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步武术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步武术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83-01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自学质疑--筛选问题--合作交流--反馈归纳--深化创新,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 、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充分体现。历经九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感五步教学法在数学中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自学质疑

学习必疑,无疑并非学。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提前预习,找出知识点,,明确预习目的,并相互交流,将知识归类,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自学是学好数学的一个优质方法,到自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疑惑,因而就会寻求帮助,有思考才有进步,这样的主动学习欲望大大增加,创新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比如我们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可猜想判定方法,通过猜想来推理证明,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判定意识。

二、筛选问题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难以想象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时候,他们自学发现其规律: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于是发现面积比也等于相似比。有同学就归纳出相似三角形的高比、角平分线比、中线比都等于相似比。又如扔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50%,于是有同学就大胆推测扔硬币1000次,比有500次是正面向上,例子多多。教师就应从问题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演算、共同分析、共同推理论证、共同归纳,筛选出具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老师作为一个教育的主导者,又相当于一个主持人,在必要的时刻给予点评,让课堂充满活力。

三、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自己的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多媒体、卡片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和动手实验的时间。在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时候,我分了六组,精选了4道实际问题的题型,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给我感触很深,原来团队的力量是巨大无穷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看来真的假不了,我们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讨论的机会。

四、 反馈归纳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已经掌握,但对知识的归纳是必须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教师要根据教材进行适当地整合,做到能当堂解决的问题必须当堂解决,绝不留隔夜账。如果条件允许,可实行每堂一个小测验。同学相互交流,实施帮扶学习,共同进步。

第2篇

皮亚杰认为:3~6岁的幼儿属于前运算时期,其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直观形象的特点,抽象思维刚刚萌芽,因此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反复地操作、多次亲身体验才能将所学的东西内化,获得数学的经验.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时安排了很多的操作和练习,为孩子进行操作活动花时间花精力制作了大量的教具、学具,可谓煞费苦心. 其实,数学教育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成人有意识把握好这一点,便可以让孩子们感受数学学习的情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探究经验,避免数学学习的机械化.

一、捕捉数学教育机会,生活即教育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向我们提出了数学教育的第一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数学教育生活化可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并促进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缩减幼儿对数学的心理距离. 在幼儿的生活中,隐含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点名时老师说来了32个小朋友,小朋友知道有2个没来. 幼儿每天要吃饭,值日生分发碗筷,一组有6个小朋友就发6个碗6双筷子(勺子),碗也有大小、多少,餐具的摆放是分类的、有序的;午睡起床穿衣服,衣服上有扣子,扣子有大小、多少,还有各式各样的颜色和形状;随着身体的长高,衣服会变小. 孩子每天要上下楼,老师告诉孩子上下楼梯靠右走,洗手排队了,妞妞排在贝贝的前面,贝贝在妞妞的后面,这里又是区分前后高矮左右的好时机,这些都是幼儿园每天都发生的平常事. 然而,我们的教育常常忽略了小朋友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喜欢从概念入手,喜欢以经过抽象处理的各种图形和教具来让幼儿进行记数、认识图形、排序和分类活动. 数学教育生活化,就应随机抓住生活中情景问题,谈论与解决问题. 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切身相关的有趣的事情,不是那些抽象符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用简单的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爱好和基本方法、能力,而不应该是知识的加深、技能的超前.

二、游戏时温故而知新,数学教育与特色游戏结伴而行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对学习保持兴奋、热切的心,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意义和效果. 当数学教育寓于游戏中时,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就来了. 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是球类游戏,在球类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较好地把一些数学知识贯穿其中.

1. 拍球数数

进入中班以后,孩子们对拍球的兴趣渐增,从会拍1个、2个球,到100个200个球. 孩子们自己拍自己数,或者你拍我数,或者一个人拍大家数,拍球的技能在提高数数能力也在进步. 中二班有个孩子原本只会数到10,自从学会拍球后,他数数能力突飞猛进,手口一直点数到200多,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个拍球冠军.

2. 玩 球

数学教育除了感知数量及其关系以外,还有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在球类游戏中,老师们可以让孩子区别大球小球,区别不同颜色的皮球,还可以在滚球游戏中比较远近,抛球游戏比较高低,还可以在运球比赛中感知快慢、感知时间. 数学知识在孩子们与球的玩耍中潜移默化地获得.

3. 取走了又来了

在夹玻璃球的游戏中,幼儿通过夹玻璃球,“先夹了2颗,再夹了3颗,一共夹了5颗”. 本来小筐里有8颗玻璃球,夹走了6颗,还剩2颗. 在“取走了又来了”的过程中练习10以内的减法、加法.

游戏化的数学教育是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方法. 很多时候,上课时没理解的知识在游戏中孩子们玩着玩着就懂了.

三、关注时事电视,数学教育时刻存在玄机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这是孩子们多么期盼和感兴趣的事情,为了迎合孩子的这一热门话题,可以举办一个小小的运动会,把“认识序数”这个内容与之联系起来,通过运动员的号码、跑道上的数字以及最后评出的名次,等等,让幼儿在过把运动会瘾的同时也从中自然地理解了序数.

动画片里的情节中也蕴含着数学教育契机,《喜羊羊和灰太狼》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数数有多少只羊,早上几点灰太狼出去了,几点回来的?美羊羊过生日了,看看把蛋糕分成了几份……孩子们看着喜欢的动画片,和一群活泼可爱的羊群做着快乐的数学游戏.

四、其他活动的数学教育

绘本《蜈蚣先生的袜子》中蕴藏着排列的知识点,孩子们在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和有趣的同时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从简单的ABAB排列到AABBCCC排列,小朋友给蜈蚣叔叔穿袜子,是在快乐地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全然不觉得这是枯燥的按序排列,但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却切切实实地学会了按序排列.

带孩子远足:树叶、小鸟、鲜花、汽车、楼房,无不成为数学教育的素材,老师家长们可以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孩子在温暖、无焦虑、有充分时间的环境中,轻松、自信地尝试、理解和解决问题,踏青的过程可以构成一首数学交响曲.

角色游戏娃娃家里的一一对应关系(把两个物体联系起来,一个与另一个相配),一个勺子一个碗,或者娃娃家成员一人一个水果都可以用来学习和巩固一一对应,扮演角色间孩子们又在玩数学啦.

第3篇

关键词:引导;主题;主体作用

“三主五步”式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即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导入新课,学生围绕导学案独学对学群学(小组内展示)由两三个小组在班上展示学生归纳小结巩固旧知拓展提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使得“三主五步”数学教学活动有价值,那么就从以上几个环节中把握策略,让“三主五步”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是探究的源头。在“三主五步”教学中怎样提出问题,对于“三主五步”教学的实施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手段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导学案以后,在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再进行讨论、提出质疑、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提出问题。很多时候,不同的小组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甚至是相反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引发思维的冲撞,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新知。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收集与验证

学生在独学、对学的时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后,接下来就是围绕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对材料进行归纳,但是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另一方面要广开思路,跳出教材的框子,比如:网络、报刊、书籍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