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籍测绘图解法范文

地籍测绘图解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籍测绘图解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籍测绘图解法

第1篇

地籍测绘的基本要求、房产测绘的基本要求,不动产测绘包含着地籍测绘、房产测绘。首先我们要对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基本要求应了解;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地籍图。地籍图、地籍数据和地籍表册通过特定的标识符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不动产 ; 地籍;房产;测绘

1、是地籍测绘的基本要求

1.1根椐地籍管理要求,确定地籍测绘方案。地籍测绘是为获得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具体内容如下: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2)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薄册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1.2根椐地籍测绘方案运用不同类型控制网的作用,选择控制网布设方案,确定地籍控制施测方法。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图件的数学基础,是关系到界址点精度的带全局性的技术环节。它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的范围大小、测区内的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及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要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地籍控制网点不但要满足测绘地籍图需要,还要以厘米级的精度(城镇)用于土地权属界址点坐标的测定和满足地籍变更测量的需求。地籍基本控制网的种类:各等级三角网、各等级三边网、各等级边角网、各等级GPS网。

1.3根椐地籍管理要求,选择用于用地籍调查的基础图(调查工作底图)的种类和成图的比例尺,确定成图方法。工作底图一般为1:5000或1:10000的地形图或摇感影像图。成图方法一般为数字测图的成图方法、摄影测量方法、遥感的方法。

1.4根椐地籍项目测绘要求,选择地籍测绘方法,实施地籍(地形)要素测量。成图方法一般为数字测图的成图方法、摄影测量方法、遥感的方法

(1)界址点。包括各级行政界址点和土地权属界址点。不同等级的行政境界相重合时只表示高级行政境界境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点和线。当土地权属界址线与行政界线、地籍区(街道)界或地籍子区(街坊)界重合时,应结合线状地物符号突出表示土地权属界址线,行政界线可移位表示。(2)地籍要素编号。包括街道(地籍区)号、街坊(地籍子区)号、宗地号或地块号、房屋栋号、土地利用分类代码、土地等级等,分别注记在所属范围内的适中位置,当被图幅分割时应分别进行注记。如宗或地块面积太小注记不下时,允许移注宗或地块外空白处并以指示线标明。(3)土地位置。由行政区名、街道名(或地名)及门牌号组成。土地权属者名称:选择软大宗地注记土地权属者名称。

1.5根椐地籍测绘项目要求,在正确的权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面积测算,明确权属范围,保证精度。正确的权属资取决宗地权属调查的质量。面积量算,一般是一多层次的水平面积测算。例如,一个行政管辖区的总面积、各宗地面积,各种利用分类面积等。面积量算方法比较多,但概括起来无非两种:即解析法面积测算(简称解析法)、与图解法面积测算(简称图解法),面积测算方法的选择主要由面积测算的精度要求决定,目前由于整个测量技术水平的发展,地籍图已基本上是数字化图。

1.6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水准越来越高,图解法已基本淘汰不用了所以解析法已成为面积量算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应对地籍的精度、原则、图边处理、检查和验收等了解

(1)绘制精度主要指图上绘制的图廓线、对角线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的展点精度,通常要求是: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图廓点、坐标格网点和控制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1mm。

(2)基本精度测绘,地籍图的基本精度主要指界址点、地物点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

(3)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地籍图上地物的综合取舍,除根据规定的测图比例尺和规范的要求外,还必须首先充分根据地籍要素及权属管理方面的需要来确定必须测绘的地物,与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无关的地物在地籍D上可不表示。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地物(如房屋、道路、水系、地块)的测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和规程在技术设计书中具体指明。

(4)图边的测绘与拼接测绘,为保证相邻图幅的互相拼接,接图的图边一般均须测出图廓线外5―10mm。地籍图接边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点位中误差的2 倍。小于限差平均配赋,但应保持界址线及其他要素间的相互位置。避免有较大变形,超限时需检查纠正。如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技术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则无接边要求。

(5)地籍图的检查与验收

为保证成果质量,须对地籍图执行质量检查制度。测量人员除平时对所观测、计算和绘图工作进行充分的检核外,还需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建立逐级检查制度。图的检查工作包括自检和全面检查两种。检查的方法分室内检查、野外巡视检查和野外仪器检查。在检查中对发现的错误,应尽可能予以纠正。如错误较多,则按规定退回原测图小组予以补测或重测。测绘成果资料经全面检查认为符合要求,即可予以验收,并按质量评定等级。技术检查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技术规范。

2、是房产测绘的基本要求,

2.1 根椐房产管理需求选择房产项目的测绘方案,房产测量的任务就是对房屋本身以及与房屋相关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测量调查和绘图工作;对土地及土地以上人为的、天然的荷载物进行测量调查和绘图工作,对房地产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利用状况等进行测定,调查或绘制成图的工作。它主要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以及成果资料检查与验收等基本内容。

2.2根椐房产测绘方案,运用不同类型控制网的作用,选择布设方案,确定施测方法。房产平面控制测量属于房产基础测量。其目的是为了整个房产测绘工作提供一个准确的控制框架和定位基准并控制误差累积。它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三点:a为房产要素测量提供超算数据;b为房产分幅 、分丘图测绘提供测量控制和超算数据,c为房产分幅 、分丘图变更测量和修测补测提供超算数据。布设方案和施测方法同地籍控制测量。

房产图是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基础资料,它全面反映了土地和房屋基本情况和权属界线,是房产测量的主要成果。按房产管理的需要,房产图可分为分幅房产平面图(以下简称分幅图)、分宗房产平面图(以下简称分宗图)和分户房产平面图(以下简称分户图)。分幅图是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是测制分宗图和分户图的基

原则上,分幅图是在已有地籍图的基础上加上房产调查的成果制作而成的,也可以以地形图为基础测制分幅图,还可以单独测绘分幅图。分幅图上主要表示房产管理需要的各项地籍要素和房产要素,如控制点、行政境界、宗地界线、房屋、房屋附属设施和房屋维护物、宗地号、幢号、房产权号、门牌号、房屋产别、结构、层数、房屋用途和用地分类等。这些内容要根据调查的资料以及相应的数字、文字和符号在图上加以表示。分宗图是分幅图的局部图件,是绘制房产权证附图的基本图。分宗图测绘的有关规定分宗图是分幅图的局部图件,它的坐标系与分幅图的坐标系一致;比例尺可根据宗地图面积的大小和需要在1:100―1:1 000之间选用;幅面大小在32―4开之间选用。分宗图可在聚酯薄膜上测绘,也可选用其他图纸。分宗图是房屋产权证的基本图。分宗图的测绘精度要求是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不超过0.5mm。

分宗图测绘的内容和要求

(1) 分宗图除表示分幅图的内容外,还表示房屋产权界线、界址点、挑廊、阳台、建成年份、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宗地界线长度、房屋长、墙体归属和四至关系等房产要素。

(2) 房屋应分栋丈量边长,用地按宗地丈量边长,边长量测到0.01m,也可以界址点坐标反算边长。对不规则的弧形,可按折线分段丈量。

(3) 挑廊、挑阳台、架空通廊,以栏杆投影为准,用虚线表示。

2.3根椐房产测绘项目,选择权属调查方法,实施房产要素测量。权属调查方法较简单,类似地籍调查。房产要素测量分为:界址测量、境界测量、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测量。要清楚其等级要求和施测内容。

2.4 根椐房产测绘项目的需要,选择房产图的种类和成图比例,确定成图方法。房产图的一般选用1:500―1:1000比例尺。按房产管理的需要可分为分幅平面图(简称分幅图)、房产分丘平面图(简称分丘图)和房屋分户平面图(简称分户图)。成图方法一般为:数字测图的面图方法、摄影测量的方法、遥感的方法。

第2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 补测方法 精度要求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41-2

0引言

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及用途等,并用文件、数据、图件和表册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地籍测量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即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权利的测绘,城镇地籍图是县级国土管理工作的基础, 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使土地的利用和权利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适时更新,且不可能人为地固定更新周期,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变化情况,日常的地籍图补测是保持地籍系统现势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漳平市城区地籍图于2008年施测,2009年全面完成,由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推进,每年均出现一些新宗地需要更新,因财力、技术等原因,无法年年更新城区地籍图,补测宗地面积小,分布散,如何采用简易的补测方法,能够达到地籍测量精度要求,又节省财力,是基层测量工作者需要探索的现实问题。

1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1)地籍控制测量是在国家等级控制或城市等级控制等基本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控制点,为实测地籍图和界址点做好准备。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0.05m; 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0.05m。

(2)地籍要素测绘:主要包括界址点、线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建筑物和永久性构筑物,地类界和保护区界线。在此基础上绘制地籍图,进行宗地的面积计算。

界址点对相邻图根点点位误差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对相邻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

2地籍图的补测方法

地籍图补测是依托规模化地籍测量的控制成果、符合精度要求的界址点坐标成果,对新增的宗地、界线变化的宗地界址点测绘的过程,并在地籍图上变更、修正,根据补测宗地位置(内插宗地、外扩宗地)情况,按照补测精度不低于原图精度的原则,选择不同的补测方法。

(1)内插宗地:指原可通视的相距50米(一个钢尺长)以内两相邻宗地间新增加的宗地地块,在检查两相邻宗地界址点间距无误后,常用图解勘丈法、部分解析法补测新增宗地界址点。

①图解勘丈法(适用规则图形小面积宗地,界址点为墙角、围墙角等建筑物特征点或建筑物特征点外偏一定距离):采用经检定合格的手持激光测距仪野外勘丈新增宗地建筑物特征点全部边长、建筑物特征点与原宗地相邻界址点距离,根据实测数据绘制新增宗地与相邻宗地相对平面位置图,以相邻原宗地界址点为基点,利用南方CASS绘图软件测站改正程序功能,将新增宗地与相邻宗地相对平面位置图纠正到原地籍图坐标系统,展绘新增宗地界址点。

②部分解析法(适用不规则图形宗地,应注意精度控制):采用解析法勘丈新增宗地与原宗地界址点通视的界址点距离,再用图解法勘丈新增宗地其他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以原宗地界址点控制新增宗地,以解析法勘丈的界址点为基础展绘出新增宗地部分界址点,再依据图解法测定的宗地位置、形状,对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校核后展绘新增宗地,补测成图。

(2)外扩宗地:指新增宗地仅与原地籍图宗地一侧相邻,或与原宗地距离较远(不通视),常用RTK引测图根控制点、全站仪直角坐标法补测新增宗地界址点。

①RTK引测图根控制点:在合适的地点架设基准站,在新增宗地附近选择原图已知首级控制点求取参数,在新增宗地附近设置可通视的图根点,采用三脚架对中RTK移动站,求取引测的图根控制点平面坐标值。

