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最稳定的理财方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民币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其实质是以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在资本资金市场上发行信托受益权凭证等进行融资的过程。
投资期限长短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的基础资产主要为银行间市场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央行票据、企业债、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金融市场上信托计划等,近年来其投资对象又扩展到股票等投资品种。在投资者承受一定风险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扣除相应费用后以高于存款利率和略低于基础资产原价格的价格分拆转手,把本金和收益让渡给投资者,使投资者得到较高收益。
从2004年人民币理财产品诞生至2007年3月底,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已达到380多款。这些产品在投资期限、产品的收益和产品性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这些差异正是适应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投资者应当根据对资产流动性的需要、风险偏好和资产总量等因素,合理的选择适当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投资。下面将市场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做一归纳汇总,并分析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特点。
根据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不同,我国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
短期产品为1年以内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期产品为1年(含)到3年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长期产品为3年(含)至5年的理财产品。具体如表1所示:
“高矮胖瘦” 四大类
按照产品设计思路和运用金融工具的不同,可以将产品分成四类,分别是债券型、信托型、结构型及QDII产品。债券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是银行将募集的资金投资于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等收益稳定的市场,经过一定期限后投资者可获得收益,并获得原额本金的产品。对商业银行来说,操作和管理的难度低,但资金的投资渠道有限,影响了收益率。信托型的理财产品也被称为银信连结理财产品,投资于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结构型产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投资组合,是将固定收益与选择权产品相结合的一种投资方式,是一种传统的投资方式与金融衍生品的组合。结构型产品又分为股票挂钩型、利率挂钩型、汇率挂钩型、指数挂钩型及信用挂钩型。QDII产品,即所谓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Qualified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将客户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这四类产品如表2所示:
睁大眼睛选
当然,除了上述分类方式外,还有更多的其他类型的分类方式,如按照发售地区的不同分为仅在某一地区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在全国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按照是否可以赎回分为可赎回人民币理财产品与不可赎回人民币理财产品;按照投资起点的高低分为,高起点、中起点和低起点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按照是否有保底收益,又可分为保底收益与不保底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加以合理选择。比如,如果需要流动性较强的产品,则可以选择期限较短或可赎回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如果需要寻求较高的收益,则可以选择投资于专门将股票作为投资品种的产品;如果要稳定的收益,则可以选择保底的或者投资于债券或央行票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对于投资于人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往往最关注应该就是投资收益率的问题,而收益率的高低进一步就取决于所投资的方向,即所投资的是央行票据还是债券抑或是股票。在投资方向既定的情况下,收益率的高低就取决于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和所处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目前,投资于高风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股票市场的波动也呈现震动情况,这属于一种系统性的风险。
王勇山东中烟工业公司财务部;
王勇强山东枣庄学院;
一年一度的“三八”节到了,又是一个女性消费的节日,你是否畅快消费后而懊悔不已呢,或许你曾因理财缺少目标而盲目消费,看一下是否有以下误区呢?在这个理财时代,我们要避开理财误区,做女性“理财达人”。
误区之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稍加留意,就会注意到身边不乏一些漂亮的美女,平时把精力都用在了穿衣打扮和美容上,偶尔还来个组团搭车户外游。她们往往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富,却不见得钓上“金龟婿”。
美女赵琴在北京某高校读研后,在一家杂志社写稿辛苦了3年,对自己的收入很不满意。总想找个有钱的男人轻轻一嫁,一不留神已进入“剩女”行列。前几天旅游去了港澳台,在旅行的路上还真接触了几个高富帅,一路上也相谈甚欢,这种美好的感觉和憧憬一直延续到回来后半个月,没有想到这几个高富帅竟没有一个再和她联系。近万元的旅游费对于小资的她来说不大也不小,还搭上了精力和时间。
踏入此误区的多为待字闺中的“圣女”或“剩女”,特别是天生丽质的年轻美眉,更认为理财操心费神,累得满脸皱纹,早生华发,倒不如钓个“金龟婿,自然财源滚滚,一辈子吃喝穿用不愁,何须劳自己大驾?不过一嫁不如一嫁也有可能。
但把未来寄托于找个有钱老公,却忽视了个人创造、积累财富能力的提高。现代女性,应当依靠自己充电、掌握理财和生存技能等方式,一展自己的风采!
误区之二:理财就是买产品
上海43岁王女士,认为理财能一本万利,快速致富。所以经常上银行办理业务买一些理财产品。认为自己对理财并不陌生,无非就是买一些股票、基金、保险、贵金属投资等。
没有想到,自己的财会越理越少。去年一年下来,自己的股票亏损近半,被套牢至今还没有出来;买的基金也大至类同,损失过半苦不堪言,如今啥也不敢投了,任凭理财师讲得天花乱坠,也不敢再去投资。
像王女士这样没有长远计划,盲目投资理财导致家庭陷入财务困顿的女性不再少数。总认为理财就是炒股、买基金、炒外汇、以及银行保险等渠道的理财等。理财不仅仅是投资,更不是投机。
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不仅包括投资理财,还包括教育、购房、保险、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生活理财。严格控制理财家庭资产与负债的比例,确保家庭紧急备用金的流动性,当生活上无忧时,再去投资才能抗风险。
误区之三:时尚诱惑踏陷阱
女性大都有购物的嗜好与冲动,这是导致许多女性个人理财失败的重要原因。漂亮的衣服、昂贵的化妆品、漂亮的首饰、旅游、淘宝,在你时尚的同时,或许被掏空了口袋。
时女士今年25岁,除了一份稳定的工资外,还偶尔做家教赚些外块。由于她年轻肯干,收入过万,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她追求时尚,很少有明确的消费计划。
同事送时女士一个雅号“ 购物达人”,几乎每天都会有快递过来送货,每当她月底看到支付宝发来的账单时,才懊悔超支了。这样下来每个月的月底,她几乎都没有结余,成了“月光一族”。
像时女士经常被时尚掏光口袋的女性不在少数。这实在是对“时尚”理解的偏差和盲目崇拜“时尚”造成的。其实, 时尚首先应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健康而时尚的生活方式应是有规律的、科学的、有活力的生活,这一切只有需花钱有度、财务稳定才能真正时尚。
误区之四:刷卡消费巧省钱
女性对各种会员卡、打折卡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人包里都能掏出大把各种各样的卡。许多情况下用卡消费确实会省钱,但有些时候用卡不但不能省钱,还会适得其反。
有的商家规定消费必须达到一定数额后才能取得会员资格,如果单单是为了办卡而突击消费的话,就不一定省钱了;还有一些美容的会员卡,以超低价吸引你缴足年费,可事后要么服务打了折扣,要么干脆人去楼空,让你的会员卡变成废纸一张。
“三八”临近,李倩(化名)手机里每天都收到多条短信,全都是商场和服装、化妆品品牌的活动促销短信。
李倩有七张不同商场的会员卡,十张不同服装品牌的会员卡,五张化妆品品牌的会员卡,此外,还有家居用品店、饰品店、眼镜店等三十多张卡。
每次办卡的时候,她都觉得自己是在为以后省钱,结果,却越花越多。每次收到商界的打折活动信息时,总是想这个优惠不能错过。结果经常为了更多积分而增加消费,有时因指定购物商场的商品有限,经常便宜货,最后都成了家里的摆设。
办卡本为省钱,结果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后来李倩检讨自己,为了积分而购物,确是一种不理性消费,不但额外增加不必要的支出,还诱发冲动消费、盲目消费。
误区之五:女性保险后考虑
在我国很多女性理财家庭,由于女性背负和承载的太多,在购买保险方面往往会先考虑孩子、老公和父母,最后才考虑理财女性自身,这其实是一个理财误区。
与男性相比,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系列的风险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得了女性疾病怎么办?生孩子有多大风险?许多问题都是男同胞不可能遇到的,这需要女性通过保险来保障自己。女性购买何种保险,要适女性的年龄与生活状况需求而定。
对于尚未结婚的女性来说,可能现在还在念书,或者刚刚参加工作。这时收入相对较低或没有收入,首先应该购买的是意外风险保障类产品。以后随着经济能力的逐步提高,以及家庭责任的日益增加,可以考虑购买定期寿险及重大疾病类保险。
对已经结婚尚未生育的女性,一般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家庭责任也日益增加。此时除基本的意外和定期寿险产品外,应优先考虑重大疾病保障,因为重大疾病不分男女,一旦发生对家庭经济打击巨大。
理财的第一步首先是建立理财的思维,有理财的愿望,然后按照理财愿望制定消费计划开源节流,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理财目标。
目前市场上投资门槛比较低的理财产品主要有黄金定投和基金定投。黄金仅仅一克就可以起投,有些基金定投也仅仅在100元左右起。下面我们主要来讲讲比较常见的基金定投吧。
为什么要基金定投?
