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谈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180-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对于高校来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有待提高,为此,高校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

创新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摆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许多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培养的学生需要注重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成绩好,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受到社会的青睐。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概述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是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心理学中的反映。格根1985年发表于《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杂志上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正式开始的标志,也是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宣言书。在该文中,格根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立场从元理论层面概括为四个基本假设,这四个假设在格根此后的许多论文和著作中不断复现,可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纲领。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第一,社会建构论主要阐释人类(如何)描述、解释、说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他们自己)的过程。

第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主张放弃对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或心理过程的研究,转向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对话、协商、冲突、修辞等社会性过程。

第三,社会建构论认为,被人们作为反映工具使用的语言,其意义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正因为此,一切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建构思维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实践探索

第一,构建创新愿景

高校大学生要想培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的是在他们生活的世界中构建创新愿景。高校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23岁之间,处于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具有创新潜力,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敢于打破定势思维。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高校大学生若是能够具有创新的强烈欲望,能够在头脑中构建美好的创新愿景,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培养创新意识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强调创新知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与外界互动中主动建构而生成,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知识建构的过程。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对于创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个人在创新中的作用,要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在创新意识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创新素养。

(二)高校创新环境的实践探索

第一,营造创新氛围,促进团队优势互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

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高校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促进团队间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互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

第二,通过资源共享,达到团队协作共赢,培养高校学生的个性品质。

在心理学中,个性是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人们常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持征称作良好的个性品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正是要建构资源共享的氛围中重点培养高校大学生合作、共赢的个性品质。

(三)社会创新环境的实践探索

第2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思政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所有课程当中,并且能够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向学生不断的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政课程能够达到目前学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因此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并将其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我们目前还在探索当中,我们将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案例,为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1社会心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优势

1.1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时常遇到学业、生活、情感方面的挫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道路上的阴影,因此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始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人了思政教育的体系之中。而社会心理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中的一些心理和行为,正确的看待自我。社会心理学教师可以挖掘出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蕴含的很多的德育元素,例如正确的沟通方式、合作能力、价值观的培养、自制力的培养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綜合心理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1.2思政元素可以渗透进社学心理学中

课程思政是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这就需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而社会心理学与思政教育之间具有非常多的契合点,二者可以实现自然的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社会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以及其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这些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这个背景就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可以说这些因素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这些都与思政教育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社会心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政治制度、角色规范等内容时,都可以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了解与思考。

2社会心理学的思政教学策略

2.1精准提炼社会心理学中的思政元素

在社会心理学课程当中不断的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政元素,教师还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找准思政元素的契合点,不断的将社会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到一起,在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的同时,还要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情况下限制课时。教师还应当研究人们在社会传言中所在的心理状况以及行为规律,并结合专业进行学习,精准的提炼社会心理学当中的思政元素,使得社会心理学和思政教育不断的融会贯通,也不会受到专业教学的冲击。

2.2积极应用网络平台,适时引入思政内容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网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社会心理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授“自我意识”这部分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一个小词论,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的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特别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理想的自我,以及现在的我与理想的我有哪些差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并引入一些革命先烈和当代奋斗者的事迹,鼓励学生勇于追求自我,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实现自我的价值。

2.3创新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保证目标能够顺利的进行并完成,因此这个过程一般我们将其称之为过程性的评价。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使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将其作为结果性评价的重要补充,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在设置社会心理学考试时也要加入一定的思政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重视。

2.4教师要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

如果想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完善的发展,教师就应当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不断的调整是自我的心态意识,并且完善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教师每天以乐观的态度,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社会心理学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价值取向、饱满的教学热情对学生产生影响,实现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融合。

3结语

我国目前对于思政课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思政还是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初步优势进行探索,不断的挖掘教材当中所原有的思政元素,将其和专业知识融入到一起,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教师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刘听.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分析与设计[J].大学教育,2020(04):25-28.

第3篇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由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理论组成体系,严谨精密定量的科学,这就决定了物理是比较难学的基础学科之一。面对学生的困惑,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跨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迎难而上,从教育角度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思考与探索。那么,能否另辟蹊径,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借助社会心理规律这个“交通工具”研究物理教学呢?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过去任何时候相比,我们现在更加重视人的社会性。中学生是社会的人,所进行的学习生活当然就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心理是指集体的习惯,不成文的规定、智力、体力水平、愿望、兴趣爱好及学习态度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由此可见,如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了解中学生的社会心理活动,充分运用社会心理方法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则对于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把抽象的社会心理规律应用到物理的教学实践中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第一线的体会谈谈见解。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为教育改革具体实践者和教育效果直接见证者,教师首先应明确社会心理知识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师在认真钻研本身业务的同时还应熟练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并用好这一种武器,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得到全面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症下药”,取得显著效果。

二、按照社会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动机、行为规律、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营造学习物理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确定一个目标,也就确立了一个努力方向,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奋发向上。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目标等的确立不都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教育者、学校)所决定的,而且受学生直接学习和生活的具体环境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非常有必要创设物理学习情境。物理学习的情境和氛围不要仅局限于教室、学校,还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一处不蕴含物理规律或物理知识,要鼓励学生多从社会生活中发现物理,多运用物理,把物理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做到人人都参与,个个有课题,努力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从电冰箱到臭氧层》、《ABS与车轮防抱系统》、《菜刀上的学问》等课题的研究有的是跨学科的,有的需要用到高科技的知识,还有的与实践密切联系。所有课题的研究的评价,我们注重的是整个研究努力的过程而不是重视学生研究的结论。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都学物理、爱物理、用物理,形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氛围,从而更有助于物理教学。这样的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学好物理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根据社会心理学的需要理论,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我们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关系和谐发展,对学生物理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发展中学生这方面的需要,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引导,这些表面上看似与教学无关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有时往往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被社会认同的规律。

在许多情况下,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自己所学的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及对集体的热爱等从根本上说比物质性的刺激对他们的影响大得多。因此,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渴望同学、老师、学校、社会的认同。我们可以开展物理竞赛活动,并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使学生有机会获得社会的认同。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认识到物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一种群体心理定势,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物理。

五、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教师威信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

第4篇

关键词: 课堂气氛 行为心理学 运用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社会中,信息以无可比拟的速度不断地增加和更新,人们可以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对一名老师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正在不断缺失,教师发现课堂相比以往,越来越难以驾驭。而有的老师则认为,课堂气氛的活跃,会造成教学任务不能保量完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课堂很难真正做到质量的提高。下面我谈谈理查德・怀斯曼行为心理学的观点在课堂气氛调节中的运用。

一、课堂氛围的现实意义

自从新课改施行以来,提倡对学生真正负责的呼声越来越高,使学生从以往的“效仿―单一”的模式走向“探求―创新”,而这正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行为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因势利导,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充满激情,思维更加活跃。怪诞心理学作为行为心理学下的一个特殊的分支,对当下更加时尚、更加现代化的学生十分适用。

二、课堂氛围的改善方法

行为哲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在各自意识的指导之下主动自觉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反映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积极的态度。而意识与潜意识又有不同,潜意识的不可推理性,是和意识的最大区别。在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潜意识行为占了绝大多数。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引导可以使课堂教育更加多姿多彩,反之,则可能产生负面的效果。在课堂的教学中,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全球最知名的学术出版物之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刊出了两项研究成果,证明了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感觉和行为方式并不需要大费周折。在试验中,纽约大学的约翰・巴格和他的同事们给了一些描写老年人的词语让一组参与者组合,给了一些描写青壮年的词语让另外一组人组合,完毕后,发现组合老年人词语的一组,在走同一段路的时间要长于第二组,也就是说,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单词就“增加”了他们的岁数,结果他们就变得连走路都像老年人一样缓慢了。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在板书中穿插正面的词语,对学生无意识情绪的调动是有积极意义的。

1.知其所想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目前学生最感兴趣的。因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成熟性;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即迷茫性;对世界的好奇性等,所以其对运气、幽默和超自然现象等不寻常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到教材内容的情境中。理查德・怀斯曼认为,暗示可以使人相信从未在其身上发生的事情,“专业骗子”能够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只自信地说出一句话就让人们相信他们看到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恰当的暗示,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如在讲解课文《山市》的时候,我们将课件的背景做成与文言文意境相似的中国古典山水画,字体采用楷书、隶书、行书等书法字体。整体界面古色古香,布满了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教师通过意味深长的诵读,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一种状态,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有作用的。教师想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就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对师生能力的提高都是一种锻炼。

2.观其所为

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学生奇怪的、不理智的行为而困恼,不清楚学生的真实所想,看不明白学生的真实或欺骗行为。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出于青春期的表现欲望,可能做出激发性的、不成熟的行为或者回答。理查德・怀斯曼在试验中证明,一个轻轻的微笑或轻微的触摸就能决定我们在酒吧和餐厅会给服务生多少小费,而商店里播放的音乐会偷偷地溜进我们的脑海,并影响我们花钱的数量。所以,一个包容协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扫除心理阻碍。教师应当运用诙谐幽默的言语、活泼的表情来适应学生的本体区别,包容学生语言造成的谬误。也就是说老师的个人魅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通过对学生主体的认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深度掌握知识。

3.激其所能

行为心理学对激发学生潜力的指导是有很大的意义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麦克里兰(McCleland)等人系统地展开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于1961年出版了《成就动机》,其中,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是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例如,某位教师如果经常性地在班级中讲,男生适合理科,女生适合文科,到最后,情况真的可能如此,并且偏科的严重性会很大;反之,教师如果说目前我们学的都是基础的知识,男女生都应该学好,结果发现,该班级学生文理都很均衡,各科目发展都良好。学生在课堂中应当体现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积极引导就起了很大的因素,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同样,教师应当给学生自我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适度地突出学生的作用,顺水推舟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课堂氛围是优化教学的一个过程,是完成教学目标、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课堂氛围的营造,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文的关怀,在好的氛围之下,达到激发学生智力、情感、创新能力等的综合性发展,使其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广告心理学 考试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广告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亦日益重要。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广告心理学》的地位不可忽视。调查统计显示,排在广告专业毕业生认为最应开设课程前五位的依次是:“市场营销类”、“媒介”、“广告心理学”、“视听语言学习及鉴赏”以及“案例分析”;排在广告专业在校生认为最应开设课程前五位的则依次是:“影视编辑与多媒体设计”、“广告表现与制作”、“视听语言学习及鉴赏”、“广告心理学”、“媒介”。然而在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其考试模式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系统梳理并进行改革。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可从生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界定。从生理学上讲,素质即个人先天的生理特点,这些特点经过遗传获得,一般称为遗传素质,即平时所谓的禀赋;从教育学上讲,素质是指个人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影响或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等。。本文主要指后者。

