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6日
一、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历史学派在19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派。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他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产力理论。李斯特认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是交换价值的原因,而不是结果,生产力要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李斯特还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扩散有其自身规律,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来确定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生产力源于“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个因素。物质生产力包括“工业力”、“农业力”和“商业力”;精神生产力包括艺术和科学、教育、一般文化事业、国家与社会制度。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体系中,精神生产力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李斯特认为精神(非物质)生产者之所以具有生产性,是因为他们“生产了生产力”。
李斯特特别重视精神生产力对财富创造的巨大作用。他在一开始提出,把欧洲各国的情况与亚洲各国的情况相比就可以很明确地明白:“思想与意识的自由对国家生产力的影响很大”,他将其称为“精神力量”、“精神资本”。他解释到:“许多世代一切发现、发明、改进和努力等等积累的结果”就是“现代人类的精神资本”。他还用精神资本来解释古代国家比现在国家人手使用多,工作艰苦,个人拥有土地面积大的情况下反而吃穿却比不上现在的现象。所以强调任何一个国家生产力的进退,都决定于是否能够将前人的成就加以运用,并且用自己的能力来加以发扬光大。李斯特的精神生产力不仅体现在个人生产力、各种物质生产部门中,还体现在进取精神、刻苦耐劳精神、重视公道精神、自由独立精神、宗教、教育和道德状况之中。
二、对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思考
自从魁奈把经济学变为一门科学之后,一直把财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重农学派和斯密的交换价值理论都认为精神生产是非生产性劳动。再往后,萨伊虽然是斯密理论的继承者,但是两者对于精神生产的态度截然不同。萨伊指出:斯密之所以不把精神劳动看成是生产性劳动,源于其狭隘的财富概念。萨伊既不愿彻底抛弃斯密的交换价值观,又想把精神生产归为生产性领域。李斯特既真正地突破了斯密的狭隘的财富观,又克服了萨伊为了把精神劳动纳入生产性领域而造成的理论矛盾,第一次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合理地解释了精神劳动的生产性问题。李斯特把物质生产看成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成果,他对精神生产的重要作用特别重视。
精神生产力是“对个人有鼓励、激发作用的那种精神力量,是使个人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获得成果的社会状况,是个人在努力中能够利用的天然资源”,“所有这些方面,主要还是有赖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谈到社会状况,主要是指,科学与艺术是否发达;公共制度与法律对于宗教品质、道德和才智、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由和公道这些方面是否能有所促进等。
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有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制度与法律的公正、自由,国家力量的强大等,也就是精神生产力。
李斯特对精神生产力的论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为了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应动用一切力量,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证法律的公正,保证国内市场的自由、统一,与其他国家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贸关系,有效地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精神生产力就是一种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其名著《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到,“从国家层面来考虑时,‘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
精神生产力指出科技创造能力对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科技创造能力水平的高低是由人们受教育水平所决定的,而个人创造能力又构成国家整体创造能力。所以,只要一国人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该国人民的整体科技创造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一国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力提高,这样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也会壮大。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基于对李斯特精神生产力论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精神生产力理论对我国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李斯特的精神生产力理论的内涵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利用。
三、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其增长点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经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也就是解决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我国的精神生产力,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发展生产力要依靠科技、依靠教育。我们要加大教育和培养投入,把钱用在刀刃上。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提高本国人民的知识水平,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先导模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人才基础。同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施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重组。优化人力资源的产业分配结构,改进人力资源的增量结构,使人力资源的宏观结构适应我国产业高级化的需要。
(二)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同时也要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努力着力于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科技力量,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个体系应当包括以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的知识传播系统、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系统。努力创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根本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三)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为中国崛起积累精神资本。我们拥有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在无形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的侵袭和渗透。面对西方个人主义观念和物质观念等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冲击,我国如今的文化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必须面对现状,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牢固树立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为中国的崛起积累精神资本。
(四)建立科学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制度的优化也是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增强人们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让分配和激励机制做到内部具有公平性,外部具有竞争性。内部公平性能够消除人才后顾之忧,外部竞争性能够激发人才奋发向上。
总之,一国发展靠人才,最终靠科技、靠教育。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正如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精神生产的成就越大,则物质财富的产量就越大。
主要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图书馆,1981.
[2][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微课教学
0 前言
在目前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由于平面广告设计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理解图形理解能力。因此,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将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从提高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角度出发,要想做好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工作,我们就要积极引入微课教学理念,不但要弄清楚微课的概念及内涵,同时还要明确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开展微课教学的意义。
1 微课的概念及内涵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微课四微特点:第一,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虽然时间较多,但是涵盖的内容和教学技巧都很全面,微课教学的开展,已经成了教学创新的重要探索,对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满足教学需要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对课堂教学而言意义重大。第二,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微课的优点在于其教学全面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传统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其教学技巧在于提纲挈领,能够抓住课堂教学重点,使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都能够包含在其中,保证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开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第三,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从目前微课教学的开展来看,虽然微课教学知识点讲解不多,但是微课可以利用增加课程频率,对重点章节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保证微课教学能够成为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四,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从微课的单节时间来看,其时间较短,对知识的讲解只做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从课堂教学的本质来看,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要点,培养起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所收获。因此,微课具有积少成多的特点。
2 平面广告设计开展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从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实际难度和重要程度来看,开展微课教学不但是提高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要求的重要措施。结合当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实际,开展微课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面广告设计开展微课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难度较大,不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还需要教师采取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确保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得到有效开展。基于这一现实需求,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对微课教学的概念进行全面了解,并积极应用微课教学方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满足课堂教学需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平面广告设计开展微课教学,是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对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开展意义重大。
(2)平面广告设计开展微课教学,对促进课堂教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实际难度,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创新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结合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开展实际,其教学创新应从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理念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从这一点来看,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为引入微课教学理念提供有利时机,使微课教学成为促进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开展质量,满足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需要。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微课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的促进作用。
(3)平面广告设计开展微课教学,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实际开展来看,考虑到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内容实际,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想象能力,才能保证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取得积极效果。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水平,我们应积极引入微课教学理念,实现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培养,保证平面广告设计课程能够在学生想象力培养方面取得突破,提升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水平,推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全面开展,保证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为平面广告设计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参考。
3 微课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作用
从当前微课教学的实际开展来看,微课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但保证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得到有效开展,同时也提升了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水平。结合微课教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实际开展,微课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课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教学对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由此可见,微课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不但是推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需要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微课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将微课教学作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
(2)微课教学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从当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实际来看,微课教学既明确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概括,保证课堂教学能够在教学手段上得到全面创新。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微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应将微课教学作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来看待,确保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3)微课教学促进了教育自身的发展。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结合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经验,微课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微课教学的开展,不但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开展。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微课教学对教育资深发展的促进作用,应重视微课教学的开展,确保微课教学的整体效果满足实际需求。
4 平面广告设计微课教学的具体措施分析
基于微课教学的诸多优点,以及微课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作用,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实行微课教学,推动微课教学的全面发展,保证微课教学的整体效果满足实际需要。结合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特点,微课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微课教学应与课程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微课教学的优点在于虽然课程时间短,但是对课程内容的覆盖相对全面,对课程重点的掌握十分到位。基于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特点,在微课教学的开展中,应与课程内容进行紧密结合,确保微课教学能够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所有重点、难点内容都覆盖,使微课教学能够达到全面性作用,保证微课教学取得实效。基于这一认识,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开展,必须要做到与课程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使微课教学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满足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需要,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微课教学应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鉴于微课教学的突出优点,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已经成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必要选择。为了保证微课教学满足教学需要,并有效提高微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微课教学开展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实际,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微课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方向,保证微课教学能够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提供有力帮助。从这一点来看,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对微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
(3)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微课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实际难度及其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微课教学中,应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从当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能力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个。因此,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微课教学的主要任务,符合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需要。为此,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点做好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平面广告设计微课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提高平面广告设计微课教学的整体水平。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既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结合当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实际,微课教学的开展对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微课教学对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积极实行微课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晶.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9).
[2] 程显琳.议平面设计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0(07).
[3] 吴芳菲.浅谈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常见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03).
[4] 陆兴华.浅议平面设计的教学与改革[J].成功(教育),2011(10).
