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
地区经济主义贸易保护论是一种被西方贸易保护论者冠以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贸易理论。该理论见于英国学者蒂姆朗(TimLang)和科林海兹(ColinHines)合着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该书声称他们主张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着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面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的选择①。
蒂姆朗和科林海兹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限,在当今世界环境下,自由贸易政策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更多。例如,自由贸易政策本欲提高经济效率,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但带来的却是过度竞争,导致全球失业人数的增加,居民平均生活水准的下降和世界经济增长的缓慢;又如,自由贸易政策本想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增加世界经济蛋糕的规模,并认为这一结果一旦产生,世界便可有更多的东西分享,其中的一部分会流向贫穷的国家,缩小世界不平等现象,但带来的却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为短期利益掠夺性开采资源,廉价出口,国家通过削减社会开支来鼓励出口,造成相对贫困的扩大。再如,近20年来,世界环境的急剧恶化与自由贸易政策导致的全球贸易迅速扩大以及自由市场自身没有能力把环境损失计入贸易成本有着重要的关系。由于自由贸易政策存在上述缺限,因此要实现经济、公平和环境(3ES)的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由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取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以地区经济优先发展为核心,实现贸易平衡,强化贸易规则。
(一)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
地区经济主义贸易保护论者认为,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是实现经济、公平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应优先于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当一国国内分工和贸易被充分利用之后,才应过渡到邻近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区域分工和贸易,最后,实行世界范围的分工和贸易。蒂姆朗和科林海兹认为: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是为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么,它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受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②。
新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实行地区经济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1)可以充分利用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资源,增加本国或本地区的就业量,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减少过度竞争,促进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2)地区经济主义也有利于改变发展中国家以最低、最有竞争性的价格出口本国资源性或低附加值的产品,从而导致低效益出口的状况,促进对资源的本国利用和生产加工,使产品的附加值更多地在本国形成,从而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提高其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3)地区经济主义也有利于世界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行地区经济主义的贸易政策,由于地区性自力更生程度的提高,国际贸易下降,使得更高比例的产品在当地实现,任何对于环境不利的影响将在当地变为现实,这将会增加人们对于环保控制措施的支持,而不是将造成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国外。当前,那种在西方国家存在的眼不见为净的商业心态,将被为什么要污染我们自己的家园的思想所替代,环境保护将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实现贸易平衡
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论者主张,一国应该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二者严格相等,反对国家间贸易的不平衡。他们认为,贸易平衡是商品国际公平交换的条件,一国与他国的贸易中存在大额顺差,就是对他人利益的损害,最轻的情况是使他人失业,最坏的情况是剥削他人。一国进口的目的应是进口国内无法获得的材料、技术或者本国不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进口来源的序列,首先是周围国家和地区,其次才是其它国家和地区。地区贸易及国家贸易交换的产品应主要是生产技能和技术产品。新贸易保护主义者还认为,一国政府应该实行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这些限制措施要同高标准的健康、安全、环境相联系,同时,也要运用关税手段对影响环境的进口产品课征生态或其它关于能源、废料、毒素等方面的税收。
(三)制定新的贸易规则
新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为使地区经济优先发展,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必须要有一套新的贸易规则来保证。新的贸易规则既包括世界范围的贸易规则,也包括地区间的新贸易规则。新的贸易规则的目标不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贸易壁垒,而是促使世界经济活动对环境和人类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
二、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
90年代还有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新贸易保护理论,是将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理论应用于保护贸易中,其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实行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限制。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理论在西方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并未涉及到,古典贸易理论中隐含的前提之一是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也以世界各国生产要素不流动为条件。最早完整地提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是美国着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48年萨缪尔森在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一步研究时,得出一个新的命题: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供应量或需求模式如何。由于它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引伸,所以称作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HOS)定理。
(一)课程体系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由于专业课程教学分工的需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师一般情况下不讲授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经济合作,而这几门课程中恰恰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这几门课程的教师很难有效的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以及合理的设定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2]。其次,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课程之前应该已经学习了相关经济学的课程,例如西方经济学等。但是针对经管类以外的专业来说,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英语学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和茶学专业并没有开设相应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这就为国际贸易的教学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时的补充基础课程的知识,给课时分配带来了难题,很有可能因为课时的限制,导致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课时上得不到完全充分的保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内容需调整
首先,国际贸易课程总体而言是偏向于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因此对于初次接触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说往往不容易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且常常会对它的实用性或有效性产生疑问,进而失去了钻研的动力,也就无法实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这也是目前很多院校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框架体系内,更新或调整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材内容需更新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因此它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与时俱进,顺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但是,目前由于教材内容更新、出版周期等因素的限制,在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教材中,从内容上看,都无法全面的反映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例如,本校采用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国际贸易教材,这本教材以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主线,体系合理,在内容上重点和难点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但是,教材在案例和数据上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些章节应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变化予以加强。
(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学习方法不合理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明显的感觉到现今学生学习的动力明显下降,这一点在本校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很多学生缺乏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不了解当今国际经济政治的局面,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相关知识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背景信息的铺垫,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国际贸易实践的能力。另外,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机械的记忆上,通过简单的背诵来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不能有效的利用已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而对相关理论结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文字记忆上,这必然会影响学生们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深化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也为进一步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打下理论基础。所以在课程安排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衔接与整合,如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投资学、世界经济概论和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同时也要求这些课程的相关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找出这些课程中的重叠部分,确定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强调每门课程的重点部分。另外,针对不同专业所开设的国际贸易课程,应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以符合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内容
1.更新与补充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国际贸易发展的时效性以及教学的系统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内容进行加强或补充。例如国际服务贸易的部分,国际贸易的竞争正在逐渐从商品贸易转化为服务贸易,而在大多数国际贸易的教材中,针对国际服务贸易仅仅是概念性的介绍,点到为止,缺乏深刻的剖析和实时的数据。所以在进行服务贸易这一章节的教学时,不仅仅要求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解服务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同时需要教师对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多做一些介绍和分析。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仍在不断加强,国际贸易的对象已经从单一的国家和地区转化为区域经济集团,很多教材对当今主要的经济贸易集团仅仅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没有具体的介绍这些经济贸易集团的贸易现状和影响,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也没有细致的分析。基于此种现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课外调查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区域经济集团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分析,强化重点内容,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有助于他们全面了解当今国际贸易的态势。再次,在很多国际贸易的教材中,在国际贸易政策措施这一部分中,非关税措施的介绍没有重点突出那些对现今以及未来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非关税壁垒。同时,绝大部分的教材也很少触及非关税壁垒对涉及国产生的具体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法或专题教学法深化非关税措施的介绍。另外,原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欧洲的债务危机致使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出现向保护主义的大步回退,这种转变也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予以传达的信息,引发学生对于未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思考。
2.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增加教学内容[3]
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于本省,本省的学生对于当地的经济状况比较熟悉,针对这一情况,在国际贸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相应的增加本省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情况,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曾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了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例如安徽省的对外贸易情况、支柱产业和工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情况、安徽省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安徽省特色农产品的出口现状及所遭受的贸易壁垒,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明确教学重点
因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其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所以针对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如果基本的理论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就无法透彻的掌握后面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当然,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能仅仅考虑基础的重要性,也要体现国际贸易这门学科的前沿性。国际贸易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其理论也是随着人类对外贸易的经济实践和认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不能仅仅做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是应该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加大这些新贸易理论的讲授力度,使学生对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象有更加完整清晰的认识。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课程各个章节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性的来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一种教学方法[4],在很多管理学的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案例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案例大多为社会热点问题或者真实发生的事件,这种真实的环境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述贸易政策时,如果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各种措施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失去听讲的兴趣,但是如果引用相关的案例来讲述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分类、内容与实施,并且分析案例中的措施对相关国家贸易的影响,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也对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提问启发法
如果完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一味的在讲台上独自讲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和理论,学生通常会在课程还没有过半就因为觉得乏味而精力不集中,往往造成教师台上大声讲,学生台下小声讲的局面。针对这一弊端,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例如,在讲述国际分工理论的时候,如果在讲解之前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有什么好处?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时具有哪些优势?我国与日本和美国比较,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就会引导学生思考国际分工的作用以及每个国家是如何参与国际分工的。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很多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仅仅起到了电子板书的作用,而且由于其信息量巨大,有些时候学生来不及吸收,反而使其教学效果不如传统的黑板教学。那么针对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视频文件等多媒体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和总结,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也不会觉得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例如,在讲到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时候,可以采用《大国崛起》纪录片中的相关视频;在讲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贸易战争》中的相关视频。这些多样化的教学资料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不会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距离自己的实际生活太过遥远。