“所谓素质教育,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以充分启迪、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个体潜能为手段,以为社会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实践上讲,是指施教者着意营造一种理想的环境和氛围,使受教育者经过耳濡目染和学习、训练,在德、智、体、美和心理承受、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或削弱考试功能。考试是评价教育管理者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评价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必要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二、《广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目前考试模式

1.广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目标的实践性。“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存在的心里规律的学科。”。具体而言,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诉求的心理机制;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媒体接触心理;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研究所有上述内容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增强广告的实战性。学习、研究心理学方法与规律在广告中的应用策略,就是为了使广告创作者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心理,准确定位,科学策划,大胆创意,对消费者的行为施加影响,最终促使他们采取购买行动。

(2)内容的综合性。作为一门极具交叉性的学科,广告心理学的内容具有显著的综合性。不仅涉及到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媒体、广告效果测量等广告学方面的内容,而且与普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既有陈述性知识,又有程序性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不仅体现了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不仅要具备广告学、心理学两方面的扎实基础,而且要使两者融会贯通,彻底祛除两者都懂却又均不深入的现象。

(3)方法的灵活性。显而易见,教师讲与学生听的陈旧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下《广告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要求。鉴于《广告心理学》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特点。只是运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对于技能训练、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却无济于事。因此,应根据《广告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层次和课程内容的类型,灵活运用讲授法、发现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来锻造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学把握《广告心理学》学科性质,有利于我们实事求是地改革目前的考试模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2.目前广告心理学的考试模式及其局限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检查评价功能、教育激励功能和反馈调控功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最迅速的方法,就是改变评定制度”。作为一种评价行为,考试可以培植、引导和激励学生智力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发展。然而,审视目前的考试模式,“智育惟一”、“以分数论优劣”的弊端依旧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1)考试观念。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未能真正树立起与素质教育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功能观。他们对考试的本质、地位、作用和功能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过分注重理论考试成绩,并将此成绩作为保送、评优、毕业的重要依据,而不关心是否具有专业能力和素质等问题。考试的导向性、指挥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标;教师以完成试卷批阅为课程结束,以试卷成绩评价学生;教育管理者无法通过考试深入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考试内容。《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内容:一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二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在目前的考试内容中,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检测过多,对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过少,而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检测基本为零。若考试命题时过分拘泥于教材,学生就会对教材的内容死记硬背,最终分数只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衡量,而无法判断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无法使其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3)考试方式。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的测定有100多项指标。而卷面考试中只能测出其中三分之一,其他如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却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做出评价,而这些能力又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目前的《广告心理学》考试中,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期终考试多,平时考试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理论题多,实践题少。题型设置不合理,大多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问答等,综合性思考题和分析论述题过少,很难测出专业能力和实践素质。另外,平时成绩大多根据出勤情况和课堂活跃程度评定,占学期总成绩的30%,此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片面性,信度很低,对于践行素质教育几无意义。

三、《广告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

1.转变考试观念。考试与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素质教育的水平与结果也需要借助考试来衡量与判定。首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不仅是检测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情况,更要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其次,要明确考试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方式都要体现这一要求。第三,要通过考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指明方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增强。

2.丰富考试内容。《广告心理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其考试内容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上。专业性体现在考试内容应涵盖《广告心理学》作为“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形成完整体系,要求考试范围全面、重点突出。综合性体现在《广告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实践性体现在《广告心理学》“术”的基本特征,对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有较好把握。三个层次之间应设置合理比例,形成一定区分度。

(1)考试内容应源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即试题总体上应与教学大纲和教材保持一致,但同时又应有所超越。一方面,要将《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中,以检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从广告心理的角度分析脑白金争议广告的成功原因与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应允许一些试题“超纲”,教材没有要求,老师没有讲过,也可适当纳入试题。可采用两种方法:①试题中“超纲”内容的10%,考查学生对广告心理研究前沿以及最新热点的了解程度。例如,结合案例分析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广告创作的影响;谈谈国际广告中的跨文化心理问题;分析一下娱乐广告风行的社会心理原因。②教师只讲教材的80%,另外20%留给学生自学,试题中加入自学内容,以考查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自学情况。

(2)考试内容应具有较多选择性,具体方法有:①试卷中除共同题外,可让学生选做一部分试题。例如,综合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可实行“二选一”或“三选一”,即两个或三个试题中选做其中一题。这样既增加了试题的可选性和灵活性,又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致因一题不会而失分过多。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广告心理学》的期末考试中,笔者在最后的案例分析题中,就实行了“二选一”,一个是英国萨奇兄弟广告公司的经典平面作品“怀孕的男人”,另一个是获嘎纳广告节影视广告大奖的麦当劳“婴儿摇篮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广告心理相关知识对其创意进行分析。每次考试可用两套试卷,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两套试卷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一套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法的掌握情况和简单应用能力,另一套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兼顾两者特点再设计第三套试卷。这样既考虑了各个学生的知识差异和个性特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3.改变考试方式。目前考试方式的弊端可用四多四少概括,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考试改革,可采取多样化方法:按考试形式可分为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按考试成果可分为考试、考查、小论文、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创意方案;按答卷要求可分为开卷、闭卷。

(1)加强日常考核,全面、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目前,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一般占20%~30%,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占70%~80%。以后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30%~40%),同时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平时成绩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出勤情况;(2)完成作业情况;(3)课堂讨论准备的发言提纲和发言情况;(4)平时考试成绩。如果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还应考虑其论文质量。

第6篇

关键词:高校;人际关系;心理因素

高校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维护和发展彼此关系的纽带,而且是形成校园风气、班级凝集力、舆论等校园心理现象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处在青春期学生社会化、保持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高校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了解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对帮助高校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学生人际认知因素

按认知心理学的观战所为认知即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会产生对自我、对他人及对种种意义关系的认知。人际认知是社会认识中的重要内容。社会认知是对一切有社会意义的事物、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内在含义的认知过程,而人际认知主要是对以人格为中心特征的人的各种特征的认知。高校学生在交往中彼此的感知、理解、判断往往直接影响对被认知对象的印象和好恶感觉,从而进一步影响人际关系。高校学生的人际认知是高校学生集体内人际关系建立的起点。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人际认知有利于协调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错误的、歪曲的人际认知阻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协调。经过长期地科学探索,在人际认知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在人际认知中容易出现的认识偏差。1、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就是在人认识人的活动中,最初获得的关于对象的信息,在评价对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人际认知中的首因效应。他用两段内容性质截然相反的言语材料描绘一个名叫吉姆的学生,一段把吉姆描绘成一个性格开朗、外向、热情、好交际;另一段把吉姆描绘成内向、冷漠、孤僻。洛钦斯把两种材料以四种组合方式,分别给四组被试阅读,然后让被试谈谈对吉姆的印象,只读描绘吉姆是外向或内向的材料被试,对吉姆的印象、评价与材料基本一致,占95%。只读先描绘吉姆外向热情后描绘内向冷漠的材料的被试,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外向热情的。只读先描绘吉姆内向冷谈后外向热情的材料的被试,只有18% 的人认为吉姆是外向的、热情的、友好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人们首先得到的信息对人的印象形成影响较大。后来另一些心理学家比如琼斯等又作了类似的实验,也出现上述结果。首因效应产生的普通心理学原因主要有两点:①知觉的恒常性,②材料的“黄金位置”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不能因为第一印象好而忽略全面的认识,也不能因为第一印象坏而拒绝交往,这样就可能失去一个很好的朋友,妨碍良好人际关系建立。2、近因效应。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偏差的产生客观上是由于最近获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所以在对他人认知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历史地、全面地看人,这样才能消除由于近因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不是根本对立的,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与熟悉的人进行交往时,近因效应更为突出。 3、晕轮效应。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 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赋予更多的好的品质;相反的,如果一个人被标定是坏的,他就被评定更多的坏品质。这就是识人中的晕轮效应或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对于我们的人际认知和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启示。在人际关系中,作为被认知者要注意热情品质的修养;作为认知者在看待他人,评价和使用他人时,要尽量避免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的形而上学。4、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我们在自己头脑中都有关于某一类人的一个固定印象。刻板印象是一种简单的认识。但是,刻板印象很容易产生偏差,试想把群体所具有的普遍性附加到具体某个人身上,有时并不一定准确。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有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网络化的发展,使人们更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高中是比较重要的学习时期,高中生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对社会、人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高中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熟悉了英语的基本语法,积淀了简单文本阅读能力,但是高中生对英语口语的把握能力还是粗浅的,需要进一步学习。

英语口语不同于笔试教学,难度很大,既跟学生的从小学习环境有关,还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有关,特别是与学生的性格相连。性格外向的学习英语口语就相对容易提高;性格内向遇到的阻力就比较大。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提高高中口语教学的前提。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第一步是学生敢于开口,勇于开口,乐于开口,有了这些好的习惯,口语教学才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这些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英语教师的引导。

中国人学习英语口语在发音的标准方面肯定有差距,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发音不标准怕别人嘲笑就不敢说,这个时候教师进行引导,告诉他们现在发音不准很正常,鼓励他们敢于克服心理障碍,敢于先说,不管说得好还是不好。当学生敢于开口后,就鼓励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勇于开口。想让学生做到勇于开口,英语教师要告诉高中生遇到一定的场景以后,不能等到别人指示,或者暗示才进行口语表达。乐于开口就是高中生要把说英语当成兴趣,不能当成负担。当学生有了这些良好的兴趣、良好的习惯,教师要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率,就会相对容易。

二、合适情境的创设是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效率的重要条件。

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要想学习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好英语口语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要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效率,英语教师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除了让高中生敢于、勇于、乐于开口,还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表达情境。英语口语情境创设,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英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教学情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英语口语教学情境一般有以下几种。

1.创设口语悬念情境:教师针对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等,在新课引入口语教学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诱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2.创设信息情境: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英语口语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进行表达。