关键词:创意农业;人力资源;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33-02
创意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首创于台湾。目前,北京、上海、成都、大连等地均有不同程度发展,比较典型的如北京的京郊创意农业园区。当前,我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大力发展创意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农村人口创意素质的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意农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合理开发好农村人力资源,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农业创意人才资源,对于推动我国创意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创意农业的定义
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产品和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具有融合生产活动和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综合效能,从而充满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既具有创意产业的共有属性和特征,也具有农业特色,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农业旅游开发等。
(二)创意农业的特征
一是高赢利性。创意农业属高回报性、高赢利性的朝阳产业,生产者往往以追求更高的比较利益和自我发展及智慧展现为目的,并在创意农业活动中,获得较高的利益回报。高额比较利益的存在不仅能够促使农村人口和城市创意资本自发地向创意农业转移,还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并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比如,北京门头沟村的一对麻核桃顶级精品“狮子头”,这些长在山上的野核桃加入当地文化创意元素后,标价达到1.8万元;上海奉贤农业园生产的一篮五颜六色的小南瓜、茄子和西葫芦,色彩斑斓,命名为“缤纷年华”,使原来非常普通的瓜果、蔬菜一下子“身价百倍”,每篮价值达300多元。二是产品新颖性。创意农业生产者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或集体的智慧,以传统的农业资源结合特有的文化艺术、旅游设计和农业技术等创意手段,将农业资源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使蕴含在农业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高文化型、高环保型的新“三高”产品,这是对传统农业资源进行的“二次开发”,能够促进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比如,用麦秸做成的梅兰竹菊图、用各种豆子做成的长城游览图,还有用蝴蝶翅膀粘成的古代四大美女肖像等,这些原本并不值钱的原材料经过农民的创意加工,都成了时尚新颖的畅销产品。三是文化艺术性。创意农业的文化艺术性就是通过农业与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赋予农产品以文化内涵,引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时尚, 拓展消费空间,能够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如市场价格每只卖到80―100元的方形西瓜集营养美味、医疗保健和优质瓜皮于一身,雕刻有各式脸谱的白雪南瓜以及樱桃番茄,在南瓜上绘以京剧脸谱,将葫芦依形处理成乌龟栖息、天鹅起舞等造型等,很受中高收入消费群体的青睐。
(三)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
一是发展创意农业是农村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在从事创意农业的同时不仅解决了就业,也提高了收入,使农民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效益。比如,双流县三新村农民种彩色糯玉米,亩产量可达1 000公斤,纯收入每亩4 000元,是普通玉米每亩800元的整整5倍;该县的草莓经过“情人节”的创意包装,9颗就可卖到99元。这些通过借助艺术化和个性化将创意文化要素融入的生产方式能够获得高附加值和高赢利性,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创意农业的发展能够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并促进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为农业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创造条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经济作物比重,全面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回报率,更将加快推进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变,使农村向景区转变,一产向三产转变,使农业结构更加合理。三是有利于推进新型小城镇建设。农民从事创意农业既可以引进城市资本和实现自我资本积累,又可以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发展实现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聚集,使小城镇成为农村创意农业发展的平台,形成以创意农业为核心的生产生活聚集区域,使农村成为经济的亮点和投资的兴奋点,吸纳更多的资金,从而推进新型小城镇建设。四是农民从事创意农业可增长文化、科技等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并能够带动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本地的农业生产上来,形成新型的农村社会格局,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创意农业蓬勃兴起背景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
农业或农产品创意不是凭空而来,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善创意的新型农民去探索。目前,我国农村很多有文化、有技术的知识型农民都进城务工去了,而留下来的农民素质整体偏低,致使农业发展不仅面临着科技和文化人才的缺乏,也面临着农业创新创意人才的缺乏。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低给他们在接受新思维、获取信息、提高文化知识、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带来极大障碍,使之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而创意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产业新理念的运用,推崇个人或集体的文化创造力,因此,生产者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握创意农业的知识和技能,也越易于从事创意农业的生产、经营,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也就更容易从创意农业中获得成功。但是欲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绝非易事。一方面,创意农业是否能够迅速发展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从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创意农业的蓬勃兴起对迅速、高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显得尤为迫切;另一方面,要加快创意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或培训,从而让他们掌握从事创意农业所必需的创意知识和能力。因此,创意农业的蓬勃发展就必然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
三、为实现创意农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建立创意农业学习型组织
创意农业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和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符合创意思维的、能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在我国农村,为了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应该将学习型组织这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理念体现在我国创意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之中,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一方面,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信息基础上,应该注重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业生产者开展经常性的创新创意知识培训,以此带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有关农业科技、文化创意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进一步培养具有更高创意的人才,并通过合作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提高农民参与创意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多元化培训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各种培训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有创意潜力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懂创意的新型农民。农村的技术培训等职业教育也不能仅局限于农业生产知识,还应当更多地关注从事创意农业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在培训中要尽可能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鼓励他们从干中学,从经验中学,从而达到提高创意知识水平和创造力的目的,造就一批知识型、创意型的现代创意农民,为发展创意农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二是采取定向、委托、实习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开展以文化传承、艺术创作为主的内容,和以经营管理为主的外贸知识、语言能力、市场拓展等内容的专业培训以及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主的技术知识等内容的技能培训。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职业院校资源与创建新的创意学校并重。一方面,要加快创意技能培训。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做好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如利用好原有的职业中学、职业技校等,通过短期的创意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创意农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尽快创建创意学校,从文化艺术教育、农业科技教育、创意理论教育三个环节同时入手,将农民的整体创意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三)启动百万创意农民培训计划,推进创意农业典型示范项目
创意农业项目可以推动农村的教育,提升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促使他们逐步从分散型、粗放型的体力劳动者,转型为技能型、集约型的脑力劳动者。由此所吸引的人才流和资金流又会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营造多彩的农村社区,产生“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如成都市三圣街道近年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项目,并对参与学历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的村民给予一定奖励,推动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五朵金花”的发展壮大才有了创意人才基础。
(四)注重培植专业化的创意农业研发团队
通过与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建立专家团队为创意人才的培训与教育服务,为创意农业的发展排忧解难,确保创意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注重在当地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具有融合生产活动和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综合效能的乡土创意开发团队。在一些地方和院校的“村官专业”或者“村官培养基地班”中,恰当的时候可以植入创意农业的概念和知识。
(五)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
国家应制定各种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并将它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题。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机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创意农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吸引到创意农业的第一线,给发展创意农业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机制。鼓励农业企业培养、引进和聘请创意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设立“创意人才奖”,对在创意农业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给予奖励。
参考文献:
[1] 章继刚.中国创意农业发展报告[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6).
[2] 陈晓倩,邓婷. 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的挑战[J].人力资源,2007,(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31-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自身的积极方面的挖掘,充满对激发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积极理念和思想,从而有利于开发人自身创造性的优秀品质,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学会“积极创新”,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
何为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和劳拉金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塞里格曼则认为:“心理科学原本就应有三项历史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类生活更加充实,富有意义;鉴别并培养有天赋的人。”[2]
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面。主要研究主体的积极情绪与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个体层面,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灵性、天赋和智慧,积极心理学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三是群体层面,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个人及其体验,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关键力量。因此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极其重要。由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综合性、层次性、模糊性等特点,学术界对其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产生过很多与创新素质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有创造、创造力、创造性才能、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创新、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精神等。
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是要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知识体系等内容为主旨,引导大学生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各项理论与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在创新素质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基础,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是其核心。没有积极的心理,轻则不敢尝试,重则一蹶不振。创新素质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积极的心理素质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关联。创新素质的培养如果离开了积极心理,创新素质培养将成为无本之源。通过利用积极心理学,将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在创新素质中的内涵建设
积极心理学强调“建设人类的积极品质”,提醒人们心理学成立时确立的另外两项使命:帮助所有的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创新素质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功能。
1.创新需要积极的心态。个人具有积极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创新赖以产生的内在重要机制,并且在人的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心态的调整将影响大学生的创新状况,并且深刻影响大学生对外在环境和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评价。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人对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自觉反省,随时调整好心态,才能应付未来的挑战,最终实现自己的创新目标。
在积极的个性心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有时会产生“乐观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6],更好的是一种“现实的乐观”,即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在客观面对现实的前提下能对环境或事件进行评价,能够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这种“现实的乐观”对于创新至关重要,因为通过积极心理学帮助大学生学会科学地,进而乐观地认识自己,相信并挖掘自己生命中存在的积极品质,就会愿意进行创新,并对未来的创新有一个良好的预期,甚至要高于现实中成功的可能性。只要能用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创新充满了乐观和希望,就会逐渐实现心理学中的“预言成真”效应,从而使生活更加富有创造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创新需要积极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自我。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7]积极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新有关的人格特征,它会在创新活动中予以充分表现,和创新密不可分。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为人的创新活动提供巨大的内驱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在能力。具有积极人格的人,在创新的历程中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个人品质都是符合创新需要的心理特征,是实现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都为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人格保障。大学生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中的实践活动,这项复杂的智力探索是建立在学生拥有健全和积极的人格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积极人格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人格层次的积淀,强化了大学生的创新动力系统,并给予了方向性的保证,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
3.创新需要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体验和行为是与外在环境、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各种人际关系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就是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仅限于个体内部病态的心理研究扩展到了对个体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积极关系的研究。现在的创新越来越强调团队创新,即使是个人创新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更何况创新正在逐步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必须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纳入到重要方面予以考虑。
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高校的各种关系是其生活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而且除了高校之外,家庭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其他关系也是影响大学生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不是在孤立的关系中进行创新活动,而是始终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中。这就要求首先在创新团队中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减少发生情感冲突的可能性,建立起必要的情感依赖和信任,促进知识共享和相互协助的意愿。其次学校要培养同学之间关爱的校园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怀,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最后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向他们传达学生创新的正面信息,为学生创新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通过多层面积极人际关系的构建,减轻大学生创新的心理压力和孤独焦虑感,把强化积极的人际关系变成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
三、探索构建“积极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当今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学与创新素质培养可通过“积极创新”这一概念有机结合。即实行“夯实积极心理基础――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再次强化积极心理――全面提高创新素质”的正循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由内在的心理素质提高到付诸外在实践,再到取得成果,从而强化内在的积极心理,不断地循环往复,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改变以往只是注重大学生成果管理的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向内外兼修的“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1.夯实积极心理基础。重视新生入学之初的积极引导,在日常教学和考核中探究建立“积极评价和考核法”,即不再单纯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而是注重学生内在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针对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兴趣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充分地对学生的正面情绪进行鼓励,调动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积极心理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帮助他们夯实潜藏在内心的积极能量,最终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创新实践。
2.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积极心理素质之后,必然愿意参加各种创新活动,这个过程将是对积极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能力都将会逐步得到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积极心理,在积极心理的引导下实现创新实践。
3.再次强化积极心理。将学生参加创新实践纳入到对学生的各种考核之中,建立长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尽可能对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给予各种正面的评价,从而有效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充分地肯定自己的价值,实现由外在积极心理的影响到内在积极心理的塑造。
4.全面提高创新素质。在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已经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强化以后,创新素质将会逐步提高,其言行会影响和带动周围学生,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不是少数学生一时的行为的培养,而通过提高积极心理和创新行为的互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所有学生的整体创新素质。
四、启示
目前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侧重于消极情绪的预防和治疗,而积极心理学充分挖掘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开发人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值得强调的是,大学生尚处于学习的阶段,其创新能力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能够取得的创新成果更是有限。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心理培养而不是成果的堆积,形成创新精神和具备创新素质更为重要。只有把积极心理贯穿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始终,并与各种创新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eligman,M.E.&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1):5-14.
[2]Seligman E P. Building Human Strength:Psychologyps Forgotten Mission [J].APA monitor,1998,(1):12-19.
[3]Julie,K.N.&Edward,C.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993-1001.
[4]孙波,杨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7.
[5]陈娟,等.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J].心理科学,2009,(2):487-489.
[6]Sandra S. 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Meaning,knowledge,and warm fuzziness[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50-263.
[7]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20-126.