三、总结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最基础的核心课程。这门课不仅需要传授国际货物买卖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对实际业务进行讲解。该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针对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缺陷,本文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问题;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该门课程既含有国际贸易的微观知识、宏观知识,其实践性、综合性也很强,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教学中的地位随之逐渐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高度重视。目前,独立学院在《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课程教学中,大多未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新时期下急迫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独立学院《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概述”等方面的内容。实务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市场调研”“商品价格核算”“贸易术语”“ 国际货款支付”“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牵涉的知识点也相对比较多。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内容也随之更新。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美国以及欧盟联合推行了新的“碳关税”,自由贸易区协议也更新了。再如,《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2010年9月12日正式生效。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英国2009年1月1日正式开始应用《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2011年1月1日,国际商会正式推出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等。这些都表明不管是国际贸易理论还是实务方面的变化较多。但是,目前一些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没有完全跟上国际市场的变化。在教学中没有融合最新的内容,导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很难有机融合。
同时,有的独立学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基本上是照本宣科,与实际严重脱节。讲授的内容偏难、偏深,学生们很难理解。而在实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过于强调实际操作,没有解释具体操作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导致很多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比如,在学习“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将课堂教学时间主要投放在填制保险单、计算保险费及运费、提单等方面,导致和后续课程内容出现重叠。其次,有的教师在实务教学中并没有注重讲解、解释和实务操作有关的国际国内法律、国际贸易惯例等,导致学生没有建立一个整体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树立严格遵循国际贸易法律、惯例进行操作观念。这样的最终结果会导致学生的实务操作流于表面,不能帮助到学生日后的学习。
2.教学方法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应用,很多教师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中都已经学会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基本上每个授课教师会通过PPT课件列举案例,让学生们根据布置的任务相互讨论,然后开展课堂演讲。但是因为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比如,有的教师在采用PPT课件授课的过程中,一味强调PPT课件的内容,忽略了课件设计的生动性。教师只顾自己讲解,缺少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小组讨论是目前教师最为常用的互动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选择比较合适的几个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且要求制作成PPT课件在班级上演讲,最后再由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但是这种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学生并不能全面掌握所有的知识,也因实践的局限性,使他们并不能全面搜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会导致分析失误。有的教师协调、控制能力不足,也会影响教学效率及效果。
二、独立学院《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教学改革建议
1.教学内容改革
⑴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独立学院教师应注意整体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这门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真正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及本质,不断学习关于国际贸易相关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不断补充、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目光不能仅仅盯在课本教材上,而应该从相关的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向学生们灌输最新的知识。比如,从2012年8月1日起,我国正式开始执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将核销单制度取消,企业不会再办理出口外汇的核销手续。针对这一改革,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新的要求做出适当调整。按照新的办事程序、要求,向学生们讲授关于“退税”“报关”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同时,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们主动关注一些贸易理论作用及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例如,政府出台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都有实施目的、作用及条件。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出现正面、反面两种效应。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例如,如果从国际贸易地理的层面上分析,我国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是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也增强了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深入探究和思考。
其次,教师应该增加贸易理论教学中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比如,“非关税壁垒”“反补贴、反倾销以及保护措施”等,这些内容都是现代外贸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熟悉、掌握我国对进口产品应该怎样进行“两反一保”,而国内外贸企业对外国又如何采取“两反一保”措施,外贸企业怎样突破外国建立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相关知识。传授这些知识有利于为学生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考证的要求。国际贸易实务的任课教师应采用多种渠道和途径与外贸企业人员交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引入外贸企业的实际案例及工作流程,突出、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其次,教师应以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标准,根据相关的考证要求,合理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现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考证主要包括外销员、商务师、跟单员、单证员等,教师平时应仔细留意这些考试的试题内容,以及考试大纲要求。尽可能帮助学生们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为他们日后应聘提供基础和条件。
2.应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教师在制作PPT时应适当加入视频、图片等,增强PPT课件的吸引力。比如,在讲解“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件中插入相关的新闻视频,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小组讨论教学时,教师应合理分组,并且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使小组成员能够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提高小组讨论效率。同时,教师应注重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不在于教学案例数量的多少,而应该选择合适的经典案例。教师在案例解析时,应给学生们留出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再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如果案例较为复杂,应先让学生们在认真讨论后,制作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模拟实践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国际货款结算中的“金融票据”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票据流转的过程。或从外贸公司拿到真实的票据复印件(空白),让学生们按照教师提供的资料以及相关的要求,模拟完成出票、提示、背书转让、付款、拒付、承兑及追索等一系列票据行为。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熟悉、掌握票据的实际操作流程,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丰富考核方式
考试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独立学院《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课程的考试形式比较单一,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没有发挥出考核的应有作用。考试不仅应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同时也可以结合演示考试、操作考试、口试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技能的考核力度。笔试的内容除了包括选择、名词解释、判断、填空、案例分析等知识记忆能力考核题型外,还应该加大综合性主观题型的比例,尽可能做到全面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今天,我国对国际经济、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高素质的外贸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独立学院教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4).
[2]王成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论坛,2010(6).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深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前言
国际贸易学作为研究国际贸易关系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其目标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运动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在国际政治关系缓和,国际贸易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学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但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始终未变,仍然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三大模块。这些模块在促进国际贸易学在国内快速发展、成型、普及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模块也限制住了国际贸易学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要研究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贸易学对象不能空穴来风,必须要以研究国际贸易关系,即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为前提。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分工产生,产品交换意愿和能力产生。国际贸易的雏形是原始社会(不同氏族公社或部落)之间的产品交换,这种交换促使狩猎业、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随着货币和国家的出现,国家之间的贸易开始产生,这种贸易关系是以货币为中介载体进行的。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国际贸易关系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又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2.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形态而发展的,大体可以分为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等社会阶段。每个阶段的国际贸易发展程度不仅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相关,还与该阶段的社会类型相关。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简陋,因而国际贸易的内容以奴隶主喜爱的宝石、香料为主,贸易的范围也十分狭小。
在封建社会,货币得到相当程度发展,科技也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远洋航行贸易,交易的物品内容以瓷器、布匹、茶叶和简单的手工业产品为主要内容。
在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地理大发现促成了国际贸易。
二、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研究对象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国际贸易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阐述国际贸易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下发展的状况,包括规模、内容和范围。三次科技革命间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关学说
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不仅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还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实践成果,让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中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最有成就的经济理论之一。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以及后来的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学说,为建立国际贸易学、发展国际贸易学奠定了基础。把所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和学说概括起来就是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各种学派对国际贸易学从不同角度和程度深刻地诠释和探索。
完备国际贸易学,丰富理论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水平,而且也能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3.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有利于保障国际贸易理论的具体实践应用和实现国际贸易利益。各种政策对贸易往来产生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不仅影响到交易国的贸易利益,而且还影响到交易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十分必要。
4.国际贸易制度和协调机制
国际贸易是多个国家进行的贸易,因此要掌握多边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贸易组织规章制度、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学必须要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内容。
5.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
国家贸易日益繁荣、规模扩大、种类繁多,相应的国际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多样,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继续运行外,还有诸如加工贸易、信息贸易、电子贸易和商务贸易,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优化了传统的纸式贸易方式,提高贸易效益,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电子商务既是国际贸易手段的新课题、新方法,也是国籍贸易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
6.国际贸易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事物,而是与国际政治、金融、社会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支付、结算和信贷等关系到金融的理论同国际贸易相结合,就会出现诸如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等问题,这些问题同国际贸易密不可分,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7.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
上个世纪崛起的发达国家优先制定了国际贸易准则,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这些国家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而一些处于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学习研究的必要。研究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有助于改善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状况,建立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沟通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渠道。
三、结论
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理论现实意义,研究理论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丰富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力和维权水平,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加入“上海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与外国进行双边或是多变贸易中我国经常遭受外国的反倾销、发补贴制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享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才能享有的待遇得不到落实,通过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78-81.
