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旅游的利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生态旅游认证产品供需不平衡
生态旅游认证市场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认证产品的丰富性,并且要形成群聚效应。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认证市场更加活跃,市场状态更好。但现阶段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的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出现供需不足的情况。这一情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因为过于单一的生态旅游认证产品无法吸引旅游经营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眼光,相应的旅游经营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投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的可能性较小,消费者和旅游经营商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了解较少,这种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影响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二)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的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较低
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分为国际、区域、国家、地区级四个层次。这使得生态旅游认证与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存在一定的距离,使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接触和认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可能性较低,相应的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的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较低,根本无法真正投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中,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无法有效开展和实施是必然的。所以,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低是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全球性标准和品牌比较欠缺
要想有效地实施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全球性品牌数量并制定全球性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促使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更具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为了能够融入国际化的舞台中,将会参与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活动中。这有利于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和进步。但很遗憾的是目前全球性的标准和品牌还比较欠缺,无法将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目光吸引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活动上,这使得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得不到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支持和落实,相应的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受阻,生态旅游的落实无法有效实施。
二、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
现阶段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导致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发展无法有效地进行。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予以控制,才能够促使生态旅游更好地开展。具体的营销策略是:
(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
目前,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对可持续旅游认证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大多数旅游企业都是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度假村、旅店及各种旅游项目,并未慎重地、深入地考虑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所以,要想有效地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大规模地进行生态旅游认证及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使消费者和旅游企业能够认识和了解生态旅游,进而支持生态旅游。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1.长期培养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是促进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促进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发展之际,进行长期培养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消费者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这会使得消费者逐渐投入生态旅游认证产品营销活动中购入对自己有利的产品。2.注重生态旅游认证购物链的利用认证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规模的扩大,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一定要合理地利用生态旅游认证购物链,将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与消费者、旅游企业及社会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努力下不断促进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落实,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刺激生态旅游企业的认证动机
旅游企业投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中不仅可以实现企业所开展的旅游项目持续进行,还为生态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所以,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旅游经营者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旅游认证的重要性,也不了解生态旅游认证的作用,无法有效开展生态旅游认证项目。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对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动机刺激,促使旅游企业主动投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具体的措施是认证机构应当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一些优惠措施吸引旅游企业,并帮助企业衡量参与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利弊,以此来刺激旅游企业,促使其开展生态旅游认证项目。
(三)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
一直由国家、地方负责的生态旅游认证要广泛落实到社会中,应当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促使企业或个人注意到生态旅游认证,进而对生态旅游认证进行了解和分析。在掌握生态旅游认证作用的基础上,还有激励机制的支持可以促进更多的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投入生态旅游认证营销活动中。当然,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是由政府或旅游局执行的,一定要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和生态旅游的整体状况来制定,以保证所指定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一)生态旅游认证产品供需不平衡
生态旅游认证市场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认证产品的丰富性,并且要形成群聚效应。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认证市场更加活跃,市场状态更好。但现阶段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的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出现供需不足的情况。这一情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因为过于单一的生态旅游认证产品无法吸引旅游经营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眼光,相应的旅游经营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投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的可能性较小,消费者和旅游经营商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了解较少,这种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影响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二)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的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较低
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分为国际、区域、国家、地区级四个层次。这使得生态旅游认证与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存在一定的距离,使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接触和认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可能性较低,相应的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的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较低,根本无法真正投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中,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无法有效开展和实施是必然的。所以,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低是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全球性标准和品牌比较欠缺
要想有效地实施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全球性品牌数量并制定全球性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促使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更具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为了能够融入国际化的舞台中,将会参与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活动中。这有利于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和进步。但很遗憾的是目前全球性的标准和品牌还比较欠缺,无法将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目光吸引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活动上,这使得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得不到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支持和落实,相应的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受阻,生态旅游的落实无法有效实施。
二、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
现阶段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导致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发展无法有效地进行。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予以控制,才能够促使生态旅游更好地开展。具体的营销策略是:
(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
目前,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对可持续旅游认证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大多数旅游企业都是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度假村、旅店及各种旅游项目,并未慎重地、深入地考虑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所以,要想有效地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大规模地进行生态旅游认证及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使消费者和旅游企业能够认识和了解生态旅游,进而支持生态旅游。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
1.长期培养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需求是促进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促进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发展之际,进行长期培养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消费者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这会使得消费者逐渐投入生态旅游认证产品营销活动中购入对自己有利的产品。
2.注重生态旅游认证购物链的利用
认证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规模的扩大,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一定要合理地利用生态旅游认证购物链,将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与消费者、旅游企业及社会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努力下不断促进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落实,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刺激生态旅游企业的认证动机
旅游企业投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中不仅可以实现企业所开展的旅游项目持续进行,还为生态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所以,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旅游经营者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旅游认证的重要性,也不了解生态旅游认证的作用,无法有效开展生态旅游认证项目。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对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动机刺激,促使旅游企业主动投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具体的措施是认证机构应当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一些优惠措施吸引旅游企业,并帮助企业衡量参与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利弊,以此来刺激旅游企业,促使其开展生态旅游认证项目。
(三)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
一直由国家、地方负责的生态旅游认证要广泛落实到社会中,应当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促使企业或个人注意到生态旅游认证,进而对生态旅游认证进行了解和分析。在掌握生态旅游认证作用的基础上,还有激励机制的支持可以促进更多的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投入生态旅游认证营销活动中。当然,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是由政府或旅游局执行的,一定要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和生态旅游的整体状况来制定,以保证所指定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游客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许多旅游地纷纷开展生态旅游,打造生态旅游景区。但很多地区生态旅游的实施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旅游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普遍。双廊村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传统白族渔家小村。近年来,双廊抓住了旅游发展契机,从原本落后的渔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但同时,旅游发展也给这个小镇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双廊环境质量下降。为此大理市组建专门的双廊洱海环境综合整治小组进行双廊环境整治。本文将大理双廊村作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典型案例,对当地居民生态旅游态度及认知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为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教育及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问卷分为三部分内容,即居民基本信息、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及其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居民基本信息包括参与旅游经营的情况,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等。
生态旅游认知方面,结合双廊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及双廊实际情况,主要从旅游对双廊生态负面影响的感知来考察,涉及4个问题。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主要从居民是否愿意采用生态旅游的方式进行发展来考察,具体从5个问题来调查。生态旅游认知及态度方面的调查,采用里克特量表来进行。
2.调查组织
本问卷在2015年9月24日对问卷做初步的调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于2015年8月26日至2015年10月5日正式进行问卷调查,从双廊民族文化街为主线一路附近,进入沿街商铺和商摊向当地居民进行问答式问卷填写,问卷做到现做现收。共发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为百分之百。其中有效的问卷为296份,有效率约为99%。
3.数据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凋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事后的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进行。
二、结果分析
1.样本描述
在296位调查对象中,有56.8%参与旅游经营,有43.2%不参与旅游经营。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中家庭,没有旅游收入的有12.2%,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1%-20%的有31.1%,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21%-40%的有30.4%,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41%-70%的有21.6%,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71%以上的有4.7%。大多数双廊居民参与了旅游经营,或参与了旅游业发展的要素投入。
