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煤矿安全管理责任制范文

煤矿安全管理责任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煤矿安全管理责任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煤矿安全管理责任制

第1篇

一、责任人:

二、承担的责任

1、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3、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机构,配足安全管理人员。足额配齐特种作业人员。

4、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强化隐患整治。

5、认真落实煤矿业主按规定带班和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加大现场管理力度。

6、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7、建立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投入,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企业提取安全费用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在自有资金内保证安全技术改造和资金投入。

8、自觉按时足额向市安监局缴纳风险抵押金。

9、严格执行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先抽后采的方针,全面推进采掘头面挂牌公示制度,掘进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改革,高瓦斯矿井实现专用回风巷通风。自觉加大尾矿治理力度,确保尾矿有序、规范。

10、对所有工人要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按时对工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11、爆炸物品必须按规定审批,按要求运输、储藏、使用。

12、自觉接受相关单位依法组织的各项检查。

13、证件到期的矿,必须按规定时间到相关部门办理,在此期间自觉执行相关规定。

14、按时完成质量标准化和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

15、自觉保护环境卫生,做到办公楼、宿舍外观整治、内部干净,保证矿区清洁卫生达到规定标准。

16、自觉关闭矿区内的设计范围外井口,并做好日常监督,若有擅自启封生产,承担相应处罚责任。

万源市太平镇政府 煤矿

镇长: 法人代表:

年 月 日

根据《临沧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对临沧市XX年度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状进行考核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县对XX年度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状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满分10分,自评9分)

第2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隐患 对策 问题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51-01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管理能够保障煤矿的正常运行。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行,更严重的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煤矿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提高煤矿安全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问题。我国在煤炭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安全管理中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动,煤矿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

1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全体人员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但是从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运行中看,安全管理意识缺乏,很多煤炭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了解安全管理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当前国家也对煤矿安全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煤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对安全管理很多企业说起来重要,但是做起来不重要,管理工作往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够,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管理,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效果。

1.2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完整

在近年来,虽然我国对煤矿行业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但是煤矿运行管理相对还比较混乱。一些煤矿企业实行以包代管,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很多安全负责人员没有经过正式的手续确认,安全管理落后,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并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另外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责任目标不明确,也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使得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不强,最终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3 安全检查力度不够

在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中,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煤矿自身的安全监督中当前还使用的是传统安全检查方法,安全检查人员依靠自己的经验、技术以及责任心深入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但是这种检查过程中主观性过大,没有很强的量化指标,安全检查人员的素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一方面,政府部门在进行煤矿安全检查的时候,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发现安全隐患没有及时采取处罚措施起到惩戒的作用,而且,导致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4 培训实效性不强

煤炭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每年我国煤炭企业花费在员工培训中的费用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职工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却没有本质性的提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2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2.1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煤炭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中要注意培训内容要全面,在培训过程中要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进行明确,同时要对矿工的个人权利和义务进行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在安全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对各种安全操作程序和安全工作方法的培训和教育,帮助职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一切活动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另外,在安全培训中还应该加强职工的各种自救能力的培养,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做到自救,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2.2 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煤炭企业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煤炭企业的各级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真正重视起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就是相关的领导要各司其职,认真落实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企业的最高领导要对煤炭企业的所有安全负责,他们也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负责人,各生产班组长要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第一责任,各岗位职工要对本岗位安全负第一责任,这样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从上而下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2.3 加强安全和技术投入

在煤矿运行过程中各种技术与安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煤矿要加强对技术的投入,什么样的技术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安全状况。煤炭企业在运行的时候要设置专项的技术改善资金,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职工工作创建安全的环境。另外,还要加强安全投入,改善井下工作环境,给职工配备完善的安全保障装备,完善保障职工安全的设施,保证他们在工作中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同时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安全保障设备可以尽量的减轻事故对他们的伤害,从而减少人员伤亡,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完善煤矿安全监督机制

安全监督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各种安全问题要及时指出,并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安全监督人员还应该保证公正廉洁,对于舞弊行为要坚决制止。不仅是要加强安全监督人员的工作,也要做好安全监督基础工作,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沟通机制,使得安全监督人员能及时的掌握安全状况,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另外,在安全监督过程中重点是要保证监督的实效性,在制定各种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3 结论

对于煤炭这个高危行业来说,工作环境比较差,各种安全隐患比较多,所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的突出。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煤炭企业要想保证自己的安全运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就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制度规范煤矿日常生产,找出安全管理中的难点,制定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 韩培科,王国辉.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和员工的关系[J].科技资讯,2009(32).

[2] 谭斌,曹庆仁,岳文静.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防控途径[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4).

[3] 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3).

第3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健康持续发展;责任体系建设;瓦斯综合治理;矿井防治水体系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构建煤矿安全综合管理的重要路径。因此,在整个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中,要突出质量建设、安全体系、人才资源、规范管理等的应用,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煤矿整体效益的全面提升。

1构建规范化的责任管理体系

(1)强化行政领导责任。在矿井建设综合管理中,要围绕煤矿综合管理需求,在建立安全责任管理方面,首先要强化领导行政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其中,建立企业各级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制度,行政领导对煤矿企业的综合发展全面负责,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者,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职责。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突出在管理层执行制度方面的完善,突出在责任管理体制上责任的量化、细化等,作为一项具体化的管理职能,形成责任分工明确,管理到位的责任管理模式[1-3]。(2)强化安全责任制教育。在矿井建设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中,要形成安全责任教育的具体化运用,全面细化安全责任管理,并在实现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的基础上,促进每一个员工尽职尽责管理。因此,要形成系统化的安全责任管理教育模式,采取多种模式的安全教育,通过微信平台、信息化建设、网络宣传等方式,形成对煤矿综合管理的整体规划,尤其是在安全文化教育氛围形成中,构建“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在职工安全理念、安全操作、安全流程等方面,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效果。

2加强瓦斯综合治理

(1)形成综合管理原则。在瓦斯控制的安全管理体系中,主要是采取“先抽后采”的原则,在严格控制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管理队伍,在煤层抽放的综合管理中,形成预防等方式,整体上严格控制。完善并严格落实瓦斯抽放技术措施,做到不抽不采,措施不落实不采。(2)全面加强现场管理。在现场管理中,要全面确保瓦斯抽放的精准时间,主要围绕抽放率、抽放量等指标进行严格细化,结合规范化的管理,在进行班组综合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煤矿通风管理的能力组织,全面确保用风地点配备相对足够的风量,要坚决杜绝瓦斯超量操作的方式。同时,要对瓦斯集聚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在确保通风顺畅的情况下,保证安全系数的全面提升;在综合管理方面,要建立相应的防突管理机构,在配备相应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检查有出现过动力现象的矿井,要派专人负责,加强现场管理,实现“四位一体”的规范化处理,将“防突”措施严格落实到位。这样可以形成瓦斯地质预报及矿井瓦斯地质图编绘的制度化、经常化等,进而形成科学有效地统计方式[4]。(3)全面完善监测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瓦斯综合治理要求,配齐各种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高突和高瓦斯矿井要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装备安全监控系统,全面落实“一通三防”四项装备措施,健全和完善瓦斯防治装备和安全设施。

3优化防治水措施

(1)明确相应责任。在细化每个责任的基础上,要构建煤矿水害防治第一责任的意识,在形成总工程师主体负责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掌握矿井地质资源、水资源、水域区域地质灾害等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落实。(2)加强综合性管理。强化管理,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和“查、堵、疏排、截、探、防、躲”等措施,保证水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且安全可靠,尤其是在建立综合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不同程序之间的衔接,做好全面管理工作。

4制定开采的有效方式

4.1注重煤矿井下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路径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强井下开采技术提升。首先是强调安全开采的运用,在优化开采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煤矿企业综合设备实施,采取规划性强的开采技术,在整个方案实施中,对勘测仪器及技术等要素,形成有序性和安全性的优化;在巷道布置过程中,要形成简单、实用、安全的方式,对于不同方案结合煤矿地质条件和赋存条件进行技术交流,形成技术方案和开采方案的有机结合,既可提升开采安全技能,又能减少浪费;在提升安全综合功能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技术应用,起到更好地科学效果。