关键词: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实践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相关人员不但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国际贸易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多种贸易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再现贸易实际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贸易过程的理解。但是在实际课堂案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只是选择针对具体知识编制的教学案例,缺少真实的、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案例,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贸易理论,更谈不上对贸易实践的掌握。第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聘请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实际教学,帮助学生解答课堂理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方式需要校方投入加大的资金成本,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确保可以聘请到既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也同时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最终很难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第三,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贸易环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实现学生对贸易理论的进一步认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校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实际业务,最终使得校外实训流于形式,学生难以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
2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的必要性
2.1促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外贸实践的结合
贸易模拟实验室通过对贸易过程的模拟操作,采用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这种实验教学方式解决了目前我国贸易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难题,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我国培养当今国际贸易中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2.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传统的授课方法一直以教师的板书为主,教师通过语言讲述的方式将知识原理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记忆,缺少实质性的理解和整体的把握。通过建立贸易模拟实验室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模拟贸易过程,着重训练国际贸易相关的重要业务,使得学生主动的进行知识的获取。这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互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习效果的显著增强。
2.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形式单一,教师只是进行简单枯燥的理论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这导致了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厌恶心理,最终失去了学习兴趣。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国际贸易的流程,真正体验贸易的乐趣与风险,在练习中学习,边学边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实践的把握,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最终造成学生在工作时缺少经验,与实际严重脱节。通过贸易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使得学生掌握贸易现实环境,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从而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因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实践型的专业人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的策略
3.1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的经验和方法
建设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对高校培养实践型的应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当派遣专业教师到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校进行学习和考察,充分了解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和过程,然后进行充分的准备,详细规划项目预算,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想法和思路。
3.2构建仿真的国际贸易软环境和硬环境
构建国际贸易实验室有利于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操作环境,应当在实际操作打造仿真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积极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对于软环境的构建,学校应当创造实践与学术统一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具有置于真实国际贸易场景的感觉。另一方面,硬环境的建设可以进行实验室空间的合理划分,配置先进的辅助材料和实验设施,从而实现仿真环境的构建。
3.3建设国际化的多功能实习基地
高校的模拟实验应当朝着国际化、多功能的实习基地发展。学校可以设置面向校外甚至是世界的实验项目,形成独特的教学训练理念,改善实习环境和网络环境,完善实践教学大纲,采用成熟的教材和教学设施,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从而建立多层次、互动式的实验项目,最终使得形成企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多功能的国际贸易实验基地。
4小结
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建设贸易模拟实验室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国高校应当注重对贸易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符蕾,吴瑱阳.建立国际贸易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的构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z1):285-287.
[2]杨宏华,李晓钟,胡瑞平等.对高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33):40-41.
【关键词】全程实验教学 三段实验教学法 相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83-02
国际贸易的整个流程涉及到外贸谈判、函电往来、签订合同、运输、保险、报关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可以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由于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易行为,虽然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都有共同遵守的规则及严格的标准,但商品交易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各企业集团的利益,其间每个环节都有可能隐藏着欺诈风险,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悉每一个操作环节,具备市场调研以及与客户交流、应变的能力。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实际的商战技巧,这样,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尽快进入角色,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目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学重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实验教学作为讲课的附属,目的只是为了验证理论、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讲授多,实验操作少。而且,实验手段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多,操作性、应用性实验少,教师的演示讲解多、学生动手少,由于缺少主动思考,对学生来说,印象不深、记忆不牢。尤其是缺少社会实践环节,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使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的差距过大。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大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
一、三段实验教学法
我认为,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教学应与实验室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全程结合,将教学与实验课按“全程实验教学”的思路重新安排教学计划。具体说,整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国际贸易专业的实务类课程实验――整体流程实验――社会实践,我将其称之为“三段实验教学法”。具体说明如下:
1.国际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实验
国际贸易实务包括外贸谈判、函电往来、合同签订、运输、商检、保险、报关等多个单项课程。由于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跨国交易行为,交易双方相距遥远,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流往往不是面对面的,而大都是采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间接方式,这为国际贸易的仿真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这些课程的教学主要以实验室为主,将国际贸易的具体环节,边教学边演示,同时让学生随时动手练习操作。
2.国际贸易整体流程实验
国际贸易整体流程实验是在上述单项实务类课程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进行各业务环节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整体流程。在模拟实验室中可以设立诸如仓储、物流、税收、海关、商检等仿真空间,让学生扮演不同环节中的角色,进行各环节的实际操作,直至整个流程结束。该门实验课的内容应该是国际贸易各个实务环节的系统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熟悉掌握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
3.社会实践
相对国际贸易的现实发展,教材总是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课堂教学缺少现实实践的丰富、复杂与变化。所以,要想将学生培养成应用性专业人才,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社会实践一方面是让学生走出去,即与一些外贸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亲自参与国际贸易的实际工作。另外,我认为社会实践还有一种更为实际的做法,就是建立先进的综合仿真实验室,向某些大型外贸企业开放以致共建,将高校实验室也建成为大型外贸企业的培训基地,请专业人员来校内讲实践课,或在对方的培训过程中,观摩学习,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
二、相应措施
为使“三段教学法”能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实验室的升级构建
国际贸易实验室是针对国际贸易的各个具体环节而设置的。为达到仿真效果,有些具体环节的产品可以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由企业按照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设计制作相关设备,以达到实验如同实践的效果。实验室中的环节设计也应依据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流程,做到尽可能地全面真实,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在不同的仿真环境下,更全面地进行各个环节的实践学习,可以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环节面临的具体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程序关系,从而得到系统而真实的仿真实践。
2.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将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主导手段。
依据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要转换观念,将实验教学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让书本知识的讲授过程随时转换为学生的演练操作过程,只有动手做过,才能理解深、记得牢。这就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组,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实验教学的程序规则组织教学,以学生的实验实践为中心,教师做一定的讲解演示与指导,进行边教学边实验,学生边听边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将实验室定向开放
首先是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可以随时反复地操练,在自主实验中,理解、验证并发现问题,这样可以将知识掌握的更牢固。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应向社会定向开放,向某些合作的外贸企业开放,作为企业的培训基地,不仅可以让实验室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互利,给企业带来新信息、新知识,在与相关企业更多的交往中,学生也学到了更多的实践知识。
4.改革学生的考核方法
传统的学校考试方法,学生大都是以背诵书本知识为主,而“三段实验教学法”,应增加学生实验的操作考核,例如教师在教学实验中可要求学生在各个实验环节结束后,让学生以写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作业,让学生自己总结,过后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阅作业,相互之间进行点评讨论,分析其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不仅自己动手,还要自己动脑,使学生对教学与实验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三、结束语
总之,要改变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思路,不是如传统上将实验课作为理论知识讲授的附庸,而是将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国际贸易教学全过程之中,将国际贸易教学计划按“三段实验教学法”的顺序安排,即依次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类实验教学、国际贸易整体流程模拟实验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只有将国际贸易教学与实验、实践更紧密地结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适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文杰.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创新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8):109~110
2 熊 焱、余浩宇.国际贸易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7):300~301
【关键词】岗位群 “课证融合” 集群式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75-03
高职教育是介于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又被纳入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制度。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性,注重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与中职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并不单纯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以及必要的基本理论。因此,高职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也应与本科和中职教育区别开来。
一、高职、本科与中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
国际贸易专业在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均有开设,部分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在这三种类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中均有开设。与高职教育相比,本科基于“宽口径、广基础”的模式进行培养,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中职教育本着操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本科、高职、中专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异同具体见图1。
本科国际贸易专业除开设国际贸易实践型课程外,还开设有经济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并对英语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本科国际贸易专业要求学生通过CET-6,至少也要通过CET-4。高职学制比本科学制时间少一年,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几乎涵盖了本科教育的全部课程,这造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被做成一个压缩的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课程体系,也无法体现高职特色。如果定位于单纯的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又会与中职教育相似,脱离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高职教育介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造成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模糊、难以界定。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会造成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的难以确定。要制订合理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现状和适合高职学生的岗位群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现状以及岗位群的确定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现状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录取批次是在本科录取批次之后。以广西高考录取分数为例,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在400分以上,第三批的录取分数线一般在330分以上,高职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0分,部分分数超过“三本”线的学生不愿意选择“三本”,而选择高职院校,因此较好的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会超过“三本”。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一般在210~330之间,部分优秀的高职学生录取分数线在330~400之间。对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的定位就不能对他们的英语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提出过高的要求。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生源质量相对于本科生源存在一定的差距,学制上又比本科少一年,学科体系完整性不及本科,如果在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上不能有别于本科,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学生将不具备比较优势,难以在社会上与本科学生竞争。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群的确定
包括中专、高职、本科在内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能够对口就业的岗位如下:一是外贸业务员。人才的定位是:熟悉贸易流程,能够缮制各种单据,掌握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二是外运。人才的定位是:掌握货运知识及技能。三是报关员和单证员。人才的定位是:具备填制各类单证的技能。四是国际商务谈判师。人才的定位是:能够利用谈判技巧、外语能力和行业专业知识(如国际贸易法规、国际金融)进行贸易谈判与磋商。五是银行国际结算员或外汇交易员。人才的定位是:主要从事外汇买卖和国际货款的收付工作。六是国际贸易教师。人才定位略。七是国际贸易法律工作人员。人才的定位是:能够运用外语、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八是跨国公司管理人员。人才的定位是:熟悉财经知识,具有一定的商务英语能力。
针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现状,以及该专业就业岗位对人才的学历和专业知识的要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的岗位群应该定位在外贸业务员、外运、报关员和单证员。其余几个岗位在入门阶段对学生的学历和理论知识都有要求,不排除优秀的高职学生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基于大多数高职学生现状制定的,并且根据教育部对于高职教育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模式的规定,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群定位在上述几个岗位是合适的。
