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区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庭资源 社区资源 开发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91-01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一、家庭资源利用,构建家园教育网络

(一)物质材料资源

幼儿园教育活动众多,需要的物质材料涉及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如今倡导绿色、环保,给孩子自主开放的教育环境的大背景下,许多主题教育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如小班的主题活动“甜甜蜜蜜”,就需要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收集糖的不同包装盒、包装纸,这些材料由教师布置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使废旧材料得到二次利用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再如我们每个班都有种植饲养角,幼儿园也有种植饲养园,但我们要避免传统的请幼儿每人带一盆植物的做法,而是请家长们配合收集相应季节适合幼儿种植的植物种子,利用饮料瓶、塑料盒等材料自制花盆种植与观察记录;在饲养动物方面,春季可带些蚕卵、蝌蚪等,还可以请富有经验的家长来园做养殖顾问,让幼儿在专家引导下,开展系列养殖活动。幼儿获得了真实生活体验,形成的感知自然是理性的、深刻的。

(二)信息人力资源

幼儿家庭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幼儿园适时请求家长帮助给予信息支持,能够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每月都会开展不同类型的“亲子活动”,如在“亲子阅读 好书分享”这一活动中,我们就请一些家长分享亲子阅读经验,并向大家推荐一些好的阅读书目,或为其他幼儿分享好的绘本,这样利用众人的信息资源互动,也给幼儿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宣传手段,给家长发去邀请函、校信通等,请求家长全力配合,对于家长的积极协助给予鼓励,这样也可以激发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对其他家长也是一种激励。

我们幼儿园有专属儿童剧院,定期会组织幼儿观看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但动画资源搜集成为难题,虽然网络资源极为丰富,但很多资源还不能轻易得到。如果教师向家长求助,很快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家长提供动画资源,属于信息支持,为幼儿教育顺利进行创造条件。这个案例中,家长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幼儿园解决信息资源难题,还加强了家园联络,这对建立家园教育网络体系有重要帮助。

二、社区资源开发,形成幼儿教育合力

社区资源包含多重因子,社区自然环境、社区社会环境、社区人文人力环境等,都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重要支撑和服务,努力开发社区资源,为幼儿教育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一)自然环境资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规定,要让幼儿回归真实的生活,回归大自然。社区内有多种自然条件,公园、广场、花园、林阴道、草坪、小溪、桥梁等,都为幼儿教育活动提供自然背景。教师要注意组织幼儿到自然环境中活动。放风筝、观赏花草、举行小型体育比赛、做游戏,让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释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风光秀美,这对开阔幼儿视野,提升幼儿体验都有重要帮助。

如幼儿园要举行体育游戏比赛,可将比赛场地设置在附近广场。教师对广场环境进行有效利用,为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幼儿在大自然中参与活动,还能亲身感受大自然的资源回馈,灿烂的阳光、鲜艳的花草、平整的广场,都为幼儿活动带来便利与享受。幼儿获得心理生理的双重锻炼,这当然是大自然带来的恩惠。教师成功利用自然环境,体现的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理念。

(二)社会环境资源

社区是幼儿生活成长的地方,社区社会环境对幼儿教育也能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社区活动室、超市、菜市场、医院等,都属于社区环境资源,将幼儿教育活动安排在这样的环境,不仅能够给幼儿创造真实生活学习环境,还能帮助幼儿建立多种社会认知经验。社区人文资源非常丰富,也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帮助。

如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道路安全教育,可以请交警进入幼儿园,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为幼儿提供极为丰富的交通常识。幼儿看到警察叔叔亲自来讲课,会增加新鲜感和好奇心,理解交通法规也会更自觉更主动。再如带幼儿参观盐城本土的“泰来神”奶牛场,了解牛奶的产出制作流程,这些都是社区资源利用的典型范例,良好的教育效果为幼儿教育开辟更多空间。

幼儿教育与家庭社区息息相关,充分开发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多元化。积极探索家庭和社区资源开发利用之路,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符合幼儿成长规律,我们需要转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第2篇

目前社区幼儿教育实施主要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幼儿园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将幼儿教育任务全部寄托于幼儿园教育,对社区本身的教育功能以及社区家庭本身的教育缺乏组织。在幼儿园与家庭联系方面,家园联系方式主要是家长开放日、幼儿园亲子活动、家园联系手册交流等方式,社区在其中并未发挥其作用。形成了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关系的断层。

二、优化社区幼儿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社区教育有效管理体系

(1)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于社区幼儿教育的监督与管理。建立社区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使社区幼儿教育管理专门化、独立化。加强社区学前教育过程中的部门监管作用,建立对应的督导制度。建立社区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规范社区幼儿教育,保证社区幼儿教育质量。

(2)建立相应的社区幼儿教育组织机构。建立组织机构——社区幼儿发展指导中心。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社区幼儿服务机构,动员全社区的力量参与、督导社区幼儿教育的实施,建立社区幼儿教育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社区幼儿教育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与服务机制。

(3)争取经济支持保持良性运作。社区幼儿教育运转主要依靠政府机构的经济投入,除此之外它还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可以广泛寻求社会中企业、团体或个人的资金赞助,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分配运用教育资金,将教育资金落到实处。

2.有效利用社区幼儿教育资源

社区幼儿教育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资源共享的途径。首先基于对于社区的调查,充分利用社区内有效的幼儿教育资源,例如学校、公园、博物馆等,可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场所。如果社区内有高校,更可利用高校浓厚的人文气息,感受高校校园文化,运用高校对应的设备设施为社区幼儿教育服务。其次幼儿园教育也是合区幼儿教育中主要资源之一。一方面幼儿园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教育内容源于生活,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支持幼儿在社区资源的平台上操作探究,自主学习,促进幼儿园教育的深化。另一方面社区也可利用幼儿园自身鱼儿的专业条件服务社区,共同组织社区幼儿及家庭活动,实现幼儿园的教育与社区环境的融合。最后,幼儿教育资源在社区的利用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一方面家长自身也是社区教育的有效资源,另一方面社区幼儿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参与才能实质性的实施。挖掘社区教育资源致力幼儿发展,对应地也可引导幼儿参与社区活动,以此反作用于社区,一方面有利于幼儿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社区发展,使幼儿教育和社区资源之间的实现行之有效的交流。

3.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幼儿教育实施机制

第3篇

幼儿园经常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是家长的职业资源优势和特长资源优势,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比如,请消防员家长讲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知识,请医院工作的家长讲解卫生方面的知识。另外也通过开办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家长信箱、家长公开日、家长问卷调查、家长学校、家长会以及家园联系电子信箱等活动,从各方面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教子方法、家园配合方式。从这个层面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来开发、利用家长资源,达到教育一致。总之,在家长这层人力资源的利用是不足的,其中家长的关系资源、兴趣资源、环境资源等利用较少。文化资源,包括社区内居民以及由他们带来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等;目前,幼儿园利用的较多的是融合艺术教育开展的社区民间传统艺术教育,极大丰富了幼儿艺术教育的形式。另外,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的传统节日教育,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了其审美能力。但是有很多的文化资源未被有效利用,特别是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等隐形的资源被忽视了,教师一直处于这种风俗、习惯中,觉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未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大力倡导园本课程的当下,社区的文化资源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内容。要切实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这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问题,应该多管齐下,全面提高社会参与幼儿教育的力度。认识到幼教事业不是家庭的、幼儿园的事业,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业。也许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改善,社区资源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1.扩大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经常以不同的形式的活动在广场、社区、公园展示自己,扩大幼儿园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的个人和社会群体了解幼儿园的重要性、了解幼儿园教育利用社区资源的重要性。同时,要欢迎社会人士到幼儿园来访参观,为他们参与教育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取得各界各行人士的支持。这种走出去与请进来两者结合,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深入了解幼儿园提供更便捷的方式。

