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城市建设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意义重大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城市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摆脱传统的以土地、资本和低成本工业劳动力等为主要增长要素的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新动力,建立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
我省于2003年正式确立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2006年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并出台《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2007年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关键是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省内主要城市的先导和主导作用。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从中外发展史看,城市尤其大中城市,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现代经济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确立了城市化发展战略,之后又进一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较好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总体而言,目前我省城市化建设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式的扩张。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今后我省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和焦点。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
经验值得学习
从有关国家的城市发展实践看,世界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分为四大类型。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
一是文化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芬兰赫尔辛基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偏重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即依托经济繁荣发达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文化创新型城市,通常为一国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二是工业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堪萨斯、英国哈德斯费尔德和韩国大田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重点,是以工业创新作为突破口,即依托地处大都市周边,工业基础比较扎实,工业领域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比较突出的支撑,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形成以工业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发展创新的格局。
三是服务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纽约、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城市的服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不断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各种需要,也不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跨国服务,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服务创新型城市第三产业发达,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较强,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高。
四是科技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加拿大渥太华等,主要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突现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型城市一般依托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雄厚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明显的科技产业优势。其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科技生产力,在协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动力源。
综观各国创新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创新指数普遍较高,城市技术对外依存度一般低于3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在70%以上,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以上。
从各国实践看,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市场主导就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向城市集中。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发挥引领作用,明确发展战略,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向城市集中。目前发展中国家大多采用此模式。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值得借鉴
近年来,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南京、青岛、武汉、无锡等城市相继确立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他们的政策举措值得我省借鉴。
一是明确思路与目标。北京、重庆、广州、南京、沈阳等城市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北京确立“首都创新战略”,提出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成为引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先锋和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南京提出2015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深圳要推进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是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深圳市研究提出了由12类共60个代表性指标组成《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大连、南京、沈阳等政府出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大连提出,到2010年全市研究和开发经费(R&D)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2?郾5%以上。沈阳要求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以上。深圳2006年出台《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累计要达到1000亿元,市区两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要达到100亿元。
三是着力构建创新平台。上海专门构筑了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级各类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苏州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已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置大型设备或扩充服务功能的,最高补贴100万元。济南明确提出,全市要着力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合作转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载体平台等五大创新平台。
四是设立专项资金。大连、深圳等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加大对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大连要求每年投入6亿元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深圳从2006年起,每年拨款50亿元设立“自主创新基金”,用于实施技术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创业投资匹配等。
五是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深圳提出着力打造从在校大学生到高端人才的创新人才链。沈阳提出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进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苏州启动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每年资助500名紧缺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出国出境培训,资助50名复合型企业家去国内外著名高校培训。
我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载体已经形成。去年,我省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郾6%,全省已形成以杭、宁、温三大中心城市、浙中城市群和一批中小城镇相配套的城市体系。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逐渐各具特色。杭州、宁波、湖州、绍兴等城市都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各市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创新氛围逐渐形成,创新制度逐渐完善。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我省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6~2008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从407?郾9亿元提高到619?郾5亿元,年均增长23?郾2%;R&D经费从224亿元提高到345?郾8亿元,年均增长24?郾2%;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例由2?郾5%提高到2?郾88%。期间,我省各市科技投入增长也较快,11市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由224亿元提高到333亿元,年均增长21?郾9%。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
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06~2008年,我省获得的专利授权由30968件增加到52955件,其中获发明专利授权由1423件增加到3269件,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0?郾8%和51?郾6%。在大量发明专利的支撑下,我省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品。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级、省级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郾6%,工业新产品产值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3?郾3%。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至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4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3?郾1%。2006~2008年,全省11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1?郾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提高了2?郾6个百分点。
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进步。2008年,我省拥有两院院士30名,拥有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46人、长江特聘教授32人、钱江特聘教授30人、省级特级专家30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1?郾6万人。2008年,全省11市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0?郾2万人,较2006年的31?郾1万人增长了29?郾3%。
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我省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认识还不够统一,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创新优势不突出,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全省层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我省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解决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突出矛盾,实现发展转型升级。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到新时期全省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全省进行部署,将其作为加快新型城市化、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切实举措,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抓手。
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使目前各市分散自发的创建活动置于规划的统一指导。各市也要依托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特色条件,相应制定创建规划,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城市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任务,起步阶段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突出抓好重点环节。就全省而言,当前需要集中抓好三大重点环节:一是加快杭州临安科技城建设。在抓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尽快研究出台能够吸引海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科创企业和科研人员进城创业的优惠政策,把科技城建成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成为我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大平台。二是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设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集聚一批科研创新企业和人才,成为区域创新基地和公共创新平台,支撑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三是加快培育发展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要尽快把省市两级50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计划落到实处。要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这些企业集聚,加快提高创新能力,使其加快成为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深化创新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土地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加快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加快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要在高等教育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创新精神,引导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加强科技的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我省外派留学研修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浙创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土地产权;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D9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17-02
我国自1987年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后,国有土地使用权逐步进入市场进行流转,城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已经建立。相较于国有建设用地,农村土地使用权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如《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经济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直接进行流转,必须先经过国家予以征收,再由政府推向市场。
一、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国家征地行为的强制性以及对征收补偿机制的主导性使我国土地一级市场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买方垄断市场。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地方政府竞争出现的零地价、低地价行为的产生,可以看成是垄断所造成的消费者剩余,对农民不合理的征收补偿则可以视为垄断所带来的生产者剩余。“国家垄断一级市场通过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造成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①同时市场结构呈分割状态,在产权,用途,市场,价格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二元特征,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市场垄断和市场割裂并存,一方面排除了市场机制,造成了农地非农化过快过渡;另一方面驱使地方政府过度征地和逐利,形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紧缺、农村建设用地浪费的畸形局面。
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运行的实际状况来看,出现了两种运作模式:(1)法律框架内“转、征、供”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2)集体建设用地自发地、直接地进入市场流转,形成“非法的、隐形的”的市场。②在第一种运作模式下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产属性无法显现,农民的收益却只能停留在最初依据农业用途进行补偿部分,无权参与土地发展权增值的分配,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权益;而在第二种运作模式下巨大的潜在利益、相关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地方政府对流转的纵容,使得隐形流转盛行,严重干扰我国土地市场正常秩序。
二对策与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土地政策的转变,通过实施严格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建立统一市场的步伐,已成为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1.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城乡建设用地土地权利,但在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上交易对象并不明晰,其表现在农村建设用地权属不明,财产权利不完整等方面。从上述问题出发,解决统一市场交易对象问题首先是应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民集体应该拥有与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相一致的完整土地财产权利,这样才能保证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促进其平等合理流动。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交易主体同交易客体一样相对明晰,但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主体,特别是供给主体,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是模糊的。虽然《宪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都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含建设用地)所有权主体为“农民集体”,但现实中很难对“农民集体”做出明确界定。目前在我国农村,农村集体集体入地已基本上分给村民小组,所有权证一般是以村民小组为地域基础进行载明,村民小组的成员也长期作为本小组土地的经营人与管理人,因而将村民小组明确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实至名归;此外还要赋予生产小组完整的权利,只有村民小组及其成员完整拥有土地权利视为才能视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真正主体。
2.健全土地税法体系
为了促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必须对现行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提供法律保障。首先,要修改《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第六十三条等相关规定,取消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的硬性规定,逐步允许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依法进入建设用地市场。其次,应改变我国物权法轻权力重管理、以债权替物权的思路,鼓励和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对各项土地权力的发挥。
建立统一市场还应有与之配套的税收体系,应在借鉴国有土地税收征管的基础上,在保证农村集体应有收益的基础上,与社会分享土地发展的效益,充分发挥土地税收在土地增值分配方面的作用。
3.统一城乡利用规划和地价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需要各级政府站在当前经济发展实际,并对未来态势作出科学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统一编制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和发展规划,其重点应放在将符合规划用于建设用途的土地进行造册登记,明确划定进入建设用地市场交易的土地范围。
在科学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后,也应建立同城市建设用地类似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估价体系,科学地确定农村建设用地不同区域的地价水平、不同使用类型的基准价格,以及建立相应的流转标定地价体系,从而建立起完整、统一的城乡地价体系。
注释:
①刘祥琪,陈耀东.构建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市场的思考-基于公平与效率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0.01.
②倪维秋,俞滨洋.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J].商业研究,2010.10(402).
[1]李凌.建设用地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2]倪维秋,俞滨洋.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J].商业研究,2010.10(402).
[3]张合林,郝寿义.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7.02.
[4]刘祥琪,陈耀东.构建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市场的思考-基于公平与效率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0.01.