三、基于岗位群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包括国家规定的职业素质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后两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课程体系,因而不作讨论,本文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探讨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发展时间比较短,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上来的,高职教育又被归入高等教育范畴,高职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时一般会采用本科模式或者中专模式。采用本科相关专业的教学模式,会借鉴本科的学科式教学,按照“宽口径、广基础”原则进行人才培养,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方式上以讲授为主,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学制比本科少一年,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形成一个压缩的本科。采用中专的教学模式,会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训,容易忽略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只能掌握几种有限技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基于所定位的岗位群,在“课证融合”和集群式教学模式下,在弱化本科理论教育的同时,以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形成若干课程集群,强化专业技能教育,同时辅之以核心技能培养所不可缺少的理论知识。
(一)“课证融合”的技能型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强调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性的技能是高职教育培养的重点,也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重要区别。在确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标准,也就是确定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高职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一线技能型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时应以行业标准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以行业从业资格证书作为培养的主要标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如果要从事前述岗位群的工作,应具备的专业资格证书有:国际商务英语、报关员、国际货代、外贸会计,等等。这些从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就是高职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标准。据此,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课程可作如图2所示的设置。
(二)集群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
要实现高职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国际货代和单证员等岗位对本科的竞争优势,在减少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同时,应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以增强学生应用国际贸易知识的能力。本科教育本着“宽口径,广基础”的原则设置课程和建设学科体系,因此在微观层面和某些课程教学安排存在着宽泛化,面面俱到,不能透彻解释的问题。高职教育应当针对这种状况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集群式教学模式是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是简单地由几门课程组合而成,而是在构成集群课程中以一门课程为核心,另外几门课程构成支撑,核心课程作为基础,支撑课程作为拓展和延伸,由此形成对应于本科教育的比较优势。高职教育在削减某些本科课程的同时,应以其中几门专业课程为核心,拓展与之相关的课程组,形成若干个集群课程。集群式教学模式首先要确定核心课程,只有核心课程确定后,才能构成相应的辅助课程以构成支撑,形成课程集群。核心课程应是在这个专业中起基础和承前启后作用的课程。核心课程在定位上可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也可以基于课程内部逻辑。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的内部逻辑定位为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函电这两门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在课时设置上一般安排48~64课时。教师在授课时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的内容只能作一个较为简单的介绍就结束课程,导致学生在学习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之后只能对国际贸易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未能真正实现对国际贸易流程的融会贯通。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集群课程是以国际贸易实务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系列课程,课程涵盖国际贸易实务基础、国际结算、海运保险、海洋运输、国际贸易方式、信用证、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国际贸易合同英语独立设置的课程。学生在学习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基础上,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深入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后续拓展课程,整个课程组将延续4个学期学习时间,通过反复的一体化学习,学生能够达到对国际贸易实务的了解,形成对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实务集群课程不是对原有国际贸易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在教学时进行分层教学,逐步深入。考虑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比较琐碎,学生学习感觉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组中,将国际贸易实务基础课程的难度下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后续课程也不能再简单重复原来的相关知识,在有基础知识作铺垫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将实务知识加深拓展,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高职外贸函电集群课程以外贸函电课程为基础,课程组将涵盖外贸函电基础、外贸单证、国际结算英语、国际合同英语等课程。在教学中同样先将基础课程外贸函电的难度下调,在外贸单证等实践课程中再对外贸函电内容进行深化。
(三)理论课程的设置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是否应开设经济理论课程的问题,在制订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时是存在争议的,有的观点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经济理论过程过于抽象,学生不容易掌握,因此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不应设置经济理论课程。有的观点认为高职专业对于理论课程的开设原则是“适度、够用”,因此需要开设部分理论课程。由于经济理论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因而只需为学生讲授一些浅显的经济学理论,省略抽象理论。
高职教育开设理论课程是必要的,因为高职教育课程不同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如果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没有经过经济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系统训练,不在大体上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的框架体系,就很难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自主学习。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的原则不是根据课程简单、易学开设,而是应针对学生在前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课程集群学习中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开设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概论等相关内容。
综上所述,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特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岗位群为依据,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采用以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集群课程组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对此,应按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为集群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支撑的原则设置相关理论课程。
【参考文献】
[1]罗兴武.试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J].职教论坛,2005(5)
[2]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
[3]赵昕.工作过程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7(16)
一、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因此对于该专业人才要求的提高也就成为必然趋势。传统时期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人才的理论性普遍较强,但实践能力却呈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新的时期又要求国际贸易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由此,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相对明确。一方面,需要保证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能够同国际贸易市场的需求相吻合。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人才,因此只有保证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才应是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要保证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并悉知国际商业相关知识技能,并有能力协调好一些贸易活动;另一方面就是要保证人才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包括交际能力、谈判能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等等。
二、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取向
结合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够看出,教育方式的改革应当以全面提升该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为主。对此,本文认为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取向应当对以下几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一)以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的国际化成为常态,国际贸易的变革与发展已势不可挡。由此可见,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国际贸易也已进入了转型阶段,国际贸易的成本已大幅降低,贸易的效率却同时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兴起已经悄然推动国际贸易进入了转折,诸多相关研究认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亦会在未来时期不断翻新。为此,当代高校有必要不断深入对国际贸易发展变革形势的研究,真正以服务于人才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目的制定人才培养的方略,前提是要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性质予以正确的认识,并明晰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现实目标。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能力为主做好教育,包括外语的应用能力、人才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实践协作能力等等,以保证人才能够具有相对应的职业性。
(二)加大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改革力度
传统时期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始终在重点采用着理论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在新时期,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当代高等教育应当充分联结理论与实践,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实践教育。对此,高校应当首先予以高度重视,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在此基础上使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的改革进程实施动态化,不断依据市场的现实需求为依据,并结合国家关于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制定并落实教学的内容、方式与课程体系。在做好理论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同国际贸易行业企业之间构建校企合作关系,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深入企业实习,切身体验并了解国际贸易各项相关业务的各类事项与操作流程,使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认识深化,在高校学习阶段即打好扎实的实践基础。
(三)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当代教育的发展一再强调教育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当以学生作为建设的主体和传承者。良好的校园文化所承载的是一所高校的集体意志,能够使学生在学校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而全面提升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心理素质。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对人才的要求可知,职业型人才的标准并不局限于知识水平和能力方面,更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集体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等等。也就是说,无论国际贸易人才具有多高的知识水平或综合能力,其在未来的岗位中均需要承担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国际贸易与整个国际对接,因此身处国际贸易岗位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形象。因此,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的培养亦应当重点致力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总结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
当前,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波及全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中国的出口贸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从而使得主要面向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遇到困难,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便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在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实务三个部分。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确定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主攻方向,例如:研究型大学注重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经济理论,应用型大学注重国际贸易实务能力的培养。从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来看,主要包括:(1)外贸相关企业,包括外贸公司、有自主进出口业务的企业等;(2)政府部门,包括商务部门、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等;(3)高校。在上述三个去向中,以外贸相关企业的需求为主,岗位能力上又以国际贸易实务能力为主。为顺应人才需求,国内很多高校更加注重应用型、操作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然而,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必须重点把握课程体系建设这一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本文拟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构建问题展开研究。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1.人才需求趋势的需要。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是由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经济贸易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60%。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正积极通过稳定外贸来避免经济增速过快,从2008年年初提出“保持出口平稳增长”,到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进出口额稳中有升,逐渐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谁最先从危机中恢复”的评选中,中国排名第二。从历史的经验看,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经过一个恢复期、调整期,全球经济会在2~4年后进入新的上升周期。新的经济增长必将带来人才需求的新高峰。经济的恢复离不开外贸行业的支撑,经济的发展更加需要外贸人才的加盟,2~3年后,高素质、高技能的国际贸易人才仍是最为走俏的人才类别之一。
2.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国际贸易活动具有程序复杂、操作性强、风险性大等特点,因此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外贸人才必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合理的培养体系必须以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托。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要素,历来受到各高校的重视。要实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做好课程体系建设这一基础性工作。
3.人才岗位技能的需要。国际贸易人员的从业活动通常会从具体的贸易实务工作开始,而具体的贸易实务工作又需要相应的从业资格。就目前而言,国际商务“六大员”(单证员、跟单员、货代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基本涵盖了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工作,因此,在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就业前就应该报考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为了保障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从业资格考试,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兼顾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要求。
二、构建依据和构建目标
1.构建依据。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为支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的构建可围绕国际商务“六大员”从业资格考试和岗位要求展开,见表1。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选取其中的几个方向作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
三、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
1.前期调研。高校可结合自身办学优势,综合考虑学校招生就业情况,深入外贸企业和国内其他有相关经验的高校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和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方向。
2.确定方向。结合调研情况,综合学院设备师资等软、硬件条件,确定主攻方向。建议首先确定单证员、货代员两个方向,主要理由如下:(1)国际贸易实务中,单证是基础,货代是主流,其他4个从业资格考试均以单证员、货代员为基础;(2)可以服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等多个国际贸易相关专业;(3)国内针对这两个方向的实习软件的研发和实习设备的制造已经比较成熟。
3.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结合国际商务“六大员”考试要求,确定《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软件综合应用》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修订课程大纲,完善课程教案和习题集,并将部分应用性教强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为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共选课程。同时,围绕主攻方向构建国际商务“六大员”岗位能力课程模块。
4.师资保证。从满足核心课程和主攻方向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出发,确定课程骨干教师,选派其到国内其他高校及知名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培训,鼓励相关专业教师报考国际商务资格证书。
5.办学条件保证。扩大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主攻方向的招生规模,完善实践教学软件,加强与高校周边外贸企业及外贸主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影响,寻求社会和企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培训认证考试办公室.国际商务单证培训认证考试复习指南[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2]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培训认证考试中心网[EB/OL].http://省略.