2.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
从统计结果来看,居民对生态旅游与自身的关系以及旅游带来的生态影响都有较高的认知。在双廊居民中,有58.8%的人听过生态旅游,在洱海保护等问题上,当地居民有较高的认知。在双廊洱海污染问题上,有23%认为洱海受到了污染,32.4%认为受到严重污染,18.2%认为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在考察双廊居民对旅游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认知及与自身关系的指标中,采用里克特量表1-5,从1到5严重程度递增,调查结果各指标的均值均超过4,采用方差分析居民人口学特征对其生态旅游认知度没有明显差异。居民普遍认知到旅游带来了双廊的污染,同时只有保护好洱海环境才能使双廊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居民倾向于认为洱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双廊发展生态旅游与自己相关。
3.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
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采用5个问题指标进行衡量。首先,居民在对“您支持双廊发展生态旅游”这个问题上有较高的赞成率,45.3%的支持,46.6%非常支持,无所谓、不支持、非常不支持的共占8.1%。在具体的生态旅游经营行为问题中,普遍人愿意以节能环保的方式参与旅游经营,愿意对游客进行生态旅游教育。但第四个问题在详细描述生态旅游带来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后,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度有所下降,24.3%的居民非常愿意参与生态旅游,60.1%的居民愿意,8.1%表示无所谓,3.4%不愿意,4.1%非常不愿意。在第五个问题中考察是否愿意为生态旅游支付,其支持度比愿意参与生态旅游的程度有所降低,有12.2%表示非常愿意,44.6%愿意,22.3%无所谓,12.8不愿意,有8.1%非常不愿意。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在问及是否支持生态旅游、是否愿意在参与环保经营中、愿意引导游客等问题上,当地居民普遍的支持度很高,但当说明生态旅游带来的利弊时,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参与意愿与他们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度相比有所降低;同时,在问到具体的事项――是否愿意花钱进行污水处理,支持程度又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说,还是有超过半数的居民在各个问题的回答中表明支持生态旅游。
进一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交叉分析,发现不同人口特征类型人群对生态旅游态度略有不同。其中,学历水平不同的人群对生态旅游的态度有显著性差异。
三、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出,双廊居民普遍支持生态旅游,但个人短期利益减损会影响其对生态旅游的实际支持程度,教育程度不同对居民态度有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支持[1]。因此要进一步进行生态旅游教育和管理,提高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和支持度,才能促进双廊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产业 设计 基本类型
一、引言
传统产业是对自然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可怕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资源的失衡:一边是资源的耗竭,另一边是“垃圾”――生产副产物的堆积。传统产业对“垃圾”的处理,采用的是末端治理即“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仅仅是将污染物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因而探索新的产业运作方式,成为应对日益紧迫的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①。其基本运作单元是产业生态系统,以社会服务功能为经营目标,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的同时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保和能力建设纵向结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力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生产。
二、生态产业的设计
生态产业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设计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层面,前者是指区域产业经济规划,是建设部门或地区的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后者则是指产业实体设计,旨在为企业提供具体的产品或工艺的生态理念下的工程、评价、设计及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一)区域水平产业经济规划
区域产业经济规划在设计中应当遵循可持续性、结构平衡、和谐共生、公平、人文原则及原景观原则。具体说来,即以维持或恢复区域原生景观功能为前提,充分利用景观优势的特征,在地区资源承载力范围内确定产业的资源消耗水平,并保证经济实体、机构和居民拥有平等地享受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平等地承担生态建设的义务。
区域生态产业规划包括六个步骤:①区域资源调查。又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调查。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运行主体和发展环境的充分了解,为区域的资源承载力核算提供工作基础。②生态适宜性分析。根据发展目标分析资源环境要求,综合生态、经济、农业、地理等学科方法,划分出不同的适宜性等级,为区域的产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③资源承载力分析。对水、土地、生物和气候资源等基础物质资源进行承载力分析是避免区域资源耗竭的重要前提,也是合理的产业规划的一部分。主要方法有能值分析法,生态足迹法,生态承载力计算法等。④生态产业规划。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辨识区域产业优势,兼顾各个产业结构匹配,功能协调,过程衔接,实现复合效益以及物质的闭合循环。⑤复合效益评估。复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将环境和社会的成本纳入评价范围,改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其有效方法是能值分析。⑥可持续性评价。是界定、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形成了单指标(或复合指标)与多指标或指标体系两类评价方法。前者如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修正、人类活动强度指标(HAI)、发展贡献指数、生态价值、真实储蓄、生态足迹净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的人类占用”等指标;后者包括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PSR)、信息金字塔、反应――行动循环(RAC)、Daly三角形等。
(二)生态产业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生态产业设计的实质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除了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reduce资源投入最小化)、资源化(reuse废物利用最大化)、无害化(recycle污染排放最小化)和重组化(reorganize生态经济系统最优化)的4R原则以外,还有自身的基本原则②,包括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社会整合、功能导向、能源替代、信息开放、人类生态等,力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和劳动者身价值的实现。不同工艺流程、生产环节间的横向耦合,企业内部的功能组合,产业生态复合体以及功能一体化使得资源共享、循环共生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新理念。除了提供生产功效,企业也逐渐把目标转向为社区提供生态服务。新能源的开发、信息及技术网络的进步、生命周期管理和有害污染物的全回收、零排放,使污染的负效益转变为资源正效益,另外,对劳动的评价由一种投入成本到劳动者实现自我的途径的改变,也是生态产业的价值观升华。
生态产业产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在对企业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生命周期过程的设计中,每个环节都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废物排放,在企业内部以至产业界内创造出“生产―消费和维护―回收―再生产”的循环体系。设计分为四个阶段:①产品生态辨识。建立产品参照模型,根据产品寿命期内受到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识别,进行生命周期评价。②产品生态诊断。确定参照产品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来源,如资源能源消耗、全球性环境压力,以及职业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③产品生态定义。使产品的商业价值中包含生态环境价值,确定影响产品竞争能力的生态环境参数并制定产品具体的生态规范。④生态产品评价。改善产品环境特征的技术方案,设计出环境友好新产品,再次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工程模拟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
生态产业的过程是优化调整资源利用、多次重复的过程,而资源的最优使用基于可持续性、集约使用两大战略。这两种战略使生产和运输过程大量地减少了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并引起就业机会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可持续性战略降低了资源流动的速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物质财富的集约使用则是最好的非物质化战略之一,它使得竞争力不再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材料和能源消耗的降低导致制造成本大幅下降,技术、经验以及职工队伍的素质、才能和良好的机动性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三、生态产业基本类型
对于生态产业的分类,研究者们并没有得出确切的统一的标准,根据产业的结构和功能,模拟生态系统的划分方法,可以将生态产业大体分为五类:一是以光合资源和矿产资源生产为目的的自然资源业,二是以制造物质、能量产品为目的的有形加工业,三是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的的人类生态服务业,四是以究、开发、教育和管理为目的的智力服务业,五是以物资还原、环境保育和生态建设为目的的自然生态服务业。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我国生态一、二、三产业中发展较为成熟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一)生态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传统的高能量、高污染的“石油农业”破坏了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重要的资源,因此,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产业生态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生态农业是指建立在遵循生态规律、保持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和谐的前提条件下的农业经营模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代表农业未来前进方向的农业经营模式,也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农业经营模式③,又被称为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遵循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生物链制约、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结构稳定性及功能协调性原理。首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既有一致也有背离的关系,要求生态农业在合理配置土地和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劳动力,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并突破自然经济范畴,向专业化、社会化转变。其次,食物链和食物网体现了生物和环境的密切联系,双方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协同进化,而生态农业正是在其物质能量流动、转化的过程中,发掘并构造了价值增殖链,因地制宜,开发潜力。再次,生态农业必须遵守生态规律,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在长期进化和演变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发挥生物共生优势,利用生物相克趋利弊害和利用生物相生相养。
生态农业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综合规划农、林、牧、副、渔各领域,建立最佳农业生产结构。它以生物组分为核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载体,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一方面,对内部深度开发生产潜力,建立开放的生产技术体系,对外部则着重开发土地和拓展其他资源;另一方面,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来充实生态位,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化系统结构,提高其资源承受力。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也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种养殖业复合系统、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产品消费及物质循环和能量利用以及种植―养殖―加工复合模式三类。生态农业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扩大农业就业,用价高质优品种多样的农产品打开市场,推动农业改革。
(二)生态工业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主导了人类社会,它曾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的福利, 创造了现代工业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天堂,但也使人类走向自然的对立面,走到环境崩溃的边缘。传统工业是一种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环运动的线性经济,虽然末端治理试图尽可能的减少污染,但真正重构了工业系统的,却是生态工业。“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使经济生产能够在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的前提下,高效有序地运行。
生态工业是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规律的,依托先进科技和管理理念的综合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体系由各产业或企业间的承担着物质、能量逐级传递任务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络构成,宏观上耦合工业系统和生态系统,促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的有序运转,微观上则提高子系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达到宏微观的动态平衡。生态工业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实现资源区域共享,并具有清洁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
生态工业有四个重要运行机制。第一,开拓适应与竞争共生。在效率法则的支配下,生态工业系统与其它社会子系统争夺资源、参与市场竞争。而在内部,一方面,环境因子及容量影响着工业系统对能源的利用和企业数量,工业系统则对环境逐渐适应并利用;另一方面,各相关企业在循环经济中分别充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构成了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第二,乘补协同与连锁反馈。生态工业系统的有序运行来自于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使其在宏观结构上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有序的整体效应。但从协同学角度看,反馈机制在对生态工业自组织演化进程中出现的偏离行为所进行的调控十分重要。第三,生态发育与循环再生。这是生态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生态工业倡导企业从“产品经济”走向“功能经济”,即最大限度地利用产品的使用价值,优化产品、服务功能、财富管理的非物质化经济。第四,多样性主导与最小风险。生态工业经济的不确定性来自生态环境要素以及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等,其稳定性受到工业食物链的数量、产业关系和新增产业的影响。因此,生态工业系统应增加柔性,以优势组分和拳头产品为主导,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为基础提高稳定性。
核心产业是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是链接区域内其他产业,组成生态工业网络系统的基础,且生态工业建立在关联(物质、能量流的传递流动关系)产业的基础上。因此,在推动区域生态工业时,应首先选择有特殊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或多类别产业结构的区域,以及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朝阳产业作为核心产业,保证核心资源的稳定性,并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协调。
(三)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到自然地区的责任旅游,它可以促进环境保育,并维护当地人民的生活福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强调保护生态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原生性④。在绿色消费浪潮中,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与传统的以娱乐消费、观光享受为目的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取向,兼顾自然保护和发展,具有自然性、保护性、参与性和专业性。生态旅游具有很强的原生态性质,改变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旅游模式,将资源价值纳入成本核算,提供给旅游者更多的生态享受服务和生态体验。
生态旅游服务系统由供给系统、需求系统和生态旅游市场三部分构成。供给系统即生态旅游的上游产业,包括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服务和生态旅游教育。需求系统是旅游活动的源动力,包括客源、旅游行为和旅游者结构的需求方面的因素集合。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涉及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定价、促销、规划、实施过程,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和售后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作为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竞争来自于供给系统对旅游资源和客源的争夺,并遵循市场机制。
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遵守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杜绝竭泽而渔的做法,将景区环境监测结果纳入管理措施。开发质量重于数量,游人数量不能过多,并且应该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旅游消费给当地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而当地居民和政府也应该并将部分收益投入到资源环境保护中,保证旅游者获得满意的体验,实现双赢。最后,生态旅游应当注重自然和人文的教化意义,增进游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并加强对当地政府、社区、组织以及行业的教育。