一、从温氏集团发展历程分析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涵义及其意义
温氏集团从集资创办到实行股份制经营,从企业创办之初提出了“科技兴场”的经营理念到与农业大学实行长久的技术创新联合,我们可以看到:农业龙头企业依据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来从事农产品加工,整个经营过程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了服务,成为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市场主体。温氏集团在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和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中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研究、开发或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从温氏集团迅速发展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技术创新是企业经营者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适应效率更高,效能更好的新的生产体系,从而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它包括创新或引进新的技术或工艺,采用新的管理方法与组织形式。是一种能够把握市场和技术机会,正确作出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决策,并顺利实施,最终成功占领市场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加强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个性化的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农业参与国际、国内的分工合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利于农业龙头企业走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相结合的路子,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实现经济与科技的有效结合;有利于企业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依靠有市场和高质量的产品求发展,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机制。培育一批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这是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
二、温氏集团发展过程中反映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在温氏集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的来说发展态势是好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扩张很快,但效益偏低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从1985年到1989年的短短4年时间,勒竹畜牧联营公司的产量和产值都增长了600%左右,年平均增长率60%以上。温氏集团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从整个肉鸡生产过程来看,肉鸡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这些关键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由于肉鸡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与公司签订合同的普通农户经营规模不可能太大,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风险。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作出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后,全国农村经济发展上开始着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起步虽然较迟,但扩张势头强劲。销售收入和利税呈递增态势,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涌现出一大批重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如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欧诗漫集团公司),从而有效地拓展农产品的加工领域,提升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但从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中小型企业销售利税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以及经济效益水平明显低于独立核算的中小型企业。企业技术创新源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势头强劲,但能力不强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温氏集团尽管处于成长阶段,但企业经营者着眼于长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视技术创新为企业的生命和发展的原动力,并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上世纪90年代初,勒竹鸡场就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无独有偶,湖州荣凯生化有限公司1999年与农业部茶叶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从茶叶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公司生产的产品80%销往美国、瑞士、日本。67名企业职工中拥有技术人员12人,占18%。总资产1030万元的小企业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创利税166万元,人均创利税2.48万元。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对油脂加工的科技攻关,生产工艺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减少了煤耗,仅此一项降低了生产成本20%。长兴艾格生物有限公司开发出从鸡蛋中提取球蛋白,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温氏集团与其他农业龙头企业同样在技术创新上受到了外部环境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尚处于相对弱势阶段。一方面科技型企业家匮乏,捕捉技术信息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企业的职工队伍没有经过严格的大工业熏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职工队伍素质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农业龙头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还不到7%,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只有163名,平均每个企业还不到2人。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从总体上削弱了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创新欲求强烈,但资本不足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展。温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持。作为集团创始人的温北英先生1986年就提出了科技兴场,一方面自己努力钻研,总结出养鸡36条,另一方面积极寻找科技合作对象。但温氏集团当时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技术创新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概念,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而且往往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由于受客观经济实力的限制,温氏集团引进、吸收、消化、开发新技术的困难较大,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以来,银行按商业银行模式运作,企业贷款难度增加,资金筹集的困难,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信心和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由于本身经济实力的不足和固有的弱质性,这就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必须依靠政府予以扶持或补贴。从温氏集团技术创新上分析,尽管与前几年相比,政府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普遍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但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资金相对较少,据有关资料分析及测算,农业发达国家投入农业研究、开发的经费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而我国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尽管绝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具有强烈的科技创新欲求,但苦于经费上的尴尬,只能将创新项目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到技术创新的进度。
三、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机制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为传统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已不相适应。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温氏集团在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不得不全面依靠自主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上获益期长,从这上面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机制不适应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是研究开发主体布局不合理。现有的农业技术创新科研所职责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时有交叉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时有脱节,不能满足现代高科技农业发展之需要;与上游研发机构和下游推广机构联系不紧密,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在农业中的显示度不高;研究机构与业务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健全,所站、所处、处站之间“争饭”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是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力量薄弱,难以承担新技术普及推广及农民技术培训等职能。表现为,一是乡镇农技部门人员少,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兼职化现象严重;二是县(区)以下推广部门缺乏基本的实验基地,推广手段落后;三是缺乏知识更新,知识老化,对现代效益农业知识知之甚少。推广部门与企业、协作组织的研发推广缺乏必要的联系。
三是民间技术力量薄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协作组织重生产流通,对农村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视度不够,责任心不强,内部技术力量薄弱,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缺乏持续的技术支撑。
四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的动力不足。研究推广体制不顺,大多为行政的附属,行政化倾向严重,外部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内部分配、人员考核、人事等机制不活,竞争的氛围不足。
五是技术需求不旺。由于生产规模小,尽管农业企业具备科技创新的强烈欲求,但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处于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缺乏技术投人热情,同时由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弱,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导致生产者的技术需求不旺。
六是投入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目前农业技术创新以单纯的政府投入为主,尚未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其投入少,难以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村龙头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需要。
七是宏观上市政府至今尚未制订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对技术创新的目标,激励机制等缺乏政策引导,导致研究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
由于以上创新体系上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创新人才奇缺,创新成果贮备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使得农业生产单位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一般都是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农业技术创新既受经济规律支配,也受生物规律支配,这也是导致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顺畅的主要因素。
四、温氏集团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实现途径
技术创新是实现温氏集团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从实践看,农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针对温氏集团的成功运营模式分析,温氏集团主要采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等途径实现技术创新。
一是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和破译其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温氏集团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大批量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此确立自己的竞争地位,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模仿创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行为,是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方式的有效选择,但温氏集团模仿创新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嫁接与融合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期,勒竹鸡场引进当时国内黄鸡最优良的品种882,通过引种接触到系统的先进养鸡技术,提高了种苗的生产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1991年,勒竹鸡场又引进世界优秀品种AA鸡,吸收到世界种鸡饲养的新技术。这时,勒竹鸡场也开始建立饲料分析室、疫病诊断实验室等,科学配合饲料日粮,及时准确监测与诊断疾病。通过新技术的引进与吸收,勒竹鸡场的领导者认识到技术在企业创造利润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渴望应用新技术,使产品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系列化生产,这就为我们在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是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温氏集团于1992年底,以10%的技术股力邀华南农业大学畜牧系加盟勒竹鸡场,对企业作全面的技术支持。以华南农业大学加盟温氏为标志,温氏集团进入了技术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畜牧系以技术入股加盟广东温氏集团后,派出了多位技术人员进驻集团,对生产技术作了全面的改进,并且在技术研究方向上对集团进行引导与把握,对温氏集团日后能跻身行业的前排起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温氏集团开始向社会广纳人才,相继有大批的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加盟集团,集团生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一个技术指标都基本可控,技术努力方向基本明确,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合作创新很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极大弥补了科技创新中的不足,能够使得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整个蜕变过程。
三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具有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持久性等特点。自主创新的优点,在于技术开发方面有利于企业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这种技术壁垒可通过专利保护的形式而加以巩固,并从法律上确定自主创新的垄断地位,形成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是提高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含量和整体竞争能力的保证。温氏集团的技术随着科研的大规模开展而进入良性的循环,集团建立了肉鸡试验场、肉猪试验场、种鸡试验场等先进实验设施也广泛使用。集团每年从销售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研基金用于研究开发,促使技术快速进步。集团每项关键技术都由硕士或博士把握,不但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生产,还可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开展前沿性的研究工作。他们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合适的时候引进使用。因此,广东温氏集团各项技术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如4亿只肉鸡成活率达96.5%,100多万头猪料肉比达2.4:1等,这些指标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成熟的技术保证了集团生产的连续稳定,总体生产成本为全国同行业最低,企业很具竞争力。
五、从温氏集团技术创新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从温氏集团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农业龙头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创新机制、技术联合力度和产品技术含量也是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由此,从温氏集团的技术创新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加大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营造外部环境。各级政府要把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乃至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树立抓技术创新就是抓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切实加强领导。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加大组织措施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组织科技力量,针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立项论证和科技攻关,力争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与新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龙头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必要的支持,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尽快形成符合实际和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要从信贷、技术、信息和培训等方面,扶持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扶优扶强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这部分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的力度,在企业技改投入上,可套用市政府扶持重点优势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从技改贴息、科技创新补助、减免有关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以有效的制度和体制促进政府管理行为的规范,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营造高效有序的政策环境