2.提高教育者的素养作为合格的幼教工作者,不是现有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应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能够随时、随地的发现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并结合孩子的兴趣、能力设计活动,是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身边信手拈来的各种人力、物资、文化资源为孩子创造有教育价值的课堂,重视生成性问题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教育真正脱离书本、通过孩子与活生生的社区资源的接触互动而促进孩子的发展。

3.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发系统的园本课程利用资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活动、课程展开的过程,利用前必须对资源进行“需要评估”,这是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所谓“需要评估”,就是考察资源利用的适宜性,包括教育的需要、幼儿的兴趣、资源的安全性(如海边、河边、山上或工厂等地方安全隐患较多,教师要事先对其进行考察)、本园对资源利用的承受能力(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认真评估这些条件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有价值的特色社区资源融入我们的课程中,形成一整套的课程体系,而不是盲目的利用所有社区资源,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费事费力又无效。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 社区 教育资源 开发利用

我园是一所一所开放式的幼儿园,学校近广阔的绿地是孩子们活动玩耍的乐园,绿荫下、花草旁是孩子们探索自然世界的空间。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作为幼儿生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空间,我们应该让幼儿融入到社区这个大环境中去,与社区中的人和物充分接触,拓宽学前教育的空间和内容,使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1、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由“自然人”成长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区中,家长以“小手牵大手、大手扶小手、小手拉小手”的社区亲子互动形式,提供给独生子女们足够与小伙伴接触、玩耍的机会,让幼儿学会分享、等待、合作等必须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社交技能。

2、丰富幼儿的知识

无论家长的知识有多么丰富、教育观念多么科学,无论家长把孩子送到多么高级、优质的幼儿园,孩子都不能在家庭和幼儿园获得足够丰富的知识;家长只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人群中,让孩子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大学校中,与小朋友密切接触,才能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知识。

3、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

幼儿期是孩子大小肌肉发育、身体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充分的运动,而目前我国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地都比较小,大型运动器械也比较少,许多社区的公园中都有免费又比较宽阔的儿童游戏场地和丰富的运动器械,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免费的社区资源,让孩子有成长发育必须的运动场地和机会。

4、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

在信息化浪潮将全球经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传递,显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引人注目。家长可以在传统节日里利用社区资源抓住教育的契机,比如元宵节可以带孩子赏花灯、猜灯谜,春节利用社区浓厚的节日的气氛让幼儿体验祖国的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精神。也可以通过参观敬老院、疗养院培养孩子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良好的传统道德。

二、 发掘社区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1、 争取社区各方面的支持,拓宽幼儿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发展的资源在社会和社区,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争取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的支持帮助,努力办好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例如:邀请本地消防队人员到幼儿园来,开展消防知识讲座,为教师和幼儿讲解有关消防知识,并组织开展消防现场演练活动,不仅加深对消防员这一职业的认识,还可以学会了逃生自救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又如:组织幼儿参观图书馆,请图书馆内专业人员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的活动,介绍图书分类、图书摆放以及借阅图书的方法等,发挥其智力优势,同时扩大孩子们的社会接触,增长见识,有效的利用了社区的智力资源。

2、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形象感知生活。

幼儿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社区有密切的联系。把作为“社会人”的幼儿带入社会。能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世事,解决问题。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带孩子们回到现实生活,体会生活的本色,例如;带幼儿到沃尔玛购物中心购物、户外教学。社区参观等,孩子们通过自己购物,认识了货币、了解了买卖、认识了各类商品。初步学会了理财;通过和叔叔阿姨交流以及合作购物,为其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参观图书馆、邮电局,了解工作人员为社会服务的情形等等,每个活动都融进了孩子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让生活和学习真正成为一体。

3、深度挖掘社区特色资源,充实园本课程内容。

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与幼儿的成长息息相关,它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幼儿。我园毗邻文笔峰,近览崇武古城,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也是我们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在我们举办的一次摄影大赛中,一张古城灯塔的照片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有的说我也去过,有的说起了在古城的所见所闻,于是我们开展了“参观古成,进近家乡”的社会活动,回来进行了“我与古城”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包括:“古城变迁”的语言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搜集相关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在讲述古城的历史变迁中,让孩子理解古城文化;“我看到的古城”绘画活动,孩子们把他们看到的,感兴趣的景观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充满了童趣和儿童的智慧。

4、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活动,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情操。

第5篇

【关键词】社区资源;幼儿教学;幸福教育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是在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幼儿园和社区是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地域、共同意识的社会共同体,有着“血浓于水”的密切联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正努力打破隔开幼儿园与社会的“墙”,与社区共享一片蓝天,让他们的梦想在这里幸福起航!

一、依托社区,整合教育资源

现代教育的开放性特点更强调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教育活动服务,以提高教育效率,发挥教育功能。

社区资源丰富多彩,无所不包。风光名胜、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高楼大厦、历史古迹、商店超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等等人文景观,犹如百科全书,是个“精彩的世界”和活教材,有利于向幼儿展示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提供参观、感受、模仿、操作的活动场所。

我园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小学和初中,在教育一条线的中心位置。因此我们更要树立开放的教育资源观,积极主动地进行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多形式整合,实现教育资源使用综合化和最优化。

“走出去,请进来”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与幼儿走进小学,听小学老师上课,与小学生交流,在小学的图书室里感受书香,在小学的操场上挥汗打球……孩子们开心地学着,幸福的笑着!我们把小学生请进幼儿园,与孩子共同回忆小时侯的事,一起折纸,一起讲故事,那场面温馨得让每一个人感动!

我们走进初中生的运动会,为他们呐喊加油,虽然小脸涨得通红,得到哥哥姐姐的谢谢时,却兴奋得手舞足蹈。请初中里的哥哥姐姐为孩子们组织英语活动,与他们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大大小小一群孩子淹没在欢乐的海洋里……

我们充分了解教育资源,思索如何挖掘与利用。既发挥各自的优势,又相互配合,使这些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化的影响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融入社区,走向多彩社会

长辈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邻里居民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社区教育基地是教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幼儿教育只有溶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幼儿教育的社会风气。

1.从有益的社区活动与幼儿互动中生成课程

一个社区内的人文气氛、环境布置、设施设备等因素,对孩子肯定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让幼儿融入到社区这个大环境中,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让幼儿与社区亲密“对话”。

社区资源一般可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有地域性特点,我园地处新旧小区的交接处,既能利用新小区先进的配套设施,也能使用到老社区完善设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许多现成的材料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社区人力资源: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请老人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做游戏,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可请小区里的保安教幼儿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可请小区里的热心阿姨教幼儿一些生活自理的技能等等,要看教师是如何利用社区资源来提高教学的。