参考文献:
①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②王如松,欧阳志云. 生态整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J].科学通报,1996(S1)
③黄玉源.生态经济学[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④张跃西. 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J]. 生态经济,2007(11)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重要意义
1 核心区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
1.1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区域
核心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原始程度较高。是保护区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特别是新建的保护区,一般已经进行了一定规模旅游开发,如果核心区完全禁止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使一些地方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缺乏积极性。
有些保护区为了能够开展旅游活动,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在规划中硬性的把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划为实验区或缓冲区,这样做的弊端是:第一,人为的割断了自然生境的连续性,与保护区的区划原则是不相符的。第二,如果这样的规划通过审批,必然会导致大量上马旅游基础设施,对核心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1.2 保护区特别是省级保护区资金问题
投入不足,一直是保护区的一大难题,不但省县级保护区有这样的问题,国家级保护区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扰,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工作无法开展,直接影响到了保护的效果,不但基础科研工作进展缓慢,也使一些破坏保护区生态环境和乱捕滥猎事件得不到有效遏制。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投入短时期内不会增加太多,只有增强保护区的自养能力才是根本途径。
1.3 与周边社区群众关系
中国人口众多,人迹罕至的地区已屈指可数,大部分保护区内都有常驻居民,他们都是是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地方,靠山吃山、靠山吃水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保护区一旦建立,禁捕、禁猎、禁采、禁伐,甚至连人都不能进入了。社区群众无法短时间内适应这些改变,绝对的保护只能增加他们的对立情绪,对保护区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 核心区生态旅游影响分析
保护区的类型不同,开展旅游活动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里所说的旅游活动指的是以野外徒步为主的休闲、探险旅游。
生态系统类的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湿地、荒漠三种类型,只要不进行大规模的砍伐、开垦,保护好植被,旅游活动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野生生物类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种类型,旅游活动对动物的影响要大一些,特别是野生动物的繁殖期。但只要规划好游览路线和控制旅游开放季节,就能把这种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对野生植物,只要禁止采摘、践踏、砍伐,旅游活动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自然遗迹类的自然保护区更加便于管理,只要不是刻意的去破坏,不会对保护对象产生负面的影响。
开展生态旅游对环境多少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要权衡利弊,本着对保护区的长远发展有利的目的,制定旅游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措施。需要特别关注的几点:
(1)科学论证
根据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和自身的生境类型和特点,来论证开展有限的旅游活动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论证结论是是否开展生态旅游和制定旅游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2)旅游设施的建设
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原有的巡护道路,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这种原始的未加修饰的自然美,更能满足现在人的旅游需要。
(3)旅游人数的控制
旅游人数的控制依据是科学的环境容量测算,同时也考虑到保护区的管理能力,能够使游客的活动都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控制范围之内。
(4)旅游素质的提高
“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游客素质的体现,这需要游客较高的自觉程度以及严格的管理和宣传,在目前国内游客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严格的管理和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
(5)旅游时间的控制
这里所说的旅游时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开展旅游活动的季节和时间,森林草原的防火期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的,野生动物的繁殖期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旅游活动。第二,游客单次游览时间的控制。这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把游览时间控制在白天时间,尽量避免野外过夜。
当前,在法律法规层面,保护区核心区的开发禁令还是坚冰一块,但旅游开发的现实需求也是存在的,而且随着保护事业大发展,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我们的管理者担心一旦放开核心区的开发禁令,会导致开发活动一发不可收拾,使保护区遭到全面的破环,这样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敢用科学的方法去尝试。固步自封、原地踏步,这种思想对保护区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园林与旅游是关联度很高的两个行业,园林是旅游的一大支撑体系,旅游的发展又会带动园林建设的发展,二者在相互依存中发展。我国早期的苑囿,即是帝王贵族骑射、田猎和游赏自然风光之所l4]。如今许多著名园林,如拙政园、颐和园、杭州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深圳锦绣中华等,每年都吸引数以千百万计的游客,它们的发展则是得益于旅游业的拉动。当前,我国旅游业迅速崛起,风景园林建设现状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llJ,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主要重视城市园林建设,创建大量的城市休闲绿地,片面注重视觉美;(2)业界与政府对郊野园林、名胜园林、乡村园林关注不够,投入不多,扶持不力。但事实上,这些园林类型才是旅游业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发展方向。(3)当前的园林设计作品盲目攀比、互相抄袭,缺乏独自的风格、文化内涵、乡土特征和地方特性。这些园林难以成为旅游的吸引因素,甚至不为当地居民认同,尤以城市园林反映最为突出。旅游开发对地方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利与不利两方面。有利影响方面表现为旅游开发不但可以提高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对人文景观价值所在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人。不利影响方面则体现在旅游开发会破坏自然景观原有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造成自然景观破碎化,引起人文景观的商品化,从而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
2风景园林和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措施
只有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和风景园林行业在发展目标和利益方面,既有相互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如对于自然资源,园林行业着重于如何保护而少受人类的干扰,而旅游业则重点考虑如何取得最大的眼前利益。可见,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和风景资源的建设与保护,使其和谐发展就成了风景园林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将要面对的难题。
2.1重视生态文化和生态园林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它强调竞争、共生与自生机制和人类文明的连续性。生态园林是当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它以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生态环境灾害为主导思想,主张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遵循生态学原理,把生物多样性作为衡量生态园林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阎。其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旅游和绿色旅游。它向游客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对旅游者来说,更强调的是环保意识、环境教育和文化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新发展。生态文化渗透在生态旅游之中,生态旅游是对生态文化的阐释;而生态园林是十分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制约。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突出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快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绿地被蚕蚀、侵占,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园林事业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等。同时应清醒地看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兼顾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受到大众的欢迎并付诸实践,而许多地方的所谓生态旅游其实只是自然观光旅游的变形而已,这样的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引发大量的环境问题。所以,实现风景园林与旅游开发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化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2风景园林建设应突出当地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
享受“文化”和消费“文化”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即文化是旅游者活动的本质属性,是旅游业的灵魂圈,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差异很大。纵观全国,文化底蕴丰厚的园林很多:如苏州园林,深入挖掘园林文化内涵,弘扬吴文化;北京皇家园林是中华民族的炫丽瑰宝,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京园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等。因此,风景园林建设应当重视发掘当地历史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重视地方特色和民族习惯,要突出精品与特色意识,避免设计抄袭雷同。具体创作时,应注意:(l)设计风格应不脱乡土本色.尽量保持作为城市文脉一部分的原始地形,如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中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整体格局是保持城市原始风貌的典型佳例.(2)在景点的创意上反映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反映耕读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中医文化、玉文化、花卉文化等,以文化氛围强烈的对联、匾额、楹联、碑刻、字画等点景点题,如广西柳侯公园,此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内的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庙、柑香亭等是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景点;(3)在建筑及建筑小品创作中宜提炼和运用民居建筑的元素、母题.室内外铺地材料宜就地取材,突出自然、质朴风格,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再如柳侯公园,将园中的道路统一为自然质朴的青石板路和青砖路,呼应柳侯祠古建筑的古风古韵。(4)在植物配置中选用更多的乡土树种和乡土地被植物.(5)开展富有文化气息的展览、游园、表演、节庆活动等。文化在旅游开发中不但地位重要,而且运用领域广阔,主要运用在旅游景观设计、旅游地形象设计与塑造等方面。在旅游开发中,应努力克月房忽视文化的误区,避免错位、盲目与破坏性开发,损毁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破坏旅游文化氛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无生命力的。风景园林一文化一旅游三者相互依存、互相兼顾,自觉地将文化理念应用于旅游开发的各个领域,以保护当地文化为前提,只有将旅游开发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在旅游业发展中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风景园林建设与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2.3开展人性化风景园林建设,发展大众参与性旅游
今天的园林,已不再是仅供个人享用的“私家园林”,而是要为大众游览服务的,即要满足人(旅游者)的需求门。设计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1股计者应该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生活风俗、旅游兴趣、需要等。只有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把握清楚,才能使建造的园林适合游人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喜好,很好地为他们服务。②真正做到公众参与设计,避免个别领导或专业人员的主观意见与喜好.(3)多增加大众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如今,城镇居民走出城市、回归自然的旅游倾向日益明显,且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已不再满足于观光游览,更舍得花钱于参与性项目,如休闲型的有茶室、美食街等.娱乐型的有摇船、摇马、转马、旱冰、烧烤等。因此,当今为旅游者服务的园林,在其建造和经营中,应当注意其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不能太单一,要有适当的“丰富性”来让每个游人自己“择其所好”。
2.4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发展保健型旅游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服务旅游资源3大类[1l。自然旅游资源包括高浓度空气负离子、高含量植物精气、良好的小气候等。空气负离子主要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森林土壤的气体交换作用及植物精气作用所形成,在喷泉、瀑布、跌水、溪流、森林等环境中含量丰富,具有杀菌、降尘、强身、清洁空气等功效,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如姑婆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65856个/cm3,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区。植物精气是植物根、花、叶、芽等器官的油腺组织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释放的挥发性芳香物质,主要成分是香精油、有机酸等,以杉、马尾松、樟树等树种为主的林地中含量丰富。如君武森林公园天然的马尾松+樟树群落景观,是开辟森林医院、康体疗养院的好场所,这些都是值得深度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
3结语
关键词:生态环境 存在的问题 保护对策
一、汶上县环境质量现状与问题
“十一五”期间,汶上县环境污染总量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在较好的状态。无重大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现象发生。所监控的河流水质达标率75%,护城河水质主要指标符合国家Ⅰ类水质标准,小汶河上段主要水质指标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县城、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地下水水质尚好,消毒处理达标后可作饮用水;城乡空气质量属清洁水平,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县城环境综合质量有明显提高,乡镇环境面貌有所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58.5%,绿化程度83.9%,年森林资源增长量8.66万m3,超出年消耗量达7.45万m3;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2万m2,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迫在眉睫。
但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产、生活、养殖污染在增多,生态破坏趋势在发展,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局部环境问题加剧。
(一)水污染问题
护城河污染严重,下游水质低于Ⅴ类水质标准。乡镇饮用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水质合格的仅3个乡镇。因养殖造成的河水、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有加深的趋势。
(二)空气污染问题
城郊和乡镇砖瓦窑点多而广、规模小、技术设备简陋,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污染农村环境;私营企业增长迅速,废气排污体制滞后,大量废气直接排向大气;机动车辆剧增,尾气超标排放成为县城空气主要污染源。
(三)城镇脏乱和噪声扰民问题
县城布局较为杂乱,排水排污和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旱式公厕改造缓慢,乡镇缺乏垃圾堆放场,造成城乡脏乱差现象尚难根本改变,城镇交通拥堵、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超标严重。
(四)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1、耕地危机,地力下降
县人均耕地面积0.8亩,且无后备宜耕荒地,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上重用轻养,耕地土壤养分失调,缺磷钾严重,地力下降。
2、水资源短缺日趋突出
县水资源不丰富,人均拥有量2721m3,且分布悬殊,经济发展较好、人口较多的乡镇?水源不足,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3、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为2.3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采石场等矿山开发带来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严重,这些矿点规模小、投资少、开采技术含量低,没有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措施,不仅造成青山、水土流失、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严重破坏人口密集区和交通干线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森林结构不合理,城镇绿化不足
多年来汶上县造林多以天然阔叶林为主,造林树种单一,森林内部生态不平衡,不利于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城镇绿化较差,县城建成区绿地率仅17.39%,人均公共绿地3.44m2,离省定要求的6m2以上和30%以上有较大距离,影响县城综合环境质量的提高。