②全站仪直角坐标法(坐标测量法):在已知点上安置全站仪,输入已知点坐标,后视另一个已知点,输入坐标值,观测或支站观测新增宗地特征点或界址点,直接获取特征点或界址点坐标值,展绘新增宗地,补测成图。

3地籍图补测方法精度分析

3.1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对宗地面积精度的影响

宗地面积的量算是利用界址点坐标来完成的,则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对宗地面积的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宗地面积一定时,宗地面积精度随着界址点点位中误差的增强而减弱;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一定时,宗地面积精度随着宗地面积的增强而减弱。

3.2图解勘丈法精度

我国现行地籍测量规范要求最大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0;激光测距的误差仅由仪器本身的精度决定,而我们使用的喜利得PD系列手持激光测距仪测距0.2m―70m,测量精度±2mm,因此操作误差成为测距的主要误差,操作误差主要来源于对点误差、倾斜误差,对点误差属偶然误差,倾斜误差与倾角成正比,相对误差=(1-cosA)/ cosA,当倾角3°时,测距相对误差约1/700,当倾角1°时,测距相对误差约1/6700,如果测距作业时,保持管水准器气泡居中,测距精度完全可以达到我国现行地籍测量规范要求。

3.3部分解析法精度

由于宗地图中相邻界址已经丈量,虽然存在由解析法和图解法坐标反算出的相邻界址点距离与丈量距离不一致现象,但只要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对相邻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符合地籍测量规范要求,新增宗地在相邻界址点的控制下,通过平差,其与原宗地界址点间距误差及界址点对相邻地物点关系距离误差将减少,可以满足地籍测量规范要求。

3.4全站仪直角坐标法精度

在图根控制点引测达到地籍控制测量精度基础上,采用2″级全站仪直角坐标法测量界址点坐标,与地籍碎部测量一样,可以满足地籍测量规范要求。

4优化界址点测量精度的方法

(1)手持激光测距仪测距:严格操作方法,保证测距时管水准器气泡处于居中状态,两次测距读数,避免粗差,两次较差符合规范要求时,取平均值。

第3篇

关键词:房地产测绘;地籍图;宗地图

Abstract: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as a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strong work, it as issued by the real estate ownership and use right legal map, obviously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accuracy than topographic map surveying and mapping accurac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the cadastral map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the Pope mapping and discuss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ounterparts.

Keywords: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Cadastral map; Pope map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籍图测绘技术

地籍图是明确宗地与宗地之间的关系、宏观管理土地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是地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实践,对于地籍图测绘方法,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利用原有地形图按地籍勘丈数据编绘地籍团、用平板仪直接测绘地籍图以及用解析法或部分解析法实测地籍图。从测绘效果来看,笔者认为在测绘地籍图时可根据财力、技术力量、仪器装配、原有图件、测区地形等条件酌情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合本地的测图方法。若限于条件而采用部分解析法或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则在变更地籍测量时应尽量采用解析法,以期使地籍数据的精度逐步提高。

(1)解析法。其是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对每宗地四周全部界址点标定编号后,逐一实测各界址点及重要地物点的坐标。由于每一点都有实测坐标,因此可随时根据需要,展绘不同比例尺的地籍图。同时,可利用计算机及辅助系统对野外实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地籍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自动绘制地籍固。实践证明,在新兴城市、城镇新建区和工业开发区,采用解析法具有精度高、便于计算机管理和自动绘图等优越性。因此,在上述地区适宜用解析法测绘地籍图。

解析法应先布置密度较大的地籍控制网,并配备经纬仪和短程测距仪或电子速测仪(全站型仪器)来实测各界址点的坐标。对于街坊所有的界址点,应尽量直接在野外设站测定;对于宗地内部无法设站测定的界址点,可按解析几何方法求得解析坐标值,但必须进行检核;对于宗地内部建筑物的主要特征点,应尽可能在测定界址点时一并测定。采用解析法测绘地籍图,目前可通过利用计算机绘图,通过在野外测得所有界址点和地物点的坐标后,把这些坐标值以及有关成国信息通过数据通讯传送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自动绘制地籍图。

(2)部分解析法。对于在老城区、建筑密集区,由于界址点增多、街坊内部界址点难以测定等原因,全部用解析法具有一定的困难时,可采用部分解析法。将测区内的每一个街坊用导线的形式布置控制网,实测街坊界址点的坐标。首先特这些具有实测坐标的解析点展绘到图上。由于一些街坊内部的界址点和地物点没有实测,就需要用装绘法在图上绘制出这些点位。装绘法是根据周围已展绘的界址点及图根控制点,利用勘丈数据,用三角板、圆规、三棱比例尺等绘图工具,按照离交会法、截距法、宜角坐标法等几何关系作图。

尤其是对于实测坐标的解析点较少,实测点所包围的待装绘的面积较大,则不仅要装绘地物点,还要装绘街坊内部的部分界址点,因而装绘难度较大。一般应按照先易后难、先外后内、先界址点后地物点、先规则图形后任意图形的次序进行。尽可能用装绘条件较好的点把大块装绘区划小,然后分片装绘。装绘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可根据距离、方向按比例调整,否则要进行野外勘丈复核。部分解析法具有精度较高、速度较快、比全解斩法易于实施等优点,但它也具有精度不够均匀等缺点。

(3)图解法。图解法—般用于技术力量与物质条件都达不到采用解析法或部分解析法的地区,它具有成图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但它也有精度低、不便于地籍变更等缺点。如采用平板仪直接测绘地籍图是在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调查的基础上,用平板仪加皮尺或经纬仪直接测绘各级行政界线、各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线、必要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河流、湖泊等重要地物,再对必要的地籍要素编号并对其他名称进行注记,如地籍编号、街道名称、门牌号、土地分类号、宗地面积等,经整饰后成地籍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原有地形图编绘地籍图之前,必须利用宗地草图上的勘丈值全面检核原地形固的正确性,重点在于与界址点线有关的地物。如果发现原地形图有与现状不相符之处,可利用勘丈数据对原地形图进行修改。修改后,根据地籍调查的结果和宗地勘丈数据编结地藉图。参照界标物,标明界址点和界址线,删除部分不需要的内容(如通讯线、棚屋等),加注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土地分类号、宗地面积、门牌号及各种境界线等地绪要家,经整饰加工后制成地籍图。

宗地图测绘技术

宗地图作为是土地权证的附图,其测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采取按概略比例绘制,对较短的界址边可放大表示,只要其形状与宗地大致相似。宗地图是严格按比例绘制的,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调整作图比例尺,但不能作局部放大。宗地草图上要注记相邻地物点的距离、建筑物尺寸,同一条界址边因界址线类别不同而应分段注明长度。宗地图只需注记界址线的总长度。宗地草图上除注记本宗地地籍号以外,还应注记相邻宗地的单位名称相邻宗地的宗地号。宗地图要注记面积和土地分类号,宗地草图则不注。

宗地图必须依比例尺真实描绘,一般采用32K、16K、8K大小的图纸,图纸可采用聚酯薄膜或透明纸。宗地过大时原则上可按分幅图绘制,宗地过小时可放大比例尺绘制。宗地图上界址边长必须注记齐全,边长注记应与解析法坐标反算的边长值一致。着实量边长与坐标反算值之差在误差范围内时,用坐标反算边长值;如超限,需检查原因。宗地图的整饰、注记和规格要求与地籍图清绘基本相同。

房产分幅图测绘技术

房地产测绘最重要的成果是房产图,是房地产管理的图件依据。按房地产管理工作的需要,房产固分为房产分幅平面团(分幅图)、房产分丘平面图(分丘图)和房屋分层分户平面团(分户图)。房产固是一套与城镇实地房屋相符的总平面团,通过它可以全面掌握房屋建筑状况、房产产权状况和土地使用情况。借助于房产图,可以逐幢、逐处地清理房地产产权,计算和统计面积,作为房地产产权登记和转移变更登记的根据。房产图与房地产产权档案、房地产卡片、房地产簿册构成房地产产籍的完整内容,是房地产产权管理的依据和手段。房产分幅图作为全面反映房屋、土地的位置、形状、面积和权属状况的基本图,是测绘分丘图和分户图的基础资料。

分幅图的测绘范围应与开展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的范围一致,以便为产权登记提供必要的工作底图。因此,分幅图的测绘范围应是城市、县城、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等单位及其相毗连的居民点。对于城镇建成区的分幅图一般采甩1:500比例尺,远离城镇建成区的工矿企事业等单位及其相毗连的居民点可采用1:1000比例尺。分幅图的测绘应当包含以下技术要求:

(1)街道或乡的境界线可根据需要而取舍。两级境界线重合时,用高一级境界线表示;境界线与丘界线重合时、用境界线表示,境界线跨越图幅时,应在图廓间注出行政区划名称。

(2)丘界线。对于房屋用地范围的界线,明确而又无争议的丘界线用实线表示,有争议而未定的丘界线用虚线表示。为确定丘界线的位置,应实测作为丘界线的围墙、栅栏、铁丝网等围护物的平面位置(单位内部的围护物可不表示)。丘界线的转折点即为界址点。

(3)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对于房屋应分幢测绘,以外墙勒脚以上轮廓为准。墙体凹凸小于图上0.2mm以及装饰性的柱、垛和加固墙等均不表示。临时性房屋不表示。同幢房屋层数不同的,应测绘出分层线,分层线用虚线表示。架空房屋以房屋轮廓投影为准,用虚线表示,虚线内四角加绘小圆表示支柱。窑洞只测绘住人的,符号绘在洞口处。房屋附属设施包括柱廊、馅廊、架空通廊、底层阳台、门、门墩、门顶和室外楼梯。柱廊以柱为准,图亡只表示四角和转沂处的支柱,支柱位置应实测。底层阳台以栏杆为准。门墩以墩为准,门顶以顶盖投影为准,柱的位置应实测。室外楼梯以投影为准,宽度小于图1mm采取不表示做法。

结语

从工程实践表明,对于房地产图的测绘作为一项政策性的工作,从技术性上来说,房地产图的测绘精度要比地形图测绘精度高,而且从目前形势来讲,房地产图测绘应随城市的发展变化和房地产权属变化的需求,必须做到图与实况一致。

参考文献:

[1] 白益砜.房地产测绘技术的应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04):118~119.