所谓“基金定投“,就是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你定额申购某只基金产品的业务。然后所属基金管理公司在接受你的基金定投申购业务申请后,其代销机构将根据你的要求在某一固定期间(以月为最小单位),从你指定的资金账户内扣划固定的申购款项。
为什么要基金定投?因为对你来说,它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它通过分期分批的投资,确保你能够在市场低点获得必要的筹码,这正是反人性的一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通常低点时你都不愿意去做投资的。
第二,它通过IT系统来自动实现的,避免了你很多操作上的烦恼。
第三,它具有很强的纪律性。你只要选择了,即便你不想做,也会有系统或者纪律约束你,必须要把这个操作执行下去。
第四,它有助于你养成良好的投资和理财习惯,这对于月光族、财商教育等有需要的家庭,是很有必要的。
怎样定投最合算?
好处如此多,如何去投呢?大体总结下,关键就是确定时间、目标与额度、对象。
定投时间。基金的定投时间可分为:申购时间,就是说把每月的哪一天作为定投日,可根据你的个人习惯和收入到位情况而定。比如你每月的五号发工资,那么你就可以选择六号作为你的定投日。定投期限,你可以确定为三五年,但最短不低于1年。
理财目标与定投额度。你觉得你10年后需要20万元,因为你想在退休后四处旅行,那么,按照年投资回报率12%计算,你就可以每月定额投资869.43元,这样10年后的20万就是你的理财目标, 869.43就是你的定投额度。
定投对象,也就是基金类型和基金公司的选择。
那么,基金公司和类型那么多,如何确定哪些公司旗下的基金、哪些类型更适合定期定投呢?
比如,你想通过中国农业银行网上银行进行申购,便可以通过条件筛选进行选择:
如何考量基金产品?
同时,你还可以通过如下几个因素进行考量:
产品设计是否清晰。因为定投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方式,所以说产品设计是否清晰便十分重要。在基金的分类中,指数型基金就是设计的最清晰的一类品种。
实力突出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产品。实力突出的公司更能够保证你投资的产品在未来三年、五年乃至十年,都能够有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甚至背后的投研团队,来帮助你做投资管理。
业绩稳健。定投作为长期投资,最终考虑的是一个马拉松的结果,并不是一个短跑,或者中长跑的结果。所以说在选择对应产品的时候,旺财建议大家,去用这些长期的业绩或者长期的风险收益来进行筛选。
风险承受能力。可以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一些风险相对较高的品种。
比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它们通过长期投资的方式,已经降低了一些时点选择风险。因此,在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尝试。
而收益十分稳定的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早投早收益的品种,旺财觉得选它做定期定投没有激情。但是,如果你是月光族,想借助投资基金来养成你的习惯,也可以选择货币市场基金做定投。
总而言之,如果说从长期的规划来看,选择产品设计清晰的,有实力的经营管理公司旗下驾驭的,长期业绩稳定的,风险在你承受范围中等偏上的产品会更加适合做定投。
另外,还有种比较适合毕业生的理财方式,那就是基本都熟悉的零存整取。零存整取也是每月从工资账户取出固定资金办理。目前一年期零存整取利率2.85%,也比单纯活期储蓄收益高很多。
Tips:
如何办理基金定投业务?
若已开立基金账户,只需在日常基金交易时间携带有效证件、资金卡/银行卡到指定代销机构网点签订定期扣款协议,约定每月扣款时间和扣款金额。
基本情况:
Vicky今年27岁,北京知名大学硕士毕业,现在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与老公Alan在08年的8月结婚。Alan是部队院校的老师,工作稳定,夫妻二人都有较高且稳定的收人。双方父母均有工作,都还没有退休,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小夫妻二人目前都有公费医疗,并且每人各有一份养老性质的商业保险。Vicky工作5年有公积金13000元左右,可以提现;老公Alan的公积金大概3-4万,不能提现。现在夫妻二人的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短期收入上升不大,每月消费支出1200元,结余在4000元左右。现有自主房屋一套,无贷款,活期存款2万,无股票和基金。
理财目标:
Vicky夫妇准备在今年要个牛宝宝,并计划在09年年初购买家庭用车一辆,根据夫妻二人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如何才能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获得高于存款的收益,给宝宝赚到足够的奶粉钱?