2.通过社区资源来促进幼儿对社区的进一步认识

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孩子每天都与周围环境发生着互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常常影响着孩子。世界杯期间,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兴致勃勃的谈论着世界杯赛事,孩子看着中国队在比赛时,那呐喊声不亚于专业球迷,每到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就将皮球带进操场拉开了比赛,“小小球迷”的活动自发生成了;国际车城开业了,孩子们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回来后,话题就离不开宝马、奔驰……孩子的注意力又集中到“车”上。

总之,在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幼儿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会发现社区生活就是一部活教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在现实社会中,才能真正地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譬如,让幼儿到超市,知道怎样选购食物,怎样与售货员阿姨打交道。在公园,如何与爷爷奶奶打招呼。在菜场,怎样与他们交谈,如何买菜等等。当然,学校的活动毕竟有限,我们鼓励家长也多带孩子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及一百种语言去感知周围世界、表达自己的发现,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独立性、自信心品质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互动社区,成为城区亮点

我们也把资源优势回报社区。我园定期向社区开放,让社区内孩子来园活动,免费为他们提供活动场地、玩具和操作材料;定期举办培训,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等。只有促成了幼儿健康、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的努力才有价值。值得欣慰的是,从我们幼儿园走出的孩子,热情、开朗、活泼,热爱、关注周围的世界,他们求知欲强、思维敏捷、敢于表现、交往能力强、懂得关爱他人,受到了家长和全社会的赞誉,成为海门新城区的一个亮点!

第6篇

【关键词】幼儿园 家庭 社区 资源 利用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多元化的综合教育,要教育好幼儿绝非单方面能完成的,必须要将幼儿园、家庭、社区资源紧密结合。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就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三方面结合,方能发挥其充分的功效。”

一、幼儿园发展与开发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

幼儿教育已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对幼儿园来说,社区和家庭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除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也是幼儿最熟悉的场所。社区和家庭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的优化与互补,既有利于幼儿园统一培养目标,又有利于家庭、社区了解教育、参与教育,促进家庭、社区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提高保教质量,还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以弥补教师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幼儿园在优先条件下实现新跨越。

二、幼儿园与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

社区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社区教育的价值,也是促进幼儿园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如果只依靠幼儿园,教育资源比较单一、有限。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弥补幼儿园资源不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1.利用社区自然资源,走出幼儿园大门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强调:“活的教育、活的教材,大自然就是活的教材。”在“春天”主题活动开展中,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来到大自然听鸟叫声,让孩子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春天新生命的诞生等等。这不仅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而且能使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各种事物,同时可以开展环保教育,如树木不能乱砍乱伐、爱护花草、不乱丢垃圾等,使“春天”这个主题活动变得生动、具体,充满乐趣。

2.利用社区物力资源,开辟活动的新天地

在主题活动中,可根据主题的内容需要,不断地变化学习的场所,引导幼儿活泼、主动地开展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中班“大街上的汽车”主题活动中,教师带领孩子们到马路边去观察、认识形形的汽车。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察,为随后的语言、艺术等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大班“秋天”主题活动中,我们先请幼儿从家中带来各种蔬菜、瓜果,并让他们向同伴介绍瓜果的名称、吃法、营养价值等;当孩子们对蔬菜、瓜果感兴趣时,我们就带领孩子们去参观菜市场,通过观察和采访,孩子们对蔬菜、瓜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后又带领他们去蔬果基地参观,了解蔬果的生长过程。

三、幼儿园发展与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辅助幼儿园教育。因此,家长和教师具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两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流、互补、共创的空间。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教育更能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家园共育氛围。

1.协调角色转变,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地指挥都会让另一方退缩。因此,在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应与家庭建立起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既要学会当耐心的“听众”,为家长创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机会,认真听家长的心声;也要成为家长的“演说者、讲解员”,及时向家长传递新时期的幼教信息,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等,同时解答家长的疑惑,共创家园平等合作的平台。

2.积极配合主题活动,促进幼儿园共同教育

在主题活动开展和推进的过程中,家长多方面地积极配合,奉献出自己家庭中的各种资源,能为我们的活动开展带来便利。在开展“祖国真大”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儿对中国地域风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发动家长,帮助幼儿寻找有关中国地域风貌等方面的资料和图片。第二天,有许多小朋友带来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为我们的主题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孩子是社会环境中的一分子,是一个有生命力和生长力的个体,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探索。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需要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中。家长和社区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有挖掘不完的潜力,孩子潜力的发挥依赖于身边的这些资源。只有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

论文摘要: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改革的热点。合理的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来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够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论述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及策略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是幼儿园教育的背景,也是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1]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一,是顺应当今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幼儿教育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社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以社区为单位的生活群体享受着共同的社区资源,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价值观,以社区为地域界限所建立的幼儿园也日渐增多。社区已成为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及家长,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二,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效果的需要

相对幼儿园来说,社区有着更为广阔的环境。社区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家庭和社区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除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就是幼儿最为熟悉的场所,社区也应成为幼儿园可利用的直接资源。社区的人文环境、物质环境都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如社区的医院、超市、公园、公共场所等都可以为幼儿园所用。这样,幼儿园就能扩充教育内容,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发展。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生长在社会中的人,幼儿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成长。著名教育家伊里奇说过:“一个人要成长,首先需要利用事物、场所和过程,利用实践和环境。他需要去看、去接触、去修理、去掌握有意义的环境中的任何事物。”[2]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园作用于社区,能够引导幼儿参与社会活动。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学走出课堂,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方式的有效机制。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以社区为依托,在适应当地情况的条件下,建立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模式。幼儿园融入社区,幼儿能接触到更多课堂以外的东西, 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四,是家、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它们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 更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三者有着不同的功能,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才能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幼儿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社区教育中心。幼儿园要架起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桥梁,将幼儿园教育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幼儿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她们了解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应将科学的育儿方法推广到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家、园、社区三方的合作既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统一培养目标,让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家长、社区能够了解教育、参与教育,因此家庭、社区对幼儿园工作能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弥补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策略

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以下提出几点策略。

1.幼儿园应以家长为桥梁,让幼儿园教学融入社区

家长应当成为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桥梁。幼儿园应充分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及自己如何进行配合教育等。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通过家长的宣传作用,可提高社区人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幼儿园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重视与社区人员的互动,定期组织一些社区幼儿的集体活动,如一些特定的节日,以此满足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交往的心理需要。在与社区家长及社区成员的接触交流中,让社区成员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使幼儿园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时能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幼儿园应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幼儿园与社区良好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区还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

2.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创设参与幼儿园教育的途径

幼儿园要充分了解家长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源库,了解他们的职业、爱好、特长及联系途径,以及他们的个体素质,寻找一切可为幼儿园所用的人力资源,挖掘家长潜在的教育因素。教师与家长及社区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使之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发挥其特长,把蕴涵其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引进幼儿园,达到共同培养和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可通过“家长导师”“家园同步游戏”“家长辅助教学”[3]等形式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如在“家长导师”活动中,我们可以请家长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如医生、护士、厨师等,担任幼儿的“导师”,让幼儿自由选导师、向导师学习。教师与“家长导师”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并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导师资源库,从而加大孩子的选择机会,也更充分地利用了家长职业或爱好方面的教 育资源。“家园同步游戏”是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共同进行的游戏。“家长辅助教学”是家长协助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

