各种组合效应选择和组建较为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并对其进行优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前提。三亚市在推进一池三改的沼气复合环模式、水田稻、渔共养、瓜菜轮作间作、山林地种植、畜禽、蜜蜂养殖、庭院热带果蔬立体化种养、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都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要及时查找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模式示范、推广和创新,并加强配套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从生产组织、技术示范、产品包装、市场流通、信息服务、风险防范上狠下功夫,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均衡、快速发展。

3.4依海兴市、取财于洋鉴于陆域发展空间狭小的现实,开发利用海洋是必然的选择。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优先发展渔业,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海南省重要渔业基地和海产品集散地,要积极拓展远洋渔业,实现“造大船、闯深海、抓大鱼、收大益”。还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模式的创新,在养殖品种、养殖条件上下功夫,如建设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观赏鱼养殖等。通过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健全病害防治体系,推行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实施水产品精深加工工程,进行渔业产业价值链整合,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价值增值。渔业还要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历史机遇,将海洋旅游、滨海旅游作为海洋渔业转移的新亮点,以休闲渔业为载体,编制规划,建设基地,开发观光渔业、垂钓渔业、海洋探险等特色产品,增加收入。

3.5推行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从源头抓起,建立覆盖产前(原材料种子、土壤)、产中(农药、化肥)、产后流通、贮藏、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模式,就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首先,要在国家已有的农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地方配套标准等。结合现实条件,部分标准还要拔高,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其次,建立健全检测监督机制和常态化的工作模式,全程监督。最后,针对小户分散种植、销售难于监管,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难形成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要引入龙头企业,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积极推行“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种植、计划种植效益、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便于统一管理的质量保证、有较强市场定价权、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业。目前,全省已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通过登记,将承包地块、合同、权属证书落实到户,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土地的合法流转和集约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3.6以旅兴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是亲近、回归自然的产业。创意农业则可理解为“农业上的创意”,是用文学创造审美意境的手法,来对待、完成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对于生产者来说,丰富了农业生产的文化内涵,延长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满足了只有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方能享受到的审美情趣,而且将都市人强烈的回归自然、健体强身、陶冶情操等多种本能性需求得以满足。未来农村不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农业的多功能性将更加彰显,富裕起来的城市居民将把农村作为理想的旅游、度假、观光、体验的好去处。

第13篇

关键字;气象灾害;分类;现状;应急对策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located in the East Asia monsoon region, natural condition is complex, climate chang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occurred frequently, it is the world suffered seriou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loss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not only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rings serious effect, but also on the food safety of our country, societ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ose a serious threat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classifi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emergenc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41

前言: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造成的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现象。从全球及中国气象灾害来看,气象灾害具有以下特征: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十分严重;旱涝等灾害持续特征明显;群发性突出,常常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多种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发生频率高、季节性强;种类多,易引发次生灾害.1998年城市化进程为45.5%,2008年已达56%,且每年保持约1%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城市人口和财产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气象灾害带来的威胁也更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暴雨、大雾、大风、高温、干旱等各种气象灾害影响也日益加剧,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日趋严重。 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分析研究,提升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

一.气象灾害分类.气象灾害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两类。

1.天气灾害:指大范围或局地性、持续性或突发性、短时间的强烈的异常天气而带来的灾害,如大范围的寒潮、台风等天气灾害或局地区域所发生的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这些灾害常伴随有强风、暴雨和降温等。

2.气候灾害:指大范围、长时间的、持续性的气候异常所造成的灾害,如长时间气温偏高、偏低,降水量偏多、偏少而形成的洪灾、干旱、低温冷害等灾害。

在全国总受灾面积中,干旱灾害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1%,其次是洪涝灾害,占27%,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台风灾害所占比例分别为10%、7%和5%。

二. 我国气象灾害的现状

(一)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属世界少见.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特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致使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之多,属世界少见。我国的气象灾害大致可分为7大类20余种。世界高纬、中纬和低纬度,内陆和沿海各国发生的气象灾害,我国均有可能发生,别国没有的,我国也存在。如因气象因素导致死亡人数较多的孟加拉国有台风、暴雨洪涝和干旱灾害,但没有雪灾、冰和冰凌灾害;美国地形和纬度等条件与我国相似,气象灾害种类较多,但没有黄河冬末春初的凌汛;西欧各国只有中高纬度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没有台风灾害。我国独有的高原上的冰坝、冰湖,因夏季气温升高,导致冰坝崩溃而使下游形成洪涝灾害也时有发生。