3.创设生活情境:现实生活是口语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使教学生活化。

三、小组合作是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效率的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口语潜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口语主体地位更突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还可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英语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设一个组长,让组长就每个开放性问题让大家用英语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个成员进行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进行辩论,各小组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支持。这样的英语口语教学形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协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多媒体是提高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效率的催化剂。

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如果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激发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更广泛地拓展高中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优化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结构;提供更多、更新、更广的英语口语信息,开阔高中生视野。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在口语课堂上利用播放相关的口语视频资料,或者是播放电影,等等。

第8篇

关键词 访问;采访;新闻;新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22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5-0015-02

采访的本质是什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采访是一种交往,是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的活动。新闻采访发展到今天,不懂心理学,不能训练和调整自己的心理,不能识别和掌握采访对象内心活动,就很难成为一名好记者。因此,当代许多记者都在自己的著作和谈话中强调“要懂点心理学”的必要性。美国新闻学教授康培尔和瓦赛利还把“必须是心理学者”作为现代记者资格的第一条。很显然,采访心理学的研究与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当代记者水平的一个关键问题。把握记者自身和采集对象的心理状态,并经过适度调整使两者融合趋同,确实是新闻采访的一门艺术。

1 记者的自身心理素质

记者的新闻活动是一种了解和反映社会的活动,要求记者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参与交际活动,这种活动体现在采访之中。在采访中与人打交道,要求记者以一定的性格、气质、活动能力,言谈以及自信方面的心理条件,去适应交际的需要。记者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决定工作的成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厄尔・英格利希和克拉伦斯・哈希编著的《新闻学教程》里有一张“记者自我考核表”,对新闻记者认识自身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说到记者心理素质,我们不否认其个性心理的差异。然而,记者工作的任务和特定环境为塑造记者职业心理发挥了主导作用。再加上长期的社会化过程,记者的职业心理在个性心理的基础上日趋成熟起来。总的来说,构成记者的特征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记者的性格、情感、兴趣、意志、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众多心理因素中,职业心理的成熟对记者的性格和创造性思维有一个更高的要求。

培养与职业相适应的性格。现代心理学认为,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记得一位日本新闻工作者说过:“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他的过去、他和整个社会的关系,意味着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总体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行动迟缓、思想贫乏的人,只能写出干瘪的报道。”从中可以看出,干记者这一行,“先天”的因素不可忽视。但是,从性格的适应性来看,“后天”的因素是更主要的。因此,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努力培养自己与客观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这样在采访活动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记者的适应性格应该包涵这样几点:善于广泛交际,敢于竞争,行动如风;思路敏捷,机智灵活;头脑冷静,实事求是。记者采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活动方式。出于职业的需要,记者要有与各种人快速交朋友的本领,我们常说的“见面熟”对于记者来说就是一个“硬功夫”。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许多“新闻成品”就是得益于他广交天下朋友的气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摄取其中闪烁的光点,快笔成篇。很显然,思想迟钝、行动迟缓是行不通的。

特殊职业对创造性思维的呼唤。创造性思维是记者职业的需要。它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三者融合的一种更深刻的综合性思维。这个“大多数人想不到而你能想到”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报道,就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好体现。也就是说。在采访中,创造性思维发挥得好,可以帮助你得到别人没有的材料,对获取“独家新闻”尤为重要。记者只有了解自身心理,准确地自我定位,才能以最佳心理状态面对你的采访对象。

2 采访对象的基本心理层次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顿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因此,记者采访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与被采访对象的合作程度如何。而这种合作程度,则与采访对象的心理因素有紧密的关系。记者在采访中面对的是千人千面的采访对象,而采访对象对受采访时的态度又不尽相同,有的主动配合,有的被动应付,也有的消极对抗。为何配合、为何应付、为何对抗,都和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分不开。除去某些突发性事件,记者在采访前往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事先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是一个首要环节,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反应特征,预测其对采访计划的反应,制定相应的对策。一般来说,进行这种研究应该注意考虑这样几种不同的心理层次:群体心理、职业心理和个性心理。

几乎每个社会化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对同样的一个问题,团员和党员、青年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残疾人等等,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就可能截然不同。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由于个人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环境,诸如阶层立场、党派关系、团体利益、社会交往等,都会决定其对某些问题的倾向性,从而影响到对记者提问的反应。

3 创造最佳的双向互动心理状态

采访是一种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双向的交往活动。面对形形的采访对象,怎样才能“变”出一把“万能钥匙”,这是对记者的考验,也是一门艺术。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各路记者各有高招。笔者着重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进一步交往的基础。心理学上有“印象整饰”的概念,这对新闻记者是相当重要的。所谓“印象整饰”,是指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记者如果留给采访对象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很容易得到对方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取得对方的友好合作。“印象整饰”包括记者初次见采访对象的寒暄也包括记者的服饰、风度。试想一个衣冠不整、举止傲慢的记者,又怎能不引起采访对象的厌恶,怎么能够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呢?所以,一般对新闻记者都有这样的要求服装整齐、冠履清洁、风度大方。当然,服装还必须根据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职业特点而加以变化,不能总是西装革履。到政府机关、专家学者处采访,可穿得庄严、讲究一些,而到车间、田头就应该朴素、简单一点。除去服饰外,作为记者得体的见面寒暄也直接影响着采访对象的合作态度。

2)共同点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情感交流的桥梁。采访中的记者与采访对象多是陌生的,与陌生人交谈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社会心理学指出:“人们更愿意同那些在个性特征上和个性倾向上与自己有相似或能为互补的人交往。”因此可以说,寻求“接近点”亦即“共同点”,是记者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一个小诀窍。

记者与采访对象同是某一地方人或者都是从事过某种工作等等,都可以引发许多共同语言。正如前苏联肖・阿・纳奇拉什维里的《宣传心理学》所指出的:要让对方产生一种“自己人效应”。

第9篇

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说过:“友谊是令世界团结的唯一胶合剂。”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种胶合剂是否已经在快节奏、高科技、城市化的生活中失去了效力?

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的综合社会调查(General Social Survey)中看出许多端倪。根据这项调查,在1985年至2004年之间,美国公民的好友(即有难时可以向他求助的朋友)人数从3个下降到了2个,而没有朋友可以吐露心事的人所占比例却从8%上升到了23%。在英国,独居的人数不断上升,社区的纽带也因为居民的频繁搬迁而削弱,这都造成了友谊濒临崩溃的“危机”。也有研究将社会孤立与互联网和手机联系在了一起。不过,新技术虽然的确可能改变了传统的友谊,但是也有证据表明,它们对友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Facebook 2004年在哈佛创立的时候,目的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今天的用户也依然在为了这个目的而使用它。微软的高级研究员黛娜·波伊德(Danah Boyd)指出:“上网者的动机和以前并无不同——他们在网上交友,同样是为了有人能给自己情绪支持,能聊聊八卦,调调情,或者只是陪陪自己。”我们最亲密的朋友还是那么几个,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最常和我们交流的人都是他们。“只是交友的方式变了,因为有了新的技术,也因为当代的年轻人有了自己的文化。”

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我们持续交往的人数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发现,普通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的联系人,从2006年的137个上升到了2009年的440个。皮尤研究中心在2013年发现,今天的典型美国青少年在Facebook上有大约300个朋友,在twitter上也有79名关注者——但这些人并不全是社交人脉,因为他们未必会反过来关注这些青少年。

这个数字已经大大超过了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演化心理学家)的计算——他认为我们的大脑受演化所限,能够应付的“真朋友”(meaningful friends)最多只有150个(参见《够聪明才会交朋友》)。这些多出来的人都是谁呢?他们都是所谓的“弱人脉”(weak ties),包括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朋友,过去和现在的同事,从前的伴侣,旅行中的相识,关系一般的熟人,朋友的朋友,有时还包括陌生人。社交网络使我们能和这些外围的友人保持联系——偶尔发发消息、看看他们的照片或状态更新之类。换作以前,我们在分手后就不会再和他们联系了。

社交网络扩展了我们的社交圈,原本那些分开之后不会再保持联系的所谓“弱人脉”,现在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保持联络。

但是技术的功用还不止于此。最新的研究显示,Facebook甚至还能够改善那些远程友谊或脆弱友谊的质量。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杰西卡·维塔克(Jessica Vitak)对400多名Facebook用户开展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Facebook对于居住地间隔超过几小时车程的朋友特别有价值。友人之间住得越远,他们在Facebook上的交流就越是密切。维塔克指出,对这些朋友而言,Facebook或许就是一段记忆中的友谊和一段实实在在的友谊的区别所在。

与其他人在网上交流,比如在Facebook上回答问题或是祝别人生日快乐,在LinkedIn上称赞别人的技能,在Instagram上的照片下方留下“喜欢”或是评论,都是一种社会理毛行为,是我们祖先习惯的现代重演。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妮可·艾利森(Nicole Ellison)指出:“这些都是在表示我对你的关注。就像灵长类动物互相捉虱子,我们也期望自己的示好能得到回应——也就期望在将来也能得到对方的关注。”

艾利森和维塔克发现,脸书上的社会理毛行为对弱人脉的维持十分有效,而我们也的确有许多理由来维持这些人脉。那些体现重要关系的深切情绪纽带仍然需要面对面地培养,哪怕这些纽带是在网上产生的。不过弱人脉也自有其好处,这些人脉往往五花八门,并且分散在不同的社会团体之中。他们可以提供新的看法观点,激励创新,带来工作机会,还能让你产生在社群之中的归属感。

要说明社交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我们会轻易地感染不怎么认识的人的情绪。这在现实生活中其实相当常见——有人对你微笑,你也朝他微笑。但是在互联网上,这个感染效应就会成倍地放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詹姆斯·福勒(James Fowler)领导的一个团队,分析了Facebook上的10亿多条更新,结果发现用户会不自觉地在自己写下的评论中传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受众中甚至有居住在不同城市的朋友和熟人——也就是他们的弱人脉[参见《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第9卷,e90315页]。“在网络世界里,大规模的情绪感染是不久之前才成为可能的。”福勒说,“我认为将来还会发生更多全球情绪同步的情况。现在,我们和世人的同感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高科技时代的社交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友谊。图片来源:《新科学家》

人之所见,人之所为

人类的其他行为也会在网络上传播,包括喝酒、吃饭、还有节食的习惯,不过这些行为几乎完全是在强人脉——也就是好友和家人之间传播的。福勒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投票也是如此。