3.幼儿园应向社区全方位开放,将教育功能辐射到社区

幼儿园的发展依托于社区,同时也承担着为社区服务的功能。幼儿园向社区全方位开放,既能让社区了解幼儿教育,也能让幼儿园服务于社区。幼儿园应为社区幼儿提供一定的教育条件,让更多的幼儿共享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幼儿的受教育率。幼儿园应对社区成员进行宣传教育,为社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幼儿园要发挥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幼儿园可以定期为社区家长举办关于幼儿保健、科学育儿等免费咨询与讲座,同时也可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家长专门学习育儿知识,还可举办免费专题讲座让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方法。

4、幼儿园对社区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都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当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足或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可以带幼儿走进社区,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园要与社区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当地的物质资源如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应能定期免费为社区幼儿开放,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社区中的文化资源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 这类资源往往与社区中的人或物相关,如艺术、语言、社会领域的某些教育活动就与社区中的人有很大关系。在幼儿园中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时,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观察我国传统节日期间人们的习俗、饮食、服饰、礼节及娱乐活动等,从而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幼儿园还可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相应的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我国的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第8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区服务;教育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19-01

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教育互动是指幼儿园与社区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联系、相互要求、相互支持与合作的一种紧密的教育关系。尤其是社区内的人力,物力及文化环境等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对这一资源的认识和合理利用将对幼儿教育的进步以及幼儿园自身的生存与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幼儿园在主动向社区开放的过程必须取得社区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与社区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互动关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加大园区宣传力度,普及教育互动理念

1.传播校园文化,在社区中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幼儿园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区的小环境,幼儿园内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师资素质,活泼可爱、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都可以成为社区精神文明的标志,幼儿园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展示宣传自身的独特风采,展现优质的教育成果,表达实施一流保教的办园理念,加深和强化幼儿园在社区中良好的形象,提高社区对幼儿园的关注,才能为园区良性互动奠定扎实的认知基础。

2.面对社区实际,树立互利互惠式的教育互动观念。幼儿园在与社区互动时除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外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教育辐射作用为社区服务,即在互利的前提下展开互动,互动才更有效。

社区内广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幼儿园要冲破自我封闭的教育格局,大胆地走出去,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社区中的多元教育资源,把社区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阵地,让幼儿融入到社区这个大环境中与之互动,与社区中的人和物充分接触,了解成人的劳动,社会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增进幼儿对自身、他人、社会的理解,使幼儿在经历、尝试、发现、学习中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建立园区联络机构,促进教育互动制度化

实现幼儿园与社区教育互动,双向服务,同步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园区互动行为由被动任务式向积极主动式转变。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主动出击,与社区各单位建立健全几项切实可行的互动制度。

1.组成互动联络机构。建立以社区妇委牵头,幼儿园配合,社区各单位参与的“社区幼儿教育委员会”,商讨确定委员会的目标、职责、成员具体分工,同时指派几位热心的群众当联络员,使社区幼儿教育委员会成为沟通幼儿园与社区间的桥梁。

2.建立互动例会制度。社区幼儿教育委员会每学期可召开二次例会,初期让社区了解幼儿园本学期的工作目标,研究确定本学期幼儿园与社区互动的计划,与各单位联系的时间,次数,方案,并具体布置工作,期末进行总结,听取幼儿园与社区互动工作汇报,肯定并感谢社区为幼儿教育做出的努力,同时听取各单位建议,提出下学期的合作方向。

3.确定互动内容形式。幼儿园内部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教育辐射作用,定期为社区提供幼教信息,定期向社区开放幼儿园教育活动,定期与社区开展联谊活动,积极送教入户,为社区提供招生优惠政策等,幼儿园为社区提供的多种服务可形成幼儿园与社区互动的制度与条款,向社区公布,赢得社区的赞许与支持,从而有效的开展互动。

三、开发园区内容渠道,增强教育互动效果

幼儿园与社区互动内容与渠道的单调,局限了互动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主动开发拓宽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多种途径,更好地在社区中发挥园所的服务和教育功能,建立园区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互动内容,拓展幼儿园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幼儿园的长远发展。

1.开放幼儿园教育资源为社区服务。幼儿园内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园的教育资源,实行与社区资源的共享,为社区居民与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与服务,这既能提高社区居民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与合作程度,也能为幼儿园自身争取到充足的后备生源。

2.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教育服务。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与之互动,为教育教学服务。一是参观:通过直接接触社区内的事物,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二是上门访谈:通过与社区内人员的语言交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三是邀请社区人员来园配合教育。四是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到社区中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眼界,丰富生活经验。五是信件电话交往:幼儿园可以通过信件、电话与社区各单位交流,互通需求、互寄本单位的资料、图片,为教育提供物质服务。

第9篇

论文摘要: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改革的热点。合理的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来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够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论述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及策略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是幼儿园教育的背景,也是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1]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一,是顺应当今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幼儿教育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社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以社区为单位的生活群体享受着共同的社区资源,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价值观,以社区为地域界限所建立的幼儿园也日渐增多。社区已成为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及家长,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二,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效果的需要

相对幼儿园来说,社区有着更为广阔的环境。社区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家庭和社区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除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就是幼儿最为熟悉的场所,社区也应成为幼儿园可利用的直接资源。社区的人文环境、物质环境都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如社区的医院、超市、公园、公共场所等都可以为幼儿园所用。这样,幼儿园就能扩充教育内容,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发展。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生长在社会中的人,幼儿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成长。著名教育家伊里奇说过:“一个人要成长,首先需要利用事物、场所和过程,利用实践和环境。他需要去看、去接触、去修理、去掌握有意义的环境中的任何事物。”[2]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园作用于社区,能够引导幼儿参与社会活动。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学走出课堂,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方式的有效机制。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以社区为依托,在适应当地情况的条件下,建立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模式。幼儿园融入社区,幼儿能接触到更多课堂以外的东西, 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四,是家、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它们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 更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三者有着不同的功能,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才能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幼儿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社区教育中心。幼儿园要架起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桥梁,将幼儿园教育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幼儿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她们了解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应将科学的育儿方法推广到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家、园、社区三方的合作既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统一培养目标,让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家长、社区能够了解教育、参与教育,因此家庭、社区对幼儿园工作能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弥补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策略

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以下提出几点策略。

1.幼儿园应以家长为桥梁,让幼儿园教学融入社区

家长应当成为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桥梁。幼儿园应充分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及自己如何进行配合教育等。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通过家长的宣传作用,可提高社区人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幼儿园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重视与社区人员的互动,定期组织一些社区幼儿的集体活动,如一些特定的节日,以此满足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交往的心理需要。在与社区家长及社区成员的接触交流中,让社区成员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使幼儿园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时能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幼儿园应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幼儿园与社区良好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区还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

2.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创设参与幼儿园教育的途径

幼儿园要充分了解家长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源库,了解他们的职业、爱好、特长及联系途径,以及他们的个体素质,寻找一切可为幼儿园所用的人力资源,挖掘家长潜在的教育因素。教师与家长及社区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使之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发挥其特长,把蕴涵其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引进幼儿园,达到共同培养和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可通过“家长导师”“家园同步游戏”“家长辅助教学”[3]等形式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如在“家长导师”活动中,我们可以请家长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如医生、护士、厨师等,担任幼儿的“导师”,让幼儿自由选导师、向导师学习。教师与“家长导师”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并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导师资源库,从而加大孩子的选择机会,也更充分地利用了家长职业或爱好方面的教 育资源。“家园同步游戏”是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共同进行的游戏。“家长辅助教学”是家长协助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