二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的产权制度的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进程。根据《公司法》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实际,在调整股权结构,建立出资人制度,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完善科学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完善,加快公司制改造的步伐。对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努力使其成为具有规范化的公司财产组织形式,要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造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对产权关联度强、产品协作关系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相互换股、参股,将两家或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品,从而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企业人才引进培养,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人力支撑。技术创新是一项开创性工程,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把培养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实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等级培训考核,举办大量“专升本”、大专证书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及选送到高等院校培养深造,促进管理人员提高学历,提高素质。重视对企业技术骨干和员工的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可与大专院校联合开设职高班、专科班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造就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产业工人,激发企业员工对技术创新的热情。大力引进人才,建立集聚人才的机制和环境。简化引进手续,加快职称、社保、分配等制度的改革以形成有利于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良好氛围及政策环境;强化市场机制,主动出击招揽人才,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搞活农技推广机制,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创新农技推广组织形式,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发展效益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服务的农技推广体系。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要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鼓励他们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及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鼓励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举办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教育培训机构和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科研与市场的直接结合,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运营平台。当前,企业技术创新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总是以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一项成功的技术必然会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的变化,同时又牵动着新一轮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推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求得发展壮大,必须构筑自己的技术创新平台,但从目前情况看,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推进技术创新,完全依靠自身实力还难以做到。比较现实有效的途径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借助外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农业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找准定位。项目不在大小,关键在找准一个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最佳对接点,企业应该实事求是地把握适合自己的合作项目,做到合作一个,成功一个,生产一个,实现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互利双赢;二要提高合作水平。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须向纵深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水平,鼓励更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科技成果折股的形式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行技术和资本的有机结合,增强合作的原动力,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真正结成产学研各个环节的利益共同体;三要营造合作环境。政府要主动热情服务,积极组织协调,为双方排忧解难,创造一个宽松的合作环境,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切实加大对产学研项目带头人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经营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政策的鼓励,逐步形成技术创新是硬本领,加快发展是硬道理的良好氛围。
在当前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浪潮中,网络媒介和网络文化日益占据社会文化的主流地位,网络文化竞争的重要性和综合效应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竞争中日益凸显。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在于,网络作为一种文化介质和文化场域对社会文化各领域具有广泛的融入性、辐射性和关联性,从而使得网络时代的文化范型具有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诸多构成形态与影响效力。
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构成
其一,网络文化不仅是文化本身的问题,它关涉到网络文化时代的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多位一体”综合发展,在新型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提升中,关系到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等的多元综合发展。
其二,网络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并不仅在于它是文化发展中的子构建,而是对文化各部分都具有广泛的融合与承载、体现。例如,就公认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传媒和文化传播、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等文化软实力构件而言,网络文化以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的强势融入,使得它们发生了表现、运作、途径等多方面的转变与提升。
其三,网络文化具有广泛的受众参与性、传播互动性、信息便捷性和公众影响力,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的强势文化媒体和文化介质。
其四,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网络日益成为西方国家和霸权势力对他国进行信息侵扰,文化侵蚀,社会组织、经济扩张的主要战场和手段,网络秩序、网络安全、网络实力的构建处于国际竞争和对抗、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重点和焦点。
综上,网络文化软实力是在网络文化平台和网络信息空间中,通过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而体现的文化软实力。它可以增强国家或地区的网络文化竞争力、控制力、吸引力、影响力等,使得国家或地区在文化竞争和文化发展中取得优势,并进一步推动其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实力的发酵和提升。
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六个维度
根据网络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其在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和功能,网络文化软实力主要包含和体现于如下维度:网络文化生产力、网络文化传播力、网络文化服务力、网络文化创新力、网络文化安全力、网络文化感召力。它们构成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成为网络文化软实力目标层得以实现的主要支撑,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起着重要的发酵和推动作用。
其一,网络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性标度,网络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于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产范式和文化生产力承载。学者鲍宗豪指出,“网络文化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部分,并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生产方式的表现是:生产主体使用的劳动工具从物品形态向电子形态转变,劳动对象由实物变为虚拟,人和自然空间的关系变为人和数字空间的关系,生产力占有的劳动资料从实物变为电子网络。”网络时代带来了新的以网络文化为基础和承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如网络出版、网络视频、网络广告等诸多领域。网络文化产业成为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内容生产的主要增长极之一,体现出超越其他文化生产领域的发展态势,也将成为未来文化生产力推进和增长的重要构成。
其二,网络文化传播力。文化的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是增强文化互动和交流、增强文化内容输出并发挥其影响力、感召力的不可或缺的维度。诚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在信息化时代,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网络媒介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崛起,对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效果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化,一是数字网络传播成为媒介传播中具有广泛受众与覆盖度的主流媒介传播方式;二是网络传播产生着深入而多方位的社会文化效果,对相关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具有强效关联后果;三是网络媒介以其强大的“媒介融合”效能对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其他媒介形态形成多媒介、全媒体的整合,甚至成为一种“媒介的媒介”;四是全球化的互联网体系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全球化、传播全球化也带来现实的挑战和要求。网络传播以其对文化传播的重大影响乃至重构,影响着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与模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新兴关键要素。
其三,网络文化服务力。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关系到文化生产、文化活动、文化学习中所需的各种文化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丰富性、优质性,关系到公共文化软环境对各种文化信息需求的满足能力、服务能力,关系到文化环境体系的吸引力和对文化再生产的保障力。我国在当前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完备,而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为文化服务力和文化信息保障力的提升提供了跨越发展的良好契机。许多主要国家或地区都高度重视新兴网络文化在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新世纪以来欧洲委员会启动的eContent、eContentplus(2005—2008)等项目,旨在让欧洲范围内的数字内容变得更易于获得和使用。互联网的崛起、网络服务基础环境的完善、各种基于数字应用的文化服务,有效改善了公众获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效率,也为文化服务力的提升提供着具有战略性、未来性的发展路径。
其四,网络文化创新力。文化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战略,而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及其强效的内在活力,不断推动着文化表现载体、文化表达形式、文化内容形态、文化媒介、文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创新,成为网络信息时代文化实践创新的主要来源和场域之一。移动互联网、数字模拟、网络互动、网络多媒体等网络文化技术的发展带动和催生着新兴网络文化内容和产品的不断创新;而网络文化的网众参与和群体性文化书写也极大地释放着文化主体的创造力。在我国强调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双轮融合战略背景下,网络文化与文化形态、文化介质、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成为推进文化创新的有力抓手。
其五,网络文化安全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文化信息的控制能力、对文化安全的维护能力。这其中,主权国家对其文化信息流、文化内容的有效引控是其文化安全和文化自主权的基本保障之一。网络文化是国际国内各种力量进行信息干预、舆论操控、社会动员、文化侵蚀的新空间和主要战场,“网络帝国主义”、“带宽殖民主义”等现象和机制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安全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其六,网络文化感召力。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其是否拥有强有力的感召力,并进而产生如约瑟夫·奈对“软力量”所界定的“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所愿的能力”。当前,网络文化产品和数字内容成为文化接受和文化消费中日益重要的对象,优秀的网络文化创作和文化精品、文化经典成为文化软实力构建和发散中必需的文化承载,例如韩国在其“文化立国”战略中对数字网络化的文化内容的重视。我国的文化战略也必须把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作为塑造民族精神家园、加强文化价值的传承发扬、提升文化认同度的重要构成,在网络文化中实现从文化经济、文化工业维度向文化品质、文化价值维度的转变和提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魅力和世界影响力的网络内容中心。
在数字信息时代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网络文化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对文化软实力的模式和构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转型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能只把网络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子构建,而要充分重视其全局性的渗透、融合作用以及时代性的突出地位,通过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加速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高效、科学发展。(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徐翔 编选:)
关键词:香料香精 质量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 S816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香料香精行业的发展是同全国经济的发展吻合的,是同食品工业、饮料工业、烟草工业、日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配套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工农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促使中国的香料香精工业不断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和销售额逐年上升,并保持一定的速度健康发展。
香料香精产品是一种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应用的广泛性深入到方方面面,有吃的、穿的、喝的、闻的、抽的、擦的、防治病的等等,大千世界,有香味的地方就有香料香精产品,而且是直接和间接地起着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如果不严格控制生产原料、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必定会给人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国家在缩小发证范围的同时,仍决定把香料香精产品列为实行生产许可的产品,可见其意义的重要性。
香料、香精的质量,除表现在其香韵和扩散能上外,它们香气的持久和稳定程度,在加香成品中是否会引起变色、变质或影响其使用效果以及对人体是否安全无害等问题,也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所以,调香工作者在香精处方时必须根据加香成品的特点要求,慎重地选择合适的香料品种和恰当的用量,并且要在通过应用试验,取得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后,才可定方。不然,有些香精在初配时,香气持久性减退,或是留香时限缩短、或是影响加香成品的色泽和使用效果,甚至导致人体某些器官或肤发的损害等等。这此问题,对调香工作者来说,都应予以严肃认真的注意。换句话说,也就是加香成品,不能由于香精的使用而引起不后果。 我们知道,香精是由香料(有时还有辅助原料或溶剂)组成的。一般地说,如果选用香料的品种与数量都恰当,基本上可以判断该香精的各项质量情况,但是,香精在配制成后,在储存过程中或在加香介质(基质)中,各个香料之间、香料与介质(基质)中的组成份之间,往往会发生物理化学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会影响该香精的香气持久性、稳定性、甚至安全性,调香工作者不可对此忽略。 持久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香精来说是三个联系起来的要素,应该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其中尤以持久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
香料香精的安全应研究,是一项较复杂而细致的科技工作,还需要相当时期的考察。人与人之间对有些香料品种,会在过敏性或刺激性等反应上发生明显的差异,我们应及时收集反映,加以研究。因此,关于香料香精的安全性问题,香料香精的生产和应用、医学卫加香产品经销等有关部门及消费者,就密切联系与协作。我国对日用香料的安全性的研究,已开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尚待统一规划,有领导、有计划、有系统、有分工和有协作地开展起来,并应及时组织力量研究制订有关法规。不可等闲视之。香精的持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调香工作中是三位一体,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晶。
香精的组成要比天然香料复杂得多,它往往是由数十种以至数百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往往是很不相同的。最突出的是它们在蒸气压或蒸发速率上的差异。如果配比恰当,它们可以形成一些共沸混合体,这些共沸的混合体如果能紧密联贯、均衡地、有节奏地,从香精和加香介质表面上挥发出来,那么我们就可以取得香型或香气较稳定的结果。要达到这一点,调香工作者,要经过多番的试验(包括香精应用试验)。才能实现。所以,调香工作者在为一加香产品设计香精处方时,既要详细了解该加香介质的性能(包括它本身有无特殊气息),又要根据香型上、安全性上、经济上的要求在选择香料(包括修饰、和合、定香)、定香剂等品种是时从头香、体香、基香接香气、物理化学稳定性上综合考虑,通过品种、用量及应用的试验来取得各方面满意的香精配方(有时我们可以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如抗氧剂,金属离子螯合剂等等来取得满意的效果)。
香精的品种繁多,使用方法也很复杂,但以下使用原则必须遵守:
1. 一定要根据食品的类型和香精本身的不同性味加以选择;
2. 要使用肯定能溶解的香精;
3. 要按不高于1‰~2‰的比例添加,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增加;
4. 要避免与高浓度的糖液或酸性溶液混用;
5. 要严格掌握好添加时的水温,水溶性香精加热不得高于70度,油溶性香精不得高于120度。
在国内外香料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作为香料产业的生产者,我们纵向思考,横向比较,只有勇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市场脉搏,确定香料产业发展战略,勇于创新,才能够在香料产业竞争中有所作为。
2、实行科技创新,提高生产能力。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用创新的勇气研究香料生产的精细化工艺,把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香料生产、加工、销售的全工艺,做到香料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香料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3、注重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香料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保健、日用化妆、饮料、环卫等方面,直接关系消费者生命与健康。消费者对香料质量要求甚严。对此我们应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香料生产者必须掌握适时收获,遵守收割程序,严格加工技术规程,规范包装标准,做到香料产品外观、色泽、香气、密度、酸值、酯值,检验、包装、贮存均达到标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
4、加快品种更新,提升产量质量。品种决定香料生产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当前,多年种植的品种已渐变退化,必须强化香料新品种选育工作。一是加强原有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二是利用传统的选育方法和现代生物方法相结合,选育新品种;三是选择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更新换代。 5、加快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充分开发利用香料植物含有的多种成份。其一,对芳香成份用于香料工业开发;其二,对药用成份,用于治疗开发;其三,对营养成份,特别是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用于食品、饮料和调味晶开发;其四,对大部分芳香植物含有抗氧化物质和杀菌的成份用于防腐保鲜开发。除此以外还可开发色素成份。香料植物产品开发潜力很大,芳香理疗、芳香花茶、芳香保健、芳香调料、芳香食品、芳香工艺品等都要综合利用,增加效益。
总结:香料产业是一个特色产业,它受到地理、气候、土壤的制约,不同的地域生产不同品质的香料。安全生产,严格监督,责任调配才能使香料香精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培钿,白卫东 ,钱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州 510225
[2]谭志光,黄伟科,张玉萍等.食用香精香料的制备及其安全控制L[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1):34-37.