(二)我国气象灾害发生频次高、分布地域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不同类别的气象灾害。春季以干旱、沙尘暴、寒潮、雪害、低温连阴雨等灾害为主;夏季的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暴、干热风、高温酷热等灾害影响最大;秋季台风、干旱、冷害、连阴雨、霜冻等灾害最重;冬季寒潮、大风、雪害、冻害等危害突出。

各类气象灾害发生频次高,持续时间长。如干旱灾害,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较大范围的旱灾为7.5次。旱灾一般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每年平均要发生12次范围较大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最高年份达18次(1991年),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平均每年为5.8次。严重的洪涝灾害持续在一周或半个月,甚至数月。

由于地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气象灾害往往会诱发更多的次生灾害。如台风和强冷空气带来的强风,严重威胁沿海地区海上作业和航运;持续性的强降水会导致江河洪水泛滥并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大面积持续干旱、洪涝、连续高温或低温则会导致农牧业严重受损、疾病流行等。气象灾害随时在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造成农业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以上,受灾人口约达4亿人次,平均每年有3000多人死于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300亿元。

三、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对策和建议

气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是气象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服务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防灾减灾取得了明显成效,加深了政府和群众的鱼水关系。但由于气象灾害是诸多自然灾害的源头,由此引发的衍生灾害涉及的行业和部门较多,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还存在着责任不清,程序不明,缺乏规范的标准等,严重影响了整个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的总体发挥。为此,建议:

1、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人类生活的地球系统具有统一性,发生在不同领域中的自然灾害,它们之间是互为影响、相伴而生。例如,登陆台风不仅造成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台风所产生的暴雨又造成洪涝和山区的地质灾害,台风造成的灾害涉及海洋、水文、水利工程和地质等行业和部门,单一部门的管理和预警不利于综合减灾效益的发挥。建议,国家应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指挥系统。鉴于我国的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分布范围广、种类多、发生频次高、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是防灾减灾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信息,气象系统已有建好的信息传递、收集、加工系统,为此建议由气象部门承担国家防灾减灾指挥系统的建设任务。统一规划,强化管理,加强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

2、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防灾减灾决策中,气象监测和预警信息极为重要。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准确、及时、客观地监测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提供预报预警的重要基础。加快气象综合探测体系的建设,包括地面加密常规要素的观测、特种要素的观测(如:滑坡、泥石流、洪水等)、雷达观测、高空气象加密观测、气象卫星加密观测等等;建立能够及时的捕捉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强对流、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和次生灾害的立体观测系统;加强山区山地灾害的普查和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编制工作;在灾害频发地区、人口高密度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更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和完善。

3.加强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稳定社会和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

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稳定社会至关重要。建议:成立由各级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指挥机构;建立完善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强有力的防灾救灾综合管理机构和应急机制等。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

结语:科学防灾减灾,需要凝聚人心,亦需要凝结智慧。每一个“小我”都是大集体的一份子,“小我”在履行好自身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要结合工作实际,引导所在行业或者领域关注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响应。气象灾害是我国最易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占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七成以上,因此,气象行业视防灾减灾为工作主题之一。防灾减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广大气象工作者更要站位高远,激发才智,与气象事业共奋进,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的重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努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等工作,将气象科普知识送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防灾减灾的大气候.

参考文献;

[1] 郑彬.浅谈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报道[J].南方传播,2009(11):149-150.

[2] 穆治霖.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15-19.

[3] 张斌.浅议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3):102-104.

第14篇

我国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现状

在交通运输部组织协调下,我国已陆续编制完成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省、市和港口四级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组建了北海、东海、南海三支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和四个海上专业救助飞行队伍;建立了各级海上搜救中心,应急反应机制逐步完善,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建设全面启动,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

尽管我国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基本已成体系,应急反应机制逐步完善,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建设全面实施,但海上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以渔业船舶海上安全事故为例:据统计,仅东海区域2011年第一季度共发生渔业船舶水上事故(包括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36起,死亡(含失踪)61人,沉(毁)渔船16艘,直接经济损失1376.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沉(毁)船数和死亡(含失踪)人数指标分别下降20%、15.79%、44.04%,直接经济损失指标上升了43.07%。这表明:当前我国海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与中央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应对海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还不能满足海上救援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还不够强。预案未能结合应急能力的实际,对应急的关键信息进行系统而准确的描述,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救援指挥系统,也没有明确谁是事故现场的直接救助指挥,导致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够强。

应急管理机制不顺畅。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在救援指挥、预案演练、应急培训、宣传等方面还没有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各单位往往独自组织培训与相关演练,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还没有很好理顺。