4.2推动综合效能提升

在责任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安全责任管理体系,从安全制度完善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煤矿企业综合管理效能,做好责任细化工作。在煤矿企业建立相应的责任落实处理机制,层层进行安全管理,在确定每个领导层人员及工作人员责任的基础上,形成明确分工,搭建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证煤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采矿工作人员的灵活度培养,为一些煤炭专业高校提供一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并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丰富煤矿企业自身岗位与综合素养的同时,为煤矿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4.3加强矿井机电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在机电设备综合管理过程中,侧重在矿井相关设备,如提升机、主通风机、电器防爆、矿井供电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确保整个安全运行的落地生效。同时,要构建规范化的安全生产制度化管理模式,在进行生产设备常规化检修的基础上,加强对保护装置等设施的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机电设备系统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建立完善的矿井安全管理机制上,重点在加强工程开工及巷到布置、技术改造等,形成对综采面初放、收尾、搬家、安装等地质条件相对薄弱的环节,安排专门人员管理;在加强班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增强安全专项费用与瓦斯控制专项资金管理,侧重于提升瓦斯控制与矿井设备的综合水平,并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机制,以有效提升和改善资金利用率,切实提升安全保障能力[5]。

5结语

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完善中,要注重安全教育意识的全面培育,在结合当前各项工作需求基础上,建立严密、规范、有序的管理方式,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综合效能都将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荀国.建立安全长效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J].神华科技,2010,8(2):13-15.

第4篇

1.生产技术管理薄弱,安全管理投入较少。虽然在近年来,我国一直都在推行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但是由于煤矿工作环境上的特殊性质,有很多工作环境都没有得到改善。一些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石门揭煤、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都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采掘接替紧张时,采用非正规工作面开采;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探头随意布置,管理维护跟不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根据国内相关专家的测算,我国煤矿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l%,但是发达国家在煤矿安全方面的投入则高达3.3%,造成了我国煤矿自主科技研发能力十分有限,煤矿在高危险条件下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远远不能抵御煤矿灾害的发生。

2.监管力度不够,安全检查走马观花。煤矿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危险源在工作过程中随时出现也可能消失,但现行的这种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监控动态化、系统化,致使事故的超前预防形同虚设。其次,我国许多煤矿企业仍然沿袭传统的安全检查方法,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专职安监人员,凭着自身的经验、责任心、技术水平到现场去检查,安全检查人员只是盯着显山露水的地方使劲。此外,现在关于煤矿的安全检查形式很多,有自检、互检、旬检、月检、季度大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管理,但因为各种检查的时间、路线大部分是既定的,基层生产单位对检查的规律都已了如指掌,这样就会使基层单位应付各种检查,使得监督管理部门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

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安全培训不到位。我国许多煤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未系统学习管理知识的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不能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方面的有效管理和激励。其次,近几年随着用工制度改革,煤矿职工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使用农民工、农民轮换工、协议工、临时工,并且他们已经成为井下一线工作的主力军。这些矿工在主人翁责任意识、纪律观念、技术水平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此外,企业每年用于培训的费用高达数百万,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体表现在:培训方法不切合实际;培训制度不完善,没有很好的管理考核制度;考核把关不严,可以蒙混过关等。

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1.强化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加强领导下井带班的管理工作。煤矿企业的各级领导和职工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各生产部门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努力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其次,严格实行领导下井带班制度,要求每班要有带班领导在现场,切实掌握当班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

2.加强安全装备投入,提高科研技术水平。要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首先要建设本质安全管理,结合自身经济技术条件,加大安全装备与技术投入,做到选用先进设备、合理工艺、科学的开拓布局和经济的资源开采。为保障煤矿安全装备与技术投入,国家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煤炭企业对安全技措资金的使用范围,真正做到专款专用,逐步提高安全技术资金比率。其次,建立煤矿安全科研专项资金,建立起一个可靠、有效的安全生产科研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及其专家学者的作用,对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突水等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机理进行研究,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理论水平。

3.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监督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机制,除了要考虑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符合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客观需求。本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煤矿各类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各项责任制度,这些制度要要涵盖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其次,加强对监察、监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依法进行过错追究、责任约束、违纪查处。认真查处现场的安全隐患,对不合格工程责令重新整改,对不查处安全隐患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要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奖罚分明。此外,狠抓质量标准化,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验收,促使煤矿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采用科技含量较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4.强化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首先,煤矿一线的工人大多是些来自偏远地区且没有受过很的教育的人,往往都没有意识到自身安全问题,更不用说去防范了,因此一定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进行培训,培训时应结合各个矿井的实际生产条件进行培训学习。其次,培训的方式一定要多样化。理论培训应与实用技术有机结合,进行安全图片展、放映安全事故案例、宣讲近几年来的灾害事故的事例、经验和教训、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建立严格的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安全培训一定要注重培训质量,严防学员蒙混过关。

三、结语

第5篇

1.1机电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我国煤矿企业大多是经营数十年的老企业,很多机电设备存在老、旧、杂、带病运行等情况,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设备、配件采购混杂,很多设备还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功效。不合格的机电设备长期带病运作,不仅影响煤矿生产效率,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2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尽快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少煤矿企业的领导仍然忽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机电管理人员不足。一些企业虽然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却淡化安全管理职责,视为配套生产的辅机构。领导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检修不重视,则导致对机电设备的定期检修得不到有效落实,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浮于表面。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煤矿企业重生产而轻管理,尚未建立完整的机电安全管理体系和健全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仅靠电工负责,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机电设备从选型、采购、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还存在一些疏漏的环节,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不合格产品仍能入库和使用,在用设备没有使用编码管理,机电设备管理运行还存在很大提升和改进空间。

1.4操作人员技能缺乏

由于煤矿行业工作环境恶劣、风险系数高、工资待遇低,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到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随着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也日趋严格。而大多数煤矿企业由于专业人员的匮乏,多数情况下操作人员仅凭经验对设备进行原始操作,遇到设备故障不能有效排除,90%以上的机电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上的疏漏而引起。机电设备操作环节带来的安全隐患,给后期的煤矿开采作业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运行维护的主要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应遵循全面规划、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注重细节等原则,笔者建议从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提高机电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的机电装备水平,确保机电设备发挥最大效益和功能。

2.1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以及事故追究责任制等,重点建立健全机电设备使用与操作规程、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制度及机电设备采购与验收制度等具体的规章,同时配套相应考核措施,真正让管理制度起到一定的约束力,规范各项管理行为。

2.2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坚持标准化设计,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在设计环节上杜绝隐患。在设备购置过程中辨别真伪,严把采购质量关。设备到货把好验收关,必要时应进行拆机检查,性能测试后方能下井使用。安装方面,把好分阶段验收安装质量关。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机电设备停产检修前,制订严格详细的停产检修计划,编写作业规程,重点项目坚持分管矿领导、机电副总进行现场跟班,不合格的不能进行验收、签字。

2.3加强机电设备技术改造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切实满足煤矿安全生产所需,应在源头控制、全程管理基础上,做到修理、改造和更新结合。结合设备的大修与中修,积极运用新技术来改造老设备,不断提高设备性能。对于保护装置不齐全的机电设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完善或者是更换。比如在主提升机上运用动态智能监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更新空压机断水保护装置技术、运用真空磁力启动器与真空开关等。

2.4提高机电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机电管理的决策层应树立超前和创新的思维观念,把握大局,敢于前瞻,用新思维去分析研判煤矿企业机电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机电理论和设备操作知识,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和技能大赛,在学习和培训中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在实践操作中灵活运用,有效防止机电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2.5加强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