(一)课程定位
从课程性质来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该课程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是一门涉外性较强的实践性综合应用课程,可以说该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从课程内容来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有商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及国际贸易价格等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一门强化其专业技能传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课程之一。该课程实践性强,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整个专业培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国际惯例、熟悉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贸易流程、开展进出口业务和国际结算的能力。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相关的贸易流程、贸易磋商、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国际金融及国际报价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职业工作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过少
高等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一般是54课时,但由于课程的内容较多,教师们大多担心讲不完讲不清,大部分的教学课时被安排为理论课时。但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抽象的特点,仅凭记忆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因此实践教学的引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目前虽有些课堂上引入了实践教学内容,但课时量也很少,这样仍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实验教学课时应占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总课时的30-50%以上。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
如前所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包括许多国际商务的基础知识,如果在课堂上要做到面面俱到不仅课时量需要增加,且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识记,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既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几乎包含了国际商务里的许多内容:磋商、谈判、贸易方式、报价、签订合同、运输、投保、报关、报检、索赔、结算、进出口核销等,而这些内容大部分在后续的学习阶段又有相对应的课程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所以国际贸易教研室的国际贸易课程组成员有必要对重复、交叉内容进行挑选,以确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模式的涉外性不强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培养外向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内容具有涉外性,且在教学模式上也应具有涉外性,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更容易适应涉外部门的岗位需求。目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全中文讲授为主,而且使用的教材也大部分是中文教材,英文内容很少,但当学生走上进出口工作岗位的时候,他们接触到的几乎是全英文的工作材料,因此教学模式与现实不相一致。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实践环节的引入方式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方式分析
1.三阶段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这里指的三阶段式教学是指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把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践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首先应保证该课程的教学课时在64或72课时左右。一般在高职院校和本科独立学院,由于学校培养目标偏向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所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基本上有这个课时保证。这里以72课时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其中45课时的理论教学环节,15课时的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以及12课时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环节完成书本理论知识的讲授;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穿行,以情境演示、软件操作等内容的形式来完成,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消化理论知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安排学生到涉外部门进行参观,对涉外工作有个直观的印象,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结合有利于实践环节的引入
1)案例教学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案例式教学法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方法旨在让学员通过对案例的研究,用已学的知识发现解决途径,从而培养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例如国际惯例的应用,贸易术语的应用、运输和保险争端的解决、国际价格报价等内容均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法来进行。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具有趣味性、仿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能够将知识传授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变为“立体”,将许多通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路人”,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上所传递的信息,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设定一个具有思想的外贸人员,以其处理一个综合的外贸业务作为背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连贯的案例情境,能够把学生引到外贸实际业务的情境中。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中,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内容有:进出口合同的磋商、索赔;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国际结算方式等,例如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出口商和相关机构人员,分别按流程演示整笔交易从磋商、签约到履行合同、完成结算或进行索赔等内容,让学生置身其中,学生会更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所要应用的知识,并对产生的问题充满解决的动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指教学重、难点的选择问题,一门课程中重点、难点的选择和教授决定了学生是否能掌握该门课程的基础以及掌握的程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磋商和索赔等内容与《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教材里的相关内容有重复;国际运输、保险等内容与《国际货贷》里的相关内容有重复;国际法律及惯例、术语等内容与《国际商法》课程相关内容有重复;国际贸易支付的内容与《国际结算》课程里的相关内容相重复。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讲授时,对以上内容课时的安排可相对减少课时量,点到为止。对于其中最基础且较难的贸易术语部分可加多课时讲解并辅以案例分析,对于较抽象的国际贸易支付流程内容可设置情境环节让学生表演加深印象从而加深理解;另外,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价格核算部分也是实务中最基础且较难掌握的内容,也需要多花课时讲授并让学生练习。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式的涉外性的主要体现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是用英语、汉语介绍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进出口的操作过程及其规律,应用英语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操作。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完成进出口操作过程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首先,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要与学生的英语基础相结合,否则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于英语基础稍差的班级,为让学生能感受到国际贸易业务的涉外性,应该选择中英文结合的教材,至少教材中贸易术语、专业词汇以及基本单证应该有英文表达,并且教师的讲授也应当是中英文结合,根据学生的反映来调整语种教学的比例;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可选择采用双语教材甚至是全英文教材,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只有在《国际贸易实务》课堂上使用双语教学才能使学生完成从学习英语到使用英语的转换,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交流和应用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能力才得到提高,也才能与现实接轨。
四、加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环节作用的思考
(一)实践平台的搭建
1.通过与进出口加工区或商业行会合作,与进出口企业、物流公司或政府涉外部门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将实践教学直接放到校外进行。毕竟每个公司进出口业务员岗位不多,一个企业多则三五个,少则一两个,因此与加工区或商业行会合作可以扩大实习基地的范围,增加学生实训人数。另外,应调整教学计划,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的课时,增加校外实训课时,积极开展第三课堂。2.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的外贸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比赛的竞争中提升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参加此类比赛把课堂的知识运用起来,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与其他院校的角逐,取长补短,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师资力量的准备
国际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几个主要理论,如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等往往不提贸易损害问题,关注的重点是贸易利益。贸易利益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要素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在有政府政策介入的条件下,在贸易利益中还包括政策导致的利益。与此对应,贸易损害的测量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这意味着贸易损害同贸易利益一样,包含国际贸易活动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主体的各种行为的后果。就目前有关国际贸易中的损害问题的研究来看,人们往往较为关注产业损害问题,而对消费损害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前面说过,国际贸易中的产业损害仅仅是生产损害的一个方面,它可以用某个行业中生产者剩余的下降来表示。如果我们仅仅关注产业损害,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忽视由于其它贸易损害导致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从而不能全面了解国际贸易摩擦的起因,也就难以有效地应对不同类型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二,经济变动过程中的贸易损害。
国际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几个主要理论,既有静态模型,也有动态模型。不过,不管是哪种模型,对经济变动过程中,利益变化的比较只有一个基点:自给自足状态。这些理论模型都是将国际贸易状态与自给自足状态相比较来确认国际贸易利益。不过,关注贸易损害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此不同,这种理论模型不仅比较国际贸易状态与自给自足状态,而且把经济变动看成一个连续的整体过程,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除了比较国际贸易状态与自给自足状态外,还对各种不同的国际贸易状态进行比较,由此来明确贸易损害的起因与程度。例如,两个国家间的贸易状态在开始时,第一个国家对第二个国家出口初级产品,但其后,则对第二个国家出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业制品,因而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不仅需要对初级产品贸易状态与自给自足状态下的贸易利益进行评估,而且更需要对初级产品贸易状态与工业制品贸易状态的贸易利益进行评估。依据希克斯-萨缪尔森国际贸易理论,在后一状态的评估中,就会出现贸易损害问题。显然,在已经出现国际贸易、且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状态与自给自足状态的比较并不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各种不同的国际贸易状态的比较,这关系到进行贸易的各个经济主体能否获得它所需要的贸易利益问题。这意味着,从贸易损害的角度来理解国际贸易摩擦,不仅需要全面了解贸易损害的范围,而且需要综述评估各种不同的贸易状态下的贸易利益得失,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国际贸易摩擦。只有这样,才能深刻认识国际贸易摩擦的动因,有效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三,贸易损害与国际贸易摩擦的联系机制。
就目前来看,贸易损害与国际贸易摩擦的联系机制主要有下列几种:
(1)消费损害机制。一般来说,由于比较优势的作用,消费者能够用更低的价格消费其商品;同时,由于进口更多的商品,消费者的选择更大,从而能够获得来自产品种数增加的利益。因而在消费机制方面,占主要地位的是贸易利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消费者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消费行为,随着国际贸易状态的变动,消费者的约束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出现贸易损害问题。
(2)生产损害机制。这种机制表现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商品大量的进口,造成国内生产秩序的混乱;二是十分低廉的价格,导致国内生产者出现损失;三是商品替代,外国生产的商品完全替代本国的商品,导致原有生产者破产和失业增加;四是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国内生产者退出生产领域导致的损害问题;五是产业调整,就像格雷哈姆提出的那样,也将导致贸易损害。前面的两种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议中进口激增引发的产业损害、倾销和造成的产业损害相同。显然生产损害机制的表现较多,是贸易损害的重点。
(3)要素收入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所描述的机制,各种不同的要素所有者会在国际贸易状态的不断变化中,出现收入方面的变动,特别是收入减少问题。这必然导致这部分经济主体对国际贸易的反感,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4)政策机制。这是由于相关政策变化引发的贸易损害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议中补贴造成的损害可以看成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综合机制,即上述几种机制的综合,在这种综合中,可能会形成引发贸易损害和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的和特殊的通道。