应急反应力量和基础条件仍较薄弱。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应急建设资金投入总体仍显不足,应急救助和处置所需装备和资源贮备还不够充足,国家海上专业应急救助队伍人员编制多年没有增加,已难以满足海上救助事业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装备落后、缺少专业技术支撑和相应的演练,国家海上救援总体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应急反应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目前我国海上救援应急反应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没有相对独立的机构对整个救援过程进行完整评估,海上救援任务完成后,各救助单元往往自我评估。因此,难以及时准确评判应急处置的有效性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上救助整体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海上应急救助能力

我国海上应急救援体制建设总体要求是:以提高海上应急救助能力为目标,以应急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宣传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应急管理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和救助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保证,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具体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是应急管理部门实施应急教育、演练、培训、预防、引导、操作等各方面工作的基础。

一是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做到领域上全覆盖,内容上高质量,管理上动态化。一是预案体系要明确统一的指挥机构,尽量减少应急预案层级,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效果;二是预案体系要全面,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三是个案要实用,每个预案都要体现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要具体适用,简明易行;四是广泛邀请专家参与,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力求使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实际。

二是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尽量做到精细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使之更具可操作性。要把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按内容范围分解成工作单元,由相应人员承担,形成清晰的日常应急分工和工作流程,预案实施要有第一责任人和检查监督人,并明确其失职失责的要承担的责任。

三是各专业机构和相关责任部门要按照预案中的应急功能设置,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作为应急预案的附件。标准操作程序是保证在事件突然发生后,即使在没有接到上级指挥命令的情况下,可在第一时间启动本部门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质量。

2、建立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提高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基础性,是有序、高效实施海上救援的有力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和完善海上安全信息预警制度。完善热带风暴、冬季大风、风暴潮和雾天等极端天气海上交通预警机制,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明确信息主体,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及时准确预警信息。

二是完善海上交通突发事件分类、分级标准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海上交通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划分和分类标准进行研究并作出具体规定;加强海上交通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事故原因分析、通报和交流工作,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主要内容和范围。

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理机制启动程序,确保应急处理机制启动的快速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应急处理机制启动程序,应着力把握以下三项原则:一是信息传递、上报要迅速准确;二是先期处置要及时高效,努力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三是应急预案要有序启动,明确工作流程,做到措施到位,防范严密,处置得当。

四是健全海上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一要对海上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汇总和风险评估,建立有关风险隐患情况普查数据库;二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并对海上重大应急救援案例进行评估,逐步完善海上各类突发事件的网络检测系统,开展海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研究,把握突发事件的发展规律,建立风险隐患调查和监控的长效机制。

3、健全应急资源与救援人员组织保障体系

健全应急资源和救援人员组织保障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海上应急救助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是建立应急资源贮备体系。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专业人员、重要装备和应急物资数据库,形成对应急专业人员、重要装备和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等物资,提高统一调配能力,切实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二是加强海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建设。同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严格落实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完善应急管理投入增长机制。落实专业救助单位经费来源,保证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及日常培训、演练工作经费,满足海上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从而增强安全保障和海上应急救援的能力。

四是健全搜救队伍专业化培训机制。推进海上应急综合训练基地建设工作,在“十二五”期间,除建成一个专业化综合性的海上应急训练基地外,各救助局还应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专业化培训基地;不断完善搜救队伍专业化培训和实操训练机制,进一步推动搜救队伍专业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海上应急救助能力。

五是制定海上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培训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海上救援志愿者队伍。不断完善海上救援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考核、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机制,科学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志愿者信息数据库,健全保障机制,加大志愿者培训和活动交流力度,做到专群结合,以专带群,有效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

六是加强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设,建成各级各类海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安全事件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系统的应急专家咨询的网络系统,为提高海上救助能力提供坚强的理论技术支撑。