由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水泥、柏油、混凝土等材质覆盖土壤表面,形成封闭地表,在改善交通和道路状况的同时,也给城市生态和环境带来了显著的不利影响。一、封闭地表显著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涝灾害
根据研究,完全封闭的地表在产流降水的条件下,其径流系数将高达0.9以上,就是说几乎所有的降水都将转化成地表径流。暴雨条件下地表径流的加剧将增加城市排水的压力,而通常排水管道的能力难以满足短时间内大量地表径流的排泄,造成严重的地表积水,在低洼地段尤其严重。特别是一些地处季风气候区的城市,在雨季和台风季节,每年都有多次的洪涝灾害产生,给群众带来严重的财产甚至生命损失,给道路交通带来严重的影响,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威胁,这种威胁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灾难。
二、地表径流对城市地表水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由于城市地表存在大量的尘土,其中包含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径流的形成虽然似乎能洗涤地表,但也能将这些污染物快速地带入了城市河道。据研究,城市地表径流中的COD可以高达104mg/L,重金属的含量可以达到千克中含数十毫克,同时还有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甚至超过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含量。大量含污染物径流的形成和排泄,无疑加重了城市地表水体的污染负荷。
三、水分下渗的减少不利于对地下水的补充
缺水,一方面使城市树木生长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地下水得不到补充。与此同时,由于水分下渗的减少,使城市土壤本来可以发挥作用的环境净化功能不能被有效利用,土壤水库功能不能发挥。过度的城市地表封闭还将加剧城市热辐射,使城市热岛效应进一步加大。
为此建议:
1、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或者减少地表封闭
避免和减少城市地表封闭首先需要规划部门基于城市生态理论进行规划,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应该合理使用原来通透的土壤表面,最大程度地维持原有的自然状态;在局部建设中,只对确实需要封闭的地方使用最低要求的封闭措施。
2、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开发商和建设部门采用更加节约、更加符合生态学规律的建设方式
城市建设过程中减少封闭。园林、非主干道路、停车场等都可以采用半封闭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地表封闭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比如德国在州一级就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不同的情况下限制封闭地表的出现,或者采用经济手段鼓励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具体的参照标准。德国早在1973年就制订了《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设计指南》,所有重要的路面结构都要设置内部排水系统,否则路面为不合格,要追究法律责任。此外,新的《混凝土路面砖》标准中规定,“如果制造有面层的路面砖,面层混凝土必须与基层混凝土牢固黏结,并有10以上的空隙,使水能够渗入地下”。德国的目标是,到20__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
关键词:湿地;广州城市;生态效益
引 言
建设生态城市是目前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广州作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也当仁不让,海珠湿地的建设就是广州市追求生态城市建设的最好证明。
1 海珠湿地建设概述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面积约13346亩,被称为广州的“南肺”,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海珠湿地公园建设以“孕育、共生”的理念,保护原有的果林为基础,结合湿地植物、有岭南特色植物,恢复、活化湿地生态环境。海珠湿地给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空间,但对广州城市发展、市民的生活有何有意义的影响,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
2 海珠湿地建设对广州城市的生态效益
2.1 使广州城市污水净化系统更加生态化
在海珠湿地建设之前,广州城市污水处理由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和净化系统完成,大部分污水经过处理之后仍可投入到工业生产,但是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所含的重金属、氰化物、油类物质、氮、磷等,完全依靠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是实现不了的。海珠湿地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城市污水净化过程中的这一问题。海珠湖和相关的39条河涌能够大量接纳已经被基本净化过的城市污水,并通过湿地内各种基质、植物、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污水达到真正的过滤、净化。例如美人蕉、再力花、风车草等抗性较强,生长过程中就能吸收的氮、磷量分别是136.99~356.16mg/m2・d和21.37~63.01mg/m2・d。
2.2 对广州市局部小气候条件起到调节作用
广州的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是高温多雨台风多,干湿明显变化大。年均气温在18~24℃之间,长夏无冬。近年来,沉重的雾霾和夏季持续的高温更是让广州市民难以忍受。海珠湿地的建设使广州市拥有一个“绿色之肺”,通过其强大的固碳释氧能力来延缓升温的趋势,通过其吸烟制尘的能力减低雾霾的程度,通过其立体植物空间涵养丰富水源的能力保证空间湿度,通过其大量水分蒸发改善局部的自然水循环。城市中心气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将直接使广州市持续高温的状态得以缓解。
2.3 提高广州城市的灾害防控能力
广州近年来持续出现的强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涝、台风侵袭等灾害性天气不单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城市由钢铁水泥建筑组成,硬铺面积过大,即便广州有优良的城市绿化,也难以迅速吸纳大量雨水。海珠湿地建设是广州城市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海珠湖作为“蓄水池”,与石榴岗河、西碌涌、杨湾涌、上冲涌、大塘涌、大围涌6条河涌构成了“一湖六脉”的天然水网络,这种格局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
2.4 维护广州市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海珠湿地对广州市环境最主要的生态效益,还在于其恢复、维护了广州市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开发之初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广州市动植物种类大大减少,其中鸟类的数量减少的最多。在海珠湿地示范区建成的一个半月内,我们已发现小白鹭、苍鹭、牛背鹭等鸟类5目19科32种,赤眼鳟、白条鱼、黄尾鲴等鱼类5目7科16属18种,这说明海珠湿地本身的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生物多样化发展的条件;随着湿地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记录的鸟类已有131种,隶属于12目33科,包括近危鸟类螺纹鸭等,还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隼等。可见,海珠湿地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广州市动物资源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条件,而由于动物资源的丰富,海珠湿地才可能引进各种其他植物资源,从而达到动物、植物资源多样化的互相促进,使整个生物群落更加稳定。实际上,海珠湿地的建设为本来物产丰富的广州找回了昔日的荣耀,展现了山水秀美的岭南风光。
2.5 促进广州市城市建设整体的生态化发展
生态化城市的一大特点就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建设是协同的,即,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以提供相应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又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生态城市要有与生态支持系统承载力相适应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采用既有利于维持自然资源存量,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来建立城市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生态化。海珠湿地的建设恰恰促进了广州城市整体的生态化发展,不仅海珠湿地公园本身的经济价值证明了这一点,一切与湿地公园建设相关的其他产业如养殖业、花卉行业、园林建筑业等都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中获利,这是城市整体生态化的体现。
3 继续建设海珠湿地应注意的问题
3.1 保持湿地建设的生态特点
海珠湿地建设为广州经济发展提供许多契机,甚至连酒店业、地产业和餐饮业都占据了大量的机会份额。然而,作为湿地的海珠公园决不能以“观光”为发展的主要目的,保持湿地的本来面目,维护湿地工作周边的环境,使湿地不至于沦为钢铁城市中的“绿洲”是继续建设海珠湿地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3.2 重视湿地功能的不断创新
海珠湿地的建设和发展所能提供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远不止上述几种,除了逐渐改变现有市民的价值观之外,海珠湿地还可以做为自然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为当代、下一代甚至下几代广州市民提供自然保护教育空间。注意与学校联系,多方位主动进行湿地环保教,创新湿地建设的功能,这些都是海珠湿地在不断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4 结 语
综上所述,海珠湿地是目前广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海珠湿地的建设为广州市城市生态化改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关系到广州市的城市环境和经济发展,还对城市集体价值观的改变产生作用,这也是湿地建设对城市的最明显的生态效益,相信海珠湿地的建设一定会使广州市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使广州成为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国际性大都市。
参考文献
[1]陈颖明,宋颜.浅谈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J].中国农业信息,2014(01):108~120.
[2]陈桂珠,王雪峰.珠海――澳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C].珠海――澳门生态城市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0,12.