四,谨慎与合理的经济对策。
企业找不到懂业务、满足国际贸易相关岗位需要的理想人才;另一方面,大量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因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抓紧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将成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国际贸易教学实践与调研情况,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它涉及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沟通与谈判、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其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实现的。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有关惯例、规则和规律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目前虽然一些高职院校为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不少的改进,但要面对当前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有所增加,但还是普遍偏低。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愿在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用课堂习题、课堂讨论代替实训,还有的用作业代替实践,没有系统按照国际贸易的实训要求组织实践教学,因而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岗位和技能缺乏感性的认识与把握。
(二)国际贸易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落实
要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一些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实训基地建设上虽然也投入了一定的财力,新建了实训室,购买了相关的一些实训软件,但可能存在软件仿真性不强、内容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升级等问题,使实验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学生到校外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一方面,学生去实习可能涉及外贸企业的客户资源、产品底价等商业机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涉及时间较长,学生很难在实习期间目睹一项完整的交易,并在短期内对相应岗位的职责和技能有充分了解和把握。另外,学校、指导老师、企业对学生的管理职责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从而使得实践教学无法落实。
(三)教学师资实践经验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中从事国际贸易专业一线教学的多数教师均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的,其中大多数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企业经历,没有培养学生国际贸易职业素养的意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必然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也聘请了外贸业内人士担任国际贸易专业相关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但对于这些兼职教师来说,授课只是他们的副业,其流动性强、责任心差等也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实践技能课程安排不系统且质量不高
通常来讲,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技能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外贸单证实训、报关与报关模拟实训、国际营销模拟实训、国际商务函电模拟实训、外贸口语实训、国际商务礼仪与谈判实训、国际货运实训、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等。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业务流程,体会国际贸易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不系统,未按计划落实。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实施了这些实践技能课程,但很多也没有达到要求,使实践技能课程流于形式。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高职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际国际贸易工作需要的不相适应性,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变革与创新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
三、改革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在校外实践方面,高职院校应增加认知实习课程。实习时间安排在每个寒暑假,通过组织参观、市场调研、见习体验等方式使学生熟悉真实的外贸业务工作环境,并接触某个具体的行业,初步积累必要的产品知识。当学生毕业从事相关外贸工作时,就能迅速上手,实现学生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在课程实训方面,一般高职院校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营销学、国际商务函电、外贸口语、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货运等核心课程往往相对应地开设了实训课程,其体现为对学生某个单项职业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应增加国际贸易综合业务实训。这有利于学生综合各单科知识并运用于工作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该实训中,实训指导教师须为学生设计情境,以具体某个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业务活动为背景,让学生分别担任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等不同的国际贸易岗位角色,完成市场营销、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单证制作、订单跟进、报关报检、装运保险等业务工作,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更要具备国际贸易业务的实践能力。要使教师达到相关的要求,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或途径加强培养,使之更符合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需要。例如,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选送教师到企业锻炼,参与企业国际贸易业务的处理,为教学准备实际案例资料,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职业院校可以聘请既懂理论又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外贸行业资深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要求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作为他们的助手,配合他们指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了确保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应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体系,重视教师的工作学习经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真正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三)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
稳定的实践场所是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从目前而言,采取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训场所相结合的方法最为适宜。一方面,职业院校要与国际贸易相关企业签订学生实习的合同,从制度上保证校外实践基地的稳定。同时,要制定学生实践环节的反馈表,在实习过程中,由实习基地定期通过反馈表向学校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以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另一方面,在校内通过建立现代化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掌握各项业务流程和理论知识,既避免了教学与实践工作的脱节,也有利于深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投入一定资金加强国际贸易教学软硬件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国际贸易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场所。
(四)切实提高实践技能课程质量
高职院校要建立全面的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按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内容,按时、按质、按量落到实处,要做到每项实践技能课要有齐全的教学文件,包括实习实训指导书、任务书、课程标准和学生作业等。同时,要积极鼓励本专业指导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高职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用的实训教材,而且应随实践内容的更新不断修订完善,保证向学生提供完整、真实、全面的辅助资料。最后,在毕业顶岗实习阶段,要进行跟踪调查,只有实习单位反馈毕业生合格,才算实现了培养目标,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结语
国际贸易的相关论文范文一:茶企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法律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理念日益重视,如今人们的饮茶需求得到进一步开发。当前茶叶进出口已经成为很多茶叶企业经营贸易过程中的常态化内容。但对部分中小新兴茶叶企业来说,茶叶国际贸易是其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因此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危机并未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所以积极完善合作细节问题,体系化梳理合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危机,对茶叶企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拟从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开展状况入手,从而探索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合同法律风险及相关防控思路。
关键词: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合同风险;法律防控
随着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如今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机制,因此其在合同洽谈、合同签订、合同履约等多个环节中,往往存在对合作的主要细节把控不到位,合同内容体系不够严谨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相关法律纠纷等相关事件的产生。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构建全面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而做好风险把控工作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要求,这一内容就包括合作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1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开展状况分析
事实上,我国在茶叶国际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且种植面积最大的茶叶的原产地国家,在世界上茶叶贸易交易中,无论是交易价格,还是茶叶类型,我国茶叶企业都具有一定话语权。一直以来,我国在世界茶叶贸易交易中都极具竞争优势,因此想要充分了解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合同风险,就必须对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了解其具体状况,结合相关贸易类型,从而为有效分析其潜在风险提供基础和帮助。
1.1我国茶叶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茶叶企业在世界茶叶贸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其他茶叶生产国家不断发展,我国茶叶出口总量和总额受到影响,在茶叶贸易总量和增长速度上出现明显下滑,我国茶叶贸易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受其他产茶国家冲击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日趋成熟,如今我们在确保现有市场份额基础上,以茶叶品质提升为突破口,有效提升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水平含量,从而提升我国茶叶企业在国家贸易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国际茶叶贸易市场情况看,目前肯尼亚、斯里兰卡等新型茶叶国家更具优势。
1.2我国茶叶贸易竞争力的特点分析
茶叶国际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较大份额,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的竞争力薄弱主要表现在:首先,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滑,其他茶叶产业国对我国茶叶生产冲击力进一步加大。其次,我国茶叶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落后问题进一步突出。再者,目前我国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先进、完善的经营思路,其整体产品体系建设缺乏创新力和多元化,茶叶贸易缺乏持久张力。
1.3我国茶叶企业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及发展机遇分析
我国茶叶企业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一些优势:首先,当前世界茶叶贸易的产品类型格局中,主要有绿茶、红茶,虽然在红茶贸易上优势不足,但在绿茶国际贸易中,我国有一批具有丰富品质、成熟品牌体系的绿茶企业。正是基于这一优势,目前在国际绿茶市场中,我国有着极强的价格制定权和话语权。此外,我国浓厚的茶文化,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茶叶贸易市场中的独有竞争力,而茶文化在与茶叶贸易紧密结合的过程,也充分展示出了我国茶文化强大的输出实力和内涵价值。目前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有所弱化,在全球市场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茶叶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大受影响。然而机遇历来都是与挑战并存的,因此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水平提升也处在一定机遇期。随着茶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人们品茶需求量进一步扩大等等一系列积极因素都为茶叶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而我国有着茶叶生长的良好基础,因此只要我们注重提升茶叶产品品质,丰富发展茶叶产品结构体系,就一定能为整个茶叶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重要基础。随着国际茶叶贸易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当前只要我们能抓住重大发展机遇期,就一定能为我国茶叶贸易竞争力提升寻求到机遇。
2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各个环节中的合同风险表现
在茶叶国际贸易中,中国的茶叶企业往往占有一席之地。而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签订相关合同。通过合同签订,从而对买卖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有效约定,也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了有效的法律约束。茶叶企业在茶叶交易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前预定产品,这与茶叶企业多为产品导向型企业有很大关系,因此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往往需要签订相关法律合同,而在这些合同中,就会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包括在商务洽谈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风险、合同签订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以及合同履约执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等等。
