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物学科实践活动感受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自主管理,争当“七中主人翁”
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心声广播站、青年志愿者协会、半岛文学社等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反思、总结、提升,生发出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同学、热爱老师的情感,争当优秀的“七中主人翁”。学生可以通过“班主任”“小老师”“值日班长”等角色,体验备课、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重要性,体验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责任、工作完成后的收获和喜悦,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课余时间,学生还可以走出学校,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去体验、去感悟。在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时,孩子们感受到了奉献的乐趣;在参观驻泸部队官兵的营房和队列操练以后,学生体会到了“纪律”的内涵;在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调查“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学校的青年志愿者们,校园内外,处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运动会上,志愿者们辛勤工作,为运动会的顺利进行做好后勤保障;操场上,他们挥动着扫帚,还校园一份洁净;敬老院内,他们奉献爱心,为孤独的老人剪指甲、洗头发、表演节目;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帮助老师、同学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特色活动,多元开发生命成长价值
学校充分考虑到各个年级和各个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注重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校每学年都会举办两次大型艺术展示活动―“五月的花海”德育节和“七色光”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旨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和风采的舞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多元开发学生生命成长价值。
以2012年第二十八届“七色光”艺术节的文艺节目汇演为例:舞台上,学生表演的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节目精彩纷呈;《苗岭春早》《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风雨同学情》《在那东山顶上》等民族舞蹈绚丽夺目;钢琴独奏、经典诗文诵读、大合唱等节目的穿插表演为观众描画出“七色光”的美妙色彩。走下舞台的演员面带微笑,作为组织者的我们,内心也跟着愉悦起来。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个世界,丰富、热烈、充满青春律动的激情;每一个孩子也将合力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温暖、文明、一个让人无限憧憬的未来。我们期待学子们在和谐温馨的校园里,能够更加开心健康,记住更多精彩的瞬间,体验更多的成功。
家校沟通,凝聚合力促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因此,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利用“家校通”每周与家长进行一次沟通,问题涉及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何面对逆反期孩子、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等,旨在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能力。各班级也在学校设计的“充当信使,收获感动”主题活动的启发下,举办了各种全新的“体验式”家长会。有的老师利用网络平系本班所有孩子的家长,提议他们为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带给家长的感受,孩子学会走路时家长的心情,孩子做过的最令家长骄傲的事情,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同时老师也要求孩子们给家长写一封信,内容包括父母做过的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情、自己对父母想说的话以及近期的奋斗目标。父母和孩子分别将写好的信件收好,等到开家长会的时候彼此交换,交流心情和感受,场面十分感人。有的班主任采取“三封信”的方式,即家长给学生的信件交给班主任,班主任给家长和学生的信件交给学生,学生写给家长和老师的信件交给班主任,最后在家长会上展示,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探索,让家校沟通无极限,打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借助家校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00多年来,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的基本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概括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指出:“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即个性发展问题。巴班斯基等学者认为,研究学生个性是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和最重要的条件,“不考虑学生特点的任何建议、计划和决定不是最优化的”。杜威也说:“如果对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的、盲目的。”因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内容。
1 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所谓个性,基于教育实践的客观实际,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应被看作是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社会性(道德、品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等)、心理品质(认知、情感、意志、兴趣、动机、能力、需要、气质、性格等)和生理发育(体质、精力等),其各内容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个性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具体表现为:
1.1 个性的主体性,也称独立自主性 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又是个性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主体性主要是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同客体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与自主性,是个体独立自主的愿望、需要和能力。教育活动不能把受教育者“制作”“生产”“塑造”成为某种产品,而只能激发他们自身的自主性,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若没有自主性,人体在活动中就失去了任何愉快和满足的情绪体验,更谈不上才智的发挥,只能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形成依赖、胆怯、呆板的个性。
1.2 个性的独特性 个人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存在、发展着。在这一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个人由于处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承担特定的社会职能,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体现特定的社会关系,且又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每个人都获得了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社会特征,从而使他成为独特的个人,获得自己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源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教育对个性发展的影响则不容忽视。