一、实施“精致武义”的重要意义
1.“精致武义”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我县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优质精品工程缺乏、粗制滥造现象依然存在,拆建未有效统一、重复建设仍然发生,统筹协调不力、“剖肠挖肚”等现象未能杜绝等,这些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大力实施惠民、利民、便民工程,使每座建筑都能最大限度满足市民需求,每个设施都能成为市民分享的精美资源,让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精致武义”建设是提升我县城市建设理念的新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由于受传统建设理念的影响,城市还存在低水平建设、粗放型发展现象,存在着“整体不衔接、配套未跟上、局部不细致”等突出问题。而精致武义建设要求我们摒弃粗放式的城市建设模式,提升建设理念,创新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水平,做到量的扩张、质的提高、品位提升三者并重,进一步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3.“精致武义”建设是推进武义城市特色化的客观要求。注重特色城市建设、不断赋予城市建设新的内涵,对于提升地区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特色城市化,虽然在规划中体现出了城市特色,但更需要以精致武义建设来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在精心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勘察设计,将建筑的整体美感和单体特色有机统一,努力形成“合则和谐美,分则个性秀”的效果;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实施精细管理,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能体现精致建设的要求;通过实施质量监督,保证每项工程都符合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各项要求;通过坚持精致武义建设,确保每项工程都是精品工程,争取多出建筑艺术品,以进一步彰显武义青山绿水、历史、文化等城市特色。
二、构建“精致武义”的几点建议
1.精心规划。(一)要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城市规划的先导作用,促进城市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结合工业功能区的整合和扩容,完善各建制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各工业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方向等的研究。根据武义县县域总体规划,在明确城市定位的基础上,启动商业业态专项规划的研究工作;结合老百姓的呼声和要求,在明确各组团定位的基础上,启动教、科、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专项规划。结合老城区更新改造,在明确上街历史街区定位和规划范围的基础上,完成街区更新改造规划设计工作。
(二)着力提高勘察设计水平。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建设设计方案的优劣对最终形成的建筑(市政)工程品质至关重要,要以一流的建设设计来保证城市建设出精品。一是坚持名家设计。对城市建设的工程项目,要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高资质、高水平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借助名家的大手笔、神来之笔和精彩之笔为城市建设增色添彩,提高城市品位和内涵。二是注重方案配套衔接。加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之间的衔接,做到建筑设计方案与沿街、沿路市政设施和环境人文景观建设设计方案相协调。三是加强方案审查。针对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建项目、市政工程的建设设计方案要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尤其是加强建筑材料的应用、景观设计方案的审查。四是提升行业能力。积极开展优秀设计方案评比活动,并将评比活动与资质管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全县整体勘察设计水平。
2.精品建设。(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精品工程要以一流的建设质量作保证。工程质量监管涉及建设各方主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精致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到建设过程各个环节。一是强化全过程监管。坚持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建立质量监管闭合体系,以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建设、施工、监理和检测等各方主体建设行为的监管。二是创新监管方式。组织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巡查,大力推行关键环节预警提示制、监理质量适时报告制、重要环节现场监督制以及分户验收制,逐步建立差别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质量监管效能。三是抓好市政工程监管。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设计审查等各项制度,大小市政工程都要坚持科学设计、严格审查,做到建设程序规范、施工组织科学、工地标化文明、工程质量优良。
(二)要大力开展优质工程创建活动。强化行政推动,充分调动建设各方主体创优积极性,以建造更多优质精品工程。一是扩大创优范围。凡是建设体量达到相应标准的建筑工程、市政项目,都要通过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引导和监督,以相关合同形式,一律按照国优、省优或市优标准明确创优目标,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企业单位的创优责任,分别制定创优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落实。二是调动创优积极性。坚持实行优质优价制度,建设部门参与对创优资金的监管,让质量与价格挂钩。三是实行激励机制。设立优质工程奖励基金,每年提请县政府召开一次优质工程表彰大会,对获得国家“鲁班奖”等优质工程的相关企业、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三)要不断推动建设科技创新。广泛研发、利用“四新”成果,是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打造精品工程、实现精致建设的重要途径。
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质量攻关,争创国家级、省级工法、QC成果及专利。
3.精细管理。从城市管理角度,打造精致武义要在精巧、精良、精美等方面做好准备。
(一)是以精巧的城市部件摆放提升城市家居品质。一个城市不仅有马路,还有路灯、公交站台、邮政报刊亭、配电箱、放心早餐点等各种城市内容物,这就形成了一整套的城市家具,就像一个家里不仅要有墙壁,还要有壁纸,沙发等家具及日用品。另外,如何进行家庭装修,如何摆放家具及日用品都直接体现了家居档次和品质,城市也是这样。
(二)是以精良的市场运作方式提升城市环境卫生品质。城市品质首先与城市环境卫生状况直接相关,如果一个城市的街巷垃圾遍地,道路又脏又乱,到处都是“牛皮癣”、小广告,那还有什么城市品质可言?相反,如果街巷环境整洁优美自然令人心旷神怡,城市品质感油然而生。提升市区环境卫生质量。将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与道路保洁捆绑承包,确保市区主要道路两侧、商场(店)门前、各类停车场所和公共场地车辆停放整齐有序,提升城市整体效果。
(三)是以精美的城市综合整治提升城市街景品质。城市空间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细化、完善街景改造、灯光亮化和户外广告设置标准,提高街景质量,推进城市品质。要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出发,注意保护本地特色。结合我县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需要进一步完善街景改造的标准。
4.精选特点。笔者认为目前应该着力“六个突出”,就是六个特点:一是突出科学发展;二是突出主题研究;三是突出城市创新;四是突出资源整合;五是突出宣传推介;六是突出重大项目。就是要以大气魄、大手笔、大开放、大创新的姿态,聚精会神抓大企业、大项目、大工程、大产品。把武义的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源,把城镇文化转化为旅游经济,把辉煌历史转化为具体财富,结合武义发展实际和实际特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关键词:世界城市人才资源比较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0)10-063-03
世界城市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全球具有一定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国际中心城市,是全球经济社会体系的连接点,其知识和信息的高度集聚促使人才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城市发展而言,其所拥有和吸附的人才资源的规模、结构和质量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和关键要素。本文将北京与国际、区域、国家范围内重点城市的人才资源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北京市人才资源规模、结构分布、创新能力、教育资源、人才机制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力求有针对性地对北京市人才资源体系建设提出建议和设想。
一、世界城市发展对人才资源的要求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地区所拥有的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数量和构成的综合。”世界城市的发展对人才资源规模、结构、素质、体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五个要点:(1)人才资源存量充足。人才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丰富的人才资源是促进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2)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现代产业体系的突出特点是高端产业的发展,人才资源的合理分布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3)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世界城市建设需要众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包括良好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外语能力,尤其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动力。(4)人才培养制度科学合理。建设适应世界城市发展的人才体系,需要充足的教育资金和配置均衡的教学资源。(5)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世界城市建设要求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优化机制,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北京与世界各大城市人才资源现状比较分析
纽约、伦敦、东京是公认的世界城市,我们通过北京与这三个城市人力资源状况比较,分析北京和世界顶级城市的差距,明确人才资源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在区域性中心城市中,我们选取新加坡、香港与北京进行比较,这两个城市地处亚洲,和北京有着相近的人文环境和发展条件,通过比较能够更好地分析在亚洲区域内北京人才资源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和北京比较接近,因此我们也选取上海与北京进行比较。
(一)人才资源规模比较分析
世界城市的基本要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相应的也需要人力资源达到一定规模。与世界各个著名城市比较(见表1),北京的人口数量高于其他城市,而且处于15~64岁年龄段的人员比重较高,表明现阶段北京的人力资源比较充足。但是北京0~14岁人口比重要低于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城市,从中长期来看,中青年人口的比重将会有所下降,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是北京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人才资源产业分布比较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进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由劳动密集、资源依赖的粗放型产业不断向知识、信息、技术密集的高端产业转化。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与人才结构分布相协调。理论研究显示,在一定规模条件下,人力资源的聚集会使边际产出递增,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但超过一定规模也会出现边际产出下降的情况。因此,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在产业间的分布是关键。
从图1可以看出,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虽然已达到75.5%的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在73%以上,明显高于上海和新加坡,但和纽约、东京、香港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北京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仍需要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发挥高端产业对经济的引擎带动作用,进一步引进高端人才,释放优秀人才的辐射效能,促使人才的边际产出递增。
进一步分析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特点可以发现,这些城市都是全球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较高,对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北京目前金融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低于纽约、东京、香港等城市。因此要引进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具有高端金融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步伐。
(三)人才资源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世界城市往往是全球创新中心,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创新能力也是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体现。2002年,纽约、伦敦和东京分布在企业中的R&D人员所占比重分别达到79.8%,88.7%和65.8%,而北京2008年企业R&D人员比重约为51.5%。2008年北京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约1122.27亿元,科技活动人员45万人,2008年上海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95 39亿元,科技活动人员23.08万人。根据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7~2008)》显示,获得国际认可的专利申请数前五名的城市分别是东京、大阪、巴黎、伦敦、纽约,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三个城市的专利申请数分列第33、47、56位。2009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为22921件,上海市专利授权量为34913件。从以上数据来看,北京的企业R&D人员所占比重以及国际认可的专利申请数都低于纽约、伦敦、东京这三个世界顶级城市。与上海相比,北京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都高于上海,但是专利授权量却明显少于上海。北京要打造我国科技创新的高地,保持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需要培养研发、技术、管理、服务等多层面的创新人才,通过高增值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成果转移和扩散,发挥北京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教育状况比较分析
教育资金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从图2可以看到,北京市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虽然略高于上海,但是远低于纽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等城市。从受教育程度来看,2000年纽约市3岁以上人口中,本科以上学历占27%,2006年伦敦受高等教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41.71%,2009年香港专上教育以上人口占22%(和北京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统计口径基本一致。作者注),2009年北京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30.1%。2000年,纽约、伦敦、东京25岁以上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超过了12年,2009年新加坡市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年,2008年北京市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1.7年。北京和世界顶级城市相比,教育程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和香港、新加坡相比还是比较接近的。
(五)人才资源动态优化机制比较分析
世界城市是全球生产要素流通中心,人才资源流动高度自由化,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美国的住房、医疗、保险等制度都实现了社会化,劳动力不受户籍、地域的制约,可以自由流动,并且通过实施选择性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大批专业人才。欧盟的申根国之间实行人员自由流动政策,加强了欧盟国家人才资源共享。日本实施“特别研究员”制度,利用资金资助来吸引国际高端研究人员。香港实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对于外籍符合资格专业人士,只要雇主聘用这些人员,政府不加任何干涉和限制,可以无限期留在香港工作。