逐步建立起设备的检修保养制度、完善机电设备的跟踪管理、细化设备的保养工作记录、落实好包机责任制、建立健全设备的运行档案,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通过查询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档案来了解设备是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煤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和生产。

3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始终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强调煤矿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以及重心下移,然而相应的煤矿事故依然时有发生[1]。从某种程度上讲,尽管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最终事后调查结果往往都显示,煤矿现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管理漏洞,相关人员在安全思想层面的重视度不够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不够到位。此外,煤矿工作现场还存在着矿工违章操作问题。因此,煤矿安全的科学化管理是非常重要。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滞后

就煤矿经营管理而言,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是相对来说非常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上的成熟化。此外,在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层面激烈化与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其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相对完善,管理机构更加地精干化,权力比较分散,其生产经营核心放在成本管理层面,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实行非常严格的专业化逐级负责制,将安全问题贯彻到了一切工作当中[2]。但是,纵观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可以说大多数煤矿都是层层承包的。再加上受到煤炭经济长时间发展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二)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现阶段,仅仅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是不够的,由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员工心理、员工情绪、社会因素以及员工家庭因素等的关注相对较少,煤矿安全标语只是表面上的形象建设,从而导致煤矿工作人员对于煤矿工作的安全问题在认识上明显不深,在重大安全隐患上的威胁仅仅停留在单纯性认识阶段,煤矿工作的“安全第一”意识非常淡薄[3]。

(三)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系相对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由于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基数是非常大,很难建立起一个人数相对庞大的监察管理机构。所以,从我国的安全监察管理层面出发,如果要想根据监察体系的实际设计要求贯彻落实监察内容则显得非常困难,通常情况下,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了行政威慑方面[4]。另一方面,监察方式难以实现危险源层面的动态化系统监控。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基础设计为危险源监察。我们都知道煤矿生产工作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其危险源在实际工作期间随时都会出现,而且也有可能随时会消失不见,甚至有的时候会升级为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然而,现有的监察方式不能够实现动态化以及系统化的监控危险源,从而造成了事故超前预防逐渐形同虚设。

二、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煤矿安全管理氛围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在实际生产期间指导以及约束企业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价值理念。具体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安全文化建设期间要有效控制以及最大化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5]。从煤矿安全文化目标上来看,主要定位于让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牢固树立相应的安全观,增强安全意识;其次,明确煤矿安全管理原则,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原则是以人为本,增强安全发展意识。最后,完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贯彻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以及宣传形式的应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够就安全文化管理、目标与管理原则有全面化的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化的安全管理规划。此外,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确保安全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独特化与规范化。实现安全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有效控制煤矿工作当中的诸多不安全行为。

(二)强化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煤矿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将培训教材、培训机构以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培训建设。具体来说,大型或者是特大型的煤炭企业需要建成二级以上的培训基地,而且中小煤矿还必须要建立起合理化的安全培训责任管理制,需采用委托培训的方法,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其二,严格煤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负责人以及某些特种作业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安全资格培训,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严格把关培训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三,采用灵活性相对较强的方式实现员工培训的安全化[6]。在培训方式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通过安全图片展示的方式、现场教学的方式、知识竞赛的方式、安全事故案例讲解的方式以及就安全事故案例展开共同讨论的方式等,强化安全培训管理。其四,加强关于煤矿安全知识的科学教育,相应的培训内容必须要包含国家性质的安全生产法规,从实际出发,根据矿井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规程培训以及操作规程培训等,并制定出合理化的应急预案,按照专业化的安全生产规章进行学习,清楚了解煤矿公司安全责任制,增强煤矿企业全体人员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煤矿工作的相关生产知识以及操作方法,从根本上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

(三)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

煤矿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借助对小煤窑治理、一通三防、安全供电以及防治水等安全隐患的合理化排查治理,促进生产硬环境在安全系数上的提升[7]。首先,应制定出专业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特别是针对一通三防、瓦斯煤尘治理、防治水、小煤窑治理以及安全供电等的排查治理,科学制定专项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的具体目标以及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其次,增强对煤矿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是出现在薄弱区域的,而事故也是在薄弱点突破的。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形成对煤矿管理薄弱地点、管理薄弱环节以及管理薄弱时间的有效监控,快速发现以及消除薄弱点。其次,大力推行“四个结合”,也就是说将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预防重大事故以及控制危险源等进行有机结合。还需要将其与各级干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进行结合,紧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突出性矛盾以及重点问题,全面提升其安全保障水平。

(四)建设高质量的煤矿安全监察队伍

煤矿安全监察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重大,而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又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安全监察管理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第一,安全监察人员在政治素质与责任心要保持较高水平,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更新安全监察层面的专业化知识,做到监察工作的雷厉风行,具有原则性。第二,安全监察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规范化的年审制度。只有在安全监察人员经过专业化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以上岗。此外,每年都必须要对全体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考核,如果成绩不合格,则必须及时更换。

三 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的规范化与安全化。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断改变传统形式的生产监察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安全全员管理、营造安全管理氛围、强化安全管理培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等途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新娟.美国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0:162-169.

[2] 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15-121.

[3] 宋泽阳,任建伟,程红伟等.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1:128-135.

[4] 贺超,宋学锋,李贤功.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J].工矿自动化,2013,01:96-99.

[5] 冯群,陈红.基于动态博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2:15-19.

第7篇

关键词: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建设;管理机制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和谐、稳定。就露天煤矿而言,由于目前煤矿事故增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在这种环境下,其生产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在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安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机制也在不断更新,变得更加科学、完善。加大力度对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管理,是露天煤矿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财产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管理人员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度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管理制度,以此推动露天煤矿安全体系的全面发展。

1 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1 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安全永远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安全管理在任何方面都有所体现。对于露天煤矿来说,安全是其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安全方面得到有效保障,煤矿才能更好地发展,相关生产活动才能顺利、有效进行。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制度体系,并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标准,明确岗位职责,避免在发生问题时,出现无人负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人员,要把安全意识深入内心,以安全生产为原则,减少经济损失。另外,露天煤矿的相关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认真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使用已久的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在生产设备上保证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煤矿生产质量。在使用大型生产机械设备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且在生产期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为露天煤矿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基础。

1.2 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露天煤矿的生产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拥有众多的生产人员。基于此,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使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机构以及环境等得到优化配置,加强安全管理。露天煤矿管理部门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促进生产活动的有效、安全进行,且监管人员要具有专业性,具备充足的管理经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制定管理责任制,明确生产人员的岗位职责,定期对其进行考核,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露天煤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并改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新时期发展的需求,为露天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3 建立持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

生产作业人员是露天煤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要做好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其安全生产意识。露天煤矿相关部门要组织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制定健全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生产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不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的人员进行惩罚。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长期组织以安全为核心的生产活动,并保证安全活动的多样性。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正确的安全生产经验,规范生产人员的安全行为,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建立长久性的旨在提高成产人员安全素质教育的培训体系,定期指定不同生产人员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全员参与,并互相交流和沟通,提升露天煤矿全体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2 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2.1 建立完善安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是露天煤矿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管理人员在制定安全机制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准则进行操作,嘉奖表现优秀的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激励机制。同时约束工作人员的散漫性,提高全体生产人员的积极性,深化安全生产的主旨,使广大员工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为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2.2 建立完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群防群治机制

以科学发展为前提,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结合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抓管煤矿生产的党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将此项管理机制进行全面宣传,让每位生产人员都铭记于心,做到群防群治。露天煤矿的各级领导、各级组织要以安全为核心,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改善,以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突出安全生产的主题,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3 建立完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管理

露天煤矿的生产带有很大的风险性,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风险的类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合煤矿发展,只有积极探索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及途径,才能降低煤矿的风险,且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煤矿生产安全质量的标准化,使生产过程安全、有序。在生产基层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升广大员工的风险预防控制意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2.4 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不断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是管理机制中最基础的体系,它可以保障在发生重大的煤矿生产事故时,有很好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在造成重大损害和危害之前,全面控制局面,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方案,减少资源浪费。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全体生产操作人员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为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条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阐述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近年来,随着煤矿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对煤矿的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因此,露天煤矿的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对其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以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煤矿单位乃至国家节省资源。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比较复杂,属于系统性工程,生产人员众多、作业程序分散、生产环境复杂以及自然条件恶劣,这些都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人员要结合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加强安全生产,为露天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着力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陈安勇,郑开欢.露天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要点分析[J].采矿技术,2011,4.