第4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字测图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标识码: A

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助测图的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由于数字化测图具有多功能、实用性强和精度高的特点,外业数据采集方式多,可用全站仪、GPS、电子手簿或手工记录,根据实测资料绘图,打破了常规作图方式,方便了作业人员,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绘图速度大大提高。

1 我国数字化测图技术的现状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电子速测仪、电子数据终端,并逐步地构成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将其与内业机助制图系统结合,使得地籍测量中地籍图的成图方法由传统的手绘白纸法成图发展为数字化成图。目前在我国,数字成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这三种方法适用的情况和作业方法各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应用。

2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特点

2.1避免了传统测图繁琐的记簿、计算、检核,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电子手簿中的数据可以通过电缆直接向计算机传输,在室内通过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图形编辑,简化了手工制图繁琐的作业流程,减少了工作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避免了多工序所出现的积累误差,缩短了成图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方便成图,不存在传统测图中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点误差,数字化成图技术的应用完全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并可以根据规范的要求,设置各种参数,来控制线条的粗细、长短、字体和大小及图式规格。

2.3数字化测图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数据源。科学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更新,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开发应用,更离不开数字化测绘技术。数字化测图作为GIS的重要数据源,不仅使得数字化成图成果能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给数字化技术带来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2.4信息存贮、传递方便。数字信息可以通过磁盘、光盘以计算机文件的形式保存或传递,还可以通过电缆或计算机互联网传输。在数据的存贮、传递方面优势是传统测图无法比拟的。

3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3.1地籍控制测量。常规的平板测图,地籍图、宗地图是手工绘制,计算面积采用图解法,精度不高,在数字化自动成图系统中,宗地图的界址线采用绘制权属线在计算机上自动勾绘,自动生成面积,精度很高。为控制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必须在全调查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细部点的坐标。

3.2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野外数据采集后,用专用电缆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一般每天野外作业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数据丢失。

3.3成图参数设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注记方式,绘权属线时要作哪些权属注记。参数设置完成后,选择地籍成图菜单的绘制权属线,使用此功能时,界面下部出现绘图比例尺,可以默认1∶500比例尺,也可按图形大小要求设置比例尺,回车后系统会提示输入点,此时在界面下面对象捕捉方式右键设置,选择端点或节点等确定,就可以按照平面图的界线,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逐一采点,当宗地闭合时,系统将认为宗地已绘完成,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宗地号、权利人、地类号,输入完成后确定,系统会将对话框中的信息写入权属线。

3.4地籍图生成与编辑。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波及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自动生成平面图。地籍图生成完毕后,在输出前利用制图软件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图形编辑处理。图形编辑处理后,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测及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消除一些地物、地貌的矛盾,进行文字注记说明及地形符号的填充,进行图廓整饰等。

4 结束语

在地籍测量工作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提高数字化测图技术和效率,保证成图精度,满足小城镇建设的需求,为后续的规划和调整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琪.数字化测绘在地籍中的应用[J].调查与研究,2007,(04).

[2]覃其进.浅谈数字化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广西地质  2001

第5篇

关键词:测绘;比例尺;航空摄影;地籍测量

Abstract: In modern life, regardless of architecture or construction, mapping occupied a pivotal posi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e of a few key point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o improved helps for the relevant employees.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ale; aerial photography; cadastral survey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测绘在建筑和施工中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比例尺地图的汇编、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量,这都是测绘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从这三方面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特点和方法,希望能推动这些方法在测绘中的广泛使用。

一、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编绘

一般将数字比例尺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一个比较大的整数M表示。

M越大,比例尺的值就越小;M越小,比例尺的值就越大,

如数字比例尺1:500>1:1000。

称比例尺为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称比例尺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称比例尺为1:20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 、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图的数字比例尺注记在南面图廓外的正中央。

中比例尺地形图系国家的基本地图,由国家专业测绘部门负责测绘,目前均用航空摄影测量(aerial photogrammertry)方法成图,小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由中比例尺地图缩小编绘而成。

城市和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中比例尺为1:500和1:1000的地形图一般用平板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绘;

比例尺为1:2000和1:5000的地形图一般用由1:500或1:1000的地形图缩小编绘而成。

大面积1:500~1:5000的地形图也可以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图示比例尺绘制在数字比例尺的下方,其作用是便于用分规直接在图上量取直线段的水平距离,同时还可以抵消在图上量取长度时图纸伸缩的影响。

二、航空摄影测量

根据在航空飞行器上拍摄的地面像片获取地面信息,测绘地形图。主要用于测绘1:1000~1:100000各类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摄像片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资料,是用画幅式航摄机,按照严格的航摄要求摄得的。

理论:航空摄影测量的主题,是将地面的中心投影(航摄像片)变换为正射投影(地形图)。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许多途径来解决。如图解法、光学机械法(亦称模拟法)和解析法等。在每一种方法中还可细分出许多具体方法,而每种具体方法又有其特有的理论。其中有些概念和理论是基础性的,带有某些共性,如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像点同地面点的坐标关系式,共线条件方程,像对的相对定向,模型的绝对定向和立体观测原理等。

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用以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像方)同像片间的相关位置。利用它可以恢复摄影时的摄影光线束。内方位元素系指摄影机主距 f和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在像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0,у0)。这些数值通过对航摄机鉴定得出,故内方位元素总是已知的。确定摄影光线束在摄影时的空间位置的数据,叫做像片或摄影的外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有6个数值,包括摄影中心S在某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3个坐标值Xs、Ys、Zs和用来确定摄影光线束在空间方位的3个角定向元素,如、ω、k角。这些外方位元素都是针对着某一个模型坐标系O-XYZ而定义的。模型坐标系的X坐标轴近似地位于摄影的基线方向,Z坐标轴近似地与地面点的高程方向相符。在模型坐标系内所建立的立体模型必须在其后经绝对定向的过程才能取得立体模型的正确方位。

立体观测原理。立体观察的原理是建立人造立体视觉,即将像对上的视差反映为人眼的生理视差后得出的立体视觉。得到人造立体视觉须具备3个条件:①由两个不同位置(一条基线的两端)拍摄同一景物的两张像片;②两只眼睛分别观察像对中的一张像片;③观察时像对上各同名像点的连线要同人的眼睛基线大致平行,而且同名点间的距离一般要小于眼基线(或扩大后的眼基距)。若用两个相同标志分别置于左右像片的同名像点上,则立体观察时就可以看到在立体模型上加入了一个空间的测标。为便于立体观察,可借助于一些简单的工具,如桥式立体镜和反光立体镜。对于那种利用两个投影器把左右像片的影像同时叠合地投影在一个承影面上的情况,可采用互补色原理或偏振光原理进行立体观察,并用一个具有测标的测绘台量测。

航空摄影测量需要进行内外两方面的工作。

航测内业工作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的加密。以前对于平坦地区一般采用辐射三角测量法,对于丘陵地和山地则采用立体测图仪建立单航线模拟的空中三角网,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模拟法空中三角测量逐渐地被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代替(见空中三角测量)。②用各种光学机械仪器测制地形原图。

航测外业工作包括: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的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②像片调绘。是图像判读、调查和绘注等工作的总称。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通过像片调绘所得到的像片称为调绘片。调绘工作可分为室内的、野外的和两者相结合的3种方法。③综合法测图。主要是在单张像片或像片图上用平板仪测绘等高线。

从测图方法来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航空摄影测量的测图方法主要有3种,即综合法、全能法和分工法(或称微分法)。

航空摄影测量的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平板仪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由像片纠正的方法得出像片图或线划图,地形点高程和等高线则用普通测量方法在野外测定。它适用于平坦地区的大比例尺测图。

航空摄影测量的全能法是根据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原理,置立体像对于立体测图仪内,建立起所摄地面缩小的几何模型,借以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在立体测图仪上安置像片时依据内方位元素,目的是使恢复后的投影光束同摄影光束相似(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变换投影光束)。由于像对的相对定向过程中并未加入控制点,只利用了像对内在的几何特性,所以建立的几何模型的方位是任意的,模型的比例尺也是近似值,因此必须通过绝对定向才能据以测图。

全能法测图的仪器是立体测图仪。这类仪器形式繁多,根据投影系统的结构可分为3种类型:①建立实际投影光线束的光学投影式的;②从投影中心至像点一方为实际的投影光线,而从投影中心至模型点一方则用方向导杆代替的光学机械投影式的;③用一根贯穿3个万向关节(它们分别代表像点、投影中心和模型点)的方向导杆来代替投影光线的机械投影式的。前两种型式的仪器现已基本淘汰了。立体测图仪的结构均须有投影系统、观测(观察和量测)系统和绘图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使用立体测图仪进行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是通过两个投影器的角运动(少数仪器也有直线移动)和测标架上测标的安置动作来实现的。定向之后,可以通过立体观测,利用仪器上的测标点在地面的立体模型上进行地物和地貌的测绘。有的仪器还可以处理地面摄影的像片,有的可在仪器上作空中三角测量。立体测图仪自1930年问世以来,发展到60年代达到高峰,以后主要是发展仪器设备,例如电子绘图桌、正射投影装置(见正射影像技术)以及坐标记录装置等。电子绘图桌有多种功能,可以自动地做某些内容的绘图工作。

航空摄影测量的分工法是按照平面和高程分求的原则进行测图的一种方法。使用的主要仪器是立体量测仪。它是根据竖直摄影像对,量测左右视差较和在右方像片上勾绘等高线的一种仪器。一个地面点在左、右两张像片上构像点的横坐标 x的差值称左右视差p,而两个地面点的左右视差之差则称之为左右视差较Δp,这个 Δp是该两点的高程差所引起的。在量测左右视差较Δp的过程中,借助仪器上的改正机件,自动改正由摄影外方位元素带来的影响,使之等于理想像对的左右视差或左右视差较;而用高差公式计算高程差;然后用投影转绘仪把在像片上勾绘的等高线以及调绘的地物,进行分带投影转绘成地形图。中国设计制造的X-2型视差测图仪是在立体量测仪的基础上,另加平面改正机件,改进后的仪器,在使用中可把分工法测图中的两个步骤一次解决,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意大利、联邦德国也有类似的仪器。

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方法和仪器正在向着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在这方面解析测图仪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

三、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即对土地及有关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和利用现状所进行的测量。

应用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工程测量学(二级学科)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按设备手段不同

分为普通测量法(地面法)、航测法和综合法;

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

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全测。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区内,依据国家等级控制点选择若干控制点,逐级测算其平面位置的过程),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测定地籍要素及附属地物的位置,并按确定比例尺标绘在图纸上的测绘工作),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地籍基本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经济繁荣的城镇地区,精度要求较高,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区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总结