2010年11月2日是美国国会选举的日子,那一天,福勒的团队在6100万美国Facebook用户的信息流里了一则消息,敦促他们前去投票,并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投票意愿在朋友圈里广播。结果,有大约6万名本来无意投票的人改变了主意,还带动了他们在Facebook上的28万名友人。研究者对这28万名投票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那6万名收到消息的用户的好友[参见《自然》(Nature),486卷,295页]。

福勒指出:“最要好的10个朋友促成了这场社会运动。这证明,如果想在人群中扩散某个行为,你就必须着眼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网络。这个发现非常激动人心,因为它开辟了利用网络世界改善现实世界的可能。”

友谊的形式显然已经在过去10年里发生了变化,但这变化究竟是好是坏,现在还在热烈的讨论之中。有研究显示,在网上与人交流的心理学价值和在现实中与人交流是一样的,都能减少焦虑和抑郁,并增加幸福感。在Facebook公司研究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莫伊拉·伯克(Moira Burke)发现,用户越是利用Facebook主动和朋友交往,他们就越是不会感到寂寞。不过,究竟是使用Facebook降低了寂寞感,还是本来就善于社交的人更多地使用Facebook,其中的因果现在还不清楚。

但是在网上维系友谊也有不少风险。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蕾切尔·格里夫(Rachel Grieve)指出:“由于电子通信的本质所限,人际交往中的种种细微之处可能在网上遗失。本来在喝咖啡时和朋友随口说的一句话,就算朋友误解也能及时澄清。可是一旦到了网上,那句话就会永远存在下去,许多人都会看到,并产生误会。”

此外还有一些更加微妙的风险。正如波伊德在她的著作《这很复杂》(It’s Complicated)中指出的,青少年如果和每一个旧熟人都保持往来,在进入大学之后就会难以建立新的、深入的人际关系。她说:“他们在第一个学期往往不太适应,于是都到过去认识的友邻那里去寻求安慰了。”

自恋还是需要?

对现代社交网络最严重的指摘,是说它助长了自恋和孤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发育心理学家帕特里夏·格林菲尔德(Patricia Greenfield)说:“情绪表达现在成了公共事件。”她还引用美国州立圣迭戈大学珍·特温奇(Jean Twenge)的研究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大学生在自恋特质上的得分就节节攀升。另有研究显示,自恋的人往往也是Facebook和twitter的积极使用者,而这两个网站都特别适合自我标榜。

但是也有人对此比较怀疑。新的研究显示,虽然常有人指责今天的大学生是最自我中心的群体,但是他们的自恋和他们对Facebook的使用之间并没有联系[参见《计算机与人类行为》(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第32卷,212页]。波伊德主张,学生们热衷使用社交媒体,并不是因为他们我行我素或者迷恋技术,而是因为他们需要友情。“我采访青少年的时候,他们一次次地告诉我,他们宁愿在现实中和彼此见面,一起跨上自行车,不受拘束地出去游玩。但由于社会散播了大量关于陌生人的恐怖信息,这些年轻人已经很难在网络之外的地方见面交往了。”

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需求是迫切的,而要在今天的城市里做到这一点又是困难的。那么,我们距离跨出人类的圈子、踏入人工智能的世界还有多远呢?一个机器人又需要多么复杂,才能满足人类友情的核心需求,比如懂得回报和具备人格呢?

根据雪莉·图克尔(Sherry Turckle)在著作《一起孤单》(Alone Together)中的介绍,有些社交技术已经能够触到我们的“达尔文按钮”了。有的机器人已经能和人类目光交流、追踪人类的动作和姿势,并且留下“有人在家”的印象。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从机器人那里获得友谊。图片来源:《新科学家》

比如日本ATR智能机器和通信实验室的神田崇行(Takayuki Kanda)就开发了一个名叫“罗伯维”(Robovie)的人形机器人,它的基本交流能力已经相当成熟,足以令15岁的青少年相信它是一个具有情感的社会动物。神田表示,研究的一大难题是开发出可以随时与人为伴、而不仅仅是待在家里的机器人。据他推测,人和机器人相处的时间越久,就越是容易和它们建立“真正的关系”。

英国林肯大学的约翰·莫雷(John Morray)则主张,要造出合群的机器人,关键是要让它们犯错。莫雷和他的团队正在将人类的认知偏差引入机器人的电路,比如令它们的记忆产生故障,从而对人类的指令产生误解。“我们在试着开发不完美的机器人,也许人类会因此更加接纳它们。”他补充说,研究中的困难在于避开“诡异谷”(uncanny valley)——机器人在外形像人,行为却不怎么像人时,会尤其恐怖。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教师 角色 定位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由美国首先倡导并实施的教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此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适宜合作学习环境,并参与其中。如何科学地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笔者仅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策划者与组织者

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旨在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任何形式的合作学习都是有具体的、明确的小组和个人教学目标的,都是为完成集体和个人目标而设定的,也都是围绕着各类目标的达成而展开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教师置于主导地位,把学生的思想看作是空的容器,教师往其中灌入他们的知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就是把知识装到那些被动的、空洞的容器中去。但是在合作学习中,体育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是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探索中的积极参与者。体育教师制订各种学习目标来促进学生的合作性、竞争性,或个人化的努力,使教学活动向着既定的目标并遵循一定的目标结构进行。在合作学习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提前思考。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才能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才能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师是合作学习的执行者与协调者

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能应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构建一种和谐、适宜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一起合作地学习,使他们获得很大的收获。例如:在进行篮球投篮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小组中设组长、计录员、统计员、监督员等职位,并明确职责,要求对本组及其成员的练习进行组织、记录和统计。学生在练习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并适时进行轮换。先由一名学生做投篮练习,一名学生评判并给予反馈,一名学生记录,一名学生帮助捡球,练习4―6次后,进行角色互换。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各小组练习的记录情况,对完成任务的小组和超过上次课的练习成绩的小组进行奖励。在这一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了一个“总导演”的角色,使“演员”们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为了小组荣誉,各个成员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

三、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监督者

在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要认真监督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并不时地提供帮助:(1)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学生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耐心、及时地向同学说明任务的内容、操作程序及不同角色的职责,让他们及时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2)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具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当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4)当合作学习小组练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教授完成练习的技巧,而不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使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在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除了上述问题,学生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监督、指导,加强必要的组织和调控,合作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教师是合作学习的评价者

在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中,教师恰当地把握评价标准,设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指导和调节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应从合作练习的效果及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角色职责、及合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在一堂体育课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合作情况作出评价,并协助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彼此合作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判学生的练习情况及合作表现:(1)用眼睛扫视练习中的学生,估计有多少学生能正确完成运动技能,能表现出合作行为;(2)随机抽取一组学生,计算他们中有多少能够完成练习和合作目标;(3)随机抽取各组中的一名学生,要求他解释个人、小组的练习目标、角色职责或某个合作技能;(4)让某个或某组学生展示他们的练习效果;(5)通过查看小组记录,判断合作练习的效果等。教师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评判,并及时将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学生,这样学生一方面会再次接受教学内容的信息,另一方面了解到自己小组和其它小组的长处和短处。总之,教师通过合理的评价,并贯以表扬和激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真正达到“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合作”。

第11篇

Abstract: Finally a good show host's success is reflected in the value of personality, and the value of personality here includes excellent reporter quality of a host, positive personality and rich life experience, etc.;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of host’s media personality is reporter quality; knowledge and literacy of a hos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his personality; and rich life experience of a host make across role communication possible.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人格

Key words: host;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07-02

0引言

为了适应信息媒介多样化和人们的信息行为的变化这一所谓高度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为了适应十几年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作为媒介角色的节目主持人,其传播理念与行为都应该与人类认识方式的变化相合拍,都应该有一个质的飞升,而要实现这个质的飞升,就要像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的要不断地“充电”,他不止一次地述说主持人拼到最后,拼的是人格。[1]“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最首要的条件应当是看他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不是一个拥有内涵、并在主持人这个位置上释放自如的人。主持人最后的成功体现在人格的高尚里。”[2]可见,我们的主持过程中蕴含人格这一命题的概念基础是牢固的,是充分建立在电视节目实践发展基础之上的,是节目主持人把握媒介角色与自我之间关系的逻辑起点,更是受新闻改革理念驱动的受众认识方式的进步使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说,人格可以简单地说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人格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3]节目主持人的人格,决不是笼统的、抽象的、游离于具体节目之外的,它是基于人格的基本定义而产生的,它包括主持人出色的记者素质、积极的人格因素以及丰富的人生体验等方面,它们彼此相得益彰,产生良性互动。

1主持人的媒介人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者素质

克朗凯特成为超级明星主持人,他的成名给人们提供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宝贵的一条是:主持人应该是个经验丰富的全能记者,具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4]“作为记者,他应该具备艺术工作者擅长的思索、感悟、联想、和升发的能力。但是记者最不能缺少的是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因为记者的首要职责是传播自己的新的发现,发现生活本身的那些超越我们想象的美好、复杂、深刻的规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蛇语)水均益在成为《焦点访谈》主持人之前曾任新华社记者10年,其间,他先后在开罗和其它几个中东国家作驻外记者,他在谈到自己所具有的记者素质时说,记者素质对于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思维、表达、应变都非常有利。[5]可见,要成为一名有人格魅力的、有影响力的节目主持人,其本身所具有的记者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2主持人的知识和素养是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

主持人的职业特点,就是通过滔滔不绝的“说”来沟通你我他,进行大众传播活动,成为广播电视媒介与接收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主持人面对无数受众存在着“怎么说”和“说什么”的问题。怎么说,属于语言表达技巧问题,说什么,就是主持人的内涵修养问题了。腹中空空何以口若悬河?知识贫乏,如何谈吐,旁征博引,也许有的主持人暗暗庆幸,自己不是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他不用动笔写稿,不用现场访谈发挥,有编辑写好的稿子供他播讲。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这样究竟算不算一个合格的主持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没有扎实知识作为积累做后盾,那么,在他主持的节目中绝不可能出现随机的机警幽默的谈吐,不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美国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布考罗,不仅以顽强的采访作风闻名于美国新闻界,而且以读书勤奋,知识广博而出名。无论是政治、外交还是文学艺术,他都广泛涉及。他的口头禅:“不读书,睡不着觉。”由此可见,扎实的知识功底、敏锐的观察判断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既是一个合格主持人的基本条件,也是主持人应追求的目标。而这一切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充实才能做到。可以肯定,没有这些丰富的知识,主持人是无法口若悬河、谈吐自如的。而目前在我国一些不为受众喜爱的主持人常常是由于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站在台上除了冲着观众笑之外,就是一些“哎、哇”之类的口语。有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节目中只说三句话:“请你谈谈……”、“你谈的很好”、“我同意你的看法”,要不就是絮絮叨叨,不着边际说上一大通,像外交辞令一样,但观众回过头来一看,一句中听的实在话也没有。