第8篇

关键词: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建设;管理机制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和谐、稳定。就露天煤矿而言,由于目前煤矿事故增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在这种环境下,其生产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在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安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机制也在不断更新,变得更加科学、完善。加大力度对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管理,是露天煤矿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财产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管理人员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度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管理制度,以此推动露天煤矿安全体系的全面发展。

1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1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安全永远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安全管理在任何方面都有所体现。对于露天煤矿来说,安全是其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安全方面得到有效保障,煤矿才能更好地发展,相关生产活动才能顺利、有效进行。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制度体系,并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标准,明确岗位职责,避免在发生问题时,出现无人负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人员,要把安全意识深入内心,以安全生产为原则,减少经济损失。另外,露天煤矿的相关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认真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使用已久的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在生产设备上保证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煤矿生产质量。在使用大型生产机械设备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且在生产期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为露天煤矿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基础。

1.2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露天煤矿的生产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拥有众多的生产人员。基于此,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使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机构以及环境等得到优化配置,加强安全管理。露天煤矿管理部门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促进生产活动的有效、安全进行,且监管人员要具有专业性,具备充足的管理经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制定管理责任制,明确生产人员的岗位职责,定期对其进行考核,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露天煤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并改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新时期发展的需求,为露天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3建立持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

生产作业人员是露天煤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要做好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其安全生产意识。露天煤矿相关部门要组织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制定健全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生产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不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的人员进行惩罚。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长期组织以安全为核心的生产活动,并保证安全活动的多样性。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正确的安全生产经验,规范生产人员的安全行为,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建立长久性的旨在提高成产人员安全素质教育的培训体系,定期指定不同生产人员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全员参与,并互相交流和沟通,提升露天煤矿全体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2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2.1建立完善安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是露天煤矿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管理人员在制定安全机制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准则进行操作,嘉奖表现优秀的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激励机制。同时约束工作人员的散漫性,提高全体生产人员的积极性,深化安全生产的主旨,使广大员工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为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2.2建立完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群防群治机制

以科学发展为前提,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结合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抓管煤矿生产的党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将此项管理机制进行全面宣传,让每位生产人员都铭记于心,做到群防群治。露天煤矿的各级领导、各级组织要以安全为核心,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改善,以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突出安全生产的主题,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3建立完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管理

露天煤矿的生产带有很大的风险性,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风险的类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合煤矿发展,只有积极探索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及途径,才能降低煤矿的风险,且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煤矿生产安全质量的标准化,使生产过程安全、有序。在生产基层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升广大员工的风险预防控制意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2.4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不断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是管理机制中最基础的体系,它可以保障在发生重大的煤矿生产事故时,有很好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在造成重大损害和危害之前,全面控制局面,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方案,减少资源浪费。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全体生产操作人员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为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条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阐述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近年来,随着煤矿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对煤矿的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因此,露天煤矿的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对其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以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煤矿单位乃至国家节省资源。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比较复杂,属于系统性工程,生产人员众多、作业程序分散、生产环境复杂以及自然条件恶劣,这些都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人员要结合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加强安全生产,为露天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着力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陈安勇,郑开欢.露天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要点分析[J].采矿技术,2011,4.

[2]赵牡丹.关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矿井安全策略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6.

第9篇

关键词:煤矿通风 安全管理 解决措施

煤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其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尤其是通风安全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煤矿企业致力于煤矿安全通风问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煤矿企业不断的发展,通风安全管理中伴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对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适当的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煤矿安全隐患,确保煤矿企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现状

1.通风安全意识较薄弱

煤矿生产运行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其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体煤矿的正常运转和煤矿工人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煤矿企业现状来看,实际生产中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和培训缺乏现象仍然存在。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是:一,员工自身安全生产意识相对薄弱,警惕性和忧患意识相对较差;二,管理者对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制定完善的制度和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未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无据可依,不能更好的进行安全通风管理工作。

2.生产布局不合理

合理的生产布局能确保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而就现在来看,煤矿普遍具有点多、面广、战线长等特点,实现合理集中生产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做大量的通风调节工作来实现。通风调节一般是通过设置风桥、挡风墙、风门和调节风窗等通风设施而进行通风调节的,其中任一设施损坏,都可能造成大量的漏风,使工作面向前推进,巷道风阻变化,回采工作面的风量、风流方向不稳定等现象,进而使瓦斯积聚、温度升高,最终导致瓦斯爆炸。

3.井下通风环境复杂

煤矿井下空气相较为复杂,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内部物质会发生机械能、热能和化学能转化,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尤其是在空气条件较为复杂的井下,会产生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其中氮气是有毒气体,与井下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物质发生反应后会引起爆炸或中毒,威胁员工身体健康。这就需要采用高性能的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井下环境,而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如果设备落后或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各种监控数据误差,增加煤矿安全隐患。

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1.完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障,为了发挥管理制度作用,企业一要完善与煤矿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局部通风管理相关规定,依据权责原则逐级下放安全指标,将指标落实到具体管理人员、班组,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二要定期实施瓦斯评价和完善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提前对可能存在的通风问题进行识别、预测分析,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定期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评价;三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和义务保安制度,对每一次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具体定义,针对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可预见性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语言,以便发生突发事件可以及时控制局面,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救护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因事件扩大化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2.加强员工通风安全知识培训

人员是煤矿通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通风安全管理能否有序进行,与员工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不断的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员工的素质。

(1)在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之前,企业高层应该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带头学习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定期组织通风安全培训,利用墙报、宣传栏和标语等宣传工具,结合身边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多方位、多渠道宣传通风安全管理方面知识,让所有的员工都能意识到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对自己和企业是有益的,从而重视安全生产,减少怠慢情绪并主动的参与到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为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定期对员工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以岗位职责、带教和模块式技能培训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员工思想道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职业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以便工作现场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处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员工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培养员工识别安全隐患能力,全面提高通风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在工作中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同时也要实施绩效考核机制和岗位竞聘制,根据煤矿企业实际通风状况,定期开展员工考核和岗位竞争活动,成绩突出的员工,可以根据实际优势将其安排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以提高员工实践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安全生产中。

3.合理选择通风系统

风筒和风机作为通风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有促进作用。因此,要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通风的通风系统。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风筒,选择时要根据通风量、通风方式、通风距离、巷道断面和局部通风机使用条件,选择最大通风距离时仍能确保工作面所需风量,且局部通风机工况点在合理区域内的风筒。再次,要对长距离通风进行强化管理,选用30m或50m的长导风筒,以减少通风阻力、接头漏风、增长通风距离和降低通风电耗等;最后,要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对局部通风机进行检查时必须挂牌,以确保局部通风机可以持续、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4.加大安全通风环境监测力度

通风环境的因素较多,不仅有大气状况和火灾隐患,也有作业环境和安全控制系统等因素。其中任何一因素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为了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除了根据实际通风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预案,对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环节进行安全检查和危险等级分类外,也需要加大通风环境监测力度,尤其是加大井下粉尘、风流和瓦斯浓度等变化状态的监测力度,明确其监测强度、侧点密度和参数危险值等。此外,也应该加强硬件环境监测力度,以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敏度与工作场所的适宜度,尽可能的减少能量和有害物质造成的危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除了煤矿企业采取一定措施解决以外,还需要国家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矿生产成本,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曹培果.煤矿高瓦斯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0(23).

[2]王济邦.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维护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30).