5、防灾减灾能力不足。
汶上县现有水利设施8396次,总蓄水量6600万m3,海堤和防洪堤总长48km,有效灌溉面积1.13万hm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保护耕地面积仅4533.33hm2,加上老化、破坏、失修,抵御旱涝、台风灾害能力较弱。
二、提高汶上县环境质量的对策
(一)加快污染治理,遏制污染加重,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加强制度建设,控制排放总量。
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将汶上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地规定的指标范围内,这是遏制污染加重的宏观调控措施,也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基础。
2、调整经济结构,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强制淘汰生产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发展轻污染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并组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的新型农村产业结构,改变粗放型生产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
要在大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注重推行清洁生产,达到既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又推动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4、抓好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区域和重点污染行业的综合治理。
主要是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加大对污染严重的扰民企业和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同时提高现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率。
(二)加强生态保护,防止生态恶化,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重大规划的规定、重大决策的出台、重大项目的确定,都要从保护现有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出发,权衡利弊,防止和杜绝决策不当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2、抓好新开发建设项目的环保和水土保持管理。严格执行建设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水土保持方案“四同时”制度,引导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和产品,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
3、积极大力引导农村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多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推广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沼气技术,减少对农村水源和耕地及农产品的污染。
4、加强耕地和水源保护,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兼顾生态”的原则,抓好土地利用管理。加强对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与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行节水技术,防止水污染。
(三)推进环境建设,增强生态优势,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封闭式垃圾中转站和乡镇垃圾堆放场的规划建设,健全完善城镇排污管网,提高道路硬化水平。
2、加强植树造林和城镇绿化。抓好城乡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重点加强沿海、沿河、沿路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和城镇的道路绿化、小区绿化、花园式广场、绿化隔离带建设,并对部分农田实行退田还林,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和城镇绿地水平。
3、抓好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与保护。莲花湖湿地作为我县新兴的生态旅游项目,结合生态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抓好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保护。
综上所述,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今,利在后世。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搞好综合治理,争取打造最优越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芦燕娟.山东加速建设生态省[J]. 绿色视野. 2005(08)
关键词:责任旅游;旅游开发;河南省商丘市
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责任旅游,本文调查了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各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该调研牵涉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对许多区域进行了调查。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区域为例,以调查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目标。考虑到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利益,如社区的广泛参与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考虑到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达到多赢的目的,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责任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1.1责任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根据Freeman[1]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团体在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责任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团体包括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图1),比较核心的组合是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一种互惠共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还存在着交换、依赖、合作3种互动的经济关系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的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了他们从前的职业,使其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
第二,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
第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购物活动来产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是当地的居民,于是就建立了一种供求关系;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基础上的。
1.2传统旅游与责任旅游开发方法比较
国外许多学者提出,责任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它包括一个框架和一套实践行动,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2-5]。责任旅游是在无规划、无管制的传统大众旅游的消极客观性之间描绘出一条明智的道路,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新的旅游业发展方式(表1)。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单纯鼓励的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或者小型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责任旅游,而只是旅游开发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如果没有考虑旅游开发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大规模的破坏。实施责任旅游不仅能支持开发精心策划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也能吸取以往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角度深谋远虑地采用新兴技术、消除大众旅游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或使之最小化。实际上,由于责任旅游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管理,在实施责任旅游时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并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考虑到旅游业的跨学科性,必须采纳旅游开发和规划的“6C”原则,即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协作(Collaboration)、交流(Communication)、协议(Compromise)和守信(Commitment)原则,以避免资源浪费、政策冲突,防止政府机构和各部门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争夺资源上,从而最终实现责任旅游的目标——使各社区获得的利益最优化。
2责任旅游开发的原理
2.1是连续的、综合性的、动态的、系统性的、整体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和管理就是把旅游开发放到范围更广的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去考虑,在制定决策时要全方位地考虑和分析它可能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首先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分析社会、生态和经济影响,同时也要考虑政治影响,把机动性、适应性和响应性作为成功的关键,只有这样,旅游业的发展和营销计划才能不断调整,以适应和面对全球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其次,责任旅游开发是连续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创造一个合乎逻辑的和连续的规划过程,每进一步的执行或者退一步的决定都是经过评估和检验的,是在已经采用的政策和策略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修改和调整的。
2.2是围绕社区定位的,侧重点在它是可更新上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和管理就是授权本地居民使之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一方面,要让本地居民感到他们是旅游业的一部分,他们的参与将影响旅游开发的结果,并最终影响他们各自的利益。另一方面,促进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开发者和政府部门与当地社区交流,邀请当地居民参与本地社区规划和管理活动,鼓励当地居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中,并给予机会表明他们自己的观点。同时,促使利益相关者把旅游业作为可更新的产业来管理,鼓励开发那些能表现和提高本地资源完整性的旅游产品,保持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完整性,以便将来继续使用。
2.3是目标明确的,重点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有明确的、可实施的目标定位。首先,必须明确当地居民和政府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带来什么。其次,确定目标后,就能制定政策、策略和规划以实现该目标。另外,根据当地的市场份额确定一个合适的数额,作为游客花销所创造纯利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权衡利弊和公平交易的必要性,重点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确保做出明智的决定,鼓励对旅游业发展前景的规划,制定适宜的计划并采取相关的行动。
3责任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应用
3.1开发背景
商丘市是河南省的东部门户,河南省旅游资源大市之一。相传“三皇”之一的燧人氏曾在这里钻木取火,为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五帝”之中的颛顼、帝喾二帝曾率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是墨家鼻祖墨翟、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庄周、至圣先师孔子等先贤的故里。璀璨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商丘市丰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众多的文化景观。
商丘市是商族的发祥地,是商族起源和商先公活动的主要地区。《诗经·商颂·玄鸟》对此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商丘市即“居住在丘岗之上的子姓氏族(商族)的聚居地”。商丘市还是商业贸易的发源地。契的孙子相土继契封于商,他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马车,商氏部落的人民便驾着马车赶着牛羊到各国交换货物。因为是商族人率先进行商品交换的,于是人们便把从事贸易的行业称为“商业”,把从事贸易的人称为“商人”。
转贴于
商丘市历史上教育发达,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商丘市是墨、道、名3个学派的发祥地,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基地。汉代梁国鼎盛时期,梁王刘武招揽天下名士在商丘研究经典,撰文作赋,名满华夏。北宋时期,应天书院闻名全国。明清之际,归德府全境在当时登进士科者近400人,近300人有著作传世。这些历史名人和不朽著作,更进一步丰富了商丘市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商丘市旅游业独特的文化特色。
3.2责任旅游在旅游目的地中的开发思路
责任旅游开发涉及旅游目的地社区相关人群、政府和投资商。对旅游目的地社区相关人群来说,要通过与其交流,邀请他们参与本地社区规划和管理活动,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对政府部门来说,作为整个旅游规划和开发强有力的领导,涉及到管理旅游资源,并使各社区获得利益最优化、负面效应最小化等工作;对投资商来说,通过对旅游产品的市场化运作,采用新兴技术,使各社区在旅游开发方面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些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3.2.1多元化社区点的建立
基于商丘旅游资源的特色,可以建立多元化社区点实现利益多元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5点。
1)商贸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人”发源于商丘,选择基础较好的街道确立为商贸区,进行商贸社区建设,展示商丘“商人”、“商文化”的内涵。社区居民以南北中山大街上的经营者为主,但整个社区体现“商人诚信经营”的经营理念,强调游客游览过程中的认知和认同度。
2)文化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丘市现存有仓颉墓和商丘古城张巡祠对面的八关斋现存有颜真卿真迹,考虑在商丘古城建立书法社区,以体现商丘市古老文化的历史底蕴。通过社区居民的书法作品展览、书法创作的过程展示,引导全民书法创作和学习活动,在早晚时分,开辟专门的书法练习、交流的活动,地点不一定局限在室内,创作形式也不一定在纸张上,强调游客的参与,有利于社区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融合。
3)生态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丘各种经济林、用材林,水产品和各种优质水果相间连片的生态背景,建设生态主题旅游社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现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消费心理需求。通过社区居民的生态农业展示,提供果品采摘、品尝,建立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夏令营活动。
4)农家体验社区的开发:基于已有居民开展与旅游有关的地方特色饮食经营,整合居民的自发行为,增加其经济收入。社区居民白天提供干净、有地方特色的农家风味小吃;夜间举行高跷、盘鼓、舞龙、舞狮、杂技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
5)农耕社区的开发:基于农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完善生态庭院经济开发模式,建立农耕观光休闲旅游社区,改善当地单一的经济结构现状。社区居民提供大面积的梨花观赏游览,酥梨的采摘,枣、花生、石榴等的品尝,生态庭院经济参观,中原农家生活体验等。
3.2.2利益相关者利益最优化
责任旅游开发必须从当地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强调社区居民、政府部门、旅游开发者、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对旅游规划活动的共同参与,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业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1)社区管理组成:管理委员会由社区代表、政府协调代表等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在投票表决时采取加权制组成:①社区代表:居民、商铺经营者、餐饮经营者、果园承包人、旅游投资者;②政府协调代表:街道办事处、各区旅游局、村委会。
2)社区管理职责: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社区大会以及社区管理机构的决议,负责处理社区日常事务。常设机构人员可以由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兼任;社区代表由全体居民推选,代表居民参与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管理经营活动,执行全体居民的共同决议,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政府协调代表处的作用在于履行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协调代表处只是行业监管者,主要从外围进行必要的调控管理,不需过多干预社区居民共同决定的合理选择,尤其在经营活动中尽量减少“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避免与居民直接竞争。同时,政府部门应作为中立方,积极调解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3)利益相关者旅游利益最优化:依据责任旅游开发的原则将商丘市旅游相关利益来源定位于以下内容。
第一,社区居民利益:如书法社区的居民可通过开办书法培训班、出售书法作品、出售文具等获得经济收益;导游优先选用经过培训合格的市内居民;鼓励古城内原有的几家特色餐馆继续经营,每年进行特色餐馆评定,导游有义务向游客推荐古城内的优秀餐馆。
第二,政府利益:如古城内商铺缴纳的各种税费;增加商丘古城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旅游收入的部分返还;古城修复与保护;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游览区农家客栈、餐饮经营者缴纳的各种税费。
第三,社会利益:向当地居民提供旅游开发的实时监控(包括资源开发、规划、服务和市场营销);为当地居民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提高生活质量);要在不压制当地社区的同时保护和保留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保持商丘古城原有布局风格);对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时,提倡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注重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在庭院构建上,农舍宜坐北朝南,屋后宜增加植被保护(如种植小竹林等),屋前植物宜以落叶乔木为主,夏季遮阴,冬季落叶以利阳光照射,吸收热能。
参考文献:
[1]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 Boston: Pitman/Ballinger, 1984.46.
