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特色小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作为一种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成为必然要求。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方面作用明显。一方面,特色小镇具有增强区域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内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的功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模式激活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聚拢高端人才等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应对消费升级的战略选择,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效载体,对区域产业体系的重构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推动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带动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制度和城镇住房制度,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实施办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特色小镇采取就地城镇化发展方式,在传承和发扬我国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基础上,把乡村建成既有乡土气息,又具备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城镇。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产业、文化、宜居、环境等各种要素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城镇化发展品质。同时,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在规划和设计上可以根据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加强乡村治理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发展,从治理主体到治理模式,使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特色小镇作为城乡间的桥梁,不仅在空间布局上一端连接着城市一端连接着乡村,而且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的文化资源、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以及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地域性和传承性。继承和发展优秀乡村文化,需要适应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更具感染力、传播力。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文化要素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必不可少。不少特色小镇在挖掘文化要素的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及其产业进行保护与传承,以各种物质形式为载体,将文化物化,将物化的产品产业化,形成文创产品及产业链,提高了文化影响力。河北馆陶的粮画小镇、武强的周窝音乐小镇等就是典型例证。
1发展生态农业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性
从振兴乡村经济的角度来看,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拓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传统农业主要以种植基础农作物及养殖禽畜为主,由于结构发展不合理,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一旦受到自然天气变化及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收入就会大幅度降低。生态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同时引入农业信息技术,帮助农民获取到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丰富家禽养殖种类,拓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1]。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资源配置。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难以合理安排人力及资金,影响农民收益。而生态农业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整合资金、技术等要素,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控制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在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只能通过线下销售的形式对外流通,收益率较低,市场占有份额也较小。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生态农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关注,同时在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下,销售范围更广泛,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完善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机制、金融服务体系、网络化服务平台等。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会倒逼这些服务体系进行升级与完善,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与发展[2]。
2乡村经济振兴背景下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2.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当地政府应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深入分析当地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并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提高行动自觉性,加强环境治理,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在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增加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应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完善网络管理平台制度,引入管理设备,并通过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提高对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农业废弃物也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加强对废弃物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增加生态农业资源投入,更能够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例如针对农药化肥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应加强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再如建立果(菜)沼畜循环系统,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让农业废弃物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例如针对已经遭受到环境破坏的农业用地,应积极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生态移民等措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到位的区域给予相应补偿,激励农民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最后,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围绕生态农业发展目标,细化工作细节,例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打造美丽乡村,夯实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基础[3]。
2.2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生态农业的经营与发展需要与市场相衔接。因此,当地政府应为企业与农户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生态龙头企业,推进生态农业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第一,促进企业与农户之间沟通合作。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工业和服务业的大力支持,而农民长期脱离市场,很难主动融入市场,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政策引领,为企业与农户创造政策环境。例如农产品加工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共同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农业生产符合市场需要,更能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带动生态农产品“走出去”。第二,立足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特色资源,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将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好,探索中药材、特色水果、特种水产、农业休闲等特色产业,并利用工业反哺及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开发农业发展潜力。整合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模式,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过程中提振乡村经济[4]。第三,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在培育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潜力的生态农业企业使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实力,采取政策保证企业和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及购销关系,在双方共赢的过程中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特色化农产品品牌。
2.3整合发展要素,推动生态农业创新发展
创新是驱动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生态农业在发展中应加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提升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加大生态农业人才引进力度。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新型农民的支持,而具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技术能力且熟悉市场的专业人才能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当地政府应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培养并集聚人才,打造优秀创新生态农业人才团队,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专业的人才力量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同时注重对农民的培养,选拔具有一定潜力的新型农民,促使其从传统农民向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转型。利用人才的力量促进生态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大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例如组织免费培训班、开办农民学校、与农业技术学院签订培训计划等,让农民获得再教育的机会,提升农户农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能力[5]。
参考文献
[1]杨竟艺.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223-224.
[2]肖海燕.乡村振兴视域下秦皇岛抚宁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7):30-31.
[3]黄志华.发展生态农业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性[J].南方农机,2020,51(10):66.