【关键词】高中化学;合作探究教学;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传统的教学目标、单一、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教育行业建设与新时代学生学习的需求,新型教学目标与各种课堂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被革新,其中尤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较为明显。当前环境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为合作探究教学法,该教学方法对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造力与整体学习效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合作探究教学及其意义
合作探究教学是现阶段各大教育机构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两个基础教育理念,前者(合作学习)要求将课堂教学中学生组成小组,分工明确,积极协作,每位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均依赖于小组团队的学习效果;后者(探究学习)属于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在具体情境下,教师从社会、日常生活或自然环境中选择课堂学习任务或探索专题,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积极探讨,并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综合了以上两种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其推向课堂讲堂,使其能够主动走进生活与社会,鼓励其自主探索新知识,以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创新力等。对于目前我国各级教育机构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说,合作探究教学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求,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标志,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解放学生思想,增强其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
2高中化学课堂中合作探究教学的应用实践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其核心主要在于互动交流,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友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引导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此种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创设情境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教师首先需要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之后依据教学环节创设独特的课堂教学情境,指导学生以情入境,并通过情境引导学习。
例如,在《Na2CO3的性质与应用》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可课堂教学开始时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油条”引申出本文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学习,具体表现如下:①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油条的起源(南宋,油炸桧)、食物特点(香脆可口)以及应用(传统早餐食品),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知道油条是怎样做出来的吗?②当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回答问题后,教师需及时给予其鼓励,并引导出新的问题:油条面团里放了什么东西,能够使其膨胀?③指导学生各抒已见,积极讨论,得出Na2CO3这一化学元素,最后由教师向学生介绍并讲解Na2CO3的具体概念,顺利完成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2小组学习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意识并提高其实效性,可采用班级内小组讨论的方法,将全班学生分为一个个讨论小组,如4人一组或6人一组,适当控制小组人数,不能过多或过少[2]。同时,分组时要适当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组员之间学习成绩尽量不要相差太大,不然小组讨论活动较难开展,白白浪费时间,且小组内部需分工明确,将讨论议题的资料记录、书写、整理、发言(采用轮流制)、讨论总结等工作落实在特定组员身上,使其各司其职。除此之外,教师可在班级内部小组讨论中采用评分制评定每小组讨论和学习效果,增强组内成员的团队荣誉感。
2.3课堂提问
合作探究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造力,从总体情况来看,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其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做出大胆假设、课堂分析、抽样调查以及得出结论等多个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其对问题的敏感性,提高其自主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在高中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已知碳酸、苯酚二者之间酸性关系的基础上,以CO2+苯酚钠溶液为例,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如2C6H5OH+NaCO3C6H5ONa+CO2+H2O(生甲)、C6H5OH+NaHCO3(生乙)等,引发学生积极讨论,这时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法,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其进行互相驳斥并讲出自己的理由,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独立思考,最后采用代表发言的方式总结讨论结果,调动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其学习热情。
2.4兴趣引导
一直以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教师需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以其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例如,在高中化学《金属镁的特性》这一课程教学中:①教师可在课堂开始时现场演示镁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实验,镁的剧烈燃烧和耀眼的白光,能够为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引发其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如何将燃烧的镁安全熄灭?点燃学生神经兴奋与学习热情,使其自发的思考问题。②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说出CO2,此时教师可让一名学生上台进行这一实验,结果却并非如此,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提高其学习兴趣。③经讨论后教师可顺势提出镁元素这一教学内容,进而展开本次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建筑;节能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节能及其意义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节能施工主要包含了建筑光照辐射施工、空调系统的优化与控制以及采暖系统的节能要求。在目前的房屋工程建设中,节能要求就是要在工程项目中对于建筑物的舒适性、准确性和统一性提出良好全面的系统化要求,并且根据房屋建筑的节能要求进行综合性控制,并且使用、新建和改造的过程中都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指导进行管理与处理,从而实现全方位节能要求。在目前的房屋建设中,采用节能技术进行施工意义重大。其一,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节能技术是基于社会和建筑业发展为基础的,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各种新建房屋不断地涌现,与此同时,其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因此,要想在建筑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以建筑节能为基础进行工作。其二,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发展为基础的工作模式。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舒适、宜居、温馨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面临的首要工作难题,在工程项目中,做好节能施工技术对于降低室内污染和保护室内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同时对于缓解国家能源紧张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要求与规定
1、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要求
设备与材料的要求:建筑节能工程中,其材料和设备占有投入资本的较大比例,所以要确保建筑材料和设备都严格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还要使其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对于国家禁止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则要严禁进行使用。而对于建筑节能施工中所使用材料的性能也具有较严格的要求,除了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还要确保材料性能对环境的污染处于最低水平。而且材料要具有较好的燃烧性、阻燃性、抗压性、导热性和粘黏性。同时材料和设备在进场时要做好验收工作,确保材料和设备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对验收情况做好记录并归入档案。
2、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规定
在进行建筑节能施工时,对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要求较高,在雨天和雪天等恶劣天气下都不能进行施工,要保证施工环境能够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而在施工现场,为了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则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将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人进行负责,同时在施工前需要做好承担此项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筑的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1、门窗节能
目前外墙节能的施工中,其关键部位主要是门窗和玻璃,需要其保持较低的传热系数和较好的密闭性。通常情况下对于门窗的选择会选择塑料门窗和木质门窗会比钢和铝门窗效果好。而对于玻璃的选择则宜选择双层玻璃,因为双层玻璃会比单层玻璃具有较低的传热系数。因此在门窗节能工程施工中,通常会采用塑料单框双层玻璃其会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所以为了使门窗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需要在进行施工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安装施工中需要根据门窗的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和雨水渗漏性等多种性能指标来进行选择,从而使其满足设计的要求。二是安装时仔细检查框角的垂直度、缝隙超标度以确保门框和门扇能上墙。三是在安装时需要将密封条设置在扇与扇、扇与框之间,同时在推拉窗的轨道处也需要进行密封处理,从而有效的起到防渗水、防透气和防风的作用。四是需要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柱、梁和窗台交接的地方,利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处置,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渗水和防透气功能。
2、墙体节能施工技术
在墙体节能施工中,通常情况下承重墙都是利用空心砖整砖来进行平砌的,这时就需要孔要顺着墙长的方向进行砌,而且孔洞要保持垂直方向,而且在施工中对于空心砖不能进行砍砖,对于不能使用整砖的地方则要用实心砖来进行外砌,而在进行墙中管道口和其他预埋件洞口施工时也需要利用实心砖来进行,但当进行填孔时则不宜使用水泥和砂浆,从而避免外墙发生冷热桥的情况。根据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等方面外,更有针对性规范《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混凝土小型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节点构造》等。对进行外墙热桥部位施工时,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则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温节能措施,从而使热桥现象得以隔离。但在施工中很难避免会留有脚手架眼及穿墙套管等情况,这时为了有效的保证墙体的性能,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墙体饰面层的施工,一般不能产生开裂、渗水、脱落的现象,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基层作清洁、修平、湿润处理,对混凝土墙、梁、柱等,及其表面不易粘砖的部位则需打毛。第二,根据施工的相关要求,准确的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周围,需要用水泥砂浆抹成宽 50mm 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灰饼、冲筋。第三,每次抹灰的厚度要控制在 10mm 左右,在这过程中,需要等到底层韧凝后,再接着抹下一层。同时,需要注意保湿养护,此外需要在砂浆硬化期间,避免一切撞击和振动。第四,为了有效的避免首层墙面出现撞击后在抹灰面层与保温材料内造成孔洞的现象,需要在首层窗台墙面加贴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如果底层墙外表面在墙体防潮以下,那就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潮处理,为避免地面水分通过毛细作用被吸到保温层中,需要对保温层涂抹一层界面剂。
3、屋面保温节能
房屋建筑工程屋面保温节能施工时,需要考虑屋面防水层和屋面板间的具体物理性能,尽量采用密度低、导热系数小及吸水能力强的新型节能材料。其中就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屋面保温节能施工中,所应用的保温材料的种类比较多,如果屋面是板块状时,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可选用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及聚苯乙烯板等作为屋面保温材料。当屋面保温层需现场浇筑成型时,我们可选用珍珠岩、陶粒或浮石等作为保温层施工的原材料。在屋面保温层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现场发泡浇筑成型技术,第二种是反铺法。但反铺法在工程应用中,技术难度大,材料造价高。所以在屋面保温节能施工技术应用方面,现场发泡建筑成型法最为广泛的采用。
4、其他节能技术的发展
4.1 能源
自然环境中的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等,含有强大的能量,在现代,人们不断开发研究出新的技术手段,以实现这些清洁能源在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的高效利用。
4.2 太阳能
科学家们曾经提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构想,但是受到经济与技术水平的限制,这项计划所需成本较大,最终没有投入使用。目前对太阳能使用最广的技术是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自然热能为人们提供热水,这一发明大大减少了电力消耗,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率不高,随着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应当在生活上可以优先考虑太阳能。此外,有关太阳能的应用还在研究中,希望这类环保能源能够在生活与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
4.3 地热能
早在20世纪以前,地热能的就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广泛使用,如温泉、温室种植业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有了多种手段来实现对地热能的合理使用,目前地热能还可以用于发电、冬季采暖,这种资源无污染且所需成本低,适合广泛使用。
4.4 风能
风能的使用历史由来己久,人们通过风能发电、行船,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清洁能源。现代技术中,风能主要用来发电,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对风能的开发技术较为落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节能技术的关注力度,这项研究已经开始取得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己经自行开发出上百种风能发电机。这些发明有望在工民建筑工程中合理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方面我们要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并结合工程功能性需求合理选用新材料,不断地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节能技术水平,促使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全面向节能型建筑方向发展,实现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立国.浅谈房屋建筑施工的节能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243.