专家理财建议:
从资料上看,Vicky夫妇二人属于典型的80后,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而言,具有现代时尚观念,而且消费一般较高,旅游、美容、健身、休闲等消费一般占据家庭大部分收入,理财意识比较单薄。Vicky夫妻二人虽然在这些时尚消费上暂时没有体现,但是在理财规划中应该有所体现。根据他们夫妻二人的理财目标和现有资产情况,为其制定了以下的理财方案
消费支出规划:Vicky的家庭月收入6000元左右,结余能达到4000元,消费比例控制的比较好。作为追求时尚和个性生活的80后,难能可贵;而作为年轻人,健美消费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也是现代80后不可缺少的,Vicky完全可以增大家庭消费支出1000元/月左右,用于旅游健身等消费;
保险保障规划:从资料看Vicky除了公司的基本养老和医保外还有商业养老保险,专家认为她与老公所处的年龄和收入购买此险种为时过早,并不是费率越低越好,而是在合适的年龄购买合适的险种才是最重要的。建议为双方购买意外险,每年保费在400元左右,保额在40万上下。由于单位有公费医疗,报销比例较高,所以重疾险短期内不必考虑,等待收入提高再作打算;
经常性收入规划:每月结余在4000元,扣除健美等消费在3000元左右,由于准备在09年购车,建议每月结余的3000元定投货币基金,在获得较好的收益的同时流动性不低于活期储蓄。在现在股市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该方式可以很好的使资产保值升值,这也适合Vicky没有投资经验和保守的投资心态的实际情况;
现有活期存款的使用:2万活期可以申购货币基金以获得高于银行活期的收益。在家庭急需资金时赎回即可,到账很快
购车和育儿资金的来源:根据夫妻二人情况,专家建议购车以经济实用性的家庭轿车为主,价格在7万左右。把Vicky的公积金取出和现有的2万货币基金,加上每月的定投申购货币基金3000元,首付50%车款是没有问题的,剩余可以贷款,在2年内还清即可,不要把资金全部用于支付车款,剩余2万左右用于育儿和家庭应急使用。在购车后,每月支出会增加大概3000元(含油费和车贷),那么结余资金比较少,可以把结余资金用于货币基金申购,用于未来的育儿计划。至于Vicky老公的公积金,可以以重新装修房屋策略把他的公积金取出用于家庭理财计划。
[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理财规划;对策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概念及方式
1.1家庭投资理财的概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越来越高,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也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积累财富的不断增多,促使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理财,家庭投资理财已经成为当前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家庭投资理财主要是指家庭成员通过科学、合理利用现财技术、手段,对家庭的财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能够达到保值、增值,最终获取一定经济利益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家庭中多余的财富通过有效管理,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1.2家庭投资理财的方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理财工具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理财产品开始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大满足了不同家庭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下面我们就当前我国家庭投资理财的几种方式进行详细的探讨。
(1)储蓄
对于家庭来说,储蓄是最传统、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相比较于其它投资理财方式,储蓄是最安全、最稳定、最简单的一种理财方式,但是受益不是很高。
(2)股票
就目前来说,在我国全部的家庭投资理财方式中,股票是受益最高、风险最大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因此,股票适合于能够承受较大风险的家庭进行投资理财,而且在进行股票投资理财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3)国债
国债投资理财的受益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在股票个储蓄之间,而且风险也比股票小很多,因此,国债非常适合于家庭承受风险能力低、理财思想不是很开放的家庭。
(4)基金
基金主要是我国相关专业部门将社会上比较分散的资金募集在一起,最终能够形成有规模的信托资产,然后再由相关专业人员根据资产组合的原则进行分散投资,最终将获取的利益根据出资的比例进行相应的分红。相比较于其它投资理财方式,该投资理财是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进而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控制,而且资金规模比较大,受益也非常可观。因此,基金投资理财非常适合那些家庭有多余财富,而又没有时间和专业知识进行管理的家庭。
另外,除以上四种投资理财方式外,还有房地产投资。期货投资、债券投资以及保险投资等方式,因此,家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最终获取最高的经济回报。
二、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规划的现状
2.1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差距较大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贫富差价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近几年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加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大多数居民处于平均收入水平以下,而且在市区最高收入家庭中的财富占到了总财富的60%左右,而中等收入家庭财富还不到总财富的四成,25%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财富只占到了总财富的2.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家庭收入结构非常不合理,高收入家庭数量少,但是却占据着我国70%左右的财富,而中等及低收入家庭数量虽然非常多,但是却只掌握着全国30%左右的财富。这种较大的贫富差距导致富人囤积大量的财富进行投资理财,而低收入家庭只能精打细算过日子,很难有多余的资产进行投资理财,因此,居民家庭收入不平衡,是制约我国家庭投资理财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一个社会性质的问题。
2.2居民理财存在弊端
就目前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说,常常存在着以下两种现象,一种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无法无天”,由于这些人都是企业独立的法人,他们占据着企业较大的财富,因此经常会出现企业大股东私自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而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指手画脚,使得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另一种是“政策市”,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我国“政府”的很多动作、政策都跟股市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存款利率、国家发展规划等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股市的快速发展,而这种“政策市”现象也是我国独特的市场景观,所以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信誉度,导致基金、股市、保险等理财方式也会降低信誉度,当市场处于较为低迷状态时,很多投资者都会认为政府会出手救市,心存侥幸心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居民在理财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资本市场不是很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投资理财行业的健康发展。
2.3居民缺乏有效的投资理财观念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我国家庭受到传统观念的思想影响比较严重,一直提倡勤俭节约,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家庭并没有理财方面的意识,大多数家庭都是将钱存在银行,对其余的投资理财方式根本不相信,也不愿意接受。另外,我国是农业大国,人们受到农业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这就直接导致更多的人愿意将自己的资产用于自己创业,几乎没有进行家庭投资理财的意识;而且即使有些家庭有投资理财意识,也是一些短期的投资理财,并且科学有效的长期理财规划,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随大流。由此可以看出,居民缺乏有效的投资理财观念是影响我国居民理财科学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家庭投资理财规划与对称
3.1根据家庭差异性合理理财
