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苏教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四课《生态平衡》。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四课。本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通过引领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分析生态失衡的危害性,以及开展模拟生态的活动,带领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初级知识,倡导保护环境,共同维护生态环境。本课教学内容延续了本单元第一课中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上一课的食物关系,围绕生态平衡这个主题,从建立生态平衡的概念、了解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探讨生态平衡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2、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但是生态平衡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整合多媒体手段提供适量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比较分析、操作体验等活动,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从而认识到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的环保意识。
3、教学环境分析:
本着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以及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我选择了PPT软件为载体辅助教学。PPT课件构思新颖,画面和谐,操作简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本课教学适宜在有多媒体设备的专用科学教室进行,这样既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又有利于多媒体展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知道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3、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4、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会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目前的生态现象做出判断。
3、能够参与讨论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
4、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初步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难点: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制作生态瓶的材料(可封闭的鱼缸、池塘水、小鱼、水草、沙子,带盖的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
六、教学安排
拟用1课时完成
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狼和鹿的图片,提问:你们喜欢哪种动物?在一片森林里生活这两种动物,你们希望怎样?
设计意图:入题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同学们展现温顺可爱的鹿,和凶狠残暴的狼,让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快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述: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事例,结果森林遭到破坏,鹿群的大量病死。
设计意图:展现生态失衡的情境,激发学生探讨生态平衡的问题,为后面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做好铺垫。
3、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鹿群的灾难?
4、设疑: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为什么能保持生态平衡?(板书课题)
二、建立生态平衡的概念
1、PPT出示“生态系统”的概念的内容和森林、草原的图片。讲解:我们把自然界里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比如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气、阳光、水等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PPT出示“生态平衡”的概念的内容。讲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各种生物之间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的内容,初步对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有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认识生态平衡,环环相扣,逐步递进。
三、认识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板书:破坏)
2、阅读书上39页资料,思考讨论:
(1)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由于白尾鹿数量过大又带来了哪些问题?
(2)如果你是一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说你的理由。
3、分别出示美丽的草原和荒漠化的草原图片,提问:为什么原本美丽的草原会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小结: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如改变生物种类、破坏生物生存的环境等。
设计目标:认识食物链断裂会造成生态灾难。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各抒己见,在争论中深入领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探讨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的建立起各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业已建立了226个自然保护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吗?这些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哪些生物?
2、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情况。利用PPT出示我国主要自然保护区的资料。
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4、谈话: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
5、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
设计意图:利用媒体让学生知道我们美丽的祖国有这么多可爱的动物,多样的植物,这样的美从视觉上震撼学生的心灵,由衷的想要保护周围的环境资源,也为生在这样美丽的国度而骄傲自豪,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热爱祖国的情操!
五、巩固应用
1、提问:你想制作一个不需要外界提供食物就可以正常生存的生物条件吗?
2、指导制作鱼缸养鱼和小草的生态瓶。
(1)谈话:读一读第37页到38页的内容,学习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2)指导制作小草的生态瓶。
(3)学生制作生态瓶。比一比谁的小草存活的时间最长。(课堂有时间就组装一种,没有时间就做为课外作业,并要求学生课外观察记录。)
六、总结、布置作业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布置作业:
(1)自己动手做一个生态瓶,并坚持观察生态瓶并做好记录。
(2)多关注近年来的环境问题,试着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维护生态平衡》是教科版5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里的最后一课,学生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后,让学生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真实的大自然环境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原因,并J识到维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教材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从研究草原的鹰、兔、草的食物关系开始,力求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三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多么密切,要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是多么困难。第2部分是由“什么引发了沙尘暴”分析沙漠的沙源区的成因。
从以往课堂教学的情况看,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推测草原上3种动植物中某种动植物增减后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但通过这种想象也使学生认为当草原生态系统因为某种原因失去平衡后,人类只要通过简单的干预,就能恢复生态平衡,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态平衡的脆弱性和恢复的长期性、艰难性。为了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具体的数据在学生的大脑中构建一个相对真实的草原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推算和分析,让他们感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严重后果。再试图对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增减调配,尝试去“艰难”恢复生态平衡的活动。这样,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并不像想象中一增一减那样简单,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思考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怎样去维护生态平衡。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1)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原因进行分析。
(2)认识到维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2 教学过程
2.2.1 情景引入,得出数据
(由食物链直接引入主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草原上常见的3种生物(草、兔、鹰),他们是什么关系?”