长期以来,北京市人才市场逐步清除阻碍统一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人才市场不断加深开放程度,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流入。但北京受到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还不够便捷和畅通,并且随着生活成本上涨,教学资源配置不均,人才发展受限制等多种原因导致部分人员选择国外城市或者国内二三线城市生活。北京应该建立吸引人才流入的长期机制,根据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动态调整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人才资源政策建议
通过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可以看到,现阶段北京在人才资源规模上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人才结构、人才素质、人才教育、人才流通机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人才资源体系建设,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提高人才资源素质。人才体系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提高人员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减轻今后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压力。
二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适应产业发展布局。根据北京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构建与高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体系。
三是加强创新意识培养,提高人才创新能力。通过逐步推进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1、网络远程教师类别和工作特点
要做好教师团队的建设,首先要认识到网络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复杂性。综合多位学者观点,网络远程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学校的面授教育教师,大概有如下划分类别:
1.1导学教师。导学教师即我们通常称的“班主任”。网络教育“班主任”一般为学习中心站点老师,由于学生远程学习的特性,导学教师通常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为学生报名、学习、考试等提供支持服务:协助学生自主选课,指导、督促、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另外做好“班级”管理日常事务。
1.2授课教师。网络远程教育的授课教师,与传统教育教师有很大的区别,非面对面进行知识传授,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等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习对象,组织好知识点,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灵活地以网页、视频形式在网络学习平台呈现。多数网络学院的授课教师为从高校聘请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兼职教师。
1.3资源开发教师。资源开发教师主要是网络教育学院的技术支持,他们能熟练掌握多种办公、课件开发软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授课教师设计好的课程转化为学习平台上学生能在网络上打开、下载的网络教育资源。
1.4管理教师。管理教师是指在网络教育学院或各校外学习中心从事招生、教务、学籍、等管理工作的教师,这些专业管理教师的存在,使得整个网络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对网络远程教师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抓好制度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样一个朴素而现实的思想,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认识到。没有制度的约束,一个团队就没有行动的准则和指南。网络远程教育的制度,是网络远程教育教师招生、教务、教学工作程序和要求的集合,既要对日常管理、教务工作质量提出要求,又要对教学质量作出规定;既应针对网络教育学院及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教师和导学教师,又应针对授课教师、资源开发教师,根据其工作内容差异制定行为准则。
2.2提高职业准入门槛。职业准入主要针对授课教师和资源开发教师而言。教师职业资格考试使教师这一行业有了准入「l槛,但是,网络远程教育的授课教师职业要求,不能仅仅是具有了教师的身份,还因网络远程教育教与学的特殊性而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网络远程教育教师都比普通授课老师要求更高,在担任授课教师之前,应该进行这些方面的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2.3重视教师团队的培训。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较大的模块。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定期培训。岗前培训合格才能从业,在职定期培训,可以不断提高教师工作能力、注入新的工作活力。除了日常事务的培训之外,导学教师可以加强心理咨询、与学生情感沟通能力,基于其管理性质,可以与管理教师一道,进行管理技巧方面的学习;授课教师除了自身素养的提升外,主要是对不断更新的学习系统、信息技术作了解性普及,以满足教学需求;资源开发教师则应对最新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进行探讨研究,以进一步改进网络学习资源。
关键词:石漠化;工程建设;对策;丘北县
石漠化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1丘北县开展石漠化工程综合治理情况
丘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西北部,东经103°34'~104°45',北纬23°45'~24°28'。受季风影响,水气来源充足,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的气候特征。全县共辖3镇9乡、99个村民委(社区)、1251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等民族。总人口47万余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4‰,其中少数民族29万余人,占总人口的62.52%;农业人口4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93.1%。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221045万元,财政总收入19297万元。石漠化土地土层瘠薄、干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治理困难。丘北县由于没有较大的财源,财政困难,没有充足资金投入石漠化治理。近5年来,丘北县结合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的实施,部分立地条件较好的石漠化土地,在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封山育林(草)工程中实施,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补植补播部分乔木或灌木树种,已开始显现治理效果。通过对200hm2封育地块的调查发现,海拔1600m以上地块治理较为困难,成功率不高;1600m以下地区治理较为容易些,也逐步成林,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2丘北县实施石漠化工程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2.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石漠化治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把石漠化治理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各政府部门,实行层层负责制和奖罚制度,为石漠化治理提供有力保证。
2.2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石漠化治理是一家治理多家受益的活动,需要政府出面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共同治理。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建立办事机构,负责办理日常事务,处理日常工作。
2.3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它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起着主导作用,保护森林,增加植被就是对石漠化进行治理,因此,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在保护现有森林的基础上,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着力降低石漠化进程。
2.4建立治理投入机制
政府部门要制订相应政策,多方筹积资金,共同治理,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各受益部门根据受益的多少出资治理。
2.5合理采用治理方法
丘北县的石漠化治理在组织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用生物的、工程的、农业的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治理石漠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2.6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努力增加森林植被
退耕还林不仅要在陡坡耕地上实施,在石漠化地区更要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将所有的石漠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
2.7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森林资源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更是离不开森林资源。着力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形成新的替代能源,推广利用节能技术,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保护森林植被,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办法。
2.8积极整合土地,实施异地开发
在石漠化严重地区,已经失去生存条件的,实施异地搬迁移民,将迁移后的地区作为重点治理区域,恢复生态。
2.9加大科技宣传,引导多方参与进一步加大
农村科技宣传推广应用力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改变生产方式。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技宣传,增加农民的科技知识,将科技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变畜牧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先进的养殖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地制订农、林、牧复合土地利用模式,保证区域生态安全,防止石漠化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高效利用。
3结语
丘北县石漠化工程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在组织开展工程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位,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由政府牵头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治理,不断改善当前的现状。特别是要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切实将科技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认真制订农、林、牧复合土地利用模式,在保证区域生态安全的同时,进一步防止石漠化的发展,充分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高效利用,有效推进丘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雕塑;城市建设;意义
正文:
城市雕塑是美化城市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体现人文艺术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录具有载体作用,更是时代的象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雕塑的规划也逐渐提升到城市规划的层面,不仅成为了城市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了城市风景的重要一员。良好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作品的结合,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格局,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彰显城市个性,体现民族风俗、承载历史文化。
一、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的必要性
(一)满足城市环境发展的需求
城市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更加重视,同时环境审美能力也不断的提升。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以及传说等,能够鉴证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长时间积累的文化内涵。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城市雕塑不仅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内涵,同时更代表地着百姓的审美、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等。从一个城市雕塑能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对城市的人文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满足公众文化艺术需求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存在一定的区别,其承载着在城市环境中传统文化理念和思想的重任,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象征。以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为例,其象征着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由此可见,一个城市雕塑能够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能够彰显出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城市雕塑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直观体现,因此城市雕塑也具有承载文化内涵的特征。从建筑的环境来说,雕塑的建设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实现雕塑与环境的统一,包括雕塑的位置、材质、规格等都需要能够符合周围的环境特征,而且雕塑的建设也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不能简单的搬过来一个雕塑直接树立在一个地方,如果仅是盲目的照搬、一味追求同一种风格,那么城市雕塑也会失去原有的意义,所以城市建设中城市雕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分析
(一)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的组成包括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同时也包括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重要的精神文化,是城市历史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城市雕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能够从保护历史以及尊重文化的角度出发,突出城市以及地域的个性。同时城市雕塑还需要具有城市代言性的功能,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和思想。可以是纪念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可以是对后人有教育启示的,也可以是时代风采的展示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比如提起雷峰塔,我们会想起杭州,想起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因此一个经典的城市雕塑不仅能够吸引公众的视线,同时也能够彰显城市的文明和精神面貌。
(二)彰显地域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使得城市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高,因此城市建设中需要注重城市空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同时还需要有文化的融入,这样才能够突出城市的魅力。在游走各个城市的过程中,能够为人们留下美好印象并让人留恋的除了生态环境外,还有其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情怀以及区别与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每一座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历史,都隐藏着一些历史典故和风云人物。而城市雕塑是人文特征最直接的展示,经过雕塑手法以及美学的渲染,使得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明确和鲜明。城市雕塑自然的矗立在人们的视野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装点着城市的风景,提升地域文化和市民的素养。城市雕塑的创作需要能够与城市的特点相符,强调与城市街区、楼房建筑以及绿化环境等因素的协调性。
(三)引领生活理念
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挖掘亮点和细节,然后运用艺术夸大的手法,进而创造成艺术品。以我们生活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为例,为了提升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减少碳的排放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城市建设中就可以设计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意在呼吁人们树立良好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活理念。在雕塑的创作中,不仅要保证雕塑形态的整体意义与绿色环保相符,同时在材料上也需要突出环保的理念,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变废为宝的新型材料或者可再生资源等。通过这些材料的利用,能够使人们在观赏城市雕塑的过程中也能够受到鼓舞和启示,进而养成和保持健康的生活理念。