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家庭成员在进行投资理财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投资理财方式。例如,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南方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比北方要高,而且南方家庭的理财观念要比北方家庭开放很多。对于北方家庭来说,收入偏高的家庭选择理财的不是很多,他们更多地是将资产进行消费;中等收入的家庭,在抛去每个月孩子、父母、住房等生活相关费用后,会将剩余的部分进行储蓄;而收入偏低的家庭基本上没有理财想法,他们大多数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对于南方来说,大多数家庭都非常重视理财,收入较高的家庭基本上会将多余的财富进行投资理财;收入中等的家庭也会在抛去每个月孩子、父母、住房等生活相关费用后,会将剩余的部分进行各种投资理财,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收入偏低的家庭会不断进行打拼,以便是自己尽快富裕起来。因此,不同的家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合理规划理财,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3.2注重生活理财和财产保全
人们一定要清楚理财跟投资之间是不同的,这两者并不相等,理财包括投资,而且理财也包括财产保全。在我们实际生活过程中,由于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而使得多年积累的资产在短时间内被消耗,因此,家庭成员在选择投资理财时,一定要非常谨慎,切忌盲目投资,避免投资失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到生活质量。另外,居民在投资理财时,还要有科学的生活理财规划,在确保资产安全的前提下选择理财方式,而且还要将理财跟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职业以及医疗更方面协调好,确保在进行理财的基础上,不影响生活方式,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
3.3改变理财观念
针对目前我国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比较严重,理财观念还比较缺乏,所以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理财观念。首先要合理选择理财方式。家庭在进行理财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跟理财品种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最终做出最科学合理的选择。有些理财风险高,但收益也高,所以不同的家庭要根据自身承受风险能力不同,合理选择理财方式;其次要)制定合理财产分配计划。家庭理财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理财规划,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合理分配,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理财,最终使自己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家庭投资理财一方面能够使家庭获取一定的经济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还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说,家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理财,从而在获取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70后”在保险规划概念中的范围大致定位在30岁到45岁,这一群体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拥有较好的教育甚至留学的经历,既有对传统思想的思考,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既传统又开明的思想轨迹,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
受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父辈们影响,他们的消费较为务实,鲜有高调和奢华;由于父母一代黄金职业生涯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生财富积累非常有限,所以他们又很难去“啃老”;他们虽然常常在自己的独生子女身上忘我投入,但通常并不期待养儿防老,倒是可能被“啃老”。
相对于上一代人,他们对寿命有更长的预期,对退休后的生活品质有更高的期待,但他们无法完全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来完成为自己养老的重任。作为家庭中的“夹心族”,社会里的“夹心层”,“70后”这一代人在家庭责任和事业发展的重压之下,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长期养老规划。
目前,我国要构建的是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的)企业养老年金保险和(个人自主的)储蓄、投资。基本养老保险特点是广覆盖、保基本,目前平均的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是30%左右,中高收入者则只有20%,甚至10%左右。而企业养老年金保险,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和意愿。如果要为退休生活预备充足的养老金,自主安排养老的选择必不可少。
专家告诉我们:规划养老金一般要考虑客户家庭的目前年龄、家庭财务情况、收入支出、负债情况、风险偏好、已有福利准备、计划退休年龄、预期收益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预期寿命(社会平均寿命、地域寿命)等多种因素。
[案例精选]
“现金流”最关键
定投基金、投资房地产、坚持储蓄和购买商业保险等方式都可以帮助每个人实现对未来社保养老金的补充,组合搭配还能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在组合的配置中,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整个养老资金来源中提供“确定的”养老金水平,保证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单身贵族:首先满足最基础的安全感
王晓彤,独生女,30岁,单身,硕士,海归,月收入2万元。
因父母有两套住房,王晓彤并不急于买房。于是根据王晓彤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性质,理财师给她设计的理财规划是这样配置的:10万元定期储蓄用于救急(已完成)、每年5万元用于购买商业保险(正在不断缴费)、定投基金每年2万元、在房产市场趋于平稳时投资一套小户型房用于出租。
在晓彤的商业保险计划中,有100万元保额的定期寿险和60万元保额的养老年金保险。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王晓彤说:她所在的公司提供非常全面的社保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所以,她觉得自己对商业保险的需求主要在寿险和养老两个方面。
寿险主要是考虑万一发生什么状况,使得她比父母走得早,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应该给父母留一笔钱,尽管他们的退休待遇相当好,她还是应该报答养育之恩,尽养老送终之道。
而给自己规划的养老保险,王晓彤的想法是:趁年轻早点开始,未来才可以高枕无忧。她购买的方案是:每年交保费47862元,从60岁开始每月领5000元,且每年递增保额的5%,到80岁的时候便递增为每月领10000元,此后不再递增,一直领取至终身。另有分红账户,以中档分红测算,在她70岁的时候有927724元,可作为重大疾病保险和终身寿险来使用。王晓彤说,她最看重这个方案的部分不是分红,而是稳定的现金流。尽管到她60岁的时候,5000元可能不到现在2000元的购买力,但是把社保领的钱再加进来,至少在吃穿上不会低于现在的水平。
王晓彤说,以现在她所定投的基金的回报率计算,也许到60岁的时候,现在每年定投2万元的基金账户,价值会大大超过每年定投4万多元的年金保险账户,但她仍会不为所动。理由是,他见识了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经历了基金账户一个月缩水70%的痛苦过程。
有了这个保险账户,即便这种事在59岁的时候再次发生,她仍然不会害怕。基金账户可以带给她晚年的享受:她可以用基金赚的钱去周游世界。而保险账户稳定的现金流可以带给她的则是衣食的无忧,是最基础的安全感。
小康之家:利用保单加强自律性
张先生,32岁,工程师,孩子2岁,家庭年收入20万元。
夫妻双方有基本社保,买房贷款40万元,为了接送孩子方便,近期计划贷款买车。像很多年轻家庭一样,张先生夫妇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不仅为孩子开支较大,还经常外出吃饭、购物,维持较高生活水准的代价让夫妇二人尽管收入不算很低,却仍然成为“月光”一族。
问题:
1、感觉自己还年轻,是事业打基础的阶段,阶段性目标是早日还清贷款。养老虽然重要,但还是个遥远的话题。
2、感觉有社保做养老保障,已经能够一定程度上的解决问题。如果选择商业保险,肯定放在医疗、子女教育之后,属于“重要不紧迫”的任务。
3、放眼市场上品种繁多的商业保险产品,并不知道哪款更适合自己。
建议:
年轻白领家庭收入以工资为主,闲钱少,不过既然未来养老不可避免,就应该具备一定的紧迫感,在年轻时,每个月拿出几百元,有计划地储备。在尽量不影响自身的生活水准的情况下,能够借助“时间”和“复利”进行财富积累。同时,商业养老险保费与投保年龄成正比,越年轻保费越便宜,而且红利的积累空间也较大。
白领群体大多有社会保险,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社保这类定期领钱且领取金额确定的方式,偏好在投保时即可知道退休时的基本领取利益的产品,因此更建议选择年金类产品。所以,DB(defined benefit收益确定型)养老保险更值得这一群体考虑。为了避免每年一次交费造成的压力,还可以选择按月缴费,利用保险的强制性加强自律。
DB模式提供“确定的”养老金水平
筹措养老资金有两种模式:
经济危机出现后受冲击最大的往往是DC模式下的养老金,因为DC方式的养老金是需要计划参与人承担投资风险的,同时DC的资金通常会以各种形式进入股票市场,如美国的401k计划下的养老金,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就遭受巨大损失,养老金大幅缩水。而美国DB模式的养老金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小。