因此,要想做好主持人,必须花大力气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各种知识,这样才有助于使自己更具有无穷的魅力,更有深刻的内涵。

3主持人丰富的人生体验使跨角色传播成为可能

主持中蕴含人格力量,说它是一种定位也行,是一种境界也罢,总之,电视节目走到今天,主持人必须以人格面对广大受众,接受人们的品评;必须用坚实有力又富个性色彩的人格去整合节目,塑造形象。主持人审美人格的生成过程也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积累与知识沉淀难以对节目主持人的素材构成生动的确切表述;生活积累与知识沉淀的材料只影响了主持人的形象外貌,深刻的人生体验才构成主持人的灵魂。白岩松曾指出中国应呼唤老一些的节目主持人,年老的主持人最具诱惑力的方面在于那种金子般的成就心态。[6]

主持人的劳作常常是这样:他们出色的表述的生活并不是他们实际接触最多、最熟悉的生活,而是某一时刻对他们的心灵震撼最大,使他们有了最深刻的体验的生活。生活的新闻化与审美化正是主持人首先面对的。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正是建立在人生的丰富性体验上。

所谓丰富性体验,指的是主持人在获得爱、友谊、尊重和成就时的内心感受,并以此作为主持节目时的情感动机。被爱包围的人,往往更容易健康发展。对爱的体验影响着主持人自身人格的形成。当我们得到爱时,便对一切新鲜的经验会是灵活的和敞开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情感移入的能力,即,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从思想上情感上感受他人的心理,最终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而这正是主持人传播交流沟通活动的先决条件,情感移入的高度发展对主持人的人格发展有重要意义。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人们收看电视,最基本的目的恐怕只有两个:求知、娱乐。求知的含义当然很广,可以包括了解时事新闻,各类所需的信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娱乐也通常是“寓教于乐”,人们在欣赏文艺节目时,也应获得新思想、新知识以及了解本民族及其它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内容和形式。主持上述各类节目的主持人,一开口说话,就受到受众对他们的智能、知识水平、修养程度的评判。有的主持人学识丰富见多识广,即使在现场采访、主持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也能从容不迫、应付自如驾驭全局,这就给人一种力量感,一种可信度,这种知识的力量自然会表现在主持人外在的情态气质上。而有的主持人常识浅薄、阅历贫乏,在现场采访和主持中语言简单重复,缺乏思想高度,甚至说些不合逻辑的话或出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有的还不断念白字,就连一般的观众听了都会哑然失笑。那么,这种主持人怎样能被认可呢?其外貌条件再好,也不会产生对受众的吸引力。主持人的外貌是会随着年龄起变化的,但知识的魅力是永恒的。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加深对人生的体验,就会长久的保持一种魅力。有些外貌条件并不那么理想的主持人,因学识渊博、谈吐不凡而能补已不足。

总之,用人格支撑起来的栏目才能形成品牌,主持人的人格构成在社会心理学这层意义上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具有深厚人生底蕴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总是以自己的沉着、自信,与观众从容不迫的交流,总是能在本源于生活的种种平凡与寻常背后,慧眼独具的找到另一些发现,而且还能将生活中的寻常与自己的独特发现相结合,她能非常自然地将自己的人格魅力融入到自己所主持的栏目中去。的确,作为节目主持人,要使自己的的主持栏目带给受众一种把大众传播活动与崇高相结合的美好感受,继而大大强化节目收视焦点的热度,并使自己的栏目成为品牌,其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立.尴尬与超越[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8.

[2]白岩松.我们能走多远[J].现代传播,1996(1):40.

[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6.

[4]陆锡初.节目主持人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第12篇

关键词:家庭暴力;综合症;正当防卫

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在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方面,已发展出一整套成熟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或受虐配偶综合症)。

一、家庭暴力的现状

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三条规定“禁止家庭暴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对家庭暴力的范畴作了明确表述:“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全国妇联200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2.7亿个家庭中,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有9000万个家庭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之下。我国家庭的离婚率为1.54%,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25%祸起家庭暴力。

遗憾的是,家庭暴力的数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自动消减。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家庭暴力的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家庭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家庭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社会的动荡。家庭暴力行为则是对家庭这种本应和谐的关系的的直接侵害,也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是影响妇女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在缺乏有效的法律干预机制的情况下,家庭暴力的存在,势必对妇女的身心造成伤害。公力救济的无力必然导致私力的介入,从而产生了许多家庭以暴制暴的行为出现。在这种现象层出时,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产生了,那就是受虐妇女综合症。

二、什么是受虐妇女综合症

受虐妇女综合症原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在北美成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法医心理学家雷诺尔.沃柯医生提出。沃柯医生在对几百名受虐妇女的跟踪治疗和研究后发现,长期受家庭暴力虐待的女性,通常会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来解释了受虐妇女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为什么无法离开施暴人;第二,她们杀夫行为的合理性。她的这个理论主要是是由家庭暴力的周期性和后天无助感两个概念组成。

家庭暴力的周期性是指家庭暴力的发生,是有周期性的。它通常分三个阶段,即紧张情绪的累积阶段、家庭暴力的爆发阶段、施暴人道歉双方重归于好后的平静阶段。(1)即家庭暴力的发生和发展是遵循这个规律进行的:积聚期矛盾增加,发生争吵。爆发期暴力出现。蜜月期丈夫认错,夫妻和好。

后天无助感,也称习得性无助感:这个概念是指受虐妇女长期受暴后,通常会产生了一种无法摆脱施暴人的心理。她们在遭受暴力后,做过反抗,也寻求过社会的帮助,但是得不到应有的支持。社会的舆论也认为妻子挨丈夫打,是很普遍、很正常的事情。她们从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女人是该挨打的,反抗是无用的,就不再反抗,默默地忍受着丈夫的暴力。它是沃柯医生为了解释受暴妇女无法主动终止暴力婚姻或同居关系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

无数次的挨打和失败的反抗,并且周期性的出现,这都都强化受暴妇女内心的无助感。使她们变得逆来顺受,直到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超过了她们的承受能力,从而做出极端的以暴制暴的行为。

三、对传统正当防卫的突破

1990加拿大的拉娃莉案是受虐妇女综合症在司法实践中的首次运用。该案的基本案情是:被告人曾被其丈夫长期殴打。一次争吵中,其丈夫对被告人说等其他人走后将杀死被告人,被告人在丈夫走到门口准备出去时,由其背后开枪,将其杀死。

本案中,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从正当防卫的角度来对当事人的行为加以解释,从而论证了当事人的无罪。关于传统的正当防卫加拿大刑法的规定与我们国家的现行立法是一致的。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四个要件,其一是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其二是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侵害。所谓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不法侵害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主观想象或者推测的。第二,不法侵害必须是处于正在进行的状态之中,而不是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其三必须是由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意图。其四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以上为正当防卫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有一个条件已经明确表明,只有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受害人才能实施防卫行为。

加拿大法官在审理该案时所进行的思考突破了传统的正当防卫的界限。首先,传统正当防卫概念只能在有“迫近的危险”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这种正当防卫是以两个男人在酒馆中打架为模式设计的。其次,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对妇女存在性别歧视。女性在体力上一般弱于男性,如果要求女性等到男性迫近的危险正在进行时才能反击,则对女性显失公平。最后,在被告人遭被害人长期殴打的情况下,专家证言能够使人相信,被告人由于被害人的行为而神经高度紧张,在反击时对死亡有合理的恐惧。

拉娃莉案的最终结论是,被告人以正当防卫抗辩成功,陪审团认为被告人无罪。此案也成为加拿大正当防卫问题上的最重要的判例。自此,“迫近的危险”不再是正当防卫成立的必要条件。那么从我们国家的刑法来看“受虐妇女综合症”的引入将面临立法和执法的双重挑战。

四、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要不要引入这一外来法律制度,是存有争议的。这主要是一方面我们看到家庭妇女在家庭中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而求救乏术,而另一方面这与我们国家的现行立法有所冲突。虽然我们都承认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是否引入的问题上遭遇到尴尬的境地。

受虐妇女综合症在我国司法中的运用是必要的和合理的。首先,受虐妇女的现状要求法律予以干涉,来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妇女在家庭中由于自然和生理上的原因,往往是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当她们受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往往对自己的保护不够,很容易给自己身体和心理上带来伤害。当这种伤害发生时得不到保护,发生后又由于家庭的原因而不能诉诸于法律途径解决,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周期性。矛盾的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爆发的力量是惊人的。对于家庭暴力的刑事案件往往是自诉案件,司法力量又不能直接介入,直接介入也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不能一方面看着妇女长期在家庭中受到暴力侵害而无动于衷,另一方面,我们不能看到妇女在做出超出极限的反抗的时候,而对她进行严格的刑事制裁。这对妇女来说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

其次,正当防卫制度的延伸是有必要的。传统的正当防卫是针对一个男子面对另外一个男子时对自己的私力救济。这种救济的手段没有考虑到当妇女面对一名男子的伤害所能做的自我保护。(2)现行刑法中在针对其他犯罪时也是考虑到这一问题而做出不同规定的。比如在抢劫罪中,我们考虑到犯罪人采取的手段和带来伤害的严重性,此类犯罪是没有过当情节的。在罪中更是如此考虑的。我们不知道权和生命权哪个更重要,但是考虑到妇女在当时所能采取的措施和面对的犯罪的特性,此时也是没有过当情节的。如此看来,我们的立法者在立法的时候也是考虑到不同犯罪的特性而区别对待的,既考察到犯罪人和受害人在不同情境中所处的地位,又考察到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对待。从而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妇女也应该基于男女生理和心理的不同而加以考虑,扩大正当防卫的适用。

再次,我国近几年的司法实践当中,已经发生不少这样的案件。2003年6月4日,辽宁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因受虐杀死睡梦中的丈夫的张永清有期徒刑3年; 2003年9月21日,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同年4月19日因不堪忍受儿子长期的家庭暴力,将其活活打死的樊同昆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1994年5月3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因不堪忍受其长子的家庭暴力而杀死长子的董玉环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牙克石市人民法院1992年对袁某杀夫案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1982年以故意杀人罪判处1981年11月将儿子掐死的王某有期徒刑1年,缓期1年。在上述案件中我们看到,实践中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针对妇女的不利地位而对妇女量刑上有所减免。这是实践走到了立法的前面去了,是我国司法的一个进步,但更是一个尴尬。既然实践中都已经这样做了,那为什么不积极引入立法,而使之名正言顺呢。

最后,受虐妇女综合症在司法中的运用是当今发达国家的趋势。现在很多国家已经运用该原理审案量刑,中国的法制化建设也不能落后。加拿大在1990年的拉娃莉案已经开始运用,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各个州更是掀起了一股赦免妇女在受到家庭暴力的时候犯罪的赦免运动。考虑到这些国家的现行司法活动,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的启示,我们也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使法律更加人性化。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红.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理解“正当防卫” [J].浙江学刊,2005(4):216-217.