2.1洽谈合同过程中的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合作的基础是双方具有共同利益点,通过双方利益置换,从而达到双方利益共赢。因此在合作初期,双方需要反复洽谈、磋商相关合作意见和信息,而这些洽谈的内容就成为双方签订合同的有效参考,或者成为合同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合作双方最终所签订的合同是其整个洽谈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见之和。事实上,在双方合作洽谈过程中,很少有一次洽谈就达成最终合作意向的,都需要双方进行不断磋商,最终就合作事项达成一致看法,而在沟通过程中,就会通过一系列沟通方式进行交流和磋商,最终双方交换意见完成后,就形成了正式的合作合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对双方合作的信函和邮件等内容,进行妥善保存。要及时对双方沟通信息进行更新和研究,确保双方合作洽谈内容能达到一致。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一旦与买方或者卖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洽谈具体合作细节,而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必须慎重沟通合同的每一个细节和具体条款,并且给与对方准确答复。此外,针对双方意见沟通信息也要进行有效保存。同时,在与对方洽谈贸易过程中,针对涉及双方合作利益的问题,必须据实回答,不能夸大,从而影响双方后期实质性合作。比如买方提出某一茶叶的购买需求,茶叶企业必须从自身生产实力出发,不能盲目答应,既要合作诚信,同时也要合理、有效保护自身利益。
2.2签订合作合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在合作双方达成一致合作意向后,双方需要结合合作基础文本,拟定具体的合作合同细则,并签订具体的合作合同。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合同的细节内容进行认真审理,不能出现疏忽。事实上,很多合同的违约问题,都是由于细节把控不到位所造成的,所以在签订正式合同时,必须对合同的细节和重要条款进行有效把控。在这一环节,需要充分注重三个方面的规范化,一是对相关合同术语的规范化应用。事实上,在国际贸易合作开展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专业术语,而这些专业术语都有着相应内涵,想要有效规避其风险,就必须对风险内容进行深度把控。其次是在付款方式的选择。在国际贸易中,付款方式普遍使用的是直接汇款和信用证等方式,因此,茶叶企业必须对自身付款方式进行有效了解,从而避免因付款问题造成合同合作风险。最后,是出现问题之后,解决双方争议方式的具体选择。无论是仲裁,还是提请诉讼,都尽量选择合作双方容易执行,且能够对我国茶叶企业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方法。
2.3合同履约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合同完成商谈和签订后,最重要的过程是合同履约。在合同履约过程中,茶叶企业应该注重对合同履约条件的把控,同时针对双方合作进程的具体实施情况予以及时更新。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把握两大细节,一是对双方具体合作条款的内容进行认真对照,并按照相关要求予以执行。比如在合同中,会对双方货物交付时间和相关进度予以约定,而茶叶企业就要结合这一要求,按照约定严格执行。此外,在货款的收取上,也要及时予以跟进,当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其他因素影响时,要及时上报双方管理层,从而继续决定合同执行情况。此外,是在茶叶交付和货款收取过程中,要及时予以检查,并及时给与对方反馈,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与对方沟通,验证。
3结语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当中。而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同时也有着最体系化的茶叶生产技术和最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历史已逾千年,因此在整个茶叶国际贸易体系中,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即使到今天,我国在国际绿茶市场上也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对国际绿茶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话语权。结合长期以来的国际茶叶贸易实践活动来看,茶叶企业要想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就需要其在贸易活动过程中,注重对合同签订时的内容和与合同相关的各个细节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把控,从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防范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
参考文献:
[1]潘秋香.企业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法律防控[J].法制世界,2013(6):151-154.
[2]柴玮.从世界茶叶供需看中国茶业国际贸易[J].世界农业,2013(17):89-95.
[3]张兰兰.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防控[J].中国商贸,2014(12):185-189.
[4]张近情.中国棉花对国际贸易市场棉花价格影响[J].中国农业资源,2015(5):203-207.
[5]杨慧娟.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需求与弹性[J].中国茶叶,2015(13):17-22.
国际贸易的相关论文范文二:国际贸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
摘要: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方面分析国际贸易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表现,提出解决国际贸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以降低国际贸易的风险,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Spence)、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kerlof)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三位经济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们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分析方面做出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在2001年因此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这一新的理论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引人到市场经济的相关领域,才使得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目前该理论已经成为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研究信息在相关交易过程中因信息的不对称性分布而对交易行为和市场效率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其基础是人们信息获取能力的不对称性,从而导致某些信息参与人拥有另一些信息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是信息的基本特征。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并在社会中交流传递的的信息的不均衡,我们称其为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国际贸易而言,传统贸易理论说明了企业走向市场的根本动因,从企业的视角来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根本动力,企业面向国际贸易市场,在充满各种风险的国际市场,企业通常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把营利放在第二位,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通常对国际贸易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在充满风险的市场环境中不能轻信客户。另一方面,相对经验成熟的企业虽然对贸易市场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也采用了一些避免风险的工具和手段,但在开拓新兴市场时也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贸易机会信息不充分、贸易合同执行不力等造成的利益流失,如果市场间没有时间和距离等限制市场机会的壁垒,那么国际贸易量将急剧增加。
二、信息不对称状况产生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生成普遍非均衡性。从本质来看,任何信息都产生于一个局部的个体,因此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事物是运动的,信息会随时反映事物的运动及其伴随的一系列属性。在该新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传输给信宿之前,该信息相较于其他信息就有了一定的优越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不对称性。由于新信息的产生是不停歇的,即是信息对称性的产生是不停歇的,具有普遍性。
2.信息的海量增长导致了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在当前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社会信息量,特别是科学知识类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曾预言: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中期是10年增长一倍,70年代5年增长一倍,80年代有专家估计每3年增加一倍,到了90年代,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0万~400万篇科技论文问世。在这样一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任何的个体或几个都无法并且务必要获取全部完整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同个体或机构上信息的占有量量差距会不断加大,信息偏态分布在整个社会呈现加速扩张态势。
3.信息占有方的垄断优势。在市场交易情况中,交易者占有越多的信息越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信息占有方往往采用隐藏信息或向市场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使交易对方无法及时获得交易所需的相关信息。在现实中,往往存在消费者或消息弱势方在交易达成之后才掌握全部真实信息的状况。
4.信息获取的成本扩大了信息不对称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即:富者拥有的信息越来越丰富,而贫者拥有的信息越来越贫瘠。要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必然需要成本,这就要求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资源的投入。这就形成了针对市场环境下部分交易者的信息对称屏障,信息交易成本过高造成了交易一方的绝对劣势。
三、国际贸易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1.国际贸易中的事前信息不对称。相关贸易信息掌握的不对称引发完成交易前产生逆向选择,也就是使掌握信息相对较多的一方利用另一方对信息的无知来获得额外利益。国际贸易中的多边或双边贸易由于受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国际贸易市场的统一存在很大的障碍。国际贸易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通常表现为:一是利用厂商对海外市场不熟悉。不了解贸易对方信用状况,伪造单据,发生国际贸易合同的逆向选择;二是国际贸易欺诈犯罪分子以各种虚拟公司名义进行欺诈,产生利用贸易所在国管理漏洞的逆向选择;三是在一国或者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时的逆向选择,以不可抗拒的巨变为理由,贸易国拒绝承担自己的责任。
2.国际贸易中的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后信息不对称状况引发完成交易后发生道德风险。就是指签订合同的一方损害了另一方的利益,而受损的一方又无法加以确定。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易的双方处在不同的信息储备中,在交易发生前相互没有关联,缺乏互相公开的收益和成本,使得贸易双方之间建立的互信机制很交易就被打破。在完成交易后买卖双方都易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买方收到货物后在不完全承担利益风险时,会采取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自私行为,例如谎报收货情况,暂不付款或恶意退货,使卖方利益受损。卖方由于在信息占有上处于优势,在完成合同后,可能发生以次充好,给卖方质量较低的同类商品代替原来买方所看到的商品。总之,买卖双方占有信息的不对称是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
四、解决国际贸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国际贸易中各种问题的出现,但这种状况并不是不可逆转的。要彻底减少国际贸易中的相关风险,就必须尽力实现贸易信息的对称化。使国际贸易交易双方在获得成本最小化的信息,即做到信息的透明和公开。
1.强化信息传递技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实行电子化信息披露。这对于增强商务信息透明度、提高贸易信息传播效率及弱化信息不对称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从技术层面上讲,首先,利用防火墙加强访问控制。通过建立网络通信过滤原理来鉴别、控制访问,有效的提高国际贸易过程的安全性。其次,可采取实施数据加密技术。其作为防止国际贸易信息系统信息失真的基本控制技术,提高了国际贸易信息的安全性。第三,完善身份识别系统,控制访客访问,防止不择手段窃取商业信息机密。通常有数字证书、签名等身份识别技术。
2.信用量化与公开。信用量化是通过信用评级机构对信用指标体系和信用评价标准进行设计,提供一个简单的、直观的用于判断对方信用状况的标准。信用的公开和量化为相关信用的快速识别和判定提供了科学的条件,从而弱化交易风险,顺应了国际贸易高效、快捷、安全的需要。
3.完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商业信用是建立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信用借贷,我们只有深入了解价值链,才能真正筛选出优秀的项目和企业,从而进行安稳的贸易和投资。现在许多国家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信息的可量化和公开透明为企业信用的识别和判断提供了便利。标准的信用管理评价体系,可以对交易前期的客户资信调查与评估、中期的债权保障和后期的账款管理与追收进行系统的管理,从而科学有效地促进国际贸易中信息的对称,把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顺应了现代贸易高效、快捷、安全的需要。
4.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从业人员素质对于解决国际贸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来说至关重要。提高国际贸易从业者的信息意识、服务水平是消除国际贸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对策。国际贸易活动程序复杂,技术性强,应该强调对工作的操作规范,同时加强外贸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只有从业者精通订货、单证、运翰、付款等贸易过程中相关环节的内容和程序,熟练掌握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才可能有效避开诸如距离和时间等限制市场机会的壁垒,从可控人力资源方面预防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5.健全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降到最低。伴随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海外投资、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应用等国际经济活动日益增加,跨国合同诈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国际上,应缔结双边、多边条约,促进国际贸易遵循统一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在国内,借鉴其他国家控制贸易欺诈的立法经验和已取得的成果,在贸易立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运用事前控制、事中阻止、事后惩戒等手段,加强了防范和治理国际贸易风险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孙国霞.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现代情报,2007(3):159-163.