(四)反映群众的审美意志
城市雕塑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70年代的《开荒牛》到后新一批爱国雕塑家的兴起,我国的雕塑艺术不断的完善,同时也起到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目的。各界标准的引导也无法匹敌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所以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需要能够体现出艺术的高雅,更应该能够符合群众的审美情趣,体现人们的意志,做到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城市雕塑也开始纳入到城市的规划中,这是因为城市雕塑不仅是美化城市空间和风景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域文化、引领生活理念以及反映群众审美意志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城市雕塑的创作和建造中需要能够与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以及历史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更好的发挥城市雕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卫英.浅谈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5(22):142.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理念;现场监理;方法手段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伴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深化,建筑事业不断迅猛发展,工程监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在不断体现。工程监理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监理人员,必须具备和保持较高的素质、精湛的专业技术、丰富的经验、洞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保证施工现场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1.现场监理念
工程建设现场的监理人员通过执行上级领导的指令,切实履行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正确行使监理的权利。现场监理不是表面性的管理,更不能随意的发号指令,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同时还需要积极做好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以及各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对现场监理的理解和权利的行使
如今,我国国内的建筑市场、建筑企业的管理方式、工程项目的建设模式等也都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当前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以及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在不断深入建筑行业之中,我国的建筑管理水平也正在不断的提高并逐步与世界接轨,在将来的工程建设中也将逐渐贯彻国际惯例。因此在此形势下,监理工程师为做好现场监理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及安全问题,或者将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机率降低到最小,就必须全面地去理解FIDIC条款中赋予监理工程师的职权,具体如:1)发现工程开始施工到竣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质量责任认定并实施处理;2)对工程施工现场出现的不称职的施工人员等,提出建议并督促调换;3)检查施工前期的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4)指示所辖工程项目范围内工程量的勘探和施工;5)检查施工现场各类物品的摆放以及清理情况;6)对工程中的进场材料、机械设备、成品半成品等进行检查,保障材料设备的合格率,对施工中采取的施工工艺进行检查,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验收;7)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配合紧急补救工作;8)其他方面:在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要依据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各项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等,参透设计单位的意图,精确把握技术要求,并结合专业特点,应用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发出正确的指示,来实施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同时监理工程师对待监理的本质工作要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正确行使监理职权,以此来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
3.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来完善现场监理
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不是单一的竣工验收工作,对于施工中的质量监控也不是单一的对点控制,而要采取以点及面,进行全面的工程质量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先要设置工程质量控制点,对重要的节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同时也要对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工艺采取全方位的监控管理,这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控制。施工质量管理更是一个非常系统化的工作。建筑施工与日常的商品生产过程一样,包括了前期的计划,到生产实施,到成品检验,再到投入市场,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对于建筑物来讲,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也需要制定系统的质量控制程序,才能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对于施工现场而言,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程序就应这样来进行:1)现场监理工作要着手于施工的准备阶段,检查施工单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的准备是否充分,对即将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等等进行严格检验,对于不合格的材料、机械设备等等杜绝进场。2)对施工单位前期要采取的工序、工艺技术等进行检查,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技术准则,如果施工中存在工序交接问题,监理工程就必须先对前以道工程进行检验验收,保证前一工序的质量合格才允许施工单位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以此来防止施工的单位的仓促施工带来的质量隐患。3)完善施工现场的记录制度,对施工工艺和安装数据等进行监督记录;对现场事故、处理意见、改进措施等应详细记录,以期前车之鉴,指导后面的工作。4)建立工程质量验收签证制,每个单元(单项)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质量验收和评定。5)对重点工作、关键工序,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隐蔽工程等各施工环节必须设置质量控制点,充分利用相应的质量控制表,采取规定的检测方法和有效的监理手段,把好工序质量关。6)认真行使质量否决权,指令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补修整改、返工或对合格工序、单元签发中间交接证或验收签证,指示后续工序的进行等。
4.现场监理实施的方式与手段
4.1对施工现场的“望、闻、问、切”
1)“望”主要是监理工程师通过观察,首先是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过程进行观察,判断施工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法、保护措施等等是否科学合理,来防止施工技术带来的质量隐患;其次是通过对建筑产品外观上的观察,检查出直观的质量问题。2)“闻”主要是通过接受和收集,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监控工作不能只凭借自我的意念。在监理工程师行使监理职权之前,也要积极收集来自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理部门以及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工程有利的东西要积极吸纳采取,同时进行的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具体实施,以此来确保现场监理的科学严密。3)“问”意义重大,一般情况下,监理工程师的知识水平、经验阅历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监理工程在工作要通过询问的方式来征求来自专家学者等经验丰富的人员的宝贵意见,提升自身综合水平。还有就是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勤于检查施工人员的操作规程、操作方法、使用的技术标准、技术手段等,以便分析可能存在的较为隐蔽的质量问题,从而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4)“切”是一种极为具体和直接的质量控制方式,它指的是通过感官去感觉工程建筑的外表质量,或通过一些专门的检测工具、检查手段对工程建筑进行质量检查验证的过程。
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监理工程师采取“望、闻、问、切”这种方式,就可以对工程施工进行一个全面的监控。
4.2现场监理的主要手段
1)监理旁站和巡视。监理工程师通过坚守施工现场,检查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的质检人员到岗、材料设备的准备情况,并对施工技术工艺进行检查,这就有利于监理工程在执行监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监理旁站及巡视这种方式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施工中的一些关键部位、隐蔽工程中效果突出,可以有效减少与防止质量事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见证检验。通过实际检测和科学实验,从材料检查、工序或工程建筑验收等方面保证质量的过程。3)签发指令。监理工程师对严重的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发出监理工程师指令,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整改、质量缺陷修补、返工、停工或重新开工的书面处理意见,具有高度的约束力,这是做好监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4)综合会诊。第一主要是在材料的应用上面,由于目前我国的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发和使用非常迅速,并且有的材料还缺乏相应的检验标准,而且在使用上有的材料也因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利使用,如果出现此种情况,监理工程师就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对新型材料充分了解,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织专家会审,讨论该新型材料在本地区的适用性,这也有利于发挥材料的优势。如果材料不适用本地区,就要坚决不准采用,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的综合质量。第二是由于工程建设的特点是周期长、使用的材料多、人员及工种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变等等。对于某些单项工程来讲不能采取单一的检测来保证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手段,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综合地分析工程整体质量,必要时还须组织专题讨论会,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鉴定,以确保质量控制的效果。
5.结语
由于建筑工程建设本身的特性,在施工现场就会常常出现许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作为监理工程师的本质工作就是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在施工现场就需认清监理本质工作,运用以上的不同手段和方式来控制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来保证工程建设的效果和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土保持;意义;水保措施;生态环境; 效益
中图分类号:S157 中图分类号:A
前言
水土是生态环境最基本要素,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有高度重视,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只要我们认真把握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搞好当地水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环境的科学规划,长期奋斗,坚持不懈,截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城市。
一、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解决在城市化过程中,因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整体功能衰减等一系列问题,主要是指减少城市水土流失,减小城市水土资源的污染,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生存条件,使城市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城市是由社会、经济、环境3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三者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社会生产归根结底是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加工为人们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为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城市要获得持续性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以保护、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为目的的,因而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水土保持是针对城市水土流失提出来的,以保护城市水土资源,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为目的的,相对于传统的水土保持有自己的特色。
1.在防治原则上强调以预防为主,预防、监督和智力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2.在防治目标上不仅要控制水土流失,保障生产建设安全运行,而且强调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防治措施上,以防止水土流失为根本要求,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措施,使其符合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的要求。另外,搞好城市水土保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城市水土保持投入比农村水土保持高许多倍,除了工程本身要求标准高、质量高之外,工程费用构成也很高。
二、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可分为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根据解决的对象和内容不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布设层面不同。
1.制定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加强管理和监督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及现状,做出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以指导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逐步实施,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恢复。
2.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检测预报系统
近年来随着地球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检测工具和检测手段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以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检测预报系统,检测信息管理、观测技术、更好的完成智力与监督工作。
3.完善排水系统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要按照城市建设排水标准,兴建排水管网,是洪水能畅通排至外部河道,排水口汇入外部河道前还需设置沉砂池,减轻泥沙对外部河网的淤积,雨污管网分开,开发区周围如果是农田,还可与回复原来的农田排水系统。
对于缺水城市,可以通过下水道将大部分降水收集起来再利用,地面降水下渗通过净化,将纯净水补充地下水。工业与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次利用,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真正实现水循环利用,使生态系统水分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土保持问题。
4.妥善处理、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同体废物