第10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安全生产

1.前言

煤矿生产中,良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保证机电能够安全运行的前提,只有做好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所以,研究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很有必要。

2.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存在问题隐患,直接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对目前地面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不足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2.1.没有充分认识到机电标准化工作

有些煤矿没有专门的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或者尽管具备这样的人员,也大多都是兼职,对于机电设备管理,诸如:电缆管理、配件管理以及电气管理等方面管理不到位。部分机电职工没有较高的标准化意识,对煤矿流动设备或者固定设备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同时,机电设备管理在一些环节上,例如选型、采购、验收以及安装等做的不够充分,设备标志不全,缺少编号。一些设备甚至长期使用而未更新,不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报废处理。

2.2.未能充分发挥出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虽然大多数煤矿都设立了煤矿机电科,负责机电生产和机电管理工作,然而,很多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仅注重生产方面,而忽视了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不仅造成机电管理网络时有发生中断现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机电管理人员缺乏,不能健全机电专业组织,进而淡化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2.3.机电培训仅是“走马观花”,不能真正达到培训目的

虽然大多数的煤矿企业都在定期地进行机电培训工作,然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讲解理论性比较抽象,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机电培训走过场,职工只是被动的学,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2.4.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鉴于煤矿企业自身特点,许多煤矿矿井的机电技术操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只能招收一些新员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机电设备理论知识,缺乏机电管理经验,同时其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素养也不高,违章作业常有发生,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2.5.煤矿机电设备陈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机电设备保护装置不全,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煤矿企业为了赶产,使得提升绞车的实际提升负荷超过设计提升能力等。这些机电设备陈旧的问题很少被维护人员重视,导致机电设备安全状态差,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3.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很多煤炭企业由于想节省成本减少开支,无条件的对一些老旧设备循环利用,加大了机器本身的负荷力,使本身就带有隐患的机器不堪一击导致事故的引发率不断上升,然而实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能够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从而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机电技术水平

在现代煤炭企业中,机电设备的使用是煤炭生产的首要环节,而人始终都是机电设备的使用者,然而一直以来机电设备操作、技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是相当不够的。如果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是最主要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机电技术管理的应用能使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机电技术管理中的竞争机制也恰恰激发了员工的责任心和危机感,使员工在工作中能自然而然的形成合理而又有规范的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电技术水平,确保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达到机电设备的规范性使用

在煤矿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大部分都是因为机电设备的检测、使用不规范性造成的。按照规程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不仅能避免一些安全事故,而且还能减少机电设备的损耗率,既保障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又节省了生产成本,所以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生产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3.4.提升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合理化实践性的应用

当前煤炭企业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科技投入不足而造成的,安排科学合理的机电安全投入是搞好机电安全生产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全生产,最后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于此同时合理的煤矿机电结构体系在煤矿机电安全运行中也是自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比如要保证电网的精干和高效可靠性,煤矿供电必须采用双回路可替换的电源线路,该线路必须有一线路带电备用,做到运行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另一线路可以马上投入运行;其次要选择合理的供电源,除了注意电源容量和环境距离外,还应注意电源变电的运行方式。

4.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措施

4.1.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井下的电气设备大体上可分为设备、电缆、安全保护装置、小型电器四大类。首先,应设立设备、电缆、安全保护装置、小型电器7个专业化管理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其次,应组建由技术员、技术技师、拔尖技术工人组成的技术管理队伍,逐级分解技术管理任务,使技术管理更贴近生产;最后,为规范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应每月召开由各管理小组及各单位主管技术员参加的技术管理专题会议,布置当月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即机电检修工作、职工培训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

4.2.夯实管理基础、构建机电设备、配件全过程质量管理新格局

4.2.1.基础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一是牢固树立“机电为生产服务”的观念,坚持对机电设备超前谋划,保证了机电设备按时到矿和各工作面的设备正常衔接,实现了机电系统能力的最大化和设备配置的最优化。二是对每个工作面的设备准备,都要拟定出工程网络图,并在地面进行配套安装和调试,从而保证了每一工作面做到一次安装试产成功。三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每一工作面组织安装移交后,都要有专人对工作面所用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及特性等进行汇总,大到采煤机,小到每一个部件包括图纸、图表等一一列入,编写出《综采工作面手册》,实现了综采工作面设备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4.2.2.严把设备、配件入矿质量检验关

在选用设备和配件时,不仅要优先大厂或行业定点生产厂家,而且要进行货比三家,及时收集周围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评价,检查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书、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鉴定报告等,缺一项就不能采购其产品。在订购重要配件时,如:三连环、插销等要到主机生产厂家去进货,对电气插件和大修后的电机、变压器等必须经试验室进行标准试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和发放使用,否则要追查有关人员责任,并进行严格考核。

4.2.3.严把设备安装质量关

较高的现场安装质量,是实现机电安全的关键。在安装每一台设备时,都要求安装单位提前制定出完整的设备安装作业规程,并经主管工程师进行严格审批,把设备安装质量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在安装综采工作面时,要提前编制出安装网络图,制订出工作面设备安装规程、安全措施,由机电、安全等部门严格审批后才能进行。为保证安装质量,设备管理员坚持蹲点把关,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确认合格并签字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安装,从而保证了整个工作面的安装质量,保证了设备一次安装试产成功。

4.2.4.严把设备完好检查质量关

一是把供电和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做为重点工作来抓,把地面变电所和主提升系统作为机电管理的重中之重,坚持分管领导、科长上岗检查制度。二是狠抓了机电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检查。三是狠抓了采、掘设备安装和回收过程中的安全检查,以及边远、死角地点的设备完好检查,实行了科领导包片、科员包面的机电安全检查责任制。

4.2.5.加快机电设备的投入和改造

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以及改造,积极的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为机电设备的使用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对作业点以及作业面的个数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井的高产、安全且高效的生产和运作。尽量使用功率大的挖掘机、采煤机以及变频绞车的调速装置、变电所检测监控装置以及轨道运输检测监控系统等等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4.3.加强设备现场管理,实现设备可靠运转

4.3.1.进一步规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健康运行。现代技术能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大大减少能耗。而在设备使用的全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应该严格执行定期、定人、定量、定点加油制度:定期进行油―磨屑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程监测,及时根据反馈结果,按要求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

4.3.2.推行预防性检修和灵活检修管理理念,实现了生产机电一体化。实施预防性检修始终坚持做到“三统一”,即检修计划统一上报、统一准备、统一安排实施。设备检修做到“四结合”,即实行机电设备动态和静态预防性检修责任制相结合,机电设备计划检修和灵活检修相结合,配件现场管理与合理储备相结合,开展故障诊断和状态检测相结合,实现了对设备的动态监测、强制保养和及时检修,有效降低了机电设备的故障率。

4.3.3.各个使用单位的防爆检查员以及设备管理员对本单位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要对每天使用、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循环的检查和处理,个别工作区的人员还要从维护人员中抽出,专门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整改等工作。

4.3.4.提高设备的安全保护性能。在矿井下的供电,不仅仅要保证设备零部件完整,同时还要对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进行管理和检查,例如抵押馈电开关以及检漏继电器等等也要保证其良好的性能。

(1)每天都要对继电器进行实验,每半个月则进行远试一次。

(2)对使用的馈电开关每个月进行3次的全面性检查,并且要对其保护系数进行核对,上井进行检修的时候要对电流整定值进行校准,并重新标记刻度。

(3)对风电闭锁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试验。

(4)各个磁力的启动器内部的保护定值要进行恰当的选择,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更不能用铁丝或是钢丝代替或是甩掉保护,各个单位应该每周对其进行检查2次,并要做相应的测试,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进行存档备查。

4.3.5.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煤矿企业都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在此高度上进行安全工作教育,确保员工的生命乃至国家财产的安全,尽最大的能力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较为被动的局面。

(1)要对员工普及中级工的等级培训,凡是在岗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然后通过对其进行的定向培养等形式,进行专业工种的技术培训。

(2)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的发挥起高级技工人员以及首席技术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并建设出一批素质高且能够驾驭新技术的专业人才,促进煤矿机电管理工作走上健康发展且良性循环的轨道。

4.4.创新安全管理,加强监测监控和预防性检修

安全管理是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加强考核工作,落实技术管理责任制。重视对安全生产的考核,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现场检查工作,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个人,严格把好质量关,促进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二、做好预防性检修工作。做好预防性检修工作,将设备的检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于设备和配件在进入煤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检测和试验,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对于电气保护和接地保护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检测制度,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和试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至关重要,是煤矿生产的一个关键性工作,要将其摆在首要位置来看待,在日常生产中,还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高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鸿东,杨君.浅谈机电技术管理在现代化矿井中的应用[J].当代矿工,2013(05):38.