[2]胡美伦.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谈我国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与治理[J].理论探讨,2006(6):84-86.
[3]房静静,苗向林.国际贸易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关系网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2014(10):26-27.
[4]叶艳鸣,刘金玲,金婷,谷曼.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分析[J].情报杂志,2007(04):92-93.
一、《国际贸易》课程中“国际服务贸易”部分教学内容改革的意义
一直以来,《国际贸易》课程一般是以“国际货物贸易”为主线,这部分教学内容已相对成熟,国际货物贸易理论、政策与措施、改革与实践等内容较为充实丰富。相对而言,“国际服务贸易”部分的内容则显得较为单薄。后危机时代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导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加,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作为一种无形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服务贸易以高于货物贸易的速度增长,服务贸易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际服务贸易实践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理论和实务知识应在教学中进一步得到重视并予以突出,专业教师应不断进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调整与改革的探索来符合国际贸易格局对经贸人才的要求。这表现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国际贸易货物理论与政策,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各国服务贸易现状,不断丰富服务贸易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以期在实践中进行合理应用。
二、《国际贸易》课程中“国际服务贸易”部分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整和清晰
第一,缺乏我国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探讨。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欠缺阻碍了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相应地,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缺少对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的说明。而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不断规范,统计相关概念和指标不断明确,统计方法趋于合理,统计数据界定逐渐清晰,基本满足了政府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系统介绍有关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和统计结果,以便于学生了解近年来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认知其依存度和贡献度。
第二,基于新形势下的服务贸易理论、政策和措施体现不充分。当前《国际贸易》教材中,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分类及特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原因及趋势等。然而,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没有专门、系统地对有关服务贸易的理论加以总结,也缺少对金融、保险、电信等主要服务类型的贸易壁垒的介绍,因此,学生无法体会到传统理论对服务贸易适用性、无法探讨应对服务贸易壁垒的措施,也就不能有效地将有形、无形商品贸易结合起来对国际贸易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认知。
(二)“国际服务贸易”内容不够深入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服务业市场的不断细分,服务业全球化的趋势日趋增强,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服务外包发展迅速,离岸外包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显然,“服务外包”等新兴课题应成为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部分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很多已与现实不符或根本没有涉及,“服务外包”的形式和特点、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在教学中则涉及较少且不够深入,“国际服务贸易”部分的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学生对服务贸易相关行业认知寥寥。
(三)国际服务贸易实践教学几乎空白
然而,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专业人才短缺日渐明显,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与之相对应的,是实践教学的缺乏。可以看到,目前在实验室中开展的专业课程教学,多数是围绕有形商品贸易流程展开教学的,服务贸易的法律规范、操作模式和相关流程往往被忽视。此外,基于服务外包行业人才培养的实训也应着实体现在教学中。
三、《国际贸易》课程中“国际服务贸易”部分教学
转贴于
内容改革建议
(一)拓宽教学重点,形成服务贸易内容体系
编写并选用适合新形势的国际贸易教材,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应捋顺服务贸易教学内容,突出内容层次。可从统计体系、理论、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并行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进而探讨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令学生了解货物贸易传统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服务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统计体系方面,我国商务部、统计局已于2007年11月联合《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并于2010年、2012年两次进行修订,该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促进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教师尽可能地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播放一些重大国际服务贸易事件的视频件,拉近课堂与现实的距离,通过案例的展示和分析,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之后的教学中,不断跟进案例、事件的最新发展情况,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加深印象。同时,对于”服务外包”等较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可以采取专题讲解讨论的教学方法,适当选择切入点进行重点分析,辅以启发式问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原理,并运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国际贸易主要指的是在国际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到某一阶段后,参与贸易活动的人共同形成的,主导、支配经济交易活动的思想守则。即使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贸易分配层面仍然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当前我国贸易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往所采用的国际贸易理论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现出了许多方面的漏洞与不足,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在贸易发展方面的基本需求。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格局一定程度上会对国际贸易理论造成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在现有理论基础的支持下对各方面的细节进行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以往处于主流地位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贸易理念包含新古典与古典贸易理论两种,这两种理论共同构成了传统贸易理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国际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理论。于此同时,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新贸易理念也在这种大背景下成长起来。
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面临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国际贸易理论在贸易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也与传统贸易方式体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新时期内,具体的贸易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贸易理论与贸易规则。二战中取得胜利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有了比以往更高的地位,国际间的贸易量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体现出一定的扩张性,在发达国家贸易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贸易活跃性,而这些现象的解释与说明无法通过传统的理论来实现,进而产生了今日国际贸易理论的初级形态。比如要素贸易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西方经济学家通过长期理论分析与反复模型试验的方式,得出了以下结论:当前国际贸易在规模方面不断上升,然而其竞争形态是仍然不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地位日益下降,这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却可以对目前国际贸易中所出现的变化进行一定的解释。在贸易次数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所产生的贸易垄断越来越严重,而在当代贸易理论环境中则可以对这种“反常现象”进行充分的解释。由此可知,当代贸易理论在现在与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理论也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然而,在国防政治格局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情况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也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制造业贸易不断提升
规模经济性是制造业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在制造业中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将资本大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无法通过传统的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2.发达国家内部的水平贸易
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环境中,通过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家贸易的分析需要以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差异为中心,也就是说要在垂直贸易条件下对上、下游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分析。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突出地位的贸易类型为水平贸易,这种水平贸易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内部所进行的水平贸易。为何水平贸易会占据国际贸易的主体地位,目前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三、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向
1.动态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发现传统贸易理论在各种新问题上的不适应性,对各种新的贸易现象无法进行充分的说明与解释。许多国际贸易领域的学者开始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关规律。雷蒙德?弗农将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产品设计与产品周期等方面的干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他认识对各项生产因素进行完善就可以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延长产品周期。迈克尔?波物后来将企业与政府?C构纳入整合企业理论中,并且将企业与政府提升至贸易主体地位。不难发现,国际贸易理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理论与渗透至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产生了重要的联系,对该领域的实际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整合制度经济
国际贸易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学现象。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也包含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市场,在经济学知识与国际贸易理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经济格局与市场范围等因素也成为了主要的研究与剖析对象,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也得到了准确的落实,在部分情况下,国家也可能会参与到国际贸易的实际活动中,这就使空间经济学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得到了整合,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