[4]朱进勇.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4):54-55.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人与自然;自然生产力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解决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同时也要看到乡村环境问题也是制约乡村总体发展的生态短板,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桎梏,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指导下,内在规定着必须实现乡村的生态振兴,构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走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重塑人与自然关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1],是协调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逻辑使然,对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人与自然互动关系演变内蕴的自然观
基于人类文明嬗变的历史考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阶段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怎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适应性回应及必然性选择。深入剖析不同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来源于实践又走向实践的自然观,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立足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以唯物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恩格斯和深受宗教观念影响的部分西方学者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分歧,导致双方在对待自然与人的态度、理论建构以及价值目标上出现分野。一方面,基于对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考察,从人与自然的存在态来说,自然界和人都是不受到主观意识影响而改变自身存在性的客观实在,并且自然界具有先在性,即在时间维度上而言,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先于人类而存在。因此,从发生学意义来说,自然界作为最根本的先在,在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过程中孕育产生了人类,作为人类身体的组成部分提供了人作为生命存在物的客观前提。另一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态而言,“人靠自然界生活。”[2]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存在的客观实在,不仅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生活物质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也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实践场域这一现实基础。人与自然的产生顺序决定了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人是在自然界之中生存和发展的,不能脱离于自然界单独存在,同时人也不是凌驾自然之上的优越性存在,对自然拥有绝对的支配、摆布权。相反,人与自然相生相长,自然条件制约影响着人的发展程度,人对自然的态度和实践深刻作用于自然界,改变着自在自然的人化程度,这种被打上人的活动烙印的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共同又影响着人的发展。因此,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像爱惜人类自身一样去保护环境,按照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才能在自然提供的条件中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无论在哪种文明形态之下人和自然之间都具有同一性。
(二)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存在,坚持以系统眼光看待全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次论及一种“对象性关系”,即从主体论来说倘若两种客观事物存在对象性关系,那么这两种事物必定互相是对方的对方。“对象性关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普遍具有的互为对象、彼此共在,各自表现和确证对方的存在状况、生命活动和本质力量的一种现实存在而必然发生的关系。”[3]人与天然的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非天然的人工系统内各要素构成整个大系统整体,人类和大系统内其他万物互为对象性存在物,二者的对象性关系体现为人是大系统内万物的客观存在物,大系统内万物反过来也是人的客观存在物,二者的互证关系确证了对方存在的可能性,也阐明了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必要性。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维持这种对象性关系,不断与自然界进行交往,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自身的存在以对方的存在得到确证,一方的变化势必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化,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人作为具有能动意识的唯一主体,必须考虑到联系的普遍性,立足整体看待全局,坚持各生物要素、人与自然之间都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遵循自然规律开发利用自然以满足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需要的同时,要考虑到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可能性后果,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同时,还要看到自然系统内各生态要素是互为存在的对象性关系,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要注重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意识到各个要素都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以及各生物对于生态环境、人类生存和其他生命的影响,统筹兼顾各要素系统治理。
(三)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意识作为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标识,在劳动的作用下实现了由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人与自然作为相互影响的客观实在,必须通过劳动实践这一桥梁和纽带才能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构成具有相互关系的统一体。人类通过实践使自然受动于自己的支配,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种对象化劳动异质于人类力量对自然的绝对征服和控制,是在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基础上对自然的合理改造。在以客观自然界为前提下,人类凝聚智慧充分发挥主体的劳动改造能力,在这种对象化劳动中创造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对象和劳动产品。一方面,先于人类存在的自在自然为人类的劳动提供了自然资源和基本劳动对象,为人的生存和对象性活动提供了具体对象,并为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确证。另一方面,人类辅以相应的技术运用将自然界提供的自然资源转变为推动社会进步、满足人类需要的财富,实现了自然资源到物质资料的转换,同时也利用劳动开展全面生产,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对象世界。同时,在对自然界采取劳动时一定要注重度的把握,否则就会出现质的飞跃式变化,资本推动下的反生态“过度劳动”成为人与自然出现矛盾的根源,由此造成的异化劳动不但成为限制人类发展的枷锁,还直接导致了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忽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自然造成了破坏。坚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在尊重规律客观性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利用自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生产,又采取行动保护自然环境,在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人与自然互动关系演变对乡村振兴的现实启示
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演变进程内在地、逻辑地厘定了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界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秉承的态度,对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把握人与自然的互动具有重要现实启示。我们应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导,统筹要素综合治理;合理利用“自然生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唯其如此,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既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又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不同文明时期都折射出人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的依赖,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共和、共利、共荣关系推上了新高度。意识作为行为的先导,支配着人们在具体实践中的行为,调控着实践主体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针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做出的行为选择,人因具有意识和能够劳动而与动物区别开来,理应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合理利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内在规定着人们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树立生态意识,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存的新价值观,在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环境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软件建设。“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然而受制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不高的现实束缚,多数农民目光短浅仅看到短期的局部利益,为提高农业产量造成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农膜残留等问题,并沿用传统的思想观念凭借主观经验处理生态问题,以长远眼光观之,乡村发展和生态修复亟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规范指导生产行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清除思想沉珂具有解放意义,也是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求人们与时俱进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坚持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不断激发保护生态环境、投身绿色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物质交换平衡。
(二)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导,统筹要素综合治理
对象性关系告诉我们要立足全局,整体看待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联系。“生命共同体”理念串联起山、水、林、田、湖、草六部分,已存在可能性和必要性规约着各天然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素和非天然的人工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生命相依的互动关系,田作为非天然的人工生态系统,连接起人与整个自然,揭示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影响机理。这要求我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以系统眼光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还要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全面治理,以实现乡村的生态稳定。首先,从总体上说,两个共同体的构建都以人为实践主体,人采取措施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时不能单独对某一要素进行分割式管理,忽视其在整个生态系统链条中的重要地位,在对任意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必须考虑个体对整体的影响和局部对全局的作用。其次,要意识到生命共同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每个部分的功能和角色都存在差异,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而言其在生态、生产和生活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不能片面地以是否能带来短期效益为衡量标准评判各要素的“有用性”。最后,在乡村振兴统筹各要素综合治理过程中,还要看到乡村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走势,精准施策[5]。乡村振兴不是千村一面的平均主义,而是考量发展需要,立足具体的地域特征、地理条件、产业基础等现实条件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
(三)合理利用“自然生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