第15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精神,认真分析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田水利建设任务。会议开始,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县和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这些现场,有的是以灌区节水改造为主的骨干工程建设,有的是以末级渠系配套为重点的田间工程建设,有的是工程建设方面的新亮点,有的是运营管理方面的好典型。大家边看边议,感到很受启发、很受鼓舞。我认为,这些典型主要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去年以来,我市共承担扩内需中央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2.4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1亿多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水利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两大灌区续建配套和县沟东干流、县预备河治理4个中央投资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实施。从项目看,各级对项目实施工作都很重视,措施比较得力,无论是项目进度,还是质量标准,都达到了上级要求。二是融资机制灵活。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各级大胆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走出了一些成功的路子。设计库容980万立方米的县陈北水库,概算投资过亿元,如果仅靠一个县的力量难以支撑。县通过“企业投资建设、政府分期回购”模式(简称BT模式),吸引外地企业投资建设,工程建成后由县里运营管理,按合同约定逐年支付回购款项,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一次性投入大、融资难的问题。三是节水改碱项目示范效果好。节水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盐窝万亩节水改碱示范区建设是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也是我市第一个水改碱示范项目。通过实施渠道衬砌硬化、深挖排沟、植树绿化等综合整治措施,项目区灌溉条件、耕地质量和生态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下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造了条件,也为今后大面积实施节水改碱积累了经验。四是工程运营管理科学。工程建成后,如何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营机制,使项目发挥永续效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区在率先实现农村自来水户户通的基础上,区、乡、村三级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通过推行智能化管理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水费征收难、管网维护难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这些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刚才,局长通报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对下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请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各县区政府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和下步打算。总的看,各县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抓得都很实,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亮点,下步工作安排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把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繁荣发展,水利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首先,从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要求看,必须进一步强化水利支撑。我市水资源总量偏少,旱涝灾害多发,水生态保护任务繁重。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防风暴潮和引供水体系建设,加大黄河入海流路治理力度,构筑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安全屏障,提高水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要求我们必须把兴水利、除水害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着力解决好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和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我市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有力促进了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水资源保障、水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的压力将大大增加,对水利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及时调整完善治水思路,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现代水利体系,努力把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第二,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任务看,必须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检验农业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了没有、提高了多少。现阶段,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无论农业结构如何调整,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如何变化,农业对水的依赖始终不会改变。近几年,我市总体上风调雨顺,属于历史上难得的好时期,尽管局部地区发生了极端天气事件,遭遇了旱涝灾害,但农业农村经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今年将突破8000元大关。之所以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水利工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大干水利、苦干水利,农民收入就不可能增长这么快。但应当看到,由于历史欠帐较多,我市农田水利建设仍然薄弱,引黄蓄水能力下降,工程性缺水的问题比较突出,田间灌溉末级渠系不配套,水资源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部分河道行洪排涝功能降低,沿海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防潮体系,等等。发展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第三,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看,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民生水利。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近几年,我们加大民生水利建设力度,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巩固、农村危桥改造、黄河南展区房台建设等工程,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受到群众欢迎。目前看,广大农村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仍有17.5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建成的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管网老化、管理运营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些农村桥梁和水库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等等。搞好水利建设,解决好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和解决好涉水民生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p#分页标题#e#

总之,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必胜信心,奋力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为“三农”发展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以提高防洪抗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着力点,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开发保护兼顾,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和水生态恶化等问题,着力在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三个方面求突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主要任务目标是实现“六个转变”,构建“六个体系”,创新“两个机制”:

实现“六个转变”:一是从水利服务农业为主向服务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转变。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成败的关键。要在继续服务“三农”的同时,围绕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拓宽水利服务领域,提高水利服务效率,为国家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二是从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最鲜明的特色是高效生态,水利工作也必须突出这一特色。水利工作的重心要逐步由工程建设为主转向统筹治水,妥善处理好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结合“三网”绿化工程,实施水利工程综合治理,建设一批生态型、清洁型、观光型小流域,打造覆盖全市主要河流和大型水利工程的水利景区。三是从重开发利用向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并重转变。解决我市水资源总量偏少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节水。必须把农业节水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年1月1日起,我省将率先推行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市水利部门要尽快确定我市“十二五”期间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容量,以及明年年度用水控制指标,年底前全部公布下达。要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新增取水许可审批要严格限定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内。对没有获得取水许可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立项。四是从以加快工程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工程建设是解决水问题的重要基础,运营管理是发挥工程效益的基本保障。必须坚持建管并重,通过实施科学管理,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五是从单纯水利建设向优化配置水资源转变。过去我们搞水利建设,大都是就工程建设工程,许多工程都是孤零零的,很难形成大的水网。我市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必须着眼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搞好骨干水利工程配套完善,加快建立蓄引结合、库河相联、城乡一体、融合贯通的现代水网体系,把有限的水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六是从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向政府主导多元投资转变。在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通过采用政府信用担保贷款、吸纳民间投资入股、置换产权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广开融资渠道,有效解决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