[2]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9-100.

[3]范德尚.西方人权观的文化释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4(3):33-37.

第13篇

关键词:大班教学;学生中心;主动学习;IT技术;助教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36-04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在一二年级的公共课教学中非常普遍。随着班额的扩大,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出勤率降低、上课不投入、作业批改不及时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共同导致了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然而,由于师资、校舍、招生计划等客观条件,短时间内大范围削减班额又不现实。有没有在不减小班额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良策呢?笔者在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访学期间,发现该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几百人一起上大课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文献[1-3]中显示,在美国的许多大学中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他们已经发展出比较成熟的应对策略。在班额扩大,经费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很高的教学质量。1987年Arthur W.Chickering和Zelda F.Gamson提出了后来被广泛认可的《大学教育良策的七条准则》(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4],其中包括:①鼓励师生密切接触;②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③鼓励主动学习;④给学生及时反馈;⑤确保学生作业时间;⑥传达对学生的高期望;⑦尊重个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在我们常见的大班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是上课来,下课走,一学期下来认识不了几个学生,师生之间缺少密切接触,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上的情感需求,不利于学习兴趣和学习持久性的保持、提升。普通大班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活动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这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活动,更难以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方式单一的教学活动,也无法体现对不同天赋不同学习方式的尊重。比如很多善于在讨论、实践中学习的同学,往往会在没有变化的听讲模式中产生厌学情绪。同时随着班额的扩大,教师花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大,及时的个性化反馈几乎成为不可能,有时甚至只能完成部分作业的批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应付、抄袭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学生的作业时间也难以保证。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常见的大班教育实践与以上7原则大都相违背,教学效果不理想并不出人意料。本文将围绕广为认可的教育学、认知学、心理学理论,结合国外的成功实践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大班教学模式建设方略。20世纪50年代之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这种方式认为最有效的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好像容器,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其典型的授课方式为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随着人类认识的逐渐进步,50年代后,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中都证明,被动式学习是十分低效的学习方式,于是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发生在学生专注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中。该理论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大量的教育研究之上,并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然而遗憾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至今依旧在国内大学广泛使用。更为遗憾的是,多数教学比赛的基本“审美规则”尚处在教师“课堂表演”精彩度的层面上(比如台风、内容熟练度、语言的条理性、清晰度,板书的整齐性、合理度等),却很少考察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学习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而后者恰恰才是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这种状况说明不论从普通教师的认识层面,还是学校对教学的评价层面,我们对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的认识与国外尚有明显差距,这是我们急需提升的。认知学(Bloom,1987)将教育目标从低到高分为以下几类[5]: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如图1所示。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中,学生通常行走在认识(回忆能力)和理解(转换、解释和推断的能力)等相对较低的学习层面上。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中,学生才能更多地行走在应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分析(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层面,才更有可能达成综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评价(对材料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等高级的学习目标。我们孜孜追求的创造性思维,主要就是活动在综合、评价等高级层面上。显然,这是灌输型教学模式无法培养的。

认知学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得到广泛认可,但并不能涵盖所有方面。如图2所示,Bloom的分类方法主要体现在第一个维度上,上面讲到的主动与被动的学习所对应的不同学习过程和方式,则体现在第二个维度上。除此之外,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和情感因素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Arthur W.Chickering和Zelda F.Gamson提出的《大学教育良策的七条准则》中鼓励师生密切接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传达对学生的高期望等做法,都与第三维度息息相关。本文讨论的提高大班教学的种种方略,实际上也都是围绕着这三个维度展开的,内容包括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模式课堂,如何建立和完善助教制度以及如何将IT技术成功运用于大班教学之中。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建立

笔者在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访学期间,旁听了许多本科生课程。单从教师“讲”课的水平来说,其平均水平未必比我们强,如果让他们参加我们的讲课比赛,获奖的几率恐怕也不太高。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女王大学以教学质量高闻名于世呢?考察一下他们的课程表,便可初见端倪。每一门课程,在课程表上会以三种形式出现。一种叫做Lecture(讲课),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老师上大课的形式;第二种是Tutorial(有时也称为Workshop)即习题课或讨论课,第三种是Lab,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验课。在课时的分配上,Lecture通常为每周2~3学时,而Tutorial与Lab之和通常为每周3小时甚至更多(每学期12个教学周)。Lecture通常是上百人的大课,Tutorial与Lab则在不同时间、地点将大班切分为几十人的小班,在教师或助教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其Lab与我们的实验课类似,只是数量比我们的高一些。下面主要谈谈在讨论课与讲大课上如何保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学教育良策的七条准则》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小组讨论则是学生合作最常见的形式。西方大学的图书馆与我国大学图书馆硬件上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他们在安静的阅览区之外还设置多个独立讨论室,即方便小组讨论,又避免影响他人。这种安排显示了讨论式学习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我们的图书馆一般只有安静的个人学习区域,这显示了在我们的意识中学习主要还是单打独斗模式。当然,现在有些国内大学也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图书馆里建立起这种讨论区。说起讨论课的具体实施,首先会碰到的便是课时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削减讲课课时数以及作业前置的办法解决。目前我们在大课上教学时间主要花在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展示上,即图1中认识和理解两个层次上。通过作业前置,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完成这部分学习,这不但使他们为讨论课做好准备,也为讨论争取到了时间(上课不必花时间在最基础的概念展示上)。当然,要上好大班讨论课,还需要助教制度以及IT技术手段的配合,这两个问题在后面会有具体介绍。有研究表明,人们听讲座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所以在大课时,最好将教师宣讲与各种主动学习活动穿行。除了讨论,课堂互动也是一种主动学习模式。但由于中国文化以及教育方式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很难与老师在课堂进行积极的口头互动。这时采用“写”的互动方式则会更为有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或答案写在纸上提交。这个问题可以是对刚讲过的内容的测试,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困惑,还可以是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互动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而且很快将他们从被动听讲的状态转换到主动思考的轨道上。教师也能很快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此外,这种活动还兼具了考察出勤的功能。如果在活动中采用IT技术手段,这种互动还会更加高效和有趣。课堂案例分析也是非常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可以与老师进行交流,积极提问与质疑。项目训练法也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法[6]。在活动中,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会让每个人拓展看问题的角度,并互相提供支持,所以可以在相对丰富多彩的环境中获得学业的进步。高效课堂模式的共同特点是,要将图1中前两个层次(认识、理解)的学习在课前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更高层面的学习活动中,再通过课堂讲演、项目报告、小组方案、实物制作等多种形式的展示和考核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它激活了学生的互助、互评热情,所以教师在讲解基本概念、批改作业方面的重复劳动会降低。事实上,前人已经设计出很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只要教师有这个意识,就一定找得到合适自己课堂的模式。

二、助教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了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实施,建立和健全助教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一些大学早就有研究生做助教的传统。有的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还有十几到几十小时的教学实践要求。如果我们将研究生助学制度、奖学制度以及教学实践相结合,则可以在很少增加甚至不增加成本的状况下,将助教制度建立起来。更令人欣慰的是,研究发现高年级的本科生也可以胜任助教工作。美国学术改革中心NCAT(National Center for Academic Transformation)在一个30多所大学参加历时十多年的课程改革(Pew Grant Program in Course Redesign)项目中发现[1],本科生担任助教可以与研究生一样出色地完成任务,于是助教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我国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有社会实践的学分要求,如果我们将本科生助教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本质上这也确实是一种社会实践),则能激发优秀本科生投身助教的积极性,这必然对自身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所以,本科生助教制度的引入会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三、让IT技术广泛服务于教学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网络以及手机、iPad等各种终端设备的普及,让以前看来无法实现的教学手段都可以在大班教学中大显身手。国外的很多高校都有非常完善的网上课程管理系统,即便是全日制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也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利用网上资源自主探索学习,利用网上测试与反馈系统参加测试并获得及时自动反馈,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小组交流与合作,这都是IT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引领学生翱翔在应用、分析、总结以及评估等更高层面的学习活动之中,甚至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帮助。国内的大学,一般也都拥有自己的教学网络系统,即便没有国外大学的系统那么完善,我们仍旧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1.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很多老师已将课件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参考,其实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各种类型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和安排,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当这些资源与练习、任务、活动相链接,往往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也提高他们使用这些资源的内驱力。比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某个概念模糊,那么老师解释这个概念的视频将成为他渴求的资源;当他缺乏解题思路时,相关例题则可能成为指路明灯。