测绘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能够在测绘中,能够全面充分考虑不同比例尺地图的汇编、航空摄影测量、地质测量这些问题,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测绘效率,从而为建筑及施工等做出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测绘技术的开发利用将会使我国测绘方面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建辉、陈景新、罗永贤:《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问题探讨》北京测绘2010(4)

[2] 杨良顺:《应用数字航测技术测绘1: 500地籍图的几个问题探讨》地矿测绘2005, 21(1)

[3]宋育廷:《大比例尺地籍图的航测绘制方法研究》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010(4)

[4] 徐咏君:《关于公主岭市1∶1000比例尺地形图成果现状及长远发展问题的探讨》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5期

第6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字化应用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pace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more and more quickly, the corresponding land use value more and more high,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s pressing for the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cadastral survey work started, the requirements of cadastral plans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Cadastral work need a large number of data collection and draw a lot of cadastral plans, complex work heavy and complica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easure way, want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standards now, become very difficul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gital and automation to the cadastral era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Keywords: cadastral digitize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依据计算机为平台,用先进的数字化采集设备采集基本的地籍测量数据,然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里,然后在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的使用下自动生成地籍图。而传统的地籍测量则是利用经纬仪、钢尺等传统的测绘仪器来获取原始数据的,并记录在纸质本子之上,然后要通过人工的计算和人工绘图。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且不容易修改,使用起来及其不方便。而数字化的地籍测量方法不论是自主完成地籍图还是简便的修改和适应,以及信息化的保存管理都非常的方便。所以,数字化的地籍测量终将取代传统的测量方法,并且要有长足的发展。

一、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方法

1.采点

根据我们所要测量的区域,利用GPRS将所有能采集到的需要绘制到地籍图上的地面物体要素全部采集为解析坐标,选择合适的点位,采集所要求的所有的数据。要注意的是在有些遮蔽的地带会影响 GPS卫星的信号接收,所以要使用全站仪等其他测量工具,采用图解法或者是解析法进行细部的数据测量。

2.数据处理

将所采集的数据利用软件系统进行最初的误差矫正,各项数据精度都要严格符合“GPS规范”的各项指标 ,“工程规范”中对数据所达到的E级平面控制网的标准也要符合,做到数据准确可靠。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地籍图

3.宗地调查和划分

一份完整的地图,不仅要有地表物体,而且要有已经利用了的土地使用归属权的标注。其包括了土地的使用权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地界的划分,甚至是门牌号也要标注,以便确定土地的使用情况以及土地的利用率。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要带着调查的结果和绘制的地图,一项一项的进行确认,确保地图制作的准确性。

4.矫正

将数据预处理生成的地籍图,进行误差的矫正与检查。在进行采集数据的同时,要在现场绘制一份草图。而在根据电子数据绘制电子地图的时候,要根据草图的标注,进行不同层次的标注和绘制,防止漏标的情况。

5.出图

当一切数据检查合格,利用计算机系统生成数据化的地籍图。依据实际勘测的可靠数据,根据所测地籍的不同的类型、用途和规格,选用不同的比例尺,准确的绘制地籍图或者地形图作为基础的底图,然后利用绘图系统绘制完好的数字化地籍图。而且要确保不论是达到整个大陆、海域,小到一栋房屋、一根电线杆位等现状分布的物体都应该标绘在底图上,并注明起有关事项和占地面积。为以后的地质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主要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程度自动化

由于采用的是高科技在野外采集初级数据,不经过人工,自动记录存储,并可直接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绘制地图,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以后的信息修补变更工作。

2.节省人力

每个工作的小组只需要1名技工和1名助理即可。

3.高效率

由于采点及后来的绘制地图,都采用了精确的编码规则,所以在修改地籍图时,只需要调绘一次即可,避免了再次采点测量。

4.高精度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最初对采点和地面建筑物的数据采集精度,而其他方面都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处理、面积的统计、以及自动绘图等,其误差对地籍测量成果的影响都很小。在成图以后的修改变更时,因为要对所有的构筑物和建筑物依附物进行全面的调绘,所以根据已绘成图的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错误部分就可彻底纠正。而且在修正的过程中,对原有地籍图中的各个部分也进行了自动的测试,从而更正了其中的错误部分。

5.整体性强

因为采用的是解析法来测定点位坐标,所以当测区整体的控制网建立,就可以在整个测区内的任意地方进行实际的测试而且结果可靠,精确度高,并更便于恢复被损坏的界址点。

三、数字化地质测量的应用方向

由于数字地籍图的地籍信息能够完整地覆盖每一个区域,在所形成的地图上详细的标记了每块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基本情况,所以它不但实现了土地的经济价值,还为政府部门做各项宏观决策提供了基础的资料和科学的依据。

综合起来数据化地籍测量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方向:

1.为地籍图的修改补充提供方便

由于在测量过程中,各个采集点和建筑物的位置,都是用高科技的仪器来完成的,其测量的标准是相同的,所以在地籍图的重新修正时,利用现有的采点和地标物,就可以精确的完成修改变更的工作。从而很多程度上提供了方便和工作效率。

2.为经济提供了服务

由于地籍图提供了土地及其附着物完整的质量评价数据以及图形信息,可以为房地产等以土地及其附着物为主体的行业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从而使行业稳定,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3.为土地的未来规划服务

数字化地籍图提供了完整的地形特点以及使用情况,可以使政府相关部门在做出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有切实可靠的信息来做为依据,防止规划的无序性,使其更加科学性,速度化。而且能对城市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各个投资项目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

4.为社会服务管理提供方便

由于地籍图的地理性,社会的服务行业,以及社会管理都可以快速的做出以土地及其附着物为研究对象,提供准确的服务方法,

四、总结

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数据化地籍测量所绘制的地图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化地籍测量也必然会更加完美。与常规的手动地籍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化地籍测量作为先进快速的测量方法,无疑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数字地籍测量在现如今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科技手段,而它也会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精进。

参考文献

[1] 韩晓娜,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通报.2006.(6):51-53

[2] 张凌飞,数宇化地籍测量的广泛应用和未来展望[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5):99.

第7篇

关键字:GPS;RTK;地籍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GPS,英文全称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以及定位的新型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随着我国测绘部门的实际应用可了解到,GPS技术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益以及自动化等特征,由此在测绘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籍测绘的改革。

一、GPS RTK概述

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技术,简称为GPS RTK技术。该项技术以GPS为发展基础,实时提供了流动站在制定坐标体系当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同时在一定的测量区域范围内达到了厘米级别精度的新型的GPS定位测量的方式,实时动态的测量技术为地形测图、工程放样以及控制测量的方式带来了新的测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外测量施工作业的效率。

当前常规的GPS测量是通过使用静态以及快速静态的方式建立二级以上的平面控制网络,GPS是地基测量中的应用也在这个区域。而GPS RTK技术则主要采集地形测量的碎部点,实现施工放样,从而替代了一级以及二级加密的测量控制以及图根的测量控制。

二、测量原理及方法

1、GPS RTK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

RTK技术通过使用差分GPS三类中的相位差分进行测量,GPS中的三类差分是位置、伪距以及相位差分,而RTK技术所使用的是相位差分。GPS中的三类差分方式是通过基准站发送改正系数,而后流动站在接收数据之后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改正,从而能获得精确的定位,然而不同类别的差分形式所发送的改正数的内容有所区别,差分定位精度也将有所不同。位置差分和伪距差分定位误差将受到基准站与流动站的空间距离增加的影响,距离越远,则精度越低。

RTK技术通过将接收机放置于基准站上,而将另一台或者几台接收机放置在流动站上,从而使基准站以及流动站在同一时刻接收到同样的GPS卫星发射信号。在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数据与已知信息进行比较控制,从而得出了GPS的差分改正数值。而后将改正数值通过无线电数据传递到流动站从而修改完善其GPS观测的值,在得出修正后的流动站较为准确的实时位置的数值。流动站可静止,也可移动。

RTK技术有修正法和差分法。修正法是通过基准站将载波相位修正的数量发送到流动站,从而改正了相应的载波相位,再进行坐标位置的求解。而差分法则通过将基准站所搜集到的载波相位发送到流动站求差解算坐标。

三、RTK技术的实际测量方式

1、“无投影/无转换”测量法

通过直接使用接收机在基准站以及流动站接收WGS-84坐标体系,而后根据观测已知测量点的WGS-84坐标以及地方坐标以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计算转换,这种方法在测量过程中,基准站可不安置在已知点上,但根据相应的转换,依旧需要观测到数量一定的已知点。

2、“键入参数”测量法

通过将静态观测所求出的WGS-84坐标以及地方坐标键入手簿,而后再进行转换,同时也可置入静态观测平差过程中求得转换的参数。该种方法在测量过程中,必须将基准站假设在已知点上,但可不对其他已知点进行观测。为了检验与核对测量的信息,还应进行一定数量的已知点进行测量。

该测量方法中,可设置一台GPS接受机作为基准站,同时将相应的数据例如基准站的高程、坐标以及相关的参数输入控制手簿,设置一台或者几台GPS接收机作为流动站。保证基准站与流动站在同一时刻接收到同一卫星信号,基准站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可通过电台发送到流动站,而流动站则将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与基准站所发送到的信号一起传输到控制手簿当中并进行实时差分和平差处理,由此得出了本站坐标形式以及高程和精度指标等等,同时还可将实际测量的精度与预先设定好的精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若是实际测量的指标达到了预先设定指标的要求,则手簿还将提示相关的测量人员是否接受其成果。在接受之后可将测量所得出的高程、坐标和精度同时更新存储到手簿当中。

三、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当中的有效应用

1、获得较为精确的地籍图

地籍测量是通过精确测定土地属性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可获得较大比例的地籍平面图形供相关土地测绘管理部门使用,在测量的过程中还可计算出土地的面积。GPS RTK技术是先进的定位工具,同时也是地籍信息的重要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对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的地籍图进行测量和确定,如同绘制地形图,可对界址点以及相关地物点的位置进行测量,同时其精度可达到厘米。通过将GPS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之后直接录入GPS系统,由此获得及时精确的地籍图。然而在GPS信号接收受到影响的隐蔽地带,则应使用全站仪、经纬仪、测距仪等其他的测量工具。使用解析法或者图解法进行细致的测量。

2、明确实时定位结果以及定位精度

地籍测量过程当中,GPS RTK技术的应用能明确知道实时的定位结果以及定位精度。GPS RTK技术能对界址点的位置进行实时测定,并且其测量的结果可达到厘米级别。从而也有效确定了土地的使用权限以及使用范围,实现了对宗地权属面积的计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使用GPS RTK技术在地籍图的测量过程中,只需要一人将仪器带入所要测试的碎部点并停留一、两秒的时间,同时输入特征编码,并且通过携微机记录以及电子手簿的方式,在保证了定位精度的前提和基础之下,将某个区域范围内的地形地物点的位置在测量之后回到屋外或者野外,而后由专业测图软件可测试出所需要的地形图。GPS RTK技术在测量过程中并不需要各个测试点通视性能,同时仅仅需要一人操作机器就可,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籍绘图的工作效率。

3、相关参数的确定

在建设用地的测量过程中,GPS RTK技术能对界址位置进行了实时的测量,明确了土地使用的界限范围以及用地面积等的计算等等,通过使用GPS RTK技术所实施的勘测定界放样是直接放样的形式,而建设用地勘测过程中,测定界址中的面积,同时通过GPS软件当中的面积计算功能实现了直接的计算和检核。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常规解析放样计算方法的复杂性,有效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的工作步骤和过程。

参考文献:

[1] 韩世静,苗书锋.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11(06) .

