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范文

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第1篇

“教是为了不教”,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初中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

一、指导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学生的意志、毅力与成年人有区别,应克服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跟进的心理,指导学生讲究阅读的先后,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首先,阅读的内容由课内逐步向课外延伸。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中、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在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文章,由语言文字带他们进行时空的穿梭,领略风土人情,遨游艺术殿堂,充分感受祖国文字的奇妙与伟大。平时还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其次,阅读的时间,要见缝插针,要挤时间阅读。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允许学生将课外书籍带到学校,“早读”除了要求朗读所学课文外,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要求学生每日保证40分钟的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黄金时间,更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布置学生阅读。

二、指导有效的阅读方法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最主要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跳读:有选择地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则需要用精读的办法。

三、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当前,不少学生读书,大都是读而不标,读而不注,读而不写,读而不摘。这样下去,即使读再多的书,也只是走马观花,收获不会很大。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巩固加深课外阅读效果的良好方法。读到好的文章,对重点段落圈点批注,摘录有关的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摘抄。如抄精彩词语,优美名段,格言警句等,为读书作文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二是列提纲。如写出阅读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情节,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写读后感。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

第2篇

论文摘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润,而孩子的大量阅读主要在课外完成,这就要求每一个家长要尽量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有益引路人。家长言行引导,使孩子爱上阅读;引领孩子的课外阅读,使阅读更持久;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成就孩子的未来。

“当审视生命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总有一股力量在左右着人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一个人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不仅仅是读狭义的教科书,而是读一切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素养书籍’。让孩子们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这不仅是老师、更是家长送给孩子们的一件终身受用的礼物。”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而到了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字数量急剧增加,校内完成不了的任务就必须由家庭来承担。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需要家长在一旁加以指点,这给亲子阅读提供了机会。

一、家长言行引导,使孩子爱上阅读

孟母的行为启迪我们,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千方百计营造最有利的环境。同样,我们作为家长也应该为孩子的阅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场。

父母读书多的家庭,孩子也爱读书,这几乎成了规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言行自然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喜欢读书的人一辈子不寂寞,不爱读书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

家长不妨可以设计家庭书架、阅读空间、读书座右铭、阅读成果展示台等等,让孩子的房间不仅是休息玩乐的天地,更是读书的好地方。再次,节假日多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安排更多的时间带孩子去读书的场所,这些地方特殊的读书氛围就像气功的“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场效应”。还要在平时留心孩子的交友,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和爱读书的同伴来往,同伴的言行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

二、引领孩子的课外阅读,使阅读更持久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亲子阅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学习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懈地坚持下去,实现量变到质变,更需要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不能一曝十寒,半途而废。只有孩子想读、能读、爱读,才能培养起孩子稳定的、持久的课外阅读兴趣。时刻记住家长的终极阅读目标,如果孩子渴望阅读,那么家长就完成了人生中的一项重要使命。

故事是孩子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熟悉世界的门户。课外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渗入,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能力。

给孩子念书,教孩子阅读不仅仅在于训练他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另一重要方面是,他们的性情和志趣可以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同孩子一起看书,还可以调节家庭气氛,使孩子充分地感受母爱。 转贴于

三、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成就孩子的未来

帮孩子选择好书,选择杂书。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家长可以在家里孩子容易走到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头放着有趣的童话,安徒生或格林或中国童话都可以;有比较简易的世界历史、地理、名人传记、昆虫世界、水族介绍等,当然《金银岛》《格列佛游记》、童诗也是可以的,让他随时有机会就拿起来,开始读,发现了一个吸引他的世界。

孩子自发地爱书的时间极短,七八岁到十二三岁之间,他对文字只是单纯地好奇和喜爱,不能从唾手可得的书籍中得到启发满足,过了这个阶段,他的心思便要被许多其他东西所吸引,他的身心会被许多成长的烦恼所占据,父母能帮他建立的一个阅读启蒙,以及可能的终身读书习惯的机会,大概也就从此失去了。幼年曾因为偶然得到的一册《水浒传》而开启了他日后对中国小说的钻研;鲁迅因为一册《山海经》,从此不能忘情于神话世界的迷人。很多伟人在艰苦的童年都曾因为得来不易的几册书,丰富了他们的成长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方向,甚至造就了他们未来的志业。现代父母不需要多少花费就可以提供孩子这些伟人曾经梦寐以求的阅读环境,何乐不为呢?