2.建立自动测试与反馈系统。学生在这样的系统中完成测试或练习后,马上就可以得到反馈,了解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学生还可以无数次重复进行测试,直到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自动测试和反馈系统尤其适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确保他们在课下花足够的时间学习,这样课堂上才能开展更深入(比如对知识的应用、案例分析、总结等)的教学活动。该系统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及时反馈,还可以统计学生数据,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共同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频繁的自动测试降低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在评价系统中的比重,让学生把时间精力均匀分布在整个学期中,避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这对改善学风无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前两点的技术实现,国外的大学有自行开发系统的,也有直接购买商业软件的。比如MyMathLab就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基于互联网的数学学习系统。教师可以在该系统中部署学习内容,学生则在通过网络完成学习和测试。该软件最受学生欢迎的功能是,各种资源都围绕任务、习题整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易于获得需要的资源以便顺利完成任务。这使得在学习上获得更多成就感,学习的兴趣和持久性都得以提升。国内高校的很多公共大课,其实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然而,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有些学校的教学网络也提供自动测试和反馈功能,但功能不一定完善,更重要的是教师使用这类教学方式的意识还不强,所以其作用并不显著。如果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我们最可行的方案则是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围绕学生需要,将这些资源盘活。虽然这涉及不小的工作量,但由于公共课程参与的老师、学生都很多,而且一旦系统建立,教师学生可以受益多年,所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多数高校都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在开发本校课程教学系统时,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可以成为IT主力军,在为学校做贡献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3.利用IT技术促进交流。现实中的小组讨论无疑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然而由于师资、校舍的限制,其作用有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某些学生性格内向很少开口,在讨论课上的学习效果也会打折扣,然而这类学生往往善于文字表达。所以,IT技术的网上论坛则会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现在的大学生,笔记本电脑的拥有率在80%以上,智能手机等通讯设备更是人手一部。所以,完全有条件通过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等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题目,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完成讨论,并提交讨论结果。小组内每个人成绩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让助教对讨论过程进行评测给予组员不同成绩,从而促进学生的参与程度。国外的教师经常利用Clicker、Classtalk等设备,在大课堂上保证与学生的互动。比如教师出一道选择题,学生按下自己手中Clicker上的选项,教师就可以看到全班同学的答案分布状况;又比如分组讨论时,学生可以通过Classtalk向老师提交本小组的讨论结果。事实上,我们无须投资这些设备,一样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比如新浪博客、腾讯微博等都提供免费的投票功能,学生手机上网即可以参与投票,这与用Clicker做选择题具有同等效果。又比如,利用免费QQ群,学生便能通过笔记本、手机等上网设备在课堂上提交小组讨论结果,老师则可在教师计算机上做实时点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Classtalk。因此,只要善用IT技术用心设计适当的课堂活动,在小投资甚至不投资的情况下,一样能让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高效、积极地互动,让学习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甚至让课堂成为妙趣横生的知识盛宴。

国内高校的大班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足、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首先从教育学、认知学、心理学的角度介绍了广泛认可的高效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然后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助教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IT技术广泛服务于教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大班教学方略。比如,助教支持的线下讨论课以及信息技术支持的网上讨论组的建立,不但会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还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课堂上的讨论或者网络互动增强了师生接触;案例分析、项目训练等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教学模式;自动测试和反馈系统的应用,保证了学生课外学习,并能给他们提供及时的反馈。这多种方式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将老师从低端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在高效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上。这些策略都完全符合久经考验并被广泛认可的《大学教育良策的七条准则》,而且并不会增加多少教学成本。如果能从学校、学院层面致力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在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和教学效果方面必然更有优势;即便是在系、课群、甚至教师个人层面上进行努力,也必定能造福一方学生。

参考文献:

[1]Carol A.Twigg,Improving Quality and Reducing Costs:Lessons Learned From Round II of the Pew Grant Program in Course Redesign,Retrieved Oct 23,2013.

http:///reports/pa_core/

[2]School of graduate studies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Whitewater,78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arge Classes,Retrieved Oct 23,2013.

http://uww.edu/learn/largeclasses.php

[3]Christopher Jepsen,Steven Rivkin,Class Size Reduc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The Potential Tradeoff between Teacher Quality and Class Size,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ume 44,Number 1,Winter 2009:223-250 (Article)

[4]Bloom,B.S.,editor,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Cognitive Domain:New York,McKay,1956.

[5]Arthur W.Chickering and Zelda F. Gamso,Seven,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Washington Center News,Fall,1987.

[6]赵昱.中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青年文学家,2009,(03).

第14篇

关键词: 讲课 情感 情感交流

学校情境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员在教员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是人类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活动,这种复杂而艰巨的人类智力劳动需要情感作为支撑。也就是说讲好一堂课,不但要体现充分的说理,而且要体现充沛的情感表达。在讲课时,教员应该以饱满的热情,通过富有感情的表达和各种艺术手段,把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深刻地传递给学员,以引起双方的共鸣,相得益彰,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那么,教员在课堂上该怎样把握自己的情感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1.讲课情感的依据

在学院课堂教学督导中我们常常实现,有些教员讲课时偏重于解释观点,注重知识性信息交流,不注意挖掘课程中的情感,联系实际也简单化、概念化,表达不出应有的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员对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研究不够,对课程里有没有情、讲课应不应该有情,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课程中情的内在规律的必然性,也缺乏足够的理解。

1.1各类课程自身的内容决定了讲课必须有情。

各类课程的内容,不论是常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还是法制教育、纪律教育,以及自然科学教育,都是以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反映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我们讲课要有情的内在依据。讲课过程既是学员提高认识的过程,又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讲课不仅要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员,而且要把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感情移植给学员,使学员从教员的情感流露中,感受到教员情感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课程的思想内涵,保证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讲课的目的,不仅包含学员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而且包含学员对客观真理的真挚热爱和强烈追求的感情。可以这样说,没有深刻的情感,就不能称其为讲课。

1.2情感的感染性决定讲课必须有情。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交流都有三种动势:信息沟通、情感沟通和调节功能。教员在向学员传授知识的同时,自身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特点,主要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人的思想情感的这一特征,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员在讲课时利用内容本身的情、文字语言的情、口头表达的情、教学环境的情,能创造一种典型的、形象化的意境,形成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学员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就会沉浸在高尚情感的包围之中,以和教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唤起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教员就可以利用情感的强烈的感染力把学员消极的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情感。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学员的这种积极情感的反复体验,必定成为一种稳定的情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情操。可以这样说,没有深刻的情感,就没有学员素质的提高。

1.3情与理的相互关系,决定讲课要有情。

所谓“理”是符合规律的一种道理,是一种被人们总结出来的理论。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传递性,能够说服别人。所谓“情”是指感情,是一种人情。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能够感化别人。这种理论上的“传递”,离不开情感上的“感染”,对别人道理上“说服”,也离不开情谊上的“感化”。因此情感是透彻说理的基础。健康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使人的认识深化,而消极的情感只能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光有“理”而没有“情”是不能说服别人的。比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要使学员认识这种正确性,单靠几条道理是没有说服力的,教员必须以一些打动人的事例、语言进行讲解,才能从根本上说服人。讲课情感像催化剂一样能深化人们的认识,而随着认识的深化,学员又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正是这种认识和情感的不断交替、上升,才能使某个理论深入人心。可以这样说,没有深刻的情感,就不可能把理论变成人们的行动。

1.4学员的特点决定讲课必须有情。

现代青年学员见识比较广,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思维积极,感情丰富。因此,青年对情感的需求也特别迫切。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引起学员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好奇、喜悦、趣味、激动等,这种教学就一定的呆板、沉闷、枯燥乏味的,使学员昏昏欲睡。青年人经验不足,情感的稳重性和深刻性也不强,这些特点对提高讲课质量,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学员情感的丰富和对情感的需求,要求教员在讲课中动之以情以满足他们对情感的渴望,使讲课不仅是师生之间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而且是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他们情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又使教员最容易从情感上打开缺口。只要教员始终把情感的传递作为讲课的重要因素,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员稳定的、高尚的情感就会逐步建立起来。可见,讲课活动和师生的情绪生活是不可分的,是水融的。

2.讲课情感的发挥

2.1要有热忱的情感。

这种热忱感体现教员对每一个学员怀有满腔热情,对他们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教员要用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感情去感化他们。这种热忱感还体现在对自己讲的课,甚至每一句话,都力求代表真理,符合原则。如果教员对事业没有热爱感,对教学工作没有责任感,讲课的情感也不可能流露出来,即使硬“挤”出来,也是不自然的、苦涩的。我们决不相信,一个整天心事重重、个人主义严重的教员,能以充沛的感情去讲课。

2.2要有真诚的情感。

真诚的情感就是表示教员对自己所讲的问题的坚定信念。有人说:“真诚是口才的一部分,要想说服别人,自己首先要有真诚与真情。”这就要求教员要以情动人,即以自身的真挚情感强化学员对自身言行的接受性。特别是在讲到难点问题时,讲到大家有疑惑的问题时,真诚情感的表达尤为重要。只有教员有真诚感,讲的时候理直气壮,而不吞吞吐吐,学员才能有坚定感,才能乐于接受讲课的内容。要让学员接受的东西,教员必须首先接受,而且要坚信不移。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绝不能再兜售给别人。为了体现讲课的真诚感,就必须选用那些最能说服人、最为真实的事例来打动人。

2.3要有豪放的情感。

就是讲课时要表示出自豪而奔放的情感。特别是教员在讲解如何正确对待困难,经受挫折,不怕委屈,不计较名利地位等问题时,若有豪放的感情,就能够使学员克服悲观情绪,鼓舞起奋发向上的士气。例如:当某教员讲到如何看待当兵吃亏时,为了增加豪放感,用了“一生吃亏为人民,为人民吃亏最光荣”的观点,用了“贪近利而忘本,图小惠而丧志”的格言,而且列举一些部队中典型的人和事,使学员感到,在部队里,如果斤斤计较小事和名利,的确是没有意思、没有出息的。讲课时的豪放感不仅能激发学员的情感,而且往往使自己讲出比预计更好的精彩话语。那些决心为崇高信仰献身的人,站在断头台边的人,亲人不幸死亡的人,处于热恋中的人,被生死离别所折磨的人,为事业的成功欢欣鼓舞的人,往往能够说出平时说不出的妙语警句来。

3.讲课情感的控制

教师讲课时要运用情感,还必须掌握好情感外露的分寸。也就是说,情感的运用要适合讲课需要的尺度。这个尺度包括四个方面。

3.1感情流露的程度要适度。

讲课强调要留有余味,狭隘地理解这句话,只说在表达时要留有余味,其实也包括情感在内。比如,教员在抒发感情时,用面部微微一笑来激起学员的哄堂大笑;用双目有力地一瞪,来激起学员的义愤满腔;用嘴角轻轻地抽动,来激起学员的无比鄙视,等等。这些也可以称之为情感的再制造。假如不是这样,而是企图用哈哈大笑引起学员的轻微笑声;用泣不成声引出学员的一声叹息;用满腔怒火引出学员一点怒色,这是大可不必的,也是不能增强教学效果的。当然,更不能哈哈大笑让人费解,泣不成声让人听不清内容。如果这样,教员的情感就过分廉价了。