3.幼儿园应向社区全方位开放,将教育功能辐射到社区

幼儿园的发展依托于社区,同时也承担着为社区服务的功能。幼儿园向社区全方位开放,既能让社区了解幼儿教育,也能让幼儿园服务于社区。幼儿园应为社区幼儿提供一定的教育条件,让更多的幼儿共享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幼儿的受教育率。幼儿园应对社区成员进行宣传教育,为社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幼儿园要发挥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幼儿园可以定期为社区家长举办关于幼儿保健、科学育儿等免费咨询与讲座,同时也可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家长专门学习育儿知识,还可举办免费专题讲座让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方法。

4、幼儿园对社区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都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当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足或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可以带幼儿走进社区,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园要与社区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当地的物质资源如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应能定期免费为社区幼儿开放,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社区中的文化资源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 这类资源往往与社区中的人或物相关,如艺术、语言、社会领域的某些教育活动就与社区中的人有很大关系。在幼儿园中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时,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观察我国传统节日期间人们的习俗、饮食、服饰、礼节及娱乐活动等,从而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幼儿园还可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相应的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我国的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第10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区教育资源;作用

有效合理地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转变当前幼儿教育的模式,让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全面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较多的问题。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幼教实践工作者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社区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联性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城市发展越来越具规模,社区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社区的服务职能也得到强化。社区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既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内容,又直接将幼儿带进了具体的生活,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是幼儿教育必须联系起来考虑的问题。

2.从幼儿园的角度看

幼儿园教育更多地侧重课堂教育,虽然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教学的内容既丰富又全面,但从幼儿特点上说,课堂教育有时会局限幼儿的思维,而相对封闭的环境有时会让少部分幼儿产生不适感。而社区教育却是促进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外部补充。适时适度让幼儿融入社区教育,既让他们认识了新天地,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3.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幼儿教育面和视野都相对单一。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除了强调对幼儿的正规学习教育之外,在其他素质教育方面并没有太多有益的补充:(1)因为孩子在家里缺乏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2)家长普遍工作忙,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3)考虑到社区的安全性,很多家长并不愿将孩子放在社区与同龄人交流;(4)除开幼儿园上课时间,幼儿还有两个假期近百天时间生活在社区里。所以必须把社区资源的开发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补充。

4.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看

成长环境和地位决定了独生子女普遍孤僻、任性、独霸,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品质。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尽快尽早地让孩子融入社区这个大俱乐部,让他们尽早得到锻炼和成长,并在其中体验社区集体生活的快乐,显得非常必要。

二、幼儿教育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

1.适应了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育已进入终身教育时代,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学校这个封闭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一精神现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环节,社区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2.适应了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

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作为幼儿生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空间,其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认可。但就实践层面而言,家园活动的开展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挖掘合作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所在。三种教育力量常常孤立、分散,难以优化整合、合力共进。因此,让幼儿真正走出课堂、走出幼儿园,投身于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之中,受到更为丰富、实在的教育,对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才能及幼儿人格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3.适应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目前幼儿教育来说,主要立足于知识化的教育,让孩子通过书本和课堂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和内容。但就孩子发展而言,孩子对很多事物缺乏感性认识,更没有直观体会,对培养孩子意志力和坚韧品格更是无从谈起,社区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4.适应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家园社区三方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优化与互补以及提供对方所需要的服务,对幼儿综合素质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长课后对孩子所学知识的考量、引导和补充,是孩子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的必然过程。社区教育,则是孩子知识升华的最好途径,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幼儿园在有限条件下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

三、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策略与方法

1.深入社区调查了解,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城市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设施都是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应当经常性地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打开通往社会的大门,引领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让孩子们在丰富知识、增长见识的同时学会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架设幼儿园和社区沟通的桥梁

树立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例如,我院专门请交警指导在院区建立了一个交通道路模拟场所,请交警前来给幼儿讲解、示范交通规则等安全常识,生动的讲述和直观的演示使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3.丰富活动形式、内容,合理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1)立足当地人文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赣州拥有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根据这些人文资源,经常性开展“我爱祖国”、“我爱家乡”、让幼儿当小导游介绍当地景点、利用美工材料表现当地风光等活动,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特色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增添了热爱赣州、热爱祖国的情感。(2)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充分利用家长们的一些专业特长,有条件地把他们请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如是口腔医生的,请她到园里来为孩子们检查牙齿、讲解爱牙的重要性;是建筑设计师的,请他来为孩子讲解各国的特色建筑等等,以此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开阔幼儿视野。

4.以家长学校为阵地进行辐射性开发

通过举办家长会、专题讲座、亲子游戏、家长开放日、宣传栏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及社区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宣传幼儿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及科学的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5.利用社区自然环境,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让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世界。如针对绿地、花草和小树,开展“我和小树共成长”“我是护绿小使者”等活动,增进孩子对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三大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它们之间的有效合作,拓宽了幼儿教学的视野,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实践内容,开阔了幼儿活动的空间和区域,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在资源丰富的社区大环境中拓展和训练,幼儿有机会体验以往并无机会体验的劳动和活动,在让他们童心得到有效释放的同时,完善了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结合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和教育,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社区教育主要以互动为基础、联谊为前提、诚信为依托、深化为目的。通过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孩子们能力的提升,在园区互通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有机合作,也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尊重理念。

总之,社区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让幼儿从小就融入社区这个大环境中,能够让他们尽早感知和认识世界,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能够大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充分亲身体验到爱与奉献的快乐等等。因此,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要尽量做到立足幼儿园、放眼大社区,课堂为本、课外为辅,老师主导、多方参与,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和谐一致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参观活动;社区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1-0047-03

【作者简介】张玲(1987-),女,安徽宣城人,上海市黄浦区西凌第一幼儿园教师。

一、问题提出

“参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原指对各种情况加以比较观察,现指实地观看。幼儿园的参观活动是指由幼儿同组织幼儿集体外出进行实地观察、考察,以达成某种学习目的的活动。随着幼儿园、社区、家庭合作共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参观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活动正成为幼儿同“走出去”的重要形式。社区是幼儿同的课程资源之一,它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在生活上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群及区域。社区资源中的环境、社区习俗、人口等都会对学前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状况成为影响参观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参观活动中社区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选取了上海市8所不同区县、级别、性质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教师问卷160份,实际回收147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为94%,访谈教师12人,并实地观察了4次幼儿园参观活动。

三、研究结果

(一)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程度

根据幼儿园是否定期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参观活动、每学期参观活动的次数、每次参观活动持续的时间及参观活动的季节分布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具体情况详见表l(见下页)。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幼儿园(91.2%)会定期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参观活动。每学期开展2次参观活动的幼儿园占一半以上(50.7%),开展1次的为33.4%,3次的占14.1%,4次的占1.3%,5次的占0.5%。在参观活动持续的时间上,有62.6%的幼儿园达到4个小时,2个小时的占19.9%,6个小时的占16.3%,8个小时的占1.2%。从参观活动的季节分布来看,以春季和秋季为主,其中春季为47.8%、秋季为45.2%,夏季和冬季开展参观活动相对较少,其中夏季为10.7%、冬季仅为1.3%。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幼儿园已经开始定期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参观活动,但次数不多,大多是一学期开展一到两次,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大多是半天时间且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二)幼儿园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类型