[2] 张述清,杨润书,朱明.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7(02).

[3] 陈秀贵,吴美琼.GPS RTK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广西水利水电. 2007(05) .

[4] 钟南海,唐小泉.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研究[J]. 江西测绘. 2005(04) .

第8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测绘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各种先进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中进行应用,不仅能够获取到更为精准的土地信息,而且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保障。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测绘工程;土地管理;利用

正文:

1、测绘工程关键技术

1.1、GP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GPS技术已经开始在地理信息的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目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手机地图就是借助GPS技术所建设起来的。从这一技术的应用环境来看,准确的定位功能可以让这一技术在陆地、在交通工具和航海领域得到充分的运用。准确化的定位功能也可以让它在测绘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因此,应用范围的广泛性成为了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性。在对GPS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定位系统在GPS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将定位系统应用于测绘领域以后,测绘人员可以利用好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测量。①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系统所发出来的信息来对与之对应的测量方式进行应用。②测绘人员在对GPS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它的自身特点入手,在对发射中心与用户之间所发射的信息之间的差距进行测量的方式来开展测量工作。

1.2、GIS

这叫做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采用目前的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和有关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利用各种颜色的平面直观图将地形中的各类事物区别开来,把有关信息通过屏幕显示出来,为现代地形测量测绘提供重要数据,用来对地形进行合理规划、评价。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GIS技术也不断提高了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系统有关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地形测量测绘技术中发挥作用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3、遥感技术

所谓的遥感技术也就是利用人造卫星、飞机等飞行器通过电磁辐射,实现对有关地理环境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以此满足有关的测绘工作实际要求。现阶段,遥感技术已经普遍的应用在了土地资源的勘查测绘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还满足了现代化城市经济建设的相关要求。土地管理具有高精度、连续性和综合性,遥感技术关键部分是监测精度。有时土地状况会不断变化,为获得精度需要,测绘人员要结合土地利用图进行对比,把城市人文、生态指标都纳入土地测绘资料。如果要求的精度较高,则需要GPS高分辨卫星影像补充。遥感技术应用在土地测绘上最重要的是提取变化信息,以固定土地资料和时段内产生的变化相关量来提取变化信息,再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出土地变化规律,可为日后整体规划提供参考。现阶段,在航天航空对地面的观测已获取地面实际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土地测绘工程中积极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全面准确的提供工作信息,其作为一个新型的土地测量技术手段,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土地测量工作的准确率,并且现阶段在一个数字化的发展时代,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1.4、其他现代化测绘技术手段

1)摄影测量。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测量水平,绘图速度非常快,而且测绘质量比较高,具有精度高、价值大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商业应用价值。2)数字化内业扫描及测量。该技术手段的应用,无需室外作业,仅需通过室内操作即可。然而,该种作业方式需要有基础原图,经扫描形成数字化采集模式,将预先测量的界址点坐标数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之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进行详细的测算。比如,对街坊、街道调查编号,对座落、地名、门牌号以及层数和构造等详实标注,对其中不合理之处及时更正。3)现代测绘技术。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测区状况、作业单位以及适用环境等情况做出经济、高效的测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测绘技术手段,较之于以往我们可通过对各种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其特点正朝着专业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

2、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

2.1、进行土地规划设计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了可以很好的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目,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调整和分配方案。在土地规划和设计,首先需要做的和相关的信息收集所有的土地,整理和分析工作。这类信息,不仅能为土地规划和设计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要明确土地性质,以确定质量,在后期开发过程中,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土地面积是不可用的,确定预留用地的具体范围,适合土地利用和各种城市发展。

2.2、在城市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图解法、部分解析法以及解析法是城市地基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要方法。正确掌握地籍测绘相关基本作业步骤,对于提升城市地基测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工作程序如下:将基本控制测量应用于测区中;控制测量在地籍图根中的应用;测量碎部;清绘整饰地籍图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补测和修侧;最后是输出地籍测量成果。

2.3、在城市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

实测成图是展开城市不动产测绘的关键途径,而另一种方法就是编绘成图。航空摄影测量法测图、平板仪测图和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是实测成图的三种重要方法,在实际进行测绘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应从整体入手,逐步向局部地区展开测绘,并首先进行整体控制,最后才可以展开碎部测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城市不动产测绘工作质量和精确性。

参考文献

[1]热依拉•阿布都热依木.测绘工程在新疆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11,21:171.

[2]王艳妮.论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03:143-144.

[3]许国营.测绘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20:69-70.

第9篇

关键词:GPS;RTK;测量;测绘技术

一、GPS测量原理

(一)GPS概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个中距离圆形轨道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可满足位于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间的军事用户连续精确的确定三维位置、三维运动和计时的需要。

(二)GPS系统的特点及构成

GPS系统拥有如下多种特点: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全球覆盖(高达98%);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效率;应用广泛、多功能;可移动定位;不同于双星定位系统,使用过程中接收机不需要发出任何信号增加了隐蔽性,提高了其军事应用效能。GPS系统主要由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三)观测量的误差来源

在GPS定位中,观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有:第一,与卫星有关的误差;第二,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第三,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第四,其它误差来源。

(四)绝对定位原理

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观测量为基础,确定用户接收机的点位可通过已知的卫星瞬时坐标进行,这就是利用GPS进行了绝对定位的基本原理。GPS绝对定位可以实现动态和静态的绝对定位。

(五)相对定位原理

利用GPS进行相对定位,可分为静态和动态相对定位两种。相对定位可以消除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系统性误差。

二、RTK简介

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RTK能够实现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就是RTK定位技术,在制定坐标系中,测站点三维定位结果能够实时地被RTK定位技术提供。基准站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在RTK作业模式下一起通过数据链传送给流动站。采集GPS观测数据都是由流动站产生的,并对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厘米级定位结果将被给出,一共只需一秒钟的时间。无论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流动站都可处于任何一种中;也就是说,可以直接进入动态条件开机,也可先在固定点上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并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需在动态环境下完成。

三、GPS RTK测量仪器在各种测量中的应用

(一)地籍测量的应用

在地籍测量应用中,要想测定每一宗土地的全界址点和测绘地籍图可采用RTK技术来实现,RTK技术使得有关界址点的位置能够实时的测绘,最终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地籍图和房产图在测得数据处理后可以被及时的得到。常规仪器可用在卫星信号不好的地方,进行细部测量采用解析法或者图解法。界桩位置可以通过RTK技术实时地被测定,然后土地使用界范围被确定,计算用地面积,从而较轻松的进行地籍测量工作。

(二)公路测量建设中的应用

在控制测量领域中GPS测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以下的优点:高精度和高效率。在公路工程中实时GPS测量可完成以下工作。

(1)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一般情况下,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进行高等级公路选线。传统的测图方法,首先要进行控制网的建立,其次,进行碎部测量,从而进行大比例尺寸地形图的绘制。其工作量较大,花费时间较长,速度也比较慢。如果测量时采用GPS RTK动态测量,获得每点坐标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行,碎部点的数据是由输入的点特征编码及属性信息构成的,在室内可由绘图软件完成。从而使得测图的难度大大降低了,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精力。

(2)工程控制测量

GPS建立控制网的最精密的方法是静态测量。对于大型的建筑物静态测量比较适合。实时GPS动态测量则被用于一般的公路工程的控制测量。这种方法可停止观测,使得作业效率大大提高。而通视对于点与点之间是被做要求的,这使得测量更加快捷了。

(3)公路中线测设

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设计人员进行定线后,在地面需将公路中线标定出来。如果实时GPS测量被使用,那么只需在GPS接收机中输入中线桩点的坐标,放样的点位就会有系统定出。在这里,累积误差是不会产生的,因为每个点的测量的完成都是相对独立完成的,各点放样精度一致。

(4)公路纵、横断面测量

确定公路中线后,通过绘图软件,利用中线桩点坐标,即路线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就可以绘出了。测绘地形图时采集的数据都是被用在测量中,所以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是没有必要的,这使得外业工作大大的减少了。也可采用实时GPS测量进行现场断面测量。

(三)地质工程测量的应用

测量钻孔、探槽、剖面端点、地质点是地质工程测量中常见的工作。不停地搬站是常规测量很麻烦的一点,而且如果通视条件不好,则测站点就需要补测。而RTK测量仪器则不需要通视每个点,只需要有两台仪器,有一台仪器在基准站,而另一台仪器架在测点上,只需几分钟进行测量。用常规测量时,有时由于一个点就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 张云志,. 浅谈GPS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 2009,(02) .