3.2情感起伏的波浪要适度。

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在一节课中,情感有起有伏是对的,但起伏的层次及多种情感的并用不可太多太繁,变化多端,这样学员难以忍受,不好随从。二是情感需要向相反的方向转换时,应给学员留有充足的转换时间,不可太急太突然,力避那种大起大落、疯癫式的苦笑无常。

3.3情感表达的方式要适度。

人的情感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教员在讲课时也是通过这些去感染、影响学员。这就产生了用何种方式表达情感的问题。教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习惯,选择那些自然得体的方式,显露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神态,把情感表达出来,这样就不会造成难堪。

这里要特别注意,教员的情感表达不可过分随便,尤其是使用情意性态势语时要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力戒粗暴和激怒;避免过多过繁的冲动和手势,以免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分散学员的注意中心。要精炼、简洁,恰到好处,那种讲到高兴处就手舞足蹈,挤眉弄眼,呼天抢地,就很容易影响教员在学员心目中的威信,使大家觉得你“不值钱”,太漂浮,从而产生反感和轻蔑,引起学员的逆反心理,无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4情感时机的选择要适度。

在人的情感交流中,会有一种相互感染、相互传递的现象出现。也就是说,一人的笑会引起众人的欢乐,一人的哭会引起众人的悲伤。但必须明确,这种情感的感染和传递是在感知到对方感情引起的原因之后才会出现的。如果一个人根本不知道他人为何而笑、为何而哭,那么他不但不会动之以情,反而会莫名其妙。因此,在教员讲课时,一定要把讲课内容讲清楚,让学员听明白之后,去抒发感情。这种感情才是真实的、可信的。有的教员常犯的毛病是,把动情放在前面,把讲事放在后面,结果造成语音不清,神态失调,失去了情感的作用。所以运用情感时,时机的选择也是特别重要的。

4.讲课情感的交流

所谓情感交流,是指教员在讲课时,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态度、举止等不断地使学员在脑海中产生反馈,而当教员意识到这些反馈后,又反作用于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出现情感的反复循环,就形成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课堂情感交流非常重要,它可以产生强烈的共振作用,使师生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消除某些认识过程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将情感性信息交流回路和知识性信息交流回路交织在一起,使它们彼此依存,形成相互影响的统一体。这样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进行,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为了达到较好的情感交流,教员要及时加以引导,做到三个注意:(1)注意第一印象,讲好开场白,争取赢得学员的尊敬、信赖。教员登上讲台最好先不要埋在讲稿里,不顾学员的各种反应。讲课刚一开始正是学员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候,他们的情绪比较活跃,对教员半信半疑。如果教员“亮相”后不能用眼神和表情与学员发生交流,而是旁若无人,就会逐步失去学员,最终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难以沟通。(2)始终保持较好的情绪竞技状态,精神饱满地去讲课。要注意体现出对学员的尊重和热爱,努力缩短与学员之间的感情距离。(3)注意控制好课堂秩序。教员要不断观察学员的情绪变化,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学员的情绪、情感体验相对应。

总之,情感功能运用得当,课堂气氛良好,师生感情相通,教员教得带劲,学员学得主动积极,学员的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永昌.教学其实很简单[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2009.

第15篇

【关键词】角色扮演;有效教学;职高;政治;模式

一、角色与角色教学的理论依据

角色,英文:role,part。百度解释:(1)小说或戏剧中的人物(2)某一类型的人物。本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首先把角色概念引进社会心理学的是G.H.米德(美),但他并没有给角色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用作一种比喻以说明不同的人在类似情境中表现出类似行为这种现象。R.林顿(1936年)认为,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后来逐渐发展形成角色扮演理论,即符号互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个人正是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即角色扮演,来获得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的能力,从而来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规范,理解关于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介定,最终实现自我的社会化。我们可这样认为,角色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中人物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法。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形成良好情感价值观的教学方法,被运用于各学科教学中,例如、英语、政治、地理、历史、语文,甚至于抽象思维强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

二、角色教学与职高政治学科

职高学生由于没有普通高中的升学压力,学习的情绪化表现比较强烈。虽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人而异,可对政治课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兴趣不大”。其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职高政治课不重要,而传统的说教方式是引起学生厌倦的主要原因。角色扮演让学“动”起来,主动参于其中,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与其他学科相比,职高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政治学科涉及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政治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入角色扮演法,通过对某个社会情景中的角色扮演体验职业生活,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同时,角色扮演扎根于个人与社会两方面,力图帮助作为作为个人的学生通过不同角色扮演,了解和熟悉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并形成处理类似问题的恰当的合理的经验与方法,了解相关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这种角色的改变缩短了师生的距离,改变了学生的心态,活跃了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多种能力,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角色扮演法策略

1、引入角色扮演,让学生动起来,营造探究学习氛围。

情境角色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角色创设的核心在于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以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例如在高一《经济 政治 生活》教学中,我们就依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角色,营造探究氛围。

情境角色创设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敏锐思考,同时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确定好角色扮演法所适合的情景设计,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设定角色分工。精心设置情境,激发表演兴趣。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是角色扮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只有选择了适合学生表演的情境,学生才会乐与参与。背景材料和情景的设计必须具有相应的实战性、趣味性和适中性,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表演对他们而言是有价值的,随意性太强、挑战性太弱的背景材料和情景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角色扮演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演”得好,教师“导”得好,才能使角色扮演教学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较强的情景设置能力和控制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确保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情境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政治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2、团队合作模拟,促进探究开展。

团队合作模拟实质上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具体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而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教学中的个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职高政治教材讲授职场与人生知识时,考虑职高学生在第三学年就面面临着顶岗实习的学习任务,直接进入社会面对陌生的职场,要帮助学生对职场有一个全面了解,因此我对教学内容有所改变和创新,增加了应聘实战演习这块内容。具体操作如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东方幼儿园现向社会诚聘幼儿师资一名。幼教专业的你将前往应聘。请你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自身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诚聘条件,拟订出一份履历表和应聘方案。

(二)、明确设置过程:

(1)小组合作。就近原则,班级学生以7—8名组成合作小组,成为应聘团队。同时在全班范围内推介三名学生担任“面试官”,并有教师对三位面试官进行培训。

(2)小组探究。提出应聘方案。

(3)面试过程模拟。每一小组根据自主探究结果和拟订的方案,选派一名学生上台扮演求职者,接受面试。

(4)组织评判。每位学生面试结速后,先由“面试官”进行打分并说明原因。再由其他同学对该名同学的面试表意见,评审最佳小组。

(5)完成反思。教师总结,并要求各小组总结意见,对原有的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

(6)做出小结。结合课本内容归纳经验。

这一模式通过“问题提出——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情境展示——组织评判——完成反思”等几个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让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另一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多方面开展质疑活动,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和把握准确定位角色,保证过程模拟顺利进行。教师是角色扮演活动的促进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空间以及人力和物力,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同学之间、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确保过程模拟顺利进行。

3、走进真实生活,提高探究深度。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去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来探索提高政治课的教学信度,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统一起来,构建学生各种感兴趣并且能够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个性发展,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对政治观点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

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的组成部分,撰写政治小论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课外活动,都可以作为政治课教学的必要补充。如在讲授《青少年犯罪》知识时,我们可邀请法院指导举办模拟法庭,让学生关注法庭审判犯罪分子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法律的威严,剖析犯罪分子犯罪的根源,感受到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启迪学生必须要学法、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去制止、惩罚犯罪行为。

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来探究生活。如在讲授《多变价格》知识时,我们组织学生课后通过调查问卷、搜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法,对温州房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同一地段不同房产价格比较;影响房价的因素及抑制高房价的对策回建议;购房者能够承受的住房价位调查等内容,完成《2013年上半年温州市房产价格微降的原因》。诸如此类完成的课题调研有《苍南人消费调查》、《温州经济发展与海西经济圈》等,通过课题探究,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角扮演中,接近生活,感受真实生活,做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员,最终走向社会生活,同时也实现学以致用。

总之,“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灵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角色课堂的主要内涵是把学习内容角色化,学习方式角色化。教师则利用角色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担当教材中的角色、向往角色,还是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学生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等一系列学科素养连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所以说,在中职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方式,以此活化政治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四、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组织策略

角色扮演活动从表面上看教师好像很轻松,整个活动都是学生在操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起的作用不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只不过其表现的形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为隐形而已。要保证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生物教师在实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找好主题。

角色扮演活动并不是对解决所有的政治问题都有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适合角色扮演的主题,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选课题题要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给学生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稍稍超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一种挑战,有一种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热情。

(二)要选定学生。

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性格、人数、是否具有表演才能对活动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挑选什么类型的学生、挑选多少学生,安排他们扮演哪些角色需要生物教师认真加以考虑。可提前几天布置题目,让学生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便于提高活动的质量。如果是社会调查的,可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能力来确定。

(三)要有限卷入。

成功的角色扮演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与组织,教师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如何促使学生自己把握课堂学习与讨论的尺度。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学生通过相互交谈来学习。有限卷入的教师角色意味着学生有时可能超出预先设计制定的讨论提纲,甚至完全脱离教科书展开讨论、调查,也有可能出现预先设计的角色扮演已超越了课程标准的范畴,然而,这些超出预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课堂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十分有趣的,对于他们的认识提高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四)是做好评价。

教师在学生角色扮演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恰当地对他们的活动给出反馈和评价。有效的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动力,他们在教师适当的鼓励下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担心犯错误,会采取一种不积极的“低姿态”。而角色扮演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平等的气氛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并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还要具备很好的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教师也得培养一定调查研究的习惯。

总之,角色教学法是一种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好方法,这得要求教师创设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把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控制与设计中,以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探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这样一句英语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角色扮演”的作用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吕正操《谈谈职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 2013年1 月 《教育学》

[2]姚克明《如何有效使用角色扮演法》 公共卫生第十二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