个人养老规划也可以参考DB和DC两种筹集方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许多投资方式基本都与DC的模式比较类似,比如买房、基金定投等,你可以确定往里投多少钱,但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你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不确定,能领多少年不确定。人寿保险公司借助精算的专业技术,是唯一可以提供DB模式解决方案的金融企业。DB模式下的养老金不仅可以提供确定的养老金水平,通常还可以按约定终身领取,应对活得太长的风险,是在社会保险这层“薄被子”的上加一层垫子。
多数的“白领”、“金领”都拥有基本养老保险,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社保这类定期领钱且领取金额确定的方式,偏好在投保时即可知道退休时的基本领取利益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开发的新型年金保险一般都确保至少能领取20年,并保证每年最低的领取金额。客户通过简单的测算推算出未来养老需求缺口之后,就可以根据缺口选择保险额度,用确定的钱做确定的事。
金领及私企老板:必须保证专款专用
金先生,45岁,外企高管,儿子8岁。家庭年收入100万元,其中金先生年收入80万元。
夫妻双方都有比较充足的社保和团体医疗、养老保障,无贷款。投资配置多元化:股票、房产都有涉及,比较认可保险的意义和功能,不幻想用保险获得高收益,更重视其安全性。已经购买了高额寿险、重疾险、高额意外险,但对于商业养老保险,还没有付诸行动。
问题:
1、对于如何实现体面、有尊严地度过老年生活,财务安排上并不充分。
2、可供选择的投资理财方式较多,重视合理的资产配置,但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在这个组合中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作用不太明确。
3、比较关注通货膨胀对家庭财务的影响,希望投资起到一定抵御通货膨胀的作用。
建议:
目前金领群体的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社会的平均工资,据测算,超过平均工资5倍以上者,养老金的社保替代率会低于10%,根本无法保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质。金领群体有闲钱,选择的投资理财方式也比较多,但是高收益产品的安全性会较差,在安排养老资金的时候应考虑随着年龄的增加,主动减少高风险金融产品在整个资产中的比例。尤其对晚年基本生活费用的投资更应尽量避免风险,因此,在养老金的配置上应该有足够的年金型商业养老保险。
很多保险公司提供的年金型商业养老年金保险都会给客户两个保证:保证每年最低领取金额;保证最低领取年限。比如确保至少能领取20年,并且寿命越长,领取越多,最长可到100周岁。同时,保险金领取的起始年龄可以是50岁、55岁、60岁、65岁,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从中选择领取起始年龄,自主安排退休时间。
[特别说明]
规划养老金一般要考虑客户年龄、家庭财务情况、收入支出、负债情况、已有福利准备、计划退休年龄、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预期寿命(社会平均寿命,地域寿命、家族平均寿命)等因素。要能在规划过程中帮助客户进行约束性长期储蓄,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很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一点――是能规避交费期间的人身风险。
像金先生的家庭情况,要想进行约束性的长期储蓄,最适合的金融产品莫过于年金型商业养老保险。由于金先生年龄已过不惑,配置与王晓彤一样额度的保险所需付出的保费已经是天壤之别:金先生需要每年在保险公司存入117924元,才能得到与王小姐相同的保险利益(分红的部分仍然会有差距)。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金先生的收入占了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每年所缴保费超过太太年收入的一半,所以更为理想的方案是:由金先生做投保人,金太太做被保险人,同时购买“投保人豁免保险费条款”作为附加险。这样,这份保单除了强制储蓄之外,更可以规避缴费期间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金先生有可能面临的人身风险:假如金先生在缴费期间遭遇极端风险(身故或高度残疾),金太太和孩子便无须继续缴费,仍然可以在退休的时候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大多数人在购买商业保险的时候,最喜欢首先购买养老险,因为寿险说的是死了以后怎么办,重疾险说的是得了重大疾病怎么办。只有养老险说的是最快乐的事:老了以后还可以源源不断地拿钱,活多久、拿多久。
也有一些人不喜欢购买养老险,觉得它回报太低。其实,商业年金型养老险的不可替代性或者说最大的卖点,就是它的确定性――稳定的现金流。
雷区一:轻信。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信息不灵,在理财过程中很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生活中,我遇到过多种骗人伎俩:用过期作废和造假的外国货币骗老年人认购的:用废弃、不可兑换的有价证券骗人的:多人串连“组团”演“双簧”骗人等等。去年春,我家附近来了一伙出售“秘鲁币”的人,声称用100元人民币即可购买五张“秘鲁币”,到银行可兑换人民币350元。“秘鲁币”平时极少见到,有些老年人就听信了骗子的谎言,买了好些“秘鲁币”,结果到银行兑换时被告知:这些“秘鲁币”全是假的!还有用假古董来骗老年人“认购”的。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我敲响了警钟。因此多年来,不管遇到哪种骗术,我都没有轻信, “我的钱我做主”,从而避免了很多“破财”机会。
雷区二:贪利。近年来,社会上以高息为诱人标志的“非法集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老年人因贪图高利而上当受骗,老友刘某听说某企业以高于银行利息三倍的“高价”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时,便背着家人把自己积攒多年的5万元养老金交给了那家企业。结果半年后得知:那家企业玩的是“高息骗股”的把戏,已经席卷集资款“蒸发”了!老刘的5万元养老金全部打了水漂!老刘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差点送了老命。血的教训使我认识到:社会上出现的“高息骗钱”现象,就是抓住了老年人贪利的心理。因此,对于这种非正常的“高息”现象,老年人一定要谨慎,越是“高息”,陷阱的机率就越大!去年5月,有人找到我,声称融资利率高达30%!我当即拒绝了 事隔3个月,那个人果然因涉嫌诈骗而被警方抓了起来。我经常告诫周围的老年朋友: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旦有“馅饼”从天而降,那不是“板砖”便是“陷阱”!
雷区三:担保。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因碍于面子而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最后把自己“套”了进去。我的胞弟住在农村,2009年,村干部找到他,想让他用家里的储蓄存单,为村里的几个想发展棚菜生产的贫困户担保,办理银行小额抵押贷款。弟弟碍于村干部的面子,便把家里的3万元存单做了抵押。结果秋天还贷款时,那几家贫困户因不懂技术而赔了钱,根本无力还贷,于是,银行依法冻结了弟弟的存款而用于还贷。弟弟有怨无处诉,有苦无处说,气得大病了一场!这件事让我看清了:老年人不能轻意给别人担保,老年人本来兜里的钱就不多,再冒风险为他人担保,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几年,找我作担保的人和单位很多,我基本都拒绝了,因为我觉得:在“看不准”、 “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最安全的理财方式!
雷区一:轻信
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信息不灵,在理财过程中很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生活中,我遇到过多种骗人伎俩:用过期作废和造假的外国货币骗老年人认购的;用废弃、不可兑换的有价证券骗人的;多人串连“组团”演“双簧”骗人的,等等。去年春,我家附近来了一伙出售“秘鲁币”的人,声称用100元人民币即可购买五张“秘鲁币”,到银行可兑换人民币350元。 “秘鲁币”平时极少见到,有些老年人就听信了骗子的谎言,买了好些“秘鲁币”。结果到银行兑换时被告知:这些“秘鲁币”全是假的!还有用假古董来骗老年人“认购”的。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我敲响了警钟。因此多年来,不管遇到哪种骗术,我都没有轻信,“我的钱我做主”,从而避免了很多“破财”机会。
雷区二:贪利
近年来,社会上以高息为诱人标志的“非法集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老年人因贪图高利而上当受骗。老友刘某听说某企业以高于银行利息三倍的“高价”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时,便背着家人把自己积攒多年的5万元养老金交给了那家企业。结果半年后得知:那家企业玩的是“高息骗股”的把戏,已经席卷集资款“蒸发”了!老刘的5万元养老金全部打了水漂!老刘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送点送了老命。血的教训使我认识到:社会上出现的“高息骗股”现象,就是抓住了老年人贪利的心理。因此,对于这种非正常的“高息”现象,老年人一定要谨慎,越是“高息”,陷阱的机率就越大!去年5月,有人找到我,声称融资利率高达30%!我当即拒绝了。事隔3个月,那个人果然因涉嫌诈骗而被警方抓了起来。我经常告诫周围的老年朋友: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旦有“馅饼”从天而降,那不是“板砖”便是“陷阱”!
雷区三:担保
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因碍于面子而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最后把自己“套”进去的事。我的胞弟住在农村,2009年,村干部找到他,想让他用家里的储蓄存单,为村里的几个想发展棚菜生产的贫困户担保,办理银行小额抵押贷款。弟弟碍于村干部的面子,便把家里的3万元存单做了抵押。结果秋天还贷款时,那几家贫困户因不懂技术而赔了钱,根本无力还贷,于是,银行依法冻结了弟弟的存款而用于还贷。弟弟有怨无处诉,有苦无处说,气得大病了一场!这件事让我看清了:老年人不能轻意给别人担保。老年人本来兜里的钱就不多,再冒风险为他人担保,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几年,找我作担保的人和单位很多,我基本都拒绝了,因为我觉得: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最安全的理财方式!