1.3 个性的社会倾向性 个性的社会倾向性也叫做个性意识的倾向性。个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不能超越时代的特点,不能不带有特定的社会倾向性,尤其是理想和道德意识的方向性。教育过程中心理发展的个性化过程,必然同时又是心理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心理发展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统一的过程,教育的力量在于把二者统一起来,社会化乃是个性的社会化。
2 促进个性优化发展的举措
个性发展是指个性品质在形成的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决定人个性发展的要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其中教育活动对个性发展的影响则是非常关键的。以往,注入式的教学活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而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使每个人摆脱了个性的片面性,使其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本人在生物教学中为促成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确立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人作为主体而存在并得到承认与确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个人取得独立的资格,摆脱被规定、被指派、被掌握的处境,他的生命属于他自己,个人最终对自己负责,个人的生命历程需要自我组织与自我实现。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中心地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改革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型、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富有安全感的交往过程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其次,知识的真正获得依赖于受教育者个体自主的活动。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人的认识既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也不是主体对外界的简单的描摹,而是主客体之间通过不断的相互作用而逐步构建的。因此,认识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行动。由此得出,惟有学生积极地作为主体参与活动,教学才真正有了意义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本人构建了合作性小组探究教学模式,旨在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下,通过个人自学(包括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图片、模型、实验材料或用具等),小组内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共同掌握),小组间交流评价(小组代表发言,全体学生参与评价)获得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当然,教师在其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点拨是必不可少的。
2.2 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特征 个性与主体性的价值观不仅包含着自我独立性与自主性的概念内涵,而且也包含着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概念内涵。莎士比亚盛赞人为万物的灵长,就是因为人具有精神个性。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内宇宙。人类自我意识的萌芽和成长使得每一个人都有一双他自己才有的眼睛和耳朵,用它去观察大千世界的万象,倾听大千世界的音响,从而产生各自不同的精神活动,也就锻造出不同的精神个性。我们的教育当然不是将个性分明、生动活泼的个体模塑为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人才,而是要尊重和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使其独特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生物教学中为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2.1 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经常了解和研究学生,既要掌握全班学生的一般特点,如全班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等;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和努力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而后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一般在接手新班进行生物教学之时,应分阶段地进行问卷调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看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对教师教的看法,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满足学生的要求。
2.2.2 正确对待差异,做到长善救失。在教授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明显感到教授对象学习动力存在很大差异,有主动要学的,有被动勉强学的,也有不愿学的。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给予热情地关注,耐心地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更需要打破常规,采取特殊措施,促进其迅速成长。例如,有些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特别感兴趣,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用来生产药用胰岛素、生长素、干扰素、疫苗和作为食品的“单细胞蛋白”,以及“胚胎工程”“基因治疗”等等。我就经常找一些相关资料,让课代表在教室的墙壁上布置一个“科技栏”,定期张贴出来,以满足这些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发动这些学生自己收集生命科学的最新信息,向全班介绍。由于受到教师的关注,获得了表现的机会,这就更激发了这些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
2.2.3 面对个性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如对不善言辞的学生,多给予表达的机会;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多给予鼓励表扬;对粗心大意的学生,多引导他们做观察记录;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多检查提问;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引导搞一些小课题,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得到更好的发展。