通过合理规划和环保宣传等手段,减少生产建设及市民生活过程中废弃物和垃圾的排放量;废弃物的再利用,通过对废弃物的转化,以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目的。
5.加大植树种草工作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对城市弃渣堆积区,贫瘠废弃地,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为主要目的。栽植适应能力较强、根部发达、易成活的树种或草种,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对于旅游风景区需要在旅游淡季抓紧对被破坏的植被进行生态修复和裸地补绿,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扩大和恢复植被的覆盖度,提高景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园地和坡地的水土流失。
6.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城市的水土流失治理除了采用生物措施外,也应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尤其是在一般生物措施难以奏效的区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拦渣、护坡、土地整治、防洪排水、防风固沙、泥石流防治等工作措施来控制水土流失,这也是对生物措施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更有利于发挥其两项措施的综合效益。
三、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建设生态型城市
1.科学规划设计
要做好城市水土保持,建设生态型城市,首先必须科学划分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针对性地作好规划设计,以便实施治理。对于预防保护区,其规划目标是建立自然景观和建筑、园林等人为景观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建立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由绿色产业、现代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及相应的服务业组成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重点治理区多在城乡结合部,规划时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做到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与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有机结合。一要做好固体废弃物的定点堆放和覆盖治理,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生态技术,提高排放物的回收利用率;二要营造良好的城市水生生态系统,利用水生态系统本生的生态功能含蓄水源;三要提高绿化率,建设绿色通道。把绿色通道建设纳入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造林绿化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全面绿化,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在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工作重点是依法严格监督管理,落实“三权”,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实行“三同时”,按水保法律法规规定程序编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在限定的期限内完成控制性水土保持措施,遏制开发建设单位随意倾倒固体废弃物的违法行为。
2.加大投资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协调好城建、环保、林业、水保等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把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摆在一个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地位,全面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3.开展基础研究
开展城市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研究,积极探讨生态城市建设思路,正确认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城市水土保持治理中还要研究城市水环境容量、蓄水洼地的条件和布局、河流景观或人造水面、污水的处理回用方式、水体联接及流动、水生动植物与观赏设施等。
4.城市雨水资源化
充分利用集流、下渗、贮存等雨水资源化工程,贮留城市降水,减少地面径流,以缓解城市水危机,同时结合城市的生态建设补充地下水,控制地下水位下降的局面,实现城市水资源平衡。通过城市雨水资源化,使市区降水直接或间接得以利用。一方面是直接利用,浇灌绿地、冲厕和洗车等;另一方面是间接利用,使之转化为地下水,通过以土壤为基础的净化,可达到生活用水标准。
5.加强植被建设
要从耗水量小、城市景观生态学、防风固沙三个角度进行植被建设设计,使植被建设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基于城市特点,全面整合林地、林网、散生木等多种模式,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数量;恢复城市水体,改善水质,使森林与各种级别的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连为一体;建立以核心林地为森林生态基地,以贯通性主干森林廊道为生态连接,以各种林带、林网为生态脉络,实现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活力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四、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一般将水保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部分,对水少沙多的北方河流还增加一项烂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经济既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五、结束语
建设生态城市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是新世纪人类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城市水土流失具有爆发性、危害严重性、经济损失巨大性等特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严重的危害。因此,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做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使水土保持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生态建设创造更好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一、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在准确定位中凸显城市新优势
蓬安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规划要依托独具浪漫的相如文化和“一江双城”优越的生态环境,将城市定位为“生态休闲旅游小城”,全力打造“中国最浪漫的休闲家园”,精心构筑“川东北最宜居的旅游城市”,凸显城市文化生态比较优势。
——坚持规划的独特性,在“精致”、“精细”上求突破。小城规划,“精致”是灵魂,“精细”是准则,“贪大求洋”最忌讳。要立足高起点,引入新理念,在城市规划上突出地域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不求规模宏大的气势,但求小家碧玉的圆润;不求富丽堂皇的华贵,但求朴素平实的雅致。从细节上体现规划的人文关怀,增强城市的亲和力,把自然美、艺术美有机结合,形成山水、城市和人融为一体的美感。
——坚持规划的系统性,在“生态”、“生动”上求领先。“生态”能够让城市“生动”起来,是提升城市品味的关键。我县只有在“生态”建设上快人一拍,超前一步,才能迅速形成新的城市竞争优势,打造城市的“生动”名片。生态、生动就是要求自然原生态风貌与现代城市建筑完美融合,让“生态”弥补城市的先天不足,丰富城市的后天缺憾,实现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我县城市生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利这些自然山体、水体、低丘缓坡等地貌特征,将规划让位于生态,让城市回归于自然,把道路延伸到田野之间,把房子建造在山水之中;将园林置于城中,将城置于园林中,形成“青山半入城,绿水绕城行”的生态环境。
——坚持规划的权威性,在“执行”、“执法”上重严肃。规划是法,不容许丝毫走样,不容许轻易更改。要通过“规划制度”来行权,城市规划一经确定,就要赋与“法”的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轻意更改。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原则,坚持城市规划统一管理,集中审批。要通过“严格执法”来立威,整合经营城市系统各部门、相如镇、河舒镇、锦屏镇、社区和社会力量,超前做好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强力查处,做到既罚又拆,不能因罚变规,确保规划一以贯之下去。要通过“阳光规划”来取信,规划部门要正确行使职能,依法行政,实现报建要求公开、规划依据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工作时限公开、审批结果公开。让群众相信规划,支持规划,共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二、坚持以市场运作为途径,在资本经营中激发建设新活力
经营城市就是发现城市资源,宣传城市资源,让城市成为汇聚资本、聚集人气、吸纳信息、搞活商贸的重要平台,把有限的城市空间转化成无限的经济市场,焕发城市建设的持久活力。
——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做好“以地生财”文章。规范土地储备制度,摸清城市土地规模和结构,对规划区内新增和存量国有土地、非法占地、违法供地、土地批租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处置,限期收回,全部纳入县土地储备中心。规范土地供应行为,按照“统一规划、征用储备、开发整理、监督管理”的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年度土地供应总量,实行土地“半饥饿”式供应,有计划地调节土地供求关系。对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公开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
——突出两种运作模式,做好“资本运营”文章。一是行政引导模式,加强政府资金管理,强化土地储备中心的融资职能,制定建设融资运作整体方案,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对有升值潜力的地块要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培植新的黄金地段,以获取最高利润。二是多元化经营模式。放宽准入条件,培育多元化的城市经营主体。按照“投资自由、经营自主、利益自得、风险自担”的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县外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承包、收购等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和经营城市道路、停车场、公园、公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
——突破三大“围城”,做好“激活资源”文章。一是突破思想围城。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采取适度借贷融资、有偿出让城市公共权益、强化城市建设规费的足额征收管理,汇集城市建设资金。二是突破体制围城。加快事业单位改制,减少行政支出,集中财力用于城市建设。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和县外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努力形成“政府做环境,企业搞建设,社会全参与”的多元投资建设格局。三是突破资源围城。充分盘活城市有形资产,挖掘无形资产,拓展延伸资产,对城市出租车经营权、路桥冠名权等进行招标拍卖,使城市的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通过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自然景观等城市特有的内涵,进行发掘、利用,不断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增加城市的集聚力。
三、以打造城市精品为目标,在巧妙建设中构筑城市新景观
城市景观体现城市特色,彰显城市文化,蕴含城市内涵,要通过打造城市景观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努力建设“生态蓬安、休闲蓬安”。
——保护一江,建立城市亲水系统。嘉陵江穿城而过,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原生态风貌,是我县城市建设一笔不可多得的资源财富和最具竞争力的生态优势。依托一江,我们可以把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融合,发展城市与发展旅游相促进,让田园风光与都市生活相得益彰。紧紧抓住打造“嘉陵第一桑梓”国家AAAA旅游区的机遇,以江为魂,以水为载,加快对旅游区江段进行综合治理和原生态风貌修复。丰富水上游乐活动,把嘉陵江金溪电站至马回电站段打造成四川最具特色,最大的江上游乐水世界,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和旅游休闲娱乐集中区,拓展县城的滨水空间,提升城市的优美灵气。
——扮靓两山,提升城市生态水平。县城内龙角山、笔架山等山体,曾经是城市建设难以逾越的障碍,但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要求的提高,现在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像这样的“城中山”,在周边县(市)都是独一无二的,构成了县城山水交融、疏密相间的独特空间,是打造城市生态体系,提升城市竞争力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要将两山和县城至河舒、锦屏等在内的山地进行最严格的保护,禁止一切不合规划的新建房屋。同时,创意绿地建设,加快对笔架山进行公园化改造,加大保护和绿化力度,形成独特的城市绿岛景观。
——建设三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随着县城的扩展,一城两镇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把县城与锦屏镇、河镇连接起来,对于拉大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具有重大意义。锦屏镇依托蓬安中学与相如故城所在地的优势,实施“文化兴镇”战略,建设成为西南重要的教育基地。河舒镇依托工业园区、桃花村所在地和河舒豆腐品牌的优势,实施“工业兴镇”战略,把县政府办公地点迁建到河舒,建设现代工业镇,打造成我县的“工业经济中心”。县城依托传统的商贸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打造成我县的“商业中心”。
——开发四区,提升城市人居质量。坚持“办公集约化、居住小区化、市场专业化”的建设原则,控制零星建筑,实施成片开发。要集中资源加快城东精品生活小区、广场商务休闲小区,紫宛生态住宅小区和“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既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解决城建水平不高的问题;也可避免因挤压县城空间,解决投诉多、上访多、管理难等问题。将城市建设居住的重点区域逐渐向“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转移,为城东发展工业留足空间。在小区整体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开发水平高的境外房地产企业投资开发,或由县内房地产商协调利益,强强联合共同组建股份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分头建设”的原则,不断提高城市开发建设能力,引导我县城市建设进入新理念、新发展时代。
——塑造五街,丰富城市游购内涵。特色街道是汇聚人气、活跃商机的重要平台。一是抓住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机遇,把下河街建设成为民俗文化一条街,使它成为民俗手工艺品、民间特色小吃的集中区,以此汇聚人气、集聚商机、活跃经济。二是依托相如“爱情文化”,把滨江路建设成爱情一条街,为年青人提供一个谈情说爱的好去处,给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品酒、观景,体验爱情的全新空间。三是精心打造建设路商业街。分流车流量,提升商业氛围,优化广告空间布局和引进知名商业品牌,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高端需求。四是依托相如广场黄金商圈,打造娱乐、餐饮一条街,进一步提升餐饮娱乐氛围。五是依托磨子街是进入景区的重要通道的便利条件,将磨子街打造成休闲步行街,提高磨子街的品味,丰富街区建设。
——建设六广场,增大城市休闲空间。广场建设至关重要,一个广场就会形成一个商业圈,辐射一个生活圈,调整一个休闲圈。蓬安目前有相如广场、电影院广场两个较大的广场和城市重要节点的小广场共五处广场。五个广场处于核心的是城东的相如广场,城中的电影院广场,现已形成了一定的商业氛围。但“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的城市重要区域的城西却没有广场,如果不注意建设,就会造成城市区域发展新的不平衡,城西很容易成为城市的边缘区,不仅不利于城市管理,也不利于旅游区建设。为了形成新的城市建设亮点,提升旅游区人气,有必要在城西择地建设一个较大广场。对于城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旅游区盈利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把磨子街打造成商业步行街创造条件。同时可以通过广场建设释放城市空间,形成绿化景观,使县城开朗、秀气、宜人。
四、以强化城市管理为手段,在优化环境中提升城市形象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扩张、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管理对象日趋多元化,必将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强烈的冲击,顺应时展需要,必须推进三个转变。
——突出管理社会化,从“小城管”到“大城管”转变。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共同参与。要坚持“部门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部门管理”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城区所在镇、社区和居民小区三级管理作用。强化镇、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形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进一步明确各级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能职责,形成以部门为重点,以镇为基础,以社区为细胞的责权明确、协调高效、运行有序的城市管理新体制。