[2]曹蕾,陈小力.关于建筑节能融入建筑设计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16:14.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差收窄 盈利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利差较大,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证作用。但由于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现在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进行到成熟阶段,利差开始逐步收窄。面对日趋缩小的存贷利差,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日趋加大,促使商业银行思考如何加快转变盈利模式。
一、利差概述
1.存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客户按照约定条件存入银行账户的货币,一定时间内利息额同贷出金额即本金的利率。影响存款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金融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以及中央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利率是指在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率。通货膨胀率、银行业的目标收益率以及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基础利率影响贷款利率的变动。
2.存贷利差
存贷利差是存款与贷款平均利率之间的差额,是银行获取利润的来源。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在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一定浮动权限的利率差额。存贷利差包括名义利差和实际利差,其中更有意义的是实际利差。实际利差是衡量银行盈利的指标,是指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实际利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从公式可以看出,实际利差扣除了不良贷款等因素对银行盈利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出商业银行资金经营管理状况。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差变动的特点与趋势
(一)利差变动的特点
在当前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名义利差的高低,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根据表1,从2007年开始,我国国内货币政策经历了由从紧到适度宽松、再回归到稳健的三次转变。在此期间,中央银行共15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上升至7.47%的高点,后逐步回落到5.31%的低位,目前上升至6.06%的位置。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2%上升至4.14%,接着下降到2.25%,后又上升至3%。从 2008年9月16日至今,存贷利差基本保持在3.06%的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1.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刺激投资、消费和贷款等需求,中央银行采取了将贷款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而存款利率不变的措施。
2.存款利率上浮和存款定期化对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产生影响。在这期间,一共有4次不对称调整,商业银行的名义利差不仅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还出现了近年来的最大降幅,与 2006年的高点相比累计下调了0.54个百分点。
3.2010~2012年,经历了第二次的降息,年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大于年定期存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的调整,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进一步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7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由于2011年上半年加息后存款重新定价造成资金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利差下降。
(二)未来利差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家的政策,自 2013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此次改革政策无疑推进了利率完全市场化。其意义:
(1)融资成本降低,银行对产品定价更具多元化、自主化。
(2)银行竞争加大,企业、居民贷款门槛降低,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完成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推动了利率的完全市场化,这也会引发存款利率的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的松动,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利差将逐步收窄,我国商业银行终将告别高利差的时代。
三、利差收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虽然大型银行在拓展中间业务、实现收入结构转型方面有可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利差缩小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管理能力方面
在利差收窄前,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和以扩大存贷款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可以实现利润的增长。但在利差收窄的趋势下,大型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竞争的冲击,信贷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削弱。而中小型银行没有大型银行的销售渠道和定价能力的优势,随着利差的收窄则无法通过利差来增加银行的收入。
(二)业务创新能力方面
在存贷利差收窄趋势下,依靠经营传统业务的利润增长岌岌可危。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混合经营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导致了金融的“脱媒”。金融行业交叉渗透经营趋势日趋明显,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加大,经营传统业务的利润越来越少。
中资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收取服务费或代客买卖差价的理财业务、咨询顾问、基金和债券的买卖、代客买卖资金产品、收费、托管、支付结算等业务。虽然这些也务不触及银行自有资金、不承担市场风险,但是业务又集中在支付结算等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上,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吸纳型和模仿型创新较多,原创型和再创型较少,较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开辟新的盈利途径。
(三)监管方面
利差收窄向银行监管发起挑战。第一,面对传统业务的收益日趋下降银行务必加快业务的创新,而产品的创新是有风险,面对这些不可知的风险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需要更高要求。第二,银行的竞争愈演愈烈,金融衍生品的交叉,金融秩序的稳定更为艰巨;第三,利差收窄也很可能造成单体银行机构资金流动性困难甚至危机整个银行的营运。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强化危机处,提高监管。
(四)风险管理水平方面
1.一般来说,做好风险的对冲、转移和分散,把风险控制的恰到好处,高风险才能获得高收益。,实质上,利差收窄是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来自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利差空间缩窄,盈利压力加大,商业银行可能更倾向于扩大表内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这会增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同时,目前国内银行同质化经营程度较高,资金同向性强,可能有积聚系统性流动性的风险。所以,稳定和提高盈利能力,拓展获得更高收益的业务,积极地调险的偏好是商业银行必须做的。与此同时,较强的风险的管理能力是更需要具备的,但目前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经验仍有不足,需要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2.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收窄的趋势背景下,经营的风险与环境趋向复杂。由于银行汇率风险增加,可能会使得银行经营风险增加,各类变化相互作用影响。银行汇率风险的增加,可能会引发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许多重大的金融改革是紧密相连的,比如人民币的国际化、资本的项目开放和汇率的市场化等等金融改革。我国的经济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仍然能够保持速度较快的增长,如果在未来利差收窄后,我国国内的利率上升,不能自由浮动的汇率,将可能会导致热钱的加速流入,我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相反地,如果更加放宽我国汇率的浮动幅度,又会导致银行汇率风险的增加,套利行为的复苏和创新,更有可能会使人民币发生较大波动和迅速升值,汇率风险必须控制的恰到好处才能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维护金融秩序。
(五)业务结构方面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中,各中小型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所占份额比高达3.5:4.1,其中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平均所占份额是2.5:1,这也与商业银行依靠信贷规模扩张获取主要利润收入的现状相符。而存贷利差缩小可能会改变上述的业务结构,并给商业银行定价能力提出挑战。而在这其中,不同规模银行的净息差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商业银行由于在营销渠道和议价能力方面的相对优势以及庞大的资产规模基数,使其净息差的收窄程度总体上好于中小银行。
(六)收入结构方面
商业银行主营业务收入分为利息与非利息收入,其中利息收入主要来自银行的利差收入。因此,随着利差减小,商业银行自身的利润状况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会带来较高的相对竞争性,同时降低银行收入过度依赖利差的风险。这就要求银行必须主动地拓展非利差收入业务,改善收入结构,从而降低对存贷款业务、利差收入的依赖。
综上所述,各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相同的,在利差收窄下造成利润被压缩,银行业受利差“保护”的时代已经结束。面对多方面挑战,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已势在必行。
四、在利差收窄趋势下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
(一)加快调整经营模式,从存贷款的传统模式中,向新型营业模式转化。
由于在传统模式中,存贷款都发生于银行。银行成为了一个融资中心。从而想要获得利差收入变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商业交易模式中,银行扮演着交换中介角色,利用资金证券化,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这一做法,有利于银行突破资本约束,继而发展壮大。但是还是会有一些风险是分散不了的;而在商业银行的价值管理这种模式中,银行又扮演着信息中介的角色。银行通过提供信息给客户,从而让客户自主选择的融资方式,比如像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这些业务。这样银行就不必承担市场风险及其信用风险,一切风险由客户承担。
现在,我国经济正在向着结构调整发展中,商业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调整,普遍都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盈利便成为商业银行的大势所趋。
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息,很多国内商业银行并不常使用银行的基本资财,通过依靠科技、互联网、资金以及信誉等方面的长处,以中间人或其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结算、咨询、担保以及其他委托事项,并从其中收取一定费用。
国内商业银行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通过单独向企业收取利率作为咨询费和顾问费,将利息收入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中间业务收入科目下,这种现象在同业存款中也是相似的。
(二)改变传统信贷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和银行业发展的有机协调。
因为伴随着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大规模急速发展,以及企业投资增长的减缓,这使客户的议价能力逐日增强,同时贷款市场间竞争越发激烈,利差收窄后商业银行收益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同时再加之客户对于银行业贷款的需求的逐步下降。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将信贷资源分散开来,改变原有的传统信贷模式,把越来越多的信贷项目投放给一些小规模企业以及绿色生态领域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也可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增速的目标。
为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一下三个方面来改变传统的信贷模式。
1.积极开发新的融资产品,增强网上银行贷款功能,从而拓宽中小企业申请和发放贷款的渠道。
2.开发新型贷款担保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质押物缺乏的问题。加强以商标权、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知识产权等作为抵押、质押工具。
3.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成本,全方位建立分层次委托授权体系和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全面拓展各层次援助创业贷款、各商业领域融资和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租赁等服务,由此可以促进我国实际经济体系的发展和民生问题改善,从而实现银行业利益最大化并促进其加快发展的有机协调。
(三)设立多样化的机构内部监管,提高自我监督管理效率。
1.设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所谓得内部控制制度就是指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管理层,为了保证其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能够尽可能实现,通过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的、 对机构内部各单位和人员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和程序。使之成为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能够抵御利差收窄的完整体系。
2.设立商业银行的同业自律机制
从全国商业银行同业自律机制设立的现状来看,同业组织的公会或协会是为了维护商业银行业公平竞争、共同利益、行业协调和监管的需要自觉建立起来的。这是对央行金融管理的拓展,也是银行业的自我民主管理。故我国商业银行业应积极设立起商业银行的同业自律机制。
3.优化商业银行机构内部人员控制与审计机制
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调控制度,推动银行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各级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集体议事功能,着重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员结构治理。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自我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监管新新的有效性,充分行使自身职能,有效解决银行公司治理问题。
(四)调险偏好,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当今,信贷资产质量和利率市场化之间互相制约、相互影响,这两者显然已经成为全国各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若利率风险一旦转化为信用风险,这现象将会冲击银行业的经营,使其发展变得更加困难。所以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而导致利差收窄问题,商业银行做了以下几点努力。
1.银行业应抓住重点来控制各个领域,其中应该增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管理,提高管理风险能力,加强信贷风险防伪控制的预见性,避免重蹈其他国家利差收窄后银行业信用风险激增的悲剧。
2.银行业在全面调整客户等级结构和银行金融产品的同时,应当要进一步完善多样化的信贷资产管理流程和顾客的信用风险管理,完善审批、委托授权制度,优化地区和各行业政策,由此来配合信贷结构调整的需求。
3.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部门还应该尽快创出新一轮的资产证券化、土地房产权证大众化以及信用保险化等相关政策,诸如此类的相关政策都是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化的流动性而设下的前提。这也是为了应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而创造出来的有利条件。
(五)加快拓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转型。
1.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是业务和客户,所以商业银行必须紧抓并落实这两大基础:首先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深入发展,其次积极调整客户结构,丰富客户资源。
2.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推动商业银行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由“存贷批发型”向“全面综合型”的经营理念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理念转变。实现商业银行走“低资本、低耗用”的特色化经营道路
3.首先要加快拓展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收入趋向多元化,推进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深入发展。其次要加快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布局广度的进一步扩大,争取在证券、基金、保险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存贷利差逐渐缩小、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经营模式,向以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经营模式转变,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作为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逐步丰富和完善客户资源。由此可见,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转型,是商业银行全面改革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兰.存贷利差趋小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策略研究[J].金融学院,2012(6)
[2] 赵国栋.商业银行利差研究[J].财经之窗,2010(1)
[3]陈双成,黄守信.商业银行利差水平与盈利模式研究[J].金融视界,2010(5)
[4]吕铮.中国商业银行实际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R].东北财经,2010(12)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新货币经济学 普惠金融 共享经济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技术变革时代的金融功能演进
从金融角度来说,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已经连续几年冲击着人们的理念和现有金融体系。在“互联网+”与共享经济兴起的趋势下,金融行业同样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起点,我们需要对概念本身进行辨析。无论是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或替代,种种说法背后,似乎逐渐呈现出“伪命题”的迹象。当提到这些概念时,我们脑海中想象的真实内涵,其实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和影响,这里没有“新金融”和“传统金融”,只有在技术影响下不断变化的金融。
进一步来看,我们所谓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概可以用ICT来更加准确地描述。ICT即信息、通信和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英文简称。21世纪初,八国集团在冲绳发表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中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当然,各界对ICT的理解并不统一,通常的理解是ICT不仅可提供基于宽带、高速通信网的多种业务,也不仅是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而且还是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