[2] 张帆. “负责任旅游”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旅游科学,2006, 20(6):9-13.
[3] KONTOGIANNI A,SKOURTOS M S,LANGFORD I H,et al. Integrating stakeholder analysis in non-marke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set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7):123-138.
关键词:责任旅游;旅游开发;河南省商丘市
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责任旅游,本文调查了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各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该调研牵涉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对许多区域进行了调查。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区域为例,以调查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目标。考虑到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利益,如社区的广泛参与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考虑到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达到多赢的目的,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责任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1.1责任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根据freeman[1]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团体在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责任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团体包括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图1),比较核心的组合是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一种互惠共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还存在着交换、依赖、合作3种互动的经济关系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的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了他们从前的职业,使其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
第二,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
第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购物活动来产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是当地的居民,于是就建立了一种供求关系;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基础上的。
1.2传统旅游与责任旅游开发方法比较
国外许多学者提出,责任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它包括一个框架和一套实践行动,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2-5]。责任旅游是在无规划、无管制的传统大众旅游的消极客观性之间描绘出一条明智的道路,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新的旅游业发展方式(表1)。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单纯鼓励的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或者小型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责任旅游,而只是旅游开发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如果没有考虑旅游开发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大规模的破坏。实施责任旅游不仅能支持开发精心策划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也能吸取以往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角度深谋远虑地采用新兴技术、消除大众旅游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或使之最小化。实际上,由于责任旅游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管理,在实施责任旅游时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并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考虑到旅游业的跨学科性,必须采纳旅游开发和规划的“6c”原则,即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协作(collaboration)、交流(communication)、协议(compromise)和守信(commitment)原则,以避免资源浪费、政策冲突,防止政府机构和各部门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争夺资源上,从而最终实现责任旅游的目标——使各社区获得的利益最优化。
2责任旅游开发的原理
2.1是连续的、综合性的、动态的、系统性的、整体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和管理就是把旅游开发放到范围更广的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去考虑,在制定决策时要全方位地考虑和分析它可能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首先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分析社会、生态和经济影响,同时也要考虑政治影响,把机动性、适应性和响应性作为成功的关键,只有这样,旅游业的发展和营销计划才能不断调整,以适应和面对全球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其次,责任旅游开发是连续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创造一个合乎逻辑的和连续的规划过程,每进一步的执行或者退一步的决定都是经过评估和检验的,是在已经采用的政策和策略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修改和调整的。
2.2是围绕社区定位的,侧重点在它是可更新上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和管理就是授权本地居民使之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一方面,要让本地居民感到他们是旅游业的一部分,他们的参与将影响旅游开发的结果,并最终影响他们各自的利益。另一方面,促进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开发者和政府部门与当地社区交流,邀请当地居民参与本地社区规划和管理活动,鼓励当地居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中,并给予机会表明他们自己的观点。同时,促使利益相关者把旅游业作为可更新的产业来管理,鼓励开发那些能表现和提高本地资源完整性的旅游产品,保持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完整性,以便将来继续使用。
2.3是目标明确的,重点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有明确的、可实施的目标定位。首先,必须明确当地居民和政府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带来什么。其次,确定目标后,就能制定政策、策略和规划以实现该目标。另外,根据当地的市场份额确定一个合适的数额,作为游客花销所创造纯利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权衡利弊和公平交易的必要性,重点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确保做出明智的决定,鼓励对旅游业发展前景的规划,制定适宜的计划并采取相关的行动。
3责任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应用
3.1开发背景
商丘市是河南省的东部门户,河南省旅游资源大市之一。相传“三皇”之一的燧人氏曾在这里钻木取火,为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五帝”之中的颛顼、帝喾二帝曾率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是墨家鼻祖墨翟、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庄周、至圣先师孔子等先贤的故里。璀璨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商丘市丰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众多的文化景观。
商丘市是商族的发祥地,是商族起源和商先公活动的主要地区。《诗经·商颂·玄鸟》对此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商丘市即“居住在丘岗之上的子姓氏族(商族)的聚居地”。商丘市还是商业贸易的发源地。契的孙子相土继契封于商,他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马车,商氏部落的人民便驾着马车赶着牛羊到各国交换货物。因为是商族人率先进行商品交换的,于是人们便把从事贸易的行业称为“商业”,把从事贸易的人称为“商人”。
商丘市历史上教育发达,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商丘市是墨、道、名3个学派的发祥地,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基地。汉代梁国鼎盛时期,梁王刘武招揽天下名士在商丘研究经典,撰文作赋,名满华夏。北宋时期,应天书院闻名全国。明清之际,归德府全境在当时登进士科者近400人,近300人有著作传世。这些历史名人和不朽著作,更进一步丰富了商丘市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商丘市旅游业独特的文化特色。
3.2责任旅游在旅游目的地中的开发思路
责任旅游开发涉及旅游目的地社区相关人群、政府和投资商。对旅游目的地社区相关人群来说,要通过与其交流,邀请他们参与本地社区规划和管理活动,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对政府部门来说,作为整个旅游规划和开发强有力的领导,涉及到管理旅游资源,并使各社区获得利益最优化、负面效应最小化等工作;对投资商来说,通过对旅游产品的市场化运作,采用新兴技术,使各社区在旅游开发方面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些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3.2.1多元化社区点的建立
基于商丘旅游资源的特色,可以建立多元化社区点实现利益多元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5点。
1)商贸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人”发源于商丘,选择基础较好的街道确立为商贸区,进行商贸社区建设,展示商丘“商人”、“商文化”的内涵。社区居民以南北中山大街上的经营者为主,但整个社区体现“商人诚信经营”的经营理念,强调游客游览过程中的认知和认同度。
2)文化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丘市现存有仓颉墓和商丘古城张巡祠对面的八关斋现存有颜真卿真迹,考虑在商丘古城建立书法社区,以体现商丘市古老文化的历史底蕴。通过社区居民的书法作品展览、书法创作的过程展示,引导全民书法创作和学习活动,在早晚时分,开辟专门的书法练习、交流的活动,地点不一定局限在室内,创作形式也不一定在纸张上,强调游客的参与,有利于社区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融合。
3)生态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丘各种经济林、用材林,水产品和各种优质水果相间连片的生态背景,建设生态主题旅游社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现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消费心理需求。通过社区居民的生态农业展示,提供果品采摘、品尝,建立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夏令营活动。
4)农家体验社区的开发:基于已有居民开展与旅游有关的地方特色饮食经营,整合居民的自发行为,增加其经济收入。社区居民白天提供干净、有地方特色的农家风味小吃;夜间举行高跷、盘鼓、舞龙、舞狮、杂技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
5)农耕社区的开发:基于农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完善生态庭院经济开发模式,建立农耕观光休闲旅游社区,改善当地单一的经济结构现状。社区居民提供大面积的梨花观赏游览,酥梨的采摘,枣、花生、石榴等的品尝,生态庭院经济参观,中原农家生活体验等。
3.2.2利益相关者利益最优化
责任旅游开发必须从当地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强调社区居民、政府部门、旅游开发者、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对旅游规划活动的共同参与,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业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1)社区管理组成:管理委员会由社区代表、政府协调代表等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在投票表决时采取加权制组成:①社区代表:居民、商铺经营者、餐饮经营者、果园承包人、旅游投资者;②政府协调代表:街道办事处、各区旅游局、村委会。
2)社区管理职责: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社区大会以及社区管理机构的决议,负责处理社区日常事务。常设机构人员可以由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兼任;社区代表由全体居民推选,代表居民参与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管理经营活动,执行全体居民的共同决议,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政府协调代表处的作用在于履行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协调代表处只是行业监管者,主要从外围进行必要的调控管理,不需过多干预社区居民共同决定的合理选择,尤其在经营活动中尽量减少“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避免与居民直接竞争。同时,政府部门应作为中立方,积极调解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3)利益相关者旅游利益最优化:依据责任旅游开发的原则将商丘市旅游相关利益来源定位于以下内容。
第一,社区居民利益:如书法社区的居民可通过开办书法培训班、出售书法作品、出售文具等获得经济收益;导游优先选用经过培训合格的市内居民;鼓励古城内原有的几家特色餐馆继续经营,每年进行特色餐馆评定,导游有义务向游客推荐古城内的优秀餐馆。
第二,政府利益:如古城内商铺缴纳的各种税费;增加商丘古城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旅游收入的部分返还;古城修复与保护;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游览区农家客栈、餐饮经营者缴纳的各种税费。
第三,社会利益:向当地居民提供旅游开发的实时监控(包括资源开发、规划、服务和市场营销);为当地居民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提高生活质量);要在不压制当地社区的同时保护和保留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保持商丘古城原有布局风格);对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时,提倡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注重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在庭院构建上,农舍宜坐北朝南,屋后宜增加植被保护(如种植小竹林等),屋前植物宜以落叶乔木为主,夏季遮阴,冬季落叶以利阳光照射,吸收热能。
参考文献:
[1]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 boston: pitman/ballinger, 1984.46.