构建“六大体系”:一是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供水保障体系。市里确定,借助实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机遇,整合油地水利工程资源,对全市水网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加快建设南北贯通、库渠串联、水系联网的现代化水网,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互为补充、融合贯通的现代水网体系。市水利局、南水北调局要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争取工程尽早开工建设。继续抓好灌区节水改造,今冬明春重点实施好、两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垦东灌区节水配套恢复改造工程,建设引黄闸前泵站。抓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年内再解决8.8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到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各级要认真贯彻《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抓紧建立健全农村供水管理服务机构,落实工程专项维修基金,切实把农村公共供水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沿海防潮体系是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安全屏障。国家规划提出,到年我市要新建防潮堤154公里、改造加固75公里,到年基本建成沿海防潮体系。市里今明两年重点抓好港防潮堤建设,市水利局、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加大骨干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到年完成境内30条骨干河道的综合治理,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确保一般年份安全度汛,特大汛情年份无大灾。今冬和明年,重点疏浚治理县沟东干流和县预备河,实施五六干合排展区西延工程,抓好县陈庄镇、垦利县永安镇涝洼片治理,解决河道防洪标准低、局部区域排水不畅的问题。三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构建雨洪水资源化利用体系。按照“科学利用地表水、积极蓄存黄河水、开发利用雨洪水”的思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平原水库和雨洪拦蓄工程建设,到年新建水库9座,对6座水库实施整治增容,增加库容8180万立方米,同时在中小河道新建14座拦河闸工程,新增拦蓄水能力5900万立方米。今冬和明年,重点抓好陈北水库建设,改造加固区龙南水库和县蒋河水库、城南水库。四是加强节水工程建设,构建节水型社会保障体系。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的重点。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改造末级渠系、田间渠道硬化等措施,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到年全市规划建设田间节水灌溉工程55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今冬和明年,每个县区要新建1处5000亩田间节水灌溉示范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以上。五是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建设,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搞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建设一批“水清、树绿、景美”的生态型小流域。到年,全市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15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0%。下一步,每项工程在规划设计时,都要妥善处理好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增加水资源可用量,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修复水生态环境。今冬和明年,要落实好“三网”绿化工程水系绿化任务,突出抓好中心城周边的广利河、新广蒲河、武家大沟和支脉河绿化,积极推进二干、三干、四干、沾利河、沟、楮官河、引黄济青等其他市级重点水系绿化,同时抓好18条县乡水系的绿化。六是加强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构建现代水利信息化体系。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布局合理、全面覆盖,使用方便、运转高效”的原则,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平台、信息采集系统等信息化工程,搭建“数字水利”平台,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市水利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规划,积极推进实施。#p#分页标题#e#

创新“两个机制”:一是工程建设投融资机制。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关键在投入,重点难点在投入。各级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投融资机制,为水利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实行分级负责,市级资金重点用于中央和省级项目配套、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和跨区域的水利工程,以及民生水利工程。在完成市级重点工程的前提下,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本县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善于整合多方力量参与,把政府的力量、农民的力量、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强大合力。中央将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编报项目,落实配套资金,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对国债项目以及各级安排的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三网”绿化等项目要统筹规划安排,实施综合治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学习借鉴县采用BT模式建设陈北水库的经验,不断完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民间资本投入。要通过补助、奖励等办法,引导农民群众投资投劳,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工程运营管理机制。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总资产达到20多亿元,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切实克服重建轻管的错误思想,积极探索工程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使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对公益性工程,原则上由政府或集体负责管理养护;对部分群体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受益群体出资管理养护;对完全由市场运作的经营性农田水利工程,由投资主体进行管理养护。扶持发展用水者协会、水利联合体、供水协会等群众组织,开展民主管理,健全农村水利建管体制。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灌区管理服务能力。

三、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

水利建设公益性、政策性强,涉及项目多,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集中力量抓好落实。

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必要时要亲临一线督战指挥,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好。对确定今冬和明年实施的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防洪排涝、田间节水灌溉、平原水库建设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生产桥建设、生态水系建设等七大工程,要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水利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指导、督查调度和协调服务,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要深入宣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动员和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论证好“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理清治水思路,把新时期的治水方略充分体现到规划中,把最先进的理念、最重要的任务、最关键的措施、最需要的投资项目充分考虑到规划当中,确保编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为水利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要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农田水利建设各项工程是集中财力为民办的实事、好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质量问题,正确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既要突出“快”,更要注重“好”,任何时候都坚持既要保工期,又要保质量,更要保安全,确保不出问题。所有工程必须由相应资质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要以制度保质量、以科技保质量、以廉洁保质量,严格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建立问责制度,坚持公开透明,确保工程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严格资金监管,专帐储存、专户管理工程建设资金,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纳入有效监管范围,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挪用。要严格财务制度,规范各类资金使用,加大审计与稽查力度,确保资金用到刀刃上,发挥应有的效益。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工程和施工人员安全。

要加强协作凝聚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搞好协作,积极支持水利事业发展,形成统筹治水的合力。水利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认真抓好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规范运行,组织做好后续项目争取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抓好配套资金落实;农业部门要指导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黄河部门要在引黄供水、黄治理工程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