[2]汪慧琴.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87.

[3]王光武.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

第11篇

关键词:煤矿 安全生产 班组建设

班组是煤矿企业中最基层的生产单位,也是企业管理的终端。强化班组建设,充分发挥班组长现场指挥管理的作用,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八矿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全矿上下树立了抓班组建设管理的决心,把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基层最小细胞,实现了煤矿的安全、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总结提炼,作者认为抓好煤矿基层细胞的安全管理才能实现本质的安全生产。现浅谈一下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如何搞好班组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1 抓好班组长的“三关”

班组长具有生产者、组织者的双重身份。如果把班组比作“细胞”,班组长就是“细胞核”。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班组长好比“兵头将尾”,是连接企业总体规划与班组生产指标的中间环节。班组长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生产计划能否顺利完成,煤矿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选拔一名业务精干、德才兼备的班组长。

1.1 准入关。现代煤矿管理体制下,班组长应具备几项基本从业素质:一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执行力;二要业务精干,文化水平过关,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敢为人先;三要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做到以德服人,在职工队伍中有号召力。

1.2 培训关。班组活动要靠班组长科学部署,班组若要推行精细化管理,班组长首先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班组长应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技能,做好班组的“主心骨”。

1.3 履职关。班组长的工作比较繁琐,不仅涉及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而且现场交接班、班组经济分配都属于班组长的职能范畴。煤矿企业应该通过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深化班组长对自身职能的理解,督促其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而且要立足本职,加强专业学习,妥善处理生产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使整个班组时刻充满活力。

2 抓好班组的人性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需要“人”的广泛参与。班组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找准切入点。煤矿企业要从领导做起,由上至下逐级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座谈会、动员会等途径,向职工灌输精细化经营理念,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并支持精细化管理,逐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为矿山做贡献。

2.1 注重培养职工的集体观念。班组中每一位职工的辛勤劳动才换得整个班组的荣誉,因此要定期举办集体活动,培养职工的集体观念。

2.2 推行民主管理,以理服人。尊重每一位班组成员“参政议政”的权利,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要广泛征询班组成员的意见或建议,班组成员群策群力,往往能事半功倍。出现问题以后,作为一班之长,应该用于承担责任,查明原因,吸取教训。

2.3 加强沟通,以情感人。班组长应该坦诚面对班组成员,针对班组内部的矛盾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地去沟通交流,要着力解决班组内部不同的意见或分歧,主动帮扶困难职工。

2.4 关注职工的闪光点。在生产管理中,班组长应该学会放大职工的闪光点,在适当时机提出表扬,同时针对其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合理化建议。

3 抓好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

合理、准确的安排好每个班次的安全生产任务,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合理部署工作计划。班组长部署工作任务前,必须做足事前准备工作。要根据班组成员的专业特长和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分工,分清轻重缓急,量才使用,确保工作无遗漏。

3.2 提高工作计划的预见性。班组长应根据企业生产的总体规划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要学会把握大局,提高工作部署的预见性。

3.3 安排工作的周密性。班组生产涉及材料管理、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方方面面。开工前,班组长应提前确认备料充足,人员和机械设备到位,同时预测每一环节的突发状况,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以确保生产活动顺利开展。

3.4 安排工作的量化性。凡有量可计的工作,必须明确数量计划。首先估算每一量化环节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及进度计划,保证各流程衔接紧密,以免浪费生产成本。

4 抓好班组的材料管理

4.1 物耗、成本要落实到人。建立健全成本考核机制,推行成本管理责任制,保证每项成本开支都能找到责任人。班组的物料消耗与绩效考评直接挂钩,以减少成本浪费,节省工程开支。

4.2 要转变观念。每天结束生产活动后,针对物料、材料消耗进行成本核算,使班组成员及时了解物料消耗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翌日改进。通过成本消耗日核算,提高班组成员对物料管理的认识,督促其从自身做起,关心物料消耗,杜绝物料浪费。

4.3 要提高认识。要使班组职工进一步增强认真学习技术和业务的自觉性,引导班组职工利用工作技能的提升和改进,促进生产成本的节约。鼓励针对节能降耗的小发明、小革新。

5 抓好班组的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是班组推行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

5.1 班组成员上工时必须佩戴全套的安全防护用具,班组长监督其规范使用,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5.2 机械设备必须装设安全附件,班组成员要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12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耗中占较大的比重。众所周知,煤矿生产一直是一个高危行业,如何保证满足需求与安全生产间寻求平衡成为当前我国煤矿生产面临的一大课题[1]。

近年来,煤矿事故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有几起大型矿难的发生表明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依然令人堪忧。2010年3月28日,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重大透水事件,153人被困,经全力抢救,115人获救,遇难38人;2010年6月21日,河南平顶山卫东区兴东二矿发生火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47人遇难;2013年3月12日,贵州省六盘水马场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造成21人遇难4人失踪。上述事故充分表明我国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

1.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 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态势较好, 但是, 一些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煤矿数量多, 整体安全水平低,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现象严重。

目前中国小煤矿的数量依旧数量众多, 小煤矿安全保证条件差, 乱采乱挖现象严重, 置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利益于不顾, 经常为了追求利润, 不惜拼人力、搞人海战术, 无设计或不按设计施工作业, 在局部区域内布置过多采掘工作面, 导致井下一个班的作业人员高达数百人。由于生产组织集中, 导致事故范围扩大, 伤亡惨重[2]。

1.2 基础工作薄弱, 安全投入不足, 不能保障

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煤矿矿井的寿命多为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 建井初期, 矿井的生产系统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随着开采深度加大, 范围延伸扩展, 瓦斯涌出量增多, 危险程度急剧增长, 原有的矿井生产系统就难以适应要求, 而又没有可能自筹资金来改建生产系统, 很多煤矿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有的煤矿至今一直使用民国时期、解放初期的安全装备, 装备差, 抗灾能力差, 所以不产生事故则已, 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是大事故。

1.3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有些矿井还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职责不能全面落实, “谁办矿、谁管矿、谁收益、谁负责安全”的办矿原则没有根本理顺。一些国有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向煤矿下达的产量、掘进进尺等指标越来越高,在这种考核指标的压力下,导致矿井负责人盲目追求产量和利润。一些国有重点煤矿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漂浮,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各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下去。

1.4 技术管理薄弱, 职工安全意识差。

由于煤炭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有经验的工人流失严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又不愿到企业工作,企业人才严重缺乏;一些煤矿不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采区和采掘工作面无设计,不编制采掘作业计划和作业规程,有的煤矿不按设计施工作业;石门揭煤、巷道贯通、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忽视生产技术管理,采掘布置不合理,采掘失调严重;一些突出矿井、水害严重的矿井和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采取的综合防突、防治水和防尘措施缺乏针对性。同时, 一些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违章作业现象相当严重[3]。

1.5 某些领导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 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

领导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 只注重自己的想法, 而不重视知识和实际, 一旦出了事故, 只会往下追究。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停留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 不认真研究安全生产问题, 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措施和要求, 形式主义严重。一些煤矿的安全生产制度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完善, 只注意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严格的处理,只在生产事故发生后才制订整改措施, 还有一些制度的制定者脱离安全生产工作实际, 使得一些制度不切实实际, 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的对策