[2] 张帆. “负责任旅游”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旅游科学,2006, 20(6):9-13.
[3] kontogianni a,skourtos m s,langford i h,et al. integrating stakeholder analysis in non-marke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set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7):123-138.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保护带或旅游斑的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模型[4](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andEvaluationSupport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李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2(5)62-65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保护带或旅游斑的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模型[4](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andEvaluationSupport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李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2(5)62-65
摘 要 我国乡村品牌营销中存在着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乡村旅游整体形象不佳、品牌缺乏个性、营销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品牌缺乏整合规划等不良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强化品牌意识、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崭新的品牌、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建设、整合营销。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品牌营销 问题 对策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由南至北遍地开花,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但在品牌营销过程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品牌营销的对策与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乡村旅游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
由于乡村旅游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多数都是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同时相关法律未能得到有效实行,导致乡村旅游企业短期经济行为比较普遍,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泛滥。另外,国内许多乡村旅游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以低价作为价格手段,去扩大旅游市场。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不正当竞争在短期内作为个体的经营者而言可能有利可图,但从整个市场的长期发展过程来看,以这些手段赢得的竞争无疑是损害了自己的品牌。它不仅损害了对品牌营销至关重要的企业形象,也削弱了企业进行品牌营销的能力。
2.乡村旅游整体形象不佳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旅游形象问题也成为各地较头痛的问题,因没有认真分析乡村旅游的文脉、地脉、水脉和人脉,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吸引力的旅游形象,导致旅游产品雷同、景点景区内容单调、旅游线路无特色、旅游商品大同小异,缺乏新鲜感和文化内涵。很多地方没有根据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特性产品。与此同时我国的乡村旅游大多由农民自发经营,小团体资金有限,因此资金需求不足不能进行强大的宣传促销,对一些旅游产品、景点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乏有效的策划。如很多地方的景点景区还处于给游客散发宣传资料,希望通过游客的“口碑”来宣传。去年暑假在江苏天目湖做调查时,很多农家乐还处于等客上门的现象,简单的在马路上吆喝客人或散发名片。
3.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够,品牌缺乏个性
目前,国内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大部分仅仅停留在观光的层次上,对产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旅游者吸引力不够,产品同质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旅游产品质量可分为普品、精品、特品和绝品四大类,国内的乡村旅游产品可以说是普品较多,特品、精品有一些,而绝品比较少。二是产品的参与性不强,给游客带来的体验比较少,很多仅仅局限于观光性产品,如江南的水乡古镇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三是旅游产品定位雷同,乡村旅游中很多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产品雷同,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高文化的旅游需求。
4.营销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营销和信息服务取决于经营者的个人努力
我国的乡村旅游营销和服务网络尚未形成,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都没有专门的乡村旅游网站,这使得旅游者和经营者双方都不利。一方面,旅游者很难发现合适的旅游信息,以制定旅游计划和做出旅游消费决策。另一方面,经营者只能依靠传统方式招徕客源。调查显示,我国乡村旅游经营者采用较多的营销手段是采用最多的发传单(或发名片),宣传效果一般不理想。经营者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淡薄,因此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竞争。因此,乡村旅游是很难突破其发展瓶颈制约,如果单纯依靠经营者单打独斗的努力,而没有一个营销和服务网络的支持。在我国各个乡村旅游先行之地,目前还没有出现连锁营销服务网络的案例。只有少数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一些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的网页,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效果。
二、对我国乡村旅游品牌营销的思考
1.强化品牌意识,树立品牌营销观念
对品牌的高层次认识是乡村旅游经营者加强品牌营销的前提。成功的品牌营销是指正确的定位、策划和传播企业的品牌,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条件来提升品牌资产,并将品牌意识贯穿于整个营销过程,利用营销提升品牌,依靠品牌进行营销。加强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追逐最大利润时考虑长期利益,摈弃不利于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的短期经济行为,从战略高度权衡短期盈利和长期品牌资产提升之间的利弊得失,不断修正营销行为,使之适应变化着的外部市场环境。
2.强化品牌管理,提高品牌忠诚度
品牌定位是品牌营销的前提和开端,而品牌管理则贯穿品牌营销实践的全过程。品牌就其本身而言并无价值,品牌是通过消费者对所代表的产品和企业的信赖或偏好而产生的消费和潜在消费价值而体现其价值的。品牌管理的目的是保持消费者对产品和企业的信赖或偏好,不断促进其购买行为的实现,维持和提升品牌价值。品牌竞争的背后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优秀品牌的培育是乡村旅游企业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管理也涉及到各个方面。品牌管理可以说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在品牌营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尽快强化品牌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可持续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提高品牌忠诚度,乡村旅游才能塑造成功的品牌。
3.加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建设, 以促进乡村旅游品牌营销
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集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行业管理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核心载体是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旅游者、企业、管理部门、相关机构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旅游企业与旅游者间的旅游交易网络化与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之间的信息交流表现为开放而透明的系统,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企业、旅游政府管理部门、旅游营销机构、旅游中介机构、中间商系统组成部分间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交流机构。因此,提升了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以电子商务推动旅游服务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发展,提高了乡村旅游理论与实证研究水平。
三、乡村旅游品牌营销的对策建议
1.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我国乡村旅游品牌营销的基础
市场定位关系到正确认识旅游消费趋势,合理利用旅游资源,选择旅游项目,选择市场策略,取得竞争优势,找准市场营销机会等系列问题。乡村旅游资源虽然丰富,旅游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都市旅游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市场定位。一、拓展乡村旅游产品范围,扩大区域内旅游市场。首先应建立与完善乡村田园风光,促进城市向乡村游动。在建设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思路为:第一,建立多层次旅游需求格局,以满足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旅游依托美丽的田园风光为主题,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发高、中、低旅游项目,让游人充分享受赏花游田、农家风味小吃、乡村曲艺、以及体验乡村生活带来的欢快;第二,开展专项旅游产品,吸引个性化旅游者。第三,以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乡村文化,搞好乡镇特色旅游,融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学习、参观、品尝、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市场。其次,开拓思维空间,启动教育旅游。开辟乡村旅游教育项目,吸引家庭旅游,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出游是今后一段时期乡村旅游开发的重点工作。二、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定位,促进旅游市场跨越式发展。提升旅游产品定位时,可以从丰富旅游文化,推动观光旅游和建立融商务、会务交流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中心以及建立高科技乡村旅游产业,吸引游客来促进跨越式发展。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生态旅游意识,推进国际旅游。通过培育精品节庆旅游,开发海外旅游市场和突出民族文化,提升旅游品牌,从而寻求市场机会,增强旅游竞争力。
2.树立崭新的品牌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乡村旅游市场上,乡村旅游经营者只有树立先进的旅游营销观念,才能谈得上打造和提升旅游品牌。崭新的品牌营销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游客满意度战略。
旅游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要以游客满意度为指针,要从游客的角度、观点来考虑问题,而不是旅游企业自身的利益需要,尽可能的尊重和维护游客利益。通过实施游客满意度战略,来提升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21世纪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顾客体验经济的到来,而体验经济就是顾客在消费过程中可以获得回味的感受,而一个强势的旅游品牌就是要给游客这种感受。这种感受会加深和丰富品牌和游客之间的关系。
第二,游客让渡价值。
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旅游企业应着力于对游客的服务和让游客满意。要实现游客满意,必须注重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而绝非“价格低”、“产品新奇”等因素就能使游客满意。这是因为游客在选择旅游企业并购买其旅游产品时,真正看重和追求是游客的让渡价值,而乡村旅游产品的购买者大多是高素质、高学历的城市人,这一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3.通过整合营销塑造乡村旅游品牌
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地的知名度有限,远未形成品牌,急需进行品牌塑造。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营销活动要灵活多样、不断翻新、形成系列,在市场竞争中打造出自己的旅游名牌形象。例如,可通过举办赏花节、品果节、 火龙节、水龙节等各种农事和节庆活动,举办摄影、绘画、农艺、园艺等系列比赛和优秀作品展览活动,或者周期性举办以特定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使旅游与竞技、旅游与知识、旅游与幸运相结合,达到扩大景区知名度、树立景区名牌、提高到访率和重游率、缩小旅游淡旺季差别等多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石长波.我国旅行社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哈尔波商业大学学报.2005(01).