无论如何,作为当前时代的前沿技术范式,不管从硬件还是软件层面,ICT对于金融运行、金融活动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姑且用“互联网金融”来描述这一变革。但是把历史视线向前和向后追溯,可能会看到技术变革线索下的、更加长远的金融蓝图。例如,在19世纪上半期,股票交易信号的传递,是由经纪人信号站的工作人员通过望远镜观察信号灯,了解股票价格等重要信息,然后将信息从一个信号站传到另一个信号站,信息从费城传到纽约只需10分钟,远比马车要快,这一改变曾掀起了一轮小小的“炒股”热。直到1867年,美国电报公司将第一部股票行情自动收报机与纽约交易所联接,其便捷与连续性才深刻激发了大众对股票的兴趣。186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实现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电缆连接,使交易所行情迅速传到欧洲大陆,纽约的资本交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由此来看,这一时期,对最令人振奋的技术对于金融的冲击,或许可以称之为“电报金融”。再如,2015年1月,谷歌总裁Eric Schmidt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称“互联网将消失”,其含义是互联网将会与我们的生活无缝衔接,成为无处不在的“物联网”,这里面或许同样隐含着对现有技术的重大突破,直到其改变未来的金融活动与金融功能,或许人们会用更加新奇的技术概念来描述对金融的冲击。
可以说,把焦点放到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上面,其意义并不大。当我们谈到这些仿佛带有“魔力”的新范畴之时,无论基于感性还是理性的认识,都应当更聚焦于每个时代的“新技术”对于金融要素(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文化)、金融功能(货币、资金融通与资源配置、支付清算、风险管理、信息提供、激励约束等)带来的“变与不变”。
对金融理论与研究范式的影响
首先,要进行理论追溯的话,关于技术对经济和金融的创新贡献,其理论起点可以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创新视角展开。他提到:“大规模、集群式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和市场运行有着根本性影响。技术创新周期持续影响着社会经济周期和金融结构的变迁。故而惟有充分把握重大科学技术变革及其产业化的基本方向和态势,方可准确解释实体经济以及为其服务的金融体系的种种基本格局性的变化。”我们同意的是,技术对于经济金融影响的本源,始终体现在“创新”二字之上。
作为当前时代的伟大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本身的创新特征包括:共享性、多元性、互动性、即时性。这些特点落到经济层面,已经开始带来深刻的变革。如宏观经济层面:改变了搜寻成本、匹配效应、交易成本、外部性和网络效应;微观经济层面:改变了微观主体的信息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技术进步和治理环境、企业组织的边界;制度经济学层面:在信息高速流动和传播的时代,传统的各类制度规则都遭遇了挑战;伦理经济学层面:原本难以解决的市场经济伦理矛盾,在新技术条件下解决的可行性在上升。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进一步映射到金融层面,我们则看到了:多样性(新型机构、新型业务、新型方法);草根化(直接面对大众需求、低进入成本);“小即是美”(小而专业的金融机构);行业融合(实体经济对金融领域的进入);挑战权威(非标准的行业规则、电子货币),等等。与之相应的理论解释如:市场集中度降低、去中介化、实体经济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一体化、双边交易平台的竞争、货币替代等。
可以说,从理论和方法的不同层面上,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这两大学科体系。举例来看,如下几个研究领域就体现出令人兴奋的探索前景。
现实理论冲击一:新货币经济学研究范式。英国经济学家哈恩在1965年提出:为什么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的过程中会具有真正的价值?即“哈恩难题”。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开始对货币理论缺乏有效的微观基础而感到不满,并且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试图解决。其中,“新货币经济学”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霍尔(Robert Hall)在上世纪8O年代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一种经济分析方法,该方法最初是由费希尔・布莱克(Fischer Black,1970)、尤金・法马(Eugene Fama,1980)及罗伯特・霍尔本人(1982)在其各自的论述中用来解决关于货币经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新货币经济学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方法,是在既有货币理论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主要是电子货币产生和快速发展之后,缺乏理论基础的有效支持,并且主流经济学家沿着传统理论研究路径不断探索。即:如果货币最终消失;法定纸币不再是惟一的交易媒介,并且最终被产生货币收益的由私人部门发行的金融资产所取代;或者货币全面电子化。那么,我们将如何描述一个没有传统货币假设前提的货币经济学?这正是新货币经济学带来的悖论与难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货币政策层面的冲击。在电子货币日新月异的今天,其形式也不断演化,甚至出现了脱离央行控制的网络货币形态。在新技术的冲击下,货币概念、范畴、转移机制都在发生变化。其中,大额与小额、银行与非银行、央行控制与非央行控制,构成了不同形态的货币及货币转移带来的深刻政策影响,这体现在对货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货币乘数,以及存款准备金等制度的冲击。如BIS早在1996年就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认为电子货币可能会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如影响央行控制的利率和主要市场利率的联系。BIS(2004)的调查发现,虽然在一段时间内预计电子货币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但调查中的中央银行都开始密切关注电子货币的发展。BIS(2012)认为非银行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有一定影响,如影响短期利率水平等变量,但央行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保持电子货币与央行货币的紧密联系,从而控制短期利率水平。
现实理论冲击二:引入货币信用的宏观分析。哥特勒(Gertler,1988)指出,宏观经济理论通常隐含地假设金融体系(financial system)顺利地运作,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在总体上忽视信用和金融系统的大背景下,也有少数文献主张信用或者金融体系(银行)十分重要,但将二者在主流宏观理论模型中结合在一起,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事情(瞿强、王磊)。由此,当前宏观经济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就是结合信息时代的来临,如何基于新的技术路径、在宏观分析模型中引入货币和信用。例如,上世纪后期出现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造成经济波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真实冲击(real shocks)的扰动,包括技术进步的速度、制度变化、天气等。这些因素的确可以解释相当部分的经济波动,但是却忽略了金融系统的重要作用。那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否会对熨平周期波动带来新的更复杂影响?是否会使金融系统带来新的周期扰动?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命题。
此外,在宏观分析中如何充分考虑和预测金融危机,也是当前的重要挑战。互联网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如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这一主流分析工具中进一步引入复杂系统仿真、复杂系统与网络结构等,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同样能产生新的风险与危机动因,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如股市的高频交易、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快速传染等。
现实理论冲击三:金融功能的融合。按照传统金融功能理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是互补的关系,同时不同金融子行业之前虽然出现融合倾向,但并未出现大规模混业的趋势。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一格局。首先,新技术使得金融业务的平台化融合成为可能。一方面,互联网加速了混业经营时代的降临。随着将来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程度不断提高,有的机构会越来越专业化,有的可能会转向金融控股或银行控股集团。互联网信息和金融技术飞速发展,一是促进了以支付清算为代表的金融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融合,二是使得网络金融活动同时深刻影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传统业态,并且给其带来类似的风险和挑战,由此,使得涵盖不同金融业态的大金融服务平台在制度和技术上逐渐显现。另一方面,伴随着各类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以数据、信息和渠道为基础的深度融合,融资、投资、支付清算、风险管理、信息提供等不同的金融功能与需求,也逐渐能够融合在一起。从客户角度来看,则是各种各样的、大型或移动版的“金融与消费服务超市型”综合平台。所有这些扑面而来的变化,都使得金融功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难以忽视。
现实理论冲击四:行为金融学的深化。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而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传统微观金融理论的有效市场假说基础遭遇挑战。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和决策规律。长期以来,关于行为金融的一个普遍性批评,就是缺乏合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模型和实证体系。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技术缺乏有效支撑的前提下,无法对于市场主体进行更加细致的信息搜集和实证检验。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带来,这一约束已在改变。
现实理论冲击五:金融发展理论的演变。随着国际经济格局和发展中国家增长模式的日趋复杂,上世纪中后期以麦金农、肖和戈德史密斯等为代表的早期金融发展理论,逐渐在研究方法和现实考察等方面都体现出“滞后性”,无法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新的问题和变化。此后,逐渐出现了几个方面的演变。一则,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上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麦金农和肖等人的观点,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抛开完全竞争的假设,在模型中引入诸如不确定性、不对称信息和监督成本之类的因素,这些都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演变密不可分。二则,许多学者开始从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待金融发展,这些都是传统技术范畴所难以解释的变量。三则,计量验证的兴起也对论证和检查金融发展理论的结论和政策主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土壤。所有这些,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上,都可以看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影响。在信息时代,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适度性、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的概念摒弃或重新应用、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金融竞争与合作等,都提出了诸多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难题和可能性。
现实理论冲击六:金融伦理与普惠金融。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伦理和金融伦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森《伦理学与经济学》(2001中文版),博特赖特《金融伦理学》(2002年),[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2003年),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2004年),安德里斯・R.普林多等《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2007年)等。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金融伦理问题,直到2005年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 Finance System)的兴起,开始提出了金融运行中一直得不到重视的问题,即如何在金融活动中充分体现道德伦理价值。
普惠金融在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被赋予了更加复杂而含混的表述,其核心矛盾问题在于:解决特定对象的资金需求还是其他金融需求?解决资金价格还是资金可得性?优先服务资金需求者还是资金供给者?依靠技术还是制度因素为主?可以看到,从金融服务的信用判断、风险控制、成本与渠道约束等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都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这里既有长期的技术影响,也有短期的制度优化。
现实中的局限性与多重挑战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的金融是在短期内自上而下、经过“顶层设计”而形成的,不是经历长期的、从民间和草根、实体部门而逐渐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我国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把“高高在上”的金融“高富帅”拉下神坛。但是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创造新的金融神话,包括在技术或者是制度层面。
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模式,一定会取得成功吗?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美国为例,到2012年底,其网络直销银行的存款总额达到4430亿美元,虽然增速令人瞩目,但是在美国银行业存款大约10万亿美元左右的总额中,其占据份额仍然有限。与此同时,以ING为代表的网络直销银行,其ROE水平远远低于美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同时,据美国FDIC的统计表明,实际上近年来大银行业务网点并没有减少,相反在城市中心还有所增加。由此,一方面银行业对互联网的重视毋庸置疑,另一方面许多人认定的、对银行物理机构的网络化替代,似乎在技术最快发展的过去20年里,也并未出现,其原因是什么?当然,也有人认为,网络银行在中国面临的特点完全不同,因为我们的金融结构有缺陷,存在难以满足的巨大金融需求。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如果某些互联网金融形态在我国更加繁荣,或许是因为短期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这种变革的持续性究竟如何呢?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为了打破“非此即彼”的逻辑和简单“拿来主义”,而需要深究金融变革与演进的真正情况与内在逻辑。
其次,在技术引发的金融变革之中,传统的势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例如,移动支付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金融技术前沿领域,也是被认为能够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颠覆式影响的重要渠道。然而,据诸多研究表明,在全球移动支付扩张的盛宴中,银行仍然牢固占据着主要份额,再就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还有依托电商平台的支付企业,最后才是单一的支付机构。再比如,当我们被Lending Club上市所鼓舞时,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它可能距离P2P的精神越来越远,逐渐成为大机构和大投资者的舞台;也没有注意到,Lending Club的业务创新实际上依托于与犹他州银行Web Bank的合作,也难以摆脱银行中介的渠道化烙印。同时,前段时间其股价大跌,因为其2014财年亏损3290万美元,而一年前盈利730万美元。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主要是因为随着其营业收入翻番到2.13亿美元,其营销和产品开发成本远超贷款费用。当业务规模超过“小而美”时,这些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否迎来蓬勃的商业扩张性?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讨论这些问题,并非意味着对互联网金融的悲观主义,而是希望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带来的金融变革,避免陷入新的投机、泡沫或狂热。因为,符合大势所趋,并不意味着当下一定正确。同时,无论是传统机构还是新兴组织,都在面临新技术的快速变革,短期内新兴组织“船小好掉头”,大机构更加“笨重难转身”,但在中长期的“赛跑”中,二者最终都会在面对挑战中获得其合理的功能定位。在技术变革导致金融混业常态化、机构组织边界模糊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金融功能、业务和产品的变化。
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金融更加深刻的冲击,我们认为还是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如信息提供、支付清算等,尤其是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信息管理,对于优化金融产品定价和提高金融交易的匹配效率,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此外,对于资金和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领域的挑战,还远没有呈现出颠覆性特征。而就资金和资源配置本身来说,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直接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远大于对间接金融体系的冲击,并开始改变着资本市场结构、定价机制、交易行为等。
当然,在中国所面临的环境与美国并不相同,新技术带来的金融业变革,与金融市场化所带来的影响,都混杂在一起,使人难以看清其本质。但不管怎样,衡量金融变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包括能否真正改变结构性金融供求失衡和期限错配;强化对弱势部门和主体的金融支持;有效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环境;打破刚性兑付前提下的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市场竞争性提升与风险有效控制等。在此原则基础上,需要对技术所引起的金融效率、成本、风控的变化,与具有弥补市场缺损和制度套利型的创新区分开来,以此确定分别基于长期或短期视角的应对策略与监管思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所谓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价值,都建立在“金融有益社会”这一命题上。与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所希望的以金融民主化来打造美好社会有所不同,美国金融年会(AFA)主席Luigi Zingales在2015年初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另一面,即在主流经济学对该命题给予肯定的同时,社会公众是否会给出不同答案,以及在实证研究中或许会犯经验主义、先验主义的错误。之所以讨论这个,是因为笔者期望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各种似乎确定无疑的命题,而非陷入简单的比较借鉴或固定思维,这也符合互联网信息时代带来的开放性、多元化特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基于中国视角,这或许可以提示我们,金融的重要性可能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光鲜和眩目。一方面,我们不能忘记金融所依托的实体部门本身,而陷入全民“搞金融”的热潮;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根源不在于金融自身,而是财税体制、收入分配、政府与市场关系等老生常谈的问题,缺少了这些制度性的“水利设施”,“金融之水”的灌溉也无法真正顺畅。
参考文献
瞿强、王磊,2012,《由金融危机反思货币信用理论》,《金融研究》,第12期。
张晓朴、朱太辉,2014,《互联网金融推动理论创新》,《新世纪》,第43期。
杨涛、程炼,2015,《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Luigi Zingales,《金融有益于社会吗?》。
BIS, 1996, Security of Digital Money, 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Working paper.