根据社区资源的特点及功能,我们将参观活动可选择的社区资源类型分为学校教育机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科技文化场馆、社区服务场所、休闲娱乐场所等六类。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参观活动利用最多的资源是休闲娱乐场所(41.66%),其次是社区服务场所(21.44%)和科技文化场馆(14.78%),这三类社区资源构成了当前幼儿园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主要类型。而自然风光(9.22%)、人文景观(8.57%)和学校教育机构(4.33%)等资源则相对乏人问津。

在社区服务方面,通过访谈和观察,笔者了解到社区一般会为幼儿园的参观活动提供两种服务:一种是人力服务,主要是为幼儿园提供导游、讲解等服务。如在参观上海动物园时,工作人员一边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一边讲解各类动物的习性与特点,为幼儿普及有关动物的知识。另一种是物力服务,主要指社区为幼儿园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活动内容、发放纪念品等。如在参观上海科技馆的活动中,工作人员专门为幼儿园在餐厅划分出一个区域让幼儿聚餐,在三维球体影院中专门挑选适合幼儿观看的电影。

(三)影响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因素

根据对8所幼儿园参观活动的观察以及对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影响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因素主要有安全、经济、所属教育主管部门意向、教育活动需求及交通等。访谈结果显示(见图2),幼儿园参观活动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安全,有40.28%的教师认为安全是很重要的;其次是所属教育局意向,有21.06%教师提到教育主管部门会给幼儿园关于参观活动的指示;接着,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重要因素(占17.92%);随后会考虑当前进行的教育活动的需求(占16.41%);最后,交通也是参观活动所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占3.79%)。

四、研究分析

(一)幼儿园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状况分析

从时间维度来看,多数幼儿园会定期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参观活动,参观活动已成幼儿园活动中的一个特色项目。但每学期参观活动的频率较低,基本是每学期1次~2次,参观活动的持续时长多为4个小时。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由于参观活动的时间较短,参观活动的内容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参观过程中教师往往考虑时间的问题,只是带着幼儿四处走走看看,参观内容大多停留在简单“看”的层面上,而无法让幼儿进行深入观察或动手操作。例如,在一次“参观理发店”的活动中,理发师原计划要向幼儿展示如何卷发,但是由于孩子中午要回幼儿园用午餐、午睡,便将这个幼儿很感兴趣的环节取消了。此外,参观活动多集中在春秋两季,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幼儿身体抵抗力较差,天气过冷过热都不适合外出,而春秋季节温度适宜,参观活动还可以和春游、秋游结合在一起。

从资源类型维度来看,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类型比较单一,经常被利用的两类社区资源分别是休闲娱乐场所和社区服务场所。调查结果显示,公园和超市的利用率最高,这是因为在教师看来,这两类场所内可参观的资源比较多,交通比较方便,孩子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也相对容易。此外,由于参观活动较集中于春秋两季,并且往往和亲子游、春游、秋游结合在一起,因此,幼儿园更倾向于选择休闲娱乐场所,但这样一来,参观活动观察学习的目的就被削弱了。除此之外,由于活动中多是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游玩吃喝或是进行简单的亲子互动,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对也被削弱了,导致参观活动的成效甚低。对于学校教育机构类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怕给学校教育机构造成不便,一般只有在大班幼儿进入幼小衔接阶段时,才会组织孩子去附近的小学进行参观。

(二)影响幼儿园参观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因素分析

安全问题是幼儿园决定是否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参观活动的重要因素。出于安全的考虑,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表示相对于外出活动,更倾向于园内活动,因为作为同外活动的参观活动,其中的不可控因素比较多。正是如此,幼儿园才会将大多数参观活动和亲子游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以保证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所属教育局的意向也是影响参观活动开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有的区教育局鼓励幼儿园带领幼儿走出去参加社会活动,并为参观活动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调查发现,有所属教育局支持的幼儿同,其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参观活动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幼儿园。另外,教育局的影响还体现在幼儿园对参观场馆的选择上。如,有的教育局会将幼儿园参观活动交给某个旅行社承办,而旅行社一般是先选好几个场馆,然后让幼儿园在定好的这几个场馆里选择。由于旅行社在选择场所时,并不能很好地考虑幼儿园的教育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参观活动对社区资源的利用。

五、建议与思考

(一)坚持幼儿园主导地位,深化社区资源利用

幼儿园作为专业化的教育机构,在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参观活动的过程中应起到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幼儿园应与教育局、社区场所积极沟通交流,促使教育局、社区场所负责人意识到幼儿园参观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从而愿意给予参观活动以支持。第二,在参观活动的组织中,幼儿园应当把握好活动的主动权,根据幼儿园的需求开展参观活动,使其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幼儿园应鼓励教师组织幼儿外出参观。为此,应努力提高教师组织参观活动的能力,做到根据参观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对参观时间做好规划和调整,在参观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从浅层的“走走看看”向深层系统的“观察”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资源;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建设是一个从更新观念,到观念如何转化行为的探索过程。幼儿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把握课改内涵,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课改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

幼儿园的课程和幼儿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幼儿一日生活所做的各种活动是有机整体。幼儿的生活活动、活动区活动、教学活动都是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程不应游离于幼儿的生活之外,而应与他们的生活、游戏是同一过程。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整合,形成整体。

2.主动性

幼儿园教育要与幼儿主动性强的特点相适应。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即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论是确定教育内容,还是创设教育环境,还是实施教学过程,都是发挥幼儿主体意识和进行主动活动的过程。为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教师应尽可能地对幼儿选择的空间进行扩大,在设置活动内容、活动主题、活动材料及活动时间、活动场地和活动伙伴时都要具备相当大的弹性,为幼儿创造一定的选择机会。

3.发展性

发展儿童的普遍方式是教育与教学,教育的价值所在是引导并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对幼儿发展进行更好的引导,教师应对幼儿现有的水平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在“最近发展区”内对幼儿的发展进行促进,这样的发展不但对当前有利,对入小学以后及更长远的终身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4.多样性

幼儿园小、中、大班要采用多样性的活动方式。《规程》将游戏定位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将幼儿教育和其他学校教育形式的不同做出了明确区分,但小、中、大班生理及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任务不同,在实践中采用的游戏活动方式程度也不同。

二、幼儿园课改的发展趋势

1.幼儿园各类课程的有机整合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长期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及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学前儿童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组织法,即“整个教学法”。他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整个地、有系统地将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教给儿童学。”由于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发展都是整体的,外界环境对儿童产生的影响也是以整体的方式产生的,因此,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具体化后即为游戏法,同时要照顾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而采用小团体式教学。笔者认为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强调的是健康、语言、社会、认知、艺术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树立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的整合观,将课程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学习之中,使幼儿在学习、生活、游戏过程中整体、和谐、全面发展。

2.幼儿园课程与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相融合

幼儿园应了解家庭、社区的资源特点,善于挖掘家长的优势资源,引导家长全程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把家庭、社区资源真正纳入课程建设中来。可以成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班级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走进幼儿园课堂、参与班级的管理等,让家长在过程中感受幼儿教育,理解新的课程理念,进而转变家长的角色意识,极大地调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家园和谐的同步教育。具有丰富的家庭、社区资源的课程必然更受幼儿和家长的欢迎,利于形成教育的合力。