[2]殷少明.中国旅游品牌营销的探讨.新疆社科论坛.2005(06).
[3]左臻.论品牌营销的误区和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2).
[4]吴建华,郑向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桂林旅游与高等专科学报.2004(06).
关键词:杭州南湖;规划发展;概念性研究
对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发展必须要结合杭州自身的文化与特色,发展旅游文化事业。杭州古色古香,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多年前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宋以后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杭州南湖历来很少被人知道,爱兴废几度,曾有“赛西湖”的美称,随着杭州“旅游西进”和“和谐杭州示范区”战略和“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的提出,城市宏观的发展战略为南湖及周边地区的建设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且南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已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其开发必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接下来本人就从一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关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发展。
1、杭州南湖以西区块发展布局
本区块的规划面积7.79平方公里,依据生态安全框架体系,除保留河流、湿地、生态廊道,确定范围内的可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95平方公里,这对于其布局来说优势明显。对于该区块的规划总体可以概括为“四片三轴,两带一心”,其中“四片”是指湖滨公共片区,水岸生活片区、都市工业片区以及生产制造片区;“三轴”指的是串联四大片区的慢生活功能轴;“两带”指的是都市农业风光带和苕溪文化风情带;“一心”指的是湖滨公共中心。
1.1杭州南湖以西块的用地布局与水系整治
杭州南湖以西块的用地条件相对较差,而且主要为农保地;区块涉及基本农田277.98公顷,占整个区块面积36.6%,这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来说比较困难。通过下图标我们也可以看出该区块的大部分地区是青色的稻田。为此笔者认为杭州南湖以西区块的概念发展应该注重生态绿地与都市农业以及都市公园的结合,其具体的规划用地规模为:绿地139.49公顷+农林用地164.28公顷+其他非建设用地13.24公顷+水域用地63.58公顷=380.59公顷,占总规划用地的比例为48.87%,其他建设用地占51.13%。
区块位于杭州市西部,是杭州市的上水区域,它的环境,不仅关系余杭区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杭州整体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本区块在发展产业时,应充分考虑上水的区位特征。该区块的水系整治规划思路整体如下:
1)规划以保护现状水生态系统为原则,除防洪排涝、公园以及局部景观需要外,基本保持现状水系格局。
2)按照排泄洪要求,对骨干河流进行拓宽、疏浚,减小河道壁粗糙系数,提高过水流速,提高排泄洪能力。
3)对中心区以及局部城市河道,按照现代水城景观要求进行局部景观改造。
对于该区块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原则,坚持发展绿色、生态、低碳的环境友好型产业,确保整个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
1.2功能分区
根据上述的方案,杭州南湖规划功能分区如下所示:
1)农耕文化展示区:该功能区主要展示农耕文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科普教育。其中以秀丽的的田园风光为主,还可以在其中布置农业生产资料博物馆和少量的农家休闲旅游设施,以便于提高科普性、参与性与观赏性;
2)水岸生活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生态水岸居住;
3)湖滨公共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为商务办公、娱乐休闲、商业金融等等
4)生态涵养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为水生生物群落培育、陆生生物群落培育和湿地生物物种科普教育
5)休闲游乐区: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功能,其中可布置植物园、鸟类研究、文化展示(水乡文化、艺术创作等)、青少年户外拓展运动、科普教育等等;
6)高端商务区:该区域主要是为高档商务会所和高端人才居住等功能。
7)小型都市农业区: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为花卉、苗木、果蔬以及生态养殖的栽培、物种研发、生产与休闲游乐;
8)小微型都市工业区: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为中小型都市工业的集聚区;
9)生产制造区:该区的主要只能是为大中型的企业集聚区。
这九大区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共同致力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新发展。
2、杭州南湖以西区块发展定位
南湖以西区块位于杭州市西部,东有南湖,南北有连绵山脉,区块内有南苕溪等河流水系贯穿其中,区域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得天独厚。因此在开发本区的时候一定要准确予以定位。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南湖以西块未来发展的总目标是中国梦之未来城,打造一个产城融合、自然生态与城市融合,都市农业与近郊工业融合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复合型慢生活小城。
定位之一:加强区域生态
杭州南湖以西块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控制建设用地的容量。为此要评价用地适宜性,所谓适宜性评价就是根据各个相关的因子综合评估该区用地建设和保护的适宜程度,根据评估,得分越高的区域对地区的生态安全就越重要,因此也就越不利于建设,反之则适合与建设。其次要加强空间的管治力度,按照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划分建设区域。
定位之二:大都市
杭州作为大都市拥有大量的都市型工业,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这样的产业不能离开城市而独自生存。随着工业成本的不断上涨,该地域作为工业转移地定会受到企业家的青睐。南湖以西块距离杭州市中心25公里(如下图4所示),具有发展都市型工业的条件与优势。同样该地域未来的发展还要依附于科技,本区块作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组成部分,其在发展相关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和基础。另外对于承接科技成果的转移,打造全新的生活休闲、生态旅游以及服务休闲中心。
定位之三:结合自身的特点
在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区河流冲击区的特点,防止洪涝,对于海岸线开发破坏严重的现象,要及时保护,不得滥开发,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此外一定要发挥杭州旅游的文化特性,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农耕文化、水乡文化以及湿地文化,展示文化旅游之魅力,促进杭州经济的发展。
3、杭州南湖以西区块概念发展理念
南湖以西区块位于杭州主城边缘,交通优势突出,周边有杭徽高速、科技大道、规划绕城西复线、规划329国道、规划杭临城际线,交通十分便利。在浙江省“构筑产业集聚区、拓展发展新空间”的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杭州市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出建设“以生态型科创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打造“创新高效、品质至上、生态和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自然和人文共荣,创新与产业互动的山水新城、科技新城和低碳新城”。
表1 南湖以西区块发展技术
根据本区块的区位特点、发展背景,提出本区块产业发展的 四大战略思路,分别是: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局观念,错位发展;拓展视野,借力发展;适度超前,跨越发展。对于该区域的规划构思可以坚持“三网合一”以及“三产合一”的原则。争取做到河网、绿网以及慢生活网的一体共融,综合开发,坚持三产合一,就是要保障该区块内部的小型都市农业以及高新生产制造业与休闲娱乐行业集体共生。另外还要注意生态保护,珍惜生态,重视环境,杜绝过重开发,忽视生态建设的做法。保证产城之间的融合,让城市不仅有生产还有生活,合理空间布局,低碳布局,做到“山”“水”“绿”“城”的低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余杭作为杭州市“旅游西进”的第一站,大力发展病科学规划该区块,必将促进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本人从杭州南湖以西区块的产业背景谈起,分析了该区块概念发展的区域利弊,并在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南湖概念的理念,对未来该区块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也有理由相信随着该区块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者还要不断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坚持城市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促进该区块与杭州市区的协调发展。
美丽的“高原生物基因库”正在萎缩
青海湖的北线有青藏铁路和公路线湖而过,沿途可以看到众到的草原牧场,河流小溪以及沙岛和子母湖尕海、洱海和沙岛湖等。春夏季节,这里绿意茵茵、草长莺飞,菜花飘香,牛羊遍地;冬天,长风猎猎.苍凉冷峻,湖水封冰,远山白雪皑皑。青海湖南线更是别具一格,一路翻过日月山,越过倒淌河,就可以看见澄澈碧蓝、闪着亮光、无边无际的浩淼湖面了。向西,一面是平阔的沃野草原牧场,一面可见湖中海心山和西边的鸟岛。对于第一次来青海湖的游客,面对满眼的绿和蓝,浓浓的草味和野花香,羊群、甩着鞭儿的牧人和蘑菇般的帐篷,定会沉醉其中。走近湖边,扑面而来的凉爽和湿润,万分惬意。三四月,可以看到化开的湖冰被西风刮得一摇一晃,纷纷来到岸边,挤堆起高达四五米的嶙峋冰墙,绵亘整个湖岸,像玉砌的长城一样壮观和奇绝,这是别的地方所设有的景致。
青海湖是鸟的天堂。保护区科研保护工程师蔡景龙告诉我,青海湖保护区范围内有各种鸟类多达189种10万多只,其中仅水禽就有72种,数量巨大,最多的是4种大刑水鸟:鱼鸥1.4万只,斑头雁1.25万只,棕头鸥1.42万只,鸬鹚0.8万只。这里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有世界仅存数量不到300只的“国一级”极濒危野生动物普氏原羚以及岩羊等41种兽类。秋天,我们曾在青海湖看到过鸟群忙忙碌碌、浩浩荫荡结群向南方迁徙的壮景。它们要去的目的地是云贵高原和缅甸,在那里越冬后,到次年3月中下旬,又飞回青海湖,、产卵和孵育幼鸟:冬天,我们在湖区看到.只有大天鹅等极少数几种鸟类在这时越冬。春天来到,当大多数鸟儿从南方往回飞的时候,像换班儿一样,它们却要走厂,去俄罗斯,去新疆巴音布鲁克 你来我往,个性有趣。青海湖湿地独特而典型,植物资源的丰富和珍贵自然不用说,因此它又享有“高原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由于大气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一二十年来,青海湖的生态发生丁明显的不良变化。
在采访中蔡景龙科长对笔者说:“青海湖湖区现在风沙一年比一年大,沙漠化土地急剧增加,湖北岸沿线的沙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很多还在移动。”他不无忧虑地说,“小北湖、尕海、洱海等子母湖早先有几十个,现在少了许多,湖面也越来越小。”据他介绍,海晏湾湖5年前大小与尕海差不多,现在已经很小了,它原本是与青海湖连着的,水道有百米宽,现在窄到30米,被沙子埋掉了大部分。笔者乘火车前往海晏,在海晏湾湖岸亲眼目睹了海晏湾水域的萎缩状况,那里的确满眼是沙包和沙山,与青海湖相连的水道水已经很浅,两边全是沙岸,几乎不见一草一木。据青海省林业局调查统计,目前青海湖周边土地沙化面积已达765平方公里之多,比上世纪50年代初扩大了304平方公里,且在以每年十多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大。又据资料显示。因为风沙灾害,青海湖周边退化沙化的草场面积已达邱万多公顷,占36%,而且草场退化每年仍在以3%的速率增长、专家们说,沙化加剧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恶劣外,就是湖周边大量开荒特别是大面积种植汕菜以及随便撂荒所致:
水源减少,是当今青海湖的掐脖之害
在青海湖北岸,我们看到过去众多的子母湖湾,现在已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处于涸皲裂的湖盆和连片的沙包沙原。据文献记载,青海湖自1908年以来的95年中,水位下降了约]3米,湖面面积缩减了700多平方公里。青海水利部门观测,青海湖自1959年以来,平均水位每年下降12厘米,湖平面已降低了3.5米,注入湖中的总水量比20年前减少了60%。走访中,听说青海湖半个世纪以前有108条水源河,现在只剩下布哈河、沙柳河等40来条,水也小多了,其余的都已干涸。而青海湖地区的蒸发量很大。平均每年湖面蒸发量达到40.38亿立方米-水位下降.已导致鸟岛、沙岛变成了半岛。我们在去鸟岛时看到,已经成半岛的鸟岛1976年时在水边的大门,现在离湖岸竟有3公里,一路沙痕满眼。中科院水资源专家预言,如果保护区生态环境继续这样恶化下去,青诲湖的补水会进一步减少,周边沙漠面积在40年之内将达到1300平方公里,湖面缩小的速度会更快。