雷区四:跟风
同事老张退休后,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6万元钱,进入了“老年理财族”行列。在理财过程中,他是“傻子种地――看邻居”,别人炒股他炒股,别人买基金他买基金,别人买哪种股票他买哪种。一通跟风之后,是一连串的“铩羽而归”。老张心身疲惫,情绪低到了极点。从老张失败的理财经历中我感悟到:老年人理财无论何时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凭自己多年的生活阅历来把握理财之道,最忌“跟风”。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我是财主”的原则,不管哪种“风潮”袭来,我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味,用自己的“一定之规”去理财。
“有时间赚钱,没时间打理”已经成为了现代都市人的“通病”,看上去。如果赚钱勤快,在理财方面“懒”一点似乎无伤大雅,闲置资金躺在账户上也没什么不对,然而我们辛勤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积累财富,如果好不容易赚来的财富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任由通货膨胀去“侵蚀”,那就是对自己劳动的另外一种漠视了。不过,别担心,“懒人”理财也有妙招,只要前期稍微“勤快”一点,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打理自己的财富。
让银行储蓄“活”起来
最保守的理财“懒人”往往对储蓄账户有着天然的偏爱,然而让资金长期按照0.36%的活期利率结息,不免显得过于“低廉”,这时只要把富余的资金转成定期存款,就可以获得2.25%的利息,虽然仍然落后于3%左右的通货膨胀率,但至少可以减少一部分损失。如果想要定期活期两不误,既保证资金随时所需,又要享受较高的存款利率,那么可以选择短期理财产品。只要签署个理财产品服务协议,就可以通过1天理财或者7天理财的方式实现比活期高数倍的收益,而且复利计算收益还会有所增长。
以农行的“安心快线”和“安心得利”两款理财产品为例,“安心快线”理财产品是一种开放式理财产品,可提供一天和七天两种超短期限选择,在开放期内可以申购和赎回,起存金额为5万元,收益率分别为1.55%(1天)和1.85%(7天),实现了活期利率的翻番,到期后还可以自动转存滚动起来。“安心得利”则提供从低于1个月到长于一年不等的多样理财期限,起存金额根据产品的不同分为为5万元、10万元两种,以近期发行产品为例,收益率为2%(21天)――3.4%(348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资金闲置情况和投资安排从容选择,让“闲钱”也能带来收益。
“虽然上述产品都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但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安排,在追求灵活投资、随时收益的同时有效降低风险属性,总体属较低风险产品。今年以来,该类产品都实现了预期的收益率,满足了客户不同期限的理财需求,受到了客户的广泛欢迎。”农行理财师田雷介绍说。
“一劳永逸”巧投资
金融机构根据“懒人”不喜欢整天盯盘、不愿频繁交易的特点,设计了一些操作方便简单、风险不大但收益略高于储蓄的“傻瓜型”理财产品,可以帮助“懒人”们实现“一劳永逸”或者“一劳长逸”的长期理财。
基金定投就是其中的一种。即投资者到银行,或者通过网上银行,协议每个月投资特定的金额认购基金。客户只要和银行签订协议,在每月固定的某天,银行会自动从协议指定的账户扣除约定资金到基金账户。每月定投的起始金额低至100元-300元,门槛低,可积沙成塔,并将长期投资简单化,大大降低投资失误带来的风险。
“基金定投,一般是为实现一个远期目标而制定的理财规划,比如说一次远途的旅游、养老金的补充,或者子女教育金的积累等。根据不同的目标,签订5年、10年甚至50年不等的定投协议,计算出每月的投资额度。基金定投是长期投资,所以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可以说‘越懒越好’。因为可能股市近期的波段上会有震荡,如果这时候提前抛售,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只有长期投资,坚持完成既定目标,才能发挥基金定投分散风险的优势,获得不错的收益。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经济在持续发展,而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田雷还透露说,“月初或月末进行基金定投,收益是不一样的。一个定投的小技巧,牛市的时候,适合在月初定投,熊市的时候,适合在月末定投。”
揽存压力下,银行普遍借道发行高息短期理财产品,于是乎,2011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出现井喷,不但发行量较上年几乎翻倍,收益也水涨船高,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最风光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银行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20246只,是上年全年发行量的两倍;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为4.27%,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77个百分点。
展望2012,人们对于新年理财更需谨慎。为此,金融理财的小编们特别奉上新年理财的两条锦囊妙计。
妙计1:重点中长期产品
“7天至30天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五年期定存”、“抗通胀首选银行理财”……2011年以来,类似的银行理财短信几乎“轰炸”过大部分市民的手机,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较高收益率水平俨然成为了我们主要的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超短期理财产品火爆今年难现,可重点关注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2011年下半年以来针对超短期产品的监管规定陆续出台,如果超短期产品继续井喷,则可能引发更严厉的监管措施,现在已经有一些银行在收紧相关业务,为此,我们特别建议可以关注半年、一年期产品。其实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一年期产品收益率是比较稳定的,大约在5%至7%,个别超过10%,是一个很不错的回报率。
“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会热度不减,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优势就是稳健,需要的人很多。”中信私人银行高级客户经理王淼表示。银行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资金面较2011年会有所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有所下滑。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投资需求,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一些投资期限稍长的产品。
妙计2:适当关注滚动型理财产品
投资票据类的理财产品发行一直很火爆。在2011年6月之前,这类收益较高风险又相对不高的理财产品,曾经是银行理财的主打产品之一,预期年收益率一般能达到5%以上。
不过,从2011年6月底开始,商业银行纷纷暂停一些票据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随后,票据类信托产品成为生力军,一度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票据类信托产品主要以银行承兑汇票为投资标的,期限多在半年,收益率高达5.5%-7%。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10月份以前成立的票据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61%,而10月份以后成立的票据类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则达到了7.55%,个别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9%,收益率直逼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产品。
【关键词】走出误区 避免错误 巧用思维
一、走出理财误区,打理个人资产
如今老百姓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多了,于是便有了理财的愿望和需求,可是如何打理个人资产,目前可选择的渠道还不算多,人们的行为误区却不少,具体表现在:
1.急功近利型
眼下不少商业银行都开设了理财工作室,由资深专家为客户度身订制理财计划。可几乎每位客户上门来的第一句话都是“我的钱能增值多少”或者“你们可以给我多高的收益率”。这显然有些太急功近利了。其实,理财并不等于投资,它是指如何制订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的内涵比仅仅关注“钱生钱”的个人投资更宽泛。一般包括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两种。
2.过于保守型
尽管股市投资者已有数千万,债市、汇市的投资队伍也日渐庞大,可仍有众多的百姓固守着唯一的理财方式:存钱。“聚沙成塔”“滴水穿石”,是他们所坚持的理财真谛。
的确,在众多理财投资方式中,储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稳定的一种。但是央行连续降息加上征收利息税,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存款实现个人资产增值几乎没有可能;一旦遇到通货膨胀,存在银行的个人资产还会在无形中“缩水”。存在银行里的钱永远只是存折上的一个空洞的数字,它不具备股票的投资功能或者保险的保障功能。因此,建议大家,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3.面面俱到型
买一点股票,买一点债券,加上外汇、黄金、保险,个人资产平均或不平均地分配在每一种投资渠道中。“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