应当指出,为了提高课外指导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多读,只有自己是家庭教育读物的读者,才能成为指导者;其次,要加强计划性,明确各个时期的指导重点,鼓励学生在节日假期多读一点课外书,丰富课余生活。

最是书香能致远,让读书支撑孩子的文化生命,让书香浸润孩子的美好童年,让他们踏上幸福的人生之旅。这是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衷心期盼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课外 阅读 指导 

“当审视生命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总有一股力量在左右着人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一个人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不仅仅是读狭义的教科书,而是读一切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素养书籍’。让孩子们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这不仅是老师、更是家长送给孩子们的一件终身受用的礼物。”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而到了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字数量急剧增加,校内完成不了的任务就必须由家庭来承担。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需要家长在一旁加以指点,这给亲子阅读提供了机会。 

一、家长言行引导,使孩子爱上阅读 

孟母的行为启迪我们,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千方百计营造最有利的环境。同样,我们作为家长也应该为孩子的阅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场。 

父母读书多的家庭,孩子也爱读书,这几乎成了规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言行自然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喜欢读书的人一辈子不寂寞,不爱读书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 

家长不妨可以设计家庭书架、阅读空间、读书座右铭、阅读成果展示台等等,让孩子的房间不仅是休息玩乐的天地,更是读书的好地方。再次,节假日多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安排更多的时间带孩子去读书的场所,这些地方特殊的读书氛围就像气功的“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场效应”。还要在平时留心孩子的交友,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和爱读书的同伴来往,同伴的言行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 

二、引领孩子的课外阅读,使阅读更持久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亲子阅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学习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懈地坚持下去,实现量变到质变,更需要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不能一曝十寒,半途而废。只有孩子想读、能读、爱读,才能培养起孩子稳定的、持久的课外阅读兴趣。时刻记住家长的终极阅读目标,如果孩子渴望阅读,那么家长就完成了人生中的一项重要使命。 

故事是孩子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熟悉世界的门户。课外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渗入,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能力。

给孩子念书,教孩子阅读不仅仅在于训练他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另一重要方面是,他们的性情和志趣可以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同孩子一起看书,还可以调节家庭气氛,使孩子充分地感受母爱。 

三、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成就孩子的未来 

帮孩子选择好书,选择杂书。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家长可以在家里孩子容易走到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头放着有趣的童话,安徒生或格林或中国童话都可以;有比较简易的世界历史、地理、名人传记、昆虫世界、水族介绍等,当然《金银岛》《格列佛游记》、童诗也是可以的,让他随时有机会就拿起来,开始读,发现了一个吸引他的世界。 

孩子自发地爱书的时间极短,七八岁到十二三岁之间,他对文字只是单纯地好奇和喜爱,不能从唾手可得的书籍中得到启发满足,过了这个阶段,他的心思便要被许多其他东西所吸引,他的身心会被许多成长的烦恼所占据,父母能帮他建立的一个阅读启蒙,以及可能的终身读书习惯的机会,大概也就从此失去了。幼年曾因为偶然得到的一册《水浒传》而开启了他日后对中国小说的钻研;鲁迅因为一册《山海经》,从此不能忘情于神话世界的迷人。很多伟人在艰苦的童年都曾因为得来不易的几册书,丰富了他们的成长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方向,甚至造就了他们未来的志业。现代父母不需要多少花费就可以提供孩子这些伟人曾经梦寐以求的阅读环境,何乐不为呢? 

应当指出,为了提高课外指导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多读,只有自己是家庭教育读物的读者,才能成为指导者;

其次,要加强计划性,明确各个时期的指导重点,鼓励学生在节日假期多读一点课外书,丰富课余生活。 

最是书香能致远,让读书支撑孩子的文化生命,让书香浸润孩子的美好童年,让他们踏上幸福的人生之旅。这是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衷心期盼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