专家们认为.青海湖水源减少导致湖面缩小的原因除大气十早导致的降水减少而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周边多年过度进行耕地开发,大量从各注水河上游截水,导致青海湖的自然河流注入水量大大减少。据调查,环湖人口上世纪50年代是2万多人,现在近9万人,人要吃饭生存,就掠夺性地开发垦荒。进入90年代,这里又出现了大种油菜追逐经济利益的狂潮,短短几年时间,14个部队农场和外国营农场,开垦荒地30万亩,地方和农民也蜂拥而起,开荒达到5万亩。为了浇这些新垦地,大部分河流被筑坝截断,甚至数次发生湟鱼在回游产卵河道被阻隔,陈尸50厘米至1米厚的惨剧。加之青海湟于长期被过量捕捞,资源量已减少至不足初期的十分之一,导致鸟类食物锐减,威胁到禽鸟的生存。水量减少,还导致水质含盐量和pH值上升,水生饵料生物和鱼类的生存繁衍遇到恶性影响……总之,水的减少和周边的沙化,使整个青海湖的生物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此外,据一些专家讲,近些年的旅游潮带来的湖区旅游的无序开发和乱建设施以及人们缺少环保意识所造成的污染,也给青梅湖脑上抹了几道黑。
如不尽快采取措施,青海湖会“彻底蒸发”
作为内陆湖泊的青海湖,它的补给水源唯有降雨和湖周河水的注入。大气变暖,高原上降雨越来越少.更多的希望在地面河水,而河流现大部分已不存在,仅剩的几条也是的断时续。面对这种境况,青海湖的未来会怎样?人们心存忧虑。专家们警告,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治理,青海湖迟早会从青藏高原“彻底蒸发”,成为又一个罗布泊!
关键词:工业强县 路径选择
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全国百强县的实践证明,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县域经济做强的关键在于工业经济的壮大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各县要脱贫致富,关键在发展工业。现以重庆市的国家级贫困县武隆为例,就武隆如何通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力作如下探讨。
一、武隆发展工业的优劣势分析
2010年县委十二届八次全委会提出“旅游富民、工业强县”战略,力图通过实施“两大”战略,实现武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成绩斐然,目前已是全国旅游大县。但工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当前,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过程和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如何通过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成为当前必须研究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关键是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结合县情,认真分析武隆工业发展中的利弊因素,切实做到扬长避短。
(一)比较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武隆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经过近几年发展,“六纵四横”的交通网络使区位优势迅速凸显:它是重庆市渝东南各区县和贵州省遵义以北地区经重庆通江达海、通边出关的重要通道,也是重庆地区通往“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通道;它处于重庆市“一圈”与“两翼”的重要交汇点,在重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中起着战略支点的作用。随着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其工业发展既能优先承接内陆开放高地的部分产业转移,又能辐射渝南黔北乃至整个大西南。高速路至重庆主城仅146公里,随着重庆“外三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南涪铁路和渝怀铁路复线以及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的推进完工,将很快形成通畅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其客运、货运能力将极大提高,物流和通信更方便快捷。二是资源优势。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290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50.2平方公里,未利用地135.4平方公里,具有工业用地的比较优势。水力资源:水能可开发量190万千瓦,已完成装机4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0亿千瓦时,工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方便便宜。矿产资源:全县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镁、铝土、含钾页岩等20多种,14种已开发利用,大理石、铝土矿、重晶石等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其它如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砂等也十分丰富,开采利用价值大。林草资源:全县林地面积287.2万亩,活立木蓄积672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地面积155万亩,耕地面积98万亩,林产业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很大。旅游资源:武隆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5A级景区,目前还是国内唯一的国际户外运动A级赛事基地,旅游商品加工业和创意产业基础良好。劳动力资源:全县现有劳动力20.4万人,可转移近9万人,县域周边区县闲置劳动力5万以上;县内有职业中学1所,常年在校学生3000人,周边涪陵、南川、黔江及主城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劳动力资源充足。三是政策环境优势。具备了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环境:随着武隆旅游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多种政策聚合: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政策、渝东南地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少数民族政策等,这一系列政策可以带来数以千万计的产业扶持资金和财政贴息等。本地优惠政策:出台了《武隆县鼓励工业投资优惠政策》,从用地、财税、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投资者最大限度的优惠,并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个别项目实行“一企一策”。
(二)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基础薄弱。目前经济的高增长仍然是靠高投入来拉动,产业和行业的集约化程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产出能力较低,工业经济增长缓慢。二是工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后劲不足、工业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太少,且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增效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差。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工业企业始终维持着原有的规模和格局,投入不足,致使工业产品中初级产品多、粗加工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少,缺乏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名牌产品。四是产业配套能力差且关联度小。武隆产业配套能力存在先天不足,经济发展仍以内循环为主,缺乏大型工业项目和配套紧密的产业链和技术链以及跨企业、跨行业之间的横向合作,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五是园区建设滞后。受人们思想观念、征地拆迁、建设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园区规模不够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影响园区功能作用的快速发挥。
二、武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路径选择
贫困地区发展工业,需按因地制宜原则,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之路。武隆实施工业强县,必须走以下三条路: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推动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要走的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也要求:“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武隆作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富集之地,要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只有通过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在做大工业、做强经济的同时,做强旅游、保护生态。为此,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夯实工业化发展基础;要立足本地资源,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要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打造产业集群,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协调性;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坚持走“三化”同步推进之路,推动工业经济上数量、上种类、上总量。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把“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作为重庆“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的实现路径。笔者认为,武隆的工业发展必须坚持“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在目前武隆工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推进工业化,一方面以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100亿材料工业和100亿机械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另方面,可学习借鉴温州模式,广泛发动各乡镇村社返乡创业者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和家庭工业。通过推进城镇化,加大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力度,解决工业建设用地和劳动力问题。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100亿级以下的林产品、牧产品、农副产品、旅游商品、特色食品和生物制药等特色产品加工业。
(三)坚持走“五园联建”“五化联动”之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持续发展。武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既要围绕国家和市上的重大战略部署,更要结合自身县情。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两大’战略,加速绿色崛起,建设中国武隆公园”。走“五化联动”“五园联建”新路,将2901平方公里的县域全境打造成“经济富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世界级大公园。为此,我们在发展工业时必须牢固树立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五园联建”“五化联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改变传统工业“两高一短一低”(即高能耗、 高污染,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发展局面。
四、武隆工业强县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武隆工业经济底子薄,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企业经营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工业经济总量小等问题,结合武隆是生态旅游大县等县情,笔者认为,当前着重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旅游与工业向来被认为是一对“矛盾体”。武隆作为一个生态旅游大县,既要保护好生态,又要依靠工业发展为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支撑,做好规划是前提。当前,应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工业发展的时序安排和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同时介于武隆发展旅游业,工业发展可采取“两头在外”的方式,确保旅游工业协调发展,将武隆打造成工业、旅游良性互动发展的示范县。
(二)加快完善产业结构体系。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扶植幼小产业理论”,结合武隆工业发展优势,综合考虑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瞄准国际国内市场,搞好产业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开发和挖掘新产业,建立和完善“2+3”产业结构体系。利用区位、政策等优势,发展机械制造和材料产业,利用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能源产业,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发展农户产品加工业、旅游商品加工业和生物制造等消费类制造产业。围绕山地户外运动等发展体育用品及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