——注重管理人性化,从“强制性管理”到“人性化管理”转变。城市管理的本质是通过有效的管理,让城市成为文明和谐的大家庭,增强人们对居住城市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法,摒弃执法中冷、横、硬的作风和简单的清理、取缔的工作方法。掌握“疏堵结合”的执法思路,改简单堵截、单纯强制执法向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转变。通过有效的前置介入手段,预防违法行为,努力探索管理者、执法者和相对人都能认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倡导“依法行政”的执法方式。坚持严格执行执法、公正执法,又要理性执法,积极探索管理者、执法者和相对人都能认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尽可能避免与执法对象冲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与队伍文明程度,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坚持管理科学化,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转变。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维护市民切身利益出发加强城市管理。从警示教育的角度出发,增设警示标牌。当前城市管理已经从强制管理到说服教育的阶段,并从说服教育到心理暗示过渡的阶段。利用警示牌将一些不良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纠正市民不良习惯。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增加环卫设施。加强市场建设。合理规划市场摊点,规范市场内经营,释放市场空间,将这占道经营、场外经营的有效吸纳进市场经营。
五、以城市产业建设为支撑,在发展经济中汇聚商机人气
产业是立城之本,是兴城之基。产业支撑是城市做大做强的关键。没有产业支撑,城市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必须全面完善产业承载功能,打造适合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坚持城市建设与完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城市精品住宅小区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活跃城市休闲娱乐,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把蓬安建成居家生活的福地。坚持城市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配套,抓住全市九县市区唯一保留的省级工业园区的优势,树立工业园区建设就是城市建设的理念,优化园区产业布区、企业分布,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不断提升园区产业聚集功能,把蓬安建设成为创业发展的宝地。要围绕服务民生,加快改造提升商贸、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生态休闲产业,不断拓展现代服务内容,培育和刺激新的消费热点,把蓬安建设成为商贸流通的洼地。
——必须塑造最具亲和力的软环境,靠一流服务推动产业发展。把塑造“亲和力”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主导理念。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建立县级领导包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及“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和支柱产业“绿色通道”服务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构建诚信守诺的社会环境,社会诚信首先政府要诚信,及时兑现招商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搞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构建金融安全区,实现银企互惠双赢。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营造一个重诚信、守诺言的良好氛围。构建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加大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的处理力度,树立“重商、亲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必须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用特色文化助推产业发展。经济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魂。蓬安作为司马相如故里,相如文化是我们一笔不可多得精神财富和文化宝藏。要深入挖掘,丰富内涵,进一步深化对相如文化的研究,传承司马相如身上承载的人文精神,深入研究相如文化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将相如文化迅速转化为加快城市建设的内生动力。
(作者系蓬安县委常委、副县长)
透视“城隍垭模式”
——南部县火峰乡城隍垭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启示
吴祥泉
南部县火峰乡城隍垭村位于南部县城8公里处,处南(部)洪(阆中洪山)公路旁,与洪山、朱镇、永定三乡接壤。全村幅员面积3.3平方公里,辖9个社,342户,1268人,耕地面积803亩,人均耕地0.63亩。该村从昔日“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买油盐”的落后生产方式,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好、管理好、班子好的“三好”村。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80元,高出全县1800余元;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修建了通村水泥路,形成了通乡、进村、连社、入户的交通网络;居住环境明显改善,70%的农户实施了改厨、改厕、改房屋外观形象,所有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60%农户修建了沼气池,用上了沼气炉、气饭煲,改变了脏、乱、差现象;社会治安状况较好,民事纠纷明显减少,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正大步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农村目标迈进。城隍垭村民以“艰苦奋斗、事在人为”的拼搏精神,不断改造自我、改善环境、改变命运,闯出了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农村发展的新经验,代表了农村发展的新典型。
一、转变观念,以心动促行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
解决农村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城隍垭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落后面貌的不满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推进的源动力。村两委因势利导,组织群众到苍溪、广安牌坊村、龙泉驿等地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让大家真切感受新农村的新面貌和当地农民的新生活。群众眼里看着、心里想着,加快发展、改善贫穷生活的念头和愿望十分强烈。其次是选准突破口。由于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该村决定对8个社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和中低产田造,该工程实施坡改梯100亩,修堡坎40条3000米,建蓄水池18个,修便民道15000米、便民渠1000米;总投资50万元,其中群众投劳1.8万个。同时,针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内道路条件极差,“下雨一包糟,天晴一把刀”,特别是村民买卖产品十分困难,村民迫切盼望修建一条通村水泥路的现实。灌输“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组织召开群众会及村民代表议事会,投资60余万元修建了一条长达2.4公里的通村油路。2005年,该村又在全县率先实施“社社通”硬化路建设,投资230余万元修建了13公里通社水泥路。道路条件的改善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选好班子,以真心聚民心,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
1999年前,该村干部人心涣散,群众民心混乱,人均年纯收入不足700元,村社干部一年忙到头,连误工补贴都领不到。村办企业鞭炮厂爆炸,更给村上留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1999年,城隍垭村的村民通过公推直选方式,选出了村两委班子,在支部书记胡光伦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科技兴村、果业富村、基础强村”的发展思路,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村支部书记在发展水果产业初期,因为缺乏资金,说服妻子从自家养鱼收入中拿出2万元,去龙泉驿、苍溪等地谈价格、订树苗,而家中养的鱼因为无人照管和无钱买药防治,大量死亡,损失上万元;在母亲生病期间,他对母亲说“不为群众搞点事,为他们挣点票子,我这个干部还叫啥干部呢?”他的言行打动了母亲,母亲拿出了看病的1000元钱用于村上周转。干部的言行得到群众的认可,群众无不信赖的说“有这样的干部带领我们发展,我们放心。”如今,城隍垭村不管是兴办公益事业还是搞其他建设,只要干部号召,群众全都一呼百应。2006年,村两委针对大旱情况,决定修建一座拦河堤坝,蓄水3万余方,工程量十分大,仅用时2个多月就建成。
三、村民自治,以民主换民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建设新农村,发展的希望在农民,发展的潜力也在农民,必须紧紧依靠村民,全面发动村民,通过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集中力量办大事。1999年,城隍垭新一届村两委以财务清理为突破口,理顺干群关系。通过深入社、户调查,走访群众,与老干部座谈,一笔一笔地算账,一分一厘地核实,并将清理的结果向全村村民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在村务工作中,坚持做到决策让群众做主、管理靠群众参与、监督由群众实施,凡是需要村民投资投劳的公益事业都严格实行“一事一议”,让群众全面了解村级事务,主动参与村务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村级事务决策水平和落实水平。在落实重大决策上,该村始终做到“民主”两字,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合力,为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在公路建设上,由一名群众、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共同管理资金,80%以上的农户签字盖章认可,全村人平投劳15个,共筹措劳动力2万多个,分三年人平每年投资金100元,群众无任何怨言,而且是积极主动配合。同时,城隍垭村还建立了村民监督小组,负责对村财务进行监督审核,对村委会执行决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定期组织群众对村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城隍垭村两委把基层民主运作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村民形成了合力,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城市文化建设;意义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创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献收藏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建筑物的文化符号功能等,构成了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图书馆是贯穿于人类的城市发展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文明,与城市一同发展起来的。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培养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公共图书馆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性标志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的窗口,它在一个城市所发挥的文化传播作用是其它任何一个机构都无法替代的。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作为城市先进文化的一个标志和象征是因为它是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和图书馆的产生来看,图书馆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图书馆广泛而完善的保存和记载了人类活动的各种资料,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明的知识宝库,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它着眼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着力于让市民的精神世界更美好,服务于城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于城市各个阶层人民,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文化需要、知识需求以及各种特殊需求,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分类、精心提炼、重点辑录,为市民提供有重要价值的情报信息和科学文化,传播知识,进而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它是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贯穿整个城市发展史,承载着城市的文明积淀和记忆,它与城市的形象、人口、素质、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城市文化的主角和文明标志。
当今世界现代化城市都是文化发达的都市,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文化团体,拥有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和文化标志性建筑物,文化设施完备,文化产业发达。图书馆是知识公共设施,是知识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播知识、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普及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文化、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2.公共图书馆是市民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学校,终身学习的场所,它能够提供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崇尚知识、倡导文明、选择阅读的共同意识和行为方式,其丰富的文献信息收藏为人们学习知识、了解信息、完善自我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的学习资源,使城市居民通过学习获得扮演其社会角色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使自己不断适应变革中的城市生活。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教育与学校不同,它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的目的并不限于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而是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且这种教育贯穿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一生,在学习范围上更具广泛性,在学习方式上更具灵活性,在学习内容上更具个性化。可以说,公共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学习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它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社会教育的最高学府,承担着提高市民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滋养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责任,影响着城市精神的凝练,推动着城市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图书馆是城市居民终身读书和继续教育的学校,在保证城市成员自由、平等的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与学校教育相比,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智力资源服务体系,其教育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等特征,使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出与学校和其他教育场所不同的特征。可以说,在跨越学校、社会教育两者之间的鸿沟,在促进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不仅是学校教育之外最为主要的后继教育补充的平台,也是个人终身学习的主要服务体系,满足了城市中每一个成员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的需要,保障他们的文化和生存权利,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从面弥合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鸿沟,使城市各类群体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凝聚力、竟争力和城市文化的创新力。
3.公共图书馆集聚城市文化精髓,承担文化交流和传承
公共图书馆妥善保存着珍贵的文献资料,聚集并展示记载着城市变迁历程的文献史料,体现着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的链条,以及从古至今发展的轨迹,它是城市文化传统得以传承的客观展示。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投资的公溢性文化服务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不仅是文献财富、进行文献信息交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成为人和人之间发生联系的公众空间。其次因为图书馆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建筑,本身公众空间是聚合人群的地方。所以,公共图书馆除了让市民随时能够进来读书、用书、借书以外,还应把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聚会、社区的公共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等等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提供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服务场所,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文化交流需求。