2.1 加强煤矿事故机理与防治方法的研究

开展煤矿科技的基础理论研究,揭示煤矿事故的致因和灾害发生机理,摸清事故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寻找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以瓦斯、火灾、水灾和顶板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瓦斯及煤尘爆炸机理、煤自然发火热物理特性及火源点探测方法技术、矿井突水治理与预防技术、顶板管理与支护技术等。同时还要加大深井开采相关问题的技术研究。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工作,可以有效预防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提高经济效益非常重要。要加大探测方面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声、光、电磁辐射等现代探测技术手段,寻找最适合的探测方法,提高探测的精度[4]。

煤矿企业要建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后所有人员能及时有效的避险; 同时还要建立避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应急的生存空间; 通过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确保灾变时现在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氧气供应,防止发生窒息事故发生; 同时还要建立供水施救系统,在灾变后为井下人员清洁水源或必要的营养液; 通过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实现井上井下和各个作业地点通信通畅,为防灾抗灾和快速抢险救灾提供准确信息。

2.2 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政府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在我国的煤矿生产中,企业、政府和煤矿工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都有责任,企业是煤矿生产的责任主体,政府是保证安全生产的监管方。

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企业是必不可少的,煤矿企业应当是安全投入的主体。因此有必要强化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主体地位,提高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加大煤矿生产的安全投入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然而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为了保证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自主性,需要设计一种制度,使煤矿企业像关心煤炭生产成本一样主动自觉地关心安全投入。在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强化机制作用下,将会迫使煤矿企业投入安全成本,保证煤矿生产安全[5]。

加大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责,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度,降低监管部门执法成本的同事,加大对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不查处和查处不力行为的处罚力度。在目前中央政府的垂直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下,地方政府是煤矿企业生产的最直接受益者。因此需要加大地方政府的责任,即地方政府在享受煤矿企业带来的收益时,要承担煤矿企业安全监管的成本;加大地方政府对当地煤矿企业的生产监管责任,实现权责对称。这样可以促使煤矿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投资。

2.3 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投入,加快煤矿人才的培养

建立以煤炭生产企业为主体的成果推广应用和再创新平台、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为主体的煤矿安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平台、以高等院校为骨干的基础研究平台,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同时也要加大煤炭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煤炭类院校已有的专业优势,由国家重点投资建立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基地;鼓励煤炭院校扩大煤炭主体专业招生比例,大幅度增加本科“对口单招”的培养规模。

2.4 继续规范和推动煤矿资源整合工作

自国家进行煤矿资源整合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大矿兼并、参股、托管小煤矿,帮助小煤矿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改进安全生产现状。因此我国煤矿安全治理过程中,应该继续稳步规范和推动煤矿资源整合工作。 对尚有开采价值、纳入资源整合对象的煤矿,必须先关闭,吊销所有证照,停止供电和火工品,然后再进行整合。矿井整合只能有一个法人主体,做到统一布局、统一规划;必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并按照建设项目要求履行相关核准审批手续后方可施工,严禁在整合期间违法开采[6]。

2.5 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煤矿生产一线因其生产性质的特殊性,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且流动性很大。因此煤矿企业要持续强化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矿长和瓦检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新工人下井作业前必须进行正规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培训和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职工培训和特殊工种持证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将职工培训和持证上岗落到实处[7]。

3. 结语

安全工作是一个基础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从系统的角度对我国煤矿有关事故的原因,从人、自然、技术以及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更加确切地了解技术及设备在煤矿安全中的作用;了解个人、团队、制度、执法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作用,了解人与自然、科学技术与管理作用的规律性,最终目的是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状况。

参考文献

[1] 钱进勇,刘建勋;煤矿安全事故自身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85-86

[2] 徐阳;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6:229-232

[3] 彦鑫,赵同辉;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多发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研究;改革与探讨;

[4] 胡文国;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博弈对策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8):109

[5] 名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致因分析;煤矿安全;2011(5):187-189

[6] 白芳;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与探讨;2007(11):51-52

[7] 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2):36-37

第13篇

一、甲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将乙方的安全纳入甲方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3、有检查、指导乙方安全生产的权利和责任。当乙方违反甲方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时,甲方有权对乙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4、组织制定并实施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并组织实施事故救险。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及时通知事故波及范围内的乙方人员撤离险区,并尽力为乙方抢救伤员提供救护、医疗便利。

5、乙方特殊作业人员在由乙方统一管理,按照“统一制度、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统一奖惩”的四统一原则,由甲方依照有关规定监督其岗位设置并进行监管。

7、按照矿井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程序,对乙方涉及安全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进行审批并备案。

8、对乙方发生的“三违”现象,有权对其进行经济处罚。

9、对乙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督查工作,查出的安全隐患,有权责令乙方整改。

xx、若发生事故,积极协助乙方进行安全救护外,还应协助乙方保护事故现场,按程序向有关部门报告,关有权参与事故分析追查工作。

二、乙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遵守甲方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2、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服从甲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乙方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

3、参加甲方的生产调度会、安全例会,“一通三防”例会、工程技术人员专题会和其他由甲方要求参加的安全方面的会议。

4、投入工程建设的安全设施要齐全可靠,设备运转要安全完好,安全设施要确保正常使用,有正常的检修制度,并且教育职工爱护矿井安全生产设施。

5、负责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及培训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入井人员应办理入井证,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6、负责掘进工作面及其区域内的有关安全设施的建立、使用和维护,并设置必要、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7、保证正常安全生产所必须的通风、供电、运输、压风等生产系统的安全可靠。

8、对甲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毕。

9、乙方发现事故隐患和灾害事故时,必须及时向甲方汇报,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

xx、发生事故时要及时向甲方如实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时间;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1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三违”现象,要有具体的奖罚办法。

12、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施工措施要及时报甲方相关部门审查备案。

三、责任处理

1、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可并处XX元以下罚款;

(1)无故经常不参加甲方组织的生产调度会、安全例会和其他甲方要求参加的安全方面会议的;

(2)未按照本协议第五条之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

(3)未在其负责的区域内建立有关安全设施,并未在有关设施、设备设置必要、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4)未按照要求整改甲方查出的安全隐患的。

2、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造成安全隐患的质量问题,除限期整改外,并按500~5000元/处进行现金罚款。

3、对查出的“三违”人员,对其本人给予xx0~500元现金罚款,情节严重时,另对其所在项目部处500~XX元现金罚款。

4、因乙方原因发生的事故,甲方应积极协助救护,其医疗及处理费用由乙方承担,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因乙方原因给甲方及第三方造成事故损失,责任由乙方承担。因不可抗拒造成事故损失,其费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因甲方原因造成乙方事故损失,责任由甲方承担。

5、因乙方原因造成质量标准化检查不达标,甲方不予验收工程,并对施工项目部进行罚款。

四、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或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定解决。

2、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由上级主管部门协调。

3、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 方(签章): 乙 方(签章):

第14篇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介绍了煤炭企业生产安全费用管理的意义,就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及有关规定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问题;措施

一、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意义

(一)为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随着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煤炭企业加大了对生产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对矿区内采掘、探测等技术设施不断完善,为煤矿工作者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大大减少了矿井事故的发生。另外企业为了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政策,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及时迅速发现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环境出现的问题,便于管理人员尽快采取措施,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

(二)减少煤炭企业安全负债,促进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长期空白导致煤炭企业欠账达到数百亿之多,加上前几年煤炭市场的低迷,煤炭企业亏损严重,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安全基础设施装备上,导致企业安全生产负债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市场逐渐好转以及国家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治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日益重要,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管理,不仅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负债,还促进了煤炭企业的进一步的经营发展。