面面俱到型的理财方式,确实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没有足够的潜力关注每个市场的动向,结果可能在哪都赚不到钱,甚至有资产减值的危险。
对于掌握资产并不太多的普通百姓来说,优势的相对集中,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收益。所以我们要走出误区,不要把你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要看清形势,适时、量力而行。
二、调整投资心理,避免本能错误
理财并不困难,但很多人确弄得一团糟,他们之所以会栽跟头,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投资者的心理,人类的本能似乎不断把我们拉向错误的方向。比如:
1.过于贪婪
我们从商店满载而归,购物之多超出了原先的计划。我们不愿意自己做饭,所以就去下馆子。我们从商品目录上看到一样东西,一冲动就买了下来。这样随心所欲还不算太糟。比起那些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吝啬之徒可能有更多存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更开心。尽管如此,我们想成功理财至少也要有一点点自我控制。同时,有些自我控制还能减轻财务压力。所以牢牢控制消费支出,或许会让你少受一些因为缺钱花而带来的困扰。
2.过于轻率
我们的投资组合常常是多种证券的大杂烩,而不是精心构思。问题就出在“两种冲动”。其一,我们在买入新投资品种时总是过于急切,而在卖出现有投资品种时又太过于犹豫不决。新投资带来新希望,因此能让人梦想大捞一把。同时,抛售原有投资品种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原有的梦想。所以卖出表现糟糕的投资品种,我们也就被迫承认自己犯错。但是,假如我们的投资损失是发生在纳税账户上,卖出又常常是聪明之举,因为我们能利用损失来少缴税。其二,不利的冲动是,我们总是把资金弄得过于分散,而不是只建立在一个投资组合。
这样的心理游戏有助于我们控制支出,避免冒太大风险,从而攒下更多钱,或者成为更出色的投资者。但很不幸,这种心理游戏也会导致投资组合回报率低下。
3.过于着急
不必要的频繁交易,有时不仅仅源于过于自信,有时也是我们心浮气躁的反映。所以,我们往往越关注自己的投资,就越容易受到诱惑去做点什么。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三、巧用逆向思维,取得非凡收益
首先,我们要抛弃“绝对稳健”的思想,适当地进行一下“投机冒险”。目前,储蓄仍然是百姓理财的主渠道。其收益虽然比较稳妥,但当前利率是历史上较低的时候,如此低的收益很难抵御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货币贬值风险。因此,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中、青年投资者不妨抛弃传统的“钱存银行最稳妥”的观念,适当进行一些有风险但收益相对较高的“投机”类理财。比如,开放性基金、分红保险等。
其次,要抛弃“分散投资”学会“孤注一掷”。经历过炒股赔钱的人往往对分散投资更加深信不疑。对于风险类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确实能达到分散和减少风险的目的,但如果一味地去刻意“分散”有时会适得其反。
再次,抛弃“一味赚钱”的思想,要“能挣会花”。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理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只攒钱,不花钱,那即使他的年收益再高,攒的钱再多,也不能算得上科学理财,最多只能说他“很能攒钱”因此,理财计划中要有消费计划,在保证正常家庭开支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旅游、文化、子女教育类的消费,这样,这样生活质量提高了,投资者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动力和信心去赚更多的钱。
四、结束语
总之,我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登峰造极,只有给自己定一个适合自身能力的目标,只有在生活中学会理财,在理财中学会生活,顺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刻画鲜活的形象,才能去分享多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旅游:“出境”最“上镜”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7840万人次,同比增长12%。从出境规模上来说,目前我国的出境市场已经是美国出境市场的1.2倍。在中国出境游热的形成中,中产阶层无疑贡献了很大力量。
调查显示:近八成城市中产家庭未来一年有旅游打算。其中,计划旅游1次、2次的比例分别为53.4%和22.5%。而其旅游计划明显地不限于国内游了。打算旅游1次的家庭中,40%选择了出境游;打算旅游2次的家庭中,2次都选择国内游的比例仅占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至少会涉及到一次出境游。
调查还发现,年收入20万以上的中产家庭表示未来一年会出境游的比例(57.1%)几乎是年收入10万以下家庭的3倍。其中,东亚、欧洲和东南亚分列出境游的前三甲。但与上海人和广东人首选东亚不同,北京人最想去的是欧洲。另外,尽管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可赴台湾自由行的城市行列,但台湾游的吸引力仍不敌港澳游。
对于出境游选择何家旅行社的调查中,大牌旅行社中选率明显较高。如国旅、中旅、中青旅三家旅行社巨头包揽了北京、武汉和成都的三甲。上海和广州略有不同。上海人除了国旅(24.1%)之外,分列二三位的是上海国旅和春秋旅行社。广州人对本地旅行社的热情更高,广之旅占据半壁江山(50%),接下来的二三位才分别是广东中旅和广东国旅。
购物:境外尝鲜受青睐
境外购物是近年来开始流行于城市中的购物新趋势。调查显示:36.6%的受访者表示有过境外购物的经历,在这部分人中还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未来还计划进行境外购物;此外还有14.3%的受访者表示虽然目前没有境外购物的经历,但未来有进行境外购物的计划。
新产品:食品代购受到追捧。调查显示:男性最想买的是电子产品(81.4%),女性则是美容护肤产品(77%),各自比对方的选择比例高出50多个百分点。但食品(包括保健品)是男女一致选择较多的产品,有45.5%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一年会购买。而且学历越高购买食品的比例越高(硕士:60%,本科:54%,大专:49.6%,高中:30.2%,初中:20.0%)。
广州人爱吃的天性在境外购物中也有所体现,77.8%的广州受访者计划购买食品,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上海:31.7%,北京:26.7%)。
新渠道:代购网站开始占据市场。境外旅游依然是境外购物的主要途径(63.5%),而兴起于2009年的网络代购也给消费者开辟了一条新的境外购物方式。调查显示:有一成多(13.4%)的受访者通过代购网站(国内电子商务网站、专业代购网站、国内论坛)进行境外购物,美国购物网拔得头筹。其中,北京的受访者对代购网站的依赖度最高(28%)。对于代购网站收取的费用,半数消费者认为10%的代购费是合理的。
理财:成也股票,败也股票
对于中产家庭来说,金融投资的意义超过了一般的玩票性质。调查显示:55.8%的中产家庭属于多重收入来源家庭,而这些家庭的最主要收入组合就是工资性收入加金融投资。值得庆幸的是,35.2%的投资者表示,自己持有的理财产品过去一年有升值。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目前持有理财产品,股票(40.6%)、基金(31.9%)位列前二。而且从投资额看,股票也是重头戏,53.2%的中产家庭表示股票投资额最高。这与零点之前对新富群体、普通公众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股票和基金都是投资的“大头”。
但当问及未来一年的投资计划时,虽然股票和基金在中产群体中的持有比例最高,但两成多投资者表示将减少手头股票和基金的持有量。尤其是去年理财收益缩水的中产群体,计划减持股票和基金的比例最高,而且明显高于增持的比例(股票增持:8.3%;股票减持:46.6%;基金增持:6.0%;基金减持:23.3%)(见上图)。
调查显示:拥有理财产品的中产家庭中,通过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理财的比例超过半数(55%),其次有近四成人是独立理财(38.9%)。
但中产群体对自己理财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一般(66%),认为自己能力高和低的比例则相当,分别为18.4%和14.5%。相对来说,北京(22.8%)、广州(22.7%)和武汉(24.4%)的中产群体对个人理财能力的评价相对较高,上海人则最“谦虚”(9.5%)。即使对于理财机构的服务,上海人也是满意度最低的,只有五成表示满意,而最高的广州这一比例达到了86.3%。
更稳定的收入回报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进一步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还解决了投资门槛、信息不对称等疑难问题。在我国,储蓄理财是大众投资理财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个人闲散资金去向不外乎两种,要么存银行,要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随着投资渠道的不断丰富,购买基金、保险、股票成了更多人赚取高收益的投资渠道,但受到投资门槛、风险大小、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这些投资渠道依然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伴随着今年股市的跌宕起伏,资金也不断抽离股市流向市场。
在高收益P2P平台的不断跑路中,投资人终于在充满诱惑的互联网理财道路上放慢脚步,互联网理财似乎开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荡期。投资者们对互联网理财的热情开始冷却,同时陷入更多的思考。在这个充满动荡和质疑的多事之秋,P2F理财“顶风冒雨”地出现,则让普通投资者也可以享受“高大上”的传统金融机构产品,同时享受更安全的理财服务。P2F为广大投资人提供了另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备选方案,恰好在这个窗口期创造了另外一种选择途径。