2.3 开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个性的完满发展是创造性的动力源泉,人性中的独立性、独特性是创造性的依托,创造性是个性中最有活力的因素,人类个性的完满发展最终表现为创造灵感的迸发。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对创造活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人的创造欲望。从大脑两半球的比较来看,创造力源于人脑中主观欲望、情感、想象、灵感的右半球,而主宰记忆、理智的左半球只是为人的创造力提供条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理性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感性的弘扬。因而大力开展审美教育,不仅会使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富于色彩、充满激情,而且对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将起巨大作用。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生物体的形体美、结构美、动感美、韵律美、本能美,以及生物体之间的和谐美、适应美、协调美,无不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卷,而当学生一旦能触及,他的这种感受将会是深刻而持久的,它会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和创造的灵感。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把握美、揭示美,切忌将生动的生命个体变为破碎的毫无生气的器官的组装。
一、自然教育理论的发展
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英国,并随着环境教育思潮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被不断创新。早在1767年,卢梭在《爱弥儿》中就提出了“用乡村环境作为教育方法”的主张,认为“应该是自然教育孩子,而不是学校教师用正规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2]主张将农村环境作为教育资源,提倡在乡村建立新学校,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艾沃•古德森认为英国的“乡村学习”是“环境学习”的前身,从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教育局不断推动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在自然中学习的乡村课程观不仅对英国农村学校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目,一些学校围绕着环境调查安排整个课程。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1962年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现代生态运动的开始。此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发起了与环境保护运动相关的环境教育运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关于环境问题认识的第一座里程碑。会议正式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mentalEducation,简称EE)的名称确定下来,将国际环境教育推向了。[3]1972年,卢卡斯(Locus)提出了对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和意义的关于环境教育的三个线索的理论,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环境教育的综合模型。[4]卢卡斯模式深刻影响着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开展。“通过环境的教育”将环境本身视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知识和理解力。这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实地感受和理解环境成为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方法。至今,美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且富有成效的环境教育体系。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秉承一个基本理念———环境教育应从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开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环境进行环境学习。[5]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然教育学家约瑟夫•可奈尔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提出了“自然体验”一词。[6]他认为自然体验有别于室内教学,强调的是“感受”,提倡带领人们到自然或半人工的环境中,借助自然游戏、体验、歌唱、戏剧等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感知得来第一手的经验,提高参与者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二、生态体验式游戏的教育内涵
(一)耻辱式教育的负面效果我国的生态教育整体起步较晚。2003年11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详细解释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感受”“参与”“内化”的过程。[7]但长期以来,我国对环境教育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课程体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泛,几乎每门课程都为渗透环境和生态教育提供了机会,因而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育中渗透生态知识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的总体安排,找渗透结合点,对相关的内容适当地进行生态知识拓展和灌输。目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化、进行耻辱式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上常见的做法。教师从一幅又一幅的环境图片入手,展示河流污染、森林破坏等景象,以期用视觉的冲击唤起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欲望。但是这种耻辱式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反感,不愿意与大自然接触。
(二)生态体验式游戏的教育性我国生态教育研究者们力求改变传统课堂渗透模式的弊病,在实践中探索出“重在体验”和“走入自然”等多种形式。其中,福州第一中学在“自然教育”理论启发下构建的生态体验式游戏模式,就是生态教育探索之一。生态体验式游戏模式对大自然充满人文关怀,融合了“为了理解生态而教育”和“为了心灵成长而教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体验”即亲身经历、实地领会,是生命性、实践性、情感性和意义性的过程与结果。生态体验式游戏是指人们到自然或贴近自然的环境中,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模拟自然现象,亲身感悟生命,形成对自然生态的认知的过程,属于自然教育、自然学习的一部分。其中,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是生态教育最佳方式。但对我国当前来说,带学生外出,教师和学校要承担很大的安全责任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事实上,亲近自然不一定非得走进大山大湖,只要通过恰当引导,让学生从心里建立起与大自然的联结,即使是校园、小区的小花园也可以开辟为自然体验的场所,甚至在教室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生态环境。并且,有趣生动的游戏更能符合儿童少年的心理特征。因此,围绕生态教育内容,寻找安全的环境、设置恰当的情境、设计循序渐进的游戏活动成为该校化解安全顾虑和达成教育目标的平衡方式。游戏方式体验生态就是让学生以自然界一份子的立场,与自然建立起联结,融入自然,强调感受再感知而后感悟的心灵体验过程。这种游戏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关注生态教育的目标达成,侧重选择自然生态环境,侧重心灵的体验、切身的“感受”、多感官的互动,达成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中最基本、最真切、最核心的内容的理解。
三、生态体验式游戏的实践案例