二、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问题

(一)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很多煤炭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体系,但是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水平却相差很大,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炭企业领导对于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只是片面的理解,没有从煤炭企业的整个的运营来考虑,致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能真正落实;另外一方面因为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必须要加大对企业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产生的利益则比较隐性化和长期化,不能直接对企业产生一定的经济利益,导致了煤炭企业管理层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进行完善与定期的监督检查,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严重影响了了煤炭企业生产安全的保障与管理。

(二)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不科学,随意性大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按照煤矿规模的大、中、小以及煤矿可开采的技术条件来进行划分,大中型的低瓦斯煤矿每吨不少于5 元,高瓦斯煤矿不少于8 元,这种提取标准具有明显的“一刀切”的特点,忽视了不同煤炭企业之间开采技术的条件与实际生产需要的差异,许多煤炭企业,在经营效益好的情况下,提高安全生产费用,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利润,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有的煤炭企业虽然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符合最低标准,但是生产技术设施非常落后,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没有投入相对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对企业生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三)费用使用范围难以界定,不利于监督管理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和维简费按照有关规定都是按吨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是用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设备和设施以及煤矿安全改造和重大隐患的支出,而维简费是用于煤矿的正常延续的开拓延伸、技术改造等再生产的资金,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所以两种费用有一定的相似。但是由于煤炭企业内部生产工作环境非常复杂,企业安全生产设备与普通设备很难做出精确地界定,所以导致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与普通设备生产费用、维简费等费用混为一谈,不容易分辨、剥离,不利于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与监督。

三、安全生产费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与管理,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益,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煤矿伤亡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合理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煤炭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费用的管理,从煤炭企业未来的安全生产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重新对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进行深度认识,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二)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的监督力度

1.完善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责任制。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必须交给企业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健全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责任制。财务部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核算、分析,定期监督审查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安全管理部门使用资金时,必须提出相应计划方案预算,经财务部门审核同意,才可以使用资金,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合理有效利用。

2.落实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户管理。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必须专款专户管理,其它项目不得私自挪用安全生产费用资金,对费用的控制管理必须加强监督、定额管理,监察部门对资金的提取使用情况定期监察审核。3.及时披露安全生产费用财务信息。煤炭企业对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应该透明化,定期对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进行披露,保证企业相关管理和审查部门及时了解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信息,从而促进安全生产费用资金的合理利用。

(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我国煤矿地质复杂,瓦斯的含量比较高,而且中小型煤炭企业较多,技术比较落后,所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因此,提高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成为保证煤炭生产安全的必然手段。

煤炭企业应该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矿井规模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立足于实际情况,在国家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上,再制定一个符合企业自身的提取标准,这样既减少了过度提取安全生产费用造成的资金浪费,又保证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足够投入,切实保证煤炭企业生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安全工作贯穿于煤炭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是煤炭企业的生命, 也是煤炭企业管理的核心主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完善,对于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确保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煤炭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重视力度,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更加规范完善,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资料:

[1]荣树新.采掘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财会月刊,2010.8.

[2]方应欣,张雪玲.对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和煤矿维简费会计处的商榷.江西煤炭科技,2005(4).

第15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安全生产

1.前言

煤矿生产中,良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保证机电能够安全运行的前提,只有做好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所以,研究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很有必要。

2.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存在问题隐患,直接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对目前地面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不足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2.1.没有充分认识到机电标准化工作

有些煤矿没有专门的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或者尽管具备这样的人员,也大多都是兼职,对于机电设备管理,诸如:电缆管理、配件管理以及电气管理等方面管理不到位。部分机电职工没有较高的标准化意识,对煤矿流动设备或者固定设备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同时,机电设备管理在一些环节上,例如选型、采购、验收以及安装等做的不够充分,设备标志不全,缺少编号。一些设备甚至长期使用而未更新,不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报废处理。

2.2.未能充分发挥出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虽然大多数煤矿都设立了煤矿机电科,负责机电生产和机电管理工作,然而,很多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仅注重生产方面,而忽视了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不仅造成机电管理网络时有发生中断现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机电管理人员缺乏,不能健全机电专业组织,进而淡化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3.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很多煤炭企业由于想节省成本减少开支,无条件的对一些老旧设备循环利用,加大了机器本身的负荷力,使本身就带有隐患的机器不堪一击导致事故的引发率不断上升,然而实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能够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从而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机电技术水平

在现代煤炭企业中,机电设备的使用是煤炭生产的首要环节,而人始终都是机电设备的使用者,然而一直以来机电设备操作、技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是相当不够的。如果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是最主要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机电技术管理的应用能使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机电技术管理中的竞争机制也恰恰激发了员工的责任心和危机感,使员工在工作中能自然而然的形成合理而又有规范的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电技术水平,确保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4.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措施

4.1.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井下的电气设备大体上可分为设备、电缆、安全保护装置、小型电器四大类。首先,应设立设备、电缆、安全保护装置、小型电器7个专业化管理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其次,应组建由技术员、技术技师、拔尖技术工人组成的技术管理队伍,逐级分解技术管理任务,使技术管理更贴近生产;最后,为规范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应每月召开由各管理小组及各单位主管技术员参加的技术管理专题会议,布置当月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即机电检修工作、职工培训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

4.2.夯实管理基础、构建机电设备、配件全过程质量管理新格局

4.2.1.基础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一是牢固树立“机电为生产服务”的观念,坚持对机电设备超前谋划,保证了机电设备按时到矿和各工作面的设备正常衔接,实现了机电系统能力的最大化和设备配置的最优化。二是对每个工作面的设备准备,都要拟定出工程网络图,并在地面进行配套安装和调试,从而保证了每一工作面做到一次安装试产成功。三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每一工作面组织安装移交后,都要有专人对工作面所用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及特性等进行汇总,大到采煤机,小到每一个部件包括图纸、图表等一一列入,编写出《综采工作面手册》,实现了综采工作面设备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4.2.2.严把设备、配件入矿质量检验关

在选用设备和配件时,不仅要优先大厂或行业定点生产厂家,而且要进行货比三家,及时收集周围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评价,检查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书、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鉴定报告等,缺一项就不能采购其产品。在订购重要配件时,如:三连环、插销等要到主机生产厂家去进货,对电气插件和大修后的电机、变压器等必须经试验室进行标准试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和发放使用,否则要追查有关人员责任,并进行严格考核。

4.3.加强设备现场管理,实现设备可靠运转

4.3.1.进一步规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健康运行。现代技术能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大大减少能耗。而在设备使用的全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应该严格执行定期、定人、定量、定点加油制度:定期进行油―磨屑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程监测,及时根据反馈结果,按要求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

4.3.2.推行预防性检修和灵活检修管理理念,实现了生产机电一体化。实施预防性检修始终坚持做到“三统一”,即检修计划统一上报、统一准备、统一安排实施。设备检修做到“四结合”,即实行机电设备动态和静态预防性检修责任制相结合,机电设备计划检修和灵活检修相结合,配件现场管理与合理储备相结合,开展故障诊断和状态检测相结合,实现了对设备的动态监测、强制保养和及时检修,有效降低了机电设备的故障率。

4.3.3.各个使用单位的防爆检查员以及设备管理员对本单位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要对每天使用、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循环的检查和处理,个别工作区的人员还要从维护人员中抽出,专门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整改等工作。

4.4.创新安全管理,加强监测监控和预防性检修

安全管理是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加强考核工作,落实技术管理责任制。重视对安全生产的考核,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现场检查工作,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个人,严格把好质量关,促进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二、做好预防性检修工作。做好预防性检修工作,将设备的检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于设备和配件在进入煤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检测和试验,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对于电气保护和接地保护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检测制度,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和试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至关重要,是煤矿生产的一个关键性工作,要将其摆在首要位置来看待,在日常生产中,还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高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鸿东,杨君.浅谈机电技术管理在现代化矿井中的应用[J].当代矿工,2013(05):38.

[2]汪慧琴.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87.

[3]王光武.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