生:“食物链关系。草被兔吃,兔被鹰吃。可以写成草兔鹰。”
师:“最近,我获得了一份和他们有关的资料,请你们仔细阅读这段资料,弄清楚资料里面各种数据的意思。”PPT出示阅读材料:2005年草原上2 500个单位的草里生活着10个单位兔和2个单位的鹰,每年会增加300个单位的草,1个单位的鹰,每年兔会以前一年单位数的2倍增长。1个单位鹰一年要吃2个单位兔,1个单位兔一年要吃8个单位草。
教师指导学生计算头2年生物的数量变化,2006年鹰的实际数量有3个单位,兔的实际数量有(20-6)=14个单位,草的实际数量=2 800-16×8=2 672个单位,计算结果见表1。
学生分小组计算3~7年的生物数量变化情况。当学生算到第7年时候,草已经出现负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2.2.2 初步分析数据,找出相关问题
(1)观察数据,解释数据的意思。
(2)根据数据,想象草原的情景。
2.2.3 进一步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的原因
通过进一步分析数据,找出这个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原因。
2.2.4 结合数据进行推算
(1)结合数据找出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
(2)小组讨论决确定采用的方法,有的说改变兔的数量,有的说改变鹰的数量,有的说多种草,有的还说引进生长快速的草,等等。
3 引导学生对数据再分析,认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利用电子表格把各小组的数据展示出来。
(2)让学生分小组上台分析自己小组的数据。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高碳排放、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诸种污染、灾难频发,人类的生存环境继续在恶化。虽然近年来各国在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但仍未遏制地球环境的恶化。原因何在?人们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一方面,全人类在高速开采地下的煤、气、油资源,导致地下资源逐渐枯竭;另一方面,在地上,各类燃油燃气燃煤设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日俱增,大气污染速度惊人。空气成份在改变。这种地下能源渐枯,地上环境污染,从两个方面危害着生态环境。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中来,充分显示出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要求全党全国全民保护生态、保护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1、人类是自然的产物
从地球发展的历史看,地球从诞生已有46亿年的历史。诞生初期,地球上既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一切生命都不存在。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史上,无生命期经过了约25亿年。到了距今21亿年时,出现了最早的菌类和藻类植物,即出现了生命。到距今5.6亿年时,出现了最早的动物――海绵。到了距今4.38亿年时,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到公元前170万年时,人类的祖先――元谋猿人出现。而元谋猿人从出现到今天在地球的演化史上仅占极短的时间,和地球的现有年龄相比非常短暂。北京猿人的出现,则在距今50-70万年前。仅占地球年龄中5750万分之一。这是何等短暂的一段时光。
其它各类动物在诞生后,也在各自不断进化,直到发展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纷繁状态。
从以上演化、进化的事实来看,毫无疑问,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绝非自然是人类的产物。早在人类不存在的时候,地球已存在了40多亿年了。是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整个自然界既是人类的母亲,又是人类的摇篮。
2、人类不能主宰自然
距今约2.450.65亿年这段时间,人类还没有诞生,地球上的恐龙一族盛极一时,俨然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但今天它们在哪里呢?它们在四川子贡市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它们全以化石的面貌展现在人类的面前。究其灭种的原因,是地球上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态平衡被破坏,自然规律使它们变成了化石。
当年的恐龙一族之繁盛,从人类的眼光看来,在当时俨然是地球霸主,是自然界的主宰,可是,在自然规律面前,它们倒下了,灭绝了,变成了昭示真理的万代化石,它们用自己的化石身躯向人类诉说着自己的身世,诉说着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也诉说着自然规律的伟大。
现在,人类的智慧和生产力越来越强,在生产中对自然的破坏也日趋严重,使局部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经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也就是说,自然规律在这些地区已经开始惩罚人类。迫使人们头脑开始清醒,深刻认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审视自己的行为。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中的一员,是自然界中几百万种动物中的一种,一个种属。也即占动物种属的几百万分之一,可谓小矣。尽管人类和其它动物相比,其智慧和能力十分优秀,为其它动物所望尘莫及,但是,人类是否可以不遵循自然规律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态平衡规律是适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人类是生物中的一个小小分支,怎么能不受规律的约束呢?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的条件。如果有一项重要条件丧失,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绝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大自然的主宰者是自然界的固有规律,在生物界主要是生态平衡规律。
3、人类要把握生态平衡规律
生态平衡规律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它们对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及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平衡使每一种生物都能生存并不断进化。
那么,这种生态平衡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然界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生物界建立了环环相扣的食物链,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各种动物的种群和数量在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一个很合理的比例,这个比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和动物之间是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相生相克的。动物界和植物界之间也是紧密联系,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动物界离不开植物界。而动物和植物又都离不开无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自然界,整个自然界中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选择的结果使生物界和无生命界有机地联系起来,也即建立了生态平衡。人类则是这个生态平衡中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存既离不开其它动物,也离不开植物,更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无生命之物。生态平衡是几千万年自然进化的结果。在平衡时,各种生物能正常生存和发展;如果平衡一旦被打破,如环境大变、食物链中断,多种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人类也难幸免于难。所以,人类必须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4、人类要重新认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人类由于自己种群数量的庞大,智慧能力的超强,加之只站在自己的圈子里看世界,所以容易产生自己是世界的主人、自然的主宰者等错误意识。蔑视自己的兄弟姐妹――其它动物。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实为一种夜郎自大。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是百万种动物中的一种,是渺小的。在生态平衡的规律面前,人类只有遵循的义务,没有违抗的权利。人类必须重新认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克服“霸主、自然的主宰者”的错误认识,遵循一切自然规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与其它生物共同生存发展,才能在这个地球上永远存在下去。
二、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途径
第一,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呼吁,大幅降低全国的油、气、煤开采量,降低全国的一切燃油机械生产量,发展一切洁净能源。
第二,在全社会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第三,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的各项条款。
第四,保护一切生态环境。我们不但要保护好森林、草原、江河、湖海、大气、土壤、水源等一切自然环境,还要保护好所有动物和所有植物,有它们,就有人类,没有它们,就没有人类。
第五,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治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一切形式的污染。关停污染企业,净化水源。加大打击力度。
总之,只要我们深刻认识了自然规律,全社会自觉地遵守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一切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成生态文明。我们人类就会永远地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