3.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师资水平有很大的关联,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未来幼儿园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成为师资水平的高低,这是由于只有通过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才能实现幼儿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对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水平引起重视是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师资几乎完全是经由学科教育的模式培养和培训的,大部分教师从理论到方法上对注重过程的幼儿园课程的把握都存在着困难。通过在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不断反思和总结,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师资水平提高这一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清醒、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幼儿园课改的实质,回归幼儿本位,让幼儿园课程在改革与探索中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

第13篇

优化环境是前提 环境,是一种活生生的潜在课程,《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因此,创设和利用环境是优化农村美术教育的前提。

1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自由发展

心里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以自然的心态允许幼儿“奇思异想”的言语和行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使他们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自由畅想,发展创新思维。例如:在泥工活动《恐龙世界》中,有个小朋友将一只可爱的剑龙尾巴割掉了,我好奇的轻轻问:“剑龙尾巴怎么了?”这位幼儿神秘的说:“剑龙尾巴被霸王龙咬掉了,它疼的哇哇直叫。”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果当时我训斥、制止他,也许他的“神秘故事”会石沉大海,严重影响他的创新思维。可见,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是何等的重要。

2挖掘社区资源,扩展幼儿活动空间

现代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从所得的印象中,发生与印象有关的动作。”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大物博”的地理特点,充分挖掘社区中可利用资源,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加以体现,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欲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2.1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感性经验。根据美术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我常组织幼儿走向自然、田野区、无土草坪基地、针织厂、农业科技示范园、工艺品厂等。通过观察、讨论、交往、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等各种实践活动,丰富感性经验,加深幼儿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美术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触发创作灵感。如在手工活动《奇妙的玩具》中,我先带幼儿参观工艺品厂,了解叔叔阿姨制作玩具的程序,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各类玩具的色彩、造型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幼儿自由讨论,想象如何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玩具,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类美术活动,体现了农村社区资源特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开阔幼儿思路,丰富幼儿活动经验,使幼儿的自由创造有章可循。

2.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农村社区资源是最为直接、最为便利的资源,为顺利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丰富多样的材料,能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发展动手能力,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我注重挖掘农村社区资源(土、石、布、线、贝壳、纸盒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一些与美术活动相关的操作材料,在手工《奇妙的玩具》中,提供不同色彩的平绒布、开司米线、丝绵、刺绣针、陶瓷眼睛、油性笔等。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创造出了小鱼、云朵、各类水果等玩具。在“纸盒造型”中,我除了提供牙膏盒、药盒、酒瓶盒、剪刀、胶布等主要工具外,还准备了各色毛线、蜡光纸、皱纹纸、酒瓶盖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互动中,随意摆弄,大胆构想,同时,我还适当加以点拨,让幼儿学会运用这些材料,如:剪、穿线、打结、套针针法、安装陶瓷眼睛等技能制作“奇妙的玩具”,掌握卷、折、剪、贴画等“纸盒造型”的基本方法。为幼儿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在创造中多出成果,打下了较好的伏笔。

由此可见,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下,幼儿与自然、社区亲密接触,与材料充分互动,从而形成了宽松、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无压力、无所顾忌的活动空间内,幼儿可以自由联想、交流、表现,无形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的进取,现在自上到下形成一股前进的动力,教师自己知道今天应该完成些什么,明天应该完成些什么。再次,我园多次提供让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每一次的观摩之后,都会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展开讨论和总结,将兄弟园所的先进管理、先进教学、好的环境布置等引到我们园所来,而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的起到作用。另外,我镇为了跟上先进的教育步伐,缩短城乡的差距,自去年开始,便和市一所先进的幼儿园结成对子,邀请她们的教师每周来我中心园举行一次示范课活动,并提供给我们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而我们中心园的老师每周轮流一次走进她们的幼儿园学习观摩,至今可以说收获颇丰。

2注重观念及行为的转化,促使教师积极创新

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行为的转变则更甚。在我镇所有的幼儿园都是公有制的情况下,幼儿教师的思想呈现出很严重的惰性,因为没有竞争,所以可以不思进取。现在由于个体园的出现,出现了很强的竞争,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就得让老师先将原先的观念转变,所以我镇马上实行了办园体制的改革,即:园长承办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教师们转变了观念,而行为的转变必须是教师自主的、自愿的向前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还制定了各项奖惩制度,表扬先进,培养优秀,走进教师当中,听取教师们好的意见和建议,也了解她们的实际困难,使老师们真正觉得和整个园所连在了一起。再次,我们便开始引领老师大胆创新。幼儿教育是一块处女地,里面需要研究和挖掘的东西有很多,所以各园长经过讨论,根据本园教师的特长,确立了适合自己园所发展的教研课题,每个教师都是课题研究者,在整个教研活动中,重视教师的创新和教师的参与,打破“求大同存小异”的管理理念,改为“求异而不求同”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师们在教育活动中兴趣高涨,且感到趣意盎然。

第14篇

【关键词】美术环境题材创新

新颁布的《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以及教育评价等多个问题,其中,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科学实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有效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根据新《纲要》的教育精髓,结合我园地处农村的地理优势,笔者对优化农村美术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以下所谈的是我在尝试中获得的启示。

一、 优化环境是前提

环境是一种活生生的潜在课程,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果没有适宜于幼儿自主活动和自由表现的环境,幼儿的创造素质就难以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优化环境,创造适宜的条件,是优化农村美术教育的前提。

(一)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自由发展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以自然的心态允许幼儿“奇思异想”的言语和行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以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让他们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自由畅想,发展创新思维。例如:在泥工活动《恐龙世界》中,有个小朋友将一只可爱的剑龙尾巴割掉了,我好奇的轻轻问:“剑龙尾巴怎么了?”这位幼儿神秘地说:“剑龙尾巴被霸王龙咬掉了,它疼得哇哇直叫。”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果当时我训斥、制止他,也许他的“神秘故事”会石沉大海,严重影响他的创新思维。可见,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是何等的重要。

(二) 挖掘社区资源,扩展幼儿活动空间

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资源观和价值观。而现代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从所得的印象中,发生与印象有关的动作。”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大物博”的地理特点,充分挖掘社区中可利用资源,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加以体现,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欲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1.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创造的源泉来源于生活。根据美术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我常组织幼儿走向自然、田野区、无土草坪基地、针织厂、农业科技示范园、工艺品厂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幼儿作详尽的介绍,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通过观察、讨论、交往、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等各种实践活动,丰富感性经验,加深幼儿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美术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触发创作灵感。如在手工活动《奇妙的玩具》中,我先带幼儿参观工艺品厂,了解叔叔阿姨制作玩具的程序,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各类玩具的色彩、造型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幼儿自由讨论,想象如何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玩具,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类美术活动,体现了农村社区资源特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开阔幼儿思路,丰富幼儿活动经验,使幼儿的自由创造有章可循。