公共图书馆不仅以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知识的宝库,而且是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以此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图书馆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人们在这里与古今圣贤对话。图书馆是城市传承历史、延续文明、拓展未来的重要资源基础,人们在这里回忆城市发展脉络,感受城市精神和文化。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图书馆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日常交流和文化休闲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开展文化娱乐,交流思想,信息,讨论共同关心的话题,在休闲娱乐、陶冶身心的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新的文化关系。图书馆还可以经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例如举办主题座谈会、各类培训班、书展、书评征文、新书推介及猜谜等灵活多样的各种活动,将读者吸引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人们进行思想上的对话与碰撞,培育高尚的生活情趣,从而搭建起市民关注公共事务、探讨公共话题、沟通思想、互相交往的共享空间,促进公共文化氛围和公共理性思维的形成,培育良好的公共精神,宣传先进文化,塑造公众形象,营造出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4.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服务宗旨应当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为基础,通过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和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用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占领精神文明的主阵地,使图书馆成为市民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及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就应当在藏书建设上重视思想政治读物系统全面的收藏,将思想健康、格调高雅、知识性强,反映时代潮流的书刊提供给给读者,提高公众文化娱乐的品位和质量;在服务方向上坚持公共性和公益性,重视提高读者普及率、书刊流通率;在宣传上要以积极的态度把信息传输给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专题报告、展览、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与此同时,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图书借阅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公民文化修养的提高也主要靠读书来实现。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图书馆藏书与日俱增,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日益丰富,同时也加大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难度;而读者素质的日益提高,亦使满足读者需求的难度增大。这些都将把图书馆读者服务和读者教育引向一个新的广度和深度。“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双向选择,增加了文献传递的自觉性,使图书馆在实施社会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大大增强。培养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能力,将成为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作为服务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市民对信息和知识需求的文化服务场所,应确定服务方针和策略,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学习功能。要实现“创建学习型城市”总目标,首先必须从学习开始,要学习必从读书开始,要读书就离不开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的作用,使其从多领域、多层面向广大读者宣传当今社会热点,扩大知识面。图书馆作为市民终身学习的场所,还应该有专门为儿童服务的图书馆或专门的阅览室,为残疾人服务的图书馆设施。要有合理的馆藏,合适的藏书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读物以及计算机等等。藏书量要能满足市民的需要,要注意突出城市特色、地方特色。以人性化服务为基础,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宗旨是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对人们知识储备和认识的提高,相应的具备丰富知识的人们创造了城市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因此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的促进和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总之,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都不能缺少图书馆的参与。
参考文献
[1]李泽文.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7)
[2]戴成英.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7)
关键词:桥梁景观;城市建设;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说,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桥梁景观角度略谈一下自己对城市建设的一些浅言拙见。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美国学者Frederick Gottemoeller于上世纪九十代将Bridge与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词汇Bridgescape用于表述这种新的结合。
但人们对桥梁建设中景观问题的关注却较此为先。日本的本州——四国联络桥工程总长178km,如此超大规模的桥梁建设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人们不得不慎思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干扰,也更希望新建的桥梁对所通过的历史、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关爱的同时还能成为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景观。这使日本政府将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链接为一体。类似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景观设计在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桥梁景观学科的科学基础。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观”一词的分解上,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合成便为“景观”。这种观念有其历史传统。古典园林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早有此独到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我们说“景”与“观”之关系确实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但这种观念只有“与时俱进”地和景观科学的构筑理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更积极的尊重与改造自然意义。
一、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二)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四)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二、桥梁景观的特点
(一)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关键词:地方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全国各地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国定教科书,只有国家课程,没有地方和校本课程。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制度无法兼顾各地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从而脱离了各地社会、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课程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开发地方课程对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
一、地方课程教师队伍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标志着我国地方课程的实施上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只有国家课程而无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很多教师地方课程理论欠缺,根本不知道地方课程是什么。而且,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也很少接触到地方课程的概念,许多教师对地方课程的基本理论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地方课程的概念、地方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开发地方课程的目标和意义、课程的运行机制和条件、如何实施地方课程等都知之甚少。例如:人们往往把地方课程开发的焦点放在地方教材或乡土教材的编写上,甚至很多教师认为所谓地方课程开发就是编写地方教材或乡土教材。正是由于理论认识的缺失导致了地方课程实施开发的滞后。
二、地方课程实施开发的意义
1.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是国家行政部门根据全国公民基本素质的一般要求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以必修课的形式强制实施的课程,具有广泛性和一般性,不能顾及各个地区经济、文化、历史的差异和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地方课程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地方课程丰富、拓展了学校课程,是研制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又保证了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实现,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桥梁。
2.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发展是地方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开设地方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然后把活动成果引入课堂,给学生和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开设地方课程,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已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是课程的创造者,需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地方课程的实施开发为课程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管理等方面都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所区别,这更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巨大挑战。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践者和推动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对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方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计划体制下的课程统一管理模式造成了各级地方、广大学校和教师地方课程意识的淡薄和欠缺,更谈不上实施、运用、拓展、开发和利用了。因此,提高各级地方主体及学校教师的地方课程实施开发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地方课程开发的最基础性和最紧迫的工作之一,成为能否使地方课程实施开发到位的关键环节。
1.加强地方课程理论的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对教师、校长等其他教育管理者的系统培训,加强对地方课程理论的学习,弄清地方课程的基本概念,认清地方课程的性质、意义和基本特征,明确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区别,从而为地方课程在理论上扫清障碍。
(1)地方课程的概念
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方案、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自主开发、实施并管理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开发的特色课程,它也是一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因此,地方课程就是“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的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本位课程。地方课程既可以以必修课、也可以以选修课的课程形式出现。
(2)地方课程的基本特征
地方课程是根据不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和社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针对性、适切性、灵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建构性等特征。
(3)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是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是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是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新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它们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分别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承担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责任。各级课程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都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学校地方课程的设置和开发提供保障。多给学校政策倾斜,经费支持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学校领导在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培训、县课改通识培训、县新课程学科培训的同时,要多为教师创造出去学习、培训的机会。如:聘请教育局领导、专家、学者、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等来校作有关地方课程方面专题讲座。分批选派一些教师到地方课程理论与实践比较发达的地区、学校去参观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理论和经验等。学校还要加强校图书室和网络建设,为教师获取新信息创造了条件。
3.教研室和学校教研组要为教师创设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多组织有关地方课程的教学观摩、比赛、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教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为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4.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给自己充电。新课改,从教学理念、知识结构、角色转换、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和教师要树立课程主人的意识,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即从地方课程的执行者向开发者、设计者和实施者转变,从教书匠向教育者转变。教师要有好学不倦的精神,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更新充实自己的地方课程知识和结构,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空余时间参观衢州市博物馆或者衢州市及所属的孔庙、烂柯山、龙门峡谷、龙游石窟等名胜古迹,亲自实地观察,掌握衢州的文物古迹、自然风光、旅游胜地。阅读衢州各县市区的地方志,进一步熟悉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概况,从而充实自己的地方课程知识。只有当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到地方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中来,每一位教师才都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地方课程改革和发展才有希望,才能使地方课程的改革适应时展的需要。
新课程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地方课程的设置和开发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挑战,也为教师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促进地方课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