(一)课堂游戏课堂是中小学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渗透是学校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力,在恰当的时机对相关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创设丰富的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这里所指的“课堂”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在教室里”,也指“校园内教室外”的学习环境。环境的选择、体验活动的设计以为了教学服务、为了学生体验需求服务为标准。课例一:“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通过“伐木者游戏”让学生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设计为:请一些学生到讲台前,1个学生扮演伐木者,3个学生扮演大树,15个学生扮演依附在树上生活的各种动物,每棵树最多只能栖息7个动物;伐木者因为要建造家具,砍伐了一棵树,依附其上的动物只能另觅栖身之所,其中会有1个动物找不到栖息场所而被淘汰;接着伐木者为了生计,又砍伐了一棵树,动物们又得重建家园,现在有7个动物要被淘汰。在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与感悟。在某一课堂上,学生的分享充分体现出对同一生态环境中其他生物的生态地位的理解。学生甲说:“感觉很伤心、很生气,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破坏鸟儿的家园,鸟儿无处栖身。”学生乙说:“虽然我扮演的树没被砍倒,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惶恐,一直在担心下一个被砍倒的会是我。”学生丙说:“我所在的树没有被砍,但是其他被砍倒的树上的动物到我这棵树来,我感觉我的生活空间被挤占,很不舒服……”课例二:“理解生物富集作用”。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关于“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的活动设计为:把塑料绳剪成一些小片段装在食品袋中,整个袋子表示一个电池,绳子表示电池中的汞等重金属。一个学生拿着袋子并把袋子打破,把里面的绳子分给其他学生,模拟电池被扔到河里、每一个生物吸收了1单位的重金属;拿到绳子的学生中,16个学生(座位前两排的)扮演水草,8个学生(座位第三排的)扮演小鱼,4个学生(第四排每桌一个)扮演大鱼;然后每只“小鱼”吃了2棵“水草”(拿走水草的绳子),每只“小鱼”的“重金属”就比原来多了2单位,接着“大鱼”吃掉“小鱼”,每只“大鱼”的“重金属”比“小鱼”更多了,之前“水草”的“重金属”也一起进入“大鱼”体内了。这个过程很形象地模拟了“生物富集作用”。在某次课堂游戏的最后,教师再让最先扔“电池”的学生把“大鱼”吃掉,学生们发现,他之前扔的“电池”中的“重金属”又全部回到了他身上。这个学生表述了他最直观的感受:“啊,我被毒死了,早知道我不扔电池了!”在这样的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环境容纳量”“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通过切身的感受,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平等观、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形成自觉行为规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除了生物学科,其他学科也有诸多生态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可挖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渗透点和渗透方式,各学科的体验式生态活动的综合设计可建构全方位立体的生态教育模式,实现更全面的生态教育目的。从教育内容上看,科学、生物、地理侧重生态知识,语文、音乐、美术侧重自然情感与自然美,政治、社会、思品侧重生态法规与生态伦理;从体验活动的形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可进行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语文、音乐等可开设生态剧场等。正如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所说,“没有热爱为基础的知识是不会长久的。热爱先行,求知欲一定会紧随其后。”
(二)自然游戏自然游戏即设计在户外自然环境的游戏活动,以期让孩子了解生态知识、保护生态的技能,形成生态情感。在借鉴约瑟夫•克奈尔《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介绍的“自然教学法”基础上,生态体验式游戏还被创造性开发出切合具有校本特色的真实的自然体验活动———自然游戏。自然游戏主要分为激发热情、集中精力、直接体验、分享启示四个阶段。[9]每个阶段都有合乎教育目标的游戏,让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五感”感知大自然,再加上自己的仔细观察、切身感受,真正领会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伟大。活动伊始,学生与自然有隔阂感,对要开展的活动不感兴趣。因此,第一阶段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热情。有“破冰”、热身效果的游戏,能让学生消除抵触心理,快速融入到团队中来;经过热身,学生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接下来需要让他们静下来心来,集中注意力,开启“五感”去感受大自然的节律与脉动。这个环节需要设计“慢节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调动和铺垫,学生已经敞开心灵接纳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了,第三阶段设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直接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在上述的活动过程中,参与者都会有所感悟、有所触动,而且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关注的点也各不相同。有些灵感可能会一闪而过,因此最后有必要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梳理,让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与得到的启发,从而升华对事物的认识。以下是“关于森林”的自然游戏活动案例[10],游戏意在让学生通过自然观察、自然记录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认识森林,探索自然的奥秘,领悟生命的意义。课例三:“关于森林”。
第一阶段(激发热情)———设计“大风吹”游戏:先观察熟悉身边的自然环境,选择一种生物作为自己的“自然名”,并且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自然名”的由来。接着,在指定的范围内手拉手围成一圈,再选一名学生站在圈中间,由他发游戏口令,如“大风吹呀”,其他学生问“吹什么呀”,圈中学生说出某种生物的特征,符合描述特征的学生就离开原来的位置,在圈内跑动起来寻找新的位置,然后换一个学生发出新一轮的口令。
这个游戏是整个活动重要的开始,取“自然名”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自然界中的某种生物,并学习用这种生物的视角来观察、感受自然。“大风吹”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不断了解、熟悉各种森林生物的特点,跑动的过程是很好的热身,调动团队的气氛。第二阶段(集中精力)———设计“我的树”游戏:两人一组,一个人蒙上眼睛、打着赤脚,由另一个人带领着走一小段路,穿过各种自然障碍物走到一棵树前,蒙眼的同学通过摸、闻等方式感受这棵树的特征,接着蒙眼返回起点,然后摘下眼罩去寻找自己刚才摸过的树。
第三阶段(直接体验)———设计“寻找森林的色彩”: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个小组分得一张24色的色卡、一张记录表以及一块KT板,在森林里寻找不同颜色的自然物,然后将自然物按颜色排列在KT板上进行展示,寻找到的自然物种类最多、颜色最全的小组胜出,可获得奖励,落后的小组要接受“惩罚”。
第四阶段(分享启示)———设计“敞开心灵”交流:组织学生对这个活动进行总结梳理,说出自己的活动感受与得到的启发。视觉是人感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当眼睛被蒙上,人体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其他各种感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当学生脱掉鞋子,赤脚走在草地上时,会触发脚上的触觉感受器,也会产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强大的心灵冲击力。游戏中,引领者好比是蒙眼者的“眼睛”,引领的过程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上,游戏是拉近心灵距离的很好契机。学生扮演的“生物“历尽“坎坷”找到“我的树”的游戏拉近了学生与森林的距离,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然体验提倡“在自然中”“向自然学习”,其精华在于让学生切身投入到大自然中,通过自然观察、自然记录等方式,探索自然的奥秘,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尊重、热爱自然的心态,进而改变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推进自然生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