2.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农村社区资源是最为直接、最为便利的资源,为顺利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丰富多样的材料,能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发展动手能力,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我注重挖掘农村社区资源(土、石、布、线、贝壳、纸盒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一些与美术活动相关的操作材料,在手工《奇妙的玩具》中,提供不同色彩的平绒布、开司米线、丝绵、刺绣针、陶瓷眼睛、油性笔等。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创造出了小鱼、云朵、各类水果等玩具。在“纸盒造型”中,我除了提供牙膏盒、药盒、酒瓶盒、剪刀、胶布等主要工具外,还准备了各色毛线、蜡光纸、皱纹纸、酒瓶盖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互动中,随意摆弄,大胆构想,同时,我还适当加以点拨,让幼儿学会运用这些材料,如:剪、穿线、打结、套针针法、安装陶瓷眼睛等技能制作“奇妙的玩具”,掌握卷、折、剪、贴画等“纸盒造型”的基本方法。为幼儿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在创造中多出成果,埋下了较好的伏笔。

由此可见,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下,幼儿与自然、社区亲密接触,与材料充分互动,从而形成了宽松、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无压力、无所顾忌的活动空间内,幼儿可以自由联想、交流、表现,无形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 优化主题和题材内容是关键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因此,幼儿美术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幼儿园(班级)的主题活动,也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真正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特点,然后以此确定题材内容,用美术形式加以表现,在精选主题时我有以下小小体会:

1. 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对其有感性经验。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例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活动中,我们和幼儿来到了一望无垠的无土草坪上放风筝,在此基础上,幼儿用合作画的形式表现了放风筝这一事件,由于这一内容是活生生的,幼儿有过亲身的体验,所以表现的画面生动有趣,各具特色。

2. 生动有趣,幼儿对其感兴趣。例如:在孩子们谈论动画片时,我发现幼儿对猫和老鼠特感兴趣,于是产生了《猫和老鼠》这一教学内容,我提出绘画条件:一只小猫、一只小老鼠由幼儿随意构图,结果幼儿画出了各种情景的画面,有“小猫玩火圈、小老鼠走钢丝”;“小猫背小老鼠”;“小猫钓鱼,小老鼠拎桶”等等,一幅幅作品在孩子的口中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3. 有想象的空间,幼儿有发展的余地。例如在“纸盒造型”中,我们收集了酒瓶盒、香烟盒、药盒、茶叶盒、化妆品盒、等废旧纸盒,在操作中有一位小朋友拿了一只香烟盒,想了一会儿,他取了酒瓶盒剪了一个长方形用透明胶粘在了香烟盒盖上,又剪了四个小轮子装在了两侧,他高兴的向我介绍演示:它可以当床;又可以当车子;还是一只有用的垃圾筒呢!没想到一个简单的香烟盒在他的创作中竟变得如此的奇妙!

4. 适合以美术形式表现。例如:红泥是我们唾手可得的自然资源,它可塑性强,立体效果好,而且幼儿对其也很感兴趣。在数次的泥工活动中,他们掌握了搓、压、捏、刻等多种泥塑技能,孩子们创作了各具姿态的物体形象,有坦克、小碗、花篮、拖鞋等,并用色彩加以装饰,这些作品虽然不是很精致,但在它们的稚嫩中却蕴含着充满生命活力的内容,闪现了幼儿的创作火花。

三、 优化教师素质是重要条件

新《纲要》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q海纳特曾提出:“倘若把创造作为教学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创造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 教育观念新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就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幼儿发展自己的世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遵循儿童年龄特点,发挥美术教育的艺术功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独创力、操作力和审美感等,把幼儿看作一个发展中的独立个体,给孩子创作的空间,充分相信他们,在美术教育中努力做到,多观察分析、少约束代替。让孩子在自由创作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作品的美、获得真正意义上美的愉悦,让孩子在体验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如想象画《各种各样的鱼》,我们应摆脱旧观念的束缚,通过观看实物鱼和录像,让幼儿在观察中了解鱼的身体结构,再请幼儿进行创作画“各种各样的鱼”,并请幼儿大胆构思,想象自己心目中的鱼,以及鱼中发生的故事。

(二) 教学方式活

正如新《纲要》中所说: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没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式“活”表现在为孩子留有想象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其示范提示应是点拨式的,点到即止,不必固定作品模式,不用命令语言,教师提示语对作品起到启发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向就有了很大的发展余地,能够开动脑筋,自由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有了发展的可能。例如:在想象画《会跳舞的娃娃》中,我首先为孩子提供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形片,并提示幼儿玩一玩、拼一拼、看谁拼的娃娃多,让他们在自由摆弄中了解人物的不同姿态,而不是教师枯燥的说教;其次出示“木头娃娃”,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变木头娃娃为跳舞的娃娃,在操作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变化的规律。幼儿还发现变化娃娃的五官、头发;用曲线表现,手臂、腿、身体也能使之跳舞。合理的想象空间是幼儿大胆创造的必要条件,在其中他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学习新《纲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优化了农村美术教育,有利于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 李伯,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15篇

【关键词】家园社区 协调教育 幼儿发展

一、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的必然性

1.从幼教的现状来看。从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政府提出的目标来看,如果不仅仅依靠托幼机构的力量,是难以为每个幼儿提供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展并加强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挖掘当地人力、物力资源,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提供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保育和教育,以满足学前儿童发展及家长教育子女的需要。

2.从教育理念的发展来看。从教育理念的发展来看,终身教育和大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幼儿教育的空间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必须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幼儿教育并不仅仅等同于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应纳入开放的社会体系即社区之中,幼儿教育应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构成的大教育。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顺应了现代教育思想,并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从合作的可能效果来看。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有利于充份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动员并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有利于幼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发挥整体教育影响,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首先,从体制上来看,社区是教育三维坐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日益开放的今天,幼儿园、家庭与社区越来越密不可分,通过三者的合作,使幼儿教育有了统一协调的组织实体,为幼儿教育与具有社区特点的经济、社区协调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其次,从资源上来看,三者的合作使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从人力方面,它可以发挥来自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各界人员的积极力量,形成正向诱导。从物力方面,三者的合作可能调动社区内的一切教育机构和设施,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本社区的幼儿及其家长,服务于幼儿教育。

二、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的现状

1.以社区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即以社区为依托,依靠基层社区政府各部门力量,因地制宜地创设条件,组织实施各种教育活动,开展并实现社区与幼儿园、家庭之间的合作。当前家长的观点有了很大转变,素质越发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幼儿的教育投入很大精力,我们教师也应从多个角度利用一切机会有机的和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家长的需求,让家长真正了解我们的工作,理解我们,以便能更积极的参与、配合我们的工作。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代替的。就幼儿园教育来说,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而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他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间的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2.以幼儿园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即幼儿园依托并发挥社区内的各种力量,组织成一个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园内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网络,开展并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与社区相比较,幼儿园作为专职的幼儿教育机构,有大批具有幼教专业知识的保教人员,有专门的幼教场所及丰富的玩教具,在开展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时,幼儿园独具优势。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开展了社区方面的工作,积极与社区组织建立协作关系,以幼儿园为主体开展一些走出去的教育活动,既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又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因条件各异、社区、家庭、幼儿园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三、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的实践还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探索性,缺乏理论的有效指导。理论上的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践开展的无计划性和盲目性。另外,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大部分处于探索之中,家庭实际情况、社区模式、幼儿园特点的复杂性考虑得不够充分,特色体现得不明显。

2.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的进展缓慢。进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家庭素质有待提高,这些直接影响了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的进展;从主观上说,还有相当多的人把教育幼儿的责任推给幼儿园及家庭,忽视社区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所应起的和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这从主观上导致了三方面合作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