懒财主创始合伙人杨维波对《经济》记者表示,“P2F与P2P相比,在风控方面更具优势。P2F理财模式中,风控不由平台承担,主要依赖合作的金融机构。”
以往,普通投资人能够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期限比较长,虽然安全但收益率偏低。之前只有P2P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P2P唯一不能解决的是其投资标的是个人或企业的抵押物,资金去向有所不同,导致安全系数偏低。对此,87汇财创始人邓永胜表示,P2F借助于金融机构的账户,或是借助于资产交易所,将投资人资金流向正规的金融机构中,金融机构本身具备正规的风控体系,其所有产品要受到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监管,对投资者而言,产品出现风险的几率比较小。
更低的投资门槛
对于投资者而言,高门槛是传统金融产品的弊端,一家互联网理财平台的负责人对《经济》记者表示,“传统的金融产品,比如信托、银行理财,门槛和期限要求都是很高的,信托是100万元起,银行理财是5万元起,证券资管是10万元起,不仅如此,其中很多优秀的资产份额在金融机构内部就消化了,市场上的投资者往往拿不到,例如优先级基金”。但目前,记者联系的多家P2F平台都表示,其理财产品很多都是1元起售,能接纳更多的“散户”投资者。原来高高在上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飞入了寻常人家。
多家平台均表示,目前还处于让利阶段,给予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在8%-10%左右。邓永胜也向记者解释称,严格来说,P2F收益不会太高,建议投资人还是要看稳定的长期收益。“但由于利率不断下降,目前的收益有可能变得更低,同时P2F就是预热版本的直销银行,一旦‘直销银行’出来后,收益会下降得更厉害”。
更便捷的融资通道
有金融机构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我国金融机构的产品当中,70%左右都是由银行卖出的,银行几乎把客户端全部占有,所以银行佣金非常高。
杨维波向记者介绍,目前行业中,一个信托或资产产品的推出,渠道费用大概要支出1%-3%。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信托产品用户得到9.5%的收益,渠道费用就需要2.5%,信托公司的费用是3%,那么实际上信托产品的融资方支付的成本可能超过15%。大致流程是:实际项目――信托公司――渠道分销机构――投资人。
P2F平台去掉了渠道的环节。信托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达成包销,可以使得信托公司不再支付高额的渠道费用,自身的收益也会增加。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选择通过平台去对接投资人也可以分流中小企业到银行贴现的压力,同时为尝试触网做防御性探索,通过这一通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理财的最低限额问题。对于融资的企业来说,当前许多企业所持有的小面额票据存在“贴现难、贴现贵”的问题,难以通过正常的银行贴现途径获取融资,而P2F平台则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融资渠道。
“P2P+P2F”的大资产管理之路
目前,很多互联网平台都存在P2F的理财模式,只不过没有以此做宣传。
对此,杨维波向记者介绍称,除了P2P外,很多平台也在做P2F模式的业务,“例如P2F代销模式,直接对接或者代销公募基金的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像余额宝、理财通、京东金融、百度百赚这类,都属于P2F。还存在P2F团购理财,比如信托100、高搜易、懒财主等。其本质是个人对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团购’模式”。
杨维波向记者表示,在当前的金融市场大环境中,走向综合性的财富管理是未来的趋势,现在人人贷、陆金所也都在做基金、信托。“因为互联网理财发展到今天,单一产品是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当用户数越来越庞大时,就必须去寻找更多的种类,今后会是P2P和P2F融合的趋势”。
市场理财有五种选择:定存、保险、基金、股票和不动产。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叮嘱我们:“风险低低,收益低低;风险高高,收益高高。”他还特别交代我们市场会波动,要谨慎认真地选择。
第一次实践,我选择了定存。“不管市场怎样,定存都不会亏本。”我紧紧地握着手里的100块钱,心里这么想着。我坚定地走向了定存的队列,把100元启动资金交了上去,心儿“怦怦”直跳。过了一会儿,“市场信息”显示了出来:“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定存收益5%,保险收益5%,基金收益10%,股票收益20%,不动产收益40%!”哇!我惊呆了,“不动产”居然可以赚那么多,收益可真高呀! “投资”不动产的只有两三个人,他们乐滋滋地把赚到手的“票子”拿在手里。眼看着一张钞票变成了一沓钞票,我的心不禁痒痒了。要不,我也去“投资”不动产?
“可是,万一亏了怎么办?”另外一个念头闪现在脑海中。我刚刚才赚了5块钱,万一赔了本,把启动资金都给赔掉了怎么办?我可赔不起啊!不行,不能去!
那,接下来我要“投资”什么好呢?对了,去“买”保险吧,保险有“防摔垫”,即使摔下来也不会摔得太惨!我赶紧去了“保险”那队。果然,结果显示:“马来西亚航班失踪,市场受到重大打击,不动产亏本30%,股票跌至原本的20%,基本基金亏本20%……”只有稳定的定存和保险赚了5元。我大大地松一口气:还好我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看到别人手里拿着赚来的钱,我又觉得自己的方式太保守了。我按部就班地来,才赚了10元,实在太慢了!我经不住诱惑,鼓起勇气走向了基金的队列。在我紧张的注视下,公布“市场信息”了:“因为受到加拿大取消投资移民消息的影响,不动产跌了20%,保险收益增加了10%,基金跌了10%……”哎,真是意想不到啊!一位工作人员大步流星地走了^来,硬生生地把我手里的钱抢走了。唉,我花了好一番工夫才赚的钱,还没在口袋里焐热就这样飞了!要不是必须遵守规则,我真想去把钱抢回来。
这一来,我再也不敢“投资”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了。我又去定投那里赚了10元,总共得到了110元钱。握着这难得的110元钱,我心里暗暗想:“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这次的理财体验活动,真是让我们受益多多呀!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五(2)班
指导老师:许海琴
打擂角度:理财
如何不理财也发财?记住高凌风的教训,只投资你擅长的专业,而不要轻易跨行作业。你的才华在哪里?而不是问,钱在哪里?特别高风险时代,还有什么是稳赚不赔的投资?答案就是把自己当作投资标的,加入你的理财计划里。《福布斯》杂志公布一消息,富人比穷人更长寿。理由是:越富有的人越聪明,他们是用知识、智力、专业去挣钱,所以压力小而长寿。
是的,理财不如理“才”。
《钱与闲》一书的作者巴勒夫发明了一条定律:主动积极投资自己的人生,被动投资你的金钱。拥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民营企业家杰出代表头衔的刘汉元,通威集团总裁。他经过18年的创业,使一个企业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及主要畜禽饲料的生产商。他所在的集团拥有四千名员工,正在向世界水产业霸主地位前行。2002年,他被《财富》杂志认定为全球40岁以下最成功的商人――在亚洲仅有13人获此殊荣。作为一个如此规模企业的老板,刘汉元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留给他批阅的商务文件。然而,不管再忙,哪怕身处天涯海角,每月的月底他都要飞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参加EMBA班的学习,这是专门为在职的老板举办的学习班。在他看来,看住已有的资产是没有用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专业的学习力,才是“最根本的赚钱”,成功是可以练习的,挣钱也是需要学习的。磨刀不误砍柴功。
投资自己之前,要学会找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上天送给每个人的独特礼物,提高自己增加收入的能力。《富爸爸穷爸爸》的另一位作者,罗勃特.清崎回忆小时候父亲曾告诉他,日本人关注三种力量:剑、宝石和镜子。“剑”象征着武器,“宝石”象征金钱,而“镜子”象征着自知。在日本人看来,自知是三种力量中最宝贵的。不是有条理财金句说“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而自知可以帮助你判断在哪个篮子里多放几个鸡蛋。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本只是一名幕后记者,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主持人,后来有个机会出镜,结果发现了自己的主持天赋,以及观众对他的认可。于是,他的财富人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你找到适合发挥自己潜能的职业、甚至生活方式,那都是一种别样的理财。现在社会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人力。也许你投入许多时间精力,为当前的工作而拼搏,但是如果忽略了专业性与自己特长的准确性,就可能白费力气,一辈子平庸,也一辈子贫穷。如果不能让自己更专业,就无法成为人才,只能沦为人力。人力随处可得,人才却需要发现,需要培养。施瓦伯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三年后,他来到钢铁大王卡耐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惟独施瓦伯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了施瓦伯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施瓦伯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施瓦伯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施瓦伯,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施瓦伯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