第10篇

【关键词】Excel;数据转换;工程测量

一、引言

工程测量的目的是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所设计目标的平面位置、高程等工程设计图纸中各项设计元素按照规范要求的精度准确无误地测设到实地上,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而测设的每一步都需要准确的内业计算、校核和整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Excel、Word、AutoCAD、数据库等软件在工程测量内业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软件,缩短测量内业计算和整理的时间,实时地记录测量成果和施工状态,为工程施工争取更多的时间,在工程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测绘仪器的发展,全站仪、GPS 等先进的测绘仪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测量领域,电子手薄和储存卡记录、数字化测图等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测量的内外业当中。但是电子手薄记录的数据格式和Excel、Word、记事本和AutoCAD 绘图数据中测量资料的格式以及书面上报的资料要求格式不统一,给内业整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如果手动逐一进行格式转换,既费时又费力,工程量大且极易出错。为此,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各种软件中不同数据格式进行互相转换的方法,既方便快捷又省时省力。

二、面向不同对象的数据转换

1、Excel格式转换为Cass 测量数据格式

Cass 软件是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基于CAD 平台开发的一套集地形、地籍、空间数据建库、工程应用、土石方算量等功能为一体的软件系统。自Cass 软件推出以来,已经成为业内应用最广、使用最方便快捷的软件品牌,也是用户量最大的主流成图和土石方计算软件系统,它涵盖了测绘、国土、规划、房产、市政、环保、地质、交通、水利、电力、矿山及相关行业。

Cass 软件中的地形、地籍成图数据格式为A,,Y,X,Z。其中A 为点号,Y、X、Z 为测量点的坐标,点号和坐标之间有2个逗号分隔。要把Excel 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Cass 软件的数据格式,如若一个一个地输入无疑是十分繁琐的,且这么多的数据很容易出错。本文中excel使用2010版本,因为测绘数据的保留位数关系,在四舍五入上存在误差,所以我们首先要设置excel文件,选项,高级中的将精度设置为所显示的精度。下面以cass内置等高线(dgx)文件为例进行转换。

a、导入数据

打开excel(excel2010)数据,自文本,选择dgx.dat文件,打开,选择分隔符号,下一步,分隔符号选择逗号,下一步,列数据格式选择常规,完成。这样dgx.dat文件就导入到excel中了。

b、数据转换

打开地形数据的Excel 文件,文件中A 列为点号,B 列为地形测量点的Y 坐标,C 列为地形测量点的X 坐标,D 列为地形测量点的高程。在单元格F1 编辑公式=A1&",,"&C1&","&D1&","&E1,然后下拉填充其余空格,就批量生成了对应于前列的地形数据格式。复制工作薄中F 列数据到记事本,把记事本的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改为“. dat”,这样就生成了Cass 软件地形地籍测量绘制地形图所需的数据格式。,可通过cass软件绘图处理,展点,显示编辑的新数据。见图1。

2、Excel 度分秒格式

a、不涉及计算,只是显示格式的变换。

在excel中A1输入130.031456,代表130°03′14.56",excel编辑代码是 =TEXT(A1*10000,"00°00′00.00〃")。显示结果为130°03′14.56〃。

b、度转换成度分秒

在excel中A1输入130.031456,代表130.031456度,excel编辑代码是= TEXT(INT(A3),"0")&"°"&TEXT(INT((A3-INT(A3))*60),"00")&"′"&TEXT(((A3-INT(A3))*60-INT((A3-INT(A3))*60))*60,"00.00")&""""。显示结果为130°01′53.24"。代码中00.00用于控制精度。

c、度分秒转换成度

在excel中A1输入130.015324,代表130°01′53.24",excel编辑代码是=MID(E3,1,FIND("°",E3)-1)+MID(E3,FIND("′",E3)-2,2)/60+MID(E3,FIND("""",E3)-5,5)/3600。显示结果为130.031456 。代码中00.00用于控制精度。

3、南方CASS绘制横断面图的数据转换

首先,excel导入外部数据,通过代码=A1&","round(B1,2)。合并2列数据,组成第三列,复制此列,保存到文本文件中另存为*.hdm文件(cass软件的里程文件格式文件),在文本文件的开始处输入BEGIN,复制刚才的数据,最后另起一行输入END结束。

打开cass软件,选择工程应用,绘制断面图,根据里程文件命令,打开刚才保存的*.hdm文件,根据需要调整参数,生成断面。

三、结束语

excel在工程测量中的合理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工程测量内业整理的效率,也改善了手工输入的繁琐工序,保证了内业整理的精度和准确性,通过上文所述的excel的转换,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描述施工状态,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为工程提供可信的依据,为工程施工减少工序间的时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长玉. ,徐菲利用excel在Autocad中绘制横断面图的实践应用[J],吉林水利,2010(05):57,72

[2] 张山风. 利用EXCEL 进行财务预测的回归分析[J]. 办公自动化, 2011( 4) : 37 - 39.

[3] 王艳. Excel 图解法、迭代运算功能在财务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7) : 65 - 67.

[4] 杨静. 利用Excel 解决财务管理问题[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14) : 23 - 25.

第11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测绘技术;内容;作用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1地籍测量的综述

1.1地籍测量的含义

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应随着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测绘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测绘技能,而且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1.2地籍测量目的

建立地籍平向控制网;测量全部宗地界址点平面位置、宗地形状、面积;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建立地籍档案。

1.3地籍测量的成果

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地籍基本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经济繁荣的城镇地区,精度要求较高,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区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区别于传统地籍测量的显著标志,在于地籍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地籍测量资料的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支持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以求得较高程度的自动化。

2现代地籍测量技术的内容与应用

2.1现代测绘技术的内容

现代测绘技术主要指空间定位技术(GPS)、航空和卫星遥感技术(RS),地面一体化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通信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而形成的上述技术之集成。

2.2现代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

现代地籍测量工程内、外业实现一体化现代测绘是集成测绘技术,外业、内业、绘图一体化,使测绘工程的作业方式、生产手段、组织形式,逐渐向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体的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它标志着测绘科学技术走过了漫长的手工机械时代,跨入了电子信息时代。

2.2.1现代地籍测量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量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

其基本流程为:

1)地籍测图准备。目前应用数字法进行地籍测量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根据城镇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好区、街道街坊;进行地籍权属调查,实地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布设控制网;划分每个作业小组测区范围。

2)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限制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各街区测绘的地籍图能够拼接成一个整体,就必须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细部点的坐标。通常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

3)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地籍细部测量主要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数字法地籍测图时,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按记录器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手簿记录模式、便携机记录模式、电子速测仪数据存储卡记录模式、GPS测量模式。数据传输。野外数据采集后,用专用电缆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一般每天野外作业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数据丢失。

4)面积量算汇总。在错误修正后,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

5)图表生成。最后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制图软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绘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

6)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进行图表一致性、勘丈边长与反算边长一致性的检核,经检核无误或对检核问题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文件,再进行人库前的数据检查,如无错误则可以人库,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

2.2.2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2.2.3 RTK 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 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 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 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 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利用RTK 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PS 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行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 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 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3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现代测绘技术和方法在地籍测量工作中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数字化测绘 工程测量 测图特点 作业模式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36-2

1数字化测绘技术理论概述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而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的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数字化工程的启动,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是工程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相应进一步延伸,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2数字化测图的特点分析

2.1.点位精度高

数字化测图则不同,若距离在300m以内时测定地物点误差约为±㎜,测定地形点高差约为±18㎜.电子速测仪的测量数据作为电子信息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测量成果.数字地形图最好地反映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也是最好地体现了仪器发展更新、精度提高的高科技进步的价值。

2.2改进了作业方式

传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外业人工记录、人工绘制地形图;并且在图上人工量算坐标、距离和面积等.数字测图则使野外测量达到自动记录、自动解算处理、自动成图,并且提供了方便使用的数字地图软盘.数字测图自动化的程度高,出错(读错、记错、展错)的概率小,能自动提取坐标、距离、方位和面积等.绘图的地形图精确、规范、美观。

2.3便于图件的更新

城镇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建筑物和结构的变化,采用地面数字测图能克服大比例尺白纸测图连续更新的困实地房屋的改建扩建、变更地籍或房产时,只须输入有关的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就能方便地做到更新和修改,始终保持图面整体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2.4加了地图的表现力

计算机与显示器、打印机联机,可以显示或打印各种资料信息;与绘图机联机时,可以绘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也可以分层输出各类专题地图,满足不同的用户的需要。

2.5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

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分层存放,不受图面负载量的限制,从而便于成果的加工利用.比如EPSW软件定义11层(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定义新层),房屋、电力线、铁路、道路、水系地貌等存于不同的层中,通过打开或关闭不同的层得到所需的各类专题图,如管线图、水系图、道路图、房屋图等。

2.6可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方便的信息查询功能、空间分析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在国民经济、办公自动化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数字化测图作为GIS的信息源,能及时地提供各类基础数据更新GIS的数据库。

3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模式分析

3.1编码法

编码法即利用成图系统的地形地物编码方案,在野外测图时不用画草图,只需将每一点的编码和相邻点的连接关系直接输入到全站仪或电子记录手簿中去,成图系统就会自动根据点的编码和连点信息进行图形生成,也称全要素编码法。该方法的内外业工作量分配不合理,外业编码工作时大,点位关系复杂,容易输入错误编码。

3.2草图法

草图法是指在外业过程中只画草图就可以了,不用为每一点都赋予编码,也不用加注点的连接信息,使外业的工作量减到最少,当系统把所测的点展到计算机屏幕上之后,对照草图就可以在屏幕上直接进行编辑成图。

3.3电子平板法

电子平板测图是利用电子平板测绘成图系统,把便携计算机与全站仪连接,与传统的平板视距法成图类似,用便携计算机替代了大平板,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电子平板测绘系统是在传统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其数据采集与图形处理在同一环境下完成,实时处理所测数据,具有现场直接生成地形图“即测即显,所见所得”等优点,但对阴雨天、暴晒或灰尘等条件难以适应。

3.4原图数字化

利用该法得到数字地图,可通过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有图的精度。而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实测坐标的增加,地图的精度也就会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3.5地面数字化测图

全站仪的测量数据作为电子信息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这全过程中原始测量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人为的出错的概率小,能自动提取坐标、距离、方位和面积等。绘制的地形图精确、规范、美观。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测量成果。地面数字化测图的缺陷就是耗费比较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作业时间较长。

3.6航测法

该方法可大大地减少外业劳动强度,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而且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它特别适合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一个测区较小,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

3.7GPS法

在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作业模式下,能够实时提供测点在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坐标成果。测程可达到10km—30km。通常先设置好基准站的GPS接收机,保证数字通信的畅通。通过数据链将基准站的观测值及站点坐标信息一起发给流动站的GPS接收机。此时流动站的GPS不仅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同时接收卫星发射的数据,这些数据组成相位差分观测值,经处理随时得到厘米级的定位结果。然后进行数据处理编辑成图。

4数字测图与传统测图优点及成图应用

4.1数字化测图技术与传统测图的比较

传统的测图方法,其实质就是图解法测图。在测图的过程中,将测得的观测值、数字值按图解法转化为静态的线划地形图。这种“数-图”转换,降低了数据精度,当设计人员在用图时间又产生解析误差,即“图-数”转换。数字测图技术可以避免上述问题。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实质是解析法测图,将地形图信息通过电子测量仪器或数字化转化为数字量输入计算机,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盘上,从而便于传输与直接获取地形的数字指标,需要时通过显示屏或用绘图仪绘制出线划地形图。数字化测图是一个“数-数”过程,不会降低观测数据精度,而且数据成果易于存取、管理和成果共享。

4.2数字测图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地形图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工程建设的设计、交通工具的导航、环境监测和土地利用调查等。