BIS, l996,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Ba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oney, Working paper.
BIS, 2004, Survey of Developments in Electronic Money and Interact and Mobile Payments, Working paper.
BIS, 2012, 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 Working paper.
Eugene Fama, 1980, "Banking in the theory of financ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Fischer Black, 1970, "Banking and Interest Rates in a World without Money: the effects of uncontrolled banking", Journal of Banking Research.
Gertler, Mark, 1988,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Economic Activity: an Overview",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3), pp.559-588.
关键词:线性代数;数学建模;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824(2013)01008804
0 引 言
《线性代数》是许多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它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工具。学好《线性代数》,再加上《高等数学》和《概率论》,对于培养工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大意义。”[1]由于课程本身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很多学生掌握不好,以至于影响了后续数学课程甚至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加上《线性代数》课时的限制、内容的调整,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线性代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2]。
1 《线性代数》教学现状
《线性代数》现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大多重理论,轻应用,重公式推导,轻数值计算,忽略了概念、原理和模型的实际意义,使得学生在学完《线性代数》这门课程后,往往只会套用解题,并不知道《线性代数》在哪些领域应用,如何应用。当前,《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现状如下[35]。
1)学时不足,教学任务重。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时量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线性代数》有广泛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领域,其本身系统性很强,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有理论课、习题课和实验课等。事实上,很多工科学校为了保证专业课的学时,《线性代数》学时往往只有48学时或32学时,甚至24学时。在加上节假日耽搁部分,授课学时严重不足。很多定理、性质无法证明,学生感觉学习《线性代数》就是在强制灌输性质和定理,不知道内在联系,极大地挫败了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积极性。
2) 定理定义多,学习非常难。
由于《线性代数》课程中概念多、定理多、性质多,且公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定理和性质,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都偏重课程自身的理论体系,强调《线性代数》中的基本定义、定理及其证明,忽视对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其弊端是造成学生只是不停地被动接受课本的理论知识,陷入复杂的《线性代数》理论体系中,感觉非常吃力,根本无心了解学习《线性代数》的用处,更谈不上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临时抱佛脚,缺乏学习的源动力。
3)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下降。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逐年下滑。原因在于扩招后部分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教师往往被动地降低教学要求,放宽学生过关的难度,有的学校甚至通过控制考试及格率来保证学生的毕业率和授位率,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保证,同时挫败了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加上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和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爱学,学习效果差。另外,由于生源质量下降,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找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特别是《线性代数》这类的抽象课程,学生如果不能进入其意境,教师往往感觉是在唱“独角戏”,师生互动严重缺乏,久而久之,教师也产生教学的“滞性”,对原本应该生动的课堂失去激情,直接影响部分优秀学生对《线性代数》课程的思想、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最终导致大面积学生厌学。
4)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意。
当前,国内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维持原有教材体系,很少结合信息技术来编写教材。教学内容基本没变,但学时却相对减少,48学时要介绍《线性代数》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空间、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线性方程组和二次型等。多少年来,这些教学内容几乎不变。信息技术发展,带来计算速度的大大提高,如何结合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编写信息时代下,融合计算技术的《线性代数》教材和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是《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通过介入信息技术和科学计算手段,才能很好地激活《线性代数》蕴含的本质,直观高效地将《线性代数》的定理、性质和算法等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
5)社会价值导向出现扭曲。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学习和就业的压力。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到来,同学们更看重学习的眼前价值。但从数学的教育功能来讲,数学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基础性和人文性完美统一的科学,它是理工科专业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石。但是,受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大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非常普遍,更热衷于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专业课程,而忽略数学功底的修炼,从而导致学生在后继专业课程学习时后劲不足,特别是在考研浪潮中,无法发挥数学课程的优势,进而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缺乏逻辑推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由此看出,《线性代数》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面临如此重要的教学工作与高等教学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新环境,《线性代数》信息化教学必须加强,以适应新的需要。
2 《线性代数》教学改革与实践
《数学建模》课程是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创新模式,它是数学与计算机发展的产物。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数学主干课程的教学,进一步推进了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5]。针对现行《线性代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多年《线性代数》的教学经验与《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的成功经验,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线性代数》的教学中,提高《线性代数》的教学质量。我们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数学建模》培训和《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积累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6]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问题驱动的学习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2)模块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对模块知识的针对性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3)案例教学。《数学建模》中的案例教学不仅目的清楚,而且能够清晰地给学生展示学习知识并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换位教学。我们在《数学建模》教学中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结果,同时台下的同学对该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最后做点评,这样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可以培养学生完整思考问题的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实验教学内容。
从《线性代数》课程的理论角度看,国内外教材都包含有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等,个别教材还会安排线性变换等内容。为了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论知识,特别是实际运用中,数据在高阶行列式、高阶矩阵中的计算、解线性方程组、正交变换等,如果只要求学生用笔算,既费时又易错,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可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实验课,专门针对实际问题、实际数据,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数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用软件或编程来计算结果,合理应用数学软件来完成繁杂的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
2)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
《线性代数》的定义、定理、性质非常多,而且抽象,如果我们一一罗列并证明,学生会感觉非常吃力,非常枯燥。我们以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来进行《线性代数》教学,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问和引导学生下结论等方面。引导学生提问体现了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主动性,如果学生能够对学《线性代数》有兴趣,能主动地学习《线性代数》知识,那么学好《线性代数》就有了基本的保证。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在较主动的地位呢?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积极地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在我们的《线性代数》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提问题的目的是要在已知的概念上提出能揭示《线性代数》规律性的,能启发学生认知《线性代数》知识内部联系的,能驱动课堂教学的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认知抽象的、深层次的新概念、新思想的目的。利用学生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自己的问题,剥去抽象概念的层层外衣,露出概念的本质性内容,让学生最终认识知识的内涵本质和规律性。总之,一堂出色的《线性代数》课应该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问题驱动教学方法,主讲老师绘声绘色地引导和讲演,能让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7]。
3)更新教育观念。
数学教学一定要打破旧教育观念的束缚,以传授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为主。要相信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和数学专业的学生一样,有能力接受数学思想,理解数学原理,不要人为地把他们排斥在数学思想的大门之外。因此,一方面我们在《线性代数》课堂上不但要讲概念、公式和算法,还要花力气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原理,掌握数学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告诉学生《线性代数》的重要性,强调这是他们今后从事专业工作中会用到的基本数学知识。
4)换位教学。
《线性代数》与《数学建模》课程不仅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方面有一定的差别,而且《线性代数》还缺乏《数学建模》课程的很多灵活性,特别是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线性代数》教学极为缺乏。因此,我们借用《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思想,在《线性代数》课堂上,既要有系统地讲解,又要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问题驱动模式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在《线性代数》课堂上,我们尝试采用“换位教学”模式,即可以提出一些较为有引导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下去思考,然后在下次上课时,让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观点,并让台下的学生判断其讲解内容的正确性。这样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当同学们听其他同学讲解时非常安静,然后又热闹地讨论,指出别人的问题或虚心请教别人,经过一番争论后,同学们又会集中精力听取老师的点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课堂形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们常显得非常自信,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时还能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这一措施对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从实例入手,由学生找出数学问题;或者以某个实例为基础,建立与《线性代数》有关的数学模型,介绍怎样用《线性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课程内容,我们可以先讲解关于矩阵背景的案例,进一步说明《线性代数》知识的重要作用及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矩阵概念,进行矩阵运算,分析矩阵的性质。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让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例介绍,特别是对一些真实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介绍,对传统内容的应用性问题进行更新和充实,增加某些工程问题中的应用题(比如通信规划、经济管理和人口理论等),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信息化教学。
在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很多复杂的计算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以便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抽象理论以及复杂运算的结果。为此开发相关教学软件和系统是《线性代数》教学的重要辅助项目[8]。在开发《线性代数》软件或系统时应融合《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注重《线性代数》模型的思想和数学方法。我们认为,信息化教学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应该体现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知识脉络等方面。
首先,凝练《线性代数》的基本思想,探索问题的背景和数学模型,让学生从基本模型中导出基本理论。因此,《线性代数》的信息化教学必须把基本思想与基本模型作为课程的核心。其次,针对《线性代数》的内容,需要确立哪些内容该用启发式教学法,哪些内容该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哪些内容适合用换位教学方法,哪些内容适合于课件教学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理解。最后,建立《线性代数》的知识脉络库,开发人机交互界面的《线性代数》系统,学生任意地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点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能够有效地匹配给学生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这相当于为学生找到一位极富经验的老师在给他们进行释疑解难,让学生避免复杂的运算过程而直接看到运算结果,更为有效地领会到《线性代数》的真正魅力。
3 结束语
《线性代数》是大学数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如何提高《线性代数》的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问题。近些年来,《数学建模》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数学建模》竞赛的成功举办,让《数学建模》成为高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其魅力是显而易见的。《数学建模》思想和建模方法已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技术领域中,社会的各项改革工作对人们的数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线性代数》对工科类、经济类学生是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的非学不可的基础课程,我们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程并对该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尝试,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客观需要,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推进《线性代数》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参考文献:
[1] 黄玉梅.非数学专业线性代数实践性教学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5(6): 201205.
[2] 任登鸿, 熊德斌. 线性代数信息化教学本质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7(12):171172.
[3] 张鹏鸽, 高淑萍,马建荣. 对比国外优秀教材探索我国线性代数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 大学数学,2010,26(sup1):132135.
[4] 王秀琴. 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线性代数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 工程数学学报, 2005, 8(12): 8994.
[5] 王军霞, 黄娟. 将数学实验融入线性代数的教学[J]. 数学教学研究, 2011, 30(2):4852.
[6] 张清华.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6(sup): 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