利用野外采集的地面点坐标 ,可以建立数字地面模型(DTM),在此基础上可以绘制地形立体透视图、地形断面图,确定场地平整的填挖边界和计算土方量等。在公路和铁路设计中,可以绘制地形的三维轴视图和纵、横断面图,进行自动选线设计。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解析法;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S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81-03

0 引言

按照河北省的工作部署,2012年廊坊市开展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工作。根据廊坊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及多年来廊坊市国土资源管理的技术经验,同时为了提高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减少今后的土地纠纷,廊坊市用解析法实施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工作,即实地现场指认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用测量仪器实地采集每一个界址点的坐标。

1技术路线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的土地权属界线为基础,以现势性较强的1:2千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及集体土地范围内的国有土地界线全部野外调查、核实、确认,同时填写地籍调查表;用全野外解析测量的方法,实测获得每一个界址点坐标,根据解析坐标编辑绘制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图,并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基础上建设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计算各行政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面积,打印输出集体土地所有权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及宗地界址点成果表,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附图附表,从而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做好准备。

2 工作技术标准及主要工作依据

廊坊市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基本比例尺采用1:1万,所有权宗地图输出采用不小于1:1万比例尺。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3°分带,高斯正形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7°。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投影到参考椭球面计算面积。

主要工作依据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2001)、《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宗地编码规则(试行)》、《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 73-2010)、《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等。

3 工作底图的制作

调查工作底图直接利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1:2千正射影像图,或将1:2千正射影像图拼接缩小比例尺后制作成工作底图,使一幅影像图覆盖一个村及其周边区域,同时叠加二调村界后打印输出。

影像工作底图图名为“xx乡(镇)xx村权属调查工作底图”,图内标绘坐标格网线,外套图框,并标注图框坐标值。图框左下角注记:xx年xx月摄影,xx年xx月权属调查;右下角注记:调查员 xxx xxx

4权属调查

4.1权源资料的收集和认定

权源资料主要收集现有土地权属变更、土地权属调查资料(主要是一调、二调资料)、地籍测绘资料、土地登记资料及土地更新调查数据库资料,如果上述资料经过认定符合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的有关规定,可以直接作为本次调查成果利用,不再重复调查;如果经认定,资料不符合要求,则对原来资料补充完善或重新进行调查。经验收合格的土地更新调查数据库作为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的基础。

4.2 权属调查的方法

1)地籍区、地籍子区的划分及编号规则

廊坊市辖广阳区、安次区建成区分别划分成一个地籍区,其余每个乡镇分别划分为一个地籍区,地籍区的编号为3位,用001~999表示。以乡镇(地籍区)为单位,每个行政村划分成一个地籍子区,在地籍区内,地籍子区的编号为3位,用001~999表示。

2)宗地编号规则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号。在同一个地籍子区内,宗地号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采用“弓”字形流水编号。

3)界址点编号原则

为了保证地籍区(乡镇)内界址点号的唯一,在地籍区(乡镇)内以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为单位,对全部权属界址点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从1开始累加编号,数字编号前冠以字母J。

4)土地所有权权属现场调查

(1)由调查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共同到现场指界。经双方认定的界线,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并盖章;

(2)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指界人由该农民集体依法推举产生,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

(3)涉及与国有土地相邻的权属界线调查,由相关国有土地使用者的法人代表亲自到现场指界,或由其指定委托人到现场指界,并提交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明书及指界委托书;

(4)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尚未确定使用者的国有土地的权属界线,根据有关法规和实地调查结果由该集体土地指界人指界、签字、盖章。

(5)土地权属界线有争议的,由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将争议土地按争议宗地处理,暂不确权给争议任一方;

(6)如一方指界人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时间出席指界,暂以另一方所指认界线作为双方权属界线。将确界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缺席者如有异议,可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逾期不提出申请,视同对确定的界线无异议;

(7)指界人若无正当理由拒绝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视同缺席,参照上一条执行。

5)界址点设置与标注

(1)权属界址点设置界标(如木桩),并在工作底图上标注界址点。重要的界址点(如:两个以上权属界线交叉处、经常出现纠纷的界址点)埋设水泥界桩或打入灰桩。对于界标或界桩,均现场拍摄近景及远景照片以保留证据;

(2)对于无法在实地准确定位的特殊界址点(如渠中、沟底),不设置界标,但在双方的共同指认下在工作底图上标出并描述其位置情况;

(3)根据实际需要,在地籍调查表中对特殊界址点和权属界线走向作文字描述;

(4)界址点标志的类别和规格尺寸按《地籍调查规程》附录H执行。

6)地籍调查表的填写

(1)地籍调查表的主要内容

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重要界址点位置和主要权属界线走向描述、宗地被线状国有或其他农民集体土地分割的说明、图幅号、宗地编号、双方指界人签字盖章、宗地草图、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

(2)地籍调查表的填写要求

①土地权属界线调查表要做到图表内容与实地一致,各项目填写齐全,准确无误,字迹清楚整洁;

②填写内容划改不超过两处,划改处加盖划改人员印章;

③每宗地填写一份;

④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

⑤文字内容填写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

⑥权属调查记事栏内要记录所有参加指界人的姓名、指界经过、签字情况、重要界线位置、界桩埋设情况等。

(7)宗地草图的绘制

宗地草图按约略比例,用铅笔绘制,线条字迹要清楚,注记字头大致向北向西。界址点较密无法依比例尺表示时,可将相关界址点移位、相应界线边放大处理,但各点相对关系必须正确。宗地过大的草图可分幅绘制。

宗地草图标注内容如下:

①本宗地所有者;

②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线;

③与界址点有直接关系的建筑物、构筑物;

④相邻宗地的地籍编号和权利人名称;

⑤地理名称;

⑥指北线、丈量者名称、调查员签名、审核员名称以及绘图日期;

5 界址点测量

1)施测方法

界址点采用解析测量法(如GPS-RTK法、全站仪极坐标法、导线测量法等),本次作业以GPS-RTK法为主,基准站使用河北CORS VRS虚拟参考站,或在每个乡镇单独建立一个基准站,使用当地控制点通过校正解求WGS84与1980西安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流动站的测量范围保证在控制点的覆盖范围内。

2)精度要求

界址点点位中误差≤±10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20cm。

3)技术要求

(1)采用全站仪测量界址点时,在图根以上控制点设站,用极坐标法测定;

(2)采用RTK测量时,界址点周围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PS接收机的观测条件;

(3)沟渠中间的界址点,不能直接测量点位时,可以测量沟渠两岸,用几何法推算出界址点坐标。

利用清华山维EPS2008地籍处理软件或MapGis地籍处理软件,对外业测量获得的解析界址点进行编辑处理,包括赋予界址点号、连成封闭宗地、赋予宗地代码、添加有关地理名称注记等,以地籍区或以地籍子区为单位形成仅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层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层的权属界线图,作为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的数据基础。

7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的建立

利用MapGis软件平台,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增加农村地籍数据管理模块及集体土地所有权层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层等数据分层结构,相应地在数据库表空间内增加相关的功能统计表,增加行政区划数据字典、权属单位字典等有关地籍数据库要素,将权属调查资料及编辑处理好的权属界线图导入,从而建立农村地籍数据库。

1)空间数据录入与处理

空间数据录入,是指将运用解析法获得的权属界线图以地籍子区为单位,按照严格的数据标准转入到数据库中。

基本要求:

(1)采用统一规定的系统颜色、符号;

(2)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大于图上0.2mm;

(3)对权属界线建立相应的拓扑关系,保证相邻宗地的重合界址线逐点对应重合,相邻宗地间无缝且不交叉。

2)属性数据录入与处理

属性数据录入主要指把权属调查获得的宗地权属信息转入数据库中。

基本要求:

(1)属性数据应保证属性结构和编码方法符合标要求,并保证与图形数据的逻辑一致性,且与数据字典对应;

(2)属性数据采集应以数据源为依据,必填属性不允许为空;

(3)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等要素应以《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为依据输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权属来源证明、指界委托书、权属调查表等纸质原始资料,采用扫描仪扫描输入。

3)数据检查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录入完成后,在数据库中再次进行如下检查处理:

(1)检查处理数据中存在的拓扑错误;

(2)检查处理存在的碎多边形、短小线段或弧段;

(3)检查各数据层之间的逻辑一致性、空间一致性。

8土地登记发证

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通过检查验收后,利用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管理系统输出宗地图、权属图、分幅地籍图、界址点成果表、各级权属面积统计表等有关图表,利用上述图表及面积值,国土资源部门即可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颁发土地证。

9 结论

廊坊市解析法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突破了集体土地调查传统上采用图解法的模式,其获得的调查成果精度是用图解法远远无法比拟的。这一成果的取得,对科学管理土地、科学规划土地、查处用地违法事件、保护土地所有者合法权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增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成果成图的权威性,大量减少用地纠纷现象的发生,大大提升国土资源部门的社会形象。相信廊坊市这一工作的成功实施,值得其它地方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宇,尹君,赵建利,等.土地权利与登记[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

[2]樊志全.地籍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1]359号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S].2001.

第14篇

关键词:房地产;测绘;技术;控制;运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real estate.

Key words: real estate; mapping; technology; contro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93.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房地产测绘的现状

1.1 在进行实际操作中面临繁重的工作

房地产测绘是房地产开发的之中一项内容,这就说明在每一个房产的开发中必然少不了测绘这一项工程,然而此工程又是一个在技术上和专业上要求很高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测绘的技术,不仅在房产进行评估,规划信息上需要做出正确的数据,而且也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提供明确的数据和资料。然而现在面对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这一局势上,房地产市场的也随之迅速发展,因此房地产测绘工作在量上面临着极大地挑战。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测绘工作,无疑他们会面临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的问题。

1.2 对科技的要求增强

在这样炙手可热的情况下,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开始搞测绘的商家,因此很多的测绘工作者发现如今的测绘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求,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提高自己的测绘技术含量无疑是使其能够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方式。所以那些测绘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自己的测量仪器和测绘的手段,一些高科技的仪器因此不断地出现在测绘工作之中,大大地增强了测绘工作中的技术含量,并且对测量工作的内业重视更为提高。

1.3 市场管理日益规范

在房地产如此发展之快的情况下,国家也响应采取了一些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来保证房地产领域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一系列的法律条文相继被颁发。其他一些省市也根据了自己地区的发展情况,向国家申请制定出了适合自己的政策和制度。市场管理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的重视,加强了对房地产测绘的管理,这样在出现一些测绘问题的时候,我们做到了有法可依的状态,解决了在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房地产测绘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保护措施,利于房地产测绘有条不紊的发展。

2 房地产测绘过程的技术控制

房地产测绘过程即具体实施测绘的过程,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内业图形处理及分摊计算, 实施测绘过程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房产测绘成果的质量,是技术控制的重点。

2.1 外业数据采集

外业数据采集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能达到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进行。一般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外部后内部的原则,即先采集房屋(主体)数据,而后采集房屋内部分割数据及房屋附属结构数据。在记录外业数据的同时核对测量草图中标注数据,检查两者差值是否超出技术误差,发现问题就地复查。避免错量、漏量,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2. 2 内业图形处理及分摊计算

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内业平差和图形处理,避免测绘时间间隔过长,造成遗忘和返工。数据处理时要统筹兼顾,既要考虑某一层或某一套的数据,还要考虑上下相同楼层(户型)数据的一致性。在图形处理完成后、内业计算前,应对数据处理进行全面检查。内业计算过程首先考虑是否满足计算建筑面积的条件,其次再考虑如何计算、如何分摊的问题。

3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测绘技术的运用

3.1控制测量技术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实行控制测量技术,可构建一个完善的、精确化的、技术合理、成本适宜的控制网络,以此获得可靠的控制点,为地形测图、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等奠定基础,是开展房地产开发测绘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房地产开发过程的控制测量来说,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做好开发区域和周边地区的资料收集工作,包括在测区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地质资料、比例尺地形图等,归纳国家级以上的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其二,合理确定平面与高程的坐标体系,既可采取地方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坐标系统,也可采用可以联测的国家坐标系统;其三,一般将控制点均匀地分布在开发区域内,对点位进行优化选择,保持埋设的牢固性、稳定性,并可长期保存;其四,对测量方法的控制。在首级平面的高精度控制中,可采取GPS测量技术;次级控制或者开发范围内,则应采取RTK测量技术或者全站仪导线测量技术。

3.2 地形规划测量对于房地产项目开发来说,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涵盖整个开发范围,采取1:1000或者1:500的地形图,以更加客观地反映测区实际情况,并优化选择测量方法:其一,奠定在控制测量技术的前提下,采取数字化地形测量模式,根据规范及相关要求,利用绘图软件完成数字化成图过程;其二,在已经开发的区域地形图中,对坐标等参数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编辑,采取扫描、数字化等方法,提高地形图的规范性;其三,采取航空像片拍摄方式,或者通过全数字式摄影测量、光学解析测土仪等,在立体模式下,通过采集三维数据和信息,完成数字化编辑,获得遥感图像。

3.3 拨地测量技术结合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下发的相关拨地条件以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具体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用地的范围,包括土地类别划分、土地性质、土地产权等。根据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土地的使用范围、用地界线、界桩位置等进行确定,科学计算用地面积,最终获得建设用地所需的界桩;通过应用已有的地形图,可采取图解法、解析法两种形式,将图纸的内容规划为实地,并从实地获得相关数据,完成图纸的绘制,确保设计与施工的一致性。

3.4 地籍测量技术奠定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测定测绘手段,对土地及相关附属物进行调查,包括数量、质量、位置及权属等,以此作为征用土地权、出让土地权的重要依据;通过地籍测量获得精准的数据,确定房地产开发区域的土地位置、土地面积、房产情况等,绘制精确的地籍图,以此作为发放土地证、登记土地证等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采用全站仪实行地籍测量,获得数字化成图,可更好地满足精度要求。

3.5 施工过程的测量技术结合房地产开发的整体规划以及设计的实际需求,施工测量主要涉及到计算土方量、平整场地、测量墙体以及细节部位放样、建筑平面放样、轴线投测等;结合房地产项目不同环节的重要程度,遵循限差要求,利用场区内的控制网,再加上水准仪、全站仪等支持作用,合理确定精度,采取交会法、坐标法、三角测量法、激光指向法、投测法等,指导整个施工过程。

3.6 变形观测技术开展变形观测工作,可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投入使用,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开展长期、重复的观测够工作,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一般情况下,采取独立的坐标系统为主,合理确定观测的周期,通过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结合工程的性质、设计要求等,优化选择三维方向的变形观测或单向变形观测,及时发现建筑物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完成工程投入之后的使用与维护等指导工作。3.7 竣工测量技术开展竣工测量工作,主要通过一定的精度,利用良好的施工控制点,完成平面测量、面积测量、高程测量及悬高测量等,对新建房地产的具置、面积、高度及周围情况进行确定,为绘制施工图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信息数据,对施工质量、放样结果等进行确定,确保施工技术与质量水平与设计要求相符。确保工程项目的外部条件与规划要求相符,提供竣工验收需要的资料,完成动态化的数字地形图更新。

第15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测绘技术;应用;发展

1、房地产开发全过程测绘技术

1.1 控制测量技术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实行控制测量技术,可构建一个完善的、精确化的、技术合理、成本适宜的控制网络,以此获得可靠的控制点,为地形测图、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等奠定基础,是开展房地产开发测绘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房地产开发过程的控制测量来说,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做好开发区域和周边地区的资料收集工作,包括在测区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地质资料、比例尺地形图等,归纳国家级以上的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其二,合理确定平面与高程的坐标体系,既可采取地方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坐标系统,也可采用可以联测的国家坐标系统;其三,一般将控制点均匀地分布在开发区域内,对点位进行优化选择,保持埋设的牢固性、稳定性,并可长期保存;其四,对测量方法的控制。在首级平面的高精度控制中,可采取GPS测量技术;次级控制或者开发范围内,则应采取RTK测量技术或者全站仪导线测量技术。

1.2 地形规划测量

对于房地产项目开发来说,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涵盖整个开发范围,采取1:1000或者1:500的地形图,以更加客观地反映测区实际情况,并优化选择测量方法:其一,奠定在控制测量技术的前提下,采取数字化地形测量模式,根据规范及相关要求,利用绘图软件完成数字化成图过程;其二,在已经开发的区域地形图中,对坐标等参数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编辑,采取扫描、数字化等方法,提高地形图的规范性;其三,采取航空像片拍摄方式,或者通过全数字式摄影测量、光学解析测土仪等,在立体模式下,通过采集三维数据和信息,完成数字化编辑,获得遥感图像。

1.3 拨地测量技术

结合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下发的相关拨地条件以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具体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用地的范围,包括土地类别划分、土地性质、土地产权等。根据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土地的使用范围、用地界线、界桩位置等进行确定,科学计算用地面积,最终获得建设用地所需的界桩;通过应用已有的地形图,可采取图解法、解析法两种形式,将图纸的内容规划为实地,并从实地获得相关数据,完成图纸的绘制,确保设计与施工的一致性。

1.4 地籍测量技术

奠定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测定测绘手段,对土地及相关附属物进行调查,包括数量、质量、位置及权属等,以此作为征用土地权、出让土地权的重要依据;通过地籍测量获得精准的数据,确定房地产开发区域的土地位置、土地面积、房产情况等,绘制精确的地籍图,以此作为发放土地证、登记土地证等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采用全站仪实行地籍测量,获得数字化成图,可更好地满足精度要求。

1.5 施工过程的测量技术

结合房地产开发的整体规划以及设计的实际需求,施工测量主要涉及到计算土方量、平整场地、测量墙体以及细节部位放样、建筑平面放样、轴线投测等;结合房地产项目不同环节的重要程度,遵循限差要求,利用场区内的控制网,再加上水准仪、全站仪等支持作用,合理确定精度,采取交会法、坐标法、三角测量法、激光指向法、投测法等,指导整个施工过程。

1.6 变形观测技术

开展变形观测工作,可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投入使用,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开展长期、重复的观测够工作,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一般情况下,采取独立的坐标系统为主,合理确定观测的周期,通过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结合工程的性质、设计要求等,优化选择三维方向的变形观测或单向变形观测,及时发现建筑物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完成工程投入之后的使用与维护等指导工作。

1.7 竣工测量技术

开展竣工测量工作,主要通过一定的精度,利用良好的施工控制点,完成平面测量、面积测量、高程测量及悬高测量等,对新建房地产的具置、面积、高度及周围情况进行确定,为绘制施工图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信息数据,对施工质量、放样结果等进行确定,确保施工技术与质量水平与设计要求相符。确保工程项目的外部条件与规划要求相符,提供竣工验收需要的资料,完成动态化的数字地形图更新。

2、强化房地产开发中测绘技术应用的几点思考

2.1 认识到城市测绘管理的重视性

在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中运用测绘技术,具有一定重要意义;对于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测绘队伍的重复性测绘,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这些都由于不合理的体制而造成。如果能构建专业的测绘管理机构,加强对测绘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将更好地保障房地产开发的测绘效率与质量水平:首先,组织完成测绘的基本规划与实施够工作,提高技术的全面性、合理性,实现高程基准、坐标系统、技术与质量等统一化;其次,全面落实测绘市场的管理作用,加强对测绘队伍的资质审查,对比测绘的设计方案,提高测绘的质量检验与监督力度。

2.2 实现城市房地产测绘的开放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专业测绘技术必须与国际化标准接轨,实现开放性的房地产测绘发展。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通过全面的规划、建设等,加强与房产测绘、建设主管部门等沟通和联系,通过采取招标标或者协议等方式,将测绘工作委托给专业部门,无论是办理规划、获得土地证、房产证等全过程,深入落实测绘服务,生产更多各行业、各部门需要的测绘产品。

2.3 提高城市测绘技术的规范性

对于房地产开发过程来说,应该为建设活动、管理工作等提供更多保障,除了提高管理体制的规范性,还应积极采取先进的测绘技术与手段。随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给测绘工作带来了深刻改革,电子测绘仪器已经取代了光学测绘仪器;各种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航空摄影方法等投入使用,极大提高测绘的效率与精确性。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的测绘技术管理,应集中于以下两方面:其一,构建连续性、完善性的GPS-RTK差分系统,更好地满足房地产开发项目监测、定位及数据采集等需求;其二,奠定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前提下,完善规划管理系统、房产管理系统、土地管理系统等,实现统一化、完整化的发展,加强产学研机构的合作与政府部门的协调。

由上可见,无论在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管理还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测绘技术都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专业化的测绘技术,除了为房地产开发的各个阶段提供参考数据以外,也可合理控制开发的成本。因此,加强对测绘技术的重视程度,并合理运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中,加快测绘技术的应用、改革与发展,并规范房地产测绘管理过程,严格遵守测绘技术标准,提高房地产开发的规范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孙霞.房地产测绘要点与测绘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

[2]董春来.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的数字化测绘与管理研究[J].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2007

[3]张晓梅,陈慧香.房产测绘特点及基本作业步骤研究[J].企业文化(下半月),2012(6)

[4]陈秋